年 | 月 | ||
|
“微”治理中感受城市温度 |
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扫描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新华社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通过党组织“下沉”到户到人、搭建平台、引领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新型社会治理“蓝图”正在神州大地呈现。
说到自家小区近三年来的变化,厦门市东兴小区的邻里街坊纷纷竖起大拇指:“有没有党组织,真的大不一样!”
东兴小区位于厦门岛西部的狐尾山麓,建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来,无党组织、无物业、无自发管理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脏乱差”小区:斜坡栏杆一推就倒、大片空地被占为菜地、楼下垃圾堆臭气熏天……
东兴小区的情况,也是不少城市中老旧社区面临的难题。原本温暖的邻里关系蜕变为“门对门,陌生人”,小区事务无人操心,居民矛盾日积月累。
党建下沉一线才能直面基层痛点。厦门从2017年起推动党组织“触角”从社区党委下沉一级至城市小区、街巷、楼栋,将党的工作辐射到户到人。东兴小区的“命运”也迎来转折。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居民自管小组相继成立,开启了党组织引领居民小区自治的全新局面。
有了党组织这个“主心骨”,通过挨家挨户地细致做工作,小区旧改仅用了几个月就顺利完成:沥青路美观大方,绿化错落有致,上百个标准停车位彻底解决了乱停车问题。
中央组织部近期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在许多城市社区,下沉组建小区党支部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一方群众创造新空间,为基层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上的百乐门大都会22层,有一个人气颇高的“白领驿家”,每天都传来欢声笑语。在这里,咖啡吧、报告厅、舞蹈室一应俱全。邻近的白领们工作8小时外常来“打卡”,既能参加社团活动,也能“抢座”上一堂思政课,不仅干货满满,也生动有趣。
近年来,这一党建引领下服务凝聚白领的平台越做越实,共开展各类活动3800余场,累计服务白领48万人次,发展会员近10万名,实现了“工作跟人走、人跟着党走”的成效。
党建下沉让基层治理有了新的生命力:党员服务更走心,群众与党组织更贴心,千万颗“真心”汇聚,共同造福一方百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个小故事,至今让南宁市青秀区中鼎温馨家园小区的业主卢布时时感到组织的温暖。
“在防疫形势最紧张的那段时间,有一天深夜,家里小孩纸尿裤用完了。由于小区封闭,我们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我尝试联系了社区干部,没想到他们很快就去超市帮我买回来。”卢布说。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了答好这一问题,广西南宁市将街道办现有事业单位整合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树立“群众所盼即我所急”的服务导向。
同时,南宁基层社区党组织牵头,广泛吸纳区域内的各领域各类型党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壮大社区的“党建朋友圈”。目前,南宁市已成立了200多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党群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位于南宁火车站附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约占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不少在职党员纷纷加入社区服务团队,帮扶社区困难群众,为2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语言补习。在共建单位帮助下,我们还组织了夕阳红合唱队、戏曲演唱队等,在社区开展由各族群众出演的特色文艺晚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相融。”
在福建莆田市常住人口近2万人的阔口社区,居民们喜欢把“党建+”社区邻里中心称为“百宝箱”:这里既能轻松办理几十项便民服务事项,又有面向老人儿童的居家养老中心和“四点钟学校”,图书吧和咖啡屋面向全体居民一年提供100多场免费文体、手工创意等活动。
党旗之下,不仅凝聚人气,更让群众获得感满满。一些地区促进党群工作由行政化向服务化转变,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功能,让城市市民对基层党建“可感、可得”。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的“义务电工”张立春在邻里街坊中拥有“超高人气”。每次出门,迎接他的都是居民们的笑脸和问候。
退休前在某国营厂工作的老党员张立春,如今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多年来,服务社区居民“随叫随到,分文不取”的承诺让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哪怕寒冬大半夜,谁家电器出了故障,一个电话就能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
“服务大家对我是举手之劳,对有需要的人是雪中送炭,我心里热乎!”张立春说。
像老张这样的“能人”志愿者,在社区还有很多:不少有专长的党员群众站了出来,组建了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家教服务、医疗保健、家电维修等12个“红马甲”特色志愿服务队,“哪家有困难,一呼百应”。
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民。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积极引导居民自觉回归自治本位、发扬“主人翁”精神。
厦门市思明区深田社区从去年初开始广招“能人”,一年多时间已认领并解决了小区居民需求事项近300件。如今,邻里间互帮互助、无话不说的朋友越来越多。
“一开始,很多居民对志愿服务‘冷眼相看’,在自己得到帮助后,逐渐转变心态,打开心扉,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壮大。”深田社区党委书记庄莹莹感慨地说。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岐山村48号的小花园是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但也曾深受大声喧哗、宠物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的困扰。借助“弄堂议事会”搭建起的民主协商平台,居民共同制定了小花园使用公约,很快化解了矛盾,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
“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办。”岐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卫红说,党组织搭平台,弄堂里的事大家商量着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就在这样的实践中逐渐成熟。(参与采写:郭敬丹、高楠、覃星星)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科尔沁沙地开始防火了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一场蒙蒙秋雨,送来凉爽湿润。在50多万亩由榆树、五角枫、樟子松等组成的绿海中,无数雨珠在如茵草木上汇聚流淌。踩在松软的沙地上,一个脚印就是一个小水坑。
绿海中穿行,随处可见“山水美如画,防火责任大”“严防森林草原火灾,保护绿色发展成果”这样的防火标语。“过去是没有树哪来火,现在我们科尔沁沙地开始防火了,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37岁的春梅感慨地说。
春梅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努古斯台镇努古斯台嘎查的村民,她家地处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
通辽市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境内沙地逾4000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里一度遍地黄沙、满眼无绿。“总是刮大风,吹起来的沙子都能把庄稼打死。”回想起十几年前的场景,春梅撇了撇嘴。
更可怕的是,科尔沁沙地上一度有多达上千万亩的流动沙丘。大风吹着沙坨子,一晚上就能把房子埋半截,人们常年被风沙追着搬家。
沙进人退、沙暴频发,危及北疆生态安全的科尔沁沙地,必须进行治理。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工程,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持续在科尔沁沙地实施。
造林、封育、飞播相结合,乔木、灌木、草类相搭配,坚持先易后难、共抓保护与治理……通辽市相继启动实施“千万亩”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千万亩”天然草原修复工程。“2014年以来,我们共治理沙地688万亩。”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陈辉说,原来植被盖度不足5%,现在最高已达80%以上。
在国家工程支持、地方政府带动下,广大群众战风斗沙的信心和勇气也被激发出来,涌现出一批批治沙模范。
1993年,20岁的宝秀兰嫁到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包头嘎查时,近一半牧民已搬家。不想永远在沙地过活的她,没有被吓跑,而是倔强地选择“战斗”。
“我看政府带头治沙有成效,我也决定种树!”1995年,宝秀兰承包了2500亩沙地。当时连绵起伏的沙丘中,只有一棵百年老榆树孤零零地矗立。
百里运苗、十里拉水,赶上大风,刚刚栽上的树苗,要么被风沙掩埋,要么被连根拔起,她和丈夫就从头再来……
20多年来,跟风沙战斗到底的宝秀兰,一共绿化2.7万亩沙地。2013年,她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荣誉称号。在科尔沁沙地长大的春梅的丈夫,也有了新的工作——护林员。
草场变好了,牛羊也多了。现在,宝秀兰家一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在宝秀兰带动下,全嘎查共绿化沙地近7万亩。
干群一心,再大的沙地也能变绿。记者对比查看通辽市境内科尔沁沙地近年来的卫星照片、20世纪末的卫星照片发现,过去一些寸草不生的沙区,现已被绿色覆盖。
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该市正以年均综合治沙3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已有2066万亩科尔沁沙地得到有效治理。
“通辽市范围内的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整体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的良性逆转。”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吕国华说。
“之前号召治沙种树,我们现在要求防火护林。”站在一块防火宣传牌下的宝秀兰笑着说,“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色成果!”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5日电
北京科博会开幕,聚焦“合作创新 共迎挑战” |
打造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平台,800余家中外科技企业参会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谢昊)第二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1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作为2020中关村论坛的展览板块,本届科博会与中关村论坛共同聚焦“合作创新 共迎挑战”主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本届科博会主要活动包括综合活动、展览展示、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和网上展示推介。其中,主展场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设置抗疫科技展区、国际展区、前沿科技热点展区等12个专题展区。同期,还将举办9场推介交易、2场论坛会议以及“走进科博会看北京”系列活动。
据了解,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11个国际组织和800余家中外科技企业参展参会。科博会官网将提供优秀企业及产品网上推介、招商合作项目网上对接等综合服务。
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
安徽科技创新集聚小康新动能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培育发展新动能。
请随记者一同走进长三角新成员安徽省,一起来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魅力,一起来聆听安徽迈向小康的“科技创新脚步声”。
点亮小康“新”魅力
为乡村医生配上机器人“医助”、让人工智能去“听音查漏”、送孩子读所“智慧学校”、给自己喜欢的图书“定个位”、在智能菜场买把可即时检测农残的蔬菜……在创新之潮涌动的安徽,一个个科技感十足的生活“新姿势”触手可及。
“这帮我减轻了80%的工作压力。”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袁玲医生这样点赞人工智能“智医助理”新技术。2017年8月,由科大讯飞、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辅诊机器人“智医助理”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如今,这位“医生”已经走进安徽大山深处,每天自动监测贫困户的健康。
以前,袁玲需要走山路对30多户贫困户进行慢性病随访;现在,这位人工智能“医生”定期自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记录贫困户慢性病数据并为袁医生提出预警。“村民石尚卫的高血压危象就是这位新‘医生’发出预警的。”袁玲说。
到今年8月,辅诊机器人在花石乡“上岗”仅一年,就参与了1.5万条病例的诊断,病例规范率达97.8%。
“最近的体能有进步!”10岁的韩金博抱着心爱的篮球,骄傲地举起了佩戴着智能手环的右手。在安徽省合肥市郎溪路小学,体育老师就是通过这枚小小的手环来掌握学生们的体征数据,动态调整体育教学方案。
智能手环综合管理系统、机器人“创客”教室、数字阅读器、电子书法课堂……2018年以来,这所投入2000万元建设、多数学生是随迁子女的“智慧学校”,让孩子们每天都在感受“智慧教育”的科技魅力。
与此同时,62岁的合肥市民王江荣在感受“智慧选书”的快乐。她点开一款名为“智慧生活圈”的微信小程序,输入书名,全市拥有此书的阅读场所显示出来,且按照距离远近自动排列。
当枯燥的海量数据被新科技整合和利用,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便捷和舒适。依托大数据技术,合肥市大数据平台已接入各类数据100多亿条,共享数据服务民生。“智慧选书”便是其中一个小功能。
万家灯火,车流渐停。即便是城市已熟睡,科技改变生活的脚步也没有停歇。“滴……滴……”凌晨,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监控室里,电脑仍在发出规律的蜂鸣声。
这个研究院研发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应用在合肥市的51座桥梁、2000多公里地下管线上,8万多套传感设备每天实时采集500多亿条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自2016年1月运行以来,实现月均有效报警90多起,成功预警突发险情6000多起。
经济发展了,迈向小康的步伐才会稳健坚实。
“在受疫情影响经济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华米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华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章小军说。“今年1到7月,联宝科技营收达成49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逆势上扬。”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钱莉说。疫情期间,安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接连交出不一样的“成绩单”。
科技创新会怎样让百姓钱包鼓起来,科技企业基层员工的感受非常实在。“6年前,公司在创业初期,我和家人的生活只能说是保证温饱。随着公司业绩增长,我的收入也在增长。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都不成问题。我们还计划每年家庭出游一到两次,这在6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华米老员工顾志强说。
过去10年,合肥成为我国发展较快的省会城市。其经济总量从2009年的全国城市第41位、省会城市第15位跃升至2019年的全国城市第21位、省会城市第9位。
合肥靠什么“逆袭”?“十三五”以来,合肥平均每天诞生1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省会城市第8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89%;合肥和北京、上海、深圳一起,位列全国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合肥一批科技产业集群表现亮眼,部分产业出现“领跑”苗头。今年上半年,德国大众21亿欧元入资位于合肥的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两家企业,加上之前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集聚业内关注;在新型显示领域,京东方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尺寸超高清氧化物显示屏产品;在人工智能领域,华米科技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黄山2号”发布……
目前,合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重点项目超400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涉及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批百亿级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2016年到2019年,合肥市的民生“大钱袋子”增加250多亿元,其民生支出从706亿元增加到961亿元。
“在科技创新公司工作,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有科技含量。父亲心脏不好,我就给他戴了健康手环实时监测。”顾志强说。当科技创新的意识开始深入人心,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也在悄然集聚。
窗帘在晨光中自动拉开,冰箱自动配送新鲜果蔬,洗衣机和智能衣架联动自动洗衣晒衣,厨艺机器人做好精致早餐,主人出门后房屋自动进入安防模式,智能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开始工作……
这不是想象中的未来清晨生活。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把各家企业展示的最新智能家电“组合”,现在就可以享受科技智居生活。这些目前还稍显“小众”的智能家电,最终将进入更多寻常百姓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安徽科技创新未来可期。在量子、核聚变等源头端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尖端产业创新成果也在加速落地——自主研发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实现量产,世界最薄电子触控玻璃成功下线,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世界第一……
“希望以后能用上更多智能产品,学到更多感兴趣的知识,篮球打得更好!”这是10岁的城郊孩子韩金博对未来的期待。
袁玲说,她相信未来走入大山的新科技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山里的老百姓会更加健康。
“我认为生活生产越来越‘科技’是未来唯一的方向,现在连汽车都可以无人驾驶了!”联宝科技职工宛俊龙坚信未来科技的力量。
在安徽创新馆,一幅卫星图像显示,安徽省合肥、滁州、马鞍山等地的光亮面积正逐渐增大,边缘向外扩展,渐渐与长三角融成一片。“创新改变生活,科技点亮小康。未来,安徽的民生幸福指数会更高。”望着这幅图,馆长陈林充满希望地说。 新华社合肥9月17日电
光荣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
宣 言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日照金色稻田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喜迎高粱丰收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首富村”刮起“节俭风”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如果放在以前,我也会跟着大操大办。”老俞坦言,两三年前,村里喜宴还是另一番景象:动辄三四十桌,大龙虾、珍宝蟹少不了,菜量将近30道,每桌菜金没有两三千元根本拿不出手,加上酒水,一场婚宴没有十几万元是办不下来的。
花钱事小,浪费事大。宴席上叠盆架碗,仿佛是一种请客文化,但直面浪费的粮食,客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尤其是最后端上来一大盘蛋炒饭和面食,客人几乎不动筷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沈河村就是周边有名的“首富村”,“石头烧石头,花钱不用愁”曾是当地石灰烧制产业的写照。近年来,通过出让石灰岩矿的开采权,沈河村集体收入每年超过千万元,村民依旧富裕,2019年该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沈河村所在的诸暨市,是浙江民营经济高地,2020年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第十八位。村里也有不少村民在外经商,收入喜人。
沈河村党总支书记陈杭海介绍,随着村民逐渐富起来,通过操办酒席证明自己经济实力的风气渐盛,浪费攀比成风,一些村民甚至借钱请客“硬撑门面”。
记者了解到,诸暨市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当地全面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尤其是狠刹请客浪费之风。如今在当地,一些更富裕的乡村,“节俭风”刮得更猛烈。
节俭之风重回沈河村。村民俞云飞算了一笔账:因为人际关系广泛,他母亲去世的白事酒宴原本要宴请宾客50多桌,按照每桌最低2000元烟酒菜的标准,总花费超过10万元,但按照村里“白事酒席不超600元、不超20桌”的新标准,他最后以每桌590元的菜金置办了17桌酒席,加上其他零散花销,总支出合计1.3万余元。
对于节俭办席,乡村厨师们感受最直观:以前去村里办酒席晚宴,整个团队需要提前一天准备,往往头天晚上忙到十点钟以后,第二天一早六七点就接着准备,而现在桌数减少、菜品数量减少、每盘菜分量减少,进口龙虾、大螃蟹等昂贵食材也减掉了,厨师当日准备宴席就来得及。
诸暨乡村厨师吕吉生说,以前喜宴菜品“叠三层楼”,吃不完是常态,浪费现象严重,如今“光盘”成了主旋律,偶尔有剩下的菜品,宾主也会打包回家吃完。
目前在诸暨,这样的移风易俗行动深得人心,得到群众广泛支持。据了解,诸暨已实现全市504个村(居)移风易俗全覆盖,基本无“破例违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学非遗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非遗传承人通过技艺展示、集中演讲、互动教学等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确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措施
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环境 要求按照“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举办第101场 |
宣讲中医药抗疫与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张伯礼表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在就中医药在此次抗疫中的具体实践作了详细阐述的同时,张伯礼说,中医在防治疫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张伯礼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的防治方针,科学防疫、精准布控,强有力地阻断了传播链条。
在演讲的最后,张伯礼说,虽然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我们的任务并没有结束。“我们应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救治体系,完善预警响应机制等,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夺取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张伯礼说。
中国记协公示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公示时间为9月17日中午12时至9月27日中午12时,在此期间,社会各界均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评选结果发表意见,进行监督和评议。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将认真受理,并将对有关举报进行核查和处理。公示结束后,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将正式公布获奖结果。
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电话:010-61002846/2762
电子邮箱:5826@vip.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7号
邮编:100062
青史可鉴 烛照未来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89年前的“九一八”,一夜之间,山河变色,国难降临。从这一天起,中华民族遭遇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至暗时刻”。疯狂的侵华日军迅速强占了东北,还步步紧逼妄图灭亡整个中国,中华民族由此陷入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
也是从“九一八”这一天起,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点燃抗日战争的烈烈烽火。
就是从“九一八”这一天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展开了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人类以血的代价,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历史虽已远去,牺牲不容辜负。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每到“九一八”,尖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响彻沈阳全城。这是一个民族拒绝遗忘的铮铮誓言,这是一个国家砥砺奋进的激扬号角。
历史前行的脚步不可阻挡。当年,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今天,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中国人民仍将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历过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对和平无比珍视。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历史不可改写,未来可以创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应该牢记“九一八”,并化作民族复兴的动力。这正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记者徐扬)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
国新办发表《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白皮书介绍,中国新疆把促进劳动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坚持把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持续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升。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新疆劳动就业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劳动力素质明显提升,居民和职工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至2019年,新疆劳动就业总人数从1135.24万人增加到1330.12万人,年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6.3万人次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2万元增至3.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724元增至1.31万元。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新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说,截至2020年6月底,全疆共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75.53亿元;55.24万人享受各项就业补贴16.95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97万人,新增创业4.18万人、带动就业6.9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16万人。
白皮书强调,新疆依法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获得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宗教信仰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等各项权利。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响应国际劳工组织倡议。白皮书称,新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积极践行国际劳工和人权标准,最大限度保障各族群众充分享有劳动权,为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意义上实现生存权和发展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取消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据了解,自2020年10月1日起,驻外使领馆不再受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开具申请。2020年9月30日前已提交申请的,驻外使领馆根据留学人员意愿提供相应服务。已经受理、使领馆开具时间晚于2020年11月1日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仍然有效。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取消后,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留学人员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录取材料、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出具的学习进修证明材料或留学人员自愿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可通过留学人员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确定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限。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山西列出正负面清单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山西省纪委副书记、山西省监委副主任孟萧在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有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规定要求散见于多个不同的制度规定中,一些党员干部对此熟悉了解不够、不及时,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不够。“通过这样的清单,让党员干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为,既突出正向引导,又强化反向约束。”
据介绍,正面清单共计9类85项,负面清单共计9类70项。适用范围涵盖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也包括国有企业、学校等单位及企事业人员。
“一站式服务” 化解基层矛盾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2020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临安区首个标准化、实体化运作的镇级矛盾调解中心,全面整合乡镇纪检、公安等部门资源,实现来访事件“受、导、访、调、仲、诉、援、评、督”全链条闭环管理,全面推行社会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为经济育动能 让生活更多彩 |
从2020智博会看智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在近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在本届智博会上,依托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见证着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折射出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当环境温度偏高时,窗户上的玻璃会自动“雾化”,调整到最佳的遮阳隔热状态;在不同季节、天气、时段和朝向,玻璃能变幻出不同颜色,极大丰富了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力……在本届智博会的线下体验馆里,一款会“思考”和“变幻”的玻璃引发众多游客的好奇。
研制这款智能玻璃的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通过加入一种特殊的纳米凝胶材料,就能赋予普通建筑玻璃独特的温度记忆和透光度、色彩调整功能;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全国上百栋建筑,市场订单正如雪片般飞来。
“本届智博会上,一大批‘从0到1’的新技术、新产品涌现出来,将牵引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说,腾讯公司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云服务等技术资源在智博会上搭建的智慧名城展馆,展示了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要素项目,描摹出未来生活的模样。“其中不少项目已经处于‘从1到100’的应用阶段,正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以“5G+AR”为例,智博会上,中国联通模拟汽车远程运维服务场景,引来不少人体验,而华夏航空已经将相关设备部署到多个支线机场。“通过全景展现客机的实时状态,一般性维修只需工程人员在后台指挥,便能解决过去‘人不得不去’的困境。”华夏航空首席信息官蒋涵如说。
用“相机”一拍,就能识别出水果的含糖量、新鲜度,空气的PM2.5含量、污染物浓度,土壤的元素含量、肥沃程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鲍捷发明的量子点光谱仪一经问世,就引起多个行业高度关注。“光谱是每种物质与生俱来的‘指纹’,量子点光谱仪可借助相当于头发直径万分之一的量子点纳米材料识别物质的光谱,再通过‘后端’的数据库准确判断物质的种类、数量等信息。”鲍捷说。
“需要识别物质光谱的地方都可以运用量子点光谱仪,其核心部件量子点芯片比指甲盖还小,可应用的领域难以估算。”专注于新兴产业投资的首长四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桂峰说,量子点芯片本身能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的同时,还有望成为诸多行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智博会不难看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新产业方兴未艾,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从事冶金项目设计、咨询的企业,董事长肖学文说,近年来中冶赛迪将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搭建了国内首个基于自主芯片架构的数字基础设施——赛迪云,并打造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本届智博会上,中冶赛迪在线上展示的Q-TOUCH云端城市管理平台,已成功运用到智慧政务、市政管理、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管理等领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本届智博会上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服务业、工业、农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达到37.8%、19.5%和8.2%,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智能手机App点击“我要测试”,借助穿戴式无创血糖监测设备,就能实时获取自己的“血糖指数”和血糖变化趋势;家中安装搭载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清摄像头,系统可实时捕捉老人、小孩跌倒画面并立即发出警报;小区设置消防车道占道报警系统,汽车违规占道超过20秒,系统便自动发出语音警报要求其驶离……在智博会线下体验馆,一系列智能技术的应用,不禁让人感叹“未来已来”。
近年来,众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化创新应用,正为百姓生活增添缤纷色彩。
“自从购买了电动车,我就一直为找充电桩而犯愁;自从下载了‘e重庆’App,随时随地都能查看充电桩的分布地图,提前设计好行车路线,再也不用为充电而烦恼了。”重庆市民张帆说。
据悉,国家电网重庆电力公司去年底上线的“e重庆”App能够实时采集车辆和充电桩的位置、车速、电量等200多项信息,还具备状态监测、联合分析、安全预警、补贴发放等160余项功能,极大便利了电动车用户的出行。
本届智博会上,由成都陆道原乡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玩湃社区智慧足球乐园受到众多足球爱好者的青睐: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用户不仅可以练习射门、盘带等技能,还能通过“5G传输+4K显示”与“千里之外”的小伙伴来一场“面对面”较量。
“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以智能化赋能健康运动生活,把美好的场景加快融入百姓生活中。”成都陆道原乡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周莉说。
他们开了场“拖堂”会议 |
第三届进博会参展企业代表座谈会扫描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疫情下,如何稳定全球企业的信心、鼓励他们持续参展进博会?第三届进博会在筹备阶段充分利用“云洽谈”“云推介”“云签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稳定线下办展预期,增强企业参展信心,而随着筹备工作从招展阶段转入办展阶段,进博局还首次举办了参展企业代表座谈会,聆听企业呼声。
疫情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办好展会?“展商带展商”将获得怎样的鼓励措施?新成立的专委会将怎样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原本计划两小时的座谈会,由于企业发言踊跃,延长到三个多小时,数十家到场企业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进博故事以及对下一阶段筹备工作的期待。
欧莱雅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中国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向全世界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以及采取行动加速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态度。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说,疫情没有改变联合利华对中国市场和经济的看好,公司中国区业绩上半年实现了稳定增长。“我们在前两届进博会上引入了不少品牌,在中国上市后受到欢迎,还实现了本地化的生产,并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有了良好的‘进博效应’,今年我们还将带20多个新品牌亮相,‘试水’中国市场。”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麦德龙今年将连续三届以参展商、采购商及展会食材供应商“三重身份”参与进博会。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说,麦德龙将带来“全天候”直播间,通过高效供应链将进博展品同步“无时差”地带到全国各地,“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让我们信心满满”。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王炳南指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期高质量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这将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举办的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有利于集中展示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释放坚定扩大开放、共享中国大市场的积极信号,发出支持国际抗疫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中国声音;有利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互动,更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王炳南表示,希望展商代表发挥参展主体带动作用、防疫安全表率作用、创新引领作用以及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升进博会吸引力、国际影响力,为进博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企业商业展招展已基本完成,工作重心已转向招商办展。
从“挥汗如雨”到“气定神闲” |
5G赋能钢铁生产现场观察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
9月15日拍摄的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
|
甘青交界处的跨越 |
保安族和撒拉族的脱贫故事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
山两侧,一边是甘肃积石山,一边是青海循化,两个县居住着人口约2万和10.1万的民族——保安族、撒拉族,同属我国28个少小民族。
在黄河边生活数百年的这两个民族,世代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不少群众生活贫困。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和政府支持下,两个山水相邻、习俗相近的民族,发生了什么变化?
炙热的火炉上,制作保安腰刀使用的钢铁片被烧得通红。马尕主麻两鬓的汗珠滴到滚烫的刀片上,发出“吱吱”的声响。41岁的他个头中等、皮肤黝黑,打刀已20多年。
“小时候家里穷,我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以打刀谋生,以前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一年忙300多天。”家住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马尕主麻,是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的传承人。
镇里大墩、梅坡、甘河滩三个村子,被称为“保安三庄”,是保安族群众聚集区。腰刀,是保安族的宝贝。“打刀是个辛苦活,但腰刀可交换牧民的牛羊,也可买卖,贴补家用。”在马尕主麻记忆中,以前村落里,人们谋生的方法似乎只有抡锤打刀。
过去,一把腰刀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纯手工打制,花费数周甚至数月。2006年,保安腰刀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打磨、抛光等工序可由机器完成。马尕主麻自家的小院里,破旧的土炉子和生锈的铁锤旁,是崭新的打刀器械和标准化的操作台。“我招了50多名学徒,大部分是贫困户,还有一些残疾人,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可以稳定脱贫,还能把民族技艺传下去。”他说。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通过开办扶贫车间,这一特色手工艺品产业释放出显著的带贫效益。
黄河流经青海循化,两岸丹霞地貌,壁立千仞。外人眼中,这是令人向往的壮美山河,长期聚居在此的撒拉族人却常望河兴叹。河床太低,难以引水灌溉,自古就有“干循化”之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被列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58岁的马热者卜,循化县新建村村民。他布满皱纹的脸,就像脚下缺水的土地。2015年底,作为贫困户,他拿到1万多元的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种麦子不挣钱,又没技能,我能干啥?”他一度迷茫。村干部帮他采购了几斤线辣椒种子,他种在自家3亩地里。这种细长像线的辣椒,皮薄、肉厚、色鲜红、味香醇。“以前辣椒不好卖,现在拉面馆老板到村里来收购,第一茬能卖到25元一斤。”马热者卜说,一年收三茬,一亩地年收入至少5000元。在新建村,像马热者卜这样的20多户撒拉族贫困户都种上了线辣椒。
在循化,辣椒种植面积现已达2.5万亩。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热火朝天的线辣椒种植,让上万名撒拉族群众尝到了甜头。脱贫路上,辣椒飘香。
在循化县下科哇村,记者碰到撒拉族青年马进山时,他正忙着盖房。“这次回家4个多月,就为盖房,了却爸妈的心愿,他们受了半辈子的穷啊。”马进山身后,一边是住了快30年的火炕平房,一边是拔地而起的3层小楼。
28岁的马进山清瘦白皙,在陕西、浙江等地的拉面馆工作十多年,最初在别人的拉面馆跑堂,后来自己开了店。在杭州开面馆是4年前,投资15万元,其中5万元自己掏,另外10万元是循化县政府为扶持拉面产业提供的产业到户资金和扶贫创业贷款。“当年就收回了成本,一年下来利润也有约20万元。”马进山掏出自己的杭州“市民卡”给记者看。他说,还想再开几家面馆,以后让孩子在杭州上学。
马进山所在的村,现在60%的人在吃“拉面”这碗饭。现在,拉面已成为撒拉族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让拉面的功能从糊口变为营生、生计变为生意。”循化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韩忠勇说,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从循化县走出去的拉面馆已超7000家,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输出劳动力4万余人,年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
墙上悬挂着民族服饰、橱窗展示着腰刀、书架摆放着泛黄的文献……积石山县甘河滩村一处院落里,有这样一座保安族民俗博物馆。主人是保安族妇女马秀琴。也许是长年从事舞蹈工作的缘故,55岁的她身材苗条,脸上总挂着笑。
15岁那年,马秀琴作为保安族唯一代表,坐两天火车去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少数民族汇演。一辈子在外地打拼、投身艺术的马秀琴,2013年回到村里,承包下一亩地,办起阿可可农家乐大院,不仅建博物馆,还办服装车间。“在保安语里,‘阿可可’意思是顶呱呱。保安族妇女从小学习刺绣,手艺好,她们在这里缝制保安族传统服饰,不出村就找到了工作。”她说。2019年,车间卖出7万元的马甲、裤子、腰带等保安族民族服饰。近年乡村旅游热起来,她开办的这家农家乐,主打保安族特色餐饮。离家30年,马秀琴觉得家乡最大的变化在教育。过去,女孩都早早嫁人,没什么好出路。“现在村里很多学生都外出上大学了,需要民族服饰。我的服装车间可以出一把力。”
“要是按以前的‘行情’,小儿子娶媳妇肯定得借债。”撒拉族农民韩忠明说起家里的喜事,很感慨。他是循化县乙日亥村村民,去年先后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两个婚礼花的钱,过去一个婚礼都办不了!”
循化县曾攀比之风盛行,结婚彩礼以及人情往来费用攀升,一些家庭因此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2018年以前,撒拉族婚礼的彩礼平均达到了二三十万元,一场葬礼十五六万元。真的是结不起婚,死不起人。”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县里干部韩庆功说。现在循化县所有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制定章程、设立义务监督员等方式,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习基本破除。循化县副县长马洪涛说,开展移风易俗巩固了脱贫成果,减轻了负担,日子更有奔头了。
对于保安族贫困妇女周三姐而言,生活的转机也来自当地一种崭新安排。40岁的周三姐不识字,家住积石山县甘河滩村,6年前,丈夫意外过世,让她和两个上学孩子的生活陷入困境。“全村人搬着小板凳到村委会开会,村干部在会上讨论我家的困难,村里人为我出点子。”周三姐说。
周三姐说的会,叫“村民知情大会”,是积石山县推广的一项脱贫做法。“就在村上开,不限时长,村民都发言,大小事宜沟通商议。”甘河滩村包村组长马登茁说。
“现在我家养了牛,我进了扶贫车间干活。大儿子去了县里的免费技能培训班学烹饪。”周三姐说,如今她家已脱贫,老房子旁盖起两间新房,“想给大儿子留着娶媳妇用”。8月26日,村里今年第三次村民知情大会召开。当天下着雨,但周三姐搬着小板凳早早来到村委会门口,因为她有一些新问题要问大家,也想帮其他人。
积石山县与循化县隔黄河相望,保安族、撒拉族群众生活在这里发生巨变。在脱贫攻坚大考中,两地交出答卷:2018年9月,循化县脱贫;2019年底,积石山县脱贫。
两千年“国道”之变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
从空中俯瞰“五道并行”,从江边算起,一眼可见关河水道、内昆铁路、G247公路、五尺道和渝昆高速五道并行(8月10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
|
|
“苦焦”西吉变“润”了 |
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贫困县战贫纪事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
这样泡茶,是曾经饱受缺水之苦的红耀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过去的日子‘苦焦’得没法说,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四五公里外担水,地上排队的水桶能有20多米,去得晚就担不上了。”今年65岁的柳志俊回忆说,等到后来有了水窖,一年到头集雨扫雪,总也存不够一家人吃的水。
缺水带来的“苦焦”,不仅是红耀村村民的痛苦回忆,更是红耀村所在的西吉县摆脱贫困的最大绊脚石。作为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贫困县,西吉县将攻克“水之困”作为改善民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农村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等系列工程的实施,让西吉县农村7.4万户31.6万人喝上了“拧开龙头哗哗流”的自来水。
告别“望天吃水”只是第一步。今年以来,西吉县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继续实施新建泵站、补建蓄水池、替换供水水源等工程,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率和水质安全。
“到今年8月底,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水质达标率达100%。”西吉县水务局副局长王百灵说,西吉人民实现了从“喝水难”到“喝上好水”的转变。
“好水”进院门,只是脱贫攻坚的“必答题”之一。如今在西吉县,“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安全饮水、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保障率均达到100%。今年,西吉县又通过“四查四补”找漏洞、查短板,新增自来水入户1453户,新改造农村危房1530户,劝返疑似辍学学生452人,新纳入低保救助1659人,救助低收入家庭1724户……
在新营乡二府营村,村民王耀凯和妻子做小生意养活一家人,原来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不料去年的一场车祸让王耀凯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生活一时陷入困境。
“我们在‘四查四补’过程中发现王耀凯家有致贫风险,立即为他家申请了两个低保,并且协调安排他妻子在附近的土豆种植基地打工。”二府营村驻村第一书记贺军说,村上动态监测王耀凯一家的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紧盯解决问题,一张包片包户、上下联动、全面覆盖、动态监测的大网,已在西吉县295个村全面铺开。
“通过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我们加强脱贫攻坚调度,及时掌握并解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西吉县常务副县长张永强说,县上每周召开一次直通到村的视频调度会,并建立脱贫攻坚工作“流动红旗”“黄牌警告”等制度。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为了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西吉县结合“四查四补”工作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西吉县,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已是普遍现象。”西吉县扶贫办副主任陈晓宁说,面对疫情给就业扶贫带来的难题,西吉县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劳务输出转移、公益性岗位安置等举措,确保贫困群众不因疫情影响造成减收返贫。
“我们力争年内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3800元,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陈晓宁说。
把损失补回来,把“硬骨头”啃下来,如今,西吉县为剩余1575户贫困人口的如期脱贫再紧弦、再加油,确保脱贫路上一户不漏、一人不落。
乌英苗寨 |
“牧童班”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
在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课堂上,送教老师吴小舒(右)指导村民学习拼音(9月12日摄)。 |
|
|
在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课堂上,村民代时英和女儿在听课(9月12日摄)。 |
|
|
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的同学们在学“簸箕画”(9月9日摄)。 |
|
|
碧海蓝天与绿水青山的交响曲 |
珠海坚守初心打造“生态特区”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40年后,87岁的庄宗穆从超过300米高的珠海中心再次俯瞰这座城市,珠海的繁华已与澳门不相上下,却仍然保有着一片青翠。
走过40个年头的珠海特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始终坚守着一颗初心,让这座城市在经历了40年的高速成长后,仍然有碧海蓝天与绿水青山相伴。
珠海有绵延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植被覆盖丰富的山峦,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从特区设立开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珠海人就有一种朴素的认知和自觉的行动。
1991年,珠海市政府出台土地管理“五统一”规定——土地、矿产和滩涂等自然资源,由市政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和统一管理;1992年,城市建设管理的“八统一”规定出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分功能区……
同年,关于保护环境的“八个不准”规定出台——不准在山坡25米等高线以上兴建非供游客休憩和观赏的建筑物;不准在海边、河边规定范围内兴建建筑物……
1998年珠海在拥有地方立法权后,通过的第一部法规就是《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此后,珠海不断开展生态文明立法,先后制定44部生态文明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这些规定现在看来很有先见之明,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一代代珠海人一以贯之的坚持。”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说。
2012-2014年,珠海相继出台实施《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而近年来,珠海建立了生态环境指数发布机制和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文明考核,推进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绿色发展模式。
不挖山,不占海,控排污,严考核,珠海留下了青翠巍峨,守住了蔚蓝壮阔。
如今,在珠海大部分山顶上远眺东南,大海可尽收眼底。沿着海岸线的情侣路,已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一条风景线。
有业内专家评价,在城市建设中,珠海有效保护了滨水岸线、建筑轮廓线、城市天际线,形成了特有的“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印”的城市风貌。
珠海1998年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17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珠海不仅仅是经济的特区,更成为一个生态特区。
2014年,从加拿大带着一支七人团队回国的包晓军,在面朝大海的唐家湾镇创办了珠海纳瑞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用于天气探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能够落户,珠海的“高颜值”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次来到珠海时,觉得这里像美国的迈阿密,环境非常好,是一个适合研发的环境。其实越是高科技的企业对环境要求越高,因为搞创新的时候,你需要沉下心来。”包晓军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研发企业选择落户珠海,特别是不少海外留学归国创业团队,他们发现能在这里的碧海蓝天下找到灵感迸发的一方天地。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人居环境,正成为珠海吸引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人才扎根的一大优势。而开发强度低、环境承载力强,将为珠海下一轮发展换道超车、二次创业储备了充足的势能。
“珠海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用自身发展历程印证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郭永航说。
在“死亡之海”抓螃蟹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今年28岁的买买江·艾尼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常年从事棉花种植。2020年3月,不再种棉花的买买江·艾尼在好友的引荐下来到罗布湖淡水鱼养殖场工作。罗布湖是尉犁县境内依靠塔里木河河水形成的一个自然湖泊,位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罗布湖淡水鱼养殖场负责人初宁宁说,随着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罗布湖的生态越来越好,养殖场里的鱼和蟹也逐渐增多。
在罗布湖淡水鱼养殖场工作了半年多,打工收入加上家里土地流转的收入,买买江·艾尼一算,年收入有近10万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再过五年,在家里孩子上小学前,要买一辆车载着家人去新疆各地旅游一圈。” 新华社记者赵戈摄
“田野录音师”:捕捉自然之音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他的硬盘中,装着他从各地收集的近8000条自然录音。如今,声谷录下的自然声,在喜马拉雅平台的播放量已近亿次,成为无数都市青年释放压力的“耳朵”。
“夏,五点半,老爷爷遛狗回来,远处有人砍树”“夏,七点,它在篱笆上停留了两分钟后飞走了”“夏,六点半,一只健硕的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自己带上一套录音设备,常常“凌晨出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都是他记录的素材。
为自己取名“声谷”,意为“峡谷里的声音”。他希望营造出一种声音氛围,给予人放松的力量。
记录自然声音这一念头,源于2014年在福建湄洲岛的经历。“第一次见到大海,站在海边,一层一层的海浪扑向自己,感觉自己被大海完完全全地拥抱了,那种感觉非常治愈。”
——他想到记录并传播这份大自然的治愈力。从一个单声道话筒,到一根立体声录音笔,再到如今一副监听耳机、一台录音机和几个话筒,他的设备不断升级,记录下的声音也更接近真实。
“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家乡老宅,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处处是鸟语,满目是清新。”网友评论道。
越来越多网友愿意为他的声音付费。一年下来,声谷录制音频的收入在喜马拉雅平台可达到近百万元。
“大自然的声音在一天中每个时段都是不一样的。我喜欢清晨天亮前的那一个小时,那时的声音纯粹而通透,能让我感到平静和放松。”声谷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烦恼,常常能在自然中得到疏解。
2017年一天清晨,声谷到杭州郊区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记录流水声。他蹲在小溪里,声音传入耳机,整个人感到格外舒展,浑身渐渐没了力气——他在水中“睡着”了。“我被溪水‘催眠’了。”声谷回忆,后来是被水“冻醒”的。
美国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在其著作《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中曾这样描写自然音:“是昆虫拍打翅膀在午后明媚阳光中飞行的柔和曲调,是斑衣蜡蝉收起美丽的内翼降落在我光洁的地板,是清晨喜鹊和蝉令人惊讶的大合唱,是大雨在茂密枝叶上震撼人心的演奏,也是清风拂过脖颈时的柔和细语。”
对声谷而言,戴上耳机后,时间仿佛静止。放下其他感官,张开耳朵,人们更容易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依旧在寻找声音的路上,为更多人提供与自己对话的栖身之所。”声谷说。
(记者郑梦雨)新华社杭州电
万顷湿地“护佑”万顷良田 |
黑龙江佳木斯护育湿地促生态粮食“双安全”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点缀在万顷良田中的三环泡湿地,位于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南75公里处,这里是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丹顶鹤、白头鹤等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也是三江平原地区为数不多、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一块原始湿地。
近年来,随着河长制深入推进,这里的湿地功能不断完善,水更清、鱼更肥,从“候鸟驿站”升级为“鸟类天堂”,生态效应更加凸显。
今年56岁的刘玉江在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已有11个年头。他既是保护区的管护者、宣传推介者,也是摄影爱好者,对保护区有着很深感情。
“白鹭和苍鹭是这片保护区里常见的大型水鸟。船在河道中穿行,它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乘船穿梭在湿地里巡检,刘玉江说,这些年,三环泡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如今,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头鹤在每年迁徙途中,都要在保护区落脚停留,种群规模达几百只。
人退鸟进,护育湿地效果显著。2005年三环泡保护区成立后,有关部门在保护区内实施全面禁捕禁牧,开展湿地日常保护巡护,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先后共实施退耕还湿4715公顷。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就是在“退耕还湿”中不断壮大、美丽起来的。从占地人到退地人再到护地人,富锦市锦山镇民胜村村民李长吉退掉在湿地中种的田,转而在湿地公园当起船员,并义务当起讲解员。
谈起这一变化,李长吉感慨良多:“起初面对湿地里自己的耕地被征回,一度很不理解,有情绪。”这些年,在湿地中见过东方白鹳、丹顶鹤、大天鹅,越来越多的珍禽驻足,自己越发理解政府当年“退耕还湿”的良苦用心,留一片碧绿,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同一气候带湿地生态中具有较高代表性和典型性。多年来,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行24小时值班巡护制度,保护区管理局、公安分局、保护科、管护站、管护员“五级联动”。2014年至2017年间,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次利用国家“退耕还湿”专项资金,累计还湿面积397.8公顷。
湿地,是大自然对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农业大市佳木斯的馈赠。当地天然湿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8%。全市有抚远三江、同江八岔岛、富锦三环泡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不懈努力,沿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呈带状分布的湿地资源保护框架已基本形成。
9月的拦河大坝两侧,一边是万顷良田,一边是万顷湿地。一边支撑着粮食安全,一边护卫着生态安全。佳木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挠力河佳木斯段市级河长宫秀丽说:“只有保住好生态,才能更好保护大粮仓。”
生态与农业相伴相生。近年来,拥有103万亩湿地的富锦市大力扶持社会化组织,开展精细化作业,保障绿色种植。富锦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呈新说,全市市属570万亩耕地全面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面积400万亩。
“我们全面控制面源污染,保证了地下水安全。农业‘三减’面积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亩。”何呈新说,得益于好生态,当地不少合作社在稻田里养鸭、鱼、螃蟹。开展绿色种植,也让粮食品质更高、价格更优。
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永刚说,佳木斯通过数字化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管体系。
好生态成就好农业,好农业反哺好生态。截至2019年底,佳木斯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70万亩,一幅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相得益彰的美好画卷正在广袤的三江平原展开。
行走在“拉萨之肺” |
一片湿地和它改变的高原生活方式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9月5日,由西藏自治区体育局主办的2020年环拉鲁湿地健步走系列活动在拉萨启动,陈女士和另外400多名拉萨市民一起参加了活动。沿着步道,人们行走在这片位于拉萨市区西北部的湿地边缘,身旁碧草连天,水鸟低飞,波光粼粼;抬眼望去,布达拉宫屹立在云雾氤氲的青山上,视野开阔。人们边走边拍照,累了便在步道两旁的座椅上休息,4公里的路程不知不觉就走完了。
“我拍了好多美景,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朋友圈给拉萨打广告了。”陈女士说。
陈女士对拉鲁湿地并不陌生。她的父母建国初期进藏工作,她在拉萨出生。小时候,她并不知道拉鲁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在她印象里,那就是片遥远的荒地,“男孩子有时去那儿游泳,但我们从来不去的”。
据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尼玛多吉介绍,拉鲁湿地早期因水草茂盛,曾被作为专用牧场使用,草能长到两米多高。但20世纪80年代至保护区建立前,湿地区域一度因过度放牧、无序旅游、土地侵占等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1995年,西藏自治区启动了拉鲁湿地保护工程,1997年完成了对湿地生态现状,以及社会、人文、地理等资料的考察和收集工作。1999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拉鲁湿地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2010年,西藏出台了《拉萨市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那些年,陈女士也注意到了湿地正在发生的变化:零散的菜摊和老旧房屋被拆除,绿色植被和水域重新连成片,“路过这里时,空气都会湿润很多,呼吸也顺畅”。
“通过核心区住户搬迁、渠道生态修复、湿地防渗工程、清淤工程等三期工程的实施,拉鲁湿地的生态得到了恢复。它在调节城市气候、补充氧气、涵养水源、蓄水防洪、平衡地下水等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尼玛多吉介绍,目前,保护区面积约12.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比保护区刚成立时扩大了三分之一,湿地内现存高等植物37科,常年生活在湿地内的鸟类43种,水生野生动物有152种,是青藏高原城市区域内一个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
这片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拉萨之肺”,与不断发展的城市共同生息。而现在,拉鲁湿地的角色再次拓展——以其生态建设之成就,助力高原居民的全民健身。
2017年,拉鲁湿地入选我国首批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2018年,湿地局部对市民开放,从每年4月持续到10月,冬季仍然留给迁徙过冬的黑颈鹤等水鸟。
健步走活动当天,记者在步道上见到了许多定期来慢跑的周边居民,一些藏族老阿妈还带着家中幼儿在水边玩耍。
“老拉萨市民最喜欢遛弯、转经的地方以前都集中在布达拉宫那一片。现在我们经常来湿地这边,环境好,氧气足。”陈女士说,以前觉得在西藏生活艰苦又单调,健身更是从来不敢想,“但现在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了,高原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这确实是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
据了解,拉鲁湿地健步走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0月,利用周末号召市民参与健身活动。
除湿地外,拉萨市还在南部打造了沿拉萨河健身带,并利用北部的雪山资源打造了廓琼岗日冰川公园,市民驱车3小时即可体验攀冰登山的乐趣。一到周末,近可湿地漫步,远可雪山攀登,这已成为高原首府市民的新生活方式。
“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把生态建设和全民健身结合起来,是为了使西藏各族群众进一步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王德军说。
(记者王沁鸥)新华社拉萨电
河北治理潮白河流域 |
保护“北京水塔”安全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为有效保护潮白河流域生态环境,河北省近年来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承德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6万余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08%,张家口划定生态红线面积9200余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4.98%,红线区域开发利用受到严格限制。
近年来,承德关闭淘汰和禁上污染项目达2000多个,张家口对赤城县20家赤铁矿加工企业实施关停整顿、砍掉了近百个可能造成水污染或影响水环境安全的经济合作项目。
为不断提高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平,河北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系统推进工业、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承德在潮河流域实施污水管网配套等22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污水收集率达92%以上,流域内240个村初步实现垃圾污水有效管控。
退耕还林、清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水源涵养生态工程得以实施。承德近年来实施退稻还旱7.1万亩,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5万亩,每年可多“囤水”4000万立方米以上。
2018年,北京、河北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潮白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进一步加速。按照协议,京冀共同出资设立生态补偿金,并申请中央财政给予奖励。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张家口、承德两市生态补偿金19.8亿元,112项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项目在逐步实施。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高建民说,潮白河流域出境断面水质实现显著改善,特别是总氮指标大幅降低。2018年以来,潮河和白河3个出省国考断面水质均维持在地表水二类以上。今年1-7月,张家口、承德两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
(记者巩志宏)新华社石家庄电
如何预防和检测?怎样减少感染风险? |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这些事你应该知道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近日发布中国幽门螺旋杆菌耐药地图,将动态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敏感谱及变化情况,为不同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提供更加符合当地抗生素敏感谱的药物方案制订指导。
据了解,我国成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感染率高达50%至60%,意味着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携带者。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旋杆菌该怎样预防,如果检测确定感染又该怎么办?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状,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一种能够在人体胃内长期定植并导致慢性炎症的细菌。为什么会有超过50%的成人感染率?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严雪敏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高感染率可能与共餐习惯有关。
专家表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人得病,全家传染”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是因为家庭内共餐制使得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进行传染,吃饭时互相用筷子夹菜,也会增加共餐者的感染风险,且幼儿与老人更易感。
幼儿为什么也是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主任王海俊说,有不少家长有给孩子喂食时候吹气的习惯,大人不要用嘴吹食物,更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所以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长期、密切接触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渠道。此外,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
如果感染,会有什么后果?严雪敏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多数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就是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她说,感染者中约15%至20%发生消化性溃疡,5%至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边志民说,即使确认感染,也不需要过度紧张,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两周以内的口服药物治疗达到细菌根除。“但医学界认为,病菌并非一定需要根除,要与医生就自身指征探讨后决定。”
如果怀疑感染了,如何检测呢?“首先推荐做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其次是C-13尿素呼气实验。”边志民表示。
据介绍,如果要做尿素呼气试验,需要病人保持空腹。在之前的1个月时间里最好没有吃过抗生素、抑酸药、铋剂等,这样做出来是比较准确的。
“如果近期要进行胃镜检查,也可以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边志民表示。
结合专家共识,严雪敏建议:如果有明确的消化性溃疡、某种胃淋巴瘤(MALT淋巴瘤),推荐积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胃癌、部分胃炎、胃癌后、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服用镇痛药、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部分不明原因的血液病,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其他情况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建议与医生商讨决定。
如今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餐饮业也在逐步恢复正常。据了解,相关行业协会大力提倡,公共场合聚餐已经有了一定规范。不少饭店会主动为顾客摆上公筷和公勺,对公众养成健康卫生的用餐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次疫情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分餐等习惯的必要性。
但在餐桌上,很多人为表达热情,习惯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筷子沾过自己唾液,殊不知这样就会给他人带去感染风险。多位专家表示,这也是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建议聚餐时鼓励使用公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主动与他人分餐。
除了分餐,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严雪敏提醒,为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首先应该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碗筷要消毒,尤其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共同进食的时候,做到餐具分开。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是“病从口入”,注意个人卫生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避免体内菌群失调,是最根本地避免患上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的方法。”严雪敏说。
车险改革来了,现在买还是改后买?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改革后车险不是更便宜、服务更好吗,为啥让我现在就抓紧续保呢?”车主们表达疑惑的同时更想知道,到底是现在买还是改革后买更合适。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近年来,我国车险市场虚高定价、保障不足、经营粗放、竞争失序等顽疾突出,饱受消费者诟病。
此次车险改革定位为综合改革,以“降价、增保、提质”为目标,涵盖交强险和商车险、条款和费率、产品和服务等,直指车险市场乱象。
2015年、2017年,商业车险领域进行过两次费率改革。每次临近改革正式实施前,都有一些保险公司业务员或者中介销售人员利用消费者担心保费上涨的心理,曲解政策,往往通过销售误导达到签单目的。
车险长期以来是财险领域第一大业务,竞争激烈,高度依赖中介渠道。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车险承保机动车2.6亿辆,保费收入8189亿元,占财险保费的63%。
由于车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一些保险公司便通过现金返点、赠送加油卡、赠送车辆保养服务等吸引消费者。对此,车主们并不陌生。
一位长期从事车险销售的业务人员揭开了催促续保背后的门道:“假如改革前车险保费报价5000元,保险公司实际打算收3000元,2000元就是给中介销售人员的费用,中介销售人员为了业绩会给客户返点1000元,客户实际掏的保费是4000元。改革将倒逼车险行业加强成本管控,‘去中介化’加速,保险公司直接跟客户对接,给到4000元的价格,并提供增值服务;对行车安全记录良好的客户,保险公司给的价格会更低。显然,中介销售人员的那块‘利益’被‘拿’掉了,所以才会着急。”
车险综合改革后,交强险保障水平将大幅提升,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
同时,监管部门还将结合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费率调整系数中引入区域浮动因子,对未发生赔付车主的费率由最高优惠30%扩大到50%。
对于拥有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车主来说,交强险将更便宜。以一辆五座普通家用小轿车为例,第一年交强险保费为950元,在未发生赔付的情况下,次年保费原本最多可以优惠到665元。此次改革后,最多可以优惠到475元。
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是国家法定强制保险,机动车上路必须投保交强险。虽然改革后交强险的优惠力度变大了,但如果车主的交强险在改革实施前到期了,或者买的新车在改革前要上路行驶,一定要及时投保、续保交强险。
对改革前投保了交强险的车主来说,应对风险依然有保障。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9月19日零时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新、老交强险保单均按照新的责任限额执行。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车险种类繁多,包括主险和附加险两大部分。其中主险可以单独投保,附加险由消费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选择搭配。
车险综合改革后,车损险主险条款在现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了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保险责任。
简单来说,就是车损险的保障范围扩大了,扩展了上述保险责任,这些保险责任原来属于附加险,改革后全部纳入主险内。
此次改革还删除了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如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等。至此我国车险产品基本覆盖了地震、台风、洪水等主要巨灾风险。
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孙建平认为,改革措施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使用汽车时面临的风险和痛点,删减责任免除项目,扩展保险责任,力求保障范围全面化,能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保障范围在扩大,相应的保费是否会“水涨船高”?监管部门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此次改革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改革后商车险基准保费价格将大幅下降,预计消费者的实际签单保费也将明显下降。
这位负责人说,银保监会将加强车险市场监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改革前后市场平稳有序。
百年老字号加盟店“倚老卖老”,谁之过?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然而近日,拥有百年历史的狗不理的一家加盟店口碑翻车,引发了老字号求变之困的业界讨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如何守正创新,让金字招牌名副其实、行稳致远,是每一家老字号需要正视的问题。
9月10日,一则探访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在实地探店狗不理王府井店后,微博博主发布了评论视频,将在狗不理的消费体验总结为四个字:难吃价贵——“酱肉包里面全是肥肉”“特别腻”“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视频发出后不久,名为“王府井狗不理店”的微博账号发布一则声明称,该视频博主侵犯名誉权,所有恶语中伤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并表示已经报警——这波以报警代替反省的操作引发网民新一轮吐槽。
一些消费者表示,该店无法正视差评,反而“恼羞成怒”,凸显了个别老字号傲慢、守旧、不重视消费者体验的弊病。
记者查询点评App发现,过去六个月中该店的评分持续稳定在2.8分左右。随机点开几条点评,多数评论是到店消费的顾客因不满而留下的篇幅不短的“小作文”。
针对狗不理王府井店上述风波,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15日发表声明,称即日起解除与该店加盟方的合作,并组织旗下所有酒店对照网友提出的评价逐一进行自查并严肃整改,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近年来,老字号发展、老字号非遗技艺的传承一直得到国家的呵护支持。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特别强调,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2017年初,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商务部、发改委等多部门也曾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老字号“历久弥新”出招。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多元的消费菜单,老字号企业的转型求变之路并非坦途。
天津狗不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狗不理食品”在2015年新三板上市后,于2020年5月10日终止挂牌。北京某知名老字号企业自2017年以来净利润连续下滑,2019年,该公司净利润较2017年下降了60%以上。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显示,产品老旧、服务落后、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是部分老字号业绩下滑的原因。组织架构陈旧、市场反应滞后、人力资本匮乏、欠缺互联网思维等,成为一些老字号发展面临的共同困境。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左浩说,多数年轻消费者如今追求的高品质、高颜值以及新的消费体验,是消费升级的表现。“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市场已告别‘量的满足’,向‘质的消费’和‘情感消费’转变。”
在近些年的转型尝试中,有的老字号尽管勇敢尝试了新的菜品研发、新的渠道管理,但服务的姿势依旧是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不适应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角色转换。
古今中外,任何一家百年老店的持续经营都不容易:变革,担心丢失传统;固守,又抓不住增量市场。守正、创新,是摆在每一个老字号企业面前的考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王锐说,许多国外百年品牌非常擅长去抓住每一代消费者的心,不论是产品设计、包装,还是品牌塑造、推广营销,都让人们觉得很“年轻”。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现实中,国内个别老字号仍习惯于强调“百年”“御赐”的品牌渊源——但没有给出一个充分的消费理由。
“拿产品来说,改革开放之前,物质相对匮乏,大家对口味、健康、品质的要求没那么高。现在,如果还只是老配方,有的消费者就不一定会买账了。”胡左浩认为,除产品不够现代化之外,品牌塑造能力不足、经营模式与经营策略老化、组织管理模式不符合市场规律,也导致一些老字号的吸引力下降。
不容否认,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一些老字号主动求变,找到了新的商业节奏。张小泉、五芳斋、片仔癀、回力、海天味业等许多不同类别的老品牌正在走出舒适圈,向新零售发力,通过品牌重塑、品类扩张、拓宽渠道,改进产品包装、传播方式、生产技术,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
胡左浩说,传统是老字号的竞争优势,但品牌要传承,就必须融入时代脉搏,积极适应市场,满足大众需求。“只有靠过硬的产品打天下,以精细的服务获得用户喜爱,民族品牌才有可能基业长青,走向世界。”
写入联合国文件的中国理念造福世界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弘扬多边主义
中国坚守至诚如一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737 MAX调查报告出炉波音公司称已采纳改进意见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波音在声明中表示,737 MAX机型的设计修改已接受了公司内外的严格审查,进行了超过37.5万小时的工程测试,并进行了1300次试飞。一旦美国联邦航空局和其他监管机构确认737 MAX可以安全复飞,它将成为历史上受到最严格审查的机型之一。
众议院运输和基础设施委员会在15日完成的最终报告中指出,经过为期18个月的调查,委员会发现由于技术设计标准存在缺陷,错误估计飞行员反应时间以及生产压力,导致波音公司未能安全开发和设计737 MAX。
报告认为,波音从杰出的生产企业变为专注财务成功的公司,安全性因生产压力而被牺牲。为避免重蹈覆辙,波音公司迫切需要将公司文化重新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报告还指出,联邦航空局应与波音公司共同承担737 MAX这一不安全机型的开发和认证责任。双方都必须从中汲取重要教训。
报告称,波音公司在737 MAX的设计和开发上失败了,联邦航空局在监管波音和飞机认证方面也失败了。“一个合规机型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两次致命的坠机,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目前的监管体系存在根本缺陷,需要整改。”
报告指出,联邦航空局必须大幅扩大和改进对波音的监管,建立更积极主动的认证和监督机制,以确保飞机的设计安全。
报告最后说,只有真正、全面和果断地致力于改变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才能提升航空安全,并真正帮助波音和联邦航空局从737 MAX悲剧中吸取惨痛教训。
737 MAX系列客机因半年内发生的两起空难暴露出防失速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缺陷,从去年3月起在全球多国遭禁飞。
美国辉瑞公司在研新冠疫苗试验参与者出现副作用反应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据辉瑞公司介绍,参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出现的副作用反应包括疲劳、头痛、发冷、肌肉疼痛等,一些志愿者还有发烧症状,部分志愿者出现高烧。
由于数据来自双盲试验,目前辉瑞公司不能区分使用了疫苗或安慰剂的志愿者。该公司疫苗研发主管凯瑟琳·詹森表示,独立的数据监测委员会可以获得非盲数据,如果他们认为存在安全隐患会通知公司,但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这样做。
据介绍,该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原计划招募3万名志愿者参与,目前已招募了2.9万余人,有超过1.2万名志愿者接种了第二剂疫苗。近日,辉瑞公司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宣布将扩大志愿者参与规模和多样性,新增最低年龄为16岁的青少年群体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炎病毒感染者等人群,计划总共招募4.4万人参与该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疫苗有效性结论报告预计将在10月底公布。
联合国秘书长:国际社会渴望团结反对“单打独斗”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9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讲话。 新华社发 |
|
|
海外商学界人士认为 |
中国经济复苏和扩大开放助世界经济走出低迷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经济特区牵手“三区三州” 制度优势引领产业变革 |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厦门探索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殊报道 |
厦门援建临夏的厦临远达服饰扶贫车间。 |
|
|
厦门援建的临夏吉明鞋业东西协作扶贫车间。 |
|
|
厦门援建和政县夏润赤松茸种植基地。赤松茸丰收农户乐开怀。(图片均为黄嵘摄) |
|
|
在自家超市办“图书馆”,从被嘲“神经病”到受邀参与“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审议座谈 |
在田埂守望书香:农家女12年乡村阅读推广路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你不知道的另一支“731”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日本陆军兽医学校细菌培养教学现场。 |
|
在伯力审判上的日本战犯。 |
|
昭和20年(1945年)春拍摄的日军第100部队本部大楼。 |
|
原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 资料照片 |
|
鉴往知今,深情回望内蒙古73年奋进史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近日,我的老友、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副社长王占义赠我一本他主编的《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拜读之余,感慨万分。
古今之人修史,不外乎有恢宏的断代史、缜密的编年史、灵动的纪传体、新奇的轶事记闻等。占义此书则另辟蹊径,选取“今天”这个时间点,犹如串珍珠一般,记载了内蒙古百年来发生在“今天”的大事要事,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别有兴味。
撰史需要长期积累和艰苦付出,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穷尽毕生精力创作了《史记》,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耗时19年,主持编修了《资治通鉴》,梁启超先生盛赞“亦天地一大文也”。
今天,占义用30年的持久热情和不懈追求成就了这部著作,虽无法比肩上述两部皇皇巨著,但他那股执着和勤奋的精神,却与前辈先贤一脉相承。据我所知,占义从青年时代就跑遍报亭、书摊,如痴如醉搜集有关内蒙古的历史资料,不辞辛劳地剪报成册。我参观过他创办的内蒙古史料博物馆,看到他精心收藏的数千册内蒙古历史资料,我深受触动、感慨万千。人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占义为什么能够坚持?我从这部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心恋故土的炽热之情,感受到这位内蒙古汉子对家乡广袤大地的深深眷恋,对故乡翻天覆地变化的欣喜与自豪。这种境界和情怀难道不是与先贤们的精神魂魄血脉相传吗?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古今,映射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内蒙古百年的历史真正是风云际会、波澜壮阔、撼人心魄,特别是自治区成立这73年来的沧桑巨变,更是令世人瞩目。占义的这部著作,客观真实地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它让读者从中深切感受到,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蒙古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我想,这应该就是占义编撰此书的愿望和初衷吧。
更喜“黄花”分外香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去年11月上中旬在全国公映,今年在各个网络平台影院上线播出,新生代导演处女作、中小成本新四军抗战电影《黄花塘往事》,选题胆大心细、切点别有新意、场景恢宏震撼、情节跌宕起伏、画面赏心悦目,如画卷徐徐展开,似故事娓娓道来,值得细细品味,令人久久回味。
这是一部讲担当的作品。新四军是抗战重要力量。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了领导指挥机构。1943年至1945年,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地区驻扎两年零八个月,内部代号“黄河大队”。就是在这里,陈毅、张云逸等新四军首长坐镇指挥下属各路部队,在中国南方的广大敌后战场上接连重创日寇伪军,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苏皖浙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电影《黄花塘往事》根据这段历史背景,选取当时有代表性的几个真实事件原型,如根据地暴发疟疾、新四军战地医疗、军民合力营救落难飞行员等,以现代青年小草寻找奶奶的初恋为引子,讲述了来自上海名门闺秀林清涟投奔新四军,与当地民兵李长胜在战场上相遇,又因战争最终分离的爱情故事。
可以说,这是一部传承弘扬新四军抗日将士“铁军”荣光的优秀作品,也是一部少有的展现新四军医护工作者“红医”精神的拓荒佳作。时至当下,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可谓不少,但新四军题材抗战影视作品为数不多也是事实。电影《黄花塘往事》于春帛白浅处飞针走线,是对红色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锦上添花,更是对新四军题材抗战影视作品的填补式贡献。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强军重任,这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我党我军史实资源进行全面深入挖掘的作为,自可见一份见识胆识、责任担当。
1945年1月21日,一架支援我军抗日的美军战斗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飞行员被迫跳伞逃生。救助伤员时军医林清涟由于刚来到部队战斗经验不足,擅自为美国飞行员火线包扎,结果被炮火震晕,执行任务的民兵李长胜将其救起,于是开始了那一段美丽的邂逅。这样的开篇平实、温暖,充满了人情味。接下来故事的铺陈与展开,让我们领略到战火硝烟的间隙也可以有炊烟袅袅、生机盎然。
在军民备战、组织生产过程中,这对青年男女逐渐了解、靠近,相知、相恋,期间也有对彼此的误解,甚至男主人公会争风吃醋妄自菲薄,而这一切都在还原英雄“本真”。男主人公的父亲开始时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样“英雄”,他千方百计阻挠儿子参军,这让观众十分困惑不解。直到这位父亲对着家里供奉的两套军装说话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已为国家痛失两个儿子。而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送到部队时,这名英雄父亲的伟大之处便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泪目。这些平日里看似与我们无异的“小人物”,都在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大背景下完美地履行了各自的使命,实现了“小人物”的飞跃与升华。
这样创作的初衷,说到底来自对“人民创造历史”“群众是真正英雄”的深切认同,来自对坚持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科学把握,来自对情感表现的精准掌控。从而使作品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具穿越时空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历史照进现实、照进人心,让人们走近历史、走近英雄,通过银幕与70多年前的抗战先烈们完成了一次“隔空对话”:国家越来越强大的背后,是革命前辈奉献自己的青春在绝境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复兴之路,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渴望平静、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一代人,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家存亡之时,他们具有“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风骨与气度,把对未来美好憧憬与期盼,化作燃烧自己激情与生命的行动。
电影《黄花塘往事》是由青年新锐导演罗媛元执导的。作为中国内地新生代导演,她与创作团队以创新的视角、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法,全维度展现了“战地黄花”的美丽与芬芳。残酷的战争,清新的初恋,影片在家与国、爱与恨、己与他中,尽最大可能去达成历史事实与故事叙述、真实人物与剧情人物、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统一,做到既尊重革命历史、再现革命历史,又遵循艺术规律、凸显艺术特质,把崇高宏大的革命精神转化成为“接地气”的文艺形象。包括在一群生动鲜活的人物角色选取和呈现上,长大了的有着八块腹肌的“嘎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老革命“陈岩石”,以及一个个默默用生命无私耕耘奉献的黄花塘人民群众,无不“微雕”刻画,于恢宏与细腻间,把他们的纯朴善良、爱憎分明、英勇无畏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影人群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辈都曾是新四军老革命。观众吕大海含泪讲道:“我的父亲曾在新四军三师九旅战斗,那时我虽然年幼,但儿时的记忆与电影中展现的历史画面非常相近,观影中我多次落泪,致敬父辈们的英勇与伟大!”观众冷莎莎的父亲曾担任新四军某部排长,得知这部影片的导演罗媛元是90后,她感慨地说:“真是有心了,用心了!非常高兴看到我们国家的年轻人还能关注那些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这本身就是一次穿越历史的英雄青年聚会。”
罗媛元曾有过一段话:“一代人丢下的,几代人都未必拾得起来。我就是要拍一部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去观看去回味的电影。”一个人用心,成就一件事;一代人用心,成就一个时代。正是因为用心,电影《黄花塘往事》给人以穿透迷雾、走出局限的指引,带来的震撼力是发自心底的,不仅仅是观感上的享受,而是对灵魂的一次净化和升华。
去了哪些国家,游了多大版图? |
孔子周游“指南”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一组青铜雕塑。这组雕塑由8匹马和3辆古马车组成,总重量达25吨,表现了孔子率其弟子周游列国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李锦摄(新华社资料片) |
|
致敬最闪亮的“星”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1年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史。中国今天的强大,离不开过去这些年科技进步发展的每一个坚实脚印,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试验成功,1970年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84年第一枚“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1988年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们应该了解并记住这些历史,以及铸就这些辉煌历史、默默耕耘的科学家们。
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梁思成……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感人事迹,凝聚成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共有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国科学家精神。由原新华社高级记者顾迈男采访撰写的《与20位大科学家面对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一个缩影,管中窥豹,我们可以从书中马世骏、梁思成、李四光、华罗庚、张文裕、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王淦昌、钱三强、朱光亚、周光召、陈能宽、郭永汉、钱学森、严济慈、谢光选、叶笃正、吴仲华等20位大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求学经历、科学贡献及人生感悟等多个方面,看到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完整形态。
今日的青少年可能无法想象,甚至无法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何有那么多在海外求学的科学家会放弃优渥条件,并冲破一切阻力,誓要回国效力。那是因为他们“一片赤心惟报国”,深刻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想在世界上抬起头来,必须首先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并以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为人生理想,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书中《目光穿越时空——钱学森的故事》记录了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从1935年到1955年在美国整整待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1955年,已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钱学森,毅然返回祖国参加国防建设。
《让中国大规模蝗灾变成历史——记生态学奠基人马世骏》中写道,1951年,马世骏从伦敦辗转回到祖国时,在踏上国土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捧起一把带有祖国芳香的泥土,一边流着热泪亲吻着,一边喃喃自语地说道:“总算到家了!”
他们为了祖国需要,可以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发展前途和科研兴趣,转向其他研究领域。1961年,周光召响应国家号召,从苏联杜布纳研究所回国,从之前研究粒子物理改行,投身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他们以梦想铸国,将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转化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毕生智慧和心血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科学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科学家从零开始,以一丝不苟的开拓精神,一步步拓荒,在零基础上开辟新领域,攻克一个个科技难题,填补一项项空白。你可能想象不到,钱三强等人在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没有仪器,就骑着自行车到旧货店采购器材,自己动手研制;没有从事核物理研究的人才,就自己培养。当有人问朱光亚:“当年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朱光亚未假思索地回答:“没有资料,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一边是一穷二白的研究环境,一边是背信弃义的合作伙伴和虎视眈眈的西方大国,科学家们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以顽强的意志力坚持科学事业,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世界性的科技成就。
在具体科研实践中,科学家始终秉持着严谨细致、反复求证的态度探求真理,每一项成果都经过无数次的数据分析、逻辑演算和试验验证才得以实现。今日的孩子没有饥饿感,无法想象蝗虫遮天蔽日蜂拥而来,吃掉农作物的景象。马世骏带领的团队十几年如一日,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在野外日夜不停顿地追寻着蝗虫的踪迹,只为发现其繁衍规律,找出根治蝗虫的方法。
“长征三号”第三级发动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液氢-液氧发动机。在攻关过程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与数十位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发动机地面试车试验,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先后共试车130多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完善和修改设计,参试人员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是平常事。地面试验要步行四五十分钟的山路,在山上试车。试车不成功就连夜拉回车间分解,回研究室研究、讨论,随后再上山重来。就这样经过长达七年的努力,一枚全长43.25米、起飞重量202吨、起飞推力280吨的三级大型火箭诞生了。
为了加快国家科技发展速度,科学家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个人时光,甚至甘愿以身试险。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1958年起,在茫茫戈壁里,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中国核武器研制沥尽心血,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给荒漠注入了生命,带来了喧嚣。在喧嚣终于演变成惊天动地的震颤之后,他们又悄然离去。朱光亚、王淦昌、陈能宽等核物理科学家,由于严格的保密条例,他们从一个信箱号码走进另一个信箱号码,以致家人对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具体地址一无所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可以说是老一辈科学家的集中写照,铸就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在科技攻关行动中,科学家始终以团队利益为重,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群策群力联合攻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说:“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在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解放军战士和工人的大力协作下取得的。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像一名普通战士那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对这两个称号也很不赞成。他说:“导弹、航天是千万人的事业,不是一两个人能搞成的,一切归功于集体。”邓稼先说:“不要叫我老师,我只是其中的一员。”朱光亚说:“中国的‘奥本海默’应该是一群人,应该是整个集体。”
在具体科研工作中,他们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才,给年轻一代创造和搭建充分施展学术才华的空间和平台,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确保科技工作朝气蓬勃、基业长青。王淦昌总把扶持后学作为生平最大的乐事,把发现和培养新一代科学家看成是自己对科学的一种贡献。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华罗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后门”,是把敢于对他的著作提出异议的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李政道力促CUSPEA项目培养中国科技人才,为新中国建设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科技新生力量。他们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兴,则国家强,人民安。这应该是一个崇拜科学家、视科学家为英雄的新时代。谨以《与20位大科学家面对面》一书,向我们心中最闪亮的“星”——为祖国强盛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以及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林深时见鹿 |
探访最后的鄂温克驯鹿部落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这声音像风一样流动,也像溪水一样流淌。
每当黄昏降临,街灯在夜色中渐次亮起的时候,觉乐的耳畔就会响起阵阵清脆的声响。那些声音由远及近,由急到缓,一阵轻,一阵重,在林间滑过。
仔细听,每一只铃铛的声音还略有些不同,有的清越,有的低沉,有的稚气,有的稳重。觉乐觉得亲切而熟悉。这些纷繁复杂交响乐般的声音里,觉乐甚至还能听出每一种不同声音的铃铛主人的性格。
那些声音总是把觉乐的思绪拉向遥远的故乡。广袤纵深的森林深处,浓重的夜色缓缓降临,天色变得幽蓝,星星一颗一颗,出现在树梢上的天空。不管觉乐是在北京三里屯的酒吧街区,还是在长年居住的小区楼下,只要那些叮叮当当的声音一响起,他就立刻回到了遥远的大兴安岭山脉深处。
那是驯鹿脖子上铃铛的声音。
从小,觉乐就听着这样的鹿铃声长大。驯鹿是他的好伙伴。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鄂温克族人觉乐是最后的驯鹿部落人。
鹿铃的声音频繁在耳边响起,觉乐终于下了决心,该回去了。
自从学校毕业,留在北京工作,一晃已经好几年过去了。觉乐早先挺喜欢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但时间越久,他却越来越想念山林间的日子了。
我问他:“山林里有什么吸引着你回去?”
觉乐想了想说:“是驯鹿。”
他把北京的工作辞了,回到了遥远的敖鲁古雅乡。那是鄂温克人现在集中定居的地方。
敖鲁古雅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始森林,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下辖的根河市。
在敖鲁古雅乡卫生院,我见到了觉乐。
他个子壮实,性格热诚。前不久刚参加了一场事业编制考试。他的愿望是能通过考试,然后留在敖鲁古雅乡卫生院,运用自己所学的医学影像专业知识,为鄂温克族乡亲们看病。
学医的人,大家都想方设法要留在大城市工作,这样实践机会多,业务成长快,人生机遇也会大为不同。觉乐为什么最终还是决定回来呢?他说,还是喜欢森林。
乡卫生院出门不远,就能见到大片大片的森林。
冬天大雪,铺天盖地,大兴安岭变成了林海雪原,四周安静极了,就像一个童话世界。雪大了,人就出不去了。这样的日子,觉乐也愿意一个人住在山上,守着他的驯鹿。
大雪封山达几个月,觉乐不下山也没事。这样的山林生活让人放松、平静,因为他不用为各种生活琐事烦恼。
11月进山,到次年6月再出山。半年的冬季储备做好,驯鹿的豆饼饲料备足,就什么也不怕。
山上积雪一米多深,驯鹿采食困难,就需要给它们喂食豆饼。
在其他季节,每隔十天半个月,他就下山一次,去满归镇收快递、发快递。
森林里的世界,干净、简单,更接近觉乐的理想状态。事实上,那也是鄂温克人世代留传下来的游猎生活方式,只是,现在已少有人还维持着这样的生活。
生于1983年的觉乐,开始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一个人在山上,没有人说话,会不会孤独?
觉乐说不会,因为有很多事情可以干。比如说,找鹿。找鹿就是循着鹿群的痕迹看它们走到哪里去了,也许在山上一走就几小时。鹿群每隔两三天也会自己回来,觉乐定时给它们喂盐。
如果没有什么事,他就在林子里寻找桦树泪。这是一件非常轻松的活,但是可以变现。桦树泪是白桦树上的一种真菌,长得像是白桦树上流下来的泪。网上这东西卖得很贵。找桦树泪既能打发时间,又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觉乐是二代鄂温克人。他说,这一代年轻的鄂温克人民族语言丢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也忘了不少。很多人也没有再跟驯鹿生活在一起。再这样下去,拿什么证明你是鄂温克人?
他的妈妈已经74岁了,身体不好。如果身体好,妈妈愿意每一刻都住在山上,她喜欢山上的生活。觉乐希望能跟妈妈多学一点传统的东西。
觉乐如今是一个“两栖”人。他有一辆越野车,可以兼顾山上山下的生活。
在山下,他是一名医生,完成这个职业所赋予的要求。山下也有着现代生活所必需的便利条件。比如游客一年四季都会来这里,带来外部世界的喧闹,同时也带来新鲜的感受。快递员每天会把敖鲁古雅乡的特产,诸如鹿角、鹿茸、山货等特产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觉乐也能通过淘宝买回任何他需要的生活物资。
休假的时候,他就开着车,回到山上,回到深山老林里。在那里,他一直魂牵梦绕的叮叮当当的鹿铃声,每天都在身边响起。
我们从黑龙江漠河向内蒙古根河方向行进,一路穿越大兴安岭茫茫林海。多妮娅·布部落,是我们第一个看见的驯鹿部落。
带着好奇,我们前去打探。山门虚掩,再往里走,大声问“有人吗”,还未听见回答,先有一只小狗迅猛地奔了出来。
紧跟着,有一位女主人从林间的帐篷里迎出来。“是的,有,有驯鹿……都在山上……今天很巧,能看到驯鹿。”
部落名字里的“多妮娅·布”,正是这位女主人的婆婆;女主人的丈夫,名叫“大石头”,此刻就在山上,与驯鹿们在一起。
那时我们还不知道,这位多妮娅·布,正是觉乐的妈妈——她年事已高,此刻在山下休养身体。
在第二天遇到觉乐之前,我们先在树林里遇到了他的兄弟,大石头。
“鄂温克”,在鄂温克语里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公元前2000年左右,鄂温克族的祖先居住在贝加尔湖以及外兴安岭地区。17世纪起,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部分鄂温克人开始迁往列拿河(现称勒拿河)及额尔古纳河流域,再继续迁徙。19世纪,鄂温克人的4个氏族(布利托天、固德林、索罗共、卡尔他昆,对应的汉语姓氏分为布、古、索、何或葛),总共75户300多人,带着600多头驯鹿,经过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交汇处的阿穆尔河流域,迁徙到大兴安岭根河市境内的激流河流域,在森林中落脚,世代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
多妮娅·布是这个鄂温克雅库特驯鹿部落布利托天氏族的族长。几十年间,她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大山深处,保持着部落传统的生活方式。
她们生活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也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
我们往山上走去,希望能遇见驯鹿。
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驯鹿的一个饲养点。驯鹿喜食没有污染的苔藓,需要常年在山林中走动;驯鹿生存所需的石蕊和食盐,需要人类提供,所以驯鹿已经习惯和依赖鄂温克族的迁移和饲养环境。
顺着指引,我们穿过遍地蘑菇苔藓的白桦林,往密林深处行去。一般来说,鹿群栖息之处,差不多要在三四十公里之外。养鹿的鄂温克人都在这样的林间山路行走。除了他们自己,几乎很少有外人知道他们的鹿群到底在哪里。
所幸我们并没有走太久,就听见了遥远的地方传来一阵阵清脆的叮当叮当的铃铛声。循着声音方向望去,什么都看不到,但我们知道那就是驯鹿群了。
很快,我们就看见了鹿群。
鹿群栖息之处,用于驱蚊的白色烟岚升起,在林间飘荡。走在鹿群前面的男人,正是大石头。
后来鄂温克人告诉我,驯鹿是鄂温克人最忠实的伙伴,是每个鄂温克人生命里的一部分。他们相信人和驯鹿的生命是能够相通的。
驯鹿俗称“四不像”,被鄂温克人称作“奥伦”,曾经是鄂温克人的交通运输工具,又被称为“森林之舟”。
2003年8月,鄂温克使鹿部落的几百人和近千只驯鹿,在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民族乡开始了定居生活。目前,敖鲁古雅民族乡共有鄂温克族316人,使鹿部落211人。
鄂温克人虽然告别狩猎生活,但无法离开驯鹿,山林里保留了驯鹿养殖点。
多妮娅·布部落现在交给了她的两个儿子。大石头和觉乐轮流上山看鹿,相比之下,觉乐比哥哥更喜欢山林生活,也更喜欢驯鹿。
他们的鹿群已经达到六七十头,是现在使鹿部落里规模较大的鹿群。
在一部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里,鄂温克族女画家柳芭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了七年,精神上深感孤独。1992年春天,画家返回大兴安岭,重新回到了驯鹿们中间。这部纪录片情感基调凝重而忧伤,林间跑过的驯鹿,带起鹿铃的轻快声响,是其中最欢愉和清新的乐音。
作家迟子建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这么一段话描写驯鹿部落的鄂温克人:“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每一个使鹿鄂温克人可能都面临着同样的抉择。如今,他们很大程度上已经过着一种与丛林完全不一样的现代生活。
在敖鲁古雅乡,有一座驯鹿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中有丰富的实物、图片,介绍鄂温克使鹿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博物馆中,还见到了鄂温克族名人的介绍,有“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画家柳芭、诗人维嘉等。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一幢幢仿北欧阁楼式鄂温克民居很漂亮,每一户88平方米。这些民居里开了许多商店,向游客售卖鹿制品和各种纪念品。也有人用自己的房屋开起了民宿、烤串店、小酒吧。当地朋友告诉我,现在这里一半以上的猎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
鄂温克使鹿部落在大兴安岭一带生活了约400年。200人左右的部落、1000多头驯鹿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简单而快乐。
2013年,作为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部落,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争取到了在根河举办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大会的机会。
世界驯鹿养殖者协会属于会员制非政府组织,1997年成立于挪威,包括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等成员国,其主要宗旨是促进世界范围内养殖驯鹿的民族之间在专业、文化和经济社会方面的交流,加强国际间驯鹿养殖者合作,促进驯鹿产业发展。目前,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20多个民族饲养驯鹿。
在那次世界驯鹿养殖大会上,来自挪威、芬兰、瑞典、丹麦、俄罗斯、蒙古等9个国家的160名代表,以及国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了大会。大会的盛况也记录在敖鲁古雅乡驯鹿文化博物馆的入口显眼处。
驯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与鄂温克族、萨米人、埃文基人、涅涅茨人等使鹿民族的狩猎采集、游猎等,共同构建了泛北极地区的生态链。
在敖鲁古雅乡的定居生活,让使鹿鄂温克人过上了四季温暖的生活,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医疗条件。敖鲁古雅乡卫生院院长刘玉柱带我们参观了医疗条件完善的卫生院、鄂温克特色医药资源,还领我们看了由阿里巴巴捐赠的救护车。
过去,许多时候猎民生病了,只会采取他们自己的办法,而不愿意接受其他的治疗方式。现在,刘院长带着医护人员在敖鲁古雅乡的14个猎民点为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他们能掌握基本的医疗急救与预防知识。尤其是在野外,这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医疗保障。
鄂温克族年轻的姑娘丽,在敖鲁古雅乡开了旅游纪念品商店,同时兼任博物馆的解说员。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她还开通了短视频平台账号,每天都会上传几条小视频。她的粉丝已经有数千人,也是一个小网红了。发短视频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也成为她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
离开敖鲁古雅乡的时候,准备回山上去看鹿的觉乐,与我们道别。他邀请我们有机会跟他一起,在大雪封山的时候进山住一段时间。
“至少住上半个月,这样你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使鹿鄂温克人对驯鹿,对森林的感情。”觉乐说,我在森林里等你们。
故乡的秋天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从小就喜欢秋天,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与吃有关。其实这也难怪,民以食为天,对于吃,孩子更是乐此不疲。
我的少年时期是香甜的。家乡位位于皖北,皖北属于黄淮平原的一部分,这里千里平畴、万亩沃野,即使有山,那也是极尽小弱平矮,连丘陵也算不上。经常有北方的朋友误把我们皖北当成南方,每到这个时候,我总要极尽自己的耐性,不厌其烦地给他们普及一下我国关于南方和北方的常识。我上过高中,自认为地理还不错。我告诉他们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皖北在这条线的北边,当然也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农产品丰富。
家乡的秋天,是真正的秋天。秋的所有属性,在我们这里都能找到佐证。我们这里是平原地带,玉米、大豆、高粱、红薯是这里的主打农产品。我熟悉它们就像熟悉自己的家人一样,我热爱它们就像是热爱自己一样,我离不开它们就像离不开生命一样。它们的每一丝味道,都香甜着我少年稚嫩的神经。
说到田野里能吃的东西,那可以说是品种多样。当然吃法也有多种,烧着吃,那是最有趣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晴天,在阔大的田野里,不时可以看见一缕缕的青烟袅袅地在空中飘散,那扶摇直上的烟雾,表情丰富地“浪漫”在大地和蓝天之间。我们最青睐的是烧黄豆。我们这把烧黄豆叫燎毛豆。生一堆火,手里拿着一把刚割下整棵的黄豆,在火上不停地翻转腾挪,不一会儿,一股浓香就溢入你的口鼻。厨师炒菜讲究火候,烧烤黄豆等也要注意耐心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柴火的强弱。烧过了或者不及,都会影响口感。那时,我们往往都是性急得不行,难免就大火抵近烘烤,“皮焦肉生”那是常有的事情。
吃的快乐不只是在享受烧毛豆烤红薯的时候,还体现在薯足豆饱之后。看着自己青黑的小手,望着同伴们黑白相间的小脸,那种喜悦比吃还要浓厚。
鲁迅先生在《社戏》里双喜、阿发偷吃六一公公“罗汉豆”细节,我每次读了感到很亲切。但是三四十年后的今天,我的学生对于那些文字却是难以理解的,从他们浑然麻木的表情中,我看出了陌生。毕竟,我的往事离他们现代的生活距离是太大了。
味道只是故乡秋天的一个部分,它还以色彩取胜,秋天的故乡简直就是一幅用色彩涂抹的巨幅图画。
红紫的枫树乌桕,青黑的竹林松柏,亮黄的杨柳银杏,还有清澈的河水,辽远的蓝天,所有这些,把故乡的秋天打扮成一个五彩的世界。说到树,我突然想到我的父亲来了。
我的父亲一生爱种树,这种喜欢一直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生前种了很多树,最多的树就是山楂。山楂树耐旱、产量高,对肥水的要求又不是太挑剔,特别适宜在土壤瘠薄的小山上栽种。秋末,山楂树最美的时候到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山楂树。你可以站在一个视线好的地方,远远地就看到它的美好了。成熟了的山楂殷红殷红的,在碧绿的山楂树叶的遮盖下,别有一番美好。万绿丛中数点红艳,不吃,你已经陶醉了。
山楂还是一味中药,中医上说,吃了它,可以温中理气、健胃消食。山楂不名贵,再说,父亲栽种山楂树的目的本来就是绿化荒山,从来也没有想把山上的东西据为己有,所以每年一到秋末冬初,寂寞的小山就突然热闹起来了。在热闹的人群里,少不了孩子的身影。是外表平常的山楂树让山村的生活丰富了起来!
家乡的秋天是高挑的,就如一个挺拔的男子,不像江南水乡那么柔美。
有一年,也是在秋天,我因事乘车去南方,火车刚跨过淮海进入皖南,风景就和我熟悉的大不一样。那里的杨柳、梧桐、洋槐尽管叶子大小、枝条疏密,和我们这里没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明显不及北方的同伴们高大。古诗里说“北方有乔木”看来真的不是文人们的杜撰。
家乡的秋天没有南方秋天的柔软,一如北方的玉米高粱。不柔情万种,但绝对风度翩翩。
稻香今又见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眼下正是老家进入秋收的时节。周末回了趟老家,又见到了那些年在农村秋收稻谷的场景。稻穗很美,不同的人可能对稻穗有不同的感受。在农民的眼中,那是收获是希望;在摄影师的眼中是画面是意境;在袁隆平眼中是禾下乘凉梦是田园梦,而今在我的眼里就是记忆是乡愁!
此次回村把我深藏在头脑深处那些有关农忙的沉睡记忆都一一唤醒了!家乡早些年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由原来种植稻谷变为种毛豆、四季豆,后来改种香蕉、水果,再后来养猪、养虾等,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已经多年没有在家乡看到这么大面积的稻谷种植。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因家乡离厦门近,许多年轻人毕业后都留在城市。即使年长的在城市的工厂、餐馆都能很容易找到工作,没技能的男人当当保安,妇女在餐馆里洗洗碗什么的,收入比在农村种地高也相对轻松,所以这些年农村的地荒废了不少。
秋收时节,南方也多处于干旱时期。在那个机械应用少的年代,出现干旱就只能靠人工到江河湖泊中挑水来灌溉了,一桶接着一桶挑,一趟接着一趟来回跑,记得有那么一回挑到肩膀都有点失去疼痛的感觉了,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把衣服一脱时,那衣服把皮都扯下一块,赤红赤红的鲜血顺着锁骨流了下来……心疼得父母赶紧上山去采草药捣碎了敷在我肩上。
那时心里特别期盼着下场雨该多好呀,既可以缓解下透支的身体,又可以为快进入成熟期的稻谷增加点营养。
以前工业机械相对有限,南方又属丘陵地带,特别缺平地,每家每户基本上也只能分到人均三分的农田,即使有机械设备基本也用不上。秋收时只能靠最原始的收割方式,用镰刀一束一束地将稻谷在离田地约10厘米处割断并堆成小垛,再把稻穗平整放在割断的稻头上暴晒,在秋风中吹上三两天,而后再用原始的脚踏式打谷机将稻草与谷子分离,看着金灿灿饱满欲出的稻谷,心中充满喜悦。
秋收完最怕的就是下雨,稻谷遇上水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很容易饱和,第二天就会长芽,这样谷子的质量就大大降低了!
如果在收割时不幸遇上大雨,那一家大小甚至亲朋好友都要帮忙“抢收”了。通宵达旦地将稻谷连夜运回可以避雨的祠堂、戏院等场所,还得用大功率的风扇不停吹晾,避免稻谷发芽或发霉。
收割稻谷时喜风又怕风。当农民弯着腰、佝着身子一手抓稻草、一手收割时,如果正好微风习习,风拂过脸庞使人感到舒适、轻松,疲倦感也能减少几分;但如果风力略大一点,就会把稻穂吹得摇来拽去,徒增收割难度。不仅如此,稻草叶边缘像细小的锯子一样锋利,被风吹来吹去时会刮伤手臂、脸庞、脖子等,印象中,每当收割季节,我的脸和手,只要是衣服遮不住的地方都“体无完肤”。
在家乡见到多年未见的同学。他说,“现在年轻人都在外工作,许多农地基本都荒废了,甚是可惜,就把附近亲戚朋友的地都承包过来种上稻谷啦”。我问,“累吗?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不会呀,现在都是机械化了。”他指了指田头的机械说,“从翻田、插秧、灌溉、到收割都可用机械作业,现在政府还有补贴,好着呢!”他纯朴的脸庞弥漫着灿烂的笑容。
他说没想到以前最想逃避的稻田,现在反而成为旅游景点,一到周末,这里成了城里人的摄影基地。
此时,一阵微风轻轻吹过粒粒饱满、黄澄澄金灿灿的稻穗,无垠的田野上,伴着熟悉的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陶醉与窒息!
如今,我已离开家乡在外工作多年,此次回家能再见到那些记忆中的金色稻浪,一解心中乡愁。尽管农田、秋收……在记忆里都慢慢远去,却觉得还是那么美好。
守卫在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影像 |
▲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民警们在岗布冰川巡逻。 受访者供图 |
|
▲索朗达杰在岗布冰川巡逻时,在石块上标记巡逻次数。 本报记者刘小草摄 |
|
族谱里的送茶故事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影像 |
陈皮、甘草、乌梅、薄荷叶、山楂。
劈啪作响的火舌舔着漆黑锃亮的铁锅,雾气在老式的南方土灶前弥漫缭绕。当五味药材混合着冰糖倒入铁锅中咕嘟咕嘟作响的沸水里时,丝丝沁甜的气息霎时在屋内升腾了起来。
“酸梅汤,对消暑解渴再好不过了。拿到镇上送给过路的行人们一喝,他们就不太会中暑了。”
84岁的童松达靠近记者耳边念叨着自家酸梅汤的功效,随后熟练地往土灶里添了几根枯枝,看着孙女用汤勺一遍又一遍搅拌着锅中的汤水,目光移向窗外,若有所思。
“您坚持免费给路人送汤送茶多少年了?”初见童松达,记者问。
“记不清了,真记不清。”童松达摆摆手,憨厚地笑了笑,“反正童家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了。”
不过在街坊邻居们眼里,童家的免费送茶可是整个前童镇的“集体记忆”。走到镇口一问“送茶的童家”,可能就遇到好几个嗓子抢着指路。
前童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条白溪缘渠入镇,汩汩清泉挨户环流,近似八卦状的水系环绕古祠、旧宅与老街间。从造桥铺路到做饭烧茶,老前童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在“水”字上做不少文章。
黄洋市是前童镇的一处集贸市场。自明清以来,每月逢农历初二初七,该市场便商贾云集,人声鼎沸,车马川流不息。行旅者远道而来,歇脚消暑成了必然需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边老房的路廊下便出现了送茶人的身影。
“前童人好客。老百姓拿不出什么珍贵的待客之礼,一碗凉茶就是好东西。”前童镇居民童铁策说。
“黄洋市路廊,过客久怅望梅,公独创办什器烧茶,以解人渴,四世相传到今。”在前童镇记者找到了一本《塔山童氏族谱》,在卷一的童维泰传中发现了关于童家煮茶人年代最早的一句文字记载。童维泰出生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而在童伟泰的后人童锡楷、童邦标的族谱中,也分别有“每岁自夏及秋,煮茶济渴至今”“每岁夏月,必亲至黄洋市烹茶以济行人,至老不辍”的明确记录。
在童松达十多岁时,他开始帮助父亲一起烧水、煮茶并挑到镇上供路人取用。“当时只煮水煮茶,还没有酸梅汤一类。水就放在一个大的石臼里,石臼旁有张桌子,桌子上放个勺子和碗,过路的行人渴了就自己去取水喝。”童松达说。
胡亚丽是童松达的儿媳。曾有一段时间,她无法理解童松达为何非要自掏腰包、耗时耗力地去做这件“利人不利已”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公公告诉她说,邻村曾经有一位农人,在骄阳下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口渴难耐,急匆匆回到家里拿起一个瓶子仰头就开始灌,然而因为喝得太急,没有发现瓶子里装的是农药。“没过两天,人就不行了。”
“无论到哪一代,送茶这件事不能断。”童松达说,他还记得父亲当年对自己的嘱托。这个嘱托,在童家可算是口耳相传的“无字族规”。
童铁策回忆起了第一次见到童松达时的场景。
“那时他估计也就半人多高吧。”童铁策用手比划了一下70年前童松达的身高,少年“送茶工”的形象仿佛又重现在他的眼前。“老远就看见一个小身板提着两个笨重的水桶晃荡晃荡,一路走水一路洒,还没到茶摊上呢,水就差不多都快晃完了。他父亲见了挺生气,指着他的鼻子对着他一顿骂。”
烧水需要大量柴火,然而早些年柴火的获得并不容易。平时童松达需要务农,他都是用农忙空下来的时间煮茶送茶。每次砍柴需要去离家三十里外的梁皇山,往往凌晨两点出门,一直到傍晚五点左右才能回家,年轻时童松达每次一担就是近百斤。山路崎岖,被草割伤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还会遇到毒蛇。
不过童松达不会因为劳累和危险而退缩。邻居们评价,童松达这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乐观”,总是为他人想得周到一些。即使是外人看起来很普通的送茶操作,童松达也尽量在多为过路者考虑:茶具从自家带过去备好,茶水的量根据人流情况不断调整,如果实在遇到哪天喝茶的人特别多,那也没关系——
“中午回去再煮一次就是了。我受累一点,让大家舒服一点。”童松达说。
在童铁策印象中,童松达什么事都比较看得开,“凡事也不计较”。过去前童镇灌溉用的农田水是从白溪上引下来的,每年天气一热,灌溉水总是不够用。一位村民有次偷偷用泥土堵住了童松达农田的沟渠,这样一来自家的稻田滋养充沛,而旁边童松达的地却“叫渴连天”了。
没过两天,镇上的居民就发现了这个“小动作”。大家本以为童松达一定会不忿上门理论,没想到他最后只留了十个字:“给就给一点,让一让就好。”
不过,有一件事童松达却一定会“计较”——茶水汤水决不能过夜。
“以前老辈人讲‘过夜茶,毒如蛇’。既然做好事、做善事,一定要做彻底。”童松达说。
童松达送茶的几十年里前童镇发生了巨大变化。1973年梁皇山至前童镇的公路通车,1980年前童镇到宁海县城的公路通车,黄洋市路廊渐渐“门前冷落车马稀”,人流逐渐减少。童松达的茶摊几十年内也换过不少地方,有时放到了古镇门口,有时也放到宁海县城的东门白峤岭、南门黄土岭、西门路廊、北门路廊等地。这几年前童镇的古镇开发保护工作日见成效,童松达便又把茶摊搬回了古镇景区内。
由于自己逐渐上了年纪,前几年又刚生过一场病,这几年的煮茶送茶工作孙女童晓娜、儿媳胡亚丽出了不少力。来摊前喝茶的人,逐渐从那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面孔,变成来自全国各地、带着不同口音的陌生游客。
童晓娜说,第一次随爷爷给游客送茶时的情形让她非常难忘。
“那是一个国庆节,我们一大早就将两桶做好的酸梅汤带入前童镇景区。”童晓娜记得,没过多久就有游客围拢过来看热闹。“这么大一杯酸梅汤真的不要钱?不会是骗子吧。”有游客在一旁嘀咕。
童晓娜一时不知所措。出于无奈,她只好站出去跟游客再三解释,甚至还让自己的女儿当场喝给路人看,证明酸梅汤“可以喝”。
不过童家人觉得,总的来说还是“暖心事”更多。熬酸梅汤需要中药,童家人每次去抓药的药店老板陈玉萍被他们的善举感动,常常以成本价卖药给童家;镇上的居民也时不时会给童家送去一些茶叶和柴火,“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在前童镇显得十分浓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童家开始送茶的时间比往年晚一点。在家里晚辈的提议下,童家还尝试了“灌装派送”的新送茶形式:将烧制好的酸梅汤放入冰箱冷却,随后灌入自购的食品灌装袋中,分给镇里的老人小孩们喝。
“我们家会一直送下去的。”童松达说。
大山里的“单腿”天使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山村医生何芬(右)在居民家中出诊。 本报记者潘志伟摄 |
|
“潮爷”八十三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康康爷爷”在家展示时尚穿搭。 受访者供图 |
|
日子,不仅仅是跑车拉货 |
货车司机演唱会,唱出了新生代务工者的新梦想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8月18日,货车司机站在货车上合唱。 本报记者黄宗治摄 |
|
他想当个好演员,而不是大明星 |
|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黄晓明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饰演草根出身的英语教师成冬青。他告诉记者,在他演过的角色当中,自认为和自己最像的就是成冬青。 受访者供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