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 |
16 |
14/16 |
13
|
14
|
15
|
>
|
>| |
|
|
PDF版 |
|
|
|
|
|
如何因地制宜撬动居民参与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李长军
随着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成了全上海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热议的一件事情,引发了包括小龙虾是什么垃圾、喝的奶茶如何分类、定时定点分类与“996”工作模式下垃圾放置时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的争议话题。
为什么上海市在这个阶段开始强制垃圾分类?有没有其他更简单有效而不引起争议的社区垃圾分类撬动方法呢?笔者根据多年社区垃圾分类的研究为大家分析,为什么要强制垃圾分类,并梳理当前撬动社区垃圾分类的方法。
从2011年开始,上海市经历了8年的干湿垃圾分类,虽然很多居民不知道,认为是很突然的一个政策,但确实是已经试点施行这么长时间了。
全国各地垃圾分类试点中,基本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经济激励方式,也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机制;胡萝卜就是你做垃圾分类,我奖励你一些积分,积分能兑换一些日常用品(企业运营为主);大棒就是你不做垃圾分类,我惩罚你,但是因为很多地方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所以都是以奖励为主。
从学术上来说,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人的垃圾分类行为会因为行为后的奖励而被撬动,继而持续地进行。
一种是社区营造的方式,以社会组织为主,通过在社区内做大量的,以多方参与的宣教、表彰等人际互动的方式让居民从内心认识到垃圾问题,认识到垃圾产生者的责任,进而开始行动,影响和教育其他居民。
还有一种是行政体系的方式,以基层政府在社区发传单、拉横幅、写黑板报等方式对居民进行相关的宣教活动,再加上法律实施后的相关强制措施。
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及局限性——奖励方式虽然耗费了大量经济成本,但是作用人群仅仅是部分老年人,对于年轻人,对于不在乎礼品的居民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经济激励的方式在部分城市郊区的社区前期效果明显,在短期内达到20%~50%的参与率,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基本无法再促进居民的主动性,即使继续加大奖励力度。
优点就是可以快速在多个社区实施这种模式,不需要基层政府的大力配合,也因为很多企业加入了互联网模式,被部分地方政府认为具备宣传效果而加以推崇。
在上海,奖励绿色账户的形式推行垃圾分类则效果更不明显,因为很多社区的绿色账户没有实现真分类后才积分的原则,导致在乎积分的居民根本不需要天天垃圾分类,只需要天天刷卡就可以得到奖励。
社会组织的社区营造方式,一般因其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成本低而受到外界的推崇。但是在很多城市全面铺开的过程中而被忽视了,或者说弱化了。我想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全面铺开的阶段,社会组织因其人数少、力量弱,社区营造需要的时间长、需要基层政府配备人力物力加以配合。从耗费基层政府资源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在购买服务时必然会因考虑到完成任务指标等而转向采取奖励方式。
在垃圾分类前期,社区主要的撬动方式就是行政体系的方式,大部分社区传递相关的政策信息就可以,至于居民做不做,配合不配合,没有特定的要求。结果就是垃圾分类前期,很多社区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在推动垃圾分类的,没有撤桶并点,没有志愿者值班,与居民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张。这也是很多社区虽然早就试点了,但是大部分居民不知道,还以为是突然搞出来的政策的原因。
在经历了从社区试点一直扩大到现在全市整体实施的过程后,全流程分类体系在稳步建设中,大部分街道和社区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但是仍旧在很多社区难以真正撬动居民,所以亟须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的各个流程进行规定和监管,包括了强调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也强调了垃圾收运和处置环节的互相监督,防止出现大家认为的混收混运、不分类处置而是一起填埋或焚烧了的误解。
当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有效落地的阶段,应该紧紧依托行政体系,发挥其在社区的组织能力,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下社会组织、企业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撬动方法才是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
未来如何因地制宜地撬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施政智慧。
(作者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
|
如何因地制宜撬动居民参与
|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
|
|
|
如何因地制宜撬动居民参与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李长军
随着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成了全上海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热议的一件事情,引发了包括小龙虾是什么垃圾、喝的奶茶如何分类、定时定点分类与“996”工作模式下垃圾放置时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的争议话题。
为什么上海市在这个阶段开始强制垃圾分类?有没有其他更简单有效而不引起争议的社区垃圾分类撬动方法呢?笔者根据多年社区垃圾分类的研究为大家分析,为什么要强制垃圾分类,并梳理当前撬动社区垃圾分类的方法。
从2011年开始,上海市经历了8年的干湿垃圾分类,虽然很多居民不知道,认为是很突然的一个政策,但确实是已经试点施行这么长时间了。
全国各地垃圾分类试点中,基本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经济激励方式,也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机制;胡萝卜就是你做垃圾分类,我奖励你一些积分,积分能兑换一些日常用品(企业运营为主);大棒就是你不做垃圾分类,我惩罚你,但是因为很多地方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所以都是以奖励为主。
从学术上来说,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人的垃圾分类行为会因为行为后的奖励而被撬动,继而持续地进行。
一种是社区营造的方式,以社会组织为主,通过在社区内做大量的,以多方参与的宣教、表彰等人际互动的方式让居民从内心认识到垃圾问题,认识到垃圾产生者的责任,进而开始行动,影响和教育其他居民。
还有一种是行政体系的方式,以基层政府在社区发传单、拉横幅、写黑板报等方式对居民进行相关的宣教活动,再加上法律实施后的相关强制措施。
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及局限性——奖励方式虽然耗费了大量经济成本,但是作用人群仅仅是部分老年人,对于年轻人,对于不在乎礼品的居民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经济激励的方式在部分城市郊区的社区前期效果明显,在短期内达到20%~50%的参与率,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基本无法再促进居民的主动性,即使继续加大奖励力度。
优点就是可以快速在多个社区实施这种模式,不需要基层政府的大力配合,也因为很多企业加入了互联网模式,被部分地方政府认为具备宣传效果而加以推崇。
在上海,奖励绿色账户的形式推行垃圾分类则效果更不明显,因为很多社区的绿色账户没有实现真分类后才积分的原则,导致在乎积分的居民根本不需要天天垃圾分类,只需要天天刷卡就可以得到奖励。
社会组织的社区营造方式,一般因其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成本低而受到外界的推崇。但是在很多城市全面铺开的过程中而被忽视了,或者说弱化了。我想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全面铺开的阶段,社会组织因其人数少、力量弱,社区营造需要的时间长、需要基层政府配备人力物力加以配合。从耗费基层政府资源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在购买服务时必然会因考虑到完成任务指标等而转向采取奖励方式。
在垃圾分类前期,社区主要的撬动方式就是行政体系的方式,大部分社区传递相关的政策信息就可以,至于居民做不做,配合不配合,没有特定的要求。结果就是垃圾分类前期,很多社区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在推动垃圾分类的,没有撤桶并点,没有志愿者值班,与居民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张。这也是很多社区虽然早就试点了,但是大部分居民不知道,还以为是突然搞出来的政策的原因。
在经历了从社区试点一直扩大到现在全市整体实施的过程后,全流程分类体系在稳步建设中,大部分街道和社区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但是仍旧在很多社区难以真正撬动居民,所以亟须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的各个流程进行规定和监管,包括了强调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也强调了垃圾收运和处置环节的互相监督,防止出现大家认为的混收混运、不分类处置而是一起填埋或焚烧了的误解。
当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有效落地的阶段,应该紧紧依托行政体系,发挥其在社区的组织能力,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下社会组织、企业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撬动方法才是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
未来如何因地制宜地撬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施政智慧。
(作者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