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月港漫步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林建武
闽南酷暑,处处闻蝉。
过了夏至,闽南的酷夏会把空气拨弄得燥热,整个城市的街道上蒸腾着热浪,使人感到烦闷聒噪,即使安静坐在家里半晌还能听到那汗水掷落在地上“吧嗒”的声音。此时,会“逼”着你走出家门“纳凉”,在清幽中感受古月港的历史和文化沉淀。
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因其状似弯月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的“四大商港”。1567年,隆庆帝登基决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抚涂泽民希望“除贩夷之律”,为海上贸易活动开启绿灯,允许当时船商巨贾“准贩东西二洋”货物。从此,月港成为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贸易始发港。
明末清初,郑成功、郑经父子与清军在闽南沿海对峙拉锯,争战近四十年,战火殃及月港。清廷为扼制郑氏,在沿海实行“迁界”。海澄一带划为“弃土”,繁华的月港航运商贸一时萧条。历时有明一代的古月港,到了清代,由厦门港起而代之。
据了解,当时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东达日本,南通菲律宾,西至马六甲,然后与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月港同盛同衰的漳州克拉克瓷窑瓷器不仅是月港外销商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和载体。
从家到古月港不过三里,傍晚时分,九龙江面波光粼粼,水草连绵,江水被小渔船驶过轻轻拍打着江堤岸,发出有节奏的“噗噜噗噜”声,向江上伸展的榕树枝条在微风中懒洋洋地飘荡。树荫下,几位看似退休的老干部摆开棋局,鏖战正酣,不时有摇着蒲扇路过的老者和刚跑完步裸袒着上身的人,立足围观,正应了李白那首“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仿佛看到了那种洒脱无羁,悠闲自在。
月港古镇有条并不长的古街,骑楼建筑、瓦房屋顶,墙体斑驳、飞檐翘角,石板古巷、残缺院落被政府保护性修旧如旧,门口竹帘充当屏风,典雅又不失古朴,各家各户的红灯笼高高挂起,散发出浓郁的怀旧气息,蜿蜒曲折的街道古意盎然,一眼望去,就能看见几枝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内探出头来,像是淡墨泼就的中国画,不时引得游客拿起手机来记录。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古月港在政府的修缮保护下又重现繁华。沿着龙海市区往古月港是锦江道,每当夜幕降临,纳凉的市民便从家里走到九龙江边锦江道上,感受海风。虽然,风中还带着点暖,但那自然的海风倒也让人增加了几许凉意,可以把一天的暑热疲乏撂下来,什么也不想,在那惬意地纳凉。
江岸有许多茶座,林语堂说,当一个人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能领略到茶的滋味。此时不正是这种意境吗?当你走累时不妨停下匆匆的步履,找个偏隅之地,泡上一壶铁观音,那袅袅的茶香会洗去心底的尘埃,拂过岁月的薄凉。
古月港湿地还有一处儿童乐园,除了有各式玩具外,还有片空草地让孩子追逐戏闹。草地上有许多人在放风筝,如今放风筝似乎不再是儿童们的游戏,一群不分年龄的人拉着线在追跑着,天空中飘荡着形式各异、五颜六色的风筝,漫天飞舞的风筝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恍惚飞进了晚霞之中。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港吃港。码头上不时有近海捕捞的渔民驶着小船载着一天的收获上岸,许多市民就争先恐后地挑选海产品。每行至此,迎风吹来的海风会夹杂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和海水咸咸的味道。
九龙江江面宽阔而平静,不时有货船“突突”地驶过,那江水便荡漾开来,有节律地拍打着岸边的水草,在水草里觅食的海鸥会被江岸上的市民或船的马达声惊起,“噗噗”拍着洁白的翅膀往空中遨游一番,观察一下会不会带来伤害再钻进水草中,或停在渔船的航橹杆上。
古渡口是古月港走过了繁盛、坚守、寂寞和挣扎的历史见证者。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古月港所在的九龙江已建起多条横跨江两岸的大桥,儿时常见的渡船已失去往日的风采,几处昔日繁忙的古渡码头也略显荒废,潮起潮落带来的污泥已差不多覆盖了码头的廊道,“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场景在夜幕下更显冷清。
“几时归去作闲人,一壶佳茗一溪云”,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快节奏的生活,会让人平复烦躁的心,让心情沉淀。
|
|
月港漫步
|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月港漫步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林建武
闽南酷暑,处处闻蝉。
过了夏至,闽南的酷夏会把空气拨弄得燥热,整个城市的街道上蒸腾着热浪,使人感到烦闷聒噪,即使安静坐在家里半晌还能听到那汗水掷落在地上“吧嗒”的声音。此时,会“逼”着你走出家门“纳凉”,在清幽中感受古月港的历史和文化沉淀。
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因其状似弯月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的“四大商港”。1567年,隆庆帝登基决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抚涂泽民希望“除贩夷之律”,为海上贸易活动开启绿灯,允许当时船商巨贾“准贩东西二洋”货物。从此,月港成为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贸易始发港。
明末清初,郑成功、郑经父子与清军在闽南沿海对峙拉锯,争战近四十年,战火殃及月港。清廷为扼制郑氏,在沿海实行“迁界”。海澄一带划为“弃土”,繁华的月港航运商贸一时萧条。历时有明一代的古月港,到了清代,由厦门港起而代之。
据了解,当时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东达日本,南通菲律宾,西至马六甲,然后与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月港同盛同衰的漳州克拉克瓷窑瓷器不仅是月港外销商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和载体。
从家到古月港不过三里,傍晚时分,九龙江面波光粼粼,水草连绵,江水被小渔船驶过轻轻拍打着江堤岸,发出有节奏的“噗噜噗噜”声,向江上伸展的榕树枝条在微风中懒洋洋地飘荡。树荫下,几位看似退休的老干部摆开棋局,鏖战正酣,不时有摇着蒲扇路过的老者和刚跑完步裸袒着上身的人,立足围观,正应了李白那首“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仿佛看到了那种洒脱无羁,悠闲自在。
月港古镇有条并不长的古街,骑楼建筑、瓦房屋顶,墙体斑驳、飞檐翘角,石板古巷、残缺院落被政府保护性修旧如旧,门口竹帘充当屏风,典雅又不失古朴,各家各户的红灯笼高高挂起,散发出浓郁的怀旧气息,蜿蜒曲折的街道古意盎然,一眼望去,就能看见几枝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内探出头来,像是淡墨泼就的中国画,不时引得游客拿起手机来记录。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古月港在政府的修缮保护下又重现繁华。沿着龙海市区往古月港是锦江道,每当夜幕降临,纳凉的市民便从家里走到九龙江边锦江道上,感受海风。虽然,风中还带着点暖,但那自然的海风倒也让人增加了几许凉意,可以把一天的暑热疲乏撂下来,什么也不想,在那惬意地纳凉。
江岸有许多茶座,林语堂说,当一个人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能领略到茶的滋味。此时不正是这种意境吗?当你走累时不妨停下匆匆的步履,找个偏隅之地,泡上一壶铁观音,那袅袅的茶香会洗去心底的尘埃,拂过岁月的薄凉。
古月港湿地还有一处儿童乐园,除了有各式玩具外,还有片空草地让孩子追逐戏闹。草地上有许多人在放风筝,如今放风筝似乎不再是儿童们的游戏,一群不分年龄的人拉着线在追跑着,天空中飘荡着形式各异、五颜六色的风筝,漫天飞舞的风筝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恍惚飞进了晚霞之中。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港吃港。码头上不时有近海捕捞的渔民驶着小船载着一天的收获上岸,许多市民就争先恐后地挑选海产品。每行至此,迎风吹来的海风会夹杂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和海水咸咸的味道。
九龙江江面宽阔而平静,不时有货船“突突”地驶过,那江水便荡漾开来,有节律地拍打着岸边的水草,在水草里觅食的海鸥会被江岸上的市民或船的马达声惊起,“噗噗”拍着洁白的翅膀往空中遨游一番,观察一下会不会带来伤害再钻进水草中,或停在渔船的航橹杆上。
古渡口是古月港走过了繁盛、坚守、寂寞和挣扎的历史见证者。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古月港所在的九龙江已建起多条横跨江两岸的大桥,儿时常见的渡船已失去往日的风采,几处昔日繁忙的古渡码头也略显荒废,潮起潮落带来的污泥已差不多覆盖了码头的廊道,“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场景在夜幕下更显冷清。
“几时归去作闲人,一壶佳茗一溪云”,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快节奏的生活,会让人平复烦躁的心,让心情沉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