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父亲的琴棋书画
· 二姨走时雪满山
· 姑父姑母的一生
· 《都挺好》的意料之中与之外

  相关文章: 
父亲的琴棋书画

( 2019-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廖艺


  又快到清明节了。前几天,哥哥打来电话,商量相约到父母墓前祭扫的事宜,这已是多年来形成的惯例。

  放下电话,父母往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眼前,特别令人感慨的是父亲的琴棋书画。

  父亲原是武汉机床厂的高级工程师。1956年,国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不久父亲奉调来京,参与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设计工作。

  父亲虽是理工科出身,但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拿得起来。

  先说“琴”。父亲在世的时候,家里的墙上挂着一把二胡。父亲闲暇时就会拿下来拉上几曲,经常拉的曲子有《二泉映月》《洪湖水浪打浪》《喜洋洋》和京剧等。他拉琴的时候会闭着眼睛昂着头,自我陶醉在音乐世界中:《二泉映月》的哀怨、《喜洋洋》的欢快都能得到准确的表达。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坐下来,一起静静地聆听欣赏。此外,父亲的笛子和口琴吹得也不错。

  再说“棋”。父亲平时很少下棋,家里甚至连副围棋都没有。他喜好围棋的唯一“痕迹”是床头常年放着一本吴清源的《中盘战术死活和收官》。据哥哥回忆,有一次他去观看父亲参加研究院里的围棋比赛,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获胜后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次比赛父亲获得了第三名。

  然后说“书”。父亲的书法属于行草,流利畅达,既没有楷书的工整刻板,也没有狂草的豪放张扬,一如他的为人,谦逊低调内敛。1968年至1976年,大姐在北大荒插队八年,这八年是父亲写信最频繁的时期,我也由此得以常见父亲的书法。特别是在“五七”干校的日子里,父亲在昏暗的煤油灯前挥笔疾书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每次给大姐写信,父亲或用毛笔或用钢笔。据父亲自己讲,他用毛笔和用钢笔写字的速度一样快。

  最后说“画”。父亲的绘画才能是偶然显现的。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美术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交一张反映自然风光的作业。交作业的头天晚上,我一筹莫展长时间呆坐在桌前,拿着水彩笔不知如何下笔。父亲看到我十分为难的神情,便给我讲解绘画要领,同时帮我完成了作业。这张画后来得到老师的表扬,殊不知是父亲的“捉刀”之作。从那以后,似乎激发了父亲的绘画激情,他用我剩下的水彩和炭笔又画了一些山水和人物素描,张张都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现在想起来,父亲的绘画功底可能与他长期从事的机械制图工作有关。

  遗憾的是,父亲并没有把自己的才艺传授给子女。说来惭愧,琴棋书画中我仅粗通围棋。我与围棋结缘是在参加工作之后,如今差强人意的棋力也是在与同事的不断切磋中得以磨炼提高的,可以说和父亲没有半毛钱关系。父亲从来没有鼓励我们学习琴棋书画,更没有亲自教过我们。或许是他认为这些毕竟属于“无用”的闲情雅致,当不得谋生的饭碗吧。

  金庸小说中对于琴棋书画的描写之精,非《笑傲江湖》莫属。孤山梅庄的大庄主黄钟公好琴,他在琴音中贯注内力,七弦无形剑堪称武林绝学;二庄主黑白子整日被王质在烂柯山遇仙棋局等名局搅得坐立不安;书法还是老三秃笔翁玩儿得溜,他写秃了千百支笔,把书法融入于判官笔之中,既有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帖》,又有二十八招石鼓打穴笔法;老四丹青生自诩好酒、好画、好剑,酒为首,丹青次之,剑道居末。江南四友虽然个个武功超群,但最终都因自己的爱好中了圈套,落得或死或生不如死的结局。金大侠是否在以此告诫世人切莫玩物丧志呢?

  的确,琴棋书画的实用性不强,过度沉溺其中甚至有害,但不可否认的是,琴棋书画对人的整体素质有着全面培养的作用。古人把琴棋书画称为“四艺”,是文人骚客修身养性必须掌握的技能。善琴者通达从容,善弈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因此可以说,琴棋书画是今天所倡导的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重“育”而非重“教”。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注重开发、挖掘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其最终目的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的通识教育存在严重缺憾,文科生与理科生可谓是泾渭分明。文科生对于自然科学敬而远之,理科生谈起文史哲则是一头雾水。文理俱佳的人堪称凤毛麟角。

  相比而言,像我父亲那一代老知识分子的通识教育要强得多,不少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一点也不亚于文史大家。化学家黄子卿能够随口背诵《左传》《史记》;物理学家王竹溪记围棋古谱就像电路图一般工整准确;数学家华罗庚、水利学家黄万里的旧体诗文功力更是众所周知。那一代科学家既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接受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培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两个轮子同时驱动,是他们取得骄人成就的无形力量。

  随着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有理由相信,通识教育这棵大树在不远的将来定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父亲的琴棋书画

( 2019-03-2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