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0/16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农民的信物
· 擦鞋老人穿过咖啡馆
· 年来腊味香
· 敬一棵小草
· 荧屏上的韬略女子

  相关文章: 
擦鞋老人穿过咖啡馆

( 2019-01-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张丰


  成都这个以茶馆为名的城市,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咖啡馆。我至少认识三个开小咖啡馆的朋友,而我去过的星巴克,多达16家。认真清点一下这个数字,真是相当吃惊。要知道,在10年以前,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些在星巴克聊天的人,尤其是那些在咖啡馆看电脑的人,实在匪夷所思。但是,现在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咖啡馆是观察城市绝佳的窗口。如果细心倾听,你会听到一切社会中流行的潮流。买保险的,创业的,还有写作业的,都让人感到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和茶馆相比,咖啡馆更像是一个憧憬未来的空间,客人也以时尚的年轻人居多。

  有一次在成都的万象城星巴克,我看到让人感动的一幕。一个太婆走进来,轻声喊着“擦皮孩”(皮鞋)。前些年,擦皮鞋在成都是相当常见的场景,在街头经常看到有老人坐在马扎上,路过的人停留,花上一块钱和两分钟,皮鞋就会变亮。擦皮鞋的人,活跃在茶馆、火锅店甚至理发店,凡是有人坐下的地方,总能听到“擦皮孩”的呼唤声。

  随着城市空气慢慢变得干净,擦皮鞋的生意也变得难做了,在街上很难看到擦皮鞋的老人了。如今,在星巴克这样的“国际连锁机构”中,突然听到“擦皮孩”的声音,实在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太婆不会像咖啡馆里的年轻人那样考虑未来。除了做家务和照顾家人,擦皮鞋可能是她唯一擅长的事情。她闯进这个英文店名的店铺,就像穿过一家茶馆一样,一举一动都很自然,在她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慌乱。或许她经常来,店员也并不惊诧。她在咖啡馆里转了两圈,并没有任何生意,这些年轻人啊,穿皮鞋的似乎已经不多了。

  大家仿佛都没有看到她一样,这反而让我有点感动。这就是自然状态,处境艰难的人,不必依靠别人的帮助,依然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在一家舞厅的楼道上,我也见过一位擦鞋的太婆。那些要去上班的舞女,挣钱也不容易,跳一曲舞可能只挣到5元,但是她们却比较爱美,愿意花上2元钱请太婆擦一下皮鞋。在擦鞋的时候,几个人在那里聊天,很有一点相互取暖的味道。

  正是在这一点上,这个城市显得有点可爱。我在另一家咖啡馆外面的座位上,曾经看见一位骑着电瓶车过来为客人掏耳朵的中年男子。掏耳朵都是茶馆那种放松的地方,和擦鞋一样,在咖啡馆都显得怪异。那个男子就有点害羞,远远地喊了几声,不敢走近咖啡区。

  在任何一个城市,有钱人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只有在比较好的城市,穷人也能比较从容地生活。我越来越喜欢去逛这个城市的老社区,那里还可以喝5元一杯的茶,冬天的太阳出来,此处与彼处一样温暖。那里还有一个没有挂牌的餐馆,已经开了接近20年,成为附近居民的“食堂”。

  餐馆没有菜单。有很多菜筐,里面是切好的食材,所有的菜,显露的都是它最初的样子,点菜要面对实物,这让习惯看着图片和文字点菜的我,一度比较慌乱。老板娘也不用纸和笔,而是拿一个碗,“蒜薹肉丝”,就放一根切好的蒜苔在碗里,“红烧鱼”,再放一个鱼块。

  七八个菜,就这样迅速放在碗里来,这让人想起还没有文字的生活,祖先原始的记事方式。同时应付两个人点菜,老板娘没有一丝慌乱。大家就这样边吃边聊,运气好的时候,客人没有那么多,可以碰到老板娘吃饭的时候,她会把自己的菜夹一些到顾客碗里,一点不把大家当客人。

  在一栋老楼的楼道里,我多次碰到一只白猫。它一直在二楼的拐角处,有人路过,它就叫上一声。据说它是一只流浪猫,已经相当老了。它从秋天一直在那里住到冬天,不久前我去的时候,发现在楼道拐角的地方,有人放了一个纸箱子,帮它取暖。好心人并没有把它带到家里过冬,但是也伸出了援手。这只猫总让我想起人的处境,“穷帮穷”,尽管大家能力都有限,但是有这份心,也就不会太冷了。

  这让我想起那个穿过咖啡馆擦鞋的太婆,她或许还没有品尝过咖啡的味道,也没有人请她喝上一杯,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让她从容地穿过,或许就已经够了。

 

擦鞋老人穿过咖啡馆

( 2019-01-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