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报道 |
16 |
5/16 |
4
|
5
|
6
|
>
|
>| |
|
|
PDF版 |
|
|
|
|
|
见证半岛历史,传播中国声音 |
|
|
( 2018-1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
|
陆睿(亚太总分社)
4月27日,韩朝两国领导人时隔11年在板门店再次相聚握手,实现历史上第三次韩朝领导人会晤。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跨越军事分界线的一小步,成为开启半岛和平新征程的第一步。
当全世界注视着板门店“和平之家”的实况直播时,我作为新华社驻半岛记者,正在会晤现场,在朝韩最高领导人的旁边,目睹历史的发生。
这一瞬间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媒体大战。新华社最终成为进入板门店现场采访的4家外媒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国媒体。我以韩、英双语采访优势和韩朝两地驻外经历,成为现场唯一的外国记者。这一刻,我代表新华社,也代表着中国媒体。
在板门店军事分界线的韩方一侧,我见到了从平壤南下的朝鲜记者。他们胸戴一枚鲜艳的领袖像章,手臂上戴着写有记者字样的袖章。这一切,对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2014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纪念日,我在那一天乘飞机抵达平壤。刚下飞机,我还没来得及熟悉市容,就马不停蹄前往金日成广场采访令人震撼的十万群众反美大游行,那天的采访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人说,你运气真好,有机会去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家,那里随便一条新闻就能引爆全球舆论。然而只有我知道,在那里的采访又遇到了多少困难和挑战。
努力,往往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在朝鲜工作的我,对这句话体会实在太深。我努力并不厌其烦地向各个部门递交采访申请,一名官员对我开玩笑说,“你写的采访申请都能订成一本书。”
我在平壤工作期间,紧张的局势让我们作为记者时刻不敢松懈。为了保证不错过任何重大突发事件,在驻外的1000多个日子里,我每天凌晨5点准时到办公室查看稿件,没有春节,也没有双休。这样付出得到了回报,在我驻平壤工作期间,朝鲜两次核试验和数次导弹发射,新华社发出的快讯时效都遥遥领先西方三大通讯社。
这让我不禁想起不久前在首尔遇到的一位美联社的前辈。她对我说:新华社总是让我们倍感压力,你们在平壤发出的快讯又快又准,是怎么做到的?我笑而不语,心中却是满满的骄傲。
今年3月,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金正恩举行历史性的会谈,双方达成重要共识,揭开了中朝关系发展的新篇章,半岛局势也在各方努力下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一时间,朝鲜半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迎来了春天。中朝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政治解决朝核问题与构建半岛持久和平的希望之光重新被点燃。
在板门店,我向来自朝鲜的女记者发问,“您去过首尔吗?”她摇了摇头,问我:“等到北南能自由往来,能不能邀请我去新华社首尔分社看一看?”从她明澈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希望、期待和信心。
那天,板门店不再是半岛分裂的象征,而是南北和解的起点。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几十万志愿军英烈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为了和平奉献出宝贵的生命。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用笔杆一支履行记者的使命,依旧在为了和平孜孜不倦、笔耕不辍。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愿意用青春与汗水去见证和平与繁荣。我想,我会等到从首尔驶向平壤的列车开通的那一天。那时,我会坐在现代化的火车上,将半岛沿途的风景写成一首诗。
|
|
见证半岛历史,传播中国声音
|
|
|
|
( 2018-11-0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特别报道 |
|
|
|
▲陆睿在板门店第三次韩朝领导人会晤现场。 |
|
|
见证半岛历史,传播中国声音 |
|
|
( 2018-1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
|
陆睿(亚太总分社)
4月27日,韩朝两国领导人时隔11年在板门店再次相聚握手,实现历史上第三次韩朝领导人会晤。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跨越军事分界线的一小步,成为开启半岛和平新征程的第一步。
当全世界注视着板门店“和平之家”的实况直播时,我作为新华社驻半岛记者,正在会晤现场,在朝韩最高领导人的旁边,目睹历史的发生。
这一瞬间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媒体大战。新华社最终成为进入板门店现场采访的4家外媒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国媒体。我以韩、英双语采访优势和韩朝两地驻外经历,成为现场唯一的外国记者。这一刻,我代表新华社,也代表着中国媒体。
在板门店军事分界线的韩方一侧,我见到了从平壤南下的朝鲜记者。他们胸戴一枚鲜艳的领袖像章,手臂上戴着写有记者字样的袖章。这一切,对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2014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纪念日,我在那一天乘飞机抵达平壤。刚下飞机,我还没来得及熟悉市容,就马不停蹄前往金日成广场采访令人震撼的十万群众反美大游行,那天的采访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人说,你运气真好,有机会去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家,那里随便一条新闻就能引爆全球舆论。然而只有我知道,在那里的采访又遇到了多少困难和挑战。
努力,往往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在朝鲜工作的我,对这句话体会实在太深。我努力并不厌其烦地向各个部门递交采访申请,一名官员对我开玩笑说,“你写的采访申请都能订成一本书。”
我在平壤工作期间,紧张的局势让我们作为记者时刻不敢松懈。为了保证不错过任何重大突发事件,在驻外的1000多个日子里,我每天凌晨5点准时到办公室查看稿件,没有春节,也没有双休。这样付出得到了回报,在我驻平壤工作期间,朝鲜两次核试验和数次导弹发射,新华社发出的快讯时效都遥遥领先西方三大通讯社。
这让我不禁想起不久前在首尔遇到的一位美联社的前辈。她对我说:新华社总是让我们倍感压力,你们在平壤发出的快讯又快又准,是怎么做到的?我笑而不语,心中却是满满的骄傲。
今年3月,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金正恩举行历史性的会谈,双方达成重要共识,揭开了中朝关系发展的新篇章,半岛局势也在各方努力下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一时间,朝鲜半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迎来了春天。中朝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政治解决朝核问题与构建半岛持久和平的希望之光重新被点燃。
在板门店,我向来自朝鲜的女记者发问,“您去过首尔吗?”她摇了摇头,问我:“等到北南能自由往来,能不能邀请我去新华社首尔分社看一看?”从她明澈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希望、期待和信心。
那天,板门店不再是半岛分裂的象征,而是南北和解的起点。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几十万志愿军英烈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为了和平奉献出宝贵的生命。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用笔杆一支履行记者的使命,依旧在为了和平孜孜不倦、笔耕不辍。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愿意用青春与汗水去见证和平与繁荣。我想,我会等到从首尔驶向平壤的列车开通的那一天。那时,我会坐在现代化的火车上,将半岛沿途的风景写成一首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