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6/16 15 16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重新定义“美好生活”
· 一线磨炼“四有”干部
· 山村来了职业经理人
· 驻村干部“三多”
· 下乡调研“三怕”

  相关文章: 

重新定义“美好生活”


(2018-08-10)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不同社会群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各不相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各不相同。
  脱贫攻坚在改变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改变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想象——随着视野逐渐开阔,他们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职业、身份以及未来,都有了新期许。
  我接触过一些农户,他们虽然贫困,收入不高,但幸福指数并不低。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山里,不像城里人那样忙碌,不怎么焦虑,不患得患失,只是日复一日地过着慢悠悠的朴素生活。他们满足于此,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难以跳出大山,难以跳出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
  这种朴素的原生态生活,包含着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活智慧,是当地人与大山达成的妥协与默契,代表着他们世世代代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但事物总有另一面,栖山而居,每天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吃绿色蔬菜,每天喝天然矿泉,每天睡到自然醒……这种看似诗意的生活,事实上既闭塞又脆弱。遇灾遇病遇孩子读书上学,都可能让一个家庭致贫。
  好在,脱贫攻坚战带来了福音。因为各种扶持政策以及一线扶贫干部的帮助,很多致贫家庭慢慢走出了困境。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报销比例超过90%,贫困户拿到各种补助让孩子上得起学。同时,每个村子都建起集体合作社,现代农业进入大山深处,让村民们有机会换一种身份谋生。
  扶贫改变了贫困山区面貌,也开阔了农民的视野,让他们在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生活之外,看到了更多可能,有了更多期待。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农民满足于房前屋后的忙碌,守着一两亩田不撒手。现在他们接受了现代农业的理念,连老人们都走进合作社,对未来“职业设计”有了全新思考。
  去年年底,我们帮扶的大坪村计划把所有成片的土地流转下来新植茶园,开始大家觉得难度很大。驻村书记老宾和村干部每天晚上开群众会,逐一动员十来个村民组,过程不轻松,但结果让人满意。种茶树,前3年没有收益,但村民认可合作社对3年后的展望,他们意识到,3年后的生活蓝图比当下更值得期待。
  还有更直接的变化。有次下乡参加会议,一些帮扶干部吐槽:发展乡村旅游太难,山里的生活看起来很美,但只能看看,不能体验。帮扶干部把外地人请过来,来时很开心,但通常住一晚就跑。他们进了厨房吃不下饭,去了厕所不敢往下蹲,这怎么留得住人?
  现在完全变了。农民的生活起居,越来越讲究。有次进山调研茶产业,看到一家农户吃住都在小型茶厂,我原以为这家的生活条件应该比较艰苦。但走进房间一看很震惊,有衣柜,有席梦思大床,有电脑和电脑桌,有冲水厕所。外边是成群的鸡、带泥的农具,屋里是衣柜和冲水厕所,曾经的两个世界,如今一门之隔,融为一体。
  几年时间,政府改善了硬件设施,农民改变了生活习惯。城里人到贫困户家里,能够坐得下、躺得下、吃得下、蹲得下。这种改变,何尝不是扶贫的目的。
  农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渴望,反过来对脱贫攻坚也是一种推动。过去常讲“扶贫先扶志”,但内生动力不能只靠扶,内生动力更应来自农民内心的蜕变,他们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待,有更强烈的渴望,他们想走出“舒适区”,想去主动追求更高质量更有保障的美好生活。现在,这种变化出现了。
  而这只是看得见的变化,那些看不见的变化,或将影响更远的未来。

重新定义“美好生活”

( 2018-08-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