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5/16 14 15 1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张文中案”改判彰显保护企业家权益决心
· 要“身份”的儿子
· 把家长“还给”孩子
· 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 多一点“隐姓埋名”,少一点“徒挂虚名”
· 里下河“三落三起”的生态启示

  相关文章: 
多一点“隐姓埋名”,少一点“徒挂虚名”

( 2018-06-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张建


 
  近日在北方某省采访时,数位院士和科学家向记者反映,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端人才兼职过多、过滥的问题。这种“徒挂虚名”的现象,既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更不利于科技强国建设。他们建议从制度层面加强约束,给高端人才兼职行为戴上“紧箍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总书记的讲话是褒奖,也是殷切期待,将激励更多“隐姓埋名人”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干“惊天动地事”。
 
  的确,科学研究是严谨求实的事业,天然需要甘于“坐冷板凳”。如果热衷于“徒挂虚名”,不管是半推半就或主动“追名逐利”,还是被动迎合一些地方的“急功近利”,都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
 
  热衷于“徒挂虚名”,首先是一种扭曲的名利观作祟。如果把学术性、荣誉性身份当成变现、牟利的资本,不将心思用在潜心治学,而是忙于在多个单位兼职领酬,忙于出席各种会议和论坛,怕是不太可能为国为民“干惊天动地事”了,不管以前取得过怎样的成就、具备怎样的实力。
 
  热衷于“徒挂虚名”,也与一些地方和单位扭曲的人才观、政绩观有关。在当前的“抢人大战”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争夺高端人才不惜血本,不设上限,不论国内外,甚至不看是否符合当地需求。盲目建设博导常年“缺席”的博导工作站的有之,设置院士常年不来的双聘院士岗的有之,引进有名无实“装门面人才”的也有之。这些地方和单位之所以“疯抢”高端人才,很大程度上是看重“名头”在申报项目和课题时的关键作用。个别地方和单位明知兼职院士带不来实质性科研成果,依旧热衷于花重金聘请,背后自有“小算盘”。院士来不来学校上课、上几天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校对外宣传的时候,可以把有多少名院士当招牌。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习近平总书记借古语勉励广大院士善养浩然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高端学术人才,应该“爱惜羽毛”,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自爱自敬,作为学者,尤其不要参与商业性炒作以及与自身学术研究领域无关的活动。洁身自好,既是对学术培养机制负责,也是对学者清誉的一种自我保护。
 
  当然,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仅靠自律不足以解决“徒挂虚名”问题,还必须健全制度层面的约束。在国外,院士更多是一种学术荣誉,在兼职问题上也有明确要求,不许利用头衔谋利,一些高校甚至不允许全职教授随意兼职走穴。这些值得我们借鉴,不断完善规章,细化制度,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生态。当务之急,有关部门不妨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坚决杜绝“徒挂虚名”现象。
 
  实践一再证明,在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中,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能是“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干出来。那些取得创新性成就的科学家,为如何在“隐姓埋名”中干“惊天动地事”树立了标杆。多一点“隐姓埋名”,少一点“徒挂虚名”,见贤思齐,两院院士大会后,相信绝大多数院士等高端人才一定会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忘学术研究初心,潜心科研一线,“坐得住冷板凳”,熬得过酷暑寒冬,攻坚不畏难,成为建设科技强国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相信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单位,也会端正人才观,不再哄抬价码“抢人”,而是切实营造人才成长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多一点“隐姓埋名”,少一点“徒挂虚名”

( 2018-06-0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