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右前旗:11个村“抱团”求发展

(2024年07月1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内蒙古科右前旗:11个村“抱团”求发展

( 2024-07-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村里变化真是大,鸡鸭鹅,稻花香,产业兴旺人人夸。”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村民们用嘹亮的村歌唱出村里的新变化。
  过去,科右前旗各嘎查村“单打独斗”发展产业,遇到了优质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农产品加工缺乏原材料、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束缚住了各嘎查村的产业发展。
  面对产业“小散弱”带来的发展问题,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党支部书记崔宝权想到了“攥指成拳”,依靠党组织发挥示范引领、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联合民泉村、三合村、哈拉黑村等其他10个村的党支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打造“党建引领·融合共建”党建品牌,11个村的村民共同参与,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破解了过去各自发展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2019年底,11个村联合成立了“红巴乡绿庭院”农牧业联合社。联合社依照“打造点、串成线、连成片”统筹规划思路,以各村党支部为引领,发挥各村产业优势,开启了“村民融合、村村联合、村企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如果没有依靠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健全农牧业的产业链,我们这个交通相对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子,仅靠种植养殖业的农副产品,很难驶入致富‘快车道’。”崔宝权说。
  联合社不仅为村民提供鸡鸭雏、秧苗,还向村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在联合社的带领下,各村围绕“大棚种植、果树栽植、庭院溜达鸡养殖、庭院蔬菜种植”四种增收模式,采取订单式的产销模式,帮助村民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去年,仅有760人的水库村的集体收入就达到95万元,“庭院特产”订单超过1200单,户均增收1500元。
  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自从加入“红巴乡绿庭院”农牧业联合社后,辣椒的原材料供应量大大增加。该合作社从最初带动39户农户种植,到如今与252户农户签订辣椒回收订单,带动了周边地区庭院经济发展,也为联合社的产业规模壮大升级提供了基础保障。
  “光靠我们嘎查种的辣椒根本不够用,辣椒品质也不如其他嘎查村,现在与水库村联合后,辣椒的供应有了保障,去年联合社就为我们供应了4万斤辣椒。”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春介绍说。
  壮大集体经济,找准产业是关键。科右前旗将11个村党组织和2700余户群众“链”在产业链上,打造了民泉村大米、三合村家禽、兴安村蔬菜等“叫好又叫座”的农副产品,通过联合社成立的两山农副产品销售公司为这些农副产品找到了销路。联合社的建立,不仅打破了水库村发展的空间壁垒,也使11个村的发展拧成了“一股绳”。
  科右前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放说:“科右前旗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支部联建’‘村企联建’‘村村联建’等多种形式的抱团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产业互补的良好发展局面。”
  在各级党组织推动下,科右前旗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使党建和产业发展达到“1+1>2”的效果。如今的科右前旗正以富民强村为抓手,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绘就产业发展的“同心圆”。
(本报记者魏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