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式”遇上“赤脚教授”,让黑土生金又变厚

(2024年06月0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老把式”遇上“赤脚教授”,让黑土生金又变厚

( 2024-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黑土漫漫,又是一年好时光。
  辽宁铁岭县蔡牛镇的百亩试验田里,69岁的赵玉国和64岁的齐华脚印一深一浅,随着播种机轰鸣而过,土地渐次翻新,他们紧跟其后,一垄垄、一行行地观察和记录。
  一位是埋头田间,跟科技要效益的老农民,一位是醉心黑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志趣相投的赵玉国和齐华,用十五年光阴,一同琢磨出适合辽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新模式,让黑土地生金又厚实。
  暖风拂动白发,无言的黑土地,见证着老赵和齐华从青丝到染霜。他们把心血都放在了种地这一件事上,把丰收的希望播撒在家家户户。
一拍即合


  老赵和齐华相识于2009年春。辽北的风,一走一过漫天是土。老赵领着齐华走在田埂上,迎着风、眯着眼,身上全是沙子。
  一天下来,老赵觉得这个大学教授没架子、接地气,齐华看中了这片常年风蚀的黑土地,想探索一个适合辽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东、西辽河相汇,坐拥58万公顷耕地,铁岭又称为“辽北粮仓”。“在老辈人眼里,我们村都是宝地,夏天一挖,土里全是蚯蚓。”那些年老赵发现,常年浅耕作业,大量施用化肥和风沙侵蚀,儿时的黑土变硬了,地没劲了,粮食产量上不来。
  目标一致,齐华和老赵一拍即合。2009年起,齐华包下30余亩农田开始保护性耕作试验。从种到收,齐华一年往返沈阳和铁岭20余次,有时一待就是一个多星期,老赵负责后勤,农机随便用,吃住都管。
  一来二去,齐华和老赵结下了“革命友情”。齐华说:“老赵,你就等着吧,保护黑土地,以后全省农民都得来你这学习。”
  彼时,秸秆还田、不动土或者少动土、适当轮作,既能减少风蚀还能反哺土地的耕种模式怎么落地,全国各地都在摸索。
  刚开始,齐华按照经验,秋收后把秸秆全量还田,第二年不动土直接播种。可秸秆腐解时,微生物与玉米争氮,造成减产。
  反复试验后,齐华探索出了“玉米秸秆条带还田间隔耕作密植精播”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田间宽窄行种植,40厘米的种植带密植玉米,80厘米的休耕带归行还田秸秆。秋收后,粉碎的玉米秸秆归行覆盖或旋混于当年的种植带,作为来年的休耕带;当年的休耕带作为下一年的种植带,如此交替。
  “我们在种植带上密植玉米,每亩地多种植1000余株,这样保证不减产。”齐华说,与此同时,休耕带让秸秆有时间慢慢腐烂,春天免耕播种机一次性作业,不整理土地,不起垄,直接完成播种、施肥等工序。
  沈阳农业大学对土壤监测结果显示:多年来,试验田的条带种植增加了玉米产量,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2020年,国家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在东北实施区域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齐华和老赵的试验田,迎来一批批访客。
  老赵在试验田旁挖出了一个坑,透过土壤的肌理,黑土厚度一目了然。秋天领着大伙走进地里,老赵拽下硕大的玉米棒,又指指黑土:“你看,咱的黑土多厚实。”
北斗导航


  4月初,一辆自动驾驶拖拉机牵引免耕播种机奔驰向前,拉开了张庄农民专业合作社春耕的序幕。村里的老人好心来劝:“你种这么早,能出苗吗?”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老赵领着老人走进田间地头。抬眼远望,每块田里都立着一个小型设备。“那是土壤墒情监测仪,主要测土壤温度和湿度。这片地去年底墒足,不等谷雨就能种。”老赵说。
  精耕细作,是耳濡目染学来的。
  每次齐华下乡,老赵就跟在后面学,站着听、坐着记。齐华选什么种子他就用什么种子,齐华准备多少化肥他就撒多少化肥。多年来,老赵学到不少“真经”,同样一亩地,他能比别人多打100斤到200斤玉米。
  从2009年到2023年,张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承包面积从300余亩涨至2万余亩。每年春天,老赵把钱全投在合作社,家里常常捉襟见肘,为此得了不少埋怨。
  十余年来,张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不少新设备。过去春播,农机手人工作业种出来的地垄参差不齐。2020年,老赵给拖拉机安上了北斗导航,地垄跟五线谱一样,每亩地能比传统农机作业多种出100株玉米。“每100亩地就能多规划出4亩玉米。”老赵笑着说,这就是效益。
  这几年,齐华和老赵又盯上了粪肥还田。
  铁岭是畜牧大市,沟坡处、山坳间、农家院内,随处可见田园牧歌。老赵经营着2家养殖基地,共育有100余头牛、100余头羊。粪便从牛羊舍出来后,由管道进入混凝土池子堆沤腐熟,秋收后、春耕前,再装进罐车还田。
  齐华说,畜牧粪肥“变废为宝”能为黑土地“加餐”,是保护性耕作的另一项有力措施。老赵则算得明白,“施过有机肥的地块,化肥能减少10%到20%”。
“农民之家”


  走进张庄农民专业合作社,东侧是农技培训室,西侧是库房,中间办公楼里二楼是给齐华和学生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一楼就是“农民之家”。
  当过村主任、乡镇农科站站长,赵玉国知道,农民不缺力气,缺的是技术和好种子。他给“农民之家”定了个规矩:来者不拒。
  一到春天,老赵白天在田间地头为群众示范,晚上还要给农民“开小灶”,答疑解难,声音沙哑,有时都顾不上喝一口水。
  多年来,老赵收获了不少“迷弟”。46岁的南晓光是铁岭县蔡牛镇大台村人,承包了500余亩农田,可效益比老赵总差一截。今年,赵玉国转让给他1000亩地,种子、化肥都配一样的。“跟着我学,种地也能赚钱。”老赵说。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博士生王峥宇是齐华的学生,地里有不懂的事,王峥宇总是先问老赵。“就拿锄地来说,我们用锄头爱用蛮劲,赵叔就教我们怎么握把,怎么能省力。”王峥宇说。
  合作社外,有一块千亩试验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的新品种试验基地。每年4月,老赵都要来一场“种子大比拼”。不同品种玉米长势好不好,个头大不大,一目了然。
  2023年,在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和铁岭市的推荐下,以春天条耕密植、秋天浅旋秸秆还田、冬天粪肥还田为一体的“张庄模式”逐渐叫响。
  老赵更忙了,“农民之家”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全省各地的农户,到此观摩玉米长势、学习保护性耕作技术。齐华和学生也把脚步迈向了西丰、昌图等县,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本报记者李铮 崔师豪 武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