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汪小帆委员:加强教育信息化更好促进教育现代化 |
|
( 2024-03-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4两会特刊 |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本《走进人工智能》。长期关注并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他,经常被问到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参加论坛,主持人会问我,怎么看待ChatGPT;台下还是高中生的孩子也在关心,人工智能来了,我们该怎么学习。”对此,汪小帆用8个字概括自己的观点:开放心态,理智对待。
汪小帆以自己喜欢的围棋举例:8年前,人类顶尖棋手在与AlphaGo的对决中一次次败下阵来,彻底打破了传统认知。但同时带来的,是此后人类棋手竞技水平的极大进步——人工智能成为训练的辅助,帮助棋手不断跳出原有框架去落子、布局。
在汪小帆看来,教育同样如此。正确地运用技术变革为教育教学赋能,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我读博士的时候,写论文要去图书馆一本一本翻期刊,一天下来也不一定能翻到几篇对我有用的。现在的学生呢?应用搜索引擎,真正提高了效率。”
效率的提升有前提。“该学的基础知识还是要学。难道因为有计算器了,小学生就可以不学基础加减法,不用背九九乘法表吗?自己头脑里没有知识储备,无法进行知识的整合,怎么会迸发出创新的想法?”
讲到此处,汪小帆笑言:若再年轻二三十岁,自己就去创业——开发依托人工智能的新教材,记录学生在哪道题停留时间长,对书里的哪段内容反复看……经过数据分析,教材使用的种种痕迹被反馈给教师,教师能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了大规模实现的可能。
汪小帆认为,或许以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伙伴”,不断交互、一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会越来越重要。“对学习者而言,要学会学习,不仅包括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合作,也包括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协同。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价值观要在其中发挥作用,让科技向善真正得到落实。”
美好愿景要在实干中实现。“加强与改进教育信息化,更好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大规模线上教学为契机,助推高等教育变革”“规范有序推进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连续多年建言高等教育变革,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2022年,他提交的“关于加强统筹,更好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提案”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积极回应,并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青年科技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技术越发展,这个趋势越明显。”谈及近期大热的Sora及其背后参与研发的团队,汪小帆由衷感慨:要充分相信年轻人,对他们的想象力给予充分保护,营造良好环境,切忌急功近利。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激发每个人成为不同的人,而不是促使大家都一样。把每个人真正的潜能激发出来、汇聚起来,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汪小帆说。
(本报记者郭敬丹 吴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