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真正的天长地久

(2023年12月0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真正的天长地久

( 2023-12-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李春雷



  彭祖与麻姑,是民间千百年来最崇拜的两位寿星。前者的形象,是八十岁的耄耋老翁,须眉皆白。而后者,则永远是十八岁的青春少女,端庄美丽。

  自古以来,长寿是所有人最本能的愿望。在漫长的缺乏现代科学的年代里,人们的内心深处,或许真的相信神仙世界的存在,并把那个世界作为失意和落魄时的皈依和寄托。即使我们崇敬的那些著名历史人物,也大多如此。

  因为麻姑崇拜的影响力,全国出现了不少相关的仙山和洞窟,其中以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最为著名。

  唐大历三年(768年),60岁的颜真卿被贬为抚州刺史,身心俱疲,来到了麻姑山。彼时,他已垂垂老矣,且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同时,他的人生阅历早已丰富且成熟,特别是书法,臻于炉火纯青。

  于是,他仰天俯地,感慨如云,挥笔写下了《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这幅被后世简称为《麻姑仙坛记》的楷书作品,也被中国书法史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今年秋天,我到抚州出差,路过麻姑山,前往拜谒。

  拾级而上,但见山体巍峨、庄严肃穆。仙都观内,有一座古朴的四角碑亭。正面匾额上,大书“鲁公碑亭”。置立亭中央的碑刻,就是那一块震古铄今的书法神品。

  《麻姑仙坛记》浑厚古雅、饱满含蓄,寓奇逸于刚正,融篆籀于楷法,线条如千年枯藤,结体似庙堂宝殿,苍劲沉雄,仪态万端。欧阳修《集古录》曰:“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但细察其文字,我惊奇地发现,其中多是对仙界和道士的向往和笃信。原来伟大如颜真卿,其世界观也超越不了科学,跨越不了时代。

  我们不知道他当时的处境,但可以确定的是,身已衰老,又遭谪贬,而国家更是风雨飘摇。他的心境,自然低沉。

  颜真卿早年因得罪权相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时,他与堂兄颜杲卿联手,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但他的家族30多人被杀。他在哀痛中写下《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没想到,人到晚年,再度遭受权相元载陷害,贬至抚州。在此期间,他心情冷落,常在公务之余寻仙访道,所作诗文,编成《庐陵集》11卷、《临川集》10卷等。当然,最有名者,还是《麻姑仙坛记》。

  纵然其思想多元,他对国家的忠勇、对苍生的热爱、对文化的执着,始终昂扬和饱满。这是中国仁人志士普遍的价值观。

  历经国破家亡的颜真卿,人已暮年,仍不改其志,不变其心。

  唐兴元元年(784年),安史之乱余孽再度兴风作浪,李希烈叛乱,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此时,82岁的颜真卿被派遣晓谕。众人深知此行危险,多加劝阻,但他仍挺身而出,毅然前往。面对叛贼,凛然相对,竟被缢杀。

  1200多年过去了,彭祖早已逝去,麻姑是否出嫁?白云下,秋风中,我静静地凝视着麻姑山。

  麻姑山,有大大小小千百个山头,面积约48平方公里,最高峰1176米。此山的特点颇似麻姑,端庄且美丽。漫山遍野的四季树们,叶青叶黄、花开花谢,兴与衰,衰与兴,生与死,死与生,浑然一体。

  这就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大自然,就是一棵永恒的生命树。世上的所有,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一枚果子,时时代谢,唯有大树永恒。而与大树共存的,是人类的精神和文明,还有精神和文明的代表,比如颜真卿们。

  颜真卿虽去,但其生命天长地久,比彭祖更长寿,较麻姑还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