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财经

04版:新华关注·各地

05版:新华关注·文旅

06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7版:新华国际

08版:新华体育

奋力耕耘正当时
——农业强国建设一线的四个故事
奋力耕耘正当时
 
——农业强国建设一线的四个故事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1日,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1.2亿亩,完成意向面积的12.6%,进度同比相当。目前,早稻育秧基本完成,播栽过四成。
  仲春时节,神州大地上,一幅奋力耕耘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一)种子的故事


  【总书记这样说】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破译良种基因密码】
  今年春耕时节,刘斌美整天“泡”在位于安徽合肥的南岗实验基地试验田里,整备土地、整理资料。“一寸春光一寸金呀。今年的‘密码破译’很快又要开始了,必须争分夺秒,片刻耽误不得。”
  刘斌美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说的“密码破译”,是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这是一个服务水稻种质创新、由我国科学家开创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的原理,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发掘出能让水稻在产量、口味、贮藏、抗毒病虫害等各方面表现更具有突破性的水稻基因资源,再利用育种技术“聚合组装”,从而选育出“更好吃更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想把我们需要的优质基因从海量水稻基因中找出来,难如大海捞针。”刘斌美说。
  此前,刘斌美团队为了让收获后的秸秆易粉碎还田,大幅提高养护土壤肥力的效率,致力于找出让原本韧性较强、机械粉碎效果不佳的水稻等作物田间茎秆既能变脆但又不易倒伏的基因。
  “改良试验种出的水稻秸秆是否符合要求,肉眼看不出来,只能由我们用手工,采取一株一株折断茎秆的方式来筛选鉴定。”刘斌美回忆说,大家整天蹲在田里,每天要折上千株,“一天干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
  历经十余年探索努力,一款新水稻品种终于培育成功。它的秸秆不仅能实现生态还田,还具备作为养殖业优质粗饲料的应用潜力。如今,该成果已成功在市场上实现产业化推广。
  和记者聊过之后,刘斌美又开始在试验田里忙活起来。今年,他们的目标是让脆秆饲料化利用效果更理想,同时寻找能进一步降低稻谷重金属含量的水稻新基因。

 
(二)土地的故事


  【总书记这样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民乐村里黑土肥】
  走进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民乐村,一派热闹景象:满载农资的货车往来村内外;田地里,拖拉机正牵引农机整地作业,平整深翻后的土地……
  记者抓起一把田土,里头粉碎的秸秆清晰可见。“瞅瞅我们的黑土,多肥!”春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百军说。
  在国家补贴政策支持下,民乐村近年来通过实施秸秆深翻还田开展黑土地保护项目,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但今年,这个补贴项目结束了。
  不久前,合作社组织社员们开会研究,今年春耕秸秆深翻还田还搞不搞。
  “没补贴咱是不是就别年年整,隔两年整一次行不?”
  “那地力又不行了咋办?”
  ……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咱种地不能光算小账,都忘了过去那闹心时候啦?”徐百军说。
  过去,民乐村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施肥和灌溉方式也都不科学,好好的黑土地越种越薄,作物抗灾能力越来越差,粮食产量不高,村民收入低。
  2016年,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到民乐村推广保护黑土地的耕作技术,成功实现了玉米抗旱增产。这让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峰看到了重焕村里黑土地活力的希望。
  在张志峰的推动下,民乐村还创新机制,变分散经营为由村集体成立农民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社员,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播种、田间管理。每年年底卖完粮,村民按照自家土地所占比例得到分红,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民乐村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社员们应用大型农机开展规模化经营,浇灌施肥实现科学化。在先进技术和改革机制的共同驱动下,村里的黑土地变得生机勃勃。
  “咱庄稼人靠的是土里生金,把地养好,咋算也不吃亏。”村民张志华说,今年合作社给他分红41000元,比去年多了6400元。
  “对,咱也不能总惦记国家补贴,养好黑土地,咱们守土有责。”经过讨论,社员们一致同意秸秆深翻还田今后要继续坚持。
  “村里的黑土地越种越肥,粮食产量稳了,村民们日子也会越过越‘肥’。”张志峰说。

 
(三)农民的故事


  【总书记这样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变“闲”的老把式又忙活起来了】
  这几天,65岁的种田老把式赵法江“宅”在种植基地,戴上老花镜,对着电脑敲击键盘——忙着学习智能化农机设备的操作技术。
  2021年,记者曾采写过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里种田老把式的故事。当时,因为农场陆续普及卫星、无人机、大型自动化机械等高科技农业种植设备,勤快了一辈子的赵法江高高兴兴地“闲”了下来。
  “今年可没法儿再‘闲’了。”赵法江说,田间安装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要学习的操作也就越来越多。既要精准遥控无人机施肥打药,还要读得懂卫星反馈的土壤墒情、病虫害数据;既要会操控无人播种机、插秧机,还要熟练操作“云”系统适时灌溉……春意正浓,他忙得脚不沾地。
  “想要精益求精、年年增产还得自己勤琢磨、勤摆弄。”正琢磨着今年如何进一步增产时,他在网上看到一些农民熟练掌握智能化农机设备的操作技术,有效提升了农机性能,实现了增产。老把式“闲”不住了,决心自学这门新“手艺”。
  “我也不是瞎摆弄,整不明白的时候,我就请教村里的小先生们。”为了真正掌握这些新技术,老把式常常向种植基地的青年技术人员虚心求教。从手机操作无人机的技巧到卫星影像信息数据的解读,技术员们教得耐心,他学得用心。
  “赵叔那也是我们的老师啊。”种植基地成员之一、吉林省佰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葛艳俊说,“什么时候打药、什么时候灌水放水,他有不少独特经验,帮我们提高了技术设备使用的效率。”
(四)产业的故事


  【总书记这样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彩色”的古桑树】
  4月的山东春光明媚,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里,6000多棵古桑树枝丫漫天伸展,新绿的桑叶布满枝头,树下是果农忙碌的身影。
  “打惊蛰开始就忙起来了,正给桑树防虫呢!”68岁的夏津县苏留庄镇西闫庙村村民闫发刚说。
  黄河多次改道形成的大量沙丘地曾长期困扰夏津,当地有民谣唱道:“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
  千年来,人们植桑治沙,绿油油的古桑树在沙丘中守护了一代代夏津人。近年来,它们又为村民们更加幸福的生活撑起一片天地。
  2018年,“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西闫庙村将大部分古桑树归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中,由村民继续管理。古桑树有了集中管理、展示的园区,特色旅游产业随之红火起来,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如今,每年5月19日至6月20日当地都要举办椹果生态文化节,古桑树成了“红彤彤”的迎客树。
  更让村民兴奋的是,古桑树还是“金灿灿”的摇钱树。
  夏津桑椹鲜果糖分高,即便用传统冷链运输也极易变质,只能现场采摘或售卖。过去,每年五六月,果农们守着卖不出去的椹果愁眉不展。
  如今,一方面兴旺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大批游客消费;另一方面,近年全国农村道路交通与新型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夏津桑椹卖到了全国各地。“现在桑椹鲜果2元一斤都不愁卖,我家一年下来收入能有四五万元!”闫发刚说。
  不仅如此,依托古桑树的特色农业在当地也是越来越旺。夏津县传峰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刘传峰打造出一条“古桑树产品链”:4月可以采摘新椹芽制作椹芽茶;5月制成桑椹干;6月制作桑叶茶;到9月、10月落霜之后,桑叶还能制作成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霜桑茶……
  “这些产品不仅在本地有旺盛的需求,在上海、浙江、四川、河南等地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刘传峰说。
  村民有收益,产业有延伸。黄河故道边的“彩色”古桑树将香甜滋味带进了村民的生活,为幸福生活奋斗的父老乡亲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正书写着新的篇章。(记者翟伟、孟含琪、薛钦峰、陈诺、叶婧)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英雄花开英雄城”
广州红色文化活动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英雄花开英雄城”
 
广州红色文化活动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马晓澄、邓瑞璇、陆浩

  当春风拂过广州,这个城市便沉浸在木棉花开的热烈之中。高耸入云、如炬似火的木棉,被誉为“英雄花”,正如同广州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深厚红色底蕴的英雄城市。
  文化传承不能光靠砖瓦砂石、钢筋水泥来承载文脉,还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来固化文脉、扩散文脉、传播文脉。在近期组织开展的“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中,广州以创新方式挖掘红色文化、擦亮城市红色底色,引导群众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让红色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指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深挖史迹潜能活化“红色资源”


  中山纪念堂木棉树下,数百名孩子以五彩缤纷的画作致敬木棉精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红色家书诵读会,吸引了数百名青年学生和群众参加;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红色小宣讲员深情讲述英烈们的感人故事;越秀公园里,主题书画摄影展吸引了超2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分享自己关于红棉的记忆……
  今年3月,广州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以“红棉”为主题,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10个重点红色场馆主阵地,带动全城各红色文化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中小学校等不同场馆、不同领域全面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将与市民生活有距离感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通过市民熟悉的木棉花与人们产生联结。
  举办“英雄花开——岭南名家画红棉主题展”,吸引观众近7000人次;“雷锋从未离开”主题展走进广州八旗二马路小学、铁一小学和育才中学,超5000名中小学生参观……3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展活动18场,利用“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资源平台,也提升了红色场馆社会教育功能。
  “通过‘红棉舞台’‘红棉研习’等活动,调动社会力量,为党员群众和中小学生提供展示空间,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说。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广州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14处、可移动革命文物8112件(套),其中国家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处,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第三。全市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红色史迹115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个。作为广州的市花,木棉与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更是成为寄托红色革命精神的瞩目符号。“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以融合思维,通过“绿道+红道+古道”,推出包括“红色广州·革命之旅”“伟人足迹之旅”“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史迹之旅”“工人运动之旅”等9条红棉之旅主题旅游线路,让生态景观、历史景观与红色景观有机贯通、融汇呈现。
  “过去几年,广州对红色史迹进行了更新改造和活化,但仍局限在一些点和线上,缺乏面上的整合带动。此次活动串联起全市的红色史迹和场馆,全面调动社会各方共建共享,综合运用红色宣讲、红色展演、红色创作等传统传播方式,创新运用红棉潮墟、红棉研学、红色剧本游等现代表达手段,让红色主题与当代艺术、现代媒介更好融合,大大增强了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晓丹说。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红色种子”


  “就让反动派的枪声作我们结婚的礼炮吧!”伴随着坚定而铿锵的声音,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周文雍和革命伴侣陈铁军从容就义。
  刑场上的婚礼,这是广州人最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之一。这个英雄花开的春天,广州大剧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手,出品了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用当代的艺术语汇,让红色故事以全新的形式登上歌剧的舞台。
  “我们结合青年群体特点讲述党史故事,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让青年在一段段红色故事、一幕幕革命场景、一处处红色印迹中有共鸣,能共情,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说。
  以年轻人创作,为年轻人创作。如今,广州正在结合时代特色,让年轻群体参与到红色文化的表达中来,让他们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红棉能煲汤,祛湿!”“棉絮也可以收集起来!”……不久前,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的学生们,在中山纪念堂一棵有着350多年树龄的“木棉王”前,积极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木棉的用处。
  这是小北路小学创新课程体系,自主研发的“我与小红棉”微研学课程。木棉盛放的时节,他们的课堂搬到了越秀山、农讲所、烈士陵园、中共三大会址等“家门口的红色学堂”中。
  传承传唱红色歌曲、行走红色路线、讲述红色故事……在多学科配合的研学课堂中,学生们一步步感受红棉、广州的美,了解广州逾百年来发展历程,学习不畏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文化,激发对广府历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情感。
  还有160名来自广州、深圳以及港澳的青少年代表,在“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下,一起开启了红棉研习,在“双城联动”“湾区共享”中赓续红色血脉。
  “在英雄花的映衬下,青少年既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又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生根发芽,滋养一代新人健康茁壮成长,激发一代新人强国有我责任担当。”广州市团校党委书记杨成说。

 
融合创新彰显“红色文化”影响力


  “1927.12.11 革命人永远年轻”。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的立体花坛前,一个新设的主题打卡点,与陵园纪念碑、陵园西路木棉花相呼应,营造庄严肃穆氛围。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前来纪念烈士的市民,纷纷驻足,在这里合影打卡,缅怀先烈。
  在“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中,广州利用新媒体、打卡、网络征集、线上互动、沉浸式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让英雄花开四季不败、红色精神浸润心田。
  一张红讲台,留下了曾经革命党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如今,在广州农讲所的现场,一场原创情景讲述《百年红讲台》则带领观众走进农讲所的历史之中。这是南粤红色文化品牌《红讲台》从线上转到线下的一个尝试。
  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红讲台》红色故事讲述人康毅介绍,如今,红讲台品牌覆盖多个重点红色场馆。观众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近500个原创红色故事,同时还能报名参加红色故事讲述人的招募。
  “木棉花开满城红,浓须大面好英雄。”一个月来,广州市举办各类红色文化活动6000多场次,线上线下6000多万人次参加,抽象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依托木棉花有了具象的载体,“英雄花”与“英雄城”的联系更紧密,重塑城市气质和形象。
  “在各地的游客和市民的心目当中,广州是彩色的,因为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而这次‘英雄花开英雄城’活动的举办,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广州是彩色的,更是红色的。”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说。
  广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百年变局之下,面临新征程新任务,广州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更需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精神,更需要传承英雄志、弘扬英雄气。英雄精神的挖掘,让一抹闪亮的“广州红”潜移默化融入市民心里,自觉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这是一次对新时代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精气神的凝聚提升,将不怕牺牲敢于拼搏的昂扬斗志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该负责人表示。
 
“三驾马车”齐发力 拼出“首季红”
乌鲁木齐迸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镇活力
“三驾马车”齐发力 拼出“首季红”
 
乌鲁木齐迸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镇活力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丁建刚、潘莹、刘红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镇,乌鲁木齐起步快跑:一天集中签下900多亿元项目、6天国际车展创下24亿元销售额佳绩、前两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冲上新疆头把交椅……开年以来,从开启招商引资“春季攻势”,到拉动社会消费扩容提质,再到打出稳外贸“组合拳”,乌鲁木齐“三驾马车”持续发力,经济迎来“首季红”。

 
做强枢纽“畅”外贸


  受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整体外贸增速有所放缓,而新疆外贸增长明显,其中,乌鲁木齐表现亮眼。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乌鲁木齐市外贸进出口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57.5%,占比新疆外贸总值的24.8%,在全疆各地州市中居首。
  新疆是国家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定程度而言,乌鲁木齐是核心区中的核心区。着力打造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是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目前已建成包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快件中心等多个功能区,持续发挥“集货、建园、聚产业”作用。
  在外表酷似集装箱堆场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办公楼,新疆中欧联合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君忙个不停。“从干果、服装、日用品到钢材、番茄酱等,这几年我们代理出口产品越来越多,见证了外贸快速发展。”他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集结,再通过“公转公”“公转空”“公转铁”“铁转公”等多式联运方式流通到世界各地。
  今年前两个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开行中欧班列161列,累计开行中欧班列6600余列,开行班列线路达21条,通达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同时保障公路转关出口的集装箱货车高效通行,前两月达1299辆。
  年初,乌鲁木齐综保区成立“区港联动”工作小组,推进与乌鲁木齐三坪集装箱中心站、新疆机场集团联动发展,利用保税功能实现铁路、航空货运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十四五’以来,乌鲁木齐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枢纽城市集聚辐射作用明显提升,在推动乌鲁木齐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白黎东说,当前乌鲁木齐逐步完善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航空等组成的立体大交通网,枢纽经济发展活力还将进一步显现。
  可以预期,以当前快跑之势,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推进,乌鲁木齐作为我国向西开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地位将日益凸显,承载起新时代的东引西进重任。

 
以链招商“热”投资


  迈向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好区位优势,更要培塑产业优势。3月28日,在湖北省襄阳市一场招商推介会上,新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主”现身招商,当地6家发动机、车身制造等生产企业积极响应,签下24.2亿元的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将落户新疆重要高端装备制造生产基地——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
  作为“链主”企业,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经开区投资的两河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建设正酣。“政府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目前已最大限度实现供应链产业链本地化。”公司董事长杨森告诉记者。
  这是乌鲁木齐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缩影。市招商服务局局长张耀英说,乌鲁木齐市成立了5个产业招商分局(组),正强化以“链主”为带动、全产业链集群化招商,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增链,新兴产业建链,更好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多路招商团队马不停蹄,踏访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并深入本地企业、产业园区、国内各省份驻疆商会走访座谈,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头部企业有效开展精准招商,持续吸引企业落户。
  招商“春季攻势”成效显现。3月13日,在乌鲁木齐市2023年度招商引资大会上,3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905.51亿元。“今年我们会员企业在乌鲁木齐投资将超过300亿元。”新疆浙江商会会长张仙德说,此外今年一批浙企将到新疆和乌鲁木齐投资,投资总额将超过1500亿元。
  今年前两个月,乌鲁木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3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增幅较大,分别增长5.3倍、3.6倍。
  招商引资的同时,还要招才引智。近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为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提供智力支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发扬“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吸引更多项目、企业、技术、人才向乌鲁木齐流动聚集,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活”消费


  经济活力释放,激发旺盛人气。“我在大巴扎想你”……连日来,位于乌鲁木齐解放南路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内人头攒动,各地游客在网红打卡点拍照留念。景区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周景区每天游客接待量在4万人次左右。
  旅游强劲复苏势头显现,让不少旅行社迎来忙碌模式。“4月底前将有10个团队到达。”新疆璟源国际旅行社大客户部经理孟莹说,来自广州、青岛等地的旅游团队已陆续抵达,还在不断接到疆外游客组团报名。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乌鲁木齐市商务局党组书记闫峻说,今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围绕“2023消费促进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促销活动,还将全力拓展线上消费、跨境消费,创新消费新业态、新载体,拉动消费扩容提质。
  “今年前两个月,公司跨境电商实现订单近900单,累计销售超过30万元。”新疆丝路西大门科技有限公司新零售线上运营经理黄文强说,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最近将上线全新扩容的新系统。
  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的便民经济圈,也在助力消费升温。水磨沟区温泉东路上,最近新开了名为“山夏云集”的早夜市。热气腾腾的面肺子、新鲜欲滴的蔬菜、琳琅满目的糖果,伴着商贩们热情吆喝,烟火气息十足。记者了解到,这些服务摊位由政府免费提供给周边社区低收入群体和乐于摆摊的居民。
  “有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乌鲁木齐市副市长朱大纲说,今年乌鲁木齐将建设一批创业市场及早夜市,激活“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
  拥一城烟火,抚一方人心。乌鲁木齐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消费方式,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丝路名城活力涌动。
 
一季度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
上海:就业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一季度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
 
上海:就业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记者周蕊)记者从上海市人社部门获悉,一季度,上海就业规模进一步增加,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超过既定节点目标任务,就业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2022年12月下旬,上海提前启动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锚定“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满意有提升”目标,全力确保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
  针对季节性缺工问题,上海不仅深入实施“沪”岗行动,强化“3+X”组合式用工服务,及时提供代理招聘、“对岗推人”、用工余缺调剂,还落实落细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形成“一企一策”方案。截至3月底,各级人社部门已累计为近9000户重点企业解决缺工问题。
  不少区县主动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就业服务。比如,长宁区开展“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主动对接“3+3”重点产业企业,聚焦区域内33幢“亿元楼”重点楼宇,建立“最虹桥”人社惠企服务站,组建人社“楼小二”惠企服务专员队伍,融入楼宇治理委员会架构,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徐汇区主动对接本区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产业等345家企业,建立健全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每家重点企业安排就业服务专员“一对一”跟踪服务。
  与此同时,上海还推出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制定出台吸纳重点群体一次性就业补贴,落实困难家庭失业人员一次性补助政策。
  下一步,上海人社部门将持续不断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取得更大实效。
 
聚人才交流之力 筑科技创新之基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看点解析
聚人才交流之力 筑科技创新之基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看点解析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深圳4月16日电(记者宋晨、赵瑞希、王琳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4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我国面向国际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展洽活动。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948家机构和组织,近万名海内外政府代表、专家学者、高端人才齐聚现场,讨论知识产权、人才交流与科技创新等相关议题。
保护知识产权 重视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技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在致大会的贺信中表示,中国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升至第11位,同时在国家专利、商标、工业设计应用和创意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中排名第一。中国拥有21个顶级科技集群,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领军者。
  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经连续多年稳步上升。与会专家指出,这印证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为了更好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我国于2022年新设了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推动知识产权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聚焦人才培养 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表示,我国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源头供给,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2022年,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国家加快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优化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完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发现、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实施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配套政策。
  “中国的教育培训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有效推动了创新发展。”王彬颖表示,中国大力促进科技人才培养,成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
  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全省研发人员数量达130万人,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249家,在站博士后超1.2万人,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91万人、1850万人。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卜玉龙提出,要整合人才、技术、资本、政策等各类资源要素,联合各类创新主体,在构建产学研相融合、上中下游相衔接的协同创新体系上助力,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推动人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发展、创新发展的优势。
开展国际合作 携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张广军表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前沿创新,为应对全球问题不断作出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将与世界各国继续拓展广泛深入的开放合作与交流互鉴。
  “我们一直在聚焦如何进行国际科技创新,希望能加速在核心和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参与本次大会圆桌会讨论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霍斯特·梵格是一位生活在深圳的外籍科学家。他表示,一些突破只有通过全球合作与科学技术交流协作才能实现,而中国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上有100余家境外专家组织、培训渠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在国(境)外专业机构展区深度交流合作。
  张广军表示,将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交流合作,以包容的心态、务实的举措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据介绍,我国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在科技抗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深入务实且卓有成效的合作。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维护国家安全
作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维护国家安全
 
作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的战略部署,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国家安全机关依据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和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连续第五年对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作出贡献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国家安全机关12339举报电话和网站等渠道,积极反映危害国家安全可疑情况,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发现、防范、制止和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独特重要作用。
  今年,国家安全机关从发挥作用的举报人中,评选出黄某某等2名特别重大贡献、杨某某等29名重大贡献、陈某某等54名重要贡献人员。上述获得表彰奖励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既有军人、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又有企业职工、高校学生、个体户、农民、牧民、渔民等。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人民群众,秉持国家大义和公民责任,自觉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作斗争,有效汇聚起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生动景象。为了肯定黄某某等不顾个人安危、协助破获重大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重大贡献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将推荐相关人员参评见义勇为表彰奖励。
  国家安全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动员人民,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基层基础,进一步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奋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
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

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在这四次出舱活动期间,3名航天员在舱内舱外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
  此外,执行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已于4月13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天舟六号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飞行任务。目前,工程全线参研参试人员正在加紧备战,誓夺任务圆满成功。
 
国防部: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有六大创新点
国防部: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有六大创新点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张汨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4月14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主要有6个创新点,为军队兵员补充和储备、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谭克非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日前公布,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征兵工作条例》作为我国依法开展兵员征集工作的重要基础法规,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服务国防需要,以提升兵员征集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征兵工作程序为重点,对征兵工作全流程进行体系设计和整体优化,着力构建程序规范、责权明晰、平战衔接、快捷高效的新时代征兵工作体系,为军队兵员补充和储备、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谭克非介绍,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共11章74条,主要创新点集中在6个方面:一是健全征兵组织领导机制,强化党对征兵工作的领导,构建从国家到省市县纵向贯通,从政府到高校横向覆盖的征兵组织领导体系。二是突出高素质兵员征集,建立综合考评择优定兵机制,明确以大学生为重点征集对象,优先保证高校毕业生和对政治、身体条件或者专业技能有特别要求的兵员征集;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可以再次入伍,并优先安排到原部队或同类型岗位。三是优化征兵体检和政治考核程序办法,明确身体初检结果全国范围内互认,重点考核应征公民的政治态度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四是改进新兵交接方式,将兵役机关送兵和新兵自行报到作为重要交接方式突出出来。五是完善新兵检疫、复查和退回机制,更加注重退回新兵权益保障,解决退回新兵后顾之忧。六是加强征兵综合保障,推进征兵信息化建设,建立公民应征保险保障制度,加强征兵监督检查和表彰奖励,细化完善征兵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罚办法,确保征兵工作依法高效组织实施。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约谈福建省宁德市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约谈福建省宁德市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记者郑钧天)根据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统一部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日前在上海约谈了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当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监管措施,针对其耕地“非农化”等严重问题进行整改。
  记者在约谈会上了解到,2022年10月至12月,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派出督察组,对福建省2022年1月至9月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以及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矿业权出让、露天矿山开采监管等相关责任履行情况,往年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察。
  督察组发现,宁德市违法违规问题情况较为突出,“零容忍”遏制新增违法用地问题不到位,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情况,主要涉及耕地“非农化”、补充耕地项目选址忽视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项目等涉及砂石资源违规处置等问题。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要求宁德市正视问题、汲取教训、压实整改责任,依法坚决稳妥推进问题整改;同时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监管措施,推进节约集约做好要素保障,落实“长牙齿”的执法监管硬措施,积极构建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被约谈的宁德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正视约谈指出问题、深刻汲取教训,坚决立行立改,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契机,推进耕地保护和自然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健全完善。
 
新华网三评“网络乱象”
新华网三评“网络乱象”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自媒体造谣乱象,要治!


  反转来得很快!
  最近网上热传的“中电科加班事件”中的工作群聊天记录,是伪造的!
  7日晚,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通报事件调查结果。目前,涉事者陈某龙已被行政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上热点不时上演“反转剧情”,网民关注“感情错付”,真相大白后只能自嘲一句:“下次且得让新闻飞一会儿”……这大概是近年来不少人“网上冲浪”都有过的经历。
  “反转剧情”的背后,是网上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的乱象。近年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寒门大学生偷外卖”“刘学州被网暴致死”等热议事件中,混杂着不少自媒体的造谣传谣、恶意炒作。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如今网民要想拨开迷雾看到真相,还真是不容易。
  比如,伪造嫁接,以往的谣言大多是一段文字,现在不仅有文字,还有嫁接或者伪造的图片、视频来“佐证”,更有胆大者,连警方账号都敢冒充;
  比如,脑补细节,一些自媒体以热点新闻事实为主干,杜撰各种细节进行渲染,一些刑事案件,警方刚接到报案,自媒体已经详细“破案”了;
  再比如,评论带节奏,一些自媒体“带怒党”紧跟热点,故意歪曲事实,抓住一些细节大作文章,听起来“正义感”十足,实际上不过是制造噱头,将读者带偏……
  自媒体乱象层出不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造谣的成本太低,维权的成本太高。法律要让造谣者心生忌惮,才能打击网上虚假信息,遏制恶意炒作。
  近日,中央网信办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出台一系列整治措施,就是要让法纪利剑树立权威,让那些唯利是图、没有底线的自媒体付出违法应有的代价。
  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无法无天的“江湖”,更不是来去自如的“造谣场”。想不负责任地搞事情,想不择手段地赚流量,打这样的如意算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新华网记者李洁琼、王志艳)
网络水军作恶,要打!


  从直播间里的“假人气”,到电商平台上的“刷好评”,再到点评网站上影视作品“未播先评”……在需要数据、热度的地方,总有“网络水军”影影绰绰的暗影。
  他们躲在键盘后面,不敢露面,却通过删差评、刷好评、改销量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从目前相关部门公布的打击“网络水军”典型案例看,涉案者手法不少,比如造谣引流、刷量控评、敲诈勒索、抹黑对手、发起网暴,等等……把好的踩坏、把死的说活、把烂的捧火,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水军出征,寸草不生”“互联网苦水军久矣”,有网友如此描述“网络水军”之害。
  “网络水军”作恶,该打!
  “网络水军”之所以屡打不绝,主要原因是相关方的利益链条未被斩断,“圈钱至上”“流量至上”的歪风没被根除,滋生“网络水军”的土壤依然存在。要整治“网络水军”,首先要从“利”字入手,彻底斩断“网络水军”的黑色利益链。
  “网络水军”不仅要打,还要打准打痛。
  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整治“网络水军”。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要阻断招募推广渠道、全面查处实施水军活动工具,斩断黑色产业链。除了依法严惩“网络水军”及幕后推手外,也要对恶意雇佣“网络水军”发布虚假信息的不法买方,以及参与其中的“公关公司”等加大打击力度和惩处力度。
  “网络水军”不仅要打,还要打出“组合拳”。
  除监管部门努力外,社会各界也要共同抵制和监督“网络水军”。比如平台方,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技术手段,防范遏制“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等问题。网民要有依法维权意识,遇到“网络水军”,该投诉投诉,该举报就举报。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搜索“打击水军”关键词,可以看到主管部门、合法经营的企业,以及平台方、自媒体、普通网友都在为惩治“网络水军”点赞叫好,在打击“网络水军”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打击“网络水军”,雷霆出击,犁庭扫穴。这是全社会的呼声,也是打击“网络水军”的底气和力量所在。
         (新华网记者黄博阳、李洁琼)
网络戾气歪风,要刹!


  一男子因怀疑同事泄露个人行踪,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多次于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致同事重度抑郁。近日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这起网络暴力事件,施暴者和受害者彼此熟知。更多的网暴事件中,“按键伤人者”是躲在隐秘角落的陌生人。
  不管是熟人在社交群里口无遮拦,还是素未谋面的人在网上恶意攻击,都对他人造成伤害,让本该清朗的网络空间增添了戾气。
  相较于现实社会,网络空间的隐匿性,弱化了施暴者言行的边界感和责任感,非理性的情绪渲泄,成为网暴事件的起源,有些甚至造成悲剧性结局。
  网络暴力害人不浅,要刹!
  刹住这种歪风,法律必须“亮剑”!
  四川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后,泄露女医生信息的3人被起诉后获刑;微信群内多次辱骂下属致当事人抑郁的王某,也受到法律制裁……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要付出代价,网络空间里的法律威严同样不容挑战。
  依法加强网络治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相关法律也在随之跟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均对侮辱、诽谤他人行为的处罚、量刑作出相应规定。近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两高报告也提及治理网络暴力。
  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把“网络戾气”列为整治重点之一,采取严管评论区、整治直播乱象问题、处置网络戾气集中板块等措施。通过这些“组合拳”,让网暴失去存在的土壤。
  重要的事情要反复说,网络不是矮化道德标准的“洼地”,更不是法外之地。把控好“言论边界”,也是在保护好“权利边界”。
  大家共同努力,让网络空间多些正气,消除戾气,变得天朗气清。为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也少不了法律的加持。
  网络戾气歪风,要刹!
           (新华网记者马若虎)
 
西藏:为推动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提供高原动力
西藏:为推动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提供高原动力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春意渐浓,雪域高原生机勃勃。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苗木补种栽种,西藏最大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投产发电……高原上,一幅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推进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正抢抓机遇和时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提供高原动力。
  呵护“地球第三极”——
  天气转暖,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开启新一轮建设热潮。承载着“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的美好愿景,无数建设者扛起铁锹上山造林。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胡志广介绍,2022年该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14万亩,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松土除虫、补栽补种、绿化养护等,确保整体绿化效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绿色,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探索创新拉萨高原山地绿化模式的示范工程,既需要职能部门科学规划,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胡志广说。
  全国两会闭幕后,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拉琼步履不停,组织科研团队对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基础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利用等工作,掌握湿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西藏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拉琼表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我和团队将积极开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态学、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保护两方面的研究,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支撑。”拉琼说。
  聚焦“生态产业化”——
  走进山南市桑日县葡萄种植园,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忙着栽苗、填土、浇水,复种葡萄秧苗。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我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一地生租金、股金、现金、佣金等‘四金’,同时发展光伏产业,在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同时,也保护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桑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勇介绍,桑日县将以葡萄产业为抓手,把产业发展融入生态种植、生态旅游等多元生态产业体系。
  清明刚过,在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旁的林芝镇立定村,以打造“旅游度假村”为主题的干群交流会正在召开。“如何释放土地潜力?如何建设规划?如何实现人畜分离?”林芝市巴宜区副区长杨帆带领国土、环保、城建、乡村振兴等部门负责人,与村民代表热烈讨论着。
  据介绍,广东援藏工作队计划投入4000万元,按“藏族风情古镇”模式将立定村打造成高品质旅游村镇,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海拔约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区甘丹康桑村,占地2200亩、25000多块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这是目前西藏最大的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建设规模“12万千瓦光伏+12万千瓦时储能”,设计年平均发电量2.47亿千瓦时。
  “这是西藏海拔4500米以上光伏+储能能源保供的先行先试者。”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姜佳保介绍,该项目全容量投运后,每年节约标煤7.6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96万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宁介绍,目前该集团正在利用数据中心打造西部地区大型的低成本超算中心。“今年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我们将构建‘云+行业’业务生态,扩展相关行业,助力西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做大做强高原数字产业……今年,西藏将继续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在做大产业规模、打造高原区域品牌、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让绿色低碳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记者林建杨、陈尚才、田金文、聂毅)
        新华社拉萨电
 
新航线、新产线、新大单、新首飞
天津两天四新事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
新航线、新产线、新大单、新首飞

天津两天四新事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最近,中国北方经济重镇天津,在短短两天内接连发生了四件新事——新航线的开通、新产线的建设、新大单的签订、新首飞的完成。
  这四件新事分别反映着中国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工业制造、创新驱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而综合来看,也正折射出中国经济整体回暖复苏的确定性,展现中国经济新活力。
  本月6日早上8时,“现代哥本哈根”轮缓缓靠泊在天津港码头,开始了繁忙作业。这艘载箱量达24000箱以上的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当日晚上从这里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延伸靠泊至欧洲主要港口。
  这意味着,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新航线正式开通。新航线由12艘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执运,每周一班,将中国制造的机电设备等商品出口送至欧洲,将欧洲生产的商品运回中国。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9.89万亿元人民币,累计增速由今年前2个月同比微降0.8%转为同比增长4.8%。这又一次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贸易带来了“中国活力”。
  3月底,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上调至5.1%,高于1月份预测的4.3%。世行行长马尔帕斯日前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改善,世行还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2%,高于1月份预测的1.7%。
  世贸组织本月初发布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1%。世贸组织表示,中国是其上调2023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条新航线由全球排名前十的韩国韩新海运运营。韩新海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柱明表示,选择在天津港开通新航线,不仅因为京津冀地区有成熟的产业和广阔的市场,中国经济复苏助力全球经济回暖也给企业带来了信心。
  同时发生在4月6日的经济事件,还有新生产线建设和新出口大单的协议签署。
  空中客车当日签署协议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以拓展A320系列飞机的总装能力。
  空客天津飞机交付中心总经理施伦普表示,由于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中国民航市场的春天正在来临。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分别同比增长36.1%和756%。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运输量年均增长率将达5.3%,显著高于3.6%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向好,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持续增强。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吸收外资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展现出了强大韧性。
  新的出口大订单来自国际海运需求。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协议,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
  在这个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金额新纪录的订单中,6艘载箱量达15000箱的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由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建造,占所订船舶数量的近40%。
  该型船以绿色甲醇作为主要燃料,可实现全航程净零排放,能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要求,显示了中国强大的船舶制造综合能力。这也是天津造船企业首次建造该类型船舶。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的全部工业门类,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多种产量居全球第一。
  中船天津目前的船舶订单生产计划已排至2026年。企业有关负责人说:“订单将整个产业链企业都带动起来了。”
  4月7日,天津滨海新区。中航工业全新研制并在天津生产的四吨级先进双发多用途直升机AC332,成功完成全状态首次飞行这个“新首飞”,并与用户签订了24架采购协议和意向协议。
  这款直升机被命名为“吉祥鸟”,意味着“好运”,将满足高原地区的通航运输、搜索救援和医疗救护的迫切需求。
  总设计师李生伟表示,AC332在使用性能和成本上与国外同级别先进直升机相当,在海拔4500米、标准大气+25℃的起降条件下,能够实现飞行高度6000米、航程600千米和商载600千克的卓越目标。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实现七连增,达3.0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AC332成功完成全状态首飞,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个新成果。
  (记者梁姊、王井怀、宋瑞、张宇琪)
      新华社天津电
 
吉林: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吉林: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长春4月16日电(记者王晓林)近年来,吉林省内银行机构用足用好支小再贷款政策工具,借助金融科技持续提升普惠小微企业服务质效,并着力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精准支持力度,普惠金融领域持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发展态势,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政策工具用足用好


  支小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引导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融资的一项政策工具。近年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组织吉林省内银行机构发挥这一贷款的总量、结构双重调节作用,持续支持小微企业。
  长春恒盛汽车涂装有限公司是一家2019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随着订单的增多,公司采购原材料面临资金缺口。吉林银行收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靠前服务,在发放500万元信用贷款的同时,提供4.35%的再贷款优惠利率,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原来的贷款利率都在5%以上,这次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5天,非常解渴。”恒盛汽车涂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贵臣说。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丁树成介绍,今年一季度吉林全省累计投放支小再贷款74.85亿元,同比增长162.5%,惠及5487户小微企业。

 
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吉林省益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经销商,与公立医院签有长期供货协议。今年3月,企业在完成订单时突发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公司总经理袁立夫一时犯了难。
  听合作伙伴说如今在线上就可以申请贷款,袁立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下载了吉林银行手机客户端,提出申请后不到4天就发放了48万元的信用贷款。“很方便,解了燃眉之急。”袁立夫说。
  方便快捷的背后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支撑。吉林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邹德龙介绍,结合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数据量化分析等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数字化金融服务,服务面更广,信贷审批平均时间缩短了80%。

 
精准支持“专精特新”


  吉林省金沙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全自动数控生产线研发、生产、服务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年初由于客户回款滞后,流动资金突然紧张。中国建设银行在获知企业资金需求并综合分析企业信用信息后,很快为其办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这样的大额无抵押贷款对于我们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来说非常适用。”金沙数控公司副总经理菅强说。
  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公司部副总经理霍日辉表示,针对“专精特新”、科创类企业抵押品少的融资痛点和堵点,建设银行将企业科技水平纳入评价体系,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服务,将企业的“软实力”打造成融资的“硬通货”。
  企业需求与银行服务的精准对接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帮助。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在指导各银行创新信贷服务的同时,与吉林省工信厅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信息档案”推送机制,为银行全方位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做好信贷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浙江:商品交易市场客流攀升交易回暖
浙江:商品交易市场客流攀升交易回暖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杭州4月16日电(记者屈凌燕)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一季度,浙江全省2868家商品交易市场共实现交易总额5421.01亿元,同比增长5.01%,总体呈现“开局回暖、活力强劲”的消费场景。
  “这段时间来的国外新客户多,老客户在微信、邮件里下单,也比往年要多一些。”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从事对讲机销售的经营户王国田一边整理手头的订单,一边随便扒拉几口午饭。据王国田介绍,今年三月份还新增了不少从事内销生意的客户,新开工建设的工地项目采购方、新开业的零售商到义乌进货铺货。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一季度成交额为518.8亿元,同比增长5.89%;开市以来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
  随着一系列稳市场稳经济稳主体政策落地见效,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信心提振效果显著,客流商流物流全面复苏。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502家工业消费品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2076.31亿元,同比增长8.04%。其中服装鞋帽市场增长幅度较大,一季度成交总额132.04亿元,同比增长16.44%。针纺织品市场随物流复苏领涨优势明显,一季度成交总额达822.52亿元,同比增长15.31%。
  浙江农副产品市场也呈现快速回升态势。一季度,2038家农副产品市场共实现交易总额1420.60亿元,同比增长7.5%。春茶正值上市,茶叶市场交易上涨,实现交易总额33.43亿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安吉中国白茶城就实现交易额约0.35亿元,较上年度上升163.2%。
 
“国之重器”企业的“新智慧”
“国之重器”企业的“新智慧”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管建涛、强勇、闫睿)在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一批“国之重器”企业开足马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断迸发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新智慧”。
  记者日前走进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专项产品加工、装配场景,繁忙的加工现场却难见一线工人。
  “针对专项产品加工,车间搭建了机床+机器手臂组成柔性加工单元,越来越智能。”公司工段长李岩说。
  工信部等部门日前公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协同作业”入选。在智能化改造后,公司加工效率提升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整体产能提升10%,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近年来正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去年11月,由哈电集团牵头发起创建的发电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通过认定,成为黑龙江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哈电集团等17家骨干企业进一步形成合力,引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速。
  自动清洗、自动物流、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在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机座加工自动生产线的应用让操作人员数量较以往减少了80%,工件加工圆度提高350%,同轴度提高400%。
  作为国内最大的特种电机制造企业,2022年这家公司被评为黑龙江省智能工厂,其冲槽、机座、端盖、转轴、绕组等主要工序均实现了智能化,可满足更多用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老工业基地插上了数字化翅膀。截至目前,黑龙江共认定省级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225个,一批“国之重器”企业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筑牢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
  近日,大庆油田采油九厂龙虎泡采油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一台电脑发出报警,值班员佟丽丽点开数字化物联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运维平台,发现注采一班油井压力变送器出现异常。她立即联系作业区运维人员前往处置,20多分钟后,故障处理完毕,设备恢复了正常运行。
  “以前只能通过人工巡检发现设备故障,现在设备运行状态在平台一目了然。”佟丽丽说。越来越多的石油人正享受“数字红利”。目前大庆油田累计完成逾5万口油水井数字化改造,大型站场数字化建设覆盖率90%以上,数字油田建设已初具规模。
  今年1月5日,由黑龙江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牵头,联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企业共同组成的“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老工业基地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迎来全面提速。
  黑龙江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将在“数字龙江”建设上提供产学研用全方位解决方案,在N个重点领域打造赋能平台,带动更多产业领域向数字经济转型。
 
千年闽茶出海忙
千年闽茶出海忙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开茶咯——”
  春和景明,草木繁盛。在闽北武夷山,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喊山”划破天际,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茶山再次被唤醒。
  茶商龚雅玲趁着天气晴好,一早就带着茶工上山采摘。她在武夷山星村镇的400亩茶园,这一季春茶能产毛茶4万多斤。它们将被制成有机红茶和岩茶,销往美国等地市场。
  茶香弥漫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人文交流、民心沟通愈发活络、通畅。茶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书写时代新篇。
多彩闽茶热销海外


  在武夷山下梅村,一个由茶叶、竹筏、浪花及半个地球仪状的基座组成的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小村庄,正是300多年前“万里茶道”起点。
  福建是我国主要产茶区之一,全省300多万亩茶园盛产红白绿青多种茶类,历史上曾以外销蜚声中外。
  茶路繁盛时,武夷山的茶叶从下梅村码头出发,一路穿越亚欧大陆,抵达俄罗斯恰克图。而在更早之前,闽茶便已从泉州等地港口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如今,千年闽茶正重焕风采。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介绍说,近年来,福建大力推动做大做强做优茶叶出口,多彩闽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不断拓宽。
  据统计,2022年,福建全省茶叶出口金额超35亿元,同比增长6.9%,品牌化、高端化初现端倪。
  泉州安溪是乌龙名品铁观音之乡,也是茶叶出口大县。2022年,全县茶叶出口近1.5万吨,销往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该县龙涓内灶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春茶季已经收到来自东南亚的订单约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联合社理事长陈敬敏说,他们的茶叶现在“原料茶变为成品茶”“大宗货变为精加工”“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出口”。
  参加国际展会、开设专卖店、进行品牌巡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福建茶叶品牌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在法国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厅的菜单中,一杯我们的茉莉花茶售价28欧元,我们还成功进驻巴黎的奢侈品专卖店。”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天龙介绍说,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带着“冰糖甜”的福州茉莉花茶大步进入欧洲的时尚之都。
  如今,这家企业在法国的年销售额已达5000万元左右。他们还计划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辐射发展。
  “我们将持续深化‘闽茶海丝行’活动,发挥闽茶文化推广中心作用,支持重点茶叶龙头企业在境外设立闽茶品牌旗舰店,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畅通闽茶外销渠道。”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元素“圈粉”世界


  近年来,伴随片片茶叶漂洋过海的,还有浓浓的中国风、中国韵。
  “我们带了百来个样品做展示,结果都被买光了。”今年2月份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中国白·德化瓷”专题展会上,福建省德化金马车陶瓷有限公司的中国风陶瓷茶具大受欢迎,这让公司艺术总监徐建勇对中国元素出海充满信心。
  “回国后,我们又设计了‘熊猫杯’系列产品,准备推向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市场。”徐建勇说。
  向海而生的福建,有1600万侨亲身居海外。近年来,“以侨为桥”,闽茶推广不断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效提升了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
  2022年5月,一个面向海外的公益性文化交流平台——“福茶驿站”启动授牌。截至今年2月,福建省侨联已授牌海外23个国家和地区25个侨社团和文化类场所设立为首批“福茶驿站”,推动中国茶融进海外家庭、餐厅、会馆、社(街)区。
  “我们将于近期继续授牌15个,加强并进一步拓展‘福茶驿站’布点,携手‘福茶驿站’海外特约合作单位和茶企业合作单位,共同把‘福茶驿站’打造成为助力福茶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亮点、新平台。”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表示。
  走出去的茶文化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茶粉”来到中国万里寻茶。
  和记者匆匆一个照面,伊薇特(Yvette)便又一头扎进了茶山之中。三年前到武夷山的一次旅行,给这个迪拜姑娘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伊薇特说,她要在武夷山生活一个月时间,深入体验如何采茶制茶,学习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
  秀美的武夷山水、浓郁的岩茶岩韵,让伊薇特领略到了中国传统的生活美学。“这里人人都乐于分享自己对茶的感悟。我听鸟儿唱歌,呼吸新鲜空气,心灵和精神得到滋养,感觉自己重新与自然连接。”
  茶味、茶道、茶韵,传承千年的中国茶文化正在海外不断“涨粉”。
  波兰茶友在波兰创立茶文化节,并邀请音乐家到现场表演;巴西茶友给自己获赠的茶叶制作宣传海报,向身边人推荐分享;美国茶友甚至开发了专门的泡茶APP,海外茶友只要输入茶叶名称,系统便会提示如何进行冲泡,还能形成“喝茶报告”,该APP目前已经覆盖10多种语言,拥有1万多名用户……
以茶为“媒”互利共赢


  在安溪县虎邱镇一座海拔955米的山头,云雾中,空气湿润而清新。占地1000多亩的高建发茶庄园里,除了800多亩生态茶园,还有可供几十名访客品茗休憩的建筑。庄园还打造了一整条制茶生产线,入住者可深度感受采茶乐趣,体验制茶工艺。
  这是一次“茶与酒”的互鉴:通过近年来与法国、意大利部分葡萄酒产区的多次互访,安溪把欧洲葡萄酒庄园的管理模式引入茶园管理,目前全县已经建立了类似的茶庄园39座,成为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互鉴助推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茶在“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种植,也是不少沿线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福建茶人从“一带一路”沿线取经、学习,也持续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援外合作,为沿线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群众富裕提供助力。
  突出教育兴茶,从2009年至2022年末,茶叶特色学校漳州科技学院已成功承办35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共有来自55个国家的上千人到校研修培训。
  聚焦介绍农业产业化经验,作为南南合作基地的春伦茉莉花文创园,每年接待六七千名发展中国家培训考察人员。
  茶,也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互利共赢的媒介和桥梁。
  “文化传承”“好啊”
  “一日为师”“好啊”
  “终身为友”“好啊”
  4月12日,18名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华人华侨专程到福州追寻茉莉茶味。在展示完茉莉花茶的非遗制作技艺后,侨亲们还和现场的工作人员共同喊起了福州特色的喝彩——主人唱一句赞美词,客人和一个“好”,现场气氛十分热络。
  一片叶、一朵花、一段喝彩词,便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咖啡的国度,许多人家房前屋后都会种植咖啡树。绽放的咖啡花不仅与盛开的茉莉花一样洁白,而且有淡淡的茉莉花香。
  “我们要把中国的茉莉花茶推广到哥斯达黎加,把哥斯达黎加的咖啡推广到中国。”看到“只闻花香不见花”的茉莉花茶,哥斯达黎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古志宏说道,他们期待一场茶与咖啡的奇妙融合。
(记者邰晓安、庞梦霞、吴剑锋、周义)
新华社福州4月16日电
 
“来了,更有信心!”
港澳同胞融入广州南沙发展
“来了,更有信心!”
 
港澳同胞融入广州南沙发展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广州电(记者周颖)作为粤港澳合作的三大重点平台之一,广州南沙已吸引港澳企业超3000家、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超450个,一批港澳同胞来到南沙搞科研、拼事业、谋发展。
  在南沙,他们的发展前景和生活状况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五名来自科研、创业、就业等不同领域的港澳同胞。

 
“冲着事业发展而来,
没想到人才待遇这么好”


  南沙,位于广州南部,距香港约120公里、澳门约99公里。
  2021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了18年的褚晓文教授,举家从香港迁往南沙。
  褚晓文新的事业起点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这所落户南沙的高校去年9月1日正式开学,致力于建设一所融合学科大学。
  作为港科大(广州)数据科学与分析学域教授,褚晓文的研究聚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方向,成果能直接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好几家总部位于广州、深圳的龙头通信、互联网企业就近开展校企合作,借助褚晓文及团队研究成果,提升了企业的算力、优化了效率。
  冲着科研环境、事业发展而来,没想到南沙对人才的保障同样令人惊喜。褚晓文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港人在南沙工作,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可以免征。他还顺利获得南沙对引进优秀人才的认定,得到一笔可观的安家补贴。
  而对于人才最为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南沙也提供了优质的选择。去年9月,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开学,学校以香港教育课程为基础,与香港课程无缝衔接。褚晓文的两个孩子顺利入读该校。

 
“从新开小店和地铁人流,
我看到了发展信心”


  截至目前,南沙共有港澳青创基地11家、累计引进港澳青创团队(项目)超过450个。青年在这边发展如何?
  线下做快闪活动、去海边的咖啡馆聊项目、跟朋友约场篮球赛……澳门青年李伟杰在南沙的生活丰富充实。25岁的李伟杰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回到澳门创业,不到一年,又将公司迁到南沙。
  为什么这样选择?李伟杰分享了自己的体验:“去年刚来时,接驳南沙与广州中心城区的18号地铁线开通不久,横沥站建得很新很漂亮,客流却不多,仅仅时隔一年,现在高峰时段乘客都挤不进地铁车厢。知名奶茶品牌店、咖啡店也陆续多起来。商业聚集了、人多了,从侧面反映人们对南沙发展充满信心。”
  李伟杰说,转战南沙并非放弃澳门市场。团队在澳门也有工作人员,只不过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做文创潮牌,要进入公众视野,还是要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拥抱更大的市场。
  尽管是轻资产公司,李伟杰坦言,初创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减免半年公司场地租金、给予员工住房补贴……南沙区政府这些实打实的支持,为他减轻不小压力。
  在南沙工作的香港青年萧惠萍说,自己在这边安心工作,主要是没有住房后顾之忧。她入住的港澳青年公寓,租金大大低于在香港的房租。尽管每个月的薪金收入比不上在香港,但生活成本低、开支少,每月还能结余不少。
  根据南沙区去年新出台的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萧惠萍交满半年社保,还能获得一次性6万元的人才补贴。萧惠萍说,自己最近正在了解“薪金补贴”的相关细则,准备申请。

 
“住在哪里不重要,
各方面的融合才重要”


  今年1月1日,“澳车北上”政策正式落地,经海关等部门验放后,澳门单牌车可以行驶到广东。
  这对澳门籍建筑工程师萧志泳来说,来内地更方便了。因为业务需要,他每隔一两个星期要来南沙一趟。现在自己开车过来1个多小时,早上来晚上回,非常方便。
  萧志泳说:“往来更便利了。如今更重要的是融合,人才、金融、法律、工程各方面的融合。”
  去年,首批16名港澳人才获颁“广州市南沙区内地首批港澳工程人才职称证书”,取得职称证书的港澳人才在内地承接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与内地工程师享受相同的资质和待遇。
  萧志泳便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拿到职称,有种在内地有“根”、两地相融的感觉。以后要开展业务随时有机会。
  这种融合的理念渗透在南沙发展的“血液”中。作为公司的副总工程师,香港人王汉良参与南沙多个大型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对南沙的发展有着更宏观的认识。
  “将南沙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区,对它的规划设计不是从一地着眼,而是从大湾区的定位、布局去考虑。例如,高质量和创新是大湾区的关键词,我们在区域空间设计上,就为新技术产业转化,预留空间余量。”王汉良说。
  在他看来,南沙正在加快建设成为“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
 
校企互动频繁 学生就业心安
四川高校春季校园招聘见闻
校企互动频繁 学生就业心安

四川高校春季校园招聘见闻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唐文豪、邢拓、吴晓颖)在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202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现场,几个学生看到宁德市组团招聘的展板,随即快步走向投递简历的队伍。
  三月开始,宁德市国资委带领出资企业,组团前往成都、武汉等地高校招引人才。
  “目前,从咨询和面试情况来看,同学们对我们宁德这样具有发展潜力的三四线城市充满期待。”宁德市国资委四级调研员陶化兵介绍。
  记者走访四川多个高校春季招聘会现场,发现像宁德市这样组团招聘的情况不在少数。
  在四川大学一场宜宾市专场招聘会,宣讲教室里座无虚席。“宜宾近几年发展较快,学生对宜宾的了解程度和投递简历积极性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事部副部长王昌平说。
  西南财经大学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利军介绍说,今年开学以来,已经有宜宾、绵阳、重庆、厦门、衢州、宁波、宁德、深圳等十余个地区组团来校招聘。最多的一场专场招聘会汇集6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超千个。
  地方企业带着人才引进政策组团进高校,高校带着学生简历进企业,随着教育部今年部署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深入推进,这样积极的“双向奔赴”在今年四川高校春季招聘季成为常态。
  “在学校层面,我们已经去了西安、厦门、广州等地访问企业。学校也要求各个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访企拓岗。”徐利军说,学校摸清企业用人需求,在全校范围内推送招聘信息,对报名学生的简历进行筛选优化以后再直接带去企业。
  由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合访企拓岗暨校企对接活动近日在重庆举行。60所四川高校、50所重庆高校和200余家重庆企业面对面交流,为川渝毕业生就业量身定制校企对接会。
  “学院通知即将带队去我意向的公司访企拓岗时,我觉得很惊喜。”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应届毕业生王语晗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求职经历,“我意向岗位在太平洋产险总部,竞争很激烈,本来心里有点发怵,但学院老师先直接把我的简历带去公司,又‘一对一’对我进行面试指导,这让我更有底气了。”
  据悉,四川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近63万人。为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四川实施就业市场拓展、智慧就业建设、信息咨询提质等行动。为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今年统一组织川内高校分别赴重庆、江苏等地开展集中访企拓岗。
 
杭州:大专学历可落户市区
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
杭州:大专学历可落户市区

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杭州电(记者马剑)杭州日前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对已在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毕业生,可在市区办理落户。同时,全面放开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三县(市)城镇落户条件。
  根据近期对外公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杭州优化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对已在市区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毕业生,可在市区办理落户;4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可按“先落户后就业”的原则,在市区办理落户。
  在放宽投靠落户条件方面,杭州明确,长三角区域户籍居民在杭州市区办理夫妻投靠和老年投靠落户时,取消申领《浙江省居住证》的条件限制,实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投靠在杭子女,本人或子女在杭州市区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不受“外地身边无子女”的条件限制,可在市区办理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全面放开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三县(市)城镇落户条件,在三县(市)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就业为条件的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提升县城落户吸引力。
  据悉,该意见自2023年5月8日起施行。
 
荆州:千古名城谋“复兴”,文旅融合唱好戏
荆州:千古名城谋“复兴”,文旅融合唱好戏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熊琦、龚联康、万芃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月9日下午,湖北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的AR剧场里座无虚席,一场通过“真人演绎+幻影成像”的舞台表演《屈原》,正带领200多名游客穿越千年历史,见证爱国诗人屈原悲悯而又伟大的一生。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从孕育了屈原诗篇的楚国故都,到弥散着战火硝烟的三国名城,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这座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但长期以来,由于文旅产业链薄弱,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外地游客来到荆州后,往往游览半天便无“景”可看,只能匆匆“过境”。
  如何让沉睡千年的历史“活起来”“火起来”?荆州从引入“龙头企业”开始破局。2019年9月,一期投资超30亿元的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开业。
  “通过深度挖掘楚文化,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故事精妙融合,定制了《楚乐》《屈原》等多个故事性与感染力交融的项目,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荆州方特总经理佟兴说,作为湖北首个大型高科技传统文化主题乐园,东方神画开园3年多来,已接待省内外游客450多万人次。
  “周末和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很多都是周边城市的亲子客群。”荆州市一家度假酒店的负责人说,在东方神画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核心景点也被串联起来,带动了区域整体旅游市场的提档升级,打破了荆州文旅行业的发展困局。
  “从‘引过来’到‘留下来’,从‘过境游’变为‘过夜游’,荆州的旅游格局发生了全新变化。”荆旅集团董事长邓勇说,随着千年古城的人气持续攀升,荆州趁势对文旅产业展开强链、补链工作,打造具有荆楚特色的文旅品牌,文旅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嵌在亚克力柱里的古玉模型,可AI换装体验楚国贵族服饰的互动大屏,楚人冶炼青铜器的场景还原……3月31日,位于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核心景区的楚王车马阵景区出土文物陈列馆开馆。这座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加持下,正变得“可看、可听、可感”。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傍晚时分,走进位于荆州古城东门外的荆街,街口的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光影之下,16栋仿古建筑沿着护城河东南岸排列,刘、关、张主题雕塑,战鼓艺术墙,水景赤兔马等景观小品穿插其间,形成独具韵味的三国主题街区。前来逛街和用餐的市民和游客或悠闲漫步,或健步穿行,街区内一派繁荣景象。
  “《三国演义》共120回,其中72回与荆州有关,我们通过强化三国文化印迹打造出一个集荆楚美食、江汉平原水乡特产、文创商品于一体的消费空间,让这里成为荆州人的‘待客之所’。”湖北荆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雄说,自2022年9月开街以来,街区人流量屡创新高,今年元宵节单日客流已突破5万人次。
  随着一批新建文旅项目逐步落地、城区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散落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串珠成链”,开始呈现规模效应。荆州市文旅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荆州市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7亿元,来自河南、湖南、江西等周边省的游客数量稳步提升。
  “作为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的荆州灿烂辉煌,今天的荆州生机勃勃。”荆州市相关负责人说,历史文化资源是荆州最具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独特优势资源,未来荆州将继续深挖文化“富矿”,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活力。
 
广交会“一房难求”见证文旅复苏
广交会“一房难求”见证文旅复苏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新华社广州4月15日电(记者周强、解益坤、卢鉴)新启用10万平方米展馆、超3.4万家的线下参展企业……4月15日至5月5日举行的第133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眼下,来自全球的参展商、采购商云集广州,中心城区不少商务酒店再现“一房难求”,见证中国文旅消费加快复苏。
  “今年广交会行情火爆,不仅普通展位已经订满,一些商务和会展酒店甚至‘一房难求’。”第6次参加广交会的俄罗斯采购商斯拉斯京·安东说,自己从莫斯科坐了8个小时的飞机来到广州线下参展,多亏提前1个月前就请中国的朋友帮忙在广交会展馆附近订房。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除了在广交会举办的海珠区,在越秀区和天河区等其他城区,广州部分三四星级酒店,特别是有接待国内参展团传统的酒店预订都十分热门。在距离广交会展馆30分钟车程的广州白云宾馆,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4月14日至4月17日是广交会期间,双床房已经全部订满。”
  美团、大众点评相关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首期,广州地区的住宿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0%。另据携程数据,广交会期间广州酒店的订单量环比前一月增长150%,而在4月15日当天,广交会展馆附近的部分酒店大多数房型已订满。
  在广交会展馆周边的五星级酒店,订单已近饱和。在毗邻展馆的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一层大堂人头攒动。“广交会一期前3天,酒店730间客房入住率超过九成,七成是来自欧美国家的客商。”广州香格里拉市场传媒部总监朱红说,“今年目前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八成业务。”
  事实上,酒店“一房难求”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文旅产业正在加快复苏,彰显中国经济的活力。
  据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秘书长郑穗宁介绍,目前进入广交会期间,加之五一黄金周,大大小小的会展不停,市场利好消息不断,酒店行业的传统旺季会更旺,“我们对会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兴旺充满期待与信心”。
  业界人士表示,中国多个城市快速回暖的会展经济将给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广州市贸促会主任杨勇说,会展经济以1:9的经济效应,推动广州旅游、住宿、餐饮、通讯、运输和广告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交会,对区域经济也将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携程数据显示,近一个月,该平台上“广州”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前一个月增长超两成。飞猪数据显示,近一周飞往广州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215%,其中境外城市出发飞往广州的机票预订量劲增超10倍。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表示,今年以来,广州迎来会展经济的强劲复苏,第133届广交会规模为史上最大,加上琶洲港澳客运码头的启用,将给广州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峡,开往春天的游轮
三峡,开往春天的游轮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李晓婷、周思宇、王嘉轩)沿长江三峡游览,一艘艘游轮穿行于两岸繁花间。在奇山险滩的小三峡景区轻闻“两岸猿声啼不住”;在古色古韵的大昌古镇品一碟非遗雪枣;在两岸万亩李花间欣赏落英缤纷……这个春日,重庆三峡库区再一次热闹起来。
  “一直听说小三峡特别美,亲眼看到名副其实。”在小三峡景区的一艘游船上,几位来自北京的老年游客正举着自拍杆拍照,一行人自驾从北京一路开到重庆。他们告诉记者:“现在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还有门票优惠,秋天红叶季的时候还想再来玩。”
  “相比于往年,如今自由行散客大大增加。”重庆市巫山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章玉新向记者介绍,这些散客停留的时间更长,体验的项目更多,对本地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更强。
  今年以来,全面停航达4个月的“长江传说”游轮复航,吸引八方游客观赏长江三峡风光,带动沿线区县文旅消费恢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巫山县接待游客530.3万人次,同比增长35.32%,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46.76%。
  “在激烈的文旅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需要‘软硬兼施’,除了在景区建设、酒店、交通、餐饮等硬件上下苦功夫,还要不断修炼内功,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意识,让游客宾至如归。”章玉新说。
  第五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正在举办;4月上旬,首届三峡黄桃花节将在奉节县开启。除赏花、春游外,特色文艺演出、农特产品展示、互动拍照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重庆以花为媒,通过“一枝花”,不断增强三峡对游客的吸引力。李花节启幕以来,巫山游客接待量比2019年高峰时增长17%,上升势头明显。
  “生态”与“人文”的牵手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活力,拓宽文旅消费路径。在3月29日开幕的第五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上,来自各地的电影人齐聚一堂。在电影周一场对谈活动上,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感慨,巫山是一个“天然摄影棚”,在电影产业发展上有广阔天地,应继续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电影为媒,彰显三峡魅力。
  秀丽三峡正成为各地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地”。巫山县文旅委主任曹启志表示,未来巫山将进一步抢抓文旅复苏先机,不断推出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开拓文旅发展新路径。
 
潍坊再聚世界风筝爱好者
潍坊再聚世界风筝爱好者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据新华社济南4月16日电(记者陈国峰)4月的山东潍坊市是风筝的海洋,天空中飞满姿态万千的风筝。4月15日,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如约而至,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风筝爱好者云集潍坊,比试风筝扎制水平和放飞技艺。
  鲸鱼在空中“遨游”,高铁“开”到天上去……随着风筝一同放飞的是风筝艺人的想象力。
  “大家一起用力拉绳!”在潍坊滨海风筝放飞场一角,上海志华风筝队队员们正齐心协力放飞巨型鲸鱼风筝。这支由十几名退休老人组成的风筝队已经是第8次来到潍坊。他们把最好的作品带到潍坊,包括一只铺展面积达350多平方米的三叶虫造型风筝,引得观众啧啧称奇。
  “快看!”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一节“火车头”带着50节“车厢”咻然腾空。这条长150米的高铁造型风筝,是年轻的风筝艺人张华刚带领团队花半个月时间制作的。“高铁是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我作为风筝艺人,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高铁技术的崇敬。”张华刚说。
  潍坊国际风筝会迄今举办40届,74岁的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效东一届不落。“早期参加比赛的都是传统风筝,最近十几年越发注重创新。我把年轻时学的修表、木工、服装等技艺都用在风筝制作上了,使风筝在空中既能动也能叫。”他用声、光、电等科技元素让风筝“活”了起来。
  今年,张效东带着他制作的“嫦娥奔月”风筝参加风筝会。他说,为了创作一件作品,经常饭不思、觉不睡;当作品放飞成功,会非常欣慰。现在,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闲暇之余,他就到学校去教授风筝制作技艺,传播风筝文化。
  当前,潍坊国际风筝会不再只是推广风筝运动的舞台,也成为传承风筝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增进国际友谊、促进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风筝会带动下,潍坊的风筝产业发展兴旺。目前潍坊共有风筝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销售额20多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风联副主席、中国风协主席刘北剑表示,历届风筝会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大众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潍坊国际风筝会迈过40载,“风筝一线牵,世界心相连”的故事仍在续写。
 
吕梁:花间一壶酒,古镇携手游
吕梁:花间一壶酒,古镇携手游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花间一壶酒,醉美杏花村。春到吕梁,酒都汾阳“杏花村”成为很多人踏春、赏春的好去处。在最近举行的“杏花节”期间,游客们赏花品酒、听戏游园、打卡拍照,在“酒文旅融合”的热潮中感受“诗酒天下第一村”的沉醉与芬芳。
  近年来,山西吕梁市依托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特色资源等优势,正在以“一东一西”两大核心景区为抓手,积极构建文旅融合大格局,助力吕梁文旅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其中,“东”指的就是位于吕梁市东部的汾阳杏花村。
  据了解,杏花村汾酒集团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山西省工业旅游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酒业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汾阳市博物馆新馆也正加紧施工,这是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中第一个落地项目,建成后将通过8个不同展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当地历史悠久的诗酒文化。
  汾阳市副市长王宝启表示,当地还将建古杏花村20景、酒文旅小镇,推动酒与历史、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汾酒故乡,英雄吕梁”旅游品牌。“以酒为媒、以文促旅、以旅招商,力争‘十四五’末的白酒产能达50万吨,产值达500亿元,旅游人数达500万人次,文旅项目收入达50亿元。”
  与杏花村呼应,“一东一西”的“西”指的则是吕梁文旅的另一张金名片——位于吕梁西部临县的碛口古镇景区。
  碛口古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在东西部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晋商发祥地之一。明清至民国时期,凭借“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的黄河水运优势,碛口古镇逐渐成为北方著名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鼎盛时期码头每天来往船只就有150多艘。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些年,吕梁加大对碛口古镇的提质升级和开发保护,大型实景剧《如梦碛口》、“枣儿红了”红枣旅游文化节及各种年画展、剪纸展、美食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这里成了游客热捧的网红打卡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吕梁市临县碛口景区管理中心规划科科长白永军表示,“碛口景区的保护开发,已经从主要对街巷及建筑外立面进行保护、修复,开始向旅游业态和建筑内景升级改造转变,建议临县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和古村镇文化,真正将碛口景区打造成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的核心景区。”
  吕梁市当前正在重点打造的碛口古镇,就是以碛口为支点,串联带动兴县蔡家崖、方山北武当、岚县饮马池、石楼黄河奇湾等景区发展,进而高标准打造“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进一步促进吕梁西部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吕梁市近几年还组织编制了《吕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吕梁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市级旅游规划,各县(市、区)全域旅游规划和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体系也基本构建完成,正在推进市级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方位做好“一东一西”顶层设计。按照规划布局,2022年全市累计实施总投资325.22亿元的34个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包括续建项目16个,新建项目18个。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从“汾酒故乡、英雄吕梁”城市品牌越叫越响,到苍儿会生态康养游、贾家庄研学游入选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再到兴县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旅融合探索正在吕梁大地结出硕果。 (本报记者柴婷)
 
甘肃: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甘肃: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兰州4月16日电(记者王朋、崔嘉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走进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0多座温室大棚正值丰收,大樱桃娇艳欲滴、令人垂涎。“每个大棚预计收入超过15万元。”兰州市红古区红古村村民李伟说,去年以来,企业将温室大棚承包给了村民,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助农销售。他承包了两座,眼下大樱桃供不应求。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我们正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国人大代表、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告诉记者,全国两会后,她深入公司在甘肃省内各地建设运营的种羊场、食用菌生产车间、温室大棚,探索如何发挥企业技术、管理、销售等优势和当地农户有效对接。
  “今年,企业将在种羊繁育、生态休闲观光、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探索。”尹建敏说,近半个月,企业先是借助兰州和南京的城际文化交流活动,将高原有机大樱桃、东乡贡羊等企业特色农产品推介至南京;继而在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举办了大樱桃采摘节,首次将休闲观光与特色农产品销售结合。两次尝试,均取得不错效果。
  甘肃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甘肃今年将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方式,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定西马铃薯、陇西黄芪、岷县当归、静宁苹果……以前用来寄托乡愁的“土疙瘩”,正在成为叫得响、卖得旺的“香饽饽”。
  “特色农产品叫得响、卖得旺,离不开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通过种业振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甘肃大有可为。”马忠明说,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年制种面积占全国超过50%;定西市不仅是我国商品马铃薯的主产区,也是国内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之一,年产脱毒种薯超过200万吨,年产马铃薯原原种14亿粒,还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国。
  全国两会后,马忠明和研究团队先后到河西走廊等地,探索种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方向。“良种是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核心。”马忠明说,今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将着重推广“陇单9号”“陇单10号”等玉米新品种、“陇薯9号”“陇薯10号”等马铃薯品种和部分小杂粮品种。目前“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比重已超过一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眼下正是马铃薯、制种玉米的播种期。记者在甘肃中部的陇西县、安定区等地了解到,今年,农机租赁等行业发展势头正盛。
  在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村民王刚从村里的农机合作社租赁了一台马铃薯种植机。“根据不同生产环节,每亩农机租赁费用30元至200元不等,非常划算。”王刚说,关键是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他打算今年在种植20亩马铃薯的基础上,再流转一些耕地种植马铃薯。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甘肃着力以农业机械化为抓手,助力农机租赁、土地托管等新业态的发展。”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刘文武说,今年,甘肃将持续推动科研单位和农机企业联合攻关,加快适应小地块和坡度15度以上地块、适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的专门农机具研发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村级农机服务队,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装备支撑。
  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甘肃今年还将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倍增行动、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开发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黄土高原上的小田并大田
黄土高原上的小田并大田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太原4月15日电(记者唐诗凝、马晓洁)山峦逶迤,梁峁层叠。地处吕梁山南麓、黄河东岸畔的永和梯田里,一台台农机来回穿梭。
  “今年我们村新改造了2500亩地,全部能用上拖拉机,农活儿干起来省事多了。深耕、旋耕工作正在收尾,谷雨后就要开始玉米和高粱的播种了。”山西省永和县白家腰村村民小组组长白红生欣喜地说着地里的新变化。而几年前,农机轰鸣的春耕景象在这里还很罕见。
  永和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35万亩耕地中坡耕地占比超过70%。“小、短、陡、弯、碎”的耕地条件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瓶颈何以突破?改地势在必行。
  2021年末,永和县被确定为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试点县,两年来依山就势累计改造完成3220亩,农田地块实现了“小并大、短变长、陡变缓、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丘陵山区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等问题,耕地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永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田华介绍,2023年将投资2800万元,预计新改造1万亩地块,努力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无法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发展短板。
  “宜机化改造过程中,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田华告诉记者,修筑田埂和外高里低的反坡式梯田改造方式,有利于水土保持,“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单位亩产提高20%以上。”永和县还规划在田坎上种植连翘、酸枣等多年生药用灌木,保持水土的同时提高经济收入。
  小田变大田,坡地变良田。农户对宜机化改造的认可度高、参与意愿强,示范带动作用愈发明显。在王家崖村,村民任志林欣喜地向记者介绍自家刚刚完成宜机化改造的30亩地块。“两三天就全改好了,完全不耽误春播。以前是坡地的时候耕作只能靠人工,现在改造完,拖拉机进地几个来回就能种好,省钱又省力。”任志林说。
  宜机化改造不仅整合了农田,还为永和县农业生产托管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2019年,永和县启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宜机化改造后,有效耕地面积增加,作业效率提升,改造田实现全面托管。去年秋天,改造田内种植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亩均增产30%以上,户均增收2000元。
  从前“扶犁扬鞭”,如今“铁牛翩翩”。目前永和县改造田能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要求。“宜机化改造有力提高了我们的农机装备水平。”永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郝建明介绍说,2022年全县新购置农机具500余台,农机保有总量达2500余台,改造后的区域综合机械化水平由30.8%提高到了85%。桑壁村村民李辉刚购入了一台160马力的拖拉机,成为了一条龙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的农机手。“我之前的拖拉机是50马力的,作业效率低,现在换了大农机,耕起地来又快又好。”李辉说。
  永和县委副书记胡国华说,进入“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托管”的新阶段后,这种双重探索将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结合永和梯田3A级景区创建、有机旱作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等,永和县深挖梯田文化和农耕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春暖田沃,夏盈碧波,秋色丰满,冬临素裹,一幅生机勃勃的永和梯田“四季画卷”在黄土高原徐徐铺展。
 
“种风景”的新农人
“种风景”的新农人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春和景明,繁花似锦。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景区,李端铭正在花田里检查油菜花的状态。对面的古村山路上,慕名来到篁岭的游客往来穿梭,或在栈桥索道上俯瞰遍野金黄,或在山谷梯田间细嗅花草芬芳。这番景象让身为景区农业拓展部负责人的李端铭既满足又欣慰。
  “普通的油菜花花期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但在这里可以达到一个半月。”李端铭告诉记者,每年油菜花季,经他打理的梯田花海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今年3月,篁岭总接待人数达到48万人次。
  油菜本是油料作物,在婺源却被“种”成了一张金黄色的名片。山坡上、田垄间,油菜花绽放,映衬着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一幅秀美的春日画卷。
  想要在篁岭“种”出这番春景,各时令都有严格步骤。每年7月上旬,李端铭就会制定好新一年的油菜种植计划。七八月除草,九月耕田,十月中旬前油菜籽必须播撒入土。李端铭说,如果迟了,油菜出苗即遇冰冻,“跟动物一样,冬眠的话就不长了”。
  为了让油菜花绽放得更美、观赏期更久,李端铭还会同步进行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通过对比每一品种的抗寒、抗旱及耐病性,选拔出挺过冻旱夹击且强壮生长的油菜,装点新一季的风景线。
  除了像李端铭一样以花海聚人海的“油菜花匠”,中国广袤的乡村还涌现出更多“种风景”的新农人。在江西省高安市,江西邓志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志平化身“园林艺师”,既卖苗木,亦售风景。
  邓志平的园林基地占地三万亩,其中包括500亩的观赏性彩叶林。游客春日赏樱、夏日观荷、秋日看枫、冬日寻梅,一年四季都可在诗意田园中感受自然。
  邓志平曾从事木材加工行业多年,后来从“砍树”的木材加工生意转型从事“植树”的园林绿化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邓志平将一片片残次林、一座座荒山变成了栽有罗汉松、红花丹桂、猴樟等200多个品种的苗木基地。
  基地中最具特色的品种是猴樟。邓志平介绍,猴樟杆形通直,树冠分枝匀称,能防风固沙,是城市优秀的绿化美化树种。他与专家合作开发,反复试验改良猴樟品种,产品销往湖南、广东、福建等多个省份。
  仲春时节,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的茶山,青绿氤氲。来到浮梁县进来茶叶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只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随地势起伏蜿蜒生长,似绸缎披挂在山丘之上。
  茶山上除了辛勤劳作的茶农,游客也纷至沓来,登上高低不同的观景台,用镜头定格醉人的景、迷人的绿。“茶农种茶时有讲究,之所以种成一排一行、一浪一浪的样子,一是方便生产作业,二是更有观赏性。”寒溪村党支部书记谢恩安说。
  浮梁的茶园不仅受游客欢迎,还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土壤。在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广袤茶田中矗立着两个镂空白色“茶杯”,杯中热茶升起的彩色“烟雾”如同两张对望的面孔,仿佛一对友人在田间饮茶。
  这件名为“对饮”的作品由以色列艺术家大卫·歌诗坦创作,也是国内外艺术家共同参与的“艺术在浮梁2021”展览中的作品之一。结合浮梁文化、与村民共同创作,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为乡村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眼下,浮梁县进来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在打造瓷与茶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景区。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制茶,还能用自己制作的茶具饮茶。合作社负责人徐姗姗说,希望通过文旅融合进一步打响“浮梁茶”的名号,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发展。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茶山变金山,茶园变公园。”谢恩安说,接下来要进一步让艺术与农业交织、旅游与茶业融合,不断丰富本地的休闲农业形态,“种”出更多好风景。
    (记者刘杨、朱雨诺、舒畅)
      新华社南昌电
 
中老铁路“旱码头”为多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老铁路“旱码头”为多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万象4月16日电(记者樊曦、孙一、邢广利)填写铁路箱出站单、提取空箱、安排货物装箱……15日,在中老铁路万象南站,吴阿强只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1000多吨铁矿石的装运计划。
  29岁的吴阿强是老挝华人,就职于老挝玉溪铁大矿业有限公司,公司自去年4月起将铁矿石由公路改为铁路运输。“相比之下,铁路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单次发货量也更大。”他说。
  万象南站是中老铁路老挝段主要货运站,靠近老挝与泰国边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物流转运配送区位优势,万象南站成为中老泰等国货物中转的“旱码头”。
  “中老铁路开行以来,企业货运量持续增长。我们提前制定货运计划,统筹抓好装车计划审批、运能匹配和空车空箱调运等工作,为货运上量创造良好条件。”万象南站站长李同许说。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开通运营,凭借其安全快捷的优势,受到客户青睐,货运量不断攀升。以万象南站为例,2022年日均装车28车,2023年截至4月14日日均装车49车。
  4月的老挝正处旱季,烈日炎炎。万象南站换装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一个个集装箱从换装场一侧的中国标准轨列车上被吊起,又被稳稳地装在换装场另一侧的米轨列车上。吊装完毕后,米轨列车将向南驶向泰国。
  万象南站换装场于2022年7月正式建成投用,中国铁路网与中南半岛米轨铁路实现“硬联通”,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展望未来,发展的画卷已然绘就:以昆明为中心的国际班列,向北辐射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中国内陆物流节点,与“一带一路”中欧通道互联,打造东盟—中国—欧洲大通道;向南通过中老铁路、中南半岛米轨铁路到达泰国、新加坡等地港口,形成陆海联运的国际新通道。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告诉记者,目前近九成跨境货物从中国经中老铁路过境老挝后,向南转运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辐射覆盖1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4月13日期间,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开行货物列车1130列,同比增长122%,货物发送量突破118万吨。同时,中老铁路老挝段货物品类也更加丰富,已从开通初期的10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
  据世界银行测算,在过境流程足够高效的前提下,中老铁路可将昆明到万象之间的运输成本降低40%至50%;如果跨境货物到达万象后转运到米轨铁路上,昆明到泰国林查班港之间的运输成本将减少40%以上。
  老挝琅南塔省省长坎莱表示,老中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以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推动了老挝物流和客流发展,加快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开发步伐,为老挝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注入了新动力。
  刘宏表示,下一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将更精准地投放运力资源,同时围绕老挝铁矿石、农产品、钾肥等特产丰富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货运组织模式,优化运营管理,持续提升货运服务体验,为中国、老挝及邻近的东盟国家企业和民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红利。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通车,为泰国小城带来新机遇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通车,为泰国小城带来新机遇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正值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假期,泰国北部边境口岸廊开出境人员川流不息。泰国司机英顶着烈日,开车将出境人员通过大桥送到湄公河对岸的老挝口岸。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13日全线通车后,前往老挝乘坐列车的人员更多了,英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廊开口岸与老挝首都万象隔河相望,英在廊开口岸经营过境旅客运输生意已经30多年。中老铁路2021年12月开通以来,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13日全线通车,昆明与万象之间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为英的生意锦上添花。他说:“一年多来,乘客数量明显增长,许多人咨询如何在到达老挝口岸后转车乘坐中老铁路列车。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我们的车队要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客流量增加的需要。”
  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这座小城迎来不少专程经此前往老挝搭乘中老铁路的泰国游客。在英与记者交谈期间,停车点就来了两名专门从外地赶来要搭乘当天的中老铁路列车在老挝旅行的泰国游客,英耐心地向她们介绍过境后如何前往万象车站。
  记者来到廊开旅游协会顾问基拉农经营的酒店,她正在前台帮忙招呼客人。她告诉记者:“中老铁路已成为泰国人到老挝旅游的新热点,许多游客选择在廊开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过境去老挝,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
  基拉农看好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带来的新机遇。她说:“廊开正在为迎接中老铁路国际客运线路带来的中国游客做准备,我们到清迈等地学习接待中国游客的经验,正在制作中文指示牌、中文菜单,培训会中文的工作人员。”
  “自从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开通的消息传来,我们接到大量泰国客人关于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去中国旅游的咨询,廊开和泰国各地的旅游从业者纷纷决定尽快组团考察,以制定旅游相关行程。”基拉农说。
  新冠疫情对廊开的经济造成很大冲击,但中老铁路的开通为当地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商业贸易、建筑业等各个相关行业都从中受益。
  廊开海关服务处处长威他瓦告诉记者:“中老铁路的开通为泰老中三国之间货物运输带来了便利,运输时间从原来的数天缩短到仅需10个小时,为需要快速运输的商品,如生鲜水果等提供了更好的运输方案。”
  廊开商会主席蒙尼帕经营一家建筑公司,一年多来明显感到机遇增多。她接受采访时说:“中老铁路促进了泰国与中国和老挝之间的贸易往来,泰国政府加大了对廊开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廊开的经济发展趋势好,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廊开青年商会主席乍加林也对记者说:“商会正在计划组织考察团乘中老铁路列车到昆明,进一步到广州、上海寻找商业机会,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家来廊开投资合作。”
  “中老铁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出行的便利促进了互相之间的沟通,促进了泰老中三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基拉农说。
    (记者王媛媛、林昊)
  新华社泰国廊开4月15日电
 
七国集团外长会在日本举行
当地民众集会抗议示威
七国集团外长会在日本举行

当地民众集会抗议示威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日本轻井泽4月16日电(记者涂一帆、张笑宇)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外长会16日在日本长野县轻井泽举行。当天,一些日本民众参加反对七国集团的抗议活动。
  与会各国代表当天下午乘坐列车抵达轻井泽。日本民众在车站附近举行的抗议集会中质疑七国集团的作用,打出“反对七国集团”“不要战争”等标语。
  据共同社报道,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局势以及核裁军等。
  根据日本外务省发布的消息,日本外相林芳正当天与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举行双边会谈。另据日媒报道,林芳正近日还计划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其他国家外长举行双边会谈。
  七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组成。日本是今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七国集团峰会将于5月在日本广岛举行。  (参与记者:李光正)
 
苏丹武装冲突进入第二天
国际社会敦促各方立即停火
苏丹武装冲突进入第二天

国际社会敦促各方立即停火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苏丹武装部队和苏丹快速支援部队间的武装冲突16日仍在继续,已造成至少56名平民死亡。联合国、非盟、阿盟等国际组织及多个国家对苏丹局势表示关切,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危机。
  16日上午,苏丹武装部队出动武装直升机打击快速支援部队位于首都喀土穆南部的目标,喀土穆东区的尼罗河大道也时时传来密集枪声和炮声。此外,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还在国内多州激烈交战。
  当地时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同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等地发生武装冲突。
  据苏丹医生委员会16日发布的消息,此次武装冲突已造成至少56名平民死亡、595名平民受伤。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方面伤亡情况不详。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5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敦促苏丹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通过对话解决当下危机,同时呼吁地区国家支持苏丹恢复秩序。声明说,古特雷斯已同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方面通话,并将尽快同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通话。
  联合国安理会15日发表声明,对苏丹突发武装冲突表示严重关切,对冲突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人员伤亡表示遗憾,敦促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恢复安宁,重回对话解决当下危机,要求冲突各方保障人道救援、保证联合国人员安全。
  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15日晚发表声明,强烈呼吁苏丹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暴力,希望国际社会一致努力,使苏丹冲突各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通过谈判结束危机。
  阿盟秘书长盖特15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苏丹冲突各方有责任保护平民安全,他呼吁各方立即停止流血冲突。
  阿尔及利亚总统府15日发表声明说,作为阿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轮值主席国,阿尔及利亚高度关注苏丹局势发展,呼吁各方停止冲突,通过对话化解分歧。
  沙特阿拉伯、约旦、伊朗等国15日也就苏丹局势发表声明,呼吁苏丹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内部分歧。
 
一块攀岩场地,如何成为城市新地标
一块攀岩场地,如何成为城市新地标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新华社武汉4月14日电(记者王沁鸥、乐文婉、赵建通)只需一眼,你便知道这是一块属于武汉的场地。每当夜幕降临,两个高达26米的巨型字母“W”和“H”便会被点亮,闪耀汉水之南。那是以“武汉”拼音首字母为设计灵感的两座攀岩岩壁,也是2023中国攀岩联赛揭幕战的比赛场地。这项近日落幕的赛事,因其地域特色鲜明的岩壁造型,成了被“打卡”和热议的对象。
  一项小众运动的场地,如何“破圈”成为城市新地标?
当军运会遗产与城市性格相遇


  第一眼看到这块亚洲最大室外攀岩场地时,记者被其造型和体积震撼之余,也心生疑问:为什么要把一块城市核心体育场馆外的空间,留给一项小众运动?
  “这块场地是(武汉)军运会设施赛后利用项目之一,由军运会上的威亚塔改建而成。”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锋介绍说,原威亚塔高近70米,用来在开闭幕式上吊威亚实现表演效果。除了改造成攀岩墙以外,武汉体育中心还将塔身中可利用的钢材用在了一座篮球馆和一座网球馆的建设中。
  “选择攀岩,是因为那时它已经确定进入奥运会,并且在欧美和日韩流行了很多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体育局非常重视这个项目,经开区管委会也给予了极大支持,这给了我们信心。”吴志锋说。
  2021年,攀岩项目在东京完成奥运首秀。但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攀岩便已进入中国,并在行业协会、高校和民间爱好者的推动下形成了活跃的社群。得益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攀岩类课程的开展以及校内登山社团的推动,武汉成为培养全国最早一批竞技攀岩佼佼者的“摇篮”之一,也是最早拥有攀岩人口的城市之一,商业岩馆在攀岩入奥之前便已在武汉落地开花。
  “武汉嘛,‘朋克’之都,我们玩户外、极限运动,真是可以。”本次中攀联赛期间在赛场外组织“后备箱集市”的车主“CC”(昵称)说,他的朋友中,许多人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玩滑板、小轮车这些当时的冷门项目。在他这个本地人眼里,攀岩和武汉的城市性格很搭。
自下而上制造身边的明星


  群众基础和政策支持,让大体量的岩壁建设项目落地有了底气。入奥后,湖北省将攀岩列为重点发展的全运会冲金项目。吴志锋说,“W”和“H”两座岩壁已相继承办了湖北省运会的攀岩比赛和省锦标赛,用大赛支撑场地发挥地标性建筑的作用。岩壁也向社会开放,周末的日均流量可达三四百人次,年均营业收入超过四百万元人民币。
  其他历史更长的商业岩馆,也持续为项目吸收着新鲜血液。此次赛事期间,每天都有来自武汉当地岩馆的教练组织小岩友们来观赛。湖北攀岩队的成绩近年来在国内居于上游,此次有牛笛、瞿海滨等名将参赛。很多孩子来现场,都是来等家乡队选手签名的。
  “中攀联赛今年进入了它的第二个五年,除了促进竞技成绩提升,我们也要开始培育自己的明星,挖掘联赛的市场价值。”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攀岩部主任厉国伟说,虽然是小众和新兴项目,但攀岩联赛向着成熟商业联赛迈进的发展逻辑,和其他项目是一致的。
  “造星”是提升联赛商业价值的重要一环。而对于攀岩这项自带“自下而上”发展基因的项目来说,明星可以是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的国家英雄,也可以是身边岩馆里从小一起玩出来的朋友。
  湖北队选手徐梓期此次获得的高人气便是一例。他以前在岩馆里的许多岩友,这次都到现场给他加油。岩友小慧、七夜和小开(昵称)说:“看着他爬,我们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小开翻出四年前和徐梓期组队在岩馆年会比赛上夺冠的照片说:“那真是被他拽着爬上去的!”
  本次联赛最后一天的男子两项全能决赛中,徐梓期挂在距地面十几米的高度,准备通过线路中最后的难点。17岁的少年感到状态正好、满心兴奋,于是挥手和地面上的观众互动。回应他的,是献给家乡选手独一无二的助威声浪。
  这是颇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幕,“武汉伢”在代表武汉的“WH”形岩壁上,为赛事收官战带来情绪爆点。这也是组织方乐于看到的赛事产品亮点。吴志锋说,商业岩馆组成了攀岩生态的“毛细血管”,他们也正在和本地岩馆接洽,未来计划让岩馆赛事落地武汉体育中心。
新潮项目总有新玩法


  除了造星,攀岩在赛事产品的打造上也总有更多可“玩”的空间。甚至不用赛事主办方去设计,观众进入这个场景,自己首先就玩了起来。
  本次赛事历时三天,期间不乏滑着滑板,带着飞盘来看比赛的观众,也有刚在武汉体育中心其他场地踢完足球、打完篮球后路过,被岩壁吸引进来看两眼的小朋友,家长们也乐得陪他们吹吹晚风。户外的观赛空间似乎给了观众们更多自由,也让赛场与城市更为亲近。
  吴志锋介绍,没比赛时,岩壁下本就是一片极限运动场。攀岩、轮滑、滑板、平衡车这些新潮项目,被放到了同一个空间之中。“我们营造的是运动综合体,人们可能因攀岩而来,但不仅能享受到攀岩。”他说。
  此次比赛,场馆方还邀请了武汉一个车主群在场外摆起了时下流行的“后备箱集市”。据介绍,之所以选择这一形式,是因为赛场所在地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有“中国车谷”之称,汽车、露营文化与攀岩的组合,能吸引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在吴志锋眼里,“W”和“H”两座岩壁是传统体育场馆从只做传统体育项目的局面中升级的好机会。这也与中攀联赛第二个五年的愿景不谋而合。
  “联赛如何保持持续曝光,增加比赛看点和市场价值,让观众愿意为它买单,这是我们的希望。”厉国伟说。未来,增加社会俱乐部参赛名额、拓宽转播渠道,都是联赛努力的方向。
 
中国女足与欧洲存在差距,应“知难而不怨”
专访中国女足主帅水庆霞
中国女足与欧洲存在差距,应“知难而不怨”
 
专访中国女足主帅水庆霞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新华社马德里4月16日电(孟鼎博、谢宇智)“我们和欧洲球队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国女足赴西班牙伊维萨岛集训比赛期间,女足主教练水庆霞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她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一句。
  中国女足本次欧洲拉练两场比赛仅取得1平1负的成绩,今年以来在正式热身赛中尚未尝胜绩。尽管战绩不尽如人意,但水庆霞认为,通过与欧洲强队的比赛,球队“得到锻炼最重要”。

 
集训练兵 正视差距


  “当今的欧洲女足代表了整个女足的较高水平。”采访中,水庆霞并不讳言球队在来自欧洲的对手面前常常落于下风。她说:“与她们对阵,节奏上和国内比赛甚至亚洲杯都是不同的。从攻防转换的速度到对抗程度,欧洲球队整体(水平)比亚洲高出很多。”
  依托本地联赛的发展,欧洲女足近年来进步迅速,并逐渐与亚洲球队拉开距离。实力的差距也反映在了比分上。4月6日,去年在亚洲杯上拿到冠军的中国女足以0:0战平在欧洲仅为二流的瑞士队;11日,她们又在与世界排名第七的西班牙女足的比赛中0:3惨负,而后者队中甚至还有多名重要球员因为与主帅不和未被召入国家队,战力大打折扣。
  两场热身赛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水庆霞表示,中国队在对抗方面处于劣势,传球的准确性和反击的效率也有待提高,王珊珊、朱钰等主力球员的伤病对球队的排兵布阵更是影响不小。另一方面,王霜和唐佳丽两名明星球员因缺乏比赛和训练状态不佳同样令水庆霞感到头疼:“王霜回到美国之后,体能在逐渐恢复,唐佳丽在冬训后也比之前有了进步,但她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世界杯的攻防转换节奏和对抗程度都不一样,作为球队核心,她们可能需要付出得更多一些。”
  虽然热身赛成绩不算理想,但水庆霞认为球队整体“比二月份时提升了一些”,节奏上也好了很多。她进一步肯定,这些比赛“很有锻炼价值”:“不管结果怎么样,通过它们,教练员能知道队伍当中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另外我们也要给队员们一个适应过程。现在这支队伍比较年轻,有一些队员才刚打了两三场国际大赛,还需要时间来适应。”
  从二月的集训到本次欧洲拉练,水庆霞不仅为球队选入了不少新面孔,还在比赛中不断试验新阵容,以挖掘新人的潜力。她承认,自己想要“给年轻队员机会”:“我觉得年轻队员得到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她们需要成长,在这过程中犯一些错误也很正常。年轻嘛,肯定要交学费,但将来她们可能会成为一个球队的延续。”

 
鼓励留洋 期待更多队员“走出去”


  眼下中国女足队中有多名球员在海外联赛效力,她们的加入为国家队带来了不少新鲜空气。事实上水庆霞从执掌国家队以来,一直在鼓励球员们走出国门。她说:“我希望有更多的队员走出去,去体会和适应欧洲训练、比赛的节奏,看看外面的足球氛围是什么样的。”
  效力于瑞士草蜢队的张琳艳便是留洋球员中的佼佼者。在与瑞士和西班牙的比赛中,这名年仅22岁的小将首发出战,成为队中表现最亮眼的球员之一。身材娇小的她在速度、技术方面,以及与对手的对抗中完全不落下风,并数次在对方球门前制造威胁。水庆霞用“人小胆大”四个字来评价张琳艳:“在对抗程度和对足球的理解方面,我觉得她做得真的很好。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她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这点我很满意。”
  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留洋之路都一帆风顺。去年夏天签约马德里CFF的唐佳丽便因为签证出现问题,不得不草草结束西班牙之旅回国,且因此长达数月未能接受系统性的训练。水庆霞承认,在留洋过程中,球员确实可能遭遇种种困难,或是因为适应的问题状态出现起伏。但她始终坚信,留洋能让球员得到锻炼和提升:“我们和欧洲人比起来,身体上肯定会有一些差距,但通过在欧洲的训练比赛,你能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知道怎么去利用和发挥亚洲人快速灵活的特点;能找到差距,也能看到自己好的地方。”
  另一方面,留洋球员如何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之间保持平衡也是一大问题。水庆霞说:“中国队的集训时间相对比较长,不像欧洲,球员都散在联赛里,平时打的都是高水平的比赛,集训时间相对短一点。”她表示,为了不让队员们受到影响,需要提前做好与俱乐部的协调和沟通。

 
展望世界杯:“知难而不怨”


  在与西班牙女足的比赛后,中国女足已启程回国,接下来球员将重新回到各自的俱乐部征战联赛,到五月中旬再重新集合,为世界杯展开新一轮备战。
  即将到来的世界杯上,中国队所在的小组中有英格兰队、丹麦队和海地队。其中前两支球队被看作中国队出线路上的最大竞争对手。事实上近期中国女足频繁与来自欧洲的对手过招,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与丹麦和英格兰队的较量进行预热。
  展望小组形势,水庆霞认为,欧洲“无弱队”:“英格兰是欧洲冠军。丹麦也很有实力,之前的比赛中她们赢了瑞典,而我们则输给了瑞典。而且很多丹麦球员现在都在五大联赛当中踢球,整体水平来讲她们还是要高于我们。”至于世界排名较低的海地队,在水庆霞看来同样“不可小视”。“我觉得这个小组其实很困难。”她说。
  尽管出线前景并不明朗,但水庆霞表示球队将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我们的目标当然是希望走得更远。但比赛还是要一场一场去打。无论结果怎么样,球队都需要在体能和技战术上面做应有的准备。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想怎么把现有的人员真正融到一起,至少让人们看到中国女足是一个真正的整体。”她说,对中国女足来说,最重要的是应“知难而不怨”。
 
在对手的主场,高举起五星红旗
在对手的主场,高举起五星红旗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新华社伦敦4月16日电(记者张薇)当张志磊15日晚披着中国国旗登上伦敦铜盒体育馆内的拳台,迎接他的是响亮的嘘声。毕竟,他的对手是英国本土名将乔伊斯。他要在对方的主场,挑战对方WBO(世界拳击组织)重量级过渡拳王的头衔。
  对手坐拥主场优势?39岁的张志磊毫不在意。“今天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地盘,我说了算。”还没打完6个回合,张志磊就已把37岁的乔伊斯打得“面目全非”,迫使裁判叫停比赛,宣布绰号“大爆炸”的中国拳手以技术性击倒获胜。
  铜盒体育馆,正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拳击赛场。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亚军的张志磊曾在这里又一次向奥运金牌发起冲击,但以微弱劣势败给最终的冠军、英国人约书亚而无缘四强。
  时隔近11年故地重游,这一次,已转战职业拳台近10年的张志磊是为了心中的世界冠军梦。若击败乔伊斯,他就将获得强制挑战正式拳王乌西克的权利。
  提前10天从美国大本营飞抵伦敦,张志磊表示这次适应的时间已足够充足,毕竟和以往比早到了好几天。但让他更有底气的,显然是前期的艰苦备战。“我们训练营非常苦,非常累,但今天的一切(让这些苦累)都值得。”
  两个身高都是接近2米的大个子登台,虽然张志磊体重具备10公斤优势,但对手在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中气场十足。乔伊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收获银牌,转职业以来15战全胜,因极为抗打被外界形容为拥有“钢铁下巴”。
  然而,张志磊从第一回合起就明显占据优势,他的重拳打得对手连连闪躲,每一次他打中乔伊斯的面部或头部,都要引起现场一阵惊呼。第二回合,乔伊斯已经脸上冒血,步伐踉跄。拥挤的记者席中,有英国记者自言自语:“乔(乔伊斯)没戏了。”
  第二回合结束,张志磊微笑着走回场边,一脸轻松。接下来几局乔伊斯似乎都在竭力提速以发动进攻,但总是连打出几拳并无法让张志磊受挫,然后就狠狠被张志磊击个正着。第六回合开始的铃声已响,乔伊斯却还在处理伤口。虽然英国人顽强起身继续应战,但裁判不等这局结束就宣告胜负已定。
  振臂高呼后的张志磊又一次拿过五星红旗。当他这一次将五星红旗高高举起,腰间已挂上了亮闪闪的金腰带。不少英国记者此时早已离场,但也有一些人留下鼓掌。其中还有人特意表示:“张(志磊)值得一个凯旋之旅,真希望他能到中国主场去挑战世界拳王。你说如果比赛在‘鸟巢’举办该有多棒,那我一定想去现场见证。”
 
“既漂亮、又安全”
塑胶运动场丰富山区学生校园生活
“既漂亮、又安全”

塑胶运动场丰富山区学生校园生活

( 2023-04-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驱车出发,经高速公路和蜿蜒乡道,大约一小时车程后,记者到达了坪地场乡汪河小学。这是一所被大山环绕的山村小学,共有来自方圆十公里内八个村的学生175人。
  从校门口拾阶而上进入校园后,一块造型新颖、颜色靓丽的塑胶篮球场映入眼帘。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下课铃声后,学生纷纷从教学楼涌出,来到篮球场运动、嬉戏。黄文杰是这所山村小学的校长。他告诉记者,学校以前的操场是一块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雨天满是积水,连续放晴几天后,又满是灰尘。由于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教室里,不喜欢出去玩。
  同样的改变,还发生在石阡县其他多所山区学校。据统计,2021年以来,石阡县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协调下,争取到多家爱心企业的捐资或援助,在汪河小学等14所山区学校新建了包括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在内的15块塑胶运动场,改善了这些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和师生活动环境。
  本庄镇白龙小学校长田维仲说,塑胶篮球场修好前,由于担心学生受伤,他们上体育课时都不敢大胆开展活动。该校六年级学生杨雨泽说,以前的运动场很硬,有时不小心会摔倒受伤,现在的塑胶篮球场既美观又安全。
  “我们现在上体育课更大胆、更放心了,可以让学生们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田维仲说。
  本庄镇乐桥小学教师董为邦也有同感。他说,以前上体育课时,他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塑胶篮球场修好后,他可以带学生打篮球、教学生跑步,授课内容比以前丰富了不少。
  在乐桥小学校长王明涌看来,塑胶篮球场的修建,还改善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前学生下课后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但现在经常能在篮球场看见他们的身影,校园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目前,乐桥小学的第二块塑胶篮球场已经完工,待安装好篮球架后,即可投入使用。王明涌介绍,他们计划以后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运动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山区学校塑胶篮球场的配色和要素搭配,比传统的塑胶篮球场更为新颖、靓丽。从空中俯瞰,它们有的像穿梭太空的宇宙飞船,有的像正在升空的火箭……
  设计者喻翩一说,她在设计中添加了太空和航天元素,“希望追逐星辰大海的设计理念能让孩子们在运动时有更多新奇体验”。
  采访结束离开汪河小学时,学生正好放学,塑胶篮球场瞬时又被他们“占领”。一些教师也加入进来,跟学生一起打篮球或玩游戏,一同享受课后时光。 
 (记者郑明鸿)新华社贵阳4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