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上的第三代船长

(2022年11月28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金沙江上的第三代船长

( 2022-11-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任硌、卢宥伊、胡旭)27岁的刘杰出生在中国西部“长江第一城”宜宾的一个小县城,是金沙江上最年轻的船长之一。他也是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一家物流公司的总经理,经营着三艘货船。

  自幼儿园起,刘杰在寒暑假就跟着父亲跑船了。父亲在一艘500吨级的铁船上工作。他儿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砂石货物中翻找好看的石头。

  金沙江起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是长江干流上游的一段,约占长江流域面积26%。“蜀道难、川江险”。过去,江上通航条件差,船舶很少,纵使是拥有几十年经验的老船长,也要紧盯航路信号牌,稍有不慎就会遇到险情。

  17岁那年,还在读书的刘杰惊闻父亲驾驶的船只在险峻的金沙江上出了事故。他快速做了一个决定——回家学跑船。

  “一定要学最好的技术,开最新的船,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刘杰回忆,当时憋着一口气,头天出学校,第二天便上了船。

  他跟着金沙江上最好的“船师父”,从擦桌子倒水的水手开始闷头苦干。十年间,金沙江航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杰也飞速成长,只用7年时间就考上了船长职称。

  2012年起,随着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四个大型水电站先后建成,金沙江梯级库区形成。记者乘船所经过的金沙江向家坝库区,高峡平湖,翻坝转运的码头皮带机隆隆声响,卸货装货一片繁忙景象。向家坝水电站里,高110多米的大型垂直升船机如同科幻漫画。

  刘杰驾驶一艘千吨级的货船通过全平衡齿轮齿条爬升螺母柱保安式技术抬起的升降台,“坐电梯”翻过向家坝水电站,整个过程最快仅需32分钟。

  近年来,金沙江水道运量需求增长旺盛。刘杰说,今天这幅繁忙的光景在小时候是难以想象的。“我现在主要经营砂石运输,运往宜宾周边搞建设,磷矿和煤的需求也很旺盛。今年一条船的净收入能有80万元。”

  “库区形成以前,江上多是小吨位的船,总共也就2、3万吨的运力,而现在普遍跑的都是3000到4000吨运力的船。”宜宾市航运协会秘书长廖军介绍,整个库区目前大概有200艘船,每天都在连轴转,仍然难以满足剧增的需求。

  三峡建工向家坝建设部主任王毅华介绍,自2008年12月向家坝水电站实施翻坝转运以来,过往船只的转运量早已突破规划设计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已达529万吨,截至2022年10月31日,累计转运4328万吨。而设计修建的升船机已累计过船13200余艘,通过货物超530万吨。

  刘杰回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爷爷奶奶就开始经营一艘“两头尖尖”的小木船,拉运烟土和木材到下游贩卖。行到浅滩处,得下船喊着号子拉纤,而老两口经营所得也仅够温饱。到了八十年代,父亲刘蜀元仍然跑的是运力极小的木船,后来换成了载重90吨的小铁船,但码头搬运也是靠人工。

  十年过隙,金沙江化身“高峡出平湖、绿水映青山”的壮丽新颜,给航运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刘杰说,小时候,金沙江浊浪翻滚,水路艰险,只有穷苦人家的孩子才肯冒着生命危险拉船。父亲在自己的船上当轮机长,如今他自己驾驶着现代化的物流船行驶在平整的金沙江,还投资经营了三条货船,靠自己劳动所得过上了体面生活。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在船舶动力领域的应用。库区航道的长度和水文条件都很适宜发展电动船舶。刘杰说,下一步计划投资电动船,一年大概能节约20多万的能耗成本,也能减少污染,为长江水道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