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权威发布

06版:新华财经

07版:新华关注·各地

08版:新华国际

09版:草地周刊

10版:说人解史

11版:时空走廊

12版:神州风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纪实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纪实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英雄模范,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功勋荣誉,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尊崇英雄、致敬英烈、关爱楷模,以一系列开创性、示范性、突破性举措,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形成新时代英雄辈出的良好局面。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功勋模范的先进事迹和英名伟业,正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建功立业,汇聚起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
 
  尊崇英雄 礼赞楷模——习近平总书记为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杜富国,“他是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钱七虎,“他是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是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聂海胜,“他是矢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评选颁授“八一勋章”。
 
  这是时隔5年之后,中央军委第二次评选颁授习近平主席批准新设立的这一军队最高荣誉。3位人民军队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全军上下、在全国人民中再次激起热烈反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以崇高礼遇褒奖功勋人物,以实际行动关爱英雄模范,培育和弘扬全社会向英雄模范致敬、向先进楷模学习的良好氛围,神州大地唱响新时代的功勋荣誉赞歌。
 
  这是推进复兴伟业的深远考量——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花团锦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盛大举行。
 
  伴随着《红旗颂》的深情旋律,当21辆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载着建立卓越功勋的英模代表等徐徐驶过天安门时,全场自发起立,向英雄们致敬。
 
  “气势恢弘、大度雍容,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盛世大典,至高荣光,振奋着党心军心民心,激荡着不忘初心、团结拼搏的爱国情怀。
 
  以礼正国,以励率民。
 
  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手段。”
 
  思虑深远,念兹在兹。
 
  在会见第六次全国军转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指出“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的事业就是靠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作为生力军和骨干来推进的”;
 
  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强调“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要求“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号召“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
 
  振奋民族精神,挺起民族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阐释了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根本旨归,深刻揭示了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这是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深切关怀——
 
  93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还记得,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同步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那个瞬间。
 
  “总书记特别注意步速,不仅与我并肩同行,还特意请申纪兰同志到他的另一侧,一起向前走。从这个细节上,我发自内心地感到亲切、感到尊重!”
 
  99岁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难以忘怀,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她颁奖的那个时刻。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为老人佩挂奖章,整理绶带,目光深情而温暖。当夏森激动地要从轮椅上起身,总书记又一次俯身,微笑着轻抚老人肩头,示意她安心坐好,将鲜红的荣誉证书送到她手中。
 
  由衷的敬意自然流露,真挚的情怀深刻彰显。
 
  设立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一天以隆重仪式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一次次瞻仰革命圣地、重温英烈事迹;专门就烈士褒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为全党全社会追思英烈、致敬英雄树立光辉榜样。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一个个重要场合、一次次重要讲话,用最深情的言辞赞颂英雄模范人物。
 
  为杜富国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叮嘱他“把身体养好”;在合影时,拉着黄旭华、黄大发两位功勋模范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给卓嘎、央宗姐妹和孙家栋、王希季等老同志们回信……一场场温馨互动,一个个温暖瞬间,折射出人民领袖对英雄模范的关心关爱。 
 
  这是对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的深入谋划——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
 
  对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凝聚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研究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建立统一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方案。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决定成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要加强统筹规划,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强科学谋划,确保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有效管用、稳定持久”;
 
  “要突出功绩导向,坚持以德为先,以功绩为重要衡量标准,严格掌握标准,做到宁缺毋滥,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
 
  “要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开展工作,完善配套法规,维护功勋荣誉表彰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要抓好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宣传解读,阐释重大意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
 
  从顶层设计到制度方案,从组织流程到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谋篇布局,为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章立制 铭刻荣光——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建立健全


 
  “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对“七一勋章”获得者的高度赞誉,传遍会场内外。
 
  “七一勋章”的颁授,标志着代表党内、国家、军队最高荣誉的“五章”全部颁齐,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面落地。
 
  勋章闪耀,镌刻荣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体系实现多层次全覆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颁授“七一勋章”,将党内最高荣誉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党员;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颁授“八一勋章”,将军队最高荣誉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
 
  在201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时,颁授“友谊勋章”,以国家勋章形式,彰显中俄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
 
  奖当其人、奖当其绩、奖当其时。
 
  “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和“友谊勋章”五大最高荣誉,如巍巍灯塔,标注崇高坐标。
 
  在此基础上,多层级多类别多领域的功勋荣誉表彰体系日益丰富完备。
 
  从全国“两优一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以及中央军委奖励表彰等国家级表彰奖励,到部门、地方表彰奖励,不断激励全党全社会对标先进、力争上游;
 
  从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和中国改革友谊奖章,到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针对特定时期、特殊事件和重要专项任务开展及时性颁授活动,表彰先进模范、总结宝贵经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颁发,以荣誉性纪念的形式,缅怀历史荣光、凝聚前进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关怀下,由勋章、荣誉称号、表彰奖励和纪念章等4个类别组成的功勋荣誉表彰体系已经形成。
 
  无上光荣,意蕴深长,至高标准贯穿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全方位全流程——
 
  2020年9月8日上午,北京西长安街。车灯闪烁,车队严整。
 
  在21辆摩托车组成的礼宾摩托车队护卫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一同乘坐礼宾车从京西宾馆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沿街站立的公安民警向车队庄严致礼,行人们也纷纷投去崇敬的目光。
 
  在全场热烈掌声中,4位功勋模范受邀在万人大礼堂主席台就座。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们颁授勋章和奖章。
 
  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功勋模范,是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的鲜明特点。
 
  一次表彰,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从长安街到人民大会堂,从礼宾摩托车队到电视现场直播,功勋荣誉表彰活动成为举国聚焦的一件盛事。
 
  “国之英雄,当以国士待之”“这是国家最庄严壮美的盛典”“颁授仪式威严、感动、提气”……网友们不约而同地在社交网络上留言刷屏,向国之英者、时之楷模致敬。
 
  “共和国勋章”章体采用国徽、五角星、黄河、长江等元素,礼赞国家最高荣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七一勋章”章体采用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与光芒等元素,体现党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寓意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八一勋章”章体采用八一军徽、长城、利剑、旗帜等元素,象征我军优良传统和铿锵豪迈的强军步伐……极致考究的设计工艺,展现出深刻的政治意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出鲜明的国家意志和坚定的国家态度。
 
  至高荣誉,以法护佑,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日益规范化制度化——
 
  全票通过!
 
  2019年9月1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法律制度确立荣誉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的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完善,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有关方面分别制定党内、国家、军队3个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在此基础上分阶段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1+1+3”制度建设方案有序推进。
 
  四梁八柱不断健全,制度基础更加坚实。
 
  将一系列制度规定转化为现实的颁授实践,通过颁授活动不断深化认识,及时修订完善法规政策……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更加“有效管用、稳定持久”,为功勋荣誉表彰工作长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创先争优 昂扬奋进——以功勋模范为榜样谱写新时代英雄史诗


 
  2021年7月1日,万众瞩目的天安门城楼上,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轻抚着两天前总书记亲自颁授的“七一勋章”,“百战老兵”王占山洒下英雄热泪:
 
  “是党给了我们幸福生活,我要把一生都献给党。”
 
  历史性盛典举世瞩目,光荣时刻与功勋同享;新征程道路光辉辽阔,复兴伟业邀功勋共襄。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踏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这是重新出发的嘹亮号角。功勋模范以荣誉为动力,砥砺前行、勇立新功——
 
  2019年9月29日,当“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上台领奖时,习近平总书记像老朋友一样握着他的手问工作最近有什么进展。
 
  “超级稻正向每亩1200公斤冲刺。”袁隆平兴奋地回答。
 
  带着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深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袁隆平在仪式后第二天就匆匆赶回湖南,在田间地头奋战到生命的尽头。
 
  回想起3年多前的那一幕,“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依然倍感温暖。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起立转身,带头面向坐在主席台后区的受表彰人员代表鼓掌致意。
 
  “我还要继续努力,再创新高。”张黎明表示,“大会表彰我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我十分珍惜这个评价,也是我继续奋斗的目标。”
 
  珍藏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奖章,“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年大半时间扎根敦煌。
 
  “我还要向您请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对习近平总书记说。如今,这位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依然深耕在呼吸系统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第一线。
 
  这是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讲述英雄故事、弘扬功勋精神——
 
  2020年10月31日,山西长治市平顺县纪兰党性教育基地,“初心课堂”正式开课。
 
  学习党的理论,聆听纪兰故事,畅谈心得体会……功勋事迹催人奋进。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山西考察期间来到申纪兰的家乡西沟村,一下车就与申纪兰亲切握手,热情交谈,并在考察中提出申纪兰同志身上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让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申纪兰佩戴上“共和国勋章”。申纪兰生病、住院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表示慰问。
 
  当下的西沟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干部、群众、学生络绎不绝,在实地感受中汲取精神养分。
 
  英雄故事口口相传,功勋精神赓续绵延。
 
  “好剧高燃,一边哭一边追完”“原来‘最可爱的人’是这样为我们拼来了山河无恙”……2021年9月,以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功勋》,一经播出,就让无数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如今,浩瀚星空中,闪亮的“南仁东星”指引着年轻一代天文工作者逐梦星辰的脚步;中央宣传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全国“两优一先”代表以亲身经历讲述坚守的价值、奉献的幸福;在功勋模范们奋斗过的土地上,年轻的讲解员目光炽热,用动人的讲述传递着满满正能量;功勋模范的感人故事,通过“报、网、端、微、屏”上的新闻报道和书籍影视动画等形式,家喻户晓……内容多样、渠道广泛的学习宣传活动,让英模精神浸润人心,让榜样力量久久激荡。
 
  这是“强国有我”的时代新篇。新时代追梦人在崇高荣誉感召下,团结一心、矢志奋斗——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常住居民一万余人,汉、回、满、蒙、藏等各族群众和睦相处,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20年6月8日傍晚,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见到了金花园社区志愿者带头人王兰花。
 
  见到总书记,王兰花难掩激动:“2016年您来宁夏,说的一句话让我忘不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当时我听了,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国家发展到今天不容易,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这其中也包括你和广大志愿者,大家都在干啊!”总书记的话温暖有力。
 
  如今,在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带动下,原先只有7人的“王兰花热心小组”已发展成超9.5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民族社区绽放出绚丽的团结进步之花。
 
  一位功勋人物就是一座丰碑,一名模范就是一面旗帜。
 
  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陕西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村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来村里考察时提出的荣誉“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发扬光大”的叮嘱,继续做乡村振兴、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传承了“海上英雄艇”荣誉称号,东部战区海军某导弹快艇大队2319艇官兵始终牢记着与“八一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麦贤得一同许下的“誓死保卫祖国”的誓言,让英雄精神闪耀海疆。
 
  “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所说:“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不朽功勋,镌刻史册;光辉榜样,照亮征程。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崇尚英雄、见贤思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再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不朽功勋。
 
  (记者朱基钗、丁小溪、高蕾、范思翔)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从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开去
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从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开去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壮阔的时代变迁。
 
新词汇,反映新时代新气象


 
  “第4版汇集的近千条热词,分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真实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介绍,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例证80000余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面貌。
 
  “初心”“反腐倡廉”“顶层设计”“新常态”“自由贸易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凝心聚力”“底线思维”“最后一公里”……翻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新常态’为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务实、高效、创新的经济治理理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认为,数量众多的经济领域新词热词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新进展、新优势,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而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次修订体现两个大的趋势,一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绿色低碳趋势,二是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0年,“微博”“低碳经济”还是时髦事物,第2版便将其收入;2014年修订时,彼时迅猛发展的“网购”被增补其中。
 
  本次修订,从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碳达峰”“碳中和”,到互联网产业离不开的“云计算”,再到走入千家万户的“移动支付”,一个个新增词语背后,是日新月异的壮阔蓝海——
 
  去年7月16日上线运行的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
 
  10年前还少人知晓的“云计算”,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仅有数百亿元,去年已达到527万亿元;
 
  ……
 
  “数量可观的新词汇反映着新时代的新创造、新气象。10年来的巨大变革、显著成就是新词汇不断涌现的源泉。”词典出版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说。
 
新词义,彰显老百姓获得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每一个词义“上新”,都折射社会的发展进步。
 
  比如,“弯道超车”通常指赛车时掌握高超技巧且有勇气的选手在弯道加速超越对手,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收入了它如今被广为使用的新义项:将困难、风险化作机遇,以超常的方法迎难而上,超越他人。
 
  从新能源汽车到网络消费,从5G到高铁,从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中国人的日常雄辩地证明,“弯道超车”不仅是比喻,更是现实。
 
  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也在不断为字词增添新义项,创造新用法。
 
  当“秒杀”“秒光”已被熟练使用,你是否“秒懂”了“秒”字“借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作状语)”的新义项?当“刷脸”“刷屏”成为流行语,你是否“刷”出了时代气息?
 
  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想,同样丰富着汉语世界。
 
  “刚需”凝练着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需求,“慢生活”体现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逆袭”激励着奋发进取,“脑洞”“脑补”开阔着人们的想象……
 
  词典修订主持人张世平表示,词语的收录标准之一,是其必须进入了广大民众的语文生活,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使用度。“新词语的收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使语言更加丰富。”张世平说。
 
 
新风尚,展现民族自信心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提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每一次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新时代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新版增补了“法不阿贵”“囊萤映雪”“乡梓”“束脩”“举隅”等词语。
 
  王芳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读者一方面可以从这些词语中领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疏通阅读文化典籍的障碍,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有鉴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呼唤,此次修订在保持普通话音系的完整性同时,流露“为文脉留一音”的人文情怀。如“房”字提示“在‘阿房宫’中读pánɡ”;“六”字提示“用于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苏)等时,当地人读lù”。
 
  伴随着法治意识的提升,第4版把第3版中的“犯罪人”改为“涉案人员”;有些原来释义区别性不十分准确的法律用语,在新的法律、法规有了明确定义后,也一律“依法”处理。像“扶养”“抚养”“赡养”这3个词语,便根据民法典修订了释义,更换了例句。
 
  “辞书反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辞书必须及时修订并反映,才不至于使民族的集体记忆太迟缓,甚至‘断片’。”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及时修订,记录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用户查检的需求,这正是辞书的使命。
 
 (记者徐壮、胡浩、王小鹏)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意见》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意见》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筹划举行一系列重大庆祝纪念活动,极大提振了党心军心民心,全民国防意识不断增强,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意见》明确,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意见》强调,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科技、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学习教育,培育国防文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持续强化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分级组织对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国防教育专题培训,有序开展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各类媒体等负责人的国防教育专题培训。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
 
  《意见》提出,要不断丰富实践载体,依托军地资源,优化结构布局,推动各省区市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组织举办“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演讲和大中小学国防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国防主题电影展映、国防竞技比武、国防体育运动赛事等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重大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提高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推出更多体现爱国强军、献身国防的文艺精品力作。注重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精心选树一批为国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典型,开展“情系国防”系列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全民国防教育新媒体网络体系。
 
  《意见》要求,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充分发挥军队重要作用,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系列军营开放活动,遴选军队专家学者参加国防教育师资库、宣讲团,协调开展军事实践活动,支持配合地方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完善领导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建立考评体系,把加强和改进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全党全军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军队各部门职责任务,形成党委领导、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
 
党的二十大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9月2日至9月16日受理采访报名注册申请 将设立大会新闻中心
党的二十大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9月2日至9月16日受理采访报名注册申请 将设立大会新闻中心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大会热情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为方便外国媒体记者和港澳台媒体记者提交采访申请,大会开通记者报名注册系统(域名:http://cpc20reg.zgjx.cn),欢迎外国媒体记者和港澳台媒体记者通过该系统提交报名注册申请。采访报名注册申请受理时间自2022年9月2日起,至2022年9月16日止。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会采访将通过现场采访、网络视频采访、书面采访等方式进行。欢迎在京中外记者参加现场采访,欢迎境外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

  为便于中外记者采访,二十大期间将在北京设立大会新闻中心。新闻中心将负责接待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组织大会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联系安排中外记者采访活动,开设新闻中心官方网站、账号等,搭建“云采访”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记者采访报道大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开学了!
开学了!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9月1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六也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大课间活动中跳竹竿舞,欢庆新学期开学。当日,全国多地学校迎来秋季开学。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习近平主席致2022年服贸会贺信彰显合作共赢中国主张
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习近平主席致2022年服贸会贺信彰显合作共赢中国主张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金秋送爽,华灯璀璨。8月31日晚,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国家会议中心,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全球服务贸易盛会。

  习近平主席向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宣布中国深化服务领域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强调中国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的一贯主张,这必将有力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扩大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贸会自创办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

  今年服贸会共有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7000余家境内外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会规模更大,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更高,吸引更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服贸会的规模之大,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以视频方式出席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巴西副总统莫朗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之一,出口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尤其是数字服务。巴中经贸合作市场潜力巨大,相信可以在现有货物贸易基础上深化服务贸易合作,实现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

  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粮食和能源危机、高通胀等不少新挑战又接踵而来,在此背景下各国不应相互隔绝或对立,而应通过合作和创新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举办服贸会、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有助于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在全球经济环境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今年服贸会如期举行,为各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提供机遇,充分彰显中国继续坚定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决心。”安永中国主席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说。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制定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数字服务、特色服务等出口基地……近年来,中国在推动服务业开放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以高水平开放激发服务贸易活力。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看来,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不仅包括放宽市场准入,也包括加快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形成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开放制度体系,更好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提高中国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与会嘉宾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这为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发展开出了良方,也同时凸显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服务业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三分之二,是创造新就业机会的关键驱动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加强服务业国际合作有助于各方合力应对挑战。

  2022年服贸会的年度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

  “服务合作、绿色创新是全球贸易未来的核心内容,也是世贸组织的核心内容。”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视频致辞中说,当今世界经济越来越受服务业的驱动,随着数字化推动服务贸易向前发展,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6.1%,高出全球增速3.1个百分点。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二,进口额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在优化结构、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深化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开辟新空间。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介绍,2020年,中国已成为新加坡第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今年6月,新加坡和中国签署了两份谅解备忘录,推动双方在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进一步释放两国企业在电子商务和其他电子服务领域、绿色融资和环保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跨国企业之一,飞利浦致力于为中国民众提供更好的健康医疗服务,共享市场机遇。”前来参展的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李涛说。

携手合作共赢 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

  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中国高举多边主义的旗帜,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充分彰显了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当前国际发展处于关键十字路口,面临多重危机,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视频致辞中说,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暴露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脆弱,我们更加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创新这一关键驱动力,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关键利益攸关方。”伊维拉说,期待中国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成员方保持世贸组织服务贸易规则的适用性。

  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到持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中国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提升各类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水平,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截至目前,与中国有服务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00多个,中国与巴西、日本、乌拉圭、俄罗斯、阿根廷、葡萄牙等15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服务贸易合作协议,达成并实施《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中国—中东欧国家服务贸易合作倡议》,中国服务贸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机制不断拓展。

  “我们看到了中国拥抱经济全球化、坚持合作共赢的胸怀和热诚,同各方一道携手努力、共克时艰,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世界经济尽快企稳回升。”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接受采访时说。

   (记者潘洁、朱超、丁静、冯歆然)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李克强对二〇二二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
李克强对二〇二二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9月1日,2022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要加强政策引导,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落实主体责任,走以质量取胜的路子,着力依靠创新推进质量攻关,打造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等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要聚焦民生关切,创新监管方式,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开展质量惠民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要提升服务效能,广泛开展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增强质量发展能力。各方面共同努力,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审议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栗战书出席并讲话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审议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栗战书出席并讲话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并讲话。

  沈跃跃副委员长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袁驷、窦树华、吕彩霞、矫勇、王毅和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围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问题提出询问。

  国务委员王勇,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监督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用力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努力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法治支撑。在对9部环保专门法律和相关决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基础上,今年对环境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也是对本届以来执法检查工作成效的一次总结评估。从执法检查情况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生动的现实。

  栗战书强调,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每一次生态环保领域执法检查,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保问题,紧扣法律规定,强化持续监督和跟踪问效,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累了有益经验,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栗战书指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继续加强立法修法工作,及时制定完善配套法规和制度标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保证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和善于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全社会要自觉学法用法,实际工作中要一条一条严格执行。“一府一委两院”要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询问等,更好改进工作、提升水平。

  王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环境状况稳中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此次执法检查为有力契机,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法治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张春贤、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

 
韩正出席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韩正出席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日以视频形式出席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论坛开幕。

  韩正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为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韩正强调,中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要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继续抓好电煤保供稳价,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坚决守好能源安全底线。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完善有关制度和政策,健全碳定价机制,稳步推进电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增强能源治理效能。

  韩正表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推进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强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对话,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二是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三是深化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本次论坛主题为“能源 双碳 发展”。冰岛总理雅各布斯多蒂尔等外国政要以视频方式出席。

 
王沪宁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座谈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王沪宁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座谈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座谈会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提供了最新教材,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王沪宁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党和国家勇敢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进行的伟大斗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彰显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以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思想观点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四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持续抓好学习教育,加强宣传普及,深化研究阐释,创新国际传播,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主持会议。
 
  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二〇二二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二〇二二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日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陈希强调,“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中,从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从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力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学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参加开学典礼。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开幕 孙春兰出席开幕式 黄坤明出席并宣布开幕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开幕
孙春兰出席开幕式 黄坤明出席并宣布开幕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9月1日晚,一场以《奋进新时代 扬帆新征程》为主题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这标志着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宣布开幕。

  本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秉承“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办节原则,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艺术节期间,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行展演,包括文华奖参评作品58部(台)、特邀剧目26部(台)、群星奖参评作品100余个;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三项展览;举办“人民为中心 文艺攀高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举办全国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此外,京津冀三地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惠民活动和特色文旅活动,推动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

 
多地开学首日见闻
多地开学首日见闻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1日,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新学期万象复始,每个孩子总能找到不同的新鲜感,或洋溢着重返校园的激动心情,或满怀着对新课程、新同学的期待……这些活泼的身影跃动在生机复苏的校园里,向着新目标出发。

新期待


  9月1日,上海约165万名中小学生迎来开学日。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记者看到,在校门口完成排队测温、手部消毒后,学生们很快就能进入自己的教室。

  一年级新生章玥和妈妈步行来到学校,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新书包、新文具,“很开心,每天都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了。”

  早上8点,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小学的学生们有序步入校园。教室里,各班正在进行主题班会。“在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我将更加努力,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六年级(2)班学生余良玉大声说出了自己新学年的努力目标。

  山西省忻州市第五中学校初三学生李若菲到校后发现,教室的墙壁粉刷一新,课桌和板凳也换了新的,坐起来更加舒适。“开学后发现大家学习劲头更足了,我也希望自己通过一年的冲刺,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她说。

新课程


  新学期开始,劳动课已经写入不少学校的课程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的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原来是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上新学期的第一堂劳动课。学生们认真学习农学知识、学习农事技能、体验农家乐趣。

  “体会了劳动的辛苦,让我更加觉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三年级学生“小七”说。

  忻州市第五中学校果蔬园里的山楂即将迎来成熟季,等待上劳动课的孩子们修剪、采摘。副校长李建平说,新学期学校将增加学生户外实践时间,让他们在劳动课上多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学本领,感受生活的美好。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坊,每名学生在开学仪式上都收到了一本《小手勤快》劳动手册,手册里详细地将每个学段要掌握的劳动技能详细列成清单。二年级学生黄胤丞说:“暑假在老家尝试了拔花生、晒花生、种菜等农活,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新学期还要学更多的劳动技能。”

  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发文,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记者了解到,一些学校将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新学期,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计划在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中持续创新,把红色故事融入书法、绘画、体育、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校内外各类课程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新起点


  新学期,新起点。记者发现,不少学校通过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们在开学第一天就收获满满正能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有动力和方向。

  “我放下手中的书,整理胸前的领巾,昂首,凝望……”1日,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上,该校“苗苗宣讲团”的孩子们向全校师生高声朗诵了他们新创作的诗歌。

  “孩子们很早就有自编诗歌的想法。暑假里,他们参观了许多抗战纪念地,受先烈故事感召,完成了诗作。”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陆丽君说。

  1日上午,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二小五年级(3)班的教室里,94岁的“一等功臣”、退役老兵陈学成,操着浓浓的乡音给学生们讲述他参加过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革命故事。

  “听了陈爷爷的讲述,我真正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学生金慧翔说。

  “山城的山,是逢山开路;山城的城,是众志成城。”黄水小学二年级(3)班的教室里,班主任老师马一梦正在播放纪录片《八小时》,把重庆山火扑救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把重庆山火扑救融入‘开学第一课’,就是希望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孩子们感悟这种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黄水小学校长黄浩说。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我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我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李国利、杨欣)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9时09分,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

  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进行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作业,并开展舱外自主转移应急返回能力验证。其间,航天员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也是陈冬、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李国利、杨欣)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9月2日0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陈冬、刘洋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是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由小机械臂辅助实施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天地间周密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先后完成了问天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舱全景相机抬升、舱外自主应急返回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挖掘岗位潜力 提升就业信心 “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积极进展
挖掘岗位潜力 提升就业信心
“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积极进展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王鹏)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系统会同有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多措并举挖掘岗位潜力


  在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要更多的新招、实招、硬招。

  为此,教育部今年挖潜创新拓岗,升级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数字技术整合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和社会就业资源,加强供需匹配对接,发挥市场化岗位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汇集各类岗位资源1325万个,2022届毕业生注册547万人,用人单位注册55万家。

  为广泛凝聚社会合力,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举办“国聘行动”第三季,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与工信部共同举办“中小企业百日招聘”活动。今年以来,教育系统还深入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有2400余所高校走访用人单位约15万家,拓展岗位290多万个、实习岗位130多万个。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也出台更大力度政策措施,推动中央机关、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加快招聘进度,国有企业稳定扩大招聘规模,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扩大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规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

  各地也通过推行多项务实举措挖掘岗位潜力。例如,广东省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升学入伍等,累计提供政策性岗位28.3万个;上海市在市、区属国企招聘中扩岗;山西省积极推进各高校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和行政助理岗位,为毕业生创造过渡性就业机会。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


  清华大学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天津大学连续8年选派优秀辅导员到重点行业领域单位挂职锻炼……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的舞台,也拥有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空间。

  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工作。其中,“特岗计划”计划招募6.7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4万人,“西部计划”新招募志愿者3.67万人。为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民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

  各地各高校加大引导力度,鼓励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推动参与社区治理——今年3月至4月,天津市委相关部门细化完善了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管理、激励约束和薪酬待遇。

  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安徽省开发2000个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服务村、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为乡村振兴储备科技人才。

  在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选择前往基层、西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所学贡献力量。

助力重点群体毕业生尽快尽早就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社会资源匮乏、就业能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为补齐短板,提升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竞争力,今年春季学期,教育部部署实施202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重点群体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参训学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已线下培训毕业生8.93万人、线上培训67.6万人。

  类似的帮扶场景也在各地各高校纷纷涌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专人谈心谈话、岗位推荐等帮扶工作,确保其毕业离校前完成3次有效谈心谈话、3次有效岗位推荐;

  同济大学设立校院两级就业困难学生排摸认定流程,按照致困主要原因对求职技能缺乏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等重点群体分类统计,建立校院两级台账,实现信息同步共享……

  此外,据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首届高职扩招生在今年迎来毕业。各地各高校同样提前谋划、开拓岗位、加强服务,助力首届高职扩招毕业生顺利就业。

 
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6部门: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
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6部门: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安蓓)记者1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近日印发通知,阶段性调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

  通知明确,阶段性扩大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范围,将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和低保边缘人口等两类群体,阶段性新增纳入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范围。执行期限为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

  通知提出,阶段性降低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启动条件。将启动条件中的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阶段性调整为3.0%,同时保持CPI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6%的启动条件不变,满足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执行期限为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现行启动条件已经适当降低的地方,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阶段性进一步降低启动条件,不得提高启动条件。

  通知明确了增支资金保障渠道,提出将低保边缘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并降低启动条件的增支资金,以及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降低启动条件的增支资金,由中央财政通过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分地区给予补助,其中东部地区补助30%、中部地区补助60%、西部地区补助80%。地方阶段性进一步降低启动条件至3.0%以下的增支资金以及其他增支资金,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和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的增支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通知强调,保障基本民生是群众突出关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任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各项工作,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资金保障责任,全面梳理保障范围和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务必做到在物价指数公布当月将价格临时补贴足额发放到位。

 
让法律更好保护蓝天碧水
让法律更好保护蓝天碧水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黄垚、高敬)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如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挑战?点多面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如何应对?县城垃圾处理短板怎么补齐?……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诚回应。

  制定八大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窦树华委员提问,从执法检查情况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下一步依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应,这几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但实际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在过去中低水平上的提升,今后面临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

  他说,“十四五”时期将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依法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一步将针对当下一些企业守法意识淡漠,数据造假、环评造假等问题继续开展深入治理。此外,还将通过健全法律、完善制度、严格实施等来解决地方依法治理能力偏弱,搞形式主义、搞“一刀切”等问题。

  黄润秋表示,具体行动上,目前已经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了八大标志性行动。包括围绕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蓝天;围绕城镇和县城黑臭水体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保卫碧水;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等。

  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43%以上


  本次执法检查中,地方反映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矫勇委员提问:将如何依法加快推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回答时介绍,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着力在投入减量、绿色替代、循环利用、综合治理这四个方面下功夫,目前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了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

  “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还处在遏增量、治存量的攻坚阶段。”他说,一是果、菜、茶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总体在减量,但仍然偏高;二是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覆盖率较高,但规模以下的部分有待提升;三是从区域看,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秸秆冬季低温腐熟不完全,西北地区加厚农膜推广还不够。

  唐仁健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问题,加大工作力度。一是依法依规狠抓治理责任落实,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深入实施化肥农药绿色增效行动,力争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三是分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0%、85%。

重点补齐县级垃圾处理短板


  吕彩霞委员十分关注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询问下一步如何加快推动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说,关于污水处理,下一步将重点提高污水管网系统化水平,抓设施建设和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老旧小区旧管网改造,因地制宜推进老城区的雨污分流。“希望到2025年,污水收集率每年提高不少于一个百分点。”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倪虹表示县城垃圾处理还存在短板,80%都是填埋。下一步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在培养居民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巩固垃圾分类成果。同时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新技术适用、算账可行、环保达标的原则来指导各地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重点补齐县级垃圾处理的短板。

 
刘彦平、郝春荣、王滨被双开
刘彦平、郝春荣、王滨被双开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国家安全部原党委委员刘彦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彦平理想信念坍塌,党性原则丧失,背弃“两个维护”,毫无“四个意识”,政治上彻底蜕变,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大搞政治利益交换,投机攀附、操弄权术;肆意践踏法纪,滥用公安警卫权力,将其异化为捞取政治资本、谋私敛财的工具,造成恶劣影响;长期搞迷信活动;对抗组织审查。生活上极度腐化,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多占住房,贪图吃喝享乐,长期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打高尔夫球并收受球卡,长期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及医疗服务等活动安排,收受礼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并借机敛财;严重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职工录用工作中违规为他人谋取利益;道德品行败坏,大搞权色、钱色交易;权力观极度扭曲,肆意滥用手中权力为他人在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刘彦平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刘彦平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辽宁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郝春荣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郝春荣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违规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背组织原则,长期瞒报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务提拔、工作调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官不廉,亲清不分,贪欲膨胀,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审批、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郝春荣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郝春荣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免去其第十三届辽宁省委委员职务,终止其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王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治意识淡漠,拒不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大决策部署,既制造、放大金融风险,又大搞金融腐败,长期弃守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搞任人唯亲唯私唯利,严重污染所在单位政治生态,管党治党宽松软,不愿监督、抵触监督,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和宴请;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巨额钱款,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家风败坏,长期极度纵容甚至帮助其亲属进行违纪违法活动;毫无敬畏,擅权妄为,甘于被“围猎”甚至主动寻租,将公权力当作攫取巨额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项目合作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王滨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等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王滨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党的十九大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新规十二月起施行
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新规十二月起施行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赵文君、戴小河)市场监管总局1日公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压实药品网络销售平台责任,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明确了从事药品网络销售的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资格和要求,并依法明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严格药品经营全过程管理,对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药学服务、药品储存配送、药品追溯、风险控制、信息公开等全过程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管理办法还明确第三方平台应当设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药学技术人员,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处方药实名购买、药品配送、交易记录保存、不良反应报告、投诉举报处理等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备案。要求平台与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药品质量安全责任,规定平台应当履行审核、检查监控以及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停止服务和报告等义务,并强化平台在药品召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监督检查中的配合义务。

  同时,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并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当区分展示,并明确在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意在强调“先方后药”和处方审核的管理要求。处方药销售前应当向消费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切实防范用药安全风险。

  此外,管理办法还对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行为依法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强化药品安全风险控制,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依法明确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以及暂停生产、销售、使用、进口等措施。

 
3部门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3部门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严赋憬、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

  当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哪些困难?如何确保纾困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9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持续经营受到了很大冲击,普遍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涨、防疫开支增加等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亟需采取有力措施纾困扶持,帮扶养老托育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行业保存有生力量。

  《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6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即“两减免、四支持”: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此次出台的政策涉及面广,落实这些政策需要多个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形成合力。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表示,要抓好政策部署、加强督导落实、健全长效机制,让更多养老机构及时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落实落细养老服务机构纾困扶持政策措施,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着力激发养老服务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要持续关注托育服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加强政策落实跟踪,适时完善优化解决方案,将纾困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托育服务业复工复产,确保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负责人杜希学说。

  “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养老托育服务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苏伟说,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个地市级的城市(区)编制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整合资源力量,拿出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真金白银”的政策包,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他介绍说,下一步将从三方面抓好纾困扶持政策措施落实:

  一是打好投资“组合拳”。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运营,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和扩大社会投资。以投资换机制,鼓励各地优先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引导运营能力强的机构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营。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托育服务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广泛参与,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多业态的融合发展。将鼓励引导家政企业积极参与规范化居家上门养老托育服务,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托育服务水平。各地方也要探索对参与养老托育服务的家政企业给予适当支持。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托育服务业是以人为核心的行业,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样也在于人。要加强“软”“硬”结合,积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依托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带动职业院校、养老托育领域龙头企业等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水平技能人才,推动解决行业用人难问题。

 
黄渤海休渔期结束
黄渤海休渔期结束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9月1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积米崖码头,渔船陆续驶离(无人机照片)。当日,黄渤海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结束,所涉渔区渔船陆续出海,有序开展秋汛捕捞作业。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服务贸易平稳增长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服务贸易平稳增长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王雨萧、谢希瑶)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如何?如何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临近中秋小长假,当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是否充足?在商务部1日举行的网上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针对近期经贸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商务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1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服务出口16422.4亿元,增长22.8%;进口17499.7亿元,增长18.9%。7月当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999亿元,同比增长15.7%。

  束珏婷说,商务部将持续发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带来的重要开放机遇,扩大与各成员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同时,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各类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水平。

  她还表示,将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各项政策举措持续落地见效,推进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提质升级,推动保税研发、检测、艺术品展示交易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鼓励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等技术和服务进口,扩大绿色低碳技术出口。

  临近中秋小长假,当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如何?

  束珏婷介绍,据商务部监测,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略有波动。与8月初(8月1至7日)相比,上周(8月22日至28日)粮食、猪肉、鸡蛋、蔬菜批发价格分别上涨0.4%、1.4%、4%和6.2%,食用油、羊肉价格持平,牛肉、水果价格分别下降0.6%和2.2%。

  她表示,商务部将持续跟踪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特别是针对疫情散发和异常天气等,对重点地区开展每日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市场运行态势,做好预测预警工作。

  “目前,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强化产销对接,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力度,畅通节日保供渠道,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大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备货量,保障节日市场供应。”束珏婷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分批次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冻牛羊肉,增加节日期间肉类市场供应。

  束珏婷还介绍,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从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情况看,8月以来,消费市场总体继续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束珏婷表示,将继续组织举办好“2022国际消费季”系列活动,并将围绕中秋、国庆等节日,组织开展“2022(秋季)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发布重点活动目录,指导各地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等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以数字贸易引领贸易创新发展 二〇二二年服贸会论坛聚焦数字贸易发展新趋势
以数字贸易引领贸易创新发展
二〇二二年服贸会论坛聚焦数字贸易发展新趋势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姚均芳、郭宇靖)9月1日,作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高峰论坛之一,“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上,数字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引起与会海内外嘉宾热议。

  “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时代对外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是连接国内、国际数字市场的重要纽带。”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复苏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极大缓解了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冲击。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崛起,推动国际贸易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数据为要素,服务为核心,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为特征的数字贸易蓬勃兴起。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加快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推动全球贸易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经济中,率先走出疫情影响的是国际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有力引擎。其中,数字贸易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说。

  数字贸易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数字经济的蓬勃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电商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

  在北京市,顺应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潮流,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打造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正在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牵引。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林抚生介绍,2021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到1.6万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超过40%。“‘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高质量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培育开放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构建包容活跃的创新发展生态。”

  线上进行论坛发言的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布莱恩·阿瑟认为,数字化正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商业进行自我重构。和此前相比,更好的人工智能技术、更优质的数据、更好的语音和人脸识别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从这些数字技术看,中国在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贸易带来了充沛的创新动力,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盛秋平说,商务部将着力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出台促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平台建设,培育数字贸易发展的良好生态;加强规则对接,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营造共促数字贸易的国际环境。

  “工信部将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做强做优做大。”徐晓兰说,下一步,工信部将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积极营造数据治理生态。抢抓数据交易机遇,打造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

  “当前应积极构建数字科技创新的开放生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张桂华表示,中国科协愿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积极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社会治理深入协同,共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用水权改革
三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用水权改革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用水权改革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到2025年,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在实践中,用水权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区域水权、取用水户的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和公共供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权。指导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用水权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用水权归属不够清晰、市场发育不充分、交易不活跃等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用水权改革,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健全完善水权交易平台,加强用水权交易监管。到2025年,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区域水权、取用水户取水权基本明晰,用水权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用水权市场化交易趋于活跃,交易监管全面加强,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初步建立;到2035年,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用水权改革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作用全面发挥。

  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区域水权分配,明晰取用水户的取水权和灌溉用水户水权,探索明晰公共供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权;推进区域水权、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的交易,创新水权交易措施。

  同时,完善水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水权交易系统,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强化监测计量和监管,强化取用水监测计量,强化水资源用途管制,强化用水权交易监管。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跟踪指导,把用水权改革纳入水资源管理考核。

 
夜经济“点亮”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
夜经济“点亮”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8月31日傍晚,游客在宏村游览。近年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紧抓乡村发展机遇,将夜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激活消费增长点,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全力保障“菜丰篮满”
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全力保障“菜丰篮满”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济南9月1日电(记者陈国峰)初秋已至,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基本“歇完”,开始了下一季耕作。在孙家集街道北马疃村菜农付丰勇的蔬菜大棚里,10多个人搬苗、撒苗、栽苗,70多米长的大棚、2000多棵茄苗,半个多小时就全部栽完。

  “对咱大棚户来说,栽上苗子,‘新的一年’就算开始了。”看着苗已定植,付丰勇心里踏实多了。

  北马疃村的茄子刚栽进地里,化龙镇辛家村的鹏程家庭农场里,300多亩萝卜缨子新绿簇簇,长势喜人。农场负责人田鹏飞说,这片萝卜已种下40多天,10月底收获,亩产5吨,销往各地的超市和菜市场,往年十分抢手。

  “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寿光是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和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年产蔬菜450万吨,蔬菜年交易量900多万吨。记者了解到,作为“蔬菜之乡”,寿光全力保障蔬菜供应,确保价格平稳。

  凌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交易大厅开始忙碌起来,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之一。“我们的芸豆是从河北承德发过来的,一整车能装1.5万斤左右,一天发十几车。”物流园商户王凤伟说。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经营管理部副经理何晓杰说,现在正值“北菜南运”交易期,目前园区交易蔬菜100余种,日均库存量7000余吨、交易量近5000吨,园区蔬菜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寿光市副市长鞠洪刚表示,目前,寿光确定了300多处农资应急供应单位,112家蔬菜外运保供交接点,确保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应稳定,全力做好重点城市蔬菜供应。

  寿光不光直接供应蔬菜,还为各地“播撒”种苗。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建造的种质资源库,可保存种质资源20余万份,目前入库育种材料2.1万份,是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眼下正值育苗旺季,寿光邦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里,40余万株西红柿苗像一块绿色的“绒毯”整齐地铺在育苗棚里。“这个棚里都是番茄新品种,再过几天,我们的苗子将准时到达山西运城客户的手里边。”公司负责人李鹏说,他们的订单来自全国各地,一年销售1000多万株。

  据介绍,寿光每年种苗繁育能力达18亿株,其中超40%销往贵州、云南、内蒙古等地,为全国蔬菜稳产保供埋下了“种子”。

 
金融精准发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金融精准发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吴雨)创设金融工具、推出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措施、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当前,金融系统正加速落实政策部署,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金沙江左岸,连绵的山脊高低起伏,巨大的叶片搭乘着卡车爬坡穿林。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小街一期风电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风力发电项目发展潜力大,但也由于投资总额高、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因素,对融资时效性和价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负责该项目建设的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先生说。

  今年5月开始,中国建设银行陆续为该项目投放信贷2亿元,支持项目顺利推进。不仅如此,该项目贷款还成功申报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利率较一般公司贷款利率低了70个基点,相当于每年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约140万元。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一种。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新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

  近期,多家银行发布了半年报。相关信息显示,上半年,浦发银行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0.54%;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

  在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助力银行体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元,同比多增5161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的成效正在显现。

  近期,长沙易通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从三一集团收到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换开成中信银行承兑的1000余万元银票,直接支付给上游供应商。“这样操作下,我们只需要支付0.05%的手续费,而上游供应商既可选择以1.6%左右的利率办理票据贴现,也可选择质押融资。”公司负责人周濂溪说。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产品经理刘辉介绍,该行依托三一集团等核心企业搭建了集群资产池,可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盘活各类应收资产,加快资金流转,降低融资成本,成为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力抓手。

  此前,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了23条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措施,其中特别强化了对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发挥供应链票据等金融工具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

  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共建立包含68.5万家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名录库,累计发放贷款10.2万亿元;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应收账款融资36.5万笔,金额16.7万亿元。

  当前经济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有小幅波动。董希淼表示,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有效引导和正向激励,推动继续降低贷款实际利率,让企业和居民切实感受到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8月22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分别降至3.65%和4.3%。今年以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已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在此带动下,企业贷款利率屡创新低,1月至7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支持发电企业发债融资……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不少金融举措。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新政策落地充满期待。

 
北京: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王君璐)记者从1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市上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求真务实、砥砺奋进,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首都发展新篇章。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首都建设和发展,多次考察北京,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要规划、重要事项把关定向。

  陈吉宁介绍,10年来,北京首都功能显著增强、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坚持首善标准,立足首都核心功能,各项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北京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忠实履行首都职责,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携手河北省举办冬奥盛会,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的“双奥之城”。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一核两翼”协同共进。

  北京发力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有力促进了北京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0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万亿元增长到4.03万亿元,人均GDP从9.28万元增长到18.4万元。

  北京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向好、优良天数越来越多,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1%。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国考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如今的京华大地,蓝绿交织、山水相依,绿色成为首都靓丽底色。

  北京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北京创造性开展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年来,北京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从3.68万元提高到7.5万元。

 
努力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相关部门和地区加强抗旱防灾举措夺秋粮丰收
努力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相关部门和地区加强抗旱防灾举措夺秋粮丰收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于文静、汪海月、周勉)前段时间,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近日一些地区降雨后旱情有所缓解,但降水分布不均,局地旱情仍在持续。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和地区加强部署,落实相关举措,努力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早上6点半,安徽省天长市防汛抗旱服务队队长王泽彬和队员已开着装满维修工具的小货车来到周边乡镇,检查临时泵站的运转情况。

  调试设备、建立临时泵站、巡检维修……服务队辗转于多个乡镇,为农田“解渴”。过去100多天里,78个新建的临时泵站和新架设的管道让河水流入了天长市100多万亩稻田中,为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是水稻最需要用水的时候,看到田块干裂,我们一度很着急。现在临时泵站能把白塔河的水抽提到农田,我们终于放心了。”天长市汊涧镇釜山社区的农民李登贵说。

  夺取秋粮丰收,必须毫不放松防灾减灾。针对可能出现的长江中下游伏秋连旱、华西旱涝急转、东北早霜和北上台风,有关部门正在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并及早谋划冬小麦、冬油菜播种。

  近日,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研究,紧急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0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灾、秋粮防灾稳产、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等相关工作。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突出实效用足用好救灾稳产资金,指导督促相关省份抓紧制定细化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尽数把救灾资金拨付到县市,把农资补贴兑付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三岔河镇水利管理站是洞庭湖区一所普通的基层水管站,共有职工37人,服务着6.5万人和9万亩稻田。一个多月来,职工们坚守工作岗位,尽力减轻旱情对群众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

  记者见到站委委员周刚时,他正在罗洲电排指导村民提灌。4位村民在取水口不停调整水管位置,周刚则在岸边时刻根据情况变化操作控制台。随后,他又和同事到合家垸村,为村民提供抗旱指导。

  “多亏了他们,我家种的56亩水稻才没有因为干旱受灾。”种粮农户陈伏秋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在加强应急举措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强化防灾抗灾能力建设,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频发的情况,系统考虑品种培育、水利工程、农田建设、农机农艺等各环节,推动健全完善农业防灾救灾工作体系和机制。

  确保秋粮丰收,技术落实到位是关键。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根据作物生育进程和灾害发生特点,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及时组派工作组包县包乡、进村入户,督促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组派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巡回指导。

  农业专家建议,当前要精准施策全力做好南方秋粮生产,中稻重点是针对前期高温热害影响,因地制宜采取追施穗粒肥、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增加粒重;晚稻要加密调度情况、精准指导,促进孕穗抽穗;未受灾地区要落实好“一喷多促”全覆盖等稳产增产措施。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学 不设院系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学 不设院系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生参加开学典礼。  新华社发
 
 
 
  新华社广州9月1日电(记者郑天虹、杨淑馨、李军)历经3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1日正式开学。这所大学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首设“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将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探路。
 
  港科大(广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广州南沙。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其法人和财务独立,与港科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学校设四大“枢纽”,涵盖15个“学域”,包括:(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信息枢纽)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系统枢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社会枢纽)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城市治理与设计。
 
  港科大(广州)副校长吴景深介绍说:“如同航空枢纽集结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一样,学术枢纽面向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把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集结起来,在学术、业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做项目的形式,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目前人类社会遇到的挑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日益显见。在传统学术架构下,条条框框太多,影响着学科交叉合作的有效性。
 
  “用‘枢纽’和‘学域’取代传统的‘学院’和‘学系’学术架构,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发展,这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是一项创举。”倪明选说。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学校占地面积约1669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约716亩,今年9月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用地面积约953亩,计划今年12月开工建设。
 
  “今年招生的是硕博士,明年开始本科招生。港科大(广州)学生毕业可同时获授港科大学位,两校所有设施和课程均向两校师生开放,35分钟高铁直达为两校学生双向选课上课提供便利。”倪明选说。
 
山西:税务“管家”上门服务 留抵退税帮企业渡过难关
山西:税务“管家”上门服务
留抵退税帮企业渡过难关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太原9月1日电(记者刘惟真)冷却塔端白烟袅袅、电能输送源源不断……近日,记者随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组走进位于山西阳泉的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刚刚度过夏季用电高峰期的企业依然一派繁忙景象。

  山西是煤电能源大省,电力保供是山西的重点工作之一。此次第一督查组来晋期间,将能源作为重点督查专项之一,前往省内多地走访调研。

  督查组了解到,近年来煤价高企使不少传统火力发电企业承受了不小的资金周转压力。

  阳光发电公司总会计师谢晓慧说,由于需要投入上亿元购煤,资金回笼周期较长,6月至8月、11月至4月是企业现金流颇为“吃紧”的时间段。然而,今年的状况有些不同——正为“迎峰度夏”的成本投入发愁的时候,税务部门送来的“好消息”让谢晓慧喜上眉梢。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后,税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手把手为企业讲解。我们提交申请后,仅用24小时就收到了留抵退税款项1347万元。有了充足的资金购买原煤,就能保障夏季供电工作正常开展。”谢晓慧说。

  “传统能源供应企业长期成本倒挂,只有将留抵税额变成现金流退到企业账上,才能解决燃眉之急。”山西省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李峰说,为了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税务工作人员一方面盘清底数,建立起事前预审台账、事中明细台账、事后管理跟踪台账及效应分析台账的“一账清”工作法;另一方面深入一线,根据企业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暖企支持举措及时落实到位。

  长期在一线开展工作的阳泉税务“网格员”邱建江就是阳光发电公司所在辖区的税务“管家”。他不仅对辖区内各家企业的情况、特点了如指掌,更在政企之间搭建起了桥梁。

  “上门走访服务辖区内企业时,我们了解到了企业的运营情况与需求。这次助企纾困的政策出台后,我们立刻与企业联系,还通过‘小芸说税’等线上课堂,帮助企业消化理解,确保政策‘应享尽享’。”邱建江说。

  在政策支持下,阳光发电公司今年的经营情况明显好转。“这笔退税款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减少了资金占用,也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得以降低,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经营效益。”阳光发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严文全说。

  阳光发电公司的变化是山西省助企纾困、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缩影。据介绍,今年1月至7月,山西累计办理留抵退税超过522亿元;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669.67亿元,共惠及省内124.7万户次市场主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退税从企业申请到税款入账的平均时间压缩至不超过2天,最快当天即可到账。

  督查组认为,在严格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山西省创新工作方法,为稳市场主体、保能源供应作出了积极探索,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也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

  山西省税务局总经济师李渊表示,未来全省税务系统将以此次国务院大督查为契机,不断完善措施,实行快速响应机制,让市场主体更好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黑龙江:多方发力保护黑土地
黑龙江:多方发力保护黑土地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哈尔滨9月1日电(记者任丽颖)“以往板结不吃水的黑土地,现在变得松软肥沃,地里还有蚯蚓,这说明咱黑土地里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生物性状改善了!”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三督查组来到三江平原,遇到的不少农民都这样说。

  黑土是非常稀缺的土壤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产出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4,商品粮调出占1/3,是名副其实的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然而,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一些地方的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

  督查组在多地调研黑土地保护时表示,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2.579亿亩,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黑土耕地保护的重大责任。

  “针对黑土保护问题,黑龙江省全面规划,借助科技支撑,打出一套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组合拳,为退化的黑土‘加油’。”督查组认为。

  督查组调研发现,为做好黑土保护,黑龙江省从政策、制度设计、资金等方面不断发力:《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龙江省“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先后出台,将黑土地保护措施落实到地块;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网格、户”七级田长责任体系,目前共落实各级田长338万余人;与此同时,2020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黑土地保护相关资金633亿元。

  督查组深入绥化、鹤岗、佳木斯一带的田间地头,调研当地农民对黑土保护措施是否掌握。

  张景会是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第八管理区的种粮大户,经营着350亩稻田。去年,他的稻田亩均用肥仅27公斤,比几年前减少10%。张景会告诉督查组:“我们每年都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利用精准施肥技术,缺什么补什么,亩均用肥减少3公斤,产量增加了5%以上。”

  通过病虫害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用药,采用新型灌溉措施和栽培技术,张景会稻田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0%以上,除草剂使用量减少了15%左右。  

  在位于佳木斯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督查组看到不少科技人员顶着太阳在稻田里查看实验水稻的长势,筛选优良品种。

  “前几年我刚开始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方法的时候,坐村民炕头跟人家唠,可很多人不感兴趣。现在大家都有了黑土地要保护利用的意识,主动找我咨询的人特别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说。

  地肥了,自然多出粮。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创历史新高,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5%。

  督查组了解到,为更好地为黑土保护提供科技支撑,黑龙江省整合资源力量,成立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组建黑土地保护利用专家组,特聘2名工程院院士、1名科学院院士以及省内外专家,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依托省农科院,成立国际黑土研究院,打造国际黑土合作平台,组织全球31个黑土国家和欧盟的黑土地保护专家召开黑土保护利用高峰论坛。

  督查组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未来,黑龙江应继续发挥黑土地保护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将黑土地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监督,压实保护责任;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建立健全保护黑土地资源监督管理制度,禁止盗挖、滥挖和非法买卖黑土。

 
湖南耒阳部分村民守着自来水管挑水喝 地方已着手整改
湖南耒阳部分村民守着自来水管挑水喝
地方已着手整改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长沙9月1日电(记者马晓成)根据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组在湖南省耒阳市坛下乡督查发现,一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前期缺乏可行性论证,建成后缺乏维护管理,部分村民守着自来水管,却无自来水可用。耒阳市表示,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督查组在耒阳市坛下乡坛下村、天保村、东升村、光华村等村庄走访发现,几乎每个村民家的楼顶都安了一个储水罐。随机走访10余户村民,他们均表示,没有自来水可用,喝水要么靠打井,要么靠买水或者到远处挑水。

  一名村民说,村里几年前建好了自来水管,但是管道早已废弃。在天保村,督查组看到挂着“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备房已经杂草丛生。在东升村一户村民家,督查组看到,一块已经挂了锈的自来水表示数为“0”。光华村村民反映,早先建了一套饮水工程,但从未通水。

  督查组了解到,自2005年以来,耒阳市已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兴建集中式供水工程579处。投入大量资金、物力的同时,部分村民仍在饮水安全方面存在困难,一些村民至今仍要到几公里外挑水吃。

  目前耒阳市2005年以来新建的供水工程中,28%运行情况一般,7%运行艰难收不抵支,5%闲置停用。督查组认为,当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前期缺乏可行性论证,建成后缺乏维护管理。

  耒阳市表示,将以国务院大督查为契机,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坛下乡供水工程和东升村供水工程,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凡是群众有需求的一律恢复供水。对已经报废的天保村供水工程,再次征求群众意见,如果群众确有需要,将采取重启或新建方式恢复供水。

  耒阳市向督查组反馈,将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率,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一次“回头看”,将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一问题一措施一责任人”整改方案,积极筹措整改资金,落实整改时限,务求整改到位,并建立长效机制。

 
新鲜牛油果折射中非合作新动能
新鲜牛油果折射中非合作新动能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内罗毕9月1日电(记者金正、李卓群、朱绍斌)近日,一批装满四个集装箱的鲜食牛油果从肯尼亚运抵中国,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这是来自非洲的鲜食牛油果首次成规模出口中国。

  肯尼亚工业化、贸易与企业发展部国务秘书戴维·奥西亚尼高兴地说,向中国出口鲜食牛油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增加肯尼亚外汇收入,提振经济活力,让当地相关产业参与者尤其是牛油果种植户受益。

  小小牛油果,折射出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的蓬勃生机。据中国外交部介绍,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肯尼亚、南非、贝宁、埃及等14个非洲国家的25种农食产品已完成输华准入。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1.4%。2021年,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8.2%。

  坦桑尼亚的芝麻、塞内加尔的花生、南非的鲜梨、卢旺达的甜叶菊……越来越多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

  中非农业贸易能够跨越山海,规模实现迅速增长,中非双方的政策支持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中国海关总署积极落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准入便利举措:一是对非洲国家提出的农产品准入申请予以优先考虑,在收到相关技术资料后,立即启动风险分析,加快推动检疫准入工作;二是对某些来自同一国家、加工工艺相近的农产品,或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农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并实施风险评估,加快准入流程;三是对非洲国家已获准输华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便利注册,采用视频检查或文件审查等灵活方式,加快评估和注册等。

  中非双方企业的努力同样不可或缺。就拿牛油果来说,为了实现肯尼亚鲜食牛油果成规模出口中国,肯尼亚政府牛油果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上海果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从荷兰引进熏蒸技术,联合农业专家制定整个熏蒸流程标准,并将标准引入肯尼亚。中非民间商会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2)——供应链视角下的中非企业合作》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致力于投资非洲供应链建设,在帮助非洲应对供应链挑战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发展,得益于中非合作多年来持续走深走实。在中非合作推动下,非洲基建面貌显著改善。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网络服务覆盖近7亿用户终端;在中非合作推动下,中非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一些中非跨境电商平台如今已在非洲建设上千个末端物流配送点……这些成果和举措,为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商品直达非洲社区提供了更多机遇。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中方还将举办中非卫生与植物卫生合作论坛,支持和便利更多非洲优质特色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毋庸置疑,在双方携手努力下,中非农业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新冠导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两年下降 降幅为二战后新高
新冠导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两年下降
降幅为二战后新高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洛杉矶8月3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8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较前一年缩短近1岁。这是该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报告分析称新冠疫情是首要原因。

  美联社在报道中称,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和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两年降了近3岁,上一次出现如此降幅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份由美疾控中心下属全国健康状况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1岁,较2020年缩短0.9岁;202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较2019缩短1.8岁。2019年至2021年,美国总体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2.7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3.1岁,降至73.2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2.3岁,降至79.1岁。

  人均预期寿命指当年新出生的婴儿,结合当年死亡率,预期可生存的平均年数,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报告分析认为,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缩短的首要原因,其他主要原因还包括意外伤害、心脏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自杀等。

  今年4月,美疾控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新冠连续第二年成为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美国民众的第三大死因。2021年1月至12月,因新冠相关原因死亡的美国人总数超过46万。

 
美国警察执法时射杀梦中惊醒的非洲裔男子
美国警察执法时射杀梦中惊醒的非洲裔男子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华盛顿8月31日电(记者孙丁)美国警方公布的视频显示,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警察日前在入室执法过程中射杀一名从睡梦中惊醒的非洲裔男子。

  哥伦布市警方公布的执法记录仪视频显示,当地时间8月30日凌晨2时30分前,警察抵达该市一栋公寓楼,随后敲击一间公寓的门并要求里面的人出来。在逮捕两人后,警察进入公寓内,打开一间卧室的门后立即向一名从床上起身、举起手的非洲裔男子开枪射击。

  据哥伦布市警方通报,该男子名叫多诺万·刘易斯,20岁,送医后不治身亡。刘易斯因不当使用枪支、家庭暴力以及袭击他人指控被通缉,但警察开枪时他身上没有武器,床上只找到疑似是电子烟的物品。

  开枪警察名叫里基·安德森,30岁,已经和其他两名在场警察一起带薪停职。俄亥俄州刑事调查局正在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这是美国俄亥俄州时隔不久再度发生非洲裔居民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件。

  今年6月27日,俄亥俄州阿克伦市警察在追捕涉嫌交通违规并下车逃跑的非洲裔男子杰兰·沃克时将其乱枪射杀,尸检报告显示,沃克身上有几十处枪伤。当地随后发生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示威活动。

  美国“警察暴力地图”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警察已杀死391人,非洲裔死于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的可能性是白人的近3倍。

 
枪患阴云笼罩美国新学年
枪患阴云笼罩美国新学年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休斯敦8月31日电(记者徐剑梅)三个多月前,一名18岁枪手闯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杀害19名学生和两名教师,酿成美国10年来致死人数最多的校园枪击事件。

  如今,美国各地纷纷迎接新学年,但笼罩在美国教师、学生及其父母心头的枪患阴云,挥之难去。

头号担忧


  《华盛顿邮报》8月30日说,美国校园枪患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据美国《教育周报》统计,截至8月30日,全美今年已发生28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校园枪击事件,致死27人,致伤57人。

  单是过去一周来,美国多地发生校园涉枪事件:加利福尼亚州一名中学生开枪打伤同学,南卡罗来纳州接连发生两起中学生在校拔枪事件,得克萨斯州一名高中生因携枪到校被捕,亚利桑那州一名7岁男孩携带两把枪上学,马里兰州两名高中生开学第一天荷枪实弹返校,另有多所学校因枪支威胁临时封校……

  近期发布的各类民调也佐证了美国人心头枪患阴云的严重程度。南加州大学日前公布的一项年度民调结果显示,加州学生家长和选民连续第四年把校园枪支暴力列为“最担忧问题”。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表明,三分之二美国父母担心孩子在校可能遭遇枪支暴力。

  8月最后一个周末,十几名罗布小学枪击案遇难者亲属和数百名示威者在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举行抗议集会,敦促州长阿伯特切实采取更多行动遏制枪支暴力,例如将购买AR-15型步枪年龄从18岁提高至21岁。AR-15型步枪正是罗布小学枪击案枪手使用的武器,在美国民间十分常见。许多示威者担心,如果政府不根治枪患,发生下一次校园枪击只是时间问题。

身心创伤


  枪支暴力不仅夺走许多美国少年儿童生命,还给美国青少年身心成长带来严重伤害。

  多年来,从防弹书包热销到定期校园枪击应急演习,枪支暴力已成为美国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为应对枪患,全美各地在新学年到来前就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全,包括为学校警察配备防弹盾牌、安装校园警报系统、聘请更多武装保安、成立“威胁评估小组”识别“需关注学生”等。

  不过,曾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的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校长迪安杰利斯最近在一个纪念活动上说,安装防范枪支暴力的摄像头或金属探测器,“只会产生虚假的安全感”。一位母亲在Axios网站上写道:“强迫孩子们在情感上将大规模校园枪支暴力常态化,让人感觉是道德上的灾难。”

  有研究报告显示,针对校园枪击进行演练,可能造成消极和令人恐惧的学习环境,给儿童带来身心创伤。而对经历过校园枪击事件的幸存者来说,所受“沉默伤害”会更加持久。

  凯泽家庭基金会日前发表调查报告说,2018年得克萨斯州圣菲市一所高中枪击事件中的多名幸存者至今创伤未愈,有的经常因惊恐焦虑而肌肉痉挛,有的迄今不能待在学校附近,不吃药就睡不着。报告说:“时间和金钱都无法抚平这类事件所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深切悲痛。”

顽疾难除


  美国校园枪击事件频发,是以社会枪支暴力泛滥程度达到历史新高为背景。“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表明,今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发生不止一起造成4人以上伤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每天有超过110人死于枪杀。另据美媒报道,美国7月枪支销量超过120万支,月度枪支销售连续36个月超100万支,创下纪录。

  美国枪患难除,政府消极应对、政客执着党争难辞其咎。8月30日,美国民主党籍总统拜登访问关键选举州宾夕法尼亚,提出“更安全的美国计划”,宣称决心禁止在美销售攻击型武器等。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白宫和民主党人此举更多是着眼11月中期选举,口惠而实不至。拜登政府此前标榜的6月签署的控枪立法,被批评为只是“两党妥协版”“力度打折版”法案,一些控枪关键主张未得到体现。

  利益集团掣肘是美国控枪难的另一大根源。与枪支生产、买卖和使用相关的产业链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而美国政治受到利益集团操控。美国网站“公开的秘密”数据显示,1998年至2020年,美国反控枪团体累计花费超过1.7亿美元游说政客、左右立法。

  今年7月,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与改革委员会公布报告指出,美国五大枪支制造商在10年时间里从突击步枪销售中赚取10多亿美元,而且近年来获利明显加速增长。在就此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枪支制造商拒为枪支暴力负责,民主、共和两党议员也围绕枪支管控话题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华盛顿邮报》指出,这种党派性相互攻讦已成为严重枪击事件之后的常态。

  病根不除,症状难消,阴云难散。

 
全球猴痘确诊病例超五万 多国加强猴痘防控
全球猴痘确诊病例超5万 多国加强猴痘防控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8月31日发布的猴痘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猴痘确诊病例达50496例,累计死亡病例为16例。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加拿大和欧洲部分国家的猴痘疫情正在放缓,但美洲一些国家的感染人数仍在增加。为应对猴痘疫情,多国已采取大量采购猴痘疫苗、加强猴痘病毒监测等防控措施。
 
猴痘蔓延到百国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这种传染病过去多发于西非和中非地区,但今年5月以来,不少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世卫组织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该组织划分的6个区域中,100多个会员国报告了猴痘病例。目前美洲是全球新增感染猴痘病例最多的地区,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超六成新增猴痘病例来自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占比则下降至三成多。
 
  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球累计报告猴痘病例数较多的10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巴西、德国、法国、英国、秘鲁、加拿大、荷兰和葡萄牙,这10个国家的猴痘病例数占全球猴痘病例总数的88.5%。
 
  美国猴痘病例数居全球之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美已报告逾1.84万例猴痘确诊病例。美国政府8月初宣布猴痘疫情为该国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指出,由于检测能力不足,美国实际猴痘病例数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大部分疑似患者未得到及时检测,可能将病毒传给更多人。专家说,美政府正在犯下与新冠疫情出现时同样的应对不力错误,在病例数据采集、检测和疫苗方面都处于落后和混乱状态。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8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一些国家新增病例的减少证明疫情是可以遏制的。在占猴痘病例数一半以上的美洲,尽管一些国家的感染人数继续增加,但加拿大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德国、荷兰等部分欧洲国家的疫情也明显放缓,这证明了公共卫生干预的有效性。
 
  针对欧洲多国近期新增猴痘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吕热8月30日表示,如果各国加强应对措施,欧洲地区的猴痘疫情可能完全消除。
 
多国猴痘疫苗紧缺


 
  随着猴痘疫情在欧美地区扩散,一些国家开始大量采购猴痘疫苗,但由于猴痘疫苗供应有限,欧美多国面临猴痘疫苗短缺。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8月9日紧急授权猴痘疫苗新接种方案,接种方式由皮下注射改为皮内注射,每次注射所需疫苗剂量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美国舆论指出,这清晰地表明政府没有足够疫苗来应对猴痘疫情。
 
  美国政府8月18日表示,已向各地分发近100万剂“吉尼奥斯”猴痘疫苗。但《纽约时报》披露,专家预计当前控制疫情需350万剂疫苗。
 
  欧盟监管机构欧洲药品管理局8月19日宣布,鉴于丹麦巴伐利亚北欧公司生产的猴痘疫苗供应量有限,欧洲国家可以考虑减小疫苗单次接种剂量以扩大接种范围,减量接种对预防感染同样有效。欧洲药管局建议采用“一拆五”注射法,即个体接受两次猴痘疫苗皮内注射,接种间隔约4周,单次接种剂量为原剂量的五分之一。
 
  英国卫生安全局8月22日发表公告说,将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原剂量五分之一的猴痘疫苗,以扩大疫苗可保护的人群规模。英国卫生安全局此前表示,最初交付的5万剂猴痘疫苗将于8月底前用完。
 
多国严防猴痘


 
  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加强猴痘防控,在机场与港口的入境口岸增设了10个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并设法获取猴痘疫苗。
 
  立陶宛已订购约1400剂猴痘疫苗,感染猴痘病毒风险高的接触者将接种疫苗。为遏制猴痘疫情蔓延,法国政府除采取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进行针对性科普宣传等措施外,还设立了专线电话为民众提供咨询等服务。
 
  以色列卫生部已与疫苗制造商签订协议,采购1万剂猴痘疫苗,其中5600剂于7月底送达,其余4400剂预计9月送达。自7月31日起,以色列高风险人群可接种猴痘疫苗。以卫生部说,已有2800多名符合条件的以色列人接种了疫苗。
 
  越南卫生部日前发布《猴痘疫情监测与防控暂行指南》。越卫生部表示,截至目前越南尚未报告本土猴痘确诊病例,但猴痘病毒进入越南的可能性非常大,要求各边境口岸开展体温测量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猴痘病毒监测,入境人员在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出现皮疹、头痛、发热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诊治。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为雪域天边守护神圣国土的人歌唱 读懂《天边格桑花》及其背后
为雪域天边守护神圣国土的人歌唱
读懂《天边格桑花》及其背后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5月31日,演员在隆子县玉麦乡文化广场表演歌舞剧《天边格桑花》。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5月31日,演员在隆子县玉麦乡文化广场表演歌舞剧《天边格桑花》。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本报记者张京品、陈尚才、田金文、刘洲鹏
 

 
  曾经,这个乡只有三个人:父亲是乡长,大女儿是副乡长,小女儿是妇女主任。
 
  听到这样的故事,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惊讶——一家三口怎么可能组成一个乡?这个乡长也当得太容易了吧?
 
  这个故事并非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昔日里的“三人乡”,就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玉麦乡。
 
  “阿爸,咱们为什么要一直守在玉麦啊?”“要是连咱们都搬走了,这里可就没有人了!”这是歌舞剧《天边格桑花》里的对话。
 
  玉麦,位于拉萨东南约550公里的边防线上,行政面积达3644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以来,桑杰曲巴带着女儿卓嘎、央宗,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曾经的34年间,这里只有他们一家人!忍受寂寞却无比坚韧,一家人犹如盛放在祖国边陲的“最美格桑花”。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歌舞剧《天边格桑花》正是为唱响写在玉麦土地上的爱国守边赞歌而著,更是为传颂生在玉麦这片土地上的爱国守边精神而作。
 
放牧守边路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我的房梁连着我的雪山
 
  我的白云缠绕我的天边
 
  我的青山飘扬我的炊烟
 
  我的牛群伴随我的欢颜
 
  这是我的家园,这是我的家园
 
  《天边格桑花》中的唱词,正是对玉麦这片遥远之地的速写。
 
  玉麦,位于中印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很长时间“养在深闺人未识”。1991年,新华社记者首次报道玉麦,当时的玉麦被称为“玉门乡”。
 
  因为长期只有桑杰曲巴和女儿卓嘎、央宗三人,玉麦又被称为“三人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
 
  历史上,玉麦规模最大时也有20多户300多人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西藏民主改革的进行,高原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生产条件迅速改观,人们陆续迁出重山阻隔、交通闭塞的玉麦。
 
  到1962年,荒草开始占领玉麦众多废弃的屋舍,这里只剩下包括桑杰曲巴在内的三户牧民。此后经年岁月,玉麦唯余桑杰曲巴一户人家。
 
  生前,桑杰曲巴曾告诉新华社记者,一下子走了这么多人,当时感到特别孤独,但他想玉麦是中国的领土,有土地就得有人,即便再孤独、再艰苦,他也得为这块土地留下来。
 
  曾经,玉麦很远。尽管连通玉麦和外界的山路2001年就已修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11月的飘雪意味着长达半年的封山期即将开始,玉麦通往外界的公路会被积雪覆盖,车辆无法驶入。多年前,玉麦村村委会主任次旦扎西外出运输过冬物资,车子直接陷进了山上的雪里,等第二年雪化后才把车取回来。2017年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也曾尝试挺进玉麦,却因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而告失败。
 

 
  雪花儿一片一片掉下了天空
 
  牛儿踏碎冰河回到了河谷
 
  漫长的冬日啊又一次来临呀
 
  雪越大明年的草儿就越绿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曾经,玉麦很苦。因为地理气候特殊,玉麦的天和雨雪分不开,长不出一粒青稞,粮食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日拉山运进来。“过去,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乡民进出只能靠双脚。如果不赶在冬季来临前将粮食驮进山,漫长冬季只能挨饿。”玉麦乡乡长胡学民说。
 

 
  你听那寒风用一天的挣扎
 
  滋养寂寞无穷无尽的生长
 
  长长的日子啊长长的期盼
 
  孤独的牧歌在孤单的回响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曾经,玉麦很难。正如歌词所唱,由于偏远闭塞,在玉麦,就意味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长年累月,这里只有3个人,对着几十头牲畜。由于长期见不到人,卓嘎、央宗姐妹的婚事也没有着落。巡山时,有不少70度以上的陡坡,上去要借助绑在树上的绳索,下来只能屁股着地一点点往下挪。
 
  就是这样的艰苦地方,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玉麦再苦,也是我们的家!”
 
  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仪式一点不能少。每次从县里开会回来,桑杰曲巴都会把两个女儿从放牧点叫回家,郑重传达会议精神。老人还手工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让一家人举行升旗仪式。
 
  “阿爸指着‘国旗’说,这就是国家,有国才有家。”在河边放牧的卓嘎满怀深情地说,“阿爸带着我和妹妹守护玉麦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我们的家。”
 
  年少时,两姐妹跟父亲闹过多次,也曾期盼父亲带她们搬出去。“但阿爸说,如果我们走了,国家的这片土地就守不住了。”
 
  桑杰曲巴老人去世后,守边的重任落在了姐妹俩身上。“每次赶着牲畜出山,最快也要一天,遇到风雪天还有生命危险。”妹妹央宗回忆说,“特别累的时候,我们也想过离开。但阿爸临终时说,如果我们走了,谁来守护这片土地呢?一想到阿爸的嘱托,就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谁说漫漫长夜,是缝在天上的黑幕
 
  熬过去,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谁说纷纷雪花,是掩藏春天的白纱
 
  迎上去,就会看见春天的阳光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玉麦日新月异。2017年,玉麦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远超西藏全区平均水平。
 
  这一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说:“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麦这个曾经的‘三人乡’,一定能建成幸福、美丽的小康乡,乡亲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这一年,投资5亿多元、总长50公里的曲玉公路开工建设;国家电网进驻,家家户户实现了WIFI全覆盖,玉麦人跟上潮流用起了微信支付;乡亲们搬进“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装配式结构“农家别墅”;此后,还迎来几十户新搬迁的居民。如今的玉麦,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等投入使用,篮球场等活动场所拔地而起,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守边人安心了,守边的队伍壮大了,守边人的生活富足了。
 
  2018年10月19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授予她们“时代楷模”称号。
 
边陲家国情
 
唱响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天边格桑花》导演加永江措说,《天边格桑花》这部歌舞剧就是要把“三人乡”守边的故事搬上舞台,让它传遍大江南北,激励更多人加入爱国守边的行列。
 
  2018年,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一行九人到玉麦乡采风,加永江措就在其中。正值3月,料峭春寒,玉麦乡日拉雪山脚下冰雪未融,与外界连通的环山公路因雪崩塌方。
 
  “当守边故事里的日拉雪山出现在眼前,自己才意识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而两姐妹却能坚守多年,敬佩之情涌上心头。”加永江措说。
 
  时任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向他们讲述了桑杰曲巴父女几十年守边的若干细节:冰雪封山的一天,桑杰曲巴用牦牛驮着病重的妻子翻越雪山,明知不可为,在绝望的风雪中,他仍毅然决然选择攀登。从小在昌都长大,生长在山中、经常翻山越岭的加永江措备受触动,于是产生了编导《天边格桑花》歌舞剧的想法。
 
  《天边格桑花》编剧白冰说,即便是在条件这么好的今天,去一次玉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全年交通状况最好的时候正值雨季,也常有塌方,看到山上的落石从车边滚过去,颇有惊心动魄之感。“那时我就在想,过去条件那么艰苦,桑杰曲巴一家人坚守多年,他们值得被更多人认识。”白冰说,他是发自内心、带着感情,想要创作这部歌舞剧。
 
  1981年出生的白冰是“藏二代”,父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号召到拉萨工作。在他的认知里,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离不开国家的力量;西藏取得‘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包括玉麦在内,西藏边境地区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的投入。因此,从西藏出发去理解国家认同,从玉麦出发去理解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切入口。”白冰说,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在西藏这样的边境地区,更能理解爱国守边的内涵和意义。遇见玉麦,创作的冲动和激情便油然而生。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一条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作为导演,加永江措对《天边格桑花》是有基本原则的:根据原汁原味的故事记录创作,不做更多的想象加工。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加永江措说,卓嘎、央宗姐妹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响和带领下,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几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坚定信念,原原本本地呈现她们爱国守边的故事和精神,就足以打动观众。为此,他和团队多次前往玉麦采访,收集文献资料,挖掘故事细节。
 
  2018年5月完成剧本第一稿;2019年完成剧本第二稿;2021年6月全面启动歌舞剧编排工作……
 
  今年5月31日,耗时超过4年的《天边格桑花》在玉麦乡实现首演。7月12日,首届西藏文化艺术节在拉萨市金城公主剧场开幕,《天边格桑花》作为开幕大戏荣耀上演。
 
  “不要忘记自己的颜色,火堆只要燃着,日子就不会难过,不要忘记阿爸说的,我们是红色的。”身着民族特色的服装,饰演卓嘎、央宗的两位演员次仁央宗和罗珍在舞台上随着音乐歌唱、起舞。
 
  “冒雨在玉麦的夜里听着四面风声,剧本文字背后的情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其中,这个边境村庄特有的孤独感让我不禁自问:这三十多年,卓嘎姐妹如何度过?”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工作20年的次仁央宗说,参演这部歌舞剧本身,是对演职人员的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有国才有家
 
  像格桑花一样,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加永江措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艺术家的使命,就是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是《天边格桑花》希望达到的效果。
 
  在没有专业舞台、灯光的玉麦乡广场,音乐响起,演员们瞬即进入情景角色,在广场上为观众表现出了最佳状态。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起伏。
 
  人群中,56岁的白玛坚才看得格外认真,他是剧中邮递员的原型人物。“我15岁就在给玉麦乡送信件报纸,夏天还好,能骑马,冬天下雪只能徒步背着信件翻越雪山,那时真是苦极了。”
 
  “我想起小时候,卓嘎奶奶给我们讲她阿爸的故事,看了表演,他们放牧守边的场景好像就在眼前,我长大以后也要守护这片土地。”玉麦首演现场,台下的旦增片多入了迷,她说,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修好了路,建起了房子,学校里也有了更多的小伙伴。
 
  央宗的儿子索郎顿珠今年27岁,现在是玉麦乡玉麦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这次演出的台词特别触动我,说我阿妈他们‘心中有一把火’,这把火是玉麦的火,而现在到了我们这一辈守边人手中,将继续燃烧并传承下去。”索郎顿珠说,“我会和父辈们一样,在这里见证玉麦的变化,玉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答案不言而喻。《天边格桑花》勾起了人们的记忆,也凝聚了人们的力量。
 
  加永江措介绍,《天边格桑花》今年以山南为主,已在隆子县、曲松县演出15场,计划今后两到三年内,到西藏21个边境县实地演出,让西藏边境县的居民们都能看到当下的歌舞剧,增强边民爱国守边的理想信念。
 
  卓嘎、央宗是“爱国守边的最美格桑花”,但她们从事着最普通的工作。
 
  2021年,卓嘎被授予“七一勋章”。“当时我想知道国家级荣誉获得者的生活是怎样的,结果到了她家中,看到她和妹妹依旧放牛、劈柴、熬酥油,做着放牧人最普通的事儿。”去年8月,又一次去玉麦采风的白冰回忆道。
 

 
  在那辽阔壮美的天边
 
  这里森林怀抱着雪山
 
  在那辽阔壮美的天边
 
  漫天遍野盛开着杜鹃
 
  我们是天边的格桑花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实际上,在西藏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还有很多像卓嘎、央宗这样“普普通通”的守边人。《天边格桑花》描绘的不仅仅是卓嘎、央宗的故事,也是边境线上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缩影。
 
  “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儿——用双手守护自己的家园,用双手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美好,就是这群‘普通人’正在做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也是《天边格桑花》这部歌舞剧想要呈现的。”加永江措说。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党委书记周后有表示,《天边格桑花》既是一部现实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同时也是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育课,是打造“高质量文艺作品”的具体行动。
 
  雪域高原上,腰杆纤细、花瓣小巧的格桑花在风中摇曳。格桑花虽纤细小巧,却能经风雪、耐严寒,在雪域严峻的气候中奋力生长,尽显顽强坚韧的品质,恰如长年坚守在高原边境一线的守边人。
 
  巍巍喜马拉雅,皑皑雪山耸立。360多万西藏各族儿女以“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为神圣使命,争做盛开在高原边陲的天边格桑花,坚定不移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和幸福家园建设者,化身为守护祖国边陲的一个个坐标!
 
追寻南侨机工的日子
追寻南侨机工的日子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本报记者许雪毅、邓倩倩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到这个日子,林少川的脑海都会浮现1945年抗战胜利场景:南侨机工们欢呼、流泪,拿出脸盆、饭碗,敲打庆祝到天亮。
 
  华侨大学教授、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名誉馆长林少川,忘不了37年前,走到他面前的那位67岁传奇老人:抗战时期他奔波在滇缅公路上运送兵员、物资,两次受到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接见,被盟军总部派往泰国侦察日寇军事基地……
 
  老人名叫蔡汉良,他的身后是一个特殊群体:南侨机工,全称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祖国最危急关头,众多海外赤子响应陈嘉庚先生号召,自愿放弃侨居地安稳舒适生活,回国参战。
 
  抗日战争期间归国参战的华侨约5万人。其中,南侨机工3000多人,他们由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青年组成,出生入死,奋战在“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上。1939年至1942年间,他们共运送军需物资50万吨、汽车1.5万余辆以及不计其数的各类民用物资。
 
  赤子功勋,永载史册。据不完全统计,南侨机工中,1000多人在抗战中牺牲,平均每公里滇缅公路牺牲一人。1000多人战后回到南洋,还有1000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留在国内。
 
  “三千英雄卫家国,如今全球剩一人。”生活在重庆的蒋印生,今年95岁,是唯一健在的南侨机工。
 
  以史为鉴。“记住南侨机工,记住所有为战胜法西斯主义作出牺牲与努力的人们,昭示来者,居安思危。”林少川说。
 
  当活生生的南侨机工亲历者来到眼前


 
  198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那天,蔡汉良走到林少川面前,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珍藏多年的照片、奖状、证明书、纪念章。一段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原籍福建南安的蔡汉良,10岁时随伯父到泰国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叔父的公司里开火车、修火车。1939年,听闻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急需大批熟练机工,他响应陈嘉庚先生号召,报名回国。
 
  当时叔父的老朋友有意把女儿许配给蔡汉良,许诺拨出店铺让他独立开店,还愿意提供16辆汽车帮助他经营客运公司。但蔡汉良义无反顾加入第九批回国机工队伍。
 
  抗日期间,我国沿海口岸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1938年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战时我国唯一的国际通道。
 
  这条公路全长1146公里,由云南昆明直达缅甸腊戍,沿途要翻越高山、穿过大河,行程七八天,当时国内司机与修理工十分匮乏,蔡汉良他们的到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蔡汉良讲述,南侨机工从海外回来,投入紧张的军事运输,人人要闯过四个“生死关”:
 
  险路关——滇缅公路沿途悬崖、峭壁、陡坡、急弯、深谷、湍流,稍有不慎,便车毁人亡。
 
  雨季关——滇缅公路突击建成,路基未稳,一到雨季,泥泞塌方,险象环生。
 
  瘴疟关——滇缅公路途经世界有名的“烟瘴之地”,毒蚊猖獗,恶疟流行。
 
  空袭关——日寇为封锁滇缅公路,时常派飞机空袭、轰炸,愈演愈烈。
 
  “南侨机工是拿着生命在救国,甚至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林少川感叹。
 
  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团回国慰劳抗战军民,特地到滇缅公路上慰问南侨机工。蔡汉良作为代表,两次见到陈嘉庚先生,用闽南语当面汇报机工情况。
 
  日寇偷袭珍珠港后,中国组织远征军入缅。蔡汉良担任分队长,直接运送兵员、军火和其他补给品。
 
  日寇飞机轰炸保山,蔡汉良躲过一劫,好友却被炸死。将南侨机工车队疏散到大理后,蔡汉良奉命回来掩埋死难者。沿途所见,尸横遍地、惨绝人寰。
 
  1942年滇缅公路被切断后,南侨机工被国民党当局草率裁掉。后来,蔡汉良被盟军总部选调进行特种训练。1944年被派往泰国,侦察日寇在泰国的军事基地。他打入日本人的菜馆探听消息,把写有情报的日文报纸伪装成皮鞋包装纸……历经种种风险,顺利完成任务。后来,盟军总部派出飞机,把这一军事基地炸成一片火海。
 
  “抗战史上还有如此轰轰烈烈的爱国壮举!”第一次和亲历者蔡汉良零距离接触,活生生的南侨机工历史扑面而来,林少川被震撼到了。
 
  小时候,林少川生活在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7岁时,他从姑姑口中听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名字——陈嘉庚。恢复高考后,他于1978年进入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历史系就读,毕业后成了华侨大学教师,专门从事华侨历史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为了编写“华侨史教学大纲”,林少川把陈嘉庚先生所写的《南侨回忆录》放在案上,早晚翻阅。他注意到书里有10多处提到“南侨机工”。但直到蔡汉良来到面前,这段历史才真正进入林少川视野。
 
  “试问全国10多亿人能有几人知道南侨机工?我这样的专职华侨历史教师,如果本身都对南侨机工历史不了解,怎能教学生?”林少川很快写成《一个华侨机工的经历——记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蔡汉良》一文,并编入华侨大学《华侨史讲义》,作为华侨史公共课教材。
 
  “应该将南侨机工历史作为课题来研究,记录历史,正本清源。”林少川请蔡汉良介绍福建各地幸存的南侨机工来口述历史。那段时间,华侨大学成了“南侨机工的家”,先后有20多人次来到林少川面前,有的由蔡汉良亲自带来,有的由蔡汉良捎口信介绍来。林少川时常为老人们提供食宿,他的爱人也帮忙煮饭招待老人。
 
  林少川为每人平均录下4小时录音,如今这些录音带都还在。“老人们带着浓重闽南语口音的讲述,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1990年,蔡汉良老人在家乡福建南安去世,享年71岁。林少川赶去和他见了最后一面。他告诉这位改变自己人生的老人,“南侨机工的历史,将会被更多人知道”。
 
两年60多个县市的寻踪觅迹


 
  1987年,林少川踏上滇缅公路,包里带着一封陈嘉庚侄子陈共存亲笔签名的介绍信。
 
  那一年,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陈共存,回国慰问健在的南侨机工。在厦门宾馆,他见到了特地从泉州坐了几小时车子赶过来的林少川。
 
  陈共存读过《一个华侨机工的经历——记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蔡汉良》,他相信林少川是那个可以到全国各地考察南侨机工史迹的人。
 
  “是的,寻访南侨机工历史,走遍天涯海角我也愿意。”面对陈共存的请托,林少川当场应允。
 
  在华侨大学支持下,青年林少川说走就走,随身带着介绍信、录音机、记录本,还分别带上黑白相机与彩色相机。
 
  深入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8省份60多个县市,林少川在各地侨联帮助下,抢救式记录了100多位南侨机工及部分遗属的动人故事。
 
  海外生涯、响应号召、滇缅公路抗战、战后生活……南侨机工们对林少川和盘托出了最宝贵的人生经历。
 
  当时这些海外赤子,有的放弃待遇优厚的职业回国;有的年仅十七八岁,却虚报20岁只为“够条件”回来;有的惜别未婚妻约好胜利归来再相见;有的改名瞒着家人秘密加入机工队伍……他们中,既有司机、修理工,又有工程师、大学生。
 
  “几乎每个人回国参战,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林少川熟知这段历史,但聊起来还会忍不住落泪。
 
  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一书中写道:“有一修机工在洋十余年,每月收入坡币二百余元,自甘牺牲,并招同伴十余人,带其全副机器前往。”
 
  林少川在滇缅公路实地寻访发现,书里记载的这位修机工,就是在新加坡一家英国汽车公司任工程师的王文松。
 
  “当时招募广告规定机工月薪仅国币 30元,王文松却舍去海外折合国币约700元的月薪,告别老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带领一批伙伴,自备全副机修器具回国效力。南侨机工的爱国情操与奉献精神何等高尚!”林少川说。
 
  在贵州,林少川采访了将全家老小送回故乡福建而铁心参战的新加坡华侨机工许志光,他仍珍藏着1939年3月陈嘉庚亲笔签署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华侨青年许志光君,热心国家,此次毅然牺牲原有职业,回国服务司机工作,帮助国家,殊足钦佩。现伊母及其妻子,拟不日遄返原籍安居……希予以特别优待。”从这封历经半个世纪沧桑的珍贵信件中,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辗转多省,每段故事都让林少川刻骨铭心:福建永春机工刘瑞齐忍痛离开新婚妻子,回来共赴国难;马来亚华侨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抗日,被誉为“当代花木兰”;海南机工王云峰与妻子李雪莲死里逃生、破镜重圆……
 
  “是海风送来的消息,祖国正在危急。我怎能窒闷在咽郁的岛上,空闲着两膀的力气!挣开绊羁的苦链,去呼吸在祖国的草原,斗争要求每一个黄帝子孙捏起拳头……”1939年的抗战诗歌《我们来自海外》,把南侨机工的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段寻踪之旅走了两年。彼时交通不便,林少川辗转火车、汽车,一路采访记录、拍照留资。他清晰记得,第一年春节回到家时,刚牙牙学语的女儿抱着他的脖子喊了100多声“爸爸”。
 
  林少川搜集保存了大量一手资料,包括口述录音、历史证件、现状实录及档案史料等,其中诸如南侨机工回国参战的日记手稿、南侨机工纪念章、侨务委员会奖状、军事委员会证明书、南侨慰劳团锦旗,还有华侨先锋大队别具一格的老式“结婚证书”及殉难机工的碑铭墓刻等,都是华侨参加抗战最真实的历史见证。
 
  “再多的付出都值得。”林少川说。
 
  1994年8月,林少川所著约30万字的《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出版,后被改编为五集《南侨机工》电视纪录片,向抗战胜利50周年献礼。2015年,林少川又出版《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
 
  2020年,林少川与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合作,主编“南侨机工文史资料丛书”。这套《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包括《南侨机工纪实录》与《南侨机工图文录》两卷。丛书收集数万份历史图片、撰稿100多万字、汇编1300多页。烽火燃烧的南侨机工岁月,随着新书出版,又一次从历史深处走进公众视野。
 
我们该如何纪念那段南侨情


 
  8月,林少川受邀出席于山东青岛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年度盛典,讲述《南侨机工: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9月,林少川将到浙江杭州参加筹拍《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影视研讨会。
 
  从南侨机工历史记录者,到这段历史生命的延续者,林少川“退而不休”,忙得不亦乐乎。他感到欣慰:这些年在海内外共同努力下,南侨机工研究由“冷门”变成“热门”,那群卫国者被清晰地还原出伟岸的模样。“现在提起南侨机工,全国乃至世界不少人都知道这段历史。”
 
  如今,走进滇缅公路起点昆明,可以看到一座雄伟庄严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正面刻着“赤子功勋”四个大字。
 
  在云南畹町,也有一座纪念碑,那是南侨机工林福来的义子林晓昌所立。
 
  林晓昌是当年林少川探访滇缅公路时的口述者之一。义父林福来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每每想到牺牲在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战友都感到遗憾悲痛。他告诉林晓昌,将来若有能力,要为这些先辈们建一个“家”,建一个忠魂所依的归宿,让世人永远记住他们。
 
  林晓昌后来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履行了对义父的承诺。纪念碑于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落成。在纪念碑旁,2015年政府出资,又修建了一座“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每逢“七七”“九三”纪念日,南侨机工后人和世人都会来此缅怀先辈伟绩。
 
  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吉隆坡,分别为回国抗战殉难的南侨机工设立了纪念碑。2013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陈嘉庚基金等,共同在晚晴园建立“新加坡南侨机工纪念雕塑”。
 
  这段历史记忆不仅属于华人华侨,也为全人类历史留下璀璨的精神旗帜。2018年,“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这些档案经汇总整理,共850卷,涵盖1937年至1948年,包含电文、公函、表册、照片等,真实记录了抗战期间3000多名南洋华侨志愿回国抗日的全过程。
 
  2019年,在南侨机工回国参战80周年之际,林少川与媒体记者再次重走滇缅公路,续写南侨机工新篇,拍摄了三集纪录片《南侨机工:一个不该忘却的名字》。时隔30多年重返滇缅公路,林少川再次见到南侨机工罗开瑚,老人已103岁,特别题词“永远的南侨机工”,留下珍贵墨宝。
 
  时光飞逝,如今南侨机工仅剩重庆一人,他是祖籍广东、出身于印度华侨家庭的蒋印生。在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身着挂满奖章的西装,老人缓缓抬起右手,将庄严的军礼献给牺牲的战友们。
 
  生命凋零,但历史并未远去。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南侨机工,尝试用新方式讲述这段历史。
 
  2020年,纪录片《赤子足迹》从家庭相册切入,讲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故事。2021年,舞剧《南侨机工》亮相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今年,“七七”事变85周年前夕,以王云峰夫妻为原型的琼剧《南侨情》在海南首演。
 
  此外,云南省德宏职业学院师生用剪纸动画再现南侨机工的英雄故事;滇缅公路历史博物馆馆长陈达娅与南侨机工后人们一起创作情景组歌《南侨颂》……
 
  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毅明曾参与纪录片受访,并为“南侨机工文史资料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写序。她接受采访时说:“每当提起南侨机工的回忆,总是让我热泪盈眶,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海外华侨表现出决不当亡国奴、共赴国难的情怀何其壮烈,那是中国人挺起了脊梁,扬起了阳刚之气的社会风貌。”
 
  林少川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他首次在华侨大学采访蔡汉良的场景。如今蔡汉良老人早已作古,但他的南侨机工历史流传下来了。历史在传递。从采访南侨机工到被采访,从记录历史到参与把南侨机工故事制作成动画、影视剧,林少川忙碌了半辈子,无怨无悔。“世事沧桑、岁月流转,南侨机工的赤子忠心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继续奋勇向前。”
 
烽火岁月中,三位南侨机工的故事
烽火岁月中,三位南侨机工的故事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与抗战的三千多名华侨汽车司机及修理技术人员的通称。

  抗战爆发后,1938年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我国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通道,但大型货运汽车驾驶、维修人员十分匮乏。“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得知后,于1939年2月发布《南侨总会6号通告》,并在报上刊登广告,号召机工回国服务。

  当时机工招募条件如下:一、能驾驶大型货运汽车的司机及修理工。二、年龄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持有当地(侨居地)汽车驾驶执照者。三、略识中文,略会讲普通话,无不良嗜好(尤其不嗜酒)。四、凡应募者,须持该地筹赈会或商会介绍信,知其平素确具爱国志愿。

  陈嘉庚振臂一呼,得到南洋华侨热烈响应。烽火岁月中,三位南侨机工的故事十分典型。

  从橡胶厂学徒到军火运输司机——林福来


  林福来,1918年出生在马来亚一个华侨小商人家庭,原籍福建厦门。因父母早逝,林福来18岁便进入陈嘉庚创办的橡胶工厂当学徒,见习汽车驾驶和汽车修理。21岁那年,他怀着一腔热血与几个朋友一起,报名成为南侨机工。

  抵达昆明后,经过两个多月军事操练课和驾驶操纵课,林福来被分配到西南运输处第十四大队当司机,主要任务是将军火和汽油等抗战物资运往昆明。出车执行任务饱一顿、饿一顿,经常还有生命危险。

  有一次,林福来抢运军火途中为避免与对面车相撞,连人带车翻下山,被倾翻的弹药箱压住,幸得队友救护才免于一死,但身上多处负伤,小腿被剜去一大块肉。他亲眼见到许多队友因车祸、疟疾或轰炸而牺牲,仅他亲手掩埋尸体的就有100多个。

  林福来在运输途中曾搭救了原籍福建的许姓华侨一家,患难见真情,与许家大女儿结为夫妻。抗战胜利后,林福来一度随许家到缅甸生活,后回国定居于云南畹町。

“当代花木兰”——李月美


  李月美,1918年出生于马来亚槟城华侨家庭,原籍广东台山。抗日战争初期,李月美响应陈嘉庚号召,前往筹赈会报名,但被告知不收女机工。于是李月美瞒着家人,女扮男装回国抗日。

  李月美一行经过海上几天几夜颠簸,上岸后又乘火车到达昆明,军训后被分配到总部设在贵州的“红十字会”当司机。1940年,李月美因公在滇缅公路一急转弯处不慎翻车,身负重伤,幸亏路过的海南籍南侨机工杨维铨奋力抢救。

  李月美和杨维铨在相处中相爱,成就了滇缅公路上传奇姻缘。当时媒体报道称赞李月美是“当代花木兰”。廖仲恺夫人、著名社会活动家何香凝女士特地题词“巾帼英雄”赠予李月美。

  战后复员与家人团聚的李月美定居缅甸,哺育了10个孩子。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亲切接见李月美,对她的爱国情操给予高度评价。之后,李月美带着孩子回中国定居。1968年,李月美逝世。

唯一健在的南侨机工——蒋印生


  蒋印生,1927年出生于印度一个富裕华侨家庭,所以起名“印生”。他原本可以继承家族衣钵成为受人尊敬的医生,但他从小听父亲教导,“你是中国人,祖国若是不强盛,海外华侨再有钱,也会被人看不起。”

  抗日战争爆发后,未满13岁的蒋印生瞒着家人,虚报年龄报名成为南侨机工。

  经过一个多月严苛训练,蒋印生正式走上滇缅公路。日本军机每天在头顶狂轰滥炸。有一次,日机俯冲下来,近距离打出一连串子弹,蒋印生亲眼看到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蒋印生年龄最小,受到大家保护。一次躲在弹坑里,日本飞机冲下来轰炸,年长的机工把他护在身下自己却牺牲了。

  抗战胜利那天,蒋印生兴奋地把手里的饭碗扔掉,跑上街载歌载舞。他选择暂时留下来看看祖国,没想到一留就是数十载。

  蒋印生后来在解放军部队承担运输任务,多次立功。转业到四川(后为重庆)一家运输公司后,他开了20多年客车,被评为特级驾驶员。1979年,蒋印生实现多年夙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他辗转回印度探亲,跪倒在80多岁的老母亲面前。但他谢绝了母亲留在印度的建议,回到中国。他说自己舍不得那片战友们献出热血和生命的土地。

  2015年9月3日,蒋印生作为南侨机工代表受邀晋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9年10月1日,蒋印生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本报记者邓倩倩、许雪毅)

 
漩涡激流中生死救援的情谊,永不褪色 80年前,中国人民营救“里斯本丸”号英军战俘始末
漩涡激流中生死救援的情谊,永不褪色
80年前,中国人民营救“里斯本丸”号英军战俘始末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本报记者朱涵、冯源、崔力


  东经122°45′55″,北纬30°13′47″,浙江舟山群岛海域。

  这个坐标,这片海域,见证了中国渔民勇救盟国战俘的无疆大爱,人道光辉。

  1942年10月1日早晨,日军战俘船“里斯本丸”号在中国舟山群岛海域被美军潜艇击中。日军多艘船只赶到现场,却见死不救,而附近的中国渔民则驾着木质渔船,奋勇救人。

  舟山渔民救起了384名英国战俘,也戳穿了日军借刀杀人的毒计,但是仍有843名战俘不幸遇难,长眠海底。

  80年过去了,见证过这段历史的中国渔民和英国老兵已全部离世,但在侵略者的枪口刺刀下,大海的漩涡激流中所结下的这份真挚情谊,在两国的世代交往中更显坚韧。

生死营救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日上午,来自舟山和香港的近百名社会各界人士来到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莲花岛,面向沉船海域的方向,敬献花环、诵读悼文、抛撒鲜花、缅怀逝者……

  海难中的幸存者丹尼斯·莫利时年98岁,他从英国发来信函:“我想向舟山的渔民衷心说声感谢,是舟山渔民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局面。”

  伦敦时间,2017年10月2日上午,在肯顿市场纪念碑,数十名英国军人代表、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家属和一些社会人士,在军乐队低沉的奏乐声中纪念“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

  近年来,每年10月初,在相隔万里的舟山和伦敦,人们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2021年10月2日,在舟山的纪念活动现场,莫利的家人送来了纪念卡,落款是露娜·科西——老人已经去世,一岁的露娜是他的玄孙女。

  第二天,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由中英两国人士共同募捐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纪念碑落成。

  这座大理石纪念碑,正面刻画了“里斯本丸”号沉没场景,记录了战俘营中的死亡人数、所属部队徽标,背面详细介绍了“里斯本丸”号沉没经过以及舟山渔民勇救英国战俘的事迹。

  当天,莫利的家人替远在舟山的6个月男婴方正向纪念碑献上了花圈。“我们以拳拳之心祭奠,是为了永志不忘。”方正的母亲、舟山市民吴似真说。

  她在中共舟山市委党校工作,从2017年起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纪念活动的策划和主持。

  在每一次纪念活动现场,人们都会回忆起当年这场生死救援:

  1942年9月27日上午,“里斯本丸”号从香港深水埗码头出发,搭载了1800多名英军战俘和侨民,以及700多名日本士兵和平民。

  10月1日清晨,未按国际公约安装红十字标志的“里斯本丸”号行至舟山群岛东面海域,被美军潜艇“鲈鱼”号用鱼雷击中船尾。

  日军多艘船只赶到现场,只撤离了自己人,还不顾战俘强烈抗议,将他们关在底舱。此后,部分战俘开始自救,他们撞破舱门,冲上甲板,但是日军开枪阻拦,并射杀多人。

  10月2日清晨,附近的青浜岛和庙子湖岛(两岛今属普陀区东极镇)上的渔民,发现海面上有大船下沉,还有不同发色的外国人从海上漂来,立即划着木质渔船,奋勇营救。

  他们先后出动小渔船46艘65次,最终救起384名战俘,并且在荷枪实弹的日军登岛搜捕战俘时,帮助其中3人隐蔽下来。

  这3人最终来到中国抗战的大后方重庆,向世人揭露了日军企图借刀杀人,见死不救的真相。

  在一封致谢舟山的信函中,退役英军军官费恩祺(Major Brian Finch)表示:舟山渔民全都是出于自发的,抱着一颗善良的心,不分国籍和种族,在日本军队的枪林弹雨下把危难中的军人拯救出来,这行为令人由衷感激、敬佩及难忘。

告慰先人


  2019年10月20日,一批英国客人来到了东极镇,他们是“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遇难者的后人。他们中有的已白发苍苍,有的需轮椅代步,但是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东部的海岛,来到先人长眠的海域。

  海面蔚蓝,白浪滚滚。遇难者的后人站在船头,泪流满面,将白色花瓣洒向蔚蓝的大海,告慰死难的先人。

  随后,一场简洁的纪念仪式在庙子湖岛的山顶举行。在英军安息号声中,遇难者后人向葬身东极海底的英魂致意,向遇难者生前军装像敬献花环,并在卡片上写下了思念的话语:“我虽不曾有幸了解你,但我永远思念你”“致我从未见过面却思念终身的父亲:愿你安息”“亲爱的爸爸,我怀念你”……

  年过八旬的雪莉·班布里奇满头白发,随身带着一个保存完好的黑发娃娃。这是她孩童时期父亲从香港寄给她的礼物,这也是她对父亲唯一的记忆。

  雪莉说,父亲的墓碑上只有一句话——“我们推测他在战争中死在了中国东海”。她曾做过关于“里斯本丸”号的研究,写过很多信给幸存者,询问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雪莉一行是应中国电影人方励的邀请来到东极镇的。从2018年起,方励的团队开始拍摄制作一部反映“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联系了近200个战俘后人的家庭。

  方励发现,许多遇难战俘的儿女因为从小失去父亲,终生都活在对父亲的思念中。有些人的家族墓地中虽留有遇难者的位置,但里面却是空坟。

  “在交流中,他们表达出强烈的意愿,想要来到中国舟山,来到‘里斯本丸’号沉没的地方进行悼念。举办这场特殊纪念仪式的想法,就是这样产生的。”方励说,他希望以此提示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2005年以来,舟山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始整理“里斯本丸”号事件的相关档案、渔民口述、救援名单等史实材料,随着历史档案的开放,中国学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事件史实逐渐清晰。

  在舟山,不少热心人士一直在致力于发掘、整理相关史实,缅怀遇难的二战盟军战士,纪念英勇的渔民。浙江海洋大学普陀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胡牧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是“里斯本丸”号沉船纪念活动的主要发起者之一。

  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胡牧首次有了祭奠“里斯本丸”号事件盟军遇难者的念头。

  在去往东极镇的客轮上,他和几位研究“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老友征得了船长的同意。客轮驶入“里斯本丸”号沉船点位,船长拉响汽笛,所有人就地默哀一分钟。同行的历史学者宣读纪念文,并将纪念文装入漂流瓶投入大海。他们的活动也得到船上客人们的支持,客人纷纷走到前舱甲板上,肃立参加纪念活动。

  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纪念“里斯本丸”号的行列中来。舟山著名书画家倪竹青生前曾向莫利赠送“中英友谊长青”的墨宝,两人还曾互致生日贺信;舟山本地匠人为莫利、贝宁菲尔德两位“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制作了东极石石雕作为生日贺礼;一些民间热心人士还希望,在东极镇竖立“里斯本丸”号海上营救场景的纪念雕塑……

  “中英人民之间在战火中结下的友谊,是最牢固和最宝贵的。”胡牧说。

历久弥新


  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

  这份情谊,经历80年,在一代代人的纪念和交往中生出新的枝蔓。

  莫利的玄孙女露娜刚刚在英国度过两周岁生日。吴似真早早从舟山寄出了一套精心挑选的小汉服作为生日礼物。她还准备了一张电子贺卡,和一岁半的儿子方正一起在露娜生日当天送上了祝福。

  “露娜正好比方正早出生6个月。我和莫利女儿维尼约定了,带着方正去英国探望他们,他们若是来舟山,也一定会带着露娜来。”吴似真说。

  吴似真在2017年的纪念活动中与莫利一家结识。他们经常彼此问候,分享孩子成长照片,互赠生日礼物、新年礼物。

  在2020年,方正还未出生时,维尼曾按照中国广东习俗,给吴似真肚子里的孩子赐福:取名“明媚”,因为孩子将在阳春三月出生。同一年,露娜满月,收到了吴似真邮寄的虎头帽、红肚兜、虎头鞋。今年春节,方正在中国穿上了维尼寄来的小老虎套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吴似真说,两家人的友谊小船正启航。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东极镇“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展厅接待了近两万人次游客。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里斯本丸”号事件为主题的展馆,展厅内,英国战俘使用过的饭桶、脸盆、药罐、油灯、餐具,临走时留下的瓷砖、木梯都被精心保存下来。

  “很多游客特意带着孩子来参观,他们对‘里斯本丸’号的历史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兴趣。”东极镇文化站站长梁银娣说,而她的父亲梁奕卷当年也是救援的亲历者。

  不久前,再次来到青浜岛的舟山作家孙和军,意外发现有两拨准备实地探访小湾洞的游客。小湾洞是岛上一个三面临海、深约两米的隐蔽小洞,除了当地人,很少有人能够找到洞口。当年,三名英国战俘正是被渔民们藏在岛上的小湾洞中,才有幸躲过了日军的搜捕。

  “游客们通过新闻报道、书籍等了解那段历史后,渴望去亲眼看看小湾洞。‘里斯本丸’号的故事正传播得越来越广。”孙和军说。

 
“格斗少年”再出大凉山
“格斗少年”再出大凉山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吉依阿杰(中)在2020年四川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夺得男子52公斤级冠军后展示获奖证书。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吴光于
 

 
  还记得5年前的那一幕吗?
 
  2017年夏天,两名少年进行格斗比赛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
 
  那一天,为了推广MMA(综合格斗),来自四川恩波武术俱乐部的教练让时年14岁的彝族少年吉依阿杰和小伙伴站上表演赛场。两名少年第一次拥有那么多观众,虽然只是表演赛,他们也打得格外认真,出拳凶狠、缠斗激烈,稚嫩的脸上透着超越成人的倔强。
 
  这段视频随后掀起不小的波澜。此后,男孩们离开了曾经训练的俱乐部,沿着当初离开大山的路回到了故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5年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多次前往凉山探寻这些男孩后来的生活。没想到当初令人唏嘘不已的开端之后,竟是出人意料的“后来”。
 
回归大凉山


 
  “格斗少年”回归凉山后这些年,记者曾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探寻男孩们的生活。
 
  时任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曾告诉记者,当地会充分考虑孩子们的体育特长发展和文化课教育,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学校。
 
  当年9月,凉山州教育部门尊重阿杰的意愿,将他和4名同伴安排在冕宁县双河小学就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学校有“体教结合班”,离孩子们的老家也不远。
 
  双河小学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体育特长生,毕业后直接升入泸沽中学。而泸沽中学则是凉山州著名的艺体特色中学,这里90%的学生来自农村。1986年起,学校先后组建了举重、拳击、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训练队,培养过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尤其以拳击项目见长。2022年,泸沽中学的毕业生中有多人通过体育特招被大学录取,其中还有一人考进了北京体育大学。
 
  在泸沽中学校长陈冬虎看来,由于过去历史欠账深,凉山很多农村孩子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但体育特长教育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当年接收阿杰他们的俱乐部初心很好,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孩子在该接受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受教育,将来才能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陈冬虎说。
 
  不想放弃训练的阿杰和小伙伴们在小学阶段就到泸沽中学拳击队接受训练。
 
  每天下午4点到5点半,完成了学校的课程后,他们变身“拳击少年”。
 
  教练包忠伟还记得阿杰刚来训练时的样子——很内向,不怎么说话,眼里透着一些不信任。此后,他经常找阿杰谈心。“我告诉他,你在这里一样可以打拳,一样可以实现冠军梦。”
 
  凭着当初在俱乐部打下的基础,再加上系统、专业的训练,阿杰的进步突飞猛进。教练很快看出他是块好苗子——个子不高,但身手灵巧,更重要的是能吃苦——阿杰身上有一股独特的韧性,拳击训练受伤在所难免,但他从不喊疼。
 
  其他孩子训练完,都赶紧溜之大吉,只有他还会主动单独加练一会儿,这也带动了其他人一起训练。
 
  这些年来,学校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婉拒了很多媒体采访,希望他们能安静地学习、生活、训练。这也是阿杰和同伴们希望的,他们很怕“格斗孤儿”这个标签。因为曾经共同的经历,他们虽然年龄不同,却很抱团。
 
  任小涛是阿杰的小学班主任,她是打开这群男孩内心世界的第一个人。
 
  孩子们初来乍到的时候,为了帮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她一到周末就将男孩们领回家里吃住,给他们洗衣。每逢放假回家的日子,她总会把他们送到车站,对班车师傅千叮万嘱。她从不主动去问孩子们过去的经历,只是告诉他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今后也要记得回去看看培养过自己的俱乐部老师。
 
  “这些孩子从小缺少家的温暖,我就想把他们缺失的爱补一点回来。”她说。
 
  这种无微不至的照料在阿杰的成长中从未有过。
 
  男孩们的刻苦也感动着任小涛,即使周末在她家里也常常学习到很晚。阿杰刚来学校时对汉字的笔顺、笔画几乎没有概念,一年以后,语文测验已能考到70多分。
 
  阿杰成熟、独立、领导能力强;小何听话、情商高;建平内向、安静、学习成绩最好;小龙比较听话但有点粗心;曲坡子好动、调皮……谈起男孩们,任小涛如同讲起自己的娃。
 
  而对她,男孩们的评价很一致——“任老师是最好的妈妈。”
 
再出大凉山


 
  “阿杰在省运会上获得冠军!”8月酷夏,泸沽中学陈冬虎校长的一条微信如同一缕清风吹进了炎夏。
 
  今年7月22日,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拳击比赛落幕,凉山代表队取得非凡战绩,泸沽中学的孩子再创佳绩:吉依阿杰获得男子甲组52公斤级第一名,威色建平获得男子甲组56公斤级第三名,阿牛曲坡子获得男子乙组63公斤级第五名。
 
  他们,全部是当年的“格斗少年”!
 
  如今的阿杰早已不是那个哭着害怕回家种洋芋的小男孩,但回忆起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当初离开俱乐部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和伙伴们分开,也担心自己已经坚持了那么久的训练没办法再继续。现在看来,能回来读书特别幸运。”
 
  在回到校园之前,阿杰的世界满是UFC比赛(无限制综合格斗),他从未想过在那之外还有更多的赛场,也没有想过格斗之外还有别样的生活。
 
  回归校园5年后,阿杰的偶像依然是拳王曼尼·帕奎奥,阿杰总是用他说过的话勉励自己:“无论训练多么辛苦,多么煎熬,只要全力以赴,比赛就会很轻松,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冠军。”
 
  他还有一位形象更加清晰的榜样——王港。2017年8月,从泸沽中学拳击队走出去的王港在全运会64公斤级拳击比赛中夺冠,这是第八届全运会后,四川拳击20年来的第一枚全运会金牌。
 
  这5年里,除了训练,阿杰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文。他喜欢阅读课本里那些优美的句子,也向往着其中描绘的许多远方。
 
  2019年,阿杰在四川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夺得男子50公斤级冠军。此后,他的拳击生涯一路“开挂”:2020年到2022年,他分别夺得该赛事一次乙组52公斤级冠军、两次甲组52公斤级冠军;在2020年的全国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他获得乙组52公斤级第五名。
 
  如今,即将升入高三的阿杰已入选四川省拳击队。今年9月,他将代表四川参加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一条职业拳击道路已经在他脚下徐徐铺开。
 
  “希望能把职业运动员这条路好好走下去,将来为四川争光,为我们大凉山争光。”阿杰说,他也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当一名拳击教练,把这一路收获的本领、温暖带给更多孩子。
 
  “格斗少年”的故事不是特例。行走在大凉山的日日夜夜,那些被教育改变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们的认知。
 
  8年的脱贫攻坚让昔日的贫困“硬骨头”呈现出崭新的容颜,那些因贫困而辍学的悲伤故事也成为往事。
 
  如今的凉山大地,再也看不见山坡上的放羊娃。曾经沉睡在“控辍保学”系统中的60972名失学辍学学生已全部“销号”。村村寨寨,最悦耳的声音是琅琅读书声。
 
  作为文化教育的有益补充,体育特长教育也在这片大地上蓬勃开展。从昭觉县“云端小学”的足球队到布拖的“女梅西”,再到冕宁泸沽中学的拳击少年,大凉山的孩子们向世人展示着更加健康、勇敢和坚韧的新面貌。
 
  当少年再次走出大凉山,他们的世界已与往日大不同。
 
风雅大南坡 一个中原小山村的“美学经济”
风雅大南坡
一个中原小山村的“美学经济”

( 2022-09-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本报记者桂娟、史林静


一半风雅 一半烟火


  一边是瓜果累累的农家菜地,一边是演绎乡村美学的大南坡艺术中心、书香环绕的乡村文化书店,昔日古村呈现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大南坡的一天从鸡鸣犬吠中醒来,也在一杯咖啡中开始。

  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山间小村,位于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的浅山区,村子依太行山而建,从山脚延伸到山腰,其间分布着各种样式的豫北民居。

  早上8点半,30岁的村民赵世莹准时打开方所书店的大门,换上工作服,准备好一天所需要的咖啡豆,迎接又一个忙碌的周末。距离书店100米左右的地方,是村民牛炳富的院子,一大早,他就用三轮拉来了满满一车柴火。79岁的牛炳富是远近闻名的“老网红”,不少游客来了点名要吃牛爷爷做的柴火炒鸡。

  立秋,驱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云淡天高,翠绿满山。正值大南坡最迷人的季节,三三两两的游客漫步其间,寻找合适的拍照地点;祠堂前、槐树下,一群群纳凉的村民悠闲惬意。眼前的光景,让81岁的赵成香不禁感慨:“这日子,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

  上世纪70年代,依靠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大南坡曾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老人回忆,那时村里有十几处煤井,吸引周边上千人就业。80年代后期,大南坡逐渐面临煤矿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伴随当地从“黑色印象”向“绿色发展”转型,大南坡煤矿产业于90年代末被彻底关停。

  仅靠人均0.6亩的耕地,大南坡经济迅速滑落,直至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数的40%以上。在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2019年大南坡成功脱贫。

  由于缺少工业带动,振兴之路仍需另辟蹊径。早在2016年,当地就已提出“用美学留住乡愁,以文化艺术复兴乡村”的发展思路。2019年12月,修武以“美学经济”为抓手,决定实施大南坡项目,通过邀请来自各地的乡建、设计、美学、教育等力量,将大南坡的山村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资源延伸发展为乡村民宿、乡野美食、文化创意等振兴支点。

  安徽大学副教授、乡建学者左靖应邀来到大南坡,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实地调研。

  “普通”,是左靖对大南坡最初的评价。

  “修武县一共有187个村,县里选出了30个村子让我们挑,推荐大南坡的理由有两个:一是穷,迫切需要改变;二是普遍,最能代表当地乡村的实际面貌。”左靖说,这样的村庄如果成功,更有推广价值。

  “这是个很普通的北方村庄,没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缺乏历史人文资源。”在村里转了几圈后,左靖发现了大南坡的可塑性。由于上世纪70年代当地村集体经济雄厚,大南坡建设了多达3000余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拥有村一级的剧场和仅次于县剧团的大南坡艺术团,村老中学、大队部、大礼堂都保留完好。

  “大南坡村保留着完整的传统村落建筑群,从这些建筑中,我们感受到文化的留传,以及一代代大南坡人民依据它而建立起的家族与乡里感情。”左靖说,改造就从重塑这些建筑开始。因此,大南坡的改造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刷墙、修路、铺水管、改民宿、做商街这样的模式,而是发掘自然风物、研习文化历史、收集村民需求,并对乡村原有生活空间、生态环境、历史建筑进行优化。

  随着来自全国30多位乡建专家的深度参与,大南坡沉寂已久的老旧建筑复活了。这个小山村陆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中心、乡村书店、碧山工销社、游乐景观装置等公共文化生活场所,也迎来了各类艺术展览和音乐文化活动。

  2020年10月,大南坡首个线下综合主题活动“南坡秋兴”在村中举行,为期两天的民谣音乐会、舞蹈剧场和电影放映,以及“南坡村民讲堂”和乡村儿童艺术教育启动仪式,为大南坡赢得了广泛关注。这也是大南坡第一次对外亮相,文化的浸润,让大南坡散发独特的魅力,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的大南坡,一半风雅,一半烟火。一边是瓜果累累的农家菜地,一边是演绎乡村美学的大南坡艺术中心、书香环绕的乡村文化书店,竹影绰绰的乡间民宿,昔日古村呈现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村里来了摇滚乐队


  如今,“文化”已成大南坡的一张名片,共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随之而来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起来


  眼下,正是核桃成熟的季节,72岁的村民赵小香一大早便来到位于村头的核桃寄卖点。“店里通知我补货,顺便给我结下账。”寄卖点是大南坡老供销社所在地,经过升级改造后,成了文创品牌“碧山工销社”的连锁店,也是“乡间杂货铺”,这里不仅销售文创产品,还为村民设置了农产品寄售柜台。

  麦秸秆编织的蒲扇,当地产的核桃、花椒、蒲公英、蜂蜜……所有寄售商品均由村民自己定价,销售金额全部归村民所有。目前,共有34位村民在这里寄售自家产品,赵小香也在这里拥有一个寄售格子,格子里卖出的核桃,都会如数记在她的账上。

  乡村建设,谁才是第一受益者?大南坡给出了答案。

  “现在很多村子都在做大众式的旅游,人工去制造景点,游客来了拍拍照就结束了。”作为大南坡文化发展总顾问,左靖认为乡村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村民的实际生存问题,而不是给城市提供一个月朗星稀的田园。

  “村庄的改造首要受益人应该是村民,要满足村民需求,尊重当地文化。”左靖说。在改造计划实施之前,设计团队进行三次入户调研,通过访谈村民、发放问卷调查、听取村民建议等途径,搜集整理村民建议和诉求40多条,包括解决农田用水、修复公共建筑、建立村民活动空间、改善卫生环境、清理垃圾、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恢复解散的怀梆剧团等等。

  认真调研后,施工项目正式开始。对过去采煤造成的塌陷区,进行了浇筑回填;大南坡北面的新机井开始正式送水;村容村貌得到了综合整治……

  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的改变越来越多。

  废弃的大舞台被改造成综合书店,工作人员会拆出每一本书的样书以供村民翻阅。“我们设置了供孩子们阅读的儿童区,还有一个小型的室内展览区,用来展览村里孩子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赵世莹说。在展览区的墙上,孩子们用彩笔写着“欢迎来到大南坡快乐屋”。

  在乡建团队的帮助下,解散40余年的怀梆剧团再次恢复演出,村里老人的心气又聚了起来。如今,在大南坡“共振村声”的舞台上,各类音乐活动频频登场。盛夏的一个夜晚,村里来了摇滚乐队,与怀梆剧团合奏一场现代与传统的交响。“常有的事。”60岁的村民赵色清对此并不觉得新奇,活跃的文艺生活成了大南坡村民见惯了的场景。

  为传递新知识、给村民赋能,社区营造中心定期开放的南坡讲堂,总是座无虚席。“讲座内容涉及人居环境提升、环保、乡村文化、民宿发展、手工艺培训等,目的是激活村民的发展本能。”修武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大南坡项目负责人张国祥说,乡村振兴不是政府投钱建得很漂亮就行了,先激活人,村子才有可能被激活。

  如今,经过培训,村子已孵化出餐厅、家庭旅馆、民宿等5家,有10余户村民参与到餐饮接待、农事体验等工作中。此外,为提升民宿品质,当地还邀请设计师免费为村民提供图纸以供其自建民宿;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驻村设计师和美学经济顾问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并指导村民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发展电商。

  “环保志愿队”“大南坡少儿武术队”等群众组织也应运而生。“村民自发成立了‘美丽南坡’环保队,每周义务清理村内垃圾,对房前屋后空间进行提升。”张国祥说,村民根据喜好在房前屋后种植花卉蔬菜,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庄花园。

  村口杂草丛生的空地经过设计师的手,变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场。来自焦作市的游客李女士站在阴凉处,不时提醒在游乐场玩耍的9岁女儿注意安全,这是半个月里李女士第二次带孩子来大南坡。“这里跟别的村子不一样,书店、艺术中心、展览馆,都融入了村民的生活,是一个很真实很舒服很有生机的村子。”李女士说。

  “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这是乡村建设的路径。”左靖说。如今,“文化”已成大南坡的一张名片,共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随之而来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旅游项目直接拉动当地80余人就业。

  外出的青年们也纷纷回了乡。38岁的薛艳结束了十几年的外漂回到大南坡,如今是“碧山工销社”的一名员工;30岁的村民赵世莹工作的书店距家步行10分钟的距离,“已经是店里住的最远的员工了”,赵世莹说。2021年,牛炳富的民宿开业了,取名“牛爷爷的院子”,这里常常一房难求,赶在旅游旺季,提前半个月房间都已被预订。

  “我年纪大了,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回来主事了,有了自己的事业,一家人就不用在外漂着了。”牛炳富说。

田埂开出诗歌花


  “作为一名山区小学教师,这两年来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美。我喜欢把我和孩子们的关系称为‘寻美合伙人’”


  “西瓜/是夏天的冰柜/吃完了它/还可以当蚂蚁的滑雪场。”

  夏日的一个午后,10岁的张皓峰坐在儿童游乐场旁的核桃树下,读自己刚刚写的一首小诗《西瓜》。话音还未落,一旁的赵玉峰也迫不及待开了腔:“它是黑黑的/它是小小的/明明是可爱的/但每个人/都将它抛弃。”

  “你的这个《西瓜籽》有点忧伤了。”十来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热闹了午后的村庄。他们都是大南坡小学诗歌文学社的成员。

  在山村小学开设诗歌课是大南坡小学校长刘晓江一直以来的愿望。2019年下半年,借助大南坡计划的契机,大南坡小学开始搭建诗歌课程,并利用假期送老师外出学习培训。

  在2020年春季开学的手记中,培训回来的老师张艳稳写道:今天第一节上课前,走在校园里的我,听着鸟鸣,闻着花香,被春风轻抚着,感觉心里痒痒的。我迫不及待想要和学生一起分享这种美妙的滋味,于是我们的第一节课临时改成了诗歌课,在教室外面,在走廊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了春风,与喜鹊打了招呼。

  此后,大南坡孩子的诗歌启蒙开启了。教室里,松树下,草坪上,小木屋外……一节节诗歌课呈现出来,孩子们看到了早早“上班”的月亮,发现了站在树梢上“监视”大家的喜鹊,感受到西瓜世界中的无限欢乐。

  “2021年12月,我们搜集了孩子们的部分小诗,编辑了我校的第一本诗集——大南坡儿童诗歌集《藏彩虹》。孩子们似乎推开了一扇自由表达的门,看到了一个发着亮光的未来。”刘晓江说。

  在刘晓江看来,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课堂,开设诗歌课是想要孩子学会一种诗意的表达,进而把诗意的生活带到乡村。

  大南坡孩子的浪漫,远不止诗歌。当发现大南坡还保留有自己的小学时,左靖就决定把美学教育作为大南坡改造工作的重点。2020年,左靖联合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刘庆元工作室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儿童艺术公益项目,从大南坡开始,为乡村带来系统化的美学教育。

  此后,广州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们定期驻扎在大南坡村开展“四季美术课”,以“大南坡的日常”为线索,带领孩子们用认识自己、观察生活的方式展开课程与创作;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当地教育体育局给孩子们开设绘本、草木染、电影、音乐、街舞等不同类型的兴趣课。

  就这样,大南坡的老师和孩子们开启了寻美之路。

  “我和孩子们在美育之旅的起点是一样的。作为一名山区小学教师,这两年来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美。在探寻美的道路上,我喜欢把我和孩子们的关系称为‘寻美合伙人’。”语文老师孙莉莉说,由于乡村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她也成了一名“非专业”的美育教师。

  尝试着给孩子上了几周绘本课后,孙莉莉惊喜地发现,在课堂上孩子们比以前敢说、肯说了,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步,甚至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内容丰富的故事画。

  如今,这个只有50名学生的乡村小学已经写了近千首诗,出了两本诗歌集和7本绘本。

  今年6月,学校的第二本儿童诗歌集印制完成,诗集的插图,全部由孩子自己绘制。“早晨/太阳舔了舔整个世界/这让世界热了几分……傍晚/太阳累了/随便舒了几口气/这次却惊动了整个世界的昆虫。”唐诗琪的这首《夏天》被收录在诗集的第一页。

  美育能给乡村带来什么?左靖也说不上来,在他看来,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者作家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美育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舒展的空间,让他们有新的表达视角,知道未来人生的多种选择。“老安少怀,大概就是乡建的归宿之一吧。”左靖说。

  这个暑假,大南坡的孩子经历了很多美好的小事:大南坡音乐教室暑期课程开课了;当代艺术基金会组织的街舞训练营教大家“特别帅的舞蹈”;村里书店招募“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带来了第一次职业启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