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财经

04版:新华影像

05版:新华关注·各地

06版:新华关注·文化

07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8版:新华体育

江苏: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答卷
江苏: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答卷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南京7月19日电(记者刘亢、凌军辉、陈刚、蒋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江苏考察、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亲自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赋予了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的重大使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江苏以努力奔跑姿态和求真务实作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奋力推动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让“经济强”基础更加坚实


 
  面对疫情冲击,江苏一手抓纾困,一手抓培优,加快经济复苏。今年1至6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前5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磨砺始得玉成。素以实体经济见长的江苏,持续攻坚克难、稳中求进。10年来,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6%的人口,创造超过10%的经济总量,13个设区市皆列全国经济百强市。
 
  一款仅2.5厘米长的精密数控刀具,售价高达2.8万元,颇受市场青睐,出口多国。“这是高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甜头。”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源说。
 
  激活创新,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江苏加快推进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聚焦主业打造“单项冠军”,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
 
  6月28日,一列满载72个标箱的国际货运班列从南通海安发出,经广西驶向越南河内,至此江苏中欧(亚)班列今年开行突破1000列,同比增长超4成。
 
  集聚全球资源,参与国际竞合。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江苏深入推进东西双向开放,持续提升要素配置全球影响力: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92家投资落户;企业“走出去”遍及17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项目8490个。
 
让“百姓富”蓝图化为现实


 
  小桥流水与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幼儿园、医院、村民议事厅一应俱全……走进张家港市永联村,新江南水乡跃然眼前。“小区生活便利,大病有保险,每月村里还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日子越过越红火。”年过八旬的村民王清峰说。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居住形态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变革,“鱼米之乡”呈现时代新貌。10年间,江苏农林牧渔总产值从5200亿元增加到8000多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万元增加到2.68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16: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水泥船、塑胶运动场、多媒体教室,洪泽湖“水上小学”不断升级;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进门入户,镇江孤寡老人的日子更加舒心;溧阳一号公路美名远扬,游客络绎不绝……江苏不断增益“百姓富”的成色。
 
  从区域格局来看,江苏南强北弱由来已久。通过“南北挂钩”,江苏致力先富带后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道路成网,小区成片,高标准厂房整齐排列……地处苏北腹地的苏宿工业园区,由苏州和宿迁两市合作共建以来,城市居住品质同步改善,大型城市综合体、邻里中心等配套齐备。
 
  10年来,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7.2个百分点,苏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快于苏南。
 
让“环境美”的气韵日益可感


 
  “小时候常见的江豚又回来了!”站在南通五山地区滨江步道,在长江边生活了66年的市民吴湛打开手机相册,指着一个个模糊的“小黑点”兴奋地介绍。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进口硫磺集散地之一,江风一吹、黄尘漫天。碧水归,江豚跃。作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物种,江豚活跃折射长江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关心,强调“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干流水质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总体达优;累计关停沿江化工企业3505家;两岸造林超过115万亩,沿江特色示范段串点成线、连片成带……从洲岛、岸线到全域,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
 
  江苏大地孕育着独特水韵气质。然而,因水而兴也曾因水而困,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矛盾凸显。
 
  南通启动沿江沿海生态带修复,推动400多公里江海岸线面貌焕新、功能重塑;从“太湖绿肺”西山岛的缥缈峰向南俯瞰,昔日大闸蟹养殖基地里一方方蟹塘已整治为5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连云港灌河口海域经过铁腕治污,曾消失不见的伪虎鲸、四鳃鲈鱼再度现身……
 
  盛夏7月,梅雨过后,南京的紫金山、栖霞山和幕府山迎来美丽夏夜。2021年,江苏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实现2013年以来8连降,大气、水质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新名片


 
  古运河三湾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迎来暑期旺季,成为当地新的热门旅游地。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上,集纳了水利、农业、民俗、文学等教学资源的“大运少年”模块于近期开通。文教相融,一校一品,大运河文化进入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
 
  江河交汇孕育江苏璀璨的地域文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文化自信之基不断筑牢。历经13年编撰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近期首发,是全国体量最大的省域旧志整理工程;文艺佳作涌现,话剧《雨花台》、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等屡获国家大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3年举办巡回精品儿童剧演出1000多场次;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的农家书屋为居民提供24小时阅读服务……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文化空间成为百姓生活“加油站”。
 
  美德善行融入生活。在南通,700多万人口中每4个人就有一名志愿者。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全体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江苏笃行不怠,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区域特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蒋芳、包昱涵)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两千多年来,她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条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的千年水脉如何更有光彩地流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念兹在兹——

  2017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深刻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既是时间上的流淌,也是空间上的绵延。穿越2500多年、蜿蜒近3200公里,串联起运河沿岸的一座座城市。她是润泽百姓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长贺云翱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下,各项保护工作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制定一系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握指成拳。

  2020年11月,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着亲水步道一路察看,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当时我带着儿子就在现场。听到总书记那么关心大运河,我们感到温暖而充满信心。”扬州市民张庆深有感慨,“我家几代人都在运河边长大,大运河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更是不可割舍的根脉。”

  进入7月,迎来暑期旺季。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天1.5万张预约门票,经常在周末实现“秒空”,成为古城扬州新的文化地标。

  “博物馆因‘运’而生,在沉浸式参观体验中,成年人可以探寻大运河的历史,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儿童可以在互动体验中走近大运河、爱上大运河,感知流动的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以生态起笔、以文化落笔,串珠成链,一条“文化玉带”串联起沿岸无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掀开大运河历史的崭新篇章——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正日渐复苏,大运河博物馆正在以“运河之舟”形象拔地而起;扬州打造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非遗”文化园,成为年轻人网红打卡地、学生研学首选地;苏州以“运河十景”项目建设提升运河景观风貌,恢复古驿站、水码头等文化遗存,在大运河畔续写着姑苏繁华……

  沿线35座城市发力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运河百景熠熠生辉,悠悠运河水带动一座座城市焕发文明活力。曾担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主任的扬州市文物局原局长顾风感慨说:“大运河迎来了2500多年岁月里新的生命周期!”

  从历史时光里的舳舻千里、渔火延绵,到现实图景里的物阜民丰、水清岸绿,大运河传承文脉,生机澎湃。

 
“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晋北小院,白墙飞檐。68岁的白高山正一边给小菜园浇水,一边逗着2岁多的孙子。
 
  菜园里,茄子、黄瓜、西葫芦、小葱长势正好,两棵苹果树已经挂满青色的果子。
 
  “习近平总书记上次来时,我把地里种的这些给他一一作了介绍,总书记笑着说‘这些果菜够你们一家吃了’。”
 
  白高山居住的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村。他和200多户村民从世代居住的坡梁薄地、盐碱地上的土窑洞陆续搬到这里,生活从此变了模样。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白高山家中,坐到炕沿上同白高山一家聊起了家常。
 
  白高山拿出一张老照片给总书记看,那是他搬进新村之前住了40多年的土窑洞。
 
  习近平总书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问道:“现在这房子住进来花了多少钱?”白高山告诉总书记,201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只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新房。
 
  “搬出来后家里主要做什么?收入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接着问。
 
  白高山的儿子白利军告诉总书记,搬到新村后,他在政府资助下上了职业培训学校,当起了电焊工,2019年收入4万多元。
 
  “现在外村姑娘都愿意往这嫁了吧?”习近平总书记笑着问。
 
  “可不是!如今生活好了,人家也愿意来了。”白高山笑得合不拢嘴,“盖房子,娶媳妇,这是我们庄户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我们打心底感谢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问道:“你们往后还有什么打算?”
 
  “就是希望日子越过越好。”白高山说。
 
  “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民之所盼,心之所向。
 
  当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是胜利在望。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部署推进更长远的发展战略——“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白高山告诉记者,村里每年都有新变化:新建的黄花产业园已经开始运营,养老中心和幼儿园也建起来了。今年9月,小孙子就能进村幼儿园上学。
 
  2022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山西考察时强调:“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跟着中国共产党,更好日子一定在后头!”白高山说。
 
   (新华社记者姜琳、孙亮全)
 
跨越千里搬新家
跨越千里搬新家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翻过高高的山梁,绕过蓝蓝的湖泊,一辆辆大巴首尾相连,行驶在蜿蜒的高原公路上。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19日,西藏实施那曲市双湖县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又一批牧民告别苦寒高远的藏北腹地,前往雅鲁藏布江畔的新家。
 
  大多数的人类迁徙,都寄托着改变生活的期望。全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的搬迁亦是如此。
 
  早晨6时30分,天空还没有亮透,双湖县多玛乡的公路旁,已热闹非凡。牧民们背着行李,挎着包裹,扶老携幼,迈着轻快的步伐,登上大巴。
 
  “搬迁一代人 幸福几辈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悬挂在大巴上的一条条横幅,标明了这次搬迁的意义。
 
  73岁的布琼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我期待新家的生活。那里海拔低,天气暖和,能缓解我的关节炎。”
 
  双湖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普仓随车队为搬迁群众提供医疗保障。“双湖海拔太高了,高血压、痛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很高。搬到新家后,将有利于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她说。
 
  太阳慢慢升起,车队缓缓驶远,草原又恢复了宁静。
 
  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远行。新家所在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距离双湖县约900公里。那里海拔3600米,比双湖县海拔低了1000多米。
 
  路途虽然遥远,心情却是愉悦的。车里,驶向新家园的藏北牧民,眼神里写满了对新生活的期许。
 
  27岁的次仁央金怀有8个月的身孕,将在新家附近的医院完成分娩。“在高海拔生孩子有很多风险,能在低海拔的新家生孩子,让我减少了很多顾虑。为了路途上的安全,政府专门安排了保障救护车。”次仁央金说。
 
  果根擦曲村的娘桑和孩子们正聊着学习。他的儿子罗布顿珠明年将上森布日幼儿园。“双湖县海拔高,天气寒冷,常年大风肆虐,去森布日新家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有好处。故土难离,但为了下一代,我赞成搬迁。”娘桑语气坚定。
 
  双湖县一半以上面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的乐园,但区域内草场以每年3%至5%的速度退化。
 
  仲鲁玛村的旦真说:“这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一下子要离开了,舍不得。但搬迁也是为了双湖的生态保护,是件好事。”
 
  20时许,大巴车队抵达森布日村。
 
  当地群众手捧洁白的哈达,跳起欢快的舞蹈,端着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盒”,在锣鼓喧天的喜庆氛围中迎接来自远方的“新邻居”们。
 
  夕阳如火焰般洒落在宽阔的雅鲁藏布江江面上,远处的山脉仿佛熔化在了霞光之中。   (记者曹健、张京品、格桑朗杰)
 
     新华社拉萨7月19日电
 

高温下,他们的“最美逆行”
高温下,他们的“最美逆行”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工人在无锡经开区的一处建设工地上施工(7月12日摄)。   新华社发(还月亮摄)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樊曦、姜琳、周圆、董小红、谢樱)酷暑难耐,“蜗居”在空调房里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就在似火的骄阳和袭人的热浪中,却有一群人“逆行而上”。
 
  他们扎根一线,默默守护着不同的岗位。每一滴闪亮的汗水背后,都是他们顶着炎炎烈日的“最美逆行”。
 
坚守,呵护你我安宁


 
  18日下午,成都。“请大家打开健康码、扫描场所码,保持一米距离。”在龙井社区核酸检测点位,龙井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周亮维护着现场的排队秩序。
 
  入夏以来,成都多日持续高温,“成都到底有多热”一度刷屏。时间临近下午5时30分,天气依然潮湿闷热。穿梭在人群中的周亮,衣服都湿透了。
 
  前几天他因热中暑,在医院连续输了两天液。“这是一场跟病毒的战斗,我不能掉队。”周亮说。
 
  把责任放在心头,用汗水刻下坚守。
 
  16日下午,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热浪滚滚,停机坪地表温度已超过60摄氏度,飞机发动机周边温度甚至高达上百摄氏度。
 
  绕飞机检查发动机、起落架、机身,测试液压系统……不出片刻,湖南航空机务工程师王楠的脸上汗水不停往下流,浸湿了工装。通常一架飞机的航后检查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现在是暑运高峰,一天下来他的皮肤能黑上几度。  
 
  “温度再高,保障飞机安全的标准不能降低,我们要守护飞行安全第一道关口。”王楠说,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保障的飞机平安起飞和归来,心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奔忙,保障万家生活


 
  岗位虽平凡,职责不平凡。炎炎夏日,许多劳动者奔跑在大街小巷,全力保障居民生活。
 
  今年夏天,快递外卖人员格外忙碌。高温天的冰品订单如何更好地运送,不影响口感?“90后”上海骑手戴颖在奔忙之余,摸索出一套送单“秘籍”。她给原有的保冷餐箱配上冰板和温度计,经过改装的餐箱显著提升了保冷性能。
 
  “为了送出最完美的冰激凌,我试过各种方法,经过多次测试,每天我的订单在20单左右,最远的一单我送了一个多小时,冰激凌一点没化。”辛苦之外,戴颖略带兴奋地说。
 
  高温下,为万家清凉奔忙的还有电力人。一入伏天,随着用电负荷节节攀升,他们的工作变得分外忙碌。
 
  17日下午,贵阳市白云区220千伏鸡场变电站内,南方电网贵阳地区变电管理检修一班高级作业员李宏才和工友们在对断路器进行复检。
 
  “这个变电站保障着白云区、观山湖区部分区域5万余户用户的用电。”李宏才说,不仅要检查断路器,我们还要按既定路线对每条线路和每台设备进行测温、抄录和油位检查,一次巡视下来平均得4小时,“我们多付出一点辛苦,大家就可以多享受一份舒心和清凉。”
 
奋斗,书写劳动之美


 
  高温下,奋斗者的脚步没有停歇。
 
  在甘肃兰州,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承建的兰阿公路项目南环路互通立交施工现场,200多名施工人员奋战在一线,闪亮的安全帽、黝黑的面庞、晶莹的汗珠,展现着建设者的风采。
 
  底板钢筋绑扎、安装现浇支架、箱梁吊装……在施工现场,项目副总工程师李鑫穿梭在工区各个角落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当发现可以改善或需要整改的问题时,他立刻和作业队负责人、现场技术员、安全员一起讨论解决,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
 
  “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既然选择这一行,我就会坚持到底。看着一条条路、一座座桥从无到有,就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当被问及施工一线工作苦不苦时,李鑫言语间传递着一种自豪感。
 
  19日上午,九江长江大桥上空骄阳似火。在距江面50多米高的大桥上,身着橙色工服的铁路桥隧工们早已开始辛苦的检修工作。
 
  大桥上的很多“死角”位置,考验着桥隧工们的身手和胆量。在悬空的钢梁上,桥隧工周雍祥将安全绳固定好,一边仔细轻敲细探地检查,一边用石笔对病害部位作出标记,额头上汗珠一滴滴向下方的铁路面滑落。
 
  “天气炎热,大桥易出现胀轨、螺栓脱落、钢梁漆膜粉化等影响设备安全的问题。因此越是高温天气,越要加强对大桥的检查养护。”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九江桥工段九江大桥车间保养三工区班长杜晓东说。
 
  为美好生活流淌汗水,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夏日里,一位位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劳动者,用奋斗描画前行的荣光。
 
 
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 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丁薛祥、王毅、肖捷同志当选
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
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丁薛祥、王毅、肖捷同志当选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会议7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部署要求,选举产生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丁薛祥、王毅、肖捷同志当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丁薛祥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代表会议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政治标准,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正确履行职责,郑重行使权利,严格按组织原则和选举规定办事,使代表选举工作成为发扬党内民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实践,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切实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会议通过差额选举,产生了293名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产生的代表中,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有工作第一线党员,还有一定数量的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符合中央提出的代表结构比例要求,体现了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

 
中央依法治国办启动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
中央依法治国办启动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白阳)19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启动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督察聚焦地方推进法治建设等情况,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持续压实压紧法治建设责任,加快推进市县法治政府建设。

  记者从当日中央依法治国办举行的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动员培训会上获悉,此次督察将重点围绕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党领导法治建设制度和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发挥作用情况;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情况三方面进行。

  据悉,督察组成员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有关单位,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律师、记者等人士参与。督察组将分赴山西、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湖北、贵州、云南等8个省份开展实地督察。

  会议要求,督察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准确把握督察重点,紧扣主题要求、紧抓关键环节、紧盯重点任务,以督察促落实,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切实把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中国人权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中国人权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国人权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7月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审议并通过《中国人权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中国人权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中国人权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及领导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当选中国人权研究会新一届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蒋建国当选常务副会长,马怀德、付子堂、沈永祥、鲁广锦当选副会长。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汪洋出席全国政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强调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人才之基 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汪洋出席全国政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强调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人才之基
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全国政协19日在京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有形障碍,从社会观念、思想意识入手破除深层次无形束缚,创造各类人才层出不穷的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人才之基。

  近8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会,30位委员、专家在会上发言,370多位委员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和读书智能平台发表意见。委员们高度评价近年来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成就,围绕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言资政。大家建议,要更好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瞄准“高精尖缺”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大中学教育衔接贯通,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要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打通高校和企业两个“蓄才池”。要健全以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行分类评价,优化评价指标,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要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和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推进人才大市场建设,进一步为人才松绑。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环境。要优化青年人才发展政策保障,推动科研资源向优秀青年人才倾斜,克服论资排辈现象。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盯紧抓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激励广大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主持上午的会议,刘奇葆、万钢、卢展工、李斌、苏辉、刘新成、何维出席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建议,与委员协商交流。

 
孙春兰在河北调研时强调 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孙春兰在河北调研时强调
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 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8日至19日到河北调研,实地考察邯郸市高铁东站、大型商超、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和石家庄市冷链物流园、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社区核酸采样点、商业步行街酒吧等重点场所,深入了解第九版防控方案措施落实情况,并主持召开基层一线防控人员和有关专家座谈会,听取防控工作意见建议。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控制疫情,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孙春兰对河北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河北省、市、县三级负责同志带领疫情防控专班每天视频调度,及时分析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问题,压实重点场所和单位主体责任、明确专职防疫人员,全省已较长时间保持社会面清零。孙春兰指出,第九版防控方案不是放松,而是要求精准,需要下更大功夫抓预防、堵漏洞。要织密外防输入防线,针对入境口岸特点和转运隔离管理的点位,制定防控流程导图,严格闭环管理,坚决避免破防破环、疫情外溢。要夯实基层防控基础,充实基层防控力量,加强第九版防控方案宣传培训,推动群专结合、群防群控。要压实重点场所防控责任,配备必要的防控人员和物资设施。要加强流调力量建设,开展基层流调人员的日常培训,一发现疫情即进行面对面流调,根据流调结果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和管控风险人群。因地因势处置聚集性疫情,对传播链条不清、出现社会面扩散的,不迟疑、不犹豫,集中资源和力量快速扑灭疫情。各地各部门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应急处置指挥体系保持高效运转状态,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军卫生列车首次跨境投送
我军卫生列车首次跨境投送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7月19日,我军卫生列车抵达老挝北部边境城镇磨丁。我军赴老挝参加“和平列车-2022”人道主义医学救援联合演习暨医疗服务活动的卫生列车19日上午从磨憨站驶出,通过“一隧连两国”的友谊隧道后抵达老挝境内。这是中老铁路开通以来,首次组织卫生列车跨境投送。当日晚些时候,参加活动的中方卫勤分队搭乘该车抵达老挝首都万象。      新华社发(凯乔摄)
 
国台办: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
国台办: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9日应询指出,关于佩洛西计划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我们已多次表明严正立场。我们坚决反对美台之间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一段时间来在台湾问题上屡屡采取挑衅言行,支持怂恿“台独”分裂势力,为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行径站台说项,其目的就是打“台湾牌”,企图“以台制华”,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

  有记者问,据媒体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可能于8月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对此有何评论?

  朱凤莲表示,我们敦促美国国会一些人认清台湾问题的重要敏感性,认清“台独”分裂行径的严重危害性,停止在台湾问题上打牌、挑衅,停止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停止任何玩火行径。

  朱凤莲指出,民进党当局靠勾结外部反华势力谋“独”,无论以什么名义采取什么形式,其下场只能是失败。

 
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研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十年来跃上新台阶
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研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十年来跃上新台阶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王鹏、李澍田)记者19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年来,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十年来,高校科技成果供给力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实现了质、效、能的同步提升。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工作形成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新格局,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

  此外,我国高校科研攻关坚持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一系列大国工程中,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统计数据显示,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既聚力打造“国之重器”,也用科技创新服务贡献社会。从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到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从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到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十年来,教育部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多个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雷朝滋介绍。

  面向未来,雷朝滋表示,将持续加强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上半年处分27.3万人 包括21名省部级干部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上半年处分27.3万人
包括21名省部级干部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9日公开通报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2.2万件,处分27.3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21人。

  通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75.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73.9万件,谈话函询15.1万件次,立案32.2万件,处分27.3万人(其中党纪处分22.7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21人,厅局级干部1237人,县处级干部1万人,乡科级干部3.4万人,一般干部3.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8.9万人。

  根据通报,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85.5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57.6万人次,占总人次的67.4%;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21.7万人次,占25.4%;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2.9万人次,占3.4%;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3.3万人次,占3.8%。

 
稳链保畅,这些举措提振工业经济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业经济在4月份出现负增长之后,5月实现由负转正,6月份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19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传递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
  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一度遭遇阶段性、突发性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舵定向、果断决策,国务院迅速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从宏观层面为工业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发布会上说,工信部和各地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推动稳增长政策应出尽出、靠前发力,企业克服困难,加足马力,稳定生产。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5、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7%和3.9%,工业经济呈现恢复增长的态势。
  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上半年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4月份短暂下降后,5月份恢复正增长。6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由上月下降7%转为大幅增长16.2%,有力拉动整体工业增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工业。
  “总体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田玉龙说,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企将不可避免对贸易需求、全球供应链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等带来一定影响,工业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
  他表示,下半年,要把提振工业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动稳工业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力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首先就是加快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田玉龙说,工信部要推动政策举措靠前发力、适当加力,开展工业稳增长专项督导。
  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关键。“上半年,我们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全力打通堵点卡点。”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说,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产能全面恢复。
  陶青说,下一步,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推动关键节点企业稳产达产。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给,确保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大量中小企业有力支撑了工业稳增长。上半年,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地,中小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8万亿元。1至6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整体工业。
  田玉龙说,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还要加力,要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发展,今年努力培育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还要积极引导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田玉龙说,要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工程,加强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和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培育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
稳住产业链,强化数字化支撑 当前我国制造业观察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张辛欣)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这些对制造业平稳运行带来挑战。千方百计稳产保链、多措并举助企纾困、不断强化数字化支撑……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举措着力稳住工业经济。
  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以来,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回升,5、6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0.7%、3.9%,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稳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一个产业园里,工人正操作着拉丝机,将铜丝直径拉伸到微米级别,成为用于集成电路封装的重要材料。
  “近期明显感觉到订单的数量上升了,客户的需求量逐步回升。”安徽华晶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程平说。
  尽管上半年长三角多地受疫情冲击,但随着各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发力,企业逐步稳产达产,产业链运转正在恢复。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连月来,工信部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明确将保链稳链作为重心,以更大力度抓好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在全国各地,助力工业保供稳产的政策加密。
  “虽然4月份受到短期冲击明显下滑,但5月份迅速恢复正增长,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田玉龙说。
  工信部数据显示,1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平稳生产,集成电路领域保持90%以上的高产能利用率。
  也要看到,当前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仍要持续付出努力。田玉龙说,要推动政策举措靠前发力、适当加力,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助企:降低负担激发活力
  企业运转起来,产业才有活力。在推出一揽子降本减负举措的同时,针对企业运行的具体困难和最迫切的需求,政策加密出台。
  中小企业是产业链的有力支撑。田玉龙说,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加力帮扶举措,加快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中小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8万亿元。
  多措并举解决燃眉之急,想方设法推动行稳致远。从提升要素保障、做强供需对接到加大创新扶持等,政策措施接连推出。1至6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整体工业。
  大企业,事关产业生态的发展。在深圳,投资超过20亿人民币的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预计10月全面运行。“在作为联想全球‘母本基地’的同时,智能制造基地也承担着智能产品孵化器的作用。”联想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关伟说,将依托制造优势和产业链资源,为中小企业赋能,实现协同发展。
  2022年初,国投招商战略投资沈鼓集团,沈鼓集团完成混改。股权投资注入减轻了一定资金压力,沈鼓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下半年计划启动乙烯“三机”关键配套件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等重大研发。
  “我们坚持把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作为增强产业韧性的重要手段。”田玉龙说,工信部将通过政策帮扶、督查减负、培新育优等举措,助力企业企稳向好。
赋能:做强数字化支撑
  提振工业经济,抓住数字化这个关键词很重要。通过工业互联网加快“上云”“上链”,不仅帮助企业打通生产堵点,更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供需协同。
  工信部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5G全连接工厂建设进一步提速。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云采购、云仓储、云调度……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应用不断拓展。
  安装8000平方米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每年节约用能成本14万元……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通过工业设备联网和用能大数据,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方案,降低用电成本。目前,风机、水泵等6个系列产品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下一步将全面升级优化‘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网络体系、应用体系、生态体系,培育更多应用于生产核心环节的典型场景。”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将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广泛落地,并在绿色低碳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上半年同比增长1.2倍 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再创新高
上半年同比增长1.2倍
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再创新高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克服疫情多点散发等重重困难,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为21.6%。
 
  田玉龙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再创新高的同时,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量产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全球最高的300瓦时/公斤。与此同时,上半年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3.8倍。全国已经累计建成了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配套体系加快完善。
 
  “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是保障汽车产业平稳运行的有效途径。”他说,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期问题。
 
  工信部也将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安全防护、低温适应等性能水平,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
 
  他说,下一步,还将做好汽车芯片和上游原材料保供稳价,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含金量高的促消费政策,开展好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结算。
 
河北曹妃甸港区今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86%
河北曹妃甸港区今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86%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一艘轮船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装完货后离港(7月18日摄)。记者从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6月份,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23466万吨,同比增长10.86%。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上半年RCEP享惠红利持续释放
上半年RCEP享惠红利持续释放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邹多为)海关总署19日发布数据显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半年来,我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26.6万份、货值979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7.1亿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238.6亿元,减让关税5.2亿元。

  为推动RCEP实施,海关总署出台“经核准出口商”制度;优化出口原产地证书网上申领、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功能;充分利用RCEP原产地联络机制,协调24批次46.9亿元的出口货物顺利享惠;协调促成7个成员国接受我出口企业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出口企业超过85%的RCEP原产地证书享受此便利;对于进口企业因外方原因尚未取得原产地证明的货物实行担保放行,企业事后补交证明享惠进口73亿元。

  与此同时,海关还持续深化与RCEP成员国在海关检验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RCEP成员国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与缅甸、柬埔寨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对RCEP成员国新出台技术性贸易措施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梳理,交涉应对19项不合理措施;对RCEP涉海关章节规则进行解读,发布案文规则解读及出口玩具、水产品、建筑卫生陶瓷措施指南等,主动引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各项规则和制度红利,为协定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据了解,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海关将指导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积极申请经核准出口商资格;继续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通过RCEP原产地实施联络点解决影响我国企业享惠及时性的各类问题;继续加强企业培训和政策辅导,帮助更多企业掌握RCEP关税减让安排和原产地规则。

 
“云购物”数据里的消费新变化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王雨萧、孙少雄)走进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西大门保税直购中心,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箱包、化妆品、零食等千余种跨境进口商品让人应接不暇。市民于佳佳正准备扫码在小程序上下单,“免税叠加促销优惠,非常划算,手机下单第二天就能配送到家。”
  和于佳佳一样,如今“云购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选择。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一。“云购物”深刻改变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折射出消费的新特点新变化。
  今年“618”期间,苏宁易购智能家居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108%,除菌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76%,空气净化器销量同比上涨163%;在京东平台,到家服务受到消费者青睐,家政保洁类到家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88%……
  从电商平台数据不难看出,品质消费、服务消费等升级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健康、安全等新消费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向品质型、多样化升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潜力足、韧性强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伴随消费升级步伐,如今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既装着全球好物,也不乏国货优品。
  “这几年国货的时尚感和功能细节越做越好,性价比很高,现在我网购都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90后”消费者小刘对记者说。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抖音电商平台国货品牌商品数量同比增长508%;爆款榜中,国货品牌数量占比92%,国货商品数量占比93%。越来越多国货品牌通过持续创新强势“逆袭”,迎来快速增长。
  “‘90后’‘95后’年轻人群成为新的消费主力,他们更愿意为个性、兴趣、文化IP买单,对国货国潮有很高的消费热情。”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平台将继续加大对国货品牌尤其是中小商家扶持力度,带动更多国货“出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9%。网上购物火热的同时,更多实体商业也纷纷触网上“云”,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脚步加快。
  “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零售业‘万物到家’进程。”化妆品零售商丝芙兰相关负责人说,入驻美团零售平台带动全国门店销量持续增长,今年“618”期间,丝芙兰在美团单日订单额环比增长超6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从传统电商到社交电商再到即时零售、同城零售,零售行业已经走向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渠道发展,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将产生“1+1>2”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县域商贸布局不断优化、流通设施日渐完善,县乡消费市场供给更加丰富,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依托遍布全国县镇的超11000家门店,苏宁易购零售云上半年数据显示,县镇市场升级类家电十分走俏,万元以上家电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5成,集成灶、烘干机、空气炸锅等家电消费同比增长81%、129%、305%。
  培育壮大下沉市场,无疑将成为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的新空间。
  “我国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全国总体消费市场的38%。”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鼓励日用消费品、家电、家居等品牌企业下沉供应链,提供直供直销、集中采购、共同配送等服务,增加优质供给,推动城乡居民共享品质消费。
为了人,也为了自然 全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牧民生态搬迁
为了人,也为了自然
全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牧民生态搬迁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影像
 
  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中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实施最新一轮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安置工作,这里将逐步回归野生动物的怀抱。
 
  19日,本轮第一批300多名牧民从双湖县多玛乡出发,向南迁徙近千公里,前往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的森布日安置点。
 
  在2019年开展首批3个乡镇搬迁的基础上,双湖县其余4个乡镇将于8月上旬完成搬迁。届时,双湖县7个乡镇将全部完成高海拔生态搬迁。
 
  双湖县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搬迁前人口1.4万。国家曾对这片高远苦寒的地方进行建设,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帮助修通了公路,县城所在地接入国家电网主网;2019年底,双湖县实现脱贫摘帽。
 
  但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导致当地高原性风湿病、心脏病等地方病多发。这里人均寿命比西藏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低14岁。
 
  由于患有高原性风湿关节炎,70岁的双湖县多玛乡仲鲁玛村村民嘎玛已经失去劳动能力。“这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我很舍不得离开。但我知道搬家对下一代大有好处。”她说。
 
  嘎玛说,搬迁不仅能让她去更好的医院看病,还能避免孩子们跟她一样得上高原病。“搬到新家后,以后去拉萨、山南朝佛也方便多了。”
 
  森布日安置点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海拔约3600米,距离拉萨市区60余公里,临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在这里,嘎玛一家五口免费分到一栋80多平方米的二层藏式小楼和一套30多平方米的公寓,周边医院、学校、市场一应俱全。
 
  为了帮家里放牧,嘎玛的外孙女石秀措姆从小没上过学。搬迁后,她儿子明年可以在新家附近免费上幼儿园,设施条件比双湖的幼儿园好得多。
 
  “我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考上大学。”22岁的石秀措姆说。
 
  作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双湖也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迁徙活动的重要区域。但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影响,这里的草场有退化现象。随着人口增长,人畜和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的现象凸显。此外,由于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投资成本高,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始终困扰着当地群众。
 
  2019年底,双湖县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实施,首批3个乡镇2900人搬到森布日安置点。同时,双湖其余4个乡镇的部分学生,也随第一批搬迁群众一起搬到森布日新建的学校,其中包括来自多玛乡果根擦曲村的学生旦增贡嘎。
 
  “在双湖,老师担心我们高原反应,很少让我们踢球、跑步。现在在新学校,我不仅加入了班里的足球队,还参加了兴趣班,学会了吹笛子、做飞机模型。”今年上五年级的旦增贡嘎说。
 
  旦增贡嘎的父亲扎西在多玛乡经营一家小卖部。他经常开皮卡车去拉萨进货,顺便探望儿子,会借宿在森布日的亲戚家。
 
  “儿子之前只有寒暑假才能回来。现在我们搬过去了,他就可以每周回家了。”扎西说,他已经计划在新家附近开一家洗车店。
 
  双湖县委书记杨文升说,因为这里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双湖的学生刚搬到新学校时比山南同年级的学生明显矮一截。由于头疼等高原反应,在双湖很多群众形成了吃止痛药的习惯。
 
  “第一批群众搬迁后,基本告别了止痛药,孩子们的个子也长得很快。”杨文升说。
 
  为了解决人走后牛羊的问题,有关部门设置了数年的过渡期——迁出地按村成立合作社,迁出群众以草场、牛羊、劳动投入等入股,由部分青壮年留守统一放牧,暂时解决牲畜和生活来源的问题。
 
  据介绍,搬迁的劳动力中有一部分继续从事牧业生产,一部分参加技能培训后,从事厨师、挖掘机驾驶等工作,还有一部分到拉萨、山南等地转移就业。目前,森布日已完成矮化苹果基地、现代牧场等产业布局,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双湖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9年的10516元増至2021年的13598元,增长近30%。
 
  过渡期满后,留守的青壮年将来到森布日的新家,和家人团聚。双湖的广袤草原将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数据显示,生活在双湖境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有10万多只、野牦牛2万多头。
 
  “从生态方面来讲,双湖群众的搬迁对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有好处。”正在双湖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刘宝元说。(记者曹健、张京品、吕秋平;参与采写:格桑朗杰) 新华社拉萨7月19日电
 
 
青山复绿“金山”来 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青山复绿“金山”来
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一些游客在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托溪河畔戏水(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新华社福州7月19日电(记者张华迎)远看青山如黛,近处绿树成荫,溪流清澈潺潺;滨河公园内,三三两两的村民正悠闲地聊天,孩童们在一旁奔跑嬉戏……傍晚时分,暑热渐退,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托溪河畔开始热闹起来,不少村民走出家门散步观景,享受乡村夏夜。
 
  “这样的场景,以前想都不敢想!”托溪乡托溪村村民刘美忠说,前些年,因这里盛产色泽鲜亮的“寿宁红”花岗岩,托溪沿岸一下子出现了数十家石材加工厂,一些不法企业将生产废水偷排至溪中,使托溪一度染红,沿岸群众深受其扰。
 
  这种情形在当时的宁德颇具代表性。宁德石材矿山资源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石材加工在宁德寿宁、福鼎等地逐步兴起,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同时,石材行业的粗放发展也引发了粉尘、污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2017年4月至5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宁德督察中指出,当地部分县市存在石材加工污染、矿山生态破坏问题。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毛连平说,宁德对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坚决清退石板材落后产能,推进石材产业综合整治;在修复绿水青山的同时,引导石材企业走上绿色转型升级之路。
 
  记者了解,近年来,宁德陆续投入近20亿元,对重点生态区域、环保不达标的石材加工企业坚决关停、整合提升。
 
  经过综合整治,“石粉山”“红河谷”“牛奶溪”等在宁德已成为历史。“以前这里是一个整日粉尘飞扬的采石场,你看现在,成了这么漂亮的公园!”在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棋坪洋矿区旧址上改建的生态公园里,当地村民黄丙生感慨地对游客说。
 
  就这样,荒山变绿林,矿山变公园。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比达99.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98%,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石材产业绿色转型正在加速推进。福鼎市白琳镇被誉为“玄武岩之乡”,高峰时期,镇里的石材企业超过400家。白琳镇党委副书记张林介绍,为加快推进石材行业绿色转型,镇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原有的石板材工业园进行提升改造,并将430家石材加工厂整合成28家标准化企业和2家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园区已有20家企业投入生产,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约15亿元,直接带动1.2万人就业。”
 
  记者见到,白琳镇金山工业园区康达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对石材进行切割、打磨,却不见粉尘飞扬。公司负责人吴初峰说,转型升级后,企业不仅配置了工业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还新增了降尘、降噪等设施,基本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固废回收再利用。
 
  在绿色“指挥棒”引导下,部分石材企业正积极谋划发展对环境更加有利的产业。古田县恒惠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发淼此前长期从事石材加工行业,他看好食用菌行业发展前景,去年将闲置的石材加工厂改造成生产银耳罐头的食品加工厂。“工厂现已投入生产,每天能生产3万罐产品。”他说。
 
  青山复绿“金山”来。如今,闽东大地崛起了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千亿新能源产业集群,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共青城:不负“青春”之名
共青城:不负“青春”之名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鄱阳湖畔,庐山南麓,镶嵌着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共青城市。

  共青城,青年之城。20世纪五六十年代,98位上海知青曾在这里“上演”了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垦荒“时代剧”,成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共青城板鸭、鸭鸭牌羽绒服、基金小镇、光氢储产业、跨境电商……数十年过去,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完成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共青城市的蜕变。

  如今走进共青城,依旧能够强烈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

“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驱车驶入共青城,一条宽阔的共青大道,从高速路口贯通至市中心。

  这条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干道两边,聚集着工业园、写字楼、商场、公园、生活小区。共青大道、共安大道、富华大道……条条大道交汇成网。

  青年人的路从来不通向安逸和满足。“当前,身处中部内陆地区的共青城,必须开拓新领域,抢抓发展新机遇。”共青城市委书记卢治轩说。

  十年前,这里还是资本市场的“荒地”。现在,沿着富华大道跨过南湖大桥,一座基金小镇赫然坐落在南湖新城。

  近年来,这里聚集了一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并逐步探索出一条服务实体、助推双创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起初,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个‘无中生有’的产业,但这座城市就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基金小镇负责人金德平说。

“研究院+产业园”


  走进鸭鸭集团,一栋略显老旧的厂房格外引人注意。这栋1982年竣工的鸭鸭羽绒工厂楼,即将变身为工业旅游景点。

  取而代之的是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成的“鸭鸭产业园”,这里生产的羽绒服,如今已是“新国潮”的代表。“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和设计的创新。”鸭鸭集团共青城负责人毛兴味说。

  在共青城博物馆,陈列着一台木质“选绒机”,它是共青城第一代创业者在没有任何技术借鉴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就是用这样简易的设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生产出了享誉全国的鸭鸭牌羽绒服。“现在,选绒设备早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我们筛选的全部是等级最高的‘90’鸭绒。”毛兴味说。

  在老厂房附近,一栋设计新颖的研发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近两年,企业“筑巢引凤”,联合了武汉纺织大学研究院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共同研发新面料、新工艺,并联动国际知名设计师。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院长王秋寒说,在这栋研发楼里,一年就可以诞生5000款设计产品。

  引进一个团队、落地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企业、形成一个增长极。

  走进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无人化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车间,依托人工智能在线检测技术,从原料的精准称量,到产品的灌装、外包打码装箱等环节,整条生产线几乎看不见工人的身影。

  唯“新”抢赛道、唯“高”占前沿。2021年,共青城引进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投资50亿元建设光氢储产业园,围绕光伏、储电、氢电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产业项目孵化,入驻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10亿元;新组建的无人机组网遥感研究院,也初步实现鄱阳湖地区智慧水利、防汛救灾等产业化应用。

  以“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未来3到5年,多个产业园将在共青城诞生。

内陆小城“货连海外”


  在共青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显示大屏上,实时交易数据不断跳动。

  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共青城构建起支撑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能力和数字化供应链金融能力,实现了“全球买,全球卖”。

  “我们与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亚马逊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在全球有40多个海外仓,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球开店指导,帮助他们开拓全球市场。”江西必创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商主管熊青说,今年的目标是实现进出口额5亿美元。

  “没想到,在内陆小城,可以实现‘货连海外’的梦想。”“00后”殷家彬整合省内外的服装货源,为电商平台供货。他的公司开业仅6个月,在园区“一对一”帮扶下,订单就增长到每天五六百单。像殷家彬这样的电商团队入驻园区,可以享受到办公生活、培训孵化、市场推广、物流及金融支付等服务,获取全球46个跨境电商平台资源,真正实现“拎包”入驻、快速成长。

  目前,共青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累计达690家,贸易额累计10亿美元。未来三年,这个产业园预期将孵化超过1000家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和100家生态链配套企业,打造成5万人以上的创业社区,力争成为百亿级跨境电商产业综合体。

  “当年我们有98位上海知青,现在我们有10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差不多占到共青城人口的一半。”共青城市市长刘阳青说,为青年人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是共青城永葆“青春”的关键。

        (本报记者闫鹏)

 
“2022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举行 签署有关交流合作备忘录
“2022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举行
签署有关交流合作备忘录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上海7月19日电(记者杨恺、潘清)主题为“韧性 永续 人文”的“2022上海台北城市论坛”19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分别在上海、台北会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龚正说,“双城论坛”是上海台北携手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两市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本次论坛交流的主题,蕴含了两地人民对未来城市建设的美好愿景,必将进一步加深彼此了解,凝聚更多共识。两岸同胞心之相系、情之相融,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我们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一如既往为台企来沪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环境,为台胞在上海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期待两地同心同行,携手打拼,为双城谋发展,为同胞增福祉,为民族创未来。

  柯文哲说,台北和上海连续举办了13次“双城论坛”,这个过程代表了我们对两岸和平的坚持,双方也有许多具体成果。两岸历史文化相通,经贸关系密切,两岸应该合作以创造双赢,应该沟通以化解分歧。相信多交流可以累积善意,而更多的善意可以促进更好的交流,建立善的循环,为两岸谋和平、为人民谋福祉。

  开幕式上,两市有关单位签署了循环经济、围棋运动、智慧交通经验交流合作备忘录。两市还共同发布了上海市政府制作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回眸》纪念册,集纳回顾了历次“双城论坛”及两市各领域的交流花絮。

  2010年以来,上海与台北轮流举行“双城论坛”,共同探讨民生关切,分享城市管理经验,开展人文交流互动,取得积极丰硕成果。两市已签署42项交流合作备忘录,涵盖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智能交通、青年交流等领域。此次论坛上海设主会场和分会场,100余位台商、台胞、学者和各界嘉宾参会。

 
上海全面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上海全面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上海7月19日电(记者周蕊)记者从上海市人社部门获悉,最新发布的《关于做好本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上海将全面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通知明确,快递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人社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参保。

  根据要求,网点参加工伤保险统一按照上海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和参保人数,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实行按月缴费,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基层快递网点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后,参保人员在参保缴费期内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夏日工地里的母子团聚
夏日工地里的母子团聚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7月13日,谢赛文(中)利用休息时段在工地生活区的工棚内和孩子们玩耍。
 
  35岁的谢赛文是江西省赣江新区科创城建投工地上的一名钢筋项目负责人,带领其他工人一起完成钢筋铺设、固定等工作。她的丈夫在其它工地工作,两个孩子平日由爷爷照看,一家人聚少离多。这个夏天,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们,谢赛文决定将他们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现在天气炎热,往上盖楼,基本都是露天环境,所以我们选择清晨和傍晚工作。”谢赛文说,他们干活需要“起早贪黑”。
 
  和往年难耐的酷暑不同,儿子的到来,让她倍感清凉。住宿区206号是谢赛文的房间,她将孩子们的照片挂在墙上,同时搬来书桌,方便他们做作业。为了让孩子们睡得舒服,谢赛文挂上了窗帘,还特意买了全新的被单。
 
  6月下旬开始,公司为工地生活区配备了空调、热水器、洗浴室等生活设施。夜晚闲暇时间,工人们还可以用投影仪看电影。生活条件的改善,再加上孩子们在身边,让谢赛文充满干劲。
 
  “我和弟弟常常希望能快点长大,以后也能通过努力多赚钱,让爸妈能少流点汗。”谢赛文的大儿子彭子文说。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人机交互音乐会:唱响不一样的《东方之珠》
人机交互音乐会:唱响不一样的《东方之珠》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在彩排中,香港浸会大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潘明伦身上多处绑着传感器,他不时与台下的技术团队进行沟通(7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歌声响起处,大屏幕上五彩斑斓的3D音画随着旋律“起舞”,晶莹欲滴的珠子不断幻变出城市、海港、船帆,还有月色和灯火,水母在玫瑰色的天空中游弋,巨大的海浪卷出彩虹……
 
  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7月14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担任指挥的是香港浸会大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潘明伦。在真人乐团的现场伴奏下,300多个虚拟人声合唱一曲《东方之珠》,配上由人工智能为歌曲创作的3D音画,瑰丽奇幻,气势恢宏。
 
  “这应该是全球首场同类的人机合作表演。”人工智能专家、浸会大学副校长郭毅可说,“人和机器共同创作和完成一个艺术作品,我们做到了。”
 
  这是浸会大学“香港人机共生艺术创造平台技术建设”项目拿出的第一份成绩单。这一项目去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拨款5200多万港元,开展为期5年的艺术科技研究。
 
组建人工智能“合唱团”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项目团队首先想到了歌曲《东方之珠》。“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再创作,以此送上我们的祝福。”负责该项目的郭毅可说。
 
  第一个挑战是“组建”320个虚拟歌手组成的人工智能“合唱团”。
 
  通过收集专业歌手的录音歌曲,他们提取和分解了声乐的主要特点,开发了声乐的生成模型,成功创建了一个四声部的合唱,同时通过8个人的人声采样,生成320个具有全新音色的虚拟歌手,“组建”成团。
 
  虚拟歌手们开始“唱”得并不好,会唱错、唱不上高音甚至破音跑调。“声音就是频率,教它们学唱歌不算太难,就是需要不断地通过调整频率进行改善。”郭毅可说。
 
  第二个挑战是表演时的人机互动。在舞台上,指挥和乐团是真人,虚拟歌手们要学会“听”指挥的指令,做到与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无缝衔接,而这并非易事。
 
  记者在彩排现场看到,指挥潘明伦脱去了西装,他的腰上、肩上、手臂和手腕处都绑着装有传感器的绑带,他不时停下指挥,与台下的技术团队进行沟通磨合。
 
  传感器的作用是把指挥的肢体动作“同声传译”给人工智能合唱系统。“难点也在于此,指挥的手势不是固定的,需要有个模糊逻辑让系统学习。开始挺乱的,现在越练越好了。”郭毅可说。
 
  经过长达半年的科研攻关和人机磨合,浸大的人工智能合唱团成功地完成了与真人交响乐团的合作。
 
人工智能眼里的“东方之珠”


 
  最大的突破来自人工智能的“创作”。配合歌曲意境,人工智能自主创作的3D音画,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向人类描述了它眼中的“东方之珠”。
 
  在这段时长约4分钟的3D音画里,人工智能共生成近3000张图像,且画面之间逻辑顺畅,并与《东方之珠》的歌词和旋律相匹配。“根据歌词内容不断变化,动态生成各种场景。镜头设计了一个虚拟的飞行视角,其速度和高度随旋律而变化,音量高就飞得高;节奏快,速度也会加快。”郭毅可说。
 
  刚开始的时候,团队只是让人工智能根据歌词生成一幅幅画,将它们简单连接。随着探索的深入,他们开始尝试让人工智能“创作”三维视频。“这需要对歌词内容系统地理解,而且逻辑必须连贯,并且自动生成。这个时候我们的创新就开始了。”郭毅可说。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机器学会理解歌词的文字内涵,人“教会”机器了解一些相对应的关系,比如香江代表着香港,“珠”的意象要成为贯穿音画的主线等,在此基础上让机器自主想象,自行创作。而在机器完成创作后,具备不具备美感和意义则需要人来反馈,并帮助它修正。
 
  “这就是人机交互的创作。”郭毅可说,“我们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媒体艺术家模型,‘东方之珠’音画是我们向超级人工智能艺术家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让科技赋能艺术


 
  在以往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中,一个传统的思路是机器模仿人。郭毅可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在艺术创作领域,人工智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能力。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进步,它的创作可以跟人不一样,也可以被人理解和欣赏,并可能随着人对美学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科学上的突破往往最先来自于观念,我认为我们中国人有这个能力,不在人家的话语体系里转圈圈。我们这次的创新在于理念变了,由此找到了新的突破点。”郭毅可说。
 
  《东方之珠》音画第一版,整个图像投影在一颗珠子上,然后珠子一层层打开,到“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时,突然幻变成了一朵紫荆花。“我们都惊呆了,‘香江’的概念居然会以一朵紫荆花的形态展现,非常奇妙,这就是机器的创造力。”他说。
 
  如果相信机器能够创造,那么未来的艺术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令郭毅可和他的团队兴奋。郭毅可认为,科技赋能艺术,人机达成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为艺术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可能。
 
  下一步,人机互动要向更深层次探索,比如连接意识、情感。“我们可以把美感编码,让机器认识美感,然后让美感成为它创作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郭毅可说。
 
  郭毅可希望将来能人机合作创作一部歌剧,将编、导、演、唱集成展现。“探索无止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说。
 
   (记者陆敏)新华社香港电
 
话剧舞台以诗化意象诠释“右玉精神”
话剧舞台以诗化意象诠释“右玉精神”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白瀛)圆形转台中央,立着一棵“小老杨”,上方的环形灯架,时而升降时而倾斜;现实的生活情境,多重的时空结构,用写意的手法创造诗化意象……7月18日在京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山西省话剧院的新作《右玉》获得好评。

  日前在北京参加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右玉》,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右玉县黄沙洼村群众在县委书记唐汉元、县长黎润杉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柱子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同“吃人”的风沙展开殊死斗争的故事。

  该剧总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王晓鹰说,全剧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叙事结构,表现右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治沙绿化、改天换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该剧是王晓鹰追求多年的‘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理念的又一次舞台实践,具有哲思和诗情。”94岁的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导演艺术家徐晓钟说,尤其那棵“小老杨”,虽然树干扭曲树皮粗糙,却始终坚强地挺立在舞台中央,这是“右玉精神”的诗意象征。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剧作家欧阳逸冰说,剧中圆形转台象征“地”,暴露在空中的环状灯架象征“天”,右玉人民在其间“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家园;全剧表达了右玉人民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深刻挖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重大主题。

  如欧阳逸冰所说,这一主题凝练在剧中一个女人多次吟唱的歌声中:“一阵风来一阵沙,黄沙洼里是我家。谷雨无云下不了种,遍地荒丘瞭不见一朵花……一年一场大风刮,刮开了漫山遍野万朵花。塞上边关今犹在,古往今来是谁改变了咱!”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徐健指出,演出具有叙述体戏剧的特征:叙述者老年唐汉元掌控着戏剧节奏,引导观众尽快进入戏剧情境,完成对历史的还原;歌队展现了右玉的生命群像,是民心起伏与走向的象征,是生命顽强与韧性的隐喻,是历史见证者与书写者的化身,也引领观众持续追问“右玉精神”的内涵。

  同时,专家也提出剧本人物塑造、演出方言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开幕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开幕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罗鑫)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26日举办,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四个分论坛及相关活动。

  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 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协办。

  据介绍,开幕式暨主论坛将于7月25日上午举办,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等开展交流。成果发布环节将揭晓“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来自文化、科技等行业的领军人物还将开展圆桌对话。

  7月26日上午,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举办“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四个分论坛。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还选取北京中轴线、首钢园和大运河北京段等文化地标,特别设计了三条现场观摩路线。此外,论坛将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编辑出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就图册》。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迎参观热潮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迎参观热潮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7月8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入口处,参观者拍照留念。
 
  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新华社香港7月19日电(记者黄茜恬)“快看,这是儒家礼仪使用的乐器。”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一展厅的“云龙纹特磬——黄钟律”前,六年级学生陈天雨和三个小伙伴正在认真阅读这件清朝乾隆年间的文物介绍。
 
  “有一些文物我们以前在教科书中学过相关知识,但在实际看到之后,感觉更加精彩。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宫廷御膳,今天学到了好多新知识,比如皇帝的饮食起居尤其注重四季养生、药食同源。我想找几本书好好学一学中华饮食文化。”陈天雨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7月初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已成为香港文化“新地标”,吸引大批市民驻足流连。据馆方介绍,至今已有超过6万人次入场;8月份门票开售首日,所有星期三的免费门票就已全部售罄,而8月份的门票目前也已售出超九成。
 
  近日,许多前来参观的市民告诉记者,近距离观赏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内心深受震撼。不少带孩子来参观的家长也认为不虚此行,让孩子在感受浓浓文化艺术氛围、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同时,更加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在第二展厅的尽头,记者注意到不少游客在名为《梦境》的沉浸式体验区旁排队等候。六位游客正躺在一个圆形沙发上,仰望一个直径约5米的大屏幕,屏幕里渐渐投影出乾隆皇帝与孝贤纯皇后的画像,以及龙、凤凰等元素,游客耳边的扬声器里轻声播放着皇帝写给皇后的诗歌。游客们体验后流连忘返,连呼“非常震撼”。
 
  “这种互动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清代宫廷生活的细节。用讲故事的方式,拉近了我们与历史人物和文物的距离,激发起我对清朝历史和文化的强烈兴趣。”香港市民钟小姐说。
 
  在书法互动体验区,10岁的李睿哲手握毛笔,在屏幕上一笔一画临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说,以前在学校里学过书法,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兴趣。“这次看到这么多文物,让我对古代匠人的智慧无比佩服,我想要把今天的感受和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分享给同学和朋友们。”
 
  “边逛博物馆边学习中华文化和历史,这种方式很有趣,孩子喜闻乐见。”李睿哲的父亲说,孩子一放学,他们一家人就赶过来参观,希望让孩子更好了解国家、领会国宝背后的文化与历史意义,这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在馆内,还有不少市民身着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服饰来参观,他们说这样更能映衬故宫文化的氛围。
 
  从事法律行业的秦沁身着一袭翠绿色的宋制汉服,她说,作为汉服爱好者,穿汉服来观赏故宫的文物,能够让她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非常开心,以往只能在刊物及宣传品上看见的稀世珍宝,现在有机会近距离一睹真容。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自豪感不断涌上心头,自豪我们拥有如此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许多文物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拍了很多照片留念,手机内存都不够了。”秦沁笑着说。
 
在茶汤上“拉花”的人
在茶汤上“拉花”的人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尚娜(左)和爱人大卫一起研究研膏茶茶饼(6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新华社郑州电(记者桂娟、史林静)将热水倒在细密的茶粉上,调至黏稠状,随后多次加入沸水,用茶筅不断击打,时而大力搅动,时而轻且均匀,直至盏中出现细腻而浓厚的泡沫后,尚娜将茶筅轻轻拔起,倒放在桌子上,一盏来自“宋代”的茶便“点”好了。

  随着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剧中浓墨重彩描绘的宋代“斗茶”“点茶”场景,让不少人对风雅、考究的宋代茶事兴致盎然。44岁的尚娜是河南工业大学宋代美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她2017年就开始了宋代“七汤点茶”工艺的复原研究和推广工作。如今,尚娜带领团队通过还原古人生活方式和美学境界,不断向世界分享中国茶文化。

复原宋徽宗“七汤点茶”


  尚娜的雅宋文会工作室,位于郑州惠济区一栋二层小楼内。走进工作室,一楼正厅西侧摆放一张茶桌、若干茶椅,插花、挂画、现代青瓷、钧瓷茶具、修复的古瓷器……琳琅满目的小物件装点着方寸空间。

  一手打造这雅致空间的,正是眼前这位身着蓝色鹤舞长袍的女士尚娜,她正为来访者制作宋徽宗“七汤点茶”。在宋徽宗《大观茶论》一书中,对点茶过程有详细描述,被称为“七汤点茶”。

  尚娜介绍,所谓点茶就是把茶饼碾磨成末,放入盏中,注入热水,再通过茶筅击拂,打出茶乳,最后饮用。宋朝,是一个将茶事礼仪和美学推向高峰的朝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皆以点茶、斗茶为乐事,中国独一无二的点茶文化也是在宋代达到了盛造其极的境界。

  由于从小受父亲影响,尚娜对以点茶为代表的宋代雅事文化很痴迷。2017年,她带领团队成立了雅宋文会,并开始宋代“七汤点茶”工艺的复原研究。通过多年实地走访、反复尝试并不断调整茶器,尚娜已能成功还原“七汤点茶”这项几近失传的技艺。

  “点茶的要领在于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并通过观察茶汤的变化不断调整力度和注水量,需特别专注,一气呵成,随后再用调好的茶膏,在茶乳上作画。”尚娜说,从开始备器、点茶到茶书茶画、奉茶完成,时间要控制在1000秒左右,茶汤温度刚好可以入口。

茶是有“魔力”的


  由于多年的爱好和积累,尚娜决定将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相结合。2020年,尚娜在河南工业大学开设一门面向全校的《宋代美学雅事活化》公选课。“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会安排在自己的茶室,以茶为媒,为学生打开一扇欣赏宋代美学文化的大门。”尚娜说。

  “看名字就被吸引了。”2020年,刚上大一的冯腾龙在一众公选课中选择了尚娜的课,“第一节课是两位学姐为我们点茶,授课方式很独特。”

  如今,这门课成为学校最火的公选课之一,不大的教室,往往挤满了上百人。

  24岁的韩玉婷也是尚娜的学生,对于此次被《梦华录》带火的点茶,她并不惊讶。“茶是有魔力的,这是它自身的魅力使然。”韩玉婷接触点茶三年,如今已经能熟练制作一道“七汤点茶”。

  “点茶很小众,我现在更多的工作是带大家体验式了解点茶文化,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它。”由于对“点茶”文化的喜爱,毕业后韩玉婷留在了尚娜的工作室。

  被尚娜和茶吸引的,还有39岁的英国人大卫·米尔斯。2006年大卫来到中国工作,受尚娜影响,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代点茶很神奇,背后的茶礼仪更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大卫学会了点茶,还成了尚娜的丈夫。如今,这位中国女婿利用自己计算机编程专长,正在建立网站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体验式”“生活化”的传承


  在深入挖掘宋代点茶文化的过程中,尚娜意识到“体验式”“生活化”对于文化传播的价值。为此,她以“宋徽宗七汤点茶”为主要文化载体,推出多种不失趣味的体验式文化交流体验活动,立体展现宋代香、茶、花、画“四雅”,并延展到“宋食”“宋服”“宋词”“宋瓷”等领域。

  如今,在郑州的图书馆、美术馆、校园等公共文化交流区,都能寻觅到雅宋文会的身影,团队还不断通过国际华人组织、国际艺术交流活动等,向世界介绍点茶。

  “刚开始做宋代文化传播时,很多人只是觉得新鲜,听一听,远远看一看。”尚娜说,如今,焚香、点茶、插花、挂画等很多古代雅事已变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新得了一份茶,周末一起来尝尝。”这是“90后”郭永亮的约友方式;29岁的西令,去朋友家的伴手礼往往是一包茶叶;“不觉得喝茶土,反而很潮很时尚。”24岁的韩玉婷说。

  “就像咖啡和杯子,茶和陶瓷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传统文化生活化,才是真正的传承。”尚娜说。

 
来之不易的好收成 三晋大地稳粮夺丰收新观察
来之不易的好收成
三晋大地稳粮夺丰收新观察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太原7月19日电(记者赵东辉、魏飚、王皓)面对去年罕见秋汛造成冬小麦晚播期长、晚播面积大、苗情普遍较差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山西夏粮生产实现同比增长。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山西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的生动实践。

“水淹田”变良田


  7月中旬,河津市连伯村种粮户陈永民家的地里,20多天前小麦收割后,他就马不停蹄地种下了玉米,如今玉米已经长了近1米高。陈永民说,连伯村受去年秋汛影响大,地里积水严重,小麦播种时间推迟了近50天。“原本已经放弃播种了,多亏政府帮忙,及时组织排水,还免费提供种子和地膜。”陈永民说。

  “从施肥打药到防病治虫,农技人员经常来地头指导。”连伯村种粮户吴喜清说,今年他家小麦亩产达到了1000多斤,比往年还高出200斤。小麦每斤收购价格1块5,也比去年高了4毛钱。

  连伯村种粮户的经历是山西克服秋汛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稳粮夺丰收的缩影。山西去年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小麦播种时间比常年推迟约20天,个别地区甚至推迟近2个月。山西各地积极发放各类救灾物资,组织群众进行农田排水,成立专家组、调配农机全力开展抢时播种。山西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软斌说,尽管去年遭受严重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比例大,但由于加强了以“促弱转壮、一喷三防”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促进了小麦生产赶上常年水平。

  “这是‘抢回来’的好收成。”运城盐湖区解州镇西辛庄村种粮大户赵月伴告诉记者,自己流转1300亩土地,去年小麦亩产约1100斤,今年当地有针对性地加大喷药施肥、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作业,小麦产量相比往年有很大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7月发布的粮食产量调查,全省夏粮总产量245.2万吨,比上年增加1.83万吨,增长0.75%。全省夏粮单位面积产量305.5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3公斤/亩,增长1.09%,夏粮亩产创历史新高。

亩产屡创新高背后的“密码”


  6月末,在位于永济市的一家种子公司院内,多个品种的麦粒陆续装满货车。公司负责人马璐说,经过分选、称重后发现,同一品种小麦的千粒重显著增加。“同样体积的一车小麦今年可以达到16吨,比去年高出3吨。”马璐说,这背后是科技的力量。

  在翼城县唐兴镇的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田里,山西农业大学的博士生仝锦说,冬小麦播种后,科研团队和企业就开始跟踪研究试验田的苗情,精准指导种粮户针对冬小麦弱苗在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具体管理措施,精细化制定农药的配比和确定喷洒时间。

  今年以来,山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3750余人,深入一线帮助解决农业生产难题。走在山西夏粮主产区的运城市、临汾市的田间地头,经常能见到农业科技人员的身影,他们制作小麦苗情表、分布图,帮助种粮户解决晚播小麦遇到的难题。

  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小麦单产纪录在不断刷新。6月14日,在永济市董村“济麦38”高产示范田,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测量结果显示,平均亩产834.78公斤,创山西省小麦高产新纪录。6月18日,在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来自农业农村部及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测产,小麦亩产达855.13公斤,再次刷新山西省小麦最高单产纪录。

“田保姆”稳端粮食饭碗


  “三夏”时节,走进翼城县的农田里,除了大型农机作业外,几乎见不到农民的身影。70岁的种粮户董孝礼到农田边走一圈,看一眼,显得格外轻松。满目金黄的麦田里,小麦的收割、运输交给合作社来托管。

  “我的30亩地从采购种子、化肥,到除草、打药、耕地,再到收获、运输,全都有人管起来了。”董孝礼说,夏收时节不需要全家老少一起上阵了。

  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辛树盛说,去年的秋汛导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8万亩,积水农田1.2万亩。依托近年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县财政补贴1300余万元,通过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抢种冬小麦22.26万亩,稳住了冬小麦的种植面积。

  山西夏粮主产区的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今年春耕期间,针对小麦弱苗偏多问题,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集中实施喷肥作业,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没有已经形成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的。

  走在晋南的田间地头,记者发现一些没有来得及种上小麦的农田,都在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多个产粮大县的干部说,如果一家一户靠群众来自发完成,可能性很低,现在由托管组织把土地托管起来,可以挑出最合适的地块实施复合种植。

  通过生产托管加快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新模式,今年山西全年生产托管面积可达3000万亩。昔日每家每户分散种植的黄土地正搭上专业化、现代化的快车获得喜人的好收成。

 
耕地“入托”增收多
耕地“入托”增收多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电(记者李凤双、白明山、高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成为一些地方面临的难题。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依托自身组织体系健全、服务网络遍布乡村的优势,通过土地托管,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一托四省二增”,农民说土地入“托”好种田、增收多。

  随着夏收夏种进入尾声,焦永兵坐下来细算了今年小麦的收益账。“‘托’不‘托’大不一样!我把土地托管给供销社,就像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种地省水、省电、省肥、省工,还能增地、增产。”他说。

  焦永兵是河北省南宫市焦旺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种粮大户。“过去农民自己种地,赶上好年景,不算自己工钱的前提下,每亩地一年收入千把块钱。”他说,“现在土地托管出去,一亩地年保底收入800元,农民从地里腾出手,可以在托管田里干零活,也可以出门打工,秋后还能二次分红,现在收入比以前高。”

  细心的焦永兵制作了一张自己种地和供销社托管投入产出对比表:以种一季100亩的小麦为例,土地托管后,化肥、浇水、用电、用工、种子、收割等成本投入分别降低了300元到6000元不等,而产量又有增加。

  南宫市副市长周义华说,过去村民之间签订流转协议,流转费偏低,农民种地单打独斗,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是按照散户的市场价买入。在托管过程中,村委会负责组织协调,每亩可获得30元服务费,这也开拓了一条村集体增收的新路子。

  小麦收获时节,在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托管种植的节水小麦品种“马兰1号”,亩产达778.88公斤。

  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郭进考说,节水小麦品种在供销社托管的土地上实现高产,恰恰说明有了好品种,还得有好的管理。

  受益于滴灌设施的应用,今年小麦生产成本下降,收益提高。小麦收割后的田地里,玉米播种机穿梭往来。成方连片的农田里主管道直通地头,一条条黑色滴灌管好似“毛细血管”,均匀地铺在麦垄间,将水精准送达。从播种到成熟,浅埋滴灌“小黑管”将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浅埋滴灌是在大田作物种植区,把滴灌带覆土浅埋固定,以滴灌形式将水肥均匀输送到农作物根部,这一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约水资源。

  河北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严重。2021年以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在省农业农村厅支持下,成立河北省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在全省发展节水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

  “与传统畦灌相比,浅埋滴灌节水农业优势明显。省水,使用浅埋滴灌可节水三成左右。省肥,通过滴灌系统把肥料精准送到作物根部,可节约化肥两成多。”河北省现代农业服务公司董事长魏根柱说,省工方面,一人可看护5眼机井同时灌溉,比畦灌一人看护1眼机井,每亩可节省人工成本80元左右。取消了垄沟,每100亩可增加耕地约5亩。同时,由于管理精细,小麦、玉米还实现了增产。

 
新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新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徐壮)记者19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平衡态势更为明显,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民宿产品和服务质量、发展效益、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标志性产品。

  意见规划了“完善规划布局,优化资源开发”“丰富文化内涵,加强产品建设”“引导规范发展,加强品牌引领”“创新经营模式,带动增收致富”“加强宣传推广,引导合理消费”等5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提高乡村民宿的通达性、便捷度和舒适感;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文物建筑等资源突出乡村民宿特色;推进实施旅游民宿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培育一批乡村等级旅游民宿;积极吸引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企业、能人创客等多元投资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民宿建设;将乡村民宿纳入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会展节庆活动内容范围等具体措施。

  意见还提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等必须在村庄建设边界外进行的少量配套设施建设,但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原貌,确需占用耕地的应依法落实占补平衡。

  为调动农民群众等参与乡村民宿发展的积极性,意见明确,对乡村民宿投资建设、改造升级可给予资金补贴或提供贴息贷款,对评定等级的乡村民宿可给予资金奖励,对返乡进行民宿开发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德清:推“强村六式” 促同心共富
德清:推“强村六式” 促同心共富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黄书波  


  又是一个周末,望着一辆辆轿车驶进自家农家乐的院子,36岁的姚亚萍笑靥如花。姚亚萍是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村民,两年前,她的农家乐开张。从开业之初的生意清淡,到如今每逢节假日宾客满座,而且翻桌两三次成为常态。带来这一变化的,是上杨村引进的“强村产业”——莫干山天际森谷山野度假区项目。

  满目葱翠的上杨村,坐落在距离省城杭州仅12公里的计筹山间。很难想象,十余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破败“矿产村”。   2013年起,上杨村“壮士断腕”,彻底关停了全部矿山,痛定思痛建设美丽乡村。2020年,来自杭州的旅游开发公司相中了这片好山好水,计划落地一个大型户外运动旅游项目。

  如何让优质项目更好地带动乡村发展和村民致富?上杨村委召开“强村大会”,几番吵闹后,共识浮出水面:通过村庄建设成果及资源入股项目4000万元,每户村民认购一股2万元,全村群众深度参与这个旅游项目,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亲历者和利益分享者。随着度假区的火爆开业,2021年底便兑现了首次分红,300余农户喜滋滋地分享了60多万元红利。

  上杨村的蜕变,是德清县实施“强村六式”行动的成功探索。所谓“强村六式”,即“强村志”定下目标,“强村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强村产业”建立发展共同体,“强村局长”驻点服务,“强村大会”村民评议,“强村指数”考核排名,共同助推基层村社夯堡垒、强队伍、稳发展、富群众。

  “基层党建要在破解和推动强村富民上发挥统领作用,就必须找准短板弱项,精准施策提升。”德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强村六式”的实施,为全县行政村比拼“赛马”搭建了平台,树立了“跳出本村看本村”的参照。

  2021年底,检验各村综合素质的“强村指数”排名出炉,以水果产业出名的雷甸镇杨墩村掉入倒数20%的梯队。这让曾“感觉良好”的村党委书记王金根倒吸一口凉气,也让他有了“后发制人”的动力和追赶目标。

  和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邵家坝村合作成立“金枇杷”党群创富联盟,在枇杷产品质量、销售、宣传上强强联合;搭建“水乡果色”党建联盟,通过“培训+农业”“互联网+农业”“文化+农业”等模式,提升水果产业附加值;改造提升村闲置用房租赁,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以来,杨墩村铆足了劲儿要冲出落后梯队。

  “强村六式”组合拳,“打”出了德清乡村振兴的新气象:禹越镇通过制定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强村志”,实现产业项目提质提速;干部尤晓春担任新市镇孟溪村“强村局长”以来,多方联系盘活原孟溪村旧丝厂厂房工业建设用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0万元……    (参与采写:沈晓颜、俞思衍)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探索“互联网+订单畜牧业”模式 牧场也“共享” 千里“云放羊”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探索“互联网+订单畜牧业”模式
牧场也“共享” 千里“云放羊”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兰州7月19日电(记者文静、王博)走进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张掖云牧链农牧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展厅,“裕固共享牧场”大数据平台十分醒目,牧场分布图、存栏和出栏量、客户分布等参数实时滚动、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24小时定位跟踪、App动态反馈等手段,让远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户随时随地‘云放牧’。”公司负责人陈海旺介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北麓,平均海拔3200米,全县3.9万人中,2.5万是农牧民。养殖是当地群众最擅长的行当,牧业收入也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肃南县培育的高山细毛羊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却囿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养在深闺少人识。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牧民养殖收入,肃南县建立了共享牧场,探索“互联网+订单畜牧业”的模式,客户通过小程序“云端认养”羊羔,待羊羔达到出栏标准后,鲜羊肉可快递到家。

  共享牧场不仅为城里人提供了放牧体验平台,也为农牧民搭建了直达终端的销售渠道。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锋告诉记者,高山细毛羊是肃南县畜牧产业的一大特色,却一直受制于品牌宣传推广的滞后。共享牧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为产品打开销路。

  陈海旺说,截至目前,项目带动售出3000多只高山细毛羊,销售额累计500多万元。

  67岁的安玉祥是一名裕固族牧民,他所在的西岔河村在2020年开始“试水”共享牧场。去年,西岔河村共有600只羊通过共享牧场实现线上订单式销售,仅安玉祥一家就售出80多只。

  “我养的羊好多还没出栏,就已经有了买家,售价比本地的市场价高。”安玉祥说,牧场安装了实时监控,每只羊都戴着电子耳标。这些设施设备可实时传输羊的活动轨迹,千里之外的“牧羊人”也能获知羊群的情况。

  现代互联网与传统畜牧业的融合,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的迭代。安玉祥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年轻的牧民利用卫星定位和手机App等技术手段,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远程放牧。

  肃南县还将在共享牧场的基础上,打造研学游基地,提供景观欣赏和互动体验等活动,让牧民既能卖牛羊,又能“卖”风光。

 
梦想藏在心里 努力落在脚下 专访亚洲首位世锦赛跳远冠军王嘉男   新华社记者吴俊宽、王恒志

  距离王嘉男实现最后一跳惊天逆转,为中国赢得首枚世锦赛跳远金牌刚刚过去两天,这位25岁的内敛小伙已经开始复盘和总结自己夺冠一跳中的不足。
  “你取得了一个好的成绩之后,应该看好眼前当下还需要做什么。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王嘉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忘掉成绩,深藏梦想,脚踏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东京之后 不谈目标
  当地时间16日,王嘉男在俄勒冈世锦赛男子跳远比赛中,凭借最后一轮跳出的8米36,逆转获得金牌。赛后采访中,他在激动之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在东京,我栽了大跟头。”
  北京时间1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王嘉男解释了这句话的来龙去脉。在东京奥运备战周期,他在2018年跳出8米47的个人最好成绩,追平全国纪录,2019年多哈世锦赛获得第六名,2020年以8米36的赛季最好成绩排名世界第一。对于东京奥运会取得佳绩,他充满期待。
  “那段时间如果问我东京奥运会的目标,我肯定说是奔着奖牌去,甚至是奔着金牌去。”王嘉男说,“但是东京奥运会上可能心理压力、任务压力都比较大,没能把握住机会。”
  在东京,王嘉男资格赛最远跳出7米81,无缘晋级决赛。要知道当年未满16岁的他第一次参加国内比赛,并且比的还是十项全能项目时,他的跳远成绩就有7米80。
  “所以东京奥运会之后,我就基本上不给自己树立什么目标了。不是说我不敢去承担或者不敢去面对,而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去练,我希望继续提高技术、稳步前进,把心态调好、戒骄戒躁。明确了这些以后,就是闷着头去做就好了。”
配合教练 调整技术
  世锦赛夺冠后,王嘉男冲到场边拥抱了他的外教兰道尔·亨廷顿。在队里,大家都喜欢称呼这位好脾气的美国老人为“兰迪”。
  “东京赛前的训练中,我跟教练组包括教练员也存在配合和沟通上的问题。所以奥运会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不管教练说什么,我都言听计从。今年从冬训开始所有的训练计划、训练方向、技术上的改进调整,我都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王嘉男说。
  “我以前的技术特点是起跳角度很好,但是水平速度损失得太多。今年整体就是通过技术调整,把水平速度损失减小。”
  王嘉男说:“赛后我跟教练也复盘了一下,看了最后一跳的视频,那一跳整个助跑起跳衔接还是不错的,也算是发挥出我们训练中想要的水平和想改进的东西。但是一些小细节包括空中的技术以及落地,也是有一些小瑕疵。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点,可能那一跳会更远些。这些也是今后要慢慢去打磨的。”
厚积薄发 成就金牌
  从2012年开始代表江苏田径队在国内赛场崭露头角,王嘉男用十年多的时间成就了世界冠军。除了自身的努力、日趋成熟的心态等内因,中国田协“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国家队的全面保障以及省队的支持也是重要的外部驱动因素。
  王嘉男说:“我觉得我们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从2013年开始田协以李金哲为主组建了跳远国家队,聘请了外教兰迪,这也是我们非常幸运的一件事。这几年尤其是2015、2016年那段时间,包括李金哲、黄常洲、高兴龙、张耀广,我们这一批人在一起训练的氛围和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在比赛训练中大家就能相互促进。”
  “其实我们在2013年、2015年世锦赛上都是有冲击金牌的实力,但可能都是在某些细节上存在问题,错失了金牌,不过好在也保住了北京世锦赛的奖牌。”王嘉男说。2015年北京世锦赛上,正是他创造历史获得季军,为中国队收获了世锦赛上的首枚跳远奖牌。
  “2017、2019年两届世锦赛,其实我们也都具备冲击奖牌的实力。这次的金牌也算是对我跟兰迪这么多年训练的一个肯定,这段时间的训练非常系统,我们合作也非常愉快,所以我觉得这枚金牌还是实至名归的。”
战胜伤病 迎接挑战
  十年的职业生涯,对王嘉男而言并非一路坦途。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7年全运会之后,他的左右膝经历了两次膝关节手术。每次术后的康复期都是三四个月不能训练。他坦言那段时间确实很迷茫,心理上、身体上都很难过。
  “当时因为在国家队,得到了专业的保障和康复训练,让我在两次手术复出之后,都能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所以我是很感恩的。”王嘉男说,“现在膝盖有时还会感到僵硬,或是会突然响一下,肯定不能跟‘原装’的比,但是训练上是没问题的。”
  展望未来,王嘉男依旧不愿过多谈及目标和梦想,而是强调自己继续奋斗的信念。
  “我觉得真正的巅峰不是看自己能跳多远,或是拿到什么成绩,现在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坚持信念,一直站在田径场上。我一定会奔着巅峰去努力,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成绩,我也说不清楚,但我会一直在田径场上奋斗下去。”他说,“暂时的计划是在2025年之前保持高水平,能继续为国家、为省队赢得荣誉。我有这个信心。”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杭州亚运会将于明年九月二十三日开幕
杭州亚运会将于明年9月23日开幕

( 2022-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夏亮、苏斌)亚奥理事会19日宣布,将于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的最新举办日期定为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
 
  亚奥理事会在声明中表示,第19届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亚奥理事会执委会于2022年5月6日决定推迟本届亚运会后成立了特别工作组商讨最新举办日期。
 
  过去两个月,特别工作组与中国奥委会、杭州亚组委及其他有关方面举行了多轮协商,以寻找窗口期,确保不与其他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冲突。工作组建议的日期获得了亚奥理事会执委会批准。
 
  亚奥理事会对杭州亚组委、中国奥委会和中国各级政府在疫情期间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和国际(亚洲)单项体育联合会等有关方面的耐心表示赞赏,并期待于2023年9月庆祝史上最成功的亚运盛会。
 
  中国奥委会表示,这一日期是根据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杭州亚组委组成的特别工作组提出的建议,经亚奥理事会执委会批准后确定的,目前日期是综合考虑国际疫情形势和全球赛历等因素后提出的。中国奥委会将与亚奥理事会和杭州亚组委共同努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推动本届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杭州亚组委表示,将在亚奥理事会和中国奥委会的指导下,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按照确定的举办日期全面做好筹办工作,呈现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
 
羽生告别赛场,翩然转身但脚步不停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张寒、杨汀、李嘉)离开仙台,赶去东京,穿上西装,郑重如斯。27岁的羽生结弦在19日下午“表明决心”的发布会上宣布退役。
  尽管本月初他才给日本滑冰协会网站留言,说“本赛季我仍然会竭尽全力,争取更高的目标”,但半个月后在这场一经预告便激起热议的发布会上,“不喜欢说退役”的羽生结弦还是眼含泪光,向竞技赛场作别。
  他斟酌着表达“会以职业选手身份继续从事花样滑冰”的决定,小心翼翼地绕开“退役”的字眼,以至于记者们要在提问环节再次向他求证,确认“今后没有参加比赛的打算了”。
  作为日本历史上最成功的冬奥运动员之一,羽生结弦曾于2014年、2018年连续获得两届冬奥会男子单人滑金牌,另有两度世锦赛加冕、2013-2016年国际滑联(ISU)大奖赛总决赛四连冠,跻身花滑最伟大男单选手行列也无须赧颜。
  而在讨论技术、技巧、艺术表现力的竞技成绩之外,独特的个人风格、宛如热血漫画里才有的坚韧性格,更成为其花滑天赋的额外加持,为他圈粉无数。
  出道于前辈明星逐渐老去的2010年,羽生结弦升入成年组的第一场国际比赛就在ISU大奖赛系列的NHK日本站上完成了后外点冰四周跳,转过年的2月获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银牌,2011年11月在俄罗斯大奖赛上获得首个成年组冠军。
  2012年4月开始羽生师从著名教练布莱恩·奥瑟,当年便在日本主场夺得第二个分站赛冠军,并在当时的打分规则下刷新世界纪录。也是在这一年,他战胜高桥大辅,夺得全日本锦标赛冠军。
  羽生结弦的出现也给国际赛场带来一股清新的风。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他先在团体赛中以男单短节目第一为日本队拿到一个满分10分,随后又以破世界纪录的短节目得分和超过280分的总分夺得个人赛金牌,成为首个来自亚洲的花滑男单冬奥冠军。
  以羽生结弦为引领,男单新生代们在经历了短暂的关于“高难度跳跃那一套是否过时”的争议后,在“技术动作无限上难度”的命题上又拼了起来。
  而被视为“重开四周跳时代”的羽生结弦,继续向前。2014年3月的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他在短节目出现失误后逆袭夺冠,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的男单“大满贯”;年底,他在大奖赛总决赛上以领先第二名35分的成绩卫冕,不到半个月后又实现“全日”三连冠。
  这个奥运周期里他取得的成绩还包括:第三、第四次总决赛冠军,第二度世锦赛加冕,以及多次刷新短节目、自由滑、总成绩得分三项世界纪录,直到2018年在平昌成为66年来第一位蝉联冬奥会冠军的男单选手,完成双圈“大满贯”。
  2020年,他获得四大洲锦标赛的冠军,成为花滑男单项目上首位赢得全部六个主要国际大赛(包括青年组和成年组)冠军的“超级满贯”得主。
  耀眼的成绩单外,羽生结弦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曲目也由传统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魅影》过渡到东方色彩浓烈的叙事式演绎。他的两届冬奥会自由滑节目,从一身白色狩衣的《阴阳师》晴明,到讲述日本战国武将上杉谦信一生的《天与地》,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平昌冬奥会后,关于羽生结弦是否会退役的讨论便时常见诸日本报端,但他和教练奥瑟的口径一直是“像往常一样干劲儿十足”,挑战阿克塞尔四周跳(4A)的目标也是那时首次提出。
  北京冬奥会上,短节目仅排第八、落后第一名18分多的羽生结弦,在自由滑“保稳”、奖牌尚有一搏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向“性价比”不高的4A发起冲击。
  虽然周数不足、落冰摔倒,基础分被减2.5分、GOE(加成系数)全部扣光,但他赢得了裁判和观众的尊重,成为史上首个在国际滑联正式比赛中获得4A认定的选手。
  直到他以手抚冰、含泪退场,人们才想起这位选手在过去一年间饱受伤病困扰,最后时刻才因全日锦标赛强势夺冠而获得冬奥会参赛名额。
  没有人能一直胜利,挑战自我的勇气无可匹敌。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结弦说:“这是一届充满尊严的冬奥会,我为之骄傲。”
  有日本媒体透露,羽生结弦在这套自由滑里右脚踝再度受伤,为了参加最后一天的花滑表演,他前一天晚上服用了六粒止疼片。
  这样的羽生结弦当然不会“隐退”,他说那是个负面的词。作为北京冬奥会上不多的亚洲冰舞代表之一,小松原尊曾和记者们念叨,说他会牢记羽生结弦对自己的告诫:“心里永远有光,永不言弃”。
  体育传递拼搏、奋斗的精神,也牵起跨越山海的友谊。羽生结弦和中国男单选手金博洋的情谊被颂为“神仙友谊”。他和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的“公主抱”梗进行到了6.0版本。而当日本网友发出“拜托中国朋友为羽生结弦加油”的请求后,中国观众也不负所托,欣然在北京冬奥会现场送上热烈掌声。
  或许有粉丝希望,他能像普鲁申科、申雪赵宏博那样,有朝一日接受使命感召,重返赛场。抑或有人觉得,商演的聚光灯亦能激发他百分百的能量。但无论如何,为花滑倾注了青春与热爱的羽生结弦,翩然转身但脚步不停。
  他说:“我心中没有远离竞技赛场的寂寞感,而是觉得充满希望。”
  那就祝:时常给观众带来勇气、梦想和感动的他,永远少年!
羽生结弦:“羽生结弦”对我来说是一种重负   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19日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役,表示今后将不再参加竞技比赛,而转战职业花样滑冰领域。他表示,“羽生结弦”这个名字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重负,但今后仍想继续瞄准新高度,挑战四周半跳,不令这个名字蒙羞。
  羽生结弦在发布会上说:“羽生结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常常是一种重负。现在跟大家说这些,我也觉得非常紧张。我是追求完美的,我也想做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羽生结弦。也有对我的中伤和恶意,那时我会觉得心都空了,会流泪,有时饭都吃不下。我也会觉得可不可以不要对我批评那么严厉。我甚至曾有过觉得谁都不能相信的想法。”
  “虽然我也曾消沉,但是即使我处于那样的状态,支持我的人也依然还是很多。北京冬奥会后,我一度很消沉,但是大家也接受了那样的我。”羽生结弦说,“虽然我觉得今后也还会有各种压力,但我仍想继续作为羽生结弦活下去,想要不令这个名字蒙羞。”
  (记者杨汀)新华社东京7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