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权威发布

06版:权威发布

07版:新华国际

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09版:新华关注·各地

10版:新华财经

11版:新华关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12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出版发行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出版发行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稿6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规律,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印发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发布的少先队工作文件,部署共青团改革,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同志围绕党的青年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更好团结、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主要篇目介绍见2版)
 
携手合作 开创未来 习近平主席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述评
携手合作 开创未来
习近平主席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述评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6月下旬,金砖国家合作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北京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历次会晤,为引领金砖国家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为推动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动力,在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时光荏苒,记录下中国领导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篇章。
 
  “把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好,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好”


 
  “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
 
  2013年3月,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在国际多边舞台亮相,即是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彼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样一个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多边合作机制,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担当时代作为?
 
  习近平主席为金砖国家团结合作指引方向:“我们要用伙伴关系把金砖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下大气力推进经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往来等领域合作,朝着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前进。”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深化伙伴关系为着力点,习近平主席不断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走深走实——
 
  2014年7月,在巴西福塔莱萨,习近平主席提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合作伙伴精神,强调金砖国家合作蓝图就是“发展金砖国家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2015年7月,在俄罗斯乌法,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伙伴关系四点主张。“四大伙伴关系”定位,为金砖国家未来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2016年10月,在印度果阿,习近平主席总结金砖国家合作10年经验,提出要继续扩大和巩固金砖国家“朋友圈”,保持开放、包容,谋求共同发展。
 
  金砖国家合作第一个10年,是集中精力谋发展的10年,也是坚持不懈深化伙伴关系的10年。
 
  正所谓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金砖五国国情不同,但对伙伴关系、繁荣发展的追求是共同的。
 
  牢牢抓住这一“最大公约数”,发扬金砖国家合作伙伴精神,金砖国家合作日趋紧密,并相继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南美国家领导人,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及受邀国领导人,“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等展开对话,“朋友圈”不断扩大,持续凝聚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力量。
 
  理念指引行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金砖国家合作逐步形成涵盖政治、经济、金融、贸易、社会、人文等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架构。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机制、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合作机制启动,一批务实合作成果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7年9月,鹭岛厦门。金砖国家合作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大门。
 
  站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金砖合作的意义已超出五国范畴,承载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期望。”
 
  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邀请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国家的5位领导人共商国际发展合作和南南合作大计,开启“金砖+”合作新模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在中方推动下,金砖国家合作实现提速换挡——从政治和经济“双轮驱动”,升级为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架构。
 
  一年后的南非约翰内斯堡,习近平主席提出“将共同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创新和工业化合作,联手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
 
  今年,金砖国家合作再次迎来“中国年”。几个月来,中国已成功举办70多场会议和活动,金砖国家合作取得丰硕成果。5月19日,金砖国家外长同9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部长齐聚一堂,“金砖+”对话活动首次拓展至外长层级。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不断强化金砖国家团结协作内核,提升金砖国家向心力、凝聚力的同时,持续扩大金砖“朋友圈”,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提出“金砖+”的要义所在。
 
  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苏克拉尔表示,中国提出的“金砖+”开启了一个包容性进程,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合作,他们对金砖机制充满信心,愿与五国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重温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让人更觉意味深长:“我们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好,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好。”“只要我们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对金砖国家合作的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兴旺发达。”
 
  “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


 
  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初衷和主线,也是潜力最大、内容最丰富、成果最集中的领域。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背景下,处于国际格局演变关键历史当口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将达成什么成果、发出什么声音,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充满热切期待。
 
  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当前各种风险挑战,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今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强调,金砖五国要“增进理解互信,拉紧合作纽带,加深利益交融,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23%,货物贸易占18%,吸引外资占25%,是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以“独木不成林”为喻强调合作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金砖国家发展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014年7月,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坚定不移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争取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早期收获成果,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5年7月,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金砖国家合作事业要繁荣昌盛,就要强本固基,打造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这次会晤通过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为金砖国家中长期合作指明了方向。
 
  2017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勾画了金砖国家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蓝图,提出“共同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务实合作新领域新方式”“让金砖合作机制行稳致远”。
 
  多年来,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出席金砖国家合作相关活动时,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发出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的呼吁,用“中国方案”照亮金砖国家合作前行方向。
 
  走好共同发展之路,需要深耕厚植,让合作之树枝繁叶茂。
 
  2021年12月29日,全球目光聚焦金砖国家合作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宣布将迎来新成员国埃及,这是继决定吸纳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之后新开发银行的再次“扩员”。目前,孟加拉国、阿联酋已完成相关程序,成为正式会员国。
 
  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福塔莱萨会晤期间,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协调推动下,金砖五国以整体合作之力自主创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习近平主席指出:“它的成立,是对既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更加深刻地反思、更加主动地改革。”
 
  自2015年7月开业以来,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多边金融机构批准、提供资金支持的项目累计已有80多个,总额超过310亿美元。一个个改善民生、助力发展的故事,生动而鲜活——
 
  巴西马拉尼昂州道路经过改善后,将降低运输粮食等产品的物流成本,成为当地人民名副其实的“富裕路”;印度卡纳塔克邦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环保新理念……
 
  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强调要“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到宣布向新开发银行项目准备基金出资400万美元、支持银行业务运营和长远发展,习近平主席为新开发银行发展倾注心血、注入活力。
 
  走好共同发展之路,还需要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
 
  “我们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欢迎金砖国家积极参与。”2020年11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诚挚发出“中国之邀”。
 
  启动短短一年多时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交出一份亮眼合作“成绩单”:推动智库合作研究,开展覆盖28个国家超12万人次的人才培训,推出100多个金砖示范项目……
 
  同习近平主席共同提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倡议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评价说:“这一伙伴关系将通过工业化、创新、包容增长、投资合作把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蓝图转化为现实。”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对话会主题为“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期盼。
 
  着眼人类永续发展、增进共同福祉,习近平主席于2021年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聚焦发展、团结发展、共同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中国方案,凝聚着全球发展共识。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中国在联合国平台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有50多个成员。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致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稳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今年接棒主席国以来,中国不断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延伸,强化金砖国家务实合作韧性与活力:
 
  通过《金砖国家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倡议》,达成《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建立金砖国家航天合作机制,签署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
 
  走过16年光辉历程,金砖国家合作已根深叶茂、蔚然成林。一幅金砖国家新的合作画卷,正徐徐铺展。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同舟共济,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坚持公平可及,加强疫苗国际合作”……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大国担当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天下情怀。
 
  2022年3月,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在线启动。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向加强公共卫生和疫苗研发合作又迈出坚实一步。
 
  一场世纪疫情,既是对各国应对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人类团结精神的考验。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
 
  从2020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发表主席声明对中国抗疫努力表示支持,到在疫情全球蔓延时中国向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放100亿美元贷款专门用于金砖国家抗疫,到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同意启动金砖国家预防大规模传染病早期预警体系相关工作……
 
  疫情面前,金砖各国守望相助、团结抗疫,进一步筑牢抗击疫情的“金砖防线”,展现推动全球卫生治理的“金砖担当”。
 
  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国际格局调整的速度、广度、深度,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版图。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3年3月,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国际经济规则需要不断革故鼎新,以适应全球增长格局新变化,让责任和能力相匹配”“要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一次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围绕金砖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金砖国家合作,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这种合作模式契合五国客观需要,也顺应了历史大势,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17年9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完善全球治理进行深入阐述:“坚定奉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解决南北发展失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会晤后发表两份“重量级”文件:长达40页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涵盖71项共识,为加强金砖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规划了新的蓝图;《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主席声明》,包括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南南合作、构建发展伙伴关系等一系列着眼未来的庄重承诺。
 
  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我们就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共同发声,共提方案,既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也有助于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面对挑战,金砖国家要展现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看来,金砖国家合作为探索新的全球治理方式提供了试验场。他将中国外交政策的宏伟愿景概括为“八大理念”,其中命运共同体位列榜首。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
 
  9年多来,从北京到南非德班、印度果阿,从金砖国家到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习近平主席在同世界的密切互动中,深入思考和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
 
  9年多来,从正确义利观到全球治理观、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主席不断为破解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提供中国方案和公共产品。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元首外交的有力引领下,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合作,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奏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记者刘华、韩洁、郑明达、柳丝、王宾、温馨)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关于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2年6月21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以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收官之战,首次实现载人飞船径向停靠空间站,创造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为空间站后续建造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实现新突破,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携手努力、共创未来,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心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报国、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翟志刚同志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3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出舱活动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同志两度飞天圆梦、再上“太空讲台”,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叶光富同志扎实训练、艰苦磨砺,光荣入选神舟十三号乘组,圆满完成担负任务。为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叶光富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张思卿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张思卿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这是习近平向张思卿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张思卿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张思卿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思卿同志的遗体,21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张思卿同志因病于2022年6月17日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思卿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张思卿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21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张思卿同志”,横幅下方是张思卿同志的遗像。张思卿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9时40分许,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张思卿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张思卿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向张思卿同志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张思卿同志在京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奋力谱写雪域高原新篇章
奋力谱写雪域高原新篇章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雅鲁藏布江畔(2021年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边巴次仁、王泽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对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为西藏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西藏360多万各族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团结一心,砥砺前进,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2021年7月,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受到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最诚挚的欢迎。他深情地说:“目睹了雪域高原美丽壮观的风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感到高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谋篇布局: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论述,强调西藏工作在边疆治理、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15年8月、2020年8月出席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赋予西藏发展新使命:“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扎实推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加速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不断加大边境县、乡、村的水、电、路、居等建设力度,着力强边富民。
 
 
 
  跨越奔涌的雅鲁藏布江,复兴号飞驰在雪域高原。拉林铁路2021年6月开通,从林芝到拉萨用时缩减到3个多小时,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拉林铁路不仅方便了出行,还给我们这里带来更多游客。”在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朵当村开藏餐馆的尼玛曲珍说,拉林铁路开通以来,餐馆客流量明显增多,去年纯利润达10万元。
 
  “目前,西藏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建制村通光纤率、4G信号覆盖率均达到99%,624个边境小康村全部建成。”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马菁林说。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太重要了!”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西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如今,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牢记总书记嘱托,西藏还将着力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
 
  “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林芝市嘎拉村,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村民达瓦坚参家。“总书记和我们聊家常,问经济收入、种植养殖,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达瓦坚参说,这几年村里变化翻天覆地,依靠桃花风景发展旅游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嘎拉村说:“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20多万平方公里、4000多公里边境线、40余个民族……对西藏这片雪域高原以及生活于此的各族儿女,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
 
  在去年7月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西藏曾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生产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扶贫……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为解决西藏绝对贫困问题亮出组合拳。同时,西藏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群众生活大幅改善。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2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后,西藏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成果巩固成效显著:2021年,自治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3.82亿元,实施项目2126个;不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安排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293个、投入资金30.86亿元,建成配套产业2300个……
 
  “从翻身农奴做主人,到脱贫致富奔小康,西藏的变化翻天覆地。我们玉麦乡从曾经的三人乡到现在有200多人,道路全铺成了柏油路,家家户户通了电,有了网络,感谢党的好政策。”曾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玉麦乡守边牧民卓嘎感慨。
 
  如今的西藏,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社保体系不断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19岁……2021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35元,比2020年增长2337元,增速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3元,同比增长13%。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


 
  八廓街店铺林立,游人如织。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八廓街,感慨地说:“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八廓街如一个缩影,映照着西藏民族团结的大局。
 
  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生活着藏、汉、回、珞巴、门巴等40余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西藏全局工作的特殊位置,强调“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民族团结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没有各民族之间的精诚团结,就不会有今天兴旺发展的西藏,我们要像‘茶和盐巴’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71岁的拉萨市民卓玛仁增说。
 
  实施《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将每年9月定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西藏正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
 
  西藏各族人民籽籽同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汇聚起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哲蚌寺,指出“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
 
  新时代的西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信仰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宗教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宗教和睦和顺。
 
  西藏各族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正昂首阔步奋进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筑起雪域高原新丰碑。   新华社拉萨6月21日电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主要篇目介绍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主要篇目介绍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稿60篇。现将这部专题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一百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历程,充分肯定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共青团要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要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心系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是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是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讲话的要点。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老师、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责任。少先队组织要更好地为少年儿童服务。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是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奋发努力,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迈进。这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团的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和这个主题来进行。要把握住根本性问题,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强调,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团的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必须提高工作能力,必须锤炼优良作风。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是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广大留学人员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刻苦学习,奋力创新创造,积极促进对外交流。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要努力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成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广大留学人员之家,把广大留学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是2013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青年一代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是2014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年轻一代要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奋斗,让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美好,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指出,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年龄和特点,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加深理解。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是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同志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的指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是2014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是2014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是2015年6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讲话的要点。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全国各族少年儿童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从小学习做人,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要从小学习立志,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要从小学习创造,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2015年7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讲话的要点。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十三亿多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必须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抓好党的群团工作,保证党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是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同志的贺信。指出,青联和学联事业是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联和学联组织一定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推进自身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地跟党走。

  《让贫困家庭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是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气力抓好。扶贫政策从设计到落实都要更加人性化、更加精细化,让贫困家庭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广大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2016年4月19日、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同志两篇讲话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民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容易受到不同思潮影响。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是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要自觉奉献青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是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话的节录。指出,我国有三亿多少年儿童,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要从小抓起,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力度。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青少年预防接种工作,筑牢防控传染病的关键屏障。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基础教育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是2016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讲话要点的一部分。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

  《家庭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广大青年成长成才要励志勤学、加强磨炼》是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要加强意志和品德的磨炼,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努力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以良好的品德去赢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的一部分。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时代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是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广大青年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是2018年7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青年工作,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部署共青团改革,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要求,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明确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明确了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明确了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明确了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明确了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必须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这些重要要求,是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要把握好新时代共青团的职责使命,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广泛动员青年建功新时代,更好联系服务青年,要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要切实落实从严治团要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注重教材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强调,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一百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一百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二是要热爱伟大祖国,三是要担当时代责任,四是要勇于砥砺奋斗,五是要练就过硬本领,六是要锤炼品德修为。

  《青年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交出了合格答卷》是2020年3月至9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一代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广大青年要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讲话要点的一部分。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创新,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实学实干,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是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时刻准备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新时代 新经典”专栏奏响网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音
“新时代 新经典”专栏奏响网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音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近日,“新时代 新经典——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专栏”进一步优化升级,重点在专栏内容的呈现形式、深度推介、传播平台等方面进行丰富拓展。

  专栏新增上线35种重点数字图书、101种重点有声书,涵盖习近平总书记著作、讲话单行本、论述摘编,以及学习读本、思想研究、用语解读、描写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生活经历的作品等,重点数字图书品种、形态进一步丰富,更加契合读者阅读新需求。专栏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页显著位置,以导读、摘录、连载等方式,持续推介重点数字图书。此外,新增3家网络传播平台,传播平台达到19家,覆盖面进一步延伸。

  据介绍,专栏上线以来,累计点击阅读量超过6亿人次。此次专栏优化升级,进一步适应数字时代网上出版传播新趋势,针对不同读者的认知特点和阅读需求,深入挖掘加工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手段,为网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内容和便利条件。

 
“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   一幅照片,定格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致敬英雄的感人瞬间。
  2019年7月26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这里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全体代表。
  94岁高龄的老英雄张富清紧紧握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双手:“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我是党培养的,我要跟紧党走,做一名党的好战士。”
  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双手回握住老人的手:“你都做到了。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由于听力不好,老人在现场没有完全听清习近平总书记的祝福,当天回到宾馆,他让儿子把电视新闻录下来,用最大音量反复播放,反复聆听。
  “这是我这辈子最幸福、最高兴的一件事。”听着,听着,老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这位老英雄当年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奉命脱下军装,主动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湖北恩施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一生,一辈子深藏功与名。直到2018年,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他的英雄往事才得以发现。
  老英雄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了解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张富清因行动不便,坐着轮椅上台,习近平总书记俯身,郑重地把“共和国勋章”佩戴在他的胸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从赣南的红色沃土,到东北的白山黑水,从腾格里沙漠的八步沙林场,到贵州群山间的“中国天眼”……习近平总书记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纪念碑前每一个庄重的鞠躬、在纪念馆内每一次深情的凝望、对英雄故事每一回动情的讲述,都彰显着大党大国领袖对英雄精神的崇尚与弘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总书记铿锵的话语,激励着亿万人民奋勇前行。   (新华社记者张汨汨)
李克强在河北考察时强调 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 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李克强在河北考察时强调
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 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石家庄6月21日电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省长王正谱陪同下,在高碑店、涿州考察。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好稳经济各项政策,注重用改革办法解难题激活力,抢抓农时做好夏收夏种,保障能源供应迎峰度夏,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

  在方官镇小麦地里,李克强与种粮农户、外省来的收割机手、粮商们交谈。大家反映今年小麦收成好、颗粒饱满,李克强十分高兴。他说,现在是“丰收在田”,要抓紧收割“丰收在手”,还要做好收储“丰收入库”。小麦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之一,现在站的这个地方基本上是黄淮海小麦主产区收割的最后一站,总体看今年全国小麦比去年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这给人们吃了定心丸,为全年粮食稳产打下了基础,中国粮食供应是充裕的,对稳物价至关重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两个重要指标是稳就业稳物价,粮食和能源是稳物价的基本支撑。近年来我们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超发货币,目前货币政策主要指标在正常区间,很重要的也是为了防通胀,为应对新挑战灵活实施货币政策留下空间。今年小麦丰收保障了中国自身需求、中国粮食市场稳定,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全球粮食市场稳定作贡献。看到农户在机播玉米,李克强仔细察看墒情。他说,夏迟一日、秋晚十天,要落实夏播面积,应播尽播,确保秋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添秤加码。

  李克强来到大铺村,察看晾晒的小麦,与村民围坐交谈,一起算种粮成本和收入账。大家反映今年农资价格涨了,但国家多次增加补贴,市场粮价也提高了,算下来收入比往年多。李克强说,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你们种粮增加了收入,也让更多人一日三餐有了保障。大家一起努力,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牢。

  李克强听取了河北省能源保供汇报。在涿州京源热电公司,他详细了解机组发电小时数、煤耗水平、纾困政策落实等情况,察看堆煤场,勉励企业满出力、多发电。李克强说,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在正是迎峰度夏关键时期,要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能开尽开,落实长协煤供应,进一步加强电力保供,坚决防止拉闸限电,保障经济运行和基本民生。要通过扩建、改造有序增加高效清洁煤电产能,加快建设抽水蓄能项目,既增加电力保供能力,也为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提高消纳能力提供支撑。他强调,我国是世界贸易的贡献者受益者,国际能源市场稳定对各国都有利,用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不仅有利于增强自身能源保障能力,也有利于世界能源价格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李克强充分肯定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干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肖捷、何立峰陪同考察。

 
国资委:国资国企招收毕业生要在去年基础上有更大增幅
国资委:国资国企招收毕业生要在去年基础上有更大增幅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王希)挖掘岗位潜力、启动夏季招聘、线上线下结合……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的“国资央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部署视频会”上了解到,国资国企将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招收高校毕业生人数要在去年基础上有更大的增幅。

  会议提出,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要进一步挖掘岗位潜力,把当前用人所需与超前储备人才结合起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要带动创新联合体、上下游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会议要求,要统筹做好线上线下招聘工作,在落实去年秋招、今年春招的基础上,尽快集中启动夏季招聘,集中岗位资源、集中发布信息、集中线上招聘,形成国资央企促就业的良好氛围。

 
王蒙徽当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王蒙徽当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武汉6月21日电中共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6月21日选举王蒙徽为省委书记,王忠林、李荣灿为省委副书记,当选为省委常委的还有侯淅珉、郭元强、许正中、张文兵、董卫民、肖菊华(女)、宁咏、王祺扬、陈新武。中共湖北省第十二届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侯淅珉为省纪委书记,熊征宇、李莹(女,满族)、艾军、马朝晖为省纪委副书记。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等 栗战书主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等 栗战书主持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2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常委会组成人员158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分别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辉作的关于体育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季幸作的关于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可明作的关于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上述4项草案已比较成熟,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作的关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完善了有关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开展有效宣传防范、拓展涉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人员的惩处力度等规定。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作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增加了有关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压实有关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等规定。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黄河保护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加强地方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体现“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明确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要求,强化有关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等。

  为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建立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执行难长效机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议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说明。

  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昌平区等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作了说明。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作了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70.41亿元,为预算的102.3%。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202.3亿元,完成预算的98.6%。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7500亿元,与预算持平。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六项工作: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加强重点风险防范和化解,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整改审计查出问题。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作了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报告了中央财政管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审计情况,以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后,报告提出了四项审计建议: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稳健有效;健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保障机制,确保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细化实化制度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突出风险隐患,严格规范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力运行;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刚性,严肃财经纪律。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耀斌作的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财经委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及其财政等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强各项民生支出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2021年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良好,符合预算法规定,建议批准该草案。

  会议听取了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研究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了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会议还审议了有关任免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

  国务委员王勇,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围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行大会发言 汪洋出席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围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行大会发言 汪洋出席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1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12位常委围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

  曹卫星常委提出,必须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内涵,着力构建多层级、多尺度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发挥生态保护修复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解学智常委建议,持续推动森林碳汇提升行动,发挥森林的储碳固碳功能,加强生态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碳汇定价和交易机制;李朋德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建议,优先发展有利于能源体系独立性和安全性的非化石清洁能源,在空间布局上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提升配电系统调控能力,着力解决外输、储能和就地消纳问题;周汉民常委代表民建中央发言提出,要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规划安全可控的绿色科技创新路线图,推动绿色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葛红林常委建议,统筹好高耗能产业降碳和保障经济发展双目标实现,重视高耗能产业的再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张桃林常委建议,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推广一批支撑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胡晓炼常委提出,要完善金融政策,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上加强系统协同,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大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蒋作君常委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建议,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构建适应于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体制,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夯实机制基础;杨卫常委建议,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王伟光常委建议,大力发展现代草业,加大草原保护修复投入力度,巩固草原治理成效,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楼继伟常委建议,鼓励太阳能发电、风电企业“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绿色转型;吕忠梅常委建议,将环境法典编纂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采取“适度法典化”模式,通过法治手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李斌、巴特尔、汪永清、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

 
胡春华强调 大力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
胡春华强调
大力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福州6月21日电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日前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加快巩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全国粮食稳产增产作出应有贡献。

  胡春华指出,南方省份是我国粮食重要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任何省区市,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南方省份粮食生产的认识,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好、水资源充沛、土地类型和物种资源多样等有利条件,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巩固粮食生产恢复的良好态势,确保不折不扣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胡春华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生产根基。要恢复和发展多季粮食种植,积极发展多种粮食生产,拓宽粮食稳产增产渠道。要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多途径增加种粮农民综合收益。

 
孙春兰在山西调研时强调 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指导服务 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孙春兰在山西调研时强调
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指导服务 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太原6月2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0日至21日赴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到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晋中学院、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就业政策落实、生涯规划教育、校园招聘等情况,听取高校和企业负责人、教师和毕业生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召开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高校负责同志座谈会。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历年最多、达1076万人,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部门专门出台了工作方案,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加快各类招考工作进度,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期,成立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就业指导服务,确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落实就业去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孙春兰强调,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要加快考试招录进度,使更多毕业生尽早落实去向。连续7天社会面没有新发疫情的城市要正常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积极为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毕业生出校求职提供便利。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摸清底数、“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加强针对性的就业服务。高校要将就业指导融入课程设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价值观,找准自我定位,积极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同时强化素质教育,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首度亮相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有何亮点
首度亮相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有何亮点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白阳、罗沙、齐琪)打赢了官司,却依然拿不到“真金白银”?申请强制执行,却遭遇司法人员“磨洋工”?21日,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提供专门立法保障。

  从明确对“老赖”的惩戒措施,到强化对执行权的监督制约,草案针对当前执行领域难点痛点,推动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执行难的长效机制。

  惩戒“老赖”:明确法律依据,加大震慑力度


  一边欠债不还,一边花天酒地……“老赖”现象影响司法权威、损害社会诚信,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近年来,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成为我国诚信建设一大亮点。此次提请审议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通过立法明确对“老赖”的惩戒措施,让其切身体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草案明确,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依据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其进行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可以限制其出境。

  草案还明确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措施的适用条件,包括: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执行依据确定的义务;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公证或者以隐匿、转移、毁损财产等方法逃避履行执行依据确定的义务;违反限制消费令进行消费等行为。

  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谢鸿飞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单位及自然人的财产情况日趋复杂,逃避执行的手段更加多样。制定专门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有助于解决执行实践中存在的适用法律问题,为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办理执行案件提供充分法律依据,为民事主体实现权利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表示,草案明确法院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罚款、拘留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将进一步加强法律的震慑力,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效约束。

  “被执行人之所以敢无视生效法律文书,逃避执行甚至公然对抗执行,深层原因是逃债赖债的违法成本过低、社会信用机制失灵、执行威慑机制缺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建国认为,草案大幅提升背德失信者的道德、经济和法律成本,挤压被执行人的逃债空间,将对失信被执行人产生有效威慑。

  形成合力:明确协助义务,建立律师调查令制度


  东躲西藏、转移财产、虚假诉讼……现实生活中,一些“老赖”为了逃避执行花招百出。破解执行领域的人难找、物难查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充分配合,形成合力。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明确,执行中,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协助实施调查被执行人及有关人员的财产、身份信息;查找被执行人、被拘传人、被拘留人;查封、划拨、限制消费、限制出境等事项。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有关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与人民法院之间应当建立信息化网络协助执行机制。

  “强制执行涉及财产状况的调查、人身自由的限制等诸多方面,如果相关组织或个人不配合,不仅会让法院陷入‘单打独斗’的执行困局,还可能让当事人对司法判决产生质疑,影响司法权威。”谢鸿飞表示,明确各方面配合执行工作的法定义务,有助于实现执行信息及时共享,提高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草案还规定,人民法院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无法查询的某项财产信息,申请执行人通过委托律师客观上无法自行调取的,可以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令。

  肖建国表示,律师调查令本质上是一种司法领域的授权调查法律关系,有法院公权力作为后盾支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效力。这一制度有助于减轻法院执行部门“案多人少”的工作压力,强化当事人在强制执行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股权、知识产权、虚拟财产等新的财产类型不断出现。为了进一步强化被执行人报告财产义务,草案明确了报告财产令制度,规定被执行人收到法院发出的报告财产令后,应当于指定的日期亲自到场报告。

  孟强建议,尽快完善财产权登记制度,实现登记和查询电子化、联网化;审判机关也应充分了解执行领域相关疑难问题,让判决更具可执行性。

  规范执行:加强监督制约,破解执行失范


  实践中,有司法人员过度采取执行措施,还有的选择性执行甚至乱执行……这些执行失范问题,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

  草案明确,民事强制执行应当公平、合理、适当,兼顾各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过实现执行目的所需的必要限度。草案同时规定,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些地方执行措施比较激进,不当限制被执行人人格权。”孟强表示,执行人员应稳妥区分无力履行和拒不履行,厘清债务人财产和他人财产等情况,把握强制执行措施的“度”。草案突出“善意文明执行”的立法理念,确保执行工作既实现公平正义,又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解决消极执行、乱执行等执行失范问题,草案还规定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人民法院未实施应当实施的执行行为提出申请的制度和人民法院的自行纠正制度。

  “这有助于引导执行申请人积极行使权利保护自身权益,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督促法院及时正确履职。”谢鸿飞说。

  草案同时规定,经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或者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应当实施执行行为而未实施或者在执行中作出的其他生效裁定、决定确有错误,需要纠正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

  肖建国建议,进一步完善强制执行救济制度,为执行参与人提供充分的救济程序。比如,对于严重消极执行行为,除了执行机构自行纠正、上级法院执行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外,还有必要赋予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提级管辖等权利。

 
保障用药、改善营养、重视心理健康…… 聚焦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看点
保障用药、改善营养、重视心理健康……
聚焦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看点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李恒)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当前,我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怎样精准发力?

  21日,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明显提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儿童健康相关目标均如期实现。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保障儿童用药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报告介绍,我国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先后发布3批共105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投入5.74亿元,支持儿童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加强儿童用药重点监测,鼓励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针对儿童健康科研投入方面,报告显示,国家科技计划部署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防治相关经费由“十二五”时期的7561万元,增长到“十四五”时期的1.26亿元。

  在儿童药品纳入医保方面,报告透露,儿童专用药和适用药占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种类的20.13%,经谈判新进入目录的34个独家儿童用药品平均降价55.6%。

  孩子的茁壮成长,需要在改善儿童营养方面下功夫。报告指出,我国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开展相关重大行动。2011年以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1968亿元,每年惠及约3800万学生。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受益儿童1365万。

  孩子身心健康是父母的期盼,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显示,我国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推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抑郁症、孤独症为重点,探索防治适宜技术和干预模式。

  报告还透露,全国1379家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保健服务,318个地市设有精神专科医院,2756个区县能够开展精神卫生专科服务,初步缓解了基层儿童心理服务短缺问题。

  然而,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比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超重问题不容忽视,脊柱侧弯、孤独症患病增多;“隔代养育”现象普遍;儿童医疗服务人才短缺且工作负担重;儿童用药、儿童心理健康、儿童伤害防控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短板。

  守护好儿童健康就是守护好全民健康的基础。未来,儿童健康促进工作该如何精准发力?

  完善儿童用药监测预警机制,持续推动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品种覆盖,深化供应链协作,努力推动实现一批儿童国产药品上市;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优质资源下沉;把好生育关、养育关、发育关、教育关、疾病防治关,加强儿童健康全程服务;结合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公共资源向儿童适度倾斜……报告紧扣儿童健康关切“实招”频出。

  报告鲜明指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依法行政、强化保障、创新机制、强基固本,不断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二审稿完善安全港规则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二审稿完善安全港规则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赵文君)反垄断法修正草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为进一步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请此次审议的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二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港规则。

  此前初次提请审议的修正草案一审稿对垄断协议安全港规则作了规定,明确对于市场份额低于一定标准的经营者,不适用本法有关禁止垄断协议的规定。修正草案二审稿对此进行了修改完善,明确对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并符合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不予禁止。

  关于法律明示以外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修正草案二审稿将“加强反垄断执法”修改为“加强反垄断执法司法”,并增加“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垄断案件,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的规定。

  修正草案二审稿明确,反垄断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各方意见认为,修改反垄断法,进一步明确有关法律规则,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修法压实有关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对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农产品经营者和平台经营者责任作出规定
我国修法压实有关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对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农产品经营者和平台经营者责任作出规定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王悦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进一步压实有关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2021年10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门、全国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建议,进一步压实有关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为此,修订草案二审稿作出修改:一是规定国家支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有关冷链物流标准、服务规范和监管保障机制,相关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保证冷链物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恢复现行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企业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规定,并与部门监管职责相衔接;三是对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的农产品经营者和平台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作出衔接性规定。

  此前的修订草案一审稿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开具承诺合格证;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收取并保存承诺合格证。有些常委会委员和部门、社会公众提出,总结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点经验,应区分情况,增加相关责任主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生猪、生鲜乳应实行更严的监管措施。

  对此,修订草案二审稿作出修改:增加规定,食品生产者和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收取并保存承诺达标合格证,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收购的农产品分装后销售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考虑到行政法规对生猪的质量安全实行更严格的检验检疫管理,对特定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合格证明材料作出相应衔接性规定;增加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规定;增加规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承诺达标合格证有关工作的指导服务和日常监督检查,并完善有关法律责任。

 
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 体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完善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仲裁等内容
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
体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完善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仲裁等内容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林德韧、任沁沁)体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草案三审稿重点完善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仲裁等方面内容,提出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为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提供服务保障。

  草案三审稿增加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青少年体育的内容。增加规定:培育、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引导和规范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体育专业人员等为青少年提供体育培训等服务。

  为充分利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解决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缺少场地的问题,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为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提供服务保障。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完善运动员身体健康和文化教育有关权益保障的规定,增加规定:国家加强体育训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对运动员实行科学、文明的训练,维护运动员身体健康;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保障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完成义务教育。

  在完善体育仲裁制度方面,草案三审稿明确: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体育组织章程、体育赛事规则等申请体育仲裁;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撤销裁决。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增加规定,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条件,制定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等保障措施,确保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

  为对国际体育运动中损害我国国家尊严和利益的行为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任何国家、地区或者组织在国际体育运动中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尊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草案三审稿还对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鼓励我国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

 
增加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估、水土流失调查监测制度 黄河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增加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估、水土流失调查监测制度
黄河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刘诗平)黄河保护法草案二审稿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充实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规定在禁渔期内禁止在黄河流域重点水域从事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

  黄河保护法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开展的又一项流域综合立法。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草案二审稿同时规定,增加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估、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监测、水土流失调查监测制度;要求在河套平原区、内蒙古高原湖泊萎缩退化区、黄土高原土地沙化区、汾渭平原区等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规定黄河流域旅游活动应当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草案二审稿规定,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沙不平衡。草案二审稿明确,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应当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当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制定。取用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取水许可。黄河流域工业企业应当优先使用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草案二审稿同时明确,国家实行黄河流域水沙统一调度制度,规定水沙调控应当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在科技创新、协同推进、绿色发展方面,草案二审稿要求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关键性技术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明确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其他相关战略的实施;要求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在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措施、增加红色文化方面,草案二审稿要求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加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

 
从“专深稳”看202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
从“专深稳”看202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21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具有哪些特点?释放出哪些信号?新华社记者采访审计署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业内专家进行解读。

  “专”司经济监督,加大国家“钱袋子”审计力度


  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专司经济监督,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是其主责主业。

  概括起来,今年的报告主要反映四大方面审计结果:中央财政管理情况、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重大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在上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最后提出审计建议。

  报告显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全国共审计8.7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00多亿元。截至2022年4月,2020年度(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审计发现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完善制度1520多项,追责问责8300多人。

  “从审计结果看,尽管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中央预算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宏观调控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经济保持了恢复发展。”审计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籍吉生说。

  报告还公布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跟踪审计、港珠澳大桥建设审计情况,揭示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反映种业振兴未充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点明农厕整改存在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认为,报告紧抓政策落地和资金管理两个维度,既客观展现相关领域取得的成绩,又深入揭示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还尤为注重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有效发挥了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

  “深”入揭示问题,发挥审计反腐“利剑”作用


  一年来,审计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00多起,涉及1300多亿元、3000多人。

  对问题线索逐条梳理、深入剖析后发现,当前利益团伙围猎做势、“靠山吃山”等问题仍然存在,权钱交易的贪腐方式更加隐蔽多样。

  比如,报告公布了中储粮所属11家单位的18名工作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或在外兼职,所办企业、兼职企业与本人任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4.31亿元;云南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傅学宾在任该市麒麟区区长期间,通过多次商请市建设局扶持等方式,协助1家条件不符的企业违规获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业务资质,使其10多年间获利6.24亿元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籍吉生说,此次点出哪些部门违纪违规、哪些人员涉嫌犯罪,充分表明审计力度正不断加大,发挥出独特的经济监督作用。

  除了揭示重大问题,着重对问题进行跨领域、跨行业、跨年度的分析提炼,拓展反映问题的层次和深度也是报告的一大亮点。

  在种业发展相关资金和政策落实的审计中发现种业振兴基础工作还不扎实,报告从育种创新研发机制以及种子稳产稳供能力等制度建设角度深入分析原因;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计情况中,报告在揭示维修资金低息活期存储导致效益不高问题的基础上,还提出亟待探索开展投资运营的建议……

  汪德华表示,近年来,审计人员坚持研究型审计的思路,对很多问题的判定和分析,注重由表及里,努力揭示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有助于相关部门从体制机制上找到整改的切入点、聚焦点和发力点,为切实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指明方向,有利于确保审计监督取得实效和长效。”

  落实“稳”的要求,把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


  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审计工作又该如何落实“稳”的要求?

  侯凯认为,审计最大的“稳”,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提前揭示不良苗头和有害倾向,推动把重大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必须管好用好。据籍吉生介绍,过去一年,审计机关重点关注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对23家地方中小银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审计后发现,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经营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原因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外部监管流于形式等。”

  此外,报告还对抽审34户央企和176户部属企业后发现的会计信息失真、违规经营导致国有权益损失风险、境外经营存在亏损风险等问题予以揭示。例如,在18户央企的1427户境外子企业中,有近3成出现亏损,其中有的连续3年亏损,有的境外事项“出血点”长期未止血,已拖累集团公司发展。还有的过度依赖境外非主业业务,可持续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汪德华认为,“存在重大缺陷”“‘出血点’长期未止血”等表述很有深度,反映出专项资金、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等领域存在的有些问题需要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大治理和监管力度。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箱”,审计要把推动政策有效落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此,汪德华建议,一方面,审计监督应继续围绕财政直达资金、减税降费、就业医疗等相关政策落实、资金拨付的使用和效果是否到位继续发力,从而“稳”住当下;另一方面,对于因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带来的情况异常或风险苗头,审计必须坚持研究型审计思路予以揭示,推动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邹多为、欧立坤)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鉴往知来——庆祝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大型主题展”在港开幕
“鉴往知来——庆祝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大型主题展”在港开幕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香港6月21日电“鉴往知来——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型主题展”21日在港开幕。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在国家全力支持下,香港特区在过去25年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只要香港坚守“一国两制”,用好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两制”之利,积极作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必定可以继续向前迈进,再创佳绩,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林郑月娥希望每一位参观者都可以通过亲身感受这些珍贵图片的魅力,增强对香港未来的信心。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致辞表示,对香港经济而言,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舞台,“一国两制”是最大优势,香港发展最好的时候都是和祖国经济发展结合最紧的时候,内地的庞大市场始终是香港经济最为广阔的腹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可以预见,作为联通内地连接全球的重要枢纽,香港未来的舞台更为广阔,前景更加光明。

 
全力以赴让香港明天更好 访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
全力以赴让香港明天更好
访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会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好,努力建设一个关爱共融、多元发展的香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港接受记者采访,就未来施政重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话题谈了思考。

管控风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30日在北京会见李家超时说,你爱国爱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不同岗位上都履职尽责,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中央对你充分肯定,也充分信任。

  “非常感谢习主席对我的信任和肯定,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也是一个很大的责任。因为中央的信任、主席的信任,我更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李家超说。

  在今年5月8日举行的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高票当选。5月20日,中央政府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7月1日就职。

  他表示,未来五年,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也要居安思危,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总而言之,新一届特区政府会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努力解决多年来累积的问题。

  他表示,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要用好这五年,建成一个稳固的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向上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展。”

  对香港住房问题,李家超表示,会全面提速、提效和提量,即缩短整体供应时间,压缩土地开发、房屋供应方面的程序,增加供应量。

  关于就业,李家超说,会开展教育和培训课程,让年轻人提升竞争力;鼓励年轻人放宽视野,扩大就业范围,尤其是抓住机遇前往内地,按照自身兴趣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家超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问题。他说,香港当前既面临住房、就业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面对新问题,要充分分析、科学论证,弄清其关键点,并针对关键点去想办法。

  他强调,要确保香港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可能威胁香港的各种危机。未来五年将确保香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竭尽所能谋求香港的整体利益。

  “在我看来,香港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家超说,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发展,让市民受益,令长期困扰香港社会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过去25年,香港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国家作为最坚强的后盾,是香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李家超说,香港能够突破困境,并且进一步向上提升,既有自身人才、制度以及市民团结等优势的支撑,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李家超表示,香港作为国家整体的一部分,“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他说,香港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一条有效桥梁和通道,应尽可能利用好独特优势,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李家超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香港有四个传统中心和四个新兴中心的定位。香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依循这个方向,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他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分析,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既可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作用,又可使香港受益,机遇无限。因此,特区政府一定要把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特区的定位“做好做大,发挥出来”,这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步伐”。

  回顾“一国两制”香港实践,李家超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初心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过去的25年,“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落实。

  “虽然也经过一些风风雨雨,但是香港在经历每一次挑战后都变得更有韧性和活力。”他说,“我们要把香港搞得更成功,在整体发展和国际声誉上迈上更高的台阶,这是推进‘一国两制’最关键的一个目标。”

  李家超特别强调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他说,做好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有关立法工作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我们会做充分的法律研究,确保本地立法可以处理好未来可能涉及的国家安全风险。”

  “只有筑牢底线,香港才能全面向前发展。”李家超说,香港国安法、新选举制度为香港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环境,让特区政府可以全心全意地做好施政工作,对此要倍加珍惜、长期守护。

  大湾区为香港青少年带来更多机会


  “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向上流动机会”是李家超竞选政纲中的重要内容。他提出,要制订整体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发展蓝图,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多元发展设定不同政策目标,协力帮助青年向上流动。

  李家超十分重视香港年轻人的就业。

  “年轻人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接受培训,不管在工程方面做技工,还是对体育方面有兴趣,抑或想做厨师,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培训,经过基本教育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他说。

  李家超鼓励香港青年扩大就业范围,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发展路径。他说,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机遇很多,香港青年在这些城市可以获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还有不少实习机会。

  李家超真诚希望香港青少年既对香港感到骄傲,也对国家感到骄傲。既了解自己国家的发展,也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海外听。

  “年轻人要更了解国家经历的困难和艰苦,这会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李家超说,这样他们就会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李家超表示,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达到这个目的,也可以通过电影、媒体等方式来增进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年轻人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进步。

  “当国家取得重大成就时,香港年轻人也会有自豪感。”他举例说,前不久国家航天员执行探索太空任务,香港人都为这一成就感到自豪,因为香港也有大学为国家的太空任务作出贡献。这会让更多香港年轻人有参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记者刘欢、牛琪、王笛)

    新华社香港6月21日电

 
精准发力推动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突出问题 从国务院这份报告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如何破解难题
精准发力推动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突出问题
从国务院这份报告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如何破解难题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21日,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

  受国务院委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向常委会会议作了报告。生活垃圾分类如何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能否满足需要?报告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回应。

  生活垃圾分类扎实推进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各地推进落实情况如何?工作推进还有哪些困难?

  报告显示,为推进这项工作,山西等17个省份制定修订包含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规定的地方性法规。

  2021年,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77%,配置分类运输车辆6.6万辆,分类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相关部门持续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回收利用水平。2021年,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到51.4万吨/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75.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0%以上。

  此外,交通运输部以及铁路、民航等部门督促船舶、铁路、民航运输企业重视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置。

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升


  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曾是很多地方面临的难题,一些地方频发危险废物跨境转移倾倒案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量增加的医疗废物也考验着地方的处置能力。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约1.7亿吨/年,是“十二五”末的3.3倍;全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215万吨/年,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增长39%。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涉及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并持续开展专项整治。23个省区市建立12个涉危险废物环境跨区域联防联控或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试点、处置设施共建共享、联合监管执法等合作,进一步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危险废物联合监管。

  生态环境部紧盯重点地区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全国医疗废物处置总体平稳有序。推动建设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技术中心、20个区域性特殊集中处置中心。建立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评估机制,目前各省域内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

推动新业态固体废物污染治理


  快递、外卖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其包装污染问题也引起关注。同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旺盛,动力电池的安全回收利用也是一大考验。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相关部门有效推动新业态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报告显示,目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棉签等产品基本停止生产,邮政快递业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超过90%。

  针对包装问题,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初步建立了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快递包装有关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

  报告显示,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完善限制过度包装制度体系,开展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

  工信部推动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截至2021年底,已组织建成覆盖各省区市的1万余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动力电池运行溯源管理国家平台,建立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机制。

   (记者高敬)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为全球发展贡献“金砖力量”
为全球发展贡献“金砖力量”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刘轶芳)自2006年序幕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已走过16个年头。金砖国家优势互补,不断深挖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典范。

  在当前世纪疫情同百年变局叠加共振、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经济复苏任重道远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不断深化共识,加强合作,为应对全球挑战贡献“金砖主张”,为全球发展贡献“金砖力量”。

金砖合作加速前进


  从经济、政治安全领域合作到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金砖国家一步一个脚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发展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机制。作为今年金砖国家主席国,中国提出以全面深化经贸、财金、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减贫脱贫等合作为抓手,铺设加速全球发展的“金砖快线”,金砖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层次不断加深,成果加速落实。

  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是金砖合作的强劲内生动力。16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国际贸易参与度显著上升。金砖国家推动建立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和科技创新合作框架等成功合作机制;制订《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将贸易投资和金融、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视为重点合作领域,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

  塞内加尔经济学家伊德里萨·迪安迪说:“金砖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经济合作,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共卫生合作方面,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今年3月正式启动。五国共同提出《加强疫苗合作,共筑抗疫防线》倡议,在疫苗联合研发和试验、合作建厂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承担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国中心建设任务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介绍说,中国与巴西、南非等国在新冠疫苗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中心与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启动疫苗本地化生产合作,为其后中国与十余个国家的疫苗合作开创先河。截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心已向巴西提供新冠疫苗半成品6.2万升,折合成品1亿剂。

金砖力量助推发展


  金砖五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比重超过40%。202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合计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3%。金砖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对实现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发展问题,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今年,中国将“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作为金砖“中国年”的主题,推动金砖合作机制成为全球发展的“加速器”。

  菲律宾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会创始人赫尔曼·劳雷尔说,金砖合作议程与全球发展倡议相契合,让世界重新聚焦发展议题,金砖国家将成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践行真正多边主义不可或缺的力量。

  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说,疫情之下,金砖合作对世界来说更加重要,无论是防疫还是经济复苏,金砖合作都是推动世界走出当前困境的重要力量。

  金砖五国充分认识到农业和乡村振兴对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今年将减贫和粮食安全作为办会重点之一,致力于加强金砖国家农业合作,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村地区全面发展。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路易斯·保利诺说,在中方推动下,金砖国家将探讨成立金砖国家农村发展工作组,以促进五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消除贫困和零饥饿目标,此举既“合宜”又“合时”,中国脱贫攻坚的方法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金砖机制拓展“增色”


  五年前,中国提出“金砖+”合作模式,推动建立更广泛的金砖合作伙伴关系,让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得到各方积极响应。拓展“金砖+”合作,不仅回应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期待,更有助于提升金砖国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将共同出席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以加强战略协作,为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作出“金砖贡献”。

  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狄伯杰十分看好“金砖+”合作及其对促进全球发展的积极意义,认为这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合理。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具有开放性,并不局限于现有成员国。在面临全球性挑战时,金砖国家将更有能力应对挑战,解决危机。(参与记者:郭宇靖、王子正、张亚东、闫洁、刘锴、倪瑞捷、胡晓明、李晓渝、谢昊、罗婧婧、陈昊佺)

 
期待巴中友谊与合作更上一层楼 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期待巴中友谊与合作更上一层楼
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21日电(记者姜江、王欢)“我期待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友谊与合作更上一层楼。”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日前在位于首都伊斯兰堡的总理府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

  夏巴兹表示,巴中两国拥有“铁杆”情谊,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换,两国始终坚定相互支持,人民交流取得新的进展,巴基斯坦人民从巴中合作中受益颇深。

  夏巴兹说,“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帮助。他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重要的先行先试项目,巴方期待继续同中方保持紧密合作,以更快速度推动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

  夏巴兹表示,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建设满足了巴基斯坦的能源需求,巴方期待与中方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合作,吸引中国先进技术和投资,推动巴基斯坦工业化发展,提升巴产业竞争力和就业水平,实现合作双赢。

  夏巴兹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他认为,全球发展倡议提供了重要机遇,将有助于实现各国繁荣发展。他说,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全球安全倡议将同全球发展倡议产生协同效应。巴方非常支持这两项倡议,期待未来积极参与同两项倡议相关的会议。

  夏巴兹表示,习近平主席意志坚定、视野开阔,是富有远见的领导人。他期待同习近平主席密切合作,希望继续从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经验与理念中汲取营养。

  夏巴兹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领导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带领人民消除绝对贫困,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巴基斯坦学习。他指出,巴基斯坦还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巴基斯坦渴望像中国一样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帮助人民提高生活水平。

 
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供智力支持 专家解读《全球发展报告》
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供智力支持
专家解读《全球发展报告》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伍岳、成欣、魏玉坤)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由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撰写的《全球发展报告》20日正式发布。《全球发展报告》是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的首份综合研究报告。这一报告有着怎样的考量?报告内容将会给各国发展提供怎样的借鉴与帮助?

全面分析2030年议程进展与挑战


  报告指出,近7年来,联合国及各国努力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取得一定进展。

  “2030年议程落实时间已近一半,这时对现有成绩进行全面回顾,有助于各国对议程落实进度有更为清楚的认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

  报告肯定了联合国建立全方位统筹协调机制和各国的积极行动,认为2030年议程在卫生健康、基础设施覆盖范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等部分目标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报告也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贫困人口1.19亿至1.24亿,极端贫困率上升为9.5%,是全球极端贫困人口20多年来首次上升,多年反贫困成果遭遇逆转;全球疫苗鸿沟依然显著。发达经济体超过75%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这一数字约为55%,而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仅为8%……

  陈凤英说,2030年议程许多领域已经出现进展停滞甚至倒退,如期实现目标前景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报告的发布有利于各国厘清思路、稳定信心,更好谋划下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表示,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全球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指出应当更加聚焦发展合作和全球伙伴关系建设,迎接数字变革和绿色转型,为实现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赞赏中方适时发布《全球发展报告》,为全球发展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他说,距离2030年还有不到8年时间,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给全人类一个机会”。

深入阐释全球发展倡议内涵


  报告指出,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坚持发展优先、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行动导向等理念与原则,以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及互联互通为重点合作领域,为回答时代课题、建设疫后更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方案。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引弥合现今发展鸿沟,让发展成果为民所享,在发展的道路上,一个国家都不能少。”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说。

  报告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行动导向及与现有机制的协同增效。多国官员和国际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发展倡议与本国、本组织的发展计划不谋而合。

  常启德说,全球发展倡议同2030年议程高度契合,联合国驻华系统愿与中国一道,共同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球发展倡议自提出以来,已有100多国表示支持。2022年1月,“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联合国总部成立,迄今已有50多国加入“之友小组”。

  报告显示,全球发展倡议在有效凝聚全球发展的政治共识、持续加大发展援助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搭建项目合作平台、打造发展知识和经验分享平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收获。

  赵昌文说,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普遍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适应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适应了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

  对落实2030年议程提出政策建议


  “共同努力减少贫困”“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共同守护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筹资”“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推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共同以数字经济促进繁荣普惠”“共同提升新时代的互联互通”……

  报告立足于中国和世界各国积累的有益经验,从8个方面对落实2030年议程提出政策建议。

  陈凤英说,这8个方面建议紧扣全球发展倡议,阐明了人类当前面临的问题、给出未来路线图,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报告将中国的发展经验无私分享给世界。这再次证明,中国并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秉持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陈凤英说,作为世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责任与担当。

  报告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合作议程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大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表示,中国的发展经验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这一公共产品将为世界向前发展凝聚强大合力。“我们只有往前走,而不能往后退。展望未来,各国应当携手齐心,进一步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就美国实施涉疆产品全面禁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就美国实施涉疆产品全面禁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1日表示,美东时间6月2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依据美国会所谓涉疆法案,将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全部产品均推定为所谓“强迫劳动”产品,并禁止进口与新疆相关的任何产品。美方以“人权”之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之实,严重破坏市场原则,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美方做法是典型的经济胁迫行为,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切身利益,不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利于全球通胀缓解,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这位发言人指出,事实上,中国法律明确禁止强迫劳动。新疆各族群众劳动就业完全自由平等,劳动权益依法得到有效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至2021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3万元增至3.76万元人民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约8700元增至1.56万元人民币。到2020年底,新疆超过3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目前在新疆棉花播种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8%,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根本与事实不符。美国以“强迫劳动”为由实施涉疆产品全面禁令,其实质是剥夺新疆各族群众的劳动权、发展权。

  这位发言人强调,事实充分说明,美方的真实意图是抹黑中国形象,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破坏新疆繁荣稳定。美方应立即停止政治操弄和歪曲攻击,立即停止侵害新疆各族群众权益,立即撤销全部涉疆制裁打压措施。中方将采取必要行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维护新疆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高通胀、低增长的形势下,希望美方多做有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复苏的事,为深化经贸合作创造条件。

 
淬炼金砖成色 增添发展活力
淬炼金砖成色 增添发展活力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金砖“中国年”即将迎来重头戏: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

  “金凭火炼方知色。”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方式展开的当下,行稳致远的金砖合作机制愈显耀眼光芒。面对动荡不安、充满挑战的世界,金砖国家更需深化合作、凝聚共识,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

  秉承金砖精神,夯实务实合作根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奉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领域持续拓宽,合作成果不断涌现。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已开展覆盖28个国家超12万人次的人才培训,推出100多个金砖示范项目;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建立,疫苗联合研发和试验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是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的时代命题。面对个别国家鼓吹“经济脱钩”、打造“平行体系”,金砖国家更需坚定信念,秉承金砖精神,以更加深入的伙伴关系和更加丰富的务实合作,为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宝贵信心和动力。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专家鲍里斯·沃尔洪斯基说,世界需要新型全球化,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就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

  放大金砖声音,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金砖五国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是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金砖五国深入协商合作,针对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不断发出金砖声音。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费姆·乌比希望,金砖国家更多关注全球治理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捍卫多边主义,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基础设施、融资和治理等事关发展的现实问题。

  贡献金砖智慧,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金砖国家发展历史、文化背景迥异,但却不断深化伙伴关系,推动金砖合作机制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双轨并进”向政治、经济、人文“三轮驱动”转变,成色变得更足,分量变得更重。金砖五国在深化经贸、财政金融、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减贫脱贫等方面合作成效显著,在促进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金砖智慧”。中国作为主席国不断推动“金砖+”优化升级,让金砖合作机制对接更多国家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等公共产品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谱写共同发展的“主旋律”,奏响可持续发展的“交响乐”。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五年前,金砖国家在中国厦门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五年后的今天,金砖国家再次在中国汇聚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加强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相信多边主义的火炬将使金砖光芒更加耀眼,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动荡世界,注入共创美好时代的愿景和力量。

     (记者乔继红、田晨旭、谢彬彬)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挂锯停斧”,边城阿尔山“休养”记
“挂锯停斧”,边城阿尔山“休养”记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新华社呼和浩特电(记者侯维轶)夏日时节,横跨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草木萌发,生机勃勃。清晨,杜拉尔林场护林员白玉华发动皮卡车,在大兴安岭茫茫林海中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春防火,夏营林,秋防猎,冬管护,一年中白玉华有超过200天的时间与世隔绝,在深山老林里守护大兴安岭的一草一木。

  2012年,阿尔山市迎来了“挂锯停斧”的历史时刻,在内蒙古率先实现国有林场全面停伐,曾经以伐木、砍绿为经济支柱的阿尔山市,也开启休养生息,标志着阿尔山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

  “这些年,阿尔山的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林区里的小动物越来越多了,时不时就能看到驯鹿、雪兔、野猪,近一两年更是冒出来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新奇动物。”在杜拉尔林场工作了32年,白玉华见证了停伐后阿尔山市绿色发展点滴。

  为了守护好这片茫茫林海,2014年以来,在白玉华和成百上千名林业工人的辛苦付出下,阿尔山市累计实施天保工程1650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植树造林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阿尔山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寒冷,是这里冬天最显著的特征,对于棚户区里的百姓来说,则更加铭心刻骨。

  往两块木板中浇灌泥浆,凝固后就成一堵墙,在“板夹泥”房子中生活了五六十年,今年82岁的林业退休工人郭永财对曾经的棚户区生活记忆犹新:夏天噼里啪啦漏雨、冬天呼哧呼哧往里刮风。他回忆,冬天得穿着大棉裤、裹着大棉被睡觉,家里冷得说话都能看见哈气。

  如今,老郭家的境况有了天壤之别。走进阿尔山市的安置小区,推开老郭家的门,屋内整洁明亮,老郭和老伴高兴地展示家里的卧室、厨房、卫生间,满意地说:“搬进楼房实在太方便了,上厕所也不用冻屁股了。”

  2014年以来,阿尔山市累计投入43亿元,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像老郭家一样,全市的10400户棚户区房屋得以改造。棚户区居民全部“出棚进楼”。据统计,棚改惠及全市一半以上居民,超3万人从“忧居”实现“优居”。

  阿尔山市的棚户区林业工人周秀荣2017年搬进楼房,迎来了“时髦生活”。她和老伴手机连着无线网络,闲时刷视频打发老年时光。家里的电视也连着互联网,“一百多个频道随意看,再不是棚户区时的满屏‘雪花’了”。她兴奋地说,“今年小区里安了不少摄像头和分类垃圾桶,棚改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得很实!”

  过去几十年间,由于持续开采和利用,阿尔山市因森林资源日益枯竭而直接导致以林木资源为依托的主导产业萎缩,加之2012年起国有林场全面停伐,曾经从政府到群众以“伐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阿尔山市面临转型大考。

  位于明水河镇的西口村,自然风光旖旎。近些年,村里打造出“西口十八景”,风风火火搞起乡村生态旅游,全国各地游客立刻涌来。借势,村民周海英开了一家农家乐。“第一年只收入1万多元,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跟着红火起来,去年大约赚了30万元呢。”周海英说。

  2014年开始,阿尔山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明水河镇等各乡镇及街道全部链接进旅游产业中。市里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景区、博物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224.23万人次,较2013年增长71.2%,旅游收入32.54亿元,较2013年增长107.3%。

  热烘烘的火炕,贴满报纸的墙壁,泛黄的老式衣柜,走进白狼镇林俗村的民宿,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北方知名旅游地,阿尔山市吸引了辽宁的投资商韩忠勇前来掘金,他投资整修了50间民宿,在国内外游客中十分抢手。“阿尔山四季风光都很美,游客出门见山开窗见水,是非常理想的旅游地。”他满意地说。

 
戍边精兵布控千里边关
戍边精兵布控千里边关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新华社哈尔滨6月21日电(记者梅世雄)近日,驻守在祖国陆地版图最东端的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依托“智慧边关”信息化建设平台,开展边境封控演练。

  记者在旅作战值班室看到,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上指示灯交替闪烁,目标地段的图像相继出现在显示器上。固定视频监控系统显示,7个目标地段人员活动频繁;鹰眼联动球机动态捕捉信息,除1号地段外,其余目标地域人员在辖区结合部往复性活动;振动光纤防越系统锁定,1号地段‘不法分子’有越界尝试……

  “这是佯动战术,绝不能轻举妄动!”综合数据分析,旅长杨军迅速判别情况。“不法分子”多点活动,目的就是为1号地段人员择机越界打掩护。

  杨军说,以往边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制约了情报获取的速度。如今,区域防卫的概念越来越深入战训指挥链路,高科技嵌入信息化管边控边模式,大大提升了部队获取信息、综合研判情况和处置情况的速度。

  “1号地段实施潜伏,其余点位按计划梯次跃进!”一声令下,边防营连迅速启动应急封控预案,一个个快反班、巡逻组跃入战位,如闪电般穿梭在林海原野。

  当1号地段“不法分子”出现时,潜伏在草地深处的官兵瞬间呈现合围之势,将他们封锁起来。

  佯动战术失败,“不法分子”们又企图借助3号地段突降大雨的不良天候,集中“越境逃窜”。

  此地段地处林地深处,暴雨天气加上树林密集,远程观察难度骤增。“加派封控组,抵近侦察!”为了第一时间将前方数据信息传输到旅作战值班室,该旅边防6营政治教导员张欣鹏当即下达指令。旅作战值班室内,屏幕上传来3号地段清晰图像。杨军当即下达指令:“分方向组织联合封控!”

  当“不法分子”准备越过边防线时,却发现官兵们已经提前封堵了前进的路。“不法分子”马上由“外逃”转入“内潜”,四散而逃。

  封控难度再次升级。杨军与张欣鹏展开视频通话。面对突发情况,张欣鹏早有准备,逃窜路线、隐蔽地域、交通条件、人流聚集区等重要参数脱口而出,还拿出了3套备选预案。实施追捕作业不到15分钟,“不法分子”就被一网打尽!

  说起兵贵神速,张欣鹏介绍,这离不开一体化作战平台里存储的数字化信息。这些数据信息都是布控在边防线上的数字化设备拍摄留存的。“每个季度,我们都会结合更新的数字化信息,重新分析研判边情,进一步修订边防执勤的方案预案,持续‘保鲜’的数据信息不断助力各类方案预案优化升级。”张欣鹏说。

  如今,该旅边防营连相继建立覆盖使命任务全域的“影像地图”,不断更新完善汇聚多种信息的作战决策“参考体系”。“数字模块”与戍边精兵一道精准布控在千里边关,让边境管控质效有了质的飞跃。(参与采写:李照良、迟博)

 
边城“山水画”
边城“山水画”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6月8日,市民在爱情谷主题公园游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打造融合自然风光和文化元素的主题景区,绘出一幅浪漫边城山水画。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南疆“网红村”的乡村振兴路
南疆“网红村”的乡村振兴路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炎炎夏日,在沙漠绿洲小村农家院葡萄架下,一边享用油亮飘香的抓饭和热腾腾的烤肉,再来一杯凉爽的卡瓦斯(新疆本地特色饮料),实在惬意!近年来,新疆和田地区一些县市积极打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网红村”,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和田,助力当地走上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

  在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特根拉村,道路四通八达,村道两旁家家户户把围墙拆掉或矮化,修葺一新的和田传统“阿依旺”风格民居、葡萄架、菜地、果园尽收眼底,村民们利用自家房屋操办起特色餐饮、农家乐、乐器店、绣坊、民宿等旅游项目。

  和田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艾尼瓦尔·阿迪力告诉记者,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后,对于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县委提出先试点,再以点带面,稻香村就是乡村“开放式”旅游的试点村。这个村种植水稻上万亩,颇有“水乡”风貌,315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优势明显,最关键的是基层干部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激发起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旅游兴村的热情。

  村民艾合买提托合提·依合力木2021年8月在自家庭院开起了抓饭店。他说:“去年7月,村委会提出搞‘开放式’旅游,家家户户要拆掉围墙,1万多元修的围墙说拆就拆了?种了一辈子地,搞旅游,能有前途吗?正犹豫呢,县长、乡长、村干部就来给大家开会做工作。县长还在我家住了一晚上,聊了一晚上。村委会安排35个村民代表到喀什古城景区考察了3天,我们才知道在家里搞旅游真能把钱挣了。回来后在村民大会上,我们就自己当宣传员说服大家。”

  托万特根拉村第一书记阿卜杜如斯力·图尔荪介绍,实现脱贫后,现在村里水、电、路、气、通信、安居房甚至下水管网一应俱全,搞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都具备了。2020年村里只有7家商户,去年村里开始发展旅游后,服装店、餐馆、美容店、农家乐、采摘园等已有52家商户,30%还是吸引外地人来开的。

  去年8月,村民吐尔逊妮莎·吐尔逊响应村委会号召,拆掉自家围墙,白天忙着种大棚,晚上在庭院经营烧烤摊。尽管受疫情影响,游客较少,但每天晚上她也能挣100多元补贴家用。

  “开放式”旅游让稻香村、托万特根拉村在当地迅速成为“网红村”,两个村的两委班子还积极引进具备实力的旅游经营企业参与运营,推动村集体经济效益实现提升。

  稻香村引进昆仑绿源旅游开发公司,按照“统一运营、分类经营、品牌为主、农户参与、收益共享”的模式运作。在对旧村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按照“一户一案一规划、一房一院一特色、一家一策一业态”,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机结合,保留农户原有的馕坑、禽舍、庭院等农家元素不变,保留原有居住风格不变,最大限度留存“烟火气”。

  昆仑绿源旅游开发公司稻香村项目负责人张献忠说,按照村民意愿,全村219户中,66户同意由公司改造民居,并将房屋租给公司经营,居民搬到由公司免费提供的和田县新城区廉租房,并由公司安置每户1人就业,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其他153户村民愿意自己改造,自己经营,同时自愿加盟公司统一运营指挥或与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公司只收取加盟管理费用或股份分红。

  在托万特根拉村,和田航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每户每年2万元的租金,租下村民闲置的房屋和庭院,改建成徽派仿古农家乐,成为和田市区群众度假的好去处。目前,农家乐吸纳全村28人就业,每人月工资2000元以上。 (记者刘兵、杜刚)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吉林珲春:擦亮候鸟迁徙的“星级驿站”
吉林珲春:擦亮候鸟迁徙的“星级驿站”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新华社长春6月21日电(记者邵美琦)6月中旬,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九沙坪村,连片的水稻插秧完毕,42岁的村民林魁正忙着除草,今年是他种植大雁米的第九年。

  “大雁米因保护大雁而得名。为避免大雁误食带有农药和化肥的稻谷,在种植过程中,我们放弃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污染水体和土壤。”林魁说。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图们江下游。九沙坪村所在的敬信湿地,江河贯穿,湖泊星罗棋布,既是水稻优质产地,也是候鸟迁徙“星级驿站”,多条候鸟迁徙路线在此交会。

  林魁记得,过去人鸟矛盾大。春秋两季,数十万只主要由雁类组成的候鸟“大军”在敬信湿地停歇,虽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候鸟经过时,会踩庄稼、取食稻米,被村民称为“大厌”。候鸟越多,当地村民损失越多。村民曾尝试用鞭炮、鸟网驱赶候鸟。

  当时,林魁和村里几个爱鸟的朋友组成了护鸟队,进行巡护、救助和宣传等护鸟工作,逢人就讲护鸟知识,但效果并不明显。

  “老百姓确实蒙受损失,候鸟也确实需要好的环境,怎么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这个问题曾苦苦困扰护鸟队。直到2013年,来这里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解焱提出了解决方案:生态种植。

  “用人工除草代替农药,用候鸟留下的粪便代替化肥,这样鸟儿可以安心停留,村民可以种出经济价值更高的产品。”解焱说。

  当其他人还抱有疑虑的时候,林魁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秋收,他算了一笔账。“不用化肥产量下降了一些,候鸟停留损失了一些,但是留下了有机肥料,而且这样种出的大米市场更认可,价格高出四五倍,我的收益比往年更高。”林魁说。

  从不适应离开农药和化肥,到逐渐掌握生态种植技术;从人工除草,到通过养殖鸭子来“除草”,大雁米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大雁米种植队伍。

  2015年,九沙坪村成立了珲春市大雁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珲春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组织合作推广,创建了品牌,大雁米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许多外地的老客户从春耕开始就预订大雁米。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敬信湿地的候鸟种类越来越多,不仅有寻常的白额雁、豆雁等,还有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这几年,每到迁徙季,四面八方的人就会和候鸟一样,成群结队地赶来,一睹候鸟风采。“敬信湿地的鸟很有名,又多又漂亮。”北京摄影爱好者张延说,他总要约上朋友来九沙坪村住上一周,一边拍鸟,一边游玩。

  候鸟带来了“流量”,“观鸟经济”在九沙坪村悄然兴起。村里顺势发展起特色旅游产业,不少村民经营起餐饮、住宿等项目。“鸟多了,人来了,生活更好了。”村民肖建华说。

  “只有让当地居民受益于自然保护,才能更好地投身自然保护。”解焱说。如今,九沙坪村护鸟队的成员越来越多。“守护鸟,守护土地,就是守护我们的家乡。”林魁说。

 
绘就夏粮丰收图景 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山东夏收观察
绘就夏粮丰收图景
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山东夏收观察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济南6月21日电(记者张志龙、陈灏、叶婧)面对去年秋汛导致播种较晚的不利开局,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山东通过精细化田管和全过程防灾减灾等措施,接连迈过苗情弱小、病害威胁、局地旱涝等多个关口,筑牢粮食生产压舱石。眼下,齐鲁大地大规模小麦机收已基本结束,夏粮丰收的图景渐渐清晰。
 
壮苗早行动
 
精细管理保丰收


 
  “种了一辈子的地,就数这茬小麦种得最晚。”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常楼村种粮大户常绍兵说,小麦播种前的黄河流域秋汛和后期低温天气,让他流转的150亩地去年直到12月初还没播种。
 
  在农技人员的建议下,常绍兵采用了覆膜种植新技术。6个月过去,小麦亩产超过650公斤。“往年都是1000斤左右,种得好的也就1100斤。”他说,新增的地膜成本不仅完全收回,还有得挣!
 
  受去年秋汛影响,山东冬小麦播种普遍推迟半个月左右。早在今年春节前,山东就启动了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精细化田管,比往年提前了约一个月。
 
  夏收期间,记者在禹城市伦镇看到,小麦穗大粒多、颗粒饱满。伦镇人大主席邵丽琦介绍,今年春季,农技人员下沉,指导种植户通过镇压、强化水肥管理等措施促弱转壮。伦镇14处测产点,平均亩产量为600公斤,最高710公斤。
 
  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20日下午5时,山东省应收小麦6003万亩,已收5935.8万亩、占98.9%。除青岛、烟台、威海外,其余地市基本收获结束。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说,预计今年山东小麦生产呈面积增、单产平、总产略增的态势,扛牢了粮食大省责任。
 
与时间赛跑 虫口疫口龙口齐夺粮


 
  装机、灌药、起飞,几架直径一米左右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盘旋爬升、空中悬停、匀速前行,雾化药肥混合剂均匀地洒在麦苗上,仅用1分钟就完成了1亩农田的植保任务。
 
  3月底,德州市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开展飞防作业。“当时作业的地里,就有500亩是我的。以往用人工喷药需要七八个人、七八天的时间,现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效果更好。”段庄村种粮大户孙吉顺说。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山东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020年640万亩,2021年900万亩,2022年40万亩……小麦生长中后期,在疫情多地散发状况下,山东着力“虫口夺粮”,以“一喷三防”全覆盖为抓手,开展病虫害防治1.05亿亩次,有效防止了小麦条锈病大面积传播,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春节以来,山东有效降雨缺乏。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山东统一调配各类水源,合理制定供水计划,有效确保用水供给。全省38个大型灌区、168个中型灌区,累计灌溉面积4975万亩,供水量38.41亿立方米。
 
  6月5日,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五庄村,农户胡长海种植的8亩“济麦60”在专家、种植户的见证下,交出了一份让人惊喜的答卷——在土壤含盐量4.5‰、滴水未浇的情况下,“济麦60”测产平均亩产460.98公斤,创下了盐碱地小麦的高产典型。
 
压实党政同责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泰安肥城市,3000亩“减垄增地”书记指挥田麦穗沉沉。
 
  据介绍,通过集成推广小麦“减垄增地”模式,有效种植面积增加10%左右、亩产提升60公斤以上。泰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减垄增地”种植模式累计推广48.77万亩,增加有效种植面积4.9万亩。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夏津县,组织架构上党政双挂帅,关键措施上党政双负责,推进落实中党政双督导,确定了市县乡村四级领导指挥田共594处16.5万亩,其中市级指挥田3处、县级指挥田15处。
 
  行走在齐河县的田野间,一座座银白色的高大趸式粮仓点缀在金黄色的麦田里,引人注目。今年,齐河县投资5亿元,在全县高标准建设16处粮食烘干仓储项目及配套设施,为农户提供代烘干、代加工、代储存、代清理、代销售等服务。
 
  在齐河县刘桥镇粮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小麦的农用车鱼贯而入。经过检验、精选、烘干等程序,刚脱粒的小麦进入趸式粮仓,农户不再为阴雨天晾晒不便导致的霉变等问题担忧。
 
  粮食收获,要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东平县沙河站镇董堂村粮食经纪人少、售粮无固定渠道,中储粮泰安公司提出了“村委领办合作社带动并辐射周边种粮大户送一手粮”的村企合作模式,直接收购该村农民小麦,让农民种好粮的同时卖好价。
 
防汛抗旱,积极应对:当前南涝北旱一线扫描
防汛抗旱,积极应对:当前南涝北旱一线扫描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6月19日,福建省松溪县第三中学教职工在清理校园里的淤泥。新华社发

  ▲6月21日,市民骑车经过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当日,郑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于文静、黄垚


  水利部21日发布汛情通报,珠江流域北江今年第2号洪水将发展成特大洪水,西江今年第4号洪水正在演进,水位继续上涨并将较长时间维持高水位运行,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1日22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20日12时至21日12时,珠江流域西江中下游、广东北江、湖南湘江、江西乐安河、浙江钱塘江、福建建溪等1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21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22日白天,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西北部等地有35℃至36℃高温天气,局地可达40℃以上。

  强降雨连日来“盘踞”南方,高温则持续“烧烤”北方。面对南涝北旱在全国一些省区市发生,各地各部门防洪抗旱工作积极作为、加强应对,将损失和影响减至最低。

  南涝北旱:39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部分地区旱情露头并快速发展


  “入汛以来,全国共发生17次强降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5次,其中华南东部和北部、江南东部和南部、西南中部和西南部、东北中部等地偏多三成至七成,21个省区市39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处长王为说,汛情主要发生在南方,其中广东北江、江西乐安河等14条河流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5月下旬以来,珠江流域发生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西江发生4次编号洪水,北江发生2次编号洪水,韩江发生1次编号洪水。汛情呈现强降水过程多、大江大河编号洪水集中且频次高、中小河流洪水多发等特点。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华南入汛以来,闽粤桂琼四省区平均降水量818.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2.7%。强降水致珠江流域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给交通及农业生产等带来不利影响。

  与南方河流水位上涨不同,热浪成为连日来北方天气的“主旋律”,尤其在华北、黄淮、西北一带多地出现同期少见的酷热天气。受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地区旱情露头并快速发展。

  水利部统计显示,从全国来看,旱情较常年同期偏轻。但内蒙古、河南、陕西等部分省区旱情较重。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以来,我国农业气象条件总体较好,灾情明显轻于常年。进入主汛期,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南涝北旱”特点。

  全力应对:各地各部门形成合力有效应对水旱灾情


  20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就南方汛情继续召开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会商研判,视频连线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防办,研判汛情,调度部署珠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汛救灾工作。水利部多次视频连线广东省人民政府、水利厅和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研究部署西江、北江洪水防御工作。

  近日,河南正值夏播关键期,高温抗旱抢种刻不容缓。气象部门加强与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会商,及时了解抗旱抢种进展和气象服务需求,有针对性提出生产建议,指导科学调度水源,确保旱区用水。

  面对南涝北旱的不利自然天气,受影响的地区积极行动起来,各地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王为表示,入汛以来,水利部7次发布洪水预警,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送山洪灾害气象预警44期。长江、珠江、太湖流域1479座(次)大中型水库共拦蓄洪水377亿立方米。

  在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黄淮海地区,农业农村部近日派出3个工作组并组织专家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东、河南受旱地区,指导地方落实科学抗旱关键措施,完成夏播任务和推进夏管。

  事预则立:打防汛抗旱有准备之仗,防范“旱涝急转”


  珠江流域正在经历第二轮流域性较大洪水,长江流域一些河流依然超警。未来这些地区汛情会如何发展?

  据了解,目前,西江干流武宣至桂平、龙圩至德庆江段,北江干流韶关至三水江段,广西柳江、桂江,湖南湘江上游,江西鄱阳湖湖区及乐安河、信江、修水等6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王为说,当前珠江、长江流域部分江河水位较高,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下一步,水利部将重点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运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指导做好江河堤防防守,保障水库度汛安全,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

  针对北方旱情,王为表示,当前旱情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和局部山丘区农村供水。虽然北方地区大中型水库蓄水情况总体较好,但仍需防范局地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今年农业防灾减灾形势,农业农村部及早部署安排,加强监测调度,搞好物资储备,指导科学抗灾,加大救灾支持。

  天气情况直接关系到汛情和旱情的防御。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22日至30日,北方多降雨过程,华南、江南降雨减弱;7月,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华中北部、华东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专家指出,针对气象部门预计后期北方降雨偏多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抗旱的同时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防范“旱涝急转”。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河北全力迎战高温天
河北全力迎战高温天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连日来,河北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三夏”播种灌溉和电力部门的“迎峰度夏”带来考验。河北各地把“避暑”良方送达城市街头、建设工地以及田间地头,为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城市户外劳动者送上“清凉”,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各个交通路口,一座座警务岗亭变身避暑小屋,为环卫工人和快递小哥提供临时歇息地方。民警们专门购置矿泉水、西瓜、风油精等防暑物资,全天候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和路上的行人免费开放。

  6月21日,河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1日白天,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其中保定东部、雄安新区、沧州西部、衡水、邢台北部的部分地区可达40℃。

  在邯郸市丛台区环球总部大厦工程建设现场,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世杰正在给工人们发放防暑降温饮料。

  据张世杰介绍,从早晨6点开始到中午11点,全部停工。一直到晚上凉快的时候才让工人作业。根据天气炎热的情况,给工人买茶叶、熬绿豆汤、发放白糖。现场所有的喷淋设施,每小时喷20分钟,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6月21日至22日是河北省统一中考时间。为保障高温天气下中考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国网邯郸供电公司科学制定“高温”和“防汛”两套电网运行方式,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12次,根据天气变化灵活切换,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丛台供配电中心副主任王勇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应对突发电网故障的应急处置准备,全力为广大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用电环境。”

  在河北省魏县,连续高温使刚刚播下的玉米出现旱象。为保证玉米安全出苗,魏县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加快灌溉进度,保证夏播玉米出苗率。

  “这高温持续了好几天,有些地块旱象挺严重,幸亏政府及时调水,现在基本都浇了一遍,能保证玉米出苗。”魏县车往镇农民陈东景告诉记者。

  “晴天可在上午10点左右将遮阳网覆盖在设施外表面,下午4点左右将遮阳网撤下。”“菜田可早晚应用微灌、微喷技术,能起到增湿、降温作用,有效减轻高温干旱对蔬菜生产的危害。”……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拿起手机,在“任泽区菜农种植户”微信群发送了一条信息。

  “还是要做一些防暑防晒工作,不然瓜菜长不好。温度过高土壤容易变干,营养蒸发比较快,要进行少量多次浇水,中午高温时段不要浇水。”正在给5亩大棚西红柿浇水的菜农耿凯坦言,有专家“支招”,心里更有底。

  6月19日,邢台电网供电量1.185亿千瓦时,创全年新高。国网邢台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设备红外测温和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高温、大负荷时段输变配电设备内部缺陷,确保电网在高温下不“中暑”,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记者王昆)

    新华社石家庄6月21日电

 
河北省公安厅通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侦办进展 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局长马爱军等人接受审查调查
河北省公安厅通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侦办进展
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局长马爱军等人接受审查调查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石家庄6月21日电(记者杨帆、齐雷杰)6月10日凌晨,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广泛关注。21日,河北省公安厅通报了相关事件侦办进展。

  通报称,案发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公安部要求迅速查清全案,依法严惩犯罪。河北省公安厅组织指挥案件侦办并指定异地管辖,公安部迅速派出专家组一线指导督导。唐山、廊坊等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经全力工作,目前案件侦办取得阶段性进展。

  经查,2022年6月7日,陈某亮(男,43岁)等4人从江苏驾车至河北唐山,与陈某志(男,41岁)等人合谋实施网络赌博洗钱违法犯罪活动。6月10日凌晨,陈某志等5人与陈某亮等4人在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聚餐饮酒。其间,2时40分,陈某志对下班后在同店就餐的王某某(女,31岁)进行骚扰,遭拒后伙同马某齐(男,25岁)、陈某亮等人,对王某某、刘某某(女,29岁)等4人进行殴打,2时47分逃离,2时55分4名被害人由120送医。2时41分接群众报警后,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机场路派出所民警率辅警于3时09分赶到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在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下,河北、江苏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于6月11日将9名涉案人员(7男2女)全部抓获。6月12日,经检察机关批准,9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被害人就医后,远某(女,24岁)、李某(女,29岁)经医院检查无需留院治疗后自行离开;王某某、刘某某在普通病房住院接受治疗,目前伤情已好转。6月20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王某某、刘某某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远某、李某损伤程度为轻微伤。

  公安机关在侦办此案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志其他违法犯罪线索:2015年12月12日,陈某志以追讨索要债务为由,指使刘某、高某、侯某亮、王某对商某凯实施殴打后非法拘禁,经伤情鉴定商某凯为轻伤。2018年9月23日,陈某志明知他人向其抵债的轿车为盗抢车辆,仍指使么某宇、范某松隐瞒事实将该车质押贷款14.8万元。2022年6月9日,陈某志、陈某亮、李某等7人在唐山某酒店实施网络赌博洗钱违法犯罪活动,涉案资金66.03万元。上述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此外,公安机关还发现陈某志、陈某亮、沈某俊、马某齐、李某等人其他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开设赌场等违法犯罪线索,相关人员是否涉嫌黑恶组织犯罪,目前正在加紧侦查调查。

  连日来,唐山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并通过现场接待、网上搜集等,深入发动群众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公安机关正在全面梳理研判,逐一核查、分类处理,对重点线索特别是涉黑涉恶线索,采取挂牌督办、异地用警、提级管辖等方式,迅速依法开展核查调查,坚决查清查透查彻底。

  在全力推进案件侦办工作的同时,公安警务督察部门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介入,对出警不及时、执法不规范及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目前已有警务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唐山市公安局对路北分局副局长李某予以免职。

  新华社石家庄6月21日电(记者杨帆、齐雷杰)河北省纪委监委21日通报称,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对唐山市某烧烤店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及其他相关案件涉及的公职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依纪依法开展审查调查。

  6月10日凌晨,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广泛关注。

  目前,经河北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唐山市路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爱军,正接受廊坊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唐山市纪委监委指定管辖,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机场路派出所所长胡斌、长虹道警务站副站长韩志勇、机场路派出所民警陈志伟、光明里派出所原所长范立峰,正分别接受唐山市曹妃甸区纪委监委、唐山市丰南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科创潮涌浦江岸
科创潮涌浦江岸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本报记者潘清、桑彤


  6月20日,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发行申请状态更新为“注册生效”。同日,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得受理。

  持续扩容的科创板,以“硬科技”定位和“包容性”特质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目光。黄浦江畔,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奔涌。

科技“成色”造就高成长“亮色”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聚焦“硬科技”的定位,为这个全新市场板块赋予了助力我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截至今年6月20日,科创板先后迎来428家科创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超6110亿元。当日收盘,科创板总市值、流通市值分别达到近5.18万亿元和逾2.07万亿元。

  上市公司群体的科技“成色”,造就了科创板的高成长“亮色”。

  年报“成绩单”显示,2021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8344.54亿元,归母净利润948.4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2.21亿元,较上年增幅分别高达36.86%、75.89%和73.79%。近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1家翻番;近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61家增幅在100%以上,最高达18倍。

  截至4月末,科创板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55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半壁江山”;汇集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93家,成为美国、中国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光伏、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初具规模。

  在面向科技前沿的多个“硬科技”领域,中芯国际、晶科能源、君实生物等领先企业集结科创板。包括安集科技化学机械抛光液产品、天岳先进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材料、时代电气全系列高可靠性IGBT产品、科德数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在内,科创板企业凭借前沿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实现国产自主供应,为相关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创板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一批关键技术攻关者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中广资本研究所所长周荣华说,通过补齐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短板”,科创板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

规则机制持续创新

为资本市场改革“探路”



  6月10日,科创板发布相关指引细化第五套上市标准,通过进一步完善上市机制,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创新。

  这个消息令森亿智能联合创始人马汉东兴奋不已。作为一家成立六年的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森亿智能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软件2021年成功获批,实现医疗AI软件的器械化落地。

  “‘第五套标准’的范围拓宽,为医疗人工智能软件类企业登陆科创板开辟了新‘通道’。”马汉东透露,森亿智能正积极筹划科创板上市,期待从资本市场汲取发展新动力。

  “第五套标准”的变化,是科创板持续创新规则机制的一个缩影。

  率先试点注册制,开创性地设置五套上市标准……以“包容性”作为制度设计核心,科创板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以及不符合A股市场传统上市要求的科创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

  截至4月末,已有3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5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4家红筹企业、1家发行存托凭证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得益于科创板“不以营收利润论英雄”的上市制度安排,一些尚在投入阶段的科创企业及时获得直接融资支持。3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66%,亏损合计较上年大幅收窄近八成,14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科创板开板以来,支持一批科技属性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印证了试点注册制的成功。”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科创板交易、询价等制度创新,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

  5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就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探索在竞价交易基础上引入做市商制度,提升市场稳定性,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和大单交易冲击。

  作为“试验田”,科创板正继续为资本市场改革“探路”。

引资本聚集科技创新

助上海提升科创活力



  从诞生之初开始,科创板就以独特定位和潜在投资价值吸引着机构投资者的目光。2019年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亮相以来,“科技创新”“科创”“科创板”就成为内地公募基金市场的热门主题词。2020年9月首批4只科创板50ETF开售,齐齐创下一日售罄的盛况。

  万得统计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基金已超百只,总规模接近1430亿元。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以226亿元的最新规模排名居首。

  “作为承担国家核心高新技术攻坚重任的市场,科创板将长期享受较高的估值溢价水平。”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说,随着中国科创行业的崛起,科创板未来市场表现将进入“长期向好”的格局。

  良好的成长性和更为通畅的退出机制,令科创板备受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机构青睐,从而引导金融资源进一步聚集“硬科技”领域。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22年一季度98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及香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其中68家获得VC/PE支持,融资规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上市市场划分,科创板以88.9%在VC/PE渗透率指标居首,平均账面回报倍数达到6.9倍,同样处于“领跑”位置。

  落户于黄浦江畔的科创板,吸引各地科创企业和社会资本纷至沓来。作为“主场”所在地的上海,更将其视为提升科创活力的重要“引擎”。

  2021年9月,《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提出强化科创板的牵引作用,分层分类培育重点行业企业科创板上市;强化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早在2019年7月末,上海就紧跟科创板开市步伐启动了“浦江之光”行动,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服务全国科创企业的重要投融资中心,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近三年来,上海在服务全国科创企业的同时,也为科创板“贡献”了优刻得、安集科技、沪硅产业等优质本地科创企业。截至2021年末上海拥有5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1.47万亿元。

  2019年5月成立的上海“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截至2021年末累计入库企业达到1557家。眼下,在这个为科创板打造的“蓄水池”里,还有众多上海科创企业正踌躇满志、整装待发,期待站上黄浦江畔的科创“潮头”。

 
信心·机遇·共赢 从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看中国市场吸引力
信心·机遇·共赢
从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看中国市场吸引力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青岛6月21日电(记者孙晓辉、陈国峰、王凯)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19日拉开帷幕,来自境内外47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共同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互利合作的机遇和趋势。诸多与会跨国公司负责人认为,中国仍是全球投资重要目的地,期待把握在中国发展的新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多家跨国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对中国市场仍然充满信心。

  美国化工巨头陶氏公司已连续三届参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今年,陶氏公司亚太区总裁彭睿思身在国外,选择线上参会。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信心从未改变。相比其他市场,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生态,这些独特优势为包括陶氏在内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宽广舞台。”彭睿思说。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目前在中国设有120多家工厂,遍布40多个城市,拥有约5000名员工。液化空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表示,中国在提高自身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的同时,也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和稳健作出了贡献,向国际社会提供抗疫物资、日用品、工业产品等。

  今年峰会期间,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正式宣布在华扩大投资,计划在山东青岛投资建设生产供应基地并设立区域总部。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阿斯利康此次对青岛生产供应基地的投资建设,旨在进一步推动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我们将继续坚定在中国加大投资的信心。”

  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

机遇


  总部位于美国的空气产品公司在中国发展已有35年,是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气体公司。去年8月,公司在山东的首座自有加氢站——淄博桓台示范加氢站已建成,可为当地数条公交线路及多个物流车队提供加氢服务。

  “我们将继续拥抱‘绿色中国’的发展机遇,从氢能、气化和碳捕集利用三个领域加快创新解决方案和大型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空气产品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苏俊雄说。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会长、日本贸易会会长国分文也表示,他们将继续在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绿色业务方面与中国公司展开合作。“我们未来将加强在绿色产业领域的投入。”

  韩国SK集团首席副会长崔再源说,未来SK集团将积极扩大在氢能、可再生能源等环境领域的全球布局,与中国携手同行,为全球碳减排贡献力量。

  贝克休斯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阳表示,本次峰会所设置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等具有时代及引领性的议题,与贝克休斯谋求在中国的发展、致力于推动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跨国公司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全过程,为我国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商签自贸协定、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等为跨国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共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青岛峰会期间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跨国公司作为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纽带,在推动中国适应全球供应链调整、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的第9个年头。“特斯拉不断深化本土合作,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出行生态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日臻完善。”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说。

  凭借在中国市场汲取的澎湃动力,这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自身发展也驶入“快车道”。陶琳表示,上海超级工厂正持续成为特斯拉最重要的出口基地和生产中心,2021年上海工厂向全球用户交付超过48万辆纯电动汽车,贡献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半壁江山。

  总部位于德国的跨国公司费斯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在华投资规模。“费斯托在中国正加速在5G、生命科学、制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细分行业的战略布局。”费斯托大中华业务区运营副总裁姜作林表示,他们将积极优化供应链,推动中国各行业合作伙伴的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

  观察人士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发展机遇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和中国将在更高水平合作中互利共赢。

 
市场回暖 活力渐显 来自长三角的一线经济信号
市场回暖 活力渐显
来自长三角的一线经济信号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杭州6月21日电(记者于佳欣、张璇、魏董华)企业生产“火”起来,物流加快“跑”起来,消费逐步“热”起来……在各地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举措下,记者日前在长三角一线走访看到,市场进一步呈现回暖迹象,市场复苏的活力逐步显现。

订单数上涨,企业生产“火”起来


  机器声轰鸣,一辆辆整车陆续下线……走进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眼前一派繁忙景象。18日,这家工厂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日常生产状态,每天可下线900多辆整车。

  “疫情冲击下,重新连接产业链是我们最迫切的事情。”工厂总监陈培锋告诉记者,随着长三角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正常,6月以来,上汽集团汽车产量已超过20万辆,同比增加30%左右。

  产量、订单增长的背后,是企业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的回升。走进专注汽配行业的德国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厂,生产忙碌有序。半自动生产线上,一个个零部件巧妙“组合”在一起,拼装成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后下线。

  斯泰必鲁斯浙江公司工厂长马云杰说,三四月份企业订单约为正常时期的5成,进入6月已完全恢复,本月出货量预计创新高。“订单量逐步增加,我们也在加快生产,希望能将前期落下的产能补回来,力争实现今年产值翻番的目标。”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企业要勇敢走出‘舒适区’。”力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军这段时间马不停蹄,忙着在海外考察工厂、访问客户。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他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内市场的新赛道,加大相关产品研发力度,今年立下5亿元的销售目标。

  市场预期改善的态势在一些经济先行指标中也有所体现。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但双双实现回升。

  记者在长三角地区采访发现,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企业加快削减原先积压的库存。一些企业负责人坦言,疫情期间损失的订单难以一下子恢复,但坚信市场需求一直存在,疫情过去需求就会释放出来。

包裹量增加,物流加快“跑”起来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西溪蝶园的菜鸟驿站,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包裹。驿站负责人芦菲告诉记者,随着疫情好转以及年中促销活动推进,自6月初以来,驿站收到的包裹数从平均每天2000件增加到3300件以上。

  包裹量递增背后,是快递物流的加快运转。浙江省邮政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自5月20日至6月18日,浙江省邮政快递行业揽收量达21.35亿件,同比增长5.46%。菜鸟物流数据显示,今年“618”快递预售极速达服务单量同比增长110%。

  年中促销之际,多家快递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运力保障。京东在物流枢纽城市义乌、温州投入使用两座物流园区;百世供应链启动新建分仓,确保订单分流不受影响;圆通60个集运中心新增摆臂、摆轮自动分拣设备,提升中转效率。

  港口,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在宁波舟山港,船来船往,一派繁忙。宁波舟山港有关负责人说,继4月首次突破“300万标箱”大关后,宁波舟山港5月集装箱吞吐量超330万标箱,同比增长超16%,创历史新高。5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环比增长7%,呈加快恢复性增长态势。

需求不断改善,消费逐步“热”起来


  夜幕降临,杭州多个“夜经济”商圈热闹起来。“最近生意恢复了很多,平均一天可以做100桌左右。”杭州一家临街餐饮店薛三爷铁锅肥肠总经理薛猛说,晚9点还有不少人排队,一张桌子最高翻桌8次,“感觉烟火气又回来了。”

  在杭州湖滨步行街,端午假期首日峰值人流刷新今年以来最高值;在上海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的人流量已恢复到疫情前一半左右……不少经营者感慨,生意在“慢慢恢复”“开始回血”。

  线下回暖提速,线上开足马力。“618”活动期间,不少平台反馈销售好于预期,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超3793亿元,拼多多平台家电行业全品类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100%。

  浙江杭州17日发放的1000万张数字消费券两天拉动消费近6亿元;江苏多地相继发放惠民消费券,覆盖餐饮、家电、体育消费等领域……多地发放的消费券,为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当前,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复苏对稳住经济大盘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接下来,既要通过稳就业、稳收入增强消费信心,也要加快拓展新型消费,不断挖掘消费潜力。

 
疫情防控下,一张人民币的别样“旅程”
疫情防控下,一张人民币的别样“旅程”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6月16日,在上海银行现金中心智能金库,大型机械臂把处理好的现金装箱、加盖。
 
  随着上海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部分市民对现金的需求陡增。作为上海最大的养老金发放银行,上海银行6月1日至10日投放到网点的现金总额,是疫情前高峰的2.5倍。如何保证现金安全到达市民手中,而不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银行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安全防护措施。记者从银行现金中心到营业网点全程跟拍,记录了一张人民币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别样“旅程”。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在港中资25年:植根香港发展,助力香港繁荣
在港中资25年:植根香港发展,助力香港繁荣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这是从香港公园拍摄的中银大厦和工商银行大厦。  新华社资料片
 
 
 
  新华社香港电(记者李柏涛、苏晓)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一国两制”下,在港中资企业与香港一同成长,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实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中资企业在港历史悠久,老牌企业如招商局、华润、港中旅,后起之秀如中国海外集团、中银香港、中国移动香港,如今已是香港各领域的佼佼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港中资企业及下属实体公司注册总数已超过4000家,业务覆盖金融、建筑、通讯、贸易、物流、科技等各个领域,保障了供港90%的活猪活牛、78%的饮水、70%的鲜活畜禽、52%的小麦粉、42%的油气,总资产规模达14.98万亿港元。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董事总经理严刚告诉记者,香港回归以后,中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助力香港各类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及特区政府应对困难和危机,为香港融入和服务国家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远走宽,新商机持续涌现,在港中资企业立足香港,频繁参与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跨境贸易运输。
 
  严刚说,中资企业带头参加“一带一路”倡议,加速了香港的人才、资金、货物、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帮助香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香港经济繁荣。
 
  中国海外集团1979年6月在港创立,香港回归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在港业务关键指标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
 
  受惠于香港发展优势,中国海外集团全力建设香港。香港25%的医院、15%的公屋和70%的淡水管线是中海集团承建的,负责填海面积超过885万平方米,相当于港岛的九分之一……
 
  中国海外集团董事长颜建国表示,中海在港发展促进了本地就业。集团在港员工数量超过1.7万,港人占比超过97%,在建的70多个地盘与香港本地上千家企业合作,平均每日带动超过2万名本地工友就业。
 
  1997年,中国移动香港作为香港“个人通讯服务”网络供应商进入市场,一直以高速稳定、覆盖广泛的优质网络服务,帮助香港高效连通世界。
 
  中国移动香港董事长李锋说,中移动扎根香港、服务香港,推动5G融入香港千行百业,致力于提升香港国际信息枢纽地位,未来将继续加强在港新基建优势,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数智”驱动力。
 
  金融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港股总市值从1997年底的3.2万亿港元,增至2021年内最高的58.6万亿港元。截至2022年4月,内地企业在港上市企业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53.3%,占港股总市值的77.7%。
 
  香港回归以后,内地企业纷纷登陆港股。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又为香港经济注入活力,形成两地资本市场协同互补的良好发展局面,巩固和提升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波折,在港中资企业总是冲在最前线。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香港很多外企撤资裁员,而在港中资企业率先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稳固市场信心。
 
  近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中资券商仍积极进驻香港,大量吸纳本地人才,保障就业、提振经济,维护了市场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4000多家中资企业积极响应“同心抗疫不裁员”行动,涉及至少10万名员工。
 
  第五波疫情袭击香港,中资企业各尽所能,助力香港渡过难关。中国建筑国际快速完成建设8处中央援建香港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招商局相继开通“佛山-香港”“黄埔-香港”供港水路运输快速通道,保障民生物资供港“不停歇”。中石化香港设立“绿色通道”,为香港300辆“抗疫专属的士”及其他抗疫车辆提供油气服务……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成立30余年来,协调并促进中资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先后设立16家公益慈善基金。协会每年组织200多个公益慈善项目,聚焦关爱长者、扶贫助学、社区服务、青少年发展,惠及数十万人。
 
  “十四五”规划提出一系列重大目标,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对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作出具体部署。
 
  创新驱动是香港未来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在港中资已联合本地企业设立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推动香港创科发展。截至目前,投资香港关联项目超过30个,金额近65亿港元,培育了多个本地“独角兽”企业。
 
  去年以来,华润先后与多家高校和机构达成合作,未来将着力打造新产业投资孵化平台,统筹协调“学、研、产、用”各方资源,积极助力香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严刚说,在港中资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体量大、资金实力足、覆盖行业广、发展资源优”等优势,从“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中找结合点,做好与国家战略、与香港发展的对接,增强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黏性,强化香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增强香港经济发展后劲,助力香港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加速推进,香港与内地的路网、通关等“硬联通”已打通各个节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也不断深化,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的“一小时生活圈”已初步形成,为中资企业和香港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香江风劲,奋楫扬帆。回归祖国25年,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关键时期,在港中资迎来空前发展机遇,也必将助力香港繁荣走向新高度。
 
“在香港,我感受到活力、自由、高效” 居港外国人眼中的香港
“在香港,我感受到活力、自由、高效”
居港外国人眼中的香港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新华社香港6月21日电(记者孔维一、陈珮盈)在香港有这样一类外国人,他们或因家庭、或因工作、或因个人理想来到这座城市,便不再离开。

  香港是他们喜爱的城市。在这里,他们像普通香港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喜欢这里的美食、美景,更看好未来的发展机遇。谈到即将成立25周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他们希望“一国两制”继续行之有效,希望香港能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是具有创造性的


  “7月1日对香港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天。25年前,我在电视上观看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74岁的理查德·卡伦回忆当年的情形时如是说。

  澳大利亚人卡伦是香港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来到香港后,他便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香港独具魅力,我来了就不想走了。在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里,我感受到了活力、自由、高效。”

  卡伦表示,“一国两制”是具有创造性的,是符合香港实际的,并在香港获得成功。他认为,在过去的25年里,“一国两制”经受住了各种压力及考验,尤其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

  作为一名法学教授,他特别指出,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非常必要,帮助社会恢复稳定和安宁。卡伦非常反感一些外部势力试图借损害香港利益来打压中国的发展,他说:“只有中国好,香港才会好。”

  谈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特区举办的三场选举,卡伦认为都非常成功。他特别提到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没有人跑来跑去乱扔东西,没有人大喊大叫……”话语中流露出香港“黑暴”肆虐时他心中的失望。

  在卡伦心中,香港无可替代。“这座城市是一个绝佳的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我期待看到‘一国两制’在香港继续成功实践,祝福香港。”

“25年来,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


  美国人詹姆斯·汤普森的办公室位于香港湾仔一座大楼的高层,向北便可看到金紫荆广场和香港会展中心。他清晰地记得25年前,他在办公室眺望窗外,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

  上世纪60年代,汤普森在日本创办嘉柏环球集团,从事跨国物流。1978年,他把集团总部迁到香港后,便从未有过离开这里的念头。他说:“香港回归25年来,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我们在香港的经营能力也在多方面得到提高。”

  自2003年起,汤普森每年都会受邀参加香港特区政府举办的香港回归祖国庆祝活动。他说:“在我看来,‘一国两制’是行之有效的。”

  汤普森认为,中国市场的稳步开放为在港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许多公司能够借此扩大业务。

  在他看来,香港与内地优势互补。“许多成功的中国内地企业和个人在香港投资,企业在香港上市。这对香港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支持,让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背靠内地,尤其是身处粤港澳大湾区,这是一个重要优势。汤普森计划在香港进军新业态,增加在港投资。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经历了不少挑战,但汤普森认为,不管香港经历何种困难,都能很快恢复过来,并且变得比过去更强大。

  在他眼中,香港有稳定的营商环境、勤劳智慧的人民、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强大的法治、高效的基建设施、便捷的交通、优美的自然景色、美味的食物……“我相信中国政府希望香港成为祖国强大的一部分。”汤普森说。

香港是成就梦想之地


  “毋庸置疑,香港因回归而受惠,在回归后不断成长发展。”34岁的约翰·斯温德尔顿来自加拿大,大学毕业后被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所吸引。在香港短期实习后,他决定留在这里,目前在香港一家银行工作。

  对斯温德尔顿来说,香港是奋斗拼搏之地,是成就梦想之地。“这里有太多机会了!我想在这里开启我的事业。”他认为,香港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实现个人理想。

  作为金融行业从业者,斯温德尔顿特别提到,很多想在亚太地区投资的国际公司都会选择香港。“香港地理位置优越,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为国际公司提供了很多便利。”

  谈到香港25年来的发展,斯温德尔顿表示,目前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经济体之一。“香港回归前夕,一些人曾表示担心,但事实证明,回归之后,香港腾飞了。”他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很成功。

  斯温德尔顿说,对于外国人来说,香港非常棒。香港是一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有中西兼容的生活方式,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食物。他喜欢香港的茶餐厅,爱吃这里的点心。

  香港城市格局紧凑,市中心和大自然距离很近。对热爱登山的斯温德尔顿来说,从市中心出发,很快就可以到达有山有沙滩的地方。

  “香港在我心中具有独特魅力,而且不会改变,香港的未来会更好。”他说。

 
在香港,故宫遇见敦煌
在香港,故宫遇见敦煌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在婉转悠扬的民族乐器合奏中,银幕中的敦煌壁画流动了起来,变幻出不同的花纹和图腾。一曲作罢,鼓声又响起,红墙黄瓦的故宫浮现在人们眼前,乐曲声变得舒缓而庄重。
 
  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正在举行。来自香港天籁敦煌乐团的年轻音乐家以敦煌艺术和故宫文化为题材创作曲目,为观众演绎这两座文化丰碑的独特魅力。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敦煌与故宫对话:飞越文化二千年”音乐会暨文化讲座21日在香港戏曲中心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同台共聚,为香港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
 
  赵声良表示,敦煌文化一千多年以来一直这么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处在中外文化交汇的地方,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广泛吸收了东方和西方各方面的文化,最后创造了人类的文化的结晶。
 
  “香港就像古代的敦煌一样,也处在一个中外文化交汇的地方。”他说。
 
  王旭东说,敦煌宝库形成的背后是厚重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外文化的交汇点,香港肩负着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发扬其它文明成果的时代使命,这也是国家支持建设香港故宫文博馆的题中应有之意。
 
  随着逾90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藏陆续抵港,香港故宫文博馆将于7月2日向公众开放。吴志华表示,文博馆受到香港市民的热捧,“票几乎卖光了,只剩下很少的一些”。
 
  他说,香港故宫文博馆与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有着相同的理念: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他表示,怎样保持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文化是很重要的方面。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对于完成这个目标,几位“文化守护者”都信心满满。
 
  “香港有很好的文化底气与文化自信,在国家的支持下可以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作出重要贡献。”吴志华说。
 
  “我们讲‘美美与共’。香港要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不断创新,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一些新的成果。同时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对香港充满了信心。”赵声良说。(记者陆芸)新华社香港6月21日电
香港学生叶雪莹:在国学中寻觅“中国心”
香港学生叶雪莹:在国学中寻觅“中国心”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叶雪莹(左一)在武汉大学和同学们拍摄毕业照(6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饶饶摄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喻珮)15.8米长的卧佛微含笑意,高精度复制的壁画和洞窟震撼夺目……正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持续吸引武汉市民、在校师生慕名前往。
 
  临近本科毕业,只要有闲暇时间,武汉大学国学院的香港学生叶雪莹就会去万林艺术博物馆看展。
 
  “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敦煌文书研究卡片的真迹。听老师说在那个没有网络搜索的年代,考古工作者但凡看到一丝一毫和敦煌研究相关的资料都会手抄下来,这样的卡片填满一间间小格子,摞满一面墙。”叶雪莹说,如果有这样一面墙的知识储存在脑袋里,一定能做好学问。
 
  这位外貌时尚的女孩每每谈及心中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总是神采奕奕。
 
  4年前,叶雪莹从香港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入学后看到国学院二次招生的信息,她立刻报了名。“这个专业好像为我量身定制一样。”在她看来,国学更像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将文史哲分门别类的知识融会贯通。
 
  “国学与当今世界人文学科的走向密切相关,它是华夏儿女的共同记忆和精神联结,是每一个中国人血脉相连的文化印记。”叶雪莹说。
 
  2000年出生的叶雪莹告诉记者,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在香港接受教育。读高中时,中国历史不是必修课,但她却视教历史课的鲍老师为自己的“领路人”。
 
  “当时鲍老师已年逾六十,依然对历史教育非常热爱,会和学生们热烈讨论很多历史问题。”叶雪莹说,通过高中历史学习,她第一次明确了心中所好,也形成了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上的粗浅认识。
 
  从那时起,到内地高校学习文学、历史的念头在叶雪莹心中生根发芽。
 
  百年名校武汉大学对港交流源远流长,是内地对港教育交流最活跃的高校之一。目前,武汉大学有245名香港学生分别在经济学、计算机、医学等30多个院系学习。
 
  2021年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访武汉大学。在互动交流中,作为学生代表的叶雪莹曾建言,香港的大学应增设国学学科,并在中小学阶段增加国学课程。
 
  一年前,叶雪莹在参加名为“少年会客厅”的节目录制中,用一段6分30秒的演讲,阐述了“共同记忆产生的归属感”,引起不少青年人的共鸣。“文化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联结,年轻人应该肩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她说。
 
  叶雪莹认为,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根基,是回答“你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这个问题的关键。
 
  “作为香港回归之后出生的‘00后’,我在国旗和区旗的飘扬下长大,同饮东江水。尤其是身处曾为疫情‘暴风眼’的武汉,我见识到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中国速度’。这些都让我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叶雪莹说。
 
  这段演讲视频在微博上吸引近20万人次观看,也令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充满感慨。于亭曾任国学院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是叶雪莹的老师。
 
  他告诉记者,就像叶雪莹所说,青年一代应朝向共同的文化,携起手来,承担历史责任,形成具有共识、合作建设未来的共同体。看得出,在4年的学习中,她跋涉、探索、苦思,并奉献了自己的思考成果。
 
  “君子学以致其道。教育不仅可以令人心智超群,而且能够胸怀远大,上下求索,拥抱过去、现在和未来。国学教育和传统优秀文化的浸养,在叶雪莹身上展现出了‘成人’的意义。”于亭说。
 
  时光荏苒,叶雪莹即将开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学习国学的人或许都有一些‘狂妄’的理想,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变世界。我是香港回归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也希望为这一代香港青年带来信心和动力,共同建设家园。”叶雪莹踌躇满志。
 
黄河战略龙头何以“龙抬头”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观察
黄河战略龙头何以“龙抬头”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观察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栗建昌、陈灏、王阳、王凯


  九曲黄河绵延万里,宛如巨龙奔向大海。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无论是从区位上还是在经济规模上,都是黄河流域当之无愧的“龙头”。

  如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使命在肩,蹄疾步稳。

  近年来,山东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守护修复沿黄生态,不断强化与黄河流域省份的东西合作,奋力引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群星璀璨 做强发展“动车组”


  提起山东,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青岛和济南。

  但在15.6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还有着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浴火重生的现代工业城市淄博、南向融入长三角的临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德州、工农业齐头并进的潍坊……16个地市有15个位列全国百强,更有着龙口、滕州、荣成、诸城、邹平等一大批实力强劲但埋头发展的县(市、区)拱卫,山东半岛城市群群星璀璨,共同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车组”。梯度均衡发展的优势正在凸显。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使命。

  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山东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今年初出台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作为山东经济第一大市,青岛市提出,充分发挥青岛黄河流域重要开放门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对外开放桥头堡、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等综合功能,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济南,近年来聚焦重点产业,打造百亿产业和千亿产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济南市提出,立足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量级、质级和能级,打造高水平产业链,主动引领黄河流域城市产业交流合作,在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

  行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塔吊林立间,一处处正在建设的安置房、厂房、市政公用设施勾勒出新的城市框架。随着“跨越黄河”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济南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打开。“济南北跨”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等加快建设,正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栋介绍,按照《规划》要求,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

绿色引领 守护沿黄“生态绿洲”


  夏日的黄河口,风吹芦苇、水波荡漾,珍禽鸣声啾啾。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00多种植物构成了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每年有超过数百万只鸟类在此迁徙、越冬,40多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

  “今年以来,保护区已修复1000公顷湿地,鸟类由1992年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1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介绍,中心近期建立了能接入气象、水质、土壤、海域等数据的生态补水监测体系,科研监测水平不断提升。

  山东是黄河入海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勇担重任:加快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着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为进一步保障黄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山东省级财政还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另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沿黄其他地区保护修复湿地公园1.5万公顷,提高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由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整合而来的黄河口国家公园,已进入创建实施阶段。本着打造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目标,山东正扎实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健康,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力度不断加大。

  为切实解决山东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山东自2018年起实施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介绍,行动开展以来,山东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PM2.5)直接贡献率达37.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初步评价达到94.1%,优于年度目标6.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

  目前,山东正在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狠抓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山东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将推动黄河流域跨省合作作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去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根据协议要求,以两省交界处刘庄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年均值及三项关键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累计补偿额高达1亿元,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合作的良好探索。

东西互济 书写“山东答卷”


  在山东寿光市崔岭西村,村民崔江元打开手机,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实时显示,滴灌浇水、通风、补光控温等工作,在手机操作界面就可以遥控完成。过去两口子要忙大半天的活儿,如今只需要在家里动动手指头。

  在与寿光直线距离约1200公里之外的宁夏西海固西吉县马莲沟,一座座现代化的蔬菜温室整齐排列,蔚为壮观——这是山东省属企业水发集团投资4.18亿元建设的“西吉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占地1800亩,有智能温室、新材料节能日光温室、寿光第九代大跨度日光温室及大型拱棚共276座,成为改变当地群众生活的“金凤凰”。

  “西部沿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山东农业产业经验高度契合,我们把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带过去,一同助力高质量发展。”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说。

  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山东着力发挥九大比较优势,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基于工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济南信息技术服务、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烟台先进结构材料、临沂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日渐起势,到加快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论证规划东营、东明减量置换高端化工项目,再到重工绿色智造、滨州高端铝业、日照先进钢铁等重大产业集群逐步落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山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十足、未来可期。

  山东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有行动。山东正在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着力提升城市群整体能级,深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与沿黄省区交流协作,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通道。

  近期,山东与沿黄八省(区)会商确定了7个领域、102个跨省合作事项,鲁豫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陇电入鲁等80余个合作事项已取得重要进展。山东牵头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黄河流域要素市场化配置高峰论坛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合作交流研讨会等重大活动,搭建了黄河流域合作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线上推介5000多个园区和项目。

  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开放新格局搭建合作新通道。去年底在济南召开的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上,沿黄九省(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发布倡议,提出共同推动黄河流域技术、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共享共用,携手将沿黄区域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制造业集聚带。

  在新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1年西北地区班列开行总量不及重庆的零头 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南热北冷”待破题
2021年西北地区班列开行总量不及重庆的零头
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南热北冷”待破题

( 2022-06-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王金涛、赵宇飞、王铭禹、许晋豫


  一边是纵贯西部地区的新通道,为西北、西南内陆省份货物出海、出境提供极为便利的客观条件;一边却是参与程度不一,合作共建“南热北冷”的尴尬。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复杂严峻形势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助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然而,随着通道的建设,却愈发呈现出“南热北冷”趋势——2021年西北地区班列开行总量不及重庆的零头。

  “南热北冷”何以出现?如何在西北地区释放陆海新通道潜力,破解“南热北冷”难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撬动西北地区开放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由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各西部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世界各地,出海所需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大幅缩短。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复杂严峻形势下,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2017年9月通道开行之初仅有1条线路,如今运行线路拓展迅速,已延伸至107个国家(地区)的319个港口。”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说。

  广袤的西北地区,曾因先天区位劣势而沦为开放“末梢”,而陆海新通道正在成为撬动西北地区开放发展的杠杆。

  今年初,一批宁夏枸杞原浆首次搭乘陆海新通道班列,向南抵达广西钦州港,再经海运成功出口到加拿大,比传统联运线路节约30多天。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货运中心副主任彭宗强介绍,陆海新通道已成为宁夏联通东南亚的物流新通道,比传统铁海联运线路先到天津或青岛再往东南亚相比,物流时间大幅缩短。

  甘肃是陆海新通道建设发起方之一。自2017年9月29日首发陆海新通道班列至今,甘肃已累计发运班列700余列,带动东南亚水果、水产品等特色产品进口,本地的化工产品和苹果、洋葱等产品成功出口。

  “甘肃百合、宁夏枸杞原浆和干红葡萄酒、新疆坚果等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产品,沿着这条快捷的新通道走向世界,正在成为当地外贸新增长点。”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说。

  不仅如此,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借陆海新通道实现协同发展。

  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东川铁路货运中心特货作业区,来自重庆、广西等西南省区市的各品牌汽车密集排列。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主任李建亮告诉记者,这些汽车搭乘陆海新通道内贸班列抵达兰州,再向西北地区分拨,年运输整车可达5万辆。

  “陕西的煤炭正经陆海新通道运至重庆等地,缓解电煤缺口,青海的纯碱经陆海新通道运至广西支持玻璃产业,新疆的葵花籽经陆海新通道运至川渝,成为坚果生产的原材料。”王渝培说。

  货源少、成本高,“南热北冷”现象凸显


  西部陆海新通道撬动西部省份开放发展的同时,一组数据又显示西部省份之间的“受热不均”——2021年,西北地区总共开行陆海新通道班列100余列,而西南地区仅重庆2021年就开行2200余列,西北地区开行总量还不到重庆的零头。

  记者了解到,西北地区货源以大宗工业品、农副产品为主,“原字号”“重字号”特征明显,货量小、附加值低,货物组织难度大,影响企业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意愿。彭宗强表示,陆海新通道在西北“遇冷”,货源结构是主要因素之一,产品结构单一、高端产品较少,因此宁夏班列只是不定期零星发车。

  同时,相比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与广西、云南等口岸距离较远,而且重庆、成都至广西北部湾铁路享受运价下浮30%优惠,但西北省份至重庆、成都的铁路运价下浮优惠偏小,造成通道对西北地区吸引力大打折扣。

  一位铁路部门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陕西传统的经青岛出海铁海联运线路对比,陆海新通道由于铁路运距长,尽管物流速度提高了,但运价每箱高出3000多元,因此客户更倾向于走传统线路。”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西北地区已陷入“货源少——运费贵——货源更少”的尴尬怪圈。西北各地的通道运营平台表示,如果能获得更大幅度运价优惠,陆海新通道就能吸引到更多货源,但如果没有充足的货源作基础,运价也很难再下调。

  兰州国际陆港一位负责人介绍,除重庆外,四川、广西、贵州也依托区位优势、政策支持,班列开行已形成规模,云南也依托中老铁路,发展潜力巨大,陆海新通道“南热北冷”局面未来将愈发凸显。

期待多方协同破解“南热北冷”


  记者在西北省份走访政府部门和企业,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已经形成共识,即“一带一路”是西北地区发展的最大机遇,激发陆海新通道潜力势在必行。

  基层期待,各方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运价形成机制,完善沿线产业布局,破解“南热北冷”难题。

  宁夏一位国企负责人建议,进一步发挥陆海新通道合作机制作用,将相关政策进一步统一起来,在西北地区形成更顺畅的联动机制,将补贴等政策靶向送达通道上下游企业。

  “这不仅是一条外贸通道,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双循环’的背景下,它也是一条畅通内循环的通道。”王渝培说,西北省份可进一步找准定位,根据自身实际灵活开行内贸、外贸班列,而不是“一哄而上”开行国际铁海联运班列。

  西北地区也需要集中打造陆海新通道枢纽节点。在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兰州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再次加强,是西北地区陆海新通道开行规模最大的城市。基层建议,西北地区可突出兰州枢纽地位,将兰州打造为西北地区货物向南出海的集散地,提升陆海新通道综合效益。

  在此基础上,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运价形成机制。王渝培等业内人士建议,可参考中欧班列,探索“对赌”机制,即如果到年底达到约定的运量,即可执行约定的优惠价格,建立“量价捆绑”机制,各方可实现互利共赢。

  长期来看,要依托通道完善西北地区产业布局。基层建议,要根本破解陆海新通道“南热北冷”问题,完善西北地区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可结合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的特点,实现两大通道有机衔接,在沿线地区加快布局适合东南亚和中亚、欧洲的特色产业,如推进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区等平台,推动深化与通道沿线省区市产业互动发展,支持西北省份在广西北部湾布局“飞地产业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