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中国新闻

04版:特别报道

05版:新闻纵深

06版:重阳节

07版:成风化人

08版:脱贫攻坚

前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08日

花开秋意浓   国庆期间,市民和游客来到位于上海金山区的花开海上生态园游览(10月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云海漫太行   河北省临城县云海景观(10月7日无人机拍摄)。当日,雨后初霁,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北临城县出现云海景观。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重阳节来临之际回信问候勉励澳门退休老人 习近平:祝全国老人们健康长寿幸福
重阳节来临之际回信问候勉励澳门退休老人
习近平:祝全国老人们健康长寿幸福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6日给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和勉励,并祝全国的老人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看到你们的来信,我想起了十年前在澳门同大家见面的情景。得知你们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生活充实快乐,我很高兴。
 
  习近平表示,作为新中国的同代人,你们见证了国家几十年的沧桑巨变,亲历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你们说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由衷的骄傲,我相信这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心声。希望你们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多向澳门青年讲一讲回归前后的故事,鼓励他们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把澳门建设得更加美丽。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机构。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澳门期间,曾到中心亲切看望。近日,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30位老人给习近平写信,讲述了澳门回归后的发展变化,表达了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的心情、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的决心。
 
  
回 信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全体成员:
 
  你们好!看到你们的来信,我想起了十年前在澳门同大家见面的情景。得知你们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生活充实快乐,我很高兴。
 
  作为新中国的同代人,你们见证了国家几十年的沧桑巨变,亲历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你们说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由衷的骄傲,我相信这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心声。希望你们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多向澳门青年讲一讲回归前后的故事,鼓励他们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把澳门建设得更加美丽。
 
  重阳节就要到了,我祝你们、祝全国的老人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习近平
 
        2019年10月6日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村里的敬老节
村里的敬老节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7日,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的83岁老人曹祖康(前左一)在敬老节上露出笑容。
    当日是重阳节,西郊村举办乡村敬老节,全村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戴着大红花,在家人和乡亲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习近平同六国元首就建交七十周年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六国总理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六国元首就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六国总理互致贺电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10月4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六国元首互致贺电,庆祝中国与六国建交70周年。
 
  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六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习近平指出,六国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一批国家。建交70年来,中国同六国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给中国同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各领域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丰富多彩。新时代,中国同六国的关系面临新的更广阔的前景。我高度重视同六国关系发展,愿同六国元首共同努力,以建交70周年为新起点,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遇,推动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六国元首一致表示,70年来,各自国家同中国的双边关系经受住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取得长足进展和丰富成果。六国高度赞赏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珍视传统友谊,愿全面加强同中国双边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分别同六国总理互致贺电。李克强表示,中方愿同六国以建交70周年为契机,深化政治互信,推进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欧盟合作取得更大进展,更好实现互利多赢。六国总理表示,愿不断提升与中方务实合作水平,共创双边关系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美好未来。
 
毛驴“下岗”记
毛驴“下岗”记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金秋时节,晋北农田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片生机盎然。正在秋收的马宏义却因为卖毛驴的事而纠结:卖了吧,行情不好价格低,老伴还有些舍不得;不卖吧,农忙时节,这毛驴也派不上用场,完全就是一头“闲驴”。“庄户人家总不能把它当宠物养着呀”。

  年近六旬的马宏义在东坪村种了一辈子地,也拉扯了一辈子毛驴。“我爷爷的爷爷就开始拉扯毛驴,过去是集体养,包产到户是家庭养。”老马说,当时每户两头驴是“标配”,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两三百头。早些年种田、耕地、施肥、拉货物全靠这小毛驴,离开它啥也干不成。

  东坪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虽人少地多,但由于过去没有水浇地,只能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辛辛苦苦干一年,只够填饱肚子。这些年,在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推动下,东坪村的老百姓渐渐富裕起来,2018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曾经是贫困户的老马也顺利“摘帽”。家里的60多亩土地,大前年流转出去30亩,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自己留了20多亩种玉米、谷子;他还入股村集体的合作社,一年下来东拼西凑至少收入3万元。

  老马的老伴梁秀荣一边摸着毛驴一边说,过去这毛驴就算家里的一口人,照顾得可精细哩!平时把膘养起来,农忙时才能扛得住,它生了病还要请兽医,有时不高兴还要发点“驴脾气”。

  现在,老马种地干活不指望毛驴了!腰包渐渐鼓起来的老马几年前就陆续购置了四轮拖拉机、旋耕机、铺膜机……“这些设备大概花了3万多块钱,有的还享受了国家优惠补贴。”老马说。

  “拖拉机一天能耕40多亩地,毛驴耕上两三亩就累趴下了。”老马说。

  “现在村里很难见到毛驴!”东坪村支书王美珍说,历史上毛驴曾是晋北农村劳动的“主力军”,但随着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种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毛驴被淘汰也是必然。

  “一年养驴成本得几千块,驴不干活的时候也得要人伺候。”梁秀荣也懂得这个理儿,但一说起卖毛驴,她就止不住地抹眼泪。“和这毛驴处得年长了,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特别有感情,一想到把它卖了,我就舍不得。”

  “过去驴多的时候驴贩子整天在村里串游,现在驴少了,连续打了几天电话都找不到人影。”不过老马坚定地说,“再做做老伴的工作,就是价格再低,我也要把这毛驴处理掉。”

    (记者武敌、徐伟)新华社太原10月7日电

 
为了百姓餐桌上的一碗好饭 粮食品种升级满足舌尖上的新期待
为了百姓餐桌上的一碗好饭
粮食品种升级满足舌尖上的新期待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丰收在望。种好粮、产好米、吃好饭,一头连着农民的腰包,一头牵着百姓舌尖上的新期待。
 
  九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稻虾米”“富硒米”“小包米”……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曾经一碗普通的大米迎来新的“打开方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尝得到的喜悦。
 
“虾稻共育”让大米更美味


 
  加点猪油和白糖,严控水量和火候……这是湖南省南县金之香米业的销售总监王敏和同事们,经过整整一年的摸索,发明的“煮饭秘籍”。
 
  “一年的反复试验,就为了让我们生产出来的好米,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煮出一锅好饭。”王敏说,厂里出产的“稻虾米”最便宜的每斤8.8元,最贵的每斤68元,不管买哪一种,都配有一份“秘籍”。
 
  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是个传统农业大县。过去,稻米品质不高,为了扩大市场,一些米厂之间打“价格战”,每斤大米顶多卖两元,利润只有一两分钱。
 
  王敏所说的“稻虾米”给这里带来了转机。2015年,南县开始选育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的优质稻品种。每年春天将小龙虾的虾苗投放到田间,初夏时节收完虾,再种一季水稻。“小龙虾+优质稻”的模式,让一亩稻田的平均收入超过3500元,比过去翻了好几番。
 
  不仅虾肥稻香,生态也更安全。对农药化肥,小龙虾是最敏感的“质检员”,可以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
 
  “2018年,‘稻虾米’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县副县长武深树介绍,目前全县稻虾种养规模达50万亩,年产小龙虾8万吨,“稻虾米”24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王敏还记得,去年12月,自己去香港参加一次农产品展销会的情形。刚开始,展台前的人并不算多,王敏便照着“煮饭秘籍”煮出一锅“稻虾米”。“开锅时,大家立刻就被香气吸引过来了!”王敏说,不到10分钟,带去的大米就以每斤20港币的价格被一抢而空。
 
  过去在南县,一些餐馆里的米饭都免费提供,但“稻虾米”正在渐渐改变这个传统。一位餐饮从业者告诉记者,自家店里一桶米饭已经卖到15元,一些顾客的“饭量”却是过去的两三倍,“菜反而卖得少了”。
 
“加点功能”让大米更营养


 
  硒,这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几年前,对于老农民金宝军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如今,喜获丰收的他在黑土地上收获着新“硒”望。
 
  黑龙江省方正县三面靠山,一面临江,耕地面积126万亩,其中水田达100万亩。世代务农,金宝军靠十几亩水田,一年只有2万元的收入。种植方式单一、农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曾一度困扰这个“鱼米之乡”。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一项土壤硒分布研究发现,我国土壤硒含量较低,需要外施硒肥弥补不足。
 
  百姓餐桌上的健康需求吹来一场田间变革。为了让大米更有特色,方正县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探索富硒大米的生产方式。
 
  “让水稻‘吃饱’,才能长出富硒大米。”每年8月,几十架无人机和施肥机在稻田上作业,通过喷洒叶面肥,提升水稻中硒的含量,种出的大米可以帮助人体补充微量元素。
 
  “我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解,就是市场上需要啥,消费者想吃啥,农民就种啥。”金宝军说,现在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不少人点名要咱的富硒水稻。”
 
  市场的热捧最有说服力。今年,方正县投入650万元,免费为农户提供硒肥和技术服务。全县富硒水稻种植已由最初的1个村、100余户,扩大到8个乡镇、1万多户,种植面积达62万亩。火起来的“富硒米”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为了满足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方正县里的一家企业今年建起了一条年产60万吨的富硒大米生产线。从大米脱壳到加工包装整个流程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企业负责人顾冰松说,新加工方式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保证了生产安全,让更多百姓吃上健康、营养的富硒大米。
 
  如今,当地新一批“富硒米”订单即将出库,金宝军也盘算着把即将收割的新米,邮寄给远在青岛的亲戚尝尝。
 
“按顿包装”让大米更新鲜


 
  “一小包是220克,能蒸出三碗米饭。一次拆一包,正好够三口之家吃一顿。”在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兴德村,物元农场营销总监陆晓泉向记者介绍。她手里托着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包米”,如同小零食一般,模样可爱。
 
  随着金黄的水稻进入收获季,1000多亩有机稻田收割已接近尾声,一车车水稻正进仓入垛。和村民们过去成吨成吨的卖大米不同,农场把新收获的水稻,带着稻壳储存在仓库里,这种方式在农村并不多见。
 
  “有订单才加工,带壳储存更保鲜,大米品质更好。”陆晓泉说,“小包米”17.8元一包,不仅方便食用,还利于储存,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每年35万斤的产量,当年就能销售一空。
 
  不仅卖大米,农场还面向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在他们的客户微信群里,专门的营养师不断根据客户的个人口味和身体健康状况,推出定制食谱。农场的有机大米每斤20多元,依然十分畅销。
 
  为何如此受欢迎?包括陆晓泉在内的农场经营者,都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五年前,他们来到兴德村流转土地、建加工厂,选择有机肥料、人工除草、生物防虫,稻田里还养起了鸭和蟹。
 
  当时,种了20多年水稻的村党支部书记国洪义说,这些娃娃们还是太年轻,哪懂庄稼地里的事儿。没想到,好一顿“折腾”下来,让村民们开了眼,也服了气,开始跟着这群大学生一起干。
 
  如今,农场凭借标准化种植管理和电商销售平台,种植的有机大米供不应求。农场还搞起了“私人订制”,消费者可以租一块田,通过田间的摄像头,就能够看到大米从播种、生产、收割到加工的全过程。这种私人订制服务已经覆盖500多个农户,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在希望的田野上,欣欣向荣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开启崭新气象。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作物订单生产面积增加1200多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增加300多万亩,优质稻谷面积增加150多万亩。各地因地制宜,正在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和多种形式的高效种植模式。(执笔记者:李凤双、杨思琪,参与采写:于文静、周勉、薛钦峰、王君璐)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上海旅游节30年见证中国扩大开放足迹
上海旅游节30年见证中国扩大开放足迹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陈爱平
 

 
  23天,2570万人次中外游客参与,6日晚间闭幕的2019年上海旅游节创下历史新高。
 
  创办于1990年的上海旅游节30年发展变迁,折射中国推动文旅合作,见证中国扩大开放。
 
  不仅是“全城狂欢”,也让各国宾客联欢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14日拉开帷幕的上海旅游节为中外游客呈上“文旅盛筵”:79家文化和旅游场所推出半价惠民活动为历年最多;100项文旅活动在上海各区相继开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六个中心城区推出87条“建筑可阅读”微旅游线路;沪苏浙皖联合在沪举办“长三角一体化文旅集市”,展现区域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黄浦江游览项目进一步升级,国庆期间浦江两岸上演灯光秀,点亮上海“不夜天”。
 
  主办方统计,创办于1990年的上海旅游节首届举办时吸引了50多万中外游客,而今年旅游节吸引了2570万人次中外游客参与,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城狂欢节”。
 
  “以前‘十一’黄金周到来前总愁着去哪里玩。近年来,光是体验旅游节相关活动,整个国庆假期就很忙。”50岁的上海市民周勃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旅游节多项活动吸引众多外国表演团队和游客参与,是促进各国人民共享欢乐、彼此了解的“联欢会”。
 
  来自捷克、德国、斯洛文尼亚、法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表演团队不仅在旅游节开幕巡游中呈上精彩节目,部分表演团队还在上海17处公共场所奉上了70余场公众演出。
 
  “今年,境外表演团队不仅带来各地特色民俗歌舞,有的还演奏《长江之歌》《上海滩》以及《我和我的祖国》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些表演让人倍感亲切。”32岁的上海市民王欣说。
 
  48岁的巴基斯坦人祖贝尔·西迪基一家新乔迁至位于上海西南的华漕镇后,体验了旅游节经典活动“国际家庭日”。他说,琳琅满目的各地美食、欢畅的音乐会等节目,让正在上海上学的两个女儿兴奋不已。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于秀芬说,国内外游客在上海旅游节期间共享欢乐,这体现出,文化和旅游是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各国人民增进彼此友谊。
 
  游客有来有往,国际文旅交流合作更频繁


 
  业内人士指出,30年来上海旅游节参与游客人数增多、观众游客来源地扩大、节庆活动更为丰富,这是中国旅游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    
 
  统计显示,自旅游节创办至今已至少吸引3万人次的外国表演团队成员及其家人来上海表演和旅游。“绝大多数表演团队来中国都是各自承担经费。他们不远万里而来不仅希望展现自己国家的魅力,也期待进一步了解中国。”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说。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回忆,30年前上海等城市入境游客以来华投资的商旅客为主;伴随着中国扩大开放,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人入境游客来到中国,他们以体验中国人生活、了解中国文化为主。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893.71万人次,其中以参加商务活动为目的的占比34%,而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占比20.4%,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占比为17.7%。
 
  “我第一次到上海是2001年,当时上海沿街店铺、道路标志都是中文,入境游客需要导游和翻译。如今,上海主要的交通枢纽、公共场所、景区导览语言包括了中文、英文以及法文、日文等,自由行也很轻松。上海是全球最有包容度、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西迪基感慨道。
 
  30年间,我国出境游市场发生了更为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中国自2012年以来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资源市场。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服务进口报告》显示,2012至2017年,中国对世界旅行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为56.3%,居世界第一位。
 
  尤其是,几年前对中国游客还相对小众的“一带一路”沿线目的地,如今已成为人们出境游的首选地。携程、驴妈妈等旅游平台预订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前十大出境游目的地中,绝大部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伴随游客旅游半径扩大,各地旅游管理部门、企业合作日益深化。以今年旅游节举办为契机,上海与布达佩斯、金边、曼谷、清迈、大马尼拉和全罗南道等签约共建“一带一路”友好城市文旅联合推广网络,加强在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促世界共享繁荣


 
  业界分析,旅游是最快反映经济形势的行业之一,上海旅游节庆活动更丰富,我国旅游市场持续扩容,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促进沿线经济繁荣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家喻户晓。众多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援助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我们非常感激中国和中国人民。”西迪基说,近年来很多巴基斯坦人来到上海旅游,这其中既有来中国寻找市场机遇的客商,也有经济条件改善后前来中国体验观光的游客。
 
  紧随旅游节后,西迪基将忙碌起来。他所在的公司,总部位于荷兰的昕诺飞正紧锣密鼓筹备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基于去年参展首届进博会成果,昕诺飞今年不仅扩大了参展面积,还将展示最新的照明技术。
 
  在去年首届进博会上,中国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以旅游业为例,今年以来,沪苏浙皖文旅部门及有关机构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合作体制机制,构建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于秀芬介绍,上海及长三角省市将进一步深化区域文旅合作协调机制,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促进中外游客“畅游长三角”。
 
  “更高品质的对内、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更多外国人来中国及更多中国人走出去,人们在旅途中将更进一步了解彼此、增进友谊;也将为各国带来更多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共享发展机遇。”何建民说。
 
讲好回归前后故事 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 习近平主席回信问候勉励澳门退休老人在澳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讲好回归前后故事 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
习近平主席回信问候勉励澳门退休老人在澳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7日,为老人们代笔给习主席写信的马腾(中)在朗读回信。  新华社记者郭鑫摄
 
 
 
10月7日,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老人陈雨莲(中)在活动中发言。 新华社记者郭鑫摄
 
  
  新华社澳门10月7日电(记者郭鑫、胡瑶)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6日给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和勉励,并祝全国的老人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习近平主席饱含深情的回信,在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老人中间,在澳门养老、社服领域以及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他们感谢习主席对澳门老年人的关怀和祝福,表示一定多向澳门青年讲好回归前后的故事,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继续做好澳门养老、社服工作,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机构。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澳门期间,曾到中心亲切看望。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我们都很想念习主席,就提议给习主席写封信。提议之后就起稿,起稿之后就找代笔,我很幸运就成为代笔了。”颐骏中心书法老师马腾开心地说。
 
  马腾说,读了习主席的回信感受很深,因为这10年澳门发生了沧桑巨变,祖国好,澳门更好,祖国强,澳门更强,所以要更加努力去做好。澳门的老人非常幸福,医疗、养老都有补贴,住房也有保障。“我们要把爱国爱澳的精神传下去,祖国这70年的发展真的不简单,一定要让年轻人都知道,都清楚。”
 
  指着10年前习近平到颐骏中心看望老人的照片,当时在现场的陈雨莲老人激动地说:“10年过去了,我们又想起给习主席写信,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习主席的回信,真的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她介绍:“习主席要我们把爱国爱澳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以身作则,我的孙女那辈也在澳门做义工积极为社会服务。”
 
  澳门街坊总会是历史悠久的爱国爱澳社团,也是澳门最大的社会服务提供者,有“澳门最大的居委会”之称。街坊总会理事长吴小丽说,今天是重阳节,迎来了习主席的回信,特别有意义。习主席关心关怀澳门长者,惦记着澳门的长者,大家心情特别激动,非常感谢习主席回信。
 
  颐骏中心的义工都在45岁以上,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吴小丽说,这些长者差不多每天都过来参与义务工作,关怀、探望和慰问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参与不同的社会事务,所以他们活得特别开心,很充实,很幸福,也很感恩澳门今天平稳的生活,而这些离不开中央给我们的支持。
 
  吴小丽表示,澳门街坊总会将继续做好长者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习主席在信中也提到要参与好大湾区的发展,街坊总会去年底在中山市成立了办事处,在横琴设立的综合服务中心下个月也将开幕,目的就是既为澳门的老人提供服务,也把澳门在社服、养老工作中好的理念、做法带到大湾区,共同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为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收到回信后,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代表特区政府由衷感谢习主席的关心。他表示,习主席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不仅是对澳门街坊总会颐骏长者义工组全体成员的问候,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和中央政府对澳门广大长者居民的关爱。回信高度肯定澳门居民的爱国爱澳情怀,也对爱国爱澳事业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广大居民而言,是巨大的信任和鼓舞!
 
  澳门特区候任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及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全澳居民所见证与参与,更为自己作为中国人感到由衷骄傲。经历过此历史转变年代的澳门人,有责任按习主席的希望,多向澳门青年讲回归前后的变化,让青年了解来之不易的“一国两制”实践所走过之路,鼓励青年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
 
  负责社服养老等事务的澳门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对收到习主席回信深受鼓舞,表示将继续与民间机构及全民社会共同努力,为长者营造更佳的养老环境,支持他们实现老有所为的生活愿景。
 
  澳门社会服务领域的人士也热议习主席的回信。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理事长梁伟峰表示,习主席的回信饱含对澳门长者、澳门同胞的真挚感情,是对“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充分肯定,充满对建设好澳门的殷切期待,我们深受鼓舞、激励。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必须讲好国家沧桑巨变的故事,讲好澳门飞速发展的故事,坚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建设者本色,团结好、服务好澳门广大劳动者,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书写澳门新的美好篇章。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理事长林婉妹说,习主席的回信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关心、中央对特区的厚爱、国家领导人对澳门长者和澳门同胞的真情。“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是建设澳门和谐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长幼和乐、薪火相传是建设更加美好澳门的重要保障。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通过与民间机构合作,共同构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共融社会,澳门目前共有86家机构(项目)为长者提供社区、家居照顾及支援、日间护理、紧急呼援等专业服务,全部由爱国社团等社会机构负责运营,背后还有一支由不同年龄和背景人士组成的义工队伍作为支撑,使长者们得到适切的关怀和照顾,营造了爱老、敬老、护老的社会氛围。
 
 
中宣部授予陈俊武“时代楷模”称号
中宣部授予陈俊武“时代楷模”称号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为新中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他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陈俊武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陈俊武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陈俊武的亲属、同事、学生,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一九七六年:十月的胜利
一九七六年:十月的胜利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976年,我国发生了一连串震撼世界的大事。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4月,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发生后,邓小平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7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逝世。7月28日,河北唐山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9月9日,党、国家、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逝世,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毛泽东逝世前后,“四人帮”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中央领导同志共同研究和反复商量,并征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同意后,决定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四人帮”采取断然措施。

  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等在中南海坐镇指挥,以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形式,宣布对王洪文、张春桥进行隔离审查,同时对江青、姚文元也进行了隔离审查。就这样,前后不到一个小时,没费一枪一弹,没流一滴血,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党中央还采取有力措施粉碎了“四人帮”集团在上海的骨干分子发动武装暴乱的图谋,对“四人帮”在其他各地的帮派骨干也采取果断措施,保证了全国政治局势的稳定。

  10月18日,中共中央正式向全党公布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全国亿万群众衷心拥护。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创造了前提。共和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深藏功名三十三年 扎根农村为民奉献 诠释共产党人为民初心 上甘岭战斗英雄解甲归田之后……
深藏功名三十三年 扎根农村为民奉献 诠释共产党人为民初心
上甘岭战斗英雄解甲归田之后……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战后中朝两国均授予其一等功。然而,退伍复员后整整33年,他几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堪称传奇的功绩,也没找任何一级组织提出哪怕是正常安排工作的请求,只是默默扎根农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甚至为了给村里修路不惜个人举债。

  他就是重庆91岁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蒋诚,他用一心为国不求回报、扎根农村为民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深藏功名33年,从未向组织张过口


  在蒋诚的老家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广福村采访,很多人反复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一个偶然机会有人从档案馆看到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可能谁都不会知道他们身边还有这么一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然而蒋诚的士兵档案和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签发的这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清楚地记载了他的功绩:

  蒋诚,1928年出生于合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底参军入伍,朝鲜战争爆发后编入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担任重机枪手,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因作战勇猛,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蒋诚随部负责坚守537.7高地。

  这份1953年寄给重庆合川政府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详细记录了蒋诚在这次战役中取得的战功: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班里战士们在严密敌炮封锁下,以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还击落敌机一架,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在这次惨烈的战役中,蒋诚被敌机炸弹弹片炸伤,经过紧急抢救保住了性命,右下腹部永远留下了一道约6厘米的伤疤。

  “那时候我们只知道哥哥上过朝鲜战场,他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过自己立了多大的功,更别说拿着功绩去要什么待遇了。”蒋诚79岁的弟弟蒋启鹏说,直到1988年这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被发现,当地政府按相关规定给予其“全民职工”待遇,这一年他已60岁,享受工人退休工资,每月80元,从来没有向组织开口要求过什么。

不惜个人举债为全村修路


  1955年2月,蒋诚复员回家后重新做了一名农民。他的士兵档案中保存着的一份《返乡生产计划决心书》这样写道:“祖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干好革命业务工作。”

  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回乡后,受过重伤的蒋诚毅然投身到艰苦异常的地方铁路建设中,一干就是9年。铁路建成后又继续回乡务农,因有一手种桑养蚕的好技术,被乡农技站选中为当地群众传授桑蚕技术,一干就是24年。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蒋诚为国为民奉献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广福村党支部书记杨元蛟说,20世纪80年代,隆兴的群众出行特别困难,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长10公里的砂石路解决基本的出行难题,因为蒋诚在村民中的威信高,就安排他负责。

  沉默寡言的蒋诚二话不说就带领全村人开了工。“那时候国家穷,乡里修路大都是村民出工出力,路修到一半上面拨下来的钱就没了。”村民曹继前说,蒋诚只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干,钱我去想办法。”很快,工钱来了,甚至连每天的工分标准也没降低。修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直至完工。

  事后,蒋诚才告诉二儿子蒋明辉,钱是他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借的,一共2400元。那时2400元可是笔巨款,蒋明辉说当时他刚工作3年,一共攒了不到1000元。父亲和他们兄弟几人商量“父债子还”,父子卖了房又借了些钱还清了贷款,还是不向组织、群众张口要一分钱。

老兵精神激励一代代人不忘初心


  2015年,蒋诚所在的广福村脱贫攻坚发展油橄榄种植项目,已是87岁高龄的蒋诚第一个带头将全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并自告奋勇给其他村民做劝导工作。

  “老爷子这么些年对村里贡献不少,年纪虽老但威望极高,经他劝导的村民,全部都同意流转土地。”杨元蛟说,村里棘手的村民矛盾,只要蒋诚出马,基本都可以调解。

  蒋诚有四个孩子,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都勤勤恳恳,家风淳朴。大儿子蒋仁君说,父亲虽然话不多,但对他们要求很严格。1974年,蒋仁君前往西藏参军。“送我去部队前,爸爸只交代了我三句话:当兵就要准备牺牲;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我是国家的人,我还要为国家做事的!”这是老伴陈明秀劝蒋诚换下那条老旧的绿军裤时,蒋诚倔强地、嘟囔着说出的话语。几十年来,蒋诚只穿绿军装。杨元蛟说,老爷子一辈子对党忠诚,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重庆合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远明说,蒋诚等老一辈革命军人身上共同的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无所求的奉献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一代代后来者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记者陈国洲、周闻韬)

    新华社重庆10月7日电

 
彭定康,自我锁定为无理、虚伪、 偏执、冷血、无耻的代名词
彭定康,自我锁定为无理、虚伪、
偏执、冷血、无耻的代名词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血淋淋的断指、重度灼伤坏死的手臂、血流披面的头部……依法维安的警察和遵纪守法的民众遭遇蒙面的违法分子暴力袭击,一幕幕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深感愤慨的画面几个月来在香港不断出现。然而一些西方政客故意视而不见,刻意颠倒黑白,为了自己那点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置法理、公义、人道于不顾,为暴力辩护、为暴徒张目。那个一直不甘寂寞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就是其中“佼佼者”,其日前妄称香港特区政府制订《禁止蒙面规例》是“疯狂之举”的言论,完全将自己锁定为无理、虚伪、偏执、冷血、无耻的代名词。
 
  不断升级的暴力行为正把香港引向危险的深渊,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举措止暴制乱。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同行政会议决定,引用《紧急情况规例条例》订立《禁止蒙面规例》,迈出了整肃社会秩序的重要一步。这是让暴徒罪行无所藏匿逃遁的合情合理合法之举,有助于从根本上止暴制乱,真正让香港回到正常轨道,得到了香港社会各界主流民意的肯定和支持。
 
  近四个月来,蒙面暴徒肆无忌惮打砸抢烧,疯狂攻击围殴警察、市民和旅客,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严重破坏香港法治,香港市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彭定康完全无视发生在香港的种种暴行,完全漠视香港大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把暴徒说成是“人民”,把特区政府为止暴制乱、保境安民而制订《禁止蒙面规例》的正义之举说成是“绝对疯狂”。但凡明点事理的人,都看得清楚,此人从头到尾种种说辞都毫无根据,是非不分。此人与那些暴徒一样,都是与香港安宁和港人福祉为敌、与公理正义人道为敌的冷血狂徒。
 
  制订《禁止蒙面规例》符合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奥地利等西方国家和美国多个州早已制订类似法律。英国更早在1723年就出台了“反蒙面法”,并实施长达100年。为应对2011年发生的抗议示威和骚乱,英国政府再次引入“反蒙面法”。按照彭定康的说法,英国政府早就“疯狂”久已。彭定康玩弄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已无耻到极致,其虚伪的嘴脸也已定格成其政治人格的“写真”,为世人所唾弃。
 
  彭定康公然对暴力行为进行美化,为暴力分子开脱,颠倒黑白地攻击特区政府和中国政府,这些无理无耻的涉港谬论,只是再次自我诠释了其丑陋的政治品性,亦再次充分暴露了西方反华势力的粗暴野蛮和险恶居心。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坚决回击彭定康之流西方势力干预香港、祸害香港的疯狂罪恶勾当。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3名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名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和苗、付一鸣)瑞典卡罗琳医学院7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评奖委员会强调,今年的获奖成果为人类开发出“有望对抗贫血、癌症以及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已经与三名获奖科学家取得了电话联系,三人均表示“很高兴能够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凯林1957年出生在美国,现就职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拉特克利夫1954年在英国出生,现就职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塞门扎1956年出生于美国,现就职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三名科学家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91万美元)奖金。
 
 
链接:揭开细胞与氧气“互动”的神秘面纱


 
  氧气是我们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早在几世纪前,人类就意识到了氧气的重要作用,但是细胞如何适应变化的氧气水平长久以来仍是“未知数”。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三名科学揭开了细胞如何与氧气“互动”的神秘面纱,并因此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评奖委员会说,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成有用的能量,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长期不为人知。今年的三名获奖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并确认了“能够调节基因活性以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中一个最基本的适应性过程的机制”,为我们理解氧气水平如何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人类和其他动物演化出一套确保向组织和细胞充足供氧的机制。例如,人类颈动脉体中就含有感知血氧水平的特殊细胞。193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授予相关研究,当年获奖研究揭示了颈动脉体在感知不同血氧水平后,是如何与大脑交流从而调节呼吸频率的。
 
  除了颈动脉体对呼吸的调控机制,动物对供氧还有更为基本的生理适应机制。比如红细胞可为身体各组织运送氧气,缺氧情况下,一个关键生理反应是体内名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激素含量上升,从而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红细胞以运送氧气。自上世纪90年代起,拉特克利夫和塞门扎就开始探索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
 
  二人都研究了EPO基因与不同氧气水平的“互动”机制,最终发现了在低氧环境下起到“调控器”作用的关键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HIF不仅可以随着氧气浓度改变发生相应改变,还能调控EPO表达水平,促进红细胞生成。塞门扎探明了HIF实际上包含两种蛋白质,分别为HIF-1α和ARNT。
 
  科学家们还发现,当氧气水平上升时,体内HIF-1α数量会急剧下降。它是如何在富氧环境下被降解的呢?
 
  正是肿瘤专家凯林在研究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希佩尔-林道(VHL)综合征时,解开了这一谜团。他的研究也因此与上面两名科学家的研究联系到一起。凯林发现,VHL综合征患者因VHL蛋白缺失饱受多发性肿瘤之苦。典型的VHL肿瘤内常有异常新生血管,这可能与氧气调控通路有关。在后续研究中,他又发现,正是VHL蛋白通过氧依赖的蛋白水解作用,负向调节了HIF-1α。
 
  揭示细胞的氧气调控通路,不仅具有基础科研价值,还有望带来疾病新疗法。比如,调控HIF通路将有助于治疗贫血;而降解HIF-1α等相关蛋白有可能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有助对抗需要新生血管供养的恶性肿瘤。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
 
“东北现象”集中爆发地浴火重生继续挺起工业脊梁 “东方鲁尔”沈阳铁西区蝶变记
“东北现象”集中爆发地浴火重生继续挺起工业脊梁
“东方鲁尔”沈阳铁西区蝶变记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沈阳10月6日电(记者陈梦阳、石庆伟)这里是新中国工业摇篮,被称为“东方鲁尔”。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5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在这里诞生。
 
  历经辉煌与阵痛,如今的沈阳铁西区,继续挺起工业脊梁,加速新一轮振兴。
 
这里曾充满激情,充满力量


 
  国庆节前,一个名为《小巷·时光隧道》的图片展刚刚结束。“近百幅照片都来自社区居民,以百姓视角展现铁西区70余年沧桑变迁。”铁西区高楼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敏告诉记者。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百废待兴。在党的领导下,铁西区工人喊出“让工厂冒起烟来”的激昂口号,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他们不分昼夜清理被严重破坏的厂区,让80多家工厂相继复产。他们从废铁堆里拣出零件修复设备,炼出第一炉钢水。
 
  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有3个布局于此。“东方鲁尔”迅速崛起。
 
  火红年代,激情勃发。赵国有、马恒昌、张成哲……一批批劳模尖兵,创下一个个生产奇迹。大批工业品源源从这里运向全国,支援建设。
 
  翻开《铁西区志》,1957年,这里生产的普通车床、凿岩机、滑翔机、橡胶船、25吨塔吊起重机等一系列装备产品,均占全国份额100%。
 
  至1984年,这里上缴的利税,是国家投入的5.34倍。还先后输出2.3万多名企业建设者,援建全国500多家企业,播撒工业化火种。
 
  远远望去,重达60吨、六七层楼高,名为“力量”的吊钩雕塑,矗立在铁西区街心,仿佛力拔千钧,昭示出力量所在:
 
  人民大会堂、大庆油田、武汉长江大桥、三峡电站、青藏铁路……一个个大项目上,都有“铁西装备”的身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系列大工程里,都铭刻着“铁西贡献”。
 
这里曾遭遇阵痛,艰难转型


 
  事物发展总是曲折向前。
 
  林立的烟囱、轰鸣的机声、上下班的滚滚人流,仿佛一夜间凝固——曾铸就无数辉煌的沈阳铁西区,在从计划向市场转型中,遭遇空前困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区数千户工业企业,五分之四停产、半停产。街边的厂房,都看不到一块没破的玻璃了。”铁西区政府一位部门负责人回忆,“30多万名工人近一半下岗放长假,生活困顿。”
 
  机制僵化、设备老化、负担沉重……“东北现象”集中爆发。
 
  阵痛中,铁西区艰难转型。
 
  开展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保体系,兜住民生底线。十几万名失业工人并轨社保。
 
  推进“东搬西建”,产业升级。老城区200多家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到开发区重建,利用土地级差收益,改造重组,强筋壮骨。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记者看到,昔日“亏损一条街”的北二马路,已成为商家云集、人流熙攘的繁华商业街。服务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破解“钱从哪来、人往哪去”两大难题。
 
  进入21世纪,党中央着眼全局,吹响振兴东北号角,出台一系列振兴政策,新铁西重新站起。
 
这里正浴火重生,加速振兴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论是美国的工业锈带,还是欧洲的鲁尔、曼彻斯特等老工业区,都曾长期陷入转型之困。
 
  新一轮工业革命日新月异,老工业基地能否再挺脊梁?
 
  加强创新,让老国企再现生机。今年以来,沈鼓集团、方大集团东北制药等企业车间里,再现挑灯夜战赶订单的繁忙场景。
 
  “市场越严峻,我们越咬紧牙关搞创新。”沈鼓集团副董事长孔跃龙告诉记者,“10万大空分、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首台国产AP1000核主泵等大国重器,相继突破,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国产心脏’。”
 
  扩大开放,让老产业持续升级。铁西中德装备园内,宝马一马当先,集聚大批优质供应链企业入驻。“我们扎根中国,出口全球。”华晨宝马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说。宝马正增资30亿欧元扩产升级,建设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附近,民企远大集团的电梯,正借力“一带一路”进军海外。
 
  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破解顽疾。国资国企改革提速,沈机集团实施重整,重塑产业龙头。北方重工、东北制药等国企实施混改,引入民企控股,激发内生动力。
 
  “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助力振兴!”铁西区代区长郭忠孝说,“今年以来全区又新引进恒大新能源电池、赛轮轮胎智能工厂等重点项目104个,总投资1833亿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血脉持续涌动70余载,“东方鲁尔”已铸就工业史上的奇迹。街口,一座红色凤凰雕塑背负火球,昂首向天。未来,这里必将涅槃重生,再创辉煌。
 
重庆“宠游客”给旅游城市上了一课   国庆长假期间,“网红城市”重庆再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为了给外地游客游览提供方便,有关部门一天内多次给市民发送提示短信,呼吁大家错峰出行。“要看洪崖洞,给你封一座桥;要看轻轨穿楼,给你修观景台;怕火锅辣,给你清汤、微辣和鸳鸯锅……现在过国庆节,给你腾出一座城,这样人性化的城市只有重庆了!”重庆“实力宠游客”让外地游客感到欣喜,更让广大网友对这座城市心生向往。
  按理说,善待外地游客本是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为何重庆“宠游客”能收获一大波点赞?——寥寥数字的短信提示看似不起眼,背后却体现了“做绣花功夫”的城市管理理念,体现了一座旅游城市通过细节提升美誉度的努力。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和旅游消费升级,走马观花式旅游已无法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到此一游”正在成为过去时,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正成为主流。面对游客的高层次需求,景区光有“颜值”没有内涵显然不行。职能部门不仅要能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还得让他们有“还想再来一次”甚至“来了就不想走”的欢乐。
  “实力宠游客”的主要启示,在于精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不能围绕游客的痛点改善服务,就无法赢得好口碑。那些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如果真想从旅游业中持续受益,就需要多下“绣花功”,在提升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景区能不能解决游客如厕难的问题?能不能让公厕不臭?
  事实上,除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短信提醒,重庆还做了很多提升旅游体验、保障出行安全的工作。据报道,为了缓解客流压力和保障秩序稳定安全,重庆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措施,包括分层控制、进出分流、外围疏导等。这就是诚意,这也是行动,这就是“教科书”。
  如今,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之一。如果旅游城市都能像重庆这样,有更好的管理理念、更细致的工作举措,让游客感觉钱花得值、游玩得好,我们的旅游业才能迈上新台阶,建设“旅游强国”才有更坚实的支撑。
                 (王石川、刘晶瑶)
京张高铁北京北动车所投用
京张高铁北京北动车所投用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10月7日,中铁七局工作人员在京张高铁北京北动车所巡视检查。
    日前,京张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京张高铁北京北动车所也随之投入使用,未来将承担京张高铁动车组的检修和整备等工作。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终点为张家口站,正线全长174公里,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开通运营后乘高铁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综合施策源头治理,构建欠薪监管长效机制 云南: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综合施策源头治理,构建欠薪监管长效机制
云南: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昆明10月6日电(记者林碧锋)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公布欠薪“黑名单”、推动监管形成合力……今年以来,云南综合施策完善农民工欠薪源头治理,加大查处打击力度,探索构建农民工欠薪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冬病夏治”: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


 
  为解决农民工年关讨薪难(“冬病”)的问题,云南于今年5月底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以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治理为重点,强化源头和过程监管,并拓宽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渠道。
 
  此次行动重点围绕排查、整改、抓查、宣传等方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根据相关方案,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工程建设项目逐一排查欠薪隐患苗头,不留死角,摸清底数。
 
  同时,全面排查历史欠薪存量案件,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账;全面排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及国企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推动这两类项目的欠薪案件“两清零”,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通过此次行动,云南共排查在建工程项目7344个,同时进一步推动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及维权信息公示等各项工资支付保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
 
公布“黑名单”:强化联合惩戒力度


 
  为加大对欠薪失信用人单位及个人的信用惩戒力度,云南实行欠薪举报投诉信息“件件登记、认真调查、及时回复”制度,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并及时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
 
  云南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黑名单”实行动态管理,用人单位或个人达到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的列入、移出、续期、更正等条件的,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要求,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今年以来,云南已向社会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39条、重大欠薪违法案件61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70件;查处拖欠工资类违法案件273件,为547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5600余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湖北远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因拖欠330名劳动者工资703.4万元,于今年1月15日被列入“黑名单”;云南文山麻栗坡县天雄锰业有限公司拖欠157名劳动者工资207万余元,被责令限期改正、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此举旨在发挥信用惩戒威慑作用,提高欠薪违法成本。”云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欠薪违法用人单位及个人的相关信息,将被录入“信用中国”网站和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入诚信档案,相关部门将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
 
长效监管: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今年8月,在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一排水管网建设工程中务工的21名农民工,多次向施工方讨要工资未果,就到漠沙镇劳动监察大队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受理并展开调查,经调解协商,很快便追讨回劳动报酬2.8万余元。
 
  云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云南着力拓宽农民工举报投诉渠道,广大农民工可通过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热线电话、各级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窗口、信件等渠道举报投诉欠薪违法行为。
 
  为探索构建农民工欠薪监管长效机制,云南省检察院、云南省人社厅共同出台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相关意见,提出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送、日常信息共享、专业问题互助等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促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云南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等法制宣讲活动,多形式开展根治欠薪法规政策宣传。
 
  “我们希望通过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让更多农民工吃下‘定薪丸’。”云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近两年来,通过狠抓欠薪治理机制建设和责任落实,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处,云南省农民工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和金额等指标持续下降。
 
嘉善:“地嘉人善”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尖兵”
嘉善:“地嘉人善”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尖兵”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嘉善县姚庄镇洪字圩,是嘉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自然村落。通过环境整治和文化修复工程,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嘉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俞菀
 

 
  善,是吴根越角的碧波,更是先锋之城的底色。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浙江嘉善“以善之名”,争做先行者和排头兵。
 
  这里,探索“善政走向善治”,不断创新突破体制机制壁垒;这里,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以爱与责任铸就新时代“善商”文明;这里,努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善居”之地,留得住乡愁,承得了梦想。
 
善治:小县城大开放,破壁求发展


 
  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关于“嘉善”地名由来的记载:“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郭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这其中,既有对嘉善人性格平顺豁达的赞赏,也有依法循礼的“善治”端倪。
 
  “上善若水”,是脱胎于农耕文化的智慧,更是嘉善人对社会治理的追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嘉善却面临“发展洼地”的窘境:距离上海、苏州、杭州三座大都市均在百公里以内,却没能挤进任何一座城市的核心发展区。没能借势“大树底下好乘凉”,反而落得“大树底下不长草”。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也糟糕,与百姓期待的“善治”目标相差较远。
 
  近十多年来,嘉善干群同心、全力建设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努力做好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接轨上海、统筹城乡发展三篇文章,全面探路县域科学发展,并交出了精彩答卷。
 
  翻开新的历史篇章,嘉善决心进一步做好“善政走向善治”的实践探索。“长三角一体化,不同于建设一座城市,开发一片区域,更多的是要在制度上创新突破,要积极探索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许晴说。
 
  嘉善与毗邻的上海、江苏区县携手,着力在“破壁”上下功夫。
 
  沪浙交界处曾有一座违建房,一半位于上海市枫泾镇菖梧村,一半位于嘉善县惠民街道曙光村。两年前,拆违工作因为地界问题被“卡”住。“业主不肯拆,甚至发动整个村村民在举证材料上签字,证明房子是建在上海地界上的,浙江无权拆除。”曙光村党委书记查云法说。
 
  2017年8月,上海市枫泾镇与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惠民街道,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形成“四方联盟·党建一体”的联动发展工作格局。将党建“神经元”接入彼此系统,大大提高了处理毗邻地区事务的速度、质量和能级。拖了两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得到妥善解决。
 
  2019年9月22日凌晨,受台风“塔巴”影响,与上海毗邻的嘉善俞汇村附近多处线路出现电杆断杆、倾斜,造成30个公变、4个用户专变失电。得益于两地之间建立的“跨省配网联络线”,嘉善出现失电,“上海电”迅速补上。曾经“近在咫尺”却又“电力割裂”的配电网刚性隔绝消失了。
 
  “以前遇到台风天气,断电抢修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基本上没有断过电。”嘉善县俞汇村村民曹立付,在苏浙沪交界地经营着一片52亩的鱼塘,当得知自己的老家,江苏省吴江区也即将纳入跨省配电范畴,他感到十分高兴。
 
善商:肩负爱与责任,方能走得长远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静静伫立在长三角城市中的许多民国优秀历史建筑,砖瓦上都刻有“泰山制造”4个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凝聚了百年前一批中国商人“实业救国”的雄心壮志。
 
  “诞生于1921年的‘泰山公司’为我国砖瓦工业革命之先声,开创了用‘土窑墩’烧制‘洋瓦’的先河,率先进行了窑墩燃料的改革。”《嘉善档案史志》编辑杨越岷说,“更重要的是,‘泰山公司’有了早期长三角跨区域合作的雏形,很多有识之士、商业巨子在嘉善办厂,而嘉善生产的砖瓦又为多地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后,“泰山”实业带来的思考依然深刻,奠定了“善商”之风的底色。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我觉得,那一定是把国家振兴和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始终不忘爱与奉献、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是能沉住气去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全球光伏应用制造商、地洲智慧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华军说。
 
  如今,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许多城市的郊区、农村,都用上了一种“太阳能路灯”。就算连续下雨两个月,遭遇台风断电,晚上的道路也再不会漆黑一片。这项技术,就来自张华军的企业团队。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说,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善商”的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善商”体现了自由、平等、效率和诚信的内涵,兼具道义和功利价值,无论对于今天中国的企业还是社会,都是意义深远的无形资产。
 
  为了让新时代“善商”之风带动城市发展、扩大辐射覆盖面,嘉善“拿权力开刀、从自身割肉”,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民资和外资鼓励类、允许类的企业投资项目推行“零审批”制度,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
 
  “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为嘉善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必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政府相关领域的改革,增强嘉善的竞争优势。”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徐鸣阳说。
 
  近年来,嘉善累计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4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企业最初看中的可能大都是嘉善的区位优势和土地空间资源,但当他们真正融入这里便会被“乐善好施”之风感染,让“善”的种子在企业文化中生根发芽。
 
  2019年7月1日,歌斐颂巧克力(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莫雪峰在浙江省嘉善县行政审批中心市场监管窗口,领取了首张经营场所冠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字样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先后与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签订联合举办“青少年研学基地”的协议。此后,又与中国儿童中心合作推进儿童关爱事业。
 
  “从生产中国人自己的巧克力品牌,到通过巧克力小镇的运营来传递情感文化,再到与教育部门合作创新‘食育’教育,我们就是希望企业的发展能更好地契合国家战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莫雪峰说。
 
善居:留得住乡愁,承得了梦想


 
  一定历史时期的高歌猛进,让嘉善“青砖黛瓦马头墙、一户一屋一河埠”的居住风情遭到了破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作坊经济所付出的代价,是随处可见臭水河、垃圾场。
 
  嘉善何以“跻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0年时间,嘉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低效项目;因地制宜修复生态系统、一村一策打造美丽乡村。激发县域深层次活力,努力让只有富裕企业才办得成的“亏本”环保,变成一种在经济上能“赢利”的绿色产业。
 
  2019年9月29日,正值嘉善县第三届善文化节在西塘古镇开幕。乘一叶扁舟,荡漾绿水之上,远处是大红灯笼高挂的街市,近旁是躺椅上品茗的老翁。“人在嘉善,触摸烟雨江南。”古镇民宿留言簿上,一位游客写下了惬意的感受。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善居”思想的基本特征。嘉善用实践证明,善居,是环境优美与人际和谐的兼顾。
 
  上海退休教师盛家龙,带着几千册藏书,住进了嘉善县天凝镇洪溪社区。“我是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人。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在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里的社区党建和村民文化也做得特别好,让我很有归属感。”
 
  盛老师口中的洪溪,曾经是出了名的“上访村”。村党委书记陈俐勤上岗后,盘活了村里的存量资产,创立了重大村务公决制,把广场舞跳上了中国达人秀舞台,让繁荣的农村文化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群众的向心力。
 
  “国庆前,我们为60岁以上的老村民办‘百家宴’,酒桌从村头延绵到了村尾,大家都好开心。我觉得,只有将善文化元素与新的生活理念融合,才能拓展‘善’的人居内涵。”陈俐勤说。
 
  在嘉善,“善居”是一种平安、健康和均衡的幸福:是村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9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最低,是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到达96.03%、99.30%;是全域学校“零差异”、城乡师资“零差距”、城乡学生“零择校”。
 
  “善居”,是留得住乡愁,也能承载梦想。嘉善,力争打造长三角最有“获得感”的城市。
 
  老家河南安阳的葛晓菊,刚刚成为新嘉善人。“2016年来西塘旅游时,就被这里的地嘉人善所打动。2017年,我决定到这里买房子。2019年,儿子跟着我来到嘉善。刚来就跑去图书馆,还跟我说,这里一张身份证能借10本书!相信他在这里肯定会有更好的前途。”
 
 
“中国式”养老打响“攻坚战”
“中国式”养老打响“攻坚战”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陈芳、屈婷、田晓航)老龄化浪潮扑面而来,“中国式”养老打响攻坚战。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消息,2050年前后,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7亿人。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一个艰巨任务。

  家住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的郑志梅老人骨折手术后,女儿不放心她一人在家,但因此就去养老院、去医院住也不合适。“幸好小区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就近康复、照料都方便,还有熟悉的老伙伴。”调查显示,九成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目前,我国着力发展依托社区的、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同时推进医养结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养老之路至关重要。”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说,虽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近2.5亿,但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的文化传统,“智慧养老”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让“老”在中国更有底气。

  从出台推进养老服务业纲领性文件,让老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愈加完备,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应对老龄化的脚步积极而稳健。

  16.3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746.3万张各类养老服务床位、93%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新时期养老服务攻坚正在交出扎扎实实的成绩单。

  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发展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不断健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中国式”养老攻坚还在路上。

 
当你老了,让我们一起呵护 破解老龄化挑战的中国探索
当你老了,让我们一起呵护
破解老龄化挑战的中国探索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在北京朝阳常营地区民族家园社区,100岁的老人哈云成(左)在家中扶着新安装的沿墙扶手行走(2018年7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新华社记者陈芳、田晓航、屈婷


  重阳节至,养老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这是一场你我皆置身其中的变化:每天两万多人进入老年,60岁以上老人近2.5亿……面对挑战,“中国式”养老,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新华社记者近日赴多地调研发现,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从保基本、兜底线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探索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最大群体:九成居家养老,能否过得更舒心?


  从清晨到黄昏,从公交站、公园到小区楼下的广场,随处可见老年人的身影。这时,你会深切地感到,老龄化就在眼前。

  中国有2.5亿老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英国总人口的3.76倍,日本人口的2倍,澳大利亚人口的10倍。

  庞大的群体背后,是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老年抚养比高的突出特征。中国,如何扛起如此艰巨的养老重任?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连续编制实施了五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均将老龄工作纳入其中。

  从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到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再到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养老政策表述一次次“升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搭建起了“中国式”养老的“四梁八柱”。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南京建邺区,一半以上老人“挤”在莫愁湖街道。在这个典型的老年人社区,养老机构少,公共设施差,想要安享晚年,还真是个愁事。

  探索家门口“抱团”养老——作为江苏省第一家由街道办事处搭台的“社区养老驿站”,莫愁湖街道目前下辖的13个社区都建起“养医康教”一体的养老综合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论是吃饭洗澡、日间照料,还是健康咨询、打牌下棋,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在城市乡村,都有像莫愁湖街道这样的聚居老区。老年人习惯老宅子。让居家养老成为老人暖心的“小港湾”,守住“乡愁”,就近“颐居”,是“中国式”养老必须攻克的难题。

  养老服务驿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多地开始探索以街道、社区为基点的就近养老模式,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盘活养老“一张床”,优化养老“一个圈”。

  在为政策叫好的同时,一些社区养老驿站也暴露出“服务下线”、收费偏高等问题。

  记者走访北京的一些社区养老驿站发现,晚上基本是无人值守,有的养老驿站,就餐、按摩、棋牌都挤在一间小屋。一些老人觉得别扭,不愿意去了。

  “饭菜好不好吃、贵不贵,老人夜里生病谁来帮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盆景”,而是为老年人遮阴挡雨的“森林”。

  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畅,中国正在着力破解更多“痛点”问题,政策的脚步声愈发密集——

  从今年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支持养老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老年人提供以居家为基础的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再到民政部发文要求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养老政策越来越暖心。

  “难中之难”:5000万失能失智老人,该怎么办?


  王琳(化名),50岁,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母亲78岁,阿尔茨海默病确诊7年。

  从最初的据理力争、委屈落泪,到现在掏出病历本、默默结账,今年以来,王琳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去菜店接回“买菜”不给钱的母亲。

  几乎每一位失能失智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家庭艰难挣扎的过往。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失能、失智老人群体达到5000万,总体疾病负担超过万亿元。

  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开出了“医养结合”的大药方。

  自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系列服务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到2万多家。不少家庭不必独自艰难负重前行。

  然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被公认为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难在何处?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说,难在它是一件专业的事,导尿管、压疮、吸痰、插鼻胃管,家里人基本搞不定;难在它是一件耗人的事,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得闲。

  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配置标准3∶1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然而,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却相去甚远。

  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为何却招不来人?技能要求高、苦脏累压力大、加薪空间小、医疗纠纷频发是主因。

  面对高龄失能人群快速增长的现状,护理服务能否跟上,最终决定着“老有所养”的整体水平。但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医养“两张皮”的现象长期以来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很多老年人向记者反映,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大医生”,而是专业化老年“照护师”,需要一个陪伴在身边、懂得基本医疗常识的人。

  中国老年医学会会长范利说:“这个人要知道给老人喂饭之后,如何不会发生呛咳、误吸而引起肺炎等。”

  此外,老年人对商业保险其实有多样化的需求,但有的保险公司一听投保人是60岁以上就摇头,可供老人选择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不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要求“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也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要在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权威人士表示,政府要下决心简化审批,取消不合理限制;发展医养保险,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打通医养结合“堵点”,必须啃下“硬骨头”。

  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我国加速攻坚照护难题,提出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发展包括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

  “医养结合是一个新生事物,难免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痛点、堵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下一步将推动医养结合在人员、医保、土地和租金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加快构建“医老、护老、养老、终老”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潜力“人口”:一半以上“活力老人”只能是包袱吗?


  一提到“老”,很多人就会有太多的精神负担和彷徨无措,仿佛一老就成了“包袱”。

  满足更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优雅地老去,也是“中国式”养老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浙江省舟山市的海岛学校,孩子们今年迎来12位“高龄”老师。这些不超过65岁的优秀退休教师来到这里发挥余热,给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学校“补血”,还能帮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让银龄教师“劳”有所得,舟山市教育局给他们每人每年10万元的讲学经费,报销一年两次的探亲交通费。

  得益于财政部、教育部实施的“银龄讲学”计划,4000名银龄教师将奔赴四川、重庆等多地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扶贫的战线上,他们将实现人生“下半场”的价值。

  我国2.5亿老人中,60岁到70岁的老人占一半以上,这些“年轻”的老人,国际上称他们为“活力老人”。

  “既然有银龄老师,就可以有银龄医生、工程师、志愿者……活力老年人是可以‘掘金’的优质人力资源,是最有潜力的老年人口红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

  记者了解到,在深度老龄化的日本,从出租车司机到便利店收银员,甚至是重体力劳动者,“银发族”活跃在各行业第一线的情景并不少见。

  吴玉韶说,整个社会都要树立积极老龄观,社会要鼓励老人参与,老人也要主动加入。“广场舞”可以跳,舞台还可以更大,要把“余生”变成“新生”。

  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鼓励其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传播文化、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已把老年人关爱服务和老年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83岁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三潜南海”、96岁的吴孟超院士依然在给患者做手术、协和退休名医生志愿队坚持为贫困地区义诊……这些勃发的精神力量是应对老龄化的内在动力。

  专家表示,国家在大力兴建和完善养老设施的同时,注重把老人的意愿和尊严放在第一位,突出“老有所为”价值的实现,让老人们继续承担社会人的角色,参与更多社会分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才有可能让他们更有尊严地“享老”。

  该补的课:每年2500万次跌倒,如何让老人不再举步维艰?


  “人口老龄化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革命”是好事,代表人活得越来越长寿,社会越来越进步,医疗卫生越来越发达。

  织起了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养老金“十五连涨”、近3000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我国不断夯实养老兜底保障基石,给越来越多老年人带去暖心“礼包”。

  “养老是社会问题。”李玲说,养老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式办法就是要调动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力量,尽可能用小投入解决大问题。

  公交车门槛高、地铁没电梯、公厕没扶手、红绿灯太短……在向快速老龄化转变的过程中,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成了公共场所里一道道“高墙”,让老年人举步维艰。

  位于厦门的神山三航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68岁的住户黄美英家中布局老旧,电线裸露。社区派专人走进黄美英家中,用防滑砖重新铺设地面,增加马桶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并对电线进行重新布设覆盖。

  在中国,老年人每年跌倒2500万次,60%的老年人意外跌倒发生在家中。一根电线、一条加热毯、一个玻璃杯……家里的小细节,成为老年人安全的大隐患。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下发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解决住宅“不适老”问题,把养老院“搬回家”,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老年人家庭安全网,已是当务之急。

  在上海,4万名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邻里网络,和高龄独居老年人结成了“老伙伴”,由政府补贴一些话费,没事打打电话、串串门,给他们更多的情感关爱。

  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我国开始着力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积极培育老年人用得上的产品和服务,不让互联网时代落下一个老年人。

  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相对单一、人手不够的问题,多地开始探索智慧养老,形成“一对多”模式,让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都可以加入养老服务,催生了更有活力、创造力的市场“单元”……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70年前,吃不饱、穿不暖的中国人,谈不上养老。如今,老人不仅有幸福的余生,更要有精彩的“新生”。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才有可期的未来——中国正向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化发起“攻坚战”,让近14亿中国人与“老”携手,与“老”幸福余生。

(参与采写:季小波、陆华东、刘宇轩、吴剑锋)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应对“老龄化”需要资源大整合 访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应对“老龄化”需要资源大整合
访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养老话题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如何破题?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什么样?带着这些问题,重阳节前夕,记者专访了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危”中藏“机”:老龄化挑战中蕴含巨大破解空间


  中国的“银发族”有多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而这一数字将不断增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但老龄化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吴玉韶说。

  “财政压力大,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就我国而言,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是‘难中之难’,占老年人总人口3%左右的完全失能老人尤其需要养老机构的专业照护。”吴玉韶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高龄、失智老人比重加大,照护难度将增大。

  同时,“银色挑战”中又蕴藏着机遇。吴玉韶表示,数亿老年人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对养老服务和老龄用品需求巨大。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这也正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契机。

  “应对老龄化,我们有制度优势、后发优势、技术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吴玉韶说,中国有信心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

  激活“神经末梢”:整合社会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家,是老年人离不开的心灵港湾。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在吴玉韶看来,居家养老等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现代的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然而,社区养老机构活动空间有限、服务种类太少、老人夜间遇到困难没人管……在一些地方,老年人居家养老仍有不少需求得不到满足。

  “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能不能落地,老年人的需求能否向上反馈,街道和社区的作用非常关键。”吴玉韶说,居家养老服务规模巨大、需求种类繁多,这就需要在发展社会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上,借力智慧养老等手段,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激活养老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

  比如,传统家庭养老能够解决老人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但失能老人照护等家庭难以解决的问题,就非常依赖专业的社会力量。吴玉韶说,江苏南京等地试点“家庭养老床位”,把大量专业性的康复护理服务送上门,就是整合社会资源、激活社区服务的有益探索。

  树立“养老+”思维:从社会治理角度看养老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研究预测,2015年至2050年,我国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料服务设施方面的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7.33%增长至26.24%。面对巨大的未来“花销”,“中国式”养老该何去何从?

  在吴玉韶看来,不能把养老问题单纯地看成提供养老服务,而要站在老龄化“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待养老,形成共建共享理念。

  “比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家的设施,有时可以为老人提供应急服务或活动场所,都可以被视为养老服务设施;快递员、查表员这些与入户有关的职业,都可以参与监测高龄独居老人的情况。”吴玉韶说,在老龄社会,谁都难以独善其身,每个成员都可以为这个“命运共同体”尽一份力。

  上海试点“睦邻点”建设,居民将自有住宅、闲置房屋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节约了财政资金;南京推行养老“时间银行”,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服务并存储服务时间,老后可享受相应时长的养老服务……时下流行的各种互助式养老模式,折射出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

  “将传统文化和国际经验相结合,就能产生出具有生命力的‘中国式’养老。”吴玉韶说,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养老领域体现得越充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越强。

   (记者陈芳、田晓航、屈婷)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让每个人都可以体面地老去
让每个人都可以体面地老去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时评


  晚年孔子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却不能“不知老之将至”。认识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人人“知老”“尊老”,就能以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创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面地老去。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像突然意识到父母老去时一样,老龄化挑战同样让我们惊心而且感到准备不足。银发浪潮,已经不只是比喻。北京一天增加500多位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120多人。从城市公园到街头广场,从机关门诊到单位食堂,我们身边的老人忽然增多,有心人便能一目了然。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经相当于两个日本或三个德国的总人口。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银发浪潮像涨潮时追赶双腿的大浪,不容我们忽视。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人口老龄化,将成为贯穿21世纪的基本国情,国家、家庭、个人都得行动起来。我国已经提出要用3年时间向全社会进行老龄化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当然是全龄化的,从党政干部到广大青少年,从城市乡村到各行各业,都要直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的任务艰巨的现实。就像父母进入老年对家庭的影响一样,老龄化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每个家庭,对此有足够的思想物质及战略准备,是一个社会成熟、稳健的重要标志。

  让每个终有一老的人都无“老顾之忧”,我们有制度优势。党中央对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在国家决定今年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后,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证监会等近日发布通知,明确了工作的时间表,这充分体现了在国有经济做优做大做强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代际公平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精神。与此同时,全面落实新的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盘活农民土地物权,可以使数以千万的农村人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缓“未富先老”带来的冲击,同样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让每个人都能满足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也有文化优势。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视家庭伦理和族群邻里关系,都为缓冲老龄化压力,走“中国式养老”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家庭是中国社会最牢固纽带,“里仁为美”“远亲不如近邻”等观念,为现代邻里互助、社区养老提供了深厚基础。同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可以使高龄化、老龄化同样成为一种人口红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老龄化做准备,既为自己做一个全职业周期的物质准备,也做好“想得清、放得下、看得开”的心理准备,达观、宽容、自主,真正像孔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从容容体面地老去。(记者王立彬)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不再“围着儿孙转”,越来越多“新老人”规划“新生活”
不再“围着儿孙转”,越来越多“新老人”规划“新生活”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重阳节
 
  本报记者张玉洁、周勉


  “老年人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在车水马龙的长沙街头,82岁的朱元亮举着摄像机,一边取景一边对记者说。近十年来,他平均一周参加三次社会活动,自学了电脑和摄像,还出过影集,拍摄制作了近5000条视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不少像朱元亮一样的老年人逐渐改变生活状态,他们不再整日“围着儿孙转”,开始为自己规划晚年生活。

从“传统老人”到“新老人”


  1997年刚退休时,朱元亮也尝试通过“打牌”消磨时间。“突然没事做了,人也难受。”他说,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腰酸背痛,加上老伴不喜欢,渐渐地,他也就没去了。

  后来,小外孙的到来,让朱元亮和老伴又忙碌起来,带外孙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我的两个外孙都是我带大的!现在一个读大二、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提起孙辈,朱元亮满脸幸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突破2.5亿,占总人口数的17.9%。在这群人中,像朱元亮这样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老年人,历经动荡,年轻时因为基础设施和物质生活的匮乏,生活十分艰苦。

  “他们子女众多,自我意识相对较差。”专门服务于老年群体、于2009年9月创刊,如今已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报纸之一的《快乐老人报》社长赵宝泉告诉记者,他们曾专门针对受众做过调研,将20世纪50年代之前出生的称为“传统老人”,20世纪50年代之后出生的称为“新老人”。

  赵宝泉说,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传统老人”和“新老人”在特点和心态上有一定差异。“但随着‘新老人’群体的增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中国老年人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追求。”

  因为爱好文学,年轻时朱元亮就常常给报纸、杂志投稿。退休后,利用带孙儿的空档,他还曾用铁笔、钢板、油纸一笔一画刻录下“个人回忆录”,油印了好几本送给亲友。

  随着孙辈长大,朱元亮有了更多空闲时间,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生活安定,他这才静下心,开始思考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写作便是其一,看到周围开始有人使用电脑打字,速度快且字迹工整,于是他每天都跑去跟别人学习。

  2003年,朱元亮有了第一台自己的电脑,虽然因为“总是记不住五笔口诀”,导致他用电脑打字还没有手写一半快,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写作的激情。

  “很多报纸都登过我的稿子,《快乐老人报》创刊第一期就登了我的文章。”朱元亮自豪地说。

“新老人”有了“新生活”


  退休后就收到丈夫的离婚协议书,曾让65岁的“鱼尾巴”(网名)产生轻生的念头。“那段时间特别难熬,空虚,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她说。

  在家闷了很长一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带“鱼尾巴”参加了由《快乐老人报》发起的长沙老年人同城聚会,聚会上,她认识了不少同龄人。渐渐地,她跟着大家一起跳舞、学摄影、学乐器,生活多姿多彩。

  “我专门买了一台智能摄影机,他们有活动我就去帮忙。”“鱼尾巴”告诉记者,她最近又加入“快乐老人大学”开始学扬琴,为了方便练习,她买了两台扬琴,教室一台、家里一台。

  9月20日,在《快乐老人报》创刊十周年庆典上,拿着摄像机在现场帮忙拍摄的“鱼尾巴”,穿着时髦的明黄色连身裤,完全看不出年纪。“老年人一定要心态好,心态好身体才会好,这才是真正给子女减轻负担。”她说。

  “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湖南,为了满足当前老年群体文化养老的需求,2017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快乐老人报》创办了集老年资讯、教育、社交、购物、旅游、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快乐老人大学”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在省内外已有近百个校区。

  和“鱼尾巴”一样,朱元亮也是“快乐老人大学”的学员之一,他所在的校区位于长沙豹子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距离他家仅需步行4分钟。中心除了给老年人提供学习场地,还设置了小超市、食堂、法律咨询和棋牌娱乐室等。目前,主要服务于居住在周边13个小区的近万名老年人。

  “长沙非常重视老年教育工作,社区免费将场地提供给我们做老年大学。”豹子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尹堂龙介绍,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中心注册成立了长沙市天心区新天艺术团,鼓励老人参加各类文艺活动,目前已有220名团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

  “主要来跟人交流。”朱元亮说,他通过“快乐老人大学”认识了很多本地的同龄人,《快乐老人报》还号召他们成立同城会,老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搞活动,他主要负责为活动写稿录影,为了做好这个“工作”,他又自学了视频剪辑还有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

  “老年人需要倾诉,需要‘被需要’,需要‘人生永不落幕’。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赵宝泉说。

老年人有自己的追求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6.2万所,在校学员800多万人,参加远程学习的学员500多万人,已基本形成省、市、县、乡办学网络。

  除了“上学”,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重视自身需求,用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闲暇时间,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某海军部队转业军人吴先声退休后,将大半时间花在社会公益活动上,曾为不少报刊、电视台提供过手稿和资料。如今已87岁高龄的他身体依然硬朗,不久前他又跑去为单位欢庆国庆节、重阳节举办的老年门球赛当裁判。“人要有追求,才能越活越年轻。”他说。

  和吴先声一样,一直从事摄影工作的谢卓勋在退休后也依旧没有放弃这份“事业”,如今已70岁的他,把摄影从工作变成了日常的爱好和习惯,还经常义务教“学生”,“遇到有同龄人跟我请教如何摄影,我都会手把手教他们。”谢卓勋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把老年人的福祉记挂在心,一项项惠老政策陆续出台、一处处为老年群体的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为老年人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老旧传统逐渐成为历史。

  现在只要出门,朱元亮必须携带的不是手机而是一本《湖南省老年人优待证》。“我已经用了12年,节省了不少钱。其实,也不是用价来论,它体现了政府对老人的一份情和一份爱。”他说。

  在中国,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年群体。他们倾其一生为国家奉献,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为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中,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始终没有停下自己再攀高峰的脚步。“这个奖分量很重,对我是一个鞭策。”刚刚获得国家勋章的他乐观地表示,“我现在是‘90后’了,干劲儿还足得很!”

  目前,中国已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6.3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全国养老机构以内设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等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3%;高龄津贴制度已实现全国省级层面全覆盖,30个省份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9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

 
陪老兵过重阳
陪老兵过重阳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重阳节
 
 
 
  ▲10月7日,“抗战老兵”刘玉平(右二)、王友庆(右三)在博物馆内向“老首长”——时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照片敬礼。当日是重阳节。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益寿德老年公寓开展“陪老兵过重阳”主题敬老活动,组织入住公寓的抗战老兵及部分老人来到区博物馆参观,重温峥嵘岁月,感受时代变化。

            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浙江:多层级养老体系助老人安享晚年
浙江:多层级养老体系助老人安享晚年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重阳节
 
  新华社杭州10月7日电(记者李平)今年90岁的魏长根是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赵家上村银发食堂的常客,几乎每天中午他都准时到食堂“打卡”。
 
  “这里的菜很干净也很好吃,跟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很热闹!”魏长根笑着说,重阳节期间,食堂还会加菜、搞活动。
 
  两年前,为让高龄老人及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赵家上村建设了集就餐、医疗、娱乐等多功能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每天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中餐、晚餐,每餐一荤两素一汤,餐费为5元,目前用餐人数达到40多人。
 
  从简单养老到康养护理转变的永康市古山镇敬老院,目前居住着128名平均年龄超80岁的老人。
 
   古山镇敬老院负责人陈妙灵说,他们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对古山镇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增添了电视机、棋牌室、公共淋浴室等设施,聘请21名护理人员对老人进行细心照顾。
 
  “对长期卧病的失能老人,我们每两小时帮老人翻一次身,并每天给他们擦洗身子。对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我们每天带着他们做健身操,组织他们搞趣味活动。”古山镇敬老院护理部主任陈素萍说,城里的医生每周还会到敬老院查房,为每一位老人把脉问诊。
 
  在古山镇敬老院住了快一年的章宝圭奶奶说,敬老院平时会组织老人唱歌、玩游戏,给老寿星过生日;邀请幼儿园小朋友来表演节目等,在这里养老一点都不冷清和孤单。
 
  “小区”内楼房鳞次栉比、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健身场所、棋牌书画、医疗康复设施一应俱全……走进义乌市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犹如走进一个高档小区。
 
  曾不顾子女反对住进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的张敬老人说,年龄过了80岁以后,买菜、做饭力不从心,疾病也相伴而来,专门请保姆也划不来。为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三年前她和老伴住进了这家专业养老机构,一年花费虽有5万多元,但胜在居住条件优雅、护理水平专业。
 
  “我现在就想和老伴一直住下去。”张敬说,她和老伴虽然住在养老院,但子女经常会来看他们,亲情依然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温情和关怀。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乡镇)养老为依托、专业化(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1120多万名老人初步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养老服务。
 
  “未来,我们还将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融合发展,加快智慧养老和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建义说。
 
上海“社区日托”帮助认知障碍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上海“社区日托”帮助认知障碍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重阳节
 
  新华社上海10月7日电(记者黄安琪)在国庆长假期间,记者走进上海市闵行区新虹街道的“记忆家”。八位中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正在进行康体运动:社工通过拉伸带,带领老人们进行着伸展运动。之后,社工拿起彩色纽扣与画笔,请老人和家属一起完成“欢度国庆,喜迎重阳”的条幅制作。

  “这项活动将色彩辨识和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相结合,刺激认知障碍老人的感知力。”新虹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王云舟说,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逆转,唯一能做的只有通过专业的护理减缓病情的加剧。

  84岁的张梅春多次脑梗,左手失去知觉,且听力欠佳,记忆力减退。家人将他送到了“新虹记忆家——社区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为其申请了一对一个案干预服务。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据估算,上海认知障碍老年人约20万人。9月,上海28个街镇被列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正结合各自社区特点及老年人群需求,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全过程服务。

  “我们正积极构建认知障碍科普预防、筛查转诊、早期干预、照料支持的全流程服务模式。”闵行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陆群表示。

  “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轻松很多。”56岁的朱丽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年近90岁的母亲送到“记忆家”,她表示,“这里建立了专门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日托所,有这样需求的老人不少。因为是轻度的认知障碍,也没有必要送到养老院,这里路程近而且环境好,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很专业,还会对我们家属进行专业化培训。”

  据悉,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已被列入《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其中,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是该项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免费午餐 还有精神食粮 访广州长者爱心餐厅
除了免费午餐 还有精神食粮
访广州长者爱心餐厅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重阳节
 
  新华社广州10月7日电(记者杨淑馨)伴奏的二胡起弓,63岁的张树枝第一个出场,唱起了粤曲《锦江诗侣》。伴着悠扬的旋律,坐在台下的百余名老人跟着低声哼唱。这是6日在广州番禺区石碁镇蓝态爱心环保餐厅举行的重阳敬老活动,近90名志愿者为社区老人们义务理发、做爱心面条,并且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歌舞演出。

  “平时我就爱唱粤曲,餐厅里的老人们也喜欢听,这次就趁着重阳节的活动上台表演。”张树枝说。两年前,爱心餐厅正式开始运营,张树枝是第一批来到餐厅享用免费午餐的老人,从此他就成了餐厅里的常客。

  每天中午11点,长者餐厅准时打开大门,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障失能人士提供免费午餐。

  “一顿饭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老人家来说是一件大事。”餐厅志愿者孔聪颖说,“有一位85岁的老人每天都会来这里吃饭,吃完之后还会给瘫痪在家的妻子打包。”两年间,餐厅除春节假期外全年无休,共提供了近9万份免费午餐。

  除了一碗饱腹的饭,餐厅更多的是为老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创造了互动和交流的空间。阮礼端老人今年已经80岁,志愿者为她剪了一个利落的短发,理完发的老人手里拿着国旗,唱了一首《歌唱祖国》。餐厅里聚集了一群同龄的老人,良好的氛围让孤独的阮礼端老人渐渐敞开了心扉。“这是我以前读夜校的时候学会的歌,但是我之前不喜欢开口唱。来到这儿以后,我愿意天天唱歌。”她说。

  餐厅内除了文艺活动以外,还会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的课程供老人们学习。时间长了,老人们的心态发生了转变,随之而来的是行动上的改变,老人们从坐着等吃饭到主动成为服务者,他们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餐厅:将废弃的塑料瓶改造成餐桌上的花瓶、用粉笔在餐厅的小黑板上誊写菜单、帮助志愿者收拾碗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这种文化落到日常正是开设长者爱心餐厅的初衷。

  “以前做公益,我们多会在重阳节探望孤寡老人。这一天人特别多,平时就少了。”爱心餐厅负责人张华说,“敬老爱老需要一种社会氛围,有了氛围,每天都像过重阳节。”

  长者爱心餐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两年间,参与长者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超过1万人。重阳节活动当天,阮礼端老人早早吃完了一碗爱心面,在碗筷放置处主动接过了志愿者的工作,站在她身旁的是第一次来服务的小学生志愿者。老人边收拾碗筷,边教导小志愿者如何做好这件事。

  “老人们不仅仅是吃饭,而是一种交流,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张华说。

 
贵阳:“助老”餐厅变身志愿者学习基地
贵阳:“助老”餐厅变身志愿者学习基地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重阳节
 
  新华社贵阳10月7日电(记者李黔渝)由民间爱心人士筹建的贵阳“诚善助老”免费餐厅,每天有上百名义工为孤寡、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午餐提供素餐,包括四菜一汤,不收一分钱、吃饭管饱但拒绝浪费。5年多来,餐厅已经发展到7家店,每天供餐近千份,累计为老人们免费提供午餐超过109万份。

食客是“家人”


  国庆假期,记者来到“诚善助老”免费餐厅北京路店。每天11点,餐厅准时开餐,老人们依次排队领取碗筷,义工鞠躬双手把碗筷交到老人手中,老人双手接过轻声道一声“感恩”后,坐下安静地吃饭。

  北京路店平均每天接待170名以上客人,绝大多数是老年人。这个店位于黔灵山公园对面,一些老人逛完公园就来吃饭,许多老人还是这里的常客。

  76岁的孤寡老人蒋茂义每次来吃饭都带着饭盒,免费餐厅只供应中餐,每天吃完饭,义工都把晚饭准备好让他带回去吃。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7家免费餐厅每天现场服务义工有130至150人,就餐的9成以上是老人,有7成义工也是老人。义工们没有工资,完全是无私奉献。义工老人们称餐厅为“家”,食客被称为“家人”。

  “现在来这里工作已是我每天最重要的事。”72岁的张黔珍是北京路店店长,她已经在餐厅做了5年多的义工。

爱心助老故事多


  水口寺店63岁的义工叶秀金手掌因断掌接肢残疾,她最初是来餐厅吃饭的,吃了没多久就想着做义工回馈。刚开始是在门口做迎宾,后来转到厨房帮忙。“天天择菜切菜,手经常活动,慢慢地,手还比以前好多了。”叶秀金说。

  71岁的陈光秋在国际城店做了3年义工,在她老伴患病住院期间,一起工作的义工们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大家自发凑集资金、送饭送菜,关心她、鼓励她,帮她渡过难关。

  免费餐厅发起人欧筑秋说,免费餐厅已成为许多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平台,帮助大家走出失落、抑郁、焦虑和孤独。欧筑秋介绍,餐厅运转资金主要源于四方面:一是政府购买社会公益组织服务;二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参与和资助;三是免费餐厅各个店发起人的个人捐赠;四是义工和用餐老人们的捐赠。

  每个月,免费餐厅会收到一些企业家和慈善组织捐赠的粮食和食用油,为餐厅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还有来自食客的捐赠,60岁的低保户李安国经常来免费餐厅吃饭,闲时自己捡废纸壳、矿泉水瓶卖废品,卖的钱全部捐给餐厅。去年过年,李安国把政府发给他的60斤米也背过来了。他说,“我一个人在家也不好做饭,还不如背来,这里天天都有‘四菜一汤’。”

  记者近日在各餐厅走访看到,餐厅在管理上也较为规范。各家餐厅常驻义工每天实行签到制,每日固定来吃饭的老人们的身份证复印件、残疾证或低保证等都登记在册,进出的每一笔捐赠、餐厅购买物品情况都有记录。

贵州志愿者学习基地


  据餐厅提供的数据,从2014年5月至今年9月底,餐厅为老人们免费提供午餐超过109万份;为高龄、孤残、智障、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免费上门送餐1.33万余人次;帮扶孤残、特困家庭196家,与政府部门和社区联合举办88场敬老助老公益活动。

  餐厅开办5年多来,获得了全国老龄办、贵州省文明办、贵阳市民政局等颁发的荣誉奖牌等。随着免费餐厅的“孝道、感恩、奉献”理念深入人心,餐厅已成为贵州省志愿者学习基地,义工服务累计超过19万人次。

  今年7月,贵州某装饰公司负责人吴侨带着21名员工到免费餐厅北京路店,送来300斤大米和150斤菜油,将米和油放进仓库后,志愿者们开始择菜、切菜,清理餐厅、厨房等,一直忙到老人们吃完饭。9月,贵阳某眼科医院数十名医生及医护人员到免费餐厅国际城店,为40多名老人提供义诊服务。

  餐厅也吸纳了一些年轻人。30岁的乌当店店长张馨学的是财会,在店里服务快两年,她早上专心工作,下午帮助做账。

  张馨说,自己由奶奶一手带大,在有能力去孝敬奶奶的时候,她却去世了。有这样的平台,让她把对奶奶的孝敬之心放在这里。一些年轻人看到她在这里长期服务,周末也来帮忙。“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做公益。”张馨说。

 
“传奇奶奶”姜淑梅:从“文盲”到“网红作家”
“传奇奶奶”姜淑梅:从“文盲”到“网红作家”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姜淑梅老人在家中写作(9月24日摄)。    谢剑飞摄
 
  
 
  本报记者韩宇、杨思琪
 
  
 
  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到了82岁,她已写下近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
 
  一头银发,笑意浮动,眼睛里散发出柔和慈善的光,讲话幽默风趣,还有一点出人意料的机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传奇奶奶”姜淑梅用自己精彩的后半生,实现了从“文盲”到“网红作家”的“逆袭”,让人们从这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普通老人身上,看到了人生难以预测的潜能,以及岁月和时代给予她的馈赠。
 
自写自画,6年出版5本书


 
  “俺家门前一棵桃,青枝绿叶梢儿摇。开的桃花一样大,结的桃儿有大小。大桃摘了集上卖,小桃树上风来摇……”这首民谣简洁易懂,富含哲理,正是姜淑梅从山东老家收集整理而来的,当地人称作“小唱”。
 
  两个月前,姜淑梅的第5本书《拍手为歌》出版,那些过去的歌谣和民俗故事,都汇成时光的河流在书中流淌。“会的人越来越少了,得赶紧记下来”,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她乐呵呵地说,“这里头的插图都是俺自己画的”。
 
  6年前的秋天,姜淑梅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出版。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短小精悍,情节生动。有评论说,姜淑梅书写的是从民国到新中国的乡土家族史,也是一部被战乱、死亡和饥饿浸泡的民族血泪史。
 
  “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质朴的乡间叙述,不用华丽,就已动人”……姜淑梅收获了不少“姜丝”——粉丝自称,她也成了“网红作家”。
 
  而在此之前,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太说想学写作,就连家人都不信。
 
  姜淑梅回忆说,起初听说自己想跟着闺女学写作,向来沉默寡言的三哥笑得前仰后合。等书出版了,年过八旬的三哥流泪了,姜淑梅也激动得一宿没睡着。
 
  “老了老了,俺还红火了,跟辣椒似的。”姜淑梅说,她从小最羡慕的就是“文化人儿”,但原先想学习没条件。
 
  1937年,姜淑梅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家境遭变,加上战乱,她白天做衣服,晚上纺棉花,根本没机会上学。后来为了糊口,一家人跟着乡亲“闯关东”。她和丈夫在黑龙江一家砖厂落脚,她做了半辈子临时工。等到老了,她又像“打补丁”一样给各个子女带孩子,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她的身上,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奉献和任劳任怨,一样都不少。
 
  写作的路一旦走通,姜淑梅的笔就像话匣子打开了。第二本《苦菜花,甘蔗芽》如同第一本书的姊妹篇,《长脖子的女人》收集了聊斋般的民间传说,《俺男人》记录了各种家族故事……
 
  很多人想象不到,这个“高产作家”从没有属于自己的书房。
 
  在家里,姜淑梅坐客厅沙发上,把沙发靠背放平搁在腿上,再垫上一块毡子,她就开始“码字”。打印纸的背面、各类包装纸、小孩子的作业本、医院就诊手册……手边有啥就拿啥写,还有的书稿写在纸条上。
 
  这样的“伏案”写作,在当代“网红作家”里是别具一格的。
 
“女儿是我的老师”


 
  为何活到60岁又开始识字?
 
  姜淑梅说,1996年9月,老伴儿在一场车祸中意外去世,她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担心母亲一蹶不振,女儿张爱玲想了个办法开导她:“娘,你学认字吧。”
 
  没想到,同年12月,在北京进修的张爱玲收到了母亲写的第一封信。这封信,是姜淑梅问别人学几个字就写下几个、一连写了一个多月才写完的。
 
  张爱玲回忆说:“娘不懂笔画,她不是写字,而是把每个字都当成一幅画,画出来的。”
 
  为了识字,姜淑梅摸索出一些诀窍。她自己编歌词,让孩子们写在纸上,她照着一遍一遍地念。时间长了,自己编的歌会唱了,她也把字记住了。
 
  别人上街问路,姜淑梅上街“问字”。广告牌、宣传单、公交站,还有看电视和小人书,只要看到不认识的字,她就张口问。
 
  女儿张爱玲在绥化学院教书,也是一位作家。等妈妈认了不少字,女儿会把一些文学作品拿给她看。
 
  “这个好看,有细节,真细。”姜淑梅赞不绝口,“我也有故事,我也要写。”
 
  那时,姜淑梅已经70多岁,手颤颤巍巍,写出来的字笔画横不横、竖不竖,像锯齿一样,一天时间一句话都写不下来。挠磨了三五天,姜淑梅就不想练了。
 
  “老人跟小孩一样,得靠哄。”张爱玲告诉她,“你写得挺好,我小时候学写字也这样,多练练就好了。”
 
  也许是觉得时间宝贵,姜淑梅是个勤奋的学生。每天凌晨三四点,天还没亮,她就摸黑起床了。打开台灯,开始了一天的写作。除了吃饭、上厕所,她基本都在写,像入了迷似的,有时一天只睡4个小时。
 
  姜淑梅有一个笔记本已翻得毛了边,这是她的“生字本”,也是“字典”。“撅折”“褯子”“簪子”……里面塞满了各种口语、土话里的生僻字,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大的是张老师写的,小的是我‘照葫芦画瓢’画下来的。”姜淑梅说。
 
  对于姜淑梅来说,写字,就是写故事。
 
  张爱玲告诉她:“娘,你就当对面有个人坐着听你讲,你就想你要怎么讲,人家才能听懂。”
 
  “写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但是别人又不知道的事,就能写成独家和特色。”这也是姜淑梅的“写作秘密”。她笔下少有废话,总是直截了当,讲最有意思的故事,讲故事里最好玩的细节。
 
  有一次,姜淑梅写了一篇关于“闯关东”的文章。拿给女儿看后,被评说“没细节,一篇得分三次讲,写成三篇故事。”她便翻来覆去,来来回回改了三遍。在讲“大宿舍”的故事里,“要是侧身睡会儿,再想平躺就难了,旁边的人早把这点地方占了”,她用寥寥数笔就把几十户人家躺在两张大通铺的情形勾勒了出来。
 
  “一是哄,二是教方法,三就是要严格要求。”张爱玲解释道,在她知道怎么写之后,就可以批评了,该重写就必须重写。
 
好故事靠出门“上货”


 
  这些故事源源不断,是从哪儿而来?
 
  姜淑梅说,有的是她在老家亲历的,有的是逃荒路上听来的,有的则是从邻居、乡亲那里“勾”出来的。等把自己的故事写完了,就得去“上货”。
 
  “人家说‘采访’‘采风’,我不是知识分子,就说‘上货’。我知道,山中有好货。”姜淑梅说。
 
  她和女儿利用寒暑假回到山东老家,走访亲戚,找村子里的老人讲故事。有时候一个老人讲完了,还会介绍另一个老人讲,跟滚雪球似的,姜淑梅搜罗了不少“好货”。
 
  录音笔、笔记本、笔,是姜淑梅的贴身三件套。火车上、扑克牌局,都是她“上货”的地方。她只要看到脑瓜儿聪明的、会说话的人,就问:“你会讲故事吧?给我讲个故事吧?”有时遇到不知咋讲的人,她就先讲一个,把人家的故事“勾”出来。
 
  就这样,她的写作半径,从自己的故事拓展到乡村的故事,又拓展到别人家族的故事。
 
  但有时,“上货”并不容易。有的故事不精彩,她就不写了。有的人讲得虽好,但不让发表。还有的老人自己愿意讲,但儿女们不干。
 
  “上货”过程中,姜淑梅有一种“危机感”。有一次,一个邻居老太太特别会讲故事,可等她过了几个月再去核实,怎么敲门都没应答,“人没了”。
 
  把一沓沓手稿变成铅字,女儿是她的“第一编辑”。刚开始,姜淑梅写的没标点、没题目、没段落,这“三无产品”让人头大。张爱玲便边把文稿敲进电脑,边让母亲坐在一旁,和母亲一一核实,随时修改。
 
  给母亲当编辑,张爱玲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原汁原味”,她所做的工作最多的就是改错别字和病句,删掉多余的话。
 
  “娘写的故事,像刚出土的瓷器,可以去尘,但不能用力过猛,稍微把握不好力道,就容易碎了。”张爱玲说。
 
“不怕起步晚,就怕人偷懒”


 
  有一天,张爱玲一进门,姜淑梅就说:“你跪下。”
 
  “我犯啥错了,娘?”张爱玲心头一紧。
 
  “我说跪下你就跪下,别冲着我,侧着跪。”老人坚决地说。
 
  张爱玲刚一跪下,姜淑梅就乐了起来:“我说咋总画不对,这回明白了。”原来,姜淑梅在学画画,她用的笨办法就是照着实物“临摹”。
 
  蜡笔、铅笔、水彩、墨汁,想用什么就拿什么。她画的多是民俗画,有的画还把书里的故事讲了出来,色彩鲜艳,很是有趣。
 
  最近两个月,姜淑梅又拿起了毛笔,开始练书法。因为她曾“夸下海口”:“等我老了的时候,要成为四个‘家’——作家、画家、书法家、老人家。”
 
  “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别偷懒。”姜淑梅从没把写作、画画当成负担,而是“乐子”。
 
  “娘操劳一辈子,其实是个典型的传统妇女。以前,她的天地很小,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整天围着锅台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她不再拘泥于生活小事,开始为自己活。学认字,帮她推开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学写作以后,这个窗口更大了,世界也向她走来了。”张爱玲说。
 
  如今,每次接受采访或者参加活动,母女两人都穿旗袍,不同季节选择不同材质和花色,母女俩总被人夸“太好看了”。一次,一位英国作家对姜淑梅说:“你不是文盲,你是女王。”
 
  同样身为作家,张爱玲深感时代赋予娘的机会。
 
  以往作品传播靠文学期刊、杂志、报纸,作品发表也有一定门槛,把一些文学爱好者挡在了门外。
 
  “娘最初的习作就是由我贴到博客上,得到了多位作家朋友的认可,才有机会出书。”张爱玲说,近些年,不少像娘一样的草根作家都受益于网络,甚至掀起一阵民间述史热。
 
  有人说,她写的故事复活了艰苦岁月,让人看了揪心。姜淑梅说:“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些书。写以前的苦,是为了让年轻人珍惜现在的甜。”
 
  “她在打捞历史,”张爱玲说,“但她不知道,她感兴趣的只是故事。”
 
     (参与采写:马知遥、谢剑飞)
 
老政法退休“玩跨界”,把水葫芦变“宝葫芦”
老政法退休“玩跨界”,把水葫芦变“宝葫芦”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程康彦在介绍武汉周边用凤眼莲治污的试验项目(7月18日摄)。   本报记者程敏摄
 
  
 
  本报记者熊金超、李伟
 

 
  今年74岁的他,研究湖泊水污染治理已有10年;从一名“门外汉”开始,他的实践和呼吁,已得到40余名业内专家联名认可。原本是退休颐养天年之际,他为何“跨界”跟湖泊污水较劲?
 
  记者近日采访了原武汉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会长程康彦,正是他的10年治污实践,让凤眼莲(俗称水葫芦)逐渐破除污名,为湖泊治污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吸污之王”凤眼莲可让湖水变清


 
  曾经臭气熏天的武汉小南湖,这些年已经慢慢变了模样。这一泊千亩污湖,曾是程康彦的一个重要“试验湖”,他从这里找到了利用凤眼莲治污的方法和信心。
 
  自己动手画图,研制出具有专利技术的凤眼莲自动采收机,可及时对凤眼莲进行快速打捞,并用围网控制生长区域,确保不会疯长。近日,程康彦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利用凤眼莲治污取得的成果。据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常年逐月监测,小南湖中凤眼莲长起来的6-10月与前5个月相比, 总氮下降1/4以上,总磷下降1/2以上,氨氮下降4/5以上。
 
  在此之前,学术界对凤眼莲的功过是非有过激烈的争论。由于南方一些污染水域一再发生凤眼莲疯长成灾,有一种观点对凤眼莲极力贬斥,称其为“绿魔”“入侵物种”“十大害草之一”。这种看法吓唬了许多人,至今还有很大影响。另一种观点主张趋利避害,利用凤眼莲实现廉价治污。程康彦赞同后一种观点,他从文献资料中知道凤眼莲只有在气温13℃以上才开始生长,水温0℃以下死亡,气温25-35℃在富营养静水中生长繁殖迅猛,有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水质净化的记载。他决心用实践来检验是非。
 
  在小南湖2015年较大规模的凤眼莲治污之前,他先后在三处水体中进行了长达6年的小型试验,早在2009年7月1日,程康彦就在武汉市委附近的一处公园水沟中“偷偷”试种凤眼莲,结果证明凤眼莲在水质IV类以上的水体中很难增长。同年9月他开始在东西湖区350亩的墨水湖连续进行了多年的凤眼莲治污,直到该湖水质从劣V类上升到地表水IV类。2014年他到小南湖作了较小规模的试验,取得了改善水质的明显效果。多年的实践使程康彦认定,凤眼莲疯长成灾是有条件的:第一,富营养污染水体;第二,适宜的气温;第三,生长不受控制、不被中断。因此,只需把握以下两点凤眼莲即可为我所用:其一,打桩围栏,控制凤眼莲的生长范围;其二,及时快速收捞,不让其过度发展蔓延。
 
  尤其是在四季分明的长江流域,凤眼莲夏荣冬枯。冬季气温有时0℃以下甚至水面结冰,凤眼莲在野外难以生存,又为其安全种养控制增加了一道天然屏障。
 
水葫芦变“宝葫芦”背后的秘密


 
  有研究表明,1吨凤眼莲可以吸收约2000克左右氮、330克左右磷,而每亩水葫芦年生产量可以达到50吨,理论上可富集水体中的氮约100公斤、磷约16.5公斤,通过采收凤眼莲,最终带走它所吸纳的氮、磷等富营养污染物质。
 
  不少业内支持凤眼莲治污的专家不仅重视防止凤眼莲疯长成灾,也担心其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难题。程康彦通过10年的实践,对这些问题较好地交出了答卷。他率领团队从机械设备和作业路线两方面入手,研究出了保障凤眼莲低耗高效、安全治污的一整套专用技术和设备。
 
  在位于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看到满屋子都是凤眼莲、机械设计等方面的书籍,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从事了一辈子政法工作的老人,退休之后全身心扎进了凤眼莲治污事业。
 
  记者看到,程康彦自己设计的独创性采收凤眼莲的机动工具,从传送带式采收机到自动化采收机、采收平台,整套技术工具已获得国家级专利并应用到湖泊治污项目中来。经测算,用这套技术和设备,种、管、收1吨凤眼莲的成本只需百元左右,与实现同样治污效果的其他方法相比,成本确实低廉。
 
  通过不断摸索,程康彦完善了技术路线,采取水岸结合、水上拢集、岸上机械采收、一次上岸推走的作业路线,充分借助水力、风力,尽可能使用电力,减少一次装卸,提高了采收效率,节省了机械成本和能耗。
 
  随后,他通过多年观察采收上岸的凤眼莲的自然变化,改变了异地粉碎挤压脱水、远距离运送的做法,改为就近堆放,通过风吹日晒、自然脱水、干缩成饼,变污染为有机肥。这种转化办法破解了凤眼莲含水率高、可用率低的难题,无须机械处理,还可节省运力90%以上,远比制作沼气、纤维板等更简便经济。变成饼块的凤眼莲有机肥,很受生态农业用户的欢迎。
 
  不仅成本划算,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程康彦还发现,依靠大投入清淤作为治污基本手段的通常做法应该改变,除重金属及有毒物质超标的特殊淤泥及需要扩容、疏堵的水体外,用凤眼莲治理一般污染水体则不必清淤。
 
  “清淤有利有弊,其弊端是成本高耗费大,在武汉清除1立方米淤泥约需150元左右,还往往破坏水底生态,给水体修复造成困难。”程康彦说,“清淤过程中的施工、输送、堆放可能影响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不可能把污染层清干净,新表层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含量仍是水体的千百倍,在新表层稳定之前仍将长期继续释放,污染水体。而用凤眼莲可实现不清淤治污,节省大笔资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愿无偿献技术造福更多湖泊


 
  如今,程康彦的探索,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吴振斌、郭伟杰、李柱表示,以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因具有效果好、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易管理、景观质量好等优点,已成为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与修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凤眼莲是研究最早、最深入,也是实际生态修复工程中应用较广的水生植物,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废水、生活污水、富营养化湖泊、河道、垃圾渗滤液等水体处理和水生态修复。
 
  程康彦认为,凤眼莲成本低廉,特别是在大面积、大规模的治污工程中,更显示出超群的优势。同时,还可选配其他水生植物,如菹草、狐尾藻、金鱼藻、伊乐藻、籽莲等,在治污空间与时间上与凤眼莲相辅相成,并为凤眼莲去污后实现草青湖净创造条件。
 
  这名古稀老人,谈起水污染治理,眉飞色舞,头头是道,让人感受到他的满腔热情。
 
  记者不由好奇地问了一句:从政法到环保,隔行如隔山,难不难?“党的干部肩负的任务,不少是不曾学过、不曾做过的。关键是要有事业心,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程康彦认为,人退休了,但心态不能退休;只要肯学习,就会有收获。
 
  原来,2009年,时任武汉市委特邀顾问的程康彦,曾经牵头创办公益网站,用来展示各种好产品、好技术。其中,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时,他发现这项武汉市需要的技术,却各有所长、各有局限性。尤其是对凤眼莲的水生植物分歧很大,贬者多、褒者少。如何用其所长、控其所短,引起了这名老人的探索实践雄心。
 
  从推动截污到投放、采收凤眼莲,程康彦一直上手操作。尤其是每年冬季釆收,总要忙一两个月。采收平台难免寒风冷雨,泥水遍地,为了及时研究解决机械故障,他坚持在这种环境中工作。
 
  如今,为了支持各地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战,程康彦决定把自己探索摸索的凤眼莲整套治污技术无偿献给社会,向所有愿意使用的单位提供,并可到现场义务指导。
 
  多年与污水斗争,程康彦对环保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感受了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也对环保基础设施的升级感到心急,“治污应先全面截污,无论什么水体,只要有足以降低水质的外源污染,其他任何措施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他发现,许多人对截污的认识并不全面,只注意了污水管涵沟而忽视了其他,以致治污旷日持久,效果不佳。为此,他多次带着助手沿湖探查,深入街道社区调查走访,建言献策城市地下管网从源头“雨污分流”。
 
  “多年的探索之旅,走的弯路不少。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探索不会轻松,实践中体会到比预想的更艰辛。我考虑最多的是在低成本治污的探索中,怎样才能向社会交出优秀的答卷。”程康彦说。
 
三代藏族“黑陶”匠,接力捏出“致富陶”
三代藏族“黑陶”匠,接力捏出“致富陶”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制陶工匠拉茸肖巴在尼西乡汤满村汤堆片区厂房内制作藏族黑陶(九月十七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誉东摄
 
 
  要说在村里什么东西既能体现藏族传统文化特色,又是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还能成为致富产业,那一定是黑陶。对此,27岁的藏族青年拉茸肖巴毫不怀疑。大学一毕业,拉茸肖巴从昆明回到村里,就和父亲一道摆弄宝贝——黑陶,并下决心把它作为今后的事业。
 
  拉茸肖巴家住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汤堆片区。这个位于山脚下充满浓郁藏族风情的村落紧邻214国道,因特有的土质,这里是生产黑陶的重要基地,黑陶产品远近闻名。
 
  游客路过这里时,走进路旁土锅鸡餐馆,坐在餐桌前,服务员端上用黑陶锅炖制的鸡汤,顿时香气四溢,汤汁喝起来也格外鲜美。“土锅只是黑陶系列产品中的一个,也是黑陶实用性方面的代表。尼西藏式黑陶品种百余种,传承历史超过千年。”提起黑陶,拉茸肖巴语气中充满自豪感,还会动情地背诵“世界上最好喝的茶是阿妈用黑陶罐煮的酥油茶。”这句当地人口口相传的话。
 
  高高瘦瘦的拉茸肖巴出生在一个黑陶制作世家。他的爷爷是制黑陶高手,他的父亲当珍批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家人在村里制黑陶的名声响亮。
 
  做黑陶的拍打声伴随着拉茸肖巴的童年。9岁开始,他跟爷爷学做陶。做出一个,爷爷奖一毛零花钱,这让拉茸肖巴对黑陶产生浓厚兴趣。真正热爱上黑陶是上大学时,每逢假期,拉茸肖巴会带着艺术专业的朋友到家乡采风,自己也会到产陶的市县开眼界。
 
  “感觉黑陶在召唤我。”拉茸肖巴大学毕业后,认定自己和黑陶的缘分,毅然回村协助父亲发展黑陶产业。黑陶传承着祖辈们的技艺,记载着民族文化符号,在拉茸肖巴看来,具有无穷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尼西黑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外学习和开过眼界的拉茸肖巴认为,黑陶传承到现在不能仅囿于传统的百余个样式,只做土陶锅、酥油茶罐等,应有变化和创新才行。这方面,父亲当珍批初是榜样。
 
  多年来,当珍批初秉承古老技艺,连形制、颜色、装饰都“循规蹈矩”。一方面,传承祖先技艺成为他的使命,已融入了血脉,另一方面,他也尝试改变。当珍批初2005年创办公司,致力于抢救挖掘和保护黑陶传统工艺,还成立黑陶研究室,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突破。他招聘陶工60余人进入公司培训,黑陶制品发展到3大类190多种。“父亲借鉴外省土陶制作工艺,改进尼西黑陶制作工艺,这使得制作过程和手法更讲究,作品更细腻精致。”拉茸肖巴说。
 
  没有转轮,用手捏制;取土、和泥、做胚、烧制、打磨等工序严格;制作工具达上百个……爷爷、父亲原汁原味地教授的黑陶传统形制和流程,已深深印在拉茸肖巴脑海中,父亲的坚守和创新也令拉茸肖巴十分佩服。“祖辈们的技艺传承不变形,与时俱进的提升和改变也要做。”拉茸肖巴说,面对游客的喜爱和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自己也做了一些新探索。
 
  揉捏土团后,拍底座、取圆、拍面、拍形、塑形……拉茸肖巴目不转睛,手中灵活地换着拍子、雕笔、打磨用的麂子皮等工具,十几分钟后,一个古朴的咖啡杯陶胚制作完成。“这是纯手工活,制陶胚仅拍打就要成千上万次,比如做个酥油茶罐要拍打两万多次。”拉茸肖巴说。
 
  传统黑陶以生活用具和宗教用品为主,制作基本是老手法,品种少。现在,拉茸肖巴等黑陶匠人们除生产传统用品外,还制作装饰用品、旅游工艺品,做黑陶咖啡杯就是新尝试。拉茸肖巴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私人订制类的生产,另外,在车间里开辟专区,游客在匠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陶胚,匠人烧制后快递给游客。
 
  土锅、土火盆、土茶壶……家里展示厅中,泛着特别黑色光泽的黑陶用品种类繁多,而一些摆件、挂件等工艺品也十分特别。让拉茸肖巴引以为自豪的是一个一米多高的黑陶大香炉,这是家里目前制作的最大产品,出租一周要1000元。
 
  除了拓展品种外,他和父亲还用大电炉成批量烧制生活用品。“当然,有些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还采取传统堆烧,平地上放置木材和陶胚烧制,这需要多年经验,要控制好温度和有机原料的添加。”拉茸肖巴说。
 
  产品在网上销售、装饰物用新材料、装饰图案采用新形式……拉茸肖巴做了许多先辈们没做过的事,也烧制出许多新产品。创新让拉茸肖巴充满了力量。
 
  现在,黑陶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政府的扶持下,黑陶既是当地的一张名片,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汤堆片区150多户村民基本都从事黑陶产业。“家里现在一年可制作上千件黑陶产品,去年的销售额达20多万元。现在,我们也在进行产业化生产。”拉茸肖巴说,
 
  制定烧制标准、研制用土配料、成立个人工作室……拉茸肖巴还有很多新想法,他坚守着“传统精髓不能丢,适应时代要变化”的信条,认为这样黑陶就会焕发新生机,走得更远,传得更久。
 
    (记者王长山、姚兵、魏玉坤、杨静)
 
      新华社昆明10月6日电
 
香飘脱贫路
香飘脱贫路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9月24日,罗延明在河北威县罗庄村的车间将制作好的酥饼上架存放。
 

 
  河北省威县罗庄村残疾农民罗延明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只能靠轮椅行动。由于母亲瘫痪在床,妻子有心脏病,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供养,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罗延明一人身上。2014年,罗延明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罗延明和妻子创立了一家酥饼加工厂,由于制作的“黄金酥饼”经济实惠、口味独特,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几年来,酥饼加工厂不断发展壮大,罗延明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带动吸纳20余位村民到酥饼加工厂工作。如今,罗延明的酥饼加工厂每年生产“黄金酥饼”70万斤,销售额200多万元,纯收入达三十余万元。
 
  近年来,河北威县把鼓励创业作为脱贫的基础性措施,通过送政策、谋产业、授技能相结合,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贫困户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技术指导。2011年以来,威县先后举办创业培训班90期,培训3000多人,为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0笔,共计3200万元。
 
       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内蒙古:饮用水“苦尽”,好日子“甘来”
内蒙古:饮用水“苦尽”,好日子“甘来”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7日电(记者柴海亮、勿日汗)虽然传统蒙古袍搭配休闲布鞋看起来极不协调,但57岁的牧民乌日金不得不这样穿。因为常年饮用含氟水,她的脚已变形,凸起的脚骨让她无法穿上与蒙古袍最搭配的皮靴。让人欣慰的是,今年她终于摆脱折磨她家几代人的“高氟水”之苦。

  乌日金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在国家级贫困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浩日庆敖包嘎查。这片草原,地下水含氟量比国家规定的安全饮用水含氟量最高界限高出一倍。这里的很多人到了晚年就会弯腰驼背、关节变形,而这正是氟超标导致的骨骼畸形。她说:“父亲60多岁临去世前几近瘫痪,我们一直以为这是积劳成疾,没有想到有水的原因。”

  比父辈们幸运的是,内蒙古加快推进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让人们不再遭受“高氟水”“高砷水”等不安全饮用水的伤害。内蒙古从2018年开始计划投资4.96亿元解决7.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按照计划,这一目标到今年年底将全部实现。

  在乌日金家狭小的厨房里,一台壁挂式净水器格外显眼。这台今年6月由政府提供免费安装的净水器,能将自来水含氟量降低到安全范围内。净水器还配有蒙古文使用说明书,方便蒙古族牧民使用。

  “除了氟超标,每人每天可用水量低于35升、人力取水距离超过800米、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的都属于饮水安全不达标,只要饮水安全不达标,就不能顺利脱贫。”正镶白旗水利局副局长王金虎说。

  与在草原上分散居住的乌日金家不同,人口相对集中的正镶白旗大红山村刚建起净化水质的小型水厂,集中净化入户的自来水。

  63岁的陈河从小生活在这个地下水氟超标的村庄,是村里7户贫困户之一。已经弯曲的双腿,让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他盼着今后安全的饮用水,让他的孩子彻底摆脱“高氟水”带来的痛苦。

  在没通自来水的正镶白旗哈夏图嘎查,牧民家的净水工序稍显复杂。在刚刚脱贫的牧民格日勒图家里,进门处放着一台像床头柜大小的反渗透净水器。牧民们需要先用水桶提过来井水,再用它来净化。

  “我们吃的水终于‘苦尽甘来’,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越来越‘甜’。”格日勒图说。

  锡林郭勒盟水利局局长包广华说,在内蒙古两大牧区之一的锡林郭勒盟,目前农牧区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93%,集中供水率由14%提高到50%。

 
腰鼓把贫困“打跑” 竹编把富裕“扎牢” 陕西深挖非遗文化宝藏助力脱贫攻坚
腰鼓把贫困“打跑” 竹编把富裕“扎牢”
陕西深挖非遗文化宝藏助力脱贫攻坚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新华社西安10月7日电(记者姚友明)在脱贫攻坚中,陕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抓手,盘活腰鼓、皮影和竹编等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还拉动了当地就业,带动了百姓致富。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生活的重担曾险些将贫困户李东东压垮。他父母患病,妻子罹患癌症,孩子也患有脑瘫。正在绝望之时,他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免费腰鼓培训班。在当地,腰鼓是流传2000多年的民俗,丰收、年节或嫁娶时,人们总会打起刚健激昂、大气磅礴的腰鼓。

  李东东很快就从腰鼓培训班毕业。他惊奇地发现,打鼓能将贫困“打跑”——他和几十名贫困户参加的腰鼓团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去年在北京、江苏和甘肃等地进行了32场商业演出,光靠演出就赚了一万多元。”李东东说。

  除了商业演出之外,李东东现在还被当地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聘请,教孩子们打腰鼓,使这项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传承不息。

  如今,李东东只花1万元,就住进了当地政府提供的宽敞明亮的贫困户安置房。他用打腰鼓和务工挣来的钱购置了洗衣机、沙发、热水器等家具和电器,还利用政府提供的5万元无息贷款养鸡,并向病情有很大好转的妻子传授腰鼓技艺。

  “现在的生活,放在几年前根本不敢想。我想让我老婆也能跟我一起表演。赚钱是一方面,主要是想带她四处走走看看,领略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李东东说。

  剪纸、农民画、曲艺和民歌也是安塞区助力村民脱贫的重要“武器”。数据显示,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安塞近年来已有2000多名经过培训的贫困人口参与到各种文化艺术工作中,直接带动35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今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摆脱贫困的征途上,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民歌这5张“文化名片”功不可没。

  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看似普通的牛皮和竹子通过手艺人独具匠心的打磨,成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制作皮影或演出皮影戏,成为越来越多当地年轻人谋生的手段。在华州皮影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薛宏权的影子坊中,31岁的聋哑人马浩负责雕刻皮影,而他的妻子则负责给皮影染色,两人每月收入超过8000元。

  华州区委书记霍文军介绍说,经过几年的培育及保护,华州皮影已成为华州区的特色文化主导产业。2018年底,全区相关从业人员千余人,有20余家相关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今后华州将积极引导华州面花、华州背花鼓等43种各类非遗文化对接市场,让它们得到传承的同时撑起百姓的钱袋子。

 
河北部分地区推行防贫保险
河北部分地区推行防贫保险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赵鸿宇)近日,家住河北省涞源县东辛庄村的栾志强意外收到64272元的保险金,这让从未入过保险的他有些惊喜。

  据了解,35岁的栾志强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有2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由于患病,他不得不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又经过一段时间疗养,除去报销外仍自费93340元,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栾志强能够收到保险金,得益于涞源县财政部门与人保财险涞源支公司的合作。经过大数据测算,财政部门拿出400万元防贫保险金,以“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为重点,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主要保障因病、因灾、因学致贫或返贫。

  涞源县扶贫办副主任罗杰说,保险的保障对象不事先确定和识别,而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确定医疗、就学、灾情等方面的支出预警线。农村非贫困人口一旦被监控到某项支出超了预警线,相关单位随即启动跟踪程序入户调查,符合保障条件的再进行评议、公示等,便可发放防贫保险金,并落实其他帮扶措施。

  自2018年10月涞源县防贫保险政策实施以来,共发现444户符合相关救助条件,发放保险金382.28万元,实现了全县“零返贫”,栾志强家也靠这些保险金还清了外债。

  邯郸市邱县于2018年8月探索扶贫保险机制,这个县的民政局局长霍丙涛说,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但对于处于贫困边缘的人群关注相对较少,也缺少相关的保障政策。设立防贫保险,就是为这类人群设立一个“保护伞”。

  河北省扶贫办的一名工作人员称,石家庄的平山县、保定的顺平县、邢台的南和县等地均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为近千万农村人口提供防贫保障。

 
荔浦:电商拓宽扶贫路
荔浦:电商拓宽扶贫路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作为自治区级优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近年来,广西荔浦市始终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开辟出一条“电商环境优化、创业氛围浓厚、产品上行顺畅、农民增收见效”的电商扶贫成功路。

  近年来荔浦市投入2500多万元,建成了荔浦电商扶贫一条街,成为该市在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基础上打造的亮点工程。荔浦市1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34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已进驻。

  “我们为企业提供电商销售的培训和指导,农户的农产品也可以在这里实现网上销售。”荔浦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荔浦引进了阿里巴巴、京东、乐村淘等知名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目前荔浦市已建成600多个农村电商扶贫服务点,实现行政村100%覆盖。

  据统计,2018年荔浦电商销售额达16.8亿元,其中全市农特产品销售额约8亿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000余元。(黎永贵、周俊远)

 
陆川:一片橘红富一方
陆川:一片橘红富一方

( 2019-10-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日前,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良田镇石垌村的橘红基地,一大片橘红果林布满山坡,枝繁叶茂,农户在清理杂草。“这些橘红金贵着呢,最贵的时候卖过25元一斤。”石垌村党委书记李元彪笑着说。

  石垌村地处陆川县南部,土壤含云母成分,适合种植橘红。2016年,石垌村成立扶贫产业发展合作社,并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通过抓党建育产业,引领带动贫困户和其他农户种植橘红。种植橘红平常打理和摘果、施肥需要大量劳动力,石垌村党委每年安排30多户贫困户到橘红基地就业,每户实现年增收近2万元。同时,该村为30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入股橘红公司,每年获得入股分红,有力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陈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