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新华深读

04版:读城

05版:各地

06版:经济

07版:综合

08版: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
(2024年4月1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

(2024年4月12日)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价值引领,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实践育人,坚持务实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健全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志愿队伍素质过硬、管理规范,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突显;阵地网络覆盖广泛、布局合理,制度保障更加有力;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深入发展;志愿服务社会参与率、活跃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普遍增强,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
二、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


  1.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动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把志愿服务作为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要求,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倡导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学校要完善制度安排,支持和组织所属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指导推动本领域本系统本单位志愿服务工作。
  2.拓宽社会动员渠道。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优势作用,引导推动本行业本领域资源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搭建志愿者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合作平台,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用好网络动员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创新社会动员方式,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
  3.提升应急动员能力。坚持平急结合,将志愿服务纳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统筹部署实施。制定应急志愿服务预案,健全指挥调度机制,有效调配力量、组织救援、保障物资,做到依法有序参与、科学安全高效。扶持发展各类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登记管理、应急值守、培训演练、安全保障、集结出动等制度,建立与国家和地方综合性、专业性队伍共训共练机制,强化应急协同效能。
三、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


  1.丰富供给内容。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宣讲志愿服务,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美丽中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等领域志愿服务。聚焦百姓民生,积极组织济困解难、扶弱助残、扶老爱幼、救灾援助、卫生健康、支教助学、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持续开展邻里守望、信访矛盾化解、普法宣传、流浪救助、心理疏导、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着眼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开展科普、文化、文艺、精神文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育健身、自然教育等志愿服务。以重要活动和大型赛会为依托,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营造良好秩序和人文环境,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
  2.推进供需对接。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优化服务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开展集中服务,抓住重要节庆节日等契机,组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惠志愿服务。深化日常服务,依托群众身边站点,发挥窗口单位作用,开展长流水、不断线的志愿服务。做好结对服务,以“一老一小”、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采取个性化定制方式提供服务。推广菜单式服务,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
  3.提升服务质效。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打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项目。建立项目库,持续推出服务清单。加强全流程质效管理,做好效果评估,改进服务内容、实施方法。深化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持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春雨工程、文艺进万家、智惠行动、运动促健康、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救在身边、银龄行动等,培育志愿服务品牌。
  四、健全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


  1.壮大队伍力量。大力发展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学生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队伍,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推进各行各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文化文艺志愿者、科技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应急志愿者、助残志愿者、卫生健康志愿者、法律志愿者、体育志愿者、生态环境志愿者等,利用专业特长为社会作贡献。发挥先进模范、乡土(返乡)人才、“五老”人员、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众性活动骨干等的作用,支持组建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2.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内部治理,依法依规依章程开展活动,提升社会公信力。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制定行为准则、服务规范,明确权利义务。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机制,指导支持其初始运作、发展成熟。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鼓励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建团队,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会工作服务站等载体,有组织地开展服务。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行业组织建设,履行好引领、联合、服务、促进职责。
  3.提高能力素质。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增进群众感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大批志愿者骨干、志愿服务管理人才。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发展专业性组织,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对需要专门知识、技能的志愿服务坚持先培训再上岗。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推进课程、教材、师资建设。组织志愿服务交流研讨、项目展示,推广经验、分享体验,促进共同提高。
  五、健全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


  1.完善站点布局。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配置志愿服务站点,推动在新建住宅物业公共服务用房规划时设置志愿服务空间。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因地制宜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推进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及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志愿服务全覆盖。鼓励企事业单位等根据实际开放公共资源,为志愿服务提供场所和条件。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志愿服务特色站点、流动站点,进一步拓展覆盖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引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整合辖区内各类志愿服务阵地,促进协同运行。
  2.提升服务功能。加强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做到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设施、有制度、有标识,具备需求收集、项目发布、招募培训、活动组织、服务记录、宣传展示等功能,提供常态化服务。注重内涵式发展,丰富站点的精神内核、文化价值。鼓励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志愿服务站点。
  3.推进数字化建设。强化志愿服务与数字技术融合,实现志愿者注册、需求发掘、服务对接、调度实施、评价反馈、宣传推广等全流程数字赋能。规范有序推进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数据归集、辅助决策、指挥管理等功能,统一技术标准、打通数据接口、实现互联互通。加强志愿者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防护。引导和规范网上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方式。
六、健全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


  1.厚植志愿文化基础。加强志愿文化宣传阐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追求,把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体现到志愿服务工作各方面,彰显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道德力量。深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学科建设。
  2.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创作志愿服务题材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公益广告,通过建设主题公园、广场、雕塑等,扩大志愿文化传播。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讲好志愿服务故事,激励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研究推动设立中国志愿者日。建立健全志愿者宣誓制度,推广志愿者誓词,规范使用志愿服务标识。
  3.增强志愿文化自觉。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志愿文化融入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识。把志愿服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增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社会规范,体现到市民公约、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之中。
  七、健全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


  1.完善发展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完善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统筹利用包括财政投入在内的现有资金渠道,依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运营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设立志愿服务发展基金。拓宽社会募捐渠道,鼓励企业、个人等进行公益性捐赠,按规定享受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运行、项目开发、业务交流、承接公共服务等提供支持。
  2.注重权益保障。坚持谁使用、谁招募、谁保障,为志愿者提供物资设备、安全保障及相应保险。完善志愿者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强志愿者保险的基础险种保障。真实、准确做好志愿服务信息记录、证明出具。尊重志愿者的劳动及其自主性,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和对志愿服务组织及其活动的监督权利。
  3.强化激励褒奖。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的褒奖机制,健全星级认定制度,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鼓励采取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完善礼遇回馈和信用激励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相关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公务员考录、企事业单位招聘时,注重了解志愿服务情况。
  4.提供法治支撑。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国家立法,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鼓励地方根据发展实际,加强和完善有关志愿服务地方立法。加强志愿服务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做好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和宣传普及。依法查处损害志愿精神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以志愿服务为名从事非法活动,保证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八、构建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


  1.积极稳妥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为重点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实施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国内志愿服务组织与相关组织、机构合作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适宜的志愿服务活动。
  2.扩大国际影响。加强与国际性志愿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中国志愿服务组织与联合国相关组织加强合作。健全国际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程序、明确规范、防控风险,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正确开展国际志愿服务活动。
九、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实际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将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谋划部署,健全长效机制,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健全评估体系,把志愿服务作为衡量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2.强化党建引领。在志愿服务组织依规设立党的组织。注重从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3.统筹协同推进。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形成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最是书香能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云南昆明开幕。彩云之南,书香氤氲。书承文脉,香满家国。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
  放眼中华大地,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爱读书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习近平】
  对于天津市河西区的居民吕佳奇而言,读书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工作繁忙,他也坚持在每周末抽出几个小时,来到图书馆,与书为伴。
  不久前,他发现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西岸书斋,立刻前来“探馆”。崭新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清新雅致的阅读环境,令他深感满足。
  “这里的图书品类众多,借阅起来也十分方便,是处读书的好地方。”吕佳奇在书斋中拍下许多张照片,“等我选好就可以直接来借阅了”。
  吕佳奇的切身感受,是书香社会的生动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共建书香社会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在河西区图书馆副馆长徐瑞琳的办公电脑里,保存着一份份令她欣喜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河西区借书还书流通量达到了25000多册次,这还不包括仅阅览、不借阅的数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图书流通量的提升,说明在全民阅读的号召下,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徐瑞琳介绍,以前多是老人和青少年常来图书馆,近年来,“上班族”也开始频繁“打卡”各级图书馆,“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百姓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推动下,全民阅读工作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由城市向农村、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城市、偏远山区扩展延伸,中华大地书香飘荡。全国各地以全民阅读大会的举办为契机,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一大批接地气、具新意、有特色的读书活动持续举办,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热潮。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10年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76.3%上升至81.8%,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从“打卡”各地纷纷涌现的“最美书店”,到参与形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到百姓主动走进阅读空间享受静谧而美好的阅读时光……徜徉书海,共品书香,人们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力量、感悟美好生活、丰富精神内涵。
出好书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习近平】
  波澜壮阔的英雄事迹、五彩斑斓的自然奥秘、诗意盎然的文学经典……世界读书日前夕,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第一小学的好书共享会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讲述最近读到的好书、收获的知识。
  “我最近正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不仅从书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五年级学生刘诗杰说,“我准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多读些这样的科普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知识的向往,也是对好书的呼唤。全民阅读,启慧增智,离不开高质量出版物的丰富供给。
  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近年来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优秀科普读物出版工程等重点主题出版物、重大出版工程、原创精品出版工作,组织了“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评选,向社会推荐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与此同时,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不断推进。
  这些不断优化的阅读资源、纵深推进的工作举措,保障了人民群众有书读,引导了人民群众爱读书,支撑了人民群众读好书。
  如何让“书香不怕巷子深”,让优质出版物找到最合适的读者?丰富多彩的好书推荐和阅读活动助力书香飘向每一个角落。
  千万余字的“北京文化书系”彰显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北上》《云中记》等多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宝水》等获茅盾文学奖……北京2023年创立“京华好书”推荐平台,以出版好书、发现好书、推广好书为重点,引领阅读风尚、服务读者群众。
  “聚焦精品创作生产、丰富内容供给是深化全民阅读的基石。”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德罡说,不仅要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还要创新建立推荐机制,把好书真正选出来,让好书真正传开来。
  针对残障群体,阅读服务和保障水平同样不断提升。
  随着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国家版权局出台《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阅读保障。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阅读需求,人民群众的阅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善用书


  【“向书本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读书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习近平】
  深居云南大山里的毕家富,从一本书上知道了澳洲坚果这种作物。
  “看完这本书,我就去找澳洲坚果苗了。”毕家富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兴塘村人,喜欢看书。20多年前的一天,他偶然翻到一本书,由此开启和这个舶来品的奇妙缘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家富找来100株澳洲坚果苗,种在自家地里。图书,成了他最好的帮手。知道哪里有育苗或者养护方面的书,他来回走上几个小时也不在乎。通过不断看书学习,他逐渐掌握了种苗培育等技能,把澳洲坚果做成了响当当的产业,还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读书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毕家富说。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依然坚持看书学习,还接触到电商直播这些新鲜事物,期待着家乡产的澳洲坚果能卖到更远的地方,搬上更多人的餐桌。
  去年10月,2023“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在四川成都天府书展正式向社会公布。其中不乏《描绘乡村振兴最美底色:连环画集“脱贫故事绘”》《蔬菜栽培技术大全》等反映乡村振兴成果、帮助农民提升致富技能的优秀图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中央宣传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举办部务会专题读书班;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的学习交流会上,大家结合对《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等理论著作的学习体会,讲收获、谈思考;国家民委以加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少数民族文字版翻译出版等工作为契机,厚植理论功底;农业农村部集中一周时间办专题读书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相关著作列为学习资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海风轻拂,书声琅琅。在祖国最南端的学校——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有一座“流动式图书馆”。摆放于校园内各个角落的8000多册图书,和学校旁边免费开放的三沙市图书馆,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浸润着书香,小小的心灵有了大大的梦想。三年级学生陈紫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带领更多学生通过阅读看到更远的世界……”
  永兴学校业务副校长郭兴说:“永兴岛不大,但当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在书中却能看到比眼前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阅读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让我们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不负春光,与书同行。
(记者史竞男 王鹏 白佳丽 王炳坤 郭翔 严勇)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读书五问
读书五问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读书,是亘古不变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有人靠读书改变了命运,有人因读书让生命变得辽阔,有人由读书奔向“诗和远方”,有人在书中获得了幸福和力量……
  今天,我们选择五个问题,与你探讨关于读书的那些事。
读纸还是读屏,今天你读书了吗?


  清晨7:08,上班族小齐在北苑路北站准时踏上开往宋家庄方向的北京地铁5号线,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站好,拿出手机,点开阅读软件,沉入自己的精神世界。通勤的近一小时中,她读完了《山河故人》最后几章,随后走出地铁站,踏进北京的春光里。
  这位平时惯与报表、数字打交道的年轻会计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在通勤路上,如果1分钟平均读300字,1小时即为18000字,以每本书20万字计,平均约6天就可以读完一本。积少成多,让她在工作5年间陆续读完了百余本通识类书籍。
  今天,你还读书吗?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8%,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33本,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日复一日,当你随人潮涌入拥挤的城市早高峰地铁,目之所及,总会看到手持各式“屏幕”的各色读者,环顾四周,还有一些手捧图书、凝神静思的人仿佛自成境界。这样一幅城市景致,不啻为一个微妙的象征:流动万变的当代社会,总还有一个角落属于书。
  回溯人类文明史,书的进化演变,本身就是一部可堪阅读的历史:从古代的莎草、简帛、卷轴发展到现代的印刷书籍、电子杂志,书的形态在变;从曾经热衷逛书店、泡图书馆到如今网购众筹、读屏听书不亦乐乎,公众读书、购书、选书的方式也在变……
  纸张还是屏幕?数字时代的追问,折射出当今人们阅读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元。
  “通勤,是一段完整且不容易被打扰的时间,值得充分利用。”最开始,小齐读的是纸质书,因为那给她一种“物理上的成就感”,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掂量着“文字的重量”。但后来,因为地铁上太拥挤,读纸质书容易站不稳,小齐购入轻薄的电子阅读器。再后来,不爱背包的她选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
  和许多电子书读者一样,“多读慎买”是小齐的原则。在她的手机相册里,有一个从本科开始更新的读书系列,用来存放“看书时候遇到的喜欢的句子”。开始几年多是纸质书的照片,后来逐渐变成电子截屏,现在即便看纸质书,也会将笔记誊在手机上方便回头查看。
  在北京大学从事基层传播和新闻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张慧瑜,则至今保留着逛书店、买纸质书的爱好。
  走进蒙民伟楼四层走廊尽头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只有铺天盖地的书——从脚边“生根”,与天花板“亲吻”。从泛黄的新闻史料,到尚未褪去塑封的学术前沿,张慧瑜的藏书层叠参错,共处于同一时空,极富生机。藤萝掩映之中,书橱充当隔断,这里是学者阅读、研究的一片天地。
  张慧瑜好书,源于自幼时起家庭的耳濡目染。“父亲毕业后曾留校当过老师,因为年少时没钱买书,成家立业后就有点‘报复性消费’,所以我小时候跟他去得最多的就是书店。”他笑言。
  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北大学习后,立志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张慧瑜也开始大量买书藏书,从万圣书园、风入松、国林风,一路买到博雅堂、野草书店。“记得读博士时,我把书放在床的靠墙一侧,让渡一部分床铺的位置,每晚和书挤着睡。”回校任教后,作为“专业读书族”,逛书店、捕捉新的学术动向更成为他每周雷打不动的活动。
  “这本是刚买的,与我在做的根据地新闻史研究直接相关。”采访间隙,张慧瑜从近一人高的一摞书中轻巧抽出一册去年12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革命根据地地图集萃,递给记者。
  当被问及是否也会“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张慧瑜坦言,自己买书往往是一种“象征性占有”,买得多、看得少,尤其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样,查阅电子资料可远比挪腾书房里的大部头来得方便。但闲暇时来一次书籍大整理,就像人们添置、收拾衣橱一样,解压且愉悦。看纸质书也是一种经年的阅读和消费习惯。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当选择渐趋多元,书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春日夜晚,山西太原的退休工程师程爱琴的思绪,随有声书播讲者的娓娓讲述,来到遥远的西部——“又记得在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从李娟的阿勒泰、叶广芩的老北京,到汉唐之风云、三体之宇宙,程爱琴感觉,虽然是听书,但拓宽了眼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年轻时,程爱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书籍的学习上,总觉得没那么多时间读“闲书”。快退休的那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程爱琴听了评说《红楼梦》系列有声书,一下子爱上这种“阅读”方式:一是方便,尤其是对视力下降的老年人,二是播讲者会在叙述中揉进他们的情感和见解,更有熨帖感。
  “听久了它就像一位陪伴我的老朋友。”程爱琴笑着说,“一个人做饭、择菜、拖地、洗碗的时候,走路的时候,自己静静呆在任一个角落,或者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就这么听着,还能同一时间干两件事,效率翻倍。”
  古人讲“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都可以利用。现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图景的延伸,无论散步骑车、乘飞机搭高铁,阅读都似乎以“行进式”的方式进行着。读书,更加不分场合,不分“打开方式”。
  与书为友、以书会友。从互相换书读、抄书看,到朋友圈分享、线上组队读书,书的温度也始终流淌于人际交往间,融汇于生活细微处。
  北京图书大厦,一位盘腿坐在地板上读书的软件架构师告诉记者,他手头的这本书就是来自朋友圈一位工作伙伴的推荐。他尤其喜欢收集书籍有趣的后记,为此在豆瓣网上创建了一个收藏夹,专门上传这些作者致谢,每当有素不相识的网友收藏这个列表,就会成就感满满。
  一位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博士生说,他特别喜欢买旧书,因为其中有之前主人的痕迹,见字如见人。“就像开盲盒一样,通过页边的批注同几十年前的读者共读,时而心有灵犀,这种跨时空的共鸣让我心生感动。”他曾在一本淘来的旧书中发现了史学名家唐长孺先生的题签,这种惊喜与幸福难以言表。
  “借助虚拟的阅读空间,人们也能进行互动,并由此产生一些文化类型。”站在学者的角度,张慧瑜关注到近年来一些读书软件推出的“共享批注”功能,同一段话,不同的网友划线评论、互相借鉴,实现了“共读一本书”的时空交互。“屏幕内外,书的交流功能本质没有改变,但在互联网上呈现出高度的分众化、圈层化趋势。”他说。
  藏书众多的张慧瑜多年来保留着向学生赠书的习惯。2020年9月,硕士生秋鹏在张慧瑜首次开设的《基层传播理论与方法》课上接过一本名为《伊甸园的鹦鹉》的小说,作为课堂报告的奖励。“一学期下来,选修这门课程的20多名同学几乎都收到了赠书。后来每次上课我都充满期待,‘今天慧瑜老师又带来什么书?’”毕业数年,他依旧清晰忆起收到老师赠书时的感受。
  数字时代,是追求便携还是享受把一本书拿在手里摩挲的触感、萦于心怀的墨香,是一屏一屏“见缝插针”还是专注于快节奏生活里的“慢”,或许见仁见智,但在张慧瑜看来,书作为一种精神联结和意义传承,魅力始终未减。
  “赠书的目的,也是希望同学们不要丧失完整阅读一本书的能力。作为一种古老的媒介,书籍是对知识系统性的归纳收集。即便向电子书、有声书不断衍生,这一集合形式没有改变。”张慧瑜说。
  重情怀还是要市场,实体书店生存之道何在?


  “我可以进来吗?”
  在上海复旦旧书店门口,一个头戴草帽、身穿闪送工服背心、裤腿卷到膝盖处的大爷,停好电瓶车后,有些局促地问。
  “书店就是因为有人需要书,有人想看书,才有存在的意义。你就是这里的主人,欢迎!”店主张强热情地招呼。
  张强一直记得这位读者,“他后面还来过,几乎每次来都会买书”。
  今年是复旦旧书店营业的第24年。这是一家除了书还是书的书店,上下两层共180平方米,堆了5万多本书。
  接受采访这天是个周末,张强告诉记者,店里生意不错,当天卖出了四五百本书。这几年,他平均每天都能卖出约三百本书。
  在实体书店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一家体量不大的书店为什么能有这样的销量?
  张强分析,一个原因是价格。他注意到,有人来逛书店,每选一本书,都要掏出手机查看网上售价。“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书,无论放到哪个平台上,都属于相对便宜的。”不必付邮费、不必等快递,有竞争力的价格足以让读者当场下单。
  另一个原因,是旧书店独特的品类。“一本书刚出版时,大家还不清楚它真正的品质。经过时间的考验、学者的筛选,走进我们旧书店的书,都是精挑细选筛出来的。”张强自豪于自家店里书籍的品质。
  真正体现旧书店店主能力,让书店长期运转下来的,是收书卖书时对价格的平衡把控。“收书太贵,就要卖得贵,不好卖;收书太便宜,人家又不愿把书卖给你,久了会失去客源。我们店里书的价格优惠,是因为我收书时,能给出比较合理的价格。卖了这么多年,一本书到手里翻两下,我就知道能卖多少钱。”
  但即便书卖得这么好,张强依然觉得“开书店不是个好生意,只有不管赚不赚钱,就是喜欢摸书的人才能干得下来”。房租太高,利润太薄,但他坚决不考虑在店里卖利润更高的咖啡、文创。“别人做我真的不反对,但我坚持要做一个传统书店,让年轻人特别是小朋友,能看到真正的旧书店到底什么样。”
  “干我们这一行能够坚持下来的,可能多多少少都跟我一样,在别人眼里有点傻,但我乐在其中。只要能撑下去,我就继续干。”说起书店的经营,张强无奈又满足。
  张强的“无奈”是整个书店行业境况的折射。一个最新数据是,2023年,短视频渠道成为仅次于平台电商的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11.93%。
  即使如此,仍有新书店不断开张。例如,2023年2月,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陆家嘴,诞生了一家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混知书店。
  这是一家由作者开设的书店,店主是创作出现象级畅销书“半小时漫画”系列、在社交平台上拥有6000多万粉丝的混知团队。
  设计师出身的混知文化联合创始人罗润洲亲自主导了室内设计。店里图书经营面积约占一半,剩余空间包括小剧场、咖啡、餐饮等区域。“在店里走走,就像逛一个知识展,能轻松学到很多好玩的知识,这也是我们长期做内容积累下来的优势。”
  他告诉记者,混知开书店的初衷是想搭建一个能跟读者见面、观察和聆听用户需求的实体平台。过去,作为一家帮人们解决知识学习问题的公司,混知一直在线上帮大家学知识,未来,他们想把这件事做到线下。书店不止售卖书和文创,还将提供不同形态的服务和产品。
  罗润洲透露,书店开业刚满一年,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营业额、利润率和人流量都在爬升。“我们的生存之道就是让顾客进来逛两圈便能掌握知识。”
  作为一家“会画知识的书店”,混知书店有项独家活动备受好评,就是由“半小时漫画”主创团队带领客人们画知识。“比如带着小朋友把夏朝的历史画一遍,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习得了将知识可视化的方法。”
  此外,他们也在探索“混知+城市共创”的新业务,与地方合作,用漫画讲述一个城市的知识,将其展示到书店空间中。有几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有些事,是书店开起来之后,混知团队才意识到的。例如,书店是一个地方对外展示的文化窗口,它不像博物馆那么厚重,天然具有与人亲近的基因,承载着文化宣传的需求。
  “因此,我们也要时刻思考自己能提供什么独一无二的价值。所有做得好的书店,一定都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对社会具有价值才活下来的。”罗润洲说。
  事实上,被唱衰了十多年的实体书店,没有被电商打垮,也没有被时代淘汰。“当前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实体书店数量呈现稳定状态,部分省区市小幅增长。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书店脱颖而出,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今年1月9日举行的2024中国书店大会上,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说。
  2016年,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许多书店随之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而无论坚守还是创新,书店人的努力总围绕着同一件事:联结人与阅读。书店也因此成为充满故事的地方。
  今年3月底,北京中关村大街上,一家书店的开业吸引了众多爱书人的视线。因为这家书店是他们新近归来的“老友”——风入松。
  199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王炜联合一批学者创办了风入松书店,凭借高品质的图书选品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其成为有“京城文化坐标”之称的知名书店,刻进了无数学子的共同记忆。但到了2011年,迫于每况愈下的经营情况,风入松停止营业。
  13年过去,实体书店的境况严峻依旧,风入松因何“重生”?又靠什么生存下去?
  风入松书店主理人丁永勋告诉记者,此次风入松的重启,更多是出于情怀而非商业考量。一位热爱阅读、曾受益于老风入松书店的北大校友,通过创业获得一定资源后,抱着感恩之心发起了书店的重启,买回了“风入松”的商标。
  老店新开,传奇续写。风入松的“重生”像一则寓言,告诉人们,美好之物终有后续。书店开业后,有老读者翻箱倒柜找出一直没舍得扔的老风入松会员卡;有从师长那里听过老店故事的年轻学子,怀着激动之情赶来见证新风入松的开业。
  现在的风入松,上下三层,面积约1000平方米,行走其间,能感受到细节处处花了心思,营造出一个人与好书相遇的空间。丁永勋清楚,现在做书店的大环境和风入松初创时已完全不同。但他认为,书店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仍然是选书。风入松要坚持选出高质量图书,而不是什么畅销卖什么。
  他计划先把选书工作做好,把书店的环境做好,然后以足够的耐心,将新风入松再次打造成文化坐标。他们已做好为此投入至少十年的准备。
  今时今日的实体书店,各有各的绝活,各有各的活法。“如果给现在的实体书店找一个主题词,我认为是‘创新’。”常年关注实体书店行业的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说。他认为,中国实体书店在经历了只卖书的1.0时代和融入咖啡、文创、文化沙龙等不同业态的“书店+”2.0时代之后,已经迈进探索更多可能性、重新定位自身价值的3.0时代。
  在他看来,中国的实体书店已经变成无所不包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除了提供阅读服务,它们还做了博物馆的事、美术馆的事、剧场的事、音乐厅的事,当然,也做了餐馆、咖啡厅的事。事实上,我们的实体书店为公共文化服务做了很多实质性工作。如果能对这类书店给予更多引导和支持,它们能更灵活、高效地填补很多方面的空缺。”
打卡地标还是文化殿堂,图书馆变了吗?


  周六清晨,春日暖阳洒落中国国家图书馆广场。家住附近的刘先生带着电脑,早早加入等待入馆的读者队伍。
  在周末抽出半天时间来国家图书馆阅读,是刘先生坚持多年的习惯:“家里也挺安静,但我更愿意来国图。这里有一种氛围,可以让我更好地沉静下来。”
  上午9点,国家图书馆开馆。刘先生照例过完安检,在阅览室找个靠窗采光好的位置驻扎,就此开启一个美好而充实的周末。
  这是一种怎样的氛围?站在四层俯瞰,整个空间宛若一个方形的螺旋,好像要把人“吸”进知识的海洋。某个瞬间,你甚至会觉得,时间静止了,唯有思绪在空气中流淌,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没有高墙、不设院门、无需预约,只要你愿意来,随时都可以走进,用最低的成本去接近“高尚的灵魂”。
  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的京师图书馆。它的出现,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开启的标志性事件。而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则可以追溯得更远。
  早在数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提及老子时写道,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是周朝收藏典籍之所,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在这个意义上,老子也被视为我国最早有名可考的图书管理员。
  我国藏书之所虽古已有之,但彼时,无论是官府藏书还是私人藏书,空间多为私有,缺乏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及至清朝末年,伴随“清末新政”的推行,一场公共图书馆运动随之开展,以京师图书馆为代表的一批公共图书馆应运而生。所谓“公共”,在于向民众开放,不设门槛。自此,图书馆在近代成为深入参与社会生活、培育探索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
  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研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等书籍;年轻的沈从文曾在京师图书馆刻苦自学,通过广泛阅读,不断汲取文学养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里,曹禺写出了经典剧作《雷雨》……
  近代以来,图书馆作为知识启蒙、传播思想、孕育文明的重要场所,从中走出了一位位名人大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活跃在图书馆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图书馆相遇:可以是一个人的思考、两个人的约会、三口之家的周末时光,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交流碰撞。这正是图书馆特有的魅力——一方承载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和追求的空间。
  今年年初,《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甫一上架,便广受好评,目前豆瓣评分已突破9分。这本书讲述的,便是作者杨素秋主持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的故事。
  2020年9月,从陕西科技大学来到政府部门挂职的杨素秋,接到了为区里筹建一座公共图书馆的任务。书商发来的书单,令她瞠目结舌:映入眼帘的是大量情感鸡汤类图书,而经典著作少得可怜。
  “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就算装修家具再漂亮,倘若书目烂糟,前功尽弃。”杨素秋希望读者来时会说,这个图书馆的书没糊弄人。
  她一头扎进书目的海洋:在微博上发征求意见,参考北京和西安其他区县图书馆的编目原则,上网搜索各种畅销书榜单,甄别注释者和译者、敲定译本……像挑豆子一般,精心挑选,择优录取。
  建筑做“表”,书籍为“里”。图书馆的数量越来越多,也充分考虑时代发展需要和读者实际需求,既注重用高质量的书籍陶冶读者,也用独特的建筑吸引观众。它们不仅是文化殿堂,也成为了城市地标。
  在车水马龙的上海,湖南岳麓书院与上海徐家汇书院“双向奔赴”,古今书院破圈合作吸引读者关注。走进天津滨海图书馆,一层层白色阶梯呈波浪状铺开,仿佛将人们置身于科幻场景之中。秦皇岛南戴河的沙滩上,一座海边公益图书馆独自坐落于海天之间,许多人不远万里而来……
  这份发源于图书馆的美好,传递到了祖国最南端的学校——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孩子们每天吃过午饭,都会来到图书角,一边阅读绘本,一边写下读书记录卡。
  坐落于永兴岛上的永兴学校是三沙唯一一所学校。永兴学校业务副校长郭兴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常年在岛上学习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
  学校在学生上课、吃饭、活动的区域沿线打造了“流动式图书馆”,在图书角、图书吧、阅读小屋、儿童之家、亲子阅读之家等阅读场所,放置了8000多册图书和电子绘本,学校旁边的三沙市图书馆也免费向学生开放,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小女孩陈紫依今年上三年级。每天放学回家吃过饭,她总喜欢回到学校的儿童之家看书。在校园图书馆里,小小的心灵,有了大大的梦想。在一篇作文中,小紫依写道:“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带领更多学生通过阅读看到更远的世界……”
  在学校图书馆墙上,贴着一张张字迹稚嫩的读书记录卡:“小女孩善良、乐于助人,自己也获得了幸福”“守护好我们的这片蓝色海洋”……
  阅读,浸润幼小心灵,孩子们学到知识,学会了思考与表达。“永兴岛不大,但当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在书中却能看到比眼前更辽阔的星辰大海。”郭兴说。
  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的,不止是梦想,还可能是考前的冲刺和论文的截稿日期。有观点提出,一些高校图书馆变为自习室,这样的“一座难求”值得提倡吗?
  “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空间,承载的意义很多元。”在北京一所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张老师看来,学校图书馆里有大量文献和馆藏书籍,学生无论是来借阅还是自习,本质上都是对知识的渴求,而图书馆资源也得到了利用。
  宿舍—教室—图书馆,今年读研二的王同学对自己“三点一线”的日常并不感到枯燥。“一些新兴学科领域的书籍,外面看不到,但学校图书馆都有。”入校6年,从增设电子阅读屏到增加电子图书量,王同学见证了学校图书馆每一点小小的变化,“现在更智能、更人性化了”。
  今天,图书馆早已突破了校园的局限。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从1949年的55个增加到2022年末的3303个,增长了近60倍。
  周日的午后,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安仰兵老人骑上自行车,前往广内街道公共图书馆。他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领一份当天的报纸,借一本足以沉醉一下午的书。
  广内街道公共图书馆坐落在胡同里一个宁静的角落。在这个占地约600平方米的图书馆里,有各类图书5万多册,是社区的文化空间,也是安大爷退休后的精神家园。
  “可以不午睡,但不能不读书。”不知不觉,安大爷已经是这个街道图书馆年龄最大、来馆时间最久的读者。
  安大爷至今记得,图书馆刚开放时,空间局促,很多时候只能站着读书。馆内还设有消费区,读者不消费便难以安心阅读。
  如今,消费项目统统下架,还增添了鲜花绿植,丰富了图书种类。今年起,办读者卡无需押金。在北京各级图书馆,借还书一卡通用。
  “去年前10个月办了3800多张读者卡,今年仅前3个月,就借出1.2万多册图书。”图书馆馆长任艾介绍,图书馆还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非遗手工体验课,居民参与热情很高。未来,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大的空间、更智能的服务、更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图书馆触手可及。
  在图书馆,随手撷取一段时光,翻一本书,饮一杯茶,都是那样静谧美好。一本本精心挑选过的书籍,会变成光源,吸引着人们为它驻足停留。
我读还是读我,如何重新定义阅读?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放过自己,这是我从苏东坡身上得到的启发。”一袭绿衣,盘腿而坐……镜头前的吴敏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苏轼、庄子等历史人物和晦涩的历史知识娓娓道来。
  作为艺术科普平台“意外艺术”创始人,她的个人IP“意公子”更加为人熟知。从电台主持人转型为自媒体博主,“意公子”在全网收获超3000万粉丝,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意公子”们帮助读者穿越千年,身临其境般感受古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实际上,在没有激光印刷术、新华书店和在线阅读App的古代,读书人想要获得书本,并不容易。
  “洛阳纸贵”的典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时期,才子左思写了一篇《三都赋》,引得人们争相传抄,京城洛阳纸张供不应求,纸价大幅上涨。
  纸张的珍贵和低下的识字率使得古人读书非常不易。而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书本不再奢侈,写作和阅读更多成为一件取悦自己的事情,阅读的内涵、外延和形式都发生了改变。
  数字化时代,书籍正走向富媒体化,阅读的定义也被泛化。阅读对象不仅是印刷品,更是融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形态的信息集合。不少年轻人认为,刷知识性短视频也是一种阅读。
  “历史里藏着万事万物运转的规律,要怎样读历史,才能为我所用呢……”90后女生都靓坐在镜头前,向观众介绍着“二十四史”。像这样的视频,从2019年起她已经拍摄了900多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不少人像都靓一样,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向观众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籍,网友将他们称为“读书博主”。
  都靓说:“我希望输出的内容是有知识含量的,或者能给读者带来心灵慰藉。”秉持着这种理念持续深耕,如今都靓在各社交平台上的粉丝总量已超4000万,推广好书400余种。
  读书博主的大量涌现,一方面降低了知识门槛,让过去枯燥的大部头书本在读者中焕发新生;另一方面也适应了现代人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能用较短的时间了解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相关机构调查发现,在Z世代读者眼中,泛阅读和严肃阅读的边界已经消解。00后喜爱的书籍中,网文小说第一,漫画/绘本类书籍第二,而喜欢网文小说的读者中,六成都采用在线阅读。
  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在大量阅读以后,也产生了写作输出的冲动,“摩拳擦掌”走上了全职创作网络小说之路。
  “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参与、全球共创,彰显中华文化原创力的生动实践,成长为当下最活跃、受众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文学样式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文化名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网络小说专兼职作者规模达2405万,作品数量3620万部。
  一批高知人群涌入了网文作者圈里,包括大学教授、法院法官、计算机博士……他们熟稔科学原理、历史事实,擅长像传统严肃作家一样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甚至兴起了在文末附上论文索引、数据来源的风气。
  90后网文作家柠檬羽嫣的小说《柳叶刀与野玫瑰》近日出版了,这位现实中的三甲医院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因为喜欢阅读,看着看着就想自己写了。
  “如果灵感来了,即使查完病房很晚才回到家,还是忍不住打开电脑敲出心里的文字。”她还向记者介绍起身边笔耕不辍的朋友们,“来自各行各业的都有,比如医生、警察、退伍军人、律师等,将职业专业内容带进网文的;也有外卖小哥、蓝领等,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才华改变自己人生的。”
  有高校学者指出,由于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的增加,当下学生往往对文史哲理论框架、概念和学术话题能侃侃而谈,一提到具体的作品却哑口无言。由浅阅读、泛阅读走向深阅读,是对年轻人阅读习惯培养和重塑的重要议题。
  “纸质阅读并没有被取代,抽象性的文字阅读对于青少年的认知成长十分重要。”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认为,纸质阅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阅读一本装帧讲究的纸质书,会给读者一种美学享受。
  “人民艺术家”王蒙在《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中的观点更显“正统”:“正是最普通的纸质书,表达了思想的魅力,表达了思想的安宁,表达了思想的专注,表达了思想的一贯。”
  “不管是纸质书、电子书还是有声读物,只是阅读载体不同,反映出不同个体阅读和思维习惯的差异而已。”“意公子”表示,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能够推动阅读向更加系统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拿我自己来说,还是更习惯或者说更享受用纸质书阅读的过程。”她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告诉记者,日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各种各样书籍,更喜欢纸质书的翻阅感,包括能在书上记录当时的一些感受,标记一些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故事等,这种手感是电子书无法提供的。
  “竖排版繁体字,有人买回去就觉得太难读了。”读书博主都靓讲起最近跟观众分享钱穆《国史大纲》时的心得体会,“真正深度的阅读有时就像一场搏斗,可能你会有一段并不愉快的阅读体验,但最终的收获肯定是美好的。”
束之高阁到走向大众,古籍何以“活”起来?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电影《长安三万里》结尾,诗人高适的话成为“点睛之笔”。
  墨水是一条河,从读书人、藏书人、刻书人、著书人,一路上溯就构成了一部可以反复阅读的大书。对此,当代修书人最清楚。
  50多岁的王斌就是这样的人。他所在的辽宁省图书馆古籍藏书丰富,拥有古籍文献61万册,其中善本12万册,包括蒲松龄手稿《聊斋志异》、宋刻本《抱朴子内篇》等珍本、孤本。
  修书即修行,古籍修复工序繁琐,唯熟能生巧。“容不得任何失误,每一道工序都要小心翼翼、屏息凝神。”王斌说。
  自2007年我国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像王斌这样的修复师已从不足百人增加到数十倍。他们埋首故纸残页,与时间赛跑,延续古籍风貌、留存中华智慧。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
  盛世修典,明时修志。新时代以来,我国古籍事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保护是为了利用,整理服务于阅读。在存藏和使用的矛盾中,我们找到了数字化这条路。
  过去,古籍整理工作难度大、研究周期长、呈现度低。如今,身处一隅书斋、饱览天下古籍,不仅成为研究者日常,也是普通读书人最爱。
  在某平台自营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官方旗舰店上,王国维辑校《竹书纪年》位居销量榜首,单价10元,好评如潮。书友留言:“翻开此书,一览古今竹书纪年风貌,普通读者通过这种方式直面古籍,获得启迪,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实体书爱好者获得充足供给,线上阅读也开启方便之门。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在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正式上线,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其中包括75卷内容,共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曾囿于深宫的厚重典籍,成为了百姓触手可及的文化食粮。
  “互动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符合当代阅读习惯,沉浸式阅读体验拉近了古籍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平台项目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位通说。
  从“一册在手”到“一屏万卷”,对学者来说,缩短了学术成果的生产周期,深刻改变了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于读者而言,在翻越时光而来的智者叮咛中,以更广阔视角,看待此身、此生和世界。
  康熙十六年,京师。
  “你”初入钦天监天文科。观象台上,“你”站在南怀仁身边,斗转星移间,你们共同将各星图连接,四象圣兽依次浮现在眼前。
  摘下VR设备,你看着窗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群熙来攘往。
  这是玩家能在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第二部《明清档案:钦天监南怀仁题本》中体验到的“穿越”。
  这个项目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参与制作,选取清康熙朝任职钦天监的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所缮写进呈的《观候天象并呈立秋至秋分天象图事题本》,体验者以南怀仁“学生”的身份,“亲自”观天象、测方位、写题本、述文化,身游古今中外,徜徉文明之境。
  随着VR、AR、5G等技术的进步,以虚拟现实、数字展厅、智慧讲解等应用为代表,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古籍可以“走进”人间,人们也可以“步入”古籍。
  依托古籍的文化产品,琳琅满目,不断涌现。
  出门旅行,《黄山志》《泰山志》等,摇身一变成为绝佳的旅行指南;《食医心鉴》《山家清供》《随园食单》等传统食谱,成为商家吸引客流的特色宝典;《古今碑帖集成》《芥子园画谱》《十竹斋笺谱》等艺术类古籍中的审美元素,融入文创纪念品而成为游客首选。
  “传统古籍所表征的‘知识仓库’正以各类‘金蝉脱壳’的方式进入现代社会,实现新的扬弃。”故宫古籍保护鉴定专家翁连溪表示,只有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古籍、爱上古籍,才能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充满新的生命力。
  内嵌于传统社会生态,或许习焉不察,实则须臾莫离。古籍,特别是作为国家工程的大型古籍,在维系国脉、发扬文化、增进民族自信方面,既是有形的象征,又是无形的纽带。
  在国家工程之外,社会力量也在加入这一行列。“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焕活了汉字源头,短视频平台帮助用户在线阅读译解古籍,大型平台以数字化技术整理流散海外古籍善本……珍稀善本走向亿万普通人,“古籍粉”以百万级不断增长。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甲骨到刻石,从竹简到黄绢,从“纸寿千年,墨润万变”到电子图书数字阅读,中华典籍千年一脉,生生不息。
  了解过去,读懂当下,瞩望未来,古籍名“古”,其命惟新。我们沿着文字从历史深处走来,也将沐浴着书香奔向未来。
  无论阅读形式如何更迭、无论阅读时空怎样变幻,“开卷有益”永不过时。
  打开书,便打开了世界,也打开自己。
  打开书,就在今天。
  (本报记者史竞男 王立彬 王鹏 杨湛菲 胡梦雪 刘梦妮 王京雪 王明玉 余俊杰 董博婷)
 
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阔步前行
——写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
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阔步前行

——写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青岛4月22日电(记者黎云 李秉宣 孙鲁明)75年前,3辆缴获的美式吉普车就装得下人民海军的全部家当。那时候,海军司令员视察距海岸线仅2.1海里的刘公岛,还要租借老百姓的渔船。
  75年过去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人民海军听党指挥,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正以崭新姿态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迈进。
锚定忠诚


  岁月流逝,人民海军组建之初的13名官兵之一,也是最后一名历史见证者的黄胜天将军于2023年12月离世,没能见证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但山东威海刘公岛上那块两米多高的石碑还在,上书:记下来,一九五零年三月十七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
  “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每次回到军营,见到青年官兵,年近八旬的“八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麦贤得都会将这句话重复一遍又一遍。
  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成立之初,人民海军就明确提出“海军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在海军中保证党的领导”。
  75载峥嵘岁月,人民海军官兵忠诚使命、英勇善战、建功海洋,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高昂的强军战歌,创造了“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空中白刃战”等辉煌战绩,铸就了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海上先锋精神、海上猛虎精神、核潜艇精神等精神丰碑。
  “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强海军”“努力锻造听党指挥、政治过硬的海上劲旅”。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视察海军,擘画蓝图、亲力推动,开启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新航程。殷殷期许、深深重托,激励着海军部队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南昌舰党委牢记领袖嘱托,带领官兵远航白令海、战巡太平洋,先后完成重大任务10余次,累计航程10万余海里。
  372潜艇执行战备远航任务时遭遇“水下断崖”重大险情。海上临时党委带领全艇官兵果断处置,驾驭潜艇成功脱险,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从岸防基地到远海大洋,从深海巨鲸到海天飞鲨,海军官兵用行动践行信仰,用热血写就忠诚,涌现出一个个英雄模范人物——
  “钢铁战士”麦贤得,在头部受到弹片重创、伤处流出的脑脊液和血糊住眼睛的情况下,忍痛坚持直至战斗胜利。
  “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在训练中突遇飞机故障,从战机报警到跳伞离机,一共只有4.4秒。张超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全力制止机头上扬——他还在试图挽救战机。
  “时代楷模”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探索中国特色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路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国家之一。
“舰”证时代


  75年来,人民海军装备建设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难之路。人民海军成立之初,接收来的破旧舰艇加起来总吨位只有几千吨,比不上大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建设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2019年9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1月,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服役,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2021年4月,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集中交接入列。
  2022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
  装备更新换代,指挥员能力素质“水涨船高”。一大批全训合格的舰艇长踏浪大洋,80%以上的师团级指挥员经历了远海风浪“洗礼”。
  张美玉用20年时间,从清华学子成长为我国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舰长。他和他驾驭的海南舰,都是中国海军大步走进深蓝的见证者。
  34岁的闵江涛在海军军士队伍中是个“小字辈”,却有着光荣的履历:10年间,他亲历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3艘航母下水入列。在福建舰,像闵江涛这样的优秀人才并非个例。
  近年来,在以航母、核潜艇、舰载机、陆战队等为代表的新质力量队伍建设中,海军各级坚持人才培养与遂行任务相伴随行、队伍建设与装备发展协调推进,基本形成了培养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飞行员徐英驾驶舰载机接受了统帅的检阅。俯瞰万里海疆,徐英说:“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支威武的航母编队,还是一部浓缩的海军发展史。”
胜战航迹


  广东虎门沙角,刚入营的海军新兵将在这里开展10周的集训。军营里,至今还保留着一段阵地残垣。
  1841年1月的沙角保卫战,英国舰队几乎以血洗的方式攻陷沙角炮台。珠江门户大开,广州成为侵略者囊中之物。
  每年新兵入营后,都要在当年的海防阵地上穿行沉思,亲手抚摸一下那锈迹斑斑的红衣大炮。
  海洋主权和权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保卫蓝色国土,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海军的神圣使命。
  “我们都知道敌人船比我们大,炮比我们猛,但是没有人害怕,因为我们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亲历崇武以东海战、82岁的老英雄王木昌向后人传授胜战的秘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体海军将士深刻体悟统帅的忧思关切,时刻牢记习主席重托,从难从严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核心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国家技术实力和海军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辽宁舰、山东舰加快探索提升战斗力步伐,航迹越走越远,舰、潜、机深度融合,体系作战能力持续增强;舰载战斗机实现舰基多批起降、多机轮转、高频调运,出动效率不断提升。
  “当年在高脚屋里淌下的汗,今日都在南海诸岛上浇开了花。”已经退役的海军南沙守备部队第一代守礁官兵贺洪彪不敢想象,当年靠几根脚手架支撑起来的高脚屋旁,如今建起了机场跑道。
  飞过8种机型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谢飞是海军培养的第一批战斗机飞行员。谢飞最享受的就是飞深海、飞低空:“每次看到高耸的海上平台,看到水中遨游的海洋动物,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必胜的信念就在胸中升腾。”
  2022年8月,东部战区海军执行环台岛联合演训任务。站在安阳舰的后甲板,舰员李阳举起望远镜。镜头里,那是祖国宝岛台湾。遥看岛上中央山脉,峰峦叠嶂,海岸线清晰可见。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向世界宣示: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和平乐章


  宁波舟山港,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集散枢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大港。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一次次从这里出发,远赴三大洋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29万余人次。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
  人民海军作为国家海上力量主体,积极参与海上公共事务,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和良好秩序,为国际社会持续提供公共安全产品。
  2023年,中国海军紧急驶赴苏丹,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浩瀚大洋上再次谱写了“人民至上,使命必达”的激扬乐章。从2011年利比亚撤侨、2015年也门撤侨,再到此次苏丹撤侨,一句“祖国接你回家”,让所有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倍感温暖。
  面对人道主义危机,中国海军在撤离平民行动中注重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2015年,紧急赶赴也门,帮助除中国外的15个国家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2023年,紧急赴苏丹撤侨,撤离人员中包括231名外籍人员。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2014年,马尔代夫海水淡化厂失火,中国海军舰艇满载960吨淡水,提供紧急送水援助;2022年,汤加王国火山爆发造成严重灾害,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5200余海里运送救灾物资……
  自2008年执行首批护航任务以来,中国海军共派出46批护航编队、150余艘次舰艇、3.6万余人次官兵,为72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
  中国海军的发展,受益于和平。中国海军走出去,为的是和平。
  4月21日至24日,第19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在青岛举行。这是时隔10年中国海军第二次承办年会。中国海军愿与参会各国海军一道,为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海军驶向深蓝的一道道航迹,绘就国际安全新图景。中国海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力量。
  潮自东方起,正是扬帆时。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中,迈向世界一流的人民海军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七次专题学习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七次专题学习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下午,国务院以“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主题,进行第七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作讲解。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刘国中,国务委员王小洪作交流发言,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提交了书面发言。
  李强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资本市场工作,既有很强的综合性、全局性,又有很强的专业性。要以系统观念和专业思维来认识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把握我国资本市场的阶段性特点,既善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因时因势制宜,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理念设计规则、制定政策,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李强指出,要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扎实做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健全发行、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和上市退市动态平衡。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促进上市公司增强回报投资者意识,提升投资价值。完善和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李强强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各有关方面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协同联动,综合考量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王小洪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上强调
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抓好安保维稳工作 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王小洪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上强调

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抓好安保维稳工作 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公安部部长王小洪22日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抓好近期安保维稳工作,确保“五一”等重要节日社会治安安全有序,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王小洪要求,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组织领导,抓实重点工作,强化协作配合,努力开创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要充分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用,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要把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底、抓到位,坚决捍卫政治安全。要保持严打高压,强化整体防控,狠抓安全监管,精细维护公共安全。要抓好夯基垒台重点工作,谋深抓细改革,夯实筑牢基础,提升执法质效。要严格队伍管理,突出政治建警,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纪律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确保队伍保持良好状态。
 
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等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
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等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4月15日至19日,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苏州市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等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为各地加强驻村干部培训作出了示范,对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开班式和结业式并讲话。
  培训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在需求摸底的基础上设置“思想课”、“政策课”、“纪律课”、“案例课”、“现场课”,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授课,安排东中西部6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6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作典型交流,实地考察苏州市部分先进村、红色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学习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经验做法,教育引导中央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增强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沉到乡村振兴一线实打实帮扶,在为民造福中经风雨、接地气、长才干,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中央单位选派的47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省级党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厅(局、委)有关同志参加。
 
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开幕
张又侠出席并致辞
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开幕

张又侠出席并致辞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青岛4月22日电(记者黎云 梅常伟)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第19届年会22日在山东青岛开幕。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出席并致辞。
  张又侠说,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青岛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建设和平、繁荣、美丽的海洋提供了战略引领和中国方案。中国军队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同各国海军不断深化交流交往,积极参与国际海上安全合作,主动提供海上公共安全产品,为协力保障海洋事业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中方将继续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投身国际军事合作,谱写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张又侠说,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仍不太平,应坚决摒弃冷战思维,携手缔造和平安宁,对话协商弥合分歧,共商共建治理规则,以务实成果推动海洋安全治理迈上新台阶。中方一贯坚持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解决海上争端,但对蓄意侵权将依法正当维权,对无理挑衅将坚决据理反制。我们不惹事、也决不怕事,中国军队将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国家利益。
  开幕前,张又侠同出席论坛年会的各国海军代表团团长合影。
  此次系中国海军继2014年后再次承办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共有来自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参会,期间将举行“命运与共的海洋”高层研讨会,以及多场会谈会见活动。
 
摁住拆了建、建了拆的乱作为之手
摁住拆了建、建了拆的乱作为之手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记者近期采访时看到、听到这样一些事情:隔离带的花开得正盛,却被铲了重种;绿化树木长得枝繁叶茂,却被砍了重栽;人行道使用良好,却被挖了重铺……一些地方隔三岔五拆了建、建了拆的情况反复上演。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今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当月共查处问题2339起,占当月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6.3%。
  对于城市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乱作为,有人追问:“大量投资谁去监管?”有人质疑:“事若反常必有猫腻!”
  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热衷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思路不清晰、决策不科学,不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乱花钱浪费资源,劳民伤财。此外,还有少数领导干部,打着“要作为”的幌子以权谋私,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建设工程上搞腐败。
  摁住乱作为的手,首先要让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懂得“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牢记为什么干,为谁而干;分清哪些事可以干,哪些事不能干,并且知道如何去干。其次,要持续扎紧制度的“笼子”,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还要制定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并落实到位。此外,一些财政本就不富裕的地方,应想方设法扎紧“钱袋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防范乱作为,还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看法,重视百姓的口碑,扎实做好惠民生、顺民心之事。
   (记者高健钧)新华社成都4月22日电
 
公安部收办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663件
公安部收办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663件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熊丰 曾凡乙)记者22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日前召开全国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通报去年公安部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和今年承办情况。公安部共收办今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663件,已交由部机关22个局级单位办理,并专门印发通知,提出具体要求。
  公安部强调,要扎实做好每一件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确保每一项建议、提案都有专人盯办、一抓到底。要加强与代表委员沟通协商,“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围绕办前、办中、办后阶段,密切全周期全过程交流,在共商中凝聚共识、推进共办。要按时办理回复,建立工作台账,及时督促提醒。
  公安部要求,要以建议提案的高质量办理助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进全年公安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互相促进,切实把建议提案转变成回应社会关切、改进提高工作的有力举措。
 
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强调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大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事业亲切关怀、亲自指导,主持审议通过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文件,并在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批示回信时,多次对志愿服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完善制度机制,壮大队伍力量,丰富活动项目,加强阵地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百姓民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应急救援,倾力保障重大赛会和重要活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塑造了志愿服务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对志愿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在制度体系上进行全局谋划、系统设计,为我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22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起草了《意见》稿。2023年,党中央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划入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中央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紧扣职责定位,对《意见》稿作了修改完善。报经党中央批准,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
  《意见》是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对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意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加强党中央对志愿服务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把握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规律,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志愿服务的新要求,总结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实践取得的经验成果,对推动我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意见》主要包括9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主要是提出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第二部分为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从发挥组织动员优势、拓宽社会动员渠道、提升应急动员能力等3方面提出了要求,旨在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提升我国志愿服务动员能力。第三部分为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明确了丰富供给内容、推进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质效等3方面任务,旨在拓展服务领域,加大供给力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第四部分为健全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提出了壮大队伍力量、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能力素质等3方面措施,旨在建设数量充足、领域广泛、构成多元、服务有力、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队伍。第五部分为健全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对完善站点布局、提升服务功能、推进数字化建设等3方面作出部署,旨在为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第六部分为健全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提出了厚植志愿文化基础、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增强志愿文化自觉等3方面任务,旨在推动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第七部分为健全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突出了完善发展政策、注重权益保障、强化激励褒奖、提供法治支撑等4方面工作,旨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第八部分就构建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扩大国际影响等2项具体举措,旨在促进国际志愿服务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第九部分强调加强组织领导,主要明确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协同推进等3方面要求,强调切实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问:如何理解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答:《意见》对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志愿服务全过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之路。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满足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真情暖人心、聚民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坚持价值引领。就是要弘扬传统美德、践行主流价值,学习雷锋精神,做真理的传播者、文明的播种者,把服务群众与宣传群众、引领群众结合起来,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更好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四是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资源力量,统筹线上线下、平时急时志愿服务建设,促进均衡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效益和整体效能。五是坚持实践育人。就是要着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中提升人生境界,不断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六是坚持务实创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志愿服务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路径模式,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问:志愿服务的使命任务是什么?
  答:新时代新征程,志愿服务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激励人们心怀大爱和梦想,焕发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伟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实践,自觉为创造美好生活奋斗实干,以每个人的光和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能。二是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厚植美好生活基础。秉持自愿、无偿、公益、利他的理念,在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增加多元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让人们物质生活更高品质、精神世界更加丰盈。三是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塑形铸魂引领风尚。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引导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同时用自身的善行义举影响他人、带动社会,让文明之花在祖国大地处处绽放。四是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优势。立足城乡基层,探索与社会治理有机嵌入的路径模式,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自主管理自身事务,协同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提供社会服务,以共建推进共治,以共治促进共享,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问: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应突出哪些重点?
  答:首先要抓好《意见》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要以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为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任务,促进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深入发展。
  一是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志愿服务法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是志愿服务领域的一件大事。今年将全面梳理志愿服务发展情况,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题调研,做好志愿服务立法的基础性研究,努力凝聚部门共识、专家共识、社会共识,争取尽早形成较为成熟的法律文本。
  二是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志愿服务涉及各领域各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汇聚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好用好志愿者队伍。目前我国注册志愿者达2.36亿人,关键要提高参与率、活跃度。下一步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健全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把“居民所需”与“党员所长”紧密结合起来,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增加志愿服务优质项目供给,拓宽基层参与渠道,让广大志愿者都能有机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百姓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分层分类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推广经验做法,提高服务水平。
  四是支持重点领域志愿服务做深做实。大力支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卫生健康、养老助残、应急救援等领域志愿服务发展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国际志愿服务。建设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联动融合机制,今年拟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社区开展试点,与信访矛盾化解、基层治理、“两企三新”党建等工作充分结合,打造“社工+志愿”工作模式。
  五是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的褒奖机制,继续开展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支持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广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加强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统一技术标准、打通数据接口、实现互联互通。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正道沧桑
写在南京解放七十五周年之际
正道沧桑

写在南京解放七十五周年之际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本报记者刘亢 蒋芳 沈汝发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进入市区,南京这座被国民党政府统治了22年的古城,获得了新生,南京解放了!”无线电波记录下历史更替的瞬间,75年后听来仍觉心潮澎湃。
  参观“胜利的那一天”展览、参加“重走胜利路”活动……连日来,人们聚集在长江边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重温那场对全国解放至关重要的胜利。广场上矗立着6组49颗红色五星组成的群雕,雕塑最高49.423米,代表着1949年4月23日。
  时间是真理的挚友。站在2024年回首来时路,透过历史的长镜头,一帧帧画面定格胜利,见证人间正道:
  道路决定命运。“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75年前的今天,一个旧政权轰然倒地,标志着百年救亡图存的轮回走向终结,天翻地覆今胜昔的盛景开启序章。
  岁月砥砺信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朝都会南京,无数政治力量的兴衰沉浮启示后人:人心向背决定存亡,惟有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方能从历史走向未来。
  笃行必能致远。承古萌新,金陵焕新。南京正牢记“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书写虎踞龙盘今胜昔的新篇章。
一条大道
走出百年救亡图存的轮回


  1842年8月29日,一队清朝官员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949年4月21日,还是这片江面。一场激烈炮战后,闯入人民解放军防区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仓皇逃窜。两天之后,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插上“总统府”……帝国主义依靠船坚炮利和条约体系横行的时代彻底崩解。
  十三桥隧通南北,长江天堑变通途。如今的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江上舟船繁忙,江岸绿意盎然,人文胜迹与自然景观如繁星点缀其间。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重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一城历尽废池乔木,浓缩一国荣辱兴衰。
  长江南岸、秦淮河畔。1865创意产业园曾是时任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建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创了我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作为洋务运动的核心力量,历任两江总督使得南京在引进新兴工业、实施新式教育、建设新型城市等方面,领风气之先。百年间,从金陵机器制造局,到民国时期的金陵兵工厂、抗战胜利后回迁南京的第六十工厂,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华东军械总厂、南京晨光机械厂……这里见证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梦碎,也孕育了民族军事工业崛起的火种。
  百年埠头、阅尽千帆。新筑的复古主楼、单程10分钟的摆渡,有人在追风,感受生活的脉动和温度,有人在采风,用相机定格生活中的小确幸,始建于1925年的中山码头是今天南京慢生活的点睛之笔。然而时钟拨回一百多年前,下关江面上列强商船、军舰肆意穿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数万同胞拥挤在码头却等不来逃生的船只;直到1949年春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的先头部队搭乘“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在中山码头一带率先登陆……千帆过尽,换了人间。
  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先生发现资产阶级救国之路行不通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他去世之后,长江路292号短短20年间不断更换称谓,从临时大总统府、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伪政府……今天的人们沿着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景区、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图书馆一路走来,1800米的长江路跨越1800年,曾经轮番登场的政治力量,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人生总会有几个节点来标识生命的阶段和质量,一座城市也一样。
  只有将南京解放的75年的历程放在历史坐标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方能看清我们从哪里出发,到达何处,又去向何方。
  南京市马鞍山路,和这座历史名城大部分道路一样,被挺拔的梧桐树所遮盖,这里曾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福明的家。1978年5月,他作为主要作者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发表,引发了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催生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实践出真知,永不过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城市,南京经历了从“睁眼看世界”到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的失败尝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浴血奋战,终结了这座城市在近现代史上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轮回。
  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历史的结论。
一个真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壮阔胸襟的诗词,让今天的人们仍能如临其境地感受那一场摧枯拉朽般的胜利,翻开尘封的史料,则揭示出解放的轨迹与逻辑。
  22年比24小时——前者是国民党盘踞南京的时间,后者是解放军从占领到顺利接管南京的时间。
  11万比2000——这是城内国民党和共产党党员的数量对比。
  近日,一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战争时期南京户籍档案(一)》的新书正式出版。党史工作者从154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南京户籍卡中查找出842名中共地下党员,还原出深入11个系统的“暗战”细节。
  “国民党看似大权在握、人数众多,却坐在人民的头上。共产党虽然只有2000多人,但他们是工人、学生、教师、记者、警员、店员、职员等,每一个都从群众中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也就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南京市委党史办主任徐春说。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国难当头人心是武器;民心所往,大道可成,建设时期的民心就是力量。
  1922年,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地方组织——浦镇党小组,诞生在江北浦口的浦镇机厂。1949年的冬春之交,工人们在共产党领导下阻止了国民党迁厂、毁厂的阴谋,逃离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又在春夏之交迅速恢复生产,成为工厂的主人。
  设备陈旧自己造、工艺落后自己研究、工期不够昼夜加班,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年间,浦镇车辆厂共修蒸汽机车287台、客车291辆、货车608辆,有力支援了全国解放和抗美援朝;1958年起,工厂修造并举,我国第一辆铁路客车——YZ21型硬座车从这里驶出;进入21世纪,我国首列出口印度地铁列车、我国首列自主研发城际电动车组出口格鲁吉亚,越来越多的“浦镇造”列车驶向了全球。
  在南京400多家市级文保单位中,南京长江大桥是“最年轻”的。这座1968年建成通车的大桥被称作“争气桥”,不仅因为它是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更因其见证了那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如今,连通长江两岸的大桥、隧道已经多达13条。4月3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精准就位,龙潭长江大桥主桥顺利合龙,未来从南京龙潭开车到达扬州仪征只需要5分钟。
  玄武湖畔的城市规划馆内,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眼前铺陈:
  从市容破败、物价飞涨、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国民政府首都,到如今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跨越温饱底线到高水平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用约占全国0.07%的土地、0.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2%的税收;2023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万亿元;连续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
  宏观的数字变化,连着微观的民生获得感,蕴含发展的温度、治理的精度,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突出就业优先,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4%,城镇新增就业23.1万人;补齐民生短板,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月1050元,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实现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三医”联动监管平台——南京“医保高铁”,长期护理保险惠及4.8万人;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获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省市优质园覆盖率升至92.1%……
  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新痛点、金点子,遴选产生候选项目,提交大会请代表审议票决……2024年度十类40项民生实事项目出炉,每一件都经历了这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过程。
  “有事坐下来谈,村民的事村民议。”六合区金山村65个村民小组都成立了村小组理事会,成员由村民推荐选举产生,承担起村级事务协商、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高淳区花山村利用宗祠“家训堂”创建道德讲堂,将家风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仙林街道把10个社区划分为90个综合网格、195个专属网格,2668个驻街单位全部纳入其中,打造以“强党建、优服务、聚合力、解矛盾”为特色的“枫桥经验”城市版……从乡间到城市,群众成为社会治理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南京在75年的改革与建设历程中,已经用行动与成果作出回答。
  “新征程上,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仍将是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表示,将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一座城市
虎踞龙盘今胜昔


  紧邻喧闹的金银街,杜灵杰的实验室却是极安静的。仅有的光是几处点状的机器显示灯,最大的声响来自一个高6米的柱状仪器……这是2019年他回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搭建的“黑屋子”——极限条件量子光谱输运实验室,今年4月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
  不远处就是东南大学,校园内有一处红色打卡点:梅庵。百年前,六朝松掩映下的梅庵曾是马克思主义在江苏的传播中心,“团二大”在此召开、少年中国学会在此活动,于团史、青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左英才,斯文在兹。南京有50多所高校,包括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宁两院院士90多人,每10万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3.52万人,均位居全国前列。英国《自然》最新公布的全球科研城市中,南京跃升至第6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曾是南京解放、建设时期的有生力量,如今更是面向未来发展的丰沛内劲。
  锚定科技自主自立,矢志创新求突破。紫金山实验室千余名员工中,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省部级高端人才就有60多人,已创下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项“全球第一”;南瑞集团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高压、柔性交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继电保护等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厚植新质生产力。老产业新起来,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深度转型;新产业强起来,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更高目标,计划2024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8500亿元,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4200亿元;抢占未来产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等6个新赛道发力。
  创新攀高,开放蓄势。走进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装满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的集装箱整齐码放在专用堆场,等待出口。全球各地货主在此选择“公铁水”最优联运方式,尽享立体开放之利。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门户港”、支撑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枢纽港”,2023年南京港货物吞吐量接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近洋航线13条,其中多式联运稳居全国内河港口第一。
  激活全域,聚合全球。位于江北新区的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保税+分类监管”让物料通关效率提升60%,“保税+全链数字监管”让货物通关时间压缩84.59%,企业设立半天能成、人才落户容缺受理、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这里累计形成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3项在全国推广。
  作为江苏省内唯一叠加“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的双重机遇之城,南京近3年外贸进出口连续迈上5000亿元、6000亿元台阶,实际使用外资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外承包工程规模连续11年稳居全省第一。
  虎踞龙盘,山水相依。1921年,中国水泥厂选址南京并把采石场设在江宁汤山,工业文明的新光初次点亮古老的“石头城”。如今,水泥厂变身美丽园林,废弃矿坑再现江南盛景,园博园内一座高达数十米的“南京时”引人驻足。
  当钟声敲响,三个不同时间的钟面,寓意过去、现在和未来,正如这座城市,从历史走来、立足当下,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华文明新形态中开启新的未来:
  ——在探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赓续万物并育、天人合一的共生理念。幕燕滨江风貌区,关停9家采石场,恢复植被260万平方米,矿坑宕口变身休闲胜地;昔日满目疮痍的牛首山,生态修复点“石”成金,节假日每天游客量超5万人次;新济洲上,低洼地和水田经水系修复形成湖泊,成为候鸟栖息地,洲头、洲尾,随处可见江豚嬉戏捕食……昔日黑色印记变身绿色地标,折射着一座城市从工业文明一味索取到生态文明保护反哺的理念之变。
  ——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传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600多年前,南京作为郑和“七下西洋”始发地,贯通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去年的世界河流日,一项“保护母亲河——全球声音漂流计划”由南京向全球发出,已收到百余条文学与自然之声,莱茵河、多瑙河、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长江、黄河……全球30多个知名城市因水结缘、踏浪而来。
  ——从“最好的教科书”中汲取奋进力量,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南京红色家底丰厚,拥有雨花台、梅园新村、红色李巷等160多处红色文化资源点。几天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在线公布首批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数十万网友互动留言,告慰先辈。“他们不会被历史遗忘,不会被国家遗忘,更不会被我们遗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一位学生说。
  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寻找大道的人,才能获得走向未来的智慧。南京市市长陈之常说,“铭记苦难,但不沉溺苦难,这是南京历史上经受劫难却自强不息,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的精神密码。”
  75年,对于一个人,可能是一生,对于一座城,只是一瞬,对于一个国家,正值风华。
  今日南京正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向世界展现自己文化底蕴与时代潮流兼备的宏阔气象。
 
吉林:以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
吉林:以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姚均芳 马晓成)“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生态强省。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厚植历史底蕴,传承奋斗基因,全力‘补考’‘赶考’,全面振兴新突破蓄势待发。”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说。
  胡玉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振兴发展寄予厚望,提出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重要要求,为吉林全面振兴擘画了蓝图,注入了强大动力。
  胡玉亭介绍,今年一季度,吉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吉林有近1亿亩黑土地,粮食产量已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今年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一汽汽车、长客高铁、长光卫星等“吉林制造”享誉全国;66所高等院校、106个科研机构和众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驱动潜力巨大;风光电资源丰富,土地空间广阔,新能源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全面振兴新突破大有可为。”胡玉亭表示,吉林将重点在五大领域实现突破。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大农业、大装备、大旅游、大数据“四大集群”,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康养、新服务、新电商“六新产业”,建设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和高水平生活体系。
  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做好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治理两篇文章,推广智慧农机、生物育种,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打造万亿级现代化大农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避暑胜地,力争到2027年旅游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绿氢+”产业集群。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用两至三年时间,推动吉林省属国有企业资产增长50%。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不见面审批”,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东北亚合作枢纽。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提升人口整体素质,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拓展产业就业空间,吸引6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留在吉林发展,从而巩固人才、人口净流入的良好态势。
 
为什么近期南方降雨这么多?
为什么近期南方降雨这么多?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据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黄垚)19日以来,强降雨不断影响江南、华南地区,多地累计降水量破4月历史纪录。为什么近期南方降雨这么多?未来还有强降水和强对流吗?
  监测显示,近日多地累计降雨量达100至150毫米,广东肇庆、清远、韶关、广州、惠州等地局地达300至488毫米。截至21日,珠江流域共有4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4月以来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有利于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向南方地区输送,同时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导致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持续时间偏长。另外,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对流发展旺盛、降雨强度大,多地累计降水量破4月历史纪录。
  据预报,22日起江南、华南的强降雨范围将有所收缩,但降水并不会完全休止。预计未来三天,江南东部、华南中东部仍有降雨,其中广东中南部、福建东南部部分地区还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4月下旬南方降水将如何发展?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中期天气预报显示,4月下旬江南、华南降雨显著偏多,强对流天气多发。江南、华南、四川盆地南部及贵州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0至120毫米,局地超过40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至8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
  近期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降雨较强且落区高度重叠,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气象专家提醒,公众需警惕强降雨或持续降雨后可能出现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避免前往山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并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此外,春季和夏季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期,雷暴、冰雹等经常“说来就来”。专家表示,关注强对流天气时,可针对三个不同层级做相应准备。在气象部门发出可能性预报阶段,公众可以增加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力度和频次;发出预警后,应考虑取消出行计划、减少出门、加固基础设施等;当强对流天气已经来临,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躲在坚固的建筑物内。
 
我与“金芦苇”共成长
我与“金芦苇”共成长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石家庄4月22日电(记者冯维健 杨帆 苏凯洋)拔节生长的声音,在河北雄安新区最为真切。
  春日里,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地标性建筑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建设现场,塔吊升降,机器轰鸣。1000多名工人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作业,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中国中化大厦是首批疏解央企中国中化的总部大楼,大楼设计结构高度150米,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建筑之一。3月27日,大厦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时间比计划节点提前1个月。这栋采用白洋淀“金芦苇”设计理念的大楼矗立在雄安新区,呈现出层层簇拥、拔节生长的体态。
  “雄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在不断跨越中,讲述着时新日异的变迁故事。”中化控股雄安置业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吉烁告诉记者,中国中化大厦的注册地在启动区总部商务区001号地块。之所以叫“001号”,是有标志性意义的。
  “2022年4月,项目建设启动;2023年3月底,大厦建设冲出‘正负零’,从地下基坑工程转为地上主体施工;今年3月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张吉烁说,“金芦苇”的拔节生长,是“雄安速度”的生动写照。
  “在雄安干事,每一天都充满了激情。”记者采访时,张吉烁不止一次提到了这句话。他的“激情”,源自雄安新区的历史定位,更因为这里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
  张吉烁的办公室在中国中化大厦建设工地旁边的一处板房里,办公室墙上张贴着项目306条工程任务清单。
  “这栋板房是启动区总部商务区的第一栋建筑。2022年项目刚建设时,周边是一望无际的空地。”张吉烁表示,短短两年的时间,启动区总部商务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周边路网密布、纵横交错,几家落户新区的央企总部都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作业。
  如今,除了中国中化大厦,中国星网总部项目即将整体竣工,中国华能总部正进行幕墙安装和内部精装,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项目已开工建设,这里的变化有目共睹。
  “建设高峰期,大厦平均每7天‘长高’一层。如今主体结构封顶,刷新了雄安的天际线,幕墙、机电、装修等各项作业在交叉进行。”张吉烁称,不久的将来,大厦和地下城市公共交通连通,人们步行200米就能到达雄安城际站,乘坐京雄快线半小时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小时到北京丽泽商务区。
  短短7年多的时间,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破土、萌芽、生长。新区新意浓,一天一个变化,这背后是无数和张吉烁一样的建设者在默默付出。他们在这片热土接续奋斗,用双手创造奇迹,他们与雄安共同成长。
  今年36岁的孙东东是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工程部经理,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大规模建设起步阶段,他主动请缨,成为一名雄安建设者。两年多来,孙东东为了便于现场管理,带领工程团队吃住在项目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白天晚上守着工地,即使家就在天津,离项目部只有100公里,但一两个月也回不去一次。
  与孙东东一样,中国中化大厦项目运营经理王浩也是一名“新雄安人”。他与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跟着项目各地跑,妻子则留在北京发展。如今,王浩妻子的工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在雄安设立校区,项目已开工建设,二人团聚将不再遥远。“是雄安的发展让我们团聚。这场双向奔赴的背后,是我们对‘未来之城’的无限向往。”王浩说,“未来,我们将共同建设雄安,一起在这里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文化振兴释放乡村旅游新动能
文化振兴释放乡村旅游新动能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南昌电(记者王小鹏 陈毓珊 任垚媞)农家乐曾一度是我国乡村旅游的代名词,主打的是亲近自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乡村文化被“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曝光度不断提高,红色资源得到更好利用……文化传承创新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看得见乡愁


  午后,66岁的俞志良坐在自家民宿的餐厅,端起一杯村里自产的红茶,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要到很远的地方赚钱,现在吃上了‘旅游饭’,坐在家里就能有不错的收入。”
  俞志良在深圳打拼了32年,最近决定回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石门坊、门神石鼓、人物砖雕、安装玻璃的天井……俞志良家的民宿不仅保留了徽派民居白墙黛瓦马头墙的经典外观,同时运用了落地窗和电梯等现代建筑元素。“我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房屋设计,既记住乡愁,住起来也更舒适。”他说。
  石门村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是多方面的。“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着先贤修身治家格言。当地河流绕村而行的优美生态,加上这些乡村文化元素,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
  距离石门村约半小时车程的婺源篁岭村是世界级“网红”景点,去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在这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崖上古村,传统民俗得到了“重生”。篁岭晒秋、板龙灯巡游、印米糕制作展示……在篁岭天街的黑板上,每天的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节目安排得满满当当,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沉浸式体验婺源乡土文化。景区工作人员程虹介绍说,今年夏天计划再增加婺源灯彩巡游等文化活动。
  在江西井冈山深处的茅坪镇神山村,打糍粑是一大民俗特色。来自上海的研学团围着村民左香云家门口的石臼跃跃欲试,你一抡我一锤,嘴里念着当地俗语:“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在民俗体验等项目带动下,神山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几年前,神山村只有二十几人留守,如今常住人口已有170人左右。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是2015年的近11倍。”
非遗“活起来”


  李坑村是婺源开展乡村旅游最早的景区之一。从村口沿着溪边小道前行,浓郁的绿茶香扑鼻而来。制茶师从竹篾盘上捧起一把青绿的鲜叶放入铁锅中,不断用手翻动,新鲜的茶叶在锅中嗞嗞作响,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驻足观看。
  对岸的徽派古建里,“90后”李书文正以刀代笔,在竹片上雕刻新作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李书文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竹雕技艺。“这两年竹雕制品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李书文说。
  在篁岭村,一把有着超过800年历史的甲路油纸伞撑起了婺源乡村旅游的古朴浪漫,成为不少游客在打卡时必不可少的潮流单品。几年前,婺源当地人曹文娟在篁岭开了一家油纸伞店,同时向游客展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单工艺。她说,店铺最多时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把油纸伞,收入是在温州打工时的好几倍。
  浙源查氏酿酒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查永红在婺源石门村、李坑村和篁岭村等景点都开了店铺。他将非遗酿酒技艺创新升级,吸收借鉴多种酿制工艺,多款新创酒品受到游客喜爱。“非遗技艺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传承发展。”查永红说,将店开到村里,就是为了让技艺更贴近游客。
  近年来,婺源县持续推动非遗进景区,让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今年1至3月,婺源全县接待游客797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8%。
红色研学“热”


  深圳科学高中上千人红色研学团近日来到井冈山茅坪镇,追寻红色足迹。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6岁的陈品旭对着八角楼革命旧址群一面墙上的标语驻足许久。“来到这片土地,重走红军走过的路,更能切实体会到当时的不易,珍惜现在的生活。”他说。
  “近几年,红色研学越来越火。中小学生在井冈山住农宿、干农活、吃红军餐、走长征路,沉浸式走进历史、体验乡村生活,这样的教育更能直击人心。”带队导游肖雪梅介绍,像这样的大型红色研学团,她一年要接待十多个。
  通过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举措,井冈山走出了一条更好利用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2023年接待研学团队573批次,共19.86万人。江西瑞金的朱坊村,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仅一河之隔。红色资源盘活后,该村已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村”。86岁的村民朱景伟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的毛坯房打造成民宿后,一年能创收上万元。
  红色资源丰富的赣州市近些年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红色研学品质。在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游客通过裸眼3D技术沉浸式感受“一苏大”召开的场景。“智能讲解员穿上红军装,用动画还原红色历史,科技让红色研学更加有声有色。”叶坪革命旧址群讲解员黄露芬说。
 
新点子新技术让低碳理念更受年轻一代认可
新点子新技术让低碳理念更受年轻一代认可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广州4月22日电(记者洪泽华 乐文婉)选乘公交出行、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带咖啡杯……对广东深圳白领杨梦茗来说,这些减少“碳足迹”的举动已经成为她的日常。“环保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长久来看惠及所有人。”杨梦茗说。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企业纷纷推出绿色低碳产品,在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同时,也助力低碳生活理念被更多年轻人认可。
  22日下午,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开放式AI耳机,“零碳”成为产品重要特征。冠旭电子董事长吴海全说,新发布的“零碳”耳机通过使用低碳材料、制造过程中使用“绿电”,并采取等量国际核证碳减排量注销等方式实现碳中和。
  “随着中国绿色低碳的宣传和国家政策的推进,绿色消费习惯和低碳消费会成为必然选择。对企业来说迟做不如早做,起早场赶早集。”吴海全说。
  同样在低碳领域“赶早集”的还有哈啰集团。从2016年推出共享单车服务开始,哈啰单车、助力车目前已入驻超500个城市、县级市,注册用户超过6亿。截至去年底,哈啰单车骑行总里程数超过420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190万吨。
  “哈啰单车用户、地域分布广泛,主要场景包含但不限于通勤、公共交通接驳、休闲娱乐等,20至45岁的用户是主力军。”哈啰高级副总裁褚轶群说。
  北京市民赵诚竹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在他看来,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信息的普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产品的环境影响,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及其是否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
  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低碳消费与绿色供应链减碳”边会上发布的《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知晓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81.1%和86.7%。
  报告还显示,受访者在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与低碳意识践行程度的一致性较高。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傅京燕说,这与我国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发起公众环保行动,以及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有关。例如,我国制定和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民间和企业则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副局长江泽川认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传播和推广,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参与和配合的结果。
  “首先是政府来引导,推动企业去做这方面产品的研发,再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的消费取向、消费意识,这样在未来的生活消费中,公众会潜移默化地朝着低碳生活的方向考虑。”江泽川说。
  从2021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王静君在出门购物时,都会背上家里的布包替代塑料袋。
  “很欣慰,这几年身边的低碳产品越来越多了,从纸巾、卫生巾、洗发水到家具和电器,我都尽可能购买环保低碳的产品。”王静君说。
  “低碳环保作为生态保护和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成为年轻人重点关注的议题。我想,这一代年轻人将见证‘双碳’目标的实现,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将会拥有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这位31岁的博士后说。
 
老年人口近3亿,银发经济如何开启新蓝海?
老年人口近3亿,银发经济如何开启新蓝海?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
  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怎样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如何布局银发经济新产业?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多地调研,探寻银发经济发展动力和前景。
如何更好解决“银发族”急难愁盼?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号文”,聚焦银发经济,《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成为我国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约5亿,发展银发经济是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目前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潜力巨大。
  可以说,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承载老年食堂、老年学堂、康养娱乐等多元功能,提供中长期照料、短期托养、居家照护等专业化照护服务……今年元旦,北京首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今年北京计划建设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在康复室锻炼,接受理疗保健……前不久,改造升级后的广东东莞东城街道居家养老“长者健康驿站”正式开放。街道负责人介绍,这里通过在原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础上升级改造,划分出康复训练区、中医理疗室等不同区间,进一步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个体康复需求。
  解决好老年人生活圈、身边事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发展银发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饭太麻烦,吃饭将就一下;腿脚不方便,医院能不去就不去;子女在外地,日常生活没人照护……我们常常听到老年人诉说诸多不便。
  在成都市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武侯区14.6万余名60岁以上老人的相关信息汇聚成“关爱地图”,养老助餐等点单需求实时滚动。
  “通过热线电话或者小程序点单,老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平台运营工作人员蒋冰介绍,平台已为辖区老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超过23.2万人次、助餐8.5万余人次。
  “9073”——这是中国老年人养老模式基本构成,即约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机构养老。照顾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日常需求是重中之重。
  今年春节过后,山东省东平县的李大爷用上了“家庭养老床位”。工人上门给他家安装了紧急呼叫按钮、智能床垫、烟感报警器、床边扶手,还送来了坐便椅、淋浴椅、四足手杖、感应小夜灯等老年用品。
  东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标准是平均每户补贴不超过3000元,一户一策,对居家环境关键区域进行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及老年用品配备。
  “十四五”以来,山东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3万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8万张。
  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48.28万户,累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3.5万张,逐步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宏观室助理研究员韩瑞栋说,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家庭适老化、公共设施适老化、智能技术适老化等,经济社会的适老化转型还将衍生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发展银发经济,既关乎民生需求,更孕育发展机遇。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康嘉婷博士分析,未来十年间,中国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将为新兴经济体提供宝贵借鉴,即如何在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一人口转变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挖掘老龄经济发展的潜力,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需求。
如何布局潜力产业?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从国际经验看,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入深度老龄化前后,都选择通过发展银发经济,将人口老龄化结构势能转换为内需消费动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说,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激发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扩大银发产业投资、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我国银发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说,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独居老人如何确保安全?在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一款智能养老机器人提供新的可能:老人意外跌倒时智能报警,自动巡逻掌握老人动态,对上门的服务人员跟踪录像,在不同场景下为居家养老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务。
  老人居家健康如何管理?在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东莞的研发制造基地里,陈列着一个个体形小、易操作的老年医疗器械,有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高频振动排痰仪,还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公司总裁胡明龙介绍,正加快研发推出更多创新产品,方便老人居家康复治疗。
  一个个“黑科技”老年用品,正加速涌入市场。
  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元,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小到老年服装服饰、智能监测仪,大到多功能护理床具,紧扣老年群体需求的相关产品进一步丰富。
  各类经营主体也在争相布局。截至今年3月,17家央企、64家省属国企已在智慧健康养老、康养旅游、养老金融、抗衰老产业、老年用品制造等关键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截至2023年底,我国开展养老相关业务企业达49万余家。
  相关国家的产业动向,是我国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借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研究室主任胡祖铨介绍,荷兰积极探索居家照护领域数字化应用,日本大力支持开发推广护理机器人和辅助数字技术,英国推动银发经济基础研究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我国已明确提出,大力培育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老年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潜力产业。
  满足起身和平躺功能的助起沙发,无障碍电动高度可调厨房灶台,针对患吞咽咀嚼功能障碍人群的特殊食物……调研中,不少行业企业在加强服装面料、款式结构等适老化研发设计,推进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应用,瞄准新赛道,撬动大市场。
  “顺应老年人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我国银发经济各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王皓田说。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将银发经济定义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这也意味着,发展银发经济兼顾“为老”和“备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发展抗衰老产业……国家对于布局“为老”产业作出明确部署。
  “银发经济发展离不开各年龄人群的共同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说,在未老阶段进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形成合力打造“朝阳产业”


  银发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社会力量投资布局意愿偏低。产业起步阶段,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导,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银发经济活力迸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璐说,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为老+备老”“消费+投资”“解决急难愁盼+培育潜力产业”等不同板块和功能,构建支持银发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周边环境清幽,院内绿树红墙,老人在医护人员照看下聊天、锻炼,欢声笑语不断。湖南株洲智成养老院,原本是一家工厂的职工医院,工厂改制搬迁后闲置了八年,如今通过改造,建成有260个床位的养老院。
  在城镇化率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养老服务设施需求持续增加,用房用地等要素紧缺。
  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要因地制宜补足配齐;支持利用闲置商业、办公、工业、仓储等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专门部署完善用地用房保障。
  据相关统计,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到600万名,目前相关从业人员仅50万名。此外,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较低、流失率较高等问题也掣肘行业发展。
  前不久,江苏省评出该省也是全国首批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才,168名养老护理师获评初、中、副高级职称。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说:“职称评审能打通养老从业人员职业上升通道,提升社会认可度和获得感,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加入养老队伍。”
  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并于202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院副教授彭翔注意到,社会对养老行业的关注更加深入,“招生时,家长和学生问养老专业是干啥的、工作好不好找等基础问题比过去少了,更多关心的是课程内容、培养模式”。
  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提升人才素质能力、健全人才评价机制、重视人才使用管理、完善保障激励措施……今年1月,《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意见把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特别是养老护理员短缺问题摆到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打破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在实践中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烧旺人才“薪火”。
  在广东,广州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揭牌,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生物医药、智能终端等产业基础积极打造银发经济集聚区;
  在四川,成都温江区逐步形成以老年产品、保健食品为支撑,老年关爱、特色老年康复相结合的银发经济产业格局,2023年吸引康养旅居18万人次;
  在山东,青岛高新区重点培育以康养为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
  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形成各方合力,银发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成色十足的新阶段。(记者陈炜伟 严赋憬 赵晨捷 叶珊 朱旭东 董小红 张海磊)
 
世界关注中国经济“新生力”
世界关注中国经济“新生力”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苹果公司宣布将在华扩大应用研究实验室、阿斯利康在江苏无锡投资4.75亿美元新建小分子创新药工厂、美光科技公司宣布扩大在华投资,加强与中国在半导体及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今年以来,外资在华布局呈现一个重要趋势:把更多精力和投资倾注到创新赛道。这一趋势与中国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对于世界而言,中国以创新为驱动、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全球产业版图里形成新的吸引力。
  强磁吸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无人驾驶卡车并非电影特效,在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记者见到了原型——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
  “无人驾驶卡车的工作效率已经趋近人工驾驶效率水平。”西井科技高级副总裁张波介绍说,Q-Truck全程自主无人换电,可应用于海陆空港、工厂等多个场景,即便在气候恶劣、路况复杂的作业环境下,也能不停歇地工作,将人从高强度、长时间、高危的驾驶作业中解放出来。
  2020年,Q-Truck驶向海外,落地泰国林查班港,助力港口智能化转型。据悉,如今该港口大约一半的集装箱都由Q-Truck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目前,西井科技为新加坡、英国、阿联酋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的无人驾驶车队在全球累计作业50.6万标准集装箱。
  推动全球集装箱大物流可持续发展的Q-Truck凝聚着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力量,这也是新质生产力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的一个缩影。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发展自身,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更强动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达1.2万家,同比增长20.7%。从引资结构看,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达12.5%,比上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资本“用脚投票”,显示新质生产力正向世界释放“强磁力”。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说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廉价商品和劳动力驱动,那么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则更依赖科技创新驱动。过去,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而如今,中国应该被看作“科技工厂”。
  泰国前副总理披尼认为,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东盟和世界变革发展的引擎,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正让东盟特别是泰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总裁阿明·纳赛尔表示,在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他“已经清晰地看见了新的(合作)领域”。
  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增添新活力


  两块外观“差不多”的棉布,喷染图案后投入水中,片刻后取出。一张棉布的图案已经褪色,而另一张却依旧清晰。在山东烟台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西全用这样一个对比小实验向记者介绍公司全球首创的Ecody绿色印染技术。
  时装产业常被诟病污染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印染工艺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而Ecody绿色印染技术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赋予纺织品在无盐、无碱、常温条件下快速染色的性能,环境友好、清洁高效,图案清晰的棉布正是使用了这项技术。
  “我所理解的新质生产力一定是绿色生产力,资源消耗型、掠夺式发展不属于新质生产力。”宋西全表示,绿色印染技术是这家国内芳纶龙头企业近年来在绿色制造这一增量业务领域的突破之一。
  记者在走访时观察到,像泰和新材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运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焕发生机。
  浙江杭州的中策橡胶集团高性能子午胎未来工厂,通过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新生产方式,实现智慧物流、智慧制造和智慧检测。如今在工厂里,听不到机器轰隆声,看不到漫天粉尘和忙碌的工人,但平均每7秒就能下线一条轮胎,“聪明”的工厂自己能干活。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向日本AAM(先进空中交通)先锋运营商交付首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龙”,用于城市空中交通展示飞行。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eVTOL公司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全球航空产业将朝着低碳转型之路持续迈进。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表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强调环保与可持续性,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业的发展,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产品正源源不断走出国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2023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出口在全球贸易疲软背景下逆势增长,同比增长高达29.9%。在扩大新能源产品出口的同时,中国还加大对其他国家可再生能源的直接投资。中国在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在泰国建立了整车组装、汽车电池、零配件生产等完善的产业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为全球绿色转型增添活力。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DHL快递全球首席执行官蒋明燊表示,国际物流行业正朝着更绿色、更清洁的方向发展,与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与数字化转型不谋而合。尤其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物流领域,中国市场和来自中国的大量创新为行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分享共进,为开放合作营造新生态


  当前,一些国家企图以“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手段封锁技术流动、高筑贸易壁垒,谋求垄断创新生态,加剧世界科技鸿沟,阻碍全球发展。世界因此更加关注,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开放的中国,用开放的姿态和行动,点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义与方式。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中国持续为全球重大议题和科技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此同时,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黑洞探测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中国科学家贡献良多,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去年11月,中国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构建开放自由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互惠互享,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阿根廷工程和技术支持公司总裁费尔南多·法佐拉里表示,中国提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与其他国家共享技术进步,这有助于加强各国间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认为,通过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可持续能源等新兴产业,中国将为增强全球经济韧性作出贡献。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全球技术进步营造良好合作氛围。
  可以预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推动构建“热带雨林”般的全球创新生态,不同生态位的国家和产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因“新”而活,向“新”而进,新质生产力正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纵深,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为绿色发展增添新活力,为全球开放合作创造新生态。新质生产力的世界意义,将在中国与世界书写的合作共赢故事中不断丰富。
(记者:许苏培 刘海燕 许嘉桐 张辛欣 邵琨 陈国峰 龚雯 周蕊 朱涵)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从此,你我便有了“血缘”
一所医科大学的20年坚守
从此,你我便有了“血缘”

一所医科大学的20年坚守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2006年6月21日,正在读大四的薄剑波连续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因患白血病备受折磨的高中生的生命;
  2016年4月5日,从22岁的大学生高添铭身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被紧急送往重庆,几个小时后输进一个刚满周岁的白血病患儿体内;
  2023年11月30日,距离考研只有23天的时间,正在紧张备考的郭伟走进血液采集室,用爱点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在这一刻,他们与远方的陌生人血脉相通,从此便有了珍贵的“血缘”,他们的血液在陌生人的体内流淌,他们的生命也因此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三个年轻人都来自同一所学校:大连医科大学。
  我国每年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仅白血病患者全国每年就新增4万余人,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期盼着、等待着。许多病人因缺乏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无法进行移植而失去生命。大连医科大学从2004年开始倡导鼓励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20年来,先后有4273名同学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占大连市的五分之一,21名志愿者成功捐献,占大连市的三分之一。
  走进这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医科大学,记者仿佛感受到一颗颗鲜红的、跳动着的、充满活力的“造血干细胞”。
12年后,终于等到了你


  4月2日,31岁的潘妍竹迎来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毕业14年后第一次回到母校大连医科大学,站在学生活动中心的讲台上,感受着师弟师妹崇敬的目光,她的心情格外激动。
  11天前刚刚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潘妍竹,称自己是“最新鲜出炉”的学校第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0年入学当年,潘妍竹就自愿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22年被通知配型成功。“没想到12年后我终于等来了与我有血缘的他,一纸承诺,终生坚守!”这个身高1.5米、体重不足90斤的布依族女孩声音洪亮。
  受捐者是一个16岁的少年,还在病床上的他给潘妍竹写了一封信,字体虽然有些歪歪扭扭,却让潘妍竹热泪盈眶。“何其有幸,我能在他对将来生活感到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刻,给他活下去的希望,从此在这个世上我多了一个无法见面却有着血缘关系的弟弟。”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封催人泪下的来信,这是一位远在四川的高中老师情真意切的表达:
  2013年我患上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全家沉浸在灾难之中,想有所作为却又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寻找那十万分之一的机会。
  在我的一生中,第一次生命是父母亲孕育的,然而,我生命中却出现了特例——拥有了第二次生命。让我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2014年5月15日、16日,一个延续生命之血跨越了大江南北,从千里之滨飞到了西南一隅,191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地输注到了我的血液中,生命的火种将在我的体内经过28-50天的孕育、生长、再一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据说供者是大连医科大的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正在山东威海实习。他的血样是在4年前采集的,接到通知后,他毫不退却地无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是无私的义举。
  21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感人。
  200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刘月晅,在2005年4月成为捐献志愿者后,为了让血站联系到自己,她把家里、同学、朋友等好几个电话号码留下来,唯恐失去捐献的机会。
  2011年7月1日,年仅26岁的赵广仁捐献的170毫升造血干细胞,输入正在等待移植的23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也就是在这一天,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6年毕业季,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包雪婷接到通知,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此时她正在回家的火车上。她毫不犹豫当场答应捐献。她说:“既然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已经给了别人希望,就不能让人失望。”不久,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输入到一个香港同胞的体内。
  2024年2月5日上午,春节将至,毕业生王嘉玮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经过5个小时采集,成功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一位陌生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这是最好的春节礼物,我会一直记得这个冬天,记得这个春节。”
  学校第17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生尹赫的感言代表了所有捐献者的心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入医学殿堂时许下的初心誓言,作为一名医学生,以这样的特殊方式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我们的幸运。感恩母校让我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去奔赴这样一场生命之约,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的折磨。”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造血干细胞


  4月2日上午,大连医科大学在学生活动中心举办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项目20周年暨第十七次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
  “我很骄傲,能够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临床医学专业2023级维吾尔族学生依萨克·斯马依力江激动地说。
  活动现场,学校专门从丹东、广州、上海等请来几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校友分享自己的光荣经历。学校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薄剑波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为患者提供新的生机,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挽救他们的生命。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奉献自己的力量。”
  看着学生排着长长的队伍伸出胳膊等待抽取血样,学校人力资源部部长刘媛眼里闪烁着泪花,仿佛又回到20年前学校第一次开展这个活动时的场景。
  2004年,有两名学生会干部向时任学校团委书记的刘媛介绍社会上正在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当时在我国还是个新鲜事物,我听完介绍后感觉很好,尤其是医学生更应该在这方面做表率。”就这样,一个以校团委主办、院系承办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项目开始启动。
  学校与大连红十字会密切配合,通过开设讲座、校园广播、张贴海报、挂条幅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第一次在校内组织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短短几个小时,数百份志愿表就发放一空。
  “有的学生怕影响考试,提前赶到抽血现场,有的学生晕针晕血,一边捂着脸一边伸出胳膊。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庞,每个人都充满着正能量,我当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造血干细胞’。”刘媛说。
  现任检验医学院党总支书记苍健,2013年从刘媛手里接过“爱的传递”。从此,他时时都被学生们的“义举”感动着 。
  每一次活动,学生们都积极响应,有正在谈恋爱的学生相约一起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以此见证他们的爱情;有的则把参加这个活动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2016年成为大连市首例造血干细胞与国外患者配型成功并实现捐献的2012级学生包永乐,当时身材偏瘦,捐献者被要求体重大于50公斤。“他不担心自己的身体,却担心自己的体重不够。为了能够成功捐献,自费购买营养品,加强锻炼,成功达到最低体重要求。”苍健说。
  现任校团委副书记刘恭辉在4月2日这天也伸出手臂抽取血样,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可能你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还很模糊,其实捐献的过程安全、科学,也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因为了解不多才产生畏惧,才使我们淡漠了那份应有的爱心。所以,只要你身体健康,有奉献的勇气,就请你报名,加入到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她大声向在场的学生们发出邀约。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走进大连医科大学校史馆,记者立刻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氛围。学校专门设有造血干细胞工作独立展区,陈列捐献者的名单、奖牌和受捐者的来信等。
  1947年,中国共产党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的急需,在解放区创办了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时称关东医学院。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部队医院,直接支援了东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大医人的红色基因至此扎根。抗美援朝期间,学校组织手术队,抢救从朝鲜战场撤下来的伤员;20世纪60年代,为落实党中央支援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全校南迁遵义市,直到1978年才迁回大连;2001年至今,全校共有十批69人次优秀专家对口援助,为那曲送去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创建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2020年3月,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大医人闻令而动,星夜逆行,全国单次派出规模最大医疗队伍,最早进入雷神山医院……
  学校党委副书记佟春光说:“正是因为一代代大医人的奉献与付出,已经深入大医莘莘学子的灵魂,造血干细胞捐献项目才在大医迅速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
  2015年,学校红十字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专门设置造血干细胞工作专区,在不断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一套捐献造血干细胞系统工程。
  大连市红十字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队长宗爱玲说:“大连医科大学每一位成功捐献者对我的内心都是一种震撼,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当代青年人的担当和责任,坚定不移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于力)
 
“乌苏”还是“鸟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惩治坑人“李鬼”
“乌苏”还是“鸟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惩治坑人“李鬼”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罗沙 冯家顺 齐琪)“乌苏”和“鸟苏”,一“点”之差,你是否注意得到?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这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碰瓷“乌苏”啤酒,从名称到包装都如出一辙的“鸟苏”啤酒被认定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决赔偿208万元。
  22日,最高法举行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不少案例涉及你我耳熟能详的品牌和产品,彰显人民法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也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有力惩治坑人“李鬼”,才能更好维护诚实守信市场环境。
  宁波某电器公司在海外注册“上海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并将此标识在其售卖的洗衣机机身上使用;南京某酒业公司注册“拉菲庄园”商标,攀附知名商标“拉菲”并做虚假宣传;上海某餐饮公司使用“米芝莲”标识,宣传“在香港话里‘米芝莲’就是米其林的意思”……
  “傍名牌”“搭便车”的手段花样百出,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这些案例中,人民法院严厉打击恶意注册、攀附使用、混淆市场的侵权行为,维护公平诚信市场竞争秩序,让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依法保护诚信经营,加强对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老字号的司法保护力度。2023年,人民法院新收商标民事一审案件131429件,同比上升16.85%。新收侵犯注册商标类刑事一审案件6634件,审结6357件,同比上升33.45%和24.67%。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案件不少涉及外国企业。最高法民三庭庭长林广海说,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回应外国投资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切,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重拳打击侵权行为,必须让侵权者付出代价。
  6.58亿元,这是“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权利人的获赔金额。
  “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林广海表示,人民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从严惩治侵权假冒,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确保权利人得到足额充分赔偿。
  据了解,2023年全国法院在319件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117%,判赔金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其中,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在8起案件中适用了惩罚性赔偿,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盼盼”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人民法院依法适用4倍惩罚性赔偿,全案判决赔偿1亿元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65万元;“西门子”案中,人民法院全额支持权利人1亿元的赔偿主张;“拉菲”案中,人民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判令侵权者赔偿7917万元……
  林广海表示,知识产权赔偿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人民法院将及时总结审判经验,推动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实现裁判标准和裁判结果的平衡与协调。
 
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 重点支出保障较好
解读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
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 重点支出保障较好

解读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申铖)财政收支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财政部22日发布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重点支出保障较好。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同比下降2.3%,按可比口径计算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扣除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基数、2023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对今年形成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全国财政收入可比增长2.2%左右,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分中央和地方看,一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05亿元,同比下降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5072亿元,同比增长1%。
  “总体而言,财政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这与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基本一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说。
  税收收入方面,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49172亿元,同比下降4.9%,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文旅消费、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税收较快增长。
  具体来看,与居民消费关联性较高的住宿和餐饮业税收增长44.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2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税收收入增长6.8%,零售业税收收入增长5.7%。
  制造业方面,一季度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下降,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实现平稳增长。部分细分行业在不可比因素影响下,税收仍然呈现增长态势、表现良好,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9.5%、计算机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6.8%。
  “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行业、先进制造行业的税收收入增速,均明显高于财政收入整体增速,反映出一季度服务消费持续恢复、新质生产力发展稳步推进。”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
  财政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56亿元,同比增长2.9%。“在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2.9%的增长,这实属不易,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质增效。”王东伟说。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罗志恒表示,从支出结构看,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等事关民生的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支出整体增速,反映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
  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超八成。“截至4月上旬,2024年中央部门预算已全部批复到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8.68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5.1%;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具备条件的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王东伟说。
  增发国债方面,资金已于年初全部下拨。资金重点投向的城乡社区、农林水、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领域,其一季度支出同比增速分别达12.1%、13.1%、53.4%。
  “可以看到,财政支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持续加大。财政支出兼顾规模与结构,对于推动宏观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李旭红说。
 
让“诗和远方”更添魅力
云南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掠影
让“诗和远方”更添魅力

云南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掠影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彩云之南,诗和远方的代名词。
  当下的云南,花香和书香相伴,文化和旅游“联姻”,历史文化遗产以新面孔走进大众视野……在“文化润滇”行动指引下,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诗和远方”更添魅力。
书香浸润彩云南


  昆明春晓书店,三年级学生王烁正在读一本趣味历史书。妈妈安静地坐在边上,点上一杯咖啡,阅读一本小说。
  “去年暑假来过一次,后面基本上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过来。”王烁妈妈方子怡告诉记者。这家书店儿童类书籍很多,还有专门的亲子阅读区,安静读书的氛围很好。
  4月1日,奔来书院在昆明大观公园揭牌。“奔来”之名,取自大观楼长联开篇“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奔来书院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努力打造成昆明人和外来游客的“最美读书地”。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在彩云之南,越来越多的人徜徉书海,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在地处边疆的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勐董社区,农家书屋深受群众欢迎。贺捌是这里的常客,他爱看的书,一般都跟养殖有关。“养殖上遇到什么困难,我就来这里翻书。”贺捌2019年起从事肉牛养殖,从当初的一头雾水到如今的致富能手,爱看书、善琢磨的习惯功不可没。2023年,他家的肉牛出栏达55头,收入近65万元。
  勐董社区党委副书记、农家书屋管理员赵玉仙介绍,目前书屋有各类书籍1万余册,涵盖党史读物、科普读本、科学种植养殖等,自2021年提升改造以来,经常有村民来这里充电学习。
  近年来,云南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打造新型阅读空间,不断擦亮“书香彩云南”品牌,推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文旅融合谱新篇


  四月的景迈山,和春茶季一起到来的,还有从各地涌进的客流。
  头回见采茶要攀梯子,深圳游客李子翔有些兴奋,忍不住自己体验了一把。在景迈山的3天旅程中,他吃住都在农家,尝了特色菜,看了日落,也邂逅了不一样的云海,收获满满。“这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之后,新晋世界遗产便成为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不止景迈山,拥有6项世界遗产的云南,今年以来文旅行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开门红”。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3.0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3%。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四天时间云南揽客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百亿元。
  这份亮眼成绩单,是云南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高质量赋能旅游业发展的注脚。
  云南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民族文化多姿多彩,革命文化资源富集,文旅资源独具魅力。
  当前,云南正加快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推动全省旅游产业体系更完善、产品业态更丰富、市场秩序更规范、接待服务更优质、旅游形象更美好,实现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令人神往。
文化遗产活起来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厚重。50多年前,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揭开了中国古人类史新的一页。
  去年7月,我国启动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80多名科研人员集结,系统开展遗址及周边区域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今年春节,元谋人博物馆接待全国各地游客约4万余人,创历史新高。很多学生来到这里一睹元谋古人的风采。为强化沉浸式体验,博物馆专门推出适合小朋友参与的科普小课堂活动,深入浅出地讲解人类的起源。
  近年来,云南抢救性修复汉文古籍2022册,彝文古籍286册,藏文古籍2882叶,傣文古籍34册,东巴经古籍40册。截至目前,云南共有2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省古籍数字化总量达109.8万拍,并将数字化资源放上局域网、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为公众免费提供服务。
  云南加强文化保护传承,抓好文物调查、考古研究,抓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让云岭大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亮起来”,推出更多更优的文化名片。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历史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厚“家底”,我们要持之以恒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想方设法让它们融入大众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本报记者严勇)
 
在跨文化阅读中促进文明交流
在跨文化阅读中促进文明交流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很多人关注到一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人。这个中文名叫林步冉的加拿大人住在南昌9平米陋室里深度阅读《红楼梦》,一边欣赏中文的丰富表达,一边感受包罗万象的中国世情,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在颇具中式意境的画作中。林步冉透过中国古典文学和诗词接触到中国文化的内核。
  除了处江湖之远的林步冉,还有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他在录制《哈佛通识课》过程中直接唱出了儒家经典《大学》。网友听罢外国口音又充满古韵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呼“魔性”“相当洗脑”。
  林步冉和包弼德的沉浸式阅读无疑是难得的幸福时光。他们在阅读中实现了和遥远文明的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拓宽了眼界,实现了生命的延展。
  无论东西方,对彼此的认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书籍和其他出版物起到了重要作用。18世纪,欧洲曾充满对东方尤其是地大物博的东方古国中国的欣赏甚至崇拜,但随着欧洲工业化深入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诉求的上升,欣赏扭曲为觊觎,欧洲文学艺术作品中对东方奢靡又野蛮的描写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候的东方“异域”是不合规范、需要教化的,西方世界借此实现了对殖民欲望的合理化。进入当代,部分西方学者看到中国文化文学的独特价值,进而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很多人穷其一生译介推广中华优秀典籍,为反映真实的东方形象贡献了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人选择学习中文,源语阅读让他们真正零距离感受认识中国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和现实。同样,对东方来说,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也经历了复杂的起伏,走过俯视、仰视到如今平视的过程。
  大多数人无法长期置身其他文化环境中深入了解域外国家的真实生活和社会、气候,阅读很多时候成了架起认知桥梁弥合信息缺口的重要途径。要了解一个国家及其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法国译者玛丽昂·达尔布瓦说。她认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通过文学能得到更好呈现,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能帮助世界更好感知中国。
  跨文化阅读是提高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能力包括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整合能力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素质之一,跨文化能力是进行文明对话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来自不同文化的作品有助于阅读者形成对该文化的正确认知,更好地理解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减少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中国人曾抱着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广泛阅读其经典著作,近年随着国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读者得以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外国文化和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关心中国题材作品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本月早些时候在巴黎图书节上,中国主题展区来者络绎不绝。志愿者组长阎晓彤说:“读者想主动突破(西方社会中的)‘信息茧房’。”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读是对脚力和脑力的双重延展。开卷有益,推广跨文化阅读、加深文明交流对缓和冲突、促进合作、推动发展、提升全人类福祉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记者李蓉)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古老依旧,烟火“焕新”
感受当代“扬州慢”
古老依旧,烟火“焕新”

感受当代“扬州慢”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南京4月22日电(记者王圣志 邱冰清)江苏扬州广陵区仁丰里,这条700米长的巷子,让游客流连。
  “我想要暖色系的配色”“该怎么抖动扇子,出来的花纹才好看?”配色、勾漆、入水、提转……仁丰里游客中心,游客们体验漆扇制作。
  不远处,永乐琴坊中传来琴音,仿佛在山间盘旋,又似在水涧激荡。“到扬州一定得听古琴曲,今日得听《梅花三弄》,可以心满意足地回家了。”“00后”游客王蕊说。
  沿街区往里走,锔瓷工艺、雕版印刷、通草花制作……传统文化展现新活力。
  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东西排列小巷似鱼刺儿,呈鱼骨状的仁丰里保留着隋唐时期的街巷肌理。青砖黑瓦、飞檐翘角,仍是古时江南建筑风格,有旌忠寺、阮元家庙等历史遗存十几处。
  入口处,一块显眼的招牌写着“仁丰里·非遗在说话”。这里有非遗工作室15家,民居客栈、特色文化空间不时可见,店主们表示不爱做“老板”只愿当“老师”,不为“生意”志在“创意”。
  古老街巷诉说光阴的故事。地处江河交汇之地,望运河帆影、枕长江涛声,扬州与中华文明两大“动脉”结成命运共同体。其中,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历史城区完整保护,是扬州运河沿线最具烟火气之地,分布着大小传统街巷500多条,仍有8.5万原住民。
  巷道中古琴、扬州评话之音,与淘米洗菜、观棋人语、自行车铃声交织在一起。
  原住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扬州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实践中,根据建筑完损程度进行适当修缮整治,提升、改善基础设施,通过“住得好”让老居民“留得下”。53岁的袁荔在老街出生、长大,18岁后曾搬离,几年前再次搬回这里。她说:“老建筑和老邻居都还在,改造后水电气使用更方便。在这里能看到扬州城的‘里子’。”
  2500多年的建城史,为扬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烟花三月下扬州”,古往今来令无数人心生向往。
  1957年,扬州便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为古城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数十年历经五轮修规,始终坚持“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2017年,《扬州古城保护条例》出台,保护古城成为“城市意志”。
  不来东关街不算到扬州。千年积淀,东关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华氏园、冬荣园等省市级文保单位25处、历史建筑8处,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
  在个园里领略江南园林之美,去冬荣园里的小剧场听一场扬州清曲,从街头到巷尾打卡扬州美食……阳春三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里游人如织,近两个月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东关街是老城繁华的代表,仁丰里是老城文化的符号,走入新旧交融的皮市街,青石砖铺就的步行道凹凸不平,行人不急不缓,茂盛的树木让街巷韵味十足,店铺以咖啡馆、书店为主。
  “网红打卡点”边城书店的主理人王军说:“古时扬州人喜欢一盏茶香一首词,如今一杯咖啡一本书,也许是属于当代人的‘扬州慢’。”
  一街一策、一片一方,扬州在古城保护更新中“量体裁衣”制定方案,走出了各美其美的“焕新”路径。
 
用中文架起中美人文交流之桥
用中文架起中美人文交流之桥

( 2024-04-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跳完名为《小城谣》的中国舞后,身着粉色汉服长裙的索菲亚蹦蹦跳跳回到妈妈身边,神情略显羞涩却又带着一丝骄傲。“你跳得真棒!”妈妈向索菲亚竖起大拇指。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0日举办名为“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的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来自华盛顿地区、纽约州、犹他州、明尼苏达州、特拉华州等地近400名中文学习者、教育者、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来到使馆,体验书法、诗词、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聆听中国书法绘画文化讲座,表演和欣赏各类才艺。
  索菲亚来自特拉华州,今年11岁,已学习中文7年。她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学习中文是“非常棒的体验”。索菲亚的妈妈米歇尔认为,未来中文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她说:“学习中文能给我的孩子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在当天众多表演节目中,汉服秀是重头戏之一。来自纽约州长岛市友谊学院的10余名教师和学生身着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代表服饰,为大家展现中国服饰文化。他们有的手执莲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怀;有的轻摇折扇,演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儒雅、谦和”的独特气质。
  罗斯在当天的演出中扮演一位中国唐朝文人。罗斯从六年级开始学习中文,已经学习5年中文。在学习过程中,罗斯不仅对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还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汉服是他最喜欢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罗斯说,通过汉服表演,他了解了汉服中交领的样式和腰带的系法,同时感佩于汉服对整个亚洲服饰文化的深远影响。
  友谊学院中文教师杨行向记者介绍,学院每年都会在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宣传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每次都能吸引数千人观摩欣赏。她认为,中文和中国文化在纽约地区非常流行,中文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前景也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作为教师,杨行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后能够为中美关系和中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沈雪松在当天的活动中表示,中美关系虽经历跌宕起伏,但两国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始终没有中断;希望继续通过在美中文教育架设沟通桥梁,通过文明互鉴系紧两国人文交流的纽带。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执行总裁马蒂·阿伯特在致辞中说,学习中文是大家作出的最好选择,希望中文学习者特别是年轻学生都能坚持下去,通过学中文走近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成为美中人文交流的使者。
  虽然索菲亚和罗斯已学习中文多年,但还从未到过中国。他们都迫不及待想实地了解中国。索菲亚说,她最想去北京,因为“我听说那里种满了鲜花,特别漂亮”。
  尼娅在华盛顿一所高中学习中文。她将在今年5月底前往云南师范大学交流访学。这是她首次去中国,她对此十分期待:“作为一个美国人,中国将在我的人生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许缘 邓仙来 参与记者:胡友松)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