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5版:新华聚焦

06版:新华关注·各地

07版:新华关注·文化

08版:新华国际

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爱的人民
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爱的人民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记者手记


  一天之内,横跨两省市,七处考察点。
  冒着严寒,早出晚归,马不停蹄。
  从农村、社区,到校园、商铺,从田间地头,到河坝大堤,中午就在车上短暂休息……为了更多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为了更多地同受灾群众面对面交流。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关注着灾情,指导着救灾工作,心里一直惦念着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我当时就说,灾后恢复重建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一定要再来看看。”
  “特别是到了冬天,老百姓能不能安全温暖过冬?还有什么生活困难?”
  11月10日,立冬后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门头沟区、保定涿州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如约”而至,正因“时时放心不下”。
  依然记得,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5个月后,大寒节气前一天,总书记一路颠簸来到震中峡谷。
  依然记得,2020年安徽汛情严重。1个月后,顶着似火骄阳,亲临八百里巢湖大堤。
  依然记得,2021年山西罕见暴雨。3个月后,农历小年刚过,沿着蜿蜒山路,冒雪来到汾河两岸。
  风雨袭来,谁是最可靠的主心骨?谁是真的英雄?
  此次考察期间,在妙峰山民族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一堂孩子们的主题班会。孩子们用黏土捏出自己心中“最可爱的人”:满身泥水的解放军叔叔,早出晚归的救援叔叔,忙得脚不沾地的村干部,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
  烈火见真金,患难见真情。抗洪救灾的现实,就是最有感染力的“大思政课”。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的党。危难之际,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都会为人民冲在第一线。”
  “特别是一旦有灾情,有两个最突出:一个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一个就是红旗下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一举一动,践行承诺。
  这是老百姓发自肺腑的话——
  水峪嘴村村民李盟的家,重新装修了,收拾一新,她对总书记说:“家里老人说,要是早年间遭了这样的灾,就得去逃荒了。感谢党和政府!”
  在永济秀园小区居民董彩英家,屋里温度稳稳达标了,她告诉总书记:“总而言之一句话,还是党好!”
  万全庄村村民付俊正在重盖房屋,见到总书记,他露出了笑容:“党的政策好,赶上这个好时代了,要不然就盖不起来了。”
  总书记心中,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到唐山,称赞“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到武汉,深情地说“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对人民,总书记一直由衷赞美。
  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十分感慨:“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地震、洪水、干旱……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斗争了几千年,饱经忧患、备尝艰辛,不仅从来没有被压垮,而是在灾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铸就我们这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董彩英告诉总书记,当时房子进水,一个人在家里也挺害怕的。楼上邻居一次次敲门问平安,忙前忙后帮着搬东西,并让她住在他们家里。
  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在灾害面前,我们的人民群众,无比坚强。而且在抗灾救灾的过程中,大家同舟共济、相互帮助。”
  在妙峰山民族学校,在白沟河畔的大堤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慰问了参与防汛抗洪救灾的各方面代表。
  “迷彩绿”“火焰蓝”“救援红”……哪里有需要就驰援哪里,哪里最危急就战斗在哪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援的队伍数不胜数了,已经分不清是哪个组织的,哪个方面的,哪里来的。”总书记说。
  “困难不足畏,决心比铁坚。”这是在门头沟采访期间,干部群众说的一句话。
  “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这是涿州城区街道上醒目的标语。
  房屋进水了,重新装修;倒塌了,原地重建;店铺被淹了,迅速恢复营业;农作物淹了,抢抓农时补种……
  在永济秀园小区门口的药店、超市里,当总书记问店主“还有什么困难”,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有信心,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离开万全庄村时,热情的乡亲们簇拥到道路两旁,围拢在总书记身边,高声向总书记问好。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少年,还有仍在怀中的幼儿。
  面对乡亲们,总书记这样形容自己这一天下来的感受:
  “我从大家的表情看到了希望。我们灾后的生活比以前还会更好。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加快恢复重建、推进乡村振兴。”
  洪水已经退去,英雄之气在这片土地上激荡升腾。  (记者朱基钗 黄玥)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双十一”当天全国快递业务量是平日1.87倍
“双十一”当天全国快递业务量是平日1.87倍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52.64亿件,同比增长23.22%,日均业务量是平日业务量的1.4倍。11月11日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说,今年的快递业务旺季主要呈现出两个高峰更加平稳,支撑消费复苏、经济向好作用更加明显,用户体验更加便捷三大特点。今年的快递业务旺季继续在11月1日和11月11日形成两波高峰,分摊了行业在单个高峰的压力,运行更加平稳。邮政快递与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等深度融合,“双11”期间全网揽收量再创历史新高,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是经济恢复向好的生动写照。邮政快递深度融入电商产业链,大量预售商品前置存储至快递云仓,寄递服务更加快速准确。
  据悉,今年的快递业务旺季从11月1日开始,到2024年春节前夕结束。
 
非遗技艺 吸引眼球
非遗技艺 吸引眼球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1月10日,参观者在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徽州竹编”展区了解展品。
  当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本届大展设有非遗美食品鉴展、金属工艺作品展等5大展区,来自全国各地150余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350余位非遗传承人带来的1200余件(套)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新华社发(施亚磊摄)
 
加速减“塑”!“以竹代塑”离我们还有多远?
加速减“塑”!“以竹代塑”离我们还有多远?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让人们对“以竹代塑”有了更多期待。
  代替塑料的为什么是竹材?“以竹代塑”离我们还有多远?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治理白色污染的好“竹”意


  “竹菜篮摸上去柔软,却能装下十多斤菜,很有韧性。”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市民彭敏网购了一个竹篮,每天下班后都提着它去买菜,“这比塑料袋好用多了,既环保,还有档次。”
  随着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突出问题,寻找更合适的塑料替代材料成为紧迫课题。
  作为生物降解材料的一员,竹材固碳能力突出,生长速度快,是理想的绿色可持续材料。专家测算,若全球每年使用1亿吨竹子替代聚氯乙烯产品,预计将减少约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介绍,中国竹资源丰富,共拥有竹类植物857种,2021年竹林面积达756.27万公顷。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20亿元增至2022年的415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去年11月,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让这一基于自然的减塑方案得到更多关注,竹资源的自然禀赋在各地加快转化为生活改善动能和产业发展动力。
  延伸到工业领域,可降解的代塑竹产品寿命大大增加。记者在江西一家地板生产车间里看到,一根根原竹经过20多道流程后,变成了一块块光滑的重组竹地板。“相较于不到5年就会老化的木塑地板,可完全降解的重组竹地板使用寿命长达25年。”公司负责人介绍。
  在江苏,一种竹格淋水填料被用于近千家火力发电厂冷却塔;在浙江,一家公司研发的竹缠绕复合管在给排水工程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从日用品到工业生产,再到建筑建材,“以竹代塑”产品使用场景覆盖从民用到工业的多个领域。
“竹”梦路上仍面临挑战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以竹代塑”在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但囿于采收成本、技术设备、市场接纳度等因素,产业加速发展仍面临挑战。
  ——采收成本高。“以一吨毛竹为例,砍伐、装车、运输等环节的人工成本将近450元,而平均市场价格只有不到600元。”江西省资溪县竹产业协会会长邓丰鹤说,目前大部分竹材只能通过人工采收的方式进行,设法降低人力消耗、扩大利润空间,会对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带来有利影响。
  ——技术设备受限。王戈认为,当前竹产业的规模效益较差,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要竹产品加工自动化水平低的影响。江西省一家竹企负责人坦言,虽然国内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在近些年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不少生产车间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生产线还无法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预计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还需要一段时间。
  ——市场接纳度低。相较于售价较高的“以竹代塑”产品,不少受访消费者表示还是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塑料制品。如何实现从“便宜、能用就好”到“用得好还要更环保”的转变,将绿色环保理念充分转化为实际行动,也将影响竹制品消费市场的深度开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于文吉认为,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到“以竹代塑”被列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的会议成果清单,都将为竹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多举措推动“以竹代塑”发展


  11月7日,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在“以竹代塑”倡议基础上呼吁各国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纳入“以竹代塑”元素,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
  多位专家认为,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完善资金补贴体系,着力推动竹林基地提升质效,改造低产低效竹林,从而提高产能,降低原料成本。王戈等建议加强规划设计,科学引导产业集群建设,以优势企业带动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针对技术困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副院长黄慧建议继续加强科研院校与竹企业、林农的对接力度,让科研成果在产业实际中得到展示应用。“只有通过技术革新让产品的生产效率提上去,成本才能降下来,市场占有率才能提高。”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少不了消费者的支持。江西双枪竹木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朝斌认为,大众环保消费理念的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但消费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将有力带动消费升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表示,希望以“以竹代塑”倡议为契机,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水平,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推动我国竹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记者陈柱佐 刘杨)
新华社南昌11月12日电
 
经济加速回升 发展稳中提质
来自郑州高质量发展一线的报告
经济加速回升 发展稳中提质
 
来自郑州高质量发展一线的报告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9.4%,六成以上类别商品消费实现增长,道路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79.9%……郑州市近日亮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今年以来,郑州市各项稳经济政策靠前发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不断巩固,整体呈现“加速回升、稳定向好”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郑州市经济实现了比较好的恢复性增长,四季度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不动摇,开足马力发展不停步,持续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确保‘全年红’。”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说。
  人流、物流、钱流百川争流


  立冬已过,虽然天气有些清寒,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里依然游人如织。这里2021年6月开张纳客,今年是全面迎客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景区已成为新的全国旅游目的地之一,来自省外的游客占七成。”河南建业文旅营销中心总经理毕超介绍,截至目前,今年景区观剧人次已达1000万,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是郑州市文旅消费市场强劲复苏的一个缩影。今年,郑州市召开文旅文创发展大会,下发多个促进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发放两批共计4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文旅业迅速恢复生机活力。截至9月,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次达11455.8万,旅游收入达145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旅游人次增长48.2%,旅游收入增长47%。
  10月24日,一列满载机械设备、汽车整车等产品的班列自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驶出,开往比利时列日,这标志着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成功突破1万列。中欧班列(中豫号)相关负责人介绍,班列今年已开行约2500列,同比增长超60%。
  郑州是枢纽之城,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物流指标是该地经济活跃度的“风向标”。记者从郑州市发改委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989.11亿元,同比增长10.2%,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74.34%;前10个月,海铁联运集装箱完成39280多标箱,同比增长175%。
  从京东科技(中原)总部项目投产,到郑州国际陆港项目开工建设,再到海康威视智能制造基地签约落地……今年郑州市共安排实施省、市两类重点项目1000多个,总投资2.2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0亿元。前三季度,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21.6亿元,投资进度完成80.4%。
  郑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基础设施投资扭负为正,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引新、更新、创新欣欣向荣


  走近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比亚迪工厂,厂外停满员工的出行汽车,绵延很长一段;来到焊装车间,只见一个个机器人挥舞铁臂,加码生产;进入总装车间,一条条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非常忙碌。郑州航空港区发改统计局副局长张振中介绍:“今年4月,这里正式投产,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40万辆新能源整车,目前基本实现本地全产业链布局。”
  “郑州是加快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当前正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聚链成圈,不断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郑州市市长何雄说。
  高新技术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近年来,郑州谋定产业发展主攻方向,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等6大主导产业为基础,抢滩占先高新产业,改造更新传统产业,不断刷新产业发展图景。
  郑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郑州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同比增长32.5%,高于全部投资29.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9.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9%,较上半年和1-8月分别加快7.4、2.8个百分点。工业新动能快速增长,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8%、11.1%。
  与此同时,郑州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高耗能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到26.2%。
  宇通新能源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近三成,居行业第一;中铁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保持第一;郑煤机液压支架总产量世界第一;安图生物体外诊断系列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三分之一……当前,郑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形成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郑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还带动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变。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1735.3亿元,占全市出口的7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持续增大。
尊商、爱商、助商繁荣商都


  从今年开始,每年的11月1日被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设立为“郑州企业家日”。当日,第一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召开,表彰了功勋企业家3名、卓越企业家10名、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家30名。
  “企业家是城市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所在、希望所在。”安伟说,举办“郑州企业家日”活动就是为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加油鼓劲。
  郑州是3600年前的商代都城,被誉为“千年商都”。近年来,郑州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行商事登记“一件事”。“亲情在线”平台、“无事不扰、有事快办”2个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双十百千”工程典型案例,被国务院在全国推广,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一方阵。
  记者从郑州市发改委了解到,全市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依托“亲清在线”平台,分类施策推动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已包联企业数1.6万余家,走访企业数3.2万次,收集企业问题共计1.4万个,解决率超99%。郑州还持续举办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等“四项对接”活动302场,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数据显示,郑州市目前实有市场主体196.41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
  安伟表示,郑州市将大力优化环境、尊商爱商,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键对键、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解决企业难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用心发展。
(本报记者刘怀丕)
 
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贡献文化力量
——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共鸣
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贡献文化力量

——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共鸣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复信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多国友好人士、专家学者认为,复信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深化中美两国人文交流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许。人们期待世界各国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知相亲和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音乐是触动人心的语言”


  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11月10日,“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得知费城交响乐团11月第13次来华并与中方合作举办系列演出交流活动,纪念1973年首次访华,续写与中国人民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友谊,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收到复信,马思艺感到非常荣幸。他说:“音乐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团结起来、促进对话。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我们会将这份使命继续下去,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给此次访华演出的费城交响乐团的贺信中也谈到文化交流对于美中关系的重要意义。拜登在贺信中说:“自从成为第一个在华演出的美国交响乐团以来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然而你们依然担任着两国之间桥梁的重任,帮助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连结。这次赴北京跟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联合进行周年纪念音乐会将能让我们的文化纽带变得更紧密,永远作为连结与合作的力量的象征。”
  “音乐是能触动人心的通用语言。”英国国际关系顾问基思·贝内特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再次表明他高度重视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
  埃及艺术家和文化专家、开罗歌剧院前主席马吉迪·萨比尔对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提到的“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深感赞同。他表示,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和艺术交流会促进彼此相互理解,拉近人民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构建更为和谐的国际关系。
“人文交流是双边关系的粘合剂”


  复信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复信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女士,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习近平主席近年来多次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和人文交往。
  “人文交流是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与合作的有力工具。”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以各种方式强调人文交流在推动美中关系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亲力亲为,这令人印象深刻。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表示,美中人文交往早已成为双边关系的“粘合剂”,费城交响乐团近日访华演出“是一件非常棒的事”。他说,“美中两国在艺术、教育、科研、文化领域的交往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中两国有能力共同奏出优美的音乐旋律。”美国密歇根中国创新中心前顾问汤姆·沃特金斯说,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不但影响两国人民,也将影响全人类,因此两国搭建文化和民间交往桥梁至关重要。
  在卢旺达经济分析师斯特拉顿·哈比亚利马纳看来,习近平主席的复信通过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彰显了艺术和文化在弥合分歧、构筑更为牢固的双边关系基础方面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文化交流互鉴在促进民心相通、筑牢国家间关系民意基础中具有独特意义。
  在谈到习近平主席近来多次向美国友好人士伸出友谊之手时,贝内特评论道,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倾听两国友谊的声音,以和谐的音调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体现”


  “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观察中国外交的库恩说,“这既体现在处理美中关系方面,也体现在中方提出的诸多创造性倡议之中。”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海梅·塔马约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不仅让国际社会更加深刻了解中美民间交往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对不同艺术形式与文化特性的包容和尊重,这是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体现。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塞巴斯蒂安·舒尔茨说,推动和加强人文交流对于不同国家民众和社会建立和谐纽带至关重要,分享文化成果无疑将会促进文明互鉴,而这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应有之义。
  “这次音乐会不仅仅是一次文艺演出,更将为中美人文交流再续新篇。”土耳其土中文化协会会长伊凡·卡斯勒说,中国人经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并一直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中所提到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期待各国消除人文交流阻碍,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绘就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宏伟蓝图。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让·佩古雷(中文名:贝文江)说,“法国有一句谚语:音乐抚慰心灵”,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展现了中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良好意愿,向美国人民传递了友好声音。这也是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行动。人们要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同时,始终加强对话,因为人类命运与共。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
     执笔记者:刘品然 杨威)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我对美中关系的未来有信心
访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西蒙
我对美中关系的未来有信心

访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西蒙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纽约11月11日电(记者施春 杨士龙)“尽管美中关系遇到了一些绊脚石,但我对未来有信心。”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西蒙高度关注即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他表示,美中两国要找到稳定双边关系的方法,“必须进一步明确我们走哪条路、要去哪里,以及如何逐步建立长期、可行的双边关系”。其次,美中应采取措施建立互信,使双方能够合作应对两国以及全球面临的诸多重要挑战。
  西蒙说,美中双边关系近来呈现良性发展势头,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高层互动和民间交往逐渐增加。
  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本月10日,“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西蒙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美中两国人文交往的密切程度超乎想象,美中在教育、科研、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交往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长期以来,人文交往已经成为将两国粘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西蒙曾任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从事国际商务和科技领域的研究。谈到中美经贸和科技关系时,西蒙说,美方应放弃目前限制对华投资和中国对美投资的错误政策,美中科技合作协定最近延期,但未全面续签,希望能够续签协定,并且在内容上进一步丰富充实,更好有助于双边合作。
  1981年首次到访中国后,西蒙曾长期在中国学习、研究和工作。他表示,现在的中国不仅是外商投资目的地,也是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地,中国的发展对于亚太地区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如果你看看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核心在于中国。”他说。
  西蒙高度评价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亚太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这一倡议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助力共建国家进一步参与和融入全球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涉及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广泛领域,着眼于共建国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繁荣。
 
多走动多交流,感受中美经贸合作的真实脉动
多走动多交流,感受中美经贸合作的真实脉动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时指出。
  一年后的深秋,中美间定期直飞客运航班自11月9日起再次增班。跨越大洲的航线,折射中美互利合作的脉动。
  在当前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美推动两国包括经贸在内各领域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福祉。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越来越多美国经贸界人士认识到,竞争绝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和主流。大量客观事实和数据凸显中美社会联系之密、利益交融之深。中美人民的意愿是合作,中美合作的动力是共赢。
“这是很棒的信号”


  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时说,人们应该多走动、多交流,增进了解。
  在刚刚圆满落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超过200家美国企业来到上海,数量创历届进博会之最。很多参展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对两国领导人会晤充满期待,希望高层对话为双边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多确定性。
  “两国领导人即将会晤,这是很棒的信号!”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美中大豆产业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两国经贸互利共赢重要实证。谈到与中国业界的伙伴关系,萨特毫不犹豫地使用了“珍视”来形容。
  2022年,中美农产品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达创纪录的42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哈费迈斯特直言,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非常重要”。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告诉记者,期待两国领导人再次会晤推动双边关系平稳发展。他表示,应该避免用零和思路处理中美关系,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找到与中国的相处之道,只有和平共处才能够推动共同繁荣,为两国民众的幸福打下和平的基础。
  2022年,双方统计数据均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这充分说明了中美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实况。
  美国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此前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特别提到,今天的中国和美国经贸合作程度很高,双边贸易额早就超过5000亿美元。他强调,用“冷战”一词形容当前中美关系是不恰当的,会误导人们对真实中美关系的认知。
  那么,真实中美关系的认识应该是什么?在约瑟夫·奈看来:“中美相互需要、离不开对方”。
“中国经济超级有活力”


  “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10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时强调,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
  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国经济都面临不小挑战。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将以自身稳定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宝贵的确定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或者“去风险”,本质上都是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
  美国商人迈克·安德森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城市圣迭戈,是美国干燥豆类企业安德森西北的负责人。他很不理解一些所谓“专业”的财经媒体为何唱衰中国经济,与他在中国的感受完全不符。
  安德森的企业在华业务持续扩张,刚刚参加了第六届进博会,在展会头几天就签订了价值400万美元的订单。他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中国经济蓬勃韧性,对着记者大呼“中国经济超级有活力”。如果用“表情包”来形容在中国的生意,安德森一边咧嘴一边说:“一个大大的笑脸!”
  2023年1至7月,中国实际利用美资金额同比增长了25.5%。与此同时,以美国企业为首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掌门人”密集来华访问,用实际行动显示了美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
  “美国企业对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充满期待,美中两国经济不能‘脱钩’,加强合作才有益于两国人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对记者说。
  针对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的说法,美国福特汽车集团副总裁莱尔·沃特斯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加强互信。他强调,面对面交流能够增强彼此间信任,有助于大家共同寻找合作机会。
“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桥梁”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2022年11月14日,在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从上海到旧金山,不少企业从进博会“直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这两座滨海城市恰巧是友好城市。2005年,时任旧金山市长纽森首次访华,正逢旧金山同上海结为友好城市25周年。2008年,纽森专门设立了旧金山市对华办公室。
  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纽森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关系比美中关系更加重要,美中关系事关美国的未来,也关乎人民的幸福。地方交往是美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州愿做中国长期、稳定、强劲的合作伙伴。
  “在中美寻求合作基础的同时,我们能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桥梁,而不是筑起高墙。”这是美国舒尔茨家族基金会创始人、星巴克公司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的坚定信念。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以青年时代在陕北农村梁家河插队的经历为例,向在场各界人士介绍中国寻求发展的决心和路径。
  这个例子给当时坐在台下聆听演讲的舒尔茨留下深刻印象。2020年,舒尔茨致信习近平主席,祝贺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敬意。
  习近平主席在给他的复信中表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为包括星巴克等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希望星巴克公司为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中美经贸关系是互利共赢的经济利益,也是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协作。正如加州曼哈顿滩市市长理查德·蒙特格蒙利近期在华访问时所说,本地企业斯凯奇在中国有众多员工和工厂,是中美之间很重要的“经济桥梁”。
  “美中推进互利合作,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无疑是正确的并且是可实现的。”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表示。“美中合作将极大推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努力,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全球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萨特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美国飞虎队老兵。“父辈的经历让我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在自己工作的农业领域把两国合作精神延续下去”。
 (记者宿亮 参与记者:周蕊 马倩 缪培源 熊茂伶 吴晓凌 陆华东 黄培锋)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四
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四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中美各界和国际社会也因此对这次旧金山会晤倍加期待,期待中美关系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
  在去年的巴厘岛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也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这还是共同利益。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矛盾,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大国相处之道应是对话合作而非零和博弈。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正向互动趋势不断增强。美国一方面在“竞争”意识主导下继续推出对华科技、经贸合作限制措施,一方面也在各个渠道寻求与中国接触,出现了近年鲜见的“求同”苗头。究其根本,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经济关联既深且广,两国和世界都无法承受双方误判意图、对抗冲突之重。正如美国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近日所指出的,过度夸大中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而忽视合作的一面,有害无益。
  中美双方的发展进步完全可以成为对方的机遇而不是挑战,两国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美应该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双方可以彼此成就,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说,尽管各路媒体不断渲染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然而,研究一下趋势,就会发现另一番景象:去年,美中双边贸易额在困难中仍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显示,超过7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近90%在华业务实现盈利。除了经贸关系,中国对美国高科技行业发展也至关重要,这一点从高通、英特尔、特斯拉、苹果公司高管今年相继访华可见一斑。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市场对这四家公司去年收入分别贡献了62%、27%、22%和18%。
  双方互利合作帮助美国家庭降低了生活成本,美国企业获取了丰厚利润。香港《亚洲时报》刊文说,推动中美加强经济关系,是“无数美国消费者和成千上万家美国企业根据市场作出的决定”。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美国派出有史以来最强代表团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包括政府高官,释放了双方推进合作的又一积极信号。
  中美合作不仅有存量优势,还有增量优势。中美虽然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每年有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但双边贸易额仍然有增长空间,这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无法比拟的。合作将为双方开辟更多更宽广领域增长空间。“碳中和”领域技术研发交流和联合投资将使双方受益;未来中美老龄化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医疗技术和数据的交流将给双方带来巨大价值;中国超大规模中等收入人群为美国农产品提供难以估量的潜在市场;美中两国都受益于双向投资流,鼓励相互投资将多角度反哺两国经济……双方合作的单子可以拉得很长。
  不仅对中美双方,两国紧密合作对世界和平与繁荣也意义重大。历史已经证明,中美携手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在2001年合作打击恐怖主义,2008年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6年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前乌克兰战火未平,中东硝烟又起,未来在很多全球重要议题上都需要包括中美在内的国际社会携手合作。与此同时,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超世界三分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中美关系冷暖左右着世界经济气候。“美中推进互利合作,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无疑是正确的并且是可实现的。”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
  中美关系应向前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管长远、治根本,提供了走好中美关系未来之路的行动指南。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正如约瑟夫·奈所言,如果美中两国都一味强调对方是威胁,那么这一论调就会越来越强化。“如果我们展现合作,华盛顿和北京(对彼此)的‘观念氛围’就会发生改变”。中美双方应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对话不对抗、拆墙不筑墙,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发展积极努力。    (记者李蓉)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优化招考办法 推动改革平稳落地
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解读
优化招考办法 推动改革平稳落地

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解读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鹏)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下一步的工作,通知提出了哪些要求?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哪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解读。
  “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印发的相关文件,提出完善和规范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的系列举措,相关规范管理措施已于2021年起逐步实施,相关招考政策将于2024年落地。
  据悉,自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该负责人表示,2024年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即将开始,为指导各地各高校稳妥做好相关工作,教育部印发了通知,对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等考试招生工作进行细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通知指出,2024年起,各省(区、市)省级统考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
  对此,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玉祥认为,“新艺考”突出了统考“统”的价值,使得各类别艺术类人才的基本素养具备一定可比性,有利于引导艺考生从容开展有效的专业训练,也有利于增强高校艺术类专业布局的科学判断。
  根据通知,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同时,通知明确指出,各省(区、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稳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只有文化素养深厚、综合素质高的考生,才能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久。本轮艺考改革适度提高考生文化成绩要求,有利于帮助考生更加理性地选择个人发展方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袁桂华说。
  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方面,通知明确,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校运动队;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校运动队。
  “提高运动成绩入门标准,确保运动员学生的高水平。”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说,“近年来部分高校早已将报名资格提高到了一级运动员,探索了有益经验,为全面提升运动成绩报名标准打下了基础。”
  通知还对高校保送生保送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教育部等部门有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规定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该负责人介绍,同时,通知鼓励相关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相关专业。
  针对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要求,对在特殊类型考试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考生、高校及有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2日电(记者田策)11月12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0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上榜好人中,有用生命守护祖国海疆的安徽“95后”海警执法员汪晓龙,有35载守护瑶族孩子求学路的广西“老师妈妈”姜晚英,有纵身跃下大桥勇救轻生女子的浙江外卖小哥彭清林,有30多年倾尽积蓄打造“候鸟王国”的江苏八旬护鸟老人闵浩焕,有创办心理热线挽救超500名轻生者的广东新闻工作者柯志雄……这些“中国好人”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笃定前行,他们身上彰显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和道德基因,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实传承者和生动实践者。
  在活动现场,为红军烈士守墓的志愿军老兵王茂贵说:“这些烈士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牺牲了,大部分只有20多岁,作为一个老兵,守护烈士墓是我的责任。”为了这句承诺,他已经坚持了55年。用爱唤醒“植物人”丈夫的宫金妹深情回忆了自己珍藏的38封情书,深感唯有真爱,可抵岁月漫长。纵身一跃救下落水老人的人民警察王跃超、把困难村变成“网红村”的刘博和李玉法等以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的语言分享各自心路历程。全国道德模范和“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与“中国好人”进行了现场交流互动。
  网友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留言评论“我们都要成为追光者,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守信重诺,强国有我”。
  多年来,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坚持生动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共有近1.7万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
  本次发布活动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中国文明网、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明办承办,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沧州市文明办协办。
 
全国秋粮收购逾4000万吨
全国秋粮收购逾4000万吨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立彬)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各地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0日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秋粮上市以来,各类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市场购销较为活跃,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方进表示,各地要精心组织好秋粮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优化为农服务、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打白条”“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种粮农民利益。
  据介绍,在持续优化为农服务的同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各地统筹考虑稻谷、玉米、大豆等秋粮重点品种市场走势以及天气变化等多种因素,提前研究制定应对预案;对于发生雨雪天气的地区,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满足农民售粮需求。
 
丘成桐等7位科学家获颁2023年度邵逸夫奖
丘成桐等7位科学家获颁2023年度邵逸夫奖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香港11月12日电(记者张雅诗)2023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1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包括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内共7位国际科学家分获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为120万美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颁奖典礼上致辞表示,得奖科学家的成就不仅体现他们对学术卓越的追求,也对全球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尤其是年轻一代起了重要激励作用。
  李家超表示,香港拥有世界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香港优秀学者不懈努力,在生命科学及医学、机器人、月球探测器等不同科技领域为社会带来转变并造福人类。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下,香港决心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特区政府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研究发展、科学突破以及研究成果可持续商业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2023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平均颁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和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以表彰他们对数学物理、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和凯勒几何的贡献。德林费尔德参与推动了几何朗兰兹纲领,丘成桐致力于解决广义相对论和弦理论所引起的数学问题。
  天文学奖平均颁予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主任马修·贝利斯、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邓肯·洛里默和莫拉·迈克劳克林,以表彰他们发现快速电波爆发。这种强烈的射电爆发能够在千分之几秒内释放相当于数天太阳辐射的能量。他们在2007年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快速电波爆发的首个发现。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平均颁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帕特里克·克拉默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伊娃·诺加利斯,以表彰他们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他们将负责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机制于单个原子尺度上视觉化,揭示了基因转录机制的步骤。
  邵逸夫奖于2002年创立,由邵逸夫奖基金会管理及执行,从2004年开始每年颁奖一次。历届超过30位得奖者受主办方邀请参加了今年的颁奖典礼。
 
我国着力培养重点、新兴、涉外领域高层次立法人才
我国着力培养重点、新兴、涉外领域高层次立法人才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天津11月12日电(记者白佳丽 白阳)11月11日至12日,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正不断加强对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的前瞻性研究和理论储备,并着力培养相关人才。
  据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作为重点,进一步聚焦明确“立什么”的重大问题。如新兴领域立法着眼于未来大势,体现前瞻性布局,为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立法学理论研究必须紧紧跟进时代要求、实践需求,开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研究,储备理论成果,服务立法实践。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同有关方面举办了“新时代立法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和专题研讨会。此次学术年会还专门设置了“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科技与人工智能立法”等分论坛。
  为培养新时代高层次立法人才,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特别为青年研究者及在校大学生建立实践平台,举办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2023年度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09所高校的3800名本硕博学生参与,基本实现了行政区域、学历层次的全覆盖。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在会上表示,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立法学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立法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立法学研究会团结各个方面从事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法学法律工作者,紧密结合立法实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起草咨询工作,着力加强法科院校立法学科和立法学教材建设,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据了解,此次学术年会以“新时代新征程立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立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逾400人参会。与会者围绕六个分论坛共17个单元进行深入研讨。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访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访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王优玲)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从部门到地方,“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一系列房地产调整优化措施接连出台。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怎样研判房地产市场?如何重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回答了记者提问。
  因城施策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问: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如何研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答:研判市场,重要的是尊重规律、看大势。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这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房地产自身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要认识当前的房地产形势,首先要把握住这个重大变化。
  从供给看,整体上,“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结构性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从需求看,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获得更好的服务。
  分析市场,主要看供需关系,也就是交易量、价格和结构。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用信息化手段研究分析市场的变化。这几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的数字住房信息系统,它与全国所有城市联网,能够实时显示房屋网签备案的数据,可以了解每个城市、每天的交易情况。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总的看是前高、中低、后稳。从数据看,“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1到10月份,一手房交易量虽然下降,但二手房是上升的,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另外,保交楼工作的扎实推进,带动了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也反映出各地政府帮助企业纾困是有效果的。
  “十家锅灶九家不同”。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市场有其特殊性。它是以城市为单元的市场,区域特征很明显,各个城市的交易量和价格有很大差异。关于房地产调控,我们强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认认真真落实好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房住不炒”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问:关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具体有哪些考虑?
  答:党中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过去在解决“有没有”时期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在解决“好不好”问题、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亟需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在理念上,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好房子好在哪儿?就是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让群众住得健康,用得便捷,成本又低,又放心安心。
  ——在体制机制上,一个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再一个是,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包括改革开发方式、融资方式、销售方式,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制度。
  ——在抓落实上,要实施好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同时,还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新模式下,房地产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现在要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能为群众提供好服务,谁就会有市场、谁就会有发展。
房地产市场未来持续发展仍有坚实支撑


  问:“三大工程”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大工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根据房地产市场新形势推出的重要举措。目前,有关工作已经启动。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终是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求是,城市党委、政府担负起主体责任,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能有未来。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是,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关键是,平时用得着、急时用得上。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转型期,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未来的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持续落实,随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一定能够推动房地产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洞见”乡村振兴路
湘西十八洞村的十年变迁
“洞见”乡村振兴路

湘西十八洞村的十年变迁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
  这里,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犹如春风,从古老苗寨吹遍神州大地。
  这里,是观察中国乡村“千年跨越”的窗口。从地瘠民贫到步入小康,勤劳质朴的山区人民蹚出一条从脱贫到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年间,湘西十八洞村的“蝶变”故事,刻画在青山绿水间,映照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份解说词:道不尽村庄之变


  秋雨过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山林间云烟缭绕,青松更显苍翠。深秋上午,一辆摆渡车停靠在梨子寨,游客鱼贯而出,宁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如今,42岁的讲解员施艳琴自豪地为游客讲述家乡的故事,她说:“总书记来了,苗寨的春天到了!”在十八洞景区工作4年来,家乡之变、家乡之美成了她常说常新的话题。
  “最明显的就是收入不断上涨。近三年来,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分别提升至18369元、20167元、23505元,村集体收入分别增加至200万元、268万元、380万元。”施艳琴对比今昔说,“10年前,人均年纯收入是1668元,村集体收入是零。”
  红色党建、研学旅行、乡村游等成为十八洞村旅游亮点。2021年6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正式获评5A级旅游景区。2022年,十八洞村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
  “变化”是施艳琴解说中的高频词。苗乡人曾陷于贫苦,她说起当年的顺口溜:“三沟两岔穷旮旯,红薯土豆苞谷粑,要想吃餐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如何走出穷困?在上级相关部门支持下,十八洞村群众不懈努力,开启了一场脱贫攻坚战。一个个改变发生在村里,也被写进解说词:拓宽通村主道4.8公里,户户通上自来水、用上放心电,升级改造村小学和卫生室,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无线网络全村覆盖……
  2021年2月,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不仅要做脱贫的模范,更要做乡村振兴的典范。”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说。
  新征程起笔,就在青山绿水间。十年间,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五大产业体系,乡村“造血”功能逐渐增强。
  外出村民陆续返乡,深山苗寨也随之“长”出了10余种新职业:农家乐老板、民宿店主、摆渡车司机、厨师、服务员、短视频“网红”等。
  记者在十八洞村走访了解到,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已于10月底正式完工并投入运营。驻村第一书记龙科满怀期待地说:“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党性教育和青少年研学为主,预计年均可接待党员干部培训5万人次、青少年研学20万人次。”
  迈向乡村振兴,脱贫地区内生动力逐渐增强。湖南省乡村振兴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5499元、增长14.4%;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4元、增长8.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一张票根:带你奔赴“诗与远方”


  时间回溯至1934年,作家沈从文从北平出发回乡。一路辗转,乘坐火车、汽车、船只、轿子……大半个月后才抵达家乡湘西凤凰县。如何走出大山成为困扰湘西人的难题。
  由于交通闭塞,村里有好货但很难出山。2013年以前,十八洞村土特产卖什么?能卖多远?村民杨超文回答说:“顶多卖些板栗,最远不过镇上。”这位49岁的苗乡人记得,青壮年被迫外出打工,有些早已打算不再回来。
  道路通,则百业兴。十年来,湘西不断推进交通建设,山间公路逐渐畅联高速大道,接驳到新建的高铁站、飞机场。人们手中的票根,也从汽车票、火车票,换成现在的机票。
  深山村庄逐步融入国家区域交通网络,对游子而言,故乡不再遥远;对山民来说,世界近在眼前——
  今年8月18日,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当天,杨超文早早赶到机场,等待飞往北京的航班,他第二天清晨要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机舱内坐了五六十名十八洞村村民,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坐飞机。“刚开始大家屏息着,连话都不敢说,直到起飞那一刻,大家欢呼起来,太激动了!”杨超文说。
  从十八洞村出发,奔赴“诗与远方”,不断改善的交通格局为武陵山区、大湘西地区带来发展机遇。村民龙先兰说:“湘西离长沙、北京和世界越来越近,大家的心亮了,眼界宽了,精气神变了。”
  发展机会增多,投资和项目不断汇集。湘西州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田湘说,经过多年投资培育,湘西的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等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通过便捷的物流和电商销售,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南正奋进在新征程上,昔日偏远落后山区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格局。2020年2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正式印发;2021年至2023年7月,湘西州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4个,涉及总投资1042.78亿元,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底气足了,年轻人也回来了。今年8月,25岁的杜霁从湘潭大学毕业后来到十八洞村,成为一名驻村干部。作为湘西永顺县人,以前她坐汽车辗转到十八洞村要六七个小时,而现在县域间通了高铁,全程缩短至3个小时。这名“95后”决心与十八洞村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一封回信:共筑美好未来


  十八洞村的减贫经验,“飞”出湘西,走向世界。记者翻看村里近5年来的访问记录,有10余次外宾来访,其中一封信十分特别。
  “亲爱的同志们……乡亲们给我送来了信函问候,向我及家人表达了良好的祝愿,这充分体现了老中两国人民的亲密情谊。”2019年4月,一封来自老挝的回信寄到十八洞村。写信者,是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
  2018年6月,本扬率老挝党政高层代表团来到十八洞村,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10个月后,十八洞村村民致信本扬祝福老挝新年。本扬在回信中说,十八洞村的成功实践给老挝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两地书、跨国情,十八洞村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减贫经验的一扇窗。来自西班牙、纳米比亚、越南、菲律宾等国的代表团成员,带着好奇走进这座苗寨,感受中国脱贫实践,找寻乡村振兴密码。
  今年夏天,菲律宾新闻部副部长杰拉德·巴雷尔带领菲律宾主流媒体记者团来到十八洞村。深入了解后,他说,十八洞村的脱贫历程令人难以置信,这对菲律宾的减贫事业也有很大借鉴意义。
  十八洞村的故事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以十八洞村为原型的视频《大地颂歌》曾在老挝播出;讲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成功之道的图书《大国小村:十八洞村的社会学考察》在哈萨克斯坦出版发行……这些扶贫理念、减贫成果,成为“中国之治”的生动写照。
  喝上洁净的水、住上漂亮的新房、在家门口创收……在柬埔寨、老挝、缅甸,中国精准扶贫、志智双扶理念开花结果,在中国扶贫专家的帮助下,一些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迎来更好的生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最近,来自老挝的媒体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的脱贫故事。自幼遭遇家庭变故的龙先兰,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用短短几年,成长为年收入四五十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希望我的经历,能鼓舞更多的人。”龙先兰在采访中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一天会比一天好。”
  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减贫和乡村振兴经验根植于中国,正走向世界。湘西大山里的小小苗寨,在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将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紧连接在一起。
  (记者陈俊 柳王敏 张格 刘芳洲)
    新华社长沙11月12日电
 
旱塬“掘金”记
旱塬“掘金”记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驱车驶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乡村,黄土沟壑纵横。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年降水量约259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320毫米。旱塬如何深挖资源禀赋、发展富农产业?走进当地企业可窥一斑。
  在同心县王团镇圆枣村,坐落着宁夏荣华牧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共享”养殖基地——3600多头牛中,有1500多头是附近村庄“托养”在这里的,引种、防疫、饲喂都由企业技术团队负责保障。
  相比农家有限的养殖空间,这里地势开阔,牛进食后能漫步到户外沐浴阳光,毛色干净亮丽;由于实现技术化管理,整个园区只需几名工作人员,他们开着带传感器的小车穿梭于圈棚,自动投喂精准配比过的饲料;各养殖区域标注着牛的归属村庄,而每头牛都有耳标,防止错认或丢失。
  “我们村的牛每天吃多少饲料、花多少钱,第三方监测单位会实时发给我们,省心又放心。”同心县石狮开发区管委会余家梁村党支部书记马青龙说。
  据企业负责人杨坚介绍,这种“托养”模式实现了企业与村集体在养殖场地、设施、专业人才队伍、市场信息方面的“共享”,能解决村集体养牛的后顾之忧。
  养殖业是同心县支柱产业之一。近些年,由于饲草料价格上涨、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养殖业风险增加,而村集体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且资金、土地短缺也时常成为扩大养殖规模的限制。
  为确保村集体稳健受益,当地政府去年牵头成立同心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联盟,由政府和企业担保,协调银行给村集体贷款发展养殖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并鼓励村集体加入“共享”养殖;企业提供的饲草价格低于市场价3%,肉牛收购价则高于市场价2%;市场行情较差时,产业联盟确保村集体兜底收益在5%以上。
  马青龙说,余家梁村去年下旬加入这一发展模式,从银行贷款100万元购买38头牛,短短三个月净收益22000多元,比自主养殖收入翻一番;今年,村里又贷款100万元,购置40多头牛,预计净收入超8万元。“我们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大‘托养’规模,鼓励村民也加入其中。”
  “托养”只是产业联盟增加村集体养殖收入的模式之一。有养殖场地的村庄,也可选择让企业只提供草料、防疫、销售等服务,或是把养殖场地租赁给企业,让企业统一引种饲养。自去年三月启动以来,“共享”养殖模式已吸引超43个村加入其中。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同心县牛羊肉深加工产业链也不断延伸。位于同心县工业园区的宁夏迎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闽宁合作企业,每年约有500吨源自当地的牛羊肉被精细分割,或是加工成牛肉丸、同心碗蒸羊羔肉等高端预制菜品,销往全国各地。
  据企业负责人黄阳勇介绍,企业2022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今年预计达到3500万元。“我们还将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更多健康预制菜品,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尝到同心美食。”
  依靠深加工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的案例当地还有不少。走进同心县工业园区内的宁夏五谷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胡麻油香气扑鼻而来。企业负责人马秉伏说,企业与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等村合作,免费给村民发放胡麻种子,并指导他们按绿色标准种植,再以每斤高于市场价两角钱的价格收购胡麻籽,不仅可以确保百姓“稳赚不赔”,企业也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
  政府主导下的企业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显著。据吴忠市政协副主席、同心县县长杨春燕介绍,同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1339元增长至2022年的13631元,增长幅度超过20%。
    (记者李钧德 马思嘉)新华社银川电
 
“幸福小院”的欢声笑语
“幸福小院”的欢声笑语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上班族”无法照顾孩子的午饭,不少学生被托管到了“小饭桌”。与儿童相比,“老小孩儿”们吃饭也是大难题,尤其在空巢老人占多数的农村更为凸显。记者日前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扫帚包村看到了新建的“老年食堂”,可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初冬时节寒风萧瑟,虽然早都过了“饭点”,但村委会小院的食堂却红火热闹,老人们陆续走入食堂,刷脸,取餐盘。当天食堂准备了大白菜炖肉和凉拌豆腐皮,主食是馒头和稀粥。和煦的阳光铺洒进来,老人们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唠。
  75岁的尹子芹奶奶说:“一个人懒得开火,有时候做顿饭能将就好几天。自从村里有了食堂,不收钱不说,吃得还可口。”她旁边的张信老爷爷连连点头。他的风湿腿岁数越大疼得越严重,每天只会熬粥,尽管饿不着但吃不好,现在能吃上不重样的热乎饭,还不用洗碗,可是省心了。“这件事,干得好。”说到此,张爷爷不禁竖起大拇指。
  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已经成了基层要直面的挑战。扫帚包村常住244户493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人282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7%,75岁以上老人33人。他们的子女大多都不在身边,留守老人的饮食起居状况普遍一般。
  近年来,很多地方开始探索如何实现农村普惠性养老服务。记者在扫帚包村的见闻,也是阿鲁科尔沁旗委政府尝试推行的“家门口养老”模式,有条件的村委会试点建设爱心“老年食堂”、健身娱乐、理疗康养、互助照料等服务于一体的“幸福小院”,既有效缓解了集中养老床位紧张问题,又满足了老年人不舍乡邻、不舍乡土的想法。
  村集体经济壮大为建设幸福小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民乡整合土地资源、项目资金,加快发展规模化种养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家庭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2022年末,17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增长到了1688万元,各村均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扫帚包村能实现150万元。“集体经济壮大了,解决老人的一日三餐、病痛照料成了头等要事。”乡党委书记穆国栋说。
  扫帚包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投资240万元建起了“幸福小院”,其中包括120平方米的爱心“老年食堂”,75岁及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其他年龄段老人按成本价吃饭。此外,配套建了互助康养中心,里面有干净的护理间和活动室。为方便老人就医,村卫生室也搬到了小院,村民们可以随时免费量血压、测血糖,进行一些基础病的治疗。
  吃饭完,“饭友”们在院子里遛弯消食,闲谈中感慨着生活的变化,也说起了所思所盼。“医保卡能连到村卫生室就更方便了!”“戏台子能搭起来,每个月都能唱出戏就太好了。”几位爷爷奶奶都说出了他们最新的心愿。
  吃不愁、病无忧、乐有伴……让老年人实现“稳稳的家门口幸福”,这件事很急也很难,需要地方政府迈开“第一步”,走好“下一步”,“久久为功”做实做好。
  (记者张丽娜)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村超”到港,奔赴一场情谊之约
“村超”到港,奔赴一场情谊之约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11日的香港大球场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贵州省榕江县的“村超”联队,正在这里迎战香港明星足球队。
  一边是享誉世界的“东方之珠”,一边是曾经贫困的贵州山村,二者用主客场足球赛的对战方式接连擦出火花;一边是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一边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因为一份共同的热爱,在绿茵场上共赴一场情谊之约。
  这是“村超”联队第一次走出县城,在榕江县以外的地方参赛,他们带着家乡的土特产、非遗歌舞和满满的诚意前来。这场“村味”与“港味”的相逢,在香江激起阵阵涟漪。
一份来自香港的邀约


  今年入夏以来,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村超”)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个现象级赛事。8月,经常在内地比赛的香港明星足球队走进榕江,与当地村民上演了一场进球大战,前者在以4:3险胜榕江村民的同时,也将奖品——一对猪手收入囊中。
  香港明星足球队的创始成员、人称“叻哥”的陈百祥最早关注到贵州“村超”。现年73岁的他笑称自己“踢了60多年的球”。“我是几个月前在网络上留意到‘村超’的。哇,他们居然能在70码开外进球?我也只能在35码外进球哩!”他说,“那么多人看比赛,婆婆也看,小孩也看,那是平民足球,是我小时候看到的那种足球赛。”
  在榕江踢了比赛后,亲身感受到淳朴民风和村民对于足球发自内心的热爱,陈百祥深为触动。回港后,经与多方商议,香港明星队向“村超”发起邀约。“这些村民大部分都没有来过香港,所以希望有机会请他们来看一看,这是我们的心愿。”他说。
  说易行难。这次来港的贵州榕江代表团有150多人,从交通住宿到场地租赁和会务安排等,都颇费功夫。好在得到香港社会的多方支持,这次邀请在最短时间内得以落实。
  “最难的是租球场,因为香港大球场一般不承办业余赛事,中国香港足球总会主席霍启山亲自沟通协调,让赛事得以顺利举办。”陈百祥说。
  这支香港明星队里,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演艺明星,也有不少退役的职业球员,球队成立以来常年坚持每周训练。在训练场中,记者见到了1997年版武侠剧《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扮演者黄日华。
  他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化交流,他们为香港带来了贵州当地的文化和美食;我们也会借着这次机会,带他们品尝美食、欣赏夜景。我们香港明星足球队也希望将来走遍全国每一个地方,无论大城市还是小村庄。”
榕江欣然赴约


  越来越火的“村超”,终于将这一脚球踢出了榕江、踢出了贵州。
  在香港明星队发出邀请后,“村超”方面迅速响应。此次来港,“村超”联队由来自20个队伍的精英球员组成,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了助威团,单是从榕江出发的就有七八百人。榕江县出入境办公人员说,这阵子每天加班加点,要尽可能保障村民办妥手续。
  据榕江足协名誉副主席彭西西介绍,这是“村超”第一次“走出去”,家乡人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从榕江走出来,第一站就是香港,大家都很振奋。榕江是贵州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地区之一。这次来港,我们组成155人的‘村超’代表团,还带来了榕江的土特产品、非遗节目到香港展示,包括村超可乐、村超茶叶、贵州酸辣粉等。”
  10日下午,身着贵州传统民族服饰的啦啦队从香港西九龙高铁站整齐亮相,在人群中马上受到了追捧。
  因带着自家西瓜在“村超”现场加油助威而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西瓜妹”的熊竹青是首次来到香港。“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繁华的香港,这次亲眼看到这个国际大都市,真的和做梦一样,感觉特别激动。我也希望香港的朋友去我的家乡做客,游览高山,品尝我们当地的美食,愿我们的感情长长久久。”她说。
开心足球盛会


  抵达香港后,“村超”啦啦队的部分成员马不停蹄地来到尖沙咀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快闪表演。在蓝天与白云的映衬下,一首动听的侗族琵琶歌《心心相印》在维港岸边回响,立刻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引得游人纷纷拍照留念。
  在正式比赛间隙,榕江方面在场边编排多支民族舞蹈,而香港明星队的艺人则献唱数首经典老歌,引发现场观众激情合唱。香港明星队队员、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英领头唱起了《万水千山总是情》。他说,贵州朋友正是跨过千山万水而来,用这首歌表达香港人对他们的欢迎,最合适不过了。
  榕江“村超”联队队长、外号“卷粉王”的董永恒,对于来港与自己的偶像再度交手一直非常期待。他说:“很多明星队的球员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比如黄日华、苗侨伟,看到他们就是看到自己的青春。现在以一种竞技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我觉得非常难得,特别值得珍惜。”
  本场比赛分为三节,每节30分钟。“村超”联队在开场第10分钟由陆金福打破僵局。随后,香港明星队利用对手“乌龙”扳平比分,接着又通过两记头球破门实现逆转。
  此番与“村超”的联谊也让香港明星队进一步认识到内地民间体育的发展。之前去榕江,陈百祥对那里全民体育的氛围印象深刻,他希望香港明星队今后有机会能为榕江举办义赛筹款,帮他们建更多的专业足球场。
  这次比赛,也为将来“村超”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子。与香港明星队两次成功的比赛,如同打开了一道通向新世界的大门,他们期待着未来能够走得更远。
  “这次是我们民间体育的第一炮,将来要更多走出去,更好地连接世界,讲好我们的家乡故事,讲好中国的文化故事。”彭西西说。    
 (记者韦骅 陆敏)新华社香港11月12日电
 
课间10分钟从“静悄悄”到“有活力”要多久?
课间10分钟从“静悄悄”到“有活力”要多久?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10月3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11月3日,教育部明确表态: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教育部回应后,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受约束”现象是否有所改观?“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了回访。
  1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实验中学。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两两结伴或三五成群地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的空地或操场上,丢沙包、跳皮筋、打羽毛球、玩老鹰捉小鸡……孩子们尽情享受着课间时光,不时有欢笑声传来。
  记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看到,课间10分钟,操场上随处可见学生自由活动的身影。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一位负责人说,不少家长近期提出,希望孩子课间10分钟能走出教室活动。对此,学校要求各班根据教室所在位置等实际情况,采取组织学生下楼活动或在教室外开展简单游戏,以及在教室内增设棋类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间时光,并要求教师将对学生的看护延伸至教室外,以保障学生安全。
  记者采访发现,国内多地已开始摸排和整改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受约束”现象,并取得一些成效。
  贵州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后,他们做出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对占用课间时间讲课、限制学生课间自由活动和挤占、挪用音体美课的情况进行排查,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立即整改排查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印发了相关文件。比如,成都市教育局日前发文,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或远眺等方式放松。教师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然而,在部分学校,学生课间10分钟不能下楼活动的现象仍未改观。
  11月7日傍晚,记者随机采访南方某省一所小学的几名学生,被告知近期学校课间10分钟没有什么变化。一名五年级女生说,她课间除了上厕所,就是在教室里写作业或跟同学聊天,学校不让他们在走廊上跑跳玩耍。
  北京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就读的某小学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学生课间只能待在教室或上厕所,厕所有时变成同学们的“社交俱乐部”。她说,希望教育部门的要求能真正落地,“在学习之余,给孩子以活动空间”。
  记者调研了解到,让孩子们既能学得好,也能快乐放心活动,一些现实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一方面,校方担心学生课间活动跑跳发生意外,以及因而被举报投诉甚至追责问责的心理压力仍存。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面积小、学生多,教学楼建得较高,学生课间难以下得来、走得出。
  一名小学班主任说,该校教学楼有6层,上下楼就要几分钟,一些教师“拖堂”,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去操场上玩。有部分教师反映,课间10分钟,学生要上厕所、整理和准备书籍、喝水、交谈等,很快就到上课时间,很难有效活动。
  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受约束”现象,也提出了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时代课题。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保障中小学生合理享受课间时光,需要建立学校、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良性协同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因地制宜拓展课间活动空间和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家长要为学校开展相关工作营造宽松氛围;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综合考虑学校面积和学生数量等现实因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让孩子们真正走出教室,跑起来、跳起来,需要更多智慧,也需要我们协同发力。”一位基层学校负责人说。
       新华社北京电
 
公安机关公开通缉缅北果敢电诈犯罪集团重要头目
公安机关公开通缉缅北果敢电诈犯罪集团重要头目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熊丰)记者12日从公安部获悉,经浙江省温州市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系缅北果敢自治区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以明学昌为首的犯罪集团长期组织开设诈骗窝点,公开武装护诈,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诈骗数额巨大,在公安机关严打高压态势下,仍不收敛,不收手,继续大肆组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多种严重暴力犯罪,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
  现已查明,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4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决定对其进行公开悬赏通缉。公安机关敦促犯罪嫌疑人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4人认清形势,悬崖勒马,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对提供有效线索和协助抓捕的有功人员,公安机关将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人民币奖励。
 
被举报“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襄阳健桥医院6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被举报“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襄阳健桥医院6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武汉11月12日电(记者侯文坤 宋立崑)针对网民举报襄阳健桥医院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等问题,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12日通报称,当地从严从快、依法依规开展问题调查、案件侦办和追责问责等工作,有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据通报,11月6日,网民举报襄阳健桥医院(襄城区陈侯巷169号,民营,法定代表人叶某芝,女,55岁)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等问题后,襄阳市立即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各工作组负责人,市公安、卫健、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从严从快、依法依规开展问题调查、案件侦办和追责问责等工作。
  截至目前,叶某芝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另对4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相关调查侦办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卫健部门已依法吊销叶某芝的《医师执业证书》、刘某静的《护士执业证书》,其他涉案医务人员的调查处理工作正在开展;已依法取消健桥医院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资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资格。纪检监察机关对相关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失职失责行为、违纪违法问题迅速开展调查,已对13名相关责任人立案审查。
  襄阳市人民政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紧案件侦办,深挖彻查,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卫健行业专项整治,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彻查失职失责行为和背后腐败问题,决不姑息。
 
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南宁城和医院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南宁城和医院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南宁11月12日电(记者覃星星 黄凯莹)记者从广西南宁市卫健委获悉,关于群众举报南宁某医院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的情况,涉事医院妇产科已停业整顿,医院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合调查,涉事医院为南宁城和医院,调查取证等有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南宁市卫健委表示,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将坚决依法处置,对违法违规人员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轻松飙外语,AI视频翻译“走红”背后
轻松飙外语,AI视频翻译“走红”背后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近日,“知名相声演员用英语表演”“Taylor Swift讲地道中文”等一批由人工智能(AI)翻译软件生成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视频翻译流畅,足以“以假乱真”,刷新了人们对AI应用边界的认知。
  如何看待此类视频的走红?技术可及性将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AI嘴替”又可能涉及哪些法律和伦理风险?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相声演员化身“英语母语者”


  “还以为他真能说英文相声!”北京上班族王路(化名)看到某知名相声演员的表演视频被AI翻译成英文后“十分上头”。更令她感到震撼的是,这些AI合成视频声线拟真、语气自然,甚至口型都能做到“天衣无缝”。
  多名视频创作者透露,这项技术来自某款AI视频翻译平台。
  用户只需提交满足要求的初始视频,支付一定订阅费用,即可实现十余种语言的“一键翻译”,呈现自然的克隆声音和真实的说话风格。
  基于此技术,一些网络博主尝试翻译自拍VLOG,或对明星的经典片段进行二次创作。视频创作者周天(化名)告诉记者,他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不仅省掉了琐碎的翻译过程,还能拟合原声、改变口型。”
  人物在不同语言间“丝滑”切换,毫不“违和”,究竟是如何实现的?业内人士表示,看似娱乐的背后,涉及“换脸”“重现”等深度伪造技术,以及大语言模型在多语种翻译方面的应用。
  “其实是将相对成熟的各项技术综合了起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燕楠表示,视频制作需要的文字翻译、语音克隆、视频生成等模块,均可由AI轻松完成。例如人物图像,大模型可直接生成目标人物脸部和嘴部的运动序列,让神情、口型趋于逼真。
技术下放,“尝鲜”AI有风险


  “名人说外语”风靡之下,不少人表示看好AI技术在影片译制、文化交流、打破语言壁垒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一位提供AI视频翻译帮助服务的中介透露,相比发布“二创”明星素材,针对原创内容翻译出海的咨询近来有所升温。
  不仅是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从“AI歌手”,到可以生成数字分身的小程序,技术门槛的降低,让越来越多普通人也可以轻松使用AI技术。
  那么,如果想“尝鲜”使用AI视频翻译技术,哪些风险值得注意?
  多位律师表示,从法律层面来说,制作并发布AI翻译视频,可能侵害被模仿者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表演者权等。
  “依据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因此AI视频翻译可能涉嫌侵犯肖像权。”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律师邓鑫说,由于相声、歌曲等源视频均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畴,若未经授权使用,还涉嫌著作权侵权。此外,对声音进行修改和替换,或提取被模仿者的敏感信息,也有相应法律风险。
  法律人士同时指出,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翻译,未将翻译后的生成物公开传播的,一般可以认为是个人的合理使用。
  “粗一看挺逗乐,可深入一想,今天被换脸的是‘名人’,明天被换的是自己该怎么办?万一有人利用技术歪曲事实、冒充诈骗,又该怎么办?”互联网上,一些视频弹幕表达了忧虑。“眼见不再为实”,AI视频翻译技术一旦被滥用,后果难以想象。
培育向上向善技术环境


  事实上,此前单一维度的AI“换脸”“拟声”已带来一定风险,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截至今年8月初,公安机关通过专项会战,侦破“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知情人士介绍,此类案件的发生,AI技术是手段,关键还要基于大量掌握目标对象的语音图片素材和社会身份信息。在邓鑫看来,“AI技术本身并不是原罪,技术发展带来的后果取决于如何使用、用于何处以及使用代价的考量。”
  我国已经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办法,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规范、义务主体与责任作出规定,强调技术开发、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
  多位受访对象建议综合施策。专家提示,应强化对视频制作源头约束、建立平台审核机制,同时加强深度伪造检测技术研发,通过提取表征等技术方式识别真伪,防止AI滥用。
  一些视频发布平台也在积极行动。如上线标识功能,要求创作者发布包含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时,应声明“该视频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避免误导观众。
  业内人士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有更多有创造力的AI应用案例涌现,社会也应营造向上向善的应用环境,让AI技术真正带来美好。
    (记者胡梦雪 熊嘉艺)新华社广州电
 
广州:创新“枫桥式工作法”,“一站式”止争解纷
广州:创新“枫桥式工作法”,“一站式”止争解纷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广州市黄埔区水西路12号,在辖区居民看来,就是他们“受委屈时出气、遇难题时求助”的地方。走进这里的黄埔区综治中心,居民在一楼大厅的22个窗口可一站式解决最常遇到的18类难题。
  记者到访时,从事清洁工作的许师傅正在反映单位拖欠工资的事。他举着手里的一张记满工作时间的纸,一边递给窗口工作人员,一边说:“你看,我上完自己的班,还另安排我多干一个班,就给我一份工资,时间我都记在这了。我要求再给我结一份工钱。”
  窗口工作人员听完后解释说:“不存在一个人领两份工资的情况。你这种情况属于加班,按照劳动法应该领加班费,而且加班费是工资的1.5倍,不比你再领一份工资还多?”
  “那我要拿加班费。”
  “这样,我先登记你的信息,给你一张表回去填好,然后按表格要求准备证明材料。”
  许师傅临走前,工作人员反复叮嘱:“工资单、社保单、考勤表都能作证,下回你直接到我这个窗口就行。”
  这里是广州市第一家“一站式”建设的区级综治中心,将“受理、调解、仲裁、审判、情报、咨询、矫正”多功能合一,实现排、访、调、仲、诉一体衔接。目前已有11家单位入驻办公,日均受理超过60宗。
  通过两年探索,在政法部门一线工作一辈子的黄埔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帆也对社会治理工作有了新体悟:要推动社会从“管理”转向“治理”,除了“管住”显性矛盾,也要“理好”隐性风险。
  “服务是最小的成本。”他说,进了这扇门,就是要让群众便捷地反映诉求,找个说“法”的地方,从“跑衙门”转变为给政府“派任务”,做到群众依法信访,政府依法履职。
  一个窗口对群众,推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事项“线下进一站、线上进一网、掌上进一端”;“只进一扇门,争议一站结”,依法为群众提供化解矛盾纠纷“一条龙”服务……近年来,广州紧盯社会治理末梢,以镇街综治中心提档升级行动为牵引,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用足法治资源、用活法治手段、用好法治人才,努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做到止争、解纷、安民。
  水西路12号往东十几公里,是增城区永宁街。记者在这里见到另一个同样深有感触的政法干部。
  永宁街,此前一段时间里并不安宁:这里靠近广州“东进”发展策略中心,地少人密,征地纠纷、劳资矛盾高发,信访量猛增,一些矛盾纠纷“从小拖大、由大拖炸”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统计过,78%的越级信访群众曾报过警,派出所的非警务警情已占到58.6%,53.5%的聚集性事件都是由未及时处置到位的非警务纠纷诱发。”增城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赖宏星感慨道,这三个数字足以说明,不对非警务纠纷进行分流处置、不在早在小化解矛盾,稳定做不到,发展更是一种奢望。
  今年以来,永宁街作为试点,在街道综治中心下成立了一支专门力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统筹配置各方资源帮群众止纷解困,集中精力和优势力量处置非警务矛盾纠纷,实现风险隐患“一站式”闭环处置,成立至今已承接529宗非警务纠纷,涉及到劳资、征地、物业、家庭矛盾等方面,办结526件。
  对此,街道派出所所长余永锋已尝到了甜头:“街道的重复报警率从去年的11%下降到近期的3.2%,两位数降到个位数,工作压力小了,以往随便一宗征地、劳资纠纷都能把一个派出所拖死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综治中心是整合政法工作资源、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广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枫桥式工作法”,聚焦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一揽子解决,大力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行动,打造“枫桥式”综治中心广州品牌。
  “我们就是要让‘有纠纷就到综治中心’成为群众的自觉选择。”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太平说,让综治中心这“一扇门”,成为应对重大风险的“指挥部”、汇集情报信息的“参谋部”、解决治理难题的“服务部”,全力推动实现“一个中心管平安”“群众矛盾纠纷化解跑一地”。
  目前,广州市综治中心建设已经实现全市176个镇街全覆盖,全部社区(村)均建立了综治中心或综治工作站。上半年,广州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件,其中九成以上在镇街村居层面得到化解,较好地发挥了矛盾纠纷吸附消纳作用。记者了解到,这一模式如今已在广东全省推广。 (本报记者周强 毛鑫)
 
绍兴上虞:区内山“呼”海“应”携手共富
绍兴上虞:区内山“呼”海“应”携手共富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眼下,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丁宅乡的田间地头一片丰收之景。稻田上,白鹭翩飞,几辆崭新的插秧车整整齐齐地停靠在田埂边。几个月前,靠着这几辆插秧车,丁宅乡完成了全乡2000亩水稻的插秧任务。这块育秧基地是上虞区内“山海协作”项目的试验田,而新型插秧机的投入使用,能够使平均每亩水稻每年节约种植成本100元。
  绍兴市上虞区地形呈现南高北低势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北部水网平原城镇工业经济发达。基于地区特点,上虞区高质量推进区内“山海协作”工程,以山“呼”海“应”,打造联建共享的服务平台,缩小区域差距。
  丁宅乡就是区内“山海协作”的“受益者”之一。2022年,为了加快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区供销合作社牵头联合区内大通集团等七家企业,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丁宅乡约557亩土地,建设集育秧、播种、收割为一体的大通农场项目,进行土地流转、综合治理以及产业链延长的新生产模式,其中仅土地流转一项就为农户增收约50万元。
  大通农场内部实行全机械化运作,试验田内种下的秧苗质量高,每斤价格可达50元以上。今年的销售旺季,大通农场每天可卖出4至5万斤的秧苗。闲置的土地再次被激“活”起来。“大通农场使得丁宅乡很多荒废的农田被重新开发利用,山区农民也因此增加了收入。”丁宅乡相关负责人对大通农场的项目信心满满。
  在加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上虞区积极整合辖区内资源,推动“北都市”“南花园”各乡镇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
  盖北镇是上虞“北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22年,盖北镇珠海村、世海村分别与位于虞南的长塘镇广陵村、陈溪乡塔溪村“牵手”联建物业项目。两个项目总建筑面积5525平方米,可租赁居室166间,用作职工宿舍,吸引外来务工者持续稳定入住,预计每年可产生收益120万元以上。
  “在物业联建模式推动下,盖北镇通过新建、改造共实施物业项目11个,目前已经实现全镇村级经营性总收入1100万元以上,达到‘村村破百万’的既定目标。”盖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论是高效农业种植,还是物业飞地联建,上虞区通过产业、消费、就业、资源等多种帮扶协作路径,坚定不移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中走出新路。今年上半年,上虞实现全区生产总值615.49亿元,同比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增速明显。
  共富路上,从城镇到乡村,每个群体都不能落下。“在推动‘三大差距’缩小上,上虞区将全力以赴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立得牢、叫得响,具有上虞特质的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上虞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虞区委社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许舜达)
 
天津滨海新区:快递小哥享受科技“利好”
天津滨海新区:快递小哥享受科技“利好”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双11”前后,天津滨海新区快递小哥王志顺的业务量增加了50%。不过,与往年比他更从容了。因为,他可以骑电动车进小区,而不用推着板车挨家挨户敲门了。估算下来,快递多的小区能省下近半小时的时间。这对争分夺秒的快递小哥来说,可是天大利好。
  享受这一利好的还有当地近6000名快递员、外卖员。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以外地打工人为主,每天在我们身边匆匆而过,但地方党委政府、居民群众对他们了解并不多。这个群体有啥实际困难?今年5月底,结合主题教育,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组织部将目光投向骑手群体,帮他们解决急难愁盼。
  经过几轮走访,深入调查研究,大家才弄清楚,原来骑手最头疼的是怎么进小区。
  事实上,一些小区里年轻人多,快递、外卖量大。但出于安全考虑,物业让骑手把电动车停在小区门外,小哥们只能跑步或者推着板车送单。一些老手送完一个小区也得四五十分钟。新手因为脸生,小区进门难,路不熟,进去了也找不到楼门。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呢?放骑手骑车进小区,群众有怨言;不放行,行业痛点不好解决。不少地方小区保安和骑手甚至因此经常发生矛盾。如何找到平衡点?区委组织部想到了新科技。于是,“骑码进门”App在今年7月底上线。骑手注册后扫码便可骑电动车进小区。参照相关法规,电动车在小区内行驶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并实时监控,超速一次便禁骑3天……
  这受到骑手的欢迎,短短一个月内便有5000多名骑手注册,目前注册量达到5987名。运行百余日,扫码量达到几十万次,超速率仅0.5%。后台大数据显示,每单送达时间平均缩短1至2分钟。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区委组织部相关同志说,“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不能丢!”  (本报记者王井怀)
 
本溪:“钢铁之城”的东北抗联情结
本溪:“钢铁之城”的东北抗联情结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秋去冬来,山城本溪红枫似火。持续走低的气温并没有影响人们穿越山林,重走抗联路的热情。42岁的本溪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杨宏带领学员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穿梭在密林中。
  作为东北抗联的重要根据地,年初以来,本溪市已吸引了超过50万名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重走抗联路”,重温红色历史,感受奋进力量。
  行走在这座红色山城,处处能感受到以出产钢铁而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城市,把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脉动,重振雄风的梦想与豪情。
传承:让抗联的光辉闪耀在这片血性热土


  “‘九一八’事变后,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本侵略者,涌现出一批生于本溪或在本溪浴血杀敌的抗联英雄。”带领学员们行走在当年抗联英雄们走过的山间小路上,杨宏满怀深情地讲道。
  走进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抗联英雄群像浮雕气势雄浑,抗联将士们手挽手、肩并肩,塑造出保家卫国、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高大形象。
  “我们馆从2007年建成对外开放,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各界观众超过600万人次。此外,我们还到全国多个地区去搞东北抗联巡展。我们希望让全体国人知道,东北抗联的英雄们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孙中华说。
  与陈列馆相隔数百米,就是本溪县抗联中学。这座以“抗联”命名的中学,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要进行抗联精神的教育并组织学生到陈列馆进行现场教学。
  抗联中学团委书记王浩说:“我们选拔了100名学生担任陈列馆少年讲解员,一方面加深孩子们对抗联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东北抗联的光辉一直闪耀在这片血性热土上!”
融合: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


  作为东北抗联重要根据地,本溪目前有东北抗联红色遗址及抗联纪念馆等革命文化遗址178处,体系完整的片区6处,馆藏展品2000余件(套),认定革命文物633件。
  本溪市部署各文史部门挖掘本溪红色资源,梳理本溪红色谱系,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基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划设计和精心打造,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老边沟红色抗联密营、关门山红色抗联密营、龙道沟红色抗联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成为当地闪亮的文旅名片。本溪市把红色抗联文化植入青山绿水间,持续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知名红色旅游和主题教育品牌。
  “国庆黄金周以来,全村的民宿都是一房难求。”本溪市本溪县草河掌镇胡堡村书记赵汇元介绍说,借助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红色抗联文化资源,村里还成立了温泉民宿产业链党支部,打造抗联红色小镇、抗联街巷,推出抗联餐、主题民宿等特色产品,带动村民不断增收致富。
  通过一系列发掘和完善,本溪市逐渐形成了红色抗联旅游产业链,并且带动了旅游业、住宿业、餐饮业的发展,昔日的“钢铁之城”正向“山水之城”华丽转身。
筑梦:以抗联精神砥砺新时代振兴路


  在本溪市,抗联精神作为一个鲜明的精神坐标,指引着、砥砺着山城干部群众向着全面振兴的梦想坚定前行。
  “从小我就听着父母老师讲述抗联英雄的故事。杨靖宇等先烈的事迹对我有很大影响,虽然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也希望在新时代做出一点成绩,回报我的家乡。”王万欣是本溪县司法局一名工作人员,他主动报名被选派到东营坊乡大阳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以来,他带领村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利用大阳村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葡萄深加工产业。村“两委”经多方考察,成立新大阳葡萄种植合作社。目前已经取得很好的收益。
  本溪市把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机结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解决“办证难”“保供暖”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心中最重的工作。
  平山区南地街道以“党旗映社区”为载体,潜心打造“红色物业”,推动服务老旧小区的晟泰物业聘请从事社区工作21年、拥有丰富调解经验的老书记王丽华担任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她带领7名党员和50余名物业管理人员全部作为兼职网格员、微网格长沉入网格参与基层治理,得到百姓一致认可。
  南地街道党工委书记蔡颖说:“革命先辈吃树根、喝雪水留下的东北抗联精神,就是我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本溪是一座有着深厚抗联情结的城市,历史上,众多东北抗联英雄在这里与日寇殊死搏斗,书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奋力谱写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本溪新篇章。”本溪市委书记吴澜说。 (本报记者孙仁斌 李铮 王莹)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
信访代办解民忧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

信访代办解民忧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代办员帮我家忙前跑后,问题解决了,救助领到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信访群众紧握着信访代办员李明阳的手说。李明阳在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中兴社区“石榴籽”信访代办服务点工作。近来,李明阳为辖区一户信访困难群众提供全程信访代办服务,成功为其申请到位救助资金34000元,实现信访事项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
  今年以来,霍林郭勒市为推动辖区群众信访事项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将信访代办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和部门年度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建立街、区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分别组建两级信访代办队伍。
  在代办工作推进过程中,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中兴社区创新开展了石榴籽信访代办点,探索实施以“主动办、即时办、限期办、协调办、挂号办”为主要内容的“五办”信访代办服务模式,形成信访代办闭环机制。“对于简单民生类初信初访事项,我们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实现‘七天办结’。”李明阳介绍。
  截至目前,霍林郭勒市共设置代办点27处,组建信访代办工作队10支、代办员57名,已受理信访代办案件59件,办结51件,信访代办案件及时受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构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信访代办网络。
  霍林郭勒市市长嵇海洋表示:“通过信访代办制度,霍林郭勒市大量信访案件得到了有效解决,集体访、越级访等情况明显减少,全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支持度有了较大提高。”
      (本报记者贺书琛)
 
百年古韵育新声 荆楚梨园绽芳华
百年古韵育新声 荆楚梨园绽芳华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有此倾城好颜色,梨园牡丹正芳菲。
  一批批戏曲新秀初绽舞台,为振兴“戏码头”增添力量;一出出新老剧目唱响江城,形成“戏到武汉红、角到武汉火”的态势。近年来,湖北各地繁荣发展戏曲艺术,坚定延续戏曲文化根脉,不遗余力地培育能够传承和创新发展戏曲艺术的人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新人、谱新篇。
传承:百花争艳唱响“戏码头”


  深秋,江城,暮色渐起。
  曾经翻开中国近代史崭新一页的武昌起义门下,游客驻足,往来车辆川流不息。隔街相望,修葺一新的首义剧场灯光璀璨,一出好戏即将上演。
  步入后台,年轻演员们或涂抹油彩、勾画眉目,或梳理髯口、佩戴钗环,或开嗓练声、熟悉走位,忙碌有序中透露着难掩的激动。
  “秦老师又来探班了!”
  循声望去,一位身着褐色开襟毛衫,白发朱颜的先生从容不迫地踱步而来。他是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秦晖,每一位年轻人都将目光投射过来,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恭敬地喊一声:“老师好!”而秦晖也与每一位年轻人打招呼,点头、微笑,或干脆一记亲昵的敲头——“今天这个妆勾得不错!”“晚上看你们的了!”……
  经过7年学戏生涯、1年进团实习历练,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戏曲演员带着千锤百炼的演出剧目,即将登台接受新老戏迷的检验。
  “这帮孩子毕业一年了,几乎每场大型演出我都会去看,像邹雨含、李洋、刘安石,都特别优秀,见到他们如今愈发稳健、独当一面,我非常欣慰。”秦晖向记者介绍着得意门生,满眼骄傲。
  不多时,乐声响,嗓音亮,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经典折子戏新创小戏专场演出拉开帷幕。19岁的汉剧演员邹雨含变身《宇宙锋》里疯癫的赵艳容,表演丝丝入扣,惊艳四座。《宇宙锋》这部经由汉剧大师陈伯华新创改编的经典剧目,历经百余年,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如今由师从陈派第三代传人蔡东燕的青年演员邹雨含饰演。
  岁月如流,接续传递,经典常在。
  时间拉回到1952年,在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陈伯华演绎的汉剧《宇宙锋》获得大奖,轰动京华。她将京剧梅派的细腻文静与汉剧的粗犷泼辣相结合,没有照搬或模仿,而是吸收了京剧雍容大度的台风、华丽明朗的梅腔和灵动优美的手眼身法,和自己的表演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全新的风格。
  演出结束,陈伯华在后台遇到了前来祝贺的梅兰芳。梅先生夸赞陈伯华“演得好极了”,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陈派”。
  事实上,汉剧与京剧的渊源远早于此。清末,发源自汉水流域的汉剧(时称汉调、楚调)进入北京,众多湖北汉调艺人加入当时盛行的徽班演出,活跃于京城舞台。“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开创了“徽汉合流”的新纪元,国粹京剧由此发轫。
  百年后,《宇宙锋》不仅见证了梅兰芳与陈伯华两位戏曲大师亦师亦友、相知相敬的艺术交流,更是体现了汉剧与京剧两者的相互借鉴、彼此吸纳。豫剧皇后陈素真也在汉剧《宇宙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演出了该剧的新水平。此后,梅兰芳、陈素真、陈伯华三位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写就了戏曲史上的一段佳话。
  不同剧种碰撞对话、交流融合,使得武汉这座码头城市“百花齐放”。清末民初,汉口开埠以后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往来贸易繁华,得江湖滋润、引五方杂居。汉剧、楚剧、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曲艺之风盛行,各大戏院的演出经常是一票难求、场场爆满,南来北往的角儿都来汉口“拜码头”。
  “到了1935年,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上海。有句话叫‘无君子不养艺人’,只有商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才能养得起艺人。从不同地方来到汉口的人,各地的语言、风俗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喜欢看戏。”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何祚欢说,汉口这座“戏码头”兼容并蓄、心态开放,哪种戏曲来了都受欢迎。
  底蕴深厚、市场繁荣、群英荟萃,武汉成为培育众多名家大师的沃土——这里走出了京剧的一代宗师谭鑫培,创立京剧谭派,行内更有“无腔不学谭”之说;汉剧大师陈伯华15岁即名噪武汉三镇,广育桃李,名满天下;楚剧舞台也涌现了沈云陔、关啸彬等一大批名角儿……
  时至今日,戏曲之风犹盛。多年来,湖北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并连续举办十一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邀请于魁智、李胜素等百余朵“梅花”前来演出,还定期举办湖北省黄梅戏、荆州花鼓戏、楚剧艺术节和“荆楚名团聚江城”活动,建设“楚天云剧场”,实现“周周有好戏、月月有大戏”。
  据了解,湖北坚持实施戏曲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剧本孵化计划,近年来创作京剧《母亲》《在路上》、汉剧《黎明》《夫人城》、楚剧《万里茶道》《淬火》、荆州花鼓戏《红荷》《河西村的故事》、黄梅戏《舞衣裳》等作品,推动各级院团多排戏、排好戏,加快振兴武汉“戏码头”。
新声:“Z世代”掀起梨园风潮


  黄鹤楼脚下,沿江踏入热闹繁华的武昌老街巷,这里竟藏着一家古戏院。每逢周末,锣鼓铿锵,好戏连台,观众既有步履蹒跚的老戏迷,也有周边学校的大学生,还有来附近昙华林景点“打卡”的游客。
  “永芳古戏院曾经是武昌的老‘戏窝子’,但由于年久失修,已沉寂多年,有时候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多。”让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团长郭国炜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春节后,翻新的古戏院再度对外开放,这一次,它仿佛“活”了过来。看着200人的座位慢慢被填满,甚至场面爆满,郭国炜感觉到,戏院“重生”了,戏曲的春天又来了!
  在现场,记者又见到了熟悉的青年演员的身影,也得以窥见古戏院“走红”的密码。比起地方戏曲艺术节上演出前的紧张,这里的演员们明显松弛了许多,后台欢声笑语不断。
  “已经演出了很多场,刚开始会有压力,慢慢地演多了就更自如、自信了,特别是每一次演完听到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是我最开心的时候。”2003年出生的黄梅戏演员李洋说。
  永芳古戏院就此成为青年演员积累舞台经验的阵地。“青年演员们需要展示的平台,传统戏曲也需要新生代的接力与活力。”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总经理梅鹏程说,由刚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的定向班学员定期演出,不仅给了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也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文艺青年,古老的戏院成了新晋“网红”地,在社交媒体上更是一炮而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戏曲表演奖、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从小剧场到大舞台,这批技艺精湛、品德优秀的戏曲新苗已经在多个省级、国家级的重要演出上亮相并获奖。今年4月,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近千名观众观摩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青年演员出演的汉剧《泗州城》、楚剧《三打金枝》器乐演奏分别获得“优秀展演作品”和“音乐展演”奖,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
  除了一批“00后”新秀迅速成长,“90后”“80后”新星亦已闪耀舞台。不久前,第十四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在武汉颁发。孙帅康、易卫迟等十余位湖北青年戏曲演员上台领奖,剧种涉及京剧、汉剧、楚剧、湖北越调、花鼓戏等。一朵朵“牡丹花”绽放舞台,为含苞待放的“梅花”蓄势待发。
  当晚的惠民演出吸引来自武汉三镇的戏迷争相前往,京韵大舞台座无虚席。25岁的孙帅康凭借在湖北越调《小宴》里的翎子功,赢得满堂喝彩。
  “我们借鉴了晋剧的表演特色,用翎子去呈现吕布的心情。”孙帅康解释道,“当初我去山西长治向老师取经学艺,那天下着大雪,老师说,你是第四个来找我学的,前面的人最后都放弃了,你确定能吃苦吗?”
  这个苦孙帅康吃下了。头勒得极紧,用脖子发力,控制头上两个翎子舞动,每天上午两百圈、下午两百圈,他练了一整年,“练完就吐,吐完继续”。
  “湖北越调是非遗剧种,凝结着老前辈的心血,虽然中间一度沉睡、濒临灭绝,但既然我们进入了这个团,就要肩负起传承的责任。同时向大的剧种学习,加入花腔等创新元素,让湖北越调的路越走越宽。”孙帅康说。
  让老团长王新民欣慰的是,比起十年前剧团的设施陈旧、人心涣散,如今已是人才辈出。2014年一出新创剧目《看孙孙》救活了当时的老河口豫剧团,后来剧团从主攻豫剧转向振兴湖北越调,改名为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2016年至今,剧团新招了近30名年轻人,如今演员的平均年龄23岁,最小的才16岁。
  记者来到牡丹花奖演出现场的候场区,不仅仅是演员,剧团的乐手、化妆师、后勤团队都是一副副年轻的面孔,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活跃于台前幕后,立志成为湖北省各剧种、各戏剧院团的挑梁演员和拔尖人才。
  1989年,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从北京专程来武汉,欣然为刚创立的“湖北戏剧牡丹花奖”题词——“翘楚得春早,竞开牡丹花”。时光荏苒,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已走过34个年头。在湖北省32位“梅花奖”获得者中,28人正是从“牡丹花奖”走向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和“二度梅”的领奖台,成为当今戏剧舞台的领军者。
  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在颁奖仪式上鼓舞青年演员:“这份荣誉印证了你们逐梦舞台的辛勤付出与执着努力,代表了你们对艺术职业和戏剧事业的拳拳挚爱和真挚情怀。”
播种:“四力”培育润荆楚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2016年是湖北省戏曲发展的转折之年。如何重振“戏码头”,如何挽救青黄不接的人才队伍?湖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省文化厅联合发文,决定从全省小学毕业生中,为省戏曲艺术剧院招收一批楚剧、汉剧、黄梅戏学员,委托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按照“5+2”(前5年中专、后2年高职)模式定向培养。
  一场全国瞩目的戏曲小演员“海选”随即展开。当年9月,3个免费定向班开班,从全省20万名孩子中选拔出的158个“戏苗子”来到省城,踏上了7年专业学艺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时任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的杨俊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院长妈妈”,她说,戏曲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童子功的训练十分重要,也异常艰苦。刚开始训练时,孩子们身上青了,腿也肿了,感到吃不消。为此剧院选派3名年富力强的骨干专家,担任3个班的班主任,在“严管”与“厚爱”中呵护他们成长。
  “人力、物力、财力、心力全部倾注到戏曲培养当中。”秦晖感慨道,湖北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振兴戏曲“大码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七年一贯制系统培养,配备30多名专任教师,聘请名家大师进课堂,这在全国范围来看都属罕见。建学院、设专业、育人才,一项项具体措施为戏曲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
  跟随秦晖来到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记者看到,又一批新的小梨花们正在学习楚剧折子戏《推车赶会》,教学老师分别是楚剧名家彭青莲、陈常喜,两位老师分组教学,对学生们的身段、唱腔、眼神,每处细节一一指点。“我每周4次坐公交、转地铁穿过半个武汉城来到江夏,为孩子们上16节课。”彭青莲说,以剧目教学为中心,以戏带功、以功促戏,这些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伴随终身。
  扮演《推车赶会》中喻老四的陈坤今年19岁,来自红安楚剧团,已在学校定向培养了四年。“从一开始的懵懂,到练基本功,再到学剧目、登台演出,一步步进入了戏曲艺术的世界。未来希望继续磨练本领,登上更大的舞台。”陈坤说。
  演员排练时,由司鼓、月琴、京胡等组成的乐队也在一旁配合。司鼓手黄思源告诉记者,他们这一批学生共29人,大家各司其职,磨合进步,回到红安楚剧团后,就是一套可以直接上台演出的班子。
  长期以来,湖北实施“薪火相传·名家传艺”计划,建立“戏曲名家工作室”,注重培养中青年戏曲骨干,分门类举办行当培训班、剧目传承提升班。并联合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举办戏曲编导、舞美设计培训班,联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编剧研修班,通过多年努力,湖北戏曲人才队伍呈现“传承有序、新人辈出”的喜人局面。
  高校也是地方戏曲传承的重要阵地。每逢周五晚上,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楼内,总会传来阵阵咿呀的戏腔,稚嫩青涩,乐在其中。这是湖北大学梨园戏曲古风社的戏曲角活动。
  不同专业、不同年纪的学生正围坐着,由几位唱功较好的师兄姐领唱,逐句学唱一首《武家坡》。“那苏龙魏虎为媒证,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提起了别人我不晓,那苏龙魏虎是内亲……”不论是久浸梨园的老戏迷,还是初入门的戏曲小白,都能跟着旋律简单哼唱,渐入佳境。
  “我从大二加入戏曲社团,很喜欢这种单纯又浓厚的艺术氛围,更多地听戏和学戏,长了很多见识,有了不少上台演出的机会。”湖北大学文学院研一学生张君妍说。
  社团指导老师、湖北地方戏曲高校传播中心负责人周丽玲介绍,从2008年中心成立以来,社团策划组织了湖北地方戏曲大讲坛、系列戏曲讲座和“520我爱戏曲妆”“戏曲文创工作坊”“高校戏曲联盟”等多项高校传播戏曲活动,取得了地方戏曲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双赢。
  “戏曲新生代是一个横跨戏曲界、高校和新媒体的一代新人,他们的创意与活力能让传统戏曲在新形势下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如果能建立培养融贯三个领域青年人才的机制,那么对于新时代高校戏曲传播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周丽玲说。
  如今在湖北各地,惠民演出层出不穷,戏曲文化蔚然成风。近年来湖北编制《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场馆建设规划》,投资5亿元建设谭鑫培大剧院、投资6亿元建设武汉戏曲艺术中心,打造“戏码头”新地标。洪山礼堂、湖北剧院、武汉剧院等先后完成升级改造,湖北戏曲演出设施跻身全国一流。按照就近就便、方便群众的要求,维修改造京韵大舞台、珞珈山剧院等小型戏曲场馆,建成一批戏曲“口袋公园”。
  中国国家大剧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张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好天赋、好老师、好环境、好机会缺一不可。湖北培养戏曲人才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其他省市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也助力全社会形成热爱戏曲、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真正发自内心的戏曲自信、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喻珮 熊翔鹤)
 
贴壁砖、勾“美缝”、瓦当似秦始皇陵……
专家揭秘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贴壁砖、勾“美缝”、瓦当似秦始皇陵……

专家揭秘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兰州电(记者郎兵兵)多位国内考古专家近日在“秦人故里”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地调查初步判断,当地四角坪遗址是国内罕见的秦代大型礼制性建筑群。
  礼县一带商周时称“西垂”,是早期秦文化发祥地,也是秦国最早都邑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礼县大堡子山因发现秦公墓而闻名天下。2019年位于礼县县城东北2.5公里处、与大堡子山遥相呼应的四格子山顶发现一座近9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遗址——四角坪遗址,再度引发考古学界广泛关注。
  经过近4年考古发掘工作,四角坪遗址“真容”渐显。记者跟随考古专家来到四角坪遗址,只见整个遗址坐落在被“削平”的山顶平台之上,呈现出中心对称的空间分布格局。
  四角坪遗址考古队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侯红伟介绍,四角坪遗址已发掘部分主要由中部大型方形夯土台基、四周的附属建筑以及四角曲尺形附属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层级分明、秩序井然。整体呈现出以中部大型夯土台基为中心的对称格局。考古人员通过解剖土层发现,整个台基由34层夯土夯筑而成,每层厚7至8厘米。
  走进遗址,密密麻麻的鹅卵石砌成的散水如同条条小径,古朴精美的云纹瓦当、绳纹板瓦、回纹地砖满地散落。
  “这些云纹瓦当和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出土的瓦当基本一致,说明该遗址和秦始皇帝陵园修建年代相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说,根据这些出土建筑材料的制作工艺和纹饰,可以初步认定四角坪遗址为秦代一处高等级礼制性建筑遗迹。
  中部夯土台基的中心发现一处神秘的半地穴空间。它的地面铺素砖,四壁贴壁砖并用铁钉固定,各砖缝之间还用特殊材料专门做了“美缝”处理。种种迹象表明此处可能是一个“水池”,但中间被一口竖井状大坑破坏。
  侯红伟认为,秦人尚水德,而这处蓄水装置恰好坐落于整个建筑遗址的中心,推测此处空间乃至整个建筑群很可能是秦人祭祀“水德”的场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等人表示,尽管具体祭祀对象尚待进一步考古发掘揭秘,但多数专家形成一个共识,四角坪遗址是国内罕见的秦代大型礼制性建筑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田亚岐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国古代历来重视祭祀。从红山文化遗址、四角坪遗址,到汉代明堂辟雍,再到明清太庙、天坛,许多祭祀建筑的规制、设计一脉相承,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中国必须成为全球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开放中国与世界共享市场新机遇
“中国必须成为全球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开放中国与世界共享市场新机遇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成为全球投资组合的一部分。”知名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全球客户业务负责人马克·维德曼日前在一个投资峰会上这样表达他对投资中国的态度。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中国市场表现成为不少外资企业的业绩亮点,进一步增强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坚定不移与世界共享市场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动力。
活力显现 中国市场表现成为亮点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通胀加剧,需求不足,不少跨国企业业绩疲软。翻看近期密集发布的三季度企业财报可发现,中国市场表现成为一些企业业绩中难得的亮点。
  餐饮巨头百胜中国日前发布财报,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至2.44亿美元。百胜中国拥有肯德基和必胜客等知名餐饮品牌,公司将利润大幅增长归功于新冠疫情后加速在华布局。三季度,百胜中国开设500家新店。百胜中国首席财务官杨家威说,今年总体复苏趋势很明显,公司许多业绩指标都创下新纪录,“我们对中国带来的重大机遇感到兴奋”。
  由于销量和价格双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三季度销售额大幅下滑。巴斯夫称,全球化工生产都在下降,只有中国除外。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不久前访问了中国。他表示,中国汽车行业需求尤其强劲,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最近一直在增产,“预计这种情况将继续”。
  三季度,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创下销售额新高。“我认为中国是极其重要的市场,我对中国市场前景非常乐观。”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外资企业能够在中国市场收获佳绩,得益于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创新活力强,也离不开中国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今年8月,中国出台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相关政策,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告诉记者,中国为各国企业赴华投资兴业提供便利,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大。
前景看好 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热土


  全球投资者青睐中国,愿意长期深耕中国市场,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强于预期,消费、投资等多个指标呈回升态势。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效能持续增强。承压前行的外贸也再次展现“韧实力”。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0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累计增速和10月月度增速双双转正。
  国际组织和外资金融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4%,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2%。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横向对比,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将名列前茅,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同时,中国经济中的创新动能受到更多关注,海外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中国的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
  “世界变了。与50年前相比,现在美国以外的创新要多得多……中国的管理团队能力超群,他们的产品在全球舞台极具竞争力。”知名对冲基金美国城堡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肯·格里芬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经济体,非常具有创新性,在光伏发电、风力涡轮机、零碳电池、电动汽车等领域竞争力极强。美国金融服务公司资本集团首席执行官迈克·吉特林说,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如果你了解政策走向,你将有更好的机会从相关领域的投资中受益”。
开放共享 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新时代,共享未来”。这是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题。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中国构建的“展会矩阵”为促进国家级商品和服务供需对接、增进各国贸易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投资发展中的确定性、稳定性力量,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几年前,阿富汗贸易商阿里·法伊兹带着20多张地毯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今年,他又将200公斤鲜石榴从阿富汗辗转运抵上海,带到进博会展馆。“进博会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窗口,让我们也能和其他地区一样融入经济全球化,享受全球化的实惠。”法伊兹说。
  众多外国商家渴望进入中国市场,既是为中国巨大市场和开放政策所吸引,也显示出各方对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渴求。今年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中洪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洪都拉斯一家海产品加工厂经理威尔默·阿维拉期待自家的产品尽快进入中国市场。他说,洪都拉斯白虾生长环境天然,口感好,一定会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
  “机不可失!”在意大利中国理事会基金会会长马里奥·博塞利看来,中国市场对想要扩大海外经营的意大利企业至关重要。他说,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且增长势头强劲,消费者对高质量、创新型商品和服务保持高需求。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电信、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中国以实际行动与各方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开放红利,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
  (记者俞懋峰 于荣;参与记者:郭文迪 周啸天 王湘江 赵家淞 赵凯 王朝 孟宜霏 熊茂伶)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三十三小时,赤道救援
三十三小时,赤道救援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这是令人揪心的时刻。
  海面黑沉,风浪裹挟小船和4名船员,涌向大洋深处。
  这是全力以赴的救援。
  历时近33小时,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中断既定航程;全船队员悉数支援,彻夜守护。
  苍茫大海,一场守护生命的救援如此展开。
  船时10日13时55分,危急。
  “船长,请到驾驶室。”
  驶入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的“雪龙2”号,正在举行穿越赤道纪念活动。驾驶台广播让船长肖志民和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匆匆结束拔河比赛,快步赶往驾驶室。
  情况危急!望远镜里,一艘游船造型的小船,在海浪卷起的白沫中时隐时现。顶棚上,有人正面向“雪龙2”号挥动橙色衣服。
  “减速、停船、转向。”肖志民根据求救船只姿态,初步判断对方已经失去动力,且处于无法联络状态。考察队商讨后决定全力开展救援。
  奔赴,以生命的名义。
  雪龙摆尾,朝风向上方驶去,先为求救船只挡住风浪,然后再横移过去。
  水手们集体前往左舷准备绳索;随船医生陈晓军备好绷带、担架等医用物资;后勤服务组张於祥从仓库搬出饮用水、方便面和八宝粥……
  同时,“雪龙2”号联系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海上搜救中心,通报相关情况,并告知对方鉴于两船大小差异过大,“雪龙2”号拖带风险较大,只能提供援助并原地陪伴。
  “开侧推、右吊舱左转90度。”“雪龙2”号侧身挪向求救船只,两船一步步靠近。
  第一条缆绳放下,第二条缆绳放下,求救船只被牢牢系在“雪龙2”号旁。
  船时10日16时40分,救助。
  “凯尔森、雷诺德、科伦、罗伦”“计划由埃米劳岛返回居住地卡维恩”“机油、柴油和电池已经耗尽”……
  递回来的本子上,写着求救人员的遭遇和需求。
  救助全方位展开。在求救船只船头,食物、柴油、润滑油一箱箱吊上船。在船尾,船员和“雪龙2”号上的轮机长陈晓东在大声交流探讨发动机可能存在的问题。
  18时许,燃料重新加上,蓄电池充好。在所有人的注视中,求救船只的船长凯尔森尝试重启发动机。屏息许久,发动机传出几声轰鸣后,便再无声响。换电池、更新配件等多种方式逐一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
  救援已经持续几个小时,夜越来越深。考察队决定邀请凯尔森登船与家属通话,并向卡维恩当地救援组织寻求帮助。经过多轮沟通,最后对方承诺第二天派船前来接应陪护。
  船时11日午后,担当。
  “雪龙2”号此时已经停留将近一天,但当地的救援船迟迟没有到达,考察任务繁重,经不起再等,考察队决定启用备用方案——将小船吊装到甲板,运送至近岸。
  16时许,乌云聚拢,压得海面发黑。
  确定交接地点、制定求救人员登船保障方案、联系当地海事和边检部门报备……一系列工作相继完成,吊装工作开始。
  “这船结构简单,没有挂钩,加上涌浪大,给吊装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在水手长付耀奎看来,这艘船可能是一家人最重要的资产,“尽最大努力保证船只安全”。
  绑绳、挂钩、起吊,求救船只一点点离开海面。前后两条带缆平时只需两三人,这次考察队不少队员都来帮忙,一条带缆5人使劲。
  小船落定,不远处的天空出现一弯彩虹。
  船时11日深夜,回家。
  从埃米劳岛到卡维恩这段航程,对于35岁的凯尔森来说再熟悉不过,平时捕鱼、运送货物都会经过这里。他回忆起,10日早上8时刚过,他就同侄子和两位朋友踏上回卡维恩的路。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傍晚就能到家。
  当天海况算不上好,一个气旋刚过境,风浪汹涌湍急。刚出海没多久,凯尔森就感觉船速持续减慢,身后引擎声一点点微弱下去,最后小船只能任凭风浪摆布。
  “应该是电池的问题。”凯尔森根据15年开船经验初步判断原因,接着就是不停维修、重启,但最终都没能响起熟悉的轰鸣声,柴油和蓄电池电量在一点点消耗。
  更糟糕的是,手机里离线导航地图显示,他们正在远离陆地,被海浪和离岸风推向大洋深处。凯尔森绝望地瘫坐在船头,他想到了自己的3个孩子。可举目四望,这片熟悉又陌生的海水,没有一艘船舶的影子。
  不知漂了多久。顶棚上突然传来朋友罗伦的惊呼:“有船!有船!”凯尔森脱下橙色外套递过去,让他使劲挥动。而那艘红白相间的船舶,很快就减慢速度,向他们靠拢过来。
  “谢谢”“很幸运”“很开心”,在“雪龙2”号的临时休息区,他们4人换上了水手服,吃上了热饭,和家人报了平安,嘴里一直不停重复着感谢的话。
  21时42分,“雪龙2”号抵达约定位置;
  21时50分,接应船只到达“雪龙2”号附近;
  22时20分,“雪龙2”号将4人和船只稳稳放入水面,凯尔森带头有节奏地打起节拍,“再见!再见!”
  22时30分,两艘小船消失在浓浓夜色中。
  调整航向,再出发。“雪龙2”号奔向最终的目的地——南极。
(记者周圆)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2日电
 
一个繁荣的中国使亚太国家受益
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一个繁荣的中国使亚太国家受益

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冲击之际,中国发挥了亚太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稳定器的作用。未来,世界将继续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一个繁荣的中国使亚太国家受益,繁荣的亚太也有益于中国。
  许庆琦说,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庞大的消费市场、高效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中国在发展中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为整个亚太地区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
  “如今,多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帮助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非常重要。”许庆琦说。
  谈及中国在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方面的角色,许庆琦指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搭建进博会、广交会、东博会等平台,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不断发展,亚太特别是东盟是直接受惠区域。他期待东盟能够抓住机遇,促进自身经济增长。
  许庆琦近期多次到访中国。他对记者说,之前大多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但最近一次中国行他到访了绍兴、温州、泉州、芜湖等城市,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市民便捷的生活、产业升级焕发的生机……中国的形象在他眼中不断立体丰富。
  “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科技创新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让我很受震撼。”他说,相信世界特别是亚太将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谈及中美关系,许庆琦表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美合作。他强调,中国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愿意就改善中美关系进行沟通,现在美国应该付诸行动来展现与中国合作的诚意。
  谈到全球治理,许庆琦说,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存在积弊,没有考虑到战后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没有照顾到这些国家应有的权利。
  “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协作,体现了中国对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愿景。”许庆琦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时代的回应,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 
     (记者毛鹏飞 程一恒)
     新华社吉隆坡11月12日电
 
亚太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地区
访IMF亚太部副主任赫尔布林
亚太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地区

访IMF亚太部副主任赫尔布林

( 2023-1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说,尽管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将继续为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赫尔布林表示,预计今年亚太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二,而且这一比例还会保持下去。他说,预计明年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的通胀率将回落至各国央行的目标范围内。与其他地区相比,亚洲通胀调控效果突出。
  赫尔布林认为,中国政府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合适的。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同时,中国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采取逆周期调节等措施,减轻整体经济中的债务负担。
  他说,地缘经济分裂对亚太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为亚太地区有很多开放型经济体,彼此之间贸易联系紧密。全球地缘经济碎片化会导致产业链效率降低,对全球经济而言是一大风险。他呼吁恢复和维护对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的信任。
  赫尔布林指出,IMF鼓励决策者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降低通胀,增加财政缓冲空间,从而使各国有空间和方法应对未来挑战。在结构改革方面,他呼吁消除各种增长限制或障碍,促进投资。
  IMF在10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在同月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IMF预计该地区2023年经济将增长4.6%。   (记者熊茂伶 胡友松)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