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权威发布

06版:权威发布

07版:新华财经

08版:新华聚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在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对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一、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


 
  (一)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列入党中央机构序列。
 
  不再保留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二)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同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的金融系统党的建设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
 
  (三)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协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
 
  保留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服务党中央重大科技决策,对中央科技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作为中央科技委员会领导下的学术性、专业性专家委员会,不再作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不再保留中央国家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省级党委科技领域议事协调机构结合实际组建。
 
  (四)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
 
  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央社会工作部划入民政部的指导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拟订社会工作政策等职责,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划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归口承担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职责,划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
 
  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相应划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两新”工委职责。
 
  (五)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承担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福祉、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职责,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基础上组建,作为党中央办事机构,保留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二、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


 
  (六)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资格审查、联络服务有关工作,指导协调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联系群众有关工作,统筹管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负责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监督管理,统筹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指导省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等,承担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
 
三、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


 
  (七)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评奖等相关职责,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分别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技术部的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将科学技术部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划入农业农村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
 
  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地方政府科技部门职责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八)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九)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十一)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
 
  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对边境或外贸结售汇业务量大的地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机构方式履行相关管理服务职能。
 
  (十二)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按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相关管理规定,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
 
  (十三)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十四)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
 
  省级政府数据管理机构结合实际组建。
 
  (十五)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为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组织拟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地区帮扶政策,组织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研究提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指导、监督资金使用,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
 
  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资金项目相对独立运行管理。
 
  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
 
  省、市、县级乡村振兴机构职责划入同级农业农村部门。
 
  (十六)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
 
  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十七)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
 
四、深化全国政协机构改革


 
  (十八)优化全国政协界别设置。全国政协界别增设“环境资源界”。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界别整合,设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界别。优化“特别邀请人士”界别委员构成。
 
五、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十九)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中央垂管派出机构、驻外机构不纳入统一精减范围,根据行业和系统实际,盘活用好存量编制资源。
 
  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统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地方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改革方案报党中央备案。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推进机构改革情况和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
 
“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侧记
“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侧记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3月的北京,万物勃发,欣欣向荣。
 
  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内,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格外醒目。
 
  3月15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里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同全球150多个国家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云”聚一堂。
 
  这是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出席重大主场多边外交活动。一个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百年大党,翻开同世界政党友好交往合作的新篇章。
 
  20时许,习近平总书记神采奕奕步入会场。
 
  “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此次对话会的主题,反映了各国政党推动本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愿望,传递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切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
 
  真挚亲切的话语、浑厚有力的声音,通过互联网传向四面八方,激荡广泛共鸣——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
 
  “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
 
  ……
 
  现代化,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回望历史烟云,当西方列强伴随对外扩张掠夺率先踏上现代化之路,当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求索、屡遇挫折,“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一度笼罩全球。
 
  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并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深刻改写着世界现代化版图,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宝贵经验启示、全新路径选择。
 
  此次高层对话会,与会的外国政党领导人和代表人数,大大超过了最初受邀的人数。各方都很关心: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面对各国政党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深入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随着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我们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
 
  芳华苑的巨幅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各地会场的画面。从亚洲、非洲,到欧洲、美洲、大洋洲……各国政党领导人及代表全神贯注,细心聆听,有的认真做着笔记,有的频频颔首表示赞同。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人类追求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陈出新的历史。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年代逐梦现代化,对文明的信仰、对文明的珍视、对文明的坚守,至为关键。
 
  带着对人类文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宏阔思考,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球政党,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这是一位有着深厚天下情怀、文明情怀的大党大国领导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贡献的又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亲自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出访期间“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到强调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繁荣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听吧,这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政党的回响——
 
  “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全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我们期待继续加强同中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在非洲,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总统拉马福萨在发言中说。
 
  “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将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在拉美,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主席、总统马杜罗说。
 
  “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以非凡勇气探索解决问题的远见卓识,您的高超领导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要。”在欧洲,塞尔维亚前进党主席、总统武契奇表示。
 
  “在人类面临诸多考验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国际地区和平合作倡议,蒙方对此表示支持。”在亚洲,蒙古人民党主席、蒙古国政府总理奥云额尔登说。
 
  ……
 
  一声声祝贺、一句句赞誉、一份份期待,致敬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领路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礼赞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襟。
 
  行程万里,初心不忘。命运与共,大道同行。
 
  历史记忆犹新——10年前的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面向世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时代呼唤担当——当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新形势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前进方向、明确现实路径。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中国共产党愿同各方一道努力,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永续发展!”坚定有力的话语,在人们心中久久回荡。
 
  芳华苑外,星光满天,春风阵阵。
 
(记者杨依军、王宾)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破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的中国答案
破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的中国答案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这一重要命题,提出5点主张,系统阐释破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的中国答案,为探索现代化道路、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注入信心与力量。

  纵览历史,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环顾当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一系列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

  这5点主张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既是中国立足自身实践得出的经验启迪,也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思考。一系列主张直面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挑战,回应各国对发展进步的共同追求,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民至上,是实现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独立自主,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守正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活力之源。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在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努力中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立己达人,是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要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奋发有为,是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把自身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始终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应对好时代挑战、回答好时代命题、呼应好人民期盼,政党才能为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引领方向、凝聚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发展繁荣;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担当,也是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我们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也充满希望。团结共克时代之艰,携手共行天下大道,各方一起努力,定能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永续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年3月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栗战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年3月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栗战书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及五年的主要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胜利召开举世瞩目的第十九次、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回答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以其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载入史册,也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坚持高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检查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23个监督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进行8项专题调研;坚持高质量做好代表工作,办理代表议案487件、建议9349件,共有100多人次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坚持高质量做好外事工作,决定批准或者加入条约和重要协定14项,举行双边视频活动、线上出席国际会议116场,开展线下外事活动38场,外交信函往来近600件;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93人次,圆满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各位代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任期,正逢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历史变革时期。常委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紧紧依靠全体代表,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做到不负党中央重托、不负人民期望的庄严承诺。
 
  五年来,最重要的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刻阐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重大原则,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明确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巩固完善;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整体功效得到充分彰显,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五年来,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53件,已经审议尚未通过的法律案、决定案19件;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检查30件法律和决定实施情况,开展11次专题询问、33项专题调研;2282件代表议案、4375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决定批准或者加入条约和重要协定36项,组派、接待出来访团组261个,举行和参加双多边线上外事活动400余场;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15人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深刻阐释宪法的崇高地位,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指明了方向。
 
  (一)完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运行机制,修改选举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提请代表大会审议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地方组织法,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并提请大会审议。制定监察法、监察官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作出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制定人民陪审员法。修改公务员法、工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修改国旗法、国徽法,推动落实国歌法有关规定,依法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维护国家象征和标志尊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承担起依法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维护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根据宪法通过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常委会根据大会授权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决定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明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扭转香港在国家安全领域长期不设防的严峻局面。对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作出解释,进一步明确香港国安委和行政长官在处理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地位和职责。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宪法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常委会根据大会授权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作出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等,形成一套有效的民主选举制度。先后就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从业试点等事项作出决定,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关于特别行政区的一系列立法和决定,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和“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充分体现中央全面管治权,为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三)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在立法修法的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全过程、常态化的合宪性审查。就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中的合宪性问题,形成涉及宪法规定问题的研究意见。及时回应、妥善处理保护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民族地区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社会关切,确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制定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常委会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制度,成立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7261件规范性文件逐件进行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17769件审查建议逐件进行研究,认真提出处理意见;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食品药品安全、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法典贯彻实施、行政处罚等20多个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项审查和清理,督促推动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2.5万多件,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和国家法治统一。
 
  (四)推动宪法实施和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活动,召开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实施宪法规定的相关制度,两次作出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作出关于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经法定程序特赦服刑罪犯23593人,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组织常委会任命的132人次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增强公职人员贯彻实施宪法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推动实施宪法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适应新时代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紧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部署,聚焦法治领域短板和弱项,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一)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立法。常委会会议7次审议民法典草案有关内容并7次公开征求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首部法典民法典。制定外商投资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及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修改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审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等,助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定电子商务法、期货和衍生品法,修改反垄断法、证券法、安全生产法、审计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审议金融稳定法草案、公司法修订草案等,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制定耕地占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资源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契税法、印花税法,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审议增值税法草案,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税种制定法律,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二)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在立法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密码法、陆地国界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国家情报法、档案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审议反间谍法修订草案。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审议对外关系法草案、外国国家豁免法草案,健全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的法律制度,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提供法律保障。批准引渡、刑事司法协助、反极端主义、移管被判刑人、武器贸易、联合军事演习、反恐怖、民用航空等领域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为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提供法律手段。制定海警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预备役人员法、消防救援衔条例,修改国防法、人民武装警察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作出关于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衔级制度、军队战时调整适用刑事诉讼法部分规定等决定,推动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三)形成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体系。围绕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保立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湿地保护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起草审议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通过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通过不懈努力,生态环保领域形成了由1部基础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若干部涉及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噪声、海洋、湿地、草原、森林、沙漠等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及正在审议中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等4部特殊区域法律组成的“1+N+4”法律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
 
  (四)做好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立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推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制定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医师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法律援助法、社区矫正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社会保险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体育法,作出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等,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五)作出授权决定或改革决定。回应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立法需求,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围绕深化国家机构改革,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中国海警局行使海上维权执法职权作出决定。修改57件次相关法律,3次授权国务院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暂时调整适用计量法有关规定,延长授权国务院开展农村土地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试点期限,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保证相关改革举措和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围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先后决定设立上海、北京、成渝金融法院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和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就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作出决定。听取审议10个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实施情况的有关报告。
 
  五年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有效发挥人大在立法选题、评估、论证、立项、协调、起草、征求意见、审议等环节的主导作用;丰富立法形式,既注重“大块头”,也注重“小快灵”,广泛采用专项立法修法计划、立法工作专班、“小切口”立法、“一事一法”、推动区域协同立法和共同立法等方式和模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开展立法论证、立法协商工作,实施法律案通过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共有154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109万多人次参与,有效促进了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五年来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三、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确保宪法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一)做好规划计划、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修订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审查批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定期召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加强对计划规划初步审查、重大事项的监督。修订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深入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连续五年听取审议中央决算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督促整改问题的落实。围绕特定重点领域财政资金监督,听取审议财政医疗卫生资金、财政生态环保资金、财政农业农村资金、财政交通运输资金、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重点跟踪监督政策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是党中央的决策,是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新职责。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制定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五年规划,在定期听取审议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基础上,每年选取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分别听取审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在高质量发展领域,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外贸转型升级、减税降费、金融工作、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数字经济发展等听取审议报告,推动解决制约重点领域、新兴行业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听取审议脱贫攻坚工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报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在生态环保领域,连续五年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环保工作听取审议报告,以法治力量、法律武器推动污染防治、守护绿水青山。在社会事业领域,听取审议就业工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医师队伍管理、文化产业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等报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社会治理重点问题,听取审议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深化“三非”外国人治理等报告。听取审议华侨权益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三)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制定执法检查工作办法,从选题、组织开展、报告和审议、处理和反馈等各个环节作出全面规范。紧紧围绕法律规定、法律条文,2018年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统计法、传染病防治法、防震减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2019年检查水污染防治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高等教育法、可再生能源法、渔业法实施情况,2020年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慈善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2021年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医药法、企业破产法、畜牧法、公证法、消防法实施情况,2022年检查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情况。结合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就大气污染防治、解决判决“执行难”、加强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水污染防治、公益诉讼检察、土壤污染防治、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四)加强司法普法工作监督。围绕促进司法公正,对“两高”开展常态化监督。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法院解决判决“执行难”、刑事审判、民事审判、知识产权审判、涉外审判等工作情况报告。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强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开展公益诉讼检察、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控告申诉案件、未成年人检察等工作情况报告。围绕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七五”普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报告,作出“八五”普法决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五)推进专题调研成果运用。紧密结合立法、监督工作,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环保、污染防治、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应对人口老龄化、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领域专题调研,推动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国家安全法实施、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拓展新的领域监督工作。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财政补贴管理与改革、完善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海外侨胞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情况等专题调研,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开展民族教育发展工作、民族地区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专题调研,助力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开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与改革、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险法实施、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与改革、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管理与改革情况等专题调研,加强财政金融领域的有效监督。
 
  人大监督是具有法定权威、代表人民的监督。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依法”二字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抠住法律规定进行监督,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和各国家机关依法履职;坚持跟踪监督问效,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持续跟进生态环保、公共资金资产管理、执法司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推动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坚持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和监督方式,推动专项工作报告审议结果的落实,在执法检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采用抽查暗访、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实现委托检查全覆盖,把执法检查与立法评估、法律普及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上、法律上推动解决普遍性、规律性问题。在生态环保领域执法检查中,近90万人次参加问卷调查,1.78亿人次参加答题。本届以来,实现了监督领域的全覆盖,首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首次听取审议国家监委有关专项工作报告,首次开展对“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的专题询问。在监督工作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找准人大监督的性质和定位,有力推动了宪法法律规定的实施和“一府一委两院”正确行使职权、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
 
  四、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服务、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一)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水平。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实行交办情况和办理结果“一人一函”、“一件一函”的反馈机制,做到议案建议办理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代表提出的所有议案,交由专门委员会审议,常委会每年听取审议关于代表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推动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要法律相继出台。对代表在大会和闭会期间提出建议的办理情况,做到件件有反馈,建议所提问题74%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
 
  (二)支持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邀请1026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基本实现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建立常委会会议期间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机制,组织召开17次座谈会,770人次代表参加,就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提请代表大会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和监察法、外商投资法、民法典、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等法律草案,都提前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常委会会议审议的36部法律草案,提前征求相关领域或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代表的意见建议。有400多人次代表参加立法调研、起草、论证、评估工作,200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等工作。
 
  (三)健全常委会联系代表机制。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和常委会委员直接联系432名代表,形成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代表的工作机制,通过座谈、走访、电话、邮件、微信、邀请参加调研等多种方式,加强同代表的经常性联系,做到联系工作覆盖基层一线和专业人员代表、覆盖常委会各项工作。
 
  (四)推动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组织8389人次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形成497篇专题调研报告。有序开展和规范代表跨原选举单位调研视察。组织香港、澳门、台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赴有关省(区、市)开展调研视察。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组织香港代表视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范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活动程序,根据代表职责,9100余人次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有关活动,240余人次代表担任特约监察员、监督员。充分发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作用,鼓励全国人大代表就近参加联系群众的活动。
 
  (五)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认真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依法民主选举产生277万名各级人大代表,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性、广泛性和真实性。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35条具体措施,加强代表联络机构建设,全方位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通过线上线下举办26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累计1.6万人次代表参加学习,基本实现新任基层代表履职学习全覆盖。创建全国人大网络学院,2539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网络学习。
 
  五年来,代表工作的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代表工作重要论述的认识。“两个密切联系”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深刻揭示了代表工作的根本目的、内在要求和工作规律。我们认真落实“两个密切联系”,使代表更好成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渠道。本届以来,代表的履职意识更强了。通过出席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参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开展调研视察,深入了解和反映群众诉求,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代表的职责定位更准了。人大代表不是政治光环,而是重要职务,是要讲担当、有作为的。人大代表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但不能仅代表选区或选举单位利益,更不能代表任何特殊利益,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代表的作用发挥更好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既有“本职”工作,也有“履职”工作。代表立足岗位,不负重托,在本职工作中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以履职工作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荣使命。
 
  五、发挥人大对外交往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
 
  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以推动落实元首共识为首要任务,立足国家立法机构的职能定位,发挥在对外交往中的优势和效能,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捍卫国家利益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与外国议会的双边交流。与近190个国家和地区议会保持交往和联系,同有关国家和多边议会组织新签署11项友好合作协议。邀请接待111个团组访华,组派150个团组出访。疫情发生后,积极运用“云外交”形式,举行双边线上活动260多场,组织线下外事活动98场,外交信函往来近2000件。推进与有关国家的法律合作项目,就法律草案起草中的合宪性审查、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法律配套规定、立法技术规范等开展交流研讨。围绕制定修改体育法、医疗保障法等,赴有关国家进行立法交流。积极主动做好9个新建复交国家议会工作,举行会见会谈、视频会晤22场,实现同新建复交国家交往全覆盖。发挥全国人大驻外干部的作用,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开展调研。
 
  (二)深入参与议会多边交往合作。发挥全国人大和外国议会高层交往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各国议会联盟、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金砖国家议会论坛、欧亚国家议长会议、六国议长会议等多边机制,坚定发出中国声音,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派团出席65次国际会议,出席视频国际会议137场,广泛接触各国议员,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主张成为国际共识。举办6期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线下议员研讨班,邀请25个国家的123名议员参加。举办同非洲四国、中亚五国、北非三国、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加强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出席多边议会组织举办的立法交流活动,介绍中国立法制度与立法经验。
 
  (三)发挥定期交流机制和友好小组作用。定期交流机制和友好小组,是人大对外工作的特有优势。全国人大与21个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和政治对话机制,同16个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举行35次机制交流会议,实现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立双边友好小组136个,疫情以来围绕香港国安法、反对病毒溯源政治化、介绍“十四五”规划、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对外集体致函行动,有效配合国家外交行动。
 
  (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妥善运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对等原则对有关国家议员采取反制措施。建立健全全国人大各层级发言人机制,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人谈话、外事委声明、外事委发言人和法工委发言人谈话等方式,就涉藏、涉疆、涉港、涉台、人权、疫情及其他涉华敏感问题48次及时响亮发出人大声音。
 
  (五)积极做好对外宣介。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介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和经验,宣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翻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年度汇编英文本,通过中国人大网对外发布87部法律、决定英文译文,宣传阐释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成就。建好用好中国人大网英文版,拓展运用新媒体表现形式,提升人大新闻宣传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组织94名基层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外事活动,用亲身履职实践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五年来,人大外事工作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大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聚焦国家外交总体布局,推动落实国家元首之间达成的重要共识,确保完成党中央交付的重大外交任务;就是找准人大在国家对外工作中的定位、任务、特点、优势,通过立法机构的交往,为国家发展争取良好国际环境,为维护国家利益赢得更多友华人士;就是在国家需要时,毫不犹豫地站到一线进行法律的、政治的、外交的斗争,伸出肩膀扛起立法机构应尽的政治责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个机关”的要求,不断提高常委会的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人大机关。
 
  (一)完善常委会运行机制。优化会议时间、程序和内容,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召开5次代表大会和39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1029项议题。发挥委员长会议作用,召开委员长会议136次。严格执行常委会议事规则,依法提出会议召开时间、出席列席人员和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安排,严格请假报批制度,出席率保持在96%以上。认真做好议案提出和审议工作,增设单月委员长会议专门研究讨论拟交付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法律草案机制,提高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发言和表决的规范化水平。
 
  (二)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作用。将原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分别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增设社会建设委员会,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法定职能进行部分调整,更好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推进专门委员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500余次。委员长会议、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牵头起草或提请审议的法律案、决定案91件次,协调指导137件法律的起草工作,本届完成率达到92.7%。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202个议案和171个报告,均先由专门委员会认真审议、提出报告。专门委员会承担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在立法、监督、议案建议办理、代表工作、调研等方面,建立和修改了一系列制度规则,形成“立法-评估-修法”的动态闭环机制,确保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工作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达到32个,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建成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开通公民、组织审查建议在线提交平台。建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设立5个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建成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90%以上的地市和80%以上的县区。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正式上线,服务常委会审议。建成并启用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提升网络视频会议、“云听会”质量。开通全国人大机关专属政务微信,实现代表议案建议、调研成果转化全流程网上运行。健全人大信访工作机制,开通网上信访平台,处理信访总量43万多件次。提升人大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精心组织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设立各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大会新闻中心视频采访室,强化立法监督全过程报道和代表履职宣传。发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中国人大杂志作用,推进“刊网微端”融合向纵深发展,组织编写理论读物,研究阐释人大制度理论。做好疫情下大会和常委会会议的服务保障,确保人民大会堂正常运转。
 
  (四)加强人大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连续五年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围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主题,举办32次专题讲座。制定并实施全国人大机关五年学习规划。坚持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打造高素质人大工作队伍。
 
  (五)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召开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座谈会,召开省级人大立法工作交流会,连续五年每年召开一次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举办地方立法培训班,指导地方人大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展协同立法、共同立法,举办地方人大负责同志人大制度理论学习班,交流工作经验。地方人大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立法调研、代表服务保障、对外交往等工作,为推动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常委会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人大作为政治机关的根基更牢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更鲜明,作为工作机关的运转更高效,作为代表机关的作用更显著,有力保证了人大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有效提升了人大工作的质量水平,有序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实践。
 
  各位代表!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尽责、辛勤工作,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任、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我们也深深感到,人大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和诸多不足。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历史洪流中,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人大工作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适应、跟不上的问题,特别是立法工作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还存在法律的系统性、衔接性、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进一步增强,还存在力度不够、实效不够的问题;服务代表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代表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有待增强。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各位代表!
 
  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的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宪法原则得到全面落实,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引领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必须坚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动;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丰富和拓展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今后一年工作的建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应有贡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了2023年度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对今后一年的工作作出了预安排。
 
  (一)做好宪法实施和立法工作。推进合宪性审查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研究编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统筹安排未来五年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科技、民生、社会、文化、环保、安全、国防领域立法。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
 
  (二)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改进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聚焦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开展监督。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监督大会批准的重大事项。加大对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加强对执法、监察、司法工作的监督。
 
  (三)提升代表工作水平。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和实效,强化办理过程管理和跟踪督办力度,完善代表建议重点督办机制。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机制,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代表的工作机制,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持续推进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加强代表履职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四)做好人大对外交往。全力配合党和国家外交布局,完成党中央交给人大的外事工作任务。加强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的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交往,夯实双边关系的民意基础和法律保障。积极参与多边议会组织活动,展示中国形象,宣介中国主张。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各级发言人机制作用,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勇于发声、敢于斗争。
 
  (五)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履职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发挥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作用,加强机关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各位代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综述之二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综述之二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记者胡喆、张泉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项项数据折射出新时代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新成果。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新征程上的创新大幕开启。

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在实验室、在发射场、在高校,乘着全国两会的浩荡东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更加轻快。

  3月15日晚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2023年首次发射,也是自首飞以来的第16次发射,实现16连胜。

  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装厂房里,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测试、总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5年,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表示,今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安排6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有望在四季度发射总次数达到“500”。“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超低轨卫星星座正在规划建设,首发卫星预计今年9月具备发射条件。

  “面对更高分辨率、更短重访周期和更快传输速度等迫切需求,二院充分发挥自身在小卫星、低轨通信、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基于超低轨道开展超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院长宋晓明说,新征程上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在江苏省南通市,由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联合近30家上下游企业、十余所高校院所,促进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多家成员单位通过这个“桥梁”与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这让作为民营科技型企业一员的我们信心满怀。”全国人大代表、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磊说,我们要把企业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结合点,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北京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控制室里灯火通明,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记录着各项参数。透过科研人员低沉的讨论声,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紧张和忙碌。

  3月14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自此进入科研设备安装、调束并行阶段。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说,总书记殷切的期望进一步指明了我们的奋斗方向和目标,让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更加充满信心。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刚刚参加完大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院士就马不停蹄回到校园,向师生介绍全国两会精神。他表示,学校目前正着手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举措,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拓宽战略人才发展通道、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群山环抱中,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不断探索着星空的奥秘,从落成启用到目前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大大增加了人类有效探索的宇宙空间范围。

  “总书记的话语让我们充满力量。”“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求真务实。我们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新征程上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评论员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胜利。“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新征程上,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牢牢把握人民幸福安康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心怀“国之大者”,以百姓心为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要用好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不断巩固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最强的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加强政党交流合作 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彰显大党大国胸怀担当
加强政党交流合作 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彰显大党大国胸怀担当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郑明达、成欣、董雪)“中国共产党愿同各方一道努力,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永续发展!”

  3月15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作答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并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直面人类共同挑战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聚焦责任,汇聚各国政党力量


  “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讲话围绕对话会这一主题展开。

  观察人士注意到,“政党的责任”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向全球主要政党举行的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共有的主题。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2021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主题为“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

  “三次重要会议,一个共同主题,可谓意味深长。”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说,这样的主题设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责任感、使命感。

  此次高层对话会,共有150多个国家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以视频连线形式参会,他们有的来自执政党,也有的来自参政党、在野党,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广大地区。据了解,与会的外国政党领导人和代表人数,远远超过了最初受邀人数。对话会在中共二十大和中国全国两会召开之后举行,各国政党期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立场与主张的重要论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须隆表示,通过举办对话会,中方搭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政治对话平台。在这里,各国政党既可以交流治党、治国经验,又能为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寻求破解良方。

  “我们从不强迫别人‘复制’中国做法,不将自己的私利凌驾于人,而是搭建独一无二的平台,同各国政党对话交流,不断扩大理念的契合点、利益的汇合点。”胡正荣说。

  党际交往是发展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强调,以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夯实完善全球政党伙伴关系助力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教授张苏秋表示,发挥党际交往作用,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有助于增进各方对中国政策主张的理解与认同,夯实中国同各方的伙伴关系,服务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总目标。

探讨路径,作答现代化之问


  “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

  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进而给出中国方案——

  “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

  “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

  “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5点主张,实际上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丰富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理论,为各国实现本国现代化提供了启示。

  胡正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明确了现代化为了谁、依靠谁、惠及谁等重要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彩论述,引发与会外国政党领导人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愿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引领和推动作用。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宣示中国共产党的作为与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加强政党交流合作,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胡正荣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郑重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交流互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陈须隆表示,这四个“共同倡导”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前提条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根本遵循,“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实践的路径和平台。

  吴志成说,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文明发展大势,从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文明间应该如何交往等重大命题给出答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担当与气度。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2021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出发;2022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共同安全擘画行动路线图。

  专家指出,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一以贯之。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得到与会外国政党领导人的积极支持和响应——

  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主席、总统马杜罗说,委方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蒙古人民党主席、蒙古国政府总理奥云额尔登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国际地区和平合作倡议,蒙方对此表示支持。互信、对话、合作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和世界前途所在。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习近平总书记真诚的话语温暖人心、传递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张苏秋说,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各国政党的共同努力下,各国一定可以在探索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相伴,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外交部发言人: 习近平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外交部发言人:
习近平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马卓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

  汪文斌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一道,推进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事业、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直面人类共同挑战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汪文斌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汪文斌说。

  汪文斌说,全球文明倡议一经提出,就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将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汪文斌表示,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一以贯之。

  “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汪文斌说。

 
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回顾历史,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将给世界带来多方面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改写现代化世界版图


 
  当今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惊人一跃”,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中国的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跃至2022年的1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除此之外,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中国令人叹服的经济发展成就正加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作为西方率先提出“全球化”概念的学者之一,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阿尔布劳表示,从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的最大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还为现代化世界版图赋予了共同富裕的新底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在泰国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前国会主席、前副总理颇钦·蓬拉军看来,重视人民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显著内涵。“中国在减贫、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方面取得卓越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颇钦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发展模式,致力于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为世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近期克服了超预期挑战,保持增长动能,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带来积极变化,推动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倡导互联互通、包容性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为促进地区增长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即将迎来10周年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鲜明标识。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10年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长期研究“一带一路”的斯里兰卡专家亚西鲁·拉纳拉贾以本国为例说,斯里兰卡长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滞后,中国以各种方式帮助斯里兰卡修建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先进技术优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这些技术将让沿线国家获益。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引领世界发展朝着更加全面均衡的方向演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精神文明也应与之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项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但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回顾探索历程,独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团结奋斗……一个个现代化“关键词”浓缩着中国人民的发展智慧,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
 
  “虽然现代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但放眼世界,很多国家走的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在物质层面有所参考的同时,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上保留自身特色。”陈刚说,“现代化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化,契合中国实际。
 
  “中国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叶尔苏丹·然谢托夫说。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不断思考中国发展的绿色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实践真正抓住了环境保护的本质,对推动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西兰商学院院长黄伟雄认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弘扬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跨越都将产生世界性影响,将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
 
  计利当计天下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全球发展繁荣带来更多机遇和启迪,中国携手世界将共同创造更大的人类发展奇迹。
 
  (执笔记者:王玉;参与记者:黎华玲、张继业、蔡蜀亚、吴长伟、车宏亮、宋宇、卢怀谦、杜鹃、许凤)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谈及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读史明志,增信笃行。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红色文化铸魂


  “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筑牢少年儿童的理想之基,强调“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88年前的1935年,怀揣抗日救亡理想,“新安旅行团”踏上征途。出发时,团员仅14人,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12岁,他们都来自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新安小学。

  近年来,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进行了展陈升级,展品中一张特殊的任务表引人注目:13岁的曹维东负责营业,13岁的张敬茂负责管理药品,16岁的程昌林负责交际兼编辑,19岁的嵇钰负责电影技术管理兼记录……

  念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后期加入的团员、如今87岁的张承明湿润了眼眶。他动情地说:“小时候我不理解,一个人的人生观到底来自哪里?长大了才懂得,是少年时进入‘新旅’,让我很早就树立了爱国理想,培养了自立自强的品德。”

  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下,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没有英雄模范的牺牲,哪来和平幸福的今天。

  走进青山环抱的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托起明天的太阳”几个红色大字醒目地立于教学楼上。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开设以《红色照金》为主教材的红色教育课程……先辈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激励一代代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校长封岗战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叮咛,不断深化红色教育,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责融入学生心中,把‘四个自信’植根在孩子们思想深处。”

传统文化培根


  “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强调“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殷殷嘱托,言谆意重。

  “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刀为笔、以玉为纸的玉雕,是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

  在梅岭中学“运河思政”的融合课堂上,不同学科老师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主题,以因运河而兴的扬州玉文化为线索,轮流授课。讲到玉雕时,美术老师带学生借助肥皂体验雕刻技艺,语文老师重点讲述玉文化,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则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

  “动手、动脑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加深对运河文化认识、认同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政治教研员王恒富说。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江苏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在这里,灿若星辰的大运河文化“流”进校园,为孩子们提供了精神滋养。

  走出校园,不断升温的博物馆热、考古热,成为吸引孩子们认识灿烂中华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佳“教材”。

  在西安博物院,以“乐知学堂”为载体,该馆先后举办“彬彬有礼中国人”“我的城市我的家”“大唐印色”“我来守护长安城”等活动,无一不是人气爆棚。

  在南京,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六朝博物馆开设“探秘六朝——瓦当的一天”等博物馆课程,拉近孩子与文物的距离;南京博物院开展“种子教师”培训,让文博知识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传播给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涵养自信要从孩子抓起。我们要大力开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吸收的方式,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使之成为孩子们坚定‘四个自信’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说。

文明成果固基


  “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引导孩子们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强调“基础教育,承担着非常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

  谆谆教导,语重心长。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母校。2016年底,八一学校的学生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了他们参与设计研制的科普小卫星即将发射的消息。很快,孩子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对于高三学生詹润晗来说,这颗小卫星就如同启明星一样,点燃了17岁的他对浩瀚宇宙的兴趣。每周四下午,他都要去学校的天工苑实验室研究他的“月球电磁车城堡”。“就是在月球上搭建一个城堡,屏蔽辐射,保护航天员和精密仪器。”詹润晗兴致勃勃地说,在航天科技课程中,自己学会了合作、专注、永不言败。

  “总书记的嘱托和鼓励,呵护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说,这是总书记给母校的礼物,也是给全国青少年的精神财富。

  既讲《论语》《孟子》,也讲托尔斯泰的《复活》,南京市金陵中学的讲堂上常常看见南京大学教授的身影,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引领他们走进文学世界。据悉,该校计划请南京大学的100位教授到金陵中学开设讲座,讲什么内容由学生投票选择,按需听讲,力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拔尖创新人才并不仅仅是学科考试高分的‘尖子生’,而是在兴趣、学力、特长等方面具有创造力的发展潜力巨大、禀赋优异的学生。培养这样的孩子,需要教育工作者汲古今中外所长,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成长养分。”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说。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最为宝贵。

  “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这是1939年“新安旅行团”的王德威用牛皮胶水拌红土,在广西桂林北郊七星后岩岩洞的洞壁上书写的标语,定格下艰苦行程中坚持学习的一个瞬间。

  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遵循,新安小学探索将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不断完善“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孩子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

  从救国有我,到强国有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历久弥坚。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基础教育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说:“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为孩子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创造条件,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记者刘亢、蒋芳、朱筱、赵琬微、许祖华)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防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汇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国防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汇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张汨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16日就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请问发言人如何理解习主席重要讲话的意义?

  谭克非说,3月8日,习主席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作出全面部署,政治分量、战略承载十分厚重,为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谭克非表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党中央、习主席把握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也是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我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安全大局,就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有力促进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种风险挑战。

  他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复杂系统工程。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强化战略引领、重点突破、法治保障,加强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汇聚起奋进强国强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陈文清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
陈文清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在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6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要奋力开创党的政法事业新局面,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要从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做起,强化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会议强调,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聚焦党的中心任务,紧扣本单位本部门职能任务,助力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推进政法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锻造政法铁军。要落实好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扭住党委政法委职能定位,加强自身建设,大兴调查研究,研究推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王小洪、张军、应勇出席会议。
 
家庭托育点试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收托不应超5人
家庭托育点试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 收托不应超5人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李恒)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3月15日发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
 
  举办家庭托育点,应符合地方政府关于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的有关规定,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申请注册登记。登记名称中应注明“托育”字样,在业务范围(或经营范围)明确“家庭托育服务”。
 
  家庭托育点应为婴幼儿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护、平衡膳食和早期学习机会,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征求意见稿规定,家庭托育点举办者应身心健康,无精神病史,无犯罪记录。家庭托育点照护人员还应符合下列条件:具有保育教育、卫生健康等婴幼儿照护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受过婴幼儿保育、心理健康、食品安全、急救和消防等培训。家庭托育点举办者同时是照护人员的,应符合上述条件。
 
  家庭托育点每一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家庭托育点婴幼儿人均建筑面积不应小于9平方米。
 
  家庭托育点应提供适宜婴幼儿成长的环境,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温度适宜、照明舒适。家庭托育点不得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得设置在“三合一”场所和彩钢板建筑内,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消防救援的铁栅栏、防盗窗等障碍物。
 
  征求意见稿明确,家庭托育点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保持收托婴幼儿期间设防,婴幼儿生活和活动区域应全覆盖。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家庭托育点应与婴幼儿监护人协商,签订书面协议,就托育服务中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以及争议处理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思北、白瀛、冯家顺)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白皮书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白皮书指出,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坚持依法治网,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网络强国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国依法治网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普法一体推进,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

  中国网络法治工作在实践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积累了坚持凝聚网络法治工作合力等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多部门、地方和企业、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协调推进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各领域法治工作,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曹淑敏说。

  “中国的法治建设有力提升了中国互联网治理能力,保障了中国互联网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曹淑敏表示,我们将加强网络法治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不懈探索推动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的有效途径,推出更多影响广泛、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法治实践成果,为建设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作出积极贡献。

网络领域立法不断完善


  白皮书指出,中国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网络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不断增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岳仲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推进网络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网络法律体系,网络立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岳仲明表示,10年来,先后制定了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五部专门法律。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持续推进传统法律规范向网络领域延伸,近年来陆续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律;针对网络交易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平台的食品安全责任、互联网广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通过编纂民法典等,对网络新业态下的民事权利保护、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等作出专门规定。

  “网络法治建设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立法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网络立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依法治国”“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的战略部署,持续推进网络立法体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数据、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


  白皮书强调,网络法治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组织、指导、推动各地各部门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我国网络普法的制度设计日益完善,网络平台和媒体的公益普法功能日益突出,网络普法产品的供给日益丰富,线上普法和线下普法日益融合。

  “网络普法产品的供给日益丰富。结合不同群体普法需求,运用图解、动漫、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等多种形式创作大量网络普法产品,通过微博客、公众账号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提供法律知识,解读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王晓光举例说。

  “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王晓光表示,网络已经成为普法工作的主战场,也成为普法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网络普法促进了法律知识的到达率、普及率、知晓率显著提升,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日益成为网络空间广泛共识和基本准则。

 
七部门部署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七部门部署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当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是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购买使用的高峰期。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16日联合部署2023年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和全年工作,为春耕生产和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这是记者从16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了解到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会上表示,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重重困难再夺丰收,农资质量稳定是重要因素。其中,种子、农药、兽药、饲料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7%以上。

  马有祥表示,要充分认识农资打假责任之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中央部署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的质量必须有保障。抓好农资打假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深挖严查,不断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据了解,有关部门将抓紧开展春耕农资质量隐患排查。当前要聚焦种子、肥料、农药等3类春耕热销农资,盯紧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等重点区域,对所有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开展拉网式排查。组织监管执法人员进村入户,从农民群众购买的农资中找线索,倒查打击非法制售行为。

  有关部门将加强农资监督抽查和执法办案,强化抽检、深挖严打、警示曝光,对发现的假劣农资要一查到底;同时,创新机制推进网络农资打假,持续加强农民识假辨假宣传教育。

  各地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等机构队伍将切实采取措施,共同做好法律法规和识假辨假知识宣传工作,提醒农民注意防范。

 
公安部公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王明玉、熊丰)公安部15日公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人脸信息、购物信息、位置信息等。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网络空间和社会公共安全。

  四川公安机关破获王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王某等人成立3家助贷催收公司,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开展助贷业务,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四川公安机关顺线抓获犯罪嫌疑人189人,查获非法获取信息软件104款。

  江苏公安机关破获黄某等人利用木马程序非法获取公民购物信息案。黄某等人勾结快递公司内部员工,将窃取到的物流信息,贩卖给境外诈骗分子,非法获利2500余万元。江苏公安机关顺线抓获犯罪嫌疑人60人。

  山东公安机关破获石某等人非法获取公民车辆位置信息案。石某等人利用技术手段入侵部分停车场收费系统,非法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出售,非法获利7000余万元。山东公安机关顺线抓获犯罪嫌疑人64人。

  辽宁公安机关破获黄某等人非法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推销虚假保健品案。黄某等人通过夸大疗效等话术,向中老年人电话推销假冒伪劣保健品,诈骗32万余人次,非法获利350余万元。辽宁公安机关顺线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收缴假冒伪劣保健品10余吨。

  浙江公安机关破获邱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邱某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取某支付软件用户信息,在境外网上出售,非法获利20余万元。浙江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

  河北公安机关破获刘某等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刘某非法购买有贷款需求人员个人信息,组织员工假冒银行工作人员推销贷款服务,并将公民个人信息转卖,非法获利630余万元。河北公安机关顺线抓获犯罪嫌疑人63人。

  江苏网安部门破获石某等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石某伙同他人窃取用电居民房产信息,并出售给房屋中介、装修公司人员,非法获利30余万元。江苏公安机关顺线抓获犯罪嫌疑人220余人。

 
各重点网站平台拦截清理涉网暴信息2875万条
各重点网站平台拦截清理涉网暴信息2875万条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思北、冯家顺)记者16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11月,国家网信办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各重点网站平台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防治机制,拦截清理涉网络暴力信息2875万条,提示网民文明发帖165万次,向2.8万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从严惩处施暴者账号2.2万个,有效防范热点事件网络暴力风险。

  “近期,网络暴力案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重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网络暴力打击整治工作。近日,网信部门又指导多家重点平台集中发布防网暴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暴侵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在会上表示,后续,网信部门将持续督促网站平台切实履行网暴治理主体责任,定期发布网暴防治情况,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坚决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李长喜说,下一步,将从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角度进一步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及时出台相关部门规章,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推动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强化对当事人的保护救济,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

 
去年共破获重大农资犯罪案件900余起 公安部公布7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去年共破获重大农资犯罪案件900余起
公安部公布7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明玉、熊丰)2022年,公安机关共侦破重大农资犯罪案件9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涉案价值26亿元,公安部挂牌督办28起重大农资案件全部告破,有力打击震慑了此类违法犯罪。

  这是记者16日从公安部获悉的。当前,正值春耕关键期,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深入组织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保障高质量农业生产建设。

  公安部要求,要突出打击重点,聚焦种子、农兽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严查严打套牌生产、侵权假冒等典型农资犯罪活动,重拳惩治侵犯种业知识产权、“忽悠团”销售劣质化肥犯罪活动,坚决查处有资质企业生产假劣农资、网络销售假劣农资犯罪活动。

  公安部要求,要坚持上挖源头、下追流向,开展“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对跨区域的重大农资案件,要强化区域协作,加强督查督办,坚决彻底摧毁犯罪网络。

  公安部要求,要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行刑衔接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情况通报、案件移送等合作渠道,协同开展联合整治,推动长效治理,形成农资打假治理整体合力。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明玉、熊丰)公安部16日公布7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销售伪劣化肥等。当前正值春耕关键期,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维护春耕秩序、保障粮食安全。

  黑龙江哈尔滨公安机关侦破李某等制售假水稻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经查,李某等人将普通稻米冒充种子,未经筛选去劣等制种必要工序,对外销售仍在试产阶段、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品种,案值1100余万元。

  山东聊城公安机关侦破张某某等制售伪劣小麦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查扣冒牌种子20余万斤、包装袋10万余条。经查,张某某伙同他人购买某品牌小麦种子生产经营权作掩护,将劣质麦种冒充该品牌种子对外销售,案值900余万元。

  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侦破邓某某等侵犯种业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查获侵权稻种1.2万斤。经查,邓某某等人在种植某公司自主研发的稻种过程中,非法获取核心育种技术,大量种植并套牌销售,共销售套牌侵权稻种13.68万斤,非法获利460余万元。

  河南南阳公安机关侦破段某某等制售伪劣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现场查获伪劣复合肥40余吨。经查,段某某等人伙同化肥生产企业,生产、销售成分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伪劣复合肥1万余吨,案值2800余万元。

  湖北宜昌公安机关侦破朱某某等制售伪劣肥料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现场查获伪劣肥料53吨。经查,朱某某伙同他人销售未经质检合格的产品,假冒专家夸大产品功效,高价售卖劣质肥料,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

  云南大理公安机关侦破周某某等网络销售伪劣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现场查获伪劣化肥产品及原料300余吨。经查,周某某等人将硫酸镁通过“翻包”替换成畅销品牌钾肥,对外售卖伪劣产品,案值2100余万元。

  天津武清公安机关侦破孙某等制售伪劣农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现场查获伪劣农药4吨、百草枯原液44公斤。经查,孙某伙同他人非法生产、销售含有百草枯成分的除草剂农药,该产品未达到国家标准,案值2000余万元。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产品并保留票据,严防被不法分子“忽悠”欺骗。如发现犯罪线索,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农资安全大于天
农资安全大于天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春播春耕,农资先行。202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16日全面铺开。农资质量关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大于天,所以农资安全大于天。对农资造假必须穷追猛打,除恶务尽。

  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药、化肥、种子等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原料,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只有确保农民买到真种子、真化肥、真农药,才有真庄稼、真产出、真丰收。近年来,农资打假行动成效明显。但要看到,从线上到线下,从打着“厂家直销”“送货下乡”幌子走村串户贩假售劣,到套牌侵权的假种子、“仿种子”,农资造假行为仍然多发高发,必须揪住不放,保持高压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从这个头等大事高度出发,党政同责,高位推动农资打假。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资打假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从抓“米袋子”“菜篮子”高度来抓农资保障,切实扛起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重担,为春耕保驾护航,保障农民用上安全放心农资,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维护百姓餐桌安全。

  农资安全无小事,执法责任重如山。有关部门要以农药、化肥、种子、兽药等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农业农村部门要与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攥紧拳头,重拳出击。要完善农资执法体系,加强联合执法,从“地头”到“源头”,发挥城乡群众力量,畅通网络举报渠道,从社区到乡村,全域全链条行动,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要充分运用法治手段,严厉打击农资造假。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从严惩处各类坑农害农犯罪分子并加大财产刑判处力度,有效震慑了制售假劣农资犯罪。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及时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使违法行为人不仅受到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追究,还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最大限度打击违法行为,遏制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王立彬)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2月份楼市更加活跃 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
2月份楼市更加活跃 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优玲、郑钧天)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全线止跌。专家表示,从市场供需两端、市场预期、政策落实等三方面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企稳回升信号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0.4%和0.3%;一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和0.1%,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持平。从上涨城市数量看,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55个和4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9个和27个。

  对于市场复苏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表示,主要是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及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

  “一方面,近期各地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保交楼工作扎实推进,有力保障了购房人合法权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资得到改善,市场信心正在恢复。”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记者近期走访一线城市楼市发现,二手房市场更加市场化,供需反馈较新房市场更快。目前北京和上海楼市活跃度回升,二手房市场交易情绪回暖。对于上海部分新盘项目,购房者到访、认购量数据回升明显。不少房企营销负责人认为,由于经济基本面预期较好、潜在购房需求活跃,北京和上海房地产市场回暖行情逐渐显现,新房、二手房成交活跃度有望延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北京、上海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和1%,上海的二手房价格涨幅与成都、无锡并列全国第一。此外,西安、徐州、天津、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环比也有较为明显的涨幅。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分析说,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的问题。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年保交楼政策对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今年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随着经济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付凌晖说,1至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3.6%,降幅比去年全年大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0.1%,也明显收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开工、投资方面也在改善。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值得关注的是,在重点城市房价企稳的同时,部分地区楼市复苏较为迟缓,面临市场压力。易居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各地应持续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确保量价平稳。

  同比方面,房价涨幅仍显弱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收窄。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14个,比上月减少1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1个。

  对于目前供过于求、存在明显去化压力的三四线城市及一二线城市远郊区,有业内人士建议适时进行限购政策调整,如降低非户籍家庭社保缴存年限要求等;加快人才落户,支持其购房消费。有行业人士指出,随着市场逐步企稳,北上广深等热点城市可能面临新一轮房价上涨压力,相关政策调整依然要慎重,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

 
新一届广交会将全面恢复线下展
新一届广交会将全面恢复线下展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说,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将全面恢复线下展,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为展客商提供全天候在线服务。

  “第133届广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首届广交会,意义重大。”束珏婷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中外企业已具备线下参加展会的条件,从今年春交会起,广交会将全面恢复线下展。

  束珏婷介绍,第133届广交会将首次启用新落成的展馆D区,展览面积由过去的118万平方米扩大到150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共设置54个专业展区,线下参展企业超过3万家,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过5000家,参展质量不断提升;线上允许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展,企业数量超过3.5万家,受惠企业面持续扩大。

  束珏婷说,本届广交会将加大招商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境内外采购商参展。举办40余场“贸易之桥”供采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拿订单、拓市场。同期还将举办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系列行业专业论坛和近400场贸促配套活动,推动展会融合发展。

  “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办好本届广交会,充分发挥广交会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欢迎中外企业和客商积极参加共享商机。”束珏婷说。

 
杭州进一步放宽商铺外摆条件
杭州进一步放宽商铺外摆条件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杭州3月16日电(记者方列)日前,杭州市城管局出台新举措,在52个智慧商圈、商业特色街、夜间经济聚集示范区,以及若干个区级商圈等区域,加大对商业外摆、户外文化商业活动(户外促销)等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

  据介绍,3年前,杭州市为统筹市容秩序管理、促进就业消费、助力复商复市,推出餐饮业有序外摆。而此次出台的举措在场地、业态、时间方面进一步放宽了对相关区域外摆经营的限制。商业外摆设置时间放宽至24小时,住宅和其他噪声敏感建筑区周边原则上不超过22时。

  “允许商铺适度开展外摆服务,不仅扩大了商铺待客容量,还起到了很好的吸引客流作用,平均每天一张桌子能增加营收300多元。”位于湖滨商圈的一家咖啡馆业主蔡先生说。

  据统计,从2020年开始试点,截至今年2月,杭州共设置商业外摆756处、桌位2650个,几乎都集中在轻餐饮业,占比超90%。

  “城市管理部门对商业外摆的条件放宽,并不等于是放任。”杭州市城管局市容景观监管处处长杨益华表示,杭州对商业外摆提升了管理举措,如在外摆经营范围内剔除了极易产生噪音、环境污染的重油烟餐饮业,辅以7个“不得”约束,最大限度地避免扰民。

 
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出台
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出台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保障种豆农民合理收益,近日中央农办协调推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出台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中央农办协调推动多部门,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因素,形成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一套政策“组合拳”。这些支持政策包括:

  一是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增加补贴总额,指导东北四省区合理确定玉米大豆补贴标准,调高大豆补贴标准,并着力加大高油高产大豆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引导大豆主产区发展大豆生产,持续巩固和扩大稳粮扩豆成效。加大大豆金融信贷支持,支持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县扩大覆盖面。持续支持建设大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

  三是扩大东北地区耕地轮作实施面积,支持开展粮豆轮作,促进用地养地相结合,探索科学有效轮作模式,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扩种大豆。

  四是扩大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面积,鼓励地方探索发展幼龄果树、高粱等作物套种大豆种植模式。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做好大豆春耕备耕工作。对906个大豆生产县形成“一县一策”的综合性提单产解决方案,聚焦100个重点县整建制实施大豆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高产高油品种和良法良机。

  六是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承担大豆生产。组织一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全程托管或环节托管,为大豆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七是加快组织大豆收储,指导中储粮集团公司在黑龙江、内蒙古两个主产区新增国产大豆收购计划,加大收储力度,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八是积极引导中储粮集团、中粮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及规模以上大豆加工企业,与主产区市县对接,做好大豆产销衔接。

  九是加密大豆生产和市场调度,及时了解掌握大豆生产、收储进度和价格情况,及时发布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十是压紧压实地方责任,明确2023年大豆生产目标,并纳入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包就业拿高薪?没那么美! 整理收纳师“考证”乱象丛生
包就业拿高薪?没那么美!
整理收纳师“考证”乱象丛生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学完立马月入上万元”“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证书”“有证即可包分配”……“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培训机构打着整理收纳行业“有证才能上岗”的幌子,以“就业包分配”“轻松拿高薪”为诱饵,制造培训陷阱,引发大量投诉纠纷。

部分培训“步步加钱”


  部分求职者反映,在短视频平台和网站看到整理收纳师培训广告后,交钱培训却遭遇陷阱。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达数百条。

  深圳的彭女士说,填写培训报名表后,一家培训机构人员来电称,整理收纳师行业很火爆,每小时收入可达300元到1000元。不过,从事该职业必须获得培训证书,机构培训后可以安排就业,考证等级越高收入越高。

  “我花2980元报了最便宜的中级收纳师课程。交钱后,机构老师只给了一堆录好的视频让我自学。没有任何直播课程和线下教学,视频内容大都能在网上搜到。”彭女士说。

  此外,还有部分投诉者反映,培训机构人员承诺会将考题提前透露给学员,考试“包过”。“考前让我交了600元考试费,考试居然就在微信平台的一个小程序上进行,一起考试的只有5人。即使如此,承诺的‘包过’也不算数,我第一次竟没通过,又让我交了400元补考费考了两次才过。”来自江西的胡女士说。

  浙江的黄女士说:“机构告诉我加钱升级到高级班,可以赚更多钱。我交了1000元后,又说继续加钱可以免实操考试。最后还要交700元培训证书印制费和运费。”

  此外,还有学员遭遇交钱后机构“失联”的情况。“我报名交钱后,询问考试时间和地点,结果对方一直不回复,后来电话不接,朋友圈也屏蔽了我。”一名投诉者说。

  更值得注意的是滥发的证书。记者联系多家培训机构发现,其所谓的“劳动部门认可”的培训证书颁发方五花八门,包括所谓的行业协会、境外组织等。

  一名培训者向记者提供了某教育中心认证的整理收纳师“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记者登录证书上网址查询该证书信息,相关页面显示为“暂无数据”。

  记者查询发现,在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并未出现“整理收纳师”的相关信息。按照要求,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王洁莹表示,有些培训机构正是利用学员的知识盲区,进行“必须持证上岗”“权威部门认证”“全国通用”等虚假宣传,刻意混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进而牟利。

  包就业、拿高薪的承诺最终结果如何?


  “证下来后,机构说把我的信息推送给求职平台,让我在家等工作电话就行。但半年多过去了,还没有一个单子。”山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多名投诉者说,向培训机构反映未接到工作邀请后,机构人员转而推销其所谓的“城市合伙人项目”:只要接到团队订单,就可以赚取订单总额50%的佣金,“一天接两个订单,马上收入万儿八千元”。

  “为了加入合伙人项目,我又交了约2.3万元‘入伙费’,后来发现不对劲,要求他们退款,结果人找不到了。”王女士说。

  上海一家大型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可提供需要付费的线下职业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房屋物品的收纳、色彩搭配、房屋内的动线设计等,培训价格为1000元左右。

  “但培训后,我们一般不直接承诺包就业,需要看学员培训后的技能再应聘上岗,颁发由公司自己认证的证书。发证的目的是给雇主一个参考,即家政公司认可该名整理收纳师具备一定技能。”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在家政市场,一些培训机构承诺的“轻松拿高薪”也并非易事。

  记者问询发现,当前部分大城市的整理收纳服务收费标准多为每小时100元到200元不等,且整理收纳师一般是团队作业,团队由咨询师、室内设计师和整理收纳师等专业人员构成,上述费用涵盖所有人员和服务费用。

  上述家政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大部分家政公司来说,普通收纳工作有时是和保姆、保洁工作一体的。如果在家政公司专职做收纳工作,一人一个月可能也接不到几单,收入每月只有2000元到3000元。”

  对违法行为加强惩处,尽快完善职业技能标准


  天眼查显示,当前与“收纳”相关的“存续、在业”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业内专家表示,作为一种新职业,整理收纳师尚处于成长阶段,需防止“考证乱象”影响该职业的形象和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执法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对存在虚假宣传、侵害学员权益等问题的相关培训机构,要采取约谈、立案查处、曝光问题、信用惩戒等措施,倒逼相关责任主体守住法律底线,规范职业培训的相关行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聂伟建议,尽快完善整理收纳师等新职业技能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技能标准开发理论研究,让从业人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吸引更多从业者进入,让新职业成为成熟稳定的职业。

  “要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培训教材开发和推广。根据职业特点,做好培训课程设置和学习开发工作。同时跟踪调查社会机构举办的整理收纳师培训情况,及时发现教材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完善。”他说。

  王洁莹建议,打算从事整理收纳师职业的求职者要提高警惕,不盲目相信“包考、包过、有高薪”的虚假宣传。对于多次、反复付费的要求要坚决拒绝,谨防诈骗。

(记者兰天鸣)新华社上海3月16日电

 
广告缝里看内容 关闭按钮“躲猫猫” 这样的“弹窗”还要飞多久?
广告缝里看内容 关闭按钮“躲猫猫”
这样的“弹窗”还要飞多久?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一点暂停键,花花绿绿的广告画面马上占据了屏幕;一条广告上有上下左右好几个关闭按钮,一不留神就陷入下个链接;点击应用着急要改文档,却突然打开了购物软件……

  弹窗广告“霸屏”、关不掉,“摇一摇”随意跳转等现象,让人不胜烦扰。

  专家表示,这类过度推荐、无法关闭的弹窗广告行为违规违法,严重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多方建议,应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压实推送平台审查责任。

“霸屏”“摇一摇”跳转等违规弹窗频现


  互联网弹窗广告是指打开网页、软件、手机App等的时候自动弹出的广告。

  近年来,我国对弹窗广告进行过多次治理,并颁布了《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使弹窗广告治理有规可依。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说,一些规模较大的浏览器和网络应用设置了明显的弹窗广告关闭标识,有的应用还提前几秒对即将出现的广告进行预告,用户可提前知晓、提前关闭。

  然而,弹窗广告乱象在互联网中仍较为广泛地存在,让用户不堪其扰。

  ——“不好关”,标识按钮“躲猫猫”。来自天津的张女士购买了某视频播放平台的会员,在观看一档综艺节目时想关闭广告,但关闭按钮过小,导致她误触广告,跳转到了购物软件。另有受访者向记者讲述,部分App的弹窗广告关闭按钮会满屏移动,用户需要跟随它的移动方向,多次点击才能关闭。

  ——“关不掉”,反复关闭反复弹出。常年从事视频剪辑工作的陈女士对于弹窗广告的侵扰不胜其烦,她说:“在视频剪辑软件中播放视频素材时,一遇到弹窗,就会自动停止播放,我就要关了弹窗再重新点击播放。”

  弹窗广告会在电脑屏幕左下角和右下角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同时出现。记者统计发现,在不到5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弹窗广告出现的频率超过20次,如果不手动关闭,每个广告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摇一摇”、误触等造成恶意跳转。山西太原市民孙女士说,打开一些应用时,页面经常会自动跳转到游戏应用的下载页面,并进行自动下载。仔细查看发现,开屏页面中间写了“摇一摇有惊喜”。她感到不解,“拿着手机难免有晃动,难道所有的晃动都算摇一摇?”

  很多网友留言说,这种“摇一摇”跳转广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急着编辑文件却要等着打开其他应用,急着打车,一不小心就在下载应用,广告商明显是在钻空子。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弹窗广告往往按照用户点击、广告暴露时间或用户进一步操作的频次进行收费,所以会不断出现诱导点击、恶意跳转等乱象,上述行为存在明显的违规之处,应予以坚决打击。

弹窗广告治理为何这么难?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超10亿,弹窗广告影响到每一个网民的上网体验。多方表示,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对它的执法又缺乏明确标准,这些都给治理带来了困难。

  ——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而收益很高,这是乱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网上咨询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可以办理游戏行业的弹窗广告推送。公司一名业务员说,如想在一些浏览器推送广告,需预充值6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费用,如想做开屏广告,即使是小广告位,每天的广告费也至少需要8万元,多则需要180万元。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目前常见的弹窗广告违法现象,处罚金额往往在3万元以下,与广告盈利相比较,罚款不值一提,很难起到惩罚和震慑效果。

  ——弹窗广告的执法尚缺乏具体标准,不利于精准执法。

  在某浏览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一名李姓工程师说,从技术层面来讲,弹窗广告违规违法行为的线索发现和证据保存需要耗费一定成本,但对其进行监管并非不可能。他建议可以定时给网站跑一些设定好的脚本,对浏览器层面进行程序检测,检查弹窗是否有明显的关闭按钮、弹出频率是否过高。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针对弹窗广告治理的相关细则标准还较为笼统,“过度推荐”“科学规划频次”“标明”等表述缺乏判断标准,影响了指导性。此外,平台的主体责任并未被压实,弹窗广告违规违法行为多而杂,增加了监管难度。

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加大监管力度


  弹窗广告乱象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各类应用程序弹窗多且难屏蔽的问题。重点整治弹窗页面设置虚假关闭、跳转按钮,利用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诱导用户点击或自行跳转至其他链接。2021年,工信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专项整治,整治内容也包括对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误导用户等问题。

  《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还明确提出,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关于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公众投诉举报。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多轮有力治理下,弹窗广告乱象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未来,可进一步通过精细的制度规则、严密的管控机制、广泛的公共参与、理性的行业自律等多维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广告法专家刘双舟建议,进一步明确相关执法机关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管辖不明和职能重叠问题,同时提高违规弹窗广告的违规成本。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建议,应更加压实各方责任,明确相关标准,强化企业自我审查职责,促成行业自律的养成,完善信息筛选、编辑、推送等工作流程。

  最后,还应动员行业协会、消费者等社会力量共同治理乱象。刘德良建议,可发挥社会力量,建立更加广泛的反馈渠道。同时鼓励网民关注用户服务协议,合理维权。

(记者李紫薇、马志异、王怡静、王思北)

     新华社太原3月16日电

 
北京银保监局: 警惕六类陷阱 守护“养老钱包”
北京银保监局:
警惕六类陷阱 守护“养老钱包”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陈旭)有“特殊渠道”拿退休金、房产还能理财、小投资高返利、买藏品保收益……这些看似“诱人”的广告背后,隐藏着诈骗钱财的诸多陷阱,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金融消费需求较大的特点进行诈骗,严重损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16日发布风险提示,老年消费者应警惕六类典型陷阱,认清诈骗真面目,保护个人财产权益。

  陷阱一:“代办保险、代理退保”的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保单信息后联系老年人,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一次性补缴享受养老退休金,或承诺更高收益、诱骗老年人退保,老年人一旦支付大额款项,不法分子便音讯全无、人走楼空。

  陷阱二:贷款“黑中介”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一旦老年人与其联系,即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连续转款。有的还以需要老年人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为由,要求先往骗子账户内存钱。

  陷阱三: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以获得资金,再用所获资金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往往是“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陷阱四: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旗号,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诱骗老年人投资,往往老年人追加投资后,不法分子便消失不见。

  陷阱五:不法分子常用“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绝世珍藏”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投资“收藏品”,声称“藏品回购、短时间内升值、帮助出售、收益翻番”,并索要“展览费”“评估费”“公证费”等相关费用。

  陷阱六:不法分子冒充医学专家,老年人可“免费用药”,博取老年人信任。受骗的老年人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最终蒙受损失。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不信“偏门”、不贪“小利”、不迷信“偏方”、不轻信“专家”,要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办理流程以及金融常识,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增强自身风险识别能力。要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判断,以防被不法分子蒙骗。

 
华北地区花粉浓度升高专家提示注意区分过敏和流感
华北地区花粉浓度升高 专家提示注意区分过敏和流感

( 2023-03-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侠克)连日来,华北一些地区花粉浓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出现沙尘天气,不少群众反映过敏症状再次来袭。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鼻过敏科主任医师王向东介绍,近期门诊前来就诊的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病的患者明显增多,多数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眼痒、流泪、眼睛充血等症状。
 
  “花粉季期间,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为花粉浓度较高的时间段,有过敏、哮喘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主任医师段甦表示,若要外出,应佩戴口罩、护目镜,如果在外接触了较多的过敏原,进入室内后要及时脱下外衣,进行手、眼和鼻腔的清洗。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钰提示,扬沙天气时,大量的微粒飘浮在空中,这些带有各种成分的颗粒物沉积于呼吸道黏膜上,容易导致过敏、感染等疾病。
 
  专家还表示,要注意区分过敏和流感的症状,以免延误治疗。王向东说,流感有全身症状,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花粉过敏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眼痒、流泪等,不会出现发烧等症状,要注意分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