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影像

05版:新华关注·教育

06版:新华关注·各地

07版:新华关注·科技

08版:新华国际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全文如下。

  村级组织包括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组织和其他村级经济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减轻基层负担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规范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设立的工作机制、加挂的牌子、出具的证明事项,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增强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整体效能为主线,以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为目标,以推动党政机构、群团组织(以下简称党政群机构)工作思路和作风务实转变为保障,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工作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任务


  (一)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

  1.明确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章程的规定,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包括宣传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加强村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村级组织自身建设,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实行村民自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村级社会治理,提供村级综合服务等。县级党委和政府依法依规明确党政群机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职责范围和履职方式,依法依规明确党政群机构要求村级组织协助或者委托村级组织开展工作事务的制度依据、职责范围、运行流程。未经县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党政群机构不得将自身权责事项派交村级组织承担。不得将村级组织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事务的责任主体。

  2.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分流机制,分类办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事项,以及村民群众个人事项。探索以清单等方式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强化村级组织兜底服务、综合服务能力。对交由村级组织代办的公共服务事项,由乡镇党委和政府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对村民群众确有需要,但村级组织难以承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事项,由乡镇党委和政府协调解决。将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村级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在征求村级组织意见基础上,由县乡级政府依法购买服务。深化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分级应用,探索以县(市、区、旗)为单位推进村级数据资源建设,逐步实现村级组织工作数据综合采集、多方利用。

  3.完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让村民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坚决杜绝简单以设机制挂牌子安排村级组织任务、以填报表格或者提供材料调度村级组织工作、以“是否留痕”印证村级组织实绩等问题。县级党委和政府应整合各党政群机构要求村级组织填报的各类表格,每年年初统一交由乡镇安排村级组织按规定频次填报。未经县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党政群机构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填报表格、提供材料。以县(市、区、旗)为单位,清理整合面向村级组织的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不得简单以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者录制视频等作为评价村级组织是否落实工作的依据。

  (二)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

  4.从严控制党政群机构设立村级工作机制(含各类分支机构和中心、站、所等)。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同意,党政群机构不得新设村级工作机制,不得要求专人专岗。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规范并整合党政群机构设立的各类村级工作机制,统筹开展村级党的建设、治理服务和群众工作。可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基层群团组织承担相应职责的,原则上不得在村级设立专门工作机制或者要求专人专岗,承担相应职责的必要工作条件由县级党委和政府统筹予以保障。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设立村级工作机制、专人专岗的,相应的党政群机构应协调提供人员、经费等必要工作条件,不得将保障责任转嫁给村级组织。

  5.整合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办公场所。优化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原则上全部在综合服务设施中办公。以村民群众为对象、村级组织能够承接的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全部在综合服务设施中提供,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制定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合理划分综合服务设施功能区域,统筹整合其他党政群活动阵地;依托综合服务设施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综合利用服务凝聚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阵地资源。以县(市、区、旗)为单位推进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服务团队或者设置综合性服务岗位,统一纳入村党群服务中心管理,做到一站多能、一岗多责。

  6.规范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挂牌。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规定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党政群机构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对口挂牌。一般应在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标牌和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村级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内部悬挂的标牌,一般在内部显著位置悬挂村级综合服务机构标牌,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置集合式服务功能指引标牌,在各功能区域入口悬挂简明标牌。依托村务公开栏张贴并定期更新有关信息,采取集中展陈形式展示村级组织获得的各类表彰奖励和创建成果。

  (三)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

  7.压减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依法依规确定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凡缺乏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等依据的证明事项,党政群机构一律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出具。省级党委和政府在第一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基础上,梳理本行政区域内要求村级组织出具的、虽有地方性法规或者政策文件依据但已经不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村级组织没有能力核实的证明事项,适时分批按规定程序予以取消。完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基层治理领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鼓励党政群机构采取网上核验、主动调查、告知承诺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

  8.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村级组织原则上应依法及时据实出具证明。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分类制定需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的具体式样、办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做好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与各地区各部门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衔接。省级层面未统一规范,但涉及村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等仍需出具证明的,村级组织可本着便利村民群众办事创业的原则,对能够核实的事项据实出具相关证明。出具证明涉及重大问题或者存在法律风险的,村级组织要认真调查核实情况,广泛组织村民群众议事协商,必要时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列入《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和省级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的,村级组织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虽列入清单、但有关党政群机构确因形势变化需要仍要求出具证明的,应及时向乡镇党委和政府反映情况,乡镇党委和政府应联系有关党政群机构协调处理。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全过程各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分级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进度和责任主体。省市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工作指导,县乡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逐一规范针对村级组织的工作事项。强化民政、组织、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牵头协调职能,抓好统筹指导、资源整合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情况纳入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相关党政群机构考核评价内容。

  (二)健全监管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分级制定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指导目录,建立健全准入制和动态调整制度,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或政策依据、没有经费保障、没有实际效用、村民群众不认可的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负担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及时纠正随意增加村级组织负担的行为,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依托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即时监测。

  (三)增强村级组织能动性。村级组织要认真落实规范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有关要求,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对保留的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要加强与相关党政群机构的工作衔接,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健全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要把减轻工作负担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动力,集中精力做好带领发展、推进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村民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要协调推进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适时组织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送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规范城市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相关工作,参照本意见精神执行。

 
央行: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央行: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吴雨)记者22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要求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当日,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主要金融机构主动担当作为,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数据显示,1月至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元,同比多增5161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1月至7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在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时,会议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信贷平稳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会议要求,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述评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述评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012—2022,十年非凡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两个大局”,洞察时代大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航道攻坚克难、破浪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全面开启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GDP从6300美元升至超1.2万美元,形成超4亿人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华民族母亲河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截至2021年底,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8%,较2015年上升25.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较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这些显著变化,生动诠释新发展理念的蓬勃生机。

  10年来,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升至第12位;“嫦娥”奔月、神舟巡宇、北斗组网、高铁自主技术体系初步建立、5G基站占全球总数超60%……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祁连山经历“史上最严”整改,由“黑”变“绿”;内蒙古能耗指标结束连续增长态势,由“红”转“绿”;中国植树造林约占全球人工造林四分之一……

  10年来,一个个鲜活案例彰显发展底色之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7.5%……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开放发展中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共享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新发展理念持续回答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问题,开启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引领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宽阔大道。

统筹发展和安全

打好转危为机战略主动战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非凡实践,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打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一手抓防疫,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不动摇;一手抓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砥砺奋进,经济增速保持全球前列,“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截至目前,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中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处暑将至,放眼广袤田畴,各地不误农时抓好田间管理,确保秋粮和大豆油料稳产增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10年来,我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能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我国以年均约2.9%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6.2%的国民经济增长,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021年平均煤矿单井规模比2012年提高一倍以上,天然气产量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原油产量连续10年保持2亿吨左右;“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能力显著增强,油气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降至2021年的56%,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16.9%上升到25.5%……

  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剧,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形成有效抵御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防火墙”。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着眼长远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过去10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中国坚持底线思维,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锚定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坚定前行。

  7月31日,载有50个集装箱光伏产品的X8059次中欧班列准时驶出沈阳东站,前往德国杜伊斯堡。

  累计开行超5.7万列、货值近3000亿美元——截至今年7月底,中欧班列共铺画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196个城市,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贸易“大通道”。

  针对国际形势深刻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出“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引江补汉工程开工,深中通道稳步建设……当下不断推进的重大工程,持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经络,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基垒石。

  大国经济空间广阔,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10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渐次铺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蓝图变实景,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进博会等开放平台全球瞩目……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展望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和奋进步伐向时代宣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记者安蓓、申铖、魏玉坤)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努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 重庆引水抗旱一线见闻
努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
重庆引水抗旱一线见闻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重庆8月22日电(记者李松、柯高阳)“这么热的天,乡亲们的用水可千万不能断!”这几天,寻找新水源成了重庆涪陵区焦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帮玺的头等大事。为弥补镇上夏季供水能力不足,当地选择了10多公里外的麻溪河作为应急补充水源地。经过连日紧张施工,应急补水工程在8月21日抢通供水,焦石镇1万多名群众的用水有了保障。

  今年7月以来,重庆市遭遇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约五成,部分中小河流断流,一些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用水困难。当地及时启用抗旱应急水源,通过延伸管网、新建水源、车辆送水,尽力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用水。

  揭开南川区水江镇大顺村部分村民家的水缸盖子,里面存有不少干净水。前段时间,因为天气晴热,当地部分群众一度出现用水难问题。水江镇组织了40多人的送水服务队,近1个月来为1600余户缺水群众送去生活用水3000多吨。当地还调配一批5立方米的储水袋,在把村民家的水缸装满后,再为村民储存一部分水,以解日常用水之急。

  眼下正值秋播育苗、分株繁殖的关键期,连日高温少雨使不少农田受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穿行在田间地头,开挖水渠、新打水井、架设水泵等抗旱保供水场景随处可见。

  重庆合川区是产粮大区,粮食总产量连年全市第一。在龙市镇海惠村,当地加班加点为农田布设给水管道,经过提灌站抽水,1000余亩晚熟水稻“喝”上了水。为满足农户灌溉用水需求,今年7月以来,合川区各中小水库累计开闸放水灌溉700多万立方米。

  “混有尿素的营养水要注到地下的根须层,一棵柑橘树20多斤水就够了,注水后还可以铺上玉米秸秆、杂草,减少水分蒸发流失。”在重庆丰都县龙孔镇楠竹村,10多名柑橘种植户围坐在果园树荫下,认真听县农技服务中心专家刘国瑞讲解抗旱保水技术。刘国瑞告诉记者,七八月柑橘种植用水需求大,楠竹村有数百亩灌溉渠系覆盖不了的台地,推广节水技术有助于果农保住这一季的收成。

  包括刘国瑞在内,重庆市近期组织了1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基层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帮助农户尽量减轻旱情带来的损失。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一周,重庆将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抗旱保供水工作仍在继续。

 
一线跨千年 昔日客家迁徙之路,今日全面小康通途
一线跨千年
昔日客家迁徙之路,今日全面小康通途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周科、吴涛、孙飞、姚子云


  “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880多年前,宋人钟舆拖家带口、赶着130只鸭子,跋山涉水、餐风饮露,南迁赣州深山开荒时,艰辛备至。

  今天,翻开中国地图,与客家人钟舆南迁之路同样走向,纵贯南北的钢铁动脉——赣深高铁,穿千山越万岭,带给客乡、带给“钟舆”们子孙后代的,不只是祖先做梦都想象不到的便捷速度,更铺开了一条通往小康的幸福之路。

  赣深高铁,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历来交通不便的赣南、粤北经济洼地,走向开放的发展高地。

避乱的迁徙


  江西赣州市赣县区,客家村落白鹭村的种养大户、钟舆的后代钟菁,夏日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和几户村民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水稻,还养了100多只湖羊、100多只鸭子。”钟菁说,种养技术的不断提升带动产量提高,自己买了机械化设备。他还在琢磨降低湖羊的养殖成本,“接下来种花生苗喂,一头羊能多赚300元左右”。

  机械化、规模化的种养,水稻、湖羊是主要收入来源,鸭子则是“添头”。

  这是现今赣州客家村落村民安居乐业的常态。

  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从两晋至清朝1000多年间,客家人在历史上曾经有五次大迁徙,而此间的小规模迁徙更是连绵不绝。”赣县区文旅局原局长、客家联谊会副会长胡绪荣说,历史上北方汉民为躲避战乱向南迁徙,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客家人。

  在赣县区客家文化城,五根大立柱上清晰地记载着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有迁徙人员、背景原因、出行方式等图文内容介绍。

  时针拨回到880多年前的南宋绍兴六年,钟菁的祖上钟舆,携妻儿赶着鸭子从北方南迁来到白鹭村,鸭子曾是一家人生活的“最重要资产”。

  据钟氏家谱记载,钟舆当时的全部家当是1个祖牌、1口锅、1把伞、2床被子、130只鸭子,住的是自己临时搭建的草棚。白鹭村曾是一片沼泽地,适合放鸭子,鸭蛋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广东惠州市博罗县文史专家彭天锡说,历史上每当中原发生战乱,北方人口就大量南迁。“江淮之间,爰及岭外,涂路悬阻,土旷民稀,流寓者多。”

  “客家先民举家携儿带女,跨黄河、过长江,万里迁徙,天远路长,路途中以挑担子为主,独轮车、牛车都很少。”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家文化学院院长胡方说。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作为“后来者”,不少客家人依山而居,胼手胝足开垦梯田。今天,循着江西赣州、广东河源、惠州等赣深高铁沿线,围屋、梯田等客家人南迁的足迹依稀可见。

  “原未有室居,缝纸为裳,取竹架树,覆以草,独止其下”“豺豹熊象,过而驯之”“因野人遂成三百家”……在有着“岭南第一山”之称的惠州罗浮山,史书记载了唐代陕西王野人来此垦种茶园的情形。

奋起的振兴


  客家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客家乡亲逐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因交通等条件所限,一度发展滞后。以赣南老区为例,到2011年仍有贫困人口215.5万人,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入新时代,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接续推进,随着中央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的实施,客家人聚居地彻底告别贫困,奔向小康。

  鸭子还是鸭子,白鹭已经腾飞。白鹭乡党委书记罗本昌说,伴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白鹭村村民大力发展的优质稻、脐橙、油茶、梨、湖羊等产业,不愁销路,有了好奔头。

  “通过与桔柚种植相结合,开展立体农业的湖羊养殖,既科学消耗牲畜粪便,又有效保护环境。”钟菁说,以前家里穷得连单车都要借,现在家里有10多万元年收入,过去养鸭却不舍得吃鸭子,现在是“吃鸭自由”。

   6月17日,赣州市兴国县华坑村。晨雨洗过的山村,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清香,散布山间的红砖房前,层叠的梯田水镜中倒映着细细的禾苗。

  10年前,赖德源家还是贫困户,连孩子读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当时一年学费生活费3万多,压力山大”。

  如今,已脱贫6年的赖德源种了5亩水稻、30多亩油茶,还有5亩鱼塘,自繁自养的6头母猪一年能出栏100多头猪,几个孩子也大学毕业了。

  沿着赣深高铁南行罗浮山下,广东罗浮山客家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强,正憧憬带着自己的豆腐花“反客为主”。

  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客家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石磨工艺,流传形成酿豆腐、豆腐花等饮食文化。自2007年开始创业,经过机器换代、工艺改良、提升品质、拓宽渠道等尝试,李国强的豆腐花事业迈入稳定发展阶段。

  高铁开通,南下北上的客流越来越多,豆腐花市场不断扩大。这家公司现有工人100名,大多是本地村民。在公司做包装工作的同镇村民邓秋翔说:“以前家里就是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由于地少人多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公司上班一个月有6000多块钱。”

  做大做强客家人的传统产品,带动客家人就地脱贫振兴,李国强信心满满:“我们的产品沿高铁线热卖,更多人将品尝到正宗的客家豆腐花。”

行进的共富


  “20年前,我去广东沿海城市足足蹲了2个月,每天去企业登门拜访,却怎么也引进不了一家企业。”赣州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凌回忆说,那时客商还总要问上一句“赣州在哪里”。

  区区数百公里,曾因交通闭塞,外界对于既不靠海、又不沿边的赣州颇感陌生。赣深高铁的开通,赣州至深圳的最快铁路旅行时间由5小时32分压缩至1小时49分,高铁将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相连,沿海企业、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向腹地。

  作为赣州市对接大湾区的“桥头堡”,蓉江新区不久前与深圳线上一次性签下9个项目;在赣县高新产业园区,2019年以来引进大湾区项目14个;在赣州市定南县,仅2021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个。

  “一年来,我们在蓉江新区建设的科技园顺利引进了商汤科技、腾讯动漫、西部证券等湾区企业入驻,也为园区带来了湾区人才。”从深圳迁到蓉江新区的启迪(赣州)科技城总经理陈新说。

  从封闭走向开放,企业来了,项目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随之而来。

  从东莞转移到赣县区的赣州市陈展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51岁的操作工朱育林正在切割板材。自1993年辗转多地打工的他,已经回到老家县城上班,目前月收入五千多元,公司提供免费食宿。他在县城买了房子,开着小轿车上下班。

  与朱育林一样,本地有40多名工人在这家公司上班。

  河源,广东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地级市。乡村振兴和赣深高铁,给当地带来一派新景象。

  距离赣深高铁龙川西站仅十多分钟车程,河源龙川县佳派村村民葛春良正准备放手干一场。近来,他和5个村民一起投入100多万元成立了百园经济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准备都种上花生。同村村民邓伟海则利用自己的厨艺,回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

  佳派村党支部书记葛业显说,村里共有1972人,以前村里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日晒,能出去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一度只留下五六百人。“如今,环境变好了,交通顺畅了,村里还建起了花生产业园,看得见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行走在赣深高铁沿线上,“美丽经济”纷至沓来。

  在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围仔村,一片400多亩的稻田犹如巨幅画卷舒展在人们眼前。2021年起该村打造的“稻田盛宴”,将永记腊味、响螺橄榄汤、大闸蟹、三文鱼、盐焗大虾、鲍鱼、乳鸽等丰盛的金秋盛宴设在这片稻田中央,吸引众多城里人前来“打卡”。

  活动连续十天,每人报名费300元,依然供不应求。围仔村村支部书记刘佛焯感叹道:“村民祖祖辈辈没种过这么‘贵’的田!”

  “你们先聊,我得赶紧去接来采摘的游客了。”在赣县区茅店镇东田村,没来得及跟记者聊上两句,种植大户范春连便骑着电动车,一溜烟消失在村口的暮色中。如今,她经营的观光采摘基地,每亩地可挣2万多元。

  美丽的全面小康画卷,在客家人千年迁徙路线上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开幕
汪洋出席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22日上午在京开幕。这次会议专门围绕“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协商议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应邀出席会议并作报告,现场听取政协常委们的意见建议。胡春华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就业工作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不断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坚持就业优先的鲜明导向,坚持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坚持用好我国的制度优势。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细化实化各项稳就业政策举措,着力强化拓岗稳岗力度,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加大劳动权益保障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就业领域风险隐患,推动就业进一步回稳向好。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主持开幕会。他强调,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促进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履职尽责,深入协商、积极建言,提出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常委会会议采取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全国政协机关设主会场,在香港等地设分会场。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围绕“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双向开放促就业稳定”等专题进行讨论。
 
  开幕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斌等就有关议题作了说明。孙思敬、张道宏、尹蔚民、马正其、王天戈、全哲洙等6位常委作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出席。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重大命题,推动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来,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必将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中组部坚持统筹谋划,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并在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完善和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地方,江苏全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支持南京、苏州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山东完善“高精尖缺”人才精准培养引进机制,深入实施泰山、齐鲁人才工程;湖北推出人才“注册制”“举荐制”和人才动态评价“积分制”,着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强国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正在形成。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方面,日益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五湖四海人才不断集聚;另一方面,各类人才在工作中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沃土持续焕发生机,吸引更多人才慕名而来。人才与创新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们正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积极抢占人才竞争和创新发展制高点,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让“中国号”巨轮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记者范思翔)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成立大会举行 胡春华发表视频致辞
“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成立大会举行
胡春华发表视频致辞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成立大会22日在江西九江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英国王储查尔斯分别发表视频致辞。

  胡春华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和支持下,“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正式成立,必将成为工商界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合作平台。

  胡春华强调,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面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团结合作,加快绿色转型,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希望参会的各国政商界代表深入沟通交流,加强绿色发展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中外政商界代表约200人参会。

 
王勇在视频出席2022中国国际智博会开幕式时强调 共促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同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
王勇在视频出席2022中国国际智博会开幕式时强调
共促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同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2日在重庆开幕,国务委员王勇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勇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产业发展,近年来在推进智能产业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要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发展智能产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动智能技术应用普及和融合发展,着力夯实智能产业设施、数据、人才等基础支撑,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更好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王勇表示,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智能产业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安全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各国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凝聚发展共识,加强合作交流,携手共促智能产业发展,共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让数字技术、智能产业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肖捷在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 突出重点深督细查 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肖捷在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
突出重点深督细查 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8月22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出席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动员部署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充分发挥督查抓落实促发展“利器”作用的要求,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肖捷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今年开展大督查的特殊重要意义,紧紧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和改革发展主要任务,聚焦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督促各地切实担负起应负的责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肖捷强调,各督查组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和发扬好的作风,严守纪律要求,深化“督帮一体”,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地方经济恢复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提升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养老服务水平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提升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养老服务水平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9个方面政策举措,提升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以下简称军休干部)养老服务水平。

  《通知》从军休干部养老实际需求出发,突出居家社区养老,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明确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军休机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签约,提供生活照料等多种上门服务,有条件的可设立日间照料室,引进老年食堂或老年餐桌,并加强与街道(社区)协调对接,帮助军休干部就近就便享受养老照护等资源。安置人数较多的地区可与优质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建设军休干部养老机构,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优惠专业养老服务。

  《通知》对军休干部关注的医养结合工作作出安排,明确军休机构在有条件的集中居住小区,协调综合性医院设置医疗机构,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常见病诊治等服务。具备条件的优抚医院、康复医院、疗养院可利用现有富余资源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按规定开展军休干部荣誉疗养,有条件的地方可打造疗养基地。

  《通知》对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和提升软件智慧服务水平作出明确规定,要求结合军休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实施,统筹推进加装电梯以及信息化设施、服务场所等适老化改造,建成一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军休小区;军休机构用房新建、改建时,要突出适老功能,创造安全舒适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创建智慧军休机构,开发应用“互联网+军休干部养老”服务模块,提高网络运用普及率,解决军休干部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

  《通知》区分军休干部具体情况,突出养老服务重点,引导有能力的军休干部继续发挥作用,扩大社会参与。将失能(含失智)、高龄、独居、空巢等作为重点对象,统筹资源做好针对性服务,加强每日联系,配备智能养老设备,协调资源做好居家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和养老照护。同时,加强军休老年大学建设,建好文体活动场地,发掘整理“口述历史”,打造军休智库,促进军休干部身心健康。

  《通知》还对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养老服务新格局、加强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张汨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专访相关部门权威人士,就《通知》内容予以解读。

  问:为什么要出台《通知》?

  答: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中央有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发布,为做好军休干部养老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二是对象有期盼。目前,全国共有军休干部26.7万名,大多数是老年人,失能(含失智)、高龄、独居、空巢等需要特殊关照人员逐年增多,对养老服务需求十分迫切。三是地方有需要。尽管部分地方军休机构在推进医养结合、引进养老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文件推进军休干部养老工作发展。

  问:《通知》规定可为军休干部提供哪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答:居家社区养老是军休干部的主要养老方式。《通知》从发挥军休机构统筹协调作用、鼓励成年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协调街道(社区)提供就近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明确军休机构要与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及一站式服务平台签约合作,为军休干部提供多种上门服务。充分利用军休机构用房,在军休干部集中居住区域,引入专业养老服务资源,设立日间照料室,引进老年食堂或老年餐桌,提供相应优惠服务。对军休机构用房不具备条件或军休干部分散居住的,协调对接街道(社区),帮助军休干部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资源。同时,引导成年子女与军休干部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问:在机构养老方面,《通知》有哪些举措?

  答:机构养老是军休干部的重要养老方式。《通知》明确,养老机构要落实国家关于退役军人在养老方面的优待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军休干部养老提供方便。安置人数较多的地区,可以利用规模较大的军休机构用房,与优质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建设军休干部养老机构,科学设定入住条件,为军休干部提供质优价廉的养老服务。军休机构引入的养老机构按规定享受安置地政府优惠政策。

  问:《通知》对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有哪些规定?

  答:军休干部年事已高,对医疗服务需求愈发迫切。《通知》将医养结合服务单列一条,明确军休机构在有条件的军休干部集中居住小区,积极协调综合性医院设置医疗机构,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常见病诊治、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养生等服务。具备条件的优抚医院、康复医院、疗养院可利用现有富余资源为军休干部提供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军休干部参加健康照护、补充医疗、意外伤害等适老性强的商业保险。

  问:《通知》在完善服务设施、推动智慧养老方面提出哪些举措?

  答:在完善服务设施方面,《通知》明确,要结合军休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实施,统筹推进加装电梯、信息化设施、服务场所等适老化改造,加强楼院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建成一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军休小区。军休机构用房新建、改建时,要突出适老功能,创造安全舒适的老年人活动场所。

  在推动智慧养老方面,《通知》提出,依托网络“军休所”开发应用“互联网+军休干部养老”服务模块,加强军休干部数字化培训,解决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引导社会力量为军休干部配备康复训练、行为辅助、健康理疗和安全监护等养老服务终端。

  问:军休干部中的重点对象可享有哪些特殊关爱?

  答:失能(含失智)、高龄、独居、空巢等军休干部人数逐年增多,养老服务内容、方式与一般对象有所不同。《通知》按照“普惠+优待”的原则,将这部分人员作为重点对象,提供更多精准化、人性化、个性化养老服务。明确专门建立重点对象台账,掌握养老需求,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优先优惠提供服务。对高龄的独居军休干部每天至少联系1次,为有需求的失能(含失智)、独居军休干部配备智能养老设备,实现一键报警、远程监护。协调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为失能(含失智)、高龄、重病等行动不便的军休干部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和养老照护服务。

  问:《通知》对扩大军休干部社会参与提出哪些举措?

  答:军休干部具有丰富的政治智慧、人生阅历、实践经验和群众基础,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知》着眼引导军休干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积极为社会贡献军休力量,明确继续加强军休老年大学建设,扩大教学供给,提升办学水平。建好文体活动场地,培育军休文化体育队伍,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参与率和质量。发掘整理“口述历史”,创作军休文艺精品,打造军休智库,开展常态化军休志愿服务。

 
经营者不能以“清仓”为名擅自拒绝七日无理由退货 网购遇不公平格式条款怎么办?中消协点评支招
经营者不能以“清仓”为名擅自拒绝七日无理由退货
网购遇不公平格式条款怎么办?中消协点评支招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赵文君)清仓商品是否支持七日无理由退换货?对于缺货、价格标示错误等情况,商家有权自行取消订单吗?根据近期网络购物不公平格式条款的调查,中消协22日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几类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了点评。

  远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是消费者法定权利,经营者不能以“清仓”“尾货”“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范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法律规定四类特定商品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外,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

  经营者发布的商品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消费者选择该商品提交订单并支付货款后,网络购物合同成立并生效,经营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付商品的义务,经营者以商品不能采购到货或价格设置错误为由取消订单的行为构成违约。在没有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经营者直接做“砍单”处理,消费者可以选择要求经营者继续按照之前的约定发货,在经营者已经实际无法按照约定发货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退款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对于通过实施虚假宣传等欺诈手段售卖商品的经营者,消费者有权依法向其主张三倍赔偿。“仅支持退款,不承担(支持)惩罚性赔偿”类的格式条款,明显减轻了经营者的赔偿成本,是对其违法行为的纵容,限制了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权利。对平台内经营者知假售假的行为,平台亦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协议约定依法进行处理,通过追究经营者的违约责任最大程度补偿消费者。

  经营者变更格式条款文本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进行事前公示,并采取合理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变更条款生效前,经营者应当取得消费者明示同意,否则不对消费者发生效力。经营者不能以公示或者消费者默认等形式代替消费者同意。

  一般情况下,商业广告属于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合同的部分。但如果商品详情页中对于商品的描述有明确具体的参数等内容的,则构成要约,成为合同的主要内容。例如手机销售页面中对手机性能参数、屏幕信息、系统与硬件信息等内容的具体描述,构成了消费者了解商品情况的必要信息和主要决策依据,实质上构成了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经营者在此过程中因存在宣传介绍在内容上的错误、失真并对消费者构成误导,则涉嫌构成虚假宣传。

  经营者在征求消费者是否同意接收商业信息时,应当单独获得消费者明示同意,不应在一揽子协议中默认消费者同意。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或者消费者明确拒绝的,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即使消费者同意的,经营者也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免费的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以便消费者随时拒绝接收;消费者拒绝接收的,经营者不得更换名义后再次发送。

  消费积分、代币、代金券等互联网产品及服务具有一定的财产性,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或处分,否则应当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处暑:最好新秋时
处暑:最好新秋时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8月22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街道民主村,村民驾驶农机收割高粱。处暑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事劳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罗星汉摄)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23日我国迎来处暑节气,这标志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此时节,凉意渐起,秋水潋滟,秋日的风景在广袤的大地上如水墨画般铺陈开来;辛勤的人们在田野间忙碌,为丰收努力劳作。

暑热余威 有待缓解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从立秋开始的第二个节气。“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此时溽暑行将结束,伏天已过或接近尾声,炎热日消,暑气渐退。

  专家介绍,处暑节气,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太阳辐射减弱。我国北方地区,此时“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末伏即将结束;南方地区则是“立秋处暑正当暑”,仍然处在暑热当中,“秋老虎”继续发威。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三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等地仍多降水天气,四川盆地、江汉、江南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气象专家提醒,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东北等地有较强降雨,相关地区要注意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积涝。同时,要继续关注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旱情发展动态及影响,多措并举做好高温干旱防御工作。

紧抓粮食 一刻不松


  处暑时节,不仅秋色渐浓,而且到了收获季节。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此时,不少果树挂满累累硕果,田间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也开始成熟,广大农村呈现“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景象。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秋粮面积较上年增加,目前在田作物长势总体较好,但气象灾害、病虫害等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现在距秋粮收获还有40天左右,要抓紧抓细防灾减灾工作,推动落实防控措施。

  近期南方高温天气持续,给秋粮生产带来挑战。农业农村部派出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指导推进抗灾保丰收关键措施落实。各地加强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为争取丰收奠定基础。

  当前正值南方中稻集中抽穗扬花的时期,也是抗灾减损的关键窗口期。农业农村部要求,对一些缺少灌溉和水浇条件的丘陵岗地和“望天田”,要抓好喷施抗旱保水剂、“一喷多促”等农艺抗旱措施;督促指导地方集中资源力量,调度抗旱水源,调剂调运抗旱机具、种子种苗等物资。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科技小分队作用,形成技术合力。

应时应季 共赏清秋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白天热、早晚凉,气候干燥、降水少,是处暑时节的气候特点。

  专家提醒,由于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温差出现,公众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同时,要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防止肠胃炎、呼吸道等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在饮食方面,人们应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特别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补充动物蛋白方面,除蛋、奶外,鸭肉富含营养成分,滋阴清热,生津健脾,是秋凉之始的不错选择。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此时正是郊游赏景的时节。专家建议公众适量运动,加强锻炼,以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民间素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人们感受风景的变化,分享秋天的收获。     (记者于文静)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两部门:紧盯四重点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
两部门:紧盯四重点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22日组织防汛抗旱防台风专题视频会商调度,强调要紧盯北方新一轮强降雨、部分河流超警超保、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和第9号台风来临这四个重点,加强防范应对,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

  据悉,今年7月至8月,长江流域出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降水,流域多地发生重度气象干旱且还将持续发展。据预测,未来三天我国雨区仍然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山陕区间和华北西部地区。今年第9号台风“马鞍”已于8月22日11时在菲律宾东部海域生成,预计8月25日白天在广东沿海登陆。

  第9号台风“马鞍”将影响华南地区,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22日12时针对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22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四川、重庆等地近期较为严重的旱灾,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

 
公安部:加大爱警暖警工作力度
公安部:加大爱警暖警工作力度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翟翔、熊丰)记者22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党委近日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足用活用好各项从优待警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爱警暖警工作力度。

  意见要求,要完善人民警察荣誉制度,规范晋(授)衔、授予(追授)奖励等荣誉仪式和入警宣誓、从警纪念、退休纪念仪式;完善慰问工作机制,在重要节日和烈士纪念日,对烈士、因公牺牲民警家属以及英模、伤残等民警进行慰问。

  意见要求,要加强身心健康保护,强化职业安全防护,为基层一线民警配齐配足警械装备,强化使用培训和规范管理;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和合法权益,依法严惩袭警辱警等违法犯罪行为。要科学调配使用警力,健全警力支援机制,保持队伍旺盛的战斗力。完善轮休调休机制,严格落实体检干预。

  意见要求,要积极争取卫健部门支持,确定民警紧急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畅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做好民警因公负伤医疗费保障,推动建立英烈家属紧急医疗救治机制。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中,对符合人民警察录用条件、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的公安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的公安英模子女优先予以录用。

  意见要求,要组织开展助学工程,将因公牺牲伤残民警子女、重病特困民警子女纳入各类资助项目。要严格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及时兑现烈士遗属、因公牺牲民警遗属、病故民警遗属和伤残民警各项抚恤优待待遇。

 
多地积极挖掘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多地积极挖掘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近期,全国很多地方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正在开展2022年招聘工作。“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今年多地加力挖掘岗位供给,广开基层就业门路,并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专项招聘。

多地扩大就业岗位招聘规模


  湖北某高校2022届财会专业毕业生小陈,8月以来每天都盯着学校就业中心网站和各大招聘平台,已向多个岗位投递了简历。她告诉记者,从企业到武汉、宜昌等地的事业单位,最近都在进行招聘。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疫情等多因素也带来就业压力上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扩大企业就业规模的同时,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

  通知提出,今明两年要继续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畅通政法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司法机关就业渠道,支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

  人社部等三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积极开发劳动社保、社区管理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小企业服务等岗位。

  “各地正在按照相关要求聚合资源、深挖潜力,多渠道、多领域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

  专家表示,这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也是顺应地方发展所需,为基层增加公共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人才。

  湖北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国庆介绍,湖北今年公务员招录计划9545人,全省事业单位招聘计划3.6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招募2200人,三项合计人数超过4.77万人,同比增加21.8%。

  记者从吉林省人社厅获悉,吉林省进一步扩大机关事业单位等招录规模,计划解决2万余人就业,比去年增加10%。截至目前,5000余名公务员招录已接近尾声,事业单位招聘已发布1万余个岗位,科研助理岗位、社工岗位也在持续招聘中。

  广东省今年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等岗位28.3万个,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近4万个。

  上海市要求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

  甘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甘肃省共开发各类岗位3.7万余个,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招录招聘工作。

岗位招录突出向基层倾斜


  据悉,今年各地增量岗位更多向基层倾斜。

  湖北省通过放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支持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符合本地紧缺人才目录的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同时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扩大“三支一扶”等计划招募规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医生、基层教师、社区工作者等岗位就业。

  记者从山西省委组织部获悉,该省正在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以乡镇事业编制进行招聘,为每个村及社区招纳至少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今年这项政策将覆盖全省2.3万个村及社区。

  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项基层服务项目,仅全国项目招募规模就将增至12万多人,各地实际招募规模还有所扩大。

  “从各地发布的‘三支一扶’招募岗位看,主要加大了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招募人员的力度。此外,各地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大力开发乡村振兴协理员、乡村建设助理员等岗位。”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说。

  “不断增长的社区服务新需求,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空间。”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发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岗位8.2万个,全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其中2.5万个岗位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少毕业生反映,今年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也更加注重考察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快岗位招录进度,落实基层就业待遇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地加快了公务员等公共部门岗位招录工作进度。

  近期,多省份提前公布了2022年省级公务员录用笔试成绩,从出成绩到面试的时间也大幅缩短。

  为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岗位招录采取了阶段性灵活措施。各地2022年特岗教师招聘中教师资格均可实行“先上岗、再考证”。多省份还明确,因疫情等原因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可办理退费确认手续。

  目前,安徽、贵州、江苏等省份2022年省级机关拟录用人员正在分批次公示,黑龙江等省份正针对2022年公务员招录空缺职位进行补充录用,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国办印发通知强调,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其中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河北省明确,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直接按试用期满工资确定,试用期考核合格后的级别工资提高两档。

 (记者姜琳、王菲菲、李紫薇、李双溪)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北京中小学正常开学在京高校分批错峰返校
北京中小学正常开学在京高校分批错峰返校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倪元锦)记者22日从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院校)、幼儿园将如期正常开学;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和新生报到工作。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中小学、幼儿园返京返校要求。一是开学前7天,师生员工要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烧、健康异常等情况要及时报告。二是在京外非限制地区的师生员工需提前7日返京,做好健康监测,在中高风险区内的师生员工暂不返京返校,师生员工在京满7天后方可返校。三是返校第一天,学校需查验师生员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各高校返京返校要求。一是对于在京内的师生员工,京内中高风险区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京内低风险及无疫情风险区的师生员工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返校报到。二是对于在京外的师生员工,7天内有出现本土疫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非限制进返京师生员工,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进京、返校。

 
全国89名大中小学生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全国89名大中小学生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黄玥)记者22日从共青团中央获悉,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揭晓,89名来自全国各地、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大中小学生获得表彰。

  据悉,获奖者中,有的将青春奉献在祖国西部,刻苦攻关钻研,立志保护雪域高原的生物多样性;有的积极投身国防科技事业,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有的努力用科技的力量改善更多人的生活……他们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创新风采。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共有1279名大中小学生获奖。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公布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公布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教育部22日公布了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

  根据通报,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整体画风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部分插图人物形象比较丑陋,精神风貌不佳,没有恰当体现出我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的形象。二是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插图数量过多,部分插图制作专业水准不高,个别插图存在科学性、规范性问题。三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部分插图绘制粗糙,一些线条绘制和元素选择不当,图片比例不协调。同时也发现网上传播的一些问题插图并非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全面排查整改。

  通报指出,人教社作为教材编制单位,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全面、不彻底,对教材插图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插图作者遴选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教材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格,内部纠错制度不完善,对读者意见不重视,对插图存在的问题未认真排查、及时整改。教育部教材局在组织专家开展教材审查时,指导不足、监督不够,对教材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督促不到位。

  通报指出,对有关单位及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对插图作者、设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封面设计吕旻、吕敬人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此外,按照教育部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从5月下旬启动并于日前完成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工作,将全力确保2022年9月新学期课前到书。

  教育部表示,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举一反三,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和进入校园课外读物的插图及内容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贵州:中学生返校开学
贵州:中学生返校开学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8月22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第二中学,家长陪伴初一年级新生前往报到处报名。当日,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贵州中学学生返校开学。          新华社发 (黄晓海摄)
 
内蒙古: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内蒙古: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2日电(记者侯维轶、恩浩)记者从22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感恩奋进,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内蒙古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孙绍骋表示,内蒙古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各项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10年来,内蒙古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刚迈入万亿元门槛到去年底跨过了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长到8.5万元,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完成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粮食年产量突破700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增长至全国的1/5、1/10、1/5、1/2;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口岸由12个增至20个,过境中欧班列由2013年的3列增加到去年的6100多列,始发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到去年的300多列。

  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发布会上说,内蒙古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8.7万人;居民收入增幅始终高于经济增幅,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9倍,农牧民收入增长了2.4倍。

 
甘肃榆中: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甘肃榆中: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兰州8月22日电(记者王朋)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立足当地区位优势,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逐步显现,宜居宜业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高原夏菜”成就亿元产业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400米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是蔬菜的优势产区。多年来,榆中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打响了“高原夏菜”品牌。202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6.6万亩,预计产值21亿元,已成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重要基地。

  来自广东的客商黄真喜,在榆中县从事蔬菜交易已有7年,见证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巨变。

  “现在是蔬菜产销旺季,企业每日在榆中县采购的莴笋、西芹等蔬菜超过70吨。”黄真喜一边剥着莴笋的叶子,一边向记者介绍。

  品牌响亮,来之不易。榆中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滕辉介绍,近年来,榆中县聚焦“高原夏菜”优势产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种示范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多种方式为“高原夏菜”品牌提质升级,生产的蔬菜还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现在蔬菜种植区海拔从1480米逐步提升至2800米,全县有6万多农户种菜,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蔬菜产业。”滕辉说。

探索城乡融合 共筑美好生活


  在榆中县,无人不晓李家庄村。

  这座位于榆中县城郊的昔日“土村”,如今变成集现代农业园区、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2018年,李家庄村被纳入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以来,村里发生了多个变化:“土村”成了网红景点、撂荒地成了烂漫花海、村民成了“股民”。

  村民陈吉宝说,2019年以来村民先后搬至县城的安置小区,村里还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将村民部分耕地和宅基地折价入股,耕地按照每亩年流转费1000元流转给村集体,宅基地每户按0.4亩折价入股李家庄乡村旅游合作社,年底分红。

  “这样一来,村民增收由过去单一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增加了资产性收入、入股分红收入等多种形式。”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文说,2021年李家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较2018年增加近4000元。

  近年来,榆中县聚焦农村“三变”改革、乡村旅游发展,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打造老家·浪街、素朴·李家庄等多个乡村文旅项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不仅如此,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也在进一步完善。2020年以来,榆中县对城区10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不仅改善提升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配套设施,还增加了绿化带、停车位、垃圾分类投放点等生活设施。

改旧育新 产业集聚效能渐显


  高纯金属的纯度有多高?有何用处?

  在榆中县和平镇金川科技园区,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高纯度镍、钴纯度达到6N5(即99.99995%),高纯度铜达到7N(即99.99999%)。这些都是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所需的重要材料。

  “过去,国内高纯金属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杨晓艳说,现在企业生产的高纯度镍、钴、铜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年产100吨。企业计划在“十四五”末,将高纯金属产品系列拓展到20种以上。

  新产业动能不断释放,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十二五”以来,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资8.5亿元,通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过剩产能等举措,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公司总经理王磊介绍,现在人均年产钢量由2015年的425吨,提升至2021年的1250吨,并且围绕企业上下游配套,物流运输、装备制造、焊接材料、建筑材料等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集聚效能不断显现。

  榆中县还依托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不断推动工业创新升级。目前,全县已有22家企业与47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高技能人才超过800人。

  10年来,榆中县坚持“改旧”和“育新”并重,形成了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12个门类优势产业。榆中县工业总产值已从2012年104亿元增加到2021年303亿元,年均增长12.6%,逐步构建起多元支撑、稳定可靠的工业产业体系。

 
重庆发生多处山火,正全力扑救暂无人员伤亡 两部门调度部署重庆等五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重庆发生多处山火,正全力扑救暂无人员伤亡
两部门调度部署重庆等五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重庆8月22日电(记者柯高阳、李松)记者从重庆市委宣传部获悉,8月18日以来,重庆江津、大足、铜梁、巴南等地因持续高温干旱先后发生多起山林火灾。当地迅速组织力量扑救,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截至22日记者发稿时,重庆市已调集5000余名专业救援队、森林消防、武警部队、消防救援及当地干部群众全力灭火,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航空救援总队投入7架直升机开展空中灭火,共转移群众540户1500余人。

  近期重庆市遭遇高温天气,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目前,重庆市38个涉林区县已发布森林防火封山令,严格火源管控,强化隐患排查。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22日视频调度重庆、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五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会议强调,要强化应急处置抓落实,立足极端情况,更加注重常态防控、应急响应、超常应对、安全底线,推动力量、装备、指挥“三靠前”,及时启动预案,果断响应,提高安全扑救能力。

  针对当前防灭火形势,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林草局派出联合工作组赴重庆指导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应急管理部已向15个省份下发提示函和橙色预警通报,并紧急调拨灭火物资、调派4架直升机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800多人在四川、重庆火灾现场开展扑救。

  据介绍,近期南方持续高温干旱,多地发生森林火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江西大部、湖南北部、重庆大部、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森林火险等级为三级(较高危险),部分地区为四级(高度危险)。特别是重庆、四川等地局部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林区可燃物大量堆积,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极大压力。

 
北京实施十大行动三十项任务促进残疾人更高质量就业
北京实施十大行动三十项任务促进残疾人更高质量就业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邰思聪)记者22日从北京市残联了解到,北京市近日印发了《北京市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要强化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职责,组织实施“十大行动”,搭建供需对接的助残就业服务平台,送政策拓渠道,优服务增便利,强培训提能力,重帮扶兜底线,推动就业岗位扩量提质,实现“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根据方案,北京市2022年至2024年要汇聚“四方”助残力量,深挖各类岗位资源,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残疾人组织4项助残就业行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要瞄准“四类”重点群体,精准对接就业需求,开展农村残疾人、残疾人大学生、盲人、就业困难残疾人4项就业帮扶行动,推动实现城乡之间、不同类别等级残疾人之间发展均衡、服务均等,多方聚力兜牢就业民生底线。同时,还将实施2项残疾人就业提升行动,完善残疾人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针对性丰富职业培训内容与形式,努力扩大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通过精细化的就业服务、针对性的职业培训,破解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技能不匹配等难题,努力实现岗位对接、岗位匹配。

  方案明确,要为残疾人参加招录(聘)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定期举办事业单位专场招聘会,“十四五”期间编制50人(含)以上的市级、区级机关和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国有企业要搭建助企就业服务平台,拓展就业岗位,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邮政、烟草系统要在招聘新增报刊亭负责人、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方面为残疾人提供特惠帮扶、精准指导,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

 
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2日至27日举办
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2日至27日举办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张漫子)记者从22日在京召开的2022中关村论坛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2日至27日在京举办。论坛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等板块开展130余场活动。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一级巡视员侯云介绍,经国务院批准,2022中关村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共享未来”。论坛将主会场设在国家会议中心,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等设立分会场。

  2022中关村论坛将紧密围绕北京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深化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国家级平台的目标,按照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实效性要求,呈现一场前沿科技云集、创新智慧闪耀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盛会。其中,论坛会议板块将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顶级机构、知名创新创业主体参与,共同探讨科技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新趋势。

  侯云表示,北京将不断擦亮中关村论坛这一国家开放创新的金字招牌,为全球创新创业者搭建思想交流、技术研讨与产业合作的广阔空间。

 
高温下川中丘陵秋收见闻
高温下川中丘陵秋收见闻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8月中旬,川中丘陵沟壑之间,热浪扑面。

  行走在四川安岳县思贤镇清泉村,稻田深处传来一阵阵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眨眼工夫,一大块稻田里的水稻便被收完。待收割机停在路边,村民们快速地围上去,用编织袋装好稻谷。

  清泉村里的稻田多位于沟壑之间,玉带似的农村公路穿行其间。进入收秋以来,机器逐渐成了收割水稻的“主角”。

  记者来到村民邓素英家的稻田里,七八名村民正在地里帮她一起收割水稻。他们扛起一袋袋稻谷,穿过一段小路,放到不远处的面包车上。

  “请外人还得开工资,还是大家互相帮衬更划算。”邓素英说。

  但帮法和以前不一样。邓素英回忆:“以前用镰刀割,帮一家怎么也得用两天的时间,现在人跟着机器走,一会儿就收完了。”儿女都在外地,在大伙儿的帮助下,她家当天收割3亩水稻只用了两个小时。

  在稻田边,村民蒙高敏赞同地点了点头,插话说,她还用过“打谷机”,一人弯腰用手不停地摇着把手,把手连着镶满铁丝的滚筒,另外几人把水稻一小捆一小捆地放在滚筒上“刷”。“有了收割机,最大的感觉就是没那么累了。”

  “现在种地好方便,耕地、插秧、收割都机械化了。”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如今村里还有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样样齐全,农忙时一个电话,机器就开到地里。

  记者看到清泉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衍进时,他正驾驶着收割机穿梭在一家村民的稻田里。

  几年前,从部队退伍的刘衍进选择回家,和父亲刘凡强一起开农机。刘凡强是农机教员,2013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忙时他还教外村村民开农机。

  和往年相比,今年秋收遭遇高温天气。记者在稻田里行走,不一会儿汗水就浸透了衣服。

  这也是刘衍进最难熬的时候。他早上5点多就驾驶收割机出门,一直忙到深夜才收工,有几天甚至干到了凌晨。他和合作社的另一个农机手轮换着开收割机,没一会儿就要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

  安岳县是粮食生产大县,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215.4万亩,总产量74.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四川省第二位;2022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7万亩,其中玉米58.6万亩、水稻59万亩、大豆27.2万亩。

  刘衍进说:“现在国家这么扶持农业,我们合作社肯定能越做越大。”

   (记者周相吉、张海磊、唐文豪)

       新华社成都电

 
探秘“终极疆域” 国产科研大装备赋能中国脑计划
探秘“终极疆域”
国产科研大装备赋能中国脑计划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地下一层,一台国产科研大装备——高度定制、用于脑科学前沿基础研究的3.0T磁共振系统,正在采集志愿者的脑影像。

  这是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的一部分。产学研医四方携手攻坚,首次使用国产高端磁共振赋能中国脑计划,将绘制中国首个婴幼儿动态脑图谱和发育轨迹,为儿科临床、类脑与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提供基础支撑,推动国产科研大装备产业突围与发展。

首次给中国婴幼儿的大脑“画地图”


  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被称作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婴幼儿中平均每49.5人就有1人患有脑相关疾病,如自闭症、多动症、发育障碍等;在中国,早产儿筛查异常率高达18%。但是,科学家们对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如何早发现早治疗,都一知半解。”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婴幼儿脑发育影像实验室主任张寒说。

  作为上述大科学计划的一部分,“婴幼儿脑发育队列”项目近日在上海科技大学正式开题,将聚焦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大脑结构、功能、连接的重大变化,建设中国首个0至6岁正常发育婴幼儿聚合交叉大队列,绘制中国首个婴幼儿动态脑图谱和发育轨迹,并开展前沿技术和发育机制研究。

  与成年人发育成熟的大脑不同,新生儿出生第1年大脑发育速度极快,大脑容量和形态特征快速变化,这对数据采集、成像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哪怕此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但基于成人大脑的技术对婴幼儿大脑图像的适用性也非常有限。

  精准的测量和分析婴幼儿早期脑发育图谱和发育轨迹,可以为早期识别诊断甚至治疗婴幼儿相关疾病提供关键依据。

  “医生通过行为测试,大约在2岁左右可以识别出自闭症儿童,但此时进行治疗干预已经错过了‘黄金治疗期’。我们希望通过脑发育的基础研究,更早识别、治疗这些‘未解之病’,造福更多家庭。”张寒说。

  国产大装备与国家前沿科学研究双向“赋能”


  近1000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连接……研究人脑,高清图像的数据采集是基础条件,研究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更非易事。婴幼儿易动,无法忍耐磁共振的噪声和长时间扫描,往往只有在睡眠状态才有可能采集到高质量的数据。

  “我们引入了国产科研大装备——3.0T磁共振uMR 890进行全方位扫描,装备搭载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uAIFI‘类脑’平台,不仅图像高清,还可将扫描时间节省约44%,脑结构成像噪声降低约28%至34%,极大提高了婴幼儿脑影像数据采集效率和成像质量。”张寒说。

  记者在这台定制化的国产科研大装备上看到,为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系统多个软硬件都做了个性化的调整。来自联影医疗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几乎每天都和科学家们待在一起,第一时间响应科研需求,随时进行设备的调整和升级。

  “成人扫描磁共振所使用的线圈对婴幼儿来说尺寸过大,我们就第一时间开发了婴幼儿头颈脊柱联合线圈,把线圈内径从26厘米减少到适合婴幼儿体型的18厘米,线圈更紧密贴合成像区域,扫描图像更清晰。为了让科研人员采集数据更便利,我们让线圈轴向覆盖范围更大,这样扫描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婴儿或者更换扫描线圈就能一次性完成扫描。”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说。

  产业装备仪器和基础科学“无缝”衔接,是一种双向“赋能”。据介绍,这一前沿研究项目,不仅聚焦“0至1”的原始创新,还将继续联手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公司,共同开发适用于脑智发育研究的智能化、高性能的成像设备和平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技术的发展与前沿科学研究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家重大前沿科研项目中,我们既要研究解决各种科学问题,也要带动国产设备核心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双向‘赋能’。”上海科技大学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沈定刚说。

探索产学研医四方携手攻坚


  长期以来,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的部件和整机制造被外企垄断;国产高端设备支持前沿科学领域研究,更是难上加难。此次使用的3.0T磁共振科研装备,因全面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部件技术,曾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从基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走到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再从产业技术反哺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是产学研医四方的携手,企业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医院深度合作,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进行协同创新。”张强说。

  “我们很希望这个模式可以复制。”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说。2021年,上海市科委牵头,正式启动“探索者计划”,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出资与政府联合设立科研计划,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在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推动自主创新。

  “人脑的运作机理是什么?特定脑疾病是发生什么病变引起的?人脑的结构如何为人工智能算法赋能?这是中国脑计划的特色。”沈定刚说,希望通过研究,不仅能够在脑科学领域取得激动人心的发现,还能为国产大装备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提供契机,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国脑计划”。

     (本报记者周琳、孙青)

 
第二次青藏科考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
第二次青藏科考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张泉)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地质构造等关键科学问题,深刻揭示高原变化机理;围绕生物多样性、碳循环、高原人口健康等时代命题,持续提出发展建议;有力服务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

  记者从8月19日举行的青藏科考老中青科考专家对话座谈暨青年学术交流会上获悉,第二次青藏科考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提出了一批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科考方案。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说,在冰川变化、生态研究等领域,我国已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随着研究的推进,相信我们会在国际上展示更多新发现和新进展,将在相关科研领域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

  据悉,第二次青藏科考中,一批青年科考队员脱颖而出,他们秉持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精神,不惧艰苦条件和危险因素坚持探索,在“变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青藏高原水汽三维传输与浮空艇体系化综合垂直观测”“大气氧化性不确定性与大气活性氮”“青藏高原腹地古人类活动与适应”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面向未来,全体科考队员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持续提升科考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努力打造基础学科的中国学派。”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哪些动物更能适应气候变化?
哪些动物更能适应气候变化?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动物们能否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一项针对陆生哺乳动物的新研究发现,与老鼠等一些寿命短、后代多的动物相比,美洲驼、非洲象等寿命长、后代少的动物更不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伤害。

  丹麦和挪威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生物学期刊《电子生命》上介绍,他们分析了全球157种陆生哺乳动物至少10年的种群波动数据,并将它们与收集动物数据时的天气和气候数据进行了比较,借此了解动物如何应对极端天气。

  结果发现,当极端天气来袭时,非洲象、东北虎、黑猩猩、美洲驼、灰熊、美洲野牛等寿命长、后代少的动物更不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而一些老鼠、北极狐、北极地松鼠等寿命短、后代多的小型动物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

  研究认为,大型长寿动物能够更好地应对长期干旱等条件,其生存、繁殖和养育后代的能力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更小。例如,它们可将精力投入到一个后代身上,或在条件具有挑战性时等待更好的时机繁殖。相比之下,小型且短命的动物在长期干旱等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因食物迅速减少等因素出现种群急剧下降。不过,当条件改善时,这些繁殖能力强的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快速反弹。

  研究人员特别指出,动物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并不等于灭绝风险,在评估物种灭绝风险时,栖息地破坏、偷猎、污染、入侵物种等因素也需考虑在内,这些因素对物种灭绝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气候变化。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动物正在以及将如何应对持续的气候变化,进而有助于预测整个生态系统将因此发生何种改变。

 
谁杀死了褐头山雀
谁杀死了褐头山雀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它们白色脸颊上顶着褐黑色的“帽子”,它们频繁发出声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它们身形娇小且行动敏捷,它们经常出没在潮湿地区的柳树丛中,它们组建一夫一妻制“家庭”生儿育女,它们对巢穴的要求苛刻……它们是褐头山雀——英国目前生存“最受威胁”的留鸟。

  据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介绍,过去50年,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生活在英国的褐头山雀数量锐减了94%。这个夏季,罕见高温天气进一步加剧英国褐头山雀的生存威胁。

  建造于煤矿遗址的英国费尔伯恩·英斯自然保护区是褐头山雀中意的栖息地。在这个水域开阔、芦苇丛荡漾、草地和树林随处可见的地方,褐头山雀有一大群热闹的邻居:麻鸦的脾气难以捉摸,翠鸟的服饰色彩斑斓,苍鹭的姿态霸气十足,穿流而过的鱼儿是趴在木桥上的儿童游客喜爱的玩伴,保护区工作人员每年还会给这里带来蝴蝶等新成员。

  今年夏季,罕见高温天气让这个原本潮湿的区域遭遇凶险的野火。一场突发野火让费尔伯恩·英斯保护区16公顷生态丰富的林地几乎消失殆尽,这相当于大约20个足球场的面积。火焰和烟雾不仅吞噬了包括褐头山雀在内的众多生命,更毁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许多长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同样付之一炬。保护区地下储存的煤炭使火灾的破坏性加倍。土壤在大火熄灭数天后仍如同篝火余烬般闷烧,并将其原本已“锁住”的碳释放到大气中。对于存活下来的动物,繁殖和觅食变得更艰难。

  手捧烧焦的鸟头骨,费尔伯恩·英斯保护区负责人汤姆·哈曼指出,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树冠下的植物异常干燥,并使林地的草变成易燃物,极易引发火灾。这场野火造成的“后果是毁灭性的”,让这个栖息地某些方面的修复工作“倒退大约30年”,更糟糕的是对生态至关重要的一些土壤将无法修复。“非常明确的迹象显示,我们正面临气候危机”。

  费尔伯恩·英斯保护区的灾难场景并非独一无二。有关数据显示,这个夏季,英国各地火灾导致的严重破坏是季节平均水平的4倍。火灾不仅使野生动物失去生命,还对房屋、商店和公共场所造成破坏。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评论说:“这是一个明确的提醒,气候变化的毁灭性影响就在我们家门口。”

  不仅英国,欧洲大部分地区近期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热浪侵袭,不少地区创下历史最高气温纪录。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正遭遇严重旱情,当地动植物、生态环境以及本就艰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受到严重冲击。

  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分支干涸的河床上羊群已可穿行,幸存的水禽只能在匈牙利韦伦采湖龟裂的土壤缝隙寻找水源,数十只鹿在西班牙南部的巴萨山脉自然公园里死去,数百只青蛙因为法国彼得吕斯湖的干涸窒息而死……“然而,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法国生物多样性办公室主任让-诺埃尔·里费尔警告说,2022年很可能是水生和陆生物种死亡率过高的“里程碑式年份”。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变化学教授科琳娜·勒凯雷对新华社记者说,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广泛,气候变化的速度比人类社会的适应性行动要快。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正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三重危机,这些危机交织叠加。地球是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施加的任何压力都会波及其他领域。”

  兰贝蒂尼指出,应对全球性问题,人类必须团结携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需要通过协调一致的行动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损失的共同计划下真正走到一起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费尔伯恩·英斯保护区烧焦的土壤上,褐头山雀遗留的一根白色羽毛格外触目。兰贝蒂尼说:“过去几十年间,自然环境损失良多,今天仍在继续。我们需要终止这种状态并逆转,通过保护自然,才能有效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未来,这是双赢局面。”

 (记者郭爽 参与记者:陈浩、陈文仙)

   新华社伦敦8月20日电

 
美政府对猴痘疫情防控不力遭批评质疑
美政府对猴痘疫情防控不力遭批评质疑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洛杉矶8月21日电(记者谭晶晶)近期,美国猴痘病例数持续激增,截至目前已报告超过1.4万例确诊病例,病例数居全球之首。美国政府本月初宣布猴痘疫情为该国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不少公共卫生专家警告相关形势恐不乐观。美国舆论批评,美政府仍在重复新冠疫情期间犯过的错误,暴露公共卫生政策的失败。

  5月18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门报告今年美国的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此后3个多月时间里,猴痘病毒迅速传播至全美各地。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美国已累计报告14115例猴痘病例,其中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是报告猴痘病例数最多的3个州,纽约州病例数达2744例。各地报告病例数还在不断增加。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指出,由于检测能力不足,美国实际猴痘病例数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大部分疑似患者未得到及时检测,可能将病毒传给更多人。专家说,美政府正在犯下与新冠疫情出现时同样的应对不力错误,在病例数据采集、检测和疫苗方面都处于落后和混乱状态。

  美国舆论认为,继应对新冠疫情不力之后,美国政府应对猴痘疫情依然不力,彻底暴露美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失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18日报道说,猴痘疫情是对美国公共卫生系统的一项测试,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波士顿环球报》网站近日刊文称,美国公共卫生官员和政界领导人应对猴痘疫情重复着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时的几乎每一个错误:检测能力不足、疫苗分发低效、感染者就诊面临重重困难、政府欠缺与民众的沟通等。

  美国政府18日表示,已向各地分发近100万剂“吉尼奥斯”猴痘疫苗。但《纽约时报》披露,专家预计当前控制疫情需350万剂疫苗。

  面对疫苗供应窘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9日紧急授权猴痘疫苗新接种方案,接种方式由皮下注射改为皮内注射,每次注射所需疫苗剂量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美国舆论指出,这清晰地表明政府没有足够疫苗来应对猴痘疫情。这一新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发争议。路透社报道,“吉尼奥斯”猴痘疫苗生产厂商丹麦药企巴伐利亚北欧公司对新接种方式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认为其缺乏数据支持,且有证据表明皮内注射方式可能导致副作用增加。

  《华盛顿邮报》17日刊文指出,美国政府应对猴痘疫情时接连犯错,如猴痘疫苗和治疗手段供应不足、检测能力受限、降低疫苗注射剂量引发疫苗生产商不满等等,这些错误加剧了本已严峻的猴痘疫情形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称,尽管美国政府正在加大猴痘疫苗供应,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疫苗主要提供给了猴痘感染高风险人群。

  此外,美国疫情相关数据的缺乏也备受诟病。美国沃克斯网站日前刊文称,缺乏准确数据是美国应对猴痘疫情和新冠疫情过程中犯下的相同错误之一。应对任何疫情都要以获取准确数据为基础,但美国长期以来支离破碎的卫生系统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新冠疫情下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新冠疫情下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这种模式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既让企业能按需培养未来员工,也让学生能在培训后对口就业,是支撑德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新冠疫情对“双元制”模式造成一定冲击,德国政府为此出台政策加以应对。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数字技术将在未来职业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所谓“双元制”教育,“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培训企业。接受这种职业教育的学生要与培训企业签订合同,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当“学徒”,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两年至三年半内完成培训,毕业时参加评估考试,通过后将获得由相关行业协会颁发、全国承认的执业资格证书,随后进入之前受训企业或其他同类企业工作。目前,德国共有320多个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

  早在1969年,德国便出台了《职业教育法》,该法与其他相关法规一起,为如今的“双元制”模式奠定了制度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德国与时俱进,又引入了“专业学士”“专业硕士”等学位制度,旨在强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等值对应,增强职业教育的大众认可度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德国前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曾指出,得益于“双元制”模式,德国的青年失业率低于欧盟其他国家。优秀的“学徒”在18岁或19岁时就可以成为正式的商人或熟练的工人。“今天的‘学徒’就是明天的专家,他们是德国最大的优势之一。”

  但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主席弗里德里希·胡贝特·埃塞尔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指出,受不同职业发展前景、收入潜力、职业形象等因素影响,某些时间或者情形下,德国“双元制”模式也会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即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学生,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岗位。

  新冠疫情也为德国“双元制”模式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开始削减培训名额,另一方面,符合条件的学生更倾向于进入被认为“抗风险性”更高的高等院校学习,这导致德国的职业教育规模出现萎缩。

  德国政府今年5月发布的《职业教育报告2022》显示,去年德国新签订职业教育合同约47.31万份,同比增长1.2%,但仍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此外,还有约6.32万个职业培训名额空缺,约2.46万名职业教育申请学生未获得岗位,供需不匹配问题依然突出。

  德国教育和研究部长贝蒂娜·施塔克-瓦青格在报告发布后表示,新冠疫情对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影响明显。尽管2021年的初步复苏迹象让人鼓舞,但没有资格证书的学生仍有很多,企业在填补培训名额空缺方面面临更大挑战。她呼吁各方进一步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参加职业教育,因为这事关个人的受教育机会和德国未来的技术劳动力。

  据了解,疫情暴发后,德国政府推出一系列资助计划,支持企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计划。2022年5月,在德国各级政府、企业、工会联合举办的“夏季职业培训”推广活动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双元制’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代表着良好的职业机会和工作前景,也代表着进步和尊重。它确保了企业、接受培训者以及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埃塞尔在文章中指出,新冠疫情在冲击展会布展、酒店餐饮、商务出行、固定场所贸易等行业的同时,也使在线贸易、信息技术、虚拟会议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而这种新经济结构预计会在疫情结束后继续维持。因此,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将取决于培训企业如何适应经济技术变革、技术性工作的日益数字化以及社会各领域的媒介化,并将这些变化纳入培训中。    (记者张毅荣)新华社柏林8月22日电

 
旅美大熊猫幼崽“小奇迹”两岁了
旅美大熊猫幼崽“小奇迹”两岁了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华盛顿8月21日电(记者孙丁、熊茂伶)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21日为大熊猫幼崽“小奇迹”庆祝两岁生日。

  记者看到,熊猫馆里挤满了前来给“小奇迹”过生日的粉丝和游客,许多人穿戴着印有大熊猫图案的服饰以及有“小奇迹”头像的胸章,还有人为了占个好位置特意起了个大早。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熊猫资深粉丝热情洋溢地教身边的小朋友“小奇迹”名字的中文发音,还说自己多次去中国看大熊猫。

  饲养员们专门为“小奇迹”制作了营养美味的冰冻果蔬蛋糕,蛋糕正面的红色数字“2”十分醒目,蛋糕周围点缀着红薯、苹果、胡萝卜、梨、甘蔗、香蕉和竹子。

  上午9时许,“小奇迹”在欢呼声中亮相,它不急不慢踱步到蛋糕旁开始享用,观众一边齐声唱起生日歌,一边用手机记录这一珍贵时刻。

  “小奇迹”憨态可掬,融化了所有人的心。

  华盛顿市居民基尔斯滕拍下“小奇迹”吃蛋糕的瞬间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基尔斯滕还不忘称赞“小奇迹”的母亲“美香”,感谢它生下“小奇迹”。

  “美香”上个月庆祝了24岁生日,“小奇迹”的父亲“添添”将在本月27日迎来25岁生日。

  2000年,“美香”和“添添”赴美,“美香”旅美期间先后诞下4只健康大熊猫幼崽,其中“泰山”“宝宝”和“贝贝”均在4岁时被送回中国。

 
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开设阅览室纪念华裔作家张纯如 “她把中国抗日血泪史介绍给全世界”
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开设阅览室纪念华裔作家张纯如
“她把中国抗日血泪史介绍给全世界”

( 2022-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旧金山8月21日电(记者吴晓凌)20日,位于美国旧金山市中心的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的阅览室开设仪式。

  张纯如是让西方社会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著名作家。1997年,她以英文写作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轰动西方社会。她还是《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这两本日记与她所著的作品成为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暴行的铁证。

  阅览室位于纪念馆三层,被命名为“一个人的力量”。“这是纯如一生的信念,也是她践行一生的写照。”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说。

  纪念馆发起人、旧金山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方李邦琴女士在致辞中说,张纯如把中国抗日的血泪史介绍给全世界,她是我们最尊敬的女士之一。方李邦琴表示,必须永远铭记用鲜血书写的历史,这是她7年前捐赠、建立海外首座抗战纪念馆的初衷。

  很多外国民众对中国抗战历史缺乏了解。纪念馆开馆7年来,借助实物展品、图文和音视频等方式,向旧金山当地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国抗战史实,揭露侵华日军暴行,回顾中美并肩抗击侵略者的历史,影响深远。

  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会长张蓝真说,张纯如让西方社会广泛了解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浩劫,做出的贡献是无价的。“我希望可以成为纯如身后的一个脚印,也希望我们身后有更多的脚印,坚持她的信念。”张蓝真还担任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主席。她说:“正是这种力量感染、鞭策着我们一往无前。我们一定要伸张正义,让日本政府向受害者正式道歉和赔偿。”她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海外华侨华人都与祖国血脉相通、荣辱与共。旧金山湾区各界华侨华人已经连续25年举行“南京祭”活动,悼念惨遭日军屠杀的死难同胞,呼吁全人类牢记历史教训,维护世界持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