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06版: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07版:新华深读

08版:新华国际

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李克强作出批示
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
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李克强作出批示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并委派国务院领导同志赴广西梧州指导工作,3月24日又专门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31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应急处置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24日重要指示中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交通、建筑、煤矿等方面安全事故多发,特别是“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强调,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从实际工作看,仍有一些地方和行业安全责任没有压紧压实,工作措施没有抓实抓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对在安全生产上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出问题的,要严查严处、严肃追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靠前协调,其他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各自岗位的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到基层一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在全国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有力措施清除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深刻汲取近段时间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治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坚决严惩矿山、危化、建筑、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强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集中攻坚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加快重大安防工程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对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安委会主任刘鹤在会上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王勇、赵克志出席会议。
 
  会议部署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条措施,主要包括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立即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坚决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以及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防范化工产业承接地安全风险。各级领导干部严格履责、分兵把口,切实抓具体、抓扎实、抓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三个必须”要求,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及时明确职责、主动担当履责。要立即深入扎实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列出清单、明确要求、压实责任、限期整改,严厉查处违法盗采、瞒报事故等严重违法行为,尽快扭转事故多发局面。
 
  应急管理部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近期全国安全生产情况。贵州省、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8年前,我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方的这一愿景至今未改变,当前形势下更有现实意义。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础,中方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贯,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
 
  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要带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思维复活、反对制造“新冷战”,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习近平指出,中欧要做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以中欧开放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欢迎欧洲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希望欧方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发展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性的环境。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探索中国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同欧盟“开放性战略自主”经贸政策的契合点。
 
  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以中欧团结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合作,携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欢迎欧方支持和参与全球发展倡议。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的重要一极力量,欧方高度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重视发展对华关系。长期以来欧中关系都是互利共赢的,双方都致力于捍卫和平,维护多边主义。当前国际形势下,欧中加强对话合作非常重要。欧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期待同中方坦诚交流,延续欧中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愿同中方持续深化经贸、投资、能源、绿色发展等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欧方愿为中方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提供支持合作。
 
  双方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意见。欧盟领导人介绍了欧方有关乌克兰危机的看法和主张。
 
  习近平强调,中方对乌克兰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深感遗憾。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习近平阐述了对当前形势下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几点意见:
 
  一要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支持欧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所作努力,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劝和促谈作用。和谈是避免局势紧张升级的唯一可行途径。国际社会要继续为俄乌谈判进程创造条件和环境,为政治解决开辟空间,不能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二要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提出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六点倡议,已向乌方提供多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向接受大量难民的欧洲国家提供了物资。中方愿同欧方保持沟通,共同预防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三要构建欧洲和亚欧大陆持久和平。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治本之策是照顾有关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时代发展到今天,不能再用冷战思维来构建世界和地区安全框架。中方支持欧洲特别是欧盟发挥主导作用,支持欧俄美及北约开展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四要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乌克兰危机要妥善处置,但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更不能让各国老百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保持清醒冷静。现在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长期努力形成的构架,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方要珍惜这个成果,不能轻易冲击现有世界经济体系,更不能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发世界金融、贸易、能源、科技、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严重危机。很多人十分担心,目前这样的局面可能使国际经济合作几十年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如果局面继续恶化下去,估计事后恢复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欧要致力于管控局势,防止危机外溢,特别是要维护世界经济体制、规则、基础的稳定,增强人们的信心。双方可以就此开展协调和合作。
 
  双方领导人认为,此次会见开诚布公、坦诚深入,增进了相互了解,也达成了不少共识,同意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协调合作。
 
  杨洁篪、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习近平倡导的安全观为破解世界和平赤字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
人间正道是沧桑
习近平倡导的安全观为破解世界和平赤字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韩冰、郑汉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放眼全球,欧洲大陆重燃战火,乌克兰危机牵动世界,大国关系面临挑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人类社会亟待通往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世界的清晰路标。

  越是风云变幻、明晦难定的时代,越彰显伟大思想拨云见日的力量。面对全球和平赤字不断扩大,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更加闪耀真理光芒,彰显时代价值,为各方共同推动历史车轮向着正确轨道前行提供宝贵指引。

为破解和平赤字贡献中国智慧


  乌克兰危机爆发引发全球关注。对这一全球热点问题该怎么看?世界又该怎么办?从2月25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到3月8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再到3月18日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问题关键所在——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秉持这一安全观,解决乌克兰危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要“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

  客观公正、冷静理性,这就是中国态度!劝和促谈,心念苍生,这就是中国担当!

  平衡公允的中国立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柬埔寨首相洪森……多国领导人在和习近平主席通话时,一致对中方主张表示认可。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对新华社记者说,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令人钦佩”。

  时光回到2014年。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为促进亚洲和平与发展事业,提出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此后,习近平主席在诸多国际场合多次倡导并不断发展这一安全观。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国际刑警组织第八十六届全体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2019年中法全球治理论坛、2020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2022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如蓬勃的朝阳,照亮天空;又如和煦的春风,送暖人间。

  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安全观为世界指引一条通往持久和平的康庄大道。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说,中国提出的安全观对保持地区长远稳定“非常有利”。多国人士不约而同表示,这一理念为破解国际关系中广泛存在的“安全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

  它启迪世界,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须系铃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安全应该是包容的”,应该把地区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

  它启迪世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地区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如何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威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它启迪世界,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它启迪世界,“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与大众传媒大学教授图尔苏纳利·库兹耶夫说,这是中国在安全领域为世界贡献的独特智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埃及《今日埃及人报》董事长、国际问题资深专家阿卜杜勒-莫内姆·赛义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感慨:“这样的安全观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的。”

为凝聚和平力量践行中国担当


  战火纷飞时,来自中国的儿童奶粉、棉被、睡袋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一批批送到流离失所的乌克兰民众手中;凛冽寒冬中,阿富汗的难民收到中国援助的粮食、毯子、衣物、药品……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树立起大国典范。

  守护和平的中国强音铿锵有力。在阐释中国将如何与其他国家相处时,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拓展同各国友好合作,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阐明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在阐述中国践行使命担当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的声音正气浩然、掷地有声!

  履行国际责任的中国行动扎实坚定。从积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到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再到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强大动力。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让-皮埃尔·拉克鲁瓦说,中国在提高维和影响力和绩效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的中国立场一以贯之。为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积极劝和促谈,呼吁“克服困难谈下去,谈出结果、谈出和平”;对朝核问题,中国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关切,聚焦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在伊核协议恢复履约谈判关键阶段,中国协调各方保持定力,凝聚共识……

  在卫生、气候、数字、反恐等多个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贡献有目共睹。全力驰援多国抗疫,践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迄今已向国际社会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制定相关行动方案;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方案;积极推进国际反恐合作,提出坚持标本兼治、反对“双重标准”等原则。

  在携手谋发展、一起向未来的道路上,中国不仅经过自身不懈奋斗,彻底摆脱绝对贫困,还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中国的经验、技术、资金助力多国民众走上自强致富的道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出全球发展倡议,梦想成真的故事不断激励人心,互联互通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多动力,通过助力发展夯实世界和平之基。

  秉持正确义利观、坚持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人类实现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道路上镌刻下新路标,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点亮和平的希望之光。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说,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包括安全观在内的一系列倡议和主张“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方向”。

为共建美好未来开辟人间正道


  世界事务纷繁复杂。历史因素和现实状况的交织、意识形态和实际利益的纠葛,常常导致安全问题棘手难解。个别大国为了自身霸权私利,翻云覆雨、兴风作浪,让本来就问题缠身的世界雪上加霜。

  编织谎言肆意抹黑他国、制造“莫名恐惧”,执意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把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霸权势力的种种行径毒化国际关系氛围,加剧冲突紧张,为全球发展“挖坑”“埋雷”。

  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将全球化“武器化”,把小国当枪使,让小国民众承担地缘对抗的代价和伤害,自身隔岸观火,大发战争财……煽动分裂对抗、制造阵营对立的错误行径,动摇世界和平根基。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完全被摧毁了!”“美国和北约借人权和自由的名义行动,但它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侵犯人权和自由”“美国霸权声称‘做善事’,实际上在剥削和掠夺”……叙利亚、阿富汗、古巴等世界多国人民发出的控诉与呐喊深刻表明,霸权逻辑不得人心!

  时代呼唤新理念。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事实证明,坚持遵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通过在平等与尊重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往往能一步步化解危机,解纷止争。

  在处理南海问题时,中国倡导并遵守以“平等相待、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为主要内涵的“亚洲方式”,推进与其他相关国家一起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动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使南海局势实现总体稳定。

  对于中东问题,中方倡议设立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探索由中东地区国家以中东的方式解决矛盾和纠纷。中国在中东地区从不谋求任何私利,不划分势力范围,不参与地缘争夺,愿同中东国家开展南南合作,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得到地区国家广泛认可和赞赏。

  上合组织、亚信等区域组织或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围绕热点问题管控、区域安全合作等加强政策协调,推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与对话机制,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注入更多动力,为深化地区安全合作贡献强大力量。

  实践表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科学、公正、有效、管用。几内亚政治学会主席卡比耐·福法纳说,这一安全观必将有力促进国际和平稳定。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符合实现世界普遍、持久安全的内在深层逻辑,体现着天下一家、和衷共济的人间正道,顺应国际社会普遍的人心所向,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绽放愈加耀眼的光芒,为保障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愈加强大的动力。(参与记者:唐霁、吴丹妮、郑扬子、杜鹃、许凤)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十年植树,总书记赋予绿化新内涵
十年植树,总书记赋予绿化新内涵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就开展义务植树、加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3月30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讲话中出现了一个新表述——“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十年坚持植树,总书记对植绿护绿爱绿赋予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深化。

  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义务植树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项全民运动的诞生,与1981年发生的一场特大洪灾有关。当时的专家论证认为,洪灾与长江、黄河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有关。那时人们赋予义务植树的期待,更多是水土保持,是补上生态欠账、补齐生态短板的被动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义务植树作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在2017年3月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说。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老百姓身边可知可感的绿色也更多了,“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

  要从“量变”走向“质变”,需要进一步主动转变发展方式。

  去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指出,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今年他再次提出,“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双碳”背景下,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双碳”目标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总书记强调“碳库”,意义不言而喻——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总书记从关乎生态成效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草原与森林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要弘扬塞罕坝精神,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去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精神传承需要代代相传。

  每年植树活动,都少不了少先队员的参与。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义务植树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十年植树,总书记亲自动手、率先垂范,凝聚起亿万人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磅礴力量。

    主笔:胡璐、黄玥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推动阿富汗和平稳定发展 支持阿人民开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向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发表书面致辞引发多国人士共鸣
推动阿富汗和平稳定发展 支持阿人民开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向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发表书面致辞引发多国人士共鸣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31日向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发表书面致辞。多国专家学者表示,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是全体阿富汗人民的期盼,也符合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为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注入强劲动力。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副教授肖阿兹姆·索扎马诺夫说,习近平主席在向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书面致辞中强调,阿富汗邻国要各尽所能,凝聚共识,协调配合,支持阿富汗人民开创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阿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注入强劲动力。索扎马诺夫表示,在解决阿富汗问题过程中,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劝和促谈,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广受阿邻国欢迎和称赞。

  阿富汗国防大学退休教授阿卜杜勒·加法尔说,他感谢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阿富汗邻国要支持阿富汗人民开创美好未来。主办第三次阿邻国外长会是中国支持阿人民的最新举措。他说,中国一贯尊重阿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尽力帮助阿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在阿问题上长期以来都是言行一致,同时,阿人民目睹了西方国家对阿政策的“双标”。

  阿富汗《喀布尔时报》评论员赛义德·纳吉布拉·海德里指出,中国长期以来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与安全,此次由中国主办的阿邻国外长会是一个新的机遇,可以鼓励阿富汗邻国增加投资,帮助受贫困问题困扰的阿富汗走向光明的未来。

  哈萨克斯坦“社会工程”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穆卡诺夫说,中国高规格主办第三次阿邻国外长会,体现出中国倡导阿邻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立场和中国对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负责任的担当。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积极贡献力量,是中方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和具体体现。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主张,有助于实现阿民族和解和国内团结,也有助于探索符合阿自身国情、顺应时代的治理模式。

  巴基斯坦前驻阿富汗大使鲁斯塔姆·沙阿·莫赫曼德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的主张非常重要,阿实现安全与稳定对各方都有利,阿邻国应加强合作,扩大对阿富汗的支持。巴基斯坦将努力帮助阿恢复经济建设。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阿重建和发展有助于周边地区稳定,有助于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上海合作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以及阿邻国更熟悉和理解阿富汗的需求,地区合作应在阿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期待阿邻国不断鼓励和支持阿参与地区合作以推动经济发展。

  卡塔尔文化中心研究部主任纳迪娅·阿勒穆迪哈克说,美军撤出后阿百废待兴,遭受苦难的阿富汗人民应得到国际社会帮助。只要有国际社会的帮助,阿人民实现重建美好家园的愿望就不会遥远。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德烈·卡赞采夫说,中国对维护中亚地区和平与经济发展发挥很大作用。中国支持阿富汗实现民族和解,通过经济合作方式促进地区稳定,推动各方加深理解、寻求共同方案。

  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黄日涵说,阿富汗局势稳定不仅有助于其自身发展,也有助于周边国家营造良好的地区环境。阿邻国和国际社会给予阿更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支持非常重要,帮助阿实现战后重建、促进阿经济复苏将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稳定。

  (参与记者:史先涛、谢琳、蔡国栋、杨元勇、蒋超、张继业、余谦梁、郑世波、李奥)

 
推动凝聚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的国际共识 专家解读习近平主席向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发表书面致辞
推动凝聚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的国际共识
专家解读习近平主席向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发表书面致辞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马卓言、董雪、岳媛媛)“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阿富汗,是全体阿富汗人民的期盼,也符合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3月31日,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安徽屯溪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倡导阿富汗邻国要各尽所能,凝聚共识,协调配合,为各方形成合力、帮助阿富汗实现长治久安指引方向,为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注入了强劲动力。

“山水相连、休戚与共”


  “大家是命运共同体,也是安全共同体。关键时刻应该共同发挥作用,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稳定。”

  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领导人阿富汗问题联合峰会上提出3点意见建议:推动阿富汗局势尽快平稳过渡;同阿富汗开展接触对话;帮助阿富汗人民渡过难关。此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上,习近平主席更以“山水相连、休戚与共”形容各国同阿富汗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再次强调‘命运共同体’,凸显了中国等周边国家帮助阿富汗走向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重要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表示,阿富汗是与会多国的邻国,也是多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下的重要伙伴,不仅在地理上与各国山水相连,更与各国构成了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没有阿富汗的和平就无法形成稳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阿富汗临时政府上台、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迎来了实现民族和解、构建包容性政府的窗口期。此次外长会在阿富汗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举行,时机特殊,意义重大。

  邻国外长会之外,中方此次还主持召开“阿富汗邻国+阿富汗”外长对话以及阿富汗问题“中美俄+”磋商机制会议。

  “协调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于增进国际社会同阿富汗之间的相互了解,强化周边国家同阿富汗的纽带。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邻为伴,才能进一步发挥机制的独特作用。”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说。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致辞中,习近平主席重申中方立场:中国一贯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致力于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发展。

  阿富汗形势剧变以来,中方同阿富汗有关方面保持接触,积极推动国际协调,帮助阿富汗维稳防乱。目前,中方已向阿富汗提供了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的人道援助,包括粮食、医药、疫苗、越冬物资等,自去年8月以来陆续运抵并交付,并安排36架次包机进口阿松子。

  “阿富汗朋友常说,中国是唯一没有伤害过阿富汗的大国。”李永全表示,尊重阿富汗人民作出的自主选择、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原则,中方从不干涉阿内政,从不在阿谋求任何私利,从不寻求所谓势力范围,树立了与邻为善的典范。

  分析人士指出,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自去年9月创立以来,有效发挥邻国优势,为阿富汗局势平稳过渡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推动机制的形成运作,用行动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风范。

  鼓励支持阿富汗广泛包容建政、温和稳健施政,推动国际社会各双多边涉阿机制协同增效,反对人道援助政治化,坚决打击各类极端恐怖组织,标本兼治解决难民和毒品问题……此次会议期间,中方提出各邻国携手助力阿和平发展的系列举措,得到与会各方一致赞同。

  “可以看出,中国倡议相当具有代表性,引发与会邻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李自国认为,阿富汗由乱及治的进程仍面临人道、经济、安全等多重挑战,中方提出的建议切中问题要害,有助于推动阿早日实现稳定发展,推动实现本地区持久安全和发展繁荣。

“凝聚共识,协调配合”


  “阿富汗邻国要各尽所能,凝聚共识,协调配合,支持阿富汗人民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书面致辞中指出。

  此次与会各方达成八个方面共识,包括支持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国家命运,呼吁阿方通过对话协商实现民族和解和国内团结,支持阿经济社会发展,反对制裁和施压等。针对美国通过国内法令将阿富汗资产任意分配甚至据为己有,致使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与会各方一致敦促美西方切实履行对阿富汗重建发展首要责任,尽快归还阿富汗人民财产,反对在阿制造乱局、祸害地区的图谋。

  “在阿富汗百业待兴的关键时期,个别国家的行为对阿富汗人民是极不负责任的。此次会议对外发出了阿富汗邻国正义的呼声。”李永全说。

  此次会议还发表了《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联合声明》和《阿富汗邻国关于支持阿富汗经济重建及务实合作的屯溪倡议》,宣布启动阿富汗特使定期会晤机制,建立政治外交、经济人道、安全稳定三个工作组。

  李自国认为,外长会达成的丰硕成果表明,周边国家对帮助阿富汗和平重建有着广泛共识,阿富汗可以在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逐渐走向繁荣。

  “阿富汗问题的形成因素复杂,如今还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大力帮助。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为解决阿富汗问题提供了钥匙,为国际社会各关切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李自国说。

 
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强调 加强对话协调深化务实合作 维护和平安宁稳定世界经济
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共同主持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强调
加强对话协调深化务实合作 维护和平安宁稳定世界经济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会晤通过视频方式举行。
 
  李克强表示,中国和欧盟分别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联合体。一个稳定的中欧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中方始终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重视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习近平主席将同两主席举行会见。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中欧双方增进理解和互信,加强对话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妥处矛盾分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中欧共同的努力和贡献。希望通过此次会晤发出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双方合作积极推进的信号。
 
  李克强强调,中欧互为最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当前形势下,对话合作仍然是中欧关系的主导面,互利共赢仍然是中欧合作的主基调。中方建议双方依托现有对话机制,在疫情防控、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政策协调,打造合作新亮点。共同维护能源、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应对风险挑战,助力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
 
  李克强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希望中欧坚持双向开放,不断扩大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也希望欧方为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发展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和中国都是多边体系的重要成员,中国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双方应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坚持多边主义,确保世界和平稳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欧方愿同中方在抗疫、经贸、投资、地理标志保护等领域密切合作,拓展数字经济、能源转型、网络安全、人道主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欧方期待《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成功。
 
  欧方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和立场。
 
  李克强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强调中方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包括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矛盾和冲突。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同包括欧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尽快缓和局势,停火止战,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让和平早日回归。
 
  双方还就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肖捷、何立峰出席。
 
汪洋强调发挥好专项民主监督独特优势 助力长江流域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
汪洋强调发挥好专项民主监督独特优势
助力长江流域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主持会议。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万鄂湘、陈晓光、郝明金、蔡达峰、陈竺、万钢、武维华、苏辉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欧阳昌琼先后发言。

  汪洋指出,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是中共中央交付给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的重要政治任务。一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思想高度重视,统筹资源力量,通过有关地方组织开展定点调研、特邀专家学者开展随机调研、运用视频网络开展远程调研,注重面上分析与点上剖析相结合、公开察看与暗中查访相结合、实时监测与适时回访相结合,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和真实情况,及时向中共中央、对口省市和有关部门反映监督建议,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参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开局良好。

  汪洋强调,做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民主监督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把握民主监督性质定位,以监督视角、专业水准和严实作风,摸实情、建真言、谋良策,真正体现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责任担当。要紧扣中共中央关心的重点问题、基层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实际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确定调研选题,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要从人才界别特色、地方组织力量等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监督,力求监督监到裉节上、出力出到关键处。要坚持双向发力,把参与民主监督作为服务大局、融入大局、维护大局的政治历练,在建言资政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使民主监督的过程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对口省市要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支持监督、配合监督、落实监督的工作机制。统战部门要担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做好沟通、联系和服务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通报、政策辅导,认真研究吸纳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提升监督效能。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有关省份设分会场。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生态环境部主要负责同志,湖北、重庆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负责人,中央有关部门、有关省区市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王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并强调 坚持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王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并强调
坚持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1日在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晨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9203件,数量为五年来最高,展现了代表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履职担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有关方面,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依法交由208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办好代表建议既是承办单位的法定职责,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宪法精神。要认真办理每一件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王晨强调,要把办理代表建议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盼,让各项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要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9203件代表建议统一交办 确定重点督办建议22项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9203件代表建议统一交办
确定重点督办建议22项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1日从在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获悉,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提出建议9203件。其中,2204名代表提出建议9008件,24个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出建议195件。经逐件研究分析,9203件代表建议分别交由208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振华在交办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说,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提出的8993件建议,经过各承办单位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法定时限内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据统计,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74.2%。各承办单位把办理代表建议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同改进工作、健全机制、完善政策结合起来,积极研究采纳代表提出的建议举措,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据了解,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9203件建议,涉及科教文卫、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务三个方面的代表建议占建议总数的半数以上。代表们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基于调研、视察提出的代表建议数量占46%;基于座谈听取群众意见提出的代表建议数量占44%,代表建议质量不断提高。

  对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是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结合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对代表建议梳理分析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了22项重点督办建议。其中,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涉及6项选题;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涉及4项选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涉及3项选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涉及6项选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涉及3项选题。

  据悉,这22项重点督办建议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家承办单位牵头办理,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等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

 
去年全国平均霾日数较前年少2.9天,PM2.5降9.1%
去年全国平均霾日数较前年少2.9天,PM2.5降9.1%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王悦阳)中国气象局4月1日发布的《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1年)》显示,2021年全国大气环境继续改善,平均霾日数较2020年减少2.9天。

  据介绍,2021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21.3天,大部分地区霾日数持续下降。其中,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长三角等地区霾日数较2020年分别减少6.8天、8.8天和5.6天。全国地面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分别较2020年下降9.1%和0.7%。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表示,尽管大气环境呈现向好趋势,但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冬季持续性、区域性霾和重污染天气过程和夏季区域性臭氧污染天气过程仍时有发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力度不能放松。

  公报还显示,2021年我国共出现13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20年偏多3次,具有首发时间早、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中,2021年3月13日至18日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为近十年来最强。“2021年3月有4次冷空气过程,包括2次寒潮过程和1次强冷空气过程。”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说,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再加上降水少,导致沙尘天气偏多。

 
三部门: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三部门: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申铖)记者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三部门此次发布的公告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教育部发文要求清理入学无谓证明材料 中小学招生入学: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教育部发文要求清理入学无谓证明材料
中小学招生入学: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徐壮)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各地要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

  通知要求,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证明。

  针对划片招生问题,通知明确,各地要科学合理划定片区,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合理稳定就学预期。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

  此外,通知提出,各地要全面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区)学生入学需求,不得跨设区的市招生。进一步压减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

 
公安部两新修订规章实施首日办理60多万笔业务
公安部两新修订规章实施
首日办理60多万笔业务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新制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4月1日顺利实施,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新增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C6)等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精准落地。实施首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涉及新部令改革措施业务60多万笔,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全面推行,首日40多万人享受改革便利。记者了解到,1日当天,2项“跨省通办”改革措施精准落地,1600多名驾驶人在户籍地以外凭居民身份证申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实现全国“一证通考”;885名申请人申请异地考试恢复驾驶资格,免予两地往返。2项优化驾考项目和考试车型改革措施顺利实施,惠及10万多名驾驶人;1200多名驾驶人申请增驾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C6),更好满足驾驶房车出游需求。2项“减证便民”服务新措施全面推行,申请资料和档案电子化,部门信息联网共享核查,共惠及30多万人次。
 
  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违法记分管理制度,实施首日,25万人次按照新的记分管理制度处理交通违法。群众普遍反映新的记分制度坚持宽严相济、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原则,体现了人性化执法。
 
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3月31日晚,在上海市中远两湾城小区,工作人员在运输蔬菜。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3月31日晚拍摄的上海市外滩街景。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4月1日凌晨,工作人员在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叮咚买菜蔬果大仓内忙碌。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4月1日凌晨,瑞金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为患者配药。
           新华社记者袁全摄
 
 
3月31日晚,在上海市中远两湾城小区,社区志愿者为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
 
  
 

 
  
 
  3月31日19时,上海苏州河畔。中远两湾城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邵建萍放下盒饭,给志愿者打电话:“封控前,请大家各就各位。”
 
  今年3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截至3月31日,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3万例。
 
  在国家专家组的指导下,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市范围、以黄浦江为界、分两批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力争以最快速度、用较小代价,彻底排查感染源,全力切断传播链。3月28日起,浦东、浦南及毗邻地区近千万人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迅速展开。4月1日3时起,上海黄浦江以西地区进入全面封控,开始核酸筛查,涉及人口约1600万人。这在上海历史上从未有过。
 
  上海,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向看不见的敌人发起总攻。
 
  中远两湾城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居民小区之一,共有11500多户,居民数量超过4万人。邵建萍说,关键时刻,多亏了志愿者,“一栋居民楼,除了一位楼长,少则有30名,多则有50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3月31日20时,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新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伟栋开始冒雨“巡街”。为方便老人们进行核酸检测,新成居委会的社区干部用自己的手机为老人登记注册,然后截屏、打印出来供老人使用,“确保老人不掉队,才能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1时,外滩,江风微寒。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楼顶,反复滚动着一行字幕:“上海加油,我们的心在一起。”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很多人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来上海8年的于淼,和2个朋友盘桓江畔。“我们热爱的那个上海,一定会回来!”
 
  22时,外滩海关钟楼的钟声响彻浦江两岸,灯光逐渐熄灭。曾经热闹的夜上海,行人寥寥无几,从4月1日3时开始,这些地方更将是难见人影。
 
  上海,这座以活力著称的城市,现在不得不慢下来。但同时,不少人却进入了“加速度”。
 
  23时,徐汇分局徐家汇派出所民警赵晖和其他同事对自己管段内的超市、便利店逐一上门做最后的检查和告知:“今晚店里不能住人了,如果您在浦西没有固定住处,街道会帮您安排临时统一住宿。”
 
  为确保浦西地区封控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宝山公安分局大场派出所选派20位社区民警于31日18时起入驻辖区17个居委会,与居委会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直到未来管控期结束。
 
  4月1日0时,张旭冬的隔离观察期结束,此时离接下来的浦西封控还有3小时。
 
  作为松江区广富林街道谷水湾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旭冬掐着时间走出家门。他和同事争分夺秒又做了一次演练。
 
  1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救中心灯火通明,不时有监测系统的提示声音响起。有新冠肺炎感染可能的急救病人会被送到缓冲区病房进行抢救,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医护人员就会穿好防护服等装备开启工作。
 
  护士周玲从3月初就一直留在医院内工作生活,她的先生和儿子目前还在浦东新区的家中封闭管控。“家里人开玩笑说我们是隔江相望。”周玲说。
 
  2时,距离浦西地区封控还有1个小时,上海市疾控中心应急管理处副处长黄晓燕在电脑前忙碌,这又是她与数据为伴的一个不眠之夜。随着浦东地区此轮核酸筛查的结束,疾控中心也做好了无缝衔接新一轮筛查和流调的准备。
 
  3时,浦西地区封控开始。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恽梅再一次察看核酸检测点。每个点位,居委会都准备了轮椅,及时消毒,接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下楼做核酸检测。
 
  4时,松江区叮咚买菜辰塔蔬果大仓,上百人在忙着分拣蔬果。这里是上海浦西地区最大的蔬果类分选中心之一,每天有100万件蔬果经过24小时运作的分装线后被发往叮咚买菜前置仓,然后再被分拣,最终通过骑手们,完成到居民家庭餐桌上的“最后一公里”。
 
  5时,上海杨树浦水厂的驻守员工已开启各自的“护水”工作。厂党总支书记张群说:“现在我们是一场特殊的‘护厂行动’,同心同向、全力以赴,保障好近300万市民的安全用水!”
 
  6时,上海街面安静得几乎能听见落叶的声音,偶尔有保障或急救车辆疾驰而过,小区里,“大白”逐渐出现。朋友圈里,很多人在晒自己一早开门发现的“蔬菜大礼包”。
 
  7时,陆家嘴金融城环形天桥上的电子屏交易数字不断跳动。从3月28日起,2万多名白领和服务人员24小时值守在金融城的285幢商务楼宇中,保障金融市场的“脉搏”平稳跳动。
 
  8时,核酸检测全面开始。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岐山居民区,志愿者拿着小喇叭,招呼居民下楼:“喊到的,及时下来;没喊到的,在家耐心等待。”居民们陆续来到核酸检测点,每家每户为1个单元,保持2米距离。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曾经面临过不少艰难时刻,但艰难从未战胜过上海。
 
  东方明珠塔下,一团团樱花开得热烈。疫情终将散去,更明媚的春光定将归来。
 
  (记者肖春飞、杨金志、何欣荣、周琳、杨有宗、袁全、朱翃、周蕊、龚雯、王辰阳、丁汀、陈杰、杨恺)新华社上海4月1日电
 
争分夺秒不停歇 春日里的企业生产见闻
争分夺秒不停歇
春日里的企业生产见闻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走进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的山东力强钢板有限公司,伴随着隆隆机械声,工人们正戴着口罩在各自工位上紧张忙碌着。

  疫情为生产按下了“缓进键”,但企业发展势头不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山东力强钢板有限公司严格落实防疫要求,300名员工住在工厂宿舍里,就餐在工厂食堂,不出厂区。

  “目前企业实行封闭管理生产经营模式,公司2条彩涂线和2条镀锌线正常生产。因为订单比较多,除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有出口韩国、菲律宾、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新加坡的订单,已经排产到了下半年。”山东力强钢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洪强介绍。

  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企业设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对厂区环境和办公区域每日进行多次消杀。

  李洪强介绍,为避免工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公司为每名工人配备了对讲机,并为员工发放口罩、消毒物品等防疫物资。

  在山东力强钢板有限公司餐厅,每张桌子之间间隔近2米,就餐员工单人单桌同向就餐。“吃饭可以在餐厅,也可以由餐厅提供份饭送到车间。300名员工分批轮流用餐,其间不交流,吃完就走,减少聚集。”李洪强说。

  这轮疫情之前,山东力强钢板有限公司就储备了米、面、油。“蔬菜、肉、蛋等日常消费品也不用担心。企业提购买需求,每天都会有专门运送生活物资的车来送。”李洪强说。

  为了保障当地生产、生活物资等运输通畅,店子镇设立了工作专班,党员干部当起企业“管家”,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500余张。

  店子镇宣传委员白雪瑞介绍,一个企业有一名科级干部和一名机关干部负责对接服务。企业有什么困难,他们会及时提供帮助。

  下午时分,一辆外地卡车进入工厂。司机摇下车窗、出示通行证、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测温登记、摇上车窗后,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给卡车车门贴上封条,对卡车上下全面消杀。

  十几分钟后,卸货完成,司机驾驶卡车迅速离开厂区。企业疫情防控小组再做一遍消杀。

  “外来司机全程不下车。企业对人、物、环境同防,特别是外来原料运输车和物流车,车辆走过的地方和停留过的地方都消杀。”李洪强介绍。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抓实安全生产。“店子镇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的同时,也为企业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店子镇党委书记舒德明说。(记者邵琨) 新华社济南4月1日电

 
吉林市本轮疫情以来首次有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
吉林市本轮疫情以来首次有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长春4月1日电吉林市卫健委1日通报,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4个中风险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域。这是吉林市本轮疫情发生后,首次有中风险地区被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据通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吉林市疫情防控形势,经专家组综合研判,自2022年4月1日20时起,将吉林高新区高新街道园艺社区十委八组(深圳街以北、吉林大街以西、园艺路以南、园艺路以东)、船营区北极街道光明社区6委、经开区九站街道松九社区九委7组、蛟河市新华大街新天地购物中心4个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至此,吉林市尚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52个。

 
波及29省份,如何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权威回应来了
波及29省份,如何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权威回应来了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记者徐鹏航、宋晨、范思翔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我国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增长快速,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国疫情形势如何?如何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清明假期出行要注意什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热点问题。

疫情多点散发 波及29省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社区传播尚未阻断,并有外溢病例报告,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3月1日至3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

  据介绍,目前吉林省疫情仍处于发展阶段,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44000例。吉林市和长春市管控区域内社区传播还没有阻断;上海市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36000例。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并且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难点。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新特征要求我们有更加灵敏的监测系统,以便更早发现疫情,更快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发现难的挑战,吴尊友表示,可以通过大数据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理清传播链,追踪密切接触者,发现传播链上的无症状感染者。此外,将监测防线再前移一步,通过“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尽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切断传播链条。

  “国外一些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造成的死亡数,比德尔塔毒株流行期间同期造成的死亡数还要高。这说明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危害依然十分严重。”吴尊友表示,我国的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依然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策略。

  米锋强调,要加快区域协查和风险人员排查,分区分级做好差异化精准防控,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保证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多渠道、多方式保障百姓就医需求。

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清明即将来临,假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外出踏青郊游,一定要注意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减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吴尊友表示,不建议跨省踏青旅行,对于没有疫情的地方,出行方式最好选择自驾。

  “各地要继续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倡导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雷正龙表示,鼓励大家多到户外适当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愉快心情,但也要注意室内不聚集、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大家共同努力,防疫情、保健康。

  对于个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预防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最好措施。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研究显示,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将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降低90%以上。

  王华庆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接种加强针。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敢为天下新 长株潭自主创新新现象观察
敢为天下新
长株潭自主创新新现象观察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这是在上海同济大学高速试验线上进行动态调试的磁浮3.0列车(2021年6月20日摄)。新华社发(梁超摄)


  新华社长沙4月1日电(记者苏晓洲、刘芳洲、谢樱)前不久,我国首列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磁浮3.0列车成功测试。这列外形炫酷、贴地“飞行”的磁浮列车,产自湖南省长株潭都市圈制造名城株洲市。

  轨道交通与装备制造,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托起的两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示范区成立以来,以“敢为天下新”的精神投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超级杂交水稻、超级计算、深海、空天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最强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硬岩盾构机等“大国重器”。

新锐力量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北京冬奥会点火仪式上,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将运动员送向火炬台。作为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小巨人”,“星邦智能”拥有装备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数字化智能工厂。

  3月初,致力于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岳麓山实验室在长沙开工建设。“湖南在种业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人才、技术和条件优势,具备建设实验室的良好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说。

  高新企业和创新平台的发展,从不同侧面折射长株潭科技创新主体活力迸发的新貌。截至2021年底,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6756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0余家。与此同时,位于长株潭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有19家。

  根据中南大学“三高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昶团队的研究,长株潭都市圈拥有的全国百强园区、“独角兽”企业数位居全国前列,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数字经济规模与占GDP的比重,在中部六省中居于领先水平。

新颖模式 生态建设激励创造


  在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刘渊教授团队正持续深化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研究。“微观世界”的创新,为“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器件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湖湘文化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湖南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生态,让科研人员埋头攻关更有底气和干劲!”刘渊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湖南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第一生产力”的高位推动,有深化改革、优化环境、集聚人才的新颖模式: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湖南加大对产学研深度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以及后补助支持力度,支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创新环境建设项目,长株潭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研发机构覆盖率接近100%。

  ——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金”。近年来,湖南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资金引导比达1:14,通过集中使用有限资源,凝聚“握指成拳”合力。

  ——重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湖南将执行、监督和统筹规划三项职能分离,推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从“相马”向“赛马”转变。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卡脖子”技术人才需求目录和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等机制,构建梯次完备的人才体系。

  科研生态建设,促使长株潭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人中形成了创新氛围。相关研究显示,去年长沙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0件,位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

新型动能 成果转化利国惠民


  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虚线变道超车,处置复杂突发路况、行进中作业……在长沙的部分街区,一辆辆融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Robotaxi”、自动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零售车、环卫机器人能自动完成上述动作。

  “从平时定位、打车、快递查询、公交信息、旅游,到应急条件下预警、搜救,乃至未来在无通信网络情况下接收和发送文字、语音消息,北斗已经无处不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沙金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国强说。

  在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使用自主“中国芯”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正为疫情防控提供不间断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支持。“超级计算机为第一时间寻找密接人群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总工程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唐卓说。

  “北斗”“天河”的亮眼表现,是长株潭新兴科技成果利国惠民的缩影。眼下,在长株潭研制的高通量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分子移动核酸检测分析仪等产品或设备正为全球抗疫发挥作用;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关键技术为湘江治理贡献力量……

  “长株潭以全省14%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2%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这一经济现象背后的支撑引领,很大程度上来自长株潭所集聚的创新平台、高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说,“作为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将加快建设新型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自主创新的长株潭新现象’未来可期!”

 
“90后”出手,打造“中国哈勃”
“90后”出手,打造“中国哈勃”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受疫情影响,眼下的长春进入“静止”状态。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的王维依旧忙忙碌碌——虽然不能去单位办公,这个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的“90后”副主任设计师每天都在家看文献,写项目文档、视频研讨,参加线上会议……

  “现在是初样研制的关键时期,就算居家办公,也必须对之前的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审视和讨论。”王维说。

  王维所负责的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一部分。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便于我国科学家长期开展有人参与的、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巡天空间望远镜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带回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

  1990年出生的王维,从小喜欢读书和思考,高考时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物理电子学方向。毕业时他面临两个选择:去科研院所做研究,或者到杂志社做编辑。他选择了前者。

  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王维于2012年进入长春光机所工作。刚一入所,就加入了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团队,“作为新人,能加入这么重要的团队,感觉很自豪,压力当然也不小。”他说。

  当时,美国哈勃望远镜已经在轨运行超过20年,而中国还没有类似项目,在很多关键技术上是一片空白。王维和团队成员从头学起:看一篇篇文献,分析、讨论每一个关键问题,制作最基础元件、计算材料参数,一点点去建模、不断优化……

  一次,他们研究“杂散光”,需要计算地球反照率的数值。当时,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数据和参考。王维与两位同事分别查阅各类文献,寻找不同算法,其间经历过多次失败,最终耗费4个多月解决了问题。“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王维说。

  10年来,王维和同事们不敢懈怠,直至如今巡天空间望远镜已形成初样。当其升空后,将具有与哈勃相当的空间分辨能力,但视场面积将是哈勃的300多倍。

  让王维感受颇深的,还有近几年的科研环境变化。比如,人才评价体系的改变,以及所里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视。

  2016年起,长春光机所将人才评价考核制度化:考核科研人员时,不唯论文、奖项指标,而是凭实际贡献。王维正是这项制度的受益者。

  工作后,王维一直从事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研发,既没有获得奖项,也没有发表论文,但由于不断推动项目前进,他获得了应有的绩效。

  近年来,长春光机所陆续启动“曙光”“旭光”及“青年特殊奖励”等人才培养计划,采取经费支持、津贴补助等多种方式,有力支撑了青年科研人员聚焦“国家事”潜心搞科研。

  王维连续两年获得了“青年特殊奖励”A级奖励。

  眼下虽然经历疫情,但王维和同事正全力以赴,为初样产品投入生产做足准备。“大家充满干劲。”王维说。(记者颜麟蕴、孟含琪) 新华社长春4月1日电

 
女娃回乡,带动“村姑进城”
女娃回乡,带动“村姑进城”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辽西,朝阳市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养育了聪慧的王颖,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吉林大学法学专业。让乡亲们没想到的是,2015年,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的女娃竟然回村了。

  “留在城市打拼一片天地曾经是我的梦想,但村里老支委刘志海在炕头那一句‘孩儿,咱村子需要你’让我念念不忘。”王颖说,刚工作那会儿回乡到刘志海大爷家做客,64岁的老爷子说,十家子啥条件都不差,但还是穷,就是因为没人才啊。

  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回应长辈的期盼,王颖辞去公职,回到十家子村创业。四年大学生活、一年城市工作经历,让她瞄准了从农村地头到城市餐桌的市场。

  王颖说:“十家子的杂粮、葡萄、豆皮,吃一口回味好几口,是我们村的宝,但传统销售走不出一亩三分地。”

  2015年7月,王颖创立“村姑进城”品牌。以“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实体店”模式,打造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

  “想法挺单纯的,我一个农村姑娘,就想把农村的好东西卖到城市,让城里人吃得健康,让乡亲们鼓起腰包。”王颖说。

  23岁的女孩创业,谈何容易。

  “刚起步人手少,什么都我自己干,打包鸡蛋时,碎了好多。”回忆创业初期的艰难,王颖说,她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不断更新电商知识,从品牌定位到包装设计等,一个细节也不放过。

  朝阳小米,远近闻名。以前,农民装在编织袋里到集市上卖个十斤八斤,换点柴米油盐钱。王颖经过精细市场调研,推出适合儿童的“宝宝米”和适合孕产妇的“滋补金米”等系列精品小米,深受市场欢迎。

  “一亩地能增收3000元。”王颖说,当地小米真的成了“金米”。

  目前,“村姑进城”品牌已经在辽宁各地、京津冀和上海有了稳定的客户群。王颖团队流转了1000亩土地进行精品农产品种植、深加工,15名大学生和王颖共同经营。“电商平台常年吸纳几十名村民做打包、快递工作。种植基地农忙时,还能解决100多人打工。”王颖说。

  当时,十家子村有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王颖牵头成立合作社时,精心为贫困户设计了三条扶贫路:对一心种地的,实行帮带扶贫,无偿提供技术、设备,保底价收购;对愿意打工的,优先照顾到合作社打工,一个月给1500元左右工资;对没有劳动力的,鼓励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年终分红。

  曾经的贫困户苏红霞当年一家守着几亩地种玉米,收成好时一亩玉米一年挣不到1000元。如今,按王颖的“规划”去做,四月份种一茬小麦,六月份种一茬向日葵,一亩地收入奔着几千元去了。

  日子越过越好的苏红霞说:“王颖这丫头年纪小、本事大,心眼还好,是我们大家伙的主心骨。”

  2021年1月,29岁的王颖挑起了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从回乡创业到带头致富,再到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王颖觉得责任越来越重。

  “乡村振兴,党支部是战斗堡垒,我会继续努力,把大家的心聚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王颖说。

  (记者李铮)新华社沈阳电

 
天堑变通途,“家庭”连上了“幸福” 写在矮寨大桥通车10周年之际
天堑变通途,“家庭”连上了“幸福”
写在矮寨大桥通车10周年之际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湖南省吉首市矮寨大桥周边云雾缭绕。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龙恩泽摄)


  新华社长沙4月1日电(记者席敏、赵众志、张玉洁、洪凌)湘西莽莽群山中,云雾缥缈,以红为主色调的矮寨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大桥四周奇峰耸立,俯瞰下去,有两个苗族村子卧在悬崖两侧。它们一个叫“家庭”,一个叫“幸福”。

  无数年来,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的这两个村子隔峡相望。从“家庭”到“幸福”,要上下悬崖,费尽周折。

  10年前,开创世界建桥史上多项先河的矮寨大桥通车,“家庭”和“幸福”彼此紧紧联通。10年来,这里的群众战天险、壮产业、换新颜,将奇峰峭壁变景观,在险势中谋优势,摆脱了过去贫困的生活。如今,顺畅的交通,又助力他们快速行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战天险


  春茶采摘时节,湘西正多雨。

  站在矮寨大桥一侧的山岭上远眺,这座主跨1176米、没有桥墩的大桥如同“悬挂”在峡谷上方300多米的高空中,往来车辆川流不息。

  大桥连接的峡谷两侧,家庭村和幸福村郁郁葱葱的茶园里,身着苗族服装的村民在俯身抬头间,将一片片鲜嫩的黄金茶叶装满身后的背篓。

  陡峭山峰上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让这里的茶独具特色,有着“一两黄金一两茶”的说法。这些鲜茶送到山下经过加工,通过矮寨大桥运出深山、销往全国。

  然而,过去由于湘西州地形复杂,这一座座山峰也曾是横亘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道路上的天险。

  据《湖南省志·交通志》记载:“湘西地区,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呈弧形复背状绵亘于境,千山万壑,群峰壁立,险峻崎岖,羊肠土路,绕溪越岭,时上时下,回绝人寰,登涉艰难……”

  幸福村前任党支部书记石胜斌回忆说,过去幸福村和家庭村之间常有嫁娶,但将“幸福”迎到“家庭”,并不容易。

  婚礼前一天,男方要组织十几个小伙子带着猪肉等礼物,赶在日落前到女方家。两村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但沿着陡峭山路下悬崖、再上悬崖,他们要花五六个小时。婚礼当天天不亮,新娘子和亲友带着嫁妆又得走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男方家。有时男方还得提前抬着“一顿饭”到中途迎接,吃完继续赶路。

  矮寨大桥刚开始建设时,要克服的困难难以想象,施工难度在世界建桥史上罕见。

  面对艰难险阻,大桥建设者们勇敢地挑战“天险”,在深山丛林间挥洒汗水。幸福村和家庭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带着干粮,运渣土、搭钢架、搅水泥,一起参与大桥建设。

  2012年3月31日,矮寨大桥正式通车。从此,湘西州通过矮寨大桥融入长沙、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

壮产业


  起雾时,乳白色雾气笼罩桥面,车行其上,宛若“腾云驾雾”,矮寨大桥便因而有了一个浪漫的别称:“云中天桥”。

  这一独特景观,被从矮寨大桥上通行的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大桥成了网红“打卡”地。峡谷两侧的家庭村和幸福村被游客“瞄上”,成为欣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苗族文化的好去处。

  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以发展产业带动增收,成为家庭村和幸福村摆脱贫困的关键路径。10年间,矮寨大桥已成为当地旅游核心品牌,形成一个包括路、桥、峡谷、苗寨在内的“矮寨奇观旅游区”。

  今年38岁的黄勇在矮寨大桥通车当年回到幸福村。起初,他在大桥一头摆了一个照相摊,为参观大桥景观的游客们拍照留念,生意好得出奇。随着手机摄影功能不断更新迭代,拍照生意逐渐落寞了,不过游客却越来越多。黄勇索性收了摊子,回到家里盖小楼开农家乐。黄勇的新房子一盖就是5层,一楼是餐厅,二楼全家人住,三到五楼有8间客房。参观完大桥后,游客们在村里继续游玩。黄勇说,一天招待七八桌客人是常事,旅游旺季里一天就有20多桌客人。

  1991年出生的家庭村苗族姑娘秧梅开也是外地回村创业的一员。2018年刚过完春节,几位客人向她咨询:“能否给我们做顿饭吃?最家常的那种就行。”好客的秧梅开立刻带着客人回到家里,拿出腊肉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客人们赞不绝口。

  家庭村地形独特,四面皆是悬崖,村子窝在山顶一个“盆地”里。这种奇特的景观给村里带来的客人越来越多,秧梅开有点招架不住了。于是,她租下舅舅的旧房子,收拾破败的院子,锄掉比人还高的草,办起了农家乐。有时,一场长桌宴就有100多位客人,一个“黄金周”收入1万多元。

  很快,从民间工艺专业毕业的秧梅开又发现了新的商机:游人在村里“玩得开、住得下”,还希望“带得走”。她组织村里的妇女们办了一家苗绣作坊,根据游客需求“订单作业”,一件订单少则一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游客们开心了,大伙儿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村里的产业一点点“长”出来。矮寨大桥不仅将客人们“带进”家庭村和幸福村,两个村子的农产品也借助矮寨大桥“走出”了大山。

  沿着矮寨大桥,周边形成一条几十公里长的U形“黄金茶谷”。不仅如此,金秋梨、白云贡米,苗绣、背篓等手工艺品,也通过大桥源源不断地走出深山苗寨。

  石胜斌说,幸福村人均只有8分地,过去种下的水稻玉米还不够吃。产业发展起来后,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有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早已超过1万元,村集体账上也有50多万元。

换新颜


  在家庭村党支部书记石大林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段珍贵的视频。视频里,村民们紧贴在悬崖边,在陡峭的小路上小心翼翼地开山炸石,硬是在悬崖上开出一条公路。

  这条有着几十个“回头弯”的公路从家庭村一直通往峡谷底部。修路时,全村82户350多人,上工地的就有200多人。修路者中,有耄耋老人,有稚嫩少年,白天号角、锤声阵阵,夜间火把毕剥作响。矮寨大桥通车前一年,家庭村这条修了10年的公路也通了。对矮寨大桥慕名而来的游客,就沿着这条6公里长的路走进家庭村。

  “有了这条路这座桥,我们村已经大变样了。”石大林说,自然风光和传统苗寨成了村里最有价值的“资产”。到村里的客人越来越多。

  在幸福村,每个家庭的日子也越来越好。2010年以前,全村连摩托车都没几辆,现在村里的小汽车快停不下了。幸福村295户1193人,拥有各类汽车200多辆。

  石胜斌说,精准扶贫开展以前,幸福村的房子大部分是过去留下来的木房子,有的是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最年轻”的房子也有二三十年。如今,全村60%以上的房屋是砖混结构,老的木房子也修葺一新。

  脱贫攻坚战中,家庭村和幸福村摆脱了贫困。如今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村民们对今后的生活越来越有底气。从外地务工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更多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创造幸福生活。

 
胡春华强调 确保完成玉米水稻稳产保供目标任务
胡春华强调
确保完成玉米水稻稳产保供目标任务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好玉米水稻生产,确保完成稳产保供各项目标任务。

  胡春华指出,玉米不仅是重要口粮还是饲料的重要来源和许多工业品的原料,目前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全国各地都要下大力气抓好玉米生产,近几年玉米面积下降较多的地方要加快恢复,西南、西北地区要多途径扩大生产,东北、黄淮海地区要努力保持生产基本稳定,共同努力力争把玉米面积和产量稳定在去年水平上。要加强玉米深加工需求调控,明确供给优先序,严格控制玉米使用燃料化。

  胡春华强调,水稻是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要始终绷紧抓好生产这根弦,巩固发展稻谷产量稳中有增的好势头,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不出现任何闪失。

  胡春华指出,要统筹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扎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在农村落细落实,确保不误农时把作物种下去、把春播任务完成好。

  胡春华强调,要坚持抗灾夺丰收,切实加强气象保障服务,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和农业防灾救灾,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要抓好化肥农药等农资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农业生产需要。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部分省政府负责同志和各省(区、市)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布福娜是谁?山里人为啥喜欢“她”?
布福娜是谁?山里人为啥喜欢“她”?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布福娜是谁?“她”是外国人吗?是女孩子吗?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爬行,850米、1000米、1100米……海拔测量仪上的数字不断爬升。终于,车子停在一处海拔1200米的山间平地,身边云雾缭绕,背后是陡峭的摩围山。

  眼前的山坡地上竖着整齐的棚架,其上爬满交错缠绕的藤叶。冯洪安指着这些藤叶说:“这就是布福娜。”

  原来,布福娜是一种藤本植物。在位于润溪乡莲花寺村的布福娜中药材产业基地,1000余亩布福娜正茁壮生长。

  布福娜学名黑老虎,在苗语中意为“美容长寿之果”,是传统苗药材。“她”的全身都是宝,根藤可药用。每年采摘季,外形似菠萝又似葡萄的紫红色大果挂满深山,美丽异常。

  然而,这么好的宝贝却多少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隐匿于我国南方地区的莽莽群山中。

  “舒筋健腰丸、百花活血跌打膏……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成药配方中,布福娜是不可或缺的一味。”润溪乡布福娜中药材产业基地负责人熊刚说,“但以前我国基本没有人工种植的布福娜,药用原材料依靠进口。”

  2009年,熊刚供职的广东欣茂药业投资有限公司组织科研团队,在重庆武陵山区大山深处找到了野生布福娜。“野生布福娜的果实仅松果般大小,甜度很低,籽多肉少,虽有药用价值,但食用价值不高,不适宜规模种植。”欣茂药业外聘专家、时任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冬梅说。

  怎样让野生布福娜变成能够大规模种植的食药两用作物?以孙冬梅为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布福娜原始种苗的“驯化”之旅。

  孙冬梅说,一株株寻找,再一个个挑选,只为选出果实最饱满的野生布福娜;再将果实中的种子选育出来移栽培养,施以壮果增甜的肥料,不断优化品种。历时3年,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布福娜新一代种苗。

  海拔高、湿度大、日照少,适宜的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让润溪乡成为布福娜新一代种苗扎根的沃土。2016年,经彭水县大力招商,熊刚被公司派到这里建起布福娜中药材产业基地,2019年布福娜开始挂果,目前已进入盛产期。新一代布福娜果大、味美、叶厚,不仅可做水果与药材,还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精深加工。

  就这样,布福娜在深山扎下了根。冯洪安介绍,由于前期投入大,目前润溪乡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布福娜产业,以欣茂药业为投资主体,流转撂荒的山地1000余亩,并让当地农民参与布福娜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基地合作社每年用工超2000人次、支付劳务工资18万元左右,带动20户脱贫户就近务工,平均每户每年增收5000余元。

  “最近正值种植期,我几乎天天都来,按照一天110元的劳务费用,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农户每年还可获得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费。”在布福娜中药材产业基地务工的莲花寺村脱贫户晏石平说,“以前这些山坡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金疙瘩’。”

  熊刚告诉记者,布福娜是食药同源的特色稀缺产品,从种植面积看,市场需求量为80万亩左右,目前我国人工种植面积仅1.2万亩。现在公司已研发出面膜、果酒、果脯等深加工产品,销路不错,有的还出口海外,发展前景可观。

  冯洪安说,目前不少地方都把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发展,但怎样让它真正“特”起来却很伤“脑筋”。令人欣慰的是,润溪乡找到了布福娜这样的特色产业,今后还将继续发展布福娜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走药旅融合之路。

   (记者王金涛、李晓婷、伍鲲鹏)

     新华社重庆3月31日电

 
落实党政同责,端牢中国饭碗
落实党政同责,端牢中国饭碗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当前,春耕生产正由南向北全面展开。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以及国内疫情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始终绷紧立足自身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去年是我国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各地高度重视,层层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粮食产量又一次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明确目标,释放鲜明信号——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一句话,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近年来,有的地方良田不种粮,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眼睛盯着经济效益,而把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完全推到市场上。这是粮食安全的隐患,必须坚决遏制和妥善解决,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粮食生产的根基。

  其次,要把工作落实落细。当前,春播前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到县,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双季稻产区要千方百计稳住早稻面积,力争有所增加;东北地区要全力扩大豆、稳玉米;西南地区要挖掘潜力扩大玉米种植;西北地区要因地制宜扩大春小麦面积。

  此外,要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今年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必须科学制定完善考核制度,对考核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适当激励,对落实不力的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约谈和问责,切实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记者于文静、杨静)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安徽:狠抓“技”“机”不放松,端牢饭碗有底气
安徽:狠抓“技”“机”不放松,端牢饭碗有底气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姜刚、水金辰)当前,正值春管春耕时节,记者在产粮大省安徽多地采访发现,各地狠抓“技”“机”不放松,科学开展农技指导,强化农业机械保障服务,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坚决打好事关端牢饭碗的夏粮丰收仗。

  3月29日下午,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县级科技特派员李刚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这段时间,我一直关注病虫害问题。比如,看到麦苗发黄、叶面上附着针眼大小的红色小虫时,我会告诉农户要喷洒农药,防止红蜘蛛病虫害蔓延。”李刚说,“作为科技特派员,我要多开展农技服务,做好夏粮丰收的‘把关人’。”

  在科学开展农技指导方面,安徽各地一直在积极行动。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局长张韪介绍,针对今年“倒春寒”发生可能性较大,该厅早研判、早谋划,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千方百计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2月底,安徽省制定印发小麦、油菜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3月初,举办小麦、油菜春季田管技术网络培训班。3月上旬,印发《安徽省科学抗灾田管夺取夏粮丰收预案》,对春季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做出总体指导和具体安排。今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组织1.3万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23日,安徽省组织开展农田清沟沥水3120万亩次;追施小麦返青肥2232万亩、拔节肥1867.4万亩。

  “由于前期田间管理到位,目前小麦长势很好,预计又是个丰收年。”在绿油油的麦地边,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说,稳定粮食生产,得益于全程机械化。“你看,前面这个是自走式喷灌机,它可以根据降雨量控制灌溉水量大小,既精准灌溉,又高质高效。”

  不仅阜阳市,安徽省多个粮食主产区也在探索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培育壮大农机服务主体,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记者走访发现,强化农业机械保障服务,是今年安徽春管春耕的另一特点。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为全力抓好春管春耕工作,安徽省计划投入各类大型高性能农业机械50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0万台,高效能植保机械18万台(植保无人机3万台),耕整地、施肥机械10万台,水稻插秧机2万台。计划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5万人次,检修各类农机具约50万台套。

  确保农资市场供应充足,为夺取夏粮丰收打下基础。张韪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徽省仅供销系统已调购肥料332.41万吨、农药0.45万吨,加上库存肥料和农药,占全省春季农资市场货源总量近80%。肥料、农药等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据张韪介绍,从当前苗情来看,全省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88.2%,面上苗情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全省油菜苗情好于常年同期。“目前,全省夏季粮油生产形势整体较好,只要不发生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夏季粮油有望再获丰收。”

 
藏北桃花谷,细雨迎春耕
藏北桃花谷,细雨迎春耕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新华社拉萨4月1日电(记者张京品、格桑朗杰、王泽昊)峡谷长,青柏翠。一丛丛桃红,一块块方田。有“藏北秘境”美誉的西藏那曲市嘉黎县尼屋乡,在芳草鲜美的画景中,迎来春耕。

  扎西岗村村民白玛才旺,今年31岁。他熟练地驾驶着拖拉机,在阵阵轰隆声中翻耕田地。须臾间,自家的田地翻耕完毕。白玛才旺停下拖拉机,准备参加村里隆重的春耕仪式。

  “我家里20亩地,一半种冬小麦,一半种青稞。现在种地很方便,拖拉机突突一响,一天就把地里的活儿干完了,不像过去得几天都在地里忙活。”小时候和家人在田里劳作的艰辛,白玛才旺记忆犹新。

  “要说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每年采挖虫草、松茸有八九万元收入,我买了大货车给建筑工地拉货,去年收入5万多元。种地有补贴,草场有补贴,孩子们上学免费,过日子没什么发愁的。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白玛才旺笑得合不拢嘴。

  扎西岗村海拔3100多米,全村44户214人,祈求粮食丰收的春耕仪式,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只见一台台挂着五星红旗和洁白哈达的拖拉机,缓缓驶入田间。白玛才旺换上节日的盛装,发动拖拉机加入春耕仪式的队伍。

  一片片沃野掩在桃红柳绿的峡谷中,映着远处的雪山,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富春山居图”。

  村民仁增旺姆是当天春耕活动的主角,负责引领春耕队伍前行。尽管田间泥泞,但她着装华丽。

  只见仁增旺姆手里端着装满青稞的竹筐,向田间撒下希望的种子。春耕队伍跟随在她的身后,肥沃的土地被犁出一道道深深的垄沟。

  “经过脱贫攻坚,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站在田埂上,扎西岗村村委会主任索朗珠杰告诉记者,“村里的道路硬化了,买车的村民多了,还新建了文化活动室。闲暇时候,村民到活动室唱歌跳舞。这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那曲市农业农村局草原站驻扎西岗村第一书记谢文栋,驻村近一年时间。去年,他结合工作实际,协调牧草种子和肥料,在村里实施人工种草项目,带动全村增收1.8万元。“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我在这里就得多动脑子,真正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

  说话间,峡谷低云压境,雨点淅淅沥沥地落入田地间,滴入桃林里。仁增旺姆加快步伐,将最后一把种子撒落在田野里,春耕仪式在绵绵细雨中落下帷幕。

 
清明将至农事忙
清明将至农事忙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4月1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宿鸭湖街道五里岗村,当地果农为梨树人工授粉。清明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地头忙碌,为丰产丰收打基础。   新华社发(孙凯摄)
 
马铃薯基地来了位“科学家”
 
马铃薯基地来了位“科学家”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眼下,正是乌蒙山区马铃薯播种的时节。春风里,红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平整土地、播种、施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不少村民在连片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忙碌着。27岁的拖麻村村民杨富兴弯着腰,顺着笔直的沟垄播种。他说:“我们要干到下午6点,大家都希望多种点。”
 
  作为当地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鲁甸县成立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从省内外科研院所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及杂交品系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应本地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并通过流转土地,集中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
 
  50岁的刘飞戴着白色鸭舌帽和眼镜,不拿锄头也不搬运肥料,在忙碌的村民们中间,显得“与众不同”。他穿梭于田埂之间,面带微笑地与村民交流,还不时蹲下身子仔细观察播种细节。
 
  经过一番观察,刘飞把在附近劳作的10多个村民召集到一起,他耐心地说:“请大家注意种薯种密点,播种密度加大,这样可以控制薯块的大小。同时还要把垄起高点,把沟挖深点,这样才有利于种薯出苗。”
 
  原来,刘飞是水磨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也是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今年以来,水磨镇已派出10多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备耕,刘飞是他们的带头人。
 
  作为研究员,刘飞与马铃薯打交道已有20多年。他指着眼前的土地说,这片地往年种的品种是“云薯505”,今年种“云薯108”。这是新品种,有3个显著优点,抗病性好,亩产量高,品质较好,所以市场好。
 
  30岁的水磨镇滴水村村民张兴彩正忙着施肥,她头戴白色绣花帽子,身着红褐色围裙,卷起袖子,左手抱住簸箕,右手抓起一把肥料,轻轻放进沟垄里。
 
  “农业技术指导人员教得很仔细,怎么放种、施肥、挖沟这些,我们都听得懂,遇到不会的随时可以问。”张兴彩说,这些天,她和60岁的村民张碧翠一组,两人合作每天可以播种1亩多马铃薯。
 
  “他们都叫我‘科学家’,遇到难题都会来找我。”刘飞说,这是群众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
 
  “马铃薯种植的技术指导贯穿春耕全过程。”水磨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兴龙说,播种前要指导群众平整土地,播种时涉及种薯栽培技术指导、种植行距、颗距、农家肥和复合肥使用比例,后期还要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
 
  刘飞说:“我们监测发现,如今水磨镇马铃薯的亩产量显著提升,达2.3吨左右。”
 
  往年这个时节,杨富兴已外出务工,今年他刚种完家里的3亩地,就和母亲一起到马铃薯基地干活。他说:“相比以往,如今有了农业技术指导,种薯和化肥都是汽车运到田地里,播种效率更高,我们每天还有百来元收入。”
 
  春光正好,乌蒙大地孕育着希望的种子。
 
 (记者林碧锋、陈冬书)新华社昆明3月31日电
 
一座“中国食品名城”的舌尖变革
一座“中国食品名城”的舌尖变革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河南省漯河市一景(无人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进行天然色素产品的质量实验(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3月15日,在双汇工业园生产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新华社郑州4月1日电(记者王丁、王圣志、孙清清)作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近年来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构建食品业新生态,诸多知名食品品牌在漯河崛起,食品产业不断壮大,这座城市越发有“色”有“味”。
 
创新驱动 挺进价值链高端


 
  走进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装着各种植物提取色素的玻璃瓶,仿佛进入了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我们从辣椒、栀子、姜黄、西红柿等农产品中,研发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天然功能性原料、天然抗氧化剂、保健品。目前,公司生产有35种天然色素品种,涵盖天然色素的全色系产品,是国内外上百家知名企业的优选供应商。”该公司研发人员李宏龙说。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植物提取天然色素企业之一,中大恒源与知名院校合作,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60多项自主核心发明专利。栀子黄、姜黄产销量全国第一,并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
 
  “我们不仅为生活添彩,更是添‘绿’。”李宏龙说,栀子黄除了可给食品着色外,还富含藏红花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公司所产代糖产品,拥有白糖70%的甜度、只有白糖0.3%的热量。
 
  在漯河,像中大恒源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并不少见。在创新驱动下,漯河食品业正进军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
 
  漯河市科技局局长效国强介绍,全市实施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国家级、省级食品类研发平台已达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为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漯河正高标准筹建“河南省食品实验室”,构建全链条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绿色发展,安全生产。漯河建立了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肉菜商品流通领域建立信息查询追溯平台,销售出去的肉类可以追溯到养殖场,蔬菜可以追溯到批发调拨,实现生产记录信息化、生产行为透明化、终端查询便捷化。
 
强牌提质 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从卫龙辣条到打出健康标签的网红食品魔芋爽,卫龙食品公司在诞生后的10余年里,不断刷新自己的“颜值”:2021年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辣条第一股”。
 
  卫龙辣条是许多年轻人的童年记忆。从设备简陋的小厂起步,也曾贴着“五毛食品”的标签。如今,卫龙已成为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
 
  “凭借封闭化、自动化生产,卫龙能生产出最干净的辣条。”卫龙研发运营部总监杨梅说,伴随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卫龙在食品上减糖减油,推出魔芋爽等低热量、口感好的产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新兴企业创新不止,老牌名企也在自我革新。双汇正从传统肉制品加工巨头向消费品企业转变。“目前,双汇已经开发出1000多种肉食制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双汇集团副总裁周霄说。
 
  双汇产品中,既有各种口味的香肠,也有不同类型的卤制肉;既有休闲食品,也有肉食预制套餐……2015年,双汇高标准建设西式工厂,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纯正的火腿、香肠、培根。
 
  “我们以强牌、提质、增量为抓手,推动食品产业链延伸,双汇、卫龙等龙头企业在延链补链中不断提升品质,开发新产品。”漯河市工信局局长卢丽琴说,卫龙投资30亿元的产业园三期项目正在建设,投产后产销规模可达200亿元。
 
产业融合 扩容食品生态圈


 
  漯河临颍县南街村集团,创造了“北京”牌方便面30多年销售常青的传奇。如今,这块“面”的上下游已集聚成链,汇聚了种子研发、粮食生产、仓储、精深加工等产业。
 
  “我们一年使用面粉9万多吨,由上游种粮大户、合作社、种子公司、南街村面粉厂组成的联合体特供,确保面粉和下游方便面品质。”南街村集团方便面厂厂长张太宇说。
 
  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南街村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逐级订单供应链,还形成了功能完善的电商和物流配送体系,成为漯河扩容食品生态圈的一个缩影。
 
  立足“中原粮仓”的资源禀赋,漯河作为“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食品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年产销肉制品680万吨、日产休闲面制品3500吨,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鲜肉单品产量等均居全国第一。
 
  “漯河已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从生产到研发、检测、包装、物流、电商、会展的全食品产业链条,成为河南超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漯河市市长秦保强说,“在‘十四五’时期,漯河将坚持‘产、城、链、园、人、文’一体推进,聚焦‘食品城’‘食品+’‘食品云’‘食品安’同步发力,全面构建完善的食品产业生态,打造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现代化食品名城。”

 
 
 
给“星星的孩子”点亮前行的灯
给“星星的孩子”点亮前行的灯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广州4月1日电(记者郑天虹、徐弘毅)2022年4月2日是第15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社交障碍、狭隘兴趣或刻板行为。为让这些“星星的孩子”有更好的人生,医疗和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努力。

  “星星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爱


  广州一名孤独症孩子小语(化名),经过大半年休学干预训练后重返校园。他从完全失控不受管,转变为可以在正常班级上课。虽然他还会时常出现各种状况,但整个学校对他更包容了。特教黄老师(化名)会时常牵着他的小手去图书馆借书,帮他擦鼻涕,和他一起坐在操场上聊天,还抱着他一起自拍。他画了画会拿给黄老师看,还会给黄老师画像。

  去年,广州市第二中学根据这个故事拍成微电影,让不少人看到,孤独症孩子并不是完全屏蔽外界,他们也有能力感受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说:“孤独症孩子早发现、早干预,尤其是早点进行科学干预,他们是可以有正常人生的,甚至可以是上不封顶的人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孤独症患病率约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组织的针对我国6岁至12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及其共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论是0.7%。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孤独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樊越波说,现阶段研究表明,没有任何特效药或医疗设备可以治疗孤独症的核心障碍,主要治疗方法是国际认可的28种具有循证依据的非医学干预方法,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医生在行动


  早发现、早干预,成为孤独症患者康复的关键。然而记者发现,目前我国能确诊孤独症的医生非常有限,能开展干预治疗的医院也很少。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教授静进说,国内专职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发育行为儿科医生都很少,导致专业医生缺口大、诊疗孤独症的技术力量和水平不足。鉴于很多家长有顾虑,他们更倾向于带孤独症孩子看儿科或是儿童保健医生,所以培养广大儿科医生接受相关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日前,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孤独症诊疗项目孵化计划”在首个孵化基地——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获得成功。樊越波及其团队经过对该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相关医生及康复治疗师,进行为期3年的孤独症干预技术系统培训和支持,不仅使该院孤独症干预服务从无到有,更从输血走向自我造血。

  记者在现场看到,科室有8个干预功能室、20多位康复治疗师,为孤独症孩子提供康复治疗课。在一对一的干预课上,樊越波团队的资深督导通过网络,对康复治疗师进行远程指导,课后还进行研讨,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此外,樊越波及其团队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医生等举办孤独症的金标准诊断工具培训班,目前已举办8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也定期举办孤独症家长培训班和亲子培训班等。邹小兵在广州的学校、少年宫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公益讲座。他的手机里存了500个孤独症患者及家长的微信,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融合教育在深化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由于学前阶段的融合教育在孤独症干预链条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正大力发展学前融合教育。

  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何非介绍,广东省特殊教育“十四五”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其中特别提到对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的要求,并将在全省遴选一批随班就读示范园,并畅通幼小衔接的环境,把入学纳入到督导评估中。

  广州市天河区2016年启动了学前融合教育工作。据广州市天河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田美萍介绍,在区内3岁至6岁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中,确诊或疑似孤独症的孩子数量最多。该区面向幼儿园教师组织了孤独症儿童行为表现及支持策略的培训,对区内的融合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了相关专题培训。

  在广州“最美教师”评选中,每年都可以看到特殊教师的影子。在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专门为特殊教师单列分组设置奖项。何非说,这几年,特殊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更多职业荣光,也让更多人愿意选择这个职业,给包括孤独症在内的特殊孩子及家庭带去希望。

 
天舟二号为何选择现在“回家”?释放什么信号? 航天专家解读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返回”
天舟二号为何选择现在“回家”?释放什么信号?
航天专家解读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返回”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发 王鹏作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黄一宸、刘艺、孙鲁明)3月31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受控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自2021年5月29日发射升空以来,天舟二号在轨飞行总天数超过300天。
 
  天舟二号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家”?它创下了哪些“首次”“之最”?和天舟三号、天舟四号相比有哪些异同?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天舟二号任务副总师姜萍。
 
关键词一:释放两大信号


 
  天舟二号返回释放出两大信号:神舟十三号返回在即,天舟四号蓄势待发。
 
  姜萍介绍,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为6个月,意味着每半年要进行一次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升空时,货运飞船要先于载人飞船,携带在轨驻留物资、空间站备份设备、空间科学载荷、补加推进剂等上行物资到达空间站,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撤离时,货运飞船通常也要先于载人飞船,带走大部分太空生活废弃物。
 
  送别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后,在轨飞行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正在紧张进行飞船返回各项准备,计划于4月中旬返回地面。
 
  “天舟二号设计寿命为2年,这时返回也是为了‘让贤’天舟四号,合理运用货运飞船对接口。”李志辉说。
 
  天和核心舱配置有5个对接口,其中后向对接口、前向对接口用于对接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返回后腾出一个对接口,同在轨飞行近200天的天舟三号一起,静待天舟四号。
 
关键词二:快速交会


 
  天舟二号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后,充分利用飞船推进剂余量,成功实施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2小时快速交会试验。
 
  “这次快速交会试验,我们控制货运飞船在2个小时内完成了从入轨到与空间站交会的过程,这项技术如果应用于后续任务,不仅能大大提高任务效率,还将进一步缩短航天员在密闭空间滞留的时间。”姜萍说。
 
  天舟系列飞船见证了我国交会对接技术的飞速发展。天舟一号先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3次交会对接,首次交会对接历时两天左右;天舟二号先后与天和核心舱进行4次交会对接,首次交会对接历时约8小时。
 
关键词三:受控离轨


 
  李志辉介绍,对完成任务的天舟二号实施离轨、主动销毁操作,是和平科学利用太空资源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展现了我国负责任的航天大国担当。
 
  “航天器受控离轨后有两种方式回到地球,一种是载人飞船,有回收着陆系统,保证航天员平安回家;再一种是按照国际惯例,让完成使命或寿命末期的在轨航天器再入大气层进行销毁。”李志辉说。
 
  目前,天舟二号绝大部分已烧蚀殆尽,少量残骸沉入南太平洋无人区域,这个区域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低轨航天器再入区域。
 
关键词四:多面手


 
  姜萍介绍,天舟二号在轨飞行期间,先后按计划完成了飞船绕飞、机械臂转位舱段验证、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等多项拓展应用试验,为空间站在轨建造和运营管理积累了经验。
 
  “天舟二号在轨执行各项任务期间,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精确完成地面指挥控制和运行管理,及时进行故障或异常应急处置。”姜萍说。
 
  “天舟二号的主要功能是物资补给,其次它还是整个空间站组合体的‘动力舱’。”李志辉介绍,空间站组合体优先通过货运飞船供能,将货运飞船作为组合体姿态、轨道调整的执行机构,从而相对延长核心舱发动机使用寿命。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也是空间站建造决战之年。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规划,今年还将组织实施问天舱、梦天舱、货运飞船、载人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
 
  “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功能相近,主要是进行物资补给。目前天舟二号作为中国空间站阶段首艘货运飞船,仍然是承担试验任务最多的一艘货运飞船。”李志辉说。
 

 
 
 
 
王毅主持阿富汗邻国与阿临时政府首次外长对话会
王毅主持阿富汗邻国与阿临时政府首次外长对话会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合肥4月1日电(记者岳媛媛)3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徽屯溪主持阿富汗邻国与阿临时政府首次外长对话会。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成员国外长和代表、阿临时政府代理外长穆塔基出席。卡塔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作为嘉宾参加。

  王毅介绍了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情况,强调作为山水相连的地区国家,要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平等相待、反对强权霸凌。要敦促国际社会不能因关注乌克兰问题而忽视阿富汗问题,要持续加大对阿投入,帮助阿人民渡过难关。要进一步汇聚共识与合力,助阿稳定局势、有效打恐、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充分落实“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支持阿人民开创美好未来。

  穆塔基感谢中方主办并邀请阿方与会,表示阿高度重视各方关切,强调决不允许外部势力再占据阿领土,也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阿领土反对其他国家。阿致力于同邻国和平共处、发展友好关系、开展互利合作。期待邻国尽早给予阿临时政府外交承认。

  穆塔基说,美长期损害阿政治经济主权,仓皇撤离时销毁破坏设施,使阿当前面临极大困难。敦促美国立即解除对阿海外资产的冻结、解除对阿无理制裁,希望国际社会向阿提供支持和帮助。

  与会各国外长和代表高度评价中方搭建邻国同阿富汗临时政府对话平台。各方阐述了在阿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同意今后继续举办邻国与阿外长对话。

 
王毅分别同印尼外长蕾特诺、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乌穆尔扎科夫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司法部长阿舒里约恩举行会谈会见
王毅分别同印尼外长蕾特诺、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乌穆尔扎科夫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司法部长阿舒里约恩举行会谈会见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合肥4月1日电(记者岳媛媛)3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徽屯溪分别同来华访问的印尼外长蕾特诺,来华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的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乌穆尔扎科夫、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司法部长阿舒里约恩举行会谈、会见。

  同蕾特诺会谈时,王毅表示,中国和印尼同为重要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代表,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中方愿同印尼一道,以共建命运共同体为大方向,共同引领区域合作潮流、推进全球治理,树立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典范。

  蕾特诺祝贺中方成功举办阿富汗问题系列会议,表示印尼同中国关系发展良好,欢迎中方加大投资,愿加强双方医疗卫生和互联互通合作。

  双方同意加强在二十国集团中的协调配合。

  会见乌穆尔扎科夫时,王毅表示,中乌建交30年来,两国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方将继续支持乌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乌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乌穆尔扎科夫表示,乌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致力于深化乌中友好。乌钦佩中国发展成就,期待借鉴中国治国理政、特别是减贫经验,愿加强各领域合作。

  双方同意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沟通协调。

  会见阿卜杜拉希扬时,王毅表示,中方支持伊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相信伊方也将坚定支持中方维护核心利益。作为全面战略伙伴,中方致力于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愿共同打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阿卜杜拉希扬表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伊方坚定致力于发展伊中关系,坚定支持中方正义立场。

  双方同意加强反恐安全合作,同意共同抵制单边制裁,还就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交换了意见。

  会见阿舒里约恩时,王毅表示,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了最重要政治保障。中方坚定支持塔方维护独立、主权、安全,支持塔方实现既定发展目标,作塔可信赖、可倚重的战略伙伴。

  阿舒里约恩祝贺阿富汗问题系列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表示塔同样是中方可靠的伙伴。塔方致力于拓展塔中全方位合作,愿深化共建“一带一路”。

  双方同意深化安全领域合作,同意加强在上合组织和亚信等多边机构中的协调合作。

 
王毅同缅甸外长温纳貌伦举行会谈
王毅同缅甸外长温纳貌伦举行会谈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合肥4月1日电(记者岳媛媛)4月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徽屯溪会见来华访问的缅甸外长温纳貌伦。

  王毅说,中方始终将缅置于周边外交重要位置,愿同缅方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缅成果,围绕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打造双方政治互信、合作互利、民心互通、人文互鉴四大支柱,统筹深化各领域交往合作。

  温纳貌伦表示,缅方完全支持中方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感谢中方为缅发展和抗疫提供的巨大支持。愿扩大双方经贸合作,加快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实质成果。

 
美国是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的幕后推手
美国是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的幕后推手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国际舆论场出现了一件咄咄怪事:与冲突发生毫无关系的中国“躺枪”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炮制舆论,诬称中国“默许”俄乌冲突升级、中国不谴责俄罗斯是在纵容战争云云,再次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嫁祸中国。

  这实在是贼喊捉贼,是企图妖魔化中国的“舆论浑水”,是妄图转移国际社会视线的“障眼法”。了解乌克兰危机是非曲直的人都明白,真正推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黑手,正是当今最大的霸权国家——美国。

  俄乌双方都是中国的朋友,乌克兰问题演变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面对乌克兰危机,中方一直在采取负责任态度,为推动危机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无论是积极劝和促谈,还是为缓解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作出实际努力,都体现着中方一贯的公正和负责任立场。

  然而,正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持续向乌方提供武器,对战争拱火浇油。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全方位、无差别制裁,也让局势更加复杂紧张。如果制裁进一步升级,还会引发全球经贸、金融、能源等严重危机,使本已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实践证明,战争和制裁都不可能带来和平。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拱火乌克兰危机,在国际上大力制造“非黑即白”的阵营对立,大搞“要么跟我一起、要么就是与我为敌”的对抗,正在加剧世界的分裂动荡,也让危机变得更加难以解决。美方妄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胁迫中国,显示出的只是美国的傲慢与专横。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日前在美国电视访谈中陈述中方立场被频频打断、被主持人“硬塞”美方立场的一幕,正是这一专横霸道做派的反映。

  美方不断拱火乌克兰危机,盘算的是一笔大有赚头的生意。俄乌冲突爆发,各路股价纷纷下挫,而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两家美国军工企业股价在近一个月内上涨了约13%和约10%。美方不断拱火乌克兰危机,也有利于将乌克兰作为美国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的“桥头堡”,借乌克兰这枚“棋子”加大对俄罗斯的打压。前美国国防部官员迈克尔·马卢夫说,乌克兰就是遏制俄罗斯的一个“鱼饵”;美国政治分析人士萨拉·弗隆德斯认为,显然美国正在利用乌克兰,达到切断俄罗斯与欧盟经贸往来的目的。

  如此看来,到底是谁在推动俄乌冲突升级,不言自明。从乌克兰危机发生的历史经纬和现实走向来看,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钥匙”就在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手中。非不能也,乃不为也。美国前国会议员加巴德就曾表示,美方只要保证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可以结束此次危机,阻止爆发战争,但美国政府不这么做。

  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嫁祸终将失败。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国的立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大多数国家的愿望相一致,时间将证明,中方的主张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反倒是乌克兰危机的最大推手美国应该反躬自省,立即停止火上浇油,推动乌克兰局势早日降温、和平早日实现。  (记者郑汉根)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中方倡议指明了解决乌克兰人道问题当务之急 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
中方倡议指明了解决乌克兰人道问题当务之急
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莫斯科4月1日电(记者石昊、孟菁、白雪骐)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日前在莫斯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高度评价中方提出的关于防止乌克兰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的六点倡议。他认为,中方倡议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立场非常接近,指明了解决当前乌克兰人道问题的当务之急。

  中方提出的六点倡议的内容包括人道主义行动必须遵守中立、公正原则;全面关注乌克兰流离失所者;切实保护平民;保障人道援助活动顺利、安全开展;确保在乌外国人安全;支持联合国在对乌人道援助方面发挥协调作用等。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前,莫雷尔先后访问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他说,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严峻,大批流离失所者和被困战区人员急需食物、饮用水、医卫用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整个国际红十字运动正在积极筹措。

  中方关注冲突中平民受到伤害。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采取积极行动,已分别向乌克兰提供了数批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莫雷尔说:“我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付出努力改善平民生活状况表示赞赏。这些努力很重要,应该得到支持。俄乌冲突以来,国际社会为人道主义行动慷慨解囊。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

  莫雷尔说,大量平民被困战区,情况令人担忧。现在的关键是各方达成一致,帮助平民撤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今年计划大幅增加对乌克兰的资金投入,除人道主义物资外,还将向乌克兰派遣专业人员,帮助修复受损的供水、医卫等设施。

 
外交部:美方应在涉港问题上谨言慎行 英方应放下殖民心态,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外交部:美方应在涉港问题上谨言慎行
英方应放下殖民心态,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伍岳、朱超)针对美方发布所谓“香港政策法”报告妄评中国中央政府治港政策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他敦促美方立即停止这一错误做法,在涉港问题上谨言慎行。

  赵立坚说,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美方发表有关报告,无视事实,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对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无端指责,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停止这一错误做法,在涉港问题上谨言慎行。”

  赵立坚说,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香港居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依法得到充分保障。中国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

  他说,中方依法制定和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香港国安法打击的是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护的是广大香港市民和外国在港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和自由。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法治得到切实完善和更好保障,香港法治指数继续在全球名列前茅,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进一步增强,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朱超、伍岳)针对英国近日发布第50份《香港问题半年报告》攻击抹黑中方治港政策特别是香港国安法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英方应该正视香港已回归祖国近25年的现实,放下殖民心态,尊重中国主权和统一,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赵立坚说,英方不顾中方严正立场,再次发表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一如既往歪曲事实、混淆视听,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

  赵立坚说,香港回归以来,中方始终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香港居民依法享有远远超出1997年以前的更多权利和自由。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国家安全得到维护,法治正义得到伸张,广大香港居民和外国在港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和香港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继续巩固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

  他说,任何对香港国安法的攻击抹黑,都阻挡不了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大势。“英方企图通过发表报告、操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施压法官离任等手段扰乱香港人心,这不可能得逞。”

  赵立坚强调,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也根本不存在所谓“历史责任”。“英方反复拿《中英联合声明》说事,一年两度借所谓‘半年报告’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充当‘教师爷’‘复读机’,这种行径只会损害英方自身的形象。英方应该正视香港已回归祖国近25年的现实,放下殖民心态,尊重中国主权和统一,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不要再给中英关系制造麻烦。”他说。

 
为阿富汗雪中送炭 彰显中国大国担当
为阿富汗雪中送炭 彰显中国大国担当

( 2022-04-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3月31日,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安徽屯溪召开,与会各方就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国家命运等达成多项共识。此次会议由中方主持召开,是中国为阿富汗实现持久和平、稳定发展所作的又一次重要贡献。

  有网友评论说,当阿富汗面临雪崩般危机时,有的国家在雪上加霜,中国则一直是雪中送炭。

  当前,阿富汗正处于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面对内外多重挑战,阿富汗和平重建任重道远,阿富汗人民需要外界更多支持和帮助。作为阿富汗的友好近邻和真诚朋友,中国为阿富汗的重建发展作出不懈努力,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正义担当。

  中国一贯坚持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我们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作出的自主选择,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从不干涉阿富汗内政,从不在阿谋求任何私利,从不寻求所谓势力范围。诚如阿富汗朋友所言,中国是唯一没有伤害过阿富汗的大国。

  中国用实际行动帮助阿富汗人民渡过难关。去年以来,为帮助阿富汗人民平安越冬,中国第一时间向阿方提供多批紧急人道援助,并先后安排36架次包机进口阿富汗松子,帮助阿富汗解决经济民生困难,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政府通过双边渠道先后向阿提供2.5亿元人民币紧急援助,包括越冬衣物、粮食和新冠疫苗。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也向阿提供多达5000万元人民币物资援助。这些援助均已落地。

  中国努力推动凝聚支持阿富汗重建的国际合力。阿富汗局势剧变以来,中方和本地区其他各方紧急行动起来,通过举行上合组织和集安组织成员国领导人阿富汗问题联合峰会、阿富汗邻国外长会、中俄巴伊四国外长非正式会议等,推动各方形成共识,发出帮助阿富汗止乱回稳的一致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期间,还召开了阿富汗问题“中美俄+”磋商机制会议,中国、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四国阿富汗问题特使和特别代表参加。中美俄巴是阿富汗问题的重要攸关方,也是对阿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四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可以办成很多大事。在阿富汗问题上,美国作为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应当深刻吸取教训,以实际行动担负起阿富汗国家重建的首要责任,而不是公然劫掠阿富汗在美资产或继续搞各种单边制裁。

  只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阿方真正做到广泛包容建政、温和稳健施政,相信经历漫长“寒冬”的阿富汗人民,终会迎来春暖花开的一天。(记者成欣)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