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各地

04版:新春走基层

05版: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06版: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07版:新华深读

08版:新华国际

大国“钟”匠雕刻北京时间 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
大国“钟”匠雕刻北京时间
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郑昕
 

 
  时间的产生、保持,以及把时间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送出去,叫作“授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一代代授时人扎根大西北,甘坐冷板凳,筚路蓝缕、创新自强,铸就了精准的“中国时间”。    ——题记
 

 

 
  在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西安市临潼区,自西向东从西安主城区驶来的地铁在抵达华清池站后,以一个近乎直角的角度折向北行。
 
  一部分原因,是要避开东侧约两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免有可能影响从这里产生并保持的中国的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其前身陕西天文台的建成之初,主要是为满足国防与经济建设的急需而设立的。如今,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实现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100纳秒减小到5纳秒内,使其整体性能位居世界前列,将国家利益镌刻进“星辰大海”。

 
 
争气 立志要造“中国大钟”


 
  张首刚的办公桌台面夹层下铺着一件白色T恤衫,印着一个桶状精密装置的图案。
 
  “T恤是我在法国巴黎天文台毕业时同事们为我定做的。画面上的装置,就是我参与改造的世界上第一台铯原子喷泉钟。”他说。
 
  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中,时间是测量精度最高、应用最广的一个。1967年,为提高时间测量精度,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修改了时间单位“秒”的定义,以反映地球自转状态的天文时“秒”变更为以原子内部电磁振荡周期计时的原子时“秒”。自此,一些物理学家为能否研制出关乎时间产生与保持的原子钟,即原子频率标准(频标)而努力,这不仅是一国时间频率科学先进与否的战略资源,更是国家主权的彰显。
 
  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物理学家王义遒说过:“在精确打击时代,原子钟的作用不亚于原子弹。”
 
  “1998年,一名西方国家的知名物理学家在中国参观后,说中国原子钟实验研究靠‘碰运气’。我在与实验室其他科研人员闲谈中得知了这句话,被深深刺激,立志要做出一台长中国人志气的原子钟。”张首刚说。
 
  2005年,张首刚海外学成回国后离开北京,来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国家授时中心,主持原子钟研发与标准时间研究。
 
  “当时国家授时中心用于守时的小铯钟完全依赖进口,更没有基准型铯原子喷泉钟,就连相关研制设备和研究人员也都没有。”据张首刚的大学校友且几乎同期归国的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郭文阁回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首刚从一个人起步、从单位一间地下室起步、从一把螺丝刀起步,搭建平台、招募人才。
 
  现如今,他建立起的国家授时中心量子频标研究室已拥有近百名中青年科研人员,并发展成为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不仅自主研制出了国际先进的基准型铯原子喷泉钟,还在2018年实现守时型光抽运小铯钟的产品化。
 
  应用广泛的便携化小铯钟产品,此前50多年都被美国独家垄断。2017年,小铯钟产品陆续对华禁售。
 
  如今这款国产小铯钟不仅已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河二号导航系统、5G通信系统以及北极科考等任务,也装备在国家标准时间产生与保持系统。2021年11月,三台国产小铯钟在国际标准时间计算中取得贡献权重,并被国际权度局推荐给各国用于标准时间的产生。
 
  “那位说中国靠‘碰运气’的外国科学家,在2019年的一次学术年会上碰到我时,对中国时频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了钦佩。”张首刚说。
 
奉献 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与担当


 
  与张首刚的那件T恤衫同样在他办公室一放就是好几年的,还有四瓶香槟酒。这是他从法国带回来,起初是准备在某次重大突破后和大伙儿庆祝用的。
 
  可直到现在,哪怕他们取得了再多科研突破,庆功酒都未启封。张首刚说,并非无功可庆,而是授时人心中都有一面表盘:在对准确度和稳定度性能永无止境的追求中,每一次付出的终点,都会周而复始成为新的起点。
 
  近代中国,标准时间的产生和传递曾长期被外国人所主导并把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启动,急需在内陆腹地的隐蔽地点建设一座授时台。
 
  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坐落于陕西省蒲城县的陕西天文台在1966年始建,并于1971年开启短波授时。
 
  参与陕西天文台创建的,有不少是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科学家和青年大学生。曾任陕西天文台台长的漆贯荣回忆,当时刚从南京大学毕业的他,与首批另外十多名青年下了火车转汽车,下了汽车又步行才抵达远离人烟的蒲城县金帜山下。
 
  回忆当时眼前荒草丛生的工地,漆贯荣说:“就算是搬石头,也要凭着双手把天文台建起来!”
 
  短波授时台的建成,使我国具备国土全覆盖的陆基无线电授时能力,翻开了中国授时的新一页。在此基础上,长波授时台小功率试验台于1976年7月试播,4个月后,信号正式每天定时发播。
 
  “搞全国性的一个钟……不光是对尖端技术重要,而且对我国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钱学森曾这样形容长波授时台的意义。
 
  长波授时体系的建成,让中国赶上了世界步伐。这项成果也在198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独立自主的授时体系建设中,一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扎根西部、科技报国。为进一步适应国家对授时工作的要求,陕西天文台在1980年搬至临潼,并于2001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地址与名称虽变但初心未改,新时代的授时人赓续着红色血脉,执着于钻研与奉献。
 
  原子钟是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的结晶,用十年乃至更久时间做出一台原子钟是常态。
 
  授时人受的苦,有时不只是身体的苦:有的久坐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也没时间去做手术,有的脚踝骨裂打着石膏拄着拐在春节假期跳进实验室;但更多的,是与成百上千个部件仪器“长相厮守”坐冷板凳之苦。
 
  光钟是前瞻性原子钟,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常宏负责着锶原子光钟的研制。在科研关键阶段,身为家中独子的他先后经历了父母的因病去世,其中父亲去世前就已瘫痪六年。“以前最怕夜里接到电话,说家里老人有情况。”
 
  但他说,在这全世界都盯着的战略高地,想要抢占下来,时间窗口只有一两年。国家的计划,不能在自己这里耽误了,再难也得咬着牙把研究推下去。
 
  “造钟是值得一生为之付出的事业,因为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造钟也是一生干不完的事业,因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对原子钟性能,包括使用便捷度的要求无止境。”张首刚说。
 
  投身这项事业至今的31年里,他带队研制出了9种不同应用类型的新型原子钟。
 
创新 不断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经济社会发展脉动的通信、电力、金融、导航等系统,其有效运行都有赖于高精度的时间同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授时系统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工程,还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重器。
 
  2003年,为满足国家重大急需,国家授时中心与相关研究院所凭借时间频率技术与天文科学理论的积累,用不到三年时间研制建成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演示验证系统,精度不亚于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
 
  “CAPS系统建设体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依然在鼓舞着新时代授时人前行。”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说,创新是引领科技进步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授时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不停步、走快步,在国家战略的必争领域加强布局、做强做大。
 
  把比微波原子钟精度更高的光钟送上太空,实现高精度空间时间基准,是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张首刚和团队的十多名中青年“钟匠”,用十年打造出了中心的第一台地面光钟,如今的工作是把这台铺开来足有20多平方米的光钟塞进不到1立方米的空间站实验柜,其难度不只是器部件的尺寸缩小,更是系统与工艺的再造,需要突破系列关键技术。眼下,这台“争气钟”正加紧在国家授时中心研制。
 
  “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频率研究和授时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就是有这群可爱的同事们。”张首刚说,“国家人”做“国家事”、“国家队”担“国家责”,国家授时中心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填补一个又一个国内空白:
 
  ——重启世界时这一战略资源的自主测量,摆脱此前世界时数据对国外的依赖,保障我国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
 
  ——启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将光纤授时与改进后的长波授时结合形成地基授时,并与卫星授时融合,搭建天地一体的授时体系。
 
  ——发展网络时间传递及应用新技术,在云端建立节点,建立起网络授时系统,填补高精度“北京时间”在网络空间的缺位。
 
  ……
 
  “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我们的授时服务就跟到哪里。”张首刚说,授时人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坚持自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的授时工作中夺取更大的成绩。
(参与记者:梁爱平、张晨俊、张博文)新华社西安2月10日电
 
在新赛道全速跑,上海开年这么干
在新赛道全速跑,上海开年这么干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上海2月10日电(记者姚玉洁、龚雯、周蕊)能早则早、能快则快!新春伊始,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上海步伐全力加速。从中芯国际千亿元投资规模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到上汽智己智能网联汽车,再到虚拟偶像“生活体验官”,上海正全力加速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步伐。在GDP迈过4万亿元大关之后,“新赛道”和“智造力”正为上海积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

赶前抓早,马不停蹄


  春节前夕,上海设立了数十亿元规模的“国产汽车芯片专项基金”,突破卡脖子技术,缩短开发周期,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上海智慧”;汇聚了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上海市徐汇区,提出“探索成立元宇宙创新联盟”……

  马不停蹄的还有仅用22个月实现“从零到一”、刷新“上海智造”速度的智己汽车。今年以来,首批智己L7 Beta体验版在全国多地的大街小巷巡游,预计2月底智己L7试驾车陆续到店,3月初将全面开启实车试驾。

  这些项目是上海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缩影。今年的上海两会,“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春节后首个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谁能占据经济数字化新赛道,谁就能更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成为这座经济中心城市的共识。

“智造力”就是“生产力”


  刚刚过去的跨年营销中,一个穿着黑衣红裙白靴的身影让人眼前一亮,她是虚拟偶像Gina,也是百联股份“美好生活体验官”,通过探店Vlog在抖音、小红书、微信、微博等头部社交平台正式与消费者见面“带货”。春节期间,Gina还与冰雪运动“擦出火花”,点燃冬奥带来的冰雪消费。

  专注“新赛道”和“终端带动”,终端产品正在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单体工厂,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每天出品的牛奶可供数百万居民饮用,但工厂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工人,只能看到许多机器控制的阀门和管道。通过这一智能工厂内的“智慧大脑中央控制室”,数字化操作人员仅通过中央控制室就能对牛奶“了如指掌”,工厂里5000个传感器、1万多个自动控制阀互联互通,保障工厂自动化运行。

  据统计,2021年上海部分重点产业已建成智能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5%,综合能耗最多降低54%。

  这种“智造力”正在向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输出、下沉。上海宾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提供智能物流、柔性制造方案的“工厂大脑”。公司董事长龚超慧说:“我们正在和奉贤区东方美谷的美妆企业合作,帮助它们从接单管理、需求预测、订单排期、物料最优分配、生产实时追踪到数据回溯形成数字化闭环。中国有完善的供应链和工业体系,给中小企业的‘智造力’提升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迈过4万亿,积聚新势能


  强化新赛道布局,强化终端带动,上海为何反复对此划重点?

  “这是上海在GDP迈过4万亿元大关、站上发展新台阶之后,对发展动能、发展质量深度思考后的战略部署。”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权衡说,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上海发力新赛道,将有力带动经济引擎增长。

  2021年上海建成2家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5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40家市级智能工厂。其中,被业界视为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机器人密度,上海重点产业达到383台/万名工人,部分企业如海立、新时达高达近1000台/万名工人,远超全国246台/万名工人的平均水平。2022年,上海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发布机器人密度的城市。

  “智造已刻进了上海发展的基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说,随着上海以智能工厂建设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土地不再是强黏性,加上专业人才、先进技术、金融生态的优势,上海正在积聚新一轮数字驱动的“智造力”。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要紧抓新赛道、新动能,持续招引布局和培育做强一批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领域重大产业项目。既要着眼当前,聚焦“发热”和压舱石产业,又要立足长远,聚焦“发光”和引擎产业。

 
铆足干劲 稳健前行 虎年开工季工业经济走势观察
铆足干劲 稳健前行
虎年开工季工业经济走势观察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张辛欣)车间里,机械手有条不紊地进行操控;工地上,塔吊耸立,工程车往来穿梭……虎年春节假期刚过,已见繁忙景象。

  过去一年,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不小,今年一季度,实现工业经济平稳接续意义重大。记者采访一线企业、相关部门发现,尽管面对挑战,各地积极采取一系列稳定工业增长的举措,企业铆足干劲,奋力前行。虎年开工季,工地车间热度不减,传递出工业经济稳字当头,努力稳预期的积极信号。

  有压力,更有干劲和信心


  调整状态,做好充足准备,这是当前博洋集团创始人戎巨川眼中最重要的事。深耕家纺领域几十年的他认为,从行业到企业,今年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不能被动等待,而要主动出击。”戎巨川说,2022年,企业将把数字化能力提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大对直播等新渠道的渗透,加快工业互联网对生产全链条的嵌入,降低运营成本,挖掘潜在需求。

  主动出击是虎年开工季不少工业企业奋进的写照。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一些企业仍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然而有压力,更有信心。锚定目标、主动布局,很多企业迈出稳健发展的步伐。

  大年初三,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商——力高新能源创始人王瀚超早早坐在办公桌前,谋划新一年工作。

  “新能源汽车发展比想象更快,作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我们既兴奋也有压力,要做足准备,才能更好抓住机遇。”他说,企业新建第三条生产线,预计3月底可以投产。今年也计划增加100名研发人员,继续布局储能、充电等技术,加快推动自研芯片验证使用,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工信部在河北、江苏、安徽等地调研显示,已出台的工业稳增长措施初见成效,今年1月以来,各地工业平稳运行,企业和市场预期逐渐向好。凭借稳扎稳打,很多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干劲。工信部统计显示,“小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约25%,平均研发强度超7%。

拓新局,坚定创新抓机遇


  新春伊始,普天铁心立下一个数字化降本增效目标——通过大数据调度让仓库空出1000个库位。

  普天铁心从事电力变压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研发与销售。为避免库存积压带来资金流转压力,正联合钉钉通过大数据调整产能和物流。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2022年进行全面智能升级,挖掘更多需求,开拓更多空间。

  拓新局,是很多企业2022年的关键词。春节期间,全应科技董事长夏建涛和团队已经开始与客户的沟通。全应科技是一家从事热电智能化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夏建涛说,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为的就是更加适应市场,让创新更有针对性。“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超5000万元,在热电智能化与运行自动化融合上推出新一代产品。”

  紧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坚持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促升级两手抓,坚持培优企业和培强产业相结合,一系列举措出台。

  工信部明确将在2022年进一步聚焦关键领域加大创新中心建设力度,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服务。财政部日前对外表示,2022年,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

  “2022年,将更加注重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在融合上做更多文章,加速创新向各领域推进。”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说。

谋实干,扎扎实实稳向前


  2月7日,福建省第一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仪式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发改委重点项目综合管理处负责人郑强表示,本次开工的项目中,福建省重点推进科技含量高、引领性强的项目,助力产业链的补链强链,推动形成产业集群。

  稳投资是稳工业的关键。重庆市发改委透露,今年重庆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850个,年度计划投资约3570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领域;上海市浦东新区近日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未来3年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聚焦重点问题,抓实干谋实效,一系列举措和实践正在展开。

  保用能,正月初八,国网建德市供电公司为第一批进驻浙江建德市钦堂乡小微企业创业园的企业完成通电,助力顺利开工;增帮扶,虎年开工首日,广东佛山提出在制定和落实政策时,要突出重点的“点”,点对点开展帮扶;保供应链,河北、安徽等多地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监测调度,打通要素保障和产品供给的堵点卡点……

  “今年尤其重要的是要落实落细系列政策,推动延续或扩展阶段性惠企政策。”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2022年要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并细化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点亮文明之光 映照大同梦想 读懂“一墩难求”背后的深意
点亮文明之光 映照大同梦想
读懂“一墩难求”背后的深意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周杰、孔祥鑫、张漫子)颁奖特制版“冰墩墩”、新春特别版“冰墩墩”成为“吸睛”的“新宠”;赛场内外的特许商品零售店纷纷排起了长队;各种类型的“冰墩墩”艺术作品传递着浓浓深情和深深祝福……连日来,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北京冬奥会赛场之外最令人瞩目的焦点,化身海内外人士争相抢购的全球“顶流”产品。

  “冰墩墩”为何如此“火爆”?以熊猫为原型的吉祥物究竟意味着什么?被全民热议和争抢的“冰墩墩”此时已远远超出赛会纪念品的意义,凝聚着人们对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深情期待,促进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交融,蕴含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感。

  读懂了“一墩难求”背后的深意,也就读懂了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向未来传递的精神和理念。

“冰墩墩”延续奥运梦想


  2月4日,一场令世界惊艳的开幕式点燃了人们的激情和梦想。奥运赛场,冰雪健儿为了梦想奋勇拼搏;首都街头,同样涌动着浓浓的奥运热情。吉祥物“冰墩墩”的“意外”走红,成为这场冰雪盛会超高热度的最佳注脚。

  在位于北京王府井的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外,为了买到限量供应的“冰墩墩”,不少市民从清晨6点就过来排队。北京工美集团市场部部长、冬奥项目部副总经理李颖介绍,开幕式举办之前几天,平均排队时长在一小时左右,最近几天队伍更长,冬奥的热度不断升温,人们的热情也与日俱增。

  在北京冬奥会的主新闻中心,海内外的媒体人士也在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门前排起了长队。人们对“冰墩墩”及相关纪念品的“疯狂”喜爱让不少记者拿起了手中的相机进行记录。采访过后,他们也加入了排队购买的长队……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媒体人士对记者说,带回一个“冰墩墩”是对北京冬奥会最好的纪念。

  北京冬奥会的赛事渐入佳境、精彩纷呈,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可以获得辅以金色花环造型的特制版“冰墩墩”。已经站上一次领奖台的匈牙利短道速滑选手刘少林说,要再赢一个“冰墩墩”送给妹妹。

  金色的“冰墩墩”令奥运选手欢欣鼓舞,更令年轻的运动员们为之痴迷。位于北京延庆的“梦起源”滑冰馆的16名学员,正跟着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俞勇俊进行专业训练。“这是他们成为专业队员以来观看的第一届冬奥会。”俞勇俊说,队员们都渴望拥有一只金色的“冰墩墩”,因为他们都期待有一天能够站上奥运赛场。

  在俞勇俊看来,人们对于“冰墩墩”的热情不会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落幕而减弱。“除了专业培养,我们已经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冰雪激情,‘冰墩墩’将凝聚起人们对冰雪运动的无限热爱。”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晶晶”,再到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熊猫连续成为三届体育盛会吉祥物的原型。这是体育精神的传承,更是奥运梦想的延续。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北京东城居民龚虎彪手持自制的“倒计时0天”的倒计时牌与矗立在王府井的倒计时牌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复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的一幕。“从1990年开完亚运盼奥运,到今天北京成为‘双奥之城’。32年来,我们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和首都北京的日新月异。”龚虎彪说。

文化符号传播中华文明


  在社交媒体上,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岗义堂展示“冰墩墩”徽章的一段视频让他获得了超高人气。“冰墩墩”的火爆也与这名日本记者的狂热喜爱和出镜报道密不可分。每当在会场看到“冰墩墩”憨态可掬地走过来,辻岗义堂总是追着合影。

  这是辻岗义堂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他看来,“冰墩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代表着乐观、开朗和热情的中国人民。“我的前辈曾经报道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能成为‘双奥之城’,这真的很了不起。”辻岗义堂说。

  人人都爱的“冰墩墩”代表着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其火爆背后的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我对赛会吉祥物的看法,总是通过我的孩子们的眼睛。远在加拿大的他们已经很喜欢‘冰墩墩’了。”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摄影经理阿诺德·林说,“熊猫是全世界都喜爱的一种动物,‘冰墩墩’将成为北京冬奥会一笔持久的遗产,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成功的印记。”

  “此刻的中国,用憨态可掬的‘冰墩墩’表达了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自信,传递疫情之下团结互助的友好信号,展示以和为贵、热情好客的民族品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说。

  北京冬奥会搭建了全世界共襄盛举的舞台,架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当奥林匹克遇上“中国年”,又赋予这届冬奥会特别的意义。

  农历正月初五,一场特殊的新春“庙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贵宾汇聚一堂,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被展台上的“冰墩墩”面塑所吸引。

  “他接过我递上的还未完成的‘冰墩墩’面塑,亲手将白色的‘小眼睛’安了上去,发出爽朗的笑声。他对‘冰墩墩’爱不释手,想要再捏一个。他说:‘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如果只带回一个,那就不好交代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技艺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回忆说。

  实际上,早在“冰墩墩”第一次亮相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曾给予高度评价:“冰墩墩集中华文化精华和特色于一身,定会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亲善大使。”

  一场盛大的开幕式、一群热情的志愿者、一个个一流的场馆,一次次周到的服务……人们把对北京冬奥会的由衷赞叹和感激之情寄托在亲切友好的“冰墩墩”上。

  由“冰墩墩”想到北京冬奥会,由熊猫想到中国,“冰墩墩”代表了中国敦厚实在的大国气度、真诚好客的大国之礼和担当善为的大国之力。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守伟说,这是“冰墩墩”的象征意义、标志意义和历史意义。

未来寓意寄托人类梦想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泰莎·莫德回忆起开幕当晚场内志愿者对自己大喊“欢迎来到中国”的那一刻,忍不住热泪盈眶。在社交媒体上被“隔空感谢”的“粉衣小哥”是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本科学生孙泽宇。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很多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我在开幕式上与进场的运动员们说‘欢迎来到中国’,也是脱口而出的。”孙泽宇说,就像最近备受瞩目的吉祥物“冰墩墩”,它带有跨越隔阂的一种“萌”。当美好来临,无论对于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来说,都无法抵挡,“人与人之间保有最纯粹、最真诚的友好互动,未来的世界一定更美好。”

  “冰墩墩”是科技与自然的融合,是现代与未来的对话。穿得像一个“太空人”的“冰墩墩”,呈现了一个颇具时尚感和未来感的形象。

  “‘冰墩墩’体现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北京体育大学冬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邹新娴说,“‘冰墩墩’是中国特色文化与时代科技融合的化身,契合了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同行的美好心愿。”

  近日,国际奥委会官员贝蒂·阿尔迪尼特意到访冬奥村的特许商品店购买“冰墩墩”,却因为商品售罄略显失落,但她收到了意外之喜——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冬奥会志愿者舒轶的手绘版“冰墩墩”。

  亲身体验志愿者们的暖心服务,贝蒂非常感动。她在留言簿上写道:谢谢你们的热情帮助和热烈欢迎,感谢你们!“看到她很开心,我也很开心。一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够给别人带去快乐,我就很满足。”舒轶说。

  此时的“冰墩墩”不仅是中国文化符号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更是全世界超越国家和民族,跨越高山和重洋交流合作、分享快乐、共享盛世的载体。

  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第一届冬奥会,开幕式“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将全世界的冰雪健儿团结在五环旗下。由91朵“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的场景演绎了充满中国式浪漫的未来故事,奏响了“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

  “熊猫一直代表中国和平友好外交的形象,‘冰墩墩’展现出来的友爱、敦实和力量,体现着奥林匹克格言中‘更团结’的意涵。”北京大学文化产业专家陈少峰说,通过“冰墩墩”,我们要向世界传递“一起向未来”的人类梦想。(参与记者:王君宝、赵旭、李典、黄昕欣、何磊静、杨帆、李琳海、吴鲁)

 
虎虎生风:虎年开工要“谋定而快动”
虎虎生风:虎年开工要“谋定而快动”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虎年春节假期刚过,各地便投入了紧张的生产建设和工作当中,一系列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展示了热气腾腾抓开局的图景。

  开工意味着起步。一个地方的一年或一个时期的发展能不能起好步,对后势影响巨大。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此,虎年开工贵在“早”。

  要早谋划,对经济运行中的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政策,尽量走在市场曲线前面;要早安排,对资金下达、税费减免、项目开工等已经明确的工作能早则早、能快则快,最大限度营造良好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举凡大事,谋定而动。我们要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状态和准备,做到“谋定而快动”。“快动”不仅考验一个地方的拼劲、闯劲,还需要简政放权、制度创新的巧劲,各级政府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看准了就要敢于“踩油门”、积极“设路标”。

  虎年开工,还要突出“实”。要真开工、抓落实。过去,曾经出现过“假开工”现象。口号喊了、坑也挖了,过几个月去看,却没有任何动静。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不仅贻误工作,更败坏风气,必须引以为戒。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物工作量”是一个关键指标。各地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对弄虚作假、开工后没有实质进展的,要严肃查处,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北京冬奥赛场上,中华健儿们踏雪走冰、争金夺银。对于每个地方、每个人来说,面前其实也有一个新赛道、新赛场。虎年新春,拿出生龙活虎的干劲、打出虎虎生威的气势,才能不负春光不负时代。

    (记者何欣荣、王辰阳)

     新华社上海2月10日电

 
抗病还高产,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育种获突破
抗病还高产,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育种获突破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张泉)白粉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重病田减产可达40%以上。我国科学家持续开展科研攻关,阐明了小麦新型mlo突变体既抗白粉病又高产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多重基因组编辑,使主栽小麦品种快速获得广谱抗白粉病的优异性状。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高彩霞团队、邱金龙团队和肖军团队合作完成,相关成果1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病原菌的成功侵染需要利用植物感病基因,感病基因的突变通常能够赋予植物广谱持久的抗病性,然而,感病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突变会给植物生长发育带来多种负面效应。”高彩霞介绍,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是利用感病基因进行植物抗病育种的关键。

  小麦是最重要的主粮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安全。早在2014年,中科院研究团队就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定向突变小麦的感病基因MLO,获得了对白粉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材料,但该小麦mlo突变体表现出白粉病抗性的同时,也出现了早衰、植株变矮、产量下降等负面表型。

  最终,研究人员在大量基因组编辑小麦突变体中筛选获得了一个新型mlo突变体Tamlo-R32,该突变体表现出对白粉菌完全的抗性,同时生长发育和产量正常。经过8年的通力合作,研究人员最终解析了小麦Tamlo-R32突变体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

  为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抗病育种,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多重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小麦主栽品种中创制相应的基因突变,仅2至3个月就成功在多个小麦主栽品种中获得了具有广谱白粉病抗性,且生长和产量均不受影响的小麦种质。相比于传统育种方法,基因组编辑育种极大缩短了育种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评价说:“这项研究是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重要进展,也为培育抗病高产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基因组编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巨大的应用前景。”

 
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时期将规范演员片酬
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时期将规范演员片酬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王鹏)记者10日从国家广电总局获悉,《“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于日前印发。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将规范包括演员片酬在内的收入分配秩序,推广使用标准化、制度化、制式统一的片酬等劳务合同。

  在规范电视剧市场秩序方面,规划同时提出,促进电视剧市场公平竞争,坚决反对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垄断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鼓励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引导电视剧制作机构科学合理安排制作成本结构,加强成本管理和收入核算。

  规划指出,将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制,严肃处理有偷逃税、“阴阳合同”、“天价片酬”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演员和相关机构,禁止违法失德艺人通过电视剧发声出镜。规范电视剧行业经纪人、经纪公司等市场主体管理。

  此外,规划提出,发挥电视剧行业组织作用,对从业行为进行行业规范,对违法违规从业人员实施行业惩戒。健全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经纪人等电视剧领域从业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明确红线底线,推动从业人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03架机成功试车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03架机成功试车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广州2月10日电(记者魏蒙)记者10日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获悉,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03架机已于2月8日按1、2、3、4号发动机顺序完成首次试车,系统状态良好,参数指示正常。

  AG600“鲲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

  据介绍,1003架机于2021年12月26日总装下线,已先后完成航电、动力环控、操纵液压等系统联调联试,并在试车前开展发动机燃油系统、液压系统、防火系统、电源系统、指示记录系统等相关功能检查,完成发动机启封和试车应急演练。

  据介绍,在1003架机之后,今年还将有两架AG600完成总装工作,全部3架飞机将完成首次飞行试验任务。

 
专家:煤炭生产加快恢复,煤价有望逐步回落
专家:煤炭生产加快恢复,煤价有望逐步回落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戴小河)春节前夕,在煤炭市场供需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国内煤炭现货、期货价格出现上涨现象。记者10日从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获悉,近日多部门对此现象出台多项举措,煤价将逐步回落,目前国内电厂存煤平均可用天数达到23天,明显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忠民认为,春节后国内煤炭生产加快恢复、煤炭需求有效保障、煤炭运输不断增强、中长期合同作用显现,煤价将逐步回落。

  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8日发布消息称,2月3日以来,各地区煤炭产量快速回升,目前已基本恢复至节前水平,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仍保持在1.65亿吨以上,较去年同期增加超4000万吨。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主产区节后煤炭生产加快恢复。李忠民认为,冬季是传统能源消费旺季,从目前看,出现极寒天气是小概率事件,节后工业复产复工带动的消费反弹强度一般弱于节前,随着取暖用能减少,煤炭消费将进入季节性调整。充足的存煤将稳定释放,市场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就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答记者问 林郑月娥:特区政府定当加紧切断社区内传播链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就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答记者问
林郑月娥:特区政府定当加紧切断社区内传播链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10日应询表示,香港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对市民安全健康和经济民生带来严重冲击,中央对此高度关注。危难时刻,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靠山。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

  有记者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在会见传媒时表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向其传达了中央对香港疫情的关切和对香港市民的问候,并表示将应香港需求随时提供支援。能否请您进一步介绍情况?发言人答问时作上述表示。

  发言人说,近日国务院港澳办已多次向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官员转达了中央对香港疫情的关切和对香港同胞的慰问,并表示内地将全力支持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与此同时,国务院港澳办积极协调广东省人民政府,统筹做好粤港疫情联防联控和保障跨境物资运输工作,保障对港蔬菜、鲜活食品和其他日用必需品的供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急香港同胞之所急,为此作了许多特殊安排。

  发言人表示,中央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动态清零”的目标和策略,共同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工作。香港市民的生活物资一定会得到及时、充足的保障。内地人民和香港同胞心连心、手牵手,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发言人介绍,根据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国务院港澳办近日将会同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在深圳召开第二次内地与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专题交流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以及内地有关防疫专家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支持香港防控疫情、保障对港物资供应、保持香港社会大局稳定的政策措施。

  新华社香港2月10日电(记者王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日在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壬寅年线上新春团拜视频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定当致力管控,加紧切断社区内的传播链。

  林郑月娥表示,虽然香港正面对严峻的第五波疫情,但特区政府定当致力管控,击退新冠病毒。同时,特区政府会继续全力提升香港疫苗接种率,以九成为目标。

  林郑月娥介绍,特区政府正积极筹备本月下旬推行“疫苗通行证”,巩固香港防疫屏障,为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活和营业创造条件。

  她认为,过去一年,在中央支持和各界努力下,香港社会恢复稳定,经济复苏势头良好。根据预估数字,2021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上升6.4%,扭转过去两年的跌势。

  她相信,只要发掘并把握机遇,香港在虎年不论经济或民生方面都将有更美好的发展。

 
“突袭”解禁“核食”,谁在霸凌台湾民意
“突袭”解禁“核食”,谁在霸凌台湾民意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台北2月10日电(记者徐瑞青、何自力)台行政管理机构8日召开“日本食品输入管制措施”记者会,宣布月底将开放禁止输台逾10年的日本福岛等五县市食品进口。民进党当局“突袭”式解禁日本“核食”,引发台湾社会强烈质疑。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福岛、茨城、枥木、群马、千叶等多地食品涉遭放射性污染,在台湾地区被称为“核食”,禁止进口。2018年,台湾地区举办“反核食公投”,以779万赞成、223万反对获得通过。而早在2016年,民进党中央及其13个执政县市还曾发布联合声明,表达“禁止核食四原则”。

  对于民进党当局春节假期后突然宣布开放日本“核食”,中国国民党“立委”赖士葆痛批“这就是地道的霸王硬上弓”;国民党“立委”江启臣直言,过去高喊食品安全不能交换的民进党再次出卖民众健康,手法犹如两年前开放美国“莱猪”;台湾东华大学教授施正锋、资深媒体人黄暐瀚戳穿民进党把“公投”当工具,根本无视民意;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发文称,民进党反对核电却拥抱“核食”,精神错乱,前后矛盾,牺牲民众健康。

  台湾民众也纷纷在网络平台表达不满:“不要‘核四’要‘核食’?”“以前民进党打死反对的,现在全开放了!”“嘴里喊着‘爱台湾’骗选票,做的却是‘卖台湾’祸害子孙!”“人民是该揭竿起义了!”……

  据台湾专家介绍,日本“3·11”核灾至今才过了10年,有两项辐射物质的半衰期则长达30年和29年,残留物仍有罹癌风险。民进党当局当然知道民众对“核食”的忧惧,不断以所谓“国际标准”偷换概念,为日本“核食”洗白,又提出所谓“三原则”“三配套”以求安定人心。对此,岛内各界和舆论批评,民进党拿不出严密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却大玩文字游戏,例如有政客提出把“核食”改称“福食”,企图以此欺骗民众。

  有国民党“立委”质疑说,民进党宣称有风险的品项要有辐射安全、产地双证明,但哪些有风险、谁把关、检验人力有无保障以及检验程序,完全不清不楚。民众党“立委”蔡壁如直言,民进党当局自以为“只要演得好,人民可以被说服”,所以不顾民意直接宣布进口“核食”。

  “突袭”解禁日本“核食”背后,问题、争议重重。民进党一直以捍卫“民主”自居,却公然推翻“反核食公投”的民意决定,其民主标准是什么?民进党一直将反核作为“神主牌”,对岛内反核电,却对日本“核食”开大门,其安全标准是什么?民进党置民意于不顾,又打脸自己曾经的主张,与开放美国“莱猪”如出一辙,在日本“核食”问题上再次上演“发夹弯”政治秀,目的究竟为何?

  事实上,民进党当局已自己说出谜底。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称,日方长期关心福岛食品输出议题,未来必会在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入会谈判中有所讨论,且日本为CPTPP主导会员国,台湾需争取支持。有民进党政客更“袒露心声”:争取加入CPTPP关键时刻,“‘福食’放宽不宜拖延”。

  显然,民进党强推解禁日本“核食”,是谋算以此作为对日政治交易的筹码,但真能如愿吗?国民党“立委”曾铭宗表示,民进党未与人民沟通,“突袭”开放“核食”,践踏民意,罔顾民众健康,只为CPTPP的“空头承诺”。台湾学者孔令信指出,民进党当局说是“因应日本合理要求”,还称开放后加入CPTPP更有望,但其实谈判过程繁复,还会影响台湾产业,民进党根本不敢提细节。“莱猪”和“核食”都是其讨好美日、操弄“反中”的产物,结果是人民承担苦果,民进党享受政治利益。

  一张小小的餐桌,事关万千百姓健康安全。“台湾民意基金会”1月底针对日本“核食”解禁公布民调显示,有五成五民众不支持。但民进党一意孤行将“莱猪”“核食”硬塞进民众口腹,能不引起民怨?“人民想到可能把‘核食’吃下肚,恐惧感强烈而实在。害人都不怕报应!”“这么有‘福’气的食物就进口来全部给民进党吃!”……网上留言充满愤怒也透露无奈,让人不禁追问:2300万台湾民众是欠了民进党什么,要忍受其一再的背叛、霸凌和荼毒?

  这个农历春节,台湾民众过得本就不平静。新冠疫情持续延烧,百姓陷入“鸡蛋荒”,连卫生纸也要涨价。在民心不安时刻,民进党当局却忙不迭地雪上加霜,难怪被揶揄“鸡蛋何时有?核食马上到”。有台湾媒体道出民间社会的“郁卒”之声:民众只能自求多福了。

 
最高检对蔡鄂生决定逮捕
最高检对蔡鄂生决定逮捕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蔡鄂生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滥用职权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对蔡鄂生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检察机关对孟祥决定逮捕
检察机关对孟祥决定逮捕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执行局原局长孟祥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河南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近日,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孟祥作出逮捕决定。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北京出台“实施方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北京出台“实施方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王君璐)北京市《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9日通过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对外发布,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方案从稳妥有序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做好政策调整有序衔接,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方案要求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实现常住人口生育登记一网通办;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母婴友好医院、儿童健康友好社区;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

  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方面,方案提出,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落实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政策。“十四五”时期,各区均设立不少于一个综合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打造“一刻钟”托育服务圈,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大型园区为员工提供托育服务。

  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方面,方案提出,设立父母育儿假,1.3米以下儿童乘坐公交、地铁,享受免票优惠。同时,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浙江启动未来乡村建设
浙江启动未来乡村建设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杭州2月10日电(记者岳德亮)作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浙江省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在有农村区域的县(市、区)每年开展1个至3个未来乡村建设。到2025年,全省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的相关指导意见指出,未来乡村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以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为建设途径,以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为建设定位,以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为建设特色,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则,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促进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

  未来乡村建设将着重打造未来产业、未来风貌、未来文化、未来邻里、未来健康、未来低碳、未来交通、未来智慧、未来治理等九大场景。

 
第三期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顺利签约
第三期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顺利签约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天津2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北京市科委、天津市科技局、河北省科技厅2月9日共同举办“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第三期)”视频签约会,第三期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顺利签约。在新一轮合作期内,三地将继续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基础研究合作向更高水平拓展。

  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三地将继续深化协同,围绕重点领域和任务,采用统一组织、统一申请、统一评审、统一立项、统一管理的模式,深入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工作;继续组织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搭建沟通合作平台,促进三地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推动基础数据、专家、政策信息等科技资源共享,鼓励三地团队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建立基础研究合作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已先后签署两期基础研究合作协议,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朋友圈”。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启动以来,三地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围绕“南水北调环境影响”“京津冀一体化交通”“智能制造”“精准医疗”等领域资助项目100余项,部分项目成果已实现应用。

 
用贴心服务换来企业顺心发展 潍坊寒亭区:服务企业早餐会,越吃越有“味”
用贴心服务换来企业顺心发展
潍坊寒亭区:服务企业早餐会,越吃越有“味”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本报记者张志龙


  去年以来,山东潍坊市寒亭区依托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实施,通过创新推行“早餐倾听”“高位推进”等四项制度,力促对企业诉求快跟进、快处理,实打实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困难,营商口碑、资源磁吸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寒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5%,并先后吸引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潍坊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平台相继落地建设。

倾听,让最急难题得到最快解决


  富亭街拓宽、金大路硬化,中通快递山东(潍坊)智能化研发运营中心是最大受益者之一。但中心负责人陈顺昌却有着自己的烦恼。2021年5月中旬的一天,眼见“6·18”电商大促日临近,可自己门前的路还在修着。不过,想到修这两条路,自己获益最多,陈顺昌也不好意思再提意见。

  恰在此时,一通来自寒亭区委办公室的电话,解决了陈顺昌的烦心事。原来,寒亭区实行了早餐倾听制度,区委书记和区长利用早餐时间,轮流请辖区企业负责人吃早餐,陈顺昌被邀请参加第二天的早餐会。融洽的氛围中,陈顺昌赶紧把当时这一最头疼的问题摆了出来。事情当天就有了回音,不到10天时间,企业北门进出道路全部贯通。

  “早餐只是形式,倾听企业诉求,早一点帮他们化解难题才是关键。”寒亭区委书记、潍坊经济开发区(农综区核心区)党工委书记滕双兴说,最初,面对包靠企业的服务专员,部分企业主存在不好意思反映或者觉得提了也作用不大的思想,自己作为全区“首席服务专员”,必须用诚心和实在,换得企业的满意,“早餐倾听会”的想法便形成了。

  倾听不是目的。“早餐会上能拍板的不会过夜。”滕双兴说。从去年5月份开始,该区已召开“早餐倾听会”44期,与近160名企业主面对面倾听交流,召开现场办公会15次,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65项,已办结136项。在中期第三方满意度回访中,受访企业对该区的响应速度、服务方式和办理效率满意度达到100%。

服务,以实在举措传递发展信心


  “原先只是想让区里帮忙,多个渠道招招工,没想到区里专门发了文件来‘硬核’支持我们。”潍坊新希望六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勇平说。原来,王勇平在早餐会上提出了用工诉求。这类问题他不是第一个提出,寒亭区在调研基础上,出台了10条措施,一企一策,助力企业招工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不止用工,早餐会上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寒亭区都研究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探索“用一把钥匙解决一类问题”。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也得以化解。在寒亭高科园,办不动产证问题已困扰企业10年之久,园内久丰动力等4家企业,借着早餐会反映了这个问题。该区立即明确由区属滨城投资公司负责园区消防设施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园内受影响的16家企业办证障碍已经扫除。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用我们诚心实在的服务,为企业每解决一个难题,就会增强一分他们发展的信心。”滕双兴说。

  督办,用常态化机制打造营商新高地


  金正工业园内道路坑洼、排水不畅,问题在早餐会上提出后,迅速被纳入寒亭区委区政府电子督查平台,明确了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如今,园内两条主路已整修完成,道路两侧雨水管网同步配套,30余家企业因此受益。

  快速整修,与挂牌督办制度有关:寒亭区对线上、线下,包括“早餐倾听会”上收集的所有需要解决的企业问题诉求,纳入电子督查平台统一管理,在电子督查平台上提前3天对未解决问题亮“黄牌”提醒,对已超办结时限未办结的问题“红牌”警告,扣除相应分数,通报问责并纳入综合考核。

  制度常态约束下,为企解难已成常态。“早餐倾听会”发现的问题,分管区级领导都直接参与处理,疑难问题由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问题解决速效。去年先后召开专题会议24次,解决疑难问题42个。

  针对早餐倾听会,寒亭区还探索建立了“1+3+5”的工作运行模式,即1天内精准转办,3天调度工作情况,5天形成问题解决情况报告,力求最短时间内转办、解决问题。为确保企业反映问题诉求的解决实效,该区还开展了“‘早餐倾听会’回头看”活动,筛选了71个已解决问题进行了集中调度督导。

 
“98后”“动车女医生”的首个春运
“98后”“动车女医生”的首个春运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2月10日,国铁济南局青岛动车段济南动车所动车组女子检修队5名队员在动车旁合影留念。

  在国铁济南局青岛动车段济南动车所,有一支“98后”动车组女子检修队。最近,2021年10月走上新岗位的5位队员迎来了她们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春运。

  春运期间,济南动车所每天有23趟动车入库检修,检修队员们就像“医生”一样,对动车组“把脉问诊”。她们携带对讲机、工具包、录像手电、玻璃水等工具,对动车组车顶、车下、司机室进行检查作业,对故障进行应急处置,对车厢电茶炉、卫生间等客室服务设施进行检查。

  爬车顶、钻车底、查故障、测数据、换零件……5名“动车女医生”用她们的专业技术,悉心守护高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影报道

 
当剪纸邂逅冰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剪纸邂逅冰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刘桃熊、杜一方


  “冰雪之约”如期而至。在北京冬奥会赛区之一的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座名为蔚县的小城里,剪纸艺术邂逅冰雪运动,两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广的工作室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他7岁跟母亲学色工,12岁跟父亲学刀工,15岁学画样。“要学成一个全面的剪纸艺人,必须画、刻、染三样全能。”周广谨记父亲教诲,数十年如一日刀耕不辍,终成一代“剪纸大师”。

  现年71岁的周广精神矍铄,谈起剪纸滔滔不绝:“剪纸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之一。”最近,他带着徒弟和工人制作完成了上千份剪纸册,题材涵盖十二生肖、脸谱等。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以来,用剪纸艺术把家乡的大好河山和文化展示给世界,成为和周广一样的蔚县剪纸艺人不约而同的使命。

  近年来,蔚县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佃亮已创作200多幅剪纸作品,包括《冰雪奇缘》《激情冬奥》等。他说,能用家乡的剪纸技艺为北京冬奥会加油、祝福,讲述中国人的奥运情结,是自己的心愿。

  事实上,不只在蔚县,全国各地的剪纸艺人也都纷纷拿起剪刀、刻刀,用剪纸艺术向北京冬奥会献礼。

  在蔚县博物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作品正在展出。馆长李新威说,他们近期举办的以“激情冬奥、剪彩冰雪”为主题的剪纸艺术节,面向全国共征集到27个省份的403幅作品,如河北的《欢聚长城脚下,绽放冰雪激情》、山西的《河东娃盼冬奥》、甘肃的《多彩冰雪 最美骆驼》等,这些作品虽然风格迥异,但无不表达着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愿。

  蔚县剪纸起源于“窗花”,本是人们过年时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如今,蔚县“窗花”走下窗户,逐渐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礼品、旅游纪念品和艺术收藏品等,创作题材涉及花鸟鱼虫、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脸谱等6000多个品种,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迈向世界。

  统计数据显示,蔚县剪纸专业户1100户,相关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生产剪纸600多万套,畅销美国、日本、德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蔚县剪纸艺术还走进了一些学校课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从2014年开设蔚县剪纸课。校长裴红霞说:“至今已有23000多名学生学习了该课程,学生们的剪纸作品成为特色礼品赠送给来学校访问的各国友人,而且有10多个国家的1600多名师生来访时参与了剪纸体验。”

  新华社石家庄2月10日电

 
山东平度蝴蝶兰“海内开花海外香”
山东平度蝴蝶兰“海内开花海外香”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青岛电(记者王凯、徐冰)农历正月初六,郑淑芹一早就来到距离镇中心不远的蝴蝶兰基地,戴上专用帽子、披上白大褂,用酒精消毒后,钻进了花卉大棚。“今天我值班,浇水、施肥、管护、控温……一样工作也不能少。”

  在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的蝴蝶兰基地内,花床上的一株株蝴蝶兰苗根茎粗壮、叶片肥硕,55万株蝴蝶兰竞相绽放、生机盎然。

  “这些花目前主要出口日本,受到日本客户的好评。”基地工作人员曹龙说,日本人对白色比较偏好,白色蝴蝶兰多应用于殡葬业,另外在一些婚庆、宴请等场合也经常用。平度的白色蝴蝶兰花瓣直径、厚度、外观等都非常符合日本客户的要求。

  据介绍,2021年12月,该基地第一批5000多株蝴蝶兰鲜切花发往日本。截至目前,基地共向日本出口3万多株蝴蝶兰鲜切花。

  高品质的鲜切花产品得益于高科技的投入。记者在花卉大棚里看到,曹龙在手机上熟练地点了几下,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控制界面,里面显示出温度、照度、湿度、风扇、通风窗、内保温等多个大项、数十个小项的参数设置。

  “花‘喝’的水十分讲究。”曹龙说,为了保证蝴蝶兰鲜切花的品质,工作人员还专门为其提供纯净水来“饮用”。

  近年来,平度市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旧店镇的气候、资源、区位等优势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蝴蝶兰产业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规模化标准化花卉种植基地为依托,构建旧店镇花卉产业“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发展新体系,不断提升平度蝴蝶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让越来越多的蝴蝶兰“海内开花海外香”。

 
江西寻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西寻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初春的赣南寻乌,细雨蒙蒙,雾锁青山。与春节过后乍暖还寒的气候不同,寻乌县文峰乡岗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气氛热烈,村民们手上快板翻飞,脚下舞步轻快,将党的理论宣传与文艺表演巧妙地融为一体。

  “如今岗背面貌新,幸福小镇幸福人”“六中全会方向明,全国人民心连心”……快板台词是岗背村文艺宣传队队长刘勤娣和伙伴们一起琢磨出的,别看台上说着轻松,台下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刚一闭幕,她们便忙着编排节目,词写好了也不着急上台,先找几个群众听一听,再请县里的专家改一改、磨一磨。

  要让群众信,就要离得近。脐橙果农、早餐店主、村保洁员……参加演出的队员都是当地村民,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30岁出头,她们在节目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朴素真诚的表演让人感动、令人信服。

  “我们走的是原创路线,灵感大多来源于身边人身边事,这样更容易让党的好政策走进观众心里。”为了增强政策宣传的感染力,刘勤娣和伙伴们不断创新演出形式,广场舞、三句半、情景剧等信手拈来,节目主题从党史学习到移风易俗、乡村振兴不一而足。

  理论政策宣传阐释既要讲好“普通话”,也要讲好“地方话”。寻乌县以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为抓手,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36个,实现县乡村三级阵地全覆盖,推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吉潭镇吉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8岁的“山歌大王”王焕平正带领村民学唱山歌《寻乌不寻常》,高昂的曲调中饱含着浓浓的乡情,简约的歌词描绘出“朝着共同富裕路,轻装奋进新时代”的动人景象。

  当年,赣南人民正是唱着悠扬的山歌为红军长征送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山歌又成为当地群众讴歌时代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的有效载体。

  “我们县山清水秀环境好、农民生活节节高、生活已经达小康,这些新变化总能带给我很多创作的灵感。”虽然老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根据客家传统山歌曲调,取材现实生活,创作了300余首反映时代之变的新山歌。这两年,他成了全县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常客,其创作的山歌广受群众好评。

  为了让文明实践场所地辐射到更多群众,寻乌县将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的要求,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实现“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服务。

  “我们还把闲置的校舍、客家祠堂,甚至是群众平时喜欢聚集的大树下、小商店等场所改造为文明实践点,将服务延伸至村组一级,直接对接群众需求,让文明实践逐渐成为群众的生活常态。”寻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负责人李浩说。

  阵地是平台,队伍是关键。寻乌县既组建了以村党建宣传员为骨干的专职队伍,还广泛动员全县747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一场场启迪心灵、弘扬新风的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将继续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寻乌县委书记蓝贤林说。

         (记者赖星)

         据新华社南昌2月9日电

 
春光里的“慢火车”:50载不变的使命
春光里的“慢火车”:50载不变的使命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李杰


  春意渐浓,暖阳下白雪渐渐消散。长征车站站台上,24岁的刘乐踏上返程,开启新一年的奋斗,背包里是母亲做的馍馍,而带她驶向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仍是那趟熟悉的绿皮“慢火车”。

  车厢里座椅整齐、过道明亮,乘务人员正帮助旅客安顿行李。刘乐格外享受火车上的惬意。刘乐十几岁第一次离乡,便是乘坐这趟列车。如今,她又随着车轮滚滚走向远方。

  这是往返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西站与长征车站之间的7515/16次“慢火车”,全程运行94公里,票价6.5元。在过去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趟大山中行驶的列车曾是沿线群众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长征车站的车站值班员史小峰,对这条铁路、这列车更是有着别样的情感。二十世纪中叶,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白宝支线(白银至宝积山)开工建设,史小峰的父亲史国瑞成为第一批建设者。

  那个年代没有重型机械,只有铁锹、手推车、钢钎等简单工具,史国瑞和同事睡草席、住窑洞,用双手铺就了这条铁路。“那时虽然辛苦,但很快乐,因为国家需要。”1972年,随着长征车站建成通车,结束建设任务的史国瑞选择留下来,成为一名扳道工。

  如今这趟火车已经在铁轨上来回往复了50载春秋,曾经在史国瑞眼里冒着蒸汽的“绿虫虫”早已换装上了内燃机车组,这趟列车的车次和区间也经历过数次调整,但驶向春天的旅途从未停止。史小峰也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负责长征车站调度工作。

  作为车站车辆调度工作的“CPU”,史小峰在值班的12个小时里,要时刻思考进路的排列、股道的运用、车辆的调度……时代在快速发展,但“慢火车”的使命依然在薪火相传。

  55岁的高清海,家在白银市靖远县,这趟慢火车曾载着他外出求学,而后又载着他学成归来成为教师。高清海还记得,过去每逢春节,车上的乘客都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外出销售,以此补贴过节开销,如今却反了过来,归来的人们总是从外带来各式年货和给家人的新春礼物。

  时光在“慢火车”的来去之间悄然流过,沿路的风景也慢慢改变,从车窗往外望去,不再是低矮的民房和光秃秃的山地,而是林立的新式民居和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村庄。

  “交通工具不单单求快,满足社会发展和乘客需要才是我们‘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长征车站党支部书记乃学锋说。

  “慢火车”的这头是解不开的乡愁,那头是放不下的梦想。刘乐说:“等我闯出一片天,要带着父母坐火车去看看远方。”

    新华社兰州2月9日电

 
安徽天长:“文艺+ 宣讲”声声沁民心
安徽天长:“文艺+ 宣讲”声声沁民心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正月里来玩花船,走村串户拜大年。在皖东水乡安徽天长,“玩花船”是当地百姓眼中最具年味的传统民俗。

  “乡村振兴春来早,共同富裕人欢笑……”天长市杨村镇光华村文化广场上,一曲悦耳的花船小调,伴着喜庆欢快的锣鼓声,吸引了众多村民。

  新春之际,安徽省天长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织“一小时巡演”小分队走进杨村镇光华村,以“文艺+宣讲”的方式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送到百姓心中。

  “新时代,赶考路,接续奋斗不停步……”志愿者们用一段自编自演、原汁原味的皖东琴书说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安徽省天长市是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也是全国10个“先行试验区”之一。为发挥好文明实践基层阵地作用,春节期间,天长市组织30多支宣讲小分队和1000多名文化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宅院。文化志愿者们以琴书说唱、花船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载体,结合“一小时巡演”“一刻钟宣讲”等特色工作模式,开展全会精神艺术化宣讲。

  58岁的志愿者朱连贵在城里靠自主创业过上了富裕生活,这次主动报名回乡参加巡演,为乡邻们带来了一曲萨克斯演奏。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做好共同富裕的大文章,做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项目,既要鼓起钱袋子,还得富起脑瓜子。”天长市“一刻钟宣讲”小分队宣讲员黄宗玉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经”,他作的“共同富裕在路上”主题宣讲生动有趣,台上台下互动活跃。

  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的节目,有“热”度、带“鲜”味,将六中全会精神说清讲透,极大振奋了当地群众。

  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光华村历来注重文明乡风建设,成立了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每年评比星级文明户、诚信经营户,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这样的宣讲,不说大道理,说的是身边人、身边事,有看头、有听头,越听心里越敞亮。”对于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村民蒋春香给出高分。

  “艺术化宣讲鼓斗志,聚人心。我们要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让咱光华村更绿、更美、更富、更文明。”光华村党总支书记任保贵说。  (记者刘美子)

         据新华社合肥2月10日电

 
闪光的,不只有奖牌
闪光的,不只有奖牌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北京冬奥会
 
  在9日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中国小将高宏博只进行了简单滑行,甚至连一次空中转体也没有做,便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冬奥会之旅。15分——他的得分全场最低。可他高举双手,笑容灿烂,幸福满满。

  这两天,很多网友都在“致敬15分的幸福”。原来,笑容背后是身体的伤痛。高宏博赛前训练时脚踝骨折,为了“不错过家门口的冬奥会”,他咬紧牙关,毅然上阵。网友不由感叹:“你看到的平凡,很可能是别人的全力一搏!”

  参加北京冬奥会一直是高宏博的梦想。勇于逐梦,永不言弃,“重要的在于参与”,这种精气神在五环赛场上光芒闪耀,值得点赞。

  “青蛙公主”谷爱凌的惊天一跳,完成了大跳台女子最高难度的转体1620;羽生结弦冒险挑战“在正式比赛中从没有人成功完成过的”阿克塞尔四周跳。她,漂亮落地;他,跌落冰面——但挑战自我的舞台上没有失败,运动员勇敢起跳的那一瞬间,已经阐释了人类勇于挑战自身极限的可贵。

  奖牌可以衡量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但拼搏精神、体育力量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奖牌的范畴。闪光奥运赛场的,不只有奖牌,不是“只有赢”。奥林匹克赛场上的成功,更在于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拼搏奋斗,在于追求梦想、超越自我的精神淬炼。

  而这,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前“一个冠军可以给全国民众打一剂兴奋剂”的感慨渐渐少了,洋溢着民族自信的面庞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目光不再紧盯奖牌榜,而是更多地聚焦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更多地欣赏每个人身上迸发出来的体育精神,更多地赞美比赛中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只在赛场内,更在赛场外。不分国别、种族、性别、信仰,当我们一起为每位运动员的拼搏喝彩时,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便得到广泛弘扬。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祝愿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如虎一样拥有力量、勇敢和坚韧。

     (记者王明浩、王井怀)

    新华社天津2月10日电

 
裁判长回应苏翊鸣坡障决赛打分争议:当发现裁决与事实不符,一切已太晚 苏翊鸣教练恳请终止批评裁判
裁判长回应苏翊鸣坡障决赛打分争议:当发现裁决与事实不符,一切已太晚
苏翊鸣教练恳请终止批评裁判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0日电(记者卢星吉、郑直)执裁苏翊鸣参加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的裁判长伊兹托克·舒马蒂奇近日在接受一个单板滑雪专业网站采访时表示,现场裁决确有瑕疵,但他们只能根据即时所见的画面做判断。当发现裁决与事实不符,一切已太晚。

  在2月7日的决赛中,苏翊鸣凭借第二滑的88.70分摘银,取得中国单板滑雪运动的历史性突破。获得金牌的则是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他的最高分90.96分同样来自第二滑。

  不过,裁判组对于帕罗特第二滑时跳台动作的判断和打分却在单板爱好者中引发争议。

  比赛现场的实时打分公报系统以及国际雪联网站数据均显示,在决赛第二趟滑行中,帕罗特在“分段4”,即场地上第一个跳台,做出了Cab-TC-16-I(反脚偏轴转体三周1620度加Indy抓板)动作,得到9.35分的超高分。

  但在观看了电视转播的慢速回放画面后,不少单板爱好者发现帕罗特实际没有完成抓板,只是把双手靠在了膝盖上,因此认为他不应获得上述高分。

  在经历持续数日的争议后,本场比赛裁判长舒马蒂奇通过一家单板滑雪专业网站回应道:“从当时裁判得到的镜头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帕罗特确实做到了抓板,并且这是一个完成度良好的1620动作。”

  这位资深单板裁判说:“当我们看到(反映帕罗特并没有真正抓板的)电视画面时,一切已经太晚了,成绩已经被录入,打分流程已经完成了。”

  “裁判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给分。根据我们在现场得到的镜头视角,帕罗特的动作是‘干净’(Clean)的。”舒马蒂奇还表示,不仅仅是裁判,许多教练在现场也认为帕罗特做出了完美的Cab-TC-16-I动作。

  “我要说的重要一点是,在比赛正在进行中的情形下,我们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就做出(打分)决定。我们总是承受着‘准点给分’的压力,以便比赛能够顺利进行。”

  “裁判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给分。”他再次强调。

  舒马蒂奇承认,在单板比赛执裁历史中,并非没有裁判要求回放画面、研判选手动作的先例:“是的,我们确实有这个权力,这只是在认为可能有(评分)错误发生时。”

  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在当日的决赛中请求回放,舒马蒂奇第三次强调道:“裁判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给分,并且当时我们对自己的评判都很有把握。”

  “作为裁判长,我不参与具体评分,但监督整个执裁过程。执裁这场比赛的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裁判员,如果他们同时都给了不该给的分数,我想,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不过,舒马蒂奇拒绝置评现场供裁判参考的镜头设置是否有误。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0日电(卢星吉、李丽、张云龙)针对苏翊鸣参加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的打分争议,苏翊鸣教练佐藤康弘通过公开信表示,他和苏翊鸣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性,感谢所有裁判,恳请公众终止批评。

  另据一名国际雪联有关人士向新华社记者的回应,部分媒体误读了该比赛裁判长此前通过专业单板网站“whitelines.com”发表的言论。

  佐藤的公开信称,在决赛结束后他意识到了打分可能存在问题。“说实话我感到很遗憾,但我很快想到这也是比赛过程之一,因此对判罚结果表示尊重。”

  “而且,我觉得,这次的结果可能正是苏翊鸣在未来更加刻苦训练的动力。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目的是苏翊鸣全力以赴,展现最好的自己,我们已经做到,因此感到非常满意。”

  这名资深单板滑雪教练表示,在颁奖仪式后,他看到很多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次比赛打分很奇怪,因此就和苏翊鸣一起给比赛的裁判长伊兹托克·舒马蒂奇打了电话。

  “(电话的内容)主要是表示,虽然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些激烈的讨论,但是我们对此完全不在意,打分这个工作有时真的很难。我告诉裁判长舒马蒂奇先生,非常感谢今天所有的裁判,苏翊鸣也向他直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舒马蒂奇先生也非常感谢我们。”

  “滑雪运动的文化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这个圈子里活跃的都是一家人。人们有时候会犯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仅此而已。恳请大家终止一切对此次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各位裁判的批评。并且请大家对这次金牌得主马克斯·帕罗特表示热烈祝贺。”佐藤康弘在信中写道。

  一名国际雪联有关人士也向新华社记者表示,部分媒体误读了舒马蒂奇此前的言论。该人士指出,舒马蒂奇所说的“不同的分数”是一个“复数”。

  根据上述网站的文章,在被问及“如果裁判确实看到了金牌得主马克斯·帕罗特没有抓板动作,分数是否会不同”时,舒马蒂奇答道:“是的,分数会有不同。”

  但这名人士解释道,舒马蒂奇想要表达的是,如果根据赛后才出现的更多角度的比赛画面进行评判,不仅是帕罗特有可能会得到不同分数,其他选手亦然。

  “从比赛中裁判所依据的画面来看,帕罗特在做动作时确实没有失误,也就是说,裁判在当时并不会倾向于去重新检查这个动作。即便裁判在打分时依据的画面角度的确是‘有限的’,但为了保证对每一个选手都打分公平,他们仍将使用这个角度。”这名人士说。

  关于不同的镜头角度对赛况观感带来的差异,这名人士举例道,通过裁判镜头的视角,苏翊鸣在决赛中的一次滑行时出现了手触雪面的情况,因此做出了相应扣分。但从电视转播镜头的视角,观众却无法看清这一细节。

  “在当天的比赛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夺牌’滑行,裁判只是根据他们在比赛中所能看到的画面打分。”他强调道。

 
赵嘉文完成中国北欧两项“冬奥首秀” 跨过终点,他迈出中国冰雪崭新一步
赵嘉文完成中国北欧两项“冬奥首秀”
跨过终点,他迈出中国冰雪崭新一步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0日电(记者周万鹏、秦婧)拖着冰冻的身躯,赵嘉文奋力挥舞着雪仗,滑过终点……身后,雪板与赛道摩擦形成的雪辙在夜灯的照耀下愈发清晰、耀眼。

  总排名第43位!虽然在激烈的北欧两项竞争中,这一成绩略显平庸,但对于年仅21岁的赵嘉文而言,跨过终点的那一刻,就已经超越了自我,他为中国冰雪在未来的冬奥征程中迈出崭新一步!

  自1924年首届冬奥会设项开始,北欧两项便被公认为最难的冬季项目之一。胆量、技术、体能、耐力等要素缺一不可,而对于起步晚、基础弱的中国北欧两项来说,跻身冬奥会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和鞭策。

  为了迎接北京冬奥会,中国在2016年底成立了北欧两项国家队,开始在不断探索和打磨中寻求突破。而这一进程却十分艰难,从建队初期的20名队员,到最后仅剩5名,项目开展的难度和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没有经验,他们就远渡重洋,到先进国家取经;没有专业装备,就用高山滑雪的雪鞋和雪板来替代……而对于建队初期仅有越野滑雪基础的队员们来讲,如何克服从高处一跃而下的恐惧感难上加难。

  以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例,大跳台和标准台落差分别约为136米和115米,对于没有参加过相应训练的普通人,仅仅走到台上都会双腿发软。

  “我很想跳,但到了起跳点的位置,身体就是动不了。”赵嘉文回忆起早期练习项目情景时曾说。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秘诀就是“和自己死磕”。

  在中国队领队葛达眼中,赵嘉文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弟子。每次队里训练完,他都会再次回到训练房独自加练,而在回到宿舍后,还会通过视频深入研究。

  克服恐惧、打磨技术、加时加练……在教练团队的悉心指导和日复一日地自我磨砺中,年轻的赵嘉文成为中国北欧两项的佼佼者。在相继收获二青会冠军和全国冠军赛冠军后,这一次,他如愿站上了冬奥舞台,完成了中国北欧两项的“冬奥首秀”。

  “在自己家门口出战,这种感觉既兴奋又充实!”赵嘉文说,他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四年之后能再战冬奥,一定能实现更大的突破。

  6天前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同为“00”后的赵嘉文与中国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共同将最后一棒火炬嵌入主火炬台中,成就了本届冬奥会上的经典瞬间。在几代冰雪人的薪火相传下,中国冰雪也将在未来铸就辉煌、书写崭新篇章。

 
为梦想奋斗的路上,做自己的英雄
为梦想奋斗的路上,做自己的英雄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北京冬奥会
 
 
 
  ▲2月10日,亚军中国队选手贾宗洋、徐梦桃和齐广璞(从左至右)在颁发纪念品仪式上。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在张家口赛区举行。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0日电(记者夏亮、朱青、陈地、李琳海)12年,四届冬奥会,时光在一次次腾空、翻转中流逝。31岁的徐梦桃、30岁的贾宗洋、31岁的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上遗憾与金牌擦肩而过。

  赛后,出现失误的贾宗洋红着双眼,哽咽着喃喃地说道:“我选择的是我最有把握的动作,这四年来我每一天都在练它,但落地那一刻,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控制不住了,我不知道……”

  眼看着贾宗洋失误自责,徐梦桃冲上去抱住了他。她后来说:“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刻他一定比我们更难过。我们是队友,我们在一起为梦想奋斗了那么多年,不会因为一个(落地不稳的)前空翻就否认他的优秀。”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三位老将的优秀。四战奥运,他们已经是自己的英雄!

  星光不问赶路人,这是一段有关传承的旅程。

  空中技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队在雪上项目中的强项。自徐囡囡1998年长野冬奥会摘得银牌以来,中国队在冬奥会上累计斩获1金6银4铜。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一举问鼎,更实现了中国队在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此后,一代又一代空中技巧人不断向冬奥会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击,但无论是李妮娜、徐梦桃、贾宗洋还是张鑫,都与金牌失之交臂。从初登冬奥赛场到第四次出征,徐梦桃、贾宗洋和齐广璞身边的队友换了又换。他们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握着前辈们手里接过来的火炬,继续前行。

  即使遍体鳞伤,也不曾失去再战的勇气,这也是一段有关坚守的旅程。

  在灯光中凌空飞跃,翻转腾挪,空中技巧比赛那些优美炫丽又惊心动魄的画面背后,伴随着运动员的汗水与泪水,老将的坚守尤为不易。平昌冬奥会结束后,徐梦桃两个膝关节都做了手术。一向脸上挂满笑容的徐梦桃,双腿早已伤痕累累。

  贾宗洋也曾遭遇重大伤病,双腿植入22颗钢钉让他成了人们口中的“钢铁侠”。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与伤病整整斗争了三年,如今能站上赛场已是奇迹。

  三次冲击冬奥会领奖台未果的齐广璞,心灰意冷一度选择了退役,但终究敌不过内心的召唤,复出继续战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依然是一段有关收获的旅程。

  备战北京冬奥周期,受疫情影响,中国空中技巧队阔别国际赛场近22个月。在本赛季世界杯仅有的两站混合团体比赛中,徐梦桃领衔的中国队全部夺冠。徐梦桃还以27个分站赛冠军成为该项目的世界杯第一人。

  不以成败论英雄。况且对于他们来说,北京冬奥会还没有结束。徐梦桃在赛后发布会上宣告:“后面我们都还有个人比赛,我们要争取突出重围,我们还有机会!”

  无论结果如何,在为梦想奋斗的路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倪会忠:中国代表团表现整体符合预期
倪会忠:中国代表团表现整体符合预期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参加北京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10日接受媒体书面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中国代表团的表现整体符合预期。

  倪会忠称,中国代表团在前5个比赛日取得了3金2银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开幕后首日夺金、多个项目赢得奖牌、实现首次参赛等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新时代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赛场上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们切磋技艺、超越自我,展现出了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开放自信、团结包容的精神风貌。

  倪会忠认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目前开局顺利。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中,很多小项我们和世界最高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赛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后续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将继续抱着顽强拼搏、虚心学习、勇于挑战自我的态度,积极展现新时代中华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

 
北京冬奥组委多策并举应对极端天气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姬烨、汪涌、董意行)本周末,北京和河北或将出现降雪、降温天气,北京冬奥组委10日表示,正多策并举保障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相关涉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表示:“冬季运动本身就包括对大自然的挑战,当然我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保障好赛事的正常、顺利举行,同时也保障好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等的安全和健康。”
  赵卫东介绍,面对极端天气,北京冬奥组委将加强精准天气预报,“在延庆和张家口已经建立了成体系的天气监测网络,努力实现‘时间上分钟级,空间上百米级’的精准气象预报。我们将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等利益相关方密切协作,及时启动竞赛日程变更程序,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冬奥相关场馆也做好了准备。赵卫东说,北京冬奥组委已经制定了包括扫雪、除冰、防寒物资、车辆防滑等工作预案。“我也想提醒记者朋友,如果去现场采访,要记得带好保暖衣服”。
  冬奥会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很常见,如何保障他们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介绍说,针对冬奥会伤病特点,北京冬奥组委组建了一支强大、专业、高水平的医疗救治队伍。
  “目前三个赛区的三个冬奥村都有综合诊所,另外有138个医疗点,其中包括了场地、运动员的医疗点,我们在赛场内还设置了98辆救护车,保证随时能将伤员转移到定点医院。”黄春说。
  他说,综合诊所和医疗点的医务人员均来自北京和河北的大型医院,配备的设备和救治流程标准也都经过国际奥委会认证。“一旦运动员受伤,我们会第一时间和他们的队医确认,之后会在现场救治。一旦需要转院,我们会安排他们移出场外,送到救护车上,通过闭环转运。我们有41家定点医疗机构,最快的急救转运车5分钟可以到达,最长也不会超过27分钟”。
  黄春表示,紧急情况下,比如高山滑雪项目所在的延庆赛区,以及张家口赛区,还各配备直升机开展救援。“截至目前,(冬奥会)受伤人员都是轻伤,没有重症。我们通过及时、有效、专业化的救治,确保伤情稳定,也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有记者问,有媒体把首钢滑雪大跳台旁边的冷却塔描述为“核设施”,对此,赵卫东直言“简直是天方夜谭,荒谬至极”。他说,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它利用首都钢铁公司的冷却塔进行升级改造,是世界上首座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他还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到首钢园区考察过,他多次把首钢园区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践行可持续发展,节俭办奥的成果,称之为‘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新范例。”
从滑雪场“一板难求”看冰天雪地成经济“热引擎”   本报评论员张建

  北京冬奥会激战正酣,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达到“沸点”。记者近日在吉林省多个大型滑雪场走访时发现,尽管雪场早有准备、设施先进,但在一些高峰时段,由于前来滑雪的游客众多,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滑雪场雪板租赁处客流繁忙,部分时段甚至“一板难求”“教练难求”。在部分滑雪场餐厅,每逢用餐高峰时段,“一桌难求”“一椅难求”的火爆场面也持续上演。
  冬奥热度的持续升温,激发了人们玩冰雪的热情,是国人追求品质生活的缩影。“三亿人上冰雪”正从理想照进现实,全面参与冰雪运动、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为中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也为未来中国产生像谷爱凌、苏翊鸣等一样的优秀运动员创造了更多可能。
  放眼白雪皑皑、热情似火的雪场,这些参与冰雪运动的人中间,不少是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他们装备齐全,在父母和教练的帮助下,在雪场上感受风驰电掣,追逐冰雪梦想。毋庸置疑,这些“星星之火”定将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
  因为热爱、所以参与,因为参与,才能卓越。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冰雪运动如此,其他运动也是如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一大批中国冰雪运动员用实力证明,只要有足够的热爱和强大的群众基础,有更多的雪场等基础设施作为保障,中国冰雪项目一定能取得更耀眼的佳绩。
  热情被点燃,希望在孕育。最近,一批冬奥冠军凭借“实力+魅力”圈粉无数,就连他们曾经训练过的地方,也成为热门打卡地。这些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经历、言谈举止、坚毅的品格等,都激发了青少年笃定冰雪梦想,勇于前行的动力。
  随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冰雪经济也在持续升温。各地滑雪场等冰雪运动设施正在加速完善,冰天雪地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热引擎”。东北多地明确提出了滑雪场建设规划,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滑雪场的建设运营也风生水起。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伴随着滑雪场等设施的合理配比,“一板难求”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人们的滑雪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公众参与冰雪的热情将全面激活。冬奥会的举办,让冬奥热度持续走高。“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正激发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踏雪玩冰,热情“动起来”,一起向未来!
首钢滑雪大跳台 凭什么在海外“出圈”
首钢滑雪大跳台
凭什么在海外“出圈”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比赛中。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马锴、赵建通)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女子和男子决赛先后于8日和9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场地举行,中国选手谷爱凌和挪威选手伯克·鲁德分别获得冠军。

  除了充满戏剧性的比赛过程、运动员挑战极限的表现,首钢大跳台的场地也成为诸多海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海外“出圈”,首钢大跳台凭的是什么?

不吐烟圈的大烟囱


  “背后那些‘疯狂的’烟囱很酷。”美国自由式滑雪男子选手亚历山大·霍尔表示。他在决赛第三轮中尝试该项目目前已知最高难度——转体2160,没能成功无缘奖牌。

  作为运动员腾空时的独特背景,首钢工业园区已停用的烟囱和冷却塔在赛事转播的画面中十分醒目。美联社在报道中称,一家关闭的钢铁厂把冬奥会运动员送上天空。

  不吐烟圈的工业烟囱,在全世界所有的大跳台场地中都难以找到的背景,凝结着北京冬奥组委践行可持续发展和节俭办奥理念,闪耀着中国智慧的光芒。

  2008年,借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契机,首钢老工业园区迎来搬迁和改造。如今,曾用于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变成北京冬奥组委会办公区;精煤车间变为中国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冷却塔旁建起自由式滑雪大跳台。

  “看到这个梦幻般、标志性的新场馆,看到出色的运营状况,真的超出我的想象。”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观赛后说,他曾表示这里是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范例。

世界首个永久性大跳台场地


  “我踩在上面的时候,没有那种在‘金属框架’上滑雪的感觉,更像是在滑雪公园里。”24岁的加拿大运动员埃文·麦克埃克伦说,“这个场地落地区非常宽,所有一切都很完美,我感觉非常安全。”

  和其他临时搭建的场地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构架,是全世界首个永久性的大跳台比赛场地。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这里所用的4100吨钢铁全部来自首钢自产钢材。

  钢筋铁骨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有一个充满中国古典美的名字——“雪飞天”。这是因为其设计灵感源自古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丝带在空中飞舞的形态与大跳台赛道曲线十分契合。

  此外,这里还是北京冬奥会唯一在中心城区的雪上项目场地。谷爱凌曾在采访中表示,从这里的赛道起跳后,能看到不远处的家。

高科技助力选手腾飞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后,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也将在这里进行。两个项目虽然看上去差别不大,但实际上,运动员所需要的赛道曲面完全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场地的可变坡面技术能实现赛道转换,满足两种不同需求。

  赛道可剖面指的就是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斜台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选手起跳区。这个长约36米、宽约13米、最大高差约3.5米的区域,用约1100个模块搭“积木”,使赛道曲面发生变化,实现不同比赛赛道的快速切换。

  “与2019年时相比,场地更加平顺细腻了,起跳台非常棒,雪的质量也好了很多。”挪威男选手鲁德说。2019年他曾在这块场地上夺得“沸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冠军,而9日他又在这里拿到北京冬奥会金牌。

  “我和所有的运动员都特别喜欢这个跳台,我们觉得搭得特别好!”谷爱凌说。在8日的女子决赛最后一跳时,她在这里成功完成了目前女子难度最高的转体1620,而这个动作她此前从未在其他比赛中尝试过。

 
北京冬奥会如何进行兴奋剂检查? 专访WADA主席、副主席和总干事   新华社记者姬烨、马向菲、李春宇、董意行

  9日深夜,北京冬奥会官方信息系统消息,国际检查机构(ITA)发布报告称,一名伊朗男子高山滑雪运动员兴奋剂检测结果异常。这是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公布的首例兴奋剂检测结果异常案例。
  在反兴奋剂领域,人们经常看到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国际奥委会(IOC)、国际检查机构(ITA)和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他们的角色有何不同?北京冬奥会兴奋剂检查有何新特点?未来的反兴奋剂工作将如何发展?
  近日,在新华社北京冬奥会前方报道中心演播室,当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最高领导层——主席维托尔德·班卡、副主席杨扬和总干事奥利维尔·尼格利一起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
  谈分工:奥运兴奋剂检查中IOC、WADA、ITA、CAS各做什么
  奥运期间的兴奋剂检查,相关各方机构包括IOC、WADA、ITA和CAS。班卡介绍了各方的作用。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作为领导和协调全球反兴奋剂工作的最高机构,会在奥运会期间派出独立观察员,监督兴奋剂检查工作。班卡说,该项目自悉尼2000年奥运会以来在历届奥运会都在运行,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让运动员和公众相信,有一个独立团队确保一切按规则进行;二是赛后撰写总结报告。“独立观察员与赛事组委会和国际检查机构直接互动,如发现问题可及时调整。”
  负责本次冬奥会具体检查工作的国际检查机构是个新组织,于2018年正式开始运行,其产生的背景是国际奥委会为确保奥运会等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名下各种大赛兴奋剂检查的公正性所设立的独立反兴奋剂检查机构。
  与此同时,从平昌2018年冬奥会起,为了让奥运兴奋剂处罚更具独立性,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专门设立新的反兴奋剂部门,处理兴奋剂相关处罚上诉问题。
  谈冬奥:干血点检测首次成为常规检测手段
  谈及北京冬奥会兴奋剂检查的特点,尼格利介绍说,第一,无论检查数量还是参与的全球检查机构数量,北京冬奥会的赛前检查是历届冬奥会规模最大的。
  第二,赛中兴奋剂检查方式包括血检、尿检,同时干血点检测也首次成为常规手段。该技术是取运动员一滴血放在试纸上以测试是否含有违禁物质。这种方法对运动员损伤极小,血液在试纸上迅速变干,很好地保存了一些不稳定的违禁物质。此外,这项技术所使用的器材较传统方法更经济,容易保存也便于运输。
  对此,班卡说,干血点技术经过东京奥运会试验之后,在北京冬奥会正式成为常规检测手段之一。“干血点是反兴奋剂中振奋人心的技术发展。与传统形式相比,它具有采集更便捷、运输和储存更方便等优势,这让它成为已有的样本收集方法的强有力补充。”
  据了解,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是这项技术的发起方之一,从2019年开始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国际检查机构、美国反兴奋剂中心等共同进行研发等工作。北京冬奥会中所使用的干血点检测器材也是中心与浙江大学、国药集团和浙江奥泰等单位合作研制的。“中国是我们研发这一技术的小组成员之一,各方共同努力研发来确保新技术得以实施。我相信这种(检测)方式将为未来的反兴奋剂工作带来颠覆性变革。”班卡说。
谈合作:以运动员为中心
  2019年底,我国冬奥首金得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当选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波兰人班卡当选主席。
  班卡介绍说,他与杨扬都是运动员,而WADA也是以运动员为中心的机构。“我们两个退役运动员有同样的心态、想法和处事风格。我们成为这个机构的领导,与尼格利一起组成强有力的领导层,这对反兴奋剂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杨扬上任以来,一直倡导从源头端抓反兴奋剂工作。在她看来,对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进行教育,从源头端切断使用兴奋剂的念头很重要。“北京冬奥会前,我们针对参赛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约3500多人,开展了线上反兴奋剂教育和学习考试课程。”
  “有了当运动员的经历,我们都知道,不管我们是在什么样的体系下,我们的父母、教练、队医和队友,那些每天伴随我们长大的人,对运动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让他们了解干净运动至关重要。否则,运动员就将误入歧途。”杨扬说。
谈疫情:兴奋剂检查维持正常水平
  疫情之下,世界各地旅行受限,而这对兴奋剂检查造成了影响。不过,班卡表示,经过各方努力,2021年的兴奋剂检查维持了正常水平。他举例说,在去年最后一季度,尽管全球遭遇奥密克戎疫情,但每月收集的兴奋剂检查样本仍超过2.4万件,而2021年赛外兴奋剂检查也比2019年的整体数量高很多。
  “在北京冬奥会之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敦促所有反兴奋剂机构对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进行赛前检测,也告知相关机构,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检查机构将依旧免费提供奥运赛前检测样本的长期储存服务,该举措是为了在将来科技进步之后,对样本进行进一步分析。”班卡说。
  在他看来,即便遭遇了疫情挑战,兴奋剂检查工作从未止步。他开玩笑说,“反兴奋剂从来不睡觉”。杨扬也强调,“我们所做的,是努力保护体育运动的纯洁,这是体育和奥运的未来”。
谈未来:开启反兴奋剂新时代
  展望未来,班卡认为如今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与六七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和团队一起多策并举,完善反兴奋剂体系。“除了杨扬提到的教育,我们还与有关机构加强合作,比如我们与欧洲刑警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都签订了谅解备忘录,这将帮助我们搜集相关情报。”班卡说。
  随着兴奋剂“入刑”,中国治理兴奋剂的法律法规愈加规范完善。对此,班卡非常赞赏,他说:“只有通过与各国政府的良好合作,我们才能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我知道中国政府和负责反兴奋剂的相关部门在反兴奋剂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班卡专门提到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20-2024年发展规划,其中的标题就是“领导反兴奋剂进入新时代”。“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标题,而是我们全力以赴的目标。”他说。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谷爱凌、苏翊鸣等冰雪健儿训练为何西南飞? 探秘成都“金针菇”旱雪滑雪场背后的“黑科技”
谷爱凌、苏翊鸣等冰雪健儿训练为何西南飞?
探秘成都“金针菇”旱雪滑雪场背后的“黑科技”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游客在成都“金针菇”旱雪滑雪场上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 本报记者谢佼摄

  本报记者谢佼、李力可、袁秋岳、薛晨


  北京冬奥会是当下最为火热的话题,最近几日,不少人慕名前来成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打卡,平时日均接待60余人,现在每天要涌入300余名“雪友”。这块看似普通的旱雪滑雪场,曾先后吸引过谷爱凌、苏翊鸣等冬奥会冰雪健儿在此训练,最忙的时候,每天有200余名国家和省级冰雪运动员排队上雪道。

  是什么吸引了众多冰雪运动选手南下成都?

  “就因为这簇‘金针菇’。”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负责人张魏笑着说。

墙内开花墙外香

“金针菇”对真雪有90%的模仿度



  “金针菇”是人们对“尖锋旱雪毯”的称呼。这种模拟滑雪材料采用特殊塑料制成,呈一簇簇整齐排列的芽状,近看头顶圆圆,支撑的颈部约一根手指长,特别像一丛金针菇。据介绍,从触感、声音和滑行感受,“金针菇”对真雪能有90%的模仿度。

  “金针菇”的灵感源起于十余年前。发明人尖锋先生是一名滑雪爱好者,也喜欢尝试各种人工模拟的滑雪方式。他曾想把当时国际流行的旱雪引入国内,但因体验不好而作罢。

  “世界旱雪大约起源于50余年前,到10年前发展成为梳子式和刷子式两种,摔倒在上面特别疼,你可以想象跪键盘的感觉,再换成跪梳子。”张魏拿出样品对比,梳子式尖齿向上,刷子式则像密集的细条扫帚。

  “于是尖锋就想,我们怎么不自己造一个舒适的呢?从功能出发,顶端设计成球型,不扎人,为弥补国外材料短、回弹空间小的弊端,再把颈部加长,经过调整,功能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结果一看咋这么像我们四川人烫火锅的金针菇?”张魏说,这套“金针菇”式旱雪滑道组合单元2012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为了推广“金针菇式旱雪设备”,尖锋团队想了不少办法,参加过许多展销会,但没人相信这丛“金针菇”能模拟真雪。有的客商拿起样品在地上摩擦一下,摇摇头就走了。

  怎么办?尖锋团队咬牙自己投资,在成都高新区建了小型旱雪滑雪场,举办小规模赛事,邀请冰雪运动员和各界“雪友”实地体验。嘉宾里,来了一位日本籍滑雪教练佐藤康弘,对“金针菇”雪道赞不绝口,将它引入了日本。2016年,尖锋旱雪设备进入美国盐湖城,此后又陆续进入了奥地利、加拿大、比利时、澳大利亚、瑞典、英国、俄罗斯等国家。

冰雪健儿西南飞

“黑科技”口口相传引来众多专业人士



  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金针菇”仍面临生产、推广、运营的瓶颈。成都市新都区了解到情况后,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在成都北部打造出一个体育产业集群。经过努力,一个6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落成于新都区工业东区,具备年产10万平方米旱雪毯和5000米魔毯的生产能力。为了完善改进及展示相关旱雪设备,尖锋团队于2017年建成了60余亩的旱雪四季滑雪场。

  站在这里,只见雪场平地而起,呈现金字塔造型,雪道面积约13000平方米,最高处离地面27米,最长雪道178米,滑雪道近10条。针对冬奥会比赛项目,滑雪场后又在2020年春节后开始增建标准旱雪滑雪大跳台Big Air,总高度43米。

  这个大跳台的黑科技之一在于它独特的落地气包设计。同类产品多为内凹式吸能,人掉在上面就凹陷进去,凹陷处会积水,最后人会陷进水里。而尖锋团队设计了麦秆式气包,内部是柔软的小管子,卸下大部分力之后仍然能让人滑行出去,对真雪的模拟性更高。

  另一个黑科技是魔毯。一些旱雪基地没有魔毯,运动员滑下来之后要自己爬上100米的高坡,相当于爬13层楼。尖锋团队的爬坡魔毯可以节省运动员体能。

  1月29日,谷爱凌在个人抖音“青蛙公主爱凌”上,晒出了自己在旱雪滑雪场乘坐魔毯的视频,她左手吊着抓环,右手抱着雪板,手忙脚乱,又哈哈笑着,乐不可支。配文自嘲道:还好我的滑雪能力比我的魔毯能力强一些。

  经受了疫情防控的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大跳台于2021年7月开始试滑。先是四川省的滑雪运动队员试滑,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

  “我记得当时看见有人上大跳台雪道,我以为是大众雪友,上去劝他下来,结果才知道是内蒙古滑雪队的教练。”张魏笑称,“我们随时守在跳台边了解运动员反馈,做了大量的修正和改进。”

  苏翊鸣也来了。他早在2014年就试滑过“金针菇”,是尖锋团队的老朋友。上一次他是一个人前来训练。那时候,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苏翊鸣背来50公斤的装备,没有父母和教练陪伴,每天苦练8个小时,挥汗如雨。

  2021年,中国国家队有8支人马70余人、14个省级队有149人在这里训练。排队都排不上,只能延长开放时间。常常看见冰雪健儿们在高温下上午练完下午练,下午练完夜里还要加练。

  其中,谷爱凌尤为感人。训练期间,她从早上10点半练到下午4点,中午也不休息。“有可能就是在我们这里,她完善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张魏说。

南国冰雪日渐兴

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旱雪设备立大功



  成都酷客滑雪俱乐部创始人冯宣竣,曾在日本从事了两个雪季的滑雪教练工作,如今冯宣竣选择把俱乐部开在了这个旱雪滑雪场中。10日下午,他和俱乐部的教练们正在指导十几位小朋友学习单板滑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是有着滑雪文化的城市。它有西岭雪山滑雪训练场和都江堰室内滑雪训练场,不远的阿坝州茂县还有太子岭滑雪训练场。有了旱雪,可以进一步拓展滑雪时空,降低门槛。”冯宣竣说,“在‘金针菇’练习‘草上飞’,到了雪季可以自由‘雪上飞’。”

  因为滑旱雪的要求比滑真雪高,旱雪滑雪场又被称为“滑雪驾校”,有助于规范基本动作。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会滑雪,尖锋团队还琢磨出一个教学黑科技——“骑行道”,初学者坐在一条长长的斜椅往下滑,十分安全,不用教练陪同。“一般2个小时就能脱离骑行道,进入初学道。”张魏说。

  完成约2小时骑行道双板练习后,8岁女孩杜艾诺勇敢来到初级道。她纵身一滑,很快就掌握了技巧,身体前倾左右摆动,像一只灵动的小鸟。

  这是杜艾诺第一次到旱雪场学习滑雪,感觉好玩儿极了。她在电视上看到了谷爱凌夺冠,深感钦佩的同时,也生出了对冰雪运动的向往。

  因为这些体育黑科技,越来越多的人在南方也找寻到了冰雪运动的快乐,冰雪运动人口大大增加。据成都市体育局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当地参加冰雪运动培训的人数从2020年的1000人不到,增至4000人,包括各年龄层群众及家庭。教练团队从2017年前的不到60人,已增长至200人。而尖锋团队的旱雪设备,已经应用在国内40余处旱雪滑雪场上。

 
跨越千年!当冰雪运动与敦煌飞天“梦幻同框”…… 新华网首支XR创意视频跨界破圈背后的“融媒创新兵法”
跨越千年!当冰雪运动与敦煌飞天“梦幻同框”……
新华网首支XR创意视频跨界破圈背后的“融媒创新兵法”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本报记者马轶群、杨艾艾、魏文彬


  毫无疑问,各大媒体2022开年大戏,是围绕北京冬奥会展开的。

  如何用创意灵感实现差异化表达?如何用新科技手段服务内容产品?如何通过细节提升产品美学体验?如何用1+1>2的跨界联动拓展受众群?

  经过20余天的奋战,新华网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冬奥创意团队出品的《XR创意视频|冰雪荧煌》,用超2.8亿的全网访问量回答了这4个问题。

  回答1:打破惯性思维,善行者无辙迹


  从冬奥倒计时100天开始,团队每一个人紧盯所有相关融媒产品的踪迹,经过归纳分析,团队成员发现,包括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宣传片以及我们团队创作的《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追赶的勇气》在内的创意视频,所表达的核心诉求大多以表现冰雪之美、运动激情、勇于挑战和热爱大自然为主。然而,进行差异化表达,是团队共同认定的“雷打不动”的硬指标。

  前期策划阶段,团队逐一拆解冰雪运动的特点,发现冰雪运动炫酷动作的协调感与美感,跟舞蹈有一定相似度,但仅流于表面的结合方式最终只是一张没有灵魂的画皮。怎么办?

  当团队把目光放深远,东西方文化的传播和碰撞,电光火石般地激发出团队无限的创意火花——团队找到了能同时承载千年来东西方文化传播、碰撞,又在视觉表达上与冰雪运动相融的敦煌舞。一方面,敦煌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都能展现世界文化精粹的融合之美;另一方面,飞天与冰雪运动展现空中技巧时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共舞”“融合”“传承”被确定为创意关键词。

  有文化内涵做支撑,产品的精神内核便丰盈有光。如果说,创意产品是一件定制的工艺品,那精神内核就是创作理念,理念的高度决定着远超耗材的价值定位,再经过精心打磨,方能塑造出一件精品。

  创意开头难,但团队坚信,内容永远是引发共鸣、打动受众的黄金钥匙。“新华网融媒创新兵法”有云:不断颠覆自己,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可能是通往创作灵感的看似没有辙迹的必经之路。

  回答2:实现自我迭代,持续创新不离辎重


  制作周期、成本、质感,向来是让创作者反复权衡的问题。在追求高品质融媒产品的既定方针下,实拍是必须的。那么,把摄制组的大队人马拉到冰天雪地?在时间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团队认真评估后决定,所有拍摄都在新华媒体创意工场的演播厅完成。

  XR(扩展现实技术)作为AR、VR、MR三者融合的终极形态,从2020年开始逐步进入国内媒体人的视野。当业界意识到新技术一定会带来行业变革时,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已开始部署进军XR的战略。基于工场已有的MR演播厅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引进mo-sys追踪技术和Unreal虚幻引擎的扩展现实解决方案,快速迭代为XR一体化展现方式,成为国内媒体罕有的XR应用场地。此次创意团队想要的恰好是体现冰雪运动与敦煌舞的融合,XR正是能在同一场地实现融合的最优选。

  《冰雪荧煌》作为新华网的首个XR创意作品,团队努力挖掘这套技术流程的潜力。UE引擎实时渲染让拍摄团队和演员看到真实呈现的虚拟场景,彻底改变了创作方式,让不可能化作可能。比如敦煌舞演员在敦煌风格的主场景舞动,导演可以根据现场场景实时调整并指导演员的动作;演员则可以置身场景氛围,有指向性地做出到位的表演;灯光师能直观根据现场环境营造匹配的光照,并利用灯光数控台来调节色温,匹配实时渲染的影像画面本身发出的环境光,从而让演员和虚拟场景完美融合。甚至有些运镜动画可以在现场制作和修改,帮助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无限扩展技术的应用,使舞台不再局限于四面大屏的范围,无缝扩展成了360度的无限空间,搭配远距离拍摄和广角镜头,能够充分体现宏大的虚拟场景。

  同时,团队还运用工场自有的好莱坞电影王牌拍摄神器MOCO设备与XR虚拟系统进行“梦幻”联动。在片场,MOCO精准按照设定好的运动轨迹进行拍摄,摄像机拍摄每一帧所在的位置都完全可控,并将自身的摄影机空间数据实时传输给XR虚拟系统,实现将现实摄影机与虚拟摄影机的完美融合,为实拍画面与XR扩展画面的合成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保障,让团队获得了一种只有动画创作中才有的掌控感,大大提升了XR的拍摄效率以及创意性的画面呈现。

  可以说,XR和MOCO的助力让团队亲眼看到什么叫“所想即所得”。“新华网融媒创新兵法”又云:科技始终是融媒体产品创意路上的粮草辎重,紧跟不掉队,不如顺应发展,冲在前面。

  回答3:细节决定成败,天下之大作于细


  秉承“每一帧都堪当桌面”的标准,团队对细节的把控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在视效和美术方面,团队根据敦煌和冰雪两大主题,共设计了7个XR场景,其中包括主场景两个(敦煌、冰山各一)、洞窟场景两个、圆形舞台场景两个(沙盘、冰盘各一)、冰雪赛道一个。每个定制化场景都根据创意需求,经历了概念设定—制作—测试—修改—微调的反复打磨过程,才营造出敦煌文化和冰雪运动的氛围。

  为确保敦煌舞和冰雪运动之间衔接顺畅,团队查阅了大量冰雪运动的视频资料。随着创意脚本不断细化,导演与敦煌舞演员、威亚演员一遍遍沟通创意思路和细节。由此,团队设计了多套敦煌舞蹈和冰雪运动的相似动作,准备了细致的分镜和动作库,让两者能通过剪辑完成连贯且浑然一体的千光共舞。

  服化道方面,团队采用了影视级别的梳化流程和人体彩绘,搭配定制化的服饰,烘托出敦煌舞和冰雪运动的魅力;视频第33秒“慧勇坚行”踏的雪是用聚丙烯酸钠造雪粉加PVC仿真雪花做的人工雪;1分17秒“金刚力士”扬的沙,来自库布齐沙漠。

  满满的细节之美,溢出了屏幕。

  不止一位网友点名夸赞字幕设计好看。那是团队以篆书为基础,专门为产品设计的专属字体,几番尝试后,才确定文字的横宽比例、粗细和配色,为产品增添了几分古韵。

  由此可见,“细节决定成败,天下之大作于细”这一招,值得每一位媒体人在“融媒创新兵法”里划重点!

  回答4:跨界打破圈层,才能美美与共


  确定创作思路后,团队决定大胆跨界!

  其一,为表达原汁原味的敦煌文化和敦煌舞,团队与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歌舞剧院强强联手,敦煌洞窟、散花飞天、金刚力士、天宫伎乐、妙音神鸟……精心打磨出令网友连呼“身临其境”的敦煌意境。

  其二,团队决定跨界采用TVC拍摄模式制作这支重磅创意产品,摄制的每个环节都力求呈现最专业的水准。在后期制作中,团队大量运用当下广告片中流行的剪辑和调色手法,最大限度提升了产品的观赏品质。

  其三,《冰雪荧煌》的配乐是此次跨界的一大亮点。为体现“共舞”“融合”“传承”,团队把2分钟片子分为具有情绪起伏的6个段落:开场——神秘、柔美;第一段——勇敢、蓄势;第二段——隔空共舞、碰撞;第三段——静思、空灵;第四段——坚定、奔赴;结尾——交融、隽永。当创意人员把精简有力的文案发到项目群里,大家立即觉得“内味”足了,恰似一首歌词。于是,团队立即开启“音乐模式”,寻找适合产品调性的好声音。经过几轮讨论,团队锁定了@福禄寿FloruitShow。她们的作品编排细腻,有一种用音乐描述世界无限可能的年轻力量。经过双方的反复沟通和修改,原创歌曲《冰雪荧煌》一响起,团队便笃定,这首配乐足以带动和引领受众情绪的走向,成为产品的加分项。

  跨界为创意带来的惊喜有多大,从网友评论中可以见一二:“神来之笔!当敦煌舞与冰雪运动相遇!”“词工曲妙”“寰宇合、传千载、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一切太梦幻了”“新华网今天推出的这个视频,别出心裁,把古典舞和冬奥会无痕结合在了一起。画风清奇,和今年春晚景观太极《行云流水》颇有几分姊妹篇的意味,大美之中散发着大气,把中国再次推向全世界。”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音乐、喜爱冰雪运动的受众,都纷纷被吸引过来,“美美与共”成为了现实。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一天,《XR创意视频|冰雪荧煌》中、英、法文版同步发布。产品立即在微信、微博、B站、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端口迅速发酵,一时间全网置顶推送,腾讯新闻插件推荐,在微博冲上热搜,B站弹窗和热门推荐,今日头条、腾讯、百度、新浪、凤凰、澎湃新闻等平台重点展示,各大高校社交账号纷纷转发。迅速突破2.8亿的全网访问量印证了“融媒创新兵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招——善于跨界,打破圈层。

  结束语:不勇当先锋的媒体人,不是好战士!


  这场“千年之约”的成功,标志着新华媒体创意工场XR战略打响了第一炮,随着整个生产流程的明晰,工场的XR系列产品将快速在主题报道、创意视频、线下活动、网络直播等多个应用场景进入常态化生产阶段。

  未来已来,融媒创新是一场以科技为武的持久战。不勇当先锋的媒体人,不是好战士!

  大道至简,冲!

 
美方否认“星链”卫星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 外交部:美方推卸责任,非航天大国应有态度
美方否认“星链”卫星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
外交部:美方推卸责任,非航天大国应有态度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伍岳)针对美方日前否认“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相关避碰事件中,中国在轨航天员面临着现实、紧迫的安全威胁,美方推卸责任、转移视线,并非航天大国应有的负责任态度。

  据报道,美方在1月28日发给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的照会中,否认了中国关于“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的说法,称“星链”卫星的活动没有达到既定的紧急碰撞标准的门槛,因此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需要紧急通知。美方照会还称,中方在给联合国发出照会之前,并没有联系美方有关部门并表达有关“星链”卫星带来危险的担忧。

  赵立坚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向联合国通报“星链”卫星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威胁在轨航天员安全的有关情况,是履行《外空条约》第五条规定的国际义务。“相关避碰事件中,美国‘星链’卫星均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和意图不明。中国在轨航天员面临着现实、紧迫的安全威胁。中方不得不采取预防性碰撞规避控制。”

  赵立坚说,避碰事件发生后,中方主管部门多次尝试邮件联系美方,但均未收到回复。“如今,美方却以所谓‘紧急碰撞标准下限’推卸责任、转移视线,这并非一个航天大国应有的负责任态度。更何况,美方也无权单方面设定一个‘紧急碰撞标准下限’。”

  赵立坚表示,《外空条约》第九条规定,各缔约国探索和利用外空应以合作和互助为原则;缔约国在外空的一切活动,都应妥善照顾其他缔约国的同等利益。

  “中方已将空间站有关信息在联合国登记,并在网站发布中国空间站轨道根数。从维护中国航天员和空间站安全出发,中方愿同美方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希望美方采取切实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中方也希望各国共同尊重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体系,一道维护在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空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他说。

 
打压中国只会贻误美国“自救”
打压中国只会贻误美国“自救”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美国国会众议院日前通过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果然依旧充斥着诋毁中国发展道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内容,再次印证美国政界陷于动辄拿中国说事的偏执已难以自拔。

  在美国政界,强行把美国国内议题与中国捆绑、企图借此遏制打压中国,已成为制定一系列法案和政策的习惯套路。推出美国基建法案,口口声声要以此“对抗中国”;为加强美国创新立法,声称是为“赢得与中国的竞争”;批准美国国防预算,不忘夹带“制衡中国”私货……这些政客群体的格局如此偏狭、目光这般短浅,实在悲哀。

  美国想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美国自己的事,但美政客却从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创新和发展上为自己找出路,再次暴露了美方霸权本性和霸道做派。近年来,美政客不择手段抹黑中国形象、不遗余力围堵中国高科技企业、拉小团伙妄图阻碍中国发展,“现代海盗”的丑陋面目早已世人皆知。美方为一己私利,肆意打压他国、破坏和平稳定的卑劣行径,在全球范围内不得人心。如今,一些美国政客继续罔顾中美关系大局,一步步企图将打压中国的错误主张以法律形式固化,竭力将中美关系引入冲突对抗的歧途,险恶居心值得高度警惕。世界有识之士当共同努力,不让卑劣成为卑劣者的通行证。

  妄想通过对中国“卡脖子”、给中国“下绊子”,来提高所谓“美国竞争力”,只会贻误美国“自救”。当前,美国社会经济问题层出不穷,抗疫漏洞百出、财政负债累累、产业实力下滑、贫富差距扩大、种族歧视难消、暴力枪击频发,种种“美国病”暴露美国国家治理体系深层弊端,归根到底只能通过提高美国自身治理能力解决。美国众议院前议长金里奇等人也承认,美国的失败“不是中国的错”,美国必须审视自己的错误,进行制度性改革。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等人士早已指出,从团结抗疫到振兴经济,从改善基础设施到应对气候变化,美国最应该做的恰恰是和中国加强合作。美国的政客们该醒醒了: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而是自己。汲汲于打压中国,到头来只会落个木匠做枷——自作自受的下场。

  中国的发展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新时期中美正确的相处之道。中美合则两利。美政客应端正心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看清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以实际行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记者韩冰)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商务部:希望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打压措施
商务部:希望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打压措施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王雨萧、于佳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0日说,希望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打压措施,为双方扩大贸易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高峰表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协议生效以来,中方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供应链受阻等带来的多重不利影响,推动双方共同落实。他还表示,目前,双方经贸团队保持正常沟通。

  发布会上,高峰还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认真履行加入承诺,遵守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的各项义务,全面取消了协定下的禁止性补贴。对于世贸组织规则允许使用的其他补贴,中方的补贴水平和方式均符合世贸规则。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功,主要靠政府干预。我们反对这样的看法。”高峰说,过去40多年的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成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也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发挥政府作用有效结合的成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遇地磁暴,美“星链”损失多达40颗卫星
遇地磁暴,美“星链”损失多达40颗卫星

( 2022-0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专特稿(欧飒)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由于遭遇地磁暴,该公司本月3日发射的49颗“星链”卫星中有多达40颗于次日损毁。据信这是单次地磁暴对卫星造成的最大规模破坏。

挽救未果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官方网站8日发布更新消息说,该公司3日按惯例把49颗“星链”卫星发射到比预定轨道高度低一些的轨道,准备对这些卫星做初步检测后,将它们送入位于地面上方210公里的预定轨道。

  “不幸的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说,4日发生的一场地磁暴对这些卫星造成严重影响,使卫星所在区域的大气变暖,密度增加,大气阻力比以往发射时的水平增加高达50%。

  “星链”团队随后控制卫星进入安全飞行模式,让卫星“侧身”飞行,以降低大气阻力。不过,大部分卫星进入安全模式后一直无法恢复到正常模式,因此“多达40颗卫星将重新进入或已经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说,脱轨卫星与其他卫星相撞的风险为“零”,重新进入大气层后会燃烧殆尽,不会有碎片留在太空或有残骸落到地面。

忽视警告?


  据路透社报道,这批“星链”卫星发射前,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中心曾预测可能发生地磁暴。该中心先前警告,1月29日探测到一次强烈太阳耀斑活动,抛射出的物质和能量最早可能在2月1日到达地球,引发的地磁暴可能持续到2月3日。

  耀斑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的活动现象,会伴随产生剧烈增强的电磁辐射、太阳质子事件(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日冕物质抛射。这些活动喷射的物质和能量到达近地空间后,会强烈扰动地球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引发地磁暴。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专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认为,地磁暴这次对卫星造成的破坏是单次最大规模破坏,也是首次因大气密度增加对卫星造成大规模破坏。

  麦克道尔说,不清楚是地磁暴引发的大气阻力增加超过了卫星设计承受极限,还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错误认为卫星可以承受这样的阻力。他说,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表述看,他们没有预计到必须应对这样的大气阻力,“仿佛没有关注太空天气预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中心项目协调员比尔·默塔的话说,负责卫星发射的人员通常会在发射前密切关注太空天气,不过,不同的公司判断太空天气是否会影响发射的标准不同。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尚未回应媒体关于公司在发射前对太空天气评估的相关询问。

损失未知


  此次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尚不清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没有披露过“星链”卫星造价。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公司总裁格温·肖特韦尔2019年曾说,每颗卫星造价远低于100万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星链”项目先前计划2019年至2024年期间向太空发射1.2万颗低空轨道卫星,搭建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后把计划发射数量增加到约3万颗。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1月1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星链”项目已有近1500颗正在工作的卫星,另有272颗卫星正在向预定轨道行进。

  “星链”卫星到达预定轨道前要在较低高度的轨道接受初步检测,如果暴露问题,会在地面控制人员操作下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这个过程中燃烧殆尽,以免干扰其他卫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说,很少发生卫星到这个阶段才暴露出问题,安排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