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融媒

0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6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0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8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09版:新华聚焦

10版:新华国际

11版:新华关注·各地

12版:新华深读

习近平向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向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致贺信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功举行,我强调新形势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要坚持务实导向,扩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提出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未来5年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继续推进宁波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峰会各项成果正在得到落实。

  习近平强调,本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增进中国市场对中东欧商品了解,有利于扩大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有利于各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复苏。希望各方以此为契机,不断发掘合作潜力,携手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当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幕,主题为“构建新格局、共享新机遇”。博览会由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嘉宾和企业参展。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开幕 胡春华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新华社宁波6月8日电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8日在宁波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胡春华指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方向和目标,必将对凝聚各方共识、推动更高水平互利合作产生重要影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双边贸易2020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双向投资稳步扩大,中东欧国家在亚欧互联互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中东欧地方合作方兴未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胡春华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已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正在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中方愿同中东欧各国一道,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应对疫情挑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合作优化升级,深化投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中国-中东欧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当天上午,胡春华还出席了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他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成立以来,积极为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影响力不断增强。希望商会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加深企业相互了解、促成项目落地提供更好服务。

 
扬机遇之帆 向未来远行 习近平主席贺信释放深化合作信号
扬机遇之帆 向未来远行
习近平主席贺信释放深化合作信号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温馨、屈凌燕、顾小立


  三江汇合,海浪逐天。宁波,这个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以更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张开怀抱。

  8日,以“构建新格局、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盛装开幕。来自中东欧多国的嘉宾和企业汇聚一堂,共商合作。

  “本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增进中国市场对中东欧商品了解,有利于扩大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有利于各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复苏。”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传递出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态度,释放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共享机遇的鲜明信号。

  开幕式上,线下,来自中东欧国家的嘉宾占了约三分之一;线上,众多中东欧国家嘉宾通过视频参加开幕式。

  这是共谋发展,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目前唯一聚焦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盛会。博览会如期召开,正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坚持务实导向、扩大互惠互利的重要标志。

  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开放宣示掷地有声、言犹在耳:

  “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继续推进宁波、沧州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

  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峰会各项成果正在得到落实。

  “感谢中国对塞尔维亚出口商的支持,我们不会错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这个开拓中国市场的宝贵平台。”本次博览会主宾国领导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视频致辞中说。他还表示,塞尔维亚正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2月份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指明的新方向。

  合作的深化可以从一个个鲜活的数据中感知: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疫情冲击下逆势增长8.4%。今年一季度,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额达81.7亿美元,同比增长44.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也有助于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中欧关系发展获得新的动力。

  这是扩大开放、推动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进博会、消博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一个个中国扩大开放的盛会上,实现互利共赢始终是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三个“有利于”的表述,再次表明了中国愿与中东欧国家分享机遇的满满诚意。

  波兰经济发展、劳动和技术部副部长罗伯特·托马内克说,尽管疫情仍在蔓延,波兰仍有酒类、农产品、食品等20余家企业参加此次博览会,不久后波兰企业还将参加进博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些都充分表明波兰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迫切意愿。

  这里汇集了“高精尖”的科技产品:从捷克引进的万丰航空飞机、斯洛文尼亚的蝙蝠飞机、全球反射率最低的拉脱维亚防反射玻璃……

  这里不乏“接地气”的生活用品:欧洲全品类家电集团、捷克国宝级的厨具品牌、波兰网红护肤品牌……

  把最好的产品带来,“首发首秀”云集……正是外商看中中国扩大开放,市场潜力巨大,消费、产业升级的真实写照。

  这是携手并进,发掘更大合作潜力的崭新起点——

  “希望各方以此为契机,不断发掘合作潜力,携手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在贺信中,习近平主席发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倡议。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的背景下,深化多双边合作,必须找到新支点、新动能。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正在从机械、家电、化工等传统领域,向物流、数字、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拓展,互联互通网络也更加立体多元。

  连续参加两届进博会、蓝跃品牌创始人奥尔森说,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让外国投资者确信,中国将为新兴跨区域合作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期待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整合地区资源,共辟新的合作前景。

  会场外,不远处是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这一平台将仅有4天的博览会打造成“365天永不落幕”的盛会。

  暮色降临,宁波江北老外滩夜色璀璨,带有“一带一路”元素的灯光秀放出夺目光芒,目睹着这个“甬闯世界”的港口城市扬起未来机遇之帆,也见证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绽放更加绚烂的合作之花。 

          新华社宁波6月8日电

 
海洋日,从习近平的这个信念说起
海洋日,从习近平的这个信念说起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月15日,一头布氏鲸在广西涠洲岛海域游弋。

   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的思考深邃而高远。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的重要论述,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海与陆地不是分割、对立的,国内看,要强调陆海统筹;全球看,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更要改变“海纳百污”思想,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

  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大空间观


  陆地与海洋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割。“陆海统筹”理念,贯穿了总书记对国土规划、全方位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等地理大空间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和陆都有无尽潜力。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充分发挥海洋作为经济新空间、资源新基地、安全新屏障的支撑作用,开始构建东西互济的陆海统筹开发格局。

  陆海统筹,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在强调南北纵轴发展同时,更关注东西横轴开发、陆海统筹,推动国土开发向纵深发展。

  特别是“沿海轴”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促进陆海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轴带。长江经济带与沿海,“一横一竖”,使西南内陆直通大海,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东西互济、沿江入海,给沿海经济打开战略纵深腹地。

蓝色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黑格尔《历史哲学》这句话,成为欧洲列强15世纪末以远洋探险为标志,通过炮舰政策、奴隶贸易进行殖民扩张的注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2019年4月,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实践。

  “波涛之上尽是波涛”。海洋具有流动性和不可分割性,只能共享。国际合作开发海洋是大势所趋。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进一步密切同沿线国家合作,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世界各国应当共享海洋资源,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摆脱西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海洋观,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处,保障全球海洋安全,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

蓝色碳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代表的不仅是人类命运,更是其他生物命运和整个地球命运。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标志着对海洋生物多样性认识的新高度。

  “水流千遭归大海”。海洋是众多污染物的最终归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直接排放和通过河流携带、大气沉降等排入近岸海域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陆源排放对近岸海域的污染贡献占70%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发展蓝碳作出了部署。相关国家还倡议发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碳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进一步加强整治和修复海岸线,加强海岛生态系统保护,推进功能退化地区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恢复海湾、河口海域生态,加大退堤还海、退养还滩力度……这将是“十四五”期间的一套组合拳。     主笔:王立彬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公安部组织“团圆”行动现场认亲活动
公安部组织“团圆”行动现场认亲活动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济南6月8日电(记者熊丰、张力元)公安部8日部署山东、四川、江苏、河南四省公安机关同步开展“团圆”行动认亲活动,帮助11组失散家庭实现团圆。活动主会场设在山东省济南市,分会场设在四川省遂宁市、江苏省徐州市、河南省平顶山市,11组认亲家庭分别来自7个省份的20个城市,失踪被拐人员与亲人分离时间最短25年,最长已达58年。

  在山东主会场,3位被拐失踪人员与失散长达数十年的亲人相拥而泣,其中,来自山东枣庄的90岁老人罗某坤和儿子罗某军失散长达58年。在三个分会场,有的失踪被拐人员与家人分离时仅1岁,有的失踪被拐人员凭借零星记忆多年来坚持寻亲……各会场认亲家庭向公安机关献上锦旗,感谢办案民警的坚守和付出。

  据了解,公安部于今年初部署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截至目前,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1737名,侦破拐卖儿童积案91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236名,各地累计组织认亲近500场。同时,公安机关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建立完善侦办拐卖儿童案件“一长三包”责任制、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全国“打拐DNA系统”等一系列系统、机制,并于近期对外公布了方便群众就近采血的3000多个公安机关免费采血点信息,为“团圆”行动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按照有关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破积案、追嫌犯、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持续组织开展认亲活动,不断推进“团圆”行动向纵深发展。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失踪被拐儿童有关线索,尚未采血的失踪被拐人员及其父母及时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努力让更多失散家庭早日团圆。公安机关在此正告涉嫌拐卖、收买儿童的违法犯罪在逃人员,认清形势悬崖勒马,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详细报道见4版】

 
绿水青山间的和美乐章 “共同富裕”的湖州探索
绿水青山间的和美乐章
“共同富裕”的湖州探索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舍西村连片的屋顶太阳能光伏板(六月一日摄)。近年来,新安镇通过向村民租用屋顶安装光伏板并网发电,村民户均年增收超千元。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本报记者何玲玲、袁震宇、王俊禄、岳德亮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近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体制机制更活、产业动能更劲、协调水平更高、生态红利更丰、资源优势更强、综合环境更好、文化魅力更盛、党建保障更有力,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

  在省域示范区“大场景”中,湖州市结合已有优势,先行先试、率先突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的标志性成果。

协奏曲

“两山”理念引领 构建共富格局



  【背景】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近年来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形成品牌。湖州人均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减至1.66:1,社会治理“余村经验”“织里样本”不断涌现,平安湖州建设实现“十三连冠”。在浙江推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场景中,湖州正努力构建经济富裕、收入富足、精神富有,服务优质、全域优美、制度优越的“三富三优”新格局。

  【近景】湖州安吉天荒坪,曾经是一座人迹罕至的荒山。而现在,这里有国家4A级景区江南天池,也是亚洲最大抽水蓄能电站的所在地。这些年,安吉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天荒坪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把旧房变民宿,让电站成景区,旅客来这里“夏天能避暑、冬天能滑雪”。这片曾经的荒山,2020年创造22.5亿元的旅游收入,还带动发展周边400多家农家乐、民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全面溢出效应,充分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顾渚村位于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多年来,这个浙北山村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自然环境好了,村民的视野也开阔了。自1999年以来,靠卖茶叶、毛竹和竹笋勉强度日的顾渚村人,打开家门迎接客人,农家乐逐渐多了起来。经过20多年发展,顾渚村经历了农家乐、客栈、高端民宿的迭代共生过程。

  目前,顾渚村共有各类客栈、民宿约500家,其中省三星级40家,四星级5家,五星级5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村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其中上海游客比例占到65%左右。由此,这个不大的山村得到了一个不小的名头——“小上海”。

  “乡村旅游让老百姓的确富了,也倒逼着群众观念明显转变,从原来‘向山向水要资源’变为主动‘爱山护水保环境’,从主动参与到自觉维护。”村党总支书记张明祥说,一个农家乐一年能挣30万元,较好的民宿一年能挣到100多万元。

  “富裕”之外,不少地方还拿出了一张“平安”的高分报表。作为拥有45万人口的特大镇,湖州吴兴区织里镇早年社会矛盾频发。进一扇门,解千百难,织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以来,已调解2000多起纠纷,化解率达99.6%,劳动保障、市场监管、法律援助等9类资源力量集中进驻,实行合署办公。在破解难题的同时实现破蛹蝶变,这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织里样本”。随着童装产业不断升级,基础配套更加优化,选择留在织里发展的“新居民”越来越多。

  【点评】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首席专家郁建兴认为,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既是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们有基础、有条件,也面临短板和挑战。我们需要在激励相容和制度匹配的原则下,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消除那些让贫困累积、让不平等代际传递的制度性因素,激励民众以更加主动、能动的精神状态共创财富、共享繁荣。

变奏曲

创新引擎驱动 打造共富体系



  【背景】完善共同富裕政策体系的关键,是要梳理好重大改革清单,确保每项政策都更具突破性和含金量。在湖州“城市大脑”,已累计归集公共数据近600亿条,形成智慧医保、民意热线、数字乡村等35个数字驾驶舱,开放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普惠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等六大领域数据,以数字化改革助推共同富裕。

  【近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在湖州长兴县,农事节庆活动时常推陈出新,借助互联网新渠道,长兴葡萄、洪桥河蟹、二界岭樱桃、长兴紫笋茶等“长兴鲜”特色农产品名声在外,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2020年全县举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28次,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2.5亿元。

  聚焦兴业富民,一系列“微创新”成为提升乡村成色的“动力源”。

  初夏天气阴晴多变。在位于德清县龙胜村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园区内,工人正在修剪、采摘西红柿。该园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无土栽培的“空中西红柿”,实现了温、光、水、肥等种植要素的智能精准控制,并引导农民走规模化、智能化种植道路,助力村企共富。

  在德清,数字化农业正在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印象,数字化改革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加速融合。

  相距数公里的德清欧诗漫珍珠生物产业园,数字化改革的阶段成果,与珍珠一样不断孕育并散发光芒。智能工厂建设后,人均生产效率提高45%,能源利用率提高18%,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4%。去年底,这家企业入选浙江省“未来工厂”培育名单。

  地理信息小镇集聚了400多家地理信息类企业,在浙江率先开展“数字乡村一张图”治理,获批省内首个全域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在德清,这些先行优势正为数字化改革提供丰沃土壤。

  过去一年,安吉在全省率先实现13项公共服务全覆盖,每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投入民生领域,基础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住房、医疗、救助、养老等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带来的民生福祉。

  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湖州加快构建共富发展体制机制,重点突破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矛盾,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高效覆盖。

  【点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认为,顶层设计之下有战略布局,战略布局基于不同的地域范围、时间节点、紧迫性会有不同划分。战略之下有具体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措施。比如,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旨在消除产生贫富分化的制度根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一系列政策措施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法则。所以,无论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等战略,其共同的目的是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进行曲

凝聚各方力量 谱写共富新篇



  【背景】通过“山海协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等体制机制创新,湖州等地在先富带后富上做出有效探索。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当地将推进共同富裕落脚到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近景】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百姓有利——在湖州,多方各展所长形成合力,汇聚成推进共同富裕的洪流。

  记者在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调研发现,当地不断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组建练城物业和练美农业2家“强村公司”,2020年练城物业营业收入超3400万元,利润超225万元,实现全镇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

  在湖州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依托“红美人”柑橘等特色产业,掘金现代农业,系统性增加村集体收入,探索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比如,练市镇农兴村采取“支部+党员创业户+农户”的互助方式,打造黄桃“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50余户黄桃种植户,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平均每年为农户增收3万余元,成功闯出农民“共富路”。

  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湖州注重“分好蛋糕”,建立健全“先富带后富”机制,提高收入分配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

  虽然距离放暑假还有一段时间,而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生张灵晶利用课余时间已经开始策划暑期志愿活动了。作为德清县阜溪街道“民盟·求是”慈善单项基金的助学对象,她自愿每年参与暑期“小候鸟”辅导活动,充当他们在德清的“贴心姐姐”,“把幸福传递给更多需要幸福的人”。

  2017年11月,德清县阜溪街道设立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基金会由企业共同发起,并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扶持。基金会的资金全部来自企业、团体和群众的捐助,企业出资50万元以上、个人出资30万元以上的可以冠名成立单项基金。目前基金会累计募得资金超1100万元。

  “基金会旨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和力量,奖优济困,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传递幸福温度,增进大众福祉,倡导良好风尚。”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书洋说。

  目前,阜溪街道7万常住人口中,新居民约4.5万人,其中5500多人来自35个少数民族。阜溪街道党工委委员夏赛祎说,同心同行单项基金支持的民族文艺晚会、亲子趣味运动会、民族市集等活动,不仅丰富新居民的业余生活,还大大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阜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肖新方表示,通过公益基金会引入社会资本,培育社会力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助力更好地开启阜溪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点评】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文炯表示,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其根本要求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根据共享发展的理念,需要尽可能地动员各方力量、激发各种活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局面,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把“蛋糕”分得更好,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成就感、获得感,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即“在发展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

 
李克强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理举行视频会晤
李克强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理举行视频会晤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8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应约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举行视频会晤。

  李克强表示,中乌是友好近邻和全面战略伙伴。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米尔济约耶夫总统成功通话,规划两国关系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乌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务实合作不断前行,为推动两国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愿同乌方密切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李克强指出,中方愿同乌方继续携手合作抗击疫情,将向乌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两国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疫苗联合生产。希望双方按照市场原则和商业规则深化各领域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中方愿为乌方特色农产品输华提供通关便利。明年将迎来中乌建交30周年,希望以此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中方愿同乌方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协调配合,为地区国家疫后复苏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多助力。

  阿里波夫表示,乌中是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感谢中方为乌方抗击疫情给予雪中送炭的帮助,愿同中方加强抗疫合作。充分发挥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作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贸易、投资、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乌中关系与合作取得更大发展。乌方愿同中方加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协调配合。

 
栗战书同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两院主席会谈
栗战书同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两院主席会谈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同白俄罗斯国民会议共和国院主席科恰诺娃、代表院主席安德烈琴科举行会谈。

  栗战书说,中白是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在习近平主席和卢卡申科总统的战略引领和亲自推动下,双边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政治互信持续巩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扎实推进,人文交流更加活跃,国际事务协作更为密切。中方愿同白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栗战书指出,明年两国将迎来建交30周年。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双方要不断加强政治上相互支持,继续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加强包括疫苗在内的抗疫合作,共同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和顶层设计,推动互利合作走深走实。持续扩大教育、科技、文化、青年等全方位交往,进一步挖掘地方合作潜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多边协作,旗帜鲜明地支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反干涉、反制裁、反遏制,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栗战书强调,中国全国人大与白俄罗斯国民会议长期保持友好往来,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要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双边合作协议;通过灵活方式开展各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和代表之间的对口交流;及时批准、修订有利于双边关系发展的法律文件,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各领域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互学互鉴立法、监督和治国理政经验,助力实现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科恰诺娃、安德烈琴科表示,感谢中方在共同抗击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给予白俄罗斯的重要支持。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白坚定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一切外部干涉。白国民会议共和国院、代表院愿同中国全国人大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促进白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参加会谈。

 
赵乐际强调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赵乐际强调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济南6月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6日至8日到山东调研。他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切实提高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质量,更好地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赵乐际先后来到东营市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寿光市于家尧河村、济南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车间、农户、蔬菜大棚,与基层干部和职工、群众交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他指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既要靠组织推动解决,还要靠群众监督解决,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抓“四风”纠治,决不能让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准症结,推动有关方面从制度机制上加以规范,促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破立并重、纠树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本色,抵制奢靡享乐、铺张浪费行为。

  调研期间,赵乐际到省纪委监委、省委巡视办,看望机关干部,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始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的重要要求,赋予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职责使命,进一步指明深化“三不”一体推进目标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系统观念,把“三不”一体推进方针全面贯彻到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增强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要注重运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的成果和经验,着力加强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提升“三不”一体推进治理成效。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换届工作要求,立足职能职责严明换届纪律、严肃换届风气,重点把好廉洁关,坚决查处拉票贿选等行为,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赵乐际还瞻仰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强调纪检监察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把职责摆进去,贯通理解把握纪委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担负的责任使命,深入总结运用协助党委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扎实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韩正强调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工作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韩正强调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工作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7日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持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总结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情况,研究部署有关重点工作。

  韩正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站在全局高度,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工作,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韩正在充分肯定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的成效后强调,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的总量确定、结构调整、品种选择、储备布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好粮食安全最根本的生产能力。

  韩正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和提升一批仓储设施,加强涉粮涉储关键技术研发。要运用好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手段,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千方百计增强储备能力。要把仓储领域的安全生产放到突出位置,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提高储备安全管理水平。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会前,韩正前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了解国家粮食交易平台运行有关情况;走进部分司局和处室,看望干部职工,了解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以及粮食应急保供等情况。

 
这片麦田,承载着来年的希望
这片麦田,承载着来年的希望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6月7日,在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良种繁育基地,工作人员将收割的小麦装车(无人机照片)。近年来,龙亢农场将全场3万余亩耕地打造成良种繁育基地,今年预计收获、加工超3000万斤小麦良种,销往鲁豫皖等冬小麦主产区,它们将于秋季播下,成为来年丰收的希望之种。                        新华社记者黄博涵摄
 
25项未成年人保护举措出台
25项未成年人保护举措出台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高蕾)记者8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已于近日印发,意见提出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等25项工作要求。

  据介绍,《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是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制发的首份政策文件,提出的工作要求涉及家庭监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6个方面。

  在家庭监护方面,意见提出要探索对依法收养孤儿和残疾儿童、非生父母履行监护权的家庭实施公共服务优惠。在学校保护方面,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引入专业力量参与学生管理和服务。在社会保护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意见还提出,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要强化政府保护职能,提高长期监护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临时监护工作制度;要落实司法保护职责,施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暴力伤害案件一站式取证保护机制等。

 
中组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95亿元用于“七一”前走访慰问
中组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95亿元用于“七一”前走访慰问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日前,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95亿元,用于“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这次走访慰问的对象包括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在走访慰问中,向新中国成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健在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中央组织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系统)要从本级管理的党费中尽快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在“七一”前发放到慰问对象手中。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 服务区“厕所革命”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周圆)记者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即日起至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将从增加厕位数量、完善卫生设施、加强保洁管理等方面,持续深化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专项行动。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今年年底,省域内客流量排名前50%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基本实现设施完备、厕位充足、卫生整洁、生态环保,公众“如厕难”和“卫生差”问题基本解决;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公路服务区应保障工作日、周末、重大节假日期间每个厕位排队人数分别不超过1人、2人、3人;合理增设第三卫生间,完善儿童如厕设施,满足异性家人陪侍使用需求。
 
  在管理模式上,方案提出探索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多样化运营模式,加强与所在地区旅游和城管部门、乡镇政府等方面的合作,明确保洁责任主体和卫生标准要求。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指导意见 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专项监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指导意见
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专项监督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日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印发《关于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专项监督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作出部署,强调各级纪委监委要切实加强政治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推动党中央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部署新要求落到实处。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重心从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显性目标,转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综合目标的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找准监督检查切入点,推动各级各部门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一系列要求落地落实。要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压实有效解决老问题、有力遏制新问题的监督责任。

  指导意见强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节骨眼上,要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

  当前,一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雁过拔毛”、截留挪用等微腐败存量尚未清除,一些隐形变异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又时有发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5年过渡期,仍有大量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需要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各级纪委监委要善于发现和研究解决前沿问题,坚决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真正使重点帮扶工程成为廉洁工程、民心工程;坚决查处民生领域啃食群众利益的微腐败,紧盯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领域,紧盯申报、审批、发放等环节,紧盯乡村各类民生站所、经济实体,开展线索排查和案件查处;坚决查处利用国有投资平台公司搞利益输送的新型腐败案件,防止平台公司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坚决防止侵吞公共资产的新动向,推动县域内扶贫资产形成产权清晰、公私分明、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防止因区划调整、换届干部变动产生监管真空,坚决查处化公为私、化整为零、中饱私囊的贪污侵占案件。

  从832个贫困县到国家确定一批重点帮扶县、省区市确定一部分重点帮扶县,帮扶县的“面积”小了,但“压强”大了,要防止层层重复检查、级级多重调研、方方面面督导,防止政出多门,防止“过度重视”的形式主义。指导意见指出,各级纪委监委要强化日常监督,切实提高监督的精准性,有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把党中央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持续不断为基层减轻负担的要求贯彻落实好,切实把基层干部的时间精力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要以党史学习教育当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开路,从严从实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推动重点帮扶县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紧起来、作风严起来,坚决克服麻痹松劲思想。

  指导意见强调,各级纪委监委要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强烈历史担当和现实担当,把开展专项监督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作为服务于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新战略,以扎扎实实的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

 
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海南自贸港法草案等 栗战书参加审议
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海南自贸港法草案等
栗战书参加审议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8日上午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印花税法草案、反外国制裁法草案等。栗战书委员长参加审议。

  与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国家立法层面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立法思路和主要制度符合党中央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要求,定位清晰,框架合理,内容全面,符合实际,将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

  对于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草案在安全生产指导思想、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职责、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增加了系列规定,修法正当其时。草案经过修改完善后,内容更加合理、切实可行,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法律实施将有利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对于印花税法草案,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草案将施行多年的印花税暂行条例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总体上维持现行税制框架不变,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规定作了必要调整,适当简并税目、降低税率。经过审议修改,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

  对于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为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外国制裁法十分必要,有利于充实和丰富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的法律“工具箱”,为我国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与会人员普遍赞成制定本法,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

  与会人员还对数据安全法草案、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草案、军事设施保护法修订草案、关于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草案等进行了审议。

 
长江流域生态环保成效如何?看这份报告怎么说
长江流域生态环保成效如何?看这份报告怎么说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5月27日,长江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下游大江水域逐浪嬉戏。随着长江汛期的来临,长江宜昌江段葛洲坝下游附近出现成群长江江豚。有“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链的旗舰物种。新华社发(王罡摄)
 
 
  
 
新华社记者高敬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成效怎样?下一步如何推动绿色发展?7日,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长江经济带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报告称。
 
  报告显示,2020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劣Ⅴ类断面比例较2015年降低6.1个百分点。
 
  报告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沿江省市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完成重点水域渔船渔民退捕任务,累计退捕渔船11万艘、渔民22.8万人。
 
  据了解,剩余的渔船、渔民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退捕。禁捕后,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的出现频率增加。
 
  在污染治理方面,全面启动长江干流、九条主要支流及太湖入河排污口底数摸排,共发现入河排污口60292个,比之前掌握的数量增加约30倍。完成长江经济带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558家,完成率97.2%。完成沿江化工企业“搬改关”228家,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落后化工产能已全部淘汰。在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8%,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同时,加强航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船舶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报告指出:“尽管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水生态问题仍然是长江流域最主要的问题,长江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202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的第一年。黄润秋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依法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扎实推动绿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推动碳排放达峰行动、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严格执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禁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沿江城市加大污水管网改造力度,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沿江城镇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沿线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等。
 
  ——持续开展生态修复。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管理措施常态化、可持续,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深入推进非法采砂入刑实践,坚决防止非法采砂反弹等。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尽快建立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推动长江全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法律援助立法为公平正义依法撑腰
法律援助立法为公平正义依法撑腰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日前,法律援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审,标志着法律援助立法工作迈出重要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强化案件办理的质量监督、提升从业人员的保障水平……草案的一系列立法组合拳,让弱势群体的维权渠道更畅通,为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撑腰。
 
  法律援助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法治的人情味。此次提请审议的法律援助法草案二审稿,增加“确认劳动关系”“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申请事项,强化对英烈人格权益以及见义勇为等情形的法律援助保障力度,既从社会现实需求出发,把更多有需求的群体纳入援助范围,又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让法律成为公序良俗的强大后盾。
 
  免费的代理律师能否尽心办案?指派的辩护人够不够专业?对这些顾虑,法律援助法草案着力提升质量监管,要求相关机构制定质量标准、开展质量考核和监督,并及时查处相关投诉,从制度上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承办律师等提升服务质量,让每起法律援助案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法律援助法草案特别强调要健全法律援助保障体系,对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并明确相关税收优惠措施。这些切实举措抓住了行业补贴低、获得感弱等痛点,让从业人员心里更有底、让相关机构更有积极性,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一队伍。
 
  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来源于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法律援助工作,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国情。有理由相信,当法律援助的相关规定和经验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后,这项公益事业的“筋骨”将越来越壮、“作风”将越来越实、“境界”将越来越广,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夯实信任之基。(记者白阳、刘硕)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不花钱的法律服务,也可以帮你“撑腰” 聚焦法律援助法草案二审
不花钱的法律服务,也可以帮你“撑腰”
聚焦法律援助法草案二审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白阳、刘硕)遭遇事故需要请求人身损害赔偿、发生劳动争议需要进行调解仲裁……如果遇到类似的麻烦,法律援助可以帮你解除维权路上的“后顾之忧”,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作为一项面向经济困难公民等群体的公共法律服务,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案件办理质量不高、专业服务力量不足、覆盖面不够大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针对这些难点,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的法律援助法草案二审稿作出重要修改,更好为你的合法权益“撑腰”。

扩大覆盖范围


  根据现行规定,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包括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六种。

  草案二审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确认劳动关系”“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情形,同时明确:英雄烈士近亲属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下,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

  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表示,草案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一方面与当下公民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需求接轨,另一方面,为维护英烈人格权益等情形提供法律援助,体现了法律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莫纪宏表示,英雄烈士近亲属维护英烈人格权益及见义勇为的当事人主张民事权益,对这类案件当事人加强援助力度,进一步突出了法律援助的公益性质。

鼓励志愿服务


  随着全社会法治意识提升,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然而,当前我国从事法律援助的专业力量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林吉山告诉记者,日常法律援助案件主要依托辖区内的律师承办,但随着法律援助范围不断扩大,能调动的律师资源就显得不足了。

  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家鼓励和规范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作出规定。

  左卫民表示,现实中,一些法学专业师生以及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有能力也有热情从事法律援助,将这些群体纳入法律援助服务体系中,有助于扩大服务覆盖面、满足群众需求。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建议,将法律援助作为新入门法律人的实习制度,鼓励有资质的法学专业学生、年轻律师参与其中,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业务能力,也有助于增进他们对弱势群体的理解认同,培养他们的法律情怀。

强化质量监督


  不花钱的法律服务会尽心尽力吗?这是不少群众的顾虑。与草案一审稿相比,草案二审稿在法律援助服务监管方面作出多项修改,进一步细化各方责任,着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比如,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等情况;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标准,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律师协会应当加强对律师事务所、律师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考核管理等。

  佟丽华认为,当前一些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在于办案律师执业时间较短、流动性较大;实际上,一些法律援助案件情况复杂,恰恰需要一些长期深耕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去处理。

  佟丽华建议,国家应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专业化程度,培育更多专业法律援助机构和专业从业人员。

  北京市广森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汉卿建议,建立分专业的法律援助律师库,避免让律师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办案,通过更精准的服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更信服。

完善机制保障


  应该看到,和其他领域律师相比,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待遇相对较低。“虽然中心的办案补贴和日常保障费用都能落实到位,但是补贴标准相对较低,资金发放也比较慢,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律师的办案积极性。”林吉山说。

  对此,草案二审稿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法律援助保障体系,将法律援助相关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进法律援助均衡发展。同时,规定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实行动态调整,法律援助补贴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莫纪宏表示,法律援助本身是公益性质的,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从业者就要自己负担支出费用,久而久之就可能难以为继。通过制度来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水平、减轻法律援助机构和服务者的纳税负担,能够更好地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杨汉卿说,在具体办案中,律师会见、开庭、参与值班等都有一定的开销,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资金保障方面有关规定,细化税收优惠等措施,提升从业人员的保障水平。

 
多点执业·职称晋升·人身保障 医师法草案二审稿有了新修改
多点执业·职称晋升·人身保障
医师法草案二审稿有了新修改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王琳琳)医师法草案二审稿7日下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相比于今年1月提请审议的草案一审稿,二审稿中医师多点执业规则、职称晋升优先考虑条件、针对“伤医”“医闹”问题强化执业安全保障等主要修改引人关注。

  2014年1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医师“一次注册,区域有效”。此后,我国允许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多执业范围注册。

  为积极稳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进一步明确医师执业规则,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执业医师在两个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应当以其中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注册、备案等手续。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相关医师的监督管理,规范其执业行为,保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强基层”始终是卫生健康工作重点。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反映基层医师招不来、留不住,这是“强基层”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医师法草案二审稿从细化职称晋升、加强培养培训等角度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修改。

  例如,为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推动更多更高水平执业医师为基层服务。医师法草案二审稿在职称晋升方面增加规定: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晋升副高级技术职称后,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累计一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正高级技术职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尽管我国病患众多,但数据显示,健康中国行动启动以来,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这与医师队伍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广大医师护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样,他们的人身安全更要用心呵护。

  为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医师法草案二审稿不仅在总则中明确医师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同时增加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阻碍医师依法执业,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禁止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侵犯医师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尊医重卫,不仅仅要体现在疫情防控时,更应成为全社会的常态,社会各界都要携起手来,保障医生应有的安全感和职业尊严,推动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这一声“我的儿”,他盼了58年……
这一声“我的儿”,他盼了58年……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6月8日,在“认亲,我们在行动”济南主会场,90岁高龄的罗凤坤(中)紧搂着被拐58年的儿子罗亚军哭泣。      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6月8日,在“认亲,我们在行动”济南主会场,被拐58年的罗亚军(左)搀扶着90岁高龄的父亲罗凤坤。
 
 
 
  6月8日,90岁的罗凤坤见到了他58年前被拐的儿子,罗凤坤终于喊出了这声“我的儿啊”。
 
  付贵林哭着冲上台,跪在罗凤坤面前,大喊了一声“爸”,罗凤坤紧紧抱住他,老泪纵横。
 
  耄耋之年的父亲,年过花甲的儿子,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寻找,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得团圆……
 
没有一天放弃找他


 
  1963年1月,32岁的罗凤坤带着2岁的儿子罗亚军在薛城火车站候车,就在罗凤坤打盹儿的工夫,罗亚军被人抱走了。
 
  “我沿着火车站到处喊‘亚军、亚军’,喊了一夜,走了一夜,可孩子那时太小,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叫亚军。”罗凤坤说。从那以后,罗凤坤以自己所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为中心,逢人就问“有没有见过一个小男孩,胖乎乎的”。
 
  罗凤坤的小儿子罗涛说:“唯一一张亚军的照片是他一岁时拍的。这张照片被我放在驾驶证里,车开到哪儿,我就问到哪儿。”遗憾的是,2000年前后,罗涛不小心弄丢了这张照片。
 
  每年农忙后,罗家兄妹都会外出打工,他们在任何城市里都本能地观察陌生人,站在大街上、工地上、饭馆里,端详陌生人的五官。“我想找到一个和我长得像的人。”罗涛说。几十年来,罗家兄妹去过山东各地,还去过海南、上海、北京、新疆,但始终没能找到罗亚军。
 
  因为不完整,这个大家庭从没拍过全家福。2010年下半年,罗凤坤的老伴去世,临终前她叮嘱家人不要放弃寻找。2015年,罗凤坤再次来到派出所报案。
 
“我刚到枣庄,就觉得很亲切”


 
  付贵林今年60岁,生活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17岁那年,我在家中无意间听到父母说悄悄话,才得知自己不是亲生的。”付贵林说,“养父母非常爱我,我不愿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付贵林从未在家中提起过这件事。2000年,付贵林受朋友之邀去枣庄喝喜酒,“很奇怪,我刚到枣庄,就觉得枣庄很亲切,这个感觉很深刻。”他说。
 
  付贵林育有2个儿子。有了孩子后,他才第一次想要找自己的“根”。“但我还是没付出行动,我怕伤害养父母。”付贵林说。
 
  2017年,养父母去世后,付贵林才第一次走进派出所采血,寻求警方帮助。
 
  付贵林不知道的是,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养父母给他起的新名字,而他多年前就觉得亲切的枣庄市,就是他的出生地。在地图上,两地仅隔约50公里。
 
“没有遗憾了”


 
  由于丢失时间长、丢失地点复杂、报案时间晚等难点,公安机关虽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查找,但迟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今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的儿童。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丛四新说:“我们再次拿出这个案件,并把希望寄托在DNA技术上。”
 
  由于罗凤坤的老伴去世多年,无法获得相关DNA数据,刑警只能进行单亲比对,但单亲比对后得到了大量结果数据,不具备研判条件。丛四新说:“根据遗传学规律,我们利用罗凤坤4名子女的数据做了反推,从而使单亲比对变成双亲比对,提高了对比效率,最后找到了老人失散多年的孩子。”6月1日,经复核确定罗凤坤是付贵林的生物学父亲。
 
  “我得到消息后哭了一整天,我高兴啊,已经找了58年,我现在没有遗憾了。”罗凤坤说。
 
为了今天的见面


 
  双方约定一周后在济南见面。为了这次见面,罗凤坤提前3天去商场给自己和孩子们买新衣服、新鞋。
 
  罗凤坤不知道这个58年没见的儿子如今多高、多重,只能凭感觉买了一件短袖上衣,至于鞋号,他早就考虑好要买43码,因为他穿44码的鞋,小儿子穿42码的,他觉得也许43码正好。
 
  6月8日下午,公安部部署山东、四川、江苏、河南四省公安机关同步开展“团圆”行动认亲活动,帮助11组失散家庭实现团圆,活动主会场设在山东济南。这是付贵林有记忆后第一次见到亲生父亲。
 
  付贵林哭着冲上台,跪在罗凤坤面前,大喊了一声“爸”,罗凤坤紧紧抱住了他,哭着回应:“我的儿啊。”
 
  公安部数据显示,“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1737名,侦破拐卖儿童积案91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236名,各地累计组织认亲近500场。同时,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建立完善了侦办拐卖儿童案件“一长三包”责任制、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全国“打拐DNA系统”等一系列系统、机制,并对外公布了方便群众就近采血的3000多个公安机关免费采血点信息,为“团圆”行动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就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认亲活动前,罗凤坤对记者说。在另一个休息室里,付贵林说了相似的心愿:“想一家人拍张合照。”
 
【拍案】


 
  这是让无数人动容的一幕。90岁的父亲,60岁的儿子,再次见面竟已过去了58年。半个多世纪骨肉分离的痛,日日夜夜撕心裂肺的想念,超越时间空间的人间至情,在这一刻,都化为了一个紧紧的拥抱。
 
  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全部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失踪一个孩子,就是毁灭一个家庭。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的“团圆”行动,侦破了一批拐卖儿童积案,帮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这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也凝结着一代代公安民警的坚守和付出。
 
  为缘寻找,为爱坚守,愿天下无拐、万家团圆!
 

 
   文字记者:熊丰、张力元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新华社“拍案”,“法治+融媒”传播效果“惊奇”
新华社“拍案”,“法治+融媒”传播效果“惊奇”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上图均为“拍案”栏目曾经“拍”过的相关案件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本报记者张博令、宋晨
 

 
  “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赖小民案”“三假‘活佛’案”……看过媒体对这些案件的报道,你是否像看电影一样,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对法治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一档优秀的法治新闻栏目无疑是“内外兼修”。一方面,通过说案让受众看到深刻的法治内涵,旗帜鲜明地弘扬公平正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还要有符合传播规律、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
 
  “法治故事,正义之光。”今年就有这么一档独具匠心的法治栏目广受读者好评——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以下简称国内部)推出的“拍案”栏目。
 
  在新华社总编室、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等部门共同努力下,这个栏目找到了法治新闻报道创新之题,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视阈优势,通过媒体融合,使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法治+融媒,一“拍”即合


 
  “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在新华社积极推进融媒改革转型的大潮中,如何适应当下的新媒体语境,打破传统报道思维,将“法治”“新闻”“新媒体”这三个元素统一起来?
 
  今年年初,新华社社长、总编辑何平对新华社法治报道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法治报道,特别是案件报道,通过典型案例加强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引导社会舆论。
 
  为落实好这一要求,国内部决定开设新媒体栏目,以案说法,创新法治报道。
 
  不久,国内部政文采访室政法报道团队策划开设了“拍案”栏目。在研究了大量优质法治报道后,团队决定让传播形式跟着内容走,哪种形式更能以案说法、以法解案就采取哪种形式。于是,“拍案”有了文字、图片、视频、漫画等多种传播形式。
 
  定向推广,找法治剧明星一起看剧说法!春节期间,“拍案”邀请《巡回检察组》《三叉戟》《重案六组》等热播法治剧主演,献上新年贺词制成视频片《拍案·特别放送|春节不打烊,明星大咖陪你看剧说法》,邀观众一起为法治打call。
 
  “法治剧也是一种法治宣传,跟‘拍案’有着共同的初衷。”国内部政文采访室副主任杨维汉说。
 
  法治剧与法治栏目都有扣人心弦的案情和普法的初衷;法治剧与法治新闻的受众重合度高,是同一题材下不同媒介的一次互通,实现精准的相互引流。
 
  除了新颖的视频产品,“拍案”还“被迫”创作了手绘条漫《拍案|“摸金校尉”覆灭记》。参与此次条漫创作的国内部政文采访室记者熊丰回忆,“原本打算以案件现场视频记录,原貌呈现最真实的样子,但到现场后发现,盗洞已回填,原本的样子早已不复踪影。”于是,他选择以漫画来剖析“1·16”系列盗掘古塔地宫、古墓葬案。电影质感的设计,配上非虚构写作的剧情,“现场感”十足。
 
  “面向青年”的法治报道,“顶流”必不可少。“拍案”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聚焦两高报告,找到了火爆全网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B站“顶流”UP主罗翔视频连线“说法”,就两高报告中的案例深度剖析。
 
  “拍案”为该视频设计了专属的卡通形象海报底图、符合“小屏”传播的9:16画幅,整体画面清新爽朗,加上贴近年轻受众的短视频偏好,一经发布就在B站获得近千万的点击量。
 
  “找罗翔既专业,又有广泛的受众,两高报告解读就这样走近了年轻人。”杨维汉说。
 
“拍案”如何“惊奇”


 
  “拍案”栏目名取自明末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小说以奇事、奇遇等引人入胜的情节起到“拍案惊奇”的效果。
 
  “拍案”的推出也着实让人“惊奇”。曲折的案情、细致的分析、犀利的“拍案语”,让传播效果与影响力与日俱增。自今年1月28日开栏以来,播发融媒产品26件,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平均每条达150万,相关微博话题词阅读量最高达2亿次。不少内容还被人民日报、央视引用转载。国内部政文新闻采访室记者陈菲撰写的开栏之作《拍案|“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移送检察院,该案为何最高检关注?》,被400多家媒体采用,更是一“拍”惊人。
 
  一“拍”惊人,得益于独特的定位——抓住热点案件回应关切。
 
  法治报道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推动实现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是法治报道的应有之义。”杨维汉谈及栏目定位时说。
 
  民生无小事,是“拍案”栏目的重要切入点,可以从小切口做到大呈现,比如家庭矛盾可以上升到婚姻法,网红咖啡可以关联到饮食安全。表面看是陈述案情,实际上剖析的是社会问题。
 
  “拍案”开栏之作就是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这一社会新闻为切口,解释了看似普通的网络造谣案,是如何扰乱网络秩序直至被最高检关注的。
 
  运营“拍案”栏目,跟时间赛跑就成了常态。
 
  《拍案|赖小民伏法,贪腐没有“免死金牌”!》就是在赖小民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发布后半小时签发的。该文一推出就成了当天的刷屏之作。
 
  《拍案|王书金到底背负几条人命?应用证据来说话》更是记者罗沙在数小时内紧急写成的。罗沙是联系最高法的记者,凭借对案情的熟悉和积累,迅速出货、精准到位。
 
  除了定位和时效,法治新闻还讲究一个“稳”字。法治新闻记者通常是专家型记者,既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了解司法程序,掌握涉及日常生产生活的法律知识,形成判断案件的法理逻辑,还要具备对社会的洞察力。“这是很不容易的,培养一名合格的法治记者通常需要3到5年时间。”杨维汉说。
 
  法治报道,案情怎么叙述、关键环节如何措辞,记者只能根据自身对案件的亲历情况自行下决心、作判断,并在稿件中予以呈现。
 
  杨维汉说,“这对记者个人的判断力、尺度把握能力、表达能力都是一种考验。经历了案件报道淬炼与考验,法治记者的‘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达到了锻炼队伍的效果。”
 
  “拍案”栏目每期稿件都会附上“拍案语”。“披宗教之外衣,行谋财害命骗色之实”“食品安全大如天”“慷国家之慨、牟个人私利”……这些立场鲜明的“判词”犹如画龙点睛,将法治精神刻在受众心中。
 
“拍案”背后的“奇人奇事”


 
  很难想象,“拍案”巨大影响力的背后,是一支不足10人的报道团队。他们既要负责日常动态新闻发布,也要深入基层践行“四力”。千头万绪,能理清思路找到融媒创新方向,不可谓不“奇”。
 
  为了深耕内容,他们中有人成为调查记者,比如记者翟翔揭露国产锅假冒日本铁锅,与同事深入调研,与造假企业、电商平台周旋。最终成稿《拍案·“3·15”特别报道|这个“锅”,谁来背?》,让大家认识到造假铁锅“真面目”,也为受害群体找到依法维权途径。该报道推出后火速登上各大热榜,微博话题词阅读量达2亿,也成了“拍案”栏目的“顶流”之作,报道甚至登上了日本媒体。
 
  不是简单的新闻采集发布,而是要当成品牌来经营。“拍案”在开栏之初,团队就树立了很强的品牌和版权意识。
 
  “法治故事,正义之光”这条推广语很有来历。杨维汉介绍,团队最初还酝酿了“你有法治故事,我有正义之歌”“以案说法,守望正义”等好几个推广语,经过反复修改、筛选,大家觉得“法治故事,正义之心”比较好。最后何平社长把“心”改成了“光”。一字之变,凸显出公平正义的光芒与希望。
 
  新华社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的转发,新华社各分社的法治记者与总社记者一起调研采访,都为办好“拍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栏目从一开始就设计了印章型的标识,考虑到直接利用字体库可能会有版权风险,杨维汉找到擅长书法的父亲,撰写了行书“拍案”二字,然后由记者刘硕制成醒目的印章标识。
 
  栏目推广引流很重要。记者陈菲得知热播电视剧《巡回检察组》的主演和主创人员将到最高检座谈,立即发起讨论,定下制作栏目推广片的内容与方向。活动当天带上视频记者一边采访一边拍摄,采访任务没耽误,推广片素材也到手了。
 
  “有这个机会当然要用好。‘拍案’的春节档,特别放送明星大咖陪你看剧说法也就有了。”陈菲说。
 
  今后,“拍案”栏目将朝着深度融媒化方向进一步努力,案件报道要求文字、摄影、摄像采访团队统一行动,每一个产品也力求文字、图片、视频融媒要素齐全。
 
  “通过融媒展示,使法治报道既成为传播公平正义的载体,让公众看得真真切切,又能够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杨维汉说。
 
大国制造,步履铿锵
大国制造,步履铿锵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恒力化纤工业丝智能车间,运输机器人在自动作业(5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张辛欣)仰望太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快速交会对接;俯瞰大地,智能高铁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全线浇筑到顶。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加速与工业深度融合。从高端装备、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精密仪器,中国制造体系逐渐完善、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与日俱增。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攀登的大国制造,步履铿锵。
 
大国重器彰显硬核实力


 
  2020年12月27日,雄安站内,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出,驶向北京西站。
 
  广泛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等设备,智能化设计达70余项……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不仅将北京与雄安紧紧连接,更作为智能高铁的新标杆,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大国重器,是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有力证明。
 
  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如今,我国创建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在重要领域形成了一批产能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工业产品。
 
  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投产,国产大飞机C919、AG600水陆两栖飞机相继成功首飞,“奋斗者”号万米深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之重器亮相,从逐梦深蓝到砺剑长空,从技术攻克到应用探索,每一项突破都是自主创新的有力见证,映照了一国制造的步履铿锵。
 
  2017年,我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一个个闪亮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创新能力、发展实力的不断攀升。
 
  “我国制造业创新从跟跑为主,进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的新阶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说。
 
智能升级释放发展潜力


 
  6月2日,华为发布多款搭载HarmonyOS 2(鸿蒙)的新产品。
 
  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鸿蒙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让应用创新更加便捷。华为表示,已有300多家应用和服务厂商、1000多家硬件厂商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布,是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缩影。
 
  数字化、智能化步伐提速,不仅孵化了新的业态、激发了很多创新,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催生了新的空间。
 
  化纤制造商恒逸石化下属工厂里,工段长王礼娜有些不适应:一个月前,她的工作还是拿着强光手电筒肉眼检测化纤丝,现在只需坐在流水线旁,看着智能质检设备将“异常”的产品送来复检。从一群人到一台设备,借助百度智能云将光学成像与算法结合,恒逸石化实现产品智能质检和自动筛查。
 
  智能协同,不仅意味着效率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工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
 
  将扬尘噪音监测系统与智慧工地喷雾降尘关联使用,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保定深圳园项目实现多方降尘,节约增效;通过智慧用电平台设计个性化用电方案,工业边缘计算采集分布式能源等数据,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助力制造企业实现错峰用能,打造“零碳工厂”;将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应用到高性能计算平台,联想用科技降低计算、存储能耗……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2.1%和73%,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到2023年,工信部将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加速融合。
 
格局之变拓宽未来空间


 
  2020年12月29日,当3000多台笔记本电脑载满最后一辆物流车,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合肥“千亿企业”宣告诞生。
 
  新型显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围绕“芯屏器合”的产业战略加快布局,2020年合肥GDP突破万亿大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0%。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立足自身禀赋的同时打破传统,布局新兴产业,打造创新生态,将自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合肥是我国制造业格局不断升级的写照。
 
  依靠科技创新,湖北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湖南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前不久,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在上海成立,携手打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联盟,为制造业创新、开放增添新注脚。
 
  区域发展空间释放,产业格局不断优化。
 
  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和智慧供应链体系,形成产业链协同配合,vivo具备年产近2亿台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能力;大型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共享开放的合作模式逐步走俏……“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
 
  风雨兼程,大国制造步履铿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创新升级,新起点上,中国制造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奋力前行。
 
一份标记时代转折的珍贵手稿
一份标记时代转折的珍贵手稿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3页纸,用铅笔写在16开的白纸上,近500字。年深日久,纸面已微微泛黄……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这份看似平常的手稿,由邓小平同志亲笔拟就。

  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彼时的中国,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大潮方兴未艾,中国往何处去的追问,在无数人心中涌动。邓小平关注着会议进程,思考着他将要在闭幕会上发表讲话的内容。

  他在手写提纲中列了7个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先好起来;六、加强责任制,搞几定;七、新的问题。在最前边,还加写了“对会议评价”一句话,这指的是对中央工作会议的评价。

  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坚定有力的话语振聋发聩: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这篇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和回答了在历史转折关头党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明确了党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页讲话提纲,标注着一个伟大转折的开始。

   (记者于文静、白阳)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小康菜谱”:从吃饱吃好到吃绿色吃健康
“小康菜谱”:从吃饱吃好到吃绿色吃健康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王雨萧、于文静)从“盘中羞涩”到“天天过年”;从“吃饱吃好”的朴素心愿,到“吃绿色”“吃健康”的升级需求……对于自家餐桌的变化,中国老百姓感受最深。

  一蔬一饭,一茶一饮。饮食的变迁,记录了人民生活走向小康的点滴变化,见证着社会发展的足迹。

  “小时候粮食短缺,饭桌上常年摆着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一到冬天,街头巷尾都是搬运大白菜的人和三轮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退休工人吴玉珍回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有组织地开展农田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装备不断迈向机械化、现代化。带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朴素愿望,袁隆平等无数农业科技人员躬耕田野、不懈探索,致力于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

  眼下,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肖湾村的麦田里,一辆辆收割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农民正忙着装运、晾晒刚刚收获的新粮,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当地技术人员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夏粮又获丰收。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产出持续增加。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263.6亿斤,无法满足人们温饱需求;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温饱不再是问题,吴玉珍家的餐桌悄然发生变化:各类蔬菜瓜果、肉禽蛋奶、进口美食被摆上了桌,下馆子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人这些年的饮食变化,可以概括为: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中国正在经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的深刻转变,主食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来源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副食大幅上升;成品、半成品和在外消费快速增加。

  近年来,国人的“小康菜谱”又有新变化。随着健康饮食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曾经淡出餐桌的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食品强势回归,成为不少家庭的“主食担当”。绿色、安全、健康,成为国人饮食新的关键词。

  “过去门店的畅销菜是酱爆茄子等重油重盐的荤素合炒,现在消费者更喜欢绿色蔬菜和菌菇类菜品,我们近期推出了鸡枞菌炒百合等一系列口味清淡、营养健康的新菜品,销售火爆。”上海梅龙镇酒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更注重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初步形成了以谷物等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瓜果蔬菜为补充的中国特色东方膳食结构。

  食物“奔赴”餐桌的方式也在改变。电商物流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菜市场被“搬”上手机和直播间……动动手指一键下单,各地美味“飞奔”而来。

  “我们已在全国建立120座拼购村和71家拼工厂,苏宁家乐福完成了约30个生鲜直采基地建设,通过原产直采、产销一体,更多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苏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未来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定粮食生产,增加“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从“吃饱吃好”到“吃绿色”“吃健康”,“小康菜谱”的迭代更新始终与国家发展变化同频共振,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均增加23公斤!水果蔬菜大量摆上高原人民餐桌
人均增加23公斤!水果蔬菜大量摆上高原人民餐桌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日喀则市白朗县菜农在大棚里采摘(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金一清摄
 
 
新华社记者司源、金一清
 

 
  一大早,拉萨市民洛桑就来到离家不远的拉萨八一农产品市场买菜。
 
  “以前糌粑是一日三餐的主食,现在只有早餐吃糌粑,中午和晚上基本都是吃炒菜和米饭。”洛桑笑着说,“以前想吃蔬菜吃不到,现在可以买到各种蔬菜和水果。”
 
  来自重庆的卖水果商户吴芳贞迎来了出摊后第一笔交易——一位藏族阿姨买了一袋新鲜的空运荔枝。
 
  小小的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水果,有香蕉、苹果,也有榴莲、菠萝蜜等热带水果。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很多都是熟客。
 
  西藏自治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高原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与“十三五”初期相比,2020年西藏农牧民群众人均消费粮食下降126公斤,人均消费蔬菜增加23公斤,西藏群众食品消费由主食型转向副食型,高原人民饮食结构更加多元健康。
 
  在旧西藏,蔬菜是奢侈品的代名词,吃菜是上层贵族的特权,很多农奴甚至一辈子都未曾品尝过蔬菜的滋味。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将“菜篮子”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2020年,西藏蔬菜种植面积达25.82千公顷,年产量84.34万吨;按西藏最新人口数据364.81万计算,本地蔬菜人均占有量超过230公斤。
 
  高原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拉萨。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随着近年来一座座蔬菜生产基地的落成,当地群众也吃上了“自家产”的新鲜蔬菜,结束了当地几无蔬菜产出、全靠外地长途转运的历史。
 
  改则县是阿里地区一个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纯牧业县。蔬菜供应曾长期缺乏,导致当地老百姓饮食结构失衡,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不利于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如今,改则县产业园的蔬菜大棚里春意盎然,33岁的央金正在劳作。
 
  “过去我们很少吃绿叶菜。现在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菜,每个月还有种菜纯收入3000元,心里踏实又幸福。”央金说。  据新华社拉萨6月8日电
 
社区减负增效激发干部活力
西宁:社区减负增效激发干部活力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记者张子琪)入学证明、社区常住人口居住证明、门牌证明……一想到过去办这些证明时繁琐的手续,居民刘晓慧就头疼不已。
 
  这几天,青海省西宁市市民刘晓慧在文成路社区咨询业务时才知道,很多过去需要的证明已被列入青海省取消基层开具涉及群众办事创业证明目录。
 
  “足足177项!该去哪里办、怎么办,目录清单上写得一清二楚,规范简化了办事程序,最终方便的是我们老百姓。”刘晓慧说。
 
  2018年,青海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公布了取消基层开具涉及群众办事创业证明目录。文成路社区民政委员梁秋云每天都会准备着为群众答疑解惑。“得益于社区‘减负增效’种种措施,我们从‘填不完的报表’中抽身出来,走进辖区楼院了解群众诉求,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社区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我们的成就感也更强了。”梁秋云说。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任务指标、挂牌盖章等工作繁杂,为居民服务的时间越来越少,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2020年11月,西宁市委组织部会同西宁市民政局出台文件,明确6大类16项具体措施,建立社区依法履行职责和协助工作事项指导目录等内容,进一步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政策出台后,我们对街道内设机构进行改革,将过去的十几个科室整合为4个综合性职能机构: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公共管理服务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有效解决了机构臃肿、职责不清问题。”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世宁说。
 
  在文成路社区办公楼前,记者看到,被取下的一些牌匾印记依稀可见。文成路社区党委书记李黎峰说:“清理不合实际、重复多余的牌匾,只保留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党建)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的牌子,老百姓眼前清爽了,也更清楚我们社区的主责主业。”
 
  基层减负更要赋能。记者从西宁市委组织部了解到,西宁市近年整合各级项目资金,实施“党建综合服务中心”党建项目,已建成4个区级党建综合服务中心,101个街道社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建综合服务中心,129个人员密集区域和居民小区党建服务站点,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享服务平台。
 
  城东区育才路社区党委书记高婷说:“基层社区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社区‘减负’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服务百姓。多项政策的出台都有效解决了基层工作难点,调动起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家工作更起劲了!”
 
湖北武汉:党建引领激活社区“动力”
湖北武汉:党建引领激活社区“动力”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武汉青和居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协助社区居民填写材料(2020年9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熊琦)“来接种新冠疫苗的居民较多,水果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8名志愿者维护秩序,大家可以接龙报名。”“我报名!”“我下午马上过来!”“想过来帮忙,还有名额吗?”21日,武汉市徐东路社区干事肖郭芳在党员报道群发布的一则“招募”,引起“哄抢”。
 
  “这样的‘争前恐后’时常发生,每当有志愿服务任务,大家都争着穿上红马甲,为社区居民做点事。”社区党委书记张颖洁向记者介绍说,群众所需、社区所呼,就是我们党员所应,这是武汉市党员重心下移,服务居民常态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
 
  去年抗疫期间,武汉市组织全市5.5万名党员干部紧急下沉支援社区,增援正在进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排查“街垒战”。通过加强小区党建,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守严守牢疫情防控的关键阵地。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武汉认真总结疫情防控经验,通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探索创新,逐步推广形成现代化基层治理的有效实践。
 
  记者在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看到,小区新添置的体温监测系统、视频监控、智慧停车、智能灯杆等智慧小区设备一应俱全。“现在社区面貌日新月异,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意愿越来越强,大家都希望把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网格员杨铭新感慨地说。
 
  一年多来,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161名党员常态化下沉东湖新城社区,老东湖巡逻队、“谢小玉”志愿服务队、阳光屋综合服务中心、抗疫先锋队等一系列志愿团体相继涌现,灾害应急、消防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公共卫生应急等多支小分队接连成立,服务居民的力量更强。
 
  在武汉旅游体育集团和湖北省委办公厅等下沉单位的协调下,居民与下沉单位之间实现了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智慧小区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小区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通过党员来引领基层群众,在围绕社区服务、社会治理方面,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参与,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社区治理的踊跃度有很大提升。”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说。
 
  疫情期间,武汉的广大下沉党员打造出“敲门不见人、服务不见面、隔离不隔爱、宅家不宅心”的暖心服务。城市“解封”后,武汉14.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179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覆盖对口联系全市1433个社区。报到党员开展认事、认岗、认亲,通过设岗定责亮身份、访民问需办实事、进楼入户结对子,全方位对接居民需求。
 
  ——唐家墩街西桥社区党委搭建小区治理“月月谈”议事平台。每月确定一个小区,选定居民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圆桌集体讨论、卡片广征解法、最终形成决议,充分挖掘下沉党员能力资源,将决议落地落实。
 
  ——梨园街东湖社区探索形成“下沉党员分流”模式,通过差异计时、结对共享、组团创单等方法,营造“常规事项抢单做、突出任务派单做、特色事项创单做”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下沉党员才尽其用。“这是他们的家,也是参与治理的舞台”,东湖社区党委书记刘汉昇说。
 
  ——北湖街横堤社区推出“邻里+”党建服务品牌:你的话、我的话、他的话汇聚成“邻里夜话”,群众发声提问、干群交流互动、社区(辖区单位)回声解难;打造“邻里管得宽”志愿服务队,依托群众自治力量当好“邻里110”,实现“民间人管民间事”。
 
  随着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实践不断深入,武汉探寻着基层“微治理”的新路径,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让小区成为基层党组织的生根地、矛盾纠纷的调处地、群众工作的策源地。
 
  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浴火重生”后的武汉,将更加坚定地加强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把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推进到城市最前沿,在群众“家门口”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海滨江:党群服务提升城市“温度”
上海滨江:党群服务提升城市“温度”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上海徐汇滨江的港口渡口轮渡站建筑(3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郭敬丹)手机上打开地图,在上海市云锦路龙水南路路口,显示着一个生活服务类的坐标——“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距离黄浦江岸边美景,只有200多米。
 
  在这周围,徐汇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地图上的小坐标,就是建在工友们宿舍旁边的党群服务站。
 
  “党组织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希望让这个站点成为建设者们在上海的‘家’,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党支部委员罗佳妍说。
 
  紧跟工地建设规律,站点实行“7×12小时”错时工作制,365天全年无休开展服务。房屋“画风”也很有工地特点:轻钢龙骨、红砖等是主要用材,构建出建设者们熟悉的环境。
 
  约850平方米的空间,可以“承包”工友们日常生活所需:供休息的桌椅,价廉物美的超市,洗衣房,理发室,医务室;每隔三四天放一场电影,排片表就写在墙上;平时,从法律咨询到健康知识,从主题讲座到文艺演出,活动不断。
 
  “每到大年初一,站点党支部书记都会来这里,给没能回家过年的工友们拜年。”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的单忠会来沪工作10多年,他说,党群服务站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空间,细致而真诚的服务,让自己感到“被尊重”,体会到城市的温度和接纳。
 
  徐汇区11.4公里的滨江岸线上,像这样的党群服务站还有约20个,他们各自之间相隔约500米,有的叫“云建筑”,空间本身是“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留下的作品;有的叫“海事塔”,就在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海事瞭望塔下。
 
  风格各异的站点,同属徐汇“水岸汇”滨江党建品牌,服务对象覆盖城市“全人群”。“让常年生活在江边的居民感到生活更美,让五湖四海而来的建设者感到‘他乡是故乡’,是‘水岸汇’的不懈追求。”徐汇区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朱晨曦说。
 
  站点内的服务功能来自对需求的深度调研。“徐汇滨江艺术场所多,‘潮人’多,‘跑者’多。”朱晨曦说,因此,各站点内既有饮用水、雨具、共享充电宝、医疗急救包等“标配”,也有附近的美术馆大道各场馆展览购票、活动资讯等信息。“我们努力把党建的温度、建筑的艺术、科技的体验、滨江的美景融合为更加美好的城市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上海,这样的滨江党建品牌还有很多:浦东新区“望江驿”、杨浦区“杨树浦驿站”、虹口区“虹驿站”……
 
  近年来,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上海,在“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水岸贯通、发展、治理过程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面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格局体系,不断推动新时代上海滨江党建的探索与实践。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委组织部牵头,把黄浦江两岸沿线5个区、20个街镇党组织贯通联动起来,全新创设滨江党建这一新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并将其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整体格局和滨江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让滨江党建和城市发展、人民福祉融合共生、同向而行。
 
  上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以党群阵地为联结点,构建滨江服务全域网,及时回应“一江一河”两岸贯通后各类人群居住、办公、休闲、商业服务等各类需求,基层党组织则紧扣滨江地区治理要求和人群需求,充分考虑人们的体验度和满意度,统筹推进滨江、滨河党群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力求以党群阵地的服务力度提升城市温度。
 
  
 
弘扬精神 振兴乡村 四位脱贫攻坚领域党员代表共话奉献与奋斗
弘扬精神 振兴乡村
四位脱贫攻坚领域党员代表共话奉献与奋斗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于文静、周圆、黄垚)“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我虽然年近80了,但还要为菌草事业继续奋斗。”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坚定地说。

  这是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外记者见面会的现场,包括林占熺在内的4位脱贫攻坚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与记者们展开交流。

  几十年来,为了让贫困乡亲能开拓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林占熺一直奋战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如今,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已发展成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世界菌草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菌草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并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科技扶贫与技术援外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理想、有信念、有实践,就有希望。

  “书记城里来,满身扶贫经。走村又串户,带来新门路。”在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乡亲们山歌质朴,字字见情。

  王泽勇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贵州省委国防工委选派的驻村干部,2016年4月担任水井村第一书记。多年驻村工作中,他强支部、兴产业,提出“果树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水井村已蜕变为整村脱贫的美丽乡村。千亩荷花开,田园美如画,乡村旅游初具雏形,茶叶加工、藕粉生产线也已建成投产。村里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1万余元。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扶贫干部们前仆后继攻坚克难,大家越战越勇。脱贫不只是去帮扶别人,而是我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王泽勇说,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和全村百姓一起,为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而奋斗。

  洒下多少汗水,就收获多少真情。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道路上,无数共产党员顽强拼搏、接续奋斗。

  “从陕西洛川到玉树囊谦,我在这块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第二故乡’度过了30年,从初到时的不适应,到渐渐熟悉、爱上、融入这个地方,收获了当地藏族群众最真诚的友谊,这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郭晓荣感慨良深。

  郭晓荣在囊谦县有10多年时光在扶贫岗位上度过。有人叫他“精准局长”,因为对各种扶贫政策滚瓜烂熟,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有人叫他“较真局长”,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干、让群众担风险的事不干……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当地老百姓住在了基础设施完备、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改变了以往行路、就医、上学、吃水的困难问题,日子越来越兴旺。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后,党的惠农政策更多了,使我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每当看到脱贫群众脸上带着幸福笑容的时候,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郭晓荣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见面会上,奋斗与奉献、坚守与希望的感情,洋溢在党员代表们的言语之间。

  “85后”的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0年,她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江门村,带领乡亲们努力拔穷根。

  多年来,她组织留守妇女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动员大学生村官成立创业联盟,打造品牌,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带领农户种植特色稻米、高山水果和蔬菜等,并推动以“稻+鸭+鱼”共作模式进行种养。产业发展、脱贫增收……一系列成效,使她获得了村民的拥护。

  “这让我明白了老支书多年前跟我讲的话——城里少你一个大学生不怎么样,村里多你一个大学生会不一样。”杨宁感慨地说。

  未来乡村振兴怎么干?她满怀希望:江门村还是要走产业发展的道路。要依托原生态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乡村民俗旅游和特色种养产业,走品牌化道路,继续做好高山泉水西瓜、林下竹荪、特色稻米等产业。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厂、电商直播带货,“以产业促增收,村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专家学者在京共话发展中国家治理之道
专家学者在京共话发展中国家治理之道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孙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8日在京联合举办第二届发展中国家国家治理高端智库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政党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国家治理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李书磊在致辞中说,在推进国家治理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促进全球善治的重要力量。各国政党应加强经验分享、增进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政党建设和国家治理水平共同提高。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国际社会共同繁荣。

  与会专家认为,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通过发展来有效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核心课题,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承担的共同使命。在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面临着共同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光放映厅”巡展 打造党史教育新载体
“时光放映厅”巡展
打造党史教育新载体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王鹏)作为“百部经典影片献礼建党百年”系列宣传展映活动的组成部分,“时光放映厅”巡展车发布仪式8日在京举办。
 
  据悉,“时光放映厅”巡展车聚焦经典电影和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融合沉浸式快闪体验、露天电影放映等形式,通过“时光海报墙”“时光留声机”“时光配音室”“时光老片场”等互动体验板块,打造党史教育新载体。
 
  活动当天,入选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编剧张珂表示,要继承前辈电影人的精神,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扎根人民,表现中国人心中最真挚的家国情怀。
 
  据介绍,“时光放映厅”巡展车下半年将在北京、深圳、古田、西柏坡等十余座城市开展巡回展映,通过经典影片的放映和电影文化体验,带领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进百年征程中的历史现场,与经典影像中的时代精神共振,重温红色经典故事,继承红色人物精神。
 
  据了解,“百部经典影片献礼建党百年”系列宣传展映活动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
 
  活动还将编写出版图书《海报里的百年风华》,面向全国30余所高校,通过“老电影、新海报”的设计征集活动,设计具有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元素的新海报。通过一系列电影文化活动,展示经典影片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讲好红色故事,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 各地广泛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综述
讲好红色故事,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
各地广泛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综述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在上海交通大学南苏园的“微型洱海”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孔海南为学生们进行“沉浸式”思政课,讲述交大“治水人”扎根洱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故事(3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自去年中央组织部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老党员等讲党课,广大党员上党课,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一场场生动的讲述深受欢迎,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

  “入党誓词中‘我志愿’这三个字,是一种带着真情和理性的主动接受,是一种带着温度和质感的自主选择。”这是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德育主任王荟珺在“党课开讲啦”活动授课时的一段话。

  王荟珺是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因公殉职党员张劲松的妻子。她认为,电视党课打破了原有的固定时间、固定方式的模式,让更多人能有机会参与到党课学习中。“最近经常有邻居找到我,说在电视里看到了我讲的党课。党课的受众面不再只是党员群体,也推广到了所有人。”

  天津市河东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秘书何平在现场收听了王荟珺讲授的党课,其中一个细节让他印象深刻:一个寒冬的深夜,张劲松在社区值守时,打开了车里的暖风,让一同值守的保安在车里休息,而自己却在外面站岗。他说:“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一心想着别人。这种形式的党课更容易让人领悟精神,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这是1967年发行的刘英俊纪念邮票,纪念1966年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刘英俊勇拦惊马救起6名儿童、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在吉林省长春市英俊中学刘英俊英雄主题展馆,英俊中学校长梁君说。

  这是日前在长春市举办的“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的一个场景。

  长春市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深入学习长春党史先锋人物精神,包括“小巷总理”谭竹青、“时代楷模”黄大年、“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通过本地典型、身边事例,把党课讲出地方“味道”。

  自去年5月吉林省组织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讲党课、听党课的氛围浓厚。截至今年6月1日,活动覆盖全省8.5万余个基层党组织,累计组织开展党课30余万场(次),参与党员520余万人(次)。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中,东北林业大学号召青年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周边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由学生党员讲述家乡红色故事。20岁的靳璐安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2019级本科生,她的家乡山西省阳泉市有著名的百团大战旧址。寒假期间,她以“讲述人”的身份走访了百团大战纪念馆、阳泉市博物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团大战时留下的一枚木柄手榴弹,它让我仿佛看到当年八路军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场景。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闪烁着红色光芒。”

  “听身边的同学讲家乡的故事,非常生动”“学到的不只是教科书上的历史,而是鲜活的、可感知的革命故事”“我也要去家乡走访,感受家乡的革命文化”……据统计,东北林业大学15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直播收听“微党课”,一条条留言传递着他们的感悟与收获。

  5月25日以来,黑龙江省东宁市策划推出系列党课《老兵讲党史》,邀请多位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不同年代老战士,讲述战斗故事、回望难忘岁月。

  真切的感受、朴实的话语,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党员。东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王茂星说,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身影历历在目,我一定要深入学习党史,践行革命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记者白佳丽、尹思源、

李双溪、杨思琪)

 
“流量课堂”滋味足,“吸粉破圈”有秘诀 “弹幕霸屏”,多师同堂,湖北经济学院思政“金课”这样走红
“流量课堂”滋味足,“吸粉破圈”有秘诀
“弹幕霸屏”,多师同堂,湖北经济学院思政“金课”这样走红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思政课上,学生们与授课教师互动。 湖北经济学院供图

  本报记者李伟


  150个课堂名额被16秒抢光、授课教师上好一堂思政课不亚于来一场“脱口秀”,面临“00后”大学生的“弹幕轰炸”,授课老师随时“现挂”……湖北经济学院思政课创新授课模式,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走红校园,其课程公众号关注量突破20万。作为湖北省内高校中最早进行思政选修课改革探索的一批,湖北经济学院思政课堂究竟有何“流量秘诀”,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采访观察。

一堂大课,“一出好戏”


  在悠扬婉转的《觉醒年代》主题曲中,伴随着大屏幕上的影视片段,一个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一段段悲壮感人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入那个思想激荡的岁月。

  “请各位学员,拿起手机,扫码进入我们的课堂。”湖北经济学院这堂《领航中国》思政公开课的主持人是青年教师代保平,在他的串讲中,四位思政“金课”老师依次从台后走来,每人20分钟,从不同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之旅有哪些奇遇?又如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扎根?讲课人慷慨激昂,妙语连珠。在场的师生时而站起鼓掌,时而潸然泪下。

  与课程同步进行的网络平台“雨课堂”上正是“弹幕霸屏”:“不愧是金牌思政课,抢到就是赚到了!”“生动的党史,启发了我们大学生对青年担当的思考!”

  “爆款”“好评”的背后,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改革团队集体备课、提炼研读积累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晓东介绍,为了筹备课程,团队精心分析20分钟内口播字数长度、“00后”观看PPT和发“弹幕”习惯,目的只有一个:让党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其实,早在2019年9月,该教学团队就推出全省第一门党史教育思政选修课《领航中国》,目前已开设四个学期,为课程进一步优化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课多师,多师同场。课程把百年党史分为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四个时期,对应设计了十个专题进行讲述。每个专题分主持人、主讲人和对讲人,多名教师同场授课,课堂信息量大,节奏快,让学生们大呼过瘾。

  “85后”教师朱宝林介绍,课程还充分利用武汉本地的红色资源,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旧居、八七会议旧址等开展现场教学。“在历史的现场,缅怀革命先烈,更能教育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朱宝林说。

打造“自带流量”思政课


  另一门课程《当代中国》和《领航中国》一起被学生们誉为“思政课双子星”,同样受到学生们“疯抢”。

  《当代中国》于2016年9月开设,是湖北省内高校中最早进行思政选修课改革探索的课程之一,至今开设10个学期,选课人数2000余人。曾经创下学生16秒抢光150个课程名额的纪录,被“00后”学生称为“流量课堂”。

  打造一门“自带流量”的思政课,受到挑剔的“00后”热捧,究竟有哪些秘诀?

  叶晓东介绍,《当代中国》选择“中央厨房”的“配餐”方式,教学团队特别关注青年学生的需求,授课主题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将课程同社会现状结合,把学生成长环境融入课程内容中,课后还根据反馈调整内容,确保提供符合青年人口味的“思政大餐”。

  五年来,每个专题采取揭榜挂帅制,课程组提出选题,由学院教师团队申领。每次专题教学都有3个以上教师联合授课,并认真研究“用户”学生的评价,上万份课程反馈单与“雨课堂”评论留言,成为教师们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依据。

  “讲好思政课,难度不亚于讲完一场大型脱口秀,因为学生们会随时‘弹幕’互动,你就得‘现挂’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身上得‘有活儿’。”《当代中国》课程负责人代保平说。

  连续10个学期给学生讲述《当代中国》第一课的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温兴生认为,思政课要常讲常新,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教学形式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特点,只有学生真心喜爱,才能“入脑入心”,终身受益,

  “毕业以后,我仍然怀念这个课堂。在课堂上,通过了解脱贫攻坚的成就,我更加坚定了建设家乡的志向。”2019年毕业后考取选调生,坚定地从武汉回到宁夏中卫老家的毕业生任康,决心依靠双手改变家乡面貌。

  舒适温度+辐射广度,“金课共同体”想象无限


  如今,从示范思政选修课的改革探索中,教学团队已经逐渐摸索出思政课“四步教学法”:故事开场、道理跟进、价值提炼、情感传导。这一教学叙事方法已经拓展到其他5门主干思政课中。

  财政学专业大四学生付睿思已经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的研究生。在她看来,正是《当代中国》课程让她产生了对思政课的兴趣,进而改变了她的考研方向。“我感觉通过课程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脑袋活起来了,在授课老师的鼓励下,我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研究方向。”她说。

  打造舒适有温度的思政课,是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团队的目标,在做好校内课程之外,借助网络平台,有更多青年学子受到吸引,参与到“没有教室大小限制”的思政课中来。学院课程公众号“26度课堂”的影响力由校内扩大到校外,刊发原创文章140余篇,关注量突破20万人。

  有了“金牌思政课”的成功实践,如今,在湖北经济学院,越来越多的课堂利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而多师同堂的课程也越来越多了。放下手机,抬起头来的年轻学子,越来越能感受到老师的认真、努力和投入。在代保平看来,以《领航中国》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课程,点亮了学生心中对知识的向往。

  近年来,在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的推动下,湖北高校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建设,改革亮点频现。除了湖北经济学院较早开设的《当代中国》《领航中国》外,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同样走红校园;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联合推出《认识武汉》系列公选课,反响热烈;长江大学的《生命长江》课程,让学生在认识长江与中国的紧密关联中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歌唱中国》到《温情中国》,从《加油中国》到《绿色中国》,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课程都是湖北省内高校群策群力,共同打造的成果。随着全省思政“金课联盟”互帮互助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课”涌现。

 
孔繁森:心系雪域高原
孔繁森:心系雪域高原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孔繁森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6月的狮泉河烈士陵园,不时有人来到孔繁森烈士墓前,为他扫墓。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墓两侧石碑上,镌刻着人们的崇敬。

  孔繁森,1944年7月生,山东聊城人,生前两次进藏工作。1992年底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工作期间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长期在阿里地区工作的唐文明,对当年的一个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寒冬时节,下乡途中,孔繁森看见路边有一个帐篷,走进后发现,一个单身母亲在里面抚养着4个孩子。孔繁森掏出身上仅有的80多元钱,留给了这个母亲,临走前还把大衣脱下给一个孩子穿上。

  “孔书记当时就对我们讲,如果老百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我们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老百姓。”唐文明说。

  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地区,气候恶劣,高寒缺氧,是西藏最艰苦的地区之一。长期贫穷的局面,致使当地卫生条件比较落后,医疗人员短缺。粗通医术的孔繁森,每次下乡都要提前买好药,装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里,随时为群众看病送药。

  一次下乡,孔繁森碰到了一位因肺病发作危在旦夕的老人,他立即把听诊器的胶管伸进老人喉咙,将浓痰一口口吸出来,随后运用早年在部队当兵学过的医术,给老人打针服药,直至病情好转。

  没有人知道,他帮助了多少人。熟悉他的同事记得,对于农牧区老百姓,孔繁森十分慷慨,在藏工作期间,他几乎没有给家人寄过钱,工资绝大部分用在了补贴困难藏族群众身上。

  为了真正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孔繁森认真学习中央精神,把国外高原地区开发和其他省市现代化建设经验与自己的调查研究相结合,为阿里地区的发展描绘蓝图,其中一项就是要努力搞活当地边贸市场。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前往新疆塔城考察边贸事宜,途中因车祸不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身上的遗物只有两件,其中一件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最喜爱的那句话:“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孔繁森离开20多年了,当地干部群众仍然忘不了他。孔繁森小学副校长强巴次仁说:“他的故事被写成了歌曲,很多不懂汉语的藏族老百姓都会唱。”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这首孔繁森生前留下的诗句,是长期默默无闻、坚守高原的党员干部群像的真实写照。

(记者李键)

新华社拉萨6月8日电

 
杰桑·索南达杰:魂牵可可西里
杰桑·索南达杰:魂牵可可西里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杰桑·索南达杰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多年过去,索南旦正从未停止对父亲杰桑·索南达杰的思念。

  父亲牺牲时,索南旦正只有10岁。“在我心中,父亲总是风尘仆仆,总有巡不完的山、忙不完的考察。”索南旦正说,“长大后,从父亲的同事口中,我才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父亲。”

  索南旦正现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扎河乡党委书记。他表示,父亲的精神就像灯塔一样照他前行。

  索南达杰是地地道道的牧民之子,老家在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1974年,他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和赴京从事翻译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治多草原。

  索南达杰在担任治多县文教局副局长期间,很多牧区学子遇到经济困难,他都会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

  1987年,索南达杰任治多县索加乡党委书记。他立下志愿:“如果不把索加建设好,让索加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像样的日子,我愧为索加的儿子,愧为一名共产党员。”

  他在各牧业点走访,帮助牧民群众制定生产、发展良策。全乡4个牧委会、16个牧民小组和700多户牧民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世纪80年代,可可西里藏羚羊盗猎现象严重,藏羚羊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经批准,索南达杰成立了武装环保组织,先后12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打击盗猎分子。

  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被称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6摄氏度。

  索南达杰及队员在可可西里巡查时,发现大量被盗猎分子剥皮的藏羚羊尸体,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更加坚定了他保护可可西里的决心。

  1994年1月18日夜,时任治多县委副书记、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书记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在无人区与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零下40摄氏度的风雪塑成冰雕。

  他的生命定格在40岁,定格在可可西里。

  索南达杰牺牲后,骨灰撒在了可可西里太阳湖畔和昆仑山口,永伴他挚爱的土地。

  如今,可可西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在青藏公路沿线,经常可见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嬉戏的场景。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目前已超过7万只。2017年,可可西里成为青藏高原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治多县被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

  2013年9月,“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落成。很多过往民众都会停下来,在纪念碑前献上哈达。

  “我会沿着父辈的足迹,保护好三江源、守护好‘中华水塔’。”索南旦正说。   (记者李琳海)

据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

 
青海湖“水—鸟—鱼”系统保护不断向好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的生态文明实践
青海湖“水—鸟—鱼”系统保护不断向好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的生态文明实践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6月4日,游客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内游玩。  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耿辉凰
 

 
  成千上万尾湟鱼逆流而上,在青海湖补给河流湍急的水势下,一边游一边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湟鱼洄游奇观。
 
  作为湟鱼的重要产卵通道,青海湖布哈河、黑马河、泉吉河等河流今年从5月底开始就出现湟鱼洄游迹象,一段不寻常的生命之旅随之开启。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贵鱼类,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从2002年到2020年,青海湖裸鲤的资源量增加了近38倍。这是近年来青海湖水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的安全至关重要。
 
  最高海拔5291米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也是“鸟类天堂”,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有2条途经青海湖。
 
  近年来,从青海湖裸鲤资源濒临枯竭到“鱼翔浅底”,从旗舰物种普氏原羚濒临灭绝到种群不断扩大,从面积持续缩小被担忧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到水位连涨、大湖“王者归来”,通过统一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不断向好发展,为青海湖流域绿色保护注入强大动力。
 
  6月初,记者驱车从青海省西宁市前往位于海南州共和县境内的青海湖南岸。一路上,碧空如洗,各种图案的白云似乎触手可及。从远处看,天空和湖水成为一色,游客站在湖岸欣赏美景。
 
  由于近些年青海湖水位的上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码头附近也增加了不少栈道供游客通行。
 
  近15年来,青海湖水体面积及水位呈递增趋势。2020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62米,与2004年相比上升3.65米;水体面积达4588.81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扩大344.31平方公里,恢复至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高静宇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青海湖流域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2007年启动实施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首次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通过退化草地治理、湿地保护、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等12项工程,取得了水资源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增强等显著效果。
 
  青海湖周边地区现有沙化土地170.7万亩、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1.7%。“十三五”以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持续加大沙漠化土地治理力度,青海湖周边地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50余万亩。
 
  家住青海湖北岸,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的藏族牧民尖木措说:“小时候青海湖周边风沙特别大,经过系统治理,青海湖周边湿地中出现了很多不知名的小野花。现在我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平日会做捡垃圾、日常巡护等工作。”
 
  到了夏季,在青海湖鸟岛、沙岛等地,可见成群的水鸟在水面游弋,发出阵阵鸣叫。
 
  青海湖水鸟种类有95种,占青藏高原水鸟种类的七成,约占全国水鸟种类的三分之一。每年在青海湖繁殖的斑头雁、棕头鸥、渔鸥、普通鸬鹚繁殖种群达到全球繁殖种群的三成。
 
  去年,尖木措和政府工作人员一道,为因湖水上涨而失去鸟巢的大天鹅筑了6个人工鸟巢。
 
  青海湖还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环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数量由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了2020年的2700余只。
 
  “再过一个月,今年的普氏原羚小宝宝就会来到这个世界,保护站幼羚数量也将从60只至少增加到90只。”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青海湖南岸保护站站长吴永林说,看到普氏原羚种群的不断增大,感觉平日所有艰辛的付出都值了。
 
  如今,“高原蓝宝石”青海湖展现出动人的自然之美,“鱼鸟共生”画面不断上演,显示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今年5月初,《青海湖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家级专家权威论证。未来,中国政府将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努力推动青海湖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公园建设意味着对青海湖进行更加严苛的保护,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将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愿青海湖美丽永驻,造福高原民众。”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刘青春说。 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
 
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肉制品“走”向何方?
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肉制品“走”向何方?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上海6月8日电(记者何欣荣、杨有宗)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通过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6月份第1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29.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4.7%,同比下降36%。

  在上海市徐汇区伊丽包子铺,早餐时刻,消费者正在排队购买包子。店主陈先生介绍:“肉包子两块五一个,素包子两块一个,已经大半年没有调整过价格了。”

  不只是肉包子,记者走访多家超市、便利店发现,熟食、火腿肠、香肠等猪肉制成品价格也没有随着此轮肉价下跌而下调。

  在上海一家家乐福超市,重量为320克的金锣肉粒多香肠售价为16.8元,400克的双汇王中王优级火腿肠售价为13.8元。导购员王春霞说,这些产品近期均未进行价格调整。从销量上来看,也基本保持平稳。

  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向双汇发展提问:生猪价格今年大幅下跌,对企业产品成本和售价有什么影响?双汇发展回复:猪价下降有利于屠宰业和肉制品降低成本。生鲜产品的价格会随行就市,包装肉制品的价格相对稳定。

  “超市里的优质五花肉,去年最高到过三十七八块钱一斤,现在降了十多块钱。为啥火腿肠、熟食价格没有降呢?”68岁的上海市民赵先生有些不解。

  对此,部分商户、企业表示,主要是出于分摊前期成本、保持终端价格稳定等方面的考虑。

  ——分摊前期成本。伊丽包子铺店主陈先生说,他的包子铺每天要采购猪肉40斤左右,采购价格已从前期高点的每斤二十六七元,降到如今的每斤十八元左右。“肉价高的时候,肉包子也卖两块五。那时没有涨价,现在也不会降价。”

  陈先生告诉记者,肉价高时,他所经营的店铺大约有三个月,卖肉包子不赚钱甚至每个要亏损0.1元左右,如今可把之前的损失弥补回来。

  ——保持价格稳定、维护品牌形象。在武汉一家中百超市的冰冻区,重量为720克的韭菜猪肉、荠菜猪肉等馅料水饺售价均为每袋24.9元。导购吴小姐说,她常年负责速冻食品区域,很少有因肉价变化而导致水饺价格变动的情况出现。“如果今天涨、明天降,消费者会觉得你家的产品是不是有问题,反而不会买。”

  一家生产火腿肠的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保持终端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维护企业品牌形象有重要作用。“以火腿肠为例,如果价格调整过于频繁,会对经销商体系产生一定冲击,不利于最终销售业绩。”

  ——价格不降,但会采取促销措施向消费者让利。一家连锁熟食企业高管告诉记者,该企业用量比较大的是猪头肉、猪蹄和猪耳朵等原料,近两年价格保持平稳。“一方面,我们和上游的新希望、温氏等养殖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采购价格并不像市场波动那样剧烈。另一方面,在肉价大幅下降的情况,我们的熟食产品虽然不降价,但会采取会员八八折优惠,特定日期买三送一等促销措施,向消费者让利。”

  由于猪肉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影响较大,各方对此高度关注。相比之下,肉制品价格基本属于市场定价,政府干预较少。

  开源证券分析师黄子航说,食品企业在定价策略方面,有的基于成本定价,有的则基于需求定价。“所以,原料价格的下跌并不一定导致制成品价格下调。当然,猪肉价格如果保持稳定,对下游行业来说也是有利的。”

  农业农村部近期表示,未来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参与采写:桑彤、周念坤)

 
隐瞒旅居史和接触史番禺一位居民被刑拘
隐瞒旅居史和接触史
番禺一位居民被刑拘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新华社广州6月8日电(记者马晓澄、徐弘毅)在8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杨炳升通报了近日依法查处的违反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的多个案例,其中番禺一位居民因隐瞒旅居史和接触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据通报,5月25日下午,家住番禺区大石街北联村的祝某前往荔湾区白鹤洞街某小区探望父母(其父母在5月30日被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祝某后因出现咳嗽、发热症状,先后于6月2日、4日前往医院就诊,但祝某未如实告知医生近14天内的旅居史,隐瞒曾与确诊病例接触以及到过疫情高发区的事实,后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通报称,至6月6日祝某被采取隔离措施前,其活动轨迹已涉及番禺区大石街辖内医院、球场等公共场所,导致部分群众成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观察、居家隔离,引发新冠肺炎传播严重危险。目前,祝某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广州警方还通报了依法查处散布谣言行为、不配合疫情检测行为、擅自离开封控区行为的多个案例。
 
 
广州高风险地区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广州高风险地区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6月8日,在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广钢新城,居民在核酸检测前进行信息登记。当日,广州对高风险地区白鹤洞街、中南街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六部门开展“净网”集中行动 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净网”首批典型案件
六部门开展“净网”集中行动
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净网”首批典型案件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史竞男)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作出安排,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即日起至国庆节前,开展“净网”集中行动,专项整治网上有害信息和不良内容。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指出,此次“净网”集中行动由中央有关部门依据监管职责、任务分工分别开展,将通力配合、集中力量、迅速行动,重点整治网上涉历史虚无主义、涉黄涉非、涉低俗等有害信息,深度清理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内容。据统计,今年以来,“扫黄打非”部门组织开展“净网2021”等专项行动,深化对网络直播、社交、论坛社区、网络漫画等领域的清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5月底,监管部门累计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55万余条,取缔关闭非法网站6400余个,查办涉网“扫黄打非”案件960起,全国“扫黄打非”办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挂牌督办重大涉网案件70起。
 
  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了“净网2021”专项行动查办的首批典型案件。
 
  ——江苏灌南查办某团伙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今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灌南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警方分赴5省市同步收网,成功打掉一个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获淫秽电子书刊200余部,关停非法微信公众号3000余个。该团伙自2020年以来采取散布“疫情补贴”“节假日补贴”“海底捞红包”等谣言方式非法引流,引导网民关注其控制的微信公众号,再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小说,诱导用户充值进行非法牟利,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上海查办“8·31”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去年8月,对工作中发现的数个名为“色×”“绝×”的App可下载观看色情短视频情况,上海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经查,嫌疑人黄某、郭某等自2019年6月起,合谋开发色情App和网站,在多地招募技术团队,先后开发上线多款色情软件,存储在境外资源服务器上的淫秽视频多达10万余部。警方已依法逮捕嫌疑人13名,关闭涉黄App6个,查冻非法资金700余万元。
 
  ——山东莱西查办贺某等利用色情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今年1月,青岛莱西市公安机关破获该案。经查,姜某、张某某等12名女性,先后在“盘丝洞”“撕夜”等数个直播平台注册账户,以每分钟1至2元的价格开展直播,并以淫秽表演、裸聊等手段非法牟利。该网络直播团伙注册会员1万余人,资金流水100余万元。公安机关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贺某等14人。
 
  ——湖南绥宁查办“11·10”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绥宁县公安局对群众举报的“茄子短视频App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线索立案侦查,今年2月,抓获涉案人员38名。经查,“茄子短视频”App为境外某公司创建并运营,平台注册色情主播1084人、“家族长”30余人,营收近10亿元,净利润2.7亿余元。公安机关查处为该色情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的4家境内公司,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追缴非法所得1700余万元。
 
  ——湖北麻城查办“8·06”利用色情App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麻城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有一款App冒充某短视频从事色情、赌博等非法活动。专案组在多地开展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扣押冻结资金3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伙同贾某、马某、刘某等注册公司,联系帮助多家境外赌博、色情平台及诈骗团伙进行支付资金结算,从中获利。目前,5人被逮捕,2人被刑拘,案件在进一步查办中。
 
  ——江苏无锡查办张某某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今年2月,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核查线索,发现张某某开设网站发布大量汉化后的境外色情动漫游戏,并以充值会员换积分兑换游戏的方式进行牟利。4月20日,公安机关将其抓获,查获境外色情动漫游戏100余部。经查,张某某在网上搭建“心愿屋商城”网站,并组织22名翻译人员对境外色情动漫游戏进行汉化工作,将汉化的游戏发布在网站内供会员充值下载。该网站累计注册会员6507名,充值140余万元,网站内发布170部境外色情动漫游戏,下载量7万余次。
 
  ——福建建瓯办结蔡某某等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建瓯市公安机关破获该案,查明犯罪嫌疑人蔡某某伙同徐某某、罗某某,通过网络代理一款名为“如钥”的淫秽视频观看网络平台,在微信群发布平台链接,引导网民观看淫秽视频,获取该平台返还的代理费用;同时,利用微信以每部淫秽视频4至10元不等的价格,贩卖牟利。
 
聚焦新冠疫情与生命健康权保障 “2021·中欧人权研讨会”
 
“2021·中欧人权研讨会”
聚焦新冠疫情与生命健康权保障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重庆6月8日电(记者周闻韬)6月8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共同举办“2021·中欧人权研讨会”,会议在中国重庆和意大利罗马分设主会场。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与生命健康权保障”。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和来自法国、德国、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荷兰、俄罗斯等近20个欧洲国家的政要、人权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商界、法律界、文艺界、媒体界人士18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向巴平措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命健康权保障理念,平等无差别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中国坚持把生命健康权作为疫情防控中的最基本人权,将感染率和病亡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中国还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说,此次研讨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召开,对于总结抗疫经验、加强人权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让中国人民的人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现和保障,也为全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意大利总理府代表、国际合作专家卡尔罗·卡普利亚说,中国为意大利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援助和经验支持,两国民心进一步拉近。本次研讨会为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沟通提供崭新机会,意中两国的友谊也将借此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两国需要进一步携手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说,人权的内涵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各国的情况或存差异,但生命最宝贵、生存最本质,这是各国保障所有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用行动践行大国责任,为保障人类生命和健康贡献力量。抗疫和复苏的道路充满艰辛,各方应并肩协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干事什亚米·普维马纳辛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经历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必须将抗击疫情视为国际性问题,秉持人权精神,以人为中心,加强人与人的团结、国与国的团结,通过国际合作共克时艰。还应当更加重视发展与人权的关系,意识到基础设施、社会资源是实现人权的重要前提,国际社会和各国应当重视通过发展促进人权。
 
  西班牙知华讲堂副主席维克托·科尔蒂索说,新冠肺炎疫情为各国发展带来挑战,但也提供了一个独特机会。负责任、有爱心、心怀世界的国家将获得可持续的领导力,成为其他国家提升管理能力和全球治理能力的榜样。相反,如果一个世界大国仅仅以谋求直接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机遇的眼光应对疫情危机,它将无法成为未来世界的真正领导者。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汪习根说,中国抗疫实践的理论转化,创新发展了生命权这一基本人权理论。在人权性质上,实现了从消极人权到积极人权的根本转变;在人权原则上,实现了从自由至上向生命至上的根本转变;在人权主体上,实现了从个人主义向人民至上的根本转变;在人权价值上,实现了从生命自由向生命平等的根本转变。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五场平行会议,中外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给当代生命健康权保障带来的挑战与各国应对、特定群体的生命健康权保障、公共卫生危机中生命健康权保障的国家责任等主题分别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人类命运紧紧相连、休戚与共,各国应当为全球抗疫合作和人权治理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欧人权研讨会创立于2015年,至今已举办六届。此前五届研讨会分别讨论了儿童权利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残疾人权利保障、文明多样性与人权保障、东西方人权价值观比较。本届研讨会由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和重庆市亦格社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
 
深陷“霸权焦虑” 痴迷“被害妄想” “美国陷阱”之二
深陷“霸权焦虑” 痴迷“被害妄想”
“美国陷阱”之二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黄尹甲子、杨晴川)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美国遇到了典型的帝国问题——相信自己的强大,给自己制造麻烦,最终会面临不可收拾的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新政府上台以来,不断宣称要同中国展开“极限竞争”。在“霸权焦虑”和“被害妄想”的共同作用下,这个超级大国认定中国的发展已经威胁到其全球霸权。

  美国总统拜登4月对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上任以来首次演说时宣称,美国同中国等国正处在一场“赢得21世纪”的竞争之中。虽然这是一场面向国内受众的演说,他提及的各项政策、倡议却大多指向一个主题——大国竞争。

  拜登2月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就提出要与中国“极限竞争”。为此,拜登政府正试图重新整合联盟网络。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高官透露,美国正酝酿建立以本国为核心的技术联盟,以求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保持优势。

  拜登之后更进一步暗示,美国作为民主国家的存亡将取决于美中竞争结果。这充分反映出美国担心失去霸权的焦虑感。

  但事实上,美国霸权的衰落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不断激化,虚拟经济泡沫挤压实体产业,连年征战过度透支国力,种族矛盾和移民问题愈演愈烈……

  上届美国总统特朗普任期结束时,美国累计已有约40万人死于新冠疫情,是全球新冠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特朗普留下的,更是一个经济疲软、债台高筑、族群对立、贫富悬殊、盟友离心的国家。疫情也只不过是美国霸权衰落的催化剂、显影剂。

  据统计,过去40年,美国精英与平民、资本家与劳动者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中位数工资水平长期停滞,低学历群体实际收入下滑,社会贫富分化已接近一战前夕的水平。早在2014年,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学者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和保罗·雷托就在《外交政策》杂志发文称,美国优越性的下降连普通人也感受到了。

  美国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会主席安德鲁·巴切维奇更深刻地指出,冷战早已结束,但美国的冷战行为以及为此建造的国家机器仍在运行,包括高额军费、不负责任的情报机构、容易滋生腐败的军工体系。为此,美国牺牲了许多生命,浪费了数万亿美元资金,消耗了国力,遭遇了国内混乱。

  因此,有观察人士指出,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并非“外生”,而是“内生”。在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相对衰落的情势下,美国立起“假想敌”,更充分暴露其“霸权焦虑”和“被害妄想”。正如巴切维奇所言,重操“冷战语言”或将扼杀美国,这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需要更大智慧与洞察力。

 
美国才是世界一大“乱源”
美国才是世界一大“乱源”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近年来,美国无良政客屡屡炒作“中国威胁论”,使出种种手段抹黑中国。然而明眼人看得很清楚,这个世界上背信弃义不守规矩、不择手段到处点火、任性退群破坏合作的恰恰是美国。

  美国是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惯犯”:蔑视《联合国宪章》主权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全球多地策动“颜色革命”,绕开联合国对叙利亚发动大规模空袭;凌驾于国际人权标准和机制之上,不仅“双标”而且信口雌黄以图私利;刻意阻挠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法官遴选,致这一重要国际机构最终停摆。

  美国是威胁世界地缘政治安全的“元凶”:建国240多年,只有16年没打仗,堪称“最好战的国家”;军费常年高居世界第一,2019年全球占比近四成,超出排名在其之后10国军费总和;任性退出《中导条约》,退出伊核全面协议。近年来,美国重拾冷战思维,蓄意制造对抗,更通过“棱镜计划”等在全球大肆监听甚至进行网络攻击。

  美国还是扰乱全球合作互助机制的“祸首”:肆意对他国合法合规企业进行“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给全球经贸合作带来巨大阻碍;动辄加征关税挑起国际经贸摩擦,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系;一度任性退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给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造成重大困扰。

  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瓦尔特指出,美国只要认为不利于己,就自行忽略、逃避或改变秩序规则,美国应该坦白承认,心里认的就是“强权即公理”。

  国际社会也早已看清,美国骨子里信奉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言行上暴露的就是“谁的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的霸道逻辑。这样的取向和做派,最终只能乱了世界,也毁了自己。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巴基斯坦列车相撞事故死亡人数上升
巴基斯坦列车相撞事故死亡人数上升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6月8日,工人们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科德吉地区的事故现场修复受损的铁轨。

  巴基斯坦政府官员8日表示,7日在南部信德省科德吉地区发生的两列客运列车相撞事故目前已造成至少62人死亡,超过100人受伤。

  新华社发

 
外交部:将中西方关系渲染为“民主和威权”之争不民主
外交部:将中西方关系渲染为“民主和威权”之争不民主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潘洁、董雪)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日就加拿大外长涉华言论答记者问时表示,刻意将中西方关系渲染为“民主和威权”之争本身就不民主,一国或几国没有资格单方面定义国际秩序。加方应反躬自省。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加拿大外长加尔诺7日在议会称,中国日益增长的专制主义和胁迫外交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民主国家构成挑战。让康明凯、迈克尔平安回国是加对华首要工作重点。加方将同伙伴国一道保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捍卫人权和自由。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赵立坚说,加方有关言论无视基本事实,充满意识形态偏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赵立坚表示,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已经证明,这条道路不仅使14亿多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落后,也让中华民族再次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从不搞什么制度输出和制度竞争,而是主张各国都走符合自身国情和民众需要的发展道路,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刻意将中西方关系渲染为“民主和威权”之争,试图以意识形态划线,将世界各国标签化,这本身就不客观、不理性、不民主。

  赵立坚说,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一个或几个国家没有资格单方面定义国际秩序,更没有资格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他说,“胁迫外交”的帽子扣不到中方头上。中方已经多次就加公民康明凯、迈克尔案阐明立场。二人因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被中国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并起诉,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而孟晚舟在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况下被加方无理拘押,至今已超过900天。加方应该反躬自省,立即纠正错误,释放孟晚舟并让她平安回到中国。

 
杭州萧山:从工业“虚胖”到“逆风前行”   不久前,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大信研院正式发布AI包装设计师“小方”,客户只需输入设计需求,这位虚拟设计师就会快速提供若干方案。“提供设计服务让客户全程参与,不仅产品研发周期缩短80%,客户满意度也大幅提升。”副总裁孙俊军说,产业链延伸至上游设计服务和数字化管控,让企业从传统的包装制造向服务型新制造“华丽转身”。
  这正是全国传统工业强区杭州市萧山区近一年来以“数智”赋能助力工业经济摆脱“虚胖”的缩影。面对工业经济体量大但转型升级不快、发展动能不足等“成长的烦恼”,萧山去年提出“再战工业、重振辉煌”,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驱动,大力推进“新制造中心”建设。
  今年一季度,萧山完成工业投资17.06亿元,同比增长74.26%,高于杭州平均水平近40个百分点,自去年7月以来连续9个月增幅高于杭州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发展积极因素不断蓄积,新旧动能转换的氛围日渐浓厚,助推萧山工业经济“逆风前行”。
  以制造业为底色的萧山,千余平方公里内集聚了万向、传化等一批制造业龙头和万余家中小企业。然而,全区40%的产能形成于2005年前,战略新兴产业占比偏低,大量制造企业陷于低端、低效困境。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家认识不足、数字化改造能力不足。
  去年5月,萧山举行创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宣布三年内统筹超1000亿元资金,提供1万亩产业用地,打造“新制造中心”,到202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企业数、投资等重要指标在2018年基础上“翻番”。
  头部企业示范、中间企业带动,该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目前已达100%,上云企业累计超1.6万家。“舍得投入改造、拥抱智能制造,企业间互相赶超,这种氛围在萧山热起来了。”轮毂轴承龙头企业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深有感触。
  制造业提档升级,要从碎片化零散提升向新制造生态“蝶变”,关键在提升产业数字化服务供给,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迸发“矩阵效应”。由浙江5G研究院、容亿投资、浙江火炬中心联合萧山区政府共同打造的中国(杭州)5G创新谷,精准引入芯片研发等上游企业4家,5G基站研发等中游企业1家,并有21家下游应用企业涵盖车联网、智慧城市等业态。
  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服务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去年12月,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在萧山揭牌。该中心好比“路由器”,通过聚集百余家海内外优质数字化服务商,为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输出“新能力”。
  通过“数智”赋能,萧山已实施133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843个数字化改造项目,涉及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等20个行业,基本覆盖所有规上制造业门类。
  拥有12余万亩存量工业用地的萧山,占杭州市总工业用地的四分之一。但由于原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容积率和投资强度低,加上部分土地闲置,综合效益低下,亩均税收仅20多万元。为此,当地出台亩均论英雄、工业资金池等政策,打出存量用地有机更新“组合拳”。尤其是“4+1”工业用地管理新政,对存量工业用地交易增设亩均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准入条件,倒逼用地企业强化“数字化能力”。
  当地还创新容积改造提升产出能级、差别处置续期倒逼转型升级等方式,形成更新模板供企业复制。
  作为杭州制造业发展“主阵地”,萧山今年进一步提出“十百千”目标,即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投资实现100亿元,落实数字化转型实践企业1000家,盘活工业用地3000亩。“全区成立了增稳促保强服务领导小组,为企业提供超常规、精准化服务,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萧山区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吕昂)
红色“圈粉” 古色“焕新” 绿色“增流” 江西旅游产业聚力“文旅新时尚”   红色旅游供需两旺,新线路、新玩法不断吸引旅游新群体;古色旅游做好文旅融合新文章,立体式文化展示与多元体验刷新本土文化魅力值;绿色生态游借力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让乡村、山水承载起“诗与远方”,“网红乡村”频增,成为另一种“流量经济”。在旅游大省江西,旅游产业正形成多种“文旅新时尚”。
“新供给”契合“新需求”
红色旅游实力“圈粉”

  在建党百年之际,2021年的红色旅游火爆程度空前。“红色游”游客年轻化趋势明显,消费端迅速崛起与改变的同时,旅游市场供给端迅速响应,红色文化底蕴浓厚的江西,除井冈山等热门红色旅游地外,各地不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探索新线路、新玩法。
  “前一分钟参观完红色景点,下一刻就‘穿越’到清朝老宅,红色、古色交相辉映,不虚此行。”近日,游客在游览上高县新界埠镇桐山村的“红军布告”时说。
  桐山村“红军布告”位于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内,今年上高县对这一旧址提质升级,举行“红军在上高”主题展览,并将位于旧址附近的一些清代古宅修缮,让游客在百米之内联动百年。
  还原部队营房原貌、建设思政教育展示馆,利用四折幕投影技术全景展示党史、奉新人物志等内容,这是奉新县打造的一处“红色名村”景点。奉新县把“红色名村”建设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打造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以红色革命精神带动红色民宿和特色产业发展。
  上饶市开发“唱支山歌给党听”精品红色体验线路,线路包含了上饶集中营、方志敏烈士故居、横峰葛源、铅山石塘古镇等景点,将红色教育与新时代乡村等结合,打造更丰富的研学体验。
“新文旅”玩转“新情怀”
古色旅游“以文促旅”

  赋予景区文化内涵,以“文旅+教育”“文旅+艺术”“文旅+科技”等新方式推动文旅生态圈在发展中融合创新,近年来,江西多地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打通新时代文旅发展生态圈。
  自开街运营以来,有着“赣鄱文化第一街”“城市会客厅”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人气异常火爆。这个遵循历史肌理、复原老南昌城市记忆的街区,围绕“民族、民俗、民间”主题,将建筑与文化完美融合的同时,开展汉婚展演、成人礼、宫廷乐礼、科普汉式文化礼仪、花朝节舞蹈表演等活动,使得景区文化体验感进一步提升。
  在“中国药都”樟树市,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衍生出重点旅游产业集群。在这里,100多个品种的药膳供游客评品,“樟帮”中药材炮制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古朴厚重的中医药“活”起来、有看头,在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岐黄小镇逛一逛,在仁和药都园了解中医药现代工艺,中医药文化内涵让旅游别具一格。
  独特文化是文旅融合地方实践的关键所在。在“剪纸之乡、铜矿之源”的瑞昌市,一座铜源剪影文化园成为新的文化旅游打卡点。“在剪纸博物馆里欣赏难得一见的作品,在剪纸艺术街区、矿山公园、艺术家园邂逅多样文化,这里值得一来。”一些游客留言说。
  目前,这座原乡型传统艺术文化园,已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乡村”吸引“新流量”
“去绿色乡间”成新时尚

  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乡村,随着乡村振兴的强劲带动,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成为乡村新一种“流量经济”。低密度、慢节奏、短周期的出游方式下,打卡网红乡村,成为一种文旅新时尚。
  “来到‘忘忧村’,陶然已忘忧。”在南昌市新建区溪霞镇,“忘忧村”早已成为网红民宿村,运用“翠竹、古井、巷道、民居”四大本土元素,修缮村落巷道,还原古朴自然、主题鲜明的古村风貌,昔日破旧村落,摇身一变成为乡村特色民宿小村。村庄富了,村民们的日子也红火起来。
  巴夫洛生态谷景区位于大城镇昌西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22800亩,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一年四季均可享受到唯美的田园风光,春可赏花踏青、运动、野营,夏能嬉水观荷、避暑垂钓,秋可采莲摘果、登高赏菊,冬能养生进补、观赏蝴蝶。汇集家庭都市旅游、田园风光、亲子教育、康养小镇、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被称为“南昌近郊都市田园绿肺”。
  乡村旅游成为文旅消费市场上的新动能,如何抓好新动能里的新机遇?在看风景的同时,乡村旅游产品研发更精细化。在高安市巴夫洛生态谷景区,除了四季唯美的田园风光,景区项目开发汇集亲子教育、康养小镇、农业观光为一体。今年5月,巴夫洛智远研学科教馆对外开放,可供学生动手体验近100种项目,成为又一个旅游吸引点。
  为乡村旅游赋予一颗“智慧芯”,是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新探索。在南昌县凤凰沟景区,智慧旅游公厕、智慧停车场、综合指挥监控中心……通过数字技术,景区实现重点方位的实时监控,准确掌握景区人流车流信息。而来到南昌县工控·陌上园,通过科技手段打造的集科研创新、产业孵化、农业博览、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田园综合体”,能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智慧田园生活。
  乡村和田园正逐步成为“诗与远方”,土地里生长出的绿水青山旅游经济,成为跳动新时代文旅的“脉搏”。 (本报记者闫鹏、田甜)
安徽铜陵:“智造”一条转型之路   据新华社合肥6月8日电(记者胡锐、戴威、何曦悦)铜陵市,以铜为名,立足铜发展起了一套重工业体系,但多年开采让铜矿资源渐趋枯竭,曾经引以为傲的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行业也陷入粗放发展困局。
  困则思变。近年来,铜陵市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浪潮,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
  走进铜陵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车间里空无一人,只有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将一袋袋沉重的化肥码放整齐。“这是工业互联网应用于生产控制的直观案例。”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管吴昊说,之前包装车间需要工人24小时倒班,劳动强度大,运用工业互联网打造自动化产品包装线后,可做到人歇机器不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业互联网把经验转化为数据模型,让技术小白也能变身行业标兵。”在中控室里,吴昊指着电脑屏幕上闪现出的一行指令说,这是工业互联网的“思考”成果。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建模,并实时分析生产线运行状况,工业互联网能给出各工艺参数的优化建议,为工作人员决策提供参考,突破了传统经验控制的局限性。
  据悉,在应用工业互联网之后,六国化工的磷酸萃取率平均提升0.79%,每年可节约磷矿石资源6000余吨。
  “我们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抓手,推动铜陵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铜陵市数据资源局局长胡振南说,2018年,铜陵市发力工业互联网建设,突出实用高效,推行“一企一策”,优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目前,铜陵市已有163家企业“入网上云”。
  “工业互联网让老笨黑粗的重工业变得聪明、精细了。”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智能与信息化中心科长吕东说。运用工业互联网之后,整个能源生产、管网运输设备都处于系统监控之下,动态推荐最优的燃机负荷,并实时调整管网压力、温度,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工业互联网被用于尾矿库安全监管,全天候监测着9个尾矿库,实时汇总、分析监控探头传回的数据,能确保尾矿安全隐患秒级预警、上报,大大提高了安全隐患发现能力和处置效率。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模样,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至少应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胡振南说,应踏踏实实,立足企业需求,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让铜陵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找到前行方向、收获发展信心。
“十四五”上海主要枢纽两小时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据新华社上海6月8日电(记者王辰阳)《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近日发布,记者在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快干线铁路通道布局,实现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铁路方面,上海将推动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沪苏通铁路已于2020年建成通车。“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建成沪苏湖铁路、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路建设,提升沿线城镇、重点功能区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
  航空和航运方面,上海将深入探索跨区域机场合作机制,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一方面,巩固提升上海航空枢纽核心地位,支持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研究上海机场在苏州、嘉兴等地建设虚拟航站楼。另一方面,推进长三角地区航运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加快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
  公路方面,上海计划进一步完善国省干道功能,促进跨省界地区路网融合。目前,已有7个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建成通车。“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建成G15嘉浏段,加快推进G318等拥挤路段改建,新建G228、G320等国道出省段等;继续推进省界对接道路建设,提升近沪地区路网通行能力。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十三五”期间长三角交通的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区域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全国领先。
成都:同踩“三道红线”房企将被限制土地竞买资格   据新华社成都6月8日电(记者李倩薇)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7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我市商品房建设用地竞买的主体资格审查办法(试行)》,同踩“三道红线”、严重失信房企将被限制在成都的土地竞买资格。该办法从即日起试行,试行期为一年。
  办法明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相关机构官网公布的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跨越“三道红线”情况,同踩“三道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的开发企业将被纳入竞买资格限制名单。同时,发生以下严重失信情形的开发企业,也将被纳入竞买资格限制名单。包括: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的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开发企业;未按时缴纳土地价款且经催收仍未履行缴款义务的开发企业;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所涉及的开发企业;造成工程停工烂尾未复工或未处置完毕的原发企业;未按规定拨付工程款,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开发企业;未履行主体责任、导致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开发企业等。
  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办法目的是为从源头上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维护群众利益,遏制商品房延期交付、工程质量低劣、停工烂尾等问题的出现。
吉林各地政府“上门送工作”,助毕业生留省就业   新华社长春6月7日电(记者李双溪)为了让高校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今年4月起,吉林省面向各高校举办了“创业有你‘就’在吉林”集中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各地政府上门对接就业信息、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让毕业生感受到诚意、热情和机遇。截至目前,吉林省内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意愿同比提高4.1%。
  “未来吉林在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会有更多投资机遇。这对经济专业学生来说,值得欢欣鼓舞,我们留在吉林就业创业的信心更足了。”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王婧仪参加宣传推介活动后感慨。
  为了留住高校毕业生,今年吉林省各地政府纷纷进入高校“抢抓”人才。“过去是我们到各地跑市场,今年各地政府上门来送工作。”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于运国说。
  各地政府在与高校的对接中也在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近日,白山市在推介当地食药产业及康养产业时,引起了长春大学的兴趣。“我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与当地的康养产业合作,未来学院可以派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助力其产业发展。”长春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袁旭东说,该校已与白山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院地合作。
  梅河口市为了发展农业,专门拿出20个事业编制吸引农学专业人才。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生胡月通过层层选拔,成功签约。“一毕业就能直接进入事业单位,这机会太难得了!”胡月说。
  为了留住人才,吉林省部分企业拿出了更多优质岗位。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生薛科叙的梦想是研发汽车,去年11月已签约南方一家企业,后来看到长春富奥威泰克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研发岗位,于是放弃了去南方发展的机会。记者问他“为什么南方企业给的安家费不要,缴违约金都要留在吉林”,他回答:“我更看重发展前景。”
  截至目前,吉林省高校已召开留省专场招聘会260场,其中线下招聘会175场,参会省内企业9111家,提供岗位25.5万个,同比增加近3倍。
跨越千年的茶叶天路之旅
跨越千年的茶叶天路之旅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大地,世界屋脊的藏族人家纷纷品尝起酥油茶,悠然迎接新的一天。

  无论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甜茶馆,还是“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抑或是迎客必备的酥油茶,无不昭示着茶在高原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透过一缕缕茶香,仿佛可以听到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铃铛声。

茶香千载空悠悠


  夜幕降临,藏东昌都市茶马广场灯光璀璨,醉人的藏歌回荡山谷。历史上,四川、云南等地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进入西藏,昌都是茶马古道滇藏道和川藏道的交会点。

  茶叶进入西藏历史悠久。阿里地区噶尔县故如甲木考古发现1800年前来自内地的茶叶等实物。西藏也流传着文成公主带茶入藏以及小鸟衔茶为藏王治病的说法。

  身处高寒地带的藏族人民常食牛羊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逐渐成为必需品;而四川、云南等地盛产茶叶。一地产茶,一地需茶,茶马互市遂成为汉藏之间的一件大事。

  清朝敞开对藏地茶叶的供应,带动了汉藏贸易的全面发展;民国时期设立康藏茶叶公司,新中国成立前每年输藏砖茶约30万条包。

  然而,茶叶入藏并非易事。

  2002年4月,记者在云南丽江见到时年76岁的宣绍武。这位走完茶马古道全程的老人当时说:“我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踏上茶马古道的,那年我16岁。给我的印象是,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如此险恶的道路了。”那时,每天出入丽江大研镇的马帮骡马就有300余匹,宣绍武曾亲眼看见过溜索的马夫肚皮被藤篾划破露出肠子的情景。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小河镇红星村甘溪坡,是背茶包进藏的必经之路。村旁的石路上,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拐子窝——背夫途中休息时,将丁字拐杵于石上支撑背架,日复一日,木拐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茶马古道既是历史上汉藏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和象征。”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田茂旺说,英国殖民印度后,大规模种植茶叶,企图在西藏倾销。为此,清朝中央政府展开了坚决斗争,保证内地茶叶迅速销往藏地。

一茶一叶总关情


  在清晨的西藏城乡,伴随电动酥油茶机的搅拌声,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

  “过去用传统的木质酥油桶,打茶时需上下抽拉,费时费力。”81岁的确朗老人每当接过晚辈们端来的热茶,总是感慨万千。

  在旧社会,确朗是一位农奴。在他的记忆里,农奴喝不到酥油茶。“即便是清茶也不敢放开喝,砖茶煮完再晒干,重新煮,要反复三四次。”

  喝茶不再难,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后。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边销茶的生产和供给,在四川雅安、云南下关等地建立专门的生产厂家,每年输入西藏边销茶10万至14万担。

  新华社在1956年6月6日播发的《藏族人民今年将喝到更多更好的紧茶》报道中写道:紧茶(即沱茶)是藏族人民最喜欢饮用的上等茶,用它做出的酥油茶特别芳香可口。藏族人民把这种质量好、价格合理的紧茶称为“解放茶”。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副处长李梅说,为让西藏群众喝上便宜茶,国家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

  1965年,国家对边销茶价格进行调整,与1959年相比,价格降低50%。1988年内地调入西藏的边销茶提价,但西藏仍按平价销售,亏损由财政专项补贴。

  在雅安茶厂,一款珍贵的茶叶样品至今仍被精心珍藏着。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中央在雅安茶厂订购40多万份“民族团结”牌的茶砖作为礼品,送给西藏每户农牧民。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时,中央代表团赠送的全自动酥油茶机以及精美的茶碗,受到农牧民欢迎。

  根据西藏等地区成年人边销茶消费调查数据,西藏成年居民每年消费茶叶16.9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千茶万茶雪域开


  拉萨市北京路,岗坚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门店内,一些造型独特、包装各异的茶叶产品吸引着顾客。

  在与之不远的西藏健康茶展示展销中心,喜马拉雅圣茶、藏地茶、墨脱茶……货架上琳琅满目产自西藏的茶叶格外显眼。西藏茶文化协会会长辜甲红说,西藏不出产茶叶的历史已经终结,现在西藏产的高原茶,开始销往内地。

  易贡,藏语意为“美丽的地方”。沿着曲折的山路进入易贡茶场,潺潺河水声在耳旁回响,绿色茶田、雪山冰峰不时映入眼帘。

  自1963年开辟西藏第一块茶田,经过50多年发展,易贡茶场已是西藏最大的茶场。易贡茶场副场长才程说,刚开始茶场只试种50亩茶树,生产的都是边销茶;20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化生产边销茶和绿茶;2010年尝试生产红茶;近两年,在全国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网络销售已占销售总额的20%以上。

  近年来,易贡茶场迎来发展黄金期。广东援藏工作队专门组建产销一体化团队,援藏技术人员驻点教茶农科学种茶,茶场细茶、边销茶产量分别从2018年5700斤、6万斤提升到2020年的2.1万斤、15万斤。如今茶场的茶叶品种达3大类26个,生产的云雾茶还在全国茶博会上获金奖。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西藏墨脱县、察隅县等地,茶田纵横,茶产业作为西藏新兴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内茶界的重视。

  2019年,在云南种植茶叶近30年的民营企业家张延礼,把目光投向原始森林深处的西藏波密县。他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筛选培育茶树品种,研发高原古树茶种植加工工艺。这一年,张延礼开始从西双版纳移植15万棵大茶树,种植与西藏本土原生植物共生茶园2600多亩。

  “世界屋脊洁净的环境、独特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我们不仅要让西藏人民喝上更高品质的茶叶,而且要让各族人民喝上雪域高原的优质茶叶。”张延礼说。

  西藏茶叶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变化。西藏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过去边销茶占西藏茶叶消费的98%以上;2000年以后,红茶、绿茶、花茶等逐渐流行,已占自治区茶叶销售的15%以上。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名茶也不断进入高原市场。

  茶,是饮品,又不只是饮品。它见证着千百年来西藏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交融,也见证着中央对西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记者罗布次仁、曹健、张京品、格桑边觉)    新华社拉萨6月8日电

  西藏易贡茶场工人在采摘茶叶(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跨越千年的茶叶天路之旅
跨越千年的茶叶天路之旅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西藏易贡茶场工人在采摘茶叶(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大地,世界屋脊的藏族人家纷纷品尝起酥油茶,悠然迎接新的一天。
 
  无论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甜茶馆,还是“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抑或是迎客必备的酥油茶,无不昭示着茶在高原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透过一缕缕茶香,仿佛可以听到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铃铛声。
 
茶香千载空悠悠


 
  夜幕降临,藏东昌都市茶马广场灯光璀璨,醉人的藏歌回荡山谷。历史上,四川、云南等地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进入西藏,昌都是茶马古道滇藏道和川藏道的交会点。
 
  茶叶进入西藏历史悠久。阿里地区噶尔县故如甲木考古发现1800年前来自内地的茶叶等实物。西藏也流传着文成公主带茶入藏以及小鸟衔茶为藏王治病的说法。
 
  身处高寒地带的藏族人民常食牛羊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逐渐成为必需品;而四川、云南等地盛产茶叶。一地产茶,一地需茶,茶马互市遂成为汉藏之间的一件大事。
 
  清朝敞开对藏地茶叶的供应,带动了汉藏贸易的全面发展;民国时期设立康藏茶叶公司,新中国成立前每年输藏砖茶约30万条包。
 
  然而,茶叶入藏并非易事。
 
  2002年4月,记者在云南丽江见到时年76岁的宣绍武。这位走完茶马古道全程的老人当时说:“我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踏上茶马古道的,那年我16岁。给我的印象是,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如此险恶的道路了。”那时,每天出入丽江大研镇的马帮骡马就有300余匹,宣绍武曾亲眼看见过溜索的马夫肚皮被藤篾划破露出肠子的情景。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小河镇红星村甘溪坡,是背茶包进藏的必经之路。村旁的石路上,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拐子窝——背夫途中休息时,将丁字拐杵于石上支撑背架,日复一日,木拐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茶马古道既是历史上汉藏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和象征。”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田茂旺说,英国殖民印度后,大规模种植茶叶,企图在西藏倾销。为此,清朝中央政府展开了坚决斗争,保证内地茶叶迅速销往藏地。
 
一茶一叶总关情


 
  在清晨的西藏城乡,伴随电动酥油茶机的搅拌声,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
 
  “过去用传统的木质酥油桶,打茶时需上下抽拉,费时费力。”81岁的确朗老人每当接过晚辈们端来的热茶,总是感慨万千。
 
  在旧社会,确朗是一位农奴。在他的记忆里,农奴喝不到酥油茶。“即便是清茶也不敢放开喝,砖茶煮完再晒干,重新煮,要反复三四次。”
 
  喝茶不再难,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后。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边销茶的生产和供给,在四川雅安、云南下关等地建立专门的生产厂家,每年输入西藏边销茶10万至14万担。
 
  新华社在1956年6月6日播发的《藏族人民今年将喝到更多更好的紧茶》报道中写道:紧茶(即沱茶)是藏族人民最喜欢饮用的上等茶,用它做出的酥油茶特别芳香可口。藏族人民把这种质量好、价格合理的紧茶称为“解放茶”。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副处长李梅说,为让西藏群众喝上便宜茶,国家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
 
  1965年,国家对边销茶价格进行调整,与1959年相比,价格降低50%。1988年内地调入西藏的边销茶提价,但西藏仍按平价销售,亏损由财政专项补贴。
 
  在雅安茶厂,一款珍贵的茶叶样品至今仍被精心珍藏着。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中央在雅安茶厂订购40多万份“民族团结”牌的茶砖作为礼品,送给西藏每户农牧民。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时,中央代表团赠送的全自动酥油茶机以及精美的茶碗,受到农牧民欢迎。
 
  根据西藏等地区成年人边销茶消费调查数据,西藏成年居民每年消费茶叶16.9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千茶万茶雪域开


 
  拉萨市北京路,岗坚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门店内,一些造型独特、包装各异的茶叶产品吸引着顾客。
 
  在与之不远的西藏健康茶展示展销中心,喜马拉雅圣茶、藏地茶、墨脱茶……货架上琳琅满目产自西藏的茶叶格外显眼。西藏茶文化协会会长辜甲红说,西藏不出产茶叶的历史已经终结,现在西藏产的高原茶,开始销往内地。
 
  易贡,藏语意为“美丽的地方”。沿着曲折的山路进入易贡茶场,潺潺河水声在耳旁回响,绿色茶田、雪山冰峰不时映入眼帘。
 
  自1963年开辟西藏第一块茶田,经过50多年发展,易贡茶场已是西藏最大的茶场。易贡茶场副场长才程说,刚开始茶场只试种50亩茶树,生产的都是边销茶;20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化生产边销茶和绿茶;2010年尝试生产红茶;近两年,在全国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网络销售已占销售总额的20%以上。
 
  近年来,易贡茶场迎来发展黄金期。广东援藏工作队专门组建产销一体化团队,援藏技术人员驻点教茶农科学种茶,茶场细茶、边销茶产量分别从2018年5700斤、6万斤提升到2020年的2.1万斤、15万斤。如今茶场的茶叶品种达3大类26个,生产的云雾茶还在全国茶博会上获金奖。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西藏墨脱县、察隅县等地,茶田纵横,茶产业作为西藏新兴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内茶界的重视。
 
  2019年,在云南种植茶叶近30年的民营企业家张延礼,把目光投向原始森林深处的西藏波密县。他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筛选培育茶树品种,研发高原古树茶种植加工工艺。这一年,张延礼开始从西双版纳移植15万棵大茶树,种植与西藏本土原生植物共生茶园2600多亩。
 
  “世界屋脊洁净的环境、独特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我们不仅要让西藏人民喝上更高品质的茶叶,而且要让各族人民喝上雪域高原的优质茶叶。”张延礼说。
 
  西藏茶叶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变化。西藏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过去边销茶占西藏茶叶消费的98%以上;2000年以后,红茶、绿茶、花茶等逐渐流行,已占自治区茶叶销售的15%以上。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名茶也不断进入高原市场。
 
  茶,是饮品,又不只是饮品。它见证着千百年来西藏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交融,也见证着中央对西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记者罗布次仁、曹健、张京品、格桑边觉)    新华社拉萨6月8日电
 
  
营盘山遗址:一颗牙齿见证文明起源交流
营盘山遗址:一颗牙齿见证文明起源交流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成都6月8日电(记者惠小勇、康锦谦)随着时隔35年的重启发掘,三星堆祭祀遗存再度引起世人关注。围绕着三星堆的许多未解之谜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他们从何而来,是否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对于科学家来说,小小的牙齿或许也能成为解谜关键。

  2003年初,考古工作者在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发掘出两个人祭坑,其中有两具保存较好的古代人骨标本。经鉴定,均为三四十岁的壮年男子人骨,他们是什么身份,为何要被作为人祭?从躯体陈置来看,两具人骨摆放不规则,呈扭曲挣扎状,体现出当时可能存在的社会等级分化或强烈的原始宗教意味。

  更为意外的是,考古工作者对两人的牙齿进行提取后,通过分析竟然还得出其可能体现出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人群交流迁徙的信号: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代表——粟,在营盘山人群的牙齿中留下了印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告诉记者,粟、黍为主要作物的经济模式一般认为属于北方旱作农业形态,“我们不仅在营盘山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中发现了粟和黍,还通过解析牙齿,发现了其人群有食用粟的痕迹。”

  “牙齿是人体最为坚硬的组织,一旦矿化生成通常不会被代谢更替,能保留个体幼年时的食谱信息。”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原海兵研究体质人类学多年,2013年,他前往茂县,对保存于茂县羌族博物馆的营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祭祀坑人骨进行了鉴定和提取,并将其运至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考古实验室,进行了详细的人类学观察与鉴定。

  虽然两具人骨大部分已酥脆残损,难以精确测量,但两颗被提取的牙齿仍保留完好的形态,是极为珍贵的分析样本。经过同位素方法科学分析,两颗牙齿的主人幼时食谱结构中可能以鱼类、粟米为主要食物品类。

  “营盘山遗址为中国的黄土堆积分布区,土质土壤条件适合北方旱作农业,这可能也是吸引从北方来的先民在营盘山留下的原因之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告诉记者。

  研究团队经过对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发现两人的遗传特征与先秦时期广泛分布于甘青地区的“古西北类型”人群在颅面形态上最为相似。

  种种迹象暗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与“古西北类型”相似的人群就已经生存在营盘山遗址周边地区,他们很可能与从西北黄河上游向南迁徙于西南山地岷江上游地区的人群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频繁的人群交流互动,对横断山区藏彝走廊的古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专家推测,5000多年前,黄河上游随着气候干冷化趋势的加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粮食歉收,既有农业条件支撑难以为继,已然承担不了不断增加人口的生存繁衍所需,于是,一部分人群开始顺着河谷地带向南迁徙,寻找更加合适的生存地。终于,他们在山林之中,找到了一个理想场所:这面被岷江环绕的台地地势开阔、面水背山、起伏平缓、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于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此开始交汇融聚,催生出新的古蜀文明果实。

  堪以佐证的是,营盘山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具备明显仰韶文化晚期和马家窑文化特征的彩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测试表明,彩陶的化学成分更接近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腹地出土的彩陶器物,而素面陶的化学特征显示出与本地黏土更为相似的特征,更大可能表明素面陶为本地自产而彩陶来自外地。

  今天,经过大量考古发现,考古学家们已基本构建了上古先民从营盘山、桂圆桥、宝墩等由川西高原到成都平原迁徙的历史,但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上游的融合足迹、以及最终如何创造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灿烂古蜀文明,仍留给人们无尽遐想。

  但学者普遍认为,就在这片神秘的岷江峡谷里,隐藏着文明交汇的古蜀源流。

 
百年时光中的澳门“红”
百年时光中的澳门“红”

( 2021-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澳门6月8日电(记者李寒芳)百年时光,风雨同心。被称为“莲花宝地”的澳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遍布着爱国志士的“红色足迹”。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记者踏访革命先烈在澳门的足迹,记录澳门的家国情怀,追忆百年时光中的澳门“红”。

  冼星海纪念馆:“黄河大合唱”的莲花摇篮


  清晨,位于俾利喇街的一座淡绿色小楼迎着霞光醒来,对面镜平学校的琅琅书声,宛如最动听的乐章。这座两层西式别墅,是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精心改造成的“冼星海纪念馆”,于201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献礼。

  1905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出生在澳门内港。步入纪念馆,花园内立有冼星海人像雕塑,室内展品包括冼星海的证件、手稿、小提琴、日记、书信和演出服等。置身于馆内,耳畔仿佛回响着黄河的“怒吼”,心头奔涌着黄河的“巨浪”。

  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市民视冼星海为小城的光荣和自豪,澳门还命名了冼星海大马路,发行过纪念冼星海的邮票。2020年,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全国共80处入选,“冼星海纪念馆”获列名录。

  文化局表示,纪念馆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重温烽火岁月的抗战记忆,特别是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弘扬和传承澳门人爱国爱澳的精神。

叶挺将军故居:十年旅居不移其志


  叶挺将军的澳门故居,位于贾伯乐提督街76号。庭院内一进门就可见到显眼的“叶挺家庭群组雕像”,故居里保存多件原有大型家具及摆设,再现了叶挺一家在澳门共聚天伦的景象。

  1927年12月,叶挺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他漂泊海外。1932年,叶挺一家辗转至澳门。

  澳门的生活安宁也清苦,叶挺密切关注内地时局发展,随时准备重新投入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去。在日寇入侵、国家存亡之际,叶挺毅然离澳,出任新四军军长,创建抗日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后,叶挺的家人陆续离开澳门。其后,其故居分别作为支援国内革命事业的场所、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会址及澳门妇联托儿所使用,直至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

南光公司:南国之光永璀璨


  1949年8月28日,澳门著名社会活动家、知名人士柯正平借用新马路100号新中行的阁楼,设立了南光贸易公司。这正是如今的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以下均简称“南光公司”)。

  这家当初只有启动资金5万港元、两三套办公桌椅、七八名员工的公司,其后一步步成长壮大为在澳门创办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资企业。在此过程中,南光公司几易其址,现今位于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的南光大厦。

  不论是公司创立初期募集物资支援解放区人民、冲破帝国主义封锁,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办理港澳同胞回乡、推动港澳爱国商人回内地投资,加强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与往来,南光公司在许多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2019年10月16日,南光公司举行成立70周年酒会。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表示,70年来南光扎根澳门,服务澳门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生动阐释了驻澳中资企业“根植澳门、服务澳门”的根本宗旨,赢得了澳门居民的充分信赖和澳门社会的广泛赞誉。

镜湖医院:丹心照得杏林春


  “一脉分来莲岛秀,万柱移到杏林春。”镜湖医院创办于1871年,从以中医为主的医院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成为澳门特区医疗服务主要提供者之一。

  1892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到镜湖医院,成为镜湖医院第一位西医,开启了镜湖医院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代名医、中共党员柯麟历任镜湖医院院长及镜湖医院慈善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镜湖医院也逐渐成为救治革命同志的基地。

  “高悬义壶济贫苦,为国为民献终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柯麟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保护了许多干部和革命群众。他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广交朋友,团结各界人士,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深受港澳同胞的尊重和爱戴。柯麟逝世后,被授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的称号。

红色印迹遍澳门


  澳门议事亭前地的斜对面,是澳门第一座现代电影院——平安戏院的旧址。

  1949年11月20日,澳门同胞在此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在此之前,澳门同胞自发集会捐款,在戏院前搭盖牌楼,这是澳门首座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牌楼。此后至70年代初,搭建牌楼成为澳门同胞庆祝国庆的传统。

  距平安戏院不远就是新中行。解放战争期间,这家商业机构在经济上支援了党的工作。如今,平安戏院在改建,新中行旧址和南光公司诞生地经过岁月的洗礼,已演变为商铺,见证着游客如织,繁华兴盛。

  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濠江中学。1949年10月1日清晨,一面手工制作的五星红旗在濠江中学升起。尽管澳葡政府施压反对,但时任校长杜岚和学校师生坚定不移、毫不退让,五星红旗飘扬了整整三天。

  “中华民族百年奋斗,换来了国家繁荣富强,澳门不曾缺席;顺利回归后,背靠祖国,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更拥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