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广告

05版:新华聚焦

06版:新华财经

07版:新华观点

08版:新华融媒

09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10版:新华关注·各地

11版:新华国际

12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全面推行林长制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全面推行林长制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全文如下。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为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现就全面推行林长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全面落实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稳定性。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区域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突出问题,坚持分类施策、科学管理、综合治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全面提升森林草原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
 
  ——坚持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加强党委领导,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草)长(以下统称林长)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职责,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组织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林长,由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实行分区(片)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地方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承担林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
 
  (四)工作职责。各地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科学确定林长责任区域。各级林长组织领导责任区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作为重要指标,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任务;组织制定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计划,强化统筹治理,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全面保护森林草原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组织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强化森林草原行业行政执法。
 
二、主要任务


 
  (五)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严格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加强公益林管护,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强化森林草原督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推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六)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用地,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战略涉及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草原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加强森林经营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七)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建立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地方政府负责制,将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监管和联防联治机制,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草原鼠兔害等防治工作。坚持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八)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巩固扩大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推动林区林场可持续发展。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地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完善产权权能方面积极探索,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九)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森林草原资源“一张图”、“一套数”动态监测体系,逐步建立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网络,及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提高预警预报和查处问题的能力,提升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智慧化管理水平。
 
  (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等管护人员作用,实现网格化管理。加强乡镇林业(草原)工作站能力建设,强化对生态护林员等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完善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修复财政扶持政策。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安排,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十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林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研究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通报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工作。
 
  (十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林长公示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每年公布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情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自觉爱绿植绿护绿。
 
  (十四)强化督导考核。林长制督导考核纳入林业和草原综合督查检查考核范围,县级及以上林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林长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草原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精神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精神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阐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原则,指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判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实践证明,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基础,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几代人魂牵梦萦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新使命新任务。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阶段;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新阶段;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更大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需要艰苦奋斗、团结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集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任凭风云变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全面做强自己,时与势就始终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人树情未了 北国“森林城”长春的冷冬故事
人树情未了
北国“森林城”长春的冷冬故事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邵美琦
 

 
  零下20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在寒潮不断侵袭的吉林长春,街上行人全副武装,步履匆匆,夜晚行车的灯光都黯淡了许多。人们急着回到暖和的房子里,搓搓手,喘口气,只剩街边的一行行树站在原地,在寒风中簌簌作响。
 
  这个冷冬,“森林城”的树遭了不少罪。
 
  在位于长春市中心的东中华路上,人们亲眼见证一棵老松树从跪着到趴下到移走的“去世”过程,而这只是去年11月那场强雨雪大风冰冻天气的缩影,当时长春市仅市管街路就折损树木6万余株,损失达2.2亿元……
 
  人们痛心却没有气馁,于是在长春有了这样的画面:深冬时节,园林工人连日劳作,给树木“接骨”,剪枝修叶,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没有语言交流的人树情在寒冷冬日显得更加绵长。
 
“我和那棵榆树一起长大”


 
  天寒地冻,42岁的长春市民黄剑杰下班了和别人一样赶着回家,但他常常会绕一小段路,去看看胜利公园门口的那棵大榆树,榆树高大却“打着夹板”。原来这棵刚在上一轮极端天气后做过“接骨”手术,还没完全康复又要接受寒潮考验。
 
  “我也不知道这棵树多大年纪了,反正它是我大哥,陪着我一起长大的。”黄剑杰说着忍不住心疼起来。
 
  长春人喜欢榆树。在过去并不富足的年代,老一辈人小时候常常结伴去摘榆树钱当零食吃。人们也经常将榆树钱采摘后洗净,加入面粉蒸制,或者用大米和榆树钱一起煮,增加米饭的清新香气。
 
  “那是父辈们愉快的记忆。”黄剑杰说,“我们也有我们这代人和大树的感情。”和朋友相聚,和恋人约会,胜利公园前的那棵老榆树总是他最好的选择。
 
  黄剑杰记得那场极端天气里很多树都弯了枝、折了干,不仅毁坏了它们的美感,还危及它们的生命。黄剑杰把这种心疼转化为行动,“这里树倒了我就帮忙抬一抬,那里需要剪枝我就联系园林部门,哪个转角处需要绿植我都会提提建议。”黄剑杰俨然成为一名志愿者。  
 
  冬天还没有过去,黄剑杰已经发现主要街路的园林景观正在慢慢修复,他裹紧了棉袄,他心里知道,等春天来了,这里仍是壮美的春城。
 
“我和黑松一样不会服输”


 
  数九寒冬,对于赵岩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格外寒冷。36岁的赵岩是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的一名园林技术员,去年的三场台风和一场强雨雪大风冰冻让他们忙碌了一年。如今,要继续战严寒。
 
  在赵岩眼中,很多树都像他的孩子,亲手种植,亲自浇水,精心呵护。极端天气来临,赵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抢险,保交通,保安全。“等缓过神来才看见,那么多树受伤了,心里流血一样疼。”赵岩说。好在他知道,断树残枝被集中处理,粉碎后作为肥料,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个冬天赵岩和他同事们既要用上大力气移出残树、补植树木,又要用上细功夫给受伤的树木“做手术”。“冬天作业比春天难度大,土冻得比较硬,还要克服严寒。”赵岩说,“为了抢工期,很少能陪伴家人,但是看到景观恢复,我心里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赵岩曾经当过十几年的兵,周围的人都说他能吃苦。2015年从部队转业后,他就成为一名园林技术员,从此风吹日晒,霜打雨淋。“学着种树,养树,也喜欢上了树。”赵岩说。
 
  赵岩最喜欢松树,苍翠挺拔,四季常青。他说,在松树身上学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吃苦耐劳的作风。“这份工作微不足道,就像一棵普通的黑松一样,平时没人会注意。”赵岩说,“但是站在那里就贡献了你的力量,再冷也不服输。”
 
“我和杨树并肩守护这座城”


 
  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许根平开着高空作业车总会冻得手脚发麻,常常得下车活动一下。他开的车最高点有25米,和杨树差不多,他觉得杨树也冷,“但是我们都得坚持!”许根平说。
 
  提起55岁的老司机许根平,园林部门的人都竖起大拇指,称他为高空作业第一人,因为他是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第一位高空作业车驾驶人,如今已经开了近20年。“20年前,园林管理还没那么精细,随着城市扩建,街路增加,必须有高空作业车管理树木,保障人车安全。”许根平说。
 
  高空作业车使用率很高,不仅要配合剪枝护理,还要支持栽植树木。而驾驶这样的车更要有眼观六路的能力,找到最合适的角度,同时盯着人员和树枝,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为了躲开早晚高峰,许根平常常要凌晨出动,深夜而归。
 
  “这个冬天太冷了,但是我们园林人的心得是热的,得把这些树‘捂’热了,‘捂’活了,这座城市才能漂亮啊!”许根平说。
 
  园林人都知道,北方雨水少,种树容易成活难。长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建成了北国“森林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5%,绿色成为长春的底色,而极端天气的频发虽然常让这份底色失衡,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总有人在默默重建着这份底色,描绘着春天的模样。
 
地球褶皱里的“中国奇迹” “极贫之地”云南怒江州脱贫纪实
地球褶皱里的“中国奇迹”
“极贫之地”云南怒江州脱贫纪实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赵珮然
 

 
  中国西南,几条巨大的山脉并肩高耸,被称为“地球褶皱”。这里是横断山区,地球板块运动最剧烈的地方。
 
  贫困与山区,犹如“孪生姐妹”——地处横断山区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为高山峡谷,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是全国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谓“极贫之地”。
 
  在怒江州消除贫困,这个曾经“不可能”的梦想如今变成现实:26.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傈僳族、独龙族、怒族和普米族整族脱贫。在这片地球褶皱里,“中国奇迹”悄然发生。
 
下山记


 
  腊新梅的老家,在巍峨的高黎贡山上。
 
  耸立在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南北绵延数百公里,与怒江和碧罗雪山共同构成了雄奇的怒江大峡谷。峡谷两岸高山上,散落着许多村庄,福贡县匹河乡棉谷村是其中之一。
 
  在棉谷村住了近30年,两年前,得知山下的新家可以入住,她全村第一个搬了家。
 
  “山上我受够了,买桶油都背得要(累)死。”她说。在山上,儿子上小学,走路单程要3个小时,每天都得摸黑出门、摸黑回家。一包水泥在山下卖25元,搬到山上工钱要200元,盖砖瓦房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搬不动大山,那就搬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腊新梅在山下的指挥田安置点分到了新房子。新家里,电视机、沙发和茶几都是政府发的,她自己出钱贴了地砖,买了餐桌和冰箱。搬家倒不费劲,因为老家没什么可搬的,她直接拎包走人。
 
  新家的阳台上,栽着10多盆绿植,有兰花、百合、石斛,都是从老家山上采来的。她3岁的小女儿很快适应了这里的新生活,养了一只小仓鼠当宠物。
 
  腊新梅在安置点开了一家水果店,在抖音上学会了做凉粉和奶茶。她还筹划着让在外打工的丈夫回来开理发店,“这个1200多人的新社区,还没一个理发店呢!”
 
  安置点上建了一座村史馆。这是一座怒族传统千脚房,竹篾为墙、茅草为顶,里面陈列着木碗、竹箩、弓弩等生产生活工具,还有村民世代难离的火塘。  
 
  村史馆里,一组照片记录了怒族五代房的变迁。第一代是茅草房,第二代是油毛毡房,第三代是石棉瓦房,第四代是彩钢瓦房,第五代终于变成了新楼房。“你看,前面四代房只换了屋顶。”搬迁过来的和付益老人感慨道,“现在的好房子,以前不敢想哟!”
 
  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说,过去怒江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山峻岭、峡谷缝隙,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决战脱贫攻坚中,怒江州开展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行动,让10万贫困群众搬下大山,进城入镇集中安置,实现“一步跨千年”。
 
  从卫星图片看,易地搬迁后,一个个老村寨神奇地“消失”了,原来的寨址恢复绿色,与大山融为一体。
 
筑路记


 
  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内,霓虹宛如彩虹。
 
  彩虹寓示着美好。独龙族人民喜爱彩虹,他们的服装是彩虹颜色,建筑上画着彩虹图案,桥梁也装饰成彩虹式样。如今,这条改变独龙族命运的公路隧道也增添了彩虹元素。
 
  聚居在贡山县独龙江乡的独龙族,曾经长期与世隔绝。1964年,政府开辟了一条翻越高黎贡山的人马驿道。每年大雪封山前,山间铃响马帮来,将粮食、盐巴和药品等运进独龙江乡。
 
  41岁的独龙江乡龙元村村民和晓永,年少时跑过马帮。“从村里到县城来回要12天,相当辛苦,滑坡、滚石、雪崩等随时可能发生,每一趟都是生死考验。”他说。
 
  1999年,独龙江乡修通了简易公路。汽车第一次开进独龙江,独龙族男女老少纷纷上前,伸手摸一摸这头看起来怪怪的“铁牛”。“最后的马帮”退出历史舞台,和晓永卖掉马,攒了几年钱,买来一辆拖拉机跑运输。
 
  “大雪封山”还没解决,怎么办?独龙江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上马。新公路在高黎贡山雪线下新开一条6.68公里的隧道,可以全年通行。2014年4月10日,高黎贡山隧道炸响最后一炮,独龙族从此彻底告别大雪封山的历史。
 
  新公路建成后,独龙族加快摆脱千年贫困,积极拥抱现代文明。越来越多的独龙族家庭有了汽车,和晓永的运输生意逐渐难以为继。他看好旅游业,转行做起了民宿生意。
 
  怒江大峡谷,过去是“交通末梢”,一条沿江公路等级较低,险象环生,外地司机一听要去怒江都头疼。
 
  在交通运输部支持下,贯通怒江大峡谷的怒江美丽公路在2019年底建成通车。这条288公里的公路将怒江大峡谷一个个城镇、安置点和景点串了起来,全程配套建设了绿道。
 
  美丽公路建成通车,不仅让沿途30万人民“喜大普奔”,更轰动了整个“驴友圈”。“驴友”们喜不自禁:“怒江的绝色风景要藏不住了!”“从人间到天堂,原来只需6小时!”
 
  过去,怒江之困,困在交通。如今,怒江交通迎来了历史性跨越——美丽公路开通,点燃了怒江旅游腾飞、乡村振兴的引擎;保泸高速公路试通车,结束了怒江不通高速的历史;兰坪通用机场开航,怒江人民圆了“飞天梦”;怒江、澜沧江上36座溜索改为桥梁,“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兴业记


 
  两年前的秋天,普路恒狠下心,把祖祖辈辈种的包谷地铲了,改种了草果。这是一种药材,也用作调味香料。
 
  普路恒家在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从他记事起,房前屋后、悬崖陡坡上,到处种着包谷。“把包谷种好,就不会饿着。”老父亲临终前的话,让普路恒把包谷地看成了命根子。
 
  但在大峡谷里,包谷种得再好,亩产不过100多公斤。这点产量只能让一家人不挨饿,挣钱是指望不上的。陡坡耕种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带来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种包谷,没出路。”驻村扶贫工作队召集村民开会,掰着指头给大家算账,动员村民种草果,种苗由政府提供。散了会,普路恒闷不吭声,回家继续种他的包谷。
 
  扶贫队员一次次做工作,有的村民将信将疑种下了草果苗。几年后,变化悄然发生:先种草果的村民,从吃包谷饭变成了吃大米饭,一日两餐变成了三餐,千脚房改成了砖瓦房……
 
  村里的包谷地一片片变少。直到2018年,普路恒的10亩地成了村里最后一块包谷地。他再也坐不住了,把它们都铲了,全部种上草果。“铲晚了,早点铲才好呢!”
 
  他买来一台除草机,每天守在草果地里,比种包谷还上心。今年草果即将挂果,他盼望着有个好收成。
 
  在整个怒江州,以草果为主的香料作物种植达144万亩。怒江州林草局局长吕超说,2019年,全州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近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依托地理气候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怒江的“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搬下大山的怒江人,还有了新职业。
 
  穿针、引线、拉线……在泸水市上江镇同心社区,30多位从山上搬迁来的傈僳族妇女围坐在桌前,手法娴熟地缝制着棒球。拉完108针后,一个崭新的棒球就缝好了。
 
  52岁的何才妹以前别说做棒球,就连棒球这个词也没听过。经过半年训练,她已经成了缝棒球的好手。“缝一个能挣两块五毛,手脚麻利的工友一天能做40多个,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她说,“而且就在家门口,方便照顾家里。”
 
  3万名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2万多人参与生态修复治理,17万多人转移就业,民宿老板、探险向导、带货主播等新职业不断涌现……迈上小康路的怒江人,迎来百业兴旺。
 
   新华社昆明1月12日电
 
长江生态“吸血虫”有的一小时吸砂上千吨,装备越来越隐秘手段越来越多样 非法采砂船顶风盗砂 有监管者当“保护伞”
长江生态“吸血虫”有的一小时吸砂上千吨,装备越来越隐秘手段越来越多样
非法采砂船顶风盗砂 有监管者当“保护伞”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董雪、王贤、韩振、贾远琨)一艘艘看起来毫无异常的普通货船,其实是花费数百万元改装的豪华版盗砂船;船头舱尾两个“隐形”吸砂泵开动起来,短短一个小时就能吸砂上千吨,一个晚上获利数十万元。记者近期在长江沿线多地调查发现,部分盗砂团伙顶风作案,躲避监管,甚至阻拦执法。一些盗砂聚集点一到夜里就十分热闹,还因此出现了溃堤现象。这些非法采砂船,就像侵蚀长江健康的“吸血虫”,不仅严重破坏长江生态系统,还会影响航道、堤防和桥梁安全。
 
  各种改装版采砂船出没,有的盗砂点已出现溃坝


 
  各式各样的改装版采砂船、“巨无霸”运砂船、灵活的小快艇……记者近期走访重庆、湖北、安徽等地长江沿线发现,在一些地方的长江河道涉砂船舶集中停靠点,执法部门抓获的非法涉砂船舶连成一片,多达数百艘,场面壮观。
 
  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河道采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长江沿线多地、多部门高压整治非法采砂的背景下,部分团伙顶风作案,装备越来越隐秘,手段越来越多样,甚至还出现了高价雇佣小快艇盯梢、躲避监管等新动向。
 
  数据显示,2020年前10个月,长航公安机关立非法采矿案907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561名。以近年来持续严打非法采砂的芜湖市为例,2020年,该市抓获非法采砂船和非法运砂船200余艘,另有小快艇数十艘,数量比2019年还多些。
 
  马鞍山市王先生说,他曾多次目睹盗砂团伙夜间盗采江砂并遭到恐吓。“我们在长江上有几艘船,他们连续多晚当着我们的面疯狂盗砂。”
 
  记者在长江中下游一处长江干流的盗砂聚集点看到,一侧江岸已经溃堤,支流中零星停靠着小快艇,还有废弃的吸砂管。“枯水季节,这里晚上热闹得像菜市场,好几艘船一起盗砂。”常年关注长江大保护的志愿者小陈说。
 
  非法采砂船像“吸血虫”一样侵蚀着长江的健康。    
 
  业内专家表示,盗采江砂存在多方面危害,会严重威胁到长江生态、堤防和船舶航行安全。无序、过度采砂会导致原本平坦的河道出现大量深坑,形成漩涡,威胁通航安全;同时,还会改变河床地貌地形,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危及沿江群众饮水安全。
 
  “非法采砂会破坏长江水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改装后的豪华版盗砂船把吸砂泵一开,像个巨大的吸尘器,不光会吸走江砂,水底的小鱼小虾和水生植物也会被吸走,那一片水域的生态系统就被毁坏了。”小陈说。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陈桂亚表示:“长江砂石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资源,无序采砂不仅破坏长江生态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繁殖,甚至有可能直接毁掉防洪堤、桥梁及其他河道工程。”
 
  盗砂违法成本很低,有监管者沦为犯罪团伙“保护伞”


 
  一条中型的盗砂船,短短一小时吸砂上千吨,一个晚上获利数十万元,一个星期就能收回买船改装的成本。
 
  在暴利驱使下,盗砂团伙铤而走险。他们实行组织化分工,采用技术手段逃避监管,寻求“保护伞”撑腰。与此同时,执法部门技术手段薄弱,仅靠人力难以实现对广阔流域的监管。
 
  一位江边群众在2020年“卧底”进了一个盗砂团伙,他被安排驾驶一艘小快艇定点盯梢。据他介绍,船舶改装、盗砂、运输、销售……盗砂团伙内部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就连盯梢这一环节,都有多人分段负责,一有风吹草动赶紧发出通知。
 
  记者曾两次深夜跟随执法人员在长江武汉段打击非法采砂,均发现装着隐形泵的改装船借夜色盗砂。盗砂团伙一发现执法人员,就匆忙收起设备,冲滩上岸逃窜。有一名不法分子眼看无处可逃,竟连忙将手机扔到江里,企图毁灭证据。
 
  多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非法采砂船小型化、隐秘化、流窜作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且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不法分子作案时会派人在江面‘游弋’,甚至专人盯着执法部门的巡逻艇,我们办案经常会扑空。”
 
  长航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不法分子都很狡猾,砂船上大多是打工的,老板都躲在后面。费力查到了老板,法院顶多判个三四年。“好不容易抓了现行,却只能切割船上的非法采砂机器。与被查概率、处罚力度相比,盗砂违法成本很低。”
 
  值得警惕的是,盗砂团伙肆无忌惮的背后,往往有沦为“保护伞”的监管者。湖北、江苏等地查处的一些大型非法盗砂案件显示,在利益引诱下,有海事、水利、港航等部门的直接管理人员丧失原则,有的私下向船主收取“好处费”,有的以“入股”之名直接参与分取盗砂利润。
 
  整治非法采砂必须打造责任链、编织监管网


 
  受访人士认为,整治非法采砂需要多地、多部门形成合力。
 
  盗砂船是非法采砂的主要工具。在执法部门大力拆解采砂船的同时,一些船舶厂却在不断非法改装采砂船,新增的速度甚至比拆解还快。然而,船舶改装、航运、盗砂、江砂买卖往往分属多地,监管则分属工信、交通、水利等不同部门,仅靠一地一部门很难整治非法采砂。
 
  “要整治非法采砂,必须打造责任链,编织监管网。仅打击直接盗砂,而对协助其运输、装卸、仓储、贸易、使用的行为放任不管,无法根治非法采砂。”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说,与盗砂全链条有关的单位都要承担起整治责任,加强信息互通、执法联动。
 
  记者在一些沿江城市走访发现,一些地方正在利用技术手段强化打击非法采砂的力度。例如,在长江干流安装夜间可视的视频监控,基本实现对江面的全覆盖,执法人员在基地可以实时看到监控情况。再如,为执法队伍升级装备,新增灵活机动的小快艇等。
 
  江边群众认为,必须严查长江盗砂利益链,清除充当“保护伞”的监管者,才能将盗砂顽疾彻底铲除。
 
  此外,受访人士建议,可多用疏浚砂、机制砂代替长江河道砂,以满足市场上的用砂需求。目前部分水库、航道、港口砂石淤积严重,但由于疏浚清淤砂成本高、手续复杂,市场动力不足。应进一步简化手续,畅通疏浚砂的利用渠道,变废为宝。
 
开局之年,习近平为“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
开局之年,习近平为“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2021年开年第二周,一个重磅研讨班在党内最高学府中央党校举行。
 
  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
 
最高的规格和关键的节点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各类班次中规格是最高的。
 
  参加的学员,包括各省区市党政一把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关键岗位的“关键少数”,政治性极强,海内外高度关注。
 
  党的中央全会作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之后,举办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是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方式。
 
  高级领导干部是各地区各部门各条线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组织者实施者。通过研讨班的形式,组织“关键少数”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对齐行动。
 
  这次研讨班,聚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机关键、意义重大。
 
  2021年刚刚到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然开启。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能否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事关未来5年、1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央宣讲团在全国各地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开展了宣讲,各级党组织也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了学习。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总书记也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了要求。
 
  开年之际,总书记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关键少数”再讲一课,充分体现了对开好局、起好步的高度重视。
 
发展阶段论和不断发展论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是五中全会的逻辑主线。
 
  这次研讨班上,总书记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深刻依据,阐述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阐明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
 
  可以说,这是五中全会之后,总书记对这三个“新”最集中最系统的深入阐述。
 
  总书记的讲话中,许多重要提法值得高度重视,其背后的思维方法值得深刻领会。
 
  首先,我们发展到哪了?
 
  对这个问题,总书记从理论、历史、现实的维度进行了透彻分析。
 
  总书记说:“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既承认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也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我国社会主义要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
 
  其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对这个问题,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5年多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已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是完全科学有效的发展理念。
 
  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条件变化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和内涵也在深化。
 
  如何做到“完整、准确、全面”?总书记强调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3个方面来把握新发展理念。
 
  这一系列观点和论断,充分体现了发展阶段论和不断发展论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澄清认识误区与明确主攻方向


 
  从2020年4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提,到2020年10月写入五中全会文件,新发展格局的提法已经深入人心。
 
  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
 
  两个论断,至关重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由此,总书记提出了几个“必须”——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
 
  这几个“必须”,涵盖了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供给体系韧性、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多项任务,这些正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
 
  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之后,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响应。在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误区。
 
  比如说,有的同志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内循环,最终将走向自我封闭。有的同志只讲后半句,依然“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发展还是受制于人。“双循环”是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再比如,有的地方可能把内循环的经“念歪”,各自为政、画地为牢,搞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可能打着扩大内需的名号盲目借贷扩大投资,不顾地方实际搞重复建设等。这些都是对新发展格局学习不深、理解不透的表现,在工作中要着力避免。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导行动。
 
  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策划:霍小光;统筹:胡清海、张晓松、王绚;主笔:朱基钗、林晖;视觉/编辑:杨文荣、王秋韵、唐兴、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夯实治理之基 法治政府建设进行时
夯实治理之基
法治政府建设进行时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记者项开来、邓倩倩、颜之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其中包括福建省厦门市、四川省泸州市、北京市海淀区等地。新华社记者近日在这些地方走访时发现,法治之路不断走深走实,不仅在疫情中彰显制度优势,而且在长效机制引领下,营商环境显著改善,简政放权步履稳健,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延伸“触角”


  除了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厦门,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也成为吸引企业落户重要原因。

  “尽管企业规模并不算大,但有专班市领导和各部门对接解决各种困难,大到开辟新办公场地,小到员工生活问题,一系列举措能够让企业扎根安心谋发展。”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淦说。

  回忆起去年年初复工首日的场景,冯淦百感交集:“疫情导致的返工难困扰很多企业,但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都替我们解决了。50多名员工顺利返回厂区复工,包车、包专列甚至包专机,宿舍、口罩、额温枪都不用愁……”

  瀚天天成是法治保障的受益者之一。自2015年起,厦门市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以法治力量推动各领域大刀阔斧改革。去年疫情期间,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分赴多家企业调研,出台减税降费、贴息纾困等举措助力复工复产。

  无论是在应急状态下,还是在常态化社会治理中,依法行政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十余个电子显示屏占据了一整面墙,实时显示交通、市容、环境等领域智能化场景,这是作为社会治理中枢神经的“城市大脑”。

  系统可实时提供动态监测、跟踪、预警等服务,构建起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属地管理部门、社会单元和公众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常态化防控体系。

  “基层治理过去依靠突击式执法,部门之间各自为战,治标不治本。”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主任李伟说,为提升治理水平,海淀区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包含共用技术平台、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和城市交通五大领域。

  在一次例行巡检中,网格员赵军发现,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魏公村路口南侧200米的井盖遗失。他立即将此信息拍照上传,在“城市大脑”帮助下,仅用4小时井盖便“失而复得”。

“瘦身”提效


  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市民李茂只用了20分钟就补领到了遗失的结婚证,而这次便民体验得益于前不久泸州市刚上线的“0证明城市应用系统”。

  以往补办档案需要各部门机关批复,手续繁杂,耗时很长。如今取消了“婚姻关系证明”,补办结婚证只需由当事人签署承诺书即可,其余证明材料由部门间协查。

  “‘0证明城市’并不是绝对的‘零证明’,而是不需要企业和群众‘跑断腿’去开证明。”泸州市司法局法规科负责人郑瑶告诉记者,泸州市首推“当事人告知承诺”,当事人提供的信息首先由相关部门自行核查,再借助其他部门协查。

  自“0证明城市”创建以来,泸州市共取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所要的证明事项近7000项,全年为办事群众减少各类证明材料约150万份。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打出简政放权的“组合拳”,各地尽可能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不合规证明、不合理收费,为高效行政按下“快进键”。

  北京市北三环外的川坝子酒楼后厨,北京燃气集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通气前的最后验收,依次确认灶具、阀门、燃气表正常……十几分钟后,燃气灶上腾起了火焰。酒楼负责人欣喜地说,过去一直使用液化气,想换成燃气,但是要花不少钱。现在好了,可享受“三零服务”,一分钱都没花。

  所谓“三零服务”,即对于禁止区域外的电力、燃气、供排水接入三个项目免除所有行政审批。此外,北京市还对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取消施工合同备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117项审批服务事项……

  今年以来,厦门市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在口岸服务方面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如免收集装箱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实现厦门港口政府性“零收费”。

  “降费增效举措,以新加坡等世界一流海港口岸为对标对象,为外贸进出口企业减负,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厦门自贸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熊衍良介绍,自贸区除了落实国家免征港口建设费之外,还首创“港口收费一站式结算平台”,费用结算无纸化,将作业效率提升90%。

服务“加码”


  在厦门务工五年的小摊贩冯玉杰,一早便推着街道免费定制的小推车,来到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前的固定摊点张罗起生意。曾经与城管玩“猫鼠游戏”的她,现在提起执法队员却赞不绝口。

  “以前没挣多少钱,还要东躲西藏,一不小心就被处罚。”冯玉杰说,自从被引入“摊规点”经营后,终于可以安心经营,挣得也比以前多了。

  近年来,厦门市统筹就业、民生和城市管理,创新服务机制,制定出台多项配套政策,有效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便利群众生活。目前,全市设有各类“摊规点”93处,共提供摊位4068个,就业岗位7000多个。

  从管制到治理,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各地在行政环节做“减法”的同时,也更注重在服务上做“加法”。

  2020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佳苑小区1300多户居民喜气洋洋首批原址回迁,新小区养老设施、健身广场一应俱全,让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

  这处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自2017年海淀区政府启动棚改征收项目以来,先后经过了改建意愿征询、房屋征收项目确认和征收补偿方案制定及修改意见征集等多个合法程序。为确保整个拆迁项目决策程序公开公正,当地政府还公布每一项的落实进展情况,居民可以参与讨论、决策和监督。

  在民生工程中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法治政府建设正不断跨越“最后一公里”。从市政服务到住房改造,人民群众正在真切地感受到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获得感。

  (参与记者:谢昊、吉宁、袁秋岳)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关于党中央的这份未来法治中国建设路线图,法学大咖怎么看?
关于党中央的这份未来法治中国建设路线图,法学大咖怎么看?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最近,法治领域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对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这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也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门规划,背后有何深意?规划中有哪些亮点?今后应该在哪些领域发力?多位法学大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法治中国建设专门规划


  “由党中央直接制定并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说。

  胡建淼表示,规划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实践和成就,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中的转化和体现。“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总体目标,就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和部署,分步有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一系统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表示,规划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他认为,在现阶段,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规划体现问题导向、回应群众需求


  规划明确,聚焦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法治建设薄弱环节,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专家普遍认为,规划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体现了对群众需求的回应。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表示,规划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针对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合宪性审查工作、涉外法治工作、区域协调发展法律问题、失信惩戒与社会信用立法问题、暴力伤害医务人员问题等,均提出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法治化治理措施和相应的建设目标。

  此外,规划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治建设预期性指标体系。比如,要求“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于2022年上半年前编制完成并公布”“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2022年年底前实现诉讼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等。

  “这些目标体系如同‘指挥棒’,将引导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夯实法治中国建设基础,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付子堂说。

落实规划应该怎么做?


  时不我待。“十四五”期间,我们应该如何贯彻落实规划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

  “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初见成效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努力实现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胡建淼说。

  莫纪宏认为,要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比如,大力推行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以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海事等专门法院建设。

  此外,还要切实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莫纪宏建议,健全政治督察、综治督导、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等制度机制;加大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纠错力度,提升行政复议工作的效率;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工作机制,建立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对讯问合法性进行核查制度,完善司法人员惩戒制度等。

   (记者白阳)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胡春华调研畜禽种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并出席专家座谈会 打好种业翻身仗 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
胡春华调研畜禽种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并出席专家座谈会
打好种业翻身仗 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12日在京调研畜禽种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并出席专家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

  胡春华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调研国家肉牛遗传改良中心、全国种公牛联网实时监控中心,了解畜禽种业科研进展和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筹备情况,并出席专家座谈会认真听取畜禽种业领域专家意见建议。

  胡春华指出,畜禽良种既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要开展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收集,加快布局建设种质资源库和保种场,强化畜禽种质资源遗传材料保存和活体保护,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要大力推进畜禽种业科技自主创新,启动实施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选育一批优势特色品种,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大型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畜禽种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

 
预计营业性客运压力将减轻 倡导职工群众就地过节 11部门发布意见指导春运和疫情防控
预计营业性客运压力将减轻 倡导职工群众就地过节
11部门发布意见指导春运和疫情防控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1月12日,北京站防疫人员对候车室进行每4小时一次的防疫消杀。春运即将到来,北京火车站采取4小时一次定时消毒、候车室防疫巡查、进站口防疫疏导、测温进站等疫情防控措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安蓓)记者12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发布意见,要求统筹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疫情防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有序出行。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春运疫情防控的意见》指出,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切实强化底线思维,充分预估风险挑战。
 
  经会商研判,2021年春运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将显著低于常年,客流量存在较强不确定性。在需求缩减和运力提升双重作用下,预计营业性客运压力将减轻,高铁、民航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小客车出行偏好明显增加,恶劣天气、农村道路安全风险等需要高度关注。
 
  意见要求,健全协调有力的春运工作机制。各地区要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春运工作机制,并将卫生健康、教育、文化旅游部门纳入。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各类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春运期间要增加通风、消毒等措施频次,落实飞机、列车、长途客车、重点水域水路客运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实名购票、对号入座。加强乘客和一线职工个人防护。所有客运一线服务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督促要求旅客全程佩戴口罩。
 
  意见明确,要切实加强运力保障,着力优化运输衔接。积极引导错峰出行,倡导职工群众就地过节。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休假。工会组织要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息工开工时间,组织做好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春运信息服务产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及时预测发布热门目的地、交通枢纽客流量、道路拥堵等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安排出行。
 
  意见强调,把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做好道路疏堵保畅。要适应疫情防控要求,打造便捷出行环境,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智能化条件下的出行服务。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协调开行专车、专列,根据需要组织开行农民工返乡和回城“点对点”包车运输。
 
中国农科院粮食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获新进展
中国农科院粮食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获新进展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于文静)“十三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新品种培育等研究,品种培育取得一系列新进展。

  这是记者从中国农科院12日召开的“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介绍说,“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选育的作物重大新品种不断涌现,引领了我国主粮育种方向。优质小麦“中麦578”亩产达到了841.5公斤,高产抗病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年推广达800万亩,“中单808”连续多年成为西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中黄13”成为近30年来唯一推广面积超亿亩的大豆品种。

  同时,中国农科院选育出了中谷系列谷子、中绿系列绿豆、中红系列红小豆等杂粮新品种,其中“中谷2”米质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成为山东“龙山小米”、新疆“疏勒小米”等品牌小米的主开发品种。

  专家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但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粮食消费总量仍将刚性增长,随着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万建民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加强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围绕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专用,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我国所有森林草原都将拥有专属守护者 国家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谈如何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
我国所有森林草原都将拥有专属守护者
国家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谈如何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胡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这意味着我国所有的森林和草原都将拥有专属守护者。

  为什么要全面推行林长制?各地探索林长制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如何保障林长制落到实处?记者12日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

  构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意见提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关志鸥说,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将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他表示。

  在关志鸥看来,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行林长制,就是要严格实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落实生态空间管控边界,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筑牢自然生态安全根基。通过建立林长制,明确生态保护修复的区域空间、主体责任和目标任务,着力解决本区域和跨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问题。

  他说,随着林长制全域覆盖,将加强林草部门基层基础建设,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让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更有保障。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压实地方生态保护责任的关键举措。”关志鸥表示,这项举措强化了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将各级林长明确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责任由林草部门提升到党委政府、落实到党政领导,是林草管理责任制的突破和升级。

  此外,他认为,全面推行林长制,有利于聚集资源和力量推进林草事业发展,使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更有力度、更高质量。

  各地积极探索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2017年以来,安徽、江西在全国率先探索林长制改革,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其中,安徽、江西、山东、重庆等7个省市在全域推行试点,16个省份在部分地县开展试点。

  关志鸥说,一些已经推行林长制的地区,因地制宜推出“林区警长制”“林长+检察长”“民间林长”等系列新制度,形成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强大合力,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释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

  他表示,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都将作为林长制的重要考核指标,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任务。各地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科学确定林长责任区域,落实好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制。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乡镇林业(草原)工作站建设,用好生态护林员队伍,做到网格化全覆盖管理。

  “林长制是从基层的实践总结提升的,其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要。”关志鸥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把林草资源的保护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始终紧密结合起来。各地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科学确定林长制的分级设置、主要任务等,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实行分类考核,不搞“一刀切”。

全力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


  关志鸥说,全面推行林长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他表示,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制度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和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行林长制的主体责任。国家林草局将印发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指导推动各地建立林长会议、信息通报、工作督察考核等制度。各省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尽快出台或完善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办法,明确林长组织体系,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

  国家林草局将按照中央要求,制定督查考核办法,强化对省级总林长责任落实的监督考核,地方各级林长的考核结果要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关志鸥还说,各地要积极探索构建林草资源管护的长效机制,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建设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推行网格化、精细化资源管理。国家林草局将对各省林长制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协调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

 
河北黑龙江等地管控升级,开展核酸检测
河北黑龙江等地管控升级,开展核酸检测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12日0至10时,河北省新增2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日黑龙江省新增8例无症状感染者。此前据国家卫健委通报,1月11日0至24时,新增本土病例42例(河北40例,北京1例,黑龙江1例)。为尽快排查出阳性病例,阻断疫情扩散,河北、黑龙江、辽宁、山西等地的相关地区在做好流调、消杀等同时,升级管控措施,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河北省卫健委12日通报,11日0至24时,河北省新增40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2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另据河北省政府新闻办12日通报,12日0至10时,河北省新增2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日及12日均无新增死亡病例和疑似病例。

  为尽快排查出阳性病例,阻断疫情扩散,河北12日开始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开始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同时,对临近的定州市、辛集市,同步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石家庄市藁城区对发现病例最多的3个村和有病例的12个村,实行集中隔离,应隔尽隔。对临近的5个尚未发现病例的村,实行封闭管理,居家防控。邢台市全市涉及南宫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者,已经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廊坊市固安县11日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后,将确诊病例居住小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廊坊市及固安县已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针对新发现病例,廊坊市已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进行全面排查,全部进行集中隔离、核酸检测。

  此外,河北省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廊坊市全域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车辆非必要不外出。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封住大交通,管控小交通,坚决防止重点地区人员流动导致疫情向外传播扩散风险。

  继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之后,1月12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伊春市大箐山县均出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分别新增7例、1例。

  1月12日15时起,绥化市主城区所有进出城口全部封闭,各乡镇、村屯进出机动车通道只保留1条应急道路;关闭火车站候车大厅和进站通道,禁止旅客进站上车,出站人员携带三日内核酸检测报告,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后允许通行。绥化市公交车、长途客车、通乡通村客运车辆全部停运,出租车仅限城区内运营,车内人员实行物理隔离;绥化市各小区及乡镇所在地、自然屯实行封闭管理,非本小区和村屯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对于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小区(村屯),禁止人员出入。

  自1月11日发现两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来,山西省晋中市在做好流调、消杀等防控工作的同时,升级管控措施,并将于13日起对晋中市榆次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12日,当地卫健及疾控部门对2名无症状感染者所在的高村等重点区域的6981名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1月11日0至24时,北京市顺义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系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顺义区第一时间对新增确诊病例居住的北石槽镇北石槽村实施全面封闭管控,紧急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截至12日14时,全村1670人全部按照1:1进行核酸采样,目前已出结果1158人,全部为阴性。北石槽镇累计核酸采样9960人,目前已出结果8609人,全部为阴性。

  从1月11日起,沈阳市在铁西区、皇姑区、于洪区启动了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截至1月12日12时,上述3个地区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1293829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350082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据了解,大连市计划从1月中旬开始启动低风险地区高校学生寒假离校工作,组织学生错时错峰、安全有序、分期分批离校。

 
刷屏网络三张照片背后的泪目故事
刷屏网络三张照片背后的泪目故事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上图为1月6日,大连海洋大学师生顶风冒雪推车运送防疫物资;下图为当日,在风雪中运送物资的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在工作结束后合影。 新华社发
 
 
  上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刘莹辉白天在封闭管理小区居民楼下露天“办公”(2020年12月20日摄);下图为当天夜里,刘莹辉在同一地点继续工作。 新华社发
 
 
  上图为1月8日,在沈阳市永丰社区办事大厅,一位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大婶捐款的监控视频截图;下图为1月12日拍摄的大婶留下的包裹捐款的红纸。 新华社发
 
  数九寒冬,战疫正紧。一张张令人泪目的照片在网上刷屏,暖化了无数人的心。记者选取其中三张照片,找寻照片的主人公,讲述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照片一:风雪里的蹬车少年


  1月6日下午,一张大连海洋大学师生顶风冒雪推车运送防疫物资的照片刷屏网络,湿润了众多网友的眼眶。19岁的大二学生李宗余就是这组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

  “我就是那个蹬车少年。”在电话另一头,李宗余笑着跟记者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帮家里干活的时候学会了骑电动车。”

  “蹬车少年”上任始于2020年12月22日。为防控疫情,大连海洋大学封闭校园,17名平均年龄19岁的学生组成了青年抗疫突击队,承担起每日运送物资的任务。

  “那天雪太大了,蹬车可费劲了。”李宗余说,就是那天,突击队连推带拉分3次运送了整整28箱防疫物资,该送的一箱也没有落。

  李宗余在前面蹬,后面还有10多个人在推。带队老师王海鹏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雪真大,我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眼睛睁开了也看不清路。脚下还打滑,就是摸索着跟着感觉走。有人滑倒了,爬起来大家搀扶着继续向前走。”王海鹏回忆说。

  “回头看这张照片,我真幸运啊!推车的人可比骑车的累多了。”李宗余笑了笑,说,“这张照片会是我们一生的记忆。”

  这张照片火了,李宗余的父母也知道了。看到网友的集体点赞,爸爸妈妈感到欣慰和自豪,鼓励儿子坚持下去。

  有网友说,从照片上虽然看不到那一张张青春的脸,但他们的样子真的好帅。

  照片二:你孤单的背影是冬日最美“风景”


  日月轮转,一个孤单而坚强的背影“纹丝不动”。

  这是一张颇具“艺术感”的照片,在网上赢得了无数点赞。

  照片里身着防护服坐在封闭管理小区楼下的“白衣守护者”名叫刘莹辉,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

  2020年12月20日,作为志愿者的她到中风险地区的大连金普新区金润小区B区的抗疫一线,服务26号楼的85户居民。

  采购统计、传递信息、分发物资……每天早6时,刘莹辉准时“上岗”,工作繁杂而紧凑,手机不离手。社区为志愿者们准备了休息岗亭,但她觉得来回走不方便,索性就搬到居民楼下的草坪上露天“办公”。

  等到21时“下班”时,刘莹辉已经被冻透了。26号楼的居民在微信群里说要给她搭棚子、送暖垫……她赶紧回复说:“大家都打住啊……你们不下来,就是帮了我最大的忙……”

  面对记者的采访,刘莹辉淡淡地说:“每个志愿者都不容易,我没做什么特别的。”

  刘莹辉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非常心疼她,也申请成为志愿者,与妻子在同一小区上岗。“我们俩在一起,不冷。”刘莹辉笑着说。

  有网友说,有你在,我们好暖。

  照片三:扭头就走的大婶,你在哪?


  第三张照片,其实是一张监控视频截图。

  在沈阳市大东区万泉街道永丰社区,街坊邻居这两天见面都问同一个问题:找到了吗?

  大家要找的是一位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大婶。唯一的线索就是一张监控视频截图。

  1月8日,永丰社区办事大厅。一位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大婶来到社区工作人员面前,放下红纸包裹的两万元钱。

  “你们太辛苦了!我年纪大了帮不上什么忙,捐两万元钱……”三言两语,还没等工作人员回过神来,大婶就匆匆离开了。

  “等我们反应过来追出去时,已经找不到人了。”社区工作人员肖健说,她戴着口罩,看不清脸,监控视频上只有背影。

  大家展开红纸,看到了两万元钱,纸上写着:向抗疫战线上的医疗工作者和志愿者致敬!捐款人:一个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

  “我们谢谢她!也想找到她,把钱还给她。”永丰社区党委书记隋宏丽说,社区里许多人靠一个月两三千元的退休金生活。这笔钱攒起来不容易。

  为了找到这位扭头就走的大婶,社区公布了这张视频截图,希望能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寻找。

  许多网友也在寻找着。因为那张红纸装着的,是滚烫滚烫的心。

  (记者徐扬、王莹、郭翔、汪伟、李恒)

    新华社沈阳1月12日电

 
北京顺义一病例隐瞒活动轨迹,公安部门已立案侦查
北京顺义一病例隐瞒活动轨迹,公安部门已立案侦查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谢昊)在12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支现伟通报,针对9日公布的确诊病例存在隐瞒活动轨迹、密接人员、发病就诊等情况,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公安部门已开展立案侦查。

  支现伟介绍,顺义区严格实行村庄封闭式管理,强化落实村(社区)出入口查证、验码、测温、登记管理措施,严格要求村民凭属地组织的最近一次核酸普测阴性结果进出村(社区)。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及时补测,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加大村(社区)内出租房屋、“七小”门店等场所敲门摸排力度,做实出租房屋和租房人口的登记和管理,所有外来人员全部分类上账。

  同时,针对发现的小饭桌、小诊所、小药店等违规经营现象,加大监督执法检查与非法行为的清理整治力度,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底数、逐一上账、综合治理,遏制潜在风险隐患。

  支现伟表示,为进一步降低人员流动,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倡导在顺企业和在顺员工尽量采取灵活办公模式,实行弹性工时、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分批轮流到岗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要求顺义区全体党员带头留顺(留京)过节,带动身边亲友减少流动。

 
石家庄启动第二轮全员检测
石家庄启动第二轮全员检测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1月12日,在石家庄市裕华区九里庭院社区,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当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启动全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据介绍,本次全员检测根据检测量、人员分布及构成等合理设置采样点位,每个采样场所都要配备充足的专业采样人员、信息录入人员、秩序维护人员等,确保采样期间不扎堆、不排长队,衔接合理、有序高效。本次全员检测争取用两天时间完成。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河北南宫第二轮全员检测检出阳性6例,均为密接者
河北南宫第二轮全员检测检出阳性6例,均为密接者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石家庄1月12日电(记者李继伟、巩志宏)记者12日从河北省邢台市举行的第六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宫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362997人份,11日晚全部检测出结果,其中检出阳性样本6例,都是在集中隔离点上被检测出来的,全部为之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据悉,截至1月11日24时,南宫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例。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全部在邢台市定点医院集中诊治,患者病情平稳。

  除南宫市外,邢台市其他县(市、区)没有疫情。

 
哈尔滨发现1例确诊病例
哈尔滨发现1例确诊病例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12日电(记者强勇、唐铁富)记者从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12日哈尔滨市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为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返哈尔滨人员,由哈尔滨市香坊区及医疗机构对望奎县返哈尔滨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和核酸检测时发现,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确定。

  截至1月12日20:30,已追踪排查该病例在哈尔滨市的密切接触者34人;完成相关人员核酸采样75份,外环境采样73份,样本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对所有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其居住场所和主要活动场所均已进行终末消毒,并按要求落实封控管理措施。哈尔滨市将根据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结果,继续开展相关人员排查管控和扩大核酸检测工作。

 
贵州排查出河北到黔确诊病例密接者23人
贵州排查出河北到黔确诊病例密接者23人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新华社贵阳1月12日电(记者肖艳)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2日晚发布消息,河北省12日上午公布的11日新冠肺炎第35号确诊病例史某某活动轨迹与贵州有关联。

  根据贵州省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现已排查到史某某在贵州密切接触者23人,扩大搜索人员1028人,对其活动轨迹外环境采样115份,均已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并完成核酸采样,现有18人核酸检测结果已出,结果为阴性,其余核酸检测结果待出,并对史某某在贵州活动的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天津为加强疫情防控鼓励在津单位弹性休假
天津为加强疫情防控鼓励在津单位弹性休假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天津1月12日电(记者白佳丽、张建新)12日,记者从在天津召开的第15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津疫情防控举措进一步严格,党政机关干部要带头在津过节,鼓励在津单位推行弹性休假,有序组织高校师生、在津务工人员等错峰离返津。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顾清表示,在冬季疫情严峻形势下,天津将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和规模,倡导线上会议,一律取消集体团拜、联欢等活动。春节前后禁止举办群众性庆祝庆典、聚集性展销促销等活动。同时,要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乡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道刚介绍,天津市出租汽车不得搭载乘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在天津如果乘客发现出租车(含巡游车、网约车)驾驶员没有佩戴口罩可以投诉,如果乘客拒绝佩戴口罩驾驶员可拒载。

  针对天津周边地区疫情多集中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情况,天津提出要做到“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

 
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完成 1.68万亿元国资“充值”社保基金
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完成
1.68万亿元国资“充值”社保基金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申铖)记者12日从财政部了解到,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决策部署,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划转工作。财政部表示,中央层面划转工作的全面完成,为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央行:征信机构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
央行:征信机构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吴雨)为促进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我国征信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数字征信时代,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征信业务规则,导致征信边界不清,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不断出现。为提高征信业务活动的透明度,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人民银行起草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信用信息和征信业务做了明确规定。

  在采集信用信息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以及不同意采集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等事项。

  在规范信用信息使用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信息使用者使用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信息,应当用于合法、正当的目的,不得滥用。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信用信息安全和跨境流动进行了规定。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 进出境中欧班列增逾三成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 进出境中欧班列增逾三成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1月5日,满洲里站集装箱场正面吊进行班列集装箱搬运作业。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获悉,2020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3548列、324310标箱,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1%和37.6%。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在全球疫情下,中欧班列发挥安全高效等优势,为保障中欧及沿线国家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发 (果乃轮摄)
 
新规:化妆品无科学依据不得改变功效宣称
新规:化妆品无科学依据不得改变功效宣称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赵文君)市场监管总局12日发布《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的部门规章。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要求,配套规范了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管理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新原料安全监测制度,对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和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履行的安全监测义务进行了细化规定,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同时,还细化明确了新原料安全监测相关方责任。

  近年来,药监部门着力推进化妆品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相关要求,推动化妆品审批事项优化调整。2018年11月,国家药监局在总结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将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推广至全国。2019年5月,国家药监局实施特殊用途化妆品延续许可承诺制审批。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还调整了化妆品变更注册、备案更新规定。规范化妆品备案秩序,明确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改变产品名称,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不得随意改变功效宣称;但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同时明确,因原料来源改变等原因导致产品配方发生微小变化的情形,允许予以备案更新。此外,明确涉及安全性事项变化、生产工艺和功效宣称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应当进行变更注册;产品名称、配方等发生变化,实质上构成新产品的,应当重新申请注册。

 
信用卡透支利率全面“松绑”,将如何影响你我
信用卡透支利率全面“松绑”,将如何影响你我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吴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文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引起消费者关注。信用卡透支利率“松绑”将对你我生活有何影响?又将给信用卡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信用卡透支利率全面“松绑”


  央行近日发布通知称,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信用卡透支利率可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

  至此,不少常使用信用卡“买买买”的消费者才关注到,信用卡透支利率原来还有上下限。

  其实,相关改革早已开始。早年,各家银行信用卡的透支利率还都采用固定利率——日利率万分之五。2016年,央行发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这一区间相当于年化利率12.6%至18%。

  时隔4年,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全面“松绑”,是何考虑?

  “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的通知只有这短短一句话解释,但背后有深意。

  近年来,信用卡市场日益发展,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完善,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加之,当前新发放和存量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已经顺利完成,进一步推动信用卡市场的利率改革已是水到渠成。

优质客户或将获得更多优惠


  利率下限放开,信用卡的透支利率会大幅下降吗?

  业内人士指出,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后,银行需要根据资金成本、信贷资源、市场策略、风险偏好等进行合理定价,调整透支利率。

  “目前,不少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都采用的是上限,也就是万分之五,一些中小银行有优惠打折,但很少有用足下限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下限放开并不意味着透支利率会很快跌破原来的下限。但未来信用卡透支利率将更加差异化,透支频率和金额高、信用良好的客户,或将获得更优惠的透支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透支利率和分期费用不是一回事。

  “刚用信用卡分期购买了一台电脑,政策就调整了,我是不是亏了?”北京市民王女士心存疑问。

  对此,专家表示,此次调整的是信用卡透支利率,和分期手续费不同,不会对分期还款产生影响。

  此外,通知还规定,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一名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日利率万分之五看似不多,但折算成年化利率达18%,并不便宜。“按照监管要求,发卡机构要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有利于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持卡人应理性借贷消费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机构众多、发展迅猛,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持续发力,银行信用卡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环比增长1.29%。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8.59万亿元,环比增长3.80%。

  业内人士指出,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将有利于发卡机构自主决策,为持卡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中增强吸引力。

  不过,专家提醒,尽管发卡机构将发力拓展客群,针对部分优质客户推出优惠利率,但持卡人应充分分析自身还款能力,理性借贷消费。

 
初心始发地 创造新奇迹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勾勒“人民城市”新图景
初心始发地 创造新奇迹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勾勒“人民城市”新图景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上海1月12日电(记者姜微、季明、何欣荣)织密疫情防控网,既守住城门又守牢国门;经济运行逐季向好,预计2020年实现正增长;成功举办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回首2020年,上海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体现了经济中心的担当、彰显了超大城市的韧性。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上海如何创造新奇迹?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抓发展:谋定快动 增强“四力”


  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2021年上海如何抓好开局年、展现新气象?

  龚正: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谋定而动,更要迅速行动。我们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传递出上海“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信心决心。

  具体而言,抓开局工作,上海要持续增强“四个力”:

  向强化科技创新要动力。上海将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

  目前,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已形成基本框架,去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1%。下一步,上海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生物医药与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上海还积极推动机制创新。比如,上海集聚了期智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无事业经费,不与高校争名、不与企业争利,架起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

  向扩大国内需求要潜力。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将以“五五购物节”等重大活动引领消费持续复苏,大力发展线上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型消费,不断做强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免退税经济。

  向做优“五型经济”要实力。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是上海的长板、优势,上海将努力把长板拉得更长,优势做得更优。

  向深化改革开放要活力。上海将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谋布局:做强“节点”“链接” 优化空间格局


  记者:胸怀大局、服务全局,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如何布局?

  龚正:去年年底的上海市委全会提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要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做强“中心节点”,主要是赋能,上海要助力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做强“战略链接”,关键是能量交换,上海要实现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

  ——推动长三角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上海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抓住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做好对外、对内开放两篇大文章,推动长三角积极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优化市域空间格局。面向“十四五”,上海将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其中,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将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新城建设,某种程度上是“打到外线去、开辟新战场”。五大新城不是过去的卫星城、郊区新城,而是要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突破土地、人口瓶颈,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完善经济发展格局。比如在“五型经济”方面,上海将量身定制一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五型经济”集聚区。

  此外,上海还将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促转型:打造数字“底座” 激发“细胞”活力


  记者:上海市委全会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2021年如何破题?

  龚正:在最近的寒潮天气中,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迅速调整到“应战”状态。从路面结冰、水管爆裂,到居家养老、社会救助,“一网统管”24小时监测各类“体征”数据,默默守护城市温度。

  对上海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要通过打造城市数字“底座”,激发城市生命体每个“细胞”的活力。未来,上海将持续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建设“国际数字之都”。

  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当前,上海正在大力建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产业集群,推动要素重构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为此,2020年上海推出48个新基建重大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当年完成700亿元,今年将以更大力度推进。

  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建设面向人人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提升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等服务能力,推动博物馆、美术馆等智慧化升级——这样的数字生活“新图景”,已经来到很多上海市民身边。

  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智能技术无障碍服务,避免“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包容”。

  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立足高效办成一件事,日均办事近12万件。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立足高效处置一件事,在防汛防台、交通管理、公共卫生方面开发了多个应用场景——“两张网”建设,为上海城市治理“新范式”打下了基础。

  惠民生:宜居安居放在首位 最好资源留给人民


  记者:把“人民城市”建设推向纵深,2021年上海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

  龚正: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建设人民城市,上海把百姓的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新的一年,上海把惠民生与抓发展一道,作为“十四五”开局的先手棋。

  民生保障网更牢:2021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将再创新高,首次突破20万人。为此,上海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解决人才居住问题,全年形成租赁房供应5.3万套。

  生活烦心事更少:去年,上海在“老小旧远”基础上确定16项民生工程。今年上班第一天,又召开民心工程现场推进会,做出全面部署。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改善居住环境是绕不开的话题。去年上海完成旧改75万平方米,是计划目标55万平方米的1.36倍。今年计划再完成70万平方米,这样上海原定的“十四五”旧改任务,有望提前到本届政府任内完成。

  家门口服务更优:评判生活品质,群众最先想到的是家门口。浦东的“家门口”、徐汇的“邻里汇”、杨浦的“睦邻中心”——上海各区在家门口的“小空间”做好民生服务的“大文章”,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嵌入更多养老、托育、卫生等服务。希望通过点滴改善,让群众家门口有更足的烟火气、更浓的生活味、更强的幸福感。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上海将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化法袍染血之恸为守护公正司法之力   本报评论员易艳刚
  
  2021开年,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法官。1月1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一庭副庭长周春梅遭人杀害,年仅45岁。据公安部门通报,犯罪嫌疑人向某是周春梅的同乡,曾因某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周春梅帮忙打招呼,被周春梅拒绝,于是心生怨恨、行凶报复。刚正不阿的周春梅法官,为她所守护的公正司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们坚信,用极端手段让周春梅鲜血染红法袍的犯罪嫌疑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周春梅法官的血不会白流,她的离去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法治中国对司法领域的各种勾兑一定会零容忍,而像向某这样企图以“潜规则”图谋枉法的人,更加成为遭公众唾弃的“过街老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中央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恪守公正司法、决不徇私枉法的优秀法官越来越多。
  周春梅法官,无疑是优秀法官的代表。守护公平正义的优秀法官,让公众对建设法治中国越来越有信心。从互联网上网民对周春梅法袍染血的痛心,对犯罪凶手的痛恨,人心向背中,让我们更加对周春梅法官充满敬意,相信越来越多的法官将以周春梅为荣,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周春梅法官不幸遇害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网5年前的一篇人物报道在网络热传,很多人首次知道周春梅的故事:农村出身,靠努力与拼搏苦研法学,成为“年度办案能手”,所办案件经评查全部为优秀,且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闹访、无一因过错被发回或改判……
  她的表现有多优秀,人们对她的离去就有多痛!
  对这起悲剧,人们痛惜、愤怒,也引发关于法官执业环境的讨论。为了让法官们心无旁骛地守护公平正义,一方面要让法官们在道义、情感上有支撑,知道人民群众是他们的后盾,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充分评估法官群体的执业环境和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打消他们“随时可能被打击报复”的担忧。
  “信守程序,明辨是非;善用法理、温情司法;准确衡平、中立公正;疏导调解、案结事了。”周春梅法官曾用32个字阐释自己的工作理念。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相信,一个优秀法官的离去,将激励更多法官见贤思齐,坚守职业良知,守护公正司法。
乡村“托老所”   石广田

  某日去乡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招牌,吸引了我的目光。从字面理解,我猜它应该类似于照顾小孩子的“托儿所”吧。
  走进照料中心,几十位老年人分成几拨儿,都在做自己的事情:看电视、下象棋、玩扑克、打麻将、读书、聊天……墙上贴着一张粉红色的打印菜单,从周一到周日的早中晚餐,写得明明白白。
  大门左手边,还有一间医务室,放着听诊器、血压计等器械和几样药品。看见我走近医务室,一位老先生从下象棋的人群里走过来,跟我打招呼。
  攀谈中我才知道,老先生今年70多岁了,以前是村医。他把村医的工作传给了儿子,现在专门给这里的老年人宣讲保健知识,偶尔还帮他们量血压、看些小病。
  老先生很兴奋,自豪地对我说:“我们这个照料中心是全县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你别看现在只有几十位老人,那是还没有到齐。到了饭点儿,人就齐了,有二百来人呢……”
  照料中心目前还是试运营,场地和设备由镇里提供,资金主要是由一些“乡贤”捐赠,老年人吃饭不要钱。为了让中心能长期良性运营下去,镇政府准备补贴一部分,也象征性地让老年人拿一点儿,也就出个“121”——早、晚饭各一块钱,午饭两块钱,每月一个人大概一百多块钱。
  几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醒目,他们正忙着给老人们端茶倒水。据说,到中心志愿服务是有积分的,积分可以到村里的超市换购商品,年底评选“文明家庭”也算数,给中心捐款捐物也算积分。小刘说,这家中心人比较多,据说其他村子一二十人的小中心,光捐的米面油都吃不完,根本不用买。
  走出照料中心,想起十多年前母亲的经历,不免有几分心酸。那时,我父亲已去世,我搬到了县城居住,母亲把孙女看大后非要回到村里一个人住。她经常做一次饭吃三顿,每天都在吃剩饭,劝她也不听。我很难过,一个人会有什么想吃的呢?就算做了也吃不完,连着吃几顿,再好吃的饭也厌烦。
  如今,村子里像母亲这样的老人还不少:儿女外出打工,孙子孙女送到了寄宿学校,他们一个人每天吃饭都是在应付自己。一些村子建立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好解决他们的困难——吃上可口的饭菜,身体健康才有更好的保证,日子才有烟火气,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严查奥数杯赛“重出江湖”背后的利益链   本报评论员张建

  近日,有媒体调查北京小升初乱象时发现,一度销声匿迹的奥数杯赛改头换面后“重出江湖”,竞赛变“研学”,答题成“闯关”。一些家庭不惜重金参与其中,一些学生靠着这些杯赛获得的证书如愿进入重点中学。多重禁令之下,为何背后还有如此利益链条?是时候查一查了!
  近年来,国家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严肃整治小升初各种乱象,明确要求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禁令之下,在国家多次重申“免试就近入学”的背景下,由于利益链条没有彻底斩断,一些竞赛或考试还是屡禁不绝,不敢明着办,那就暗着来。这种乱象既让家长焦虑,又加重了学生负担,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实际上,利益链条就摆在那里,有关方面只要深挖就一定能挖出来。比如,相关中学和培训机构或竞赛组织机构相互勾结。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奥数培训机构多与知名中学有或明或暗的合作关系,但并不一定通过一次考试选拔学生,而是给中学提供一份名单,长期合作的中学一般会照单全收。
  不过,名单里并不都是“数学天才”,一些肯出高价买通培训机构的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塞”进名单。
  一些竞赛之所以可以换个“马甲”举办,或改为更为隐蔽的手段举办,就因为与一些知名中学之间的利益链条没有斩断。一些知名中学还依靠这些竞赛主办方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一些家长还依靠这种渠道让孩子顺利进入名校。
  地下利益链如果不能彻底铲除,“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就存在漏洞,各种竞赛就会屡禁不止。
  在优质资源紧缺的当下,有关部门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和调整,减少学生家长的择校冲动;另一方面,要加快斩断升学暗箱操作的利益链条。
  “阳光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防腐剂”,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学生学籍系统与公安户政系统联网,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对群众择校冲动强烈、学区热度居高不下的知名中小学进行重点监管,对知名中小学招生、学生学籍和户籍信息及动态信息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新的一年,中小学招生大幕又将拉开,有关部门应引入第三方机制,对在校中小学生学籍和户籍进行一次彻底摸排,对不符合“免试就近入学”的学生进行重新安置,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将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招生在阳光下进行,彻底打消家长靠竞赛让孩子上名校的念头,才能最大限度地让百姓真正感受到教育公平,让中小学生快乐成长。
山寨“协和医院”为何越打越多?   本报评论员刘芳洲

  记者调查发现,多地打着“协和”“同济”“华西”等知名医院招牌的“山寨医院”经媒体曝光后,依然屡禁不止并有增长趋势。这些医院不仅“傍名牌”、假冒名医,还存在骗钱骗保、无资质行医、大肆销售相关产品等行为,对患者财产安全及身心健康存在威胁,亟待监管整治。
  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医院名称管理,明确对于申请登记含有协和、同仁、华山、湘雅等知名医院相关字词的,无相关授权的一律不予登记。
  有媒体曾统计,在该通知下发前一个月,“天眼查”数据显示名称中包含“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华西医院”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122家、926家、828家。而记者在近日重新在“天眼查”查询上述三家医院名称时,这组数据不降反增,分别变成了2130家、1199家和993家。
  多部门联合整治之下,“山寨医院”数量为何不降反增?这其中既有历史遗留之难,也有现实未解之困。北京协和医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过去医院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弱,以致“协和”二字被私人抢先注册;而申请注册“北京协和”四字,又被审批部门以商标中不得带有地名驳回;再申请注册“协和医院”时,审批部门要求必须与“武汉协和医院”与“福建协和医院”达成共识并一同申请注册,实际很难操作。
  现实中,针对“山寨医院”的监管权限不够清晰明朗,准入门槛低、违法违规成本低,也是造成“山寨医院”泛滥的主要原因。由于“山寨医院”属于民办非企业,其登记、名称核准等手续办理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卫健委等部门均有交叉,监管权限较为模糊。若有正牌医院维权起诉且胜诉,“山寨医院”需赔偿的金额标准很低,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然而,“重金医治轻症疾病却落下后遗症的新闻”却屡屡发生,这些事件或教训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山寨医院”顽疾,该从根本上治治了!
  患者要擦亮眼睛,遇到可疑的“山寨医院”,及时监督举报。对于打着“名牌”“名医”的医疗机构,一定要多加防范,如发现非法或违规行医,及时向相关责任部门举报。
  知名医院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畅通信息渠道,形成行业保护合力。“被山寨”的医院不能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再去维权,而是要加强信息监测,对冒用商标的行为及时报警,同时利用网络多方式加强宣传科普,让普通患者更快更好地识别品牌医院与就医渠道。
  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主体,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山寨医院”的监管,不能再是“九龙治水”,而需明确牵头部门,健全问责机制,同时要加强“山寨”乱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治理存量、杜绝增量,让投机行为无法继续,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健康。
基层“年底综合征”得治   白佳丽 

  年关将至,记者调研时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为迎接年底的各项考核、检查,犯上了“年底综合征”。其表现五花八门:疫情影响没留痕?补;多年前的工作没档案?造;缺材料影响年底考核?填;有钱还能没地花?培训!这些表现最终落在基层干部身上,就是疲于应对各种杂事,连续加班、开会、写材料。
  “基层年底综合征”,归根结底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分不开,折射出基层治理困局。本应落在实处,处处为民的工作,却变成了听汇报、看数据、填报表、突击培训。基层干部本就事多人少,疲于应对就容易导致弄虚作假。有的上级更是明知基层造假,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数据好看就完事。此外,年终考核突击造假,也反映出了平时考核、事中考查、跟踪检查的不到位。
  破解基层治理困局,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要从加大减负力度和完善基层考核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减负要进一步加码,明确基层工作的责任边界,避免上级交办的任务超出基层工作范围、脱离基层职责权限,真正减轻一线基层干部负担,使其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来服务百姓;另一方面,对于基层的考核应该遵从“简便易行管用”原则,让考核人员多下功夫,而不是让基层干部多费事,表格不要反复填,格式不要反复改,避免考核给基层带来过多额外的工作负担。当然,一些上级部门更不能大搞“一刀切”,而是应该下功夫、花心思,真正提高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从源头减负,让技术帮忙。
讨薪出现新群体清欠面对新情况   本报评论员
陆华东

  11日,江苏泰州一外卖员以极端方式讨薪,相关视频在网络热传。令人唏嘘的是,该外卖员被附近群众救下后,拒绝前往医院治疗,“我连命都不要了,无所谓,我要我的血汗钱。”
  我们同情该外卖员的遭遇,但绝不认同这种极端的维权方式。不过,这个案例也提醒有关部门,尽管讨薪维权是一个老话题,但也有一些新情况值得重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讨薪群体似乎以建筑行业的劳动者为主。以前有不少农民工为顺利拿到劳动报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工资保证金等制度日益完善,传统行业劳动者讨薪问题有所缓解。
  但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外卖员、快递员等新职业不断涌现,迅速吸纳了大量就业者。与这些群体有关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此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新职业群体的雇佣关系、工资计算及支付模式等不同以往,加之一些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制度保障可能也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劳动者遭遇欠薪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清欠出现新难点,亟待治理产生新模式。相关部门在继续关注、解决传统行业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新职业群体遇到的欠薪难题,创新清欠模式,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劳有所得。
审慎办好“第一案”才是最好的“亮典”   本报评论员张典标

  最近,关于民法典“第一案”的新闻接连刷屏。在众多相关讨论中,一位此前参与过民法典编纂的专家,在朋友圈的点评引起记者的注意。
  针对某地的民法典“第一案”,这位专家认为,法官分析案件时对民法典法条的引用不正确。他提醒“民法典不可以滥用,以免贻笑大方”。
  在各地纷纷亮出民法典“第一案”的热闹中,这位专家的点评,可以视为及时、委婉、善意的提醒和期待。他是在提醒并期待各地法院办理案件时,准确理解和应用民法典,为民法典实施开一个好头。
  “第一案”关注度更高,各地争审民法典“第一案”不难理解。从各地宣判的首批适用民法典案来看,民法典适用范围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围观民法典“第一案”也是宣传和学习民法典的生动普法课。
  但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刚刚施行,还可能存在部分法官理解不到位、相关司法解释未出台、法律适用不统一、裁判不统一等情况。这对各地法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各地法院严格遵循法治精神,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运用民法典,察微析疑,审慎办案,推动民法典实施迈好走稳第一步。唯有如此,才称得上是最好的“亮典”方式和“普法课”,而非是争时间上的“第一”。
直播诈骗
直播诈骗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新华社南京1月11日电(记者朱国亮)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公安局近日破获一起特大网络直播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5名,涉案资金超1亿元。
 
  据介绍,这些诈骗犯罪嫌疑人藏身于河南、广东两地,主要借助一个名为“知了”的视频直播平台,构建多个“直播公会”实施诈骗。诈骗团伙成员一般冒充女性,在网上社交平台搭讪男性,然后加微信交友,再依据诈骗“话术”,一步步诱骗被害人到“知了”直播平台充值成为会员,并购买礼品打赏主播。
 
 
“拍料”集装箱   农民工取暖棚
“热度”还差了几度

  1月11日,贵州省贵阳市迎来降雪天气。在云岩区大营路街道办境内,为关爱打零工的农民工,相关部门搭建了取暖棚,并配备了插线板、电暖炉,但记者在两处取暖点看到,农民工仍在用捡来的木材烧火,焚烧后的痕迹明显。
  在一处取暖点,虽然横幅上写着“严厉谴责并抵制聚众烤火取暖,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但棚子里依然冒着火光。
  多位农民工说,路边烧火取暖是不得已,小电炉根本不暖和,也不够数十人用。对于到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等场所取暖的建议,他们表示会影响揽活,不愿前往。
住宅变公寓
这个小区孩子没学上了

  2016年至2018年,爆料者分不同时期购买了由山东省临沂市汇源开发总公司(属后园居委集体)开发的位于滨河大道与育才路交汇的后园馨园E区。购买时,开发商宣传称“五证齐全”“学区房”,网上公示信息查询均显示住房属性为“住宅”。
  2019年6月,爆料者子女中有了适龄儿童,但入学时却遭到了学校拒绝,原因是其所居住的小区为公寓性质,并非学区房。这时大家才知道购买的后园馨园E区已不知何时由70年的住宅变为了40年的酒店式公寓。但爆料者拿出购房时的广告宣传材料、购房合同以及住建部门不动产预告登记信息,均显示为“住宅”。该小区业主们希望有关部门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恢复房屋住宅属性。
“便民疏导点”
反而很添堵

  广东省佛山禅城区普君新城的“普君便民疏导点”占用部分人行道经营,导致行人需要走机动车道绕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爆料者认为,在周围已经有足够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农贸市场的情况下,该便民点的存在不仅没有便民,反而还影响市容市貌。
  此外,据爆料者反映,“普君便民疏导点”及其中商户都没有悬挂营业执照,并且商户在工作过程中都不戴口罩,增加病毒传染的风险。
这条“烂煤渣”上学路
让孩子一路“吃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二十九中及附小围墙边有一条小路,是附近几个小区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烂煤渣路。
  每天上下学高峰期,家长骑电动车带孩子经过这条路,都会扬起很多灰尘,极大地影响广大学生和过往行人的身体健康。此前也有居民向12345反映过,但一直都没得到解决。
自来水取水口垃圾成堆
  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自来水取水口垃圾成堆,100米范围内有工业排污口直排。
为了襁褓中的婴儿
请来管一管我们的供暖

  爆料者家住吉林省长春市恒大城,热力公司为嘉润热力。入冬以来室温一直维持在17至18℃,天气骤冷,经热力公司人员上门测温,次卧低至12.9℃,温度最高的客厅也只有17℃,窗户上全是冰霜。
  在全天开着电暖气、空调等设备的情况下,爆料者家中6个月大的孩子白天穿着小棉袄仍然小手冰凉。因卧室温度太低,爆料者家人晚上只能在客厅睡,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爆料者称,自己曾多次联系热力公司,热力公司只派来一名维修工,走过场般检查下管道便催着自己签字,声称没问题,只是因为楼层太高。    整理:本报记者郑明鸿
交通违法、占用车位、“飞线”充电…… 整治老年代步车乱象,北京出手了!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鲁畅)日前,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曝光了一组老年代步车在北京违法上路的视频和照片,引发网友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老年代步车乱象已长期存在,影响交通秩序、带来安全风险、群众反映强烈。目前,北京市相关部门已开展针对老年代步车的专项执法行动,从销售端、运输端进行打击查处,严控增量。
谁在开?
部分老年代步车已不是简单“代步”

  记者日前在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区的多条主干道和社区走访发现,老年代步车交通违法、占用车位、“飞线”充电等乱象长期存在,引发了部分市民和交通参与者的不满。
  在西城区太平街,短短几十秒内,记者就记录了多辆老年代步车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有的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有的在自行车道上逆行,有的占用机动车的停车位;在陶然亭公园北门附近,不少老年代步车无视禁停标志,即便是紧靠着公交车站的地方,也有数辆车停放。
  记者了解到,老年代步车未在工信部备案,属于非法电动三、四轮车范畴内。目前,北京市的老年代步车总量中绝大部分为私人使用,一些老年代步车已经超出了“代步”范围。有市民反映,时常看到车里挤着三四个人,驾驶者还都是年轻人或中年人。在一些偏远的地铁站,老年代步车被用来“趴活”赚钱。
  老年代步车被驾驶者当作机动车上路,却不受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也不需要驾驶证、上牌、年检、限号。一位车主告诉记者,他驾驶的老年代步车仅三个月的行驶里程就达到了4000公里,车辆使用方便,只要不开到主路上,就能躲避检查。
  老年代步车也是物业管理的头疼问题。一小区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小区每月停车费为400元,但是对老年代步车没法进行收费,有的车辆“见缝插针”停在电动自行车区域或是绿化带中,有的直接停在机动车车位中。“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在老年代步车的风挡上贴个告示,没有什么强制的方式。”这位负责人说。
啥危害?
安全带不安全 用电也存风险

  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四轮老年代步车价格普遍在2万元到4万元之间,车辆外形与小型两厢轿车相仿,还可以加装空调等设施。
  记者暗访一家电动车专卖店,其店门前刚好停放着一辆四轮老年代步车。销售人员坦言,老年代步车不合规,所以没有摆放在店内展厅中。记者看到,这款老年代步车为四门两厢车,大小和内饰与机动车几乎无异,但前排没有安全带,竟需要和后排共用。
  据介绍,这家专卖店的老年代步车在浙江生产,蓄电池电压72伏,最高时速达60公里。相比电动自行车的“国标”(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伏、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要求,老年代步车的电池电压和最高时速都高出不少。
  因此,老年代步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早在2016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曾发布消费警示,并对三款老年代步车进行安全性碰撞试验。
  结果显示,一辆代步车内模拟驾乘人员的假人头部受伤严重,前座发生位移,导致胸部受伤;一辆代步车前置电池盒电动机结构入侵乘员舱,假人头部撞击方向盘;一辆代步车不仅没有配备安全带,碰撞过程中座椅也与车身脱离,假人直接撞击方向盘和风挡,而且前排内饰破裂产生大量碎片,可能导致实际驾乘人员大量失血。
  除此之外,不少居民对老年代步车的用电风险也有担忧。家住丰台区的居民刘女士反映,小区内的老年代步车车主从十几层家中接出很长的电线给车充电。代步车有时停在一楼窗户旁,有时停在机动车车位中。“一旦发生电气线路故障,很容易引发火灾。”刘女士说。
怎么管?
开展专项整治 严控增量

  长期以来,老年代步车的无序增长给末端执法带来困难。记者了解到,一些违规销售老年代步车的商家会将车辆停放在路边,造成一种车辆“无人认领”的状态,一些商家以拼装形式售卖老年代步车,以躲避市场监管部门执法;而在路面上,一些老年代步车驾驶人员对交管部门极不配合,影响了执法效果。
  记者获悉,对此,北京市相关部门自去年12月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打击生产、销售未经国家许可的电动三、四轮车违法行为;公安部门加大环京公安检查站和入京乡村卡口盘查检查力度,重点拦截盘查载有非法电动三、四轮车辆及电池等配件的运输车辆,阻断非法车辆进京渠道。
  截至1月9日,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查处违法销售行为6起,扣押非法电动三、四轮车160辆,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与此同时,要求相关电商平台采取措施,不得向北京市销售非法机动车辆。
  北京警方会同交通、城管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综合整治,通过动态布控、高峰时段卡控等措施,对非法运营、违法上路、扰乱秩序行为同时取证,并采取高限处罚,共查处非法运营载客扰序人员160人,查扣移交各类车辆94辆。同时,针对查获的违规车辆,警方对未在工信部备案且符合立案标准的迅速开展侦查打击。
  据悉,为进一步阻断非法车辆进京渠道,北京警方加大54个公安检查站、109个乡村卡口盘查检查力度,截至1月9日,已拦截非法运输车辆112辆,查获非法电动三、四轮车1165辆,并全部移交市场监管部门查处。
长春:“冷无可忍”的居民家现在咋样了   新华社长春1月12日电(记者司晓帅、李典)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10日报道“长春市朝阳区中东红街小区部分住户室温仅12℃,多次投诉无果”后,长春市立即成立工作组连夜入户查找问题。11日又集合多家供热企业技术人员商讨解决办法。长春市供热主管部门承诺,48小时内让该小区居民家中温度升上去,5天内完成小区供热管网整改工作。
  “我们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责成长春市供热办、朝阳区住建局到居民家中实地测温,查找不热原因。”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任晓强告诉记者,检测结果显示,供热企业最初输送的热源温度足够,是小区供热管网内部调给循环出现了问题,导致部分居民家室温过低。
  在居民谢女士家,供热企业工作人员分别使用热成像仪、空气测温仪和点温枪对地热管道铺设情况,顶棚、地面的温度进行多点检测。“我们测了三户,其中谢女士家室温不达标,为16.7℃。另外两户也才刚达标,但温度都不高。”任晓强说。
  《长春市城市供暖管理条例》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前两个供暖期的供热设施管理和维修由地产商负责,供热企业只能输送热源,无权干预小区管网的调试调配。不过,对于此次中东红街小区出现的供热问题,当地供热主管部门将“打破常规,特事特办”。
  “之前确实是地产商自行管理,但现在我们要求供热企业介入接管热源调控,由地产商和物业配合。”任晓强表示,室温调整要在48小时内见成效,管网整改5天内结束,要让居民尽快住上有“热乎气儿”的房子。
  11日下午,长春市供热主管部门、供热企业以及地产商代表一同讨论了整改方案。随后,在地产商的配合下,供热企业开始对楼内供热管网进行改造调整。“此次调整,我们主要是将进端过热区域的热量向此前不热区域调配,让热源有效循环起来。”长春区域暖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于文吉说。
  此前遭到小区居民多次吐槽的物业方也明确表示,全力配合供热企业做好管网调配工作。“把应该做到但没做到的工作做好,让居民家中尽快热起来。”融远物业公司经理钟立文说。
  该小区供热管网整改结束后成效如何,新华社记者将持续关注。
可以很“拼”,但不能很“多”   先是员工猝死,再是有员工跳楼自杀,后又有员工因发布言论后被调查,最终因违反员工手册被“辞退”,近日,新经济平台拼多多数次陷入舆论漩涡。如何看待奋斗拼搏与“狼性”加班、员工权利与企业发展,更是引发多方讨论。
  根据不完全统计,三起事件发生后,拼多多已经数次对外发布回应。可惜的是,多次回应中,未见深刻反思是否存在让劳动者超时工作的制度安排,是否有背离奋斗精神的畸形价值观。
  这并非个案。近年来,多家互联网公司在飞奔壮大的道路上,让畸形加班、“996”工作制从幕后走到台前,在行业内多次发出“大小周是硬核奋斗”“996是福报”等言论,并假借“奋斗”之名变得合理化。这是对奋斗本意的误读,也是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侵害,更是部分企业为了逐利而压缩用人成本的“遮羞布”。
  另一方面,“996.ICU”“福报”“内卷”“社畜”“打工人”等词汇的流行更反映出,员工个人在与平台对话、与现实赛跑时的无能为力,只能自嘲解围。
  我们承认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是加班加出来的;但勤劳不应当是过劳,拼搏更非拼命。争议“996”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更不能用一句“你不996,自然有人替你996”来搪塞。
  一些互联网平台该反思的,绝不是哪个员工发布了错误的言论,而应反思更深层次的问题:劳动者的个人权益究竟该如何保障?企业发展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激励措施?
  加班就是加班,不是文化,更不能和崇尚奋斗画上等号。即使是按照劳动法的最上限来计算,“996”也已经触碰了法律的红线。目前,上海市长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第一时间介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拼多多的用人合同、用工时间等劳动用工情况展开检查。期待此次的舆论关注,能让劳动法长出“牙齿”,依法对相关事件给予调查、给出公正结论。
  资本不能搞“奋斗者”等同于“加班人”、不加班就是不思进取的“道德绑架”。随着互联网行业从野蛮生长逐渐转向注重发展品质,企业制度设计和激励措施,不仅要依法合规,更要文明高效,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共同进退的各种保障制度,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周琳、王默玲)
隐秘而又公开的“痛” 互联网平台畸形加班文化调查
996:隐秘而又公开的“痛”
互联网平台畸形加班文化调查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周琳、王默玲
 

 
  “996”,一个频频出现在社交网络吐槽中,却几乎从未出现在公司“明文制度”里的词汇。
 
  连日来,因拼多多接连出现员工猝死、跳楼、被辞退等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声讨与关注。
 
  12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联系到该被辞退员工,回顾事件始末。而“996”这一既层层加码被公开执行,同时又讳莫如深的敏感词汇背后,所反映的畸形加班文化值得深思。
 
认同言论过激但不后悔发视频


 
  2020年12月29日,一位20出头的女员工意外离世;2021年1月9日,通报一例员工在长沙家中跳楼自杀……一系列事件,让拼多多“畸形加班”和“996”工作机制再次被推向台前。
 
  事件一再发酵。2021年1月10日,花名“王太虚”的拼多多员工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因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护车我被拼多多开除了》。
 
  11日,拼多多向记者回应表示,公司查询到其既往匿名发帖内容充斥不良“极端言论”,诸如:“想要××死”“把××的骨灰扬了”等。人力资源部研判该员工以上言论严重违反员工手册,且其极端情绪有可能会对其他同事造成不可知威胁,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回应还称,在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后,该员工及其周边人继续在网上发布不实言论,包括公司HR通过翻看其手机获悉其在某匿名社区发帖,以及公司HR威胁毁坏其档案,公司有300小时工时的“本分计算器”等,上述均为谣言。
 
  “我承认自己言论有些过激,但不后悔把视频发到了网上。”12日,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时,王太虚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其他同事的记录,整月这位同事都保持着周日、周一到周五每周六天,早十时前后到晚十时左右的打卡。
 
  “加入拼多多一年半以来,我几乎一直处于早上11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状态,每月工时在300小时左右,这也是组内不少同事的现状。如果工时不达要求,会被主管谈话。但这些都不会‘白纸黑字’进行明文规定,而是一种隐性制度,很难举证。”
 
  目前,王太虚已经在咨询劳动仲裁等相关事宜。“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有愤怒、无奈、惋惜。愤怒在于公司的加班制度正不断突破底线;无奈是由于加班文化带来的薪资确实稍微高一点,大家也由于自己的个人规划和生活压力必须留下来;惋惜的是还有数千个‘我’留在这个制度里。”王太虚说。
 
隐性超时加班成“标配”却难举证


 
  对“996”等机制的声讨并非个案,因畸形加班文化而引发争议的事件近年来频繁出现:有称“996是一种福报”;有在公司年会上公然表示,“未来执行996工作制,甚至举例称工作家庭平衡不好可以离婚”;有企业宣布全员开启“隔周双休”的大小周模式。
 
  在社交平台上,更是不乏一边加班一边吐槽“996”的众多年轻人。
 
  “互联网大厂们从来不会明说加班,但免费班车、免费餐券、免费打车的‘福利’一步步‘套路’着员工‘自主自愿’地加班。”一位互联网企业员工小张介绍道,“晚走两小时就能坐上免费班车,再多加班一小时还能拿张第二天的免费餐券,再忍个一小时就能报销打车费。于是,几乎没有人是不加班的,甚至看起来,我们很‘乐意’加班。”小张表示,几乎没有看见过自己组里有人按时下班过,“按时走反而感觉像是翘班。”
 
  举证难、认证难是目前超时加班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监管执法单位的角度看,往往容易陷入只有劳动者举报,才能被动监管的局面;而为了保住工作,愿意站出来和公司对抗,且有足够对抗能力的劳动者却极为少数。
 
  “按照劳动法的最上限工作时间来看,‘996’工作制度显然超时,甚至超过的时长相当惊人。”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李乐元认为,不论加班长短,用人单位都是必须要和劳动者协商后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这个“协商”在实践中,往往容易流于表面甚至“缺席”。“从我入职一年半来看,我没有接触过公司的工会组织。”王太虚说。
 
  制度的缺失也让“过劳死”难以认定。2003年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了七种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但并不包括“过劳死”。“严格意义上说,‘过劳死’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按照现行条例,有可能可以将‘过劳死’认定为工伤的情况是,在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突发疾病且48小时内抢救无效的情形。”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江锴说,认定标准相对比较严格。
 
告别“超时加班光荣论”


 
  专家认为,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有更强的证据意识和保全意识。
 
  记者查询发现,在2018年的一个判例中,就曾出现过员工连续一个半月超时加班后猝死、家属将企业告上法庭的案例。案例显示,一是工作时间以及延长的工作时间如果均超过法律规定上限,公司所提“自愿加班”“已支付加班费”的理由都不能作为其违法延长劳动时间的合理事由;二是即便无法证明加班与其死亡结果存在必然直接因果,无法认定为工伤,公司对该员工死亡造成的损失也需承担赔偿责任。
 
  在休假文化大不过加班文化的当下,难以指望企业靠道德自觉来解决超时加班的困局。早在多年前,就有专家呼吁:要遏制过度加班现象,在企业层面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制,在行业层面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在立法层面明确界定“过劳死”标准,在政府层面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鉴于“过劳死”认定为工伤难度较大,不少专家也建议适当扩大职业病目录的范围,“把一些普遍由于工作压力引起但却不在原有目录范围内的疾病纳入进来。”江锴表示,既要用法律标准的完善让企业认识到,畸形的“超时加班”并不光荣甚至需要付出代价,也要让诸如行业协会、企业工会这样的组织力量发挥出作用,守护劳动者的权益。
 
  李乐元说,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之下,很多劳动者是被无奈地裹挟在其中,精密计算带来极高效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背后的安全问题。“行业惯性不一定就有合理性,只有关照好每一个劳动者,我们的社会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年终考核近百项,还要花钱制“专题片” 基层一些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年终考核近百项,还要花钱制“专题片”
基层一些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漫画/曹一
 
  本报记者何晨阳、马丽娟
 

 
  “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观看学校制作的专题片”……这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期调研时,西部地区一位中学校长展示的上级部门明确的年终考核清单。
 
  “一到年末就头疼!”面对清单,这位校长坦言:学校即将迎来上级教育部门年终考核,一看考核清单,足足近百项。临近期末,本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教师们,又开始忙着写材料准备迎检,大量精力被耗费在写材料上。
 
  记者查看这份考核清单发现,一些考核指标非常细致,如“旷会一次扣0.04分,迟到一次扣0.01分”“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有的考核要求准备工作过程性材料,如控辍保学要求“劝返记录详实”,记者看到该校教师在学生档案里详细记录了家访几次、通电话几次、各方态度,还有家访现场拍照等。
 
  有受访教师私下告诉记者,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为还原一些担负的其他工作过程,势必要事事处处留痕,不留痕,怕年终考核吃亏,这占用了不少精力。
 
  最让这位校长郁闷的是:除了查看文字档案资料,当地教育部门新增的考核方式,明确要求观看学校制作的5到10分钟专题片,了解一年来学校的工作情况,掌握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应用水平。
 
  “做一个5分钟的专题片至少得1万多元,学校哪有这个钱?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我想不明白,这和‘互联网+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位校长说。
 
  年终考核,是总结工作、评先定优的重要一环。岁末年初,不少单位的年终考核陆续拉开,这种总结与评比,其初衷是评先定优、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树立正确业绩导向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示。
 
  但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地方类似“制作专题片”等考核内容看似是融媒体时代的一种创新,实则有些“奇葩”。从这位校长的不解中不难发现,对以教书育人为主业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种“创新”无异于变相“加码”。
 
  这种令人费解的奇葩考核,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亟需引起高度警惕。
 
  类似的奇葩考核并非孤例。记者在一次调研中发现,有学校为证明给无法劝返的辍学学生通过微信送网课,专门打印多张微信聊天截图,装订整齐放在学生档案袋里。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上课,负责的教师则表示“不好说”,但材料必须要有。
 
  中央不断强调要给基层减负,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却在不必要的地方“加码”,这种“加码”滋生了不断披着“新马甲”出现的形式主义苗头。对这种苗头必须坚决遏制!
 
  现在没人愿意当班主任,行政化事务太多了;干得好不如材料写得好,咱们都搞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未来学校办学还有啥信心……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吐槽”,上级部门应该真正听进去。
 
  考核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大家积极性,写材料、拍照片、做视频的方式让考核变了味儿,不仅耗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还易滋生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的不良风气,影响真正干事者的积极性。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因为对于个人而言,形式主义易造成一种消耗精力、消解热情的“内卷”;对于团体而言,形式主义在造成“内卷”的同时,还会消耗公信力、削弱凝聚力。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却仍能变换“马甲”出现?一是名利思想和惰性思维在作怪。展现工作亮点本应有更具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但靠“留痕”来体现,无疑是慵懒的表现。当然,形式主义背后往往闪现官僚主义的身影。一些上级部门总想搞些花样,以凸显所谓的工作创新,从而不切实际地发号施令。
 
  考核与总结是过程而非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正向激励的“风向标”更鲜明、实绩至上的导向更明确。宁夏银川市近期探索在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增加“一线走访调研法”,要求考核组深入一线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银川市的这种“一线走访调研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各地各部门都应做些更具针对性的探索,坚决遏制形式主义通过对考核导向的侵蚀进而影响一线同志干事创业积极性。这既需要发挥群众监督,倒逼相关部门转变作风、优化考核,更需要考核制定部门在做相关决策前多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严防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警惕形式主义引发“内卷”。
 

 
寒冬时节,汛期受灾的他们可好? 受灾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状况走访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朱青、范帆、周楠)2020年夏季,我国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多条江河同时发生流域性洪水,全国28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影响,超过7000万人次受灾。寒冬时节,汛期受灾地区的群众生活、就业有着落了吗?生产恢复了吗?记者就这些问题前往安徽、江西、湖南多地进行了走访。
新家新生活
  2020年7月,江西省鄱阳湖区域发生超历史标准洪水,位于鄱阳湖畔的鄱阳县鄱阳镇桂湖村受灾严重。
  时隔半年,记者再次来到桂湖村探访发现,受灾群众生活稳定,除了留在房屋外墙上的水渍,几乎看不到洪灾肆虐过的痕迹。
  桂湖村村民黄长春正在自己的新家忙着打扫卫生。他还记得,2020年秋天,当他从住了一个多月的临时安置点回到家里时,眼前被洪水冲垮的老房子只剩一片狼藉的瓦砾。
  随着清淤和消杀工作逐步完成,黄长春和乡亲们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开始着手建新房。2020年底,黄长春家65平方米的新房重建起来,作为贫困户,他还拿到了近5万元建房补贴。
  墙壁粉刷一新,抽水马桶、电视机、热水器等一应俱全。“新房子比老房子质量好多了,住得比以前还舒坦。”元旦刚刚搬进新家的黄长春说,住进新家的村民们已经置办好了过年要用的香肠腊肉,大家正忙着商量明年的种植计划。
  安徽淮河流域在2020年夏季也发生了较大洪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开闸泄洪。在阜阳市阜南县的行蓄洪区,百余座庄台成为汪洋中的小岛,生活在上面的居民靠船只运送生活物资。
  几个月前凶猛的洪水如今已回归平静,曾经为保住淮河下游地区安全而舍小家保大家的庄台村民们,在冬天来临之前部分搬进了保庄圩里新落成的淮上社区新房。这里一共13栋崭新的住宅楼,可容纳305户庄台搬迁居民,宽敞的道路,可以休闲的小花园,村民们都说,比住在狭窄逼仄的庄台上舒心多了。
  43岁的村民乔雪擦拭着崭新的家具,为过年准备的腊肉香肠挂满了整个阳台。“现在离菜市近,离医院近,还有物业,真是别提多好了。”乔雪脸上满是笑意。
耕种新收获
  鄱阳县昌洲乡在洪灾后的冬季迎来了南瓜丰收,装进一辆辆货车的不仅仅是圆润饱满的南瓜,还是当地村民辛勤补种带来的丰收喜悦。
  “去年夏天洪灾中,我家10亩田地全部被淹,颗粒无收。全家人正发愁的时候,政府给我们免费发放了南瓜苗,9月就实现了复垦复种。南瓜生长周期短,产量大,弥补了损失。”永林村村民曹常平喜滋滋地说,政府还帮助村民对接好市场,丰收的南瓜不愁销,他家今年的纯利润超过2万元。
  在昌洲乡,同样通过农作物改种补种弥补了灾害损失的共有15个行政村。南瓜、萝卜、油菜等作物的种子和肥料免费发放,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播种,昌洲乡的受灾群众用“不抛荒一亩田地”的精神,让生活像不远处的春天一样充满希望。
  在安徽阜南县,66岁的杨春明搬出了庄台,却依然喜欢骑着电动车去看夏季被洪水淹没的自家田地。“夏天种的大豆、大葱、西瓜全都没有了,但政府不但给补贴了损失,还帮扶补贴我们补种了蔬菜。”他说,“现在就在新家等着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女回来,一起好好过个年啦!”
  据了解,阜阳市累计灾后补改种农作物及蔬菜近10万亩,为蒙洼蓄洪区受灾群众补偿超过2.9亿元。
复工复产带来新希望
  “都是熟人打电话要求上门回收,生意还不错。”在位于洞庭湖之滨的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胜天村,曹成中在寒冬的清晨早早起床出门收废品,妻子田维学则在家里分类整理,忙得不亦乐乎。
  2020年夏季,湖南省先后遭遇24轮强降雨,湘、资、沅、澧和洞庭湖共84站次河道发生超警戒及以上水位洪水。洪水退后,曹成中一家和乡亲们陆陆续续回到家里,“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淤泥、清运垃圾、消毒防疫,还在尊重大家意愿的前提下,帮助我们就业,自力更生,补回损失。”
  村党支部书记臧伟奇看到曹成中夫妻捡来被丢弃的废旧物品堆在房前屋后,便建议他开个废品收购点。半年来,曹成中走村串巷,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能收上千斤废品,利润达200多元。
  曹成中的邻居唐平安在村干部介绍下学会了开铲车和洒水车,在附近一砂石搅拌场找到了工作,一个月有四五千元稳定收入,这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我家新添了外孙,女儿一家会回来过年,年货要备得丰厚点。”他笑着说。
  在安徽阜南县,因洪水而损失了1万多只下蛋鸡的潘光俊在原地重建起了养鸡场,在春节前又不屈不挠地养起了15000只蛋鸡。腿部有残疾的他在乡里、村里的帮助下重建了板房和鸡棚,还打通了鸡蛋销路。
  “40多万元的补偿全部发放了,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卖鸡蛋也远近都出了名,天天有人上门来收鸡蛋。”潘光俊说。
  “只要肯干,生活就会一直往好的方向走。”潘光俊说着,又搬起了饲料走进养鸡棚。春节将至,等待他的是更忙碌的生意和更美好的生活。
北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近四成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关桂峰)12日,在北京市“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说,“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努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据介绍,按照国家统计口径,2019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超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2020年1月至11月,北京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906.1亿元,以电子信息传输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两大领域为主的数字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也不断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启动试运营;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海淀园、通州园、经开区信创园三个园区开园;国家北斗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基础建设深入推进。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60%。”潘锋说,“十四五”时期,北京将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为突破,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从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要素价值、继续保持数字产业化领先、产业数字化赋能新经济、积极拓展数字场景示范、持续优化数字经济政策体系等六个方面,构建“数字基建-数字交易-数字平台-数字场景”于一体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努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山东笏山金矿救援:井下300米空气质量已达标   1月12日,救援人员在现场作业。
  记者12日晚从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井下300米空气质量已经达标,救援吊桶已经到达井下180.5米。

新华社记者  王凯摄
杭州:锚定新坐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华社杭州1月12日电(记者李平、马剑)根据杭州市近日发布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杭州市锚定发展新坐标,立志建设成为立足国内、面向亚洲、辐射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根据行动计划,杭州市将通过注入国际、时尚、智慧等元素,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分类培育休闲消费街区和进口商品特色街区,着力打造一批新消费商圈和新商业中心。
  为优化高端消费供给,杭州市将着力引进商业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在杭设立全球总部、亚太总部等,提升杭州在全球中高端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力建设夜间经济集聚的“夜地标”,打响“忆江南·夜杭州”品牌。
  此外,为提升国际形象,杭州市还将开展城市整体营销,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新消费·醉杭州”品牌,深化“世界美食名城”建设;围绕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吴越文化等文化元素,讲好杭州故事,提升杭州旅游的国内外吸引力。
  根据计划,到2023年,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网络零售总额力争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推动杭州建设成为全球智慧消费体验中心和知名休闲目的地。
特朗普为何再陷弹劾危机
特朗普为何再陷弹劾危机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1月11日,一名男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手举写有“弹劾、罢免”字样的标语。美众院民主党人11日正式提交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草案,指控特朗普“煽动叛乱”。 新华社发

  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人11日正式提交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草案,指控他“煽动叛乱”。这是特朗普任内第二次陷入弹劾危机,距离他卸任只剩10天。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民主党人寻求此时发起弹劾,一方面是为了“立标杆”、防止煽动暴力的情况再次出现;另一方面也为给特朗普留下不光彩记录,使他4年后难以再度竞选总统。二次弹劾凸显两党间的政治对立,不管结果怎样都只会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

寻求弹劾


  弹劾条款草案称,特朗普“煽动叛乱”“干涉权力的和平过渡”“严重危及”美国和美国政府机构的安全,给美国人民造成“明显伤害”,如任其继续执政,将“对国家安全、民主和宪法构成威胁”。

  美国国会6日遭遇暴力冲击,造成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令世界震惊。美国舆论纷纷指责特朗普“点燃导火索”,要求特朗普下台的声音愈演愈烈。

  除推动弹劾程序外,众议院民主党人还力促副总统彭斯援引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罢免特朗普。由民主党人提出的罢免动议预计将于12日在众议院表决,因民主党人在众议院占多数,该动议很可能获得通过,届时彭斯将有24小时作出回应。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日前表示,如果彭斯和特朗普内阁多数成员不考虑罢免特朗普,众议院将就弹劾条款草案举行表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自由撰稿人克里斯·西利扎认为,彭斯不太可能动用宪法第25条修正案罢免特朗普,有三个原因:第一,此前从未有副总统通过这一方式罢免总统,这么做将不利于彭斯的政治前途;第二,特朗普任期即将结束,共和党方面不愿节外生枝;第三,数名特朗普内阁成员已经辞职,余下众人中多数人支持罢免决定的可能性不大。

再陷危机


  根据美国宪法,国会有权以“叛国、贿赂或其他重大罪行和不检行为”为由弹劾总统。如果针对总统的弹劾条款在众议院以简单多数获得通过,即意味着总统被弹劾。接下来,参议院将就弹劾案进行审理,如果三分之二的参议员支持弹劾条款,总统就将被定罪而下台。

  2019年12月,特朗普首次遭国会众议院弹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遭弹劾的总统。当时,民主党人掌控的众议院表决通过了两项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指控他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但这两项条款此后均被共和党人掌控的参议院否决。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一次,众议院最快可能于13日就弹劾条款举行表决。目前,民主党人占多数的众议院有足够票数通过弹劾条款,一些共和党人可能也会投下赞成票。

  美国历史上从未有总统两次遭众议院弹劾。美国圣安塞尔姆学院政治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加尔迪耶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看,众议院寻求在特朗普即将下台前再度弹劾他,旨在警示未来总统,防止总统煽动暴力的情况再次出现。

  美媒指出,弹劾也是党争激化的表现,民主党人想给特朗普留下不光彩记录,使他4年后难以再度竞选总统。国会骚乱事件已让特朗普的形象和政治遗产大打折扣,再遭弹劾无疑是雪上加霜。

裂痕难愈


  据媒体披露,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麦康奈尔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如果众议院通过弹劾条款,参议院按规则最早将于20日下午启动弹劾案审理。而20日中午,特朗普将正式卸任,拜登将宣誓就职,这意味着参议院不可能在特朗普卸任前完成弹劾案审理。

  目前,众议院民主党高层尚未就何时把弹劾条款送交参议院达成一致。众议院民主党“党鞭”詹姆斯·克莱伯恩日前对媒体表示,可能会等当选总统拜登上台100天后再把弹劾条款送到参议院,以避免弹劾案审理影响参议院批准拜登内阁成员提名进程等事宜。

  分析人士认为,不管时间上如何安排,弹劾条款想要在参议院获得通过都非易事。在佐治亚州两名新当选的联邦参议员就职后,民主与共和两党将各自掌握参议院50个席位。虽已有数名共和党参议员公开呼吁特朗普辞职,但目前尚不清楚会有多少共和党人支持弹劾条款。资深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日前表示,他认为弹劾案无法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格雷厄姆同时表示,在当前情形下寻求弹劾特朗普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据美媒11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警告称,在新总统就职前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可能出现全国性武装抗议活动。有分析人士担心,此时弹劾特朗普或将进一步激怒其支持者,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动荡。

 (记者孙丁、徐剑梅、邓仙来;参与记者:兴越)  新华社华盛顿1月11日电

 
蓬佩奥之心
蓬佩奥之心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连日来,暴力冲击国会大厦事件如压垮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阵营的最后一根稻草,阁员高官陆续辞职,总统本人命运难卜。距离任期结束不到10天,本届政府败相尽显。不过,仍有个别政客于苟延残喘之际欲上演最后疯狂,不仅要搞事情,而且要把事情搞大、搞砸,把稀巴烂的摊子留给下届政府,并服务个人政治私利。

  其中,尤以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为甚。

  明眼人只需看看他这五天做了些什么,便对其用意了然于心:7日,宣布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将访台湾;9日,宣布解除美台官方交往限制;11日,宣布把古巴重新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可以预见,这位国务卿下台前还会“释放”其他险恶招数。

  古巴外交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怒斥蓬佩奥这番操作为“伪善和具有讽刺意味”的政治投机主义。

  就蓬佩奥声称针对中方有关行为是其任内“遗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针见血指出,蓬佩奥留下的不是所谓遗产,而是遗毒。他对美国同其他国家关系、对美国国家形象和声誉所造成的损害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届政府都多。

  蓬佩奥其行可耻、其心当诛。

    (蒋国鹏 新华社专特稿)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安全引担忧首都华盛顿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安全引担忧
首都华盛顿进入紧急状态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图片:这是1月11日在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美众院民主党人11日正式提交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草案,指控特朗普“煽动叛乱”。 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新华社华盛顿1月11日电(记者徐剑梅、邓仙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发生后,定于1月20日举行的美国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的安全问题引发联邦和地方当局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宣布,首都华盛顿特区进入紧急状态。
 
  白宫声明说,紧急状态将持续至24日,并授权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联邦紧急措施署“调动和提供必要设备和资源”,协调并帮助总统就职典礼前后的联邦和地方安保工作。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联邦调查局警告说,从16日至就职典礼前,全美50州首府和华盛顿特区可能发生武装抗议活动,美国国会和各州州议会可能是主要目标。
 
  11日辞职的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沃尔夫表示,由于“安全形势不断演变”,他在辞职前数小时已下令将针对总统就职典礼的特别安保措施提前6天启动,即从19日提前至13日。
 
  美国国民警卫队司令丹尼尔·霍坎森11日宣布,到16日,华盛顿特区将部署至少一万名国民警卫队队员。他表示,还可能向一些州增派5000名国民警卫队队员。
 
  华盛顿市长缪里尔·鲍泽及毗邻华盛顿特区的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两州州长11日发出呼吁,以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和持续肆虐的疫情为由,敦促民众不要参加总统就职典礼活动。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当天宣布将华盛顿特区最高地标“华盛顿纪念碑”及其公共通道关闭至1月24日,“以应对针对游客和公园资源的具有可信度的威胁”,其间还可能临时关闭华盛顿市中心博物馆云集的“国家广场”相邻道路、停车场和洗手间。
 
  1月6日,支持特朗普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示威者强行闯入美国国会大厦长达数小时,正在举行的认证大选结果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被迫中断,事件造成包括1名国会山警察在内的5人死亡。
 
更多研究发现改写新冠疫情时间线 意大利一女性2019年11月已染新冠
更多研究发现改写新冠疫情时间线
意大利一女性2019年11月已染新冠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近来,多国对早期新冠疫情又有一些新发现,引发学界对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的新思考。

  意大利米兰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该国一名年轻女性皮肤病患者2019年11月10日的活检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这一结果将意大利“零号病人”出现时间再次提前到2019年11月。意大利首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是去年1月30日,报告本土病例是去年2月21日。

  该研究团队牵头人、来自米兰大学的贾诺蒂向媒体表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能还会发现比2019年11月更早的新冠病毒感染样本。他说,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只表现出皮肤病症状,因此他们想知道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皮肤病患者中是否有人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

  去年12月,米兰大学另一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型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检测了2019年9月至去年2月期间采集的39份口咽拭子样本,这些样本来自疑似麻疹但最终麻疹检测呈阴性的患者。结果发现,一名居住在意大利米兰周边的4岁男童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这份口咽拭子样本采集于2019年12月5日,该男童在那之前一段时间没有外出旅行史。研究人员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发现,病毒毒株基因组序列与武汉出现的新冠病毒参考序列100%相同。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病例的时间明显早于意大利官方此前公布的该国首个新冠病例确诊时间,推测可能2019年秋末意大利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已有新冠病例出现。

  去年11月3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研究人员在《临床传染病》半月刊上报告说,2019年12月一些美国人献血样本中已有新冠病毒抗体存在,这意味着那时候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国出现,早于美国官方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的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美疾控中心研究人员检测了美国红十字会于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采集的7389份血液样本,这些样本来自全美9个州的献血者。结果发现,106份血液样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抗体,其中39份样本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采集时间为2019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67份样本来自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等地,采集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至去年1月17日。

  美国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是去年1月21日。而新研究推测,可能2019年12月美国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个别新冠感染病例,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一小部分人群此前体内就已存在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

  不仅在人类身上发现了更早期新冠感染的线索,对废水的研究也显示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由感染者排泄物进入废水,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情况。

  西班牙去年1月31日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去年2月25日报告首例本土病例,但该国研究人员却在2019年3月12日采集的废水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踪迹。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去年6月26日发布公报说,该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废水样本,结果发现2019年3月12日采集的废水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不过病毒水平非常低。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当时已在巴塞罗那存在,该时间点要比全球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的时间提前很多。

  除西班牙外,巴西和意大利研究人员也分别在当地报告最早确诊病例之前的废水样本中找到了新冠病毒存在的痕迹。

  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去年7月2日发表研究报告说,由该校领衔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圣卡塔琳娜州首府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2019年11月27日采集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这比美洲报告首例新冠病例的时间提前了约2个月,比巴西报告首例新冠病例的时间提前了约3个月。

  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去年6月18日发表公报说,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12月就已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公报说,该研究院环境与水质卫生监测等部门专家分析了2019年10月至去年2月间收集的40个城市废水样本,结果在2019年12月18日取样的米兰市和都灵市废水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执笔记者:王钊;参与记者:李洁、赵焱、谭晶晶、陈威华、张家伟、谢宇智)

 
论美国“灯塔”的倒掉
论美国“灯塔”的倒掉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听说,自诩为西方民主标杆的美国“灯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前几日全世界都通过视频直播看到“灯塔”的象征——国会山“沦陷”的惊悚画面:支持特朗普的“勤王军”攻陷国会山,议员们纷纷避逃,多人伤亡……

  据说,上一次国会山沦陷,尚是1814年英美战争时期。时隔200多年后和平时期的这次“沦陷”,旨在以暴力手段阻止权力的有序过渡,动摇了“美式民主”的根基,让粉墨经年的“美式民主”跌下了神坛。西班牙《世界报》说,这就是美国民主“死亡的方式”;美国《纽约时报》承认,“这是对美国民主灯塔形象的一记重击”。难怪,英、法、德、加等诸多西方国家和美国本国的政客们痛心疾首,称之为“耻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这是“无比蒙羞和耻辱的时刻”;另一位前总统卡特指出,这是“国家悲剧”。

  西方政治家们为何如此捶胸顿足?原因很简单,“美式民主”是西方所谓民主政治的标杆,所谓美国“灯塔”是西方世界的“主心骨”。自冷战以来,西方世界通过报刊、书籍、好莱坞大片大讲“美国梦”与“美国故事”,向全世界推销美式民主与价值观,国会山、自由女神像总是以标杆形象出现。美国长期自诩为“山巅之城”和“世界灯塔”,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总是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上,指点甚至插手其他国家的“民主与自由”。以至于,“历史终结论”在冷战终结之后甚嚣尘上,“山巅之国”风头无二。而今,发生在美国政治最高殿堂的一幕幕血腥场面,撕掉了“美式民主”的“画皮”,无论如何苦心包装都遮掩不住。美式政治不仅是“纸牌屋”,还趋向“颜色革命”化。血腥骚乱与街头暴力,往常多见于美国在海外不遗余力推行“颜色革命”的地方,如今却在“灯塔”的中心上演。正如俄罗斯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所言,“华盛顿出现了非常有(乌克兰)独立广场风格的画面”。美国《外交政策》称,“美国已经变成了美国领导人经常谴责的样子”,真是莫大的讽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今的美国,新冠疫情肆虐与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种族矛盾突出等多重危机交织,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撕裂加剧。当前,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22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7万例。美联储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最富的前1%和10%人口分别占全部家庭财富的30.5%和69%,而最穷的50%人口仅占全部家庭财富的1.9%,且这种差距呈加速拉大趋势。

  去年以来,疫情中的游行队伍、城市骚乱和打砸抢烧成为美国街头的“风景线”,“黑人的命也是命”成为最具知名度的口号之一。许多专家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变成少数精英裹挟民意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游戏。在此过程中,美式民主不仅未能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甚至两极分化。正因为如此,如今的美国在其盟友眼中已变成了一个“失败国家”。“历史终结论”缔造者弗朗西斯·福山都承认“美国正在失败”。一些西方媒体对美国的遭遇充满“同情”,甚至第一次“可怜”美国人,其欧洲盟友对美国的好感度跌至历史最低点。

  更不用说美国在对外政策上大失人心的种种“骚操作”了。美国政府秉持“美国优先”,不管国际道义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系列单边主义操作更让其失去了道德制高点。从“退群”成瘾到制裁成瘾,从动不动就打贸易战到“长臂管辖”把他国公司纳入黑名单——美国从来没有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更多更棘手的问题。连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都指出,特朗普政府“在外交事务上反复无常”“交易般的手法”已经给包括盟友在内的世界造成了“严重混乱”,“这严重削弱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西班牙《对外政策》指出,国会大厦发生的暴乱向美国和世界证明,“皇帝的新衣已被拆穿,美国已经不能领导世界”。

  毫无疑问,国会山“沦陷”是美国民主“至暗时刻”,不仅凸显西式民主的弊端,更表明西式民主已然失灵。这是美国乃至西方政治史上的一大污点。它的影响,还在发酵。据说,新的“勤王”式街头运动已在准备中,华盛顿和国会山依然是其目标。想问,莫非美国的先贤们造国会山的时候,竟没有想到这一“灯塔”终究会被玷污会“坍塌”掉么?

  活该!  

    (记者吴黎明)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东京2024?东京2032?东京奥组委:都是假新闻
东京2024?东京2032?
东京奥组委:都是假新闻

( 2021-01-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据新华社东京1月12日电(记者王子江)东京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12日表示,关于东京奥运会取消或者推迟到2024年甚至2032年的消息都是假新闻。
 
  日本八卦娱乐刊物《周刊实话》早些时候爆料,说东京奥运会将被取消,转而放到2032年举行。另外还有媒体报道,东京奥运会将被放到2024年举行,巴黎和洛杉矶奥运会也各自推迟四年,分别在2028年和2032年举行。
 
  武藤敏郎在当天举行的新年致辞中表示:“类似的报道一出现,只会增添很多人的焦虑。我想说的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做过这样的考虑,这些报道都是错误的。”
 
  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在当天的讲话中也承诺,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将在今年夏天如期举行。他说:“春天总是要来的,漫长的黑夜过去必定是黎明。相信这一点,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我们将始终竭尽全力。”
 
  这是东京奥组委高层官员近三个星期内首次发表公开谈话。这段时间日本疫情不断恶化,东京都和附近三个县都再次进入了紧急状态。日本民众对奥运会的信心出现动摇,共同社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表明,超过80%的日本民众希望奥运会被推迟或者取消。
 
东西部扶贫协作路上的“奔跑达人” “回首他乡是故乡”——浙江丽水援川干部李忠伟架起他乡与故乡协作之桥   本报记者陈天湖、谢佼

  大巴山,层峦叠嶂。在1600多公里外靠近东海的地方,也有绵绵群山,那是浙江丽水市的括苍山。
  国家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将东南沿海的括苍山和长江上游的大巴山紧紧连在一起。丽水市帮扶四川巴中市脱贫攻坚的领队李忠伟,与来自丽水的援川干部一道,历时3年,把“他乡是故乡”的深情,写在巴山蜀水这片红土地上。
  2020年底,巴中市49.4万贫困人口清零,曾经16.3%的贫困发生率已成为历史。
“我们要干出制度的优越性来”
  庚子年,大雪。过了这个节气,天就冷了。这是李忠伟在四川巴中过的第3个冬天。
  与远在千里外的儿子视频,是他冬天里最温暖的事。每到周末,他都会花时间陪儿子,看儿子在手机那一端乱蹦乱吼。
  “儿子”,对李忠伟而言,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
  他大儿子2007年出生,患重度先天性脑瘫痪,不会说,不会坐,吃喝拉撒都需要照顾。一直到8周岁,因一场重病走了。后来,有了这第二个儿子。
  2018年4月,时任丽水市委副秘书长兼信访局局长的李忠伟,被上级安排担任丽水市对口帮扶巴中扶贫队领队。
  李忠伟没有犹豫:“我服从组织安排。”
  仿佛百味瓶被打翻,其中滋味只有他自知。整整8年,家里4位老人,轮番照顾连坐都不会的大儿子,有时抱都抱不动。这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无法想象的难,老人都被折腾得百病缠身。母亲直肠癌刚做手术,丈母娘患美尼尔氏综合征,岳父和父亲身体也都有病。大儿子去了,二儿子两岁多,顶梁柱的他要离开,一走3年。
  告别家人,李忠伟带着丽水扶贫干部赶到巴中市。他的身份是四川巴中市政府副秘书长、浙江派驻四川工作组巴中片片长,专职负责丽水市在巴中的对口扶贫协调推进工作。
  李忠伟组织大家深刻领悟“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的要义。他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东部帮西部,先富帮后富,丽水帮巴中,只有咱国家才有这样的制度,我们要干出这个制度的优越性来!”
  他带领挂职干部,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
  “当年巴山儿女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这里依然贫穷,组织派我们不远千里驰援,就是要让革命老区摆脱贫困!”李忠伟对大家说。
产业万言书折射美丽乡愁
  李忠伟告诉记者,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他作为双方协作的“片长”,既代表丽水市在巴中协助扶贫,又在巴中市履行现职抓落地。
  浙江盛产茶叶,业态完整,技术先进。丽水有闻名遐迩的“浙南茶叶市场”。了解到巴中同样盛产茶叶,他马上想到丽水红红火火的茶业交易:茶,能否助力老区脱贫产业?
  于是,李忠伟到巴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头扎进苍茫大巴山看茶。
  十多天时间,李忠伟跑了4个县区16个乡镇21片茶叶基地,走访了12家茶加工企业,召开3个座谈会,16次进村入户调查,9次咨询丽水客商和业内人士。
  很快,《巴中市茶产业调研报告》交到巴中市主要领导手里,那是李忠伟的万字建言书。他详细回答了巴中茶产业现状、问题、成因,提出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茶产业发展思路,依靠丽水茶业产业优势,帮助巴中茶业升级发展”等建议。
  在一个全市大会上,巴中市主要领导举着这份报告,大声说:巴中领导干部要学习丽水干部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李忠伟才到巴中几天,就把全市茶业的现状和问题弄得清清楚楚,提出建议也切实可行。
  李忠伟还带领9名丽水干部,就巴中脱贫攻坚的路径与项目开展全面调研。
  一份份调研报告出炉,一条条建议成型,一个个项目构想完成,巴中脱贫攻坚东西协作3年行动方案很快出台了。
  他说,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带头人,仅当参谋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把“督促执行”落到实处。3年里,每年细化任务形成项目清单,从清单的制定、实施,到利益联结机制,他这个“片长”都要跟踪、督促、检查,直到把收益装进老区贫困乡亲口袋里。
  “奔跑达人”跑出巴山乡亲脱贫路
  3年来,李忠伟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巴山蜀水间不停奔跑。难怪人称他奔跑达人。
  一年近50个扶贫项目,他每个点都要跑到,有的还跑很多次。
  最远的,在通江县空山镇,那是个天麻药材扶贫项目。从巴中市区到项目点车程四个多小时,山路崎岖,他被颠得头昏脑胀,但当他掀开泥土,摸着已长成的天麻时,感慨不已:“这个扶贫项目落地了。”
  在不停奔跑中,李忠伟发现并解决了协作项目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他从浙江松阳县引入3家茶企,落地巴州区天马山镇,要征地建加工厂,年初立项到8月也没着落。
  李忠伟急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时间才3年,这一耗就8个月。再说,继续拖下去就要影响到来年的春茶加工了。
  他跑了3趟巴州区,多次与区里沟通、提建议,并向市里分管领导反映情况。半个月后,问题解决,3家茶企先后平地建房。
  不停奔跑,不仅跑动了茶产业升级发展,也跑出了川陕革命老区百姓的脱贫之路。
  在他推动下,丽水松阳县派出15名“茶博士”,在山坡上手把手教茶叶种植技术。当地开发出抹茶粉、茶叶口香糖、茶叶熏火腿等系列产品,打造了茶文化体验馆、茶文化民宿等项目,打开了茶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两年来,仅浙南茶叶市场,就累计销售巴中等扶贫地区茶叶2000余吨,茶农收入超亿元。
  2020年五一节刚过,相关部门临时交给李忠伟一个特殊任务: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还有6个贫困村急需丽水对口帮扶,贫困户搬迁新居购置家居用品缺少资金。
  他二话没说就带着队伍进驻布拖县,详细排查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真实情况,拿出具体解决方案。
  他多次在川浙两地奔跑,寻找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大巴山脱贫攻坚最后大决战。
  不到100天时间,他联动丽水市5家企业和6个社会组织紧急筹措的363万元帮扶资金到账,为布拖县如期脱贫摘帽解了燃眉之急。
金桥搭就“他乡是故乡”
  “东西部协作的制度安排,我是两地联络员、协调员,就该架起协作之桥。”李忠伟说,只有发挥好桥梁作用,东西部协作优势才能转化为扶贫成果。
  刚到巴中时,他十分上心的一件事,是协调组织两地干部的交流与培训。他对记者说,丽水过去被称为浙江的西藏、四川的凉山,是从贫穷中走出来的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同是大山区,资源禀赋相似,今天的巴中,就是昨天的丽水。要让巴中干部去看丽水,学习丽水开发大山资源的观念与思路。
  “让乡亲开发大山,走出大山,才能走出贫困。”李忠伟认为,要让产业先行,夯实“脱贫之本”。
  他推动出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支持茭白、茶叶、电商、蓝莓、进口商品流通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协调举办巴中(丽水)投资招商项目推介会,走访企业、对接项目,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对口脱贫帮扶。
  3年间,他们共引入东部企业34家到巴中对口帮扶,完成投资25.06亿元。丽水市财政援助资金4.298亿元,安排帮扶项目140个,助力巴中不断完善产业结构。
  他工作过的缙云县,是“中国茭白之乡”,茭白是优势农产品,经济效益好。缙云对口帮扶南江县,地理气候相似,他与挂职干部提出把茭白嫁接到南江。
  2018年4月,65亩试种茭白获得丰收。李忠伟高兴得击掌称好,立即协调缙云派出茭白技术人才,在南江一蹲3年。他们以“村集体+合作社+大户+小户”模式,建立14个茭白种植基地和扶贫车间,2个茭白冷链库和2个交易市场,解决了2000多人就近就业,带动贫困户3414人实现增收。
  2020年,南江县连片种植3000余亩,茭白产业初具规模。
  丽水对巴中的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社会力量扶贫、劳务协作扶贫,就是这么干出来的。
  “千里协作无问西东,他乡故乡追梦奔康。”李忠伟获得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贡献奖。随他战斗在巴中扶贫的丽水干部,都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分别被当地群众称为“茭白县长”“网红县长”“花椒县长”“茶叶区长”等。
  “他乡是故乡。”李忠伟常挂嘴边的这句话,见证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制度优越性。
女天吊司机的“空中”舞台   新华社记者王君宝

  一个上午,3个多小时,姚蕾坐在悬空的狭小驾驶室里,同时操作着3个方向盘。她向前探着头,身子搭在椅子边上,不时和地面上的同事用简单的词语沟通。
  终于,她揉着腰,爬下梯子,准备喝口水。
  今年36岁的姚蕾,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车辆段检修车间转向架班组的天吊司机,也是车间唯一的女司机。
  运行的列车需要定期送到她所在的车辆段维修保养,姚蕾的工作就是用天吊吊起列车零件,供同事们组装、拆解、维修保养。
  姚蕾工作的地方在空中,她被同事们称为“空姐”。“其实,我只是操作3个方向盘的女司机。”姚蕾性格开朗干练。
  “留4个?”
  “对。”
  姚蕾在“空中”和同事简单沟通,双手灵便地向不同方向拉动方向盘,脚上还踩着提示铃,不到1分钟,便精准地将零件吊运到10米外的同事面前。
  列车的转向架,就像是汽车的悬挂系统,一年里在三棵树车辆段维修保养的列车约1800辆,姚蕾工作的地方,又被称作火车的“4S”店。
  春运前夕,为确保列车安全行驶在铁道线上,姚蕾和同事们的工作比往常忙得多。
  从姚蕾操作的天吊驾驶室望去,比足球场还大的车间内,满是正待维修保养的列车。“我们工作量非常大,没有时间喝水。”姚蕾说,“维修作业一刻不能停,你离开3分钟,下面有一群同事就要等你,而且喝了水还得上厕所,有时干脆不喝了。”
  平均每天,姚蕾要吊运零件200多次。
  从部队退伍,经过铁路院校的学习后,2008年开始,姚蕾一直从事天吊司机的工作。她的工作环境里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姚蕾说“没人把我当女的。”
  同事、车辆钳工李明这样评价姚蕾:“合作很多年了,很默契,她干得挺好,吊得准。”
  由于特殊的室温要求,姚蕾所在的车间不能充分通风,工作噪音很大,加上久坐,姚蕾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颈椎也有毛病。
  “小毛病并不是最难忍受的,由于吊运的东西重达好几吨,如果不认真就会撞到人,引发作业事故,必须聚精会神。所以,精神上的消耗要大得多。”姚蕾说。
  从早上8点,到晚上5点,姚蕾除了中午休息1个多小时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现在已经好很多了,过去我还在10米高的天吊上上过夜班,一夜下来脸都是黑的。”
  12年的经验,让姚蕾成了单位里技术最好的天吊司机,她的徒弟蔡傲说:“师傅不严厉,只是第一眼看到师傅时发现是女生,很惊讶。”
  由于工作太忙,姚蕾9岁的女儿放学后一般待在同学家,姚蕾下班后才能接她回家。“也曾想过换一份工作,但还是觉得我的舞台就在这里。”姚蕾说。
  她表示,自己的工作并不亮眼,但却能让无数旅客平安回家,“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新华社哈尔滨1月12日电
森林警察“第三代”的森林梦想   新华社记者赵雪彤

  郭文乐翻开相册,面前的老照片里,壮年时的爷爷郭孝思穿着“72式”林业公安制服,站在还是少年的爸爸郭晓强身后。照片的背景是爷爷曾经工作的大庄森林派出所。上小学前,森林派出所给郭文乐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关于森林的梦想在她的心里扎根。
  郭文乐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二女生。小时候,她生活在林业的“圈子”里,常常在爸爸工作的森林派出所度过周末。
  “不管是在派出所、林场,还是在旅游景点,爸爸都会教我认路边的植物。”郭文乐说。认得好几十种植物的她,对森林有着特别的感情,她经常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植物长得更好。”
  郭文乐的梦想要从爷爷郭孝思说起。这位73岁的老人,大半的人生都在和林业打交道。每次见到孙女,郭孝思总爱絮叨年轻时与盗伐林木的村民“斗智斗勇”的趣事。
  从15岁到林场工作,到1983年林场组建第一批林业公安,再到60岁从森林分局刑警队退休,郭孝思参与办理的案件不计其数。
  “有的包工头来到派出所,气势汹汹地说,‘砍两棵树怕什么,这树是吃露水长大的,又不是你们养大的’。”郭孝思说。
  “那时村民谋生的方式少,经常为了一点小利就盗砍滥伐。”郭孝思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国家的政策也好了,村民在山上种食用菌、卖土特产,自然就不用去盗木头挣钱了。”
  对郭文乐的爸爸郭晓强来说,选择从事林业工作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在这张1983年拍摄的老照片里,郭晓强穿着他母亲照着森林公安制服的样式,亲手缝制的“仿款”外套。
  “穿上制服,责任在肩。我在林场出生、在林场长大,也想要继续在这里工作。”1987年,郭晓强在选择院校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福建林业学校。毕业后,郭晓强回到石陂林场工作。五年后,郭晓强穿上了真正的森林警察制服。
  “这些年来,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提高了。越来越理解我们的工作。”郭晓强现任浦城县公安局石陂森林派出所所长,在他看来,和父亲相比,“保障生态安全的工作已经轻松了不少。”
  2019年,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森林公安局并入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不再保留森林公安警种。“将来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林业的工作,而是‘大生态’的保护。”郭晓强说。
  他向记者介绍,2020年,浦城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森林刑事案件立案40起,破案37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0余万元。
  在林业部门工作近30年,郭晓强经常用种树向女儿讲述人生的道理,“十年树木。砍掉一棵树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种一棵树,造一片林需要几十年。人生也是这样,放弃很容易,坚持才能让梦想枝繁叶茂。”
  正在备战高考的郭文乐,也对梦想有了更坚定的看法,她希望未来能够从事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科研工作。“保护生态、保护森林,不仅需要有人守在一线,还需要从源头上找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福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