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世界报道

04版:新闻纵深

05版:调查观察

06版:调查观察

07版:调查观察

08版:调查观察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 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
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
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回 信


 
郭汉城、杜近芳、尚长荣、马金凤、蔡正仁、刘秀荣等同志:
 
  你们好!你们老中青少四代师生的来信,反映中国戏曲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我感到很欣慰,向你们以及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20年10月23日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老中青少四代师生的来信,反映中国戏曲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我感到很欣慰,向你们以及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举办的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一些师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院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繁荣戏曲事业贡献力量的共同心声。
 
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写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写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和公路旁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6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新华社记者安蓓、陈炜伟、高敬、申铖
 

 
  金秋的北京,又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
 
  这是意义非凡的高光时刻——
 
  作为重要议题,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这是逐梦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之际,中国将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这次会议的召开和释放的信号,将为中国和世界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信心。
 
  凝心聚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鄱阳湖捕鱼20多年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下沙头村村民吴华山“上岸”转行。今年1月1日起,长江禁渔启动。和吴华山一样转产的渔民有20多万人。
 
  为全局计,为世代谋。
 
  2016年1月,“十三五”刚刚开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翻开新篇章。
 
  “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
 
  理念指引实践,奋斗谱写篇章。
 
  5年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开启——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发展前景更广阔——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惊艳世界;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和上亿市场主体,中国经济活力迸发,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中国,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
 
  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
 
  立足当前,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凝聚起国家奋进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直接听取社会各界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谋划“十四五”发展,他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中央还首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总书记谆谆嘱托。
 
  着眼长远,关于未来中国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画卷即将铺展,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
 
  御风前行,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构建新发展格局


 
  0.7%!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实现转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
 
  面对风险挑战,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均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砥砺奋进,御风前行。
 
  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对“十四五”发展方位和形势作出科学研判——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方向清晰、步履坚定。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系上安全带、点击屏幕“开始”键,车辆缓缓起步,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不久前,百度在北京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服务。随着5G时代到来,无人驾驶汽车“渐行渐近”。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犹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创新,则是翻越关口的强大引擎。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要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努力,推动科技创新率先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南海之滨,春潮涌荡。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中央宣布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
 
  这份改革“任务书”,为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吹响号角。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改革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面对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必须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勇往直前、风雨无阻。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大型数控机床、家居装饰品、精美水晶酒具……一批批展览品完成通关,“奔向”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11月初,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这里召开。
 
  2020年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折射中国扩大开放决心。
 
  “我们绝不会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开放为前提构建新发展格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
 
  在开放中密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人民至上,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6月30日,一辆标有“四川乡村客运”的面包车穿过隧道、越过钢桥,驶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新建安居小区。
 
  中国最后一个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正式通车!
 
  阿布洛哈村位于金沙江大峡谷深处,彝语意为“高山中的深谷”。过去,村民出村要走3个多小时。如今,坐车10多分钟可出村,2小时就到县城。
 
  一条公路,联通起小村与城市,打通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年底,即将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再创辉煌——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将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书写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更加彰显“人民”二字的分量。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都得到悉心呵护。
 
  从社区值守,到居家隔离;从超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到疫情大考下基本民生有效保障、重点行业有序运转,人民力量全面彰显。
 
  不同历史方位,发展重点不同。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新时代发展重心所在——
 
  如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
 
  如何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早日成为现实?
 
  如何让庞大的老年人群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如何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破解教育不均衡困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需求?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9月坝上,蓝天、草原、旋转的巨大“风车”相互映衬。这里是国家规划的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将助力北京冬奥会成为“绿色冬奥”。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世界释放出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强烈信号。
 
  现代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探索,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60多年,超过一个甲子的时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蓬勃生机活力。
 
  驶向“十四五”航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中国号”巨轮将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华社评论员
  在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十四五”发展蓝图,引领我们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次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坚定朝着既定目标任务前进。“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瞻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继续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只要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就一定能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凝聚起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立足当前、利在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改革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在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为“十四五”发展奋斗中去,让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充分迸发出来,紧紧依靠人民开拓事业新局面,我们定能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军部队引起强烈反响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军部队引起强烈反响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梅世雄、梅常伟)“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全军部队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官兵一致认为,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巨大贡献,深刻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精辟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必将进一步激励我们铭记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伟大事业。
 
  皖东腹地,炮火轰鸣。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展开基地化对抗演习。演习间隙,“钢四连”结合抗美援朝英雄故事引导官兵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官兵们表示,要赓续英雄血脉,发扬革命精神,聚力备战打仗,提高打赢能力,担当强军重任。
 
  伴随着直升机巨大的轰鸣声,朵朵洁白的伞花在800余米高空凌然绽放,特战精兵从天而降。正在湘西某综合训练场进行伞降实跳训练的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训练热情高涨。旅“白刃格斗英雄连”连长孙兆辉说:“能战方能止战!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枕戈待旦,用实际行动坚决捍卫这来之不易的盛世和平。”
 
  渤海湾畔,海风习习。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正在组织歼-15舰载战斗机复杂气象条件下多课目、大强度、全要素夜间飞行训练。“要学习老一辈英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紧练兵备战。”部队长张叶说,前几年部队已经攻克了全部着舰技术难关,下一步将围绕航母编队全面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积极探索实践,聚力攻关突破,为推进海军航空兵转型建设发挥好作用。
 
  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常态化担负一线战备值班任务。就在几天前,他们刚刚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组织了大规模空空导弹实射训练。旅长侯涛说:“我们坚决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有信心、有能力维护祖国主权和安全,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铁甲轰鸣,硝烟弥漫。空降兵某旅“上甘岭特功八连”正在鄂北某地开展实战化训练。连长向东说,上甘岭战役中,连队三次打光三次重建,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没有一个人退缩,作为上甘岭英雄部队的传人,面对新职能新使命新任务,必须以忠诚信念、钢铁意志和过硬素质,交出新时代合格答卷。
 
  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官兵来到黄继光纪念馆进行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争做英雄传人”的主题教育。连指导员尚磊说:“作为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我们更应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导官兵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先锋,在实战实训中强化战斗精神。”
 
  西北大漠,寒气逼人。野战帐篷前,刚刚参加完联合火力突击演练的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二营官兵深入学习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导弹发射架架长、一级军士长陈宗军说:“我们一定牢记统帅嘱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锤炼联合作战能力,确保一声令下,决战决胜。”
 
 
  上海外滩灯光璀璨,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官兵精神抖擞走上哨位。中队前身是曾参加抗美援朝的原27军243团。指导员杨泽楠带领官兵走进荣誉室,缅怀革命先烈。面对一件件珍贵的抗美援朝历史文物,杨泽楠说,要永葆“吓不倒、压不垮”的英雄气概,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当好霓虹灯下新哨兵。
 
  在武警河北总队邢台支队,官兵们与10名志愿军老兵围坐在一起,共话英雄往事。官兵们表示,一定传承好志愿军血性基因,敢于斗争、勇往直前,坚决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听从党的召唤。
 
  国防大学、陆军工程大学官兵和学员表示,作为军队院校,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坚决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中国第6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刚刚完成联南苏团武器禁区换哨任务。执勤分队队长张擎说,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珍惜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广大官兵纷纷表示,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阔步前行,就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强的战略支撑!
 
(参与采写:杨雅雯、张金娟、张丹、罗金沐、云利孝、林思吉、陈朴、张付华)
 
每次点名,第一个名字都是“黄继光” 记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   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记者杨雅雯)从“黄继光英雄连”指导员到炮兵营副教导员,吴健“进步”了。
  在鄂北山区某综合训练场的野营驻训地,即将离开连队的他,和战士们告别时说:“我会永远记得自己是第3786名黄继光英雄传人,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给老班长丢人。”
  “老班长”,是六连官兵对黄继光的尊称。对于空降兵某旅六连的官兵来说,黄继光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特级战斗英雄,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偶像。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身体7处负伤、左腿被打断、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机枪的射击,为部队冲锋开辟了前进通道。如今,他的画像挂在中国的每一座军营里。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70年,但黄继光精神在连队一代代传承,早已成为他们的连魂。记者看到,即使在野营驻训地,连队也依旧保留着黄继光的床铺,将他的半身铜像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多年来,连队每次正规点名,第一个名字都是“黄继光”,全连官兵集体应答:“到!”“每次答‘到’,都是对自己的警醒和鼓励。”上士汪文博面容严肃地告诉记者,“老班长是我心中的引路‘灯塔’。”
  这位连队有名的“兵王”,被很多战士视为身边的“黄继光”。在今年的野外驻训期间,下士李程奔刚好睡在汪文博旁边,他亲眼见证了这位“兵王”是如何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
  “他8月休假回来后,就每天早上加跑一个5公里,每晚还加1小时的核心力量训练。”李程奔说,从理论上来说他知道“兵王”要如何炼成,但每天这样看着,“内心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在汪文博看来,加练只是“寻常”,毕竟连队的要求是“第一只是合格,过硬才是标准”。他佩服的是已经入伍15年的连队文书王奎,“37岁了军体达标还能拿特级,全营就他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
  连队每个战士都有自己学习的鲜活对象,而在这些对象身上或多或少又都能找寻到老班长黄继光的影子。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部队建设需要,黄继光精神在这个连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忠于祖国、英雄顽强、勇挑重担、敢于牺牲”到“危险时刻敢上、千斤重担敢挑、有了第一敢争、见了红旗敢扛”,再从“军魂使命高于一切、英雄精神高于一切、连队荣誉高于一切、党员责任高于一切”到“忠诚、勇敢、善战、奉献、担当”,究其本质都绕不开黄继光在牺牲前给母亲寄的家书中写下的那句“誓言”:不立功不下战场。
  “连队这些年面对每一项任务都像老班长当年那样,用‘不立功不下战场’的决心意志去战斗,为了国家一无所惜,为了人民一无所求。”连长秦琪说。
  1998年夏天长江抗洪抢险第一线,湖北省公安县松东河堤段出现管涌重大险情。数次面临堤毁人亡的危险,连队官兵在大堤上最危险的地段战斗了79个日日夜夜。
  2008年汶川抗震,25名连队官兵组成“敢死队”,冒着余震翻越10多座高山,挺进“孤岛”欢乐谷,将被困6天6夜的13名伤员和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今年7月,湖北省麻城市叶家湾桥堤段约200米护坡发生险情,连队官兵连续奋战29小时,铺设沙袋5万余个,彻底消除了溃口风险。
  20世纪50年代,于上甘岭一战成名的志愿军15军回国后转隶空军。1961年,六连成建制完成首次跳伞,实现从传统步兵到伞兵的转型。
  这支英雄连队随后一直是空降兵战略转型和跨越发展的“急先锋”,他们率先在空降兵部队完成某大型运输机和某新型伞“三门四路”跳伞任务,探索出编组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6类战斗和保障模式,攻克20多个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难题,实现整建制“三无条件”下空降空投……
  “在每一次急难险重和关键任务的考验中,‘黄继光英雄连’都继承了英雄精神、当好了英雄传人。”旅长王志国说,“我相信他们在由伞降步兵转型为合成机步空降兵的过程中,也将一如既往鼓足干劲、争做先锋。”
新疆喀什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7例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5日电(记者潘莹)喀什地区疏附县24日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新疆迅速对其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截至10月25日14时,检测出137人呈阳性,经专家诊断,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在10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顾莹苏介绍,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均与24日报告病例的父母所在的喀什地区疏附县一工厂相关联。
  据介绍,喀什地区需检测总人数474.65万人,已进行核酸采样283.53万人,已出结果33.48万人,其中疏附县需检测总人数24.5万人,已进行核酸检测24.5万人,已出结果8.6万人,除上述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外,其余均为阴性。
  顾莹苏表示,疫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第一时间就妥善处置疫情、确保各族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安排部署,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喀什指导防控工作。喀什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立即启动一级响应,自治区、地区联合专家组迅速赶赴疏附县开展工作,相关部门全面开展疫情研判、流调、重点人群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
  顾莹苏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溯源工作,现已基本掌握138名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对排查到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等风险人群已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10月24日,喀什地区疏附县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该例无症状感染者为女性,17岁,为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二村村民,当天已转入喀什定点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王海大队:敢打必胜,有我无敌
王海大队:敢打必胜,有我无敌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王海大队(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我们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去夺取空战的胜利。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不被敌人所压倒!”
 
  1951年10月20日,王海代表所在志愿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发出这个战斗宣言的时候,他和战友们驾驶喷气式飞机的平均飞行时间还不到20个小时。
 
  仅19天后,王海就带领大队击落了“参加过二战、飞过上千小时”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那天,美军1架侦察机北犯侦察,王海和战友驾驶4架米格-15飞机追击,密集的火炮倾泻而出,一架弹药打完了,就换一架继续打。
 
  “我们心里仿佛都冒着火,一直追出了100多千米。”最终击落这架敌机的刘德林跟战友们说,“我亲眼看着它冒了烟,直直地掉下去了。”
 
  对于缺少经验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来说,第一次击落敌机值得骄傲。王海却总结道:“更主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作战经验,攻击时要沉着,别把炮弹打光了。”
 
  也正是靠着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作风,年轻的中国空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1951年11月18日,美军出动飞机到清川江一带对铁路目标进行轰炸。王海率队升空截击北犯之敌,与60多架美军飞机迎面开战。
 
  美军摆出“罗圈阵”——将飞机编队为首尾相接的大圆圈,这样任何一架飞机遭到攻击时,其后面的飞机就可以立即咬住我空军的尾部。
 
  “爬高占位!”王海率大队发挥米格-15战机垂直机动性强的优点,立即爬升到6000米高空再俯冲下来,像一把铁锤砸向敌机编队。
 
  几分钟时间,王海率大队击落敌机5架,打出了5:0的战绩。事后,王海写下这样一句话:“中国军队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因为每一名中国军人都有一颗不怕死的心。”
 
  清川江上空,我空军12架战机与70多架美军F-86战斗机鏖战在一起。
 
  飞在编队最后的一大队中队长孙生禄和4架敌机搏斗时,突然发现又冲来4架敌机。向左转弯,很可能完全脱离险境。继续冲上去,必然被敌机包围。
 
  这是一道单选题,孙生禄毫不犹豫地冲进了敌人的机群。他知道,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只有挡住敌机,才能保住大队编队的安全,赢得战斗的胜利。
 
  敌机猛烈的炮火打坏了孙生禄战机的发动机涡轮片、天线杆,打穿了机翼、座舱盖……他操纵着已经起火的战机朝敌机猛撞过去。
 
  顷刻间,孙生禄和战机化作了蓝天白云间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面对牺牲,前赴后继,是这支英雄部队的选择与传承。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王海击落击伤敌机9架,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孙生禄击落击伤敌机7架,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焦景文击落击伤敌机4架……
 
  每一位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的战机上,都有象征击落击伤敌机数量的五角星闪耀。
 
  抗美援朝战场上,王海所在一大队参与空战81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2018年10月,时任王海大队大队长孙腾作为军队基层代表赴朝鲜祭扫志愿军烈士陵园。
 
  “博物馆内陈列着好几封祖国的学生、工人给飞行员写来的信,我们的人民多么可爱啊!”孙腾说,“为了和平,我们从来不害怕战争。”
 
  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钢铁般的斗争意志,聚焦同一个目标:敢打必胜。
 
  如今,王海大队所在的空军航空兵某旅正以“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在建设世界一流空军的征程中闯新路、打头阵、当尖刀。
 
  ——多次在全军率先改装新型战机,率先形成战斗力。今年某次演训任务中,飞行时间刚过100小时的陈鑫浩与战友一起以“零损伤”的代价一举“击落敌机”多架。
 
  ——紧盯信息化作战体系,为战研战。空军第一个斩获“金头盔”和“金飞镖”的“双料王牌”飞行员王立带队一连数月对海量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提升了作战能力。
 
  ——实战实训,在全军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训练。“有次海上训练,几乎是‘擦’着海面飞。”一位飞行员回忆某次演训时这样说。
 
  “战争,随时都会到来。”这个旅飞行二大队大队长、空军最年轻的“金飞镖”飞行员汤书杳说,“我们要干的,是打赢,任何情况下都要打赢。”
 
  (高玉娇)新华社合肥10月25日电
 
 
 
中央广电总台抗美援朝主题出版物首发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白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纪录片《英雄儿女》《为了和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英雄儿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艺晚会》四部抗美援朝主题节目,其音像制品将通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发行,同名图书由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发行。
  25日在京举行的首发仪式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负责人介绍,四部作品将翻译制作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个语言版本在全球推广,同时将发挥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的联盟平台与5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家机构成员优势,组织海外联播,扩大纪录片和文艺晚会的影响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线台湾同胞抗日遗址遗迹摄影展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罗鑫)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75周年,“绿水青山待我还——台湾同胞抗日遗址遗迹摄影展”线上展览开通仪式2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据了解,该线上展览经过精心挑选、分类编排,共分为“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欲救台湾,先救祖国”“雪马关之耻,恢复河山从兹始”六个部分,首批展出照片205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说,衷心期望以这一展览上线为契机,增进两岸同胞对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共同认知,消除隔阂和误解,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近年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有关单位先后数次派出专人赴台,踏访台北、台中、花莲、澎湖等22个县市,总行程1.6万多公里,寻访抗日遗迹,拜访了众多台湾知名人士和抗日志士亲属,共拍得各类史迹416余处,采集照片资料6万余张。同时,组织专人在浙江杭州、金华以及福建福州、武夷山、永安、龙岩、漳州、泉州、厦门等地拍摄反映台湾同胞在大陆抗战的遗址遗迹,共拍得各类遗址遗迹29处,采集照片资料2000余张。
  散落在台湾各地及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与台湾同胞抗日相关的遗址、遗迹,既是台湾同胞抗日历史的重要载体和见证,也是历史上日本对台湾进行侵略和殖民统治罪行的铁证,为今人及后代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最直观的实物资料。
记录“英雄城”:台湾青年来武汉“随手拍”   新华社武汉10月25日电(记者徐海波、喻珮)用镜头捕捉武汉的城市风景,向身在台湾的亲戚朋友讲述这里的“英雄故事”。10月22日至25日,22名在大陆多个城市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来到武汉,走访拍摄大街小巷、工厂、公园和社区,记录传递武汉的新气象。
  参加活动的台胞吴明峰、郭秀格、黄宇甄等3人来自台北市和台中市,近几年生活在厦门。这是他们第二次来武汉。今年1月,他们一起来到武汉游玩,却意外因为疫情而滞留。3人主动到社区报到,成为青年志愿者,为居民送菜、送药和取快递。直到4月中旬,他们才离开武汉,返回厦门。
  “再次来到武汉,不再感觉是一名游客,而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郭秀格说,短短几个月,看到武汉恢复得这么好,非常欣慰。他和爱好音乐的朋友一起,将亲身经历创作出两首歌曲:《我要和武汉在一起》和《伟大的中国》。“我要把这两首歌带给身边的朋友,用歌声来传递两岸人民的深厚情谊。”
  在北京工作的席嘉芬是一名纪录片编导。一路上,她不停地拍摄沿街商店和市井生活。她告诉记者,看到武汉恢复后的样子非常高兴,她要将这里人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孩子们嬉笑打闹的样子拍给台湾的亲戚朋友看,请他们也多来大陆走一走。
  武汉三镇、武昌起义、黄鹤楼……在苏州做销售代表的王锡元第一次来武汉,一口气说出不少“武汉关键词”。王锡元说,以前都只是看新闻了解这座城市,疫情后,对这里更多了几分关心。这次亲身走一遍,他发现“英雄的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非常期待能够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带回台湾给朋友们看,希望公司也能来武汉开拓市场。”
  4天时间里,参加活动的台湾青年先后来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东湖绿道、戴家湖公园、黄鹤楼、户部巷、平和打包厂旧址、青和居社区、中国建筑科技馆等地,感受武汉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基层治理和科技创新等,并且专门来到中建三局集团,参观火神山、雷神山“两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用镜头记录武汉疫后重振的勃勃生机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
  活动还以视频连线方式,让武汉和台北两地青年分享“与武汉的点滴过往”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并邀请两岸摄影爱好者讲述武汉的抗疫故事。此次活动由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武汉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武汉台资企业协会等共同主办。
台湾各界纪念光复75周年
台湾各界纪念光复75周年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5日,台湾各界人士在台北中山堂“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前共同缅怀抗日先烈。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台北10月25日电(记者吴济海、傅双琪)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5周年纪念日。台湾各界当天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这一伟大胜利。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与《海峡评论》杂志社等团体当天在台北举办台湾光复75周年庆祝大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萧开平致辞时回顾了台湾人民在日据时期未曾停歇的抗日事迹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他表示,“不容青史尽成灰,不信春风唤不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萧开平表示,今天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台湾各界人士要体认“台独”是绝路。我们呼吁更多台湾人民投入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事业。
 
  “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理事长吴昆财表示,全体中国人民的惨痛牺牲换来了1945年10月25日的台湾光复。然而,如今在岛内“去中国化”逆流中,光复节也被欲去之而后快。他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们要致力于传播历史真相,让更多人了解台湾的这段历史。
 
  中华渡海兴台会理事长胡为真回顾了台湾光复的重要历史节点。他表示,我们要通过多种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让人们知道有关台湾光复的事实,把历史真相传播出去。台湾不少年轻人不了解近代史,是我们这一代说得不够,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天,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劳动党、统一联盟党等十几个团体发起社会各界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活动。台湾各界人士在台北中山堂“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前共同缅怀抗日先烈。人们合唱光复纪念歌曲,向先烈献花,表达追思与敬意。
 
  发起团体还发表了恢复光复节、反对美日外部势力干预台海事务等主张。随后,各界人士发起台湾光复纪念游行,表达主张和诉求。
 
  为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中华民族振兴联合会、李苍降教育基金会、辜金良文化基金会、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巡回第39站当天在台北开幕。
 
  主办单位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中国人共有的历史记忆,也是两岸中国人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反殖民胜利的重要历史,但是岛内执政当局不敢纪念这个日子,甚至要消灭、扭曲这个属于两岸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因此,我们要与民众一同纪念,让更多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
 
  新党当天也举行庆光复活动。新党主席吴成典表示,75年前,台湾终于回到中国,今天绝不能让台湾再离开中国。新党希望两岸中国人携手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国民党当天举办台湾光复75周年纪念音乐会。国民党表示,历史事实不该遗忘,也不应刻意淡忘,更不应任意切割,呼吁大家不要忘了台湾光复节。
 
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评论 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的丰功伟绩
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评论
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的丰功伟绩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平壤10月25日电(记者洪可润、江亚平)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25日刊发评论文章,称赞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的牺牲精神,表示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献出自己青春与生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

  文章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和朝鲜人民肩并肩,为战斗献出青春和生命,志愿军勇士的鲜血染红了朝鲜的山川和原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朝中友谊历史上刻下的兄弟般的友谊和战斗的团结永垂不朽。

  《劳动新闻》当日刊发的另一篇评论文章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下奔赴朝鲜战场,即使过去了70年,朝鲜人民至今还在深切缅怀并回顾他们留下的丰功伟绩。

  文章最后说,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朝鲜面临危难之时,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奔赴朝鲜前线、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青春与生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

 
四十六点五万:全球日增新冠病例新高 波兰总统感染新冠 默克尔说德国疫情蔓延速度快于年初
四十六点五万:全球日增新冠病例新高
波兰总统感染新冠 默克尔说德国疫情蔓延速度快于年初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4日15时02分(北京时间21时02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数较前一日增加465322例,再创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大增幅。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3天创新高。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此前全球单日新增最高纪录是23日的449717例和22日的437247例。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4日15时02分,全球累计确诊42055863例,累计死亡1141567例。

  欧洲疫情近期迅猛反弹是全球日增确诊病例数屡创新高的重要原因。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欧洲地区24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1898例,在世卫组织对全球划分的6个地区中数量最多;其次是美洲地区,当天报告新增143313例。

  世卫组织数据还显示,美国、印度、巴西是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均超过500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阿根廷、西班牙和法国。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波兰总统发言人斯佩哈尔斯基24日发布推特说,总统杜达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但目前感觉良好。波兰总统府办公厅主任什切尔斯基随后表示,总统府将根据防疫规定开展相关工作,可能会制定一份总统接触者名单。

  据新华社专特稿(惠晓霜)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24日说,德国新冠疫情处于“非常严峻”阶段,蔓延速度已经超过今年年初。

  默克尔在每周视频讲话中说:“我们正处于新冠大流行非常严峻的一个阶段。新增病例每天都在攀升。疫情又一次快速蔓延,速度甚至超过6个月前的初始阶段。”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418005例,单日新增病例14714例,为疫情暴发以来最高;新增死亡病例49例,累计死亡突破10000例,达到10003例。

  数据显示,目前德国新冠基本传染数为1.3,意味着每名感染者平均可传染1.3人。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洛塔尔·威勒说,德国疫情“极为严峻”。

  默克尔继上周讲话后再次敦促民众尽量不要外出和保持安全距离。“除非绝对必要,请不要出门旅行,不要搞庆祝活动。请待在家里。”她说。

  “面对病毒,我们并非无能为力,”默克尔说,“我们的行为决定了它传播的力度和速度。我们所有人都应遵守的规定是减少接触。尽量少接触他人。”

 
法国扩大宵禁范围
法国扩大宵禁范围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10月24日晚,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警察在宵禁后的街道上巡逻。为应对持续恶化的疫情,法国政府决定扩大宵禁地区范围,在法兰西岛大区等地实施宵禁的基础上,自24日零时起对另外38个省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实施为期6周的宵禁,每日21时到次日6时禁止出门。至此,这一防疫宵禁已覆盖法国101个省中的54个,涉及约4600万人。新华社发(塞尔日·阿乌齐摄)
 
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2.4万例 住院病例大幅飙升 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首超8万
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2.4万例 住院病例大幅飙升
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首超8万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4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24日的数据显示,全美23日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2929例,创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纪录,新增死亡病例946例。

  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首次超过8万例,凸显疫情指标在前段时间略微缓和后严重反弹。

  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本周全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超6万例,新增死亡病例有2天超过1000例,平均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持续走高。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前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新冠住院病例是反映美国疫情负荷的一个重要而客观的指标,住院病例目前也开始激增,24日全美达到近42000例。随着疫情发展,新冠患者入院标准已一再收紧,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住院病例仍大幅飙升,更加令人忧虑。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4日晚,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85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2.4万例。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美国强生公司23日宣布,将在美国恢复开展强生旗下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3期临床试验。

  本月12日,美国强生公司宣布,由于一名受试者出现“无法解释的疾病”,公司决定暂停由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研发的一款新冠候选疫苗的临床试验。强生公司23日表示,在对受试者经历的上述医学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后,暂未发现明确原因;根据目前收集到的信息和独立专家的意见,强生未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其候选疫苗导致了这名受试者出现的问题。

 
挺过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挺过了电子书和网络书店,却难挺过新冠 快撑不下去了!纽约百年书店“求救”
挺过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挺过了电子书和网络书店,却难挺过新冠
快撑不下去了!纽约百年书店“求救”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美国纽约的文化地标“思存书店”(Strand bookstore)因新冠疫情冲击生意惨淡。书店老板24日发文呼吁读者买书,坦承这家百年书店“快撑不下去了”。

  书店老板南希·巴斯-怀登是第三代传人,她的爷爷1927年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百老汇大道和第12街交汇处创办这家书店。思存书店号称“全世界最大的旧书店”,以卖二手书起家,因价格便宜、书目齐全吸引大批书迷和游客。

  巴斯-怀登24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过去93年,我们挺过了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仓储式大书店、电子书和网络书店的影响,我们是这条‘书店一条街’上唯一幸存至今的实体书店。但在新冠疫情下,书店人流量大减,店内活动停办,游客寥寥无几,我们无法生存。”

  巴斯-怀登介绍,今年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少了近70%。尽管书店裁掉大部分员工,靠“吃老本”和申请政府贷款苦苦支撑了几个月,“但现在已经到了临界点,书店的生意难以为继”。

  疫情暴发初期,纽约市是美国疫情“重灾区”。尽管后来纽约市疫情有所缓解,一些经营场所恢复营业,但生意比以前差不少,与思存书店有类似遭遇的商家比比皆是。

  巴斯-怀登说,不希望书店断送在她手上,“我有孩子,他们还年幼,我希望他们将来有兴趣经营书店,成为第四代传人”。

(王宏彬)新华社微特稿

 
美国选举背后的金钱与政治勾连
美国选举背后的金钱与政治勾连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眼下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已不到10天,共和、民主两党总统候选人仍在关键“摇摆州”做最后冲刺。经历了铺天盖地的竞选广告、“打鸡血”般的造势集会与火药味十足的唇枪舌剑后,美国这场政治大戏即将迎来最高潮。

  在选举活动的热烈气氛与候选人的漂亮说辞背后,掩藏的是金钱的无声运作与政客的精心算计。金钱政治已成为美国的深层次问题,其负面影响广泛而深入。

金钱的力量


  美国选举从来都是“烧钱”的事,今年又“烧”出了新热度。美国无党派组织响应性政治中心预计,2020年总统及国会选举总花费预计将达到破纪录的108亿美元,大幅超越2016年约7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本次总统选举的费用预计约为52亿美元。

  高额选举费用的背后是对参选人筹款能力的隐性筛选,再次印证现实中的美国总统选举绝非“零门槛”。据美国媒体统计,二战后当选的13个美国总统中,仅杜鲁门一人的净资产峰值不足100万美元,而另外12人中不乏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中心主任拉里·萨瓦托直言,在美国,财富是竞选总统的重要“敲门砖”,“从来如此,未来也会一直如此”。

  高额选举费用实质上是利益集团“合法合规”笼络候选人的结果。美国最高法院2010年允许企业与工会“无上限”地向支持候选人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2014年又取消了对个人政治捐款总额的限制,这意味着曾经压在资本头上的“紧箍咒”不复存在。挣脱束缚的金钱加速与政治权力结合,直接导致近年来美国从总统选举到国会与地方选举的政治献金大幅飙升,“选举跟着钱走”已昭然若揭。

  事实上,除立法与行政部门选举外,美国司法领域也未能幸免被金钱染指。在10月中旬举行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听证会上,罗得岛州民主党籍参议员怀特豪斯指出,各级法院法官提名人选背后都有大金主“暗钱”的操控,总金额可达上千亿美元。

消失的公平


  金钱给美国政坛乃至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广泛而深入。《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作者贾里德·戴蒙德在其2019年出版的新书《剧变》中提出,当前威胁美国民主的最大问题就是政治妥协的加速崩溃,而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正是选举对金钱的依赖不断增强。

  戴蒙德指出,随着竞选成本大幅攀升,候选人会更多倚赖大额捐款人,这些出资人当然会把钱捐给与自己目标一致的候选人,而不是那些愿意妥协的温和派。他援引一位从政多年的朋友的话说:“到目前为止,听命于金钱是我们的政治体制和个人生活中最大的败笔。”

  美国政治专栏作家伊丽莎白·布吕尼希指出,选举背后的“暗钱”操控以及针对有色人种和穷人的欺压,劣迹种种,“美国选举中的不公平已经存在很久了”。

  金钱政治也增加了解决美国社会问题的难度,控枪法案难以通过就是最好例证。尽管美国各地校园枪击的悲剧一再上演,但资金雄厚的拥枪游说机构对国会议员拥有很大影响力,它们总能设法阻挠对枪支的管控。

  从更深层面看,金钱政治在美国愈演愈烈反映出其民主制度存在严重问题。法国蒙泰涅研究所特别顾问多米尼克·莫伊西在法国《回声报》撰文指出:“腐败的金钱政治,日趋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现象激增,最高法院政治化,所有这些导致民主出问题的演变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种没有受到限制的长期失控的结果。”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 广东促就业保民生的“幸福协奏曲”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
广东促就业保民生的“幸福协奏曲”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在广东顺德厨师学院“粤菜师傅”培训班上,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学员马海羊子(右)和马海曲子制作糯米卷(2019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广东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决赛上,参赛选手王文杰(左)和冯锦勋进行汽车排气门装配(2019年12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黄国保摄
 
 
 
  深圳对口帮扶的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居民接受育婴培训(2020年7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丰摄
 
 
 
  “粤菜师傅”:让世界爱上广东味儿;“广东技工”:与中国制造共同成长;“南粤家政”:成为百姓最放心的家政
  2018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面向低文化、低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从技能培训,到吸纳就业,再到创业扶持,广东探索以“工程”方式推进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有力支持普通劳动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托举起他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创业寻梦路
  促就业、保民生,助推高质量发展。从培养人才到融通产业,广东三项工程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入手,正在不同行业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深刻影响
 
 
 
本报记者徐金鹏、车晓蕙、黄浩苑、邓瑞璇
 
  他们,可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是疫情下失业的普通打工者……
 
  通过学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技能,他们或成为粤菜大厨、金牌保姆,或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高技能人才……
 
  他们的故事是疫情下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越是艰难,越努力向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乃至实现更高的人生梦想。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自2018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端谋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全面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面向低文化、低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三项工程齐发力,稳住就业这块经济平稳发展的“压舱石”,让普通劳动者通过掌握技能,获得更加稳定和体面的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厨师、技工、保姆,在餐厅后厨的锅碗瓢盆声中,在现代制造车间的生产线上,在千家万户的和美生活里,他们奏响了一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幸福协奏曲”。
 
技能脱贫
 
学会一项技能,养活一家人


 
  女儿去读研究生,对于今年45岁的刘连香来说,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家住梅州兴宁市叶塘镇同众村的刘连香一家,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她丈夫患了败血症,还要养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都压在这个身材瘦小的女人身上。“欠了一屁股债,家里真的不好过。”
 
  几年前,得知市里有免费培训育婴师、月嫂的项目,刘连香来到梅州我爱宝贝服务有限公司报名。新生儿护理、产妇护理、月子餐……当过护士的刘连香上手很快,培训后顺利通过考核并上岗。
 
  刘连香先是做育婴师,一个月3000多元收入,随后又不断“回炉”培训,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去年她开始做起了月嫂,工资也水涨船高,每个服务订单到手工资1万多元。“以前种稻谷,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全家吃半年。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买稻米,全家一年都吃不完!”
 
  去年,刘连香女儿即将大学毕业想要考研,回家跟父母商量。“供你上大学已经不易,哪有贫困家庭的孩子去读研究生的?还是不要读了。”孩子她爸嘀咕。刘连香一听就急了,跟女儿说,“不要担心,我做月嫂,供得起你!”
 
  如今,女儿如愿以偿走上继续求学的路,刘连香脸上的笑挡也挡不住:“要不是学会了月嫂的技能,哪敢这么硬气地让孩子去读研?”这个小个子女人乐呵呵地说。
 
  使刘连香受惠的,是广东在全省铺开的“南粤家政”工程。刘连香所在的梅州市是客家地区,客家女人勤劳朴实、善于持家是远近闻名的。怎么把这些客家大嫂组织起来,让她们成为脱贫致富的行家能手,成为当地得到政府支持的一项民生工程。“我们的培训敞开大门,谁都可以来。客家女人勤快能干,我想让她们走出家门,改变命运。”梅州我爱宝贝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利芳说。
 
  在“南粤家政”工程的扶持下,我爱宝贝公司送教下镇下村,为无业在家或是下岗了想再就业的农村妇女免费送上学习和培训。截至目前,仅这家公司进行的育婴和月嫂培训就达3万人次,帮助6000多人实现就业。
 
  立足于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广东通过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面向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建立技能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培训支持力度。
 
  家住粤西罗定市苹塘镇瑞平村的黎光明不幸遭遇车祸右腿致残。为了治腿,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老父亲把牛都卖了。正不知未来怎么办时,听说扶贫工作队开办了技能培训班,黎光明一脚深一脚浅地来到村委会。“看到美发项目时我眼前一亮,这门手艺对腿脚的要求少,即使走不动,还能站着给人理发。”看到黎光明腿脚不便,罗定市美容美发行业商会会长胡文新当即决定上门给他授课,待他学成出师又发动同行捐赠了全套理发工具。现在,黎光明在家里开起了理发铺子,取名“光明为民”。“有了这个手艺,我心里就不慌了。”黎光明说。
 
  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里,很多都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一技之长保障了群众手中的饭碗,让一个人养活一家人成为可能。
 
  通过实施技能精准扶贫,广东支持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院校,还将三项工程导入省际省内扶贫协作,为广西、云南、贵州等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粤菜师傅”培训1.2万人次,家政服务培训2.3万人次。
 
  20岁出头的许志友来自广西百色一个贫困家庭。2018年,通过对口扶贫计划,他来到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就读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学校希望通过技能教育进行精准扶贫,目前已经面向广东汕尾、贵州黔南、湖北郧西、广西百色等地区对口招收贫困生一千多名。”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罗德超说。经过两年学习,许志友已成为一名汽车钣金专业的优秀学员。他参加了今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获得车身修理项目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实习期,他还参加了学校的创业孵化项目,承接汽车维修业务,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对于未来,许志友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以后要回老家开个汽车钣喷店,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带回去,带动更多人通过技能脱贫致富。”
 
奔向小康
 
开一个店,带动一个产业


 
  去年9月,受益于对口帮扶政策,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贫困户郭柳秀来到广东省湛江市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她很快发现家政市场大有可为:“政府建了平台,提供服务场地,湛江家政协会可以帮助找客源,我把老家的姐妹们培训好,她们跟着我干,就可以零成本创业了。”
 
  从做保姆“变身”做老板,郭柳秀的“江秀家政服务中心”目前已吸纳了20多名广西老乡成为正式员工,生意渐渐走上正轨。
 
  三项工程着眼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各地培训就业创业的公共服务和市场孵化平台纷纷建立起来,在政策杠杆撬动下,市场力量大量涌入。
 
  位于粤东的大埔县是客家小吃名县,传承下来的小吃品种就有200多个。在“粤菜师傅”工程推动下,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向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和创业孵化一条龙服务,只要少量资金,就能开个统一标识的“大埔小吃”店。
 
  50多岁的张小红参加培训后,在大埔县城用自己夫妇俩的名字开了一家“广红”小吃店,卖腌面、肉丸、珍珠粄等客家小吃。作为基地的孵化项目,他们还得到政府1万元创业资金的扶持。
 
  在张小红的鼓励下,以前在工厂打工的两个儿子也陆续参加了县里的技能培训,用“大埔小吃”的品牌分别在广州开了店,今年大儿子还开了一家新店。一家人开了四个店,日子越过越红火。
 
  自2018年广东开展“粤菜师傅”工程以来,通过挖掘各地特色菜、培训乡村厨师,越来越多的人像张小红一样受益,开起了小吃店、办起了农家乐,当上了“小老板”。
 
  三项工程通过推动各种资源加速整合,补上行业短板,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起来。
 
  “妈妈来了”是深圳一家“互联网+家政服务”的创新型企业。针对传统家政缺乏安全感、服务不透明、标准缺失等行业痛点,这家企业以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母婴服务,通过实时在线追踪管理,将服务变得透明、可靠。目前,“妈妈来了”旗下有近千名月嫂,通过一至两年不断的技能培训,使这些30岁至50岁的妇女可以获得一份稳定、可持续的体面工作,月平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
 
  在广州,另一家专注于家庭保洁的公司“51家庭管家”则以标准化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家政的印象:标准化培训、标准化工具、标准化流程,228项标准化服务规范让家庭保洁变得有规可循。每位上门服务的员工箱子里有36套专利工具,单是毛巾就有8种不同颜色,用在不同的地方。
 
  在三项工程推动下,一些地方将技能培训与地方产业相结合,走出促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厨师村”“保姆村”“技工村”在基层乡村大量涌现出来。
 
  在南雄市北部的323国道上,三十多公里的公路两旁林立着160多家挂着“梅岭鹅王”招牌的农家乐。围绕着“鹅王”一道菜,养殖、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大大兴旺起来。南雄地处粤北山区,是广东省山区贫困县。过去,这一段国道上只有简易的大排档,给过路的大货车司机吃口热饭歇个脚。如今,“粤菜师傅”工程将大排档里的“鹅王”这道“土菜”挖掘出来,做培训、办争霸赛、扶持新农旅产业……每天这里都吸引着数千名游客和食客,周末和节假日更是异常热闹。
 
  随着“梅岭鹅王”菜式热销,养殖农家鹅也成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新门路。目前,梅岭一带农家鹅养殖量一年可达20万只,销售额超过1600万元。
 
  通过“粤菜师傅”标准化建设,越来越多的本土食材“走出去”,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在肉鸽产地兴宁市龙田镇,养鸽大户陈伟波是当地的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带动周边9个村3000多名群众养殖肉鸽致富,年产量达到200万只。2018年,陈伟波开始尝试深加工,做乳鸽预制菜,但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响平平。一筹莫展之际,经当地政府部门牵线,他找上门去向粤菜大师工作室的客家菜大师陈钢文求助。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陈钢文和他的团队为乳鸽预制菜制定了产品标准,调整卤制方式、时间、配料……配料精确到克,烹制时间精确到秒,口味也更多:红烧、盐焗、香辣、酱香,顾客买回去加热就可以吃。
 
  新产品推出后,销量比之前翻了两三倍。今年疫情之下,陈伟波非但不受影响,还在大规模增资扩产,投资1亿元的新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我们正研发更多品种,让美味乳鸽走向更多人的饭桌。”
 
面向未来
 
与中国制造同步成长


 
  18岁,身披五星红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赛巅峰对决的领奖台上是什么感觉?
 
  梦幻般的炫酷感!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梁振纬这样回答。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无人机时,梁振纬就被炫酷的科技感深深吸引。彼时,梁振纬一点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代表中国赢得2019年喀山未来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专项赛的银牌。
 
  梁振纬初中毕业后就来到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未来当技工的前景曾让他内心沮丧。“以为上不了大学,这辈子没啥出息了。”没想到,当年学校新开设了无人机专业。“真的是拐角遇到爱啊!”梁振纬兴奋地说。
 
  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无人机操作赛项需完成无人机节点设计建模、组装调试、诊断维修、自动飞行编程、FPV穿越、物流运送、航空摄影等七个模块的重重考验,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功亏一篑。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无人机实训基地,梁振纬反复训练,每个动作都是枯燥的,但却要重复上千遍,直至形成手指精确的记忆。“它不苦,它很酷,我很享受这种操作飞翔的感觉。”梁振纬说。
 
  现在,梁振纬已成为广州迪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一名科研人员,“科技研发很需要技术和操作能力强的人,在研发团队中,我这个技校生感觉一点不比本科生、研究生差。”他笑呵呵地说。
 
  梁振纬是“广东技工”工程孵化的小种子。“中国制造”的模样在改变,中国技能工人的机遇也在改变。
 
  以培养与高端制造相匹配的高技能工匠为目标,广东技工院校80%的专业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产业,73%的专业与企业、行业深入合作,在全国首创“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一条条硬措施,让技能学习走出“先锋范”“世界范”,让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孩子在另一个舞台怒放。
 
  在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团队共获得8金3银1铜和8个优胜奖,金牌数占中国代表队的一半。
 
  企业在科研开发时,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可或缺。没有精密的制造加工技术,再漂亮的设计也只能“纸上谈兵”。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优胜奖选手文俊凯说,将设计师的图纸制造成真实的产品,需要用到40多种工具,要求掌握数控车、3D打印、打磨抛光,一直到最后的喷漆等多项技能。“把设计师的想法变成现实,这让我感到很有成就。”
 
  在东莞市技师学院,22岁的林文学还没毕业,但他和他的毕业设计作品已经被企业“盯上”了。林文学和7位同学一起设计制作了一条饮料自动灌装线。“在制作过程中除了电机、直线平台等一些标准件是购买回来的,剩余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加工、电气路的设计安装,都是我们自己独立完成。”他骄傲地说。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的素质至关重要。
 
  “广东技工”工程的目标远不止于“好就业”,而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标世界制造新标准,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早在2017年,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就针对广深等珠三角城市展开市场调研,了解正在兴起的服务机器人、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用人需求。2018年学校就开设了服务机器人专业,成为全国技工院校中最早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
 
  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对接产业需求。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精密加工实训中心”,数十台数控机床整齐排列,最贵的一台进口设备超过600万元,可以做到与先进的精密制造企业正在使用的同步、同型号。
 
  “我们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力求紧贴市场,瞄准工业和高新科技企业的最新动态,培养企业适用的高端专业技能人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杨敏说。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变化,广东在技工院校建设了13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30个特色专业。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每年都会开发和调整新专业,如近年来新设的无人机应用、精密加工与检测、消防工程技术等都受到企业的热烈追捧,毕业生热门到“1个学生有6个企业抢”。今年疫情下,仍有200多家企业参加校招,毕业生被一抢而空。
 

 
  “三项工程”托起普通劳动者的寻梦路。
 
  今年疫情发生后,原本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刘荣华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迷茫期。工厂停工,刘荣华回到老家江西,靠养蜜蜂养活一家四口。听说广东对失业下岗工人有免费培训的项目,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深圳“妈妈来了”。经过两个月学习,刘荣华快速掌握了月嫂技能,培训后立即上岗。如今,刘荣华的客户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2月,收入也比从前多了一倍。“在工厂做普工常常担心失业,现在这方面的顾虑完全没有了。”她说。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使广东在今年疫情的艰难环境下稳住了就业“基本盘”。截至9月底,广东新增就业96.46万人,完成全年预定目标的80.38%。“厨师、技工、保姆,看似都是小事,但做好了可以解决民生的大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陈奕威说。
 
  “粤菜师傅”:让世界爱上广东味儿;
 
  “广东技工”:与中国制造共同成长;
 
  “南粤家政”:成为老百姓最放心的家政。
 
  三项工程既是重要的就业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6个省领导、13个主要部门的领导都参加,各地市相应成立机构,推动整个工程向高质量发展。
 
  三项工程既是一个整体,又各有侧重,以“小切口”入手,解决就业、技术人才短缺和家政服务民生痛点等重大问题。贴地气、重民生、市场化,三项工程将传统就业创业促进政策更有针对性地整合到符合广东实际的内容上来,资源投放从“撒胡椒面”变得更为精准。
 
  从技能培训,到吸纳就业,再到创业扶持,广东探索以“工程”的方式推进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有力支持普通劳动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托举起他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创业寻梦路。
 
  目前,广东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4万人次、带动17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南粤家政”培训38.02万人次、带动就业54万人;实施“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计划,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30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9万人,占比达32.9%。
 
  促就业、保民生,助推高质量发展。从培养人才到融通产业,广东三项工程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入手,正在不同行业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深刻影响。
 
7位老人北京门诊挂号记
7位老人北京门诊挂号记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10月10日清晨7点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唯一的老年窗口,老年人在排队等待挂号。  本报记者尹平平摄

  本报记者尹平平


  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因疫情防控等原因,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患者可以通过拨打114等电话预约,也可以通过手机订阅医院服务号、下载医院官方App等渠道网络预约,每个渠道都有一定数量的号源。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此举可免除窗口排队挂号的麻烦,降低人员聚集导致院内感染的风险。但对很多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尤其接打电话都有困难的老年人来说,医院挂号门槛的陡然提升,导致他们独自就医变得格外困难。

  近日,记者深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追访因预约挂号造成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

以前搬个小马扎,蹲宿也能挂上号


  “赶紧地,再晚两步,号儿就被人用手机抢光了!”10月10日早晨7点,李玉蓉紧捯碎步,催促身后的老伴一起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里冲。

  门诊大厅里巨大的显示屏和随处可见的自助机,反复滚动着“我院全面取消现场挂号”的内容。楼内显眼处摆放或张贴的宣传板上,详细介绍有关网络预约挂号的流程。  

  此时,这家医院唯一一个现场挂号的窗口——面向7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老人们一个比一个来得早,仍有点儿神色紧张。

  “不知道还有没有号了?”队伍中总能听到有人这么嘟囔,“打114电话预约,号源特别少,动不动就约到俩仨月之后,我等不及啊!”有老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前两天来都没挂上号,今天再来碰碰运气。”今年78岁的李玉蓉对记者说,“现在都用手机网上挂号,我哪儿会啊!别说上班时没用过手机,刚退休那几年也没时兴呢。除了接电话,手机上别的功能我也不会用”。

  李玉蓉身材瘦小,眼圈又黑又深,说话时双手不由自主地在身上挠几下。“我这身上痒了好一阵了。最近痒得每天后半夜才睡着,四点钟又醒了。”她边说边摘下头顶印着北京申奥标志的红色棒球帽,指着灰白且稀疏的头发对记者说:“现在连头皮都痒得厉害。”说着,又使劲地抓了两下头皮。

  李玉蓉先是抱怨两个儿子都指望不上,随即又跟记者叹气道:“他俩各自都有俩儿子,一早一晚都得接送孩子。工作忙得十一都没放假,还能指着他们来给我挂号?”她还以为让儿子用手机帮忙挂号,得让他们带着手机到医院才行呢。

  “这一辈子我什么事都自己干,老了老了连看个病都不行了?”她心有不甘地说。

  排在李玉蓉后面的钟德铭老人,今年已经82岁了。他让儿子给自己预约挂号,由于不会用自助机,他只好排队取号。他说医院里有熟悉的医生,可自己一辈子最反感走后门。如果有办法,连儿子他也不愿意麻烦。

  “以前哪怕凌晨4点多,我搬个小马扎过来,蹲一宿也能挂上号。现在非得靠别人了!”钟老爷子忍不住怀旧起来。

  7点半,挂号窗口开了,排到李玉蓉时皮科没号了。“我不是非要挂专家号,晚几天的能挂上就行。”她跟窗口人员恳求道。但窗口只能挂今明两天的号,对方也帮不上忙。

  按照预约挂号流程,医院自助机上可以挂4日之内的号,手机App上可以挂8日之内的号。记者查询除当日和第二天外,这家医院皮科号源尚足。但自助机需要通过支付宝、微信扫码,或者插入银行卡付款,手机挂号则要绑定个人银行卡账号。

  李玉蓉既没有支付宝和微信账号,也没有银行卡,眼看着还有号,可她却挂不上。

  一位在自助机前排队的年轻姑娘,主动提出帮她扫码支付。李玉蓉惊喜之余,赶紧塞给姑娘十块钱。对方帮她把医保卡插进自助机,没想到输入手机号时却卡壳了——李玉蓉连自己的手机号码都不记得,忙问身边老伴,老伴也摇头。

  “我使劲记了,还是没记住……”她从自己拎的布口袋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连说:“对不起,我有点儿慢,等等我啊。”她边翻边不住嘴地向这位姑娘还有排在后面的人道歉,甚至下意识地点头哈腰起来。

  她的笔记本里记得乱七八糟,还夹了一些零碎的纸片和名片。她一边翻纸片一边稀里哗啦地往地下掉,李玉蓉也顾不上捡,嘴里还在嘟囔:“就记在这上面了,马上就找到。”终于,她指着一串号码对姑娘说,这就是自己的手机号。对方输入以后,总算帮她挂上号了。

  “谢谢!还是闺女好啊,我要是生个闺女就好了!”她不停地感慨道。

啥是微信支付宝?


  刘莲蕙不仅比李玉蓉岁数大,也比李玉蓉还固执。

  10月12日,北京的天气分明是响晴薄日,刘莲蕙却拎着一把长柄雨伞,出现在广安门医院的门诊楼里。

  她穿着灰色的羊绒衫,外面套着蓝印花布的褂子,落落大方,只是走路有点瘸。“我今年本命年,要不是年初摔了一跤还做了手术,走路可利落了!”84岁的刘莲蕙告诉记者,她不愿意拄拐,担心让人看出老态,拿着长柄雨伞可以维持些体面。

  她十一假期前就打听到,给自己做手术的王医生,节后9日、10日、12日出专家门诊。她按时连来两天却没挂上号。广安门医院是中医医院,老年患者格外多,尽管医院预留了两个老年窗口,但只能挂当天的号,专家更是一号难求了。

  12日一大早,刘莲蕙老人还是没挂上号。她想再碰碰运气,一直等到下午依然无果。记者在自助机上查询发现,后面几天还有王医生的专家号,但窗口不能预约挂号。

  听完老人诉求后,自助机旁的导医耐心解释说:“这些自助机只能扫码支付,连银行卡都不能刷,您微信或支付宝里有钱吗?”没想到,刘莲蕙竟反问道:“啥是微信支付宝?”

  她还掏出自己磕得掉皮的老年机,一边摁下114按键,一边向导医展示:“114里面半天也没说挂号的事,一会儿让摁‘1’,一会儿让摁‘2’,搞不清什么名堂。”

  在医院门口保安的指引下,她拄着雨伞问了七八个人,终于找到门诊办公室。进去诉说一番,对方说:“要不您找医生加号吧?”

  “我不愿意给人家添麻烦!听说王大夫今天做手术,很晚才结束,我也等不起了。”老人还向记者透露,她不放心把医保卡和现金给志愿者或年轻人帮忙,“那机器上写得明明白白的,不要把医保卡给任何陌生人”。

  一位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楼服务的志愿者说,每天帮患者解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预约挂号。“但对那些没有手机,连银行卡也没有的老人,想帮也帮不上忙。”她还向记者反映,此前志愿者中也有一些退休的老年人。由于他们也不太会操作手机,很多志愿服务都帮不上忙,只能简单地为患者指指路。

回家慢慢研究这个二维码


  广安门医院门诊的5号和7号窗口,是专为60岁以上老人服务的。在这两个窗口中间的显示屏上,一直有播放如何通过微信订阅医院服务号预约挂号的视频,流程演示得很详细。

  记者根据演示步骤操作,对比发现手机号源比自助机号源更充足。但窗口排队的老年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关注这个视频,大家都不无焦虑地盯着队伍的行进方向。

  “你们年轻人觉得简单,对我们来说可没那么简单。我也一步一步学过,结果记住这个忘了那个。后来干脆别费事了,还是排队吧。”一位排队的69岁老人对记者说。

  10月12日,记者看到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老人,来到北京中医医院咨询台打听如何预约挂号。咨询人员指着印有“京医通”二维码的立牌,请老人用手机扫码挂号。这位老人是帕金森患者,好不容易才点到“扫一扫”,手机却没有任何反应。

  咨询人员接过老人手机才明白,虽是智能触屏手机,可没有开通网络数据服务。老人自言自语地说:“要不我把这个二维码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吧。”

  老人颤抖着拍过“京医通”二维码,重新点进手机相册,却找不到这张照片了。“我刚拍的二维码去哪儿了?”他动作很慢地挨个点开手机相册里的每一个文件夹。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文件夹里,都有几张他拍过的各种二维码。他分不清哪个是刚拍的。似乎也不想再问下去了,只是摇摇头走出医院。

  相比之下,康兰芬在西苑医院接受的导医服务则体贴得多。“姑娘,您能教我网上预约挂号吗?我每次看病都要跑两回,一回挂号,一回看病,太麻烦了。”她向导医女孩求助。

  “奶奶,网络预约挂号得用手机绑定个人账号,对您来说确实有点难。以后您就打我们医院的预约挂号电话,然后带证件来窗口取号就行。”导医女孩热心地说。

  康兰芬支吾一声走了。记者追上去,只见她叹了口气,抬手把银白的头发往耳后一别,露出自己的助听器:“你看我这耳朵,打电话听不见啊。”

  原来,大于80分贝的听力损失,即使戴助听器也很难听清电话内容,需要配备专用设备,经过特定训练才能实现。西苑医院为患者预留的这条预约挂号的捷径,78岁的康兰芬还是走不通。

我的手机只会用它打电话


  10月10日下午,独自到北京中医医院挂号看病的刘广茂,得知要用手机预约或者自助机挂号时,只说了句:“我不会。”然后扭头就走,乘坐电梯上了四楼。

  他径直走到心内科,看见有患者从诊室出来,赶紧进去请医生加号。接下来,他也不去扫码分诊等待叫号,仍旧乘患者就诊间隙,加塞儿挤进去请医生看病。

  今年83岁的刘广茂,双腿都做过手术。虽然腿脚看着利落,但每走一段时间路,就得停下来歇一会儿。

  “多亏医生给加了号,不然今天又要白跑。之前去安贞医院看病,白跑了好几趟,人家现场不挂号了,医生也没有权限加号。”刘广茂是坐公交车来的,单程就要1个多钟头。

  虽然和儿子住在一起,可儿子却帮不上刘广茂的忙。因婚姻破裂,儿子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刘广茂不仅自己要挂号看病,还要给儿子挂号看病。他患有白内障,看不太清手机屏幕,除了接打电话外,其他手机操作都不会。

  10月19日中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前的长椅上,王淑娟忍不住连声叹气——没有预约,自己连医院的门都进不去。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患者就诊须知显示,除了北京健康宝和国务院行程码以外,还需出示当日就医的预约凭证。各处显要位置,都张贴着“无预约患者不能进入院区”的告示。

  今年70岁的王淑娟,近来感觉肠胃不适,想到医院来看看。她和老伴都不会用手机挂号,在门诊楼前简易棚屋的咨询台想问问,排了半个小时队,也没排到自己。结果胃又疼起来,只好先坐在长椅上休息一下。

  王淑娟说,女儿很关心自己,可她不想给女儿添麻烦。她的独生女儿被单位外派到美国常驻,因为疫情回不了国。“女儿在国外工作,我还有两个外孙子,小的1岁、大的3岁,本来应该过去帮忙的……”王淑娟说到这里眼圈红了,“网上每天下午4点放号,女儿那里就是凌晨1点。我真是不忍心让她帮忙……”    (文中受访老人均为化名)  编辑刘荒

 
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家庭“数字反哺”更有效
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家庭“数字反哺”更有效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完颜文豪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预测,2036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23亿,老龄化水平达到29.1%;2053年老年人口将增至4.87亿的峰值,老龄化水平升至34.8%。
 
  这份《报告》认为,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仅用41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人口老龄化历程。
 
  在一些学者看来,人口结构越来越“老”、数字化形态越来越“新”的矛盾,已成为全球数字化社会进程中的共性问题。一些提前步入老龄社会的国家,应对老年数字鸿沟问题的理念和做法,值得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借鉴与运用。
 
形成混龄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早在20世纪90年代,较早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美国,首次提出数字鸿沟概念。美国政府为此发布《填平数字鸿沟》报告,通过《通信法案》,要求电信企业为老年群体提供普遍平等的电信服务。
 
  普伦斯基等美国学者将社会人口,划分为“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和“数字难民”。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被归类为典型的“数字难民”。
 
  由于他们不愿或不擅长使用网络,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排斥在数字生活之外,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等社会问题。也有学者提出老年“数字贫困”的概念。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教授介绍,数字鸿沟是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相比过去一般性的知识差异或受教育程度带来的鸿沟,似乎更加难以弥合。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它们大多把积极老龄化作为政策导向,在顶层设计上关注老年数字鸿沟问题。”杨一帆说。
 
  所谓“积极老龄化”概念,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旨在“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追求健康、参与、保障的过程”。而在数字化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利,无疑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欧美等老龄化国家更看重老年人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提倡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些年,社会上流行过一种‘嘲老’情绪,总以为老年人就是落后、顽固不化的代名词。”深圳大学教授周裕琼认为,全社会都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老年人的问题。
 
  这位多年从事老年数字鸿沟课题研究的学者发现,不少老年人既渴望融入数字社会,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能。
 
  在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方式上,她更多聚焦于家庭“数字反哺”——家庭内的信息共享和代际互动,成为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渠道,更促进了互相之间的认知与情感。这也是发达国家弥合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杨一帆看来,老年人的数字化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必要的数字参与能力和知识素养,未来要建立养教结合的学习型康养城市,充分利用高校和社区的智力资源,形成混龄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创造数字时代的“年龄友好”氛围


 
  面对老年数字鸿沟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做了积极的探索,涵盖顶层设计、法律、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内容。
 
  据杨一帆教授介绍,在这些国家的经验中,政府部门有更多数字公平和包容的意识,把“年龄友好”理念融入政策中,设计更多数字化之外的解决方案。
 
  欧盟曾制定《面向21世纪的电子技能:促进竞争力、成长与就业》,建立统一的欧盟数字化技能策略,重点关注老年人等群体的数字扫盲,提出终身学习等方案。同时,全面推动电子无障碍立法,保障老年人等数字弱势群体的利益,如瑞士的《政府及公共事业网络无障碍法规》、西班牙的《计算机无障碍法规》、荷兰的《网络无障碍法规》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成波的研究表明,依靠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能力。比如,美国老年人技术服务中心,将技术用作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工具,开设免费的计算机和数字扫盲课程,帮助老年人使用技术进行社交;美国非营利组织老年人网络中心,专门为50岁及以上人群提供互联网教育,推行“老年人培训老年人”模式,发挥同龄互助教育的作用。
 
  在新加坡做学术交流期间,西北政法大学讲师闫玉荣,专题研究了该国提升老年媒介素养的经验。2007年,新加坡半官方机构人民协会成立乐龄理事会,通过公共教育、社区和同伴互助,促进新加坡积极老龄化的开展,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媒体技能。
 
  2017年,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推出IM银网站,提供视频指南帮助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他们还发起数字诊所计划,将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
 
  欧盟在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方面,更注重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联合德国、西班牙等国的老年大学,成立老年数字学院,免费开设课程,为老年人提供数字技能学习机会。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老年快乐计划,鼓励社会部门和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老年群体数字化需求。
 
  除了这些积极探索,一些国家基于对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保守观念、数字产品可能侵犯隐私等个人权利的顾虑,以及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包容心态等多重因素,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老年数字鸿沟问题。
 
  在周裕琼看来,对待互联网创新相对保守的国家,社会观念里并不认为数字融入一定就是好事,不用数字产品的老年人也不会产生自卑感,这种文化影响到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层面,自然要为这部分老年人留出数字化之外的备选“窗口”。
 
家庭“数字反哺”是现实解决路径


 
  老年数字鸿沟不光是老年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杨一帆看来,国家在做好顶层设计后,还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制定明确下来,不得以任何形式,对老年人有数字技术上的歧视。
 
  “要坚持数字化和非数字化两条腿走路,不宜提倡所有老年人都要融入数字社会,给不愿或不能上网的老年人提供替代方案,让数字化服务成为可选项,允许‘数字断连’的老年人获得同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周裕琼认为。
 
  此外,一些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时,对老年用户群体关照不够,并未真正认识到老龄社会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老年数字鸿沟将成为新的消费痛点。
 
  “这也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小公司暂时可能做不到,但对大平台和企业应该有这样的要求。”杨一帆说。
 
  周裕琼在研究中认为,结合国外经验来看,我国倡导家庭“数字反哺”,是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比较现实又理想的解决方式。年轻人教会老年人使用设备和互联网,并使他们得心应手“不掉队”,往往通过家庭“数字反哺”更有效。
 
  “不是说老年人上网时间越长越好,而要看使用网络的广度、深度和程度。很多社区在尝试教老年人上网,我也带着学生到社区实践,但发现社区或老年大学,很难一两次就教会老年人,‘数字反哺’应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还是落实到家庭中更有效。”周裕琼解释说。
 
  在她看来,发达国家是一种社区型的国家,有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已经完成社会转型。中国的数字化进程中,社区和公益建设还在转型,来自社会的力量还相对薄弱。
 
  周裕琼建议,家庭“数字反哺”可以纳入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和学校在弥合老年数字鸿沟中发挥作用,带动全家人融入数字化时代,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观念。
 
  然而,随着四世同堂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居住安排日益独居化、空巢化,寄希望于家庭的力量,难免较为分散和随机。
 
  “鉴于有些老年人碍于长辈的威信和面子,影响家庭‘数字反哺’,可以借鉴美国成熟的社区志愿服务机制,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数字产品。”李成波建议,社区老年人的互帮互助,不仅能有效克服他们的恐惧心理,还能弥补社区组织力量不足的短板,使“数字反哺”更加社区化、多样化、个性化。
 
       编辑刘荒
 
 
科技助老: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
科技助老: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志愿者隋明哲(右)在教老年人用美图秀秀时与老人自拍合影。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尹平平
 

 
  最近,天津市南开区的杨林大爷,急得连续几天睡不着觉——自己存在手机里的文章和老年说唱团的演出音视频资料,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
 
  去年夏天才学会用智能手机的杨林,今年已经70岁多岁了。这回他实在鼓捣不明白,决定向老师求助。教他用手机的不是女儿,也不是外孙女,而是他居住的向阳路社区志愿者王慧。
 
  王慧三下五除二就帮杨林找回了文件。杨林拉着他的手再三道谢:“在智能手机面前,我们这群老年人是真不行,眼睛看得见也没用。”
 
  说来有些神奇,王慧竟然是一位盲人。他在向阳路社区开办心之光无障碍交流中心,教盲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有6个年头了。直到去年夏天,才新加入一批像杨林这样的老年学生。
 
  协助他在“心之光”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还有天津城建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王慧在讲台上讲,志愿者们在台下一对一、手把手带着老人们按步骤操作。
 
  相比目前只能覆盖到社区及周围老年人的天津“心之光”,北京“夕阳再晨老年人科普计划”则声势更大,他们联合全国上百所高校的志愿者团队,下沉到高校所在各城市的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不是只有那些高龄、失能和贫困的老人才需要帮助。健康、有活力、包括享受高额退休金的老人,如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仍然面临着与时代、社会乃至家庭相脱节。”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对记者说,“我们要用‘科技助老’的方式,让老年人也享受到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种养生方式


 
  杨林下决心学用智能手机的缘起,是去年一次外孙女要吃肯德基,店员介绍手机点单比柜台结账便宜。“那就学吧,也不怕不好意思了。”举手投足颇有些派头的杨林,曾经在企业里当过领导,如今只好戴上花镜眯着眼,在社区志愿者指导下,笨拙地在手机上点来点去。
 
  宋树新和杨林退休之前是同事,现在是同学,他也在“心之光”学用智能手机。“我上网主要是买油、买面,还买那些大件儿的!我们老两口家住4层,还没电梯,不网购光靠自己往楼上搬,搬不动啊!你看我,两百多斤的大胖子,自己上楼都难啊!”他说。
 
  本来儿子也能教他,宋树新却不爱跟他学。有时一件事问两遍,儿子就开始不耐烦:“不是都跟你说过了嘛,这么简单还记不住!”这话让他感觉很受伤。孙子就更别提了,见面就把爷爷手机抢走打游戏,“哪儿有王慧老师耐心啊,没法比!”宋树新对记者说。
 
  家住在蓟门里的李敬生,2010年退休后从老家辽宁丹东搬来北京,帮女儿带孩子。2013年,外孙女上幼儿园了,他总算有空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与张佳鑫他们创办的“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结缘,开始学用智能手机。此前他只会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
 
  从那年起至今,“夕阳再晨”的课程李敬生几乎次次参加,同样的内容一遍一遍学也不腻。“夕阳再晨”走到哪个社区,李敬生就追到哪个社区。“温故知新,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种养生方式。”他向记者解释说。
 
  几年下来,70岁的李敬生已经是老伙计中的修图高手了。记者采访刚结束,他就用微信发来与记者的合影:照片整体色调调亮了很多,还加上了拍摄时间和地点的水印文字,合影中的每个人都被他用“美图秀秀”精心进行美白、嫩肤……
 
  每逢战友聚会,或者和家人朋友出去旅游,海量拍照、合影之后,他都会用“美篇”等App把这些照片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这一两年,他更热衷玩“小影”“抖音”等短视频App。
 
  现在,各种扫码支付、网购,对李敬生来说都不在话下。疫情期间,家里蔬菜水果都是他在“多点”App上买的。他还熟知如何用手机夜间买药,最近又学会了用手机搞定异地医保,“省得为报销医药费,还得往老家来回来去地跑”。
 
  2014年底,在《北京晚报》上看到有大学生在蓟门里社区教老年人用电脑,那是杨光辉退休的第二年。虽然他住在车程半小时以外的其它小区,却也兴冲冲地找上门求学,从怎么用电脑一直学到如何用智能手机。
 
  现在杨光辉也是出门一分钱现金不带,结账全靠微信、支付宝。他用“拼多多”买优惠食材,跟着“下厨房”学做饭。偶尔做饭做腻了就用“美团”叫外卖。在有几十个同学朋友的微信群里,杨光辉用“小年糕”跟朋友们分享相片,用“全民K歌”和老伙伴们唱歌,独居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教会老年人用智能手机上网,他们也能像年轻人一样重新散发出光彩,虽然是夕阳却像再晨的朝阳一样绚烂。”张佳鑫向记者解释“夕阳再晨”这个公益服务项目的初衷。
 
对自家老人更应该有耐心


 
  2008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的张佳鑫,入学时带的最贵重行李,是一台联想的笔记本电脑。他老家在陕西汉省中市城固县,这是全家第一台电脑,是姥姥省吃俭用攒钱买的。听说此后家里也攒了台电脑,张佳鑫想跟姥姥视频通话。
 
  约好视频通话那天,姥姥专门洗了澡、换了衣服坐在电脑前,等着看自己在北京念书的大学生外孙子。可这次视频通话并不成功,要么有声音没影像,要么有影像没声音。最后还是只能打电话。
 
  张佳鑫在电话里跟姥姥解释了半天,从驱动配置到调整参数,从远程协助到截屏图片,无论他怎么绞尽脑汁说明解决办法,可姥姥还是听不懂。白白折腾一下午,连嘘寒问暖拉家常的时间都没有,光鼓捣电脑了。
 
  姥姥说,以后咱还是打电话吧。张佳鑫很沮丧:“我是学信息工程的,上大学用的电脑都是姥姥给买的,却连跟姥姥视频通话都做不到。”联想到父母、姑姑等亲戚,电脑、手机也一样玩不转,张佳鑫后来做公益项目时,首先想到“科技助老”。他在校内外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牵头搞起了“夕阳再晨”。
 
  符芳亮参加“夕阳再晨”时,正在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勘查专业读大一。今年他已经读到研一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教老人学用智能手机,心里有点赎罪的感觉。他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很顽皮难管教,等长大懂事了,爷爷奶奶已相继去世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只能把这份感情,投入在别人的爷爷奶奶身上。”他说。
 
  其实,在教老人用一些智能手机的功能之前,符芳亮也是现学现卖。比如用手机预约挂号,这个健康的大小伙子,平常基本用不上。他特别有成就感的是,有“学生”告诉他上午刚学完用手机预约挂号,下午就帮老伴挂上过去在窗口排半天队也没挂上的科室和医生。
 
  符芳亮回到山西大同的老家,对家里长辈更有耐心了。“那些老人之所以来找我们学,还不是因为家里孩子没耐心教他们,对自家的老人更应该有耐心才是。”
 
  曾英和符芳亮有着类似经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英7岁上学前,一直由贵州毕节的外公一个人把她拉扯大。此后她与外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到景德镇陶瓷大学读书以后,几乎一年只有春节才能见到外公,可她对外公的惦念却无时无处不在。
 
  “每次看到步履蹒跚的老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外公,尤其看到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生活中遭遇各种不便的新闻时,心里更是特别难过。”曾英也参加了学校的“夕阳再晨”项目,进驻社区里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
 
  天津城建大学景观环境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吉欣喆说,军人出身的爷爷学会用微信后,逐渐和失联多年的战友重新取得联系。“爷爷和战友们视频聊天时高兴的样子,我们平时从来没见到过。我想让身边的老人们都有机会,感受到爷爷的那种快乐。”吉欣喆感慨道。
 
寻求改变世界的种子


 
  老师们虽然年轻,可学生们都老了,教起来相当吃力。
 
  “不光是记不住、容易忘,我们生活的年代不一样,知识背景不一样,刚开始沟通都有点难。”与张佳鑫联合创建“夕阳再晨”的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罗旭,笑着对记者说,有一次他讲课时提醒大家要定时清理手机上的垃圾,一位老人马上不高兴了:“我手机可干净了,每天都用酒精擦,没有垃圾!”
 
  如果继续给老人们解释什么是垃圾文件,它们如何占用手机内存,对相当一部分老人来说更难理解。罗旭只能给老人打比方:“手机就相当于是咱们做饭的厨房,每次打开一个微信这样的软件,就像是要做一道菜。您平时做菜都会产生厨余垃圾,要把这些垃圾丢掉,厨房才会干净没有异味。手机如果不定期清理垃圾文件,运转速度就会变慢。”
 
  教学时还会遇到方言的问题。曾英是贵州人,对景德镇地区方言一窍不通。她教的老人很多都说方言,曾英只能靠社区干部一句一句翻译。本来老年人学东西就慢,还爱着急,再加上语言不通,更显艰难。
 
  一天刷朋友圈时,曾英突然看到一张老太太的可爱自拍照,她先是一愣:这不是自己之前教给这位奶奶的吗?看来她已经掌握了。曾英禁不住笑起来。
 
  “现在很多老人因为不会上网,不仅没法享受移动互联网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反而感到和社会脱节、甚至被社会抛弃了。我们年轻人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符芳亮对记者说。
 
  杨光辉向记者坦陈,自己虽然一直积极跟年轻人们学电脑、学上网、学用手机,想赶上时代和社会的步伐,但还是经常感到力不从心。“今天好不容易记住这个,明天又出来那个。哪里都要手机扫码,干什么都要网上预约,我们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应变能力,比起年轻人都差远了,有时真的是想追也追不上,能不能等等我们啊。”他不无忧虑地说。
 
  如今,已经留校任教的张佳鑫,可以尝试通过技术的方式解决科技助老的问题,但他却宁愿把业余精力放在“夕阳再晨”的公益项目上,他说:“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一个好的社会氛围,而不只是搭建一个技术平台或者设计一款产品。”
 
  十年来,多达18742位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成为“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公益活动的服务骨干,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人数则更多。“这些亲身教过老年人上网、用手机的志愿者,对科技助老的理解更深切。未来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主动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支持,才能真正帮助老年人跨越科技发展带来的鸿沟。”张佳鑫说。
 
  张佳鑫一直记得,当时决定做科技助老的契机,源于校园里一张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海报——“寻找改变世界的种子”。现在,值得骄傲的是,通过“夕阳再晨”,他们不仅自己成为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也把这粒科技助老的种子,栽种到很多年轻人心中。
 
       编辑刘荒
 
 
社区里听老人言:为何对智能手机“敬而远之”?
社区里听老人言:为何对智能手机“敬而远之”?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李坤晟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日新月异。看病就医、网络购物、水电缴费、银行理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往往靠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搞定。

  然而,由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46.3%的中老年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36.4%的中老年人偶尔用,只有17.4%的中老年人经常用。

  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一部分老年人却离数字生活越来越远。我国2亿多老年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并不适应电子支付在内的新技术。一群被边缘、被忽视的“银发族”遭遇数字鸿沟。

  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同时,我们更要追问,打通老年数字鸿沟的梗阻在哪里?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北京部分社区,倾听老年人的烦恼和心声。

屏幕字小看不清


  10月18日星期天,家住河北省固安县的刘典声,早晨六点多就往北京南郊的大兴区赶。他大清早出门,只为了去银行取钱。

  今年66岁的刘典声,原先住在北京市丰台区。儿子结婚时,房子让给儿子作婚房,自己和老伴在毗邻大兴的固安买了一套房。

  前两天,刘典声在北京银行的一笔定期存款到期。考虑到固安没有北京银行网点,以后存取不方便,他决定把钱取出来,换一家银行存。

  35公里外的大兴支行,是离固安最近的北京银行营业网点。周末早晨的大广高速上,没有京冀两地通勤的上班族,943路公交车一路飞驰。8点半不到,刘典声就到了大兴支行门口。

  发现前面只排了一个人,刘典声非常满意,一大早的辛苦没白费。美中不足的是,出门时没添件大衣,风吹着有点冷。

  为取钱大老远跑一趟,刘典声也无可奈何。他知道现在能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转账,但却没想给自己手机装一个。

  “手机上的各种小玩意儿,看上去密密麻麻,眼花缭乱,找不到应该按那儿。上面字也小,根本看不清。儿子让我别用了,万一看错小数点就真麻烦了。你看我这上面的字小不小。”说着,刘典声掏出自己的手机,当着记者打开一条短信通知。明明是特大号字体,此刻在记者眼中,竟也变得小了起来。

  “你们记者应该呼吁呼吁,让银行多开几个窗口。”刘典声此话一出口,队伍前后的几位老人纷纷附和。

  然而,银行线下网点正在大幅瘦身。据媒体报道,近两年,商业银行机构退出列表中,有6366家商业银行网点关闭。截至10月16日,今年已有超2000家商业银行网点退出。

如今最怕验证码


  在61岁的徐志寅眼中,银行排队算不得什么。

  “只要愿意等,到银行总能把事办了。就算不会用机器,旁边还有工作人员帮忙操作。真正不方便的是打车。不会用手机,现在连车都叫不到。”他对记者说。

  徐志寅和老伴来北京3年了。自从两年前女儿生了孩子,他们的生活就围着外孙转。只有周末,女儿女婿照顾小孩,老两口才“下班”,有两天自由活动时间。

  徐志寅向记者回忆起他的“惨痛”经历:“我有个老同学,家住红领巾公园附近。有次去他那儿吃饭,想打车回望京。结果,根本打不到。”

  当时,徐志寅在路边伸手招车,亮着“空车”标志的出租车,一辆辆呼啸而过。好不容易有一辆到跟前停下来,司机摆摆手,原来已经被预约了。

  徐志寅知道现在有很多打车的软件,最有名的是“滴滴”,但他从未独立成功使用。

  不是不想用。女儿给他演示过,怎么定位、怎么叫车,还帮他绑定了银行卡。但一到自己用的时候,老是手忙脚乱记不住。

  对智能手机,徐志寅并非一窍不通。平时他买菜就用微信扫码支付,还能在家庭群里抢个红包。但他觉得,微信扫码操作相对简单,打开只需要扫一扫。“别的软件,不像微信用得那么频繁。事到临头用一次,就容易忘。”他说。

  徐志寅最怕输入验证码,这是他对很多手机软件“敬而远之”的重要原因。

  “来短信那种验证码,需要复制。我们老年人本来手脚就慢。几十秒的时间,人特别紧张,容易出错。”徐志寅说。

  应用登录页面上的验证码就更难了。数字和英文字母组合在一起,歪歪扭扭。徐志寅只能连蒙带猜,但他手写输入本来就慢,一不小心碰到验证码,码又变了,只得从头再来。

  “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明明写对了,但就显示验证码错误。换一个码,还是错误,怎么都登录不进去。干脆不碰了。这些东西只有年轻人玩得转。”徐志寅说。

担心网上骗子多


  10月19日上午,住在蒲黄榆的莫阿姨像往常一样,到方庄市场买菜。几个摊位逛下来,她买了四节藕、一把菠菜、三个番茄,总共35.5元。莫阿姨从荷包里掏出几张纸币付了钱。

  “现在用现金的人很少了。来买菜的老年人里面大概有个三分之一。现在我出摊前,很少换零钱了。”市场内一位卖菜的摊主说。

  67岁的莫阿姨坚持用现金,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没几个钱,拿在自己手上放心。”

  儿子给她买的智能手机,平常也就打个电话。莫阿姨觉得,智能手机用起来太麻烦,网上骗子又多,自己根本没办法分辨。

  “我没被骗过,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没有,但电视里这样的事情不少。万一呢?你们年轻人,什么都喜欢绑在手机上,太危险了。”莫阿姨说。

  儿子曾主动提出教她使用微信和淘宝,但看儿子操作了几遍,她觉得太麻烦。

  “一会儿弹出来一个东西,一会儿弹出来一个东西,一不小心就是广告,连忙要退出来。多搞两次,我血压都高了。”莫阿姨说。

  不过,莫阿姨也知道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医院挂号要预约了,水电气的费用都能在手机上缴了,越来越多的店铺关门转型线上。

  “现在我要做点什么,全靠我儿子。水电气费也是他帮忙缴。可说实话,还是有很多不方便。我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像去医院,我不能老叫他请假陪我。我愿意,他的单位还不同意呢。”莫阿姨说。

  “希望不要什么都一下子换到网上。”莫阿姨最后对记者道,“我们这代人书读得不多,文化低一些,一下子学会上网不太现实。”

不给信息不让用


  与被数字鸿沟困住的同龄人不一样,65岁的张力退休前,曾是一名电气自动化工程师,操作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完全没难度。

  但他的手机界面上,除了微信、支付宝等寥寥几个应用,非常干净。

  平时张力不网购、不叫外卖、不刷手机新闻、不看手机视频,似乎刻意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

  “现在什么都搬到手机上面了。去医院、买火车票、缴电费,包括炒股,有时候不用还真不行,但我奉行能简即简的原则。”张力说。

  张力并非拒绝现代生活。“孩子成家立业了,没和我们住一起。平时我和老伴的生活比较简单。”

  其实,过去张力也尝试过一些手机软件,家里的电视机,还是前几年他和儿子一起在网上买的。

  但现在这名退休工程师非常在意的是,个人信息会不会被泄露。

  他对记者道:“手机应用动辄要授权,要允许,商家就盯着用户的手机信息,要浏览你相册、短信通话记录,要随时对你进行定位,如果有一项不同意,就不让你用软件。”

  “现在针对性营销又太厉害,稍微泄露一点个人信息,各种电话就上门了,无孔不入。我们对这方面的保护,做得还不够好。你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卖给谁了。所以,我能不用就不用。”

  最让张力郁闷的,是经常接到敬老院的营销电话。“有时候一天还不止接一个,向你介绍他们那儿多好多好,恨不得你明天就搬进去。我自己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敬老院?干脆把用得少的应用全删了。”张力说。

     (应受访者要求,张力为化名)

      编辑刘荒

 
快时代如何善待“慢行者”
快时代如何善待“慢行者”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等一等”用心是好的,客观上难做到


 
  刘梦妮:数字时代,有人呼吁应该等一等跟不上脚步的老年人。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邱泽奇:赞同也不赞同。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惠及绝大部分人口,实现数字红利的普惠。但部分老年人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一个“等”字可以解决的。应该拿出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案,比如研发更具包容性的技术产品。
 
  张耀军: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会因为有人跟不上就慢下来。“等一等”用心是好的,但客观上做不到。只能通过社会重视,采取行动帮助老年人,缩小其自身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数字鸿沟。
 
  王晶: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其实都需要适应数字化带来的改变。如果停下来“等一等”某个群体,整个社会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只能反过来,想想怎么辅助这部分人群,去更好地适应变化,使之不被时代落下。
 
  谭津龙:从发展的角度看,科技进步不会“等待”,反而有可能“淘汰”老年人。但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而言,技术革新应当关爱老年人,“带”上老年人。所以,我赞同数字时代应该等一等老年人的说法。
 
  黄如一:新冠疫情期间,很多人依靠网络购买生活用品,足不出户也能正常生活。但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老年人,生活却受到极大影响。技术进步的结果不该是这样。
 
  刘梦妮:如果数字时代很难停下来“等”老人,老年人应该做点什么?
 
  张耀军:老年人能主动学习当然最好了,有一个词叫“积极的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前走,不被社会抛下。但我们也应清楚认识到,老年人学习使用数字产品,确实是挑战。
 
  王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有可能对他们接触和学习最新技术产生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靠老人自身加强学习,数字鸿沟仍然难以弥合。
 
  何兵:不能逼老年人学习,有的老人上了年纪,手脚没那么灵活,脑子反应也不快。这不是学不学的问题,是学不了。我们不能强人所难。
 
  只要想解决,可用的技术方案非常多


 
  刘梦妮:如何缩小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呢?
 
  王晶:我们关注数字鸿沟,一是要注意基础设施造成的差异。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上网设施上就有差异。偏远地区的老人,可能还要面对没有网络的问题。其次是技能问题,也就是个人使用上网设施的能力。
 
  另外,目前商家更愿意开发年轻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毕竟老年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都弱于年轻人。很多数字化产品,对老人来说没有价值,也用不上,这也是老年人逐渐被排斥在数字时代之外的一大原因。所以要缩小数字鸿沟,需要从上述三方面入手进行改变。
 
  邱泽奇: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缩小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一是技术本身的迭代和更新。以健康码为例,在技术上其实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乘火车时,可以运用数字身份证技术,将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的健康码信息,通过售票系统转换为数字凭证打印在乘车凭证上。总之,只要想解决,可用的技术方案非常多。
 
  二是用公共政策来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任何一项技术的迭代,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一些情况下,为了惠及后10%的用户,可能要投入研发总支出的50%。技术普惠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恰当回报。
 
  政府也可以自己制定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覆盖面。企业通过满足这些标准,实现产品被更多老年人接受和使用。这两者缺一不可,例如盲道原来并非道路的合规性要求,现在通过政府规定,大城市的主要道路都有盲道了。
 
  张耀军:向老年人普及数字产品,各个层面都可以大显身手,社区可以进行培训,社团可以举办活动。企业也要生产研发适老产品,并帮助老人学习以适应他们的产品。
 
  最难克服数字鸿沟的,是偏远乡村的老年人


 
  刘梦妮:老人在数字时代的困境,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吗?
 
  邱泽奇:技术进步总是会落下一部分群体,不一定是老龄群体。这是由技术的专用性带来的。任何旨在提高效率的技术,都会排斥一部分人。在数字社会,真正被落下的不是老年人,而是低数字素养的人。无非是在这部分人群中,老年人比例略高而已。
 
  黄如一:我不认为目前老年人遇到的困难是技术进步造成的,而是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在将科技投入社会应用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
 
  就我自己的专业而言,在进行医疗开发实验设计时,导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关注你的病人,而不要被技术本身所迷惑。”研发者会努力将技术本身推向高精尖,然而将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所关注的不应只是“如何用上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更应该是“如何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科技成果,恰当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无论技术本身多么高精尖,漠视甚至放弃那些难以跟上节奏的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进步。
 
  张耀军:说到老人在数字时代的困境,最难的,其实是生活在偏远乡村的老年人。他们与数字社会之间的鸿沟最难弥合,改善也相对更慢。
 
  城市老年人,对数字社会总体适应得还是比较快。城市里基础设施比较全,平时接触数字化场景的机会也比较多,人在环境中,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而在偏远农村地区,有的地方甚至连网络都没有,何谈使用。偏远地区与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时候甚至比代际的数字鸿沟还要大。
 
  刘梦妮:在别的国家,老人是否面临同样的困境?
 
  张耀军:实际上,发达国家比如欧美、日本、韩国,也有相似的问题。归纳起来的解决办法,无非是靠家庭、政府导向、社会支持、企业研发适老产品等,基本上都要走这样的路。
 
  谭津龙:在欧美国家,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困境和我们国家一样,部分国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美国为例,普通民众所受的教育并不比中国好。相当多的美国老年人,对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有些老年人还拒绝使用智能手机。
 
  暂时不宜把技术性问题上升到法律层次


 
  刘梦妮:目前,有的医院只接受网上挂号;部分机场、火车站拒绝没有健康码的人进入;还有一些公园、图书馆,也要提前网上预约才能进入……这些规定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带来不便。我们能否通过立法规避这些现象?
 
  邱泽奇:我认为暂时不宜把技术性和场景性问题上升到法律层次。解决这些问题,在法律层面确实可以做工作,但最好先运用好技术工具来解决。
 
  如果一开始就“动用”法律,可能会束缚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创新,反而带来更多问题。
 
  谭津龙:针对这么细节的事情进行立法也不太容易,但可以把技术进步与老年人权益保障作为政策写进去,然后由各级政府落实、细化,保障不会网上预约、不能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张耀军:政府首先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向全社会提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立法,与法律框架下的强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医院、机场、火车站等机构,会更加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通过人工窗口、人工辅助等救济方式加以解决。
 
  何兵:医院、火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有些规则建立在人人都使用智能手机的前提下。这些部门要有服务精神,不能只图自己方便。
 
  此外,有些机构带有垄断性质,目前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规避这些现象,只能通过决策机制来解决。例如交通运输部、卫健委等部门,可以制定规章,要求必须有人工通道、提供人工服务。
 
  其实,医院网上挂号推行后,号确实好挂一些了,基本上解决了前些年票贩子的问题,现在需要的是要考虑到更多群体的诉求。
 
  王晶:目前,很多公共场所需要在线预约,或者需要健康码,应该是疫情之下的临时举措。随着疫情好转,这些问题应该也会相应缓解。特殊时期很多服务都是非常态化的,不要急于对这些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下结论,需要看看他们未来打算怎么做。
 
  张耀军: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线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现在网络诈骗、偷盗很普遍,老人会更担心被盗刷或被骗。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他们对数字产品的尝试和使用。因此在网络安全上,国家需进一步立法,加强管理,保障网络安全。
 
  要考虑到子女本身无法帮助父母的情况


 
  刘梦妮:让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更多是子女的责任还是社会的责任?
 
  王晶:跟西方国家不一样,中国养老还是以家庭为主。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使用网络的技能是子女教会的。这是一个反哺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学所说的文化反哺。小时候是父母教孩子做事,老了之后跟子女学习怎么使用先进技术。
 
  有些老年人学不会智能手机,怎么办呢?他可以向子女反映诉求,比如需要打车、叫外卖、在线预约挂号等。老年人自己完成不了,子女可以帮他们完成,这就是代理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张耀军:子女和社会都有责任。父母为培育子女付出了时间精力,子女应该主动耐心地去帮助父母,让他们融入数字化社会。这样他们的生活更方便,整个人也更自信,交往面也会更广。
 
  社会也是有责任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孩子的家庭,政府更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与温暖。
 
  谭津龙:子女对老人融入数字化生活肯定有责任,但也必须考虑几点:第一,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不同城市的;第二,子女先于父母过世的;第三,子女因为经济或其他方面能力欠缺等原因,没办法帮助父母的。这些情况下,子女的作用远不能代替社会和政府。
 
  刘梦妮:社会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帮助老人?
 
  谭津龙:对于集体学习有困难的老人,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一对一帮助他们。这可以是义工、志愿者,还可以是政府补贴的商业模式。其实,在老年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也有很大的商机。比如,可不可以在社区做一台便携设备,只要社区里的老年人拿出一张身份证,就能检测到他近期有没有去过疫情严重的地方,能否为他提供专门的健康码,或者预约某个医院的号、某个银行的取款业务等等。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这些都不是问题,所需要的仅仅是商机和消费需求。
 
  推出产品服务时,应该考虑老人的接受程度


 
  刘梦妮:政府在信息化和数字政务建设过程中,应如何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张耀军:能够未雨绸缪是最好的。政府部门每推出一项在线服务产品,特别是老年人会用到的,都应该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如果老年人学习、使用、掌握这种产品的难度很大,就证明服务产品本身还有创新空间。
 
  邱泽奇:除了之前提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公共政策解决方案,政府在公共服务的实施中,也有很多契机为低数字素养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
 
  最近,无锡市在车站提供专门通道的举措,便收获了社会赞誉。在很多具体场景,政府都可以进行类似的服务创新和治理创新,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何兵:政府的数字化建设,确实方便了很多人,很多事情在网上就可以办了。但也需要考虑到那些不会上网的人,这其实并不麻烦,继续为这部分人提供人力帮助即可。
 
  谭津龙:政府在信息化和数字政务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必需,换句话说,要考虑老年人的生存权,这是一项基本权利。今天老年人遇到的困难,也会是明天我们这代人可能面临的问题。
 
  刘梦妮: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代际数字鸿沟有希望缩小吗?
 
  谭津龙:如果技术革新的速度,超过老年人接受新技术的速度,数字鸿沟还会持续扩大。从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代际数字鸿沟只会扩大,不会缩小。
 
  即便全社会共同努力,不管是培训,还是专门研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也只能说是让老年人能够适应数字社会。但这些行为,从本质上讲,不是在缩小代际数字鸿沟。
 
  张耀军:我认为可以缩小。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大部分老年人,通过社会和家庭的帮助,再加上社交和生活的需要,还是能慢慢掌握一些数字产品的。而一旦学会一些基本功能,比如使用微信,老人会更有信心,这会激发他们学习更多的功能。
 
  另一方面,数字产品也会慢慢走向人性化、简单化、便利化,逐渐适合老年人操作。两方面共同努力,能慢慢缩小鸿沟。
 
  王晶:正在变老的老年人本身,从四十年代出生的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数字能力是逐渐变强的,数字鸿沟在整个过程中,肯定会越来越小。
 
  邱泽奇:对数字社会的适应,年龄的确是一个因素,但藏在年龄这个表面因素下的,是数字素养。老年人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跟年轻人这些数字原住民相比,他们的表现不会有大的不同。因此,代际数字鸿沟还是有希望缩小的。
 
      编辑黄海波
 
 
不敢出门的我爸我妈
不敢出门的我爸我妈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这一年来,我爸妈死活不肯多出门。我觉得这样不对,但又无计可施。担心他们一直这么下去,身体没出问题,精神先垮了。
 
  他们为什么不愿出门?主要原因是害怕——害怕疫情反复,也害怕不会预约、扫码。
 
  为防控疫情,出入很多地方都要扫健康码。起初他们完全不会,后来被逼得多少也会了,但操作得慢。进个超市、逛个公园,都要站在门口摁半天手机,有时还需要让人帮着摁。
 
  无论是看门的人,还是排在后面的年轻人,一般都会体谅老年人,也都愿意帮忙,并没什么抱怨,是他们俩又急又气,后来干脆不愿出门了。
 
  我爸妈同龄,都是1953年出生。他俩曾是北大荒知青,恢复高考后考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还不错的工作,十几年前从企业退休。
 
  俩人都是要强的人,也是体面的人。可用我妈的话说:“没想到活了一辈子,老了老了,竟然活成了这样。”
 
  有一次我和我妈带孩子出门遛弯,孩子说想吃炸薯条。回家路上正好有个麦当劳,我妈兴冲冲地要进去买,还跟我说好:她买,别跟她抢。结果进门发现,这家麦当劳已经取消人工点餐窗口,全部手机或者机器点单了。她不会,还是只能我来。
 
  另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吃饭,那家餐馆也是要求食客们自己扫码点餐。我妈信誓旦旦地表示,今天必须她请客,并且她非要自己试试怎么操作。她总算小心翼翼点完餐,突然收到一条微信,点餐页面不见了,只能重来。重新点了一遍,付钱时她误触了页面上蹦出来的抽奖按钮,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只能我来。
 
  想给孩子花点钱都花不出去,她气得直骂:“还给不给人留活路了!要是我自己,就不吃了!扭头就走!”
 
  其实我妈手机玩得挺溜的。早在6年前,她就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图文并茂地发表他们的知青故事。平日里她爱在逛公园时用手机拍照,还参加公园举办的摄影比赛并获过奖。每隔一段时间,她会把外孙的照片用App做成电子影集。
 
  我爸在科技方面一直自诩“弄潮儿”。我家很早就有了386电脑。后来随着科技进步,电脑也跟着不停更新换代。等到各家亲友都有电脑了,我爸还经常去帮忙修电脑。
 
  QQ、MSN、Yahoo Messenger我爸都有账号。他还曾和我的好朋友用MSN聊天。我爸比我更早开始用微信。我的第一台触屏智能手机,也是2012年底他给我买的。我爸领我走进移动互联网的世界,自己却不知不觉被关在了门外。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摸索着玩手机是一码事,按人家的要求操作手机则是另一码事。注册、登录,左一遍右一遍地输入验证码、密码。他们跟不上、记不住,超过三步就想放弃。更别提很多操作过程都存在陷阱,一不小心,就开始下载来路不明的应用程序。
 
  大概从5年前开始,每周回家看爸妈,我都要帮我妈鼓捣一下手机——总有什么东西找不着,总有密码会忘记。每次我随便点击几下就搞定的事,她都要惊呼:“你也没学过!你是怎么知道的?”还会非常谦卑地感谢我半天:“多亏有你!这要是没个孩子可怎么办!”
 
  我爸也早就不是那个可以帮人修电脑的“弄潮儿”了,但似乎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他并不肯张嘴问。有时实在不会弄,让我帮他鼓捣一下。我看到他手机满屏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垃圾应用程序,肯定都是无意间下载的,就默默地帮他删一删。
 
  几年前我出国旅游,问他要带点什么。他说想要个iPad,说我去旅游的地方卖得便宜。我那次光顾着玩,没有帮他买,回来还跟他说价格区别不大。对这事我始终觉得很抱歉,终于在去年帮他买了个最新款的iPad。
 
  每隔一阵我都会问:iPad好用吗?他都说:还行、挺好。
 
  前段时间我妈过生日,我姨送了她一个iPad。我妈让我帮她下载安装微信等App,一操作才知道ios系统竟然如此复杂,仅下载App就要注册账号,输入很多遍密码、验证码。我知道这肯定教不明白,也没打算教我妈,就自己操作。我妈在旁边崇拜地看着我,很听话地给我念她手机上接收到的一个个验证码。
 
  因为很多步骤还需要指纹识别,我就像捏笔一样,捏着她的食指在iPad上一次又一次地摁。我很久没和我妈拉手或者握手了,她的食指捏在我手里,细细软软的、皱巴巴的,让我有点陌生,又有点熟悉。
 
  父母真的老了,老到像个小孩子一样,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
 
  帮我妈都搞定以后,我跟我爸说:“iPad不好用吧?您想下载什么,我帮您弄!”他依旧说:“还行。挺好。不用。”
 
  我径自打开去年给他买的iPad,发现果然就像新的一样,什么App都没有安装过,屏幕上几乎连指纹都没有。他根本不会用,又没有说,就那么放着。
 
  最近我采访,每天泡在医院里,看那些不会网络预约的老年人怎么挂号。他们通常在各个窗口乱窜着问这问那,紧张地在窗口排一个小时队,却被人用“现场没号,网上预约”这么两句话就打发走。他们大多是我父母的同龄人。
 
  他们有的人骂骂咧咧,有的人苦苦央求。他们当中机灵一点的,会把钱塞给陌生人拜托对方帮忙;固执一些的,就只能落寞地离开。
 
  “我活一辈子了,什么不是自己干的啊?怎么到现在了,只是看个病,自己一个人就不行了呢?”有的老人不甘心。
 
  为什么不跟家里孩子说呢?为什么不让孩子帮忙预约呢?
 
  “孩子最近不在家。”“孩子太忙了,十一都没放假。”“不想麻烦孩子。”很多老人这么说。
 
  其实这些对孩子来说,并不怎么麻烦,躲在被窝里动动手指就能搞定。但老人就是没张嘴,就像我爸不问我怎么用iPad一样。 (记者尹平平)
 
       编辑黄海波
 
多一点数字留白,别让银发族“无码可依”
多一点数字留白,别让银发族“无码可依”

( 2020-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颜之宏、吴剑锋


  近年来,移动互联技术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扫码支付等新技术手段为大众提供了便利,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也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带来不便。老年人在“一码通行”的便捷场景中,遭遇“无码可依”的困难。

  重阳节前夕,记者在多地走访时发现,上述问题在疫情发生后愈发凸显,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共交通、没有“收付款码”无法在市场交易,“银发族”普遍反映,新技术让他们与社会脱节速度加快。

  在数字化加快的当下,全国有超1亿的“银发族”仍旧没有“触网”习惯。有声音认为,社会更应给“银发族”多一些数字留白,让老人在社会中不再“无码可依”。

“没有那个码,他们就不让我坐车”


  当二维码技术遍及各种社交和消费场景,因“不会扫码”和“没有二维码”,一些“银发族们”无法参与数字社会,社会隔离感越来越强。

  今年7月28日,大连地铁12号线旅顺站,一位老人在进站时,因未出示健康码,被工作人员拦下。

  “您必须出示健康码才能进站!”“什么电话号码?你要我的电话号码?”“您在这儿闹没用,出示健康码,这是规定!”“我没那个东西,没人发给我!”老人与地铁工作人员交流中情绪颇为激动。

  随后,大连地铁官方发布致歉声明称,工作人员方式方法不对,并提醒乘客可以到市政府网站上打印“疫情通行证”,当作家属的出行健康凭证。

  记者在走访中将上述视频播放给部分受访老人,并简述了事情经过,大部分老人表示,疫情期间出趟门太麻烦,坐公交、进超市买菜、去医院取药都要健康码。

  “我的手机就是个老年机,只能接打电话,哪儿还能‘扫码’?”在东部沿海某城市,已近耄耋之年的张奶奶,晃着手中的老年机向记者诉苦,“大连的那个老伙计,如果连‘健康码’都用不了,你还指望他去上网打印‘通行证’?”

  “不会用健康码,之前都刷老年卡,前些天坐公交,因为没有码被‘赶’下来了。”独居老人杨先生用的老年机无法“亮码”,导致疫情期间几乎没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

  相比没有“健康码”的各种不便,对一些“银发务工者”来说,“扫码支付”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2018年1月,江苏一媒体报道称,该地农贸市场中,一对弹棉花的老夫妻,不愿让顾客用手机支付。原来收款码是儿媳的,但以前儿媳收到款,从未转给他们。这在现实中并非孤例。

  还有受访“银发族”表示,早就听说网购方便又便宜,却从未“尝过鲜”。

  “听孙女说要到‘购物节’了,家里的微信群都在发‘养猫’‘种树’的东西,看着挺好玩,但我们不会啊。”65岁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尽管有智能手机,可以用微信,但没有网购账户,也从来没网购过东西。

  “孩子们认为我没必要网购,说是怕我被骗,但是老人家也有好奇心呀。”林女士说。

  今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在我国9.4亿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达到10.3%。而半年前,60岁以上网民占比只有6.7%,“银发族”网民占比“快涨”的背后,是疫情中使用健康码和网购生鲜的需要,推动老年人加速“触网”。

  尽管如此,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55亿人”,按照此比例换算,“银发族”群体中,有“触网”习惯的还不到四成。

“一码通行”缘何“人机不兼容”


  当下数字技术发展较快,“银发族”本就难以跟得上,加之对新鲜事物有畏惧心理、缺少子女耐心引导,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愈发困难。

  ——“一码通行”场景存在排他性,进一步加剧老年群体与数字社会的隔阂。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不少线下商品零售的结算方式,都在往扫码支付过渡,而过去通常用现金交易的菜市场等场合,扫码支付的比例也在快速上升。

  即使是火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中,可以使用现金支付的窗口也在缩减。中国银联在今年四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个人消费金额中,移动支付占比超六成,而前一年占比还不到四成。

  无论是超市还是火车站,都在加速数字化改造,在场所容量不拓展的前提下,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通道,对“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银发族”越来越不友好。

  ——“人机配比”快速上升,但“码机不兼容”“人机不兼容”情况开始凸显。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末我国手机用户超过15.7亿,相当于人均拥有1.12部手机。

  “很多老年人也有手机,但并非支持‘扫码支付’功能的智能机。”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有的老年人因为经济原因不愿使用智能手机,有的认为智能手机充电频次太高,还有的不习惯触屏。

  “随着年龄的增长,‘银发族’对一些新生事物有畏惧心理,再加之可能身边没有子女引导,久而久之就更不愿使用智能手机了。”刘兴亮说。

  ——亲情被数字化信息交互手段挤占,家庭代际裂痕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全国老龄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独居和空巢老年人达到1.18亿左右。

  “这些独居和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照顾,为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增加了困难。”福建省伍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院长洪英告诉记者,进入养老机构的不少老人曾向她反映,之前与子女一起居住时,子女手机不离身、玩得很起劲,却没耐心教老人用智能手机。

  “有老人说,智能手机非但没给他们带来生活便利,反而加深了情感隔阂。”洪英说。

预留数字空白,为银发族兜底


  在我国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和老龄化持续加速的背景下,需充分考虑“银发族”等重点人群对数字化手段的适应能力,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普惠性。

  “需要警醒的是,在疫情背景下,一些商业机构以‘减少接触’为名,强行减少‘数字留白’通道,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资深互联网行业专家尹生提出,一些机构为牟取商业利益,强制老年用户或不使用手机的人群授权获取其个人信息,这也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风险。

  “尤其是在公共服务设施内,尊重使用手机者的权利,也要尊重不使用手机者的权利,不能因为不用或者不会用手机,就剥夺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权利。”尹生认为。

  在他看来,公共交通、便民服务等场合,理应保留数字留白通道,提供给“银发族”等数字适应能力较弱的群众;而在一些实际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商业机构中,也应遵循“以人为本”而非“技术至上”的原则向“银发族”提供对等服务。

  “数字化的脚步慢一点,等一等占这个国家人口六分之一的‘银发族’。”刘兴亮等人建议,公共场所要给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预留通道,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在“一码通行”场景中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安排专人对接服务,确保“数字空白”能够兜住“跟不上数字步伐”的人。

  加快人脸识别在一定范围内应用场景的落地,向“银发族”推广更加简便的智能化数字手段,让老年人也能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社会红利。

  智能手机的技术门槛相对老年群体来说较高,一方面可引导手机厂商开发面向老年群体的简单化操作的智能手机,另一方面也可在操作更为简便的人脸识别技术上下功夫。

  “比起操作复杂的智能手机,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门槛相对更低,也对老年人更为友善。”有专家提出,在诸如地铁、公交、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通行便利。

  专家认为,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中,不涉及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资金交易,也无须关联相关金融账户,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甄别是否为健康状况高风险人群。

  此外,还要通过合理方式引导子女关爱老年人,制定措施鼓励社区帮助有需要的空巢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洪英等人建议,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关爱独居与空巢老人的先锋带头作用,引导社区基层党员与孤寡老人结成数字帮扶小队,鼓励“银发族”利用智能手机学习一键救援、视频通话、扫码支付等基本功能操作。

    编辑刘婧宇、完颜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