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世界报道

04版:要 闻

05版:文 化

06版:新闻纵深

07版:经济·民生

08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09版:草地周刊

10版:草地周刊

11版:草地周刊

12版:草地周刊

13版:成风化人

14版:成风化人·风范

15版:成风化人·世相

16版:成风化人·新时代人物志

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4月21日,习近平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同茶农们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新华社西安4月23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四月的三秦大地,到处春意盎然。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和省长刘国中陪同下,先后来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查处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加强秦岭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日下午,习近平抵达商洛市柞水县,首先来到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进入羚牛谷察看自然生态,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
 
  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海拔1700米的月亮垭,远眺秦岭牛背梁主峰,听取陕西省吸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抓好生态保护等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陕西要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痛定思痛,警钟长鸣,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离开保护区,沿着陡峭的山路,习近平乘车前往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经是极度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木耳、中药材、旅游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习近平步行察看村容村貌,走进村培训中心、智能联栋木耳大棚,了解木耳品种和种植流程,询问木耳价格、销路和村民收入等,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习近平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2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锦屏社区累计安置搬迁贫困群众1346户4173人。习近平实地察看了社区电子加工厂、毛绒玩具厂、服饰公司产品展示厅,对当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勉励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习近平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镇上的群众听说总书记来了,纷纷来到街上,高声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祝乡亲们幸福安康!
 
  在搬迁户汪显平家,习近平同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汪显平告诉总书记,以前在山里,住的是土房,走的是山路,干啥都不方便,搬到社区后,一家人住进了三室两厅的楼房,夫妻两人就近务工,还能照顾老人,过上了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习近平听了十分高兴。他强调,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易地搬迁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加强社区建设很重要。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求真务实,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后,习近平来到老县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并向坚守在基层防疫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习近平指出,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把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
 
  镇中心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已于4月20日开学。习近平走进教室,孩子们齐声向习爷爷问好。习近平询问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他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习近平接着来到学校食堂,了解学生伙食和复学后疫情防控情况,叮嘱他们加强学校重点场所消毒,为复学复课提供安全的环境。
 
  位于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属于苏陕扶贫协作项目,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千元以上。深山之中,春雨淅沥,云雾缭绕。习近平拾级而上,步入茶园,沿途察看春茶长势,同茶农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村民土地流转、参加分红、务工收入等情况。他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22日,习近平在西安考察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等情况。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制造企业。习近平详细了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复工复产情况,对他们克服疫情影响创产销历史新高表示赞赏。总装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习近平察看内饰生产线、总装配生产线,饶有兴致登上装配完成的民用重型卡车驾驶室,向技术人员询问产品性能和操作流程。习近平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习近平指出,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既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
 
  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博物馆二层和三层展厅,分别呈现了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习近平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在一层大厅,习近平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祝愿他们身体安康、家庭幸福。习近平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习近平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傍晚时分,习近平乘车来到毗邻大雁塔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疫情发生以来,昔日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一度空荡无人,现在又开始热闹起来。习近平走进步行街,了解步行街恢复经营状况。沿途游客看见总书记,惊喜地欢呼起来,习近平频频挥手致意。他走进老字号西安饭庄,同店员和正在就餐的顾客热情交谈。习近平强调,要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商复市,努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23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陕西各项工作予以肯定。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希望陕西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取得新气象新作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习近平指出,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习近平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习近平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习近平强调,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是一次大考,充分彰显了各级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彰显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党组织组织领导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
 
  习近平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习近平强调,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丁薛祥、刘鹤、何立峰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汪洋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强调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建设书香政协
汪洋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强调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建设书香政协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启动仪式23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政协委员增强履职本领、提高建言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更好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对政协委员开展读书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要发扬人民政协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运用好读书活动这个新的载体,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建设书香政协,不断提高委员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为坚持好人民政协制度、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展好人民政协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汪洋指出,从2月下旬开始,全国政协结合疫情防控组织委员开展读书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在全体委员中全面开展读书活动,必须发挥政协优势,体现政协特点,注重实际成效。要把讲政治贯穿读书活动全过程,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比较中读出“四个自信”。要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自觉把读书活动同实际结合、向履职聚焦,努力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过硬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成果。要充分发挥委员读书的主动性,尊重委员意愿,鼓励委员自愿参加、人人参与、自由组群,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委员读书活动的组织指导,逐步完善工作制度,丰富活动载体,做好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读书活动的机制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作了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主持启动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杨传堂、巴特尔、汪永清、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出席。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孙毅彪交流了读书体会,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为网上“全国政协书院”揭幕。

 
中央指导组赴黄石市、武汉市调研 持续加强常态化防控 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
中央指导组赴黄石市、武汉市调研
持续加强常态化防控 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武汉4月23日电(记者胡浩、赵文君)目前,湖北省、武汉市各区县全部降为低风险地区。连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赴黄石市、武汉市调研,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稳步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武汉市除5家定点医院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全部开放,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将于5月初开学。孙春兰深入考察汉口医院、武汉市第二中学和武汉天地商业街,详细了解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她强调,各医疗机构都要建立严格的院感防控制度,对入院人员实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每个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都进行核酸检测。学校要提前做好复学前的防控准备工作,实行分班上课、错峰就餐,加强应急演练,建立家校联防、教医联动机制。要加强公共场所防控工作,做好室内通风、环境消杀、人员健康监测,确保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

  在考察黄石制药企业、磊山湖养殖基地、园博园时,孙春兰强调,湖北省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较重,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完善消费政策,扩大居民消费。帮助做好小龙虾、春茶、香菇等应急农产品销售。加快落实减税降费、降低融资和用能成本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复工复产。

 
武汉商户直播带货
武汉商户直播带货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4月23日,商户在直播销售自家的餐盘。当日,武汉汉口北春夏电商直播采购节开幕,汉口北市场内众多商户一改往日的坐店待客模式,纷纷移步线上,变身“主播”推介产品。据介绍,面对疫情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汉口北市场依托自有的电商直播产业基地平台,引入50余家产业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和直播机构资源,积极引导商户开展线上营销、线上无接触交易,有效带动线上批发交易和零售销售。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提醒:“五一”出游做好防护,三类人不宜出行
提醒:“五一”出游做好防护,三类人不宜出行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郑明达、田晓航)“五一”假期即将来临,老百姓能否外出旅行?出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行比较安全,但仍要保持警惕,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则不建议出行。

  “对于出行人员要注意预防,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一些娱乐项目。”冯录召说,如果准备跨地区出游,应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并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同时准备口罩和手消毒剂以备路上使用。

  冯录召建议,如果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并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游玩过程中,要有序排队,注意保持人际距离和咳嗽礼仪。在住宿方面,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关于就餐问题,冯录召建议,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景区就餐首选外带食品,如需餐厅用餐,则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如多人共同用餐,推荐使用公筷和公勺。”

 
专家: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可能性极小
专家: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可能性极小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刘羊旸、田晓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目前的认知,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证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施一说,关于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不太可能。从引起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两种冠状病毒来看,尚未观察到感染者持续带毒;从我国几万名治愈的患者来看,也未观察到长期带毒的迹象。

  “新冠病毒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病毒,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在持续不断深入。”施一表示,下一步要持续深化科研攻关。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对病毒的监测,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发疫苗和有效药物。

 
增强群防群控 提升科学素养 爱国卫生月活动综述
增强群防群控 提升科学素养
爱国卫生月活动综述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主题为“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爱国卫生月正在各地开展。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一句口号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不扎堆的健康共识,从一句标语到实实在在的垃圾清理、厕所革命等全民行动,爱国卫生运动正在让更多国人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九部门发文:以爱国卫生月活动提升全民文明健康素养


  在爱国卫生月到来之际,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的通知》。

  通知部署全国在4月集中开展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强化预防优先,打造健康环境,提升全民文明健康素养。

  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在历史上,爱国卫生运动在防控鼠疫、血吸虫病以及SARS等传染病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强调聚焦重点场所、关注薄弱环节,也针对南北方不同的传染病流行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为传染病防控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毛群安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国爱卫办、国家卫健委会同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聚焦市场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等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同时以城乡垃圾、污水、厕所的整洁卫生等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管护,推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除此之外,围绕个人防护、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摒弃不良卫生习惯等开展了科普宣传。

  从湖北到全国:各地爱国卫生特色行动进行时


  根据上述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每周确定1项重点任务,依次推进落实各项具体任务。

  在湖北,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部署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公共场所健康监测与消毒行动、农贸市场整治行动、交通出行健康安全行动等十大行动,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合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在疫情一度较为严重的山西平遥县,公园、广场、景点等公共场所都设置了健康教育展板,高速路口和高架桥LED屏上滚动播放着“防疫有我,爱卫同行”“讲文明、讲卫生、强责任、促健康”等标语,县内各微信公众号也以多种方式传播健康和防疫知识。家住县城的郝宇说,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前也知道,但是没有参与感,今年经历了疫情,发现有好的卫生习惯、干净的卫生环境,真的很重要。

  在湖南湘潭,家庭医生成为促进群众形成健康习惯的“引路人”。“我们制作了一些宣传公筷制、分餐制等健康知识的宣传册,发放给群众,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定期向辖区内的慢病患者传播健康知识,督促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综合内科主任谭新忠说。

  在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上海市率先向全体市民倡议,集体用餐时要使用公筷公勺;四川省在全省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海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

  群防群控: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柏杨树社区一处产业园,巨大的挖掘机正将成堆的砖块、水泥板等垃圾铲起、清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从3月21日起,山西省太原市启动了“垃圾清零”行动,针对小区楼院的卫生死角、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拆迁工地以及铁路、河道、公路沿线乱倒垃圾现象开展集中整治。

  杏花岭区柏杨树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根元对此很有感触。他说:“‘垃圾清零’行动开展后,社区协调车辆,把周围堆积的建筑垃圾清理一空,看着社区变干净,心情舒畅多了!”

  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宏文路东社区秦岭泊屋小区,大门口和小区内悬挂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清洁环境讲卫生,预防疾病促健康”等宣传横幅。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对小区内外、楼道、各家各户卫生进行全面清扫消杀,共同营造清洁美丽的小区环境。

  疫情终会过去,好习惯更要留下。毛群安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都上了一堂深刻的防疫课,也提示我们每个人从个人家庭健康以及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每个人的健康与责任。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健康,更要懂得自觉维护他人的健康,这些都是爱国卫生运动所倡导的原则。

  (记者陈聪、马晓媛、帅才、蔺娟)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克服疫情影响,完成脱贫任务
克服疫情影响,完成脱贫任务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我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难走的路是爬坡路,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再加上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现在,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都是充足的,各级干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我们完全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扶贫需要扶根,“输血”更要“造血”。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针对疫情冲击,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支持扶贫产业尽快恢复生产,激活“造血”功能。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关键在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升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要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充分发挥互联网销售渠道优势,促进扶贫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助力贫困群众脱贫,稳定就业是根本。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由于疫情影响,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收入减少。要尽快打通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之路,精准对接帮助返岗。要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千方百计保障贫困群众就业,想方设法提高就业稳定性。要解决好易地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确保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只要手里有活计、兜里有收入,贫困群众脱贫就有盼头、致富就有奔头。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一鼓作气攻城拔寨,又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必须看到,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就业不够稳定,返贫、致贫风险仍存。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严把退出关。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已实现入住947万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已实现入住947万人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23日宣布,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66万余套,实现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7万人,搬迁入住率达99%。

  据介绍,河北、内蒙古、吉林、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西、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已全面完成搬迁入住。各地已拆除旧房182万套,拆旧率88%,已为超过900万建档立卡搬迁人口落实后续扶持措施,89%的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一人及以上人口就业。截至4月中旬,26个安置区配套设施扫尾工程和132个已开工的大型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均已全部复工。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搬迁群众就业和后续产业发展,加大后续扶持工作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两高两部”发布意见 从重处罚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行为
“两高两部”发布意见
从重处罚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行为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熊丰)最高人民检察院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见》,明确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五种行为、应当从重处罚的九种情形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万春介绍,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虽然从整体上看人数总量不大,占同期犯罪比例不高,但数量逐年增长。2017年至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数分别为84人、428人、552人,2018年、2019年比上年分别增长了410%、29%。更突出的问题是,一些黑恶势力利用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有意将未成年人作为发展对象,以此规避刑事处罚,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黑恶势力犯罪案件62247件180854人;经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46173件135865人,其中涉未成年人3841人,包括涉黑案件392人、涉恶案件3449人。

  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五种行为、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应当从重处罚的九种情形;明确要求对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黑恶势力首要分子、骨干成员、纠集者、主犯和直接利用者五类人员从重处罚。要求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各阶段,全面体现依法从严惩处;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标本兼治。

  万春表示,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被黑恶势力利用;建立与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推动建立未成年人涉黑涉恶预警机制,及时阻断未成年人与黑恶势力的联系。

 
持续严控还是逐步重启
持续严控还是逐步重启
全球抗疫进入关键节点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2日说,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不同地区出现分化,一些地区的疫情正日趋稳定,而有些地区的情况则令人担忧。他同时警告,新冠病毒依然非常危险,疫情极易“复燃”,有关措施必须作为一种“新常态”长期坚持。
 
  随着各大洲、各国进入了不同抗疫阶段,易“懈怠”似成为很大挑战;而在民生和经济等多重压力下,各国政府也面临不同抗疫选择:是持续严控还是逐步重启。
 
平台期——计划重启


 
  在欧洲,部分国家每日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呈回落态势,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德国、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部分商业设施已恢复营业,其他欧洲国家考虑从5月开始逐步放松管制、重启经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共同提出一份“欧盟路线图”,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取消限制性措施过程中相互协调、循序渐进。
 
  大洋洲最大国家澳大利亚的疫情4月已得到控制。总理莫里森此前表示,澳大利亚仍处于应对疫情的“压制阶段”,政府工作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恢复经济等问题,将定期评估防疫措施并开始制订中长期计划,考虑在5月中旬开始部分行业的复工复产。
 
  在亚洲,韩国疫情防控已进入稳定水平。韩国政府19日宣布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高强度“保持社交距离”行动,放宽部分实施中的行政措施。至5月5日,如果疫情防控能维持在现阶段的稳定水平,政府考虑从5月6日起将全国转入正常生活和防疫工作兼顾并行的“生活防疫”阶段。
 
蔓延期——挑战严峻


 
  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地区,一些国家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面临严峻挑战。
 
  近一周以来,非洲每日新增约1000例确诊病例。在抗疫方面,非洲国家面临检测能力不足、医疗体系薄弱、缺乏资金等挑战。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非洲国家需携手合作,集中资金和资源来对抗疫情。
 
  近来,拉美地区患病人数迅速攀升,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加强防控。同时,地区各国普遍存在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和人员不足等困难,随着疫情高峰的到来,各国应对救治能力还将面临严峻考验。
 
  在亚洲,日本、韩国疫情发生时间早,应对较为有力。但专家表示,目前日本疫情不容乐观。NHK电视台20日报道说,今后两周是决定日本疫情是否会继续恶化的关键时间段,一旦松懈管控,疫情仍可能再次扩大。
 
  新加坡近来新冠确诊病例大幅跃升;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疫情扩散较快的国家;印度新冠疫情近日持续蔓延,在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已呈现向底层社区民众传播的趋势,引发担忧。
 
胶着期——意见不一


 
  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连日来持续攀升,疫情给美国带来了日益沉重的民生和经济压力。总统特朗普16日宣布分阶段“重启”美国经济的指导方针,多州已计划解除“居家令”等限制措施。
 
  然而,美国不少地方政府对这一决定表示不满,认为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就匆忙取消“居家令”是“非常草率的”。美国民众对重启经济的态度也存在两极分化,一些支持取消“居家令”的民众通过集会、示威等方式表达态度,但民调显示也有不少人反对过早取消限制措施。
 
  4月中下旬以来,围绕是否继续严控还是开始重启经济,拉美各国存在较大争议。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表示希望尽快重启经济,但地方政府对此意见不一;智利政府认为,要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逐渐复工,但这一立场引起部分执政联盟成员、反对派人士、防疫专家和工会的强烈反对。
 
  就亚太地区国家下一阶段防疫措施,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葛西健建议各国因地制宜,否则可能会引发疫情反弹。葛西健说,应对新冠疫情将是一场持久战,现在还不到松懈的时候。
 
 (参与记者:赵菁菁、白林、张保平、潘革平、王子辰、邓仙来、徐剑梅、孙丁、谭晶晶、岳东兴、白旭、华义、王丽丽、袁梦晨、郑昕、梁辉、赵旭)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希望早日再吃到那碗正宗的热干面” 巴西留学生企盼早日重返武汉
“希望早日再吃到那碗正宗的热干面”
巴西留学生企盼早日重返武汉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等到新冠疫情过后,我想尽快返回武汉继续我的学业,真希望早日再吃到那碗正宗的热干面。”作为从武汉撤回巴西的留学生中的一员,来自圣保罗的女生妮娜向新华社记者吐露心声。

  2月上旬,在中方大力配合下,巴西顺利地从武汉撤回了30多名侨民,其中包括多名在华留学生。4月9日,在得知武汉解封后,9名留学生禁不住心头激动,联名给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写了一封信,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祝福武汉人民幸福安康,祝愿巴中双方能够排除干扰,继续发展各方面往来。

  33岁的伊戈尔是联名感谢信的发起人。他从2019年9月起在湖北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疫情刚发生时,他也跟许多普通民众一样,感到惊慌和无助。不过,校方第一时间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回忆说:“在武汉‘封城’期间,老师们通过微信关心每一名巴西留学生的身体状况,还给大家分发了口罩、温度计等防疫物品。由于宿舍附近的几家超市、商场关门了,学校还给大家发了食物。”

  伊戈尔说,之所以想到写这封感谢信,确实是因为从心底里由衷地感激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的帮助。当他和其他8名留学生谈起这个想法时,得到了大家一致支持。

  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收到信后,在社交媒体上回复他们:“你们的来信再次证明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牢固友谊。”

  返回巴西后,9名留学生通过上网课的形式,继续自己的专业课学习。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对于他们来说,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够尽快返回中国继续学业,将来为巴中关系的发展贡献力量。

  28岁的克莱顿已在中国生活了9年,目前在攻读古汉语硕士学位。他说,他在3所中国大学求学过,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中国已是他的又一个家。“我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我的老师们已经成为我的人生导师,我的中国朋友们已经成为我的异姓兄弟。”

  感恩和回报是克莱顿此刻的心愿。他说:“人要学会感恩。在这次疫情暴发的过程中,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慷慨地对我们伸出了援手,我们永远记在心里。中国和巴西虽然相距遥远,但是我们亲如兄弟。我很早就对自己说,我将来要成为巴中友好的桥梁。”

  对于妮娜来说,返回武汉的愿望极为迫切。她说:“武汉是很美的城市,基础设施十分先进。当然,最诱人的是热干面,没有热干面的早饭怎么可以?”   (记者陈威华、赵焱)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22日电

 
中方决定向世卫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
中方决定向世卫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方决定在前期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现汇基础上,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等工作。

  耿爽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卫组织在谭德塞总干事领导下,积极履行自身职责,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立场,为协助各国应对疫情、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捍卫多边主义的理念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而胜之。”耿爽说。

  他说,中方向世卫组织捐款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世卫组织的支持和信任,也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和全球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维护地区和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驻德使馆将防疫物资送交拉贝后代
中国驻德使馆将防疫物资送交拉贝后代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4月21日,在德国西南部城市海德堡,托马斯·拉贝(左一)与海德堡市政府代表(左二)接受中国捐赠的防疫物资。德国疫情严峻之际,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临时工作组21日专程将南京市政府筹集的一批防疫物资送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拯救大批中国人生命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手中。  新华社发
 
外交部:中国不存在所谓“野生动物湿货市场”
外交部:中国不存在所谓“野生动物湿货市场”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马卓言)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称要中国等国关闭“野生动物湿货市场”,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3日表示,中国根本不存在所谓“野生动物湿货市场”,中国已经立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的猎捕、交易、运输和食用,在中国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销售野生动物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将被取缔并受到法律惩处。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2日发表讲话时提及“野生动物湿货市场”易造成疾病滋生和传播,可能是导致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呼吁中国等国家永久关闭“野生动物湿货市场”,以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在中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野生动物湿货市场’。”耿爽说,事实上,在中国没有“湿货市场”这个概念,人们常说的是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这类市场销售新鲜的鱼、肉、蔬菜、海鲜等农副产品,也有少数市场销售活禽。“这类市场不仅中国有,在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都普遍存在,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国际法并未对开设和运营此类市场有过限制。”

  他说,中国已经立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的猎捕、交易、运输和食用。中国的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并不是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在中国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销售野生动物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将被取缔并受到法律惩处。

  耿爽说,中国政府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的管理,实施一系列严格的检疫检测,确保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新冠疫情会否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新冠疫情会否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罗马4月23日电(记者陈占杰)随着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粮食生产、物流、消费等多个环节受到严重冲击。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会否引发粮食危机,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专家认为,目前全球粮食供应整体充足但分配不均,疫情导致一些脆弱国家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各国需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稳定和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认为,目前全球粮食供应总体而言没有问题,尤其是玉米、小麦、大豆、大米等主要产品供应充足。但与此同时,粮食分配并不均衡。粮农组织会同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有逾1.35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一半以上位于非洲。

  目前疫情已经对全球粮食系统造成影响,使既有的粮食问题加剧。生产层面,疫情影响农业劳动力和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生产受阻;物流层面,疫情导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受限影响粮食物流;消费层面,疫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收入下降、失业以及当地市场粮食供应受限影响了人们及时获取粮食。

  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阿卜杜勒-礼萨·阿巴西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疫情还没有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但已经导致全球贸易急剧收缩。这给那些最脆弱国家造成了麻烦,因为这些国家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粮食则严重依赖进口,疫情导致这些国家收入减少,而进口食品开支增加。

  “疫情持续时间越长,这些(最脆弱)国家为控制疫情需要付出的代价越高、面临的危机越大。”阿巴西安说。

  为应对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冲击,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21日召开视频会议,承诺紧密合作并采取具体行动,以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针对一些国家近期采取的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二十国集团表示,将防范对粮食和农产品出口采取任何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因为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过度波动,并威胁到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的粮食安全,尤其是面临恶劣粮食安全环境的最脆弱群体。

  专家指出,为避免疫情导致粮食危机,各国应有效协调应对措施。首先,把农业及粮食物流作为基础性服务来抓,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系。其次,为脆弱国家提供支持,特别是严重依赖粮食进口和依靠单一产品(如石油)出口的国家。再次,避免恐慌情绪,由恐慌导致的出口限制和通过进口快速增加粮食库存等做法人为加剧了市场动荡。

  疫情虽然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但只要各国加强合作、政策得当,全球性粮食危机仍可避免。

 
美国疫情还有多少谜底待解
美国疫情还有多少谜底待解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政府公共卫生部门最新发布的通报显示,早在2月6日当地就有人死于新冠肺炎,这比美国此前公布的首个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早了20多天。

  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个死亡病例是当地新加入统计的3名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之一,他们都在家中过世,而且死因没有被及时发现,原因是当时在美国只有曾在疫区旅行且主动寻求检测的人才能获得检测。

  这一通报让人不禁再一次提出疑问:新冠病毒到底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美国人到底有多少?

  美国为了推卸防疫不力的责任一再试图“甩锅”给中国,指责中国疫情数据不透明,但实际上它自己怀里揣着的才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糊涂账。

  斯坦福大学本月17日发布的一项在加州圣克拉拉县进行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真实人数远远超过官方数据,可能高出55倍。而20日公布的南加州大学和洛杉矶公共卫生部门联合进行的检测也得出类似结果:对863名随机选取的市民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洛杉矶县携带新冠病毒抗体的人数可能在22.1万到44.2万之间,是官方确诊数字的28到55倍。

  而在美国疫情暴发前期,由于检测和医疗条件所限,很多病人只能在家隔离,一些重症患者在家中死亡,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能通过检测确认为新冠病例,也就没有纳入统计。新冠肺炎死亡的真实数字目前恐怕无法得出。 

  媒体21日又爆出重大新闻:特朗普极力推荐的所谓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羟氯喹的实际效果尚未得到足够验证,但它给病人带来的死亡风险却已经显现。对368名新冠确诊病人的分析发现,使用了羟氯喹的病人死亡率为28%,而仅接受常规看护的病人死亡率只有11%。据媒体报道,自特朗普在发布会上多次鼓励新冠病人使用羟氯喹后,该药立即成为抢手货,甚至形成了交易黑市。而从一开始,几乎没有医学专家支持特朗普的观点,美国媒体也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总统会极力推荐这种药。

  美国疫情的另一个离奇之处是养老院的高死亡率。本月中旬,新泽西州警方接到举报后赶到当地最大的养老院安多弗养老院,在一个小房子里发现了17具堆积在一起的死者遗体,其中还包括两名护士,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强烈震动。现在看,这只不过是美国养老院新冠疫情的冰山一角。

  据报道,安多弗养老院新冠死亡病例迄今已超70例,美国疫情中心纽约州的养老机构死亡3500多例,占全州总死亡病例的25%左右,而全美养老系统新冠死亡总数已超过1万例。纽约州州长科莫甚至在每天的发布会上单独通报养老院死亡病例数。

  有分析认为,养老院防护不严,再加上本来就人手短缺,疫情发生后很多看护员工不愿冒风险而离职,是造成养老院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但实情到底如何,现在仍不能下结论。

  截至4月22日晚,美国确诊病例接近85万,死亡近4.7万人,疫情仍处高点。但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州不顾医疗专家们的反对,开始重启经济活动,因“保持社交距离”而取得的防疫成绩面临前功尽弃的危险。

  美国疾控中心22日发布警告,今年冬天新冠病毒可能再次暴发,而且可能因为与季节性流感重叠而更致命。从美国政府处理疫情的手段以及公众对待新冠病毒的态度看,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

  (记者徐兴堂)新华社纽约4月23日电

 
谭德塞:世卫针对疫情适时发布最高级别预警
谭德塞:世卫针对疫情适时发布最高级别预警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日内瓦4月22日电(记者凌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2日强调,世卫组织1月30日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该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可以对全球发布的最高级别预警。该预警的发布是“适时的”,当时全球除中国外的其他地区仍有足够防控时间,仍有机会切断病毒传播链。

  谭德塞22日在世卫组织总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当时,中国以外地区只有82例确诊病例,多数发生在中国附近地区,尚未出现死亡病例。

  他强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预警。是否宣布这一预警是各国专家讨论的结果,专家们确认疫情达到预警标准,形成一致意见后,向总干事提出建议,并最终由总干事对外发布预警。

  实际上,针对新冠疫情,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在1月30日的会议上就发布最高级别预警达成一致,并向总干事提出建议。而在此前1月22日和23日连续两天的会议中,该委员会针对是否发布这一预警仍有较大分歧。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在22日的记者会上也表示,从技术角度而言,1月30日宣布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在国际法框架下可以发布的最高预警。而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疫情具备“大流行”特征,则是对当时全球疫情状况的“一种描述”。

 
社交间隔期,正是读书时 疫情下,你是否在“报复性”阅读?
社交间隔期,正是读书时
疫情下,你是否在“报复性”阅读?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4月23日,读者在河北固安县一家新华书店内阅读。
        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新华社南京4月23日电(记者蒋芳、冯源)4月23日,迎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全民阅读也呈现更加多元的变化,阅读的力量更加彰显。
 
你是否在“报复性”阅读?


 
  “我喜欢科幻小说,感谢浙江图书馆的活动让我便捷地接触了这么多高质量的图书。”4月19日,网友小李读完《三体》后在浙江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1天阅读”栏目里上传书评,签到打卡。
 
  近期,浙江图书馆推出了“阅读静心,书香战‘疫’”系列活动,“21天阅读”栏目为读者推荐了15本佳作,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免费阅读。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数字化阅读日益流行。南京市民李云戏言自己在疫情过后没有“报复性消费”,反而一直在“报复性读书”。“我算了算最近的微信读书和喜马拉雅听书的总量,甚至超过了2019年全年。”
 
  “春日里、逛书店”在南京蔚然成风。今年3月,南京市面向市民摇号派发电子消费券,其中图书消费券有700万元,覆盖全市198家书店。清明小长假期间,南京书店总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图书消费券热度仅次于餐饮券。
 
  4月23日开幕的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专门设置了行业抗疫成果展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王勤介绍,协会于1月30日发出《数字阅读行业战“疫”倡议书》,各大网络文学平台积极参与,带动数千部获奖作品、传统文学精品和现实题材的网络文学佳作上线,《大江大河》《庆余年》《琅琊榜》等热门IP作品广受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2月1日至29日,全国60家单位共设置了80余个免费阅读专区,用户总浏览量超过52.8亿人次,总阅读量超过72.2亿人次,总阅读时长超过3.3亿小时,总下载量超过2.4亿次,新增用户突破1亿。
 
全民阅读呈现新变化


 
  每年的4月23日,各类新书推荐和阅读推广活动扎堆,今年,不少活动搬到了线上。打开一些出版社、书店或者读书会的微信公众号,就会看到密密麻麻的直播预告。
 
  江苏人民出版社学术编辑室主任卞清波近期也试水了几次直播“带货”,邀请相关领域学者共同推广《司马懿家族与魏晋历史》《诸葛武侯与三国时代》等书籍。他告诉记者,“带货”收益有限,但带来的关注度不可小觑,“线上分享也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传播知识,推进全民阅读。”
 
  科技手段正在不断开拓全民阅读“入口”。近日,北京72家实体书店陆续在美团外卖上线。在南京,图书馆推出了“书服到家”业务,读者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享受“外卖”服务。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世界读书日期间,读者通过“书服到家”网上借阅图书,还可以领取免邮券用于预约还书,相当于超值包邮。
 
  手机、平板看书很普遍,但很多读者仍然喜欢看纸质书,更有阅读的意境。近日,浙江图书馆推出了“无边界图书馆”业务,打通线下空间与线上平台,为读者提供更灵活的阅读体验。
 
  24小时书房也在恢复运营。江苏省扬州市为每个城市书房都配备了“一站式”阅读体验服务,方便读者自助办证、阅览、外借、数据库检索和二维码书刊资源下载等,书房实现无人值守,依靠人脸识别管理。“如今,24小时书房靠的不仅是情怀和灯光,还有不断提升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扬州市图书馆负责人说。
 
社交间隔期,正是读书时


 
  疫情期间,南京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在线上发起了一场“好书悦读”沙龙。该活动发起人表示,“‘宅’不是空虚的代名词,相反‘宅’时光是阅读充电的好时机,我们聚在一起,计划每十天读一本书,分享和记录心得。”
 
  当前社交活动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阅读中汲取力量。阅读的影响不仅仅是抽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具体的“开心明目利于行”。
 
  “阅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情绪疫苗,帮助我们抵抗病毒。”作家麦家说,最近他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在阅读中思考人生。“我们总是鼓励小孩多读书,却放任自己不读书,这也是一种‘病毒’。大家不如趁着疫情期间社交活动减少的时机,守在家里多读几本书,以‘读’攻毒。”
 
  “阅读不仅能获得知识和信息,也能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当前不妨多多翻阅书籍,为心灵减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负责人认为,疫情对阅读的改变将是深远的。过去一段时间,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一些读者阅读更重视功能性。疫情过后,人们除了关注健康,也会更多关注和体味生活,对非功能性的阅读需求会有所增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让书籍成为疫期瞭望世界的窗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让书籍成为疫期瞭望世界的窗口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巴黎4月22日电(记者刘芳)“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悉,受疫情及全球战疫措施影响,本届读书日的公众聚集型庆祝活动多已取消,但是线上资源分享和阅读交流活动十分活跃。该组织鼓励人们善用时间,从阅读中汲取力量,让书籍成为疫情期间瞭望世界的窗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官克拉尔·奥黑根告诉记者,鉴于新冠病毒疫情及全球各地采取的应对措施,本届读书日的聚众庆祝活动严重受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计划在巴黎总部举办的多场活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市卸任2019年“世界图书之都”以及马来西亚吉隆坡出任2020年“世界图书之都”的盛大仪式,均已取消。

  一些庆祝活动转至线上进行。22日晚,沙迦市举办2019“世界图书之都”线上直播闭幕式,回顾阿联酋在过去一整年里举办的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在阿拉伯语有声书平台赠送5000份为期3个月的免费会员。23日,欧洲和国际畅销书联盟在多国举办线上阅读交流活动;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将举办线上资源分享活动,读者可在网上浏览该馆收藏的莎士比亚作品和多种《堂吉诃德》书籍版本;法国读书协会的志愿者成员将全天接力为儿童朗读童话。

  本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告说,全球大部分学校停课、人们被迫限制外出时,图书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大,通过阅读,可以减轻孤独感、增进人与人的联系、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教科文组织希望人们用4月及2020一整年的时间,独自阅读或与子女一起阅读,“颂扬读书的意义,培养并陪伴孩子阅读,形成对书籍的终身热爱,融入工作的世界——此其时也”。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决定将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又名“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向图书和作者致敬,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年发掘阅读的乐趣。

 
以色列:非常时期的别样阅读生活
以色列:非常时期的别样阅读生活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耶路撒冷的街边阅读站
 
    四月二十二日,一位以色列市民在耶路撒冷的一处街边阅读站里挑选书籍。耶路撒冷设有一些街边阅读站,供人们免费借阅书籍。   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22日电(记者尚昊、陈文仙)咖啡店里,正在读书的顾客轻轻翻着书页,手边的咖啡散发着清香;夏日海滩上,休闲的市民一边享受地中海阳光,一边打开手边的书……在以色列,经常可以看到专心阅读的人。
 
  热爱读书是以色列人的一大特点。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随着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实施,以色列的正常社会生活受到冲击。非常时期,以色列人开始了别样的阅读生活。
 
  住在以色列中部城市拉马特甘的利莫尔·东布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说,这次疫情并没有对她的读书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在利莫尔·东布看来,读书可以使自己“进入他人的最亲密世界”,并以此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和宽容能力。“好在我家里有很多书,它们在这段时间陪伴着我。我读了许多译作,来了解其他文化和其他国家人们的生活。这段时间我的女儿也一直在读书,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新闻评论员戴维·埃塞斯认为,拥有书是一种幸运,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度过当前的非常时期。
 
  戴维·埃塞斯最喜欢的书店停业了,但他惊喜地发现,书店依然可以提供送书上门服务。
 
  通过电话或网站下单,等待送书上门——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这成为以色列人获得新书仅有的方式。
 
  斯蒂马茨基书店是以色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连锁书店品牌。品牌所有人雅菲特·格林贝格介绍说,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后,斯蒂马茨基书店的网络订单量增长了一倍,“我们甚至没有能力处理新的订单”。
 
  除了书店,以色列政府、媒体、公共机构等也通过各种方式倡导阅读之风,为人们阅读提供方便。
 
  长期以来,以色列主要媒体会定期发布图书榜单,为爱书人士提供参考。疫情暴发后,许多媒体都及时更新榜单,推荐居家期间适宜的阅读书目,这些榜单内容不一,但都紧贴读者当下的兴趣点或需求。
 
  3月19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首次通过电视和社交媒体直播的方式,邀请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和他一起读书。在直播中,他朗读了一位以色列作家的经典作品。这次直播受到不少以色列观众的称赞。此后,里夫林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直播。
 
  此外,以色列国家图书馆在征求著作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在其“口袋图书馆”应用程序中增加了大量有声读物,希望在疫情期间为人们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陪伴。
 
  “疫情的暴发无法改变爱书之人经年累月的习惯。”以色列文学评论员卡米特·萨皮尔·魏茨告诉记者,从她自己的观察看,疫情暴发后,人们的阅读量会更大,因为书可以提供一种“现实的替代”。
 
  从本月19日起,以色列宣布放宽部分因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书店等部分商业场所可重新开放。
 
  目前,斯蒂马茨基书店的多家店铺已恢复营业,并迎来首批客人。“现在,人们可以再次到书店触摸书本了。”雅菲特·格林贝格说。
 
日本:疫期宅在家中更爱读书
日本:疫期宅在家中更爱读书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东京4月23日电(记者郭丹)发达的出版业、时尚的书吧、电车里随处可见拿着纸质书在认真阅读的民众……“爱读书”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东京民众常去的读书场所却特别冷清。
 
  大小图书馆临时闭馆、“网红书吧”茑屋书店临时停业、读书人爱去的星巴克咖啡店也从缩短营业时间变为歇业……“外出自肃”(意为自律不外出)成为疫情之下东京的核心词汇。那么宅在家中的日本民众又是怎样读书的呢?
 
  在视频网站优兔上,读书爱好者清水有高的主页上有各种读书类短视频。他告诉记者,日本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以来,他的网页浏览量较之前几乎增加了10倍,评论区中留言要利用宅家时光多读书的人也增加了不少。“读书开启了我的人生。我喜欢《论语》《老子》,还有一本日本作家写的《为了生存的论语》也不错。”清水有高说。
 
  日本systemcreate株式会社社长川上正义在社交媒体脸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自肃正是读书时》的短文。他在文中说:“疫情尚未结束,有点人心惶惶。这时我们不如关闭电视,静享读书时光。再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籍,‘困难之中,应该光明地、乐观地、满怀热情地积极思考’的话语引发我的共鸣。”
 
  “疫情引发世界的变化,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改变自身去投入疫情结束后的世界?现在就开始读书积蓄能量吧。”川上正义在短文中说。
 
  疫情也影响到爱读书的在日华侨华人,闫嘉伦就是其中一位。疫情之前,他基本每天清晨都去书吧或咖啡厅阅读1小时再去上班。疫情来临,他不得不宅家阅读。
 
  “现在我每天的读书时间从之前的1小时增加到两到三小时。读书群是我更爱阅读的原因。大家在读书群里分享读书笔记,每月至少一本。于是,读书、记笔记、在读书中思考成了我最大的乐趣。”闫嘉伦说。
 
  4月23日也是日本的儿童读书日,4月23日至5月12日是日本的儿童读书周。日本公益社团法人“读书推进运动协会”自1959年起每年都举办读书推荐活动。在今年儿童读书周期间,该协会不得不停止线下活动,但仍在线上为孩子们推荐了许多书籍。在今年的《年轻人必读书单》中,其推荐了《世界尽头的少年》《生于地球,旅于世界》等书籍。
 
  日本击剑协会也举办了赠书活动,呼吁大家捐赠手头闲置的好书,为疫情期间不能训练的运动员们提供心灵支持。两三周时间,协会就收到1000多本书。
 
波黑:阅读之光照亮晦暗疫期
波黑:阅读之光照亮晦暗疫期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萨拉热窝4月22日电(记者张修智)疫情肆虐世界,但生活仍要继续。在巴尔干国家波黑,许多人捧起书本,用阅读抵抗不安,思考生命与未来。

  在北京理工大学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的克里姆,一月中旬回到波黑过寒假,受疫情影响,至今无法返校。“我太想念北京了!”他说。波黑出现首例新冠确诊病例后,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呆在家中,克里姆并不无聊。忙于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他游弋于经典文学的长河中,用精神财富抵抗焦虑。

  “我开始第三遍读《大师与玛格丽特》。”克里姆说。这本出自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之手的小说,被认为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上,可媲美歌德的《浮士德》。

  退休矿山主管马里奇的疫情期间书单上,也有《大师与玛格丽特》一书。此外,他还阅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卡夫卡的《变形记》。马里奇说,退休让阅读变得更加享受,疫情期间尤其如此。

  供职于欧盟驻波黑某机构的占科维奇认为,疫情让社会生活停摆,但不幸中的收获是,精神世界获得了休整与反省的时间。疫情暴发以来,他已经读了好几本书,特别推荐生活在美国的波黑籍作家黑蒙的回忆录《我的生活》。

  “我的许多朋友都通过阅读来渡过当下的艰难时世。在这个信息过载时代,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无意义的信息,却容易让人沉溺其中。阅读好书,可以避免浪费生命,让生活更有质量。”占科维奇说。

  巴尼亚卢卡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博士候选人、孔子学院波方负责人斯特维奇正在做与中国相关的博士论文。疫情期间,她大量阅读研究中国问题的书,其中她最为推崇的,是由戴维斯与拉什科维奇合著的《理解变化中的中国》一书。

  “在我看来,这本书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做了最好的观察与研究,对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准备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斯特维奇说。

  今年是中国与波黑建交25周年。中国与波黑两国关系、中国问题及“一带一路”是政治分析家法鲁克的阅读重点。

  “对于任何想要研究当今中国影响力的人,我向他推荐塞尔维亚出版的《中国在欧洲》一书。在这本书中,阿雷日纳博士从欧洲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入手,研究文化对商业的影响,富含有价值的信息,是一本对中国与欧洲关系具有深刻理解力的书。”法鲁克说。

  酷爱中国武术、有“波黑李小龙”之称的巴尼亚卢卡大学德语系学生托尼,准备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疫情期间,他每天花两个小时学习汉语语法,同时也读中国历史方面的书。“中国历史充满传奇,十分吸引人。此时读来,可以让人忘却身外世界的不幸。”托尼说。

 
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项目 永存全民抗疫国家记忆
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项目
永存全民抗疫国家记忆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周玮)为守护全民抗疫的时代记忆,做好特殊时期的国家记忆保存,传递抗疫正能量,充分履行国家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国家图书馆日前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项目,广泛征集抗疫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纪念价值的代表性主题资源。

  据介绍,中国战“疫”记忆库项目致力于全方位收集和保存体现广大人民群众防疫控疫状态下具有历史价值或特殊意义的各类型资料,及各地区、各机构、各团体所付诸的行动记录,真实记录各行各业全民抗疫的生动故事。

  同时,项目全方位、多维度收集和展示疫情对人们生活、心理、社会关系的影响,疫情防控中运用的新技术和社会管理形态的变化,如数字化生活、网上办公、线上学习等,以永续留存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国家记忆。

  据悉,项目将通过广泛的网络资源采集、多渠道征集、交换及购买的方式,获取与战“疫”主题相关的著作、文章、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源和手稿、书信、照片、书画作品等实物文献,并将在合适时机有计划地开展对战“疫”亲历者和见证者的口述采访,通过专业化的组织与整合,形成立体鲜活的中国战“疫”记忆库。

 
“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商城联手 开展“读书中国”主题阅读
“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商城联手
开展“读书中国”主题阅读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史竞男)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习强国”和新华书店网上商城联合开展“读书中国”主题阅读活动。同时,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推出新华书店网上商城第二届读书大会暨新华万店主题出版物线上线下联展等系列活动,通过阅读推广凝聚抗疫力量。

  据介绍,系列活动以“阅读坚定信念,知识助力前行”为主题,为广大读者精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一批优秀主题出版物,在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和全国12000家新华书店联展。活动设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出版物专区和“疫情防控”等电子书专区,方便读者通过线上线下扫码等方式免费阅读。读者还可以在“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书城,通过“点点通”兑换相应优惠券选购书籍。

  此外,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在线馆配系统同步上线。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全国新华书店、出版社和图书馆,推出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在线馆配系统,为图书馆提供全套在线图书采选解决方案,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馆配会。

 
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
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社成都4月23日电(记者高健钧、卢宥伊、张翅)无人机撒药、在线技术课堂、大数据管农田、农资农产品线上交易……今年疫情笼罩的“春耕图”里,加速普及的智慧农业,正在为许多地方的农户排忧解难,让农业生产顺利渡过“疫情难关”。

  智慧农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让智慧农业加速普及,还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田间农民少了,“黑科技”越来越多


  四川省中江县,3500亩小麦地里几乎不见一个人影。然而在麦地上空,10架植保无人机组成的农药喷洒队忙得一刻不停,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病虫害统防统治。

  “不到6小时的时间,3500亩小麦就完成了农药喷洒任务。当前小麦已到抽穗期,人不能进去;有了无人机,解决了大问题。”回龙镇党委书记张小江说。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副站长刘学兵介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江县加大无人机植保的统防统治,不仅避免了务农人员聚集,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

  今年春季,记者在四川农村采访发现,田间农民少了,但“黑科技”越来越多:遥感卫星监测、无人机植保、多光谱照相机、在线农技指导……信息技术的不断加持,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智慧”。

  往年春耕时节,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会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今年由于疫情,农技人员无法下地,急坏了四川省汶川县200余名果农。

  就在这时,一堂堂春耕技术培训会及时在“云端”开播。通过视频连线,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教授又与他们“见面”了,对小叶病该打什么药、生长过程中果子为何变小变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教授果农特色水果甜樱桃的春季培育技术。

  “效果特别好,跟手把手教没啥差别,还不用出门。”一名果农感慨。

数字技术改变农业的产业形态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农业产业专家、四川川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卿成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5亿,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的比例均超过98%,互联网成为农民们解决农业和市场信息需求的最主要方式。

  几年前,四川省大邑县农民黄海流转了当地1000余亩土地,成为一名种粮大户。过去,小春种油菜和小麦,大春种水稻,黄海要雇好几十人帮着浇灌、打药、收割;购买农资时,他要开车到一家家销售门店比对价格;粮食丰收后,还要跑遍县城各个烘干收购企业。

  “现在只要在手机‘吉时雨’App上下单,就会有无人机、插秧机等机械代替人工完成所有耕种作业。至于购买农资、销售粮食,也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等着人上门,什么都不用操心。”黄海说。

  技术不仅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据黄海测算,原来自己每年生产投入要10多万元,收益20余万元;现在投入下降了一半,收益提升了30%左右。 

  “传统小农户应对不了农业集约化发展,对大市场无所适从;我们搭建的‘吉时雨’智慧平台,采取‘平台+中心+农户’模式,提供‘耕、种、防、收、销、管’全链条、一站式的农业数字化服务。如今农户每亩粮食收入能提升40至60元。”四川润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滨说。

  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产业形态。

  在山东寿光,今年的“菜博会、种博会”首次在网上举办,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蔬菜线上线下交易,“云种菜”项目还能让人们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慢直播观察蔬菜生长。

  在江苏泗洪,养猪场推行“猪脸识别”“红外测温”,大数据记录每一头猪的个体特征、生长经历、防疫档案,实现“数字化”养猪。

  不久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一项历经21年的基础性重点科研项目——首次创建了覆盖我国全域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利用土壤时空大数据对重点农区和流域实现分区、分类、量化管理,能在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量的同时增加产量。”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理说。

  在日前召开的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应对疫情、灾情和市场波动叠加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手段,从更高层次、更全维度掌握农情变化,加快完善中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以信息化引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须补齐短板、加快升级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近几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迅速,但大都处于尝试阶段;智慧农业的大范围普及,还须补齐短板、加快升级。

  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民使用信息终端水平相对较弱;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的数字化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要提升至70%,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要提升至1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要达到15%。

  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业人口素质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村上一直在宣传引导大家用电商卖农产品,但我也没上过几天学,不会操作,特别希望能有相关的培训。”中江县龙台镇稻花村村民赖孝琼说,村里大都是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在务农,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在新技术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

  “要让人才留在农村。现在专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学校和机构十分缺乏,教育资源应该继续向农村倾斜,相关部门要制订中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短期要加强接地气、实用的农技培训。”长期关注中国农业发展的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组织数字经济专家丁宇说。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漫等专家认为,我国农业产业集中度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发展智慧农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快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

  “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还要加强智慧农业的体系建设,强化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形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数字农业形成‘一盘棋’‘一张网’‘一张表’。”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伦理说。

 
疫情催生图书外卖,仍难解书店之困
疫情催生图书外卖,仍难解书店之困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社上海4月22日电(记者孙丽萍、郭敬丹)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动实体书店登陆食品外卖平台,外卖图书正在成为城中“新鲜事”。

  然而,热热闹闹的一个多月“试水期”过后,外卖图书窘境逐渐显现:价格高、选择少,成交额更难以匹配它承受的巨大关注。“吸引眼球”的外卖图书,究竟是“急读者之所急”的创新,还是实体书店的自救策略?

  叮咚,您点的图书正在“送餐”!


  坐落于上海福州路上,拥有70年历史的外文书店,今年春天在沪上率先开启了外卖服务。

  外文书店总经理顾斌介绍,首批上线的都是热门畅销书,如文学类的《Flipped(怦然心动电影原著)》《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儿童图书《夏洛的网》《花木兰》,参考书《韦氏字根词典》等。

  22日,记者在外文书店“外卖店”选了两本书下单,送达地点距离外文书店约2公里,运费为5元。“商家8分钟后分拣完成”“骑手正在赶往商家”……订单地图上实时显示配送环节。“您好,您的书到了,请到门口来取。”仅14分钟后,外卖小哥就打来了电话。

  送来的书像一份“简版”包装的快递,两本书由泡沫纸和胶带封好,订单小票贴在外侧。在评价页面,有网友留言写下“用户体验”好评:“速度太快了吧,开心。”“很满意,包装成了小快递的样子送来,很走心了。”

  据介绍,自今年3月起,北京已有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上海,多家知名书店也在不同程度尝试外卖图书。在图书行业,“外卖”一时成为热词。出版社也纷纷跟风搭车,推出类似即时服务。

  虽有需求但难“果腹”,外卖图书难解书店危机


  “90后”女孩王盈是外卖图书的尝鲜者之一。她觉得这种服务颇为贴心,“其实,有时心血来潮会突然很想看某一本书,如果没有马上拿到手,阅读的冲动很快就会消失。”

  外卖图书横空出世,伴随着不少争论。批评者认为,图书是精神食粮,不是食物,搭车外卖平台销售略显“有辱斯文”。赞成者指出,存在即是合理,在“万物皆可外卖”的当下,图书走向外卖不过是顺应时势。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外卖图书在各地效果不一。一些省份因为有“买书补贴”或者“书券”,所以希望用外卖方式尽快把书券变现。

  上海网红书店“大隐书局”也在外卖平台上“驻点”,不仅外卖图书、杂志,还卖文创产品、玩具、卫生防护用品。各种优惠活动颇为醒目,如:20元起送,运费5元,“满69减5”“满99减10”。该书店称,4月以来,7家门店约有200笔外卖订单。

  “实话实说,不看好外卖图书的前景。”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坦言,网店购书才是主流,网上购书的折扣率往往从三四折到六七折不等。相比之下,外卖图书毫无价格优势,更像实体书店的自救之举。

  刘军介绍,目前看来,叫外卖买书的都是急用、刚需,如工具书、考研书籍等。“销售金额很少,对书店可谓杯水车薪,而且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阅读需求不能靠“快递小哥”维系,实体书店仍需创新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复工不久的实体书店尚未看到曙光。有书店表示,销售水平仅恢复20%。未来数月中,一些实体书店或许仍要面临生存危机。

  外卖图书对实体书店无异于杯水车薪。同样在疫情期间兴起的“直播卖书”,也因为“做直播的人比看直播的更多”而沦为形式。在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冯洁看来,阅读终究是一种洋溢书香的美好体验。疫情期间实体书店奋起自救的种种“创新”,需要回归阅读本质——让读者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

  “疫情暴露了传统出版和实体书店的弱点——没有顾客进店,就不知道读者在哪里,也完全没有办法和读者连接。”冯洁说。

  在她看来,阅读的需求并不是依靠外卖小哥来维系的。书店、作者和读者在“云端”的热聊与线下的聚会同样重要。未来,实体书店应发力创新,深度连接阅读人群。

  冯洁透露,疫情期间,朵云书院建立了线上读书会,最多时候可以同时开3个读书群,同时覆盖1500余人,而传统的线下读书会只能容纳百余人。疫情期间,读者们宅居家中,线上的阅读群里却热闹非凡,经常为一个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

  作为防疫措施,朵云书院上线了预约小程序,没想到短短两个月里就接收到数万读者的预约申请。这些爱书人逛完书店,大多又加入了书店的“朋友圈”。通过在朋友圈里每日推荐优质好书和推出“秒杀”活动,书店每天都能从社交媒体的互动之中获得数千元营业额的“流量变现”。

  “危机,永远是有危有机。当疫情过后,实体书店如果要拥抱未来,此刻更要静下心来修炼内功,为读者提供更精准、更富有情感、更个性化的服务。”冯洁说。

 
藏族村寨的脱贫“贴心人”
藏族村寨的脱贫“贴心人”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拼版照片:左图为4月21日,勒阿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金利(左)在村民屠海荣家查看自来水管情况(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右图为2019年10月18日,张金利(中)指导村民挖自来水防冻井(新华社发)。

  “今天要去村民屠鲁列家看看,听说最近她的身体好了不少,我心里也高兴。”今年56岁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果耶镇勒阿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金利说。

  勒阿村地处偏远山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是一个纯藏族村,曾是当地的深度贫困村。2018年,在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张金利受甘肃省水利厅委派,来到勒阿村开始他的驻村帮扶工作。

  刚到任时,勒阿村94户村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7户,不少村民还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吃水要靠肩挑背扛,人均耕地面积1.3亩,村里缺乏产业支撑,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两年来,张金利跑遍了勒阿村的沟沟岔岔,拉家常、问虚寒、上山头、下地头,每一户村民家的情况都了然于心。为了因地制宜帮助村民摆脱贫困面貌,张金利和村两委一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争取项目资金,将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改造危旧房屋、修建标准化幼儿园,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还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2018年底,勒阿村提前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昔日的深度贫困村正在成为美丽的藏族村寨。

  如今,勒阿村群众早已把张金利当成自己的“贴心人”,村民家中有事时都想着和张书记商量。张金利感慨道:“只有真心为群众,真正把自己融入,才能设身处地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当好勒阿村群众的‘贴心人’,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Zoom轰炸”:视频会议软件安全吗
“Zoom轰炸”:视频会议软件安全吗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彭茜、林小春)新冠疫情之下,网络授课、视频会议等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新选择。不过,最近热门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网络课堂或会议现场闯入很多不速之客,他们冲入网络直播间或高喊不当言论,或上传色情图片,给参与者特别是青少年带来极大困扰。这类“劫持”正常网络会议、肆意捣乱的行为也带来了一个新流行词——“Zoom轰炸”。

  包括美国航天局、谷歌公司在内的一些政府机构和企业已禁止员工在工作中使用Zoom,新加坡本月曾短暂禁止教师利用Zoom授课;而数据库软件巨头甲骨文则以“不可或缺的服务”为由力挺Zoom。无论如何,硅谷技术公司Zoom因“Zoom轰炸”遭遇危机。人们自然要问:以Zoom为代表的视频会议软件能安全使用吗?

  疫情放大Zoom安全隐患


  Zoom由硅谷华人工程师袁征创立于2011年,由于用户体验好,成为多数企业网络会议的首选;也有一些中国孩子通过Zoom跟美国老师学英语。疫情暴发后,Zoom日活跃用户从去年年底的1000万飙升至今年3月的超过2亿人,就连世界卫生组织每日的疫情例行发布会都利用Zoom举行。随着用户量暴增而来的是,视频会议软件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凸显。

  “它本身是企业端软件,企业用户开正式会议时才会购买服务,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一般不会有外人进来捣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它突然拥有了海量用户,攻击它的价值变大了。

  互联网产品开发者为了提升产品安全性,会设置很多道防范关卡,但用户体验会变差。Zoom一直以比同类产品更易用、连接质量更可靠受到用户青睐,然而,在刘江看来,此前出于方便用户体验的设计,如今成了安全风险点。

  比如,Zoom通过输入会议号便可进入会议,但仅为数字组合的会议号很容易猜测。参会也无须太多认证,所以任何人都可通过获取分享在网络平台上的会议号甚至靠单纯猜测数字闯入一个在线会议。

  密码学专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讲师布鲁斯·施奈尔以“不良的隐私惯例、不良的安全惯例和不良的用户配置”总结Zoom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他声称,Zoom产品本身的安全设计过于草率,存在很多代码错误以及软件漏洞,另外加密方法也很糟糕。

  Zoom安全问题并非孤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实数董事长丁丽萍说,目前很多公司很多产品临时抱佛脚应对安全问题。“一个不安全的产品拿出来应用,当用户规模越来越大时暴露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应把安全贯彻到产品开发全流程中。

不单纯的质疑声


  技术问题之外,也夹杂着一些不单纯的声音。

  Zoom将部分研发团队设在中国,以充分利用中国相对硅谷的“低工资优势”;还在中国设有数据中心;创始人袁征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在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有色眼镜”之下,这些是Zoom为“中国实体”的实证。

  另外,抵制Zoom的科技公司中,还包括同业竞争者。

  袁征拒绝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请求。

  面对外界质疑,袁征4月初发文回应说,将在90天内动用必要资源更好地主动识别、处理和修复安全漏洞,包括暂时冻结新功能开发,邀请第三方专家审查等。

  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立森日前通过视频公开发声支持Zoom,称Zoom提供的服务是甲骨文“不可或缺的服务”,“它的技术使甲骨文的工程设计、客户服务和销售得以继续,即便现在所有人都在家工作”。

  丁丽萍说:“Zoom在90天之内会着手解决问题,我相信在这个时间节点过后它会变成更安全、更值得信任的好产品。”网络安全专家、前美国空军传播官员文斯·克莱斯勒在其博客文章中说:“我并不是想最小化‘Zoom轰炸’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影响,但类似的事情不仅在虚拟世界存在,在现实世界同样存在。”

  刘江认为,“技术本身很难百分之百解决问题”,就像视窗操作系统需要不断升级版本补漏洞一样,任何软件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安全。

中国远程办公提前开始普及


  据丁丽萍介绍,目前国内视频会议除了Zoom外,还可使用腾讯会议、阿里钉钉、华为云WeLink等,其中有些产品采用数据安全多方计算等多种方案,有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可支持不存储,并提供一些录制选项保证安全等。

  国内视频会议软件同样面临用户激增带来的安全挑战。腾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底推出的腾讯会议两个月内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云上”办公需求,腾讯会议100天内更新迭代20个版本,也通过加码内部安全投入、开展安全众测等方式预防未知产品风险。

  “疫情不仅让中国远程办公的(普及)趋势提前了5年,也培养了用户的在线办公习惯,”腾讯云办公协同产品中心负责人钱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将有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公探索。

  至于普通用户怎么安全使用视频会议软件,丁丽萍建议,首先不要使用不成熟产品;其次要启用安全功能,有时候用户没有打开这些功能;第三,区分办公和家庭环境,不要在视频会议环境中放置太多私人物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第四,养成良好的视频会议使用习惯,不说话时保持静音,一些敏感文件尽量通过邮件展示细节。“如果做好安全配置,用户可以放心用”。

 
山东打出“组合拳”精准稳就业
山东打出“组合拳”精准稳就业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济南4月23日电(记者栗建昌、贾云鹏、邵鲁文)就业稳则大局稳。作为拥有过亿常住人口、2350万名农民工的劳动力大省,山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通过减负稳岗、扩大增量、稳住基本盘等政策措施,精准打出“组合拳”,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稳岗位:减缓返补惠企助企


  “从1月28日起,我们就全面复工生产防护物资。”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屈靖说,得益于政府出台的多项稳就业政策,公司全员到岗,正开足马力安心生产。

  屈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企业已获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19.28万元,还将获得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一次性用工补贴50万元,社保缴费将减少520余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减少349万元,累计享受优惠政策红利1000余万元。

  企业稳,则就业稳。山东紧盯援企纾困,打出“减缓返补”的“组合拳”,全力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岗位。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同时,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春节期间开工生产的,按每人每天2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对2月10日后一个月内复工新吸纳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按每新吸纳一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歌尔集团、雷沃重工等多家用工大户的人工成本分析显示,疫情导致山东企业人工成本增加4%左右。而这些惠企政策,将有效抵消新增加的人工成本。据测算,今年山东将为企业减免社保缴费473.4亿元,其中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分别减负436.8亿元、21.6亿元、15亿元。

求增量:聚力扩大就业空间


  聊城澳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加工、销售软硬胶囊和制剂的企业,疫情期间,产品需求量增加,但扩大生产存在资金缺口。高唐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仅用两天,便为企业发放了490万元贷款。企业用工人数也从年初的85人,增加到现在的150人。

  在稳定现有岗位的同时,山东把发展作为稳就业的根本。加大金融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力度,各城商行、农商行县域吸收存款优先用于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同时,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最高4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33亿元,扶持个人借款人1.4万人、企业借款人406家。

  山东今年确定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项目274个,总投资8922亿元。今年一季度,233个省重大建设项目开工201个,开工率超去年同期18.3个百分点;461个在建项目3月份当月完成投资2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2%,这为稳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危中有机。山东借势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释放“宅经济”新潜能,集中培育线上零售、在线教育、网络培训、居家办公、远程服务、虚拟会务等功能性服务平台企业。这带来了新的就业空间,“灵活就业”正成为就业增量。

  山东还设立3933名人社用工服务专员,为3万多家企业解决用工20.4万人。帮助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解决用工1.5万余人,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解决用工1万余人,为阿里巴巴(山东)有限公司、山东顺丰有限公司、饿了么骑手解决用工11432人。

保重点:分类施策稳住基本盘


  “既能照顾家人,每月还有600元的收入。”在庆云县徐园子乡赵集村,40岁的牟俊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牟俊伟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工作岗位是招聘公益专岗。这是庆云县在疫情防控期间专门为贫困户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全县已有135人上岗,帮助324家企业招工1.22万人,既缓解了企业用工需求,贫困户通过就业也增加了收入。

  像这样的临时公益性岗位,山东已开发近700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63万人。同时,山东还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将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政策延长一年,已为7万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提供社保补贴。

  据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介绍,山东今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约105万人,去年结转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约45万人,新增失业人员约50万人,预计将有200万人以上的就业需求。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山东将解决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生活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着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为支持农民工返岗复工,山东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民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复工和农民工返岗信息。开展“点对点”专车(专列、专厢、专机)运输服务,累计开行务工人员包车17125次(趟),接送务工人员35.1万余人次。

  山东还搭建起全省互联互通的求职招聘网络,97所高校通过毕业生求职招聘云平台在线举办招聘会,参会企业3.69万家,发布岗位信息125万个,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截至目前,全省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

 
筑牢经济发展“安全线” “六保”系列述评之保粮食能源安全
筑牢经济发展“安全线”
“六保”系列述评之保粮食能源安全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刘羊旸、王立彬)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粮食能源安全。民以食为天,能源被喻为工业的粮食。保粮食能源安全,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紧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扎实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全国粮油市场稳定有序,煤电油气等能源得到较好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线”。

  粮食能源领域复产增产势头良好


  3月30日,中石化西北油田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重点探井——顺北52A井获得油气突破,日产原油150吨、天然气5.9万立方米,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疫情发生以来,西北油田积极克服物资设备运输不畅、人员返岗难等问题,有力推动油田各领域复工复产。目前,油田复工复产率达100%,各项工作基本进入正轨,一季度油气产品实现全产全销。

  “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领域战疫情促生产,复产增产势头良好,能源进口增长较快,能源供应稳定充足,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刘文华说。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总体平稳。原煤生产快速恢复。各地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山西、陕西等原煤主产区和主要原煤生产企业已基本复产达产,全力保障了原煤供应。一季度原煤产量8.3亿吨,同比下降0.5%,接近上年同期水平。油气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油气生产企业加大供应力度,积极释放优质产能。

  同时,粮油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截至4月1日,37家粮油保供协作机制重点加工企业已全部开工,小麦日加工能力达46.5万吨,稻谷日加工能力达48.7万吨。

多措并举保障粮食能源稳定供应


  为解决农民受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无法及时售粮问题,国家将东北地区执行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期限延长了1个月。截至3月31日收购期结束,中储粮累计完成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220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5万吨。

  “目前中储粮集团公司管理的中央事权粮食库存充足,特别是近些年通过执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使得国家在常规的中央储备粮之外,还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粮食库存,我国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有充足的家底。”中储粮集团新闻发言人申雷海说。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稻谷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成为应对突发事件、市场保供稳价的安全防线。

  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成立粮油供应应急保障小组,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应急预案,加强协调调度。湖北与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建立了粮油供应联动保障机制。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目前,我国粮食储备十分充裕,全国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价格总体稳定。

  在保障全国能源稳定供应方面,国家能源局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和调度能源供应,同时建立能源保障、能源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问题协调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煤电油气等各个领域的供应能力、需求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此外,还通过分领域细化保供措施、压实保供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等措施全力做好能源稳定供应。

  为保障疫情期间的能源需求,我国在积极推进国内能源企业复产增产的同时,继续增加能源进口。根据海关总署快报数据,今年一季度煤炭进口高速增长,原油、天然气稳定增长。

全力提升粮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4月中旬,中石化宣布,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威荣页岩气田开发建设已全面铺开,项目建成后年产能30亿立方米,相当于1600万个家庭的年用气量。

  日前,中石油吐哈油田东储1-6H开钻,标志着我国西部储气库群——吐哈油田温吉桑库群拉开建设序幕。项目建成后,将与有关储气库等共同构成200亿立方米的西北储气中心,可保障新疆和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城市供气安全,并进一步提高我国西部天然气通道的安全保障能力。

  “随着能源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和产能的不断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表示。

  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全球化时代下,仍要紧绷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之弦,全力抓改革、补短板、强监管,做好生产流通、保供稳价各项工作,大力推动粮食能源高质量发展,确保老百姓的“米袋子”货足价稳,确保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然气储备能力。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天然气、电力、煤炭等各类能源的联保联供。同时,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将不断压紧压实。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怎样看待工业形势,如何稳定供应链?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怎样看待工业形势,如何稳定供应链?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据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张辛欣)如何看待一季度工业形势,产业链供应链是否面临风险,5G未来怎样推进?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

怎样看待工业形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1至2月份同比大幅下降13.5%,1至2月份企业亏损面达到36.4%。随着全球疫情蔓延,3月中旬以来外贸退单等现象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在会上坦言,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和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工业经济运行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比1至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2月份回升16.3个百分点。这些变化都折射出中国制造的韧性。

  黄利斌说,总体上看,疫情的冲击是阶段性的,总体可控的。但也应高度重视全球经济下行给我国工业带来的影响。

  产业链供应链是否面临风险?


  有媒体报道,疫情将加速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外迁”。黄利斌认为,疫情叠加春节假期等多重因素,确实给制造业产业链带来影响。境外疫情加速扩散也让全球供应链面临风险。但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

  黄利斌说,我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极,超大的市场规模是确保全球产业链留在我国的重要因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全球产业链具备足够底气。

  “疫情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朝着更多元、更具韧性方向发展,我们将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来留住大家。”他说。

5G未来怎样推进?


  5G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达19.8万个,套餐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5G手机等终端进入蓬勃发展期,5G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试点示范更加深入。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会上说,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推进5G建设,预计全年新建5G基站超过50万个。同时,将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优化5G研发、测试,保障5G网络建设质量,推动独立组网模式设备不断成熟完善。

  闻库说,工信部将支持手机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推动电信运营商通过优化套餐设置、逐步降低流量资费水平、信用购机等举措,带动5G手机消费。同时支持5G模组及行业终端集成研发,推进5G泛智能终端的创新与规模应用。

 
小木耳 大产业
小木耳 大产业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4月21日,在金米村培训中心,秦岭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员工李旭瑛在网上直播卖木耳。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是传统的山区农业村,为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金米村将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引进5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成木耳菌包生产厂和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并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木耳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全村188户贫困户参与木耳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梁爱平摄
 
茶山梨海间,用一栋民宿承载浓浓乡愁
茶山梨海间,用一栋民宿承载浓浓乡愁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香椿炒蛋、老母鸡汤……中午时分,把热气腾腾的江南土菜端上桌,再通过抖音短视频在“吃货”中刷一波热度,然后响亮地喊上一嗓:“小姐姐们,开饭啦!”

  这是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竹里山居”民宿老板吴辰复工以来的“开饭日常”,他也因此收获大量点赞和评论。“疫情影响下,既做到了不接触送餐,又做了宣传,一举两得。”

  树山村坐落于太湖之滨,是苏州大阳山北麓的一个小村庄,现有370余户、1700多位村民。每到春季,这里梨花雪海,茶山叠翠。得益于吴辰等青年人回归,古老山村焕发新生。

  32岁的吴辰家里有150棵梨树、30多棵杨梅树和6亩多茶园。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工作,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闲适安逸,但对故乡的山水风物始终有一种说不清的牵挂。”2018年初,吴辰辞职回村,投入100多万元改造家中的二层小楼。从此,茶山梨海间多了一栋有温度的乡村小院。

  步入小院,一幅宛如写意画的墙面跃然眼前,载有荷花的渔船停靠其下,与画面融为一体。墙角处,石笋、罗汉松等盆景错落摆放,用旧石磨改造而成的喷泉古朴清丽……

  “这些都是我的原创哦。”吴辰笑着告诉记者,他还发挥自身“厨神”特长,张罗起每日一餐的“独一桌”。“游客追寻的是绿色生态,体味的是恋恋乡愁,这里通通都有。”

  近年来,和吴辰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截至目前,当地共有3家酒店、11家备案民宿、近40家农家乐,咖啡室、茶室、书吧如雨后春笋。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乡村旅游,吴辰等人也在1月至2月间无奈歇业。苏州高新区纪工委得知情况后,帮助这批年轻创业者加快研发新菜色,并通过抖音、微信等云平台增强客户黏性,把“空窗期”变为“机遇期”。3月民宿重启后,吴辰推出的刀鱼馄饨受到游客热捧,“独一桌”需提前半个月预订。

  眼下,春茶上市时节,吴辰又有了新使命。他将网络营销运用于农产品销售,不仅打理自家农活和生意,还当起同村叔伯们的产品推销员。多位老人告诉记者,树山云泉茶通过网络“叫卖”后供不应求,往往还没采摘就被预订一空。

  “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年少时天天想离开,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树山村党总支书记吴雪春说,年轻人回来了,山村“苏醒”了,乡愁更绵长了。  (记者刘巍巍)

     新华社南京4月23日电

 
上海新政促消费 将开启“五五购物节”
上海新政促消费 将开启“五五购物节”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记者周蕊)记者从23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最新出台相关新政策,将通过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和免退税经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

  据悉,上海即将开启“五五购物节”,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作为一项全新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购物节在时间上将横跨整个第二季度,贯穿“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做到“千企万店、全城动员,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活动期间,130多项重点活动,以及700多项特色活动将精彩亮相。

  “顺应疫情期间在线经济、新兴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固化和推广这些新兴消费模式,将更好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介绍,上海最新出台的《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聚焦新兴消费、休闲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和家装消费,其中,新兴消费将打造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走秀、云体验系列活动,开展重点商圈商街数字化营销试点,鼓励电商企业对重点商家、品牌给予入驻、流量、数据等专项支持,打响“上海云购物”品牌。

  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增牌照额度……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上海不仅将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充电补助”,明确今年将继续不限量发放新能源汽车牌照,此外,上海还在原有年度计划基础上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投放数量。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说,新政策将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和免退税经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其中,为加快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若干措施明确,对符合标准的新品首发活动和首店旗舰店落户给予资金支持,将新品首发和首店旗舰店品牌列入“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还将提升新品通关速度,推广进口商品检验结果采信制度,为新品首发品牌提供便捷高效的专利、商标注册申请和质押登记服务等。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增长19.1%。2019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5万亿元,连续3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红新村“下山”记
红新村“下山”记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记者手记


  一夜春雪,将4月的帕米尔高原绘成一幅灰白相间的水墨画。在群山挤压下的一处高台,七八棵或粗或细的柳树静静守护着几间无顶的破旧土坯房,枝头柳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红新村的岁月变迁。

  为了摆脱和改变高海拔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空间受限的现状,半个多世纪以来,高原牧人在2580米到1810米间770米的海拔差上开动脑筋,努力求解,开创了村落“五代同堂”、4次下迁的传奇历程,书写着牧人们追梦圆梦的时代故事。

海拔2580米


  站在山底仰望,三角状的红新村向着深山不断延伸,越靠近大山地面越狭窄,难怪原村名叫“塔尔开其克”,柯尔克孜语意为“又窄又小”。

  山脚下一处海拔2580米的高台上,几间破旧土坯房最早是一户柯尔克孜族人家的房屋,1956年成为新疆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红新村村级组织所在地。

  “当时村里有70户270名柯尔克孜族牧民。”今年62岁的乌斯曼·铁木尔当过22年村党支部书记,对全村过往如数家珍,很受牧民尊敬,直到今天大家仍习惯称他“老支书”。

  老支书说,听父辈们讲,这里海拔高、土地稀少、地形狭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没过多久,大家就有了搬迁的想法。

海拔2340米


  1958年年初,红新村下迁5公里,村级组织办公点设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海拔降至2340米。

  “没过多久,大家发现这里面积太小,而村里人口增长较快,生产生活还是受限。”老支书说,经过商量,村里决定半年后继续下迁。

  记者近日探访发现,当年村级组织的这处办公点已变成牧民的玉米地,但办公点的大门仍然保留,写满了岁月沧桑。当地村干部说:“这是村里的历史,要留着。”

  近年来,随着定居兴牧、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当地牧民不再单一依靠畜牧业,人们开始整理土地,试种玉米、黑加仑等作物,原来一些空闲山地被利用起来,大家的增收渠道也日益多元。

海拔2020米


  1958年夏,红新村再次下迁4公里,海拔降至2020米。

  老支书说,随着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牧民开始主动下迁。村级组织新的办公点设在一个村民的院子里,经过改造后,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村委会在这里办公一直持续到2015年。此间,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拍,村里人口也由1956年的270人增至2015年的1000多人。不少人走出大山,开始拥抱山外的世界。

海拔2000米


  令村干部们忧心的是,红新村村委会始终面临着一个威胁——山洪。出于安全考虑,2015年村委会下迁2公里,在海拔2000米的一块山沟开阔地上“安营扎寨”,周围还建起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等。

  此间,在定居兴牧、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支持下,许多牧民开始定居、实现脱贫。在距离村委会约6公里处,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定居房排列整齐,颇为壮观。2012年以来,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50套房子”“36套房子”“48套房子”3个牧民定居点,广大牧民的土坯房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定居房安全、舒适、便捷。”老支书说,许多家庭用上了自来水、买了冰箱、开通了互联网……

海拔1810米


  安居房建在6公里外,村委会也要紧随其后。

  为了更好地服务牧民,2018年,红新村村委会第4次下迁,经过改造,原来的一片戈壁滩变成崭新的村级阵地,海拔1810米。

  新的村委会院内建有文体活动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等,院外还有超市、饭馆,不远处的幼儿园则是村里最新最靓的建筑。

  2018年底,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告别贫困,红新村整村脱贫。去年,牧民艾散·托合提买了一辆越野汽车,告别了单一的骑马放牧历史,成为帕米尔高原上开车放牧的“新”牧民。

  “村里已经走出80多名大学生。”老支书说,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了纪念半个多世纪以来村里发生的巨变,2018年根据大伙儿的建议,村里决定按程序将“塔尔开其克村”更名为“红新村”,意为“幸福的现代化新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红新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贾尔恒·阿哈提说,村里已启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引导牧民将传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紧密结合,同时通过发展种植业、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和商贸产业,扩大牧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半个多世纪以来,红新村的海拔越来越低,牧民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红火。”贾尔恒·阿哈提说,村里计划将“五代同堂”的5个村级阵地打造成村史馆,展示村子历史变迁,让大家既看得到变化、找得到乡愁,又能激发追梦新动力。

(记者贺占军、高晗、董亚雷)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3日电

 
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见闻
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见闻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贵阳4月23日电(记者王丽、刘智强、李惊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高山与坝区交织的田野间,育苗、栽种、采摘……农民们正忙个不停。“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近几年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山地潜力,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为脱贫攻坚增添强劲动能。

“产业革命”焕发土地生机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92.5%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土地零散破碎,传统种植业难以增加收入。2018年,贵州在脱贫决战中掀起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减低效传统作物,重点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石斛、刺梨等12大特色产业,让有限的土地焕发生机。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威宁县,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种玉米、土豆,经济效益较低。近两年,当地根据高寒特点,选育10个优良蔬菜品种,推广一年三季高效种植模式。在威宁县五里岗街道,220亩白萝卜长势喜人,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亩地如今年产值可达1.5万元。

  瓮安县猴场镇马场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彭德建,不仅流转本村土地,还到邻县租地种了25亩太子参,采收季最忙的时候,要请四五百名周边农民务工,去年纯收入十几万元,实现脱贫。

  “贫困户给别人发工资,过去想也不敢想!”马场坪村村支书赵清国说,村里组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所有村民都是股东,引进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太子参产业,亩均收入突破万元,是种玉米、烤烟的3至6倍。

“要素联结”激活产业动能


  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既要“种得下”更要“卖得出”。贵州“深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让农业“压舱石”更加稳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桂花台茶厂,拥有全州规模最大的4000亩整体连片茶园,清明前后采茶季,每天有上千周边农民在茶园务工。厂长郭顺告诉记者,茶园年产值1200万元,其中一半是支付给农民的务工工资。“产业革命利益联结是关键,既要让龙头企业有赚头,更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黎平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吴志远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据统计,2019年贵州种植业增加值增长了8.3%,农业产业由粗放量小转向集约规模。春耕时节,贵州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田间管理、产品采收、采后加工等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开展“助农云课堂”等线上辅导培训,提升产业效率。

“黔货出山”点亮乡村未来


  近日,黎平县委书记周文峰和当地乡村带货网红“侗族七仙女”一同来到桂花台茶厂,进行了一场“带茶”直播。红茶、白茶、雀舌茶……“云体验、云选择、云购买”,几分钟直播就卖出茶厂日常一个月的销量。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从“提篮小卖”到“现代物流”,从“传统销售”到“直播带货”。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何光前说,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点亮了贵州乡村发展未来,2019年,“黔货出山”销售农产品达320亿元,比上年增长8.3%。

  每年5月底,威宁县新鲜的白萝卜、大白菜、莲花白开始陆续上市,不断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去年当地启动建设总投资25亿元、占地1465亩的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江楠集团副总裁李效军介绍,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建成后集分拣、包装、加工、销售于一体,可带动周边发展4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脱贫战场上的亲兄弟
脱贫战场上的亲兄弟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长沙4月23日电(记者席敏)在疫情防控形势刚刚好转时,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金兴村村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跟着村里的一对亲兄弟,搞从未有过的荷花鱼产业。

  这对亲兄弟,哥哥是今年50岁的金兴村党支部书记唐孝宽。弟弟是46岁的唐孝联,曾长期在外省工作。今年春节过后,唐孝联在哥哥的劝说下,留在村里一起发展扶贫产业。

  下定决心后,清晨到20公里外的县城卖完牛奶的村民杨焕策,一回村就用黑色塑料袋提着5万元找到这对亲兄弟;妻子患病、曾是贫困户的村民唐孝柱也从去年卖茄子和西瓜赚的钱里拿出5万元入了股。

  消息一传开,入股的村民越来越多。右手伤残的脱贫户张志松先是拿出5000元,回家反复思忖,总觉得少了,又掏出15000元作为股金;一位年过七旬的村民拿出压箱底的5000元,一把递给了这对亲兄弟。

  村民的底气,源自这几年金兴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曾是贫困村的金兴村,过去的几十年里,家家户户都靠山间那几亩零散的耕地养活一家人。胆子大一点的村民外出打工,可去掉一家人的开支后,一年到头兜里难余下几个钱。

  在村民眼中,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后,金兴村的山地、河流、耕地都似乎变了模样。还是那座山,山里却多了油茶、猕猴桃,林下还有散养的土鸡;还是那块地,地里却多了牛蛙、特色蔬菜。

  慢慢地,村民们的视野开阔了,腰包鼓起来了,胆子也大了。

  一个月前,这对亲兄弟只是给村民们描绘了一个致富场景。如今,这个令人向往的场景正从他们眼里一点点地“长”出来——

  一道道高低不平的田埂砌上了坚固的堤坝,一汪汪水里新栽下去的莲藕已将芽尖伸出水面。穿村而过的河道被拾掇后,再也看不见漂浮的垃圾,这条越来越清澈的河流即将成为村里的漂流体验点。

  离河道稍远的地方,一群妇女弯腰将藕种埋入尺余深的水中。将身后半箱藕种插下去后,全村200亩荷花鱼养殖基地里的莲藕就全部种完了。“藕尖要再冒出点”“藕种要朝着一个方向埋进去”……这对亲兄弟中的弟弟唐孝联站在一旁的田埂上,指导村民们种藕。

  唐孝联曾是武汉市一家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年薪30多万元。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不能及时返岗上班,他几乎天天和村民们在一起聊如何脱贫致富。

  聊久了,唐孝联一咬牙,索性辞职留在了村里。唐孝联说:“外来干部都在帮助建设家乡,我也实在坐不住了,就决定回家帮哥哥带领大伙儿脱贫致富,打仗也得亲兄弟呢。”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3月下旬,唐孝联带着几名村民代表自费到广西、江西等地考察荷花鱼产业。回村介绍情况后,大家心动了。他索性和一名村民又折返江西,拜了一个有十余年荷花鱼养殖经验的高手为师。

  带着技术回村的唐孝联在村里发表了半个小时的演讲,和哥哥唐孝宽一起细说了依托荷花鱼养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想法。最初,只有6户村民响应,现在入股的村民已有60户,还不断有村民表达入股的愿望。

  有了村民的支持,唐孝联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唐孝宽已在金兴村担任了三个年头的村支部书记,他算了一笔细账:一亩荷花鱼的藕和鱼,年纯收益在4000元以上,等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起来,莲藕、莲子、荷花、荷叶都可以卖钱,“收益会越来越高,村民的腰包会越来越鼓。”

  2020年初,城步苗族自治县实现“脱贫摘帽”,金兴村1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还有12户未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邵阳市人防办副调研员贺友涛说:“村民们视野开阔了,能人回村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就相当于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疫情下,贫困户的“收入账” 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疫情下,贫困户的“收入账”
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南宁4月23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陈一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贫困户如何拓展增收渠道?记者近日深入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与贫困户一起细算“收入账”。

  天生桥镇岩卡村贫困户陆思代去年和妻子在广东一家企业务工。受疫情影响,这家企业一直没有复工。“现在我们在老家打零工,平均一天能挣100元左右。还养了40只鸡鸭、新种了5亩桑树。”陆思代说。

  陆思代一家的收入还有不少来自政府的政策扶持。陆思代说,种植桑树获产业奖补7500元、公益性岗位夫妻俩每月1800元、低保金每月1620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补助每月300元……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隆林县石山众多、土地稀少,是广西8个尚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为克服疫情影响,当地多措并举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畅通外出务工通道、支持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对发展扶贫产业奖补、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社会保障兜底到位……

  外出务工是当地贫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县每年约有8.5万人外出务工,其中贫困户3万多人。据隆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县里积极与用工地区对接,向务工人员推送招聘信息,包车“点对点”送务工人员返岗,对自发外出的务工人员也给予交通补贴。截至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7.9万人,其中贫困户2.4万人。

  积极支持本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复工复产,是当地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的重要一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勇健介绍,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达到相应标准的,政府按每个劳动力2000元给予企业补贴;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在2月至6月期间可享受每月300元的稳岗补贴。

  记者在昌隆服装有限公司看到,临时改造的口罩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穿戴着头套、手套、口罩加班加点制作口罩。来自贫困家庭的“90后”员工王宝政只需几秒钟就给一个口罩装上绑带。今年2月,王宝政前往广东,到此前打工的电子厂上班,却被告知“不要人了”。返乡的他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做得快,一天有100多块钱。”王宝政说。

  公司副厂长吴月慧介绍,公司今年新招了120人,其中40人是贫困户。无尘净化车间建好后,计划增加4条生产线,还可以增加60个岗位。

  和王宝政类似,往年外出务工的陆亚连在家乡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去年初,陆亚连一家从老家搬迁到位于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鹤城新区。“每天收入六七十元,下楼就可以上班,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陆亚连说。

  记者在扶贫车间看到,20多名女工正在组装微型电子变压器,有的还带着孩子。据了解,目前全县认定的7家就业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带动735人实现就业。

  当地贫困农民发展桑蚕、茶叶、蔬菜和养殖等产业的,均可获得不同标准奖补。隆林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产业组工作人员黄俊杰介绍,新种桑树每亩补助1200元,在3月底或6月底前完成新种的还可享受额外补助,未脱贫户最高可享受补助1.5万元。

  记者在克长、德峨、天生桥等多个乡镇走访发现,当地贫困户正掀起特色种养热。据德峨镇党委书记蓝家观介绍,今年全镇新种桑树面积已达5000亩。么基村贫困户杨华告诉记者,他新种了约8亩桑树,可获补贴1.5万元。

  为贫困户量身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也是当地一项重要扶贫举措。据县扶贫办主任刘杰介绍,全县新开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6250个。在克长乡,党委书记曾育贵告诉记者,今年全乡新增公益性岗位40个。后寨村贫困户王阿兄表示,他今年得了一场病,出院后获得了村里保洁员岗位,每月有800元收入。

 
明史大家南炳文 冷坐“板凳”一甲子为留“信史”在人间
明史大家南炳文
冷坐“板凳”一甲子为留“信史”在人间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书房中的南炳文。  本报记者王京雪摄
 

 
  ■编者按
 
  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肆虐,“世界读书日”到来。诚然,“书中没有解毒药”,但对于连续几个月禁足在家的人来说,读书的“无用之用”也许正是“大用”——抚慰心灵
 
  读书不能拯救世界,但一本本书、一个个图书馆,也记载着一代代人的实践和内心,可以帮助今天的人理解甚至解决困境
 
  近日,本报专访了明史专家南炳文先生。他过年也不休息,不惧疫情仍然着急从天津返回廊坊的办公室,他的愿望很简单:为后来的人读懂那段历史铺平道路。“研究历史为现实服务,关注现实也可以让你多长出一双看历史的眼睛”
 
  特约撰稿祖伯光
 

 
  南炳文是我读南开大学历史系时的同学。1961年刚入学,系主任、著名明清史专家郑天挺与同学们见面讲课,南炳文很为先生的高雅与博学所吸引。学习兴趣浓厚。由此开始,他把志向定在明清史专业上。近六十年过去,岗位有变,专业从未变过。他幽默地说:“我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他拿出一份论文著作编年,让我这个老同学检阅。仅从1976年到2013年就有28页之多,计222个篇目,还不包括此后六年的著述。我不禁惊叹:你的这条路是大放光芒的成功之路,它像一部明清史的百科全书,既有明清两朝的断代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明朝卷》等大部头的著作,又有人们未注意的众多微观研究。他不停地纠正我“著作等身、学富五车”的称赞,说明清史是个大海,就是穷其一生也难研究深透,越深入越感觉自己所知甚浅。
 
  本应子承父业当兽医,却读出来一位历史学家


 
  我最近游览天津,看过由南炳文教授撰写、书法家李德海谨书的《三岔河口记》。它石刻于天津北运河岸金刚桥处,长约百米,气势恢宏,用三千余字记述了以子牙河、南北运河三河相交处一带为发源地的天津的发展变迁,以及明成祖朱棣御赐天津之名等史实。如今这方碑文成了天津的一个标志,参观者、旅游者曾问我:南炳文是谁?这么有学问!这一问,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南炳文者,1942年1月生于河北省广宗县陈家湾头村。两岁时因玩日本侵略者遗弃的炸弹炸掉了左手。当时是著名兽医的父亲考虑儿子今后的生计,坚持让他学习一手兽医技术。他嘟囔个嘴回绝了父亲的安排,坚持读书。他争辩道,没有左手怎么给牲口灌药?命运使他没当成兽医,读书却读出来一位历史学家。
 
  高考报志愿像一个玩笑,他的第一志愿是南开大学历史系。仅仅因为他听说该系是个保密系,而校名中的南字和自己的姓氏相同。第二志愿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别人说他这不是南其辕北其辙吗?最后他以广宗中学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
 
  他后来成名是与他非凡的苦读分不开的。学生时期,我与他同宿舍住上下铺。留给我的印象是他的床铺总是空的:晚上就寝他还没回来;早上同学们没起床他已经走了。他每天背一个硕大的书包,里面装满包括明清史在内的历史书和两大册的《辞源》等书,鼓鼓囊囊很沉重的样子。系外同学都向他投来奇异的目光,问他是谁呀?他把书往图书馆大桌面上一放,对面的同学都看不到他的真面目。
 
  老师提倡读书学习要博和约。他的博是广泛的。学生时代他就通读了《论语》《孟子》等儒家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通读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在学习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他初涉马克思的《资本论》,之后又通读了《资本论》。涉及明清史的著作是他必读之“约”。
 
  他认为不博则眼界难开,不约则游骑无归。课堂上,老师讲的历朝历代他都尽量学深学透,触类旁通。低年级就自学高年级课程,校外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他也积极去旁听。他还自创性把历朝地名变迁标注在地图上以备查考。全班同学都信服地公认他是学霸。有什么问题请教他,均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大学五年考试成绩门门是5分,没有一个4分。
 
  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之后又回到南开明清研究室。其间被借调国家博物馆主持设计明代部分的布展,三年中对明史的方方面面和首次接触的文物实物进行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初出茅庐,以其各方满意成果显示出扎实的功底。
 
史学界同行口中的“南炳文精神”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做了郑天挺先生的助手,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郑先生的指导下,把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作为入门书。同时他也阅读范文澜、吴晗等名家的著作。作为明史领域的跋涉者和探路人,其阅读量、写作量和用时之长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他的右手和残手都磨出了老茧。
 
  上世纪80年代,他和一位老师撰写了百余万字的纪传体《明史》(上下册),并先后于1985年和1991年出版,填补没有长篇明朝章节体断代史的空白。在写作上加强了薄弱的明代中期的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立论、叙事皆以原始资料为依据,力戒捕风捉影,秉笔直书,实事求是,排斥歪曲真相,任意褒贬;把创新当作生命,在研究的重点上尽量酣笔浓墨;坚持史论结合,提出明代三百年的八点经验教训。该书一出版便引起史学界的阅读兴趣。国内大部分高校把它作为学习明史的重要参考教材。日本东京大学等20所高校历史专家联合编写的一部著作对这部《明史》作了重点推介。天津市和教育部评选明史为优秀图书一、二等奖。2011年,南炳文又作为《清史》上册副主编和下册主编,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完成全书的撰写任务,并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样受到史学界的好评。
 
  在《明史》撰写过程中,南炳文发现在位48年的明神宗的《万历起居注》,其中多有史学界未太注意、《明实录》不曾记载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该书无全本,其残本分存中国和日本,内容几乎各占一半。为了收集日本部分,他用11年闲散时间学习日语。每天早晨起来一边帮助夫人吴艳玲打扫房间,一边收听电台的日语广播。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达到阅读日语文献和日常对话的水准。他的学术名气早已名扬日本,因此受日本明史研究会会长山根辛夫之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三次去东瀛进行学术交流。中文版本的万历起居注在日本是珍藏本,日本朋友帮忙将其中独有者全部复印出来。加上天津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版本,共整理出574个月的接近足本的《万历起居注》。最后由南炳文辑校成六册300余万字的《辑校万历起居注》。
 
  之后他又校勘了《校正泰昌天启起居注》。2010年陆续出版,均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史学界同行都称它体现了“南炳文精神”,赖有他,才有了这两部重要图书。人们从中看到万历(明神宗)在废除宰相制度后,和大学士以及宗人府等机构官员办公处理事务的情景,它涉及的朝政领域十分广泛。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记载未断就在于“二十四史”的接续存在。盛世修史,由国家下达的修订《明史》重点工程,2007年由65岁的南炳文披挂出征,主持召集十几名学者教授,取其所长、按部分工,在郑天挺等教授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修订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重新标点、勘误、考证,写出《校勘记长编》。在这次修订中重新发现8400多条错误。每位专家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均由南炳文再通读订正一遍。用他工整的蝇头小字,把有些篇章改成“大花脸”,以弥补其不足。他说自己的任务繁重,但没有这些专家学者的合作是难以完成这次修订任务的。
 
  南炳文形象地比喻他们的修订就像法官断案一样,天天当法官,天天断案。法官要把案子断准,就要沉下心来听原被告双方陈诉,不可听一面之词。要深入调查,要使有关证据形成链条,收集详尽资料、充分证据再加上有关的论辩推论,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让错误遗漏,再留下历史性的遗憾。
 
婉拒电视台讲史,独坐与古人对话


 
  他率先垂范。明代著名画家诗人沈周,为接收粮长年度任务,曾代父赴南京听取圣旨,此为其人经历中影响颇大之事件。但其发生年代,由文徵明为其作行状起,一直误记传世,共有年十一、年十五两说。南炳文据明代制度及沈周现存诗文详密考证,得出年三十四之真相,使这位大艺术家、诗人的人生道路更为清晰。为此,他写出沈周游南京年岁考证长文8000字,引用史书达20余部,由此可见艰巨的《明史》修订工作之一斑。历时整整十年功,《明史》修订已完成定稿,修订的《明史》校勘长编共有300多万字,修订版的《明史》将于一两年后出版。
 
  78岁高龄的南炳文没有休整,又领衔主持团队进入《明实录》的整理和研究。这个早在2013年下达的又一国家社科重大研究项目,虽然已经做了几年的大量准备工作,但这一典籍长约1600万字,工程更为浩大,因此整理和研究工作非常艰辛。民国时期,在胡适支持下,著名学者傅斯年曾主持这项文化工程,断续进行31年,仅完成了约百分之五到十的工作量,约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则要由南炳文团队争取在2022年完成。目前已进入紧张的整理与研究中。
 
  南炳文常说,等完成这些任务已经八十多岁了,必须惜时如命。他没有节假日,没有中秋节,没有大年初一,没有颐养天年,每天工作约十个小时。回家之路是他的散步,吃饭时间是他短暂的休息。2016年南开大学文科图书馆搬迁到津南校区。他从八里台校区工作室到新校区查阅资料,一天往返要花上两个半小时,这是他绝对不能消耗的宝贵时间。正当如此,廊坊师范学院要他兼任特聘教授。他看到该校图书资料、多种四库全书齐全便答应下来。该校为他提供了工作室和食宿便利,这对他完成这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非常有利。
 
  有个时期社会流行戏说明史。因为他是著名明史专家,又曾是全国明史学会的会长。有的电视台请他讲明朝的那些故事,安排每周一次,待遇丰厚,但被他婉拒了。他要把时间用在学术研究上。为了集中精力,他约束自己每年尽量只参加一次外出的学术活动。他说,真正的学问是你忘记周围的世界,去和史实相融合。一个人独处而不寂寞,是在一个空间里与古人对话。
 
  他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变换了许多工作室,而他都是在其中被数不清的书刊埋没。这个形象一直未曾改变,就像电影镜头反复地回放。也许有人认为他是个书虫。其实他早年却是文艺骨干,会识谱会教歌,能背诵许多诗词。但他这些特长只不过被专一的明清史的学习和研究压住了。有人说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也叙述过自己的快乐:在苦读研究之初,往往存在疑点,而疑点会成为悬念。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想放也放不下。吃着饭想着它,回家路上骑车也想着它。最后想通找到答案就会异常兴奋,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愉快和享受。
 
  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楷模。他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的明清史及文献学课程,大家都愿意去听。多年来,他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近百人,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明史的唯一指导教师。有些研究生成为中国社科院及南开大学等十几所院校有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他曾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有人写诗赞道:一生拼搏欲何求,不计利益身后名。明清一梦六十载,高龄驰骋亦英雄。
 
  近六十年过去了,南炳文从青春到白鬓。作为国家任务的担当者,他依然精力旺盛地工作着。他和众多学者教授共同付出的繁重劳作结出硕果。重新修订的《明史》和一两年后将完成整理研究的《明实录》,长达两千多万字的巨著将会与广大读者见面,并永远留存在灿烂的中国历史上。人们会更加准确方便地了解明代历史上的两部“真经”。
 
治学“抢先” 署名“争后” 南炳文的学术品格
治学“抢先” 署名“争后”
南炳文的学术品格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本报记者王京雪


  按照惯例,南炳文先生大年初二就会从天津家里返回廊坊师范学院,守着学校图书馆继续他的史料校勘工作,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他在天津待到了3月底。

  让儿子拉了一车南开研究室里的书回家,他用两个月大致完成了《明实录》里一个“小活儿”——十卷本《仁宗昭皇帝实录》的校勘。“在家毕竟不方便,书不全,没有‘阻挠’的话我早回廊坊了。”

  南炳文的学生和学术助理王雅洁说:“过完年到2月中旬,先生不停地说要回廊坊,被我们和他家人一起劝住了,后来情况一好转,他立马回来继续工作,老爷子这种精神,一般人都没有。”

  “做这个事有瘾,像破谜一样,真的不觉得累。”南炳文笑着说,在还没开学的校园里,他继续着日复一日的案头工作。“现在校园里很安静,整个图书馆就两个人:我和门卫。”

  见到南炳文先生,很快就会被这位78岁历史学家的几种特质所吸引。

  首先,是他非同一般的谦逊与和善。

  在学生们记忆中,南炳文对上门请教的学生如对贵宾,学生离开,他总要到门口相送,直至看不到他们的背影。

  他对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奉上习惯如自然的真心尊重。每天去学校图书馆内的书房工作,对门口保安,他必笑着点头打招呼。打车时,他会夸赞出租车司机车开得好。

  南炳文说:“周围的人都要尊敬。人各有所长,因为条件和机遇不同,有的在这方面有成就,有的在那方面,像一棵树上各站一枝的鸟。我可能在这根枝上,懂一点人家不知道的东西,可人家会的我懂吗?”

  在他与汤纲合著、长达100多万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明代断代史专著《明史》背后,有段署名互让的学界佳话。1985年,这套书上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前,南炳文收到清样,联系出版社,要求将原本署名在前的自己,放到后面。

  出版社编辑大为不解,说您承担了此书的主要撰写工作,本应署名在前,但南炳文坚持要改,只说汤先生是前辈。

  《明史》上册出版后,汤纲看到署名,在该书参加评奖时,给评奖委员会写信,要求如果评上,奖状一定要将南炳文的名字放在前面,又联系出版社,说出版下册时务必将署名顺序改回来。

  到2003年该书再版,两位作者还在为署名先后互相谦让,终于各退一步,接受了上册南前汤后,下册汤前南后的方案。

  有编辑感叹,在出版界待了半辈子,见过以合作始,为争稿费争署名,以分裂终的,但少见南炳文式“争后”的。而这类事,南炳文做过许多回。

  有学生发表由南炳文指导的论文时,将他的名字也署为作者,南炳文很生气,说这种现象要坚决杜绝。“大家写文章都常从与人互动中得到启发,但谁的就是谁的,且老师给学生讲点什么,不是应尽的责任吗?”

  南炳文身上的第二种特质,是他超乎常人的勤奋。这在明史学界是有口皆碑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生们也早已熟知这位全年无休、风雨无阻,每天工作约10小时的老先生。

  19岁进入南开,大学时代,南炳文就已经形成这种生活方式,他说自己至今不觉得累,78岁跟三四十岁时比,精力和体力没感到有变化。

  “不干活,我总觉得心里‘没局’,这是我们老家话,就是心里没着落的意思。”他打趣说自己是个书呆子:“笨得要命,只好一门心思趴在这里干,就像有了个吃好东西的机会,就慢慢吃,吃得甜滋滋的就是了。”

  他的性格原本很活泼,却做了最安静枯燥的工作。打小爱唱歌,中学时,南炳文曾是班级歌唱比赛的指挥,但进了大学,决心钻研明史后,他决定告别这一爱好,“会占用时间的呀,我要集中精力搞历史”。回想起来,他说已记不清多少年没唱过歌。

  有学生在写南开学风的文章时,描述过一辆被修了又修的破旧自行车,人们日复一日地在范孙楼前的小广场看见它,就知道它的主人南炳文又在楼上读书著述。

  王雅洁说:“南老师每天定着闹钟提醒吃饭,但有时闹钟响了也听不见或者忘了。过年也不休息,大年初一初二我就要给为他订从天津回廊坊的车票。”

  2016年,南开大学文科图书馆搬到了距南炳文家往返两个多小时的新校区。为方便用书,集中精力推进他所主持的点校本《明史》的修订和《明实录整理与研究》工程,南炳文在参观过廊坊师范学院的图书馆后,接受该校聘请,将日常工作地点从南开搬到了廊师,真正是为了书而搬家。

  南炳文身上还有一种显著特质,是幽默和坦然。幽默,是话语间扑面而来的,不必多说。坦然则是一种经历岁月打磨过的从容。

  回望人生,提到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常常得到的全校第一,以及在考大学当中一些课程全省第一,南炳文说自己并非天生聪颖,而是被弱点逼着成长,他略抬下左臂:“你有没有注意到我有残疾?”

  两岁时,在村里玩日军遗留的爆炸物炸掉左手,刚懂事,就听村里人说“你将来就是个废物”,也感受着家人对自己通过好好读书,找到吃饭门道的期冀——南炳文说自己很小就有危机感,因此在每门考试中都不甘落后。

  他平静地回忆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初小考上高小,却被学校拒之门外的过往,回忆母亲在滹沱河发水涨高的时节,冒着危险,蹚水去河对岸的正定城里找教育科,为他争取上学的机会。

  “说实在的,我没为此生气过,只是有点苦恼。可能从小被苦难锻炼,我知道不同的人有自己思考的角度,这种事不能怪别人。”他说挫折不一定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苦难化为动力,让他成为今天的南炳文,也让他找到钟爱一生的事业。埋首于一项又一项以10年为时间单位的修史和古籍整理项目中,尽管总打趣自己是傻用功的书呆子,但他当然清楚自己工作的价值,那是极有意义,但能做、愿做的人不多,恰好他有能力做,也愿意为之投注毕生心血的工作。

 
“做功利上不讨好、学术上意义大的事”——对话南炳文
“做功利上不讨好、学术上意义大的事”——对话南炳文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南炳文经手过的书稿。  本报记者王京雪摄
 

 
  书房主人:
 
  南开大学资深教授南炳文,1942年1月生,河北广宗人。中国明史学会前会长,现任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及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承担、主持“二十四史”点校本之《明史》修订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重大项目《明实录整理与研究》工程等基础性资料建设工作。
 
  著有《明史》(合著)、《南明史》《明史新探》《明代文化研究》(合著)、《清代文化》(合著)、《20世纪中国明史研究回顾》等论著30余种。
 
  本报记者王京雪
  
南炳文的书房


 
  南炳文的书房就是他埋首历史研究的办公室,一处位于南开大学范孙楼内,另一处,也是他现在主要使用的书房,位于廊坊师范学院的图书馆一层最内侧。
 
  屋中布置简单,几个办公柜,几张办公桌。桌上布满高高摞起的各类工具书,各种字典、词典和历史典籍。南炳文工作用的桌子面朝南,对着半掩窗帘的窗户,阳光每天随时间在桌子上移动,南炳文和他那把最常见的黑色折叠椅也随之挪动,躲到太阳晒不到的位置。
 
  校领导几次提出要为他更换桌椅摆设,他回回都拒绝,说自己现在就很好,“乱中有序”,他开玩笑说自己的两个书房是一个风格,“乱七八糟”。
 
  “我这条件够好的,用书很方便,常用的书在这边,另一部分在对面。”对面房间是他的学术助理王雅洁的办公室,里面像图书馆,几排书架上摆着3000多册的“文渊阁”及“续修”《四库全书》(其他《四库全书》在另外书房存放)和几种大部头的地方志。
 
  有排书架从上到下摞着一沓沓已完成修订的点校本《明史》清样打印稿,十余年修史光阴凝聚其中。
 
  南炳文书房中的所有书籍,无一例外与其修史校勘工作相关,包括《褚遂良书法精选》也并非用以欣赏书法,而是帮助对照辨认明清时期手抄本中难以辨识的草书。
 

 
 
 

 
  治学不求甚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那段历史


 
  草地:书房是您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您在这里的一天通常如何度过?
 
  南炳文:我比较规律,一般6点半到7点起床,8点10分左右到这儿开工,干到中午11点40分,闹钟响了。正常的话,12点到家,吃完饭午休5到10分钟,我是躺下就能睡着那种人,这样下午1点来钟回到这里接着干。下午6点40分,闹钟一响,争取7点到7点半回家,晚上处理可以在家做的事,比如写个信之类。处理完,11点多睡觉。
 
  我现在主要工作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重大项目《明实录整理与修订》,基本就在这间屋子里做,因为这边用书方便。《明实录》1600多万字,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就像大事记一样,校勘必须要看更多原始资料,没书的话寸步难行。
 

 
  草地:您的读书经历和最终选择明史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缘起是怎样的?
 
  南炳文:我爱读书很早,小时候就看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各种小说。我爸爸是兽医,希望我将来也当兽医,有个谋生之道,就让我读些《元亨疗马集》一类的医典,但我真不感兴趣,自己在屋子里,有大人进来了,才赶快抓起来看两眼。
 
  1961年我参加高考,报考了南开大学历史系。那时,我对历史这门学问还不很了解。南开有一批著名历史学家,在那样的学术氛围中,我很快发现历史跟中学时的死记硬背很不一样,你要做研究,要创新,那我创什么新?
 
  得知明清史是南开最有优势的学科,明清史研究室是南开甚至全国明清史研究的高地,领导该研究机构的郑天挺先生又是史学界最有成就的权威学者之一,让我对从事明清史研究产生了兴趣。
 
  1962年,我大二时,听老师王文郁说,清史方面已经有了萧一山的《清代通史》,而明史方面还没有今人大部头章节体断代史专著,于是,我立下志向,要填补这个空白,写一部大部头的断代史明史,从此开始整天读明史相关的书籍,这是影响我一生的事情。
 

 
  草地:萧一山写《清代通史》也是因为中学时读到日本史学家的清史著作,认为国人应该自己研究中国史,从此以写清史为目标,上大学后废寝忘食苦读,与您20岁立志写明史的经历有点相似。
 
  南炳文:不太一样,我不是因为读了他的书,而是决定在明史清史中选一个方向写书时,发现清朝已经有人写过了,于是就决定做明史。
 
  定下目标后,我立刻开始阅读有关著作,要求自己门门功课之余,所有时间都用在看明史上。还买了张中国地图,一个省、一个省剪下来,读书时,读到哪个省,就把对应那片拿出来。学历史,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地理概念,是最基本的,必须弄清楚。所以我当时读书必带地图,再必备两大本《辞源》,遇到不懂的字,立刻就查,再背几本《明史纪事本末》细读。你看,我现在手边也常放着《二十史朔闰表》,这个是用来推算时间的工具书。
 
  遇到天文、地理、时间等各种问题,都立刻去查去解决,必须想办法弄明白,治学,如果有没弄清楚的地方,就无法连贯。遇到问题,不求甚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那段历史。
 

 
  草地:那么年轻就立下宏志,听说您当时也是废寝忘食,以刻苦闻名,吃完饭被问吃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并且一直坚持这样苦读,不会感到疲倦吗?
 
  南炳文:一般都感觉不到,就是一种求知欲,在那儿引着你,你就放不下书,一个问题一件事情没弄清楚你就放不下。这个地名到底怎么回事?这个人物究竟怎么样?这里涉及的词是不是有典故?一定要查清楚了才放得下。
 
  “史籍整理,在功利上不讨好,但学术上意义极大”


 
  草地:1979年,您得到了撰写大部头断代史明史的机会,完成这一大学时立下的目标后,您的学术方向转移到史籍的点校整理上,这一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南炳文:对,当时受出版社邀约和汤纲先生合作撰写《明史》,1985年出版了上册,1991年出版下册,另外我写的南明部分,又另行出版了《南明史》。
 
  做完《明史》后,我一直在思考接下来做什么,有两个方向可选择:一是聚焦比如法律、经济这样的一个方面,沿一条线深入做下去;还有一个是为史学研究做些更基础的原始材料整理工作。我感到做某一方面的明史研究,也是贡献,但做基础性的史籍文献整理贡献更大,可以给明史研究的方方面面提供基础,供千万人使用。
 
  于是我开始对一些大部头的基础性文献进行整理校勘和修订,用10余年时间将存于国内外的《万历起居注》残本进行辑校补正,基本恢复其原貌,又对仅存于日本的《泰昌起居注》《天启起居注》进行校勘整理引进。
 
  2007年,我主持了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的修订。2013年底,又开始了《明实录》的校勘与研究工作。
 

 
  草地:在高校学术评价制度里,比起史籍整理,更看重专著和论文。包括您整理《万历起居注》时,听说也受过劝告,说从经济效益上说,不如只原样影印,不必耗费精力去校勘整理。您有没有担忧过肯坐冷板凳的人少了?
 
  南炳文:现在的考核制度有其局限性,这种成果不大算数,但实事求是来看,这些最基础的材料整理好了,谁要写论文著书研究就都有了基础和依据,这些书在世界上不多了,要赶紧整理出来。
 
  史籍整理难点很多,要求知识面特别广,遇到各种问题都有办法解决,真的是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像《万历起居注》,如果只把国内外的部分合起来影印,很多人读起来似懂非懂,断句都断不好,那你有能力把这件事办了,让后来者用起来更方便,干嘛不做?
 
  在功利上不讨好,但学术上意义极大,不要只看眼前一时的得失,这是真正的贡献。你左右不了别人,平心静气来看就好。只是我自己觉得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所以就干下去了,而且要选意义更大、难度更大,一般人干不了的活,尽量解决它,有点担当精神。
 

 
  草地:您多次强调历史研究要为现实服务,认为这是中国史学的好传统,如何理解?
 
  南炳文:治学方法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郑天挺先生,他对问题的论述求深求严,做历史研究与他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心息息相关。
 
  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一方面,我认为历史研究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现实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关注现实问题会加深看问题的深度、广度和整体性,因为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是重复发生过很多次的,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客观深入的看法后,你研究历史问题时,也会思路更开阔,更容易抓住问题要害。
 
  研究历史为现实服务,关注现实也可以让你多长出一双看历史的眼睛。所以我每天都会看新闻。
 

 
  草地:从史学研究的历史来看,用“为现实服务”的名义而从功利主义的目的出发,对历史进行不准确的记述,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南炳文:所以我这里说的服务现实,与把历史扭曲了来为某个目的服务是两个概念。人们往往爱拿历史来讲现实,但不是用真正从历史中总结的智慧和经验教训来指导现实,而是不论真假地拿历史给自己的某个观点辩护,我不同意那种东西,那不叫服务,而是歪曲。
 
“读的人也许不多,但永远有人关照”


 
  草地:您似乎与网络技术保持着距离?网上曾有学生想发邮件向您请教问题,有人答复说您深居简出,很少用电脑,不如直接写信。您也很少用微信。
 
  南炳文:是的,我手机能接打电话,能看短信,但不会回,微信也不懂,学生们搞了微信群,我也没加。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我不去学,学了就干不了活了。这一二十年来,我主持的都是比较重要的学术工程,需要把所有精力用上,从这个角度,我希望减少一些打扰。因为网络太方便,也太随便了,啪!一条,啪!又来一条,你说你回不回?总要处理这些,自己的事也耽误了。现在,我有了学术助手,她会为我处理电子邮件等事务。
 
  网络的便捷是件有利有弊的事,过去你被逼着在脑子里装很多东西,知道什么问题找哪本书,在什么地方下力气,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现在电脑检索方便了,但你没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网上能查出来的,只有已知的和部分搬上网络的东西,很多没被解决的问题网上也查不到,而且网上的东西准确率是要打问号的。
 
  我当然不排斥现代技术,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手段,但也要靠读书积累、独立思考,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两套功夫。这两套功夫如果能很好地结合使用可能是最好的。
 

 
  草地:现在网上活跃着许多分类细致、热情高涨的历史爱好者群体,这种网络时代的热潮有积极一面,但人们也时常看到以讹传讹的信息广泛传播,从专业的历史学者的角度,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南炳文:我不太在意这些,别太认真就是了。许多以历史面目出现的东西并不是历史,而是说书。历史学者也有理解的深浅区别,有负责和不负责任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在电视上和网上,说得有趣、有具体情节的比较容易有观众,这是一种社会需要,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把有趣的信息都记下来,有些有趣的事情也不便于记下来。
 
  我看到的错误太多了,做严肃历史的,就做严肃历史的事,做群众娱乐的就做群众娱乐。当然,做严肃历史的,对于歪曲历史的现象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用一些时间加以纠正。
 

 
  草地:作为严肃历史学者,不会想出来澄清一些错误吗?
 
  南炳文:你不可能整天去纠错,那没完没了,还是要抓住自己最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任务。我觉得去澄清这些不是我的主要任务。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手头这些史籍中的错误改过来,我的乐趣在于把它改正确,让以后研究这段历史的人有个依据,永久留下一个比较正确的本子,让人们不再以讹传讹。
 
  我没想过我整理的书会有多少公众感兴趣,这些书的主要读者其实是几类人:搞历史的人,要从历史中总结真正的经验的大理论家和大政治家。人不多,但时间久远,它们永远有人关照。
 

 
  草地:研究了大半生明史,这段历史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南炳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维持近300年的稳定是很不容易的,这一时期在治理国家等各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成为经验的东西,例如,对官僚队伍的分工和安排方面。过去因为种种原因,对明朝骂得多,肯定得少,我认为应该更充分地研究这段历史。
 
 
京城一缕书香远
京城一缕书香远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对于爱书者而言,淘书的过程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所谓“淘书”并不是简单地买书。淘书的乐趣在于,像淘米一样以平和舒缓的心态从浩如烟海的旧书黄卷堆里遴选出自己得意的珍品,甚至只是那几片发黄的残页

  淘书者有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觅,可有时又是并无直接目标的邂逅。或欣慰、或惊艳、或惋惜、或怅然,千般情感就产生于手指与微黄纸张那轻轻碰触之间

  崔岱远

  

  要想在京城里找到老书铺的影子,那就得从和平门奔南,沿着南新华街路东走上不远,您就能钻进号称是京城最长的书店——由一连串书铺组成的“中国书店”了。这些店铺门脸都不太大,说不上华贵,可也并不寒碜,带着那么点儿旧皇城的老气派。别看这溜店铺进深不深,而且宽宽窄窄,可您沿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书架子往前走,足可以走上一两里地远,一直走到琉璃厂口的海王村,这简直就是一条书籍的长廊。

  我上中学的三十一中离此不远,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下学之后到这儿来逛书店、淘旧书,欣赏那些木头书架子上各个时代的诸多版本,享受那静静的书香雅韵。从黄昏到傍晚,直到书店关门上板儿,才依依不舍坐上公交车回家。

“淘书”之乐


  所谓“淘书”并不是简单地买书。淘书的乐趣在于,像淘米一样以平和舒缓的心态从浩如烟海的旧书黄卷堆里遴选出自己得意的珍品,甚至只是那几片发黄的残页。淘书者有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觅,可有时又是并无直接目标的邂逅。或欣慰、或惊艳、或惋惜、或怅然,千般情感就产生于手指与微黄纸张那轻轻碰触之间。

  对于爱书者而言,淘书的过程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其间体味到的那种不期而遇的快感简直让人上瘾,而提供了这种独特享受的古旧书店自然也就成了书迷的精神憩园。记得有一回我在书架子上偶然翻到了一本讲解《诗经》的旧书,把生涩的文字讲得无比通俗,读得我如醉如痴、爱不释手,看了看价钱,咬咬牙决定买下来。可一摸兜儿,发现竟然没带那么些钱。怎么办?灵机一动,把它卷起来偷偷塞在大书柜的角落缝隙后面。过了两天,带够了钱特意再来买,伸手一掏,那本书安静地躲在那儿……直到今天,它还藏在我的书柜里。

  很多人以为中国书店是家百十来年的老字号,不仅因为这淳雅的名号,更因为一走进中国书店就仿佛穿越回古代的书肆,整个人也一下子舒缓下来,不由得慢条斯理翻弄起那些夹着纸签的蓝布函套,享受带着吟味儿的书卷气。可若论真了说,中国书店的历史并不太久,正式挂牌不过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然而,它又的确与老北京的古旧书行一脉相承,并把这一行当独有的经营文化像化石一样保存下来。因为,中国书店实际上正是老北京几乎所有古旧书铺公私合营的产物。

从南新华街到琉璃厂


  历史上京城并没有综合性的大书店,有的只是两三间门脸儿的小书铺,而且数量也不太多,连书摊儿都算上,全市也就百十来家。能雇上两三个伙计的书肆算是大户,更多的是根本没有伙计的连家铺子——前面一间房摆上两架子旧书,再摆上一桌二椅供顾客歇脚,一掀门帘子,后面就是他们家了。不过别看数量少、店面小,可整个书业在京城的生意场上那是数得着的行当。一来是因为这些书铺都扎堆儿在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像东安市场、隆福寺、西单。更重要的是,小书铺的顾客却常常是社会上的大人物,要么是有头有脸的文化名流,要么是宦游回归的显贵达官。这一特色已然传承了几百年,特别是南新华街到琉璃厂一带的老书铺,那得说是连接着京城的久远文脉。

  明代的书肆原本都在内城。到了清代旗民分城而居,内城住的是尚武好玩儿的八旗子弟,舞文弄墨的汉族文人大多住在宣南,专门接待各地举子的会馆也在这附近。渐渐地,琉璃厂一带形成了京城最大的文化市场,字画店、南纸店、刻字铺、古玩行等等一应俱全,而其中数量最多的就要数一家家大大小小的书肆了。

  乾隆年间,朝廷编修《四库全书》,纪晓岚等编纂人员往往是下班之后直奔琉璃厂仔仔细细地淘书,搜罗校阅某卷文献需要考据的典籍善本。从此,那一间间小书铺不经意地演变成文人安身立命的宝地。而逛书铺、淘老书也成了京城读书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对于读书人,逛书铺是一桩充满情调的雅事,这家走走,那家串串,一天下来绝不会烦。因为这几十家店的藏书风格不尽相同,有的偏重音韵、训诂;有的专收金石拓片;还有的是从外省购进的珂罗版典籍。尽管大多数老书铺并没有气派的门面,也缺少奢华的摆设,然而却都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未进门时,您抬头就先看到古朴的牌匾,或叫某某阁、或称某某斋、或题某某堂,名号雅韵悠扬,而且不乏名家笔墨。兴许一家不起眼的小书棚就能挂着翁同龢或梁启超的真迹。店家这么做当然有炫耀的意味,不过也恰恰说明了这个行当和文化名流非同寻常的亲近关系。

  撩开大门帘子,推开那两扇有些褪色的黑漆木门进到店里,顿时感受到一股温良淳厚的气氛,就像透过老式窗棂上的玻璃洒在条案上的那缕淡淡的柔光,并不耀眼,却让人觉得格外舒坦。店里无论是掌柜的还是伙计对顾客永远是那么恭敬谦和,永远微微弓着身子用极柔润的语调轻声和您打着招呼:“先生来啦!这套《乐府诗集》替您收着呢。您先留着看?”“呦!先生您真福气,这套嘉靖刻本可是从大宅门里流出的。我匀给您?”尽管他们做的是买卖,但却特意回避说出“买、卖”二字。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顾客,在读书人心里,书是高贵的,书铺当然也不是在经营普通的商品,而必须浸润着厚实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情调。

“为书找人,为人找书”


  这路买卖的独到之处,表面上是对作为衣食父母的读书人的尊重,骨子里却是对学问的景仰之情。书铺的伙计别看并没有太深的学问,但他们可以做到顾客来上一两趟就知道您是研究哪路学问的,您可能需要些什么书。等到您再来的时候,他已经把您喜欢的书和想找的书全都预备好了,有时甚至比您想得还要全。因为他们背熟了张之洞的《书目问答》,再加上十几年在书堆里的历练,对于各种版本乃至行款特征已经了然于心了。读书人对这么用心的伙计自然也多了几分敬重,所以并不喊他们做伙计或店员,而是亲切地称为“书友”。

  书友与文人之间因书而结缘,最终发展成为几十年交情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也就让古旧书行一直延续了送书上门的传统。当他们搜罗到一套某位学者感兴趣的善本时,会赶紧用包袱皮一裹送到人家府上:“这套先放您这儿,您留着看。要是不喜欢您言语,赶明儿我再取回去。”可谁又忍心让殷勤周到的书友大老远白跑一趟不是?买卖就这么做成了。

  这种充满着书香的人情味儿一直保持到我上中学时候的中国书店,那时几位老师傅依然会蹬着自行车从琉璃厂跑到西郊的高校去送书,然后带着书单回来为他的教授朋友四处寻书。其实,也没谁要求老师傅们这么干,只不过是这几十年来“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已然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说到找书那可是件有意思的事儿。等着送货上门的坐收要算是最基本的方式,看似简单,也还就真等来过明版古书。走街串巷是这一行的传统,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收购员还能一年两百多天在各地搜罗淘换散失于民间的古籍。从废品收购站、郊区的灶膛前,甚至从造纸厂的化浆池边抢救下珍贵版本的例子不在少数。

  当然,随着时代的推移,一些传统的找书方式已经不存在了,比如入大户。清末民初,很多丢了铁杆庄稼的旗人败了家,于是纷纷变卖家产。变卖家产也是有顺序的,最先卖的通常就是书,然后才是字画、古玩,最后没的卖了才会卖房产。还有的人家,老人原本是喜欢书的。老人过世,那些不成器的子孙们赶紧忙着分家,对于纨绔子弟来说,最没用的当然是书,不如把它变成钱分了。这些人家几辈子藏的书经常能有一屋子,甚至一座藏书楼。

  古旧书铺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于是赶紧上门入户,以很便宜的价格整车拉回来,然后再认真遴选。他们不会看走眼,因为见得太多了,哪本书多少函、多少册,每页多少行、多少字,刊刻特点及版本源流都烂熟于心。真正的好货色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不错,作为商人他们练就这身功夫是为了赚钱,可却不自觉地担当起文化的守护神。

  有意思的是,老书铺改造成中国书店之后,那一间间小书铺子的格局被打通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堪称是京城最长的书店,足有公交车一站地那么远。那条摆满了各种书籍的长廊曾经令多少读书人流连忘返!直到上个世纪末,徜徉于此淘书依然是北京书迷的一大乐事,这个习惯感染过我,直到今天。

  而今,爱好古旧书的人尽管没那么多了,但那一缕悠远的书香依然萦绕着离高楼大厦咫尺之遥的那一排小书店。在那儿,依然有一群爱书的老师傅们传承着我们民族智慧古老的牌记,默默地守望着那块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余华(左)和贾樟柯。  (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导演贾樟柯没闲着,在家拍短片、写作,给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生们上网课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记者专访贾樟柯,聊聊读书特别是青少年时代读书对自己人生的巨大影响,谈谈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冲击和可能产生的变革,以及疫情期间的思考
 
  本报记者王学涛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导演贾樟柯用白居易的诗句表达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感想。他在家拍短片、写作,给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生们上网课。
 
  同时,他也期盼疫情早日结束。“从人山人海的柏林电影宫回到自己的居所,仿佛是一个蒙太奇,对比出了不同的生活方法。我上网、刷微博、看微信,没过几天也开始厌倦了这样足不出户的生活。像一只终日游荡街市的狗,突然被关进了笼子,终究会是想念街道的。”
 
读书:心中有底,走得踏实


 
  贾樟柯在山西省吕梁市的汾阳市长大。小时候,他特别喜欢古诗词,父亲就从县城里(当时还是汾阳县)的新华书店给他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诗、宋词、散文等。他会用旧报纸、旧年历包上书皮,除自己读外,还会分享给更多人。“虽然那时候图书资源非常有限,也不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但是读书的渴望,对书和写作的敬重是骨子里面存在的。”他说。
 
  上了高中,汾阳中学的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尤其是杂志和报纸。那时候他常去两座“图书馆”看书:一座是汾阳中学的图书馆,他在那里度过了3年非常愉快的高中生活;另一座是街头的小书摊。每到周末,他便去帮一个高中同学看家里的书摊,顺便读《收获》《十月》《人民文学》等文学杂志。
 
  在书香文字里,他开阔了视野,也开始理解现实。中学时代,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对他影响很大。那时候他是城市户口,贪玩,喜欢看电视、踢足球,但身边从农村来的同学却非常用功,他们晚上常常点蜡烛学习到很晚。刚开始他并不是很理解,直到看了《人生》,突然领悟原来当时户籍制度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这么大。“严肃文学和阅读,让一个懵懂的少年有了反思社会、人的可能性。”贾樟柯说。
 
  因为父亲在当时的汾阳县志办工作,这让他有机会读到有关汾阳历史的文章,了解汾阳的过去和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的变迁。通过阅读,他知道了汾阳中学洋楼的来历,了解到汾阳的菜、汾阳的第一台洗衣机等。“当你穿行在城市老房子间,走在土地上,逐渐会获得一种身份认同。读这些文章能让人产生很强烈的文化自信。”
 
  “培养阅读习惯,会催生一个人写作的兴趣和冲动。”贾樟柯回忆说,高中时一场小雨过后,他和同学爬到教育局房顶俯瞰汾阳城,看到房顶上不知谁落下了一本书,被雨水淋得纸张贴在一起。那本书是一本朦胧诗选,里面有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诗篇。这本小诗集让他读得热血沸腾,虽然不太明白在讲什么,但里面的诗句和现代中文的美感让他读完后,坐下来、拿起笔、摊开纸,要写一首诗。他们十几个男生还组成一个诗社,每个人坐在课桌前开始写诗,从一个阅读者变成一个表达者、一个抒情者。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后,人的内心开始变得细腻、敏感,对情感、社会、生活的关注,逐渐变成一种自觉的意识。
 
  23岁时贾樟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27岁拍出了《小武》。曾有记者问他,从偏远的吕梁山来到北京在电影界打拼,有无感到压力和自卑时,贾樟柯说:“当你将表里山河5000年历史装在心里时,你确实心中有底,走得踏实。”
 
  谈到文学,贾樟柯欣赏一个观点:文学是人类的信使。作家发现新问题后,通过文学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所以人们阅读文学,能快速理解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因此,他认为文学是我们了解自己、时代、社会非常重要的窗口。
 
  另外,贾樟柯说,我们正身处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通过网络、微信、微博获得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是零碎的,这在传播学里叫“信息的迷雾”。但文学有整体性、逻辑性,它能通过文字描述把内在的情感、逻辑梳理清楚,因此,文学作品能让我们获得一种整体性思维的能力,开阔眼界。
 
  “我一直信奉愉悦阅读,遇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有的书读不下去了就放一边,过一两个月、一两年拿起来接着读,都无所谓,读书不是刻板的,而是日常、随意、轻松的事情。”贾樟柯说。
 
疫情:或许在创作上孕育着新的浪潮


 
  草地:疫情期间您在做什么?
 
  贾樟柯:主要是在改《在清朝》,因为写了十几年,一直想拍成电影,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于是拿出来再改一改。我对写作环境不太讲究,办公室、家里、闹腾的地方都能接受。疫情期间在家待着,有了一个很好的安静的写作环境,这也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还是很享受的。
 
  草地:您怎么看这次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贾樟柯:电影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电影院。疫情期间,电影院无法开业,把一年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黄金档——春节档和情人节档失去了,如果了解电影市场情况的话就会理解,很多影院全年三分之一的收入是靠春节这段时间,现在很多地方也在出台政策进行扶持。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的拍摄停了下来,这是一个显性的影响。同时,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电影人,特别是创作者,一个暂缓、停下来反思、重新出发做准备的契机。
 
  我相信,这样一个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一定会给人们带来非常多的对于社会、人、生命的新思考。有朝一日疫情结束,电影创作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大家会带着新发现投入创作中。这两天上网课,我也鼓励学生们——从电影史的角度看,电影导演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历过战争的,一类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二战结束后,这样的人类浩劫带给电影工作者非常多的创作动力,所以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关注底层民众和现实生活。或许将来我们会发现导演分为两类: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和没有经历过的。这对我们全面地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问题是一个契机。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在创作上它孕育着新的浪潮,或者新的一代导演、创作者。
 
  草地:疫情对您的电影发行产生了什么影响?
 
  贾樟柯: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两部影片。一部是由我自己导演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原来计划2月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3月底4月初发行。但疫情发生后,发行就取消了,之前准备工作只能停止,等影院恢复后,我们会重新考虑在一个恰当的档期来发行。说实话,疫情对影片宣发造成了很大的投资损失,很多准备工作都需要有投入的。另外一部是我们公司出品、由我监制、年轻导演宋方执导的《平静》,原来也安排在春节进行商业发行,如今取消了。
 
  现在电影界有一个新的尝试,一些影片选择流媒体公司直接网络播映。这个有好有坏,好的是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丰富的片源,让大家在家里看到更多的新电影。不好的是,很多电影是为大银幕构思的,导演还是首先希望能在大银幕放映,之后才是流媒体。我们这两部影片也是为了大银幕进行创作的,所以还是希望等一等,待疫情结束后再宣传发行。
 
  草地:那对在山西举行的吕梁文学季、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影响呢?
 
  贾樟柯:吕梁文学季原来是希望在“世界读书日”举行第二届,目前也延期了。我们各项筹备工作都做了很多,评审工作都结束了,随时可以召开,就看疫情变化。另外,原定于在10月10日开幕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目前进展顺利,整个策展团队、选片团队、活动统筹团队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我们对平遥国际电影展能如期进行有信心。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水版的“愚公移山”


 
  草地:这部纪录片融合了您关注的“变迁”“故乡”“文学”“作家”等关键词,创作这部时间跨度达70年的纪录片,初衷是什么?
 
  贾樟柯:这个片子跟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些关系,在那样一个庆祝的氛围里,我觉得自己一直想拍的“艺术家三部曲”可以完成最后一部了。2006年我拍了第一部关于著名画家刘小东的影片《东》,第二部是2007年拍的关于服装设计师马可的《无用》,这两部影片拍完后,我一直希望能完成第三部。随着时间推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突然想去拍文学家,因为我们的社会经历了非常大的转变,这期间个体经历了什么,需要有一部影片来讲述。另外一个思考就是当下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过去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国家,城市化之后呢,实际上我们过去很多生活经验、经历还在影响着今天,我们要理解今天的中国和生活,需要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回到农村,了解我们过去生活的形态。
 
  草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聚焦农村,为什么没让农民群体作为“历史的证人”,反而聚焦到了作家身上?
 
  贾樟柯:最初影片名为《一个村庄的文学》,因为文学家长期进行文字表达工作,他们对生活有超强的感悟能力,也有超强的讲述、表达能力。影片通过4代作家马烽先生(已故,由其女儿回忆)、贾平凹老师、余华老师、梁鸿老师,来讲述1949年以来新中国的经历。我是1970年出生的,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那就是改革开放。当然,我也是带着对不熟悉时代的好奇去拍片子的,比如说马烽所处的时代,他们具体经历了什么?这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它能够打开未知的领域。作家通过充满细节的讲述,带我们重新理解曾经的生活方法、经历过的问题。这是文学和艺术都在做的一个工作。
 
  草地:不少看过电影的人夸余华老师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您是否认为在访谈类的纪录片中采访对象的性格很重要?
 
  贾樟柯:我们最初的拍摄计划有一个很长的名单,优秀作家非常多,为啥最后聚焦在这4位身上?因为他们都有农村和小城市生活的经验,而且他们都非常开放,愿意把私人的经历拿出来分享。另外他们的性格是有差异的,余华老师幽默,所以他的段落非常活跃;梁鸿老师细腻,因此她讲述的家庭部分比较动情;贾平凹老师的讲述本身就是史诗,他的状态平静如水,但讲述的内容万马奔腾。
 
  作家完全不同的气质,让影片充满了不同的色彩,如何做到这一点跟我们在脚本、拍摄上的准备有一定关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我第一次有脚本的纪录片拍摄。人们在回顾过去生活时容易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有较多的感悟,但对电影来说,最主要的是生活细节、情节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让年轻一代进入到历史的语境中,进入当时生活的质感中去体会我们几十年的经历。
 
  草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样一个浪漫和富有诗意的影片名有何深意?
 
  贾樟柯:这部影片共分18个章节,涉及每个个体在漫长的时间进程中,面临过的问题、解决掉的问题、仍在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个章节叫“吃饭”,我们在拍摄山西汾阳贾家庄(马烽先生的众多重要作品诞生地)的村民时,他们同时指向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其中一个伟大的成就就是它,你只有跟这些经历者交流时,才能感受到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当然还包括人类一直有的问题,比如“病”“恋爱”等。到影片最后我发现,这四代人实际上讲述了中国社会生生不息往前走的一个内驱动力。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拍摄余华老师的时候,他讲到了自己小时候游泳的故事。说他小时候看见大海是黄色的,课本上却说是蓝色的,所以梦想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地方,我们就把影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改为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一直”代表着历经挫折,“游”代表着持之以恒,“海水变蓝”代表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我跟同事讲,如果经典的“愚公移山”是一个关于山的故事,那这是海水版的“愚公移山”,它们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致的。
 
  草地:您说过年轻一代的城市经验越来越多,农村经验减弱了,所以有必要拍摄一部电影来谈乡村记忆与我们的关系,那么,您认为“农村经验”对年轻人有何意义?
 
  贾樟柯:如果我们去了解过去的农村,了解出发点,我们会有更多对国家发展的耐心和宽容。另一方面,农村生活也代表着一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比如说对血缘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的注重。生活在农村是生活在一个密集的人际关系中,但到了城市,可能一年也见不到一个亲戚,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觉到孤独,感觉在繁华中的无依无靠,它跟我们失去这种关系是有关联的。如果我们理解过去乡村生活的话,我们也会理解今天生活的情感关系。
 
  其实城市是相对于农村的,如果没有农村就没有城市这个概念,我们去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应该去谈论农村,我们在谈论农村的时候其实更主要的是在谈论城市,他们互为因果。所以对于一部谈论乡村生活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是一部谈论城市的电影。
 
一座蚕儿吐出的江南雄镇一片兴旺富庶的人文福地 南浔:从丝出发
一座蚕儿吐出的江南雄镇一片兴旺富庶的人文福地
南浔:从丝出发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南浔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韵。新华社资料片
 
 
 ▲浙江省湖洲市南浔镇历史街区嘉业藏书楼。新华社资料片
 

 
  聂作平
 

 
  公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香樟,如同两道郁郁葱葱的绿墙。如果仔细一些,透过香樟茂密的枝叶仍然能看到,在公路右边几十米的地方,有一条静水深流的河。数十米宽的水面上,偶尔有吐出黑烟的轮船拖着一串吃水很深的木船缓缓前行。河对岸,是稻田和桑园,以及散布其间的村落、乡镇。
 
  触景生情,我联想起发生在这条河上的两桩年代久远的往事——
 
  往事之一:1894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那一年,一个18岁的青年坐着一条那个年代最常见的木船去上海。途中,船家操作失误,木船倾斜下沉,乘客纷纷落水。青年爬到船顶大呼:谁能救出一个人,我就给他100两银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附近的人闻讯赶来,所有落水者都被救起。事后,青年果然兑现了诺言,一下子就发出去几千两银子——粗略计算,清朝末年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略相当于现在150元人民币。几千两银子,就是几十万元巨款。人们之所以相信这个青年,是因为很多人都认识他。他叫张静江。
 
  往事之二:青年落水20多年后的1923年,对这条河的又一轮大修拉开了序幕。5年后竣工时,一共耗费银元83万——那时,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月薪只有几块银元。社会集资之外的3万缺口,全由一个叫庞莱臣的商人捐助。
 
  这条河叫荻塘。
 
  张静江和庞莱臣都来自荻塘横穿的一座古镇:
 
  南浔。
 
世界蚕桑发源地


 
  去往南浔之前,我寻访了浙江湖州郊外的潞村。村外平旷的原野上,竖着一块碑,上书:钱山漾遗址。
 
  江南地区习惯把湖泊称为荡、浜、漾。在水网密布、河汊交织的江南,小小的钱山漾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如果不是有上世纪考古发现的话。
 
  透过玻璃,我看到展示柜里,静静地放着三只小盘子。盘子里的东西黑黑的,其中两个像一团乱麻,另一个像被风吹皱了的树皮。假如不是事先看过资料,我绝对不会想到这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有点脏兮兮的东西,竟然是丝线、丝带和丝绸。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丝线总是和洁白联系在一起的,丝绸总是和绚丽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到底遭遇了什么?才变得如此粗糙不堪?
 
  它们遭遇了岁月的腐蚀与消磨。根据C14测定,它们来自公元前2750年左右——这意味着,当它们从沉睡的地下重见天日进入现代人视野时,4700多个年头已经弹指而逝。对其中一块绸片的研究发现,它的原料为家蚕丝,至少由20多个蚕茧缫制而成。当它们被抽丝剥茧,在纺机上织成丝绸时,中国还处于人文初祖黄帝的时代,人类还在使用石器、骨器和木器;当它们一觉醒来,人类已经进入飞天登月的后工业时代。
 
  这几乎是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丝织品。这些丝线和绸片说明,栽桑养蚕起源于包括钱山漾和与其近在咫尺的南浔在内的杭嘉湖平原。像是为了给这一结论提供更为充分的论据,4700多年后的钱山漾一带依旧桑树成林。整个湖州乃至杭嘉湖平原,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湖泊,而河流和湖泊切割的原野上,总有或大或小的桑园固执地点缀其间。
 
  荻塘自西向东,由湖州市区流向南浔。从钱山漾附近开始,河流与318国道相偎而行。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从钱山漾来到南浔镇一个叫丝行埭的地方。埭,就是坝的意思。顾名思义,丝行埭,因有众多丝行设立于河坝附近而得名。不过,丝行埭已经没有一家丝行,唯一与这个地名相关的,是一家以丝行埭命名的小饭馆。
 
  丝行埭街前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小河向北流淌,于镇中汇入荻塘;荻塘东流,与京杭大运河会合,尔后流入黄浦江——也就是说,穿行于南浔镇中的小河,把南浔与上海乃至海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世纪之前,就在我停车伫立的小街两侧,曾是一家接一家的丝行,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河上舟船如蚁,来来往往,把洁白的生丝从南浔运往上海,再通过上海,转往世界各地。
 
  江南多古镇,南浔即其一。追根溯源,南浔原本是太湖南岸的一座小村庄,初名浔溪村,后改名南林村。800多年前的南宋淳祐年间建镇时,人们从南林和浔溪中各取一字,得名南浔。其时,南浔已是一个史书誉为“甲于浙右”的富庶之地。到了明朝,更是跃升为“烟火万家……舟航辐辏。虽吴兴之东部,实江浙之雄镇”。
 
  造就江南雄镇的,就是栽桑养蚕。或者更为形象地说,南浔这座江浙雄镇,乃是从小小的蚕儿嘴里吐出来的。
 
  按中国古籍记载,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的人叫嫘祖,即黄帝的元妃。如《路史》称:“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古老的象形文字里,“蚕”由“天”和“虫”构成,造字的先贤意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蚕是从天而降的虫,蚕吐出的丝,无疑是天赐的好礼。
 
  事实上,我们今天只能模糊地知道,栽桑养蚕起源于中国,但很可能并不是哪一个人灵光一闪的发明,而是经历了多代人的不断试探、改进和发展。历朝历代,以农为本,栽桑养蚕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在宋朝以后的礼治秩序中,形成并一直沿袭着“皇帝亲耕,后妃主蚕”的体制。
 
  宜于农耕的杭嘉湖平原,对蚕桑的重视无以复加:春秋时,吴越争霸,战败后的越国励精图治,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示民以耕桑”。越王勾践和王妃率先垂范,“身自耕作,夫人自织”,越国以其特产的大量优质丝绸结好诸侯,以达到绝地图存的目的。人所共知的美女西施,就曾“采桑育蚕,浣纱织锦,浴帛于溪”。三国时,吴主孙权为了保护农桑,特别下命令说,凡是农桑繁忙时,政府官员一律不得“役事扰民”,否则“举正以闻”。到了南北朝,杭嘉湖平原的农民在地边塘角种植桑树已蔚然成风,所产桑苗,因产叶量高而远销长江以北地区。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湖州一带的农民掌握了选择蚕房、调控养蚕温度湿度、给桑、蚕座和产簇等技术,并知道蚕种的优劣对蚕的生长状况及成茧水平有着重要影响,从而摸索出了用盐水为蚕种消毒的新方法。
 
  当此之时,欧洲正值查士丁尼的东罗马帝国时期。由于中国政府只许丝绸出口而严禁蚕种输出,欧洲人一度以为丝绸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时,商人们经由波斯,将丝绸万里迢迢地运到东罗马帝国和西欧,这些费尽周折才到达目的地的丝绸,价格远超黄金,是当时欧洲最惹人垂涎的奢侈品。王室成员结婚,贵族们要是送上一方丝绸手绢,就是令人咋舌的厚礼。
 
  此后,查士丁尼派两位印度籍僧侣前往中国,在江南一带向农民虚心学习养蚕和缫丝,并在掌握技术后,将一些蚕种藏在竹制的手杖中带回欧洲。从此,欧洲人也有了栽桑养蚕。这大约是公元552年的事。其时,距钱山漾的先民熟练地制作丝绸,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千多年。
 
  南宋时,由于政府迁都临安(今杭州),江南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而杭嘉湖平原的蚕桑,也迈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就是在这时,蚕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一部分农民完全以养蚕缫丝为生,不再从事耕种。南宋初年的一本《农书》中,作者为蚕桑专业户算了一笔账:“(湖州安吉人)唯藉蚕办生事,十口之家养蚕十箔,每箔得茧一二十斤,每斤取丝一两三分,每五两丝织小绢一匹,每一匹易米一硕四斗,绢与米价常相侔也。以此岁计衣食之给,极有准的也。”同时期的另一部志书则称:“(吴兴)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育蚕有数百箔,兼工机织。”从这些记载不难看出,栽桑养蚕和缫丝织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存方式;并且,与种粮的粮农相比,蚕农收入更高,生活更有保障。
 
辑里丝的奇迹


 
  辑里村是南浔下辖的一座行政村。如同经济发达的浙江许多地方一样,村镇左近,遍布规模不等的厂房。不过,稍有不同的是,辑里村外的原野上,纵横密布的水网间,还分布着一些翠绿的桑林。可以说,南浔及周边地区曾经的富庶与荣光,都与这座寻常小村密不可分。
 
  修建于1926年的南浔商会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如今被辟为镇史馆。馆里,陈列着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的获奖证书和仿制的康熙、乾隆二帝龙袍。
 
  它们所承载的,正是辑里村这座古老村落的旧日辉煌。
 
  辑里村原名七里村,因距南浔七里而得名。明朝时,辑里村迎来了它的花样年华:当地人多次改进缫丝方法,并对育蚕、植桑等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如培育了著名的莲心种——该蚕种因其所产蚕茧小如莲实而得名,这种蚕茧缫出的丝韧性好、光洁度高。
 
  南浔有一条小河,名叫雪荡河。雪荡河在穿珠湾附近分流到辑里村时,曲曲折折的河道有如天然的澄清过程,河水清澈如镜。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撰的《南浔镇志》说:“雪荡、穿珠湾,俱在镇南近辑里村,水甚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
 
  在南浔镇史馆,我看到了一个将辑里丝和其他丝做对比的有趣场景:一个木制支架两端,系着一根细如头发的蚕丝,蚕丝中间,穿有一串铜钱。旁边的解说文字是:辑里丝可比其他地区丝多挂两枚铜钱。一根蚕丝就可多挂两枚铜钱,那由千万根丝织成的绸缎,其韧性的出类拔萃,也就不言而喻了。
 
  依然是在南浔镇史馆,我还看到了一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东西,那是清末民初产自南浔的一束辑里丝。百年光阴过去,可看上去就像刚从缫丝作坊里拿出来一样,光滑、洁白,在淡淡的灯光下散发出一种优雅的微光。
 
  辑里丝脱颖而出后,不仅辑里村所产,包括杭嘉湖平原各地所产,纷纷以辑里丝冠名,称为辑里丝或辑里湖丝,成为风靡一时的上品。反过来,辑里丝的驰名又刺激了南浔和整个杭嘉湖平原的栽桑养蚕事业。
 
  明清时,南浔一带“家家门外桑阴绕,不患叶稀患地少”。“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栽桑养蚕跃升为南浔农家最主要的产业,养蚕也为农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吴兴掌故集》对此写道:“蚕桑之利,莫盛于湖。大约良地一亩,可得叶八十个(每二十斤为一个)。计其一岁垦锄壅培之费,大约不过二两,而其利倍之。”
 
  正因为养蚕收益可观,大多数农民都弃粮种桑。“人民除无家室及营他业在城镇者外,余皆逐户养蚕。在蚕业全盛时代,每年收入蚕事多于田作……实以蚕桑之盛而定荣枯,田作与农民之关系,反远不如蚕桑之重大。”
 
  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是桐乡人,桐乡与南浔相距只有几十里。他的一个邬姓朋友去世后,留下妻儿老小和十亩薄地,张履祥专门为这家人筹划了接下来的生计。按他分析,如果十亩地都自种粮食,只够糊口;如果租与别人,仅能支付赋税。因而不如种桑三亩,桑下冬天种菜,桑园四周种大豆和芋头,桑园还可养羊。如此,“一家衣食已不苦乏”。
 
  辑里所在的南浔镇,明朝初年还居民甚稀,到明末已是“市廛云屯栉比,周遭四讫自东栅至西栅,三里而遥”。推动水乡古镇发展得如此迅猛的原动力,就是声名远播的辑里丝。
 
  明朝末年,南浔出了温体仁等三名位极人臣的大学士,他们都向当朝权贵极力推荐辑里丝。于是,辑里丝进入宫廷,被指定为龙袍用料。到清朝雍正年间,皇室所用的龙袍凤衣,明文规定采用辑里丝。当时,处于工业革命中的欧洲,纺织业大盛,对中国的蚕丝――尤其是优质的辑里丝――需求十分旺盛,但闭关锁国的清朝却对蚕丝的出口有着严格控制。为了巨额利润,一些商人不惜冒险走私――从湖州驶往外海的走私船,货仓上面堆放着咸菜之类的土产品,下面却是洁白如雪的辑里丝。五口通商后,外商在上海设立丝栈,在19世纪中叶的20来年间,上海的出口商品90%是蚕丝,而蚕丝的90%是辑里丝。
 
  19世纪60年代,华洋杂处的上海是全中国最西化的城市,一家叫《上海新报》的媒体,忠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新鲜事物。那时,报纸上每天都有辑里丝的报价。辑里丝的价格如同今天的股票一样随着市场行情不断变化,而那些靠辑里丝吃饭的大大小小的商人,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花两个铜板买一份报纸,为辑里丝的价格波动或喜或忧。
 
  难以相信的是,万里之外的英国伦敦,居然也有一个辑里丝交易所。可以说,19世纪中后期的几十年里,辑里丝就是一根牵动全世界神经的神奇丝线。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来自南浔的辑里丝获得金奖。南浔镇史馆里,有当年参展的实景还原:一束束光洁可鉴的生丝被挽成麻花状,盛放在用黄绸包装的盒子里,与其说它们是生产资料,不如说更像美丽可观的艺术品。
 
  辑里丝走红世界,给它的经营者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桑养蚕,虽然大多数百姓不至于一夜暴富,但在“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盛况下,这里的农民更容易解决温饱。至于那些开设茧行、缫丝厂或绸厂的老板,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民国时刘大均的《吴兴农村经济》中指称:“湖州一带,蚕丝贸易既为南浔人士所专营,于是各地财富,几尽集于南浔。”
 
  难能可贵的是,南浔丝商们从丝出发,用生丝赚得的每一桶金,继续拓展,把触角伸进了更多的领域:盐业、地产、典当、银行、煤矿、电厂、铁路、汽车、军火、保险……
 
  南浔人回首当年丝事,常常会津津乐道于“四象八牛七十二狗”。所谓象、牛、狗,乃是同治、光绪年间,民间以南浔商人资产的多少形象地排位。《吴兴农村经济》中说:“南浔以丝商起家者,其家财之大小,一随资本之多寡及经手人关系之亲疏以为断。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较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也。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三十万以上不过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这些巨富中,号称江南首富的刘家,其资产高达两千多万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30亿元以上。
 
仓廪实而知诗书


 
  古木参天的园子里,有一方小小的池塘,塘中是高高低低的荷叶。池畔,有一栋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楼房。要从外面进入园子,必经之路是架设于小河上的一座窄窄的小桥。1949年,当解放军南下浙江时,周恩来曾特意要求陈毅对这座园子予以特别保护。
 
  园子名叫嘉业堂,它与宁波天一阁一道,并称为浙江两大藏书楼。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对南浔商人来说,则是仓廪实而知诗书,商业兴而重文教。
 
  嘉业堂藏书楼的修建者叫刘承干,是四象之首刘镛的孙子。1920年藏书楼破土动工,5年过去了,在耗费80多万银元后,藏书楼竣工。刘承干经常往来于上海、南京和南浔之间,每到一地,必留心购买各类书籍。有些没法买到的书,他就不惜成本,组织人员抄写。如为了抄写《清实录》和《清史列传》,前后耗费数年,花去银元两万多。极盛时,嘉业堂藏书约13000种,计60余万卷。其中,地方志就有1200余种33380卷,称为海内秘籍的孤本62种。另有一些极其稀有的珍本,如《永乐大典》残本,文渊阁、文津阁《四库全书》残本和《四库全书》的翰林院底本。著名学者郑振铎在鉴定了嘉业堂所藏的2000部明代刊本后感叹说:“甚感满意!佳本缤纷,如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大可取也。”
 
  更能看出刘承干眼光与胸襟的是,刘承干不仅藏书,还印书。他先后印书300多部,约3000卷。他曾说藏书艰难,天灾人祸,有时不可避免,要把善本孤本赶快刻印出来,一本变成一百本一千本,流传到社会上,再遇到天灾人祸,这些书就不会失传了。书印出来后,大量免费寄送。
 
  此外,他还一改藏书楼秘而不宣、不对外开放的传统,欢迎各界人士到藏书楼查阅。诸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北京图书馆馆长袁同礼、江苏省图书馆馆长柳诒徵等名流都曾前来看书、抄书。甚至,一些外地学者来看书、抄书时,哪怕一住数月,藏书楼也免费提供食宿。
 
  南浔富商的藏书历史,可以由清末民初追溯到清代中叶,到了上世纪之初,终于形成包括嘉业堂在内的三大藏书楼。
 
  张石铭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孙。张石铭之父早年去世,后来,张石铭与叔父一起,继承了祖父留下的庞大产业。张石铭早年读书进学,中过举人。他原名张钧衡,因爱好金石,故取字石铭。张石铭建成适园藏书楼后,延请著名学者缪荃荪作校勘。适园除收藏有各代精品图书60余万卷外,还收藏有苏东坡和赵孟頫等人的大量真迹。
 
  适园的藏书,后来一部分被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库珍藏。该馆研究员苏精撰文说:“张石铭祖孙三代的这些图书,四十年来一直是中央图书馆所获的最大宗而且最完整的故家旧藏,目前该馆约14万册善本书籍中,适园三代的印记最多。”
 
  2019年11月,西泠印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追根溯源,有着天下第一名社之称的西泠印社成立于1904年,由吴昌硕任社长。吴昌硕与张石铭既是湖州老乡,又是多年至交。张石铭不仅是西泠印社的发起人之一,还是其早期的主要赞助者。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他当年所书写的对联。
 
  与张石铭相仿佛,传书堂主人蒋汝藻也中过举人。蒋氏是藏书世家,蒋汝藻的祖父就藏书数万卷。蒋汝藻更是以其巨大的财力和独到的眼光,遍搜古籍,终至汗牛充栋。蒋氏藏书中,有宋本83种、元本102种、明本近千种。其中,单是6卷的宋代孤本《草窗韵语》就花费1500个银元——相当于当时200多名工人的月薪。蒋汝藻取《草窗韵语》作者周密的密字与书名中的韵字,重新命名了藏书楼:密韵楼。
 
  崇文重教的结果是各类人才的催生。自宋至清,南浔以一个数万人的弹丸之地,先后中进士41人,举人、秀才不可胜数;任京官者56人,地方官者57人。到今天,南浔依然以一镇之地,养育了9名两院院士和80多名各学科有影响的专家学者。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清朝一代,有著作问世的南浔人即有280多名。他们留下的著作,涵盖了历史、经学、天文、水利、音乐、金石、诗词、医学和蚕桑等各个门类。有人称赞南浔“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确乃真实写照。
 
  至现代,仅以四象之一的张颂贤家族为例。张颂贤之子张宝善本人继承父业经商,他的几个儿子则各有成就:老大张弁群在法国多年,热心教育,回南浔后创办了两所现代学校;老二张静江,与蔡元培、吴稚晖和李石曾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老四张墨耕,留学英国,后接替父亲,执掌张氏家族企业;老五张让之是电力工程和无线电专家,创办了南浔乃至湖州的第一个现代企业——浔震电灯公司;老六张久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硕士。张弁群的儿子张乃燕,瑞士大学化学博士,曾任中央大学校长,有《罗马史》等作留世;张墨耕的儿子张乃凤,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科硕士,我国土壤肥料学的开创者之一;张澹如的儿子张藕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硕士、教授;张静江的儿子张乃昌,美国航天工业系统高级机械师;张澹如的孙子张通,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教授……
 
  南浔从丝出发,其经济之兴旺发达自不用提,而其地近上海,又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故而浔商不仅精于工商,且颇具开明气象。早在晚清时,南浔以区区一座小镇的级别,率先设立了消防局、免费小学、育婴堂、养老院、施药局和平价借米局等慈善机构。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内地许多地方还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时,四象之一的张颂贤之孙张弁群受教育家蔡元培影响,在南浔创办浔溪女校,聘请徐自华为校长。不久,秋瑾从日本归国,经蔡元培介绍,到浔溪女校任职,教授日文、国文和卫生。在南浔数月,秋瑾与徐自华志趣相投,成为至交。
 
  后来,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徐自华与其妹捐款千元支持。光复军起义前夕,秋瑾改扮男装专程前来南浔拜访徐自华,徐自华又以黄金30两相赠。秋瑾解下手腕上的镯子赠予徐自华为念,并托付后事:如遭遇不幸,请埋骨西泠。此后,因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不幸被捕,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徐自华不惧连累,将秋家停厝于文种山上的秋瑾遗骸葬于西湖之滨。徐自华在为秋瑾写的十二首哀诗中,直斥清廷“如何立宪文明候,妄逞淫威任独夫”。
 
赞助革命


 
  1906年,在日本筹划反清起义的孙中山又一次为经费发愁。
 
  这时,孙中山想起前一年在法国的一条轮船上认识的一个人。这是一个生意人,他告诉孙中山,愿意赞助革命,为孙的反清事业出钱。两人约定通信暗号:电文以ABCDE为序,A为1万元,B为两万元,C为3万元,以此类推。
 
  对这个萍水相逢的富家子弟,他是真的将践诺资助,还是口惠而实不至,孙中山心中并没底。孙中山把此事告诉黄兴,黄兴也不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人。两人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的态度发了一封电报。孰料,就是这封不抱希望的电报发出后,竟有3万法郎巨款从法国汇到东京,革命党人为之欢呼雀跃。后来,孙中山在越南又先后两度发报,一次为A,一次为E,对方都如约把款项迅速汇来。
 
 深受感动的孙中山命胡汉民写信表示感谢,并陈述起事经过。那人的回信却说:“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作长信多多。”
 
 
  这个慷慨赞助革命的商人叫张静江,他来自南浔,是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张石铭的堂弟。
 
 
  1902年,张静江因缘际会,以商务参赞的身份成为清廷驻法国公使孙宝琦的部下,离开南浔,前往法国。当时,同为孙宝琦随员的,还有后来与张静江齐名的李石曾。到法国后,李石曾意在读书,张静江则显露出商人世家的旨趣,意在贸易。他弃官从商,以侨商身份留在法国。一年后,经过详细市场调查,张静江创办了通运公司。
 
 
  通运公司最初的业务与南浔有直接关系:出口生丝和茶叶。后来,慢慢发展到绸缎、地毯、漆器、竹器、古玩、字画、玉器、瓷器和青铜器。通运公司发展迅猛,很快在纽约、伦敦和上海成立了分公司。其“获利之巨,无法估计”。经商之外,张静江还发起和筹办了留法、留英俭学会;创办《新世纪》杂志,出版《新世界丛书》。
 
 
  尽管多次资助孙中山和革命党巨款,但很长时间里,张静江竟然没有加入同盟会。其原因,在于特立独行的张静江对同盟会盟书里的“当天发誓”字样不以为然。当冯自由和胡汉民邀请他入会时,他提出:我是无政府主义者,从来不信天,如果同意我不用“当天”二字,我才能加入。于是,向孙中山请示后,张静江成为仅有的例外。
 
 
  张静江加入同盟会后,为革命筹款的任务几乎天经地义地落到了他头上。每逢要用钱,孙中山总是向张静江伸手,张静江也总是竭尽所能地筹措。但是,要推翻一个垂而不死的大帝国所进行的武装起义和地下斗争,所需的金钱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亿万富豪张静江也渐渐难以为继。为此,他先是卖掉了经营良好的通运公司,后来又卖掉了上海滩的五栋别墅。
 
 
  在公司和别墅都卖掉以后,这个曾经的大富豪竟然囊中羞涩。为了帮孙中山筹款,他只好向其堂兄张石铭借钱。第一次,张石铭很爽快地把钱借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又第二次上门。张石铭觉得即便是办公司血本无归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花完了,加上听到社会上关于张静江暗中资助“乱党”的风言风语,张石铭予以峻拒。两兄弟越说越僵,张静江竟然从怀中掏出手枪,威逼堂兄又一次借钱。此后,张静江通过各种手段,把包括他的哥哥、舅舅在内的诸多有钱的亲戚都吸收到同盟会中,成为革命党的筹款对象。1920年,在孙中山授意下,张静江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其目的也是为当时的国民政府筹集经费。证券交易所赚的钱,大部分送到了广州,交到孙中山手上。
 
 
  据不完全统计,张静江赞助革命的银两总数超过110万两,相当于今天两三千万美元。
 
 
  孙中山为此感慨:“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民国后,为了报答张静江,孙中山拟请他出任财政部长,张静江却坚辞不就。到二次革命期间,当下野的孙中山处于风雨飘摇的劣势时,又邀请张静江出任革命党财政部长,这一次,张静江欣然答应。拒绝锦上添花,热心雪中送炭,张静江品行之高洁,由此可窥一斑。
 
 
  孙中山对张静江毁家纾难式的汗马功劳胸中有数,他一直把张静江视作最心腹的密友,他告诉党内同志:“张原属富豪出身,党内财务,唯张所为”。
 
 
  在南浔镇的张静江故居,有一副孙中山手书的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那是1923年,张静江因病回南浔休养时,孙中山特意介绍了一位德国名医前往南浔诊病,并托人带去这副对联以示慰问。
 
 
  对另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蒋介石,张静江则有知遇之恩。蒋介石在陈英士手下时,张静江很赏识他,经常接济其生活,并资助他去日本深造。孙中山在广州出任大元帅后,张静江把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后来,正是张静江的力荐,蒋介石才得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要职。
 
 
  张学良易帜后,国民政府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并成立了建设委员会,张静江任委员长。其后,张静江把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他先后新建首都电厂、戚墅堰电厂、长兴煤矿、淮南煤矿;兴办了国际无线电台、江南汽车公司、江南铁路和淮南铁路。对于积贫积弱的中国,这些能源和交通方面的建设,无疑是一次次重要输血。1938年,当日军进逼南京时,张静江由汉口转香港赴瑞士养病,结束了他的建设委员会委员长生涯。十年间,张静江仅用十几万元公款,就为国家创造财产超过五千万元。
 
 
  ……
 
 
  繁华事散逐香尘,南浔既是一座蚕儿吐出的江南雄镇,又是一片从丝出发的人文福地。以蚕桑为龙头支撑起的兴旺与富庶,百年后仍然能找到当年的佐证。那些雕栏玉砌的豪门大宅,那些曲径通幽的藏书楼,那些隐约尚存的优雅气质,无不传达出一个逝去时代的温暖。
 

 
 
鄱阳湖畔护鸟人,打断肋骨也不悔
鄱阳湖畔护鸟人,打断肋骨也不悔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2019年12月,白鹤等候鸟陆续来到鄱阳湖越冬。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本报记者赖星、姚子云


  鄱阳湖存在着两个时间,一个是北京时间,一个是候鸟时间。北京时间,是湖区民众工作、生活的时间;而候鸟时间,是生命流转的时间。

  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末冬初,数十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这趟千里迢迢的旅途,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为守护候鸟,有一群人十年乃至数十年地坚守,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美丽的鄱阳湖,见证了人鸟相处最动人的模样。

鄱湖风雨与朱袍“天网”


  1363年,当时一场规模浩大的水战打响。

  鄱阳湖上,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锋,湖面上的舰船,望之如山。

  史料记载,这场生死大决战,双方共投入约80万兵力厮杀三十余天。陈友谅的人数虽然三倍多于朱元璋,却被后者打败。经此一役,朱元璋再无敌手。

  时光轮转,转瞬六百余年过去,曾经的战场记忆已被时光冲淡,有的成为渔民口中久远的传说。

  李跃坐在执法快艇的船尾,他微微眯起双眼望着远处的湖面,向众人介绍鄱阳湖上的轶事。

  “我们现在所处的朱袍山一带,是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51岁的李跃是江西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都昌县拥有鄱阳湖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占整个鄱阳湖的三分之一,是越冬候鸟的重要驿站。

  朱袍山,是鄱阳湖上的一座小岛,因朱元璋在此晒战袍而得名。这里不但是候鸟栖息的上佳地方,就连稀有的“微笑天使”——江豚,也常常在这里群集出没。

  然而,鄱阳湖生态和鸟类保护并不像理想中那般岁月静好,这里有风雨、有较量。

  朱袍山、三山等候鸟分布的核心区域,在2014年以前,一度成为不法分子追逐利益的猎场。

  据当地的渔民介绍,多年前,小天鹅最贵的时候,一只就可以卖到6000到8000元,抵得上一个渔民大半年的捕鱼收入。

  布天网、撒毒饵、强光照,曾是盗猎者猎捕候鸟常用的招数。天网是一种捕鸟工具,制作时只需每隔30米到50米插一根竹竿,再在竹竿上布上三四米高的由白色尼龙丝织成的网。成片的天网能绵延四五公里,成为众多候鸟的葬身之所。

  盗猎者通常会将天网布在人迹罕至、多县交界处,在白茫茫天水一线的湖区很不容易发现,候鸟一旦撞上难以逃脱。

  “越挣扎绑得越紧,有的候鸟脖子上的丝线能反复缠绕数十道。”李跃介绍,层层的天网令候鸟的归巢之路变得凶险,不少候鸟在夜晚或是浓雾天飞行时因撞上天网而丧生。

  近年来,江西持续加大对湖区候鸟的保护力度,肆意盗猎候鸟的行为已得到遏制。

是守护神,也是一颗钉


  在鄱阳湖北岸,气势恢宏的老爷庙静静矗立,见证着都昌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后,老爷庙被当地政府重新修葺,如今已成为一处著名景点。

  古老的庙宇,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而鄱阳湖的候鸟自有它们的“守护神”。

  因为对候鸟全身心付出和守护,李跃获得过“中国生态英雄”和“斯巴鲁生态保护奖”两个大奖。

  当年,都昌县候鸟保护区管理局刚成立时,一切工作从零开始。只要接到盗猎的线索,李跃就带着同事去蹲守,有时顶着风雪,一蹲就是三天三夜。

  为保护候鸟,他敢于豁出性命。听说盗猎者的货车上装运候鸟,为了拦下货车,他用自己的躯体挡住盗猎者的去路。

  有一年巡湖时,他遭遇十余名不法分子围攻,肋骨被打断三根。躺在医院里,他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护鸟?”

  李跃记得2008年刚当局长时,湖区破坏湿地、盗猎候鸟的事件频发,不少渔民对候鸟保护竟是茫然无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016年的冬天,一只东方白鹳躺在湖区沼泽深处,一动不动。他和同事手拉着手,在齐腰深的淤泥里向前挪动了近两小时才来到白鹳身边,发现它被严重冻伤。

  李跃把白鹳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它暖身子。因为长时间受冻,他患上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

  他跟盗猎者较劲,也跟自己较劲。12年来,他巡护里程超过10万公里,和同事一道清毁“天网”100多千米,砍断制作“天网”的竹竿3万多根,抓捕犯罪分子12人……

  豁出性命,值得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李跃没有立刻答话。

  采访中,他带记者登上朱袍山。“经过监测调查,高峰期我们这里汇集了鄱阳湖三分之一的候鸟,珍稀候鸟的出现频次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都昌湖区环境越来越好。”此刻,他豪情溢于言表。

  身形瘦削的他,站立在朱袍山的礁石上,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扎在这片土地上。他目光里透着难以言说的坚毅,当看向远方的湖水时,又变得温情脉脉。

  “冬季的鄱阳湖,水落滩出,远远望去,成群的灰鹤站在湖区主航道两边开阔的草洲之上,就像长城一样,它们有的觅食,有的挥动着翅膀漫舞。”李跃描绘起初次来到朱袍山时所见的情景,他动情地说:“这是我见过最美的景色。”

从达子咀到“苍鹭村”


  当地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苍鹭造访后,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此后,村民都把苍鹭看成“福鸟”

  夕阳余晖下,远山如黛,苍鹭翱翔。

  霞光洒满树梢,已抽新绿的树冠上一群苍鹭或舞姿翩翩或衔枝筑巢。不远处的河水清澈透亮,穿过村庄、田野,如碧色的玉带。

  在都昌县苏山乡雷山村达子咀,人们能够近距离见证苍鹭生命最重要的一段历程:求偶、繁殖、育雏。许多中外鸟类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管这里叫“苍鹭村”。

  “1998年洪灾时,鄱阳湖周边的一些低洼地被淹。此后,有三四只苍鹭到我们村落脚。”57岁的护鸟员徐国松介绍起当地苍鹭的来源,因为得到村民的悉心保护,苍鹭在达子咀繁衍得越来越多,如今已有三四千只。

  苍鹭是一种大型水鸟,黑白灰三色羽毛让它看起来仿若穿一袭轻纱的鹤发道人。当地村民把苍鹭看成“福鸟”,认为它有“送财、送寿、送子”的美好寓意。

  为保护苍鹭,村民筹集数万元,在林中搭棚,自发轮流看守鸟儿;购买小鱼放至浅水滩里,供苍鹭食用;还将腾出的地种上人造树,供鸟儿栖息繁殖。村民们爱屋及乌,只要提起候鸟都认为“鸟不能捕”。他们还约定,在苍鹭筑巢繁殖的季节,每户都要准备40到50斤的干树枝放到湖边,供苍鹭筑巢。

  “这是承诺,不能打折扣。”雷山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华说,村民们如此呵护候鸟,苍鹭才能在此安静地生活。

  微风吹拂,夕阳下,林子旁边不远处的小湖泛起粼粼波光,有苍鹭正在湖中捕鱼。

  “为了保证苍鹭的食物,每年村里会花五六万元购买鱼苗投入小湖中供苍鹭享用。”徐国华说。

  如今,达子咀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点。“苍鹭生性机警,人们在其他地方欣赏苍鹭,要隔得很远。但在我们这里,苍鹭筑巢地离人居点最近只有二十来米。”都昌县林业局野保站站长袁明明自豪地说,得益于当地村民的保护,苍鹭与人相处十分和谐。

  在鄱阳湖区,目前已形成“政府引导,协会组织,民间参与”的爱鸟护鸟机制,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加入候鸟保护队伍。仅都昌县就涌现出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多宝乡大雁保护协会、西源乡小天鹅护鸟协会等一批爱鸟护鸟民间团体。

  “我们把爱鸟护鸟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全县群众爱鸟护鸟已经蔚然成风。通过爱鸟护鸟,我们吸引了大量的客人到都昌旅游、观光,甚至投资。”在都昌县委书记肖立新看来,候鸟是大自然恩赐都昌的生态财富。

从“人医”到“鸟医”


  “三十八年长相处,为伊消得人憔悴,今生心甘做鸟痴。”

  都说万物有灵,75岁的李春如相信,动物的情感和智慧有时超越人类的认知。这些天,因为生病住院,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到湖区巡湖。卧病在床时,他常常想起自己的那些“长羽毛的朋友”——候鸟。

  李春如曾是都昌县一名内科医生。30多年前的一个暴雨夜,他家附近的许多鸟巢一夜倾覆,殃及数百只候鸟。他把受伤的候鸟带回家,一个个包扎治疗,大部分的候鸟得以幸存。

  “不救它们,虽然没有医疗纠纷,但有良心纠纷啊。”从那时起,保护候鸟成了李春如毕生奉献的事业,他也从“人医”变成“鸟医”。

  2013年,在多方帮助下,李春如在都昌县多宝乡洞子里村,建起了江西首家候鸟医院。诊疗室、重症监护室、候鸟病房、户外康复天棚和活动水池,这所候鸟医院“五脏俱全”,可同时接收200只以上的伤病候鸟。

  在候鸟医院,每只受伤的候鸟都有它专属的病历记录,每只被他救治过的候鸟都在他的心上留下印记。

  “小白”是李春如在2015年收治的一只白鹤,被送来时已经奄奄一息,经过他的悉心照料逐渐恢复了健康。

  “我只要呼一句‘小白’,它就马上飞过来,落在我的肩膀上,对我唱歌。我有时在田边走,它就飞到跟前,将头倚靠在我的胸前。”

  朝夕相处间,这一人一鸟的感情愈发深厚,“小白”甚至出现了家化的征兆。待“小白”康复后,李春如明白是时候分别了。

  放飞“小白”那天,李春如潸然泪下。看到“小白”在候鸟医院上空盘旋不愿离去,他只好在山上搭了个临时的草棚躲着。连续多日见不到李春如,“小白”的叫声由长变短,无奈地离去。

  ——“光阴流,岁月流,八十三日相伴记心头,放飞你,任自由,我思悠悠,念悠悠,相思之情永不休,明月知我忧。”

  他说,自己后半辈子的眼泪都留给了鸟。

  在鄱阳湖,候鸟是幸福的。2018年,一只名叫“爱爱”的白鹤在鄱阳湖生病落单,在江西各界人士联手救助下,“爱爱”开始了2000公里的“寻亲之旅”,它与工作人员一道搭乘飞机,抵达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追赶上亲人迁徙的步伐。

  “我们把白鹤列为省鸟,就是要让江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白鹤在江西世世代代翩跹起舞。”在2019年12月举办的鄱阳湖国际观鸟周上,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向到访的各国嘉宾深情地讲起“爱爱”的故事。

  湿地滋润赣鄱,候鸟联通世界。

  随着气温转暖,今年最后一批冬候鸟已踏上北归的旅途,它们将重返生命的起点,进入下一个生命循环。

 
被联合国选中!武大志愿者“网谈”战疫
被联合国选中!武大志愿者“网谈”战疫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李伟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责任。”武汉大学研究生王琇琨谈起自己受邀向全世界分享青年战“疫”经验时,对很多细节记忆深刻。

  4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和其他6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在线交流战“疫”经验。来自中国的青年代表是“95后”王琇琨,她4分钟的英文演讲,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

  战“疫”期间,武汉大学共有1378名志愿者,为641个名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辅导。王琇琨正是其中一名志愿者。

联合国为何选中她?


  4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提出邀请一位中国的青年代表参加网络研讨会并发言,武汉市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重点对象群体被推荐。

  4月9日上午,武汉大学“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队的王琇琨,作为推荐候选人之一,与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视频连线。她用英文交流了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当天下午,王琇琨被确定选中。

  王琇琨后来了解到,特使办公室选择她,主要是因为她的志愿者工作内容与会议主题“关注青年人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契合。另一个原因是,王琇琨交流时的语气亲和自然,所说的内容比如在家与父母面临争吵等,贴近生活,与各国青年有共性和共情。

  得知自己被确定为发言人,王琇琨第一反应是非常激动,但紧接着就感到紧张和有压力。她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声音传播出去,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风采,分享中国战“疫”经验。

  而在此之前,王琇琨已和武汉大学的伙伴们为战“疫”坚持数月。

  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立,一批“90后”武大青年发起了“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行动。王琇琨第一时间加入核心团队。

  王琇琨发现,凌晨两点左右是家长回复消息的高峰时段,因为医护人员换完班才有时间查看手机。王琇琨也坚持熬夜对接,“要尽快帮他们解决忧心事,让他们安心战‘疫’”。

  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曾告诉记者,他们从全校近3000名报名者中遴选出1549人组成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其中1378名志愿者组成641个志愿服务组,为来自金银潭、雷神山等100多家医院和全国支援湖北的641名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服务,开展线上辅导。

代表中国青年发声


  为了用青年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王琇琨一直积极准备发言稿,直到4月15日发言当天,她仍在修改措辞和表达。她想给全世界呈现一个大方、自信、得体的中国青年形象。

  发言时,王琇琨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一是“信心”,困境是暂时的,要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保持冷静与坚强;二是“合作”,没有人是孤岛,人与人的团结、国与国的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谈到选择这两个关键词的原因,王琇琨说,信心是她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最有体会的一点。

  疫情初期,王琇琨发现不少人被焦虑、无助等情绪左右,她选择了通过志愿服务与团队小伙伴们一起付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也树立了对并肩战斗的小伙伴的信心,两个多月的志愿服务工作也让她的信心变成坚定的信念。

  “能在战‘疫’之中付出自己的力量,为心中的信念而努力,感觉无比幸运、无比幸福。”王琇琨说,与中国不同,目前许多国家还处于抗疫的艰苦阶段和关键时期,不少国家的青年最需要的正是战胜疫情的信心,因为信心能引导他们为战胜疫情积极作为,而不是无奈无助、消极应对。

  “合作一词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王琇琨说,这次网络研讨会是一次很好的国际合作体现,青年应该从小的方面入手,携手分享各自经验来渡过难关。这次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困难,只有所有人携起手来才能够战胜疫情,而不是一味找借口、找理由甚至将病毒政治化。

  王琇琨谈及自己的发言时说,在国际会议中代表中国青年发声,能讲述的只是中国青年抗疫的一小部分,有无数志愿者、一线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意义更大。她希望中国的青年之声能够越传越远,越来越有力量。

  4月15日晚举行的网络研讨会上,王琇琨作为第一个分享者,发表了近4分钟的英文演讲。随后,“武大95后女生在联合国研讨会发言”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被众人关注和肯定,王琇琨和武汉大学的志愿者小伙伴们既开心又激动。

  在王琇琨看来,自己和同伴们只是希望在抗击疫情的战斗里尽绵薄之力,而真正应该被关注的,“更应该是所有在抗疫一线拼搏坚守的人”。

“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如今,王琇琨和小伙伴们感到身上的责任愈发重大,正筹划如何将这项工作更长久、更完善地开展下去。他们特别希望有更多青年在疫情期间甚至疫情之后,都加入志愿服务者行列。

  武汉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辅导教育中让医务人员子女更深刻理解父母的“逆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开展自我教育,使双方在辅导与被辅导中共同感受抗疫斗争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实现教学相长。

  陈曾说:“这场战‘疫’中,武大走出了太多的英雄。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中也涌现出很多像王琇琨一样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大家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据介绍,武大志愿者本着“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只要还有需要,我们就继续服务下去”的宗旨,继续对医护人员子女给予关爱服务。在疫情结束、武大开学后,他们打算举办志愿者与孩子的线下见面会,让线上友谊延伸到线下并延续下去。

  陈曾说,团队未来计划与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合作,建立数字化公益科技平台,增加志愿者在心理专业领域的培训,优化志愿者队伍,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团队在疫情期间服务一线医务人员,疫情过后还将服务各类社会工作者家庭,将立足点从疫情防控转移到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等方面。

 
“一月白头”的他,仍留守武汉记国内首位重症医学博士邱海波与他的重症攻坚团队
“一月白头”的他,仍留守武汉记国内首位重症医学博士邱海波与他的重症攻坚团队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风范
 
 
 
  ▲对于媒体“一月白头”的报道,邱海波一再解释说,“没那么夸张”“明显是曝光度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本报记者邱冰清、蒋芳


  4月15日,最后一批撤离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返回北京。国家医疗队顶级医护专家继续留守武汉,加入国家专家督导组团队,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其中,江苏援助湖北的医疗工作者有10人。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从1月19日驰援湖北至今,已在前线奋战近百天。

邱海波还没回来


  邱海波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中的权威专家,记者一直在约他的专访,希望听他仔细讲讲在武汉一线与死神“抢人”的故事。

  4月13日下午,最后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205人撤离武汉,平安飞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记者在人群中仔细找了好几遍,都没能找到邱海波。

  记者联系上邱海波的学生、同在武汉支援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最后一批都回家了,你们怎么还不回来?”

  “我们又被留下啦。”1月19日,邱海波临危受命奔赴武汉。一周后,潘纯赶到武汉与老师会合。3个月时间,他们一直忙着救治武汉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是“鬼门关”前最后的“救命场”。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作为我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54岁的邱海波已不是第一次支援一线。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危重伤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树地震……一次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前线,邱海波都在。

  在武汉的90多天,邱海波鲜少“露面”。

  4月初,有组照片在网上“火”了。媒体刊发了邱海波2月20日和3月30日的对比照片,称“抗疫专家一月白头”。“没那么夸张。我到武汉只带了唯一一件外套,你看对比照里外套颜色都变了,明显是曝光度问题。”邱海波在电话里一再跟记者解释。

  另一张照片在中大医院的群里传得很“火”。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晁亚丽2月18日悄悄“偷拍”了一张合影:左边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专家杜斌、右边是邱海波,一人手上拿着一片面包。照片背后的故事是,某日杜斌和邱海波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结束查房已是下午一点,因为赶着去下一家医院查房,两人顾不上吃午饭,随手拿了片面包匆匆离去。

  其实,在武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的医院,很容易“抓到”邱海波。

  初到武汉时,邱海波搭乘政府预约车巡查各家医院,每次到医院时间不固定、车辆不固定,出入医院都要走程序。他觉得太浪费时间,就申请了一辆车,每天自己开车,最多一天能跑三四家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就是他定点巡查的医院之一,几乎每天他都去三个重症病区查房。

  “他不走正常电梯,要去运送医疗垃圾的电梯那等他。”潘纯告诉记者,三个病区分布在三个楼层,为节省进出污染区穿脱防护服的二三十分钟时间,邱海波每次都乘坐运送医疗垃圾专用电梯,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来不及休息,另一方面还能省一套防护服。

  白天深入重症病区了解患者病情,晚上揣摩研究治疗方案,总结治疗流程、探索治疗路径。无症状的低氧血症比呼吸衰竭要更早引起重视、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患者呼吸……邱海波先后参与了第2版到第7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制定工作,明确了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路径。

  没能回家的除了邱海波,还有很多才下一线又开始转场的医生。疫情发生以来,邱海波的重症医学团队成员分别在江苏、湖北黄石、湖北武汉奋战。其中,作为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的杨毅,疫情期间往返江苏各市,车程近5万公里。在杨毅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江苏实现631例本土病例全治愈、零死亡。4月14日,她又赶往黑龙江支援医疗救治。

“临床医生”邱海波


  在武汉,邱海波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临床医生”这个身份。

  “医生,就该是临床医生,临近、靠近、扎根在病人床边。”邱海波说。常规肺炎病人低氧状态下有明显的症状,例如嘴唇甚至全身发紫、呼吸频率快、胸闷。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因心肌受损,低氧状态下嘴唇没那么紫、心率不快、呼吸频率也不快,被称为“沉默性低氧血症”。也因此,很多病人从轻症转重症几乎没有征兆,更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监控血氧饱和度,及时做氧疗、插管等。

  “只有突然发现的病情变化,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重症病人的生命都是在病床边上盯出来、抢回来的。”这是邱海波从医30多年来的一个心得。他还记得自己治疗的第一个重症患者,那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脑梗患者,入院后7天心脏骤停,皮肤皱褶捏起来能“站”住。邱海波守在病人床边,每5分钟看一次血压和心率,根据病人情况随时调整治理方案,几天后病人好转。这让他体会到,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要清楚病人的动态,才能当好“生命的守门员”。

  90多天来,他每天辗转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一直战斗在“红区”。初期有些医护人员对床边抢救等高感染风险的操作心存顾虑,邱海波就自己上,用行动给大家鼓劲,“不要怕,插管确实有风险,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护,是不会被感染的。”巡诊中,邱海波发现俯卧位通气几乎对所有重症病人有很好的效果,虽然穿着厚重防护服,他也常常坚持自己动手,下午查房时把病人翻过来,第二天早上查房时再把病人仰过来。在他的推动下,这一治疗方法被写入诊疗方案。

  “新冠病毒具有非常诡异、隐匿的特点,对重症救治来说,这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在最具挑战的现场,给病人最多的生命机会,这就是ICU医生的使命。”邱海波说。

  除了不断完善诊疗方案,邱海波还与“国家队”的专家们一起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例如,他们建议在3家定点医院基础上增设综合医院收治重症患者,武汉市很快确定了十余家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床位达到9000多张。

严师邱海波


  1988年邱海波毕业进入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工作。1991年他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3年后被保送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顺利毕业成为国内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面对留在协和还是回到南京,他选择挑战“一片空白”——参与完善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近5年,这个科室为全国培养重症医学骨干医生、护士500余名。

  作为老师,邱海波是出了名的严格,对工作错误“零容忍”。他指导研究生修改学术论文,经常是提纲改了七八遍,综述改了十多遍,正文重写了五遍。学生回答“患者休克时症状”,邱海波接连追问脸色苍白是什么样?意识模糊到何种程度?肢端青紫什么样子?……让学生明白所有知识掌握必须结合临床经验。

  因为他负责、细致、严格,每当轮到邱海波巡查,医护人员都感到“压力很大”。“他不是听汇报就可以过关的医生。每个用药他都非常关注,治疗方案也一一看过,病人如有病情变化,医护人员需得说明情况等,哪怕是一根导管的细节都不放过。”潘纯说。

  严师邱海波,带出了一支战斗力爆棚的“鸡血团队”。

  困难面前身先士卒。2月1日中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3楼重症病区一名患者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必须立刻进行气管插管。来不及请麻醉科医生,在没有充分防护准备的情况下,潘纯将正压防护头罩往头上一套,为病人插管。“我们是医生,职责所在。”潘纯说。

  才下一线又上前线。截至目前,中大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已先后派出8批医护人员前往湖北抗疫一线。“大年三十,说到抗疫,科室里‘80后’‘90后’几乎齐刷刷地响应。这是医生的责任感,真的很感动。”杨毅用“我们都是小疯子”形容这支重症团队。

  有勇气更有能力。3月18日,欧洲医学期刊《重症监护年鉴》在线发表了《重症关口前移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江苏经验》。杨毅说,分享江苏“零死亡”的救治经验,是希望能帮助更多国家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团队不是一群人,是一群心。人在一起是‘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杨毅说,在中大医院的重症医学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所长。

  “特别想念我的‘家人’们,也想问候他们,大家都辛苦了!无论在湖北武汉、黄石,在江苏,在黑龙江,每个人都坚守职责、独当一面、协同作战,大家都是好样的。”邱海波说。

 
海报上的她,终于回了家
海报上的她,终于回了家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风范
 
 
 
  ▲4月2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谢泽荣接过丈夫杨振国特意准备的鲜花。

  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本报记者卢宥伊、王曦


  一张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宣誓的照片,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主管护士谢泽荣多次成为中外媒体海报上的“封面人物”。

  4月21日,结束隔离的她同全体战友一起走下大巴车,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列队欢迎。回到两个多月前集结出征的地方,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着,这位普通的护士仍然感到有些不真实。

  时针倒回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疫情吃紧。作为一名有着18年工作经验的护士,谢泽荣时时刻刻关注着新闻动向。武汉封城那天,谢泽荣试探性地和丈夫提出,如果国家要征集医护支援前线,她要报名。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一定会去的,结婚17年,我太了解她了。”谢泽荣的工程师丈夫杨先生回想起收到出征通知短信的那晚,仍然眼眶发红。“晚上11点半收到了短信,第二天就要出发。当时前线医疗资源挤兑严重,我脑子一片空白,马上起来帮她收拾行李,装了好多好多药,塞到箱子都快装不下了。”

  “如果回不来了,大家会记住然然有个伟大的妈妈。”2月7日,坐上开往双流机场的逆行大巴,看着站在银杏树下一动不动送别的丈夫一点点变小、消失,谢泽荣的内心百感交集。平日里,她是一名工作兢兢业业的党员护士,曾是一位罹患过癌症的病人,还是一个9岁小男孩的母亲。也正是因为这些身份,她对生死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虽然和丈夫、儿子有万般不舍,但一种对生命的敬意和对世界的善意在强烈地召唤着她,义无反顾向前线去。

  航班落地前半小时,谢泽荣从舷窗里俯瞰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被笼罩在阴霾里。在领队的组织下,全机的医护人员开始将普通口罩统一更换为医用N95口罩。

  机场是空无一人的寂静,唯一碰到的,是相向而来并肩作战的齐鲁医院医疗队,两队人马互相致敬。“那一刻似乎有种仪式感,突然感到我是几万名奔赴前线的抗疫国家队的一员,是为国而战的勇士,这种感情瞬间就战胜了恐惧。”谢泽荣说。

  深夜,城市未眠。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里,华西医院接管了23、24号病区,“全副武装”的医护依然紧张有序地战斗着。

  第一天工作时,谢泽荣轮值深夜12点到4点的晚班。在清洁区,她见到了已经工作一整天的护士长,仍在监督新到的医护人员做好隔离,让她觉得无比安全。

  进入隔离病区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所有医护人员都要经过培训,严防被感染。“口罩要戴两层,还要用胶布贴住,护目镜要尽量密闭,完全隔绝皮肤暴露。一整套穿上后,会有种窒息的感觉。”谢泽荣回忆。

  虽然二月初她所在的医院物资已有基本保障,但战友们仍然很珍惜防护服,进入病区后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交接班完毕,消毒、更衣。谢泽荣带领四个组员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给危重病人完成俯卧位到仰卧位的大翻身,并且查看病人全身皮肤是否完整,双肩、骶尾部、双脚足跟水胶体敷贴保护得很好,几个微泵、呼吸机、心电监护都在有效工作,输液也按计划进行,治疗有序开展。

  严格防护的隔离病区禁止家属和护工进入,重症患者又大多是老年人,护士们除了在治疗护理上细致入微,还要担任生活护理的工作。

  谢泽荣每天巡查病房,要为病人整理床单,洗衣服,给无法自理的老人喂饭,洗脸洗脚剪指甲。医患关系特别融洽,几位病人从防护服背后的名字认出谢泽荣来时,会一个劲儿地夸她认真负责,连整理床都有一套标准。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对确诊的母子。41岁的儿子从未把自己当作过病人,每天反复询问的,都是重症母亲的各种指标。谢泽荣在给这位65岁的老人做治疗时,目睹了老人在儿子的不断呼唤下,慢慢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生命的力量前所未有地直接击中了她,但她只能拼命忍住眼泪,以防泪水模糊了护目镜和面屏。

  这样的时刻还很多。尽管护士的工作很琐碎,但看到病人渐渐好起来,脱呼吸机、脱面罩、脱鼻导管,再自主呼吸,是最开心的时刻。

  汗水与泪水交织的这61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用尽全力去战斗,每一个病人也用强烈地求生欲回馈着大家的努力,谢泽荣战斗的24病区总收治109人,死亡两例。她说,我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病人,许多80、90岁的老人都康复了,这对医护人员来说是最大的肯定。

  4月6日,华西医疗队接到撤离通知,此时离武汉解封还有两天。临别之际,病人们争相与朝夕相处的医护人员合影留念,驻地酒店的厨师们敲起了锅碗瓢盆,小朋友们走上街头举起了自己画的送别牌子,特警列队敬礼目送大巴车离去。

  谢泽荣看到一个骑着电瓶车的武汉市民,特意停下来向她致敬挥手,阳光洒在他身上,天是不一样的蓝。

 
疫期上网课,这位乡村教师每天步行三十里收送作业
疫期上网课,这位乡村教师每天步行三十里收送作业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风范
 
 
 
  ▲4月18日,王金良在教室里为开学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郑梦雨摄

  15公里长的乡村小路上,58岁的王金良背着约10斤重的书包,步行去35名学生家中收发、辅导作业。一天2趟,每趟2小时,途经8个自然村,风雨无阻。

  王金良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东鲁完全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教37年来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疫情影响下,为了不让班上的学生落下功课,他白天和孩子们一起上网课,下午3点出门收取孩子们完成的作业,批改后,第二天一早再去送作业。这样的日子已持续了近50天。

35个学生,15公里路


  王金良住在常山县辉埠镇双溪口村。早晨六点半,他便背上一只红色双肩包,穿好运动鞋出门。沉甸甸的双肩包里装着的,是前一天晚上批改好的35名学生的作业本。

  因疫情影响,今年2月份,浙江启动了线上教学。起初,王金良也尝试过在线批作业,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父母早早就出门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抚养,35个学生中,上交作业的不到半数。”王金良说,加上年龄问题,自己对着手机批改,对视力是个很大的挑战。

  为了督促学生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并掌握他们当天的学习情况,自2月28日以来,王金良采用了最“麻烦”的方式去收发学生的每日作业——走路上门。“这个办法虽然笨拙,但却最有效。”王金良说。

  收发作业有固定的路线。35名学生分布在4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一圈走下来,超过15公里。

  “不会开汽车,我会骑电瓶车,但几十年了我习惯了走路。学校离家10里路,我平时上下班都是走路的。”王老师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学生家收发作业本,还能为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好榜样。

  送完作业,回到家吃过早饭后,还不到早上9点。王金良打开手机,和孩子们同步观看“空中课堂”,教科书上写满了批注。上完课,布置好作业,他也要自己做一遍。“熟悉每道题,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批改作业。”

  下午3点多钟,王金良背上双肩包再度前往学生家,这次他是要去收取学生们完成好的作业。同样的路线,同样耗时2个小时,王金良没有丝毫的厌倦和疲惫。有时发现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他总会停下脚步,主动对学生进行辅导。

“老师能坚持,你怎么不能”


  每个学期王金良都会上门家访,学生住在哪个村的哪条巷,王金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不少家长,还是他过去教过的学生。

  “王老师比我们做父母的还尽职,每次看他给孩子耐心讲作业,我心里都很感动,山村的孩子离不开他。”提起王金良,学生王梦妮的爸爸赞不绝口。自从王金良上门收发作业以后,还有的家长这样督促孩子写作业:“你看王老师又来送作业了,老师都能每天坚持,你怎么不能坚持……”

  受王金良影响,女儿王巍如今在常山县城的一所幼儿园当幼师。王巍记得,一次下大雨,按照往常父亲应该收完作业回到家了,那天却迟迟不见身影。“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为了不让学生的作业本被淋湿,躲在路边一处凉亭里,怀里护着的作业本完好无损,全身却被雨水打湿了。”

  王金良的语文课本上标记得密密麻麻。他最喜欢《丰碑》这篇课文,课上每每给学生读到“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自己常常动情落泪。

  “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当了28年班主任。最开始教书的时候,一个月拿26块钱工资,现在生活上过得去。我在本地乡村长大,就想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事情。”王金良说,自己是教师,更是一名党员,要对得起每一个学生。

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


  东鲁完全小学就挨在小山边,学校的小操场至今还是砂石路跑道。学校一共有151名学生,11位老师,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4月21日,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学返校。王金良教的是六年级毕业班。在他看来,基础阶段的教育除了让孩子们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站,学生就要升入中学,打好基础很重要。”

  几年来,陆续有不少学生考入县重点初中,走出山区。从教37年,王金良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见证了村里的变化:完小的学生在减少,更多家庭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

  王金良曾获常山县教育系统“最美教师”“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还评上了全国优秀教师。坐在对面办公桌的数学老师程光洪是王金良的“老搭档”,形容他为“老黄牛”:“他一直对学生认真负责,真心、真情对待孩子。”

  王金良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没有语言能表达现在的心情,只希望老师退休后平安康健,长命百岁”“老师的背上都是农村孩子的希望”……

  “读书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王金良说,“还有两年多我就要退休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这些期待走出大山的孩子守好教育的第一站。” (记者许舜达、郑梦雨)新华社杭州4月19日电

 
532万人网上蹭他的刑法课 刑法学教授罗翔靠“硬菜”和“浓汤”火出圈
532万人网上蹭他的刑法课
刑法学教授罗翔靠“硬菜”和“浓汤”火出圈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世相
 
 
 
  ▲罗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张典标


  直到发现那些和法律圈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也在看自己的刑法课,罗翔才觉得自己火了。

  43岁的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3月9日,他受邀把自己的刑法课“搬”上B站(视频网站),两天之后涨粉百万,如今粉丝数量已超532万。

  这532万里既有法学专业的学生,也有土木工程、师范、历史、哲学、化学、畜牧兽医、金融等五花八门的非法学专业学生,甚至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也来“蹭课”。

  对于自己的迅速蹿红,罗翔最开始是开心,但转身又反思自己太虚荣。他想起外公的遗言“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提醒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老师,别飘飘然。

  听到外公这句话时,罗翔还在上小学,直到33岁以后,他才算真正听懂。

刑法课上的“硬菜”和“浓汤”


  女干部遭人强暴时,急中生智将不法之徒推入粪坑并连踩三脚,这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张三对他人怀恨在心,给对方买了一百张蹦极票,结果第九十九次的时候对方摔死了,赠票算不算危害行为?

  张三儿子考上985,就在颐和园里放了985条毒蛇,应该认定为什么罪?

  ……

  罗翔把上课比喻成做菜,这些曲折离奇的案例就是他的食材。由于举的案例大多以张三为主角,张三也被网友戏称为“法外狂徒”,有热心网友还专门拼接出这个虚拟张三的“传奇一生”。

  张三的故事大部分来自真实案例,有些是经他加工改造而成的。干货满满的食材,配上罗翔剥洋葱一样的讲解和单口相声式的风格,一道刑法课“硬菜”出炉。

  除了“硬菜”,罗翔的法学课堂上还有“浓汤”。这些“汤”就是案例背后夹带的“思政课”。比如,讲到性犯罪,他解释为什么不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处以酷刑时说:“法律归根到底是人的法律,我们惩罚犯罪分子,也要把他当作人来尊重。如果那些性犯罪者真的被物理阉割了,那么我们就没有把他们当作人,而是当成了一个随意拆卸的物件。如果随随便便给绑架案、拐卖案、强奸案一律判死刑,那强奸犯或许会在作案时毫不犹豫地杀死受害人,因为反正被抓到了都是死刑。”

  这些“汤”并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有毕业“回炉”的法学生说:“学了几年法律,很多时候都是机械地学、为了考试而学。但从罗翔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常识的尊重、对正义的向往和对法治的追求,这些让我感动。”

  网友评价罗翔的“饭菜”实在“上头”。等腰酸背痛时,很多人才发现已经过了一两个小时,而自己原本只打算看一会儿。很多人留言:“津津有味”“根本停不下来”“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质疑也紧随人气而来。有人说他的教法是“教学娱乐化”,网友是来看段子、听相声的,没多少是真正想学刑法的。

  “如果法律能像相声那样深入人心,普及法治观点,那很让人欣慰。”罗翔说,“新奇案例背后是一些抽象的观念,希望这些‘段子’能调动更多思考。”

  事实上,从“沸腾”的弹幕和留言不难发现,很多人是在分析案例,讨论罪名。

曾逐字写下课上要讲的话


  其实在成为“网红”之前,罗翔已经是“校红”。他蝉联“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大老师”多年,被学生称为“刑法小王子”。

  在中国政法大学,罗翔的课一座难求,能容纳200人的阶梯大教室里连走廊都坐满了旁听生。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许奕圣回忆,为了抢座,早上六点半教学楼一开门他就去座位上贴条,写明何时占有此座。

  再后来,为了避免选上课的学生没座位,罗翔只能通过提前抽签固定选课学生的座位。而抽到了前排的学生,“开心得像中了奖”。

  罗翔的线下课堂风格与线上并无二致。“就像我们湖南人做菜,肯定都得葱姜蒜爆锅。不同的课堂就像炒不同的菜,不一样的只是食材,但都得爆锅。”

  罗翔说,这种“香爆入味”的风格并非自己刻意雕琢的结果,而是学生鼓励出来的。

  “学习是很辛苦、枯燥的,如果有一种趣味性引导,能够让人坚持,那也未尝不可。”罗翔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学生越喜欢这种教学风格,越能教学相长,也就越能鼓励自己坚持这种风格。这是一种正向循环的关系。”

  罗翔在讲台上收放自如,妙语连珠,很少人知道他从小就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1999年,罗翔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时,就开始外出兼职讲课。曾经每次课前,他都把要讲的每个例子、每句话写下来,甚至包括“下课了”三个字。

  再后来,熟能生巧,脑子里有个提纲就够了,“就像菜谱一样,菜做得多了菜谱自然可以放到一边了”。

  把刑法课搬上网之后,罗翔的“食客”猛增。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关注,这让他觉得责任更大,有点压力。

  尽管被网友称为法律“段子手”、法律界的“郭德纲”,罗翔在生活中却是“很闷”的人。他没什么爱好,除了读书、讲课、组织读书会就是做饭,平时也不会给身边的人讲段子。

  课堂上的“爆”与课堂外的“闷”,罗翔并不觉得矛盾。他说:“毕竟生活不是段子。君子慎独,也要走入人群。”

  走红之后,罗翔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依然过着“很闷”的生活。对“网红”这个标签,他不飘飘然,也不着急撕掉。

  “网红本身就是昙花一现。走红只是人生剧本里的小插曲。不论是在云端之上,还是在低处,我都只是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虚荣和虚伪。但是要尽量去克服它。”罗翔说。

努力画好“圆圈”的人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并不容易。

  在北京上大学时,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窗,他总觉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为自己的湖南人身份而骄傲。学校组织湖南老乡会,他和老乡们一起,专夸湖南人的好。再后来,一次老乡会活动没叫他,原来他们开的是长沙老乡会,而他是湖南耒阳人。

  这件事并没让他反思。相反地,他当时想的是,“你不带我就不带我,我还不跟你玩呢!”

  后来在学校教书时,罗翔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不大瞧得上身边“平庸”的人。

  改变发生在33岁那年。对于这个转折,罗翔不愿意多谈。他只说,“年少总是轻狂,总是喜欢抽象的概念,总把人设想得很完美,用理想的标准要求别人,才会觉得别人如此平庸。可事实上,你每天都在与一个平庸的人共处,那就是你自己。你每天不断原谅自己,却不愿接纳别人的不足。”

  在《圆圈正义》一书中,罗翔写道:“对抽象人类的爱只需投入脑力,但对具体的人的爱则需投入真实的感情。每一个具体的人都不完美,都有可鄙之处。一个人越是陷入对抽象人类的爱,就越是厌恶真正具体的人。”

  面对记者对那次转折的追问,罗翔说,“你身边的人就像一面镜子,他们会提醒你,你也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

  33岁之后,他才真正明白祖父当年的话。他反思自己不够勇敢、反思“法律技术主义”、反思自己的自恋和偏见。自我反思后来也成为罗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告诫。例如,他经常在讲完新奇的案例之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学生们,法律学习千万不要陷入技术主义,法律永远不能超过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罗翔希望学生能培育出真正的法治理念,比他走得更远更好。一门课结束时,常有学生找他留言,他总是写“愿你成为法治之光”。“法治之光”,在罗翔看来意味着一方面要追求良善,另一方面也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要觉得自己在规则之外。

  “这些学生们是中国法治未来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能够成为法治之光,就能够照亮周围的人,也照亮他们自己。”罗翔说,“其实,那句留言也是写给自己的。”

  罗翔在《圆圈正义》中把正义比成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的,但客观存在的完美的圆圈。他觉得心中所希望成为的那个“理想人”也是类似的圆圈,而自己只能继续追求画得更圆些,同时也不要随意去论断别人画得不够圆,因为自己画得也不太圆。

  他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圆圈不存在。”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圆圈正义》

 
40万人“放弃李佳琦”听他讲文物
西安有个讲解员,讲解国宝像说单口相声,一场直播获500万点赞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世相
 
  本报记者杨一苗


  一部手机,几本字帖,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白雪松,在自家客厅里当起了主播。

  “《开成石经》,就是唐代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唐玄宗李隆基和正态分布是什么关系?”在本应带货吸粉的直播间里,白雪松不疾不徐地讲着石碑和书法。

  “宝藏男孩”“带货王”“顶流小哥”……一场直播下来,网友恨不得把所有“网红”称呼都安在白雪松头上。

“冷门”博物馆里的“顶流”


  一次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让白雪松一夜之间成了博物馆讲解员中的“顶流”。

  2月23日晚,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文博单位在淘宝直播上开启了“云春游”。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网友看文物、赏春景,动动手指,就可以购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在这场同台竞技中,初涉直播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名气不算大,讲解员白雪松显得也有些“随意”。与其他博物馆讲解员在展厅里文物前的现场讲解不同,白雪松坐在自家餐桌旁,没有助理,也没有专业的摄像灯光,一个人自言自语着完成了自己的网络首秀。

  “其实我们博物馆的许多馆藏文物,并不适合进行网络直播。光线暗、石碑外层玻璃罩反光,不少碑文字太小,摄像头不容易聚焦。这才选择在家里直播,以展示照片和拓片为主。”白雪松说。

  没想到,效果却意外地好。首场直播开始前,西安碑林博物馆在淘宝直播上官方账号粉丝数量不过几百人,而开播后涨粉过万,一场直播吸引了40万网友围观,点赞数超过500万。有网友在弹幕中留言:“我放弃了李佳琦在这里待了一晚上。”还有网友说:“他这是用国宝讲单口相声啊。”

不爱卖货的文博“带货王”


  平时在博物馆进行现场讲解时,白雪松就不是最字正腔圆的那一个,他既能旁征博引,也能插科打诨。直播间里,白雪松仍然“另类”。

  刻有罕见大夏纪年的珍贵文物——大夏石马,在白雪松的口中,成了“我们碑林,就是用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守厕所。”以《玄秘塔碑》传世的柳公权“最怕大户人家有人去世,这都得找他写墓志。”

  白雪松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让冰冷厚重的石碑石刻,成了一连串甩出的“梗”,网络直播成为轻松活泼的文博知识脱口秀。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8年,白雪松深知,直播带来的意外走红,得益于碑林这座“冷门”博物馆。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的西安碑林,经历代扩充,收藏着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如今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这里珍藏着唐景云钟、石台孝经碑、大夏石马、昭陵六骏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如果不热爱书法和石刻艺术,碑林很可能成为游客心中‘最无趣’的那一个景点。”在网络直播中,白雪松似乎忘了自己的带货“职能”,而是用“梗”作为兴趣点,不断抛出小段子小故事,很快就“粘”住了大批粉丝。“卖货不是直播的主要目的,博物馆里最多的是文物,直播其实是让文物‘开口讲话’。”他说。

  从介绍名碑石刻到精品拓片,白雪松凭“一己之力”让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淘宝官方店铺粉丝数量迅速增长到近4万,直播场次也一加再加,《鸳鸯志》《笙磬同音》《兰亭序》等书法拓片立即成为热销商品。

让文物成为“人”


  其实,白雪松的“火”也并非偶然。在求学阶段,他就有些“不务正业”,小学和中学时,热衷于看杂书与闲书,大学时学习生物工程专业,却屡次在篮球和演讲比赛中夺冠。

  不用微博,不发朋友圈,在首涉直播之前,“85后”白雪松一直保持着与网络的距离。“保持较大的阅读量,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将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科相关联,这既是我的营养源泉,也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桥梁。”

  白雪松认为,现在喜欢文物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但像碑林这样的博物馆,呈现出的都是石碑石雕等等略显晦涩难懂的文物,“每件文物就像是一个个‘人’,它们有过往、有故事,甚至有不愿示人的秘密,我在直播中,讲这些‘人’的故事,希望这种方式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爱上博物馆、爱逛博物馆。”

  在第一次直播之后,网友的热情让他既开心又“震惊”。作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白雪松最多时一天曾完成18批讲解。

  “在碑林,我一年最多能为5000人次游客进行现场讲解,而参与一场直播的网友,可以达到几十万人次。这些网友中如果有1%愿意来碑林现场看一看,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如今,白雪松的国宝名碑“脱口秀”直播常态化为一周一次。他说:“文博行业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借助文创产品和网络直播,让文物‘潮’起来、‘萌’起来、‘火’起来,才会有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

 
“带货官”,“带”的也是初心使命
“带货官”,“带”的也是初心使命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世相
 
 
 
  本报记者张典标


  几年前,还只有极少数人能做主播、当网红;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为直播经济按下快进键,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尝试直播带货。这段时间,从直播室到田间地头,从水果生鲜到家电、口红,从院士、明星到干部、农民,网络直播热度不减,很多人都成了“带货官”。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一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画面是,总书记与当地一位正准备通过直播售卖土特产的主播进行交谈,并鼓励大家说电商在推销农副产品方面“大有可为”。

  事实上,在总书记点赞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尝试担任“带货官”。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中国工程院“土豆院士”朱有勇戴着草帽,用手机直播挖土豆,还炒了一盘醋熘土豆丝。1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位院士吸引了54万网民观看,卖了近25吨土豆。

  在另一场直播中,中国工程院“柑橘院士”邓秀新和秭归县副县长吆喝卖秭归脐橙,吸引了125万网民围观,6万斤脐橙当场售罄。

  除了明星、院士等自带流量的“网红”,更多人是和你我一样的草根主播、非主流主播。比如,各地市长、县长们一改平时严肃的形象,挖掘出“被政务掩盖”的销售和表演天赋,带货能力不比网红明星弱。据新华社报道,上个月共有约130位县长走进淘宝直播间。

  在山间田野,很多农民第一次接触直播,就把镜头对准了自己和农副产品。比如,杭州西湖区金家岭村的茶农马勇和妻子,除了采茶还兼职直播带货。上个月,他俩做了20场直播,卖了近百斤新茶。难怪有媒体说,“现在数字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具,大棚成了直播间,直播成了新农活。”

  在贫困村的扶贫车间和产业基地,一线扶贫干部为农特产品代言,成为扶贫战线新景象。

  这些“非主流主播”,既没有精致的瓜子脸,也没有高挑优雅的身材,在镜头面前也并不熟练,却不影响网友的偏爱和买账。原因就在于,这种生涩、不自然,恰恰是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模样,是不忘初心使命的体现。他们的目的不是成为网红,而是缓解销售难题。

  受疫情影响,传统的销售渠道尚未完全恢复,不少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面临销售难题,“直播带货”不仅为消费者被限制的消费需求打开了口子,也为扶贫产品提供了新渠道,解了滞销难题。以湖北为例,4月初,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联合京东发起“买光湖北货”行动,湖北货线上成交额整体比2019年同期增长106%;拼多多数据显示,自2月10日开通“抗疫助农”专区以来,拼多多售出滞销农产品总计超过16.25万吨。对于火热的“直播带货”,有人看到了创业商机、风口,有人看到了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笔者看到的是“带货主播”成为乡村治理新力量的可能。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产业发展重在长远,需要防范化解各类市场风险。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直播带货”在拓展销售渠道、缓解市场风险,甚至推动产业升级方面都大有可为。

  很多地方的产业,原本走的是当地小批发市场,甚至靠农民摆地摊销售,如今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上,原有农产品销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试想一下,疫情过后,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本地的“带货主播”,为乡亲们吆喝本村的农特产品、旅游资源,打破信息藩篱,既让消费者买到优质的农产品和服务,又熨平农民可能面对的市场波动,岂不是一举两得。

  在帮助村民往外“带货”的同时,本地“带货主播”还可以把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治理的新理念、产业发展的新主意带进来,在促进小农业衔接大市场的同时,推进乡村治理。而输出与输入是相互促进的。不难想象,越能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的带货官,农民也越信服,新政策和新理念的传播效果也越好。

  4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乡村新闻官”》一文,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尝试。据报道,2018年,清远市创设“乡村新闻官”制度,打造575位乡村本地“网红”——乡村新闻官。他们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乡贤,有的则是热心村中事务的青年。打造乡村新闻官的目的是,打通城乡信息不对称的“最后一米”,一方面为乡村带货、代言、发声;另一方面,传达国家政策,播报农事信息,传播思想文化。

  这次“直播带货热”培养了众多草根、非主流带货官。据新华社报道,截至3月底,已有6万多名农民入驻淘宝,成为农村主播。农产品相关直播已达140万场,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多个县(区)。如果这些农村主播经过适当培训和赋能之后,完全可以在带货之外,发挥更多作用,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的年轻力量。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土豆院士”朱有勇戴着草帽,化身“土豆主播”,用手机直播的形式叫卖土豆。

 新华社资料照片

 
青藏线“铁人”坚守“天路之巅”
青藏线“铁人”坚守“天路之巅”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新时代人物志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检查铁轨。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新华社记者陈凯、王浡


  青藏高原的黎明,寂静而寒冷。

  朔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地表,海拔4500米的昆仑山腹地楚玛尔河车站附近,几束晃动的亮光刺破了生命禁区的黑暗,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的十几个养护工在铁轨上敲敲打打,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使工人棉帽上挂着出汗凝成的霜。

  他,是养护工的一员——个头不高,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被工友们尊称为“铁人”!在防疫形势向好之际,他和工友坚守在昆仑之上守卫天路,为青藏两省区全面复工复产保通钢铁动脉。

  他,是一位善于钻研的铁路工人——5100多个日日夜夜,从小技巧到大经验,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抗冻土笔记。高原冻土是世界性难题,他创造的“看、测、析、敲、听、验”六标检修工作法,在青藏高原冻土路段被广泛应用。

  他就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副主任于本蕃,用脚步和忠诚守护着雪域天路。

坚守,“钢铁天路”上的铮铮铁骨


  如果说青藏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他就是为钢铁天路延续传奇的铮铮铁骨——执着坚韧,不惧风霜,默默坚守在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

  “左边的弦绳位置不准,向后移动2根枕木。”顶着刺骨的8级寒风,于本蕃张着乌黑发紫的嘴唇,喘着粗气指挥养路作业,声音被风吹得细碎而微弱,远处的工人只能凭借于本蕃的动作来领会。

  望昆线路车间地处昆仑山脚下,与玉珠峰相望,车间负责的116公里线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在这里走路,相当于在内地背上一袋40斤的面粉走路。”工人马忠义说,海拔高、氧气少、气温低、风沙大,这样的环境让一些刚到这里的年轻人心生畏惧,“别说待十几年,能待上两年我都觉得特别厉害”。

  “2006年刚上山时,我们几个年轻人曾试着用脸盆种蔬菜和绿植,但不管怎么努力,植物活不过三天。”于本蕃回忆起刚来时的样子,“那时,条件远没有现在好,简易工棚四面透风。如今天气一冷,我的膝盖就疼,就是那时落下的。”他指了指膝盖上厚厚的护膝说。   

  “老于工作拼命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叫他‘铁人’!”老工友郭登岭说,于本蕃每天要徒步巡检近10公里线路,巡检时间超过8小时。每走50米,他还要单膝跪在钢轨上,俯下身子检查轨道平顺度。

  工作看似平常,但在海拔4500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环境里,边走边跪8小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本蕃卷起裤腿,虽然工作时戴着护膝,但记者看到他膝盖上还是有一层厚厚的老茧,“这就是人肉护膝。”于本蕃笑着说。

  提起于本蕃,刚来车间不久的曹智义充满敬佩,“于主任跪下来一看,就能大概知道钢轨的问题在哪儿。”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冻害,春秋防火灾。不管出现什么故障,在唐古拉线路车间养路工洛桑群培的印象里,永远都会有于本蕃奋勇向前的背影。

  有一年夏天,布强格站至唐古拉山站区段发生路基塌陷,于本蕃和同事在现场排除故障数小时。按照作业流程,此类事故还需养路工人驻守事发地点,确保列车安全通过。“抢修作业让大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都想早点回去休息,于哥却主动留下来守夜。”洛桑群培说,“一个人在铁路边搭帐篷守夜,别人想想都难受,我们几次要换他,他只有一句话‘我体力好,多干点是应该的。’”

  从唐古拉到望昆,于本蕃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已经待了14年,当初一起上唐古拉的20多人中,唯有他一人还坚守在“天路之巅”。   

  执着,他用十四载“冻土真经”彰显责任与使命


  如果说待在4500米的高原就是奉献,那与钢轨朝夕相伴、与冻土日夜抗争,则是一种“心”的锤炼,他在坚守中铸造出最动人的词语——“执着”。

  海拔4500米,人的大脑会因缺氧变得异常沉重,思维也会迟钝。“我刚上来时特别健忘,洗完脸把牙刷忘了,刚和父母打完电话就忘了他们说啥。”养路工陈启涛说。

  但于本蕃却用记笔记的习惯来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不便。走进于本蕃的卧室,桌边堆着几十本记事本。他告诉记者,这些记事本可是他在高原积累的“冻土真经”。

  翻开这些笔记本,一个个案例被工整地记录在册,原理方法则使用另一种颜色写在旁边,有的地方甚至还画有简单示意图,“记得越详细,以后处理问题就越准确。”于本蕃说。

  “每天晚上开总结会,讨论工作遇到的各类问题。把每次讨论的处理方法记下来,慢慢积累下来,就这么多了。”十四年,5100多个日日夜夜,从小技巧到大经验,于本蕃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抗“冻”笔记。

  “高原冻土是世界性难题,对线路破坏特别大,现在都没办法彻底解决。冻土线路的养护,最耗时耗力。”车间技术员李奋武说,“于主任对冻土可是专家,他的‘冻土真经’可管用了。”

  “夏天冻土消融,要提防路基下陷,冬天冻土结冰,要防范路基升高,每个季节的侧重点不同,要准备的工具和设备也不一样。”于本蕃说,常年和冻土打交道,已经让他对这位“老朋友”的脾气心知肚明。

  于本蕃将自己十几年的经验和思考融入日常作业,并总结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老于的这套方法特管用,尤其适用于我们唐古拉车间和他们望昆车间,好几次故障都是用这套方法检测出来的!”唐古拉线路车间主任李彪林说,这套方法已在冻土较多的格拉段上广泛应用。

  除了对冻土的总结思考,于本蕃和同事们还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完成了高海拔地区线路“小坑”整修、软轴捣固机捣固质量提升等多项技术攻关,他们车间也成为青藏铁路线上有名的“专家车间”。

  “用我的‘冻土真经’为再战冻土出份力!”于本蕃说,最大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国家克服冻土难题。

  忠诚,铁人精神永远是飘扬在雪山之巅的红旗


  如果说雪域天路是青藏高原的彩虹,于本蕃的忠诚就是绘织彩虹的底色,是雪山之巅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这份忠诚也凝结着他全家人的奉献。

  于本蕃结婚那年,他申请到唐古拉车间工作。“记得那年春节,我刚好轮休在西宁,当时和媳妇一起去人民公园看花灯,印象特别深。”于本蕃嘴角露出了笑意。十多年来,于本蕃在家过的春节屈指可数。

  2010年,小家添新丁,但三口之家的日常家务和照顾孩子只能由妻子承担。由于操劳过度,妻子王兴芳也长年生病。“我挺对不起她,生着病还要忙里忙外,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她遇到什么难事也不跟我说,我总是回家后才知道。”提到妻子,这个钢铁一样的汉子红了眼眶。家,可能是他心里最想保护却又无能为力的地方。

  今年由于突发疫情,原本在山上过年的于本蕃有机会回到了西宁家中。“段上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将轮岗延后。”于本蕃说,往年阖家团圆的日子,自己总是家里缺席的那一个,妻子孩子早已习以为常。“今年过年,难得的长时间团聚,儿子还有点不适应。”于本蕃苦笑着,眼睛里充满歉疚。

  各地复工复产的步伐不断加快。“2月底,我刚上来时,线路上基本没有列车,作业天窗点也都集中在中午一两点,每次几乎都有三个小时左右的作业时间,工作比以前轻松许多。”于本蕃说,随着青藏两省区的经济逐渐恢复,青藏线的列车多了起来,“为保证白天行车,现在的天窗点又恢复到早上或者凌晨,时间也缩短到90分钟以内,工作强度也渐渐恢复到疫情发生以前。”

  “列车越来越多,作业时间越来越紧,但心情却越来越好。”于本蕃往手上喷了些消毒洗手液,反复揉搓。

  回到望昆,转眼一个月了。想家时,于本蕃就到窗口向着家的方向远眺,拿着儿子送给他的小玩偶轻轻摩挲。但望着眼前的青藏线,他的眼神依然执着,“我们在这里,国家这条大动脉就没有问题,‘血管’确保畅通!”

  寒来暑往,望昆车间背后的昆仑山岿然屹立,圣洁雄浑;风雪依旧,养路工人为之奉献的青藏线蜿蜒绵长,满载希望。于本蕃坚毅的脸庞上,早已爬满了岁月风霜。在这个生命与自然时刻斗争的地方,“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就是这群“钢铁守护人”的使命信条。

     新华社西宁4月23日电

 
“中国工人是分量最重的称呼” “发动机医生”鹿新弟:一位大国工匠的匠心与初心
“中国工人是分量最重的称呼”
“发动机医生”鹿新弟:一位大国工匠的匠心与初心

( 2020-04-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新时代人物志
 
 
 
  ▲鹿新弟在柴油机试验间里听机器发出的声音。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于力、高爽


  鹿新弟在车间工作了33年,听力有所下降,但只需在车间缓步走过,就能从机器轰鸣声中准确找出故障原因。

  53岁的鹿新弟有很多身份,他是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但在他心中,分量最重的称呼是——中国工人。

从青涩学徒到大国工匠


  1987年,20岁的鹿新弟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公司产品工程部试验室工作。“我是钳工专业毕业,对发动机知之甚少。入了新行当,什么都要重新学,那时心情很郁闷。”

  即便如此,鹿新弟还是决定从基础学起。“带我入行的师父宋成金平时话很少,但特别严格。工作时我一溜号,他就把手中的工具扔到地上,一点情面都不留。”每每听到工具扔到地上的声音,鹿新弟的脸总是红一阵白一阵。后来,他渐渐理解了师父的良苦用心。“发动机是精密仪器,一分一毫都不能马虎。”

  磨合一段时间后,常常师父一伸手,鹿新弟就知道要递什么工具。“我们配合得就像手术室里的主刀医生和护士。”

  和师父的合作,一直持续到24年前宋成金退休。“师父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多年前,公司引进了世界一流的道依茨柴油机,鹿新弟也被调入新组建的生产车间。面对全新的设备和复杂的技术,他一头扎进资料堆,光笔记就写了几十万字。

  “在很多人看来,机器是‘死’的,还总发出刺耳的噪音。但我却认为,它们是有灵性的,所谓的‘噪音’对我而言是最美妙的音乐。”在其后的3年时间里,鹿新弟每天忍受着柴油机发出的100多分贝噪声,完成上千次试验,整理出上万组试验数据,最终率先在内燃机行业建立了《道依茨柴油机试验方法》。

  这项方法,使道依茨柴油机调试时间从52分钟缩短到25分钟,也使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调试技术。

  “发动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采取新技术、解决排放问题,才能跟上时代脚步。”倔强的鹿新弟决心要把“冷板凳”坐热。

  30多年来,鹿新弟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4块国家发明展览会金牌、6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个国家专利……荣誉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科研坚守。

从双手插兜到主动握手:外商服了


  倔,是很多人接触鹿新弟后的感受。

  2013年前后,公司接到一家厂址在河北廊坊的外资企业投诉,对方以机器冒白烟为由要求退回24台车。公司先后派出3批服务人员上门检修,均无功而返。

  接受任务的鹿新弟赶往现场,见到外商负责人后主动上前握手,对方却双手插兜,对他的友好毫无反应。

  “他瞪着我,我瞪着他,我的倔劲一下就上来了,20多秒后他才伸出手。”鹿新弟仔细检查对方的工作流程后,摘下眼镜,擦了擦流出来的泪水。“我掉眼泪是因为排出的气体刺激到我的眼睛了,我判断是油品有问题。”鹿新弟说。

  但是,对方还是一口咬定是车辆质量问题,“是不是质量有问题,把油换了做个试验就知道了,如果那时我的方案没效果,再退货也不迟。”说完,鹿新弟转身走出现场,出门买了50元钱柴油回来。

  1辆、2辆、3辆……换了油的汽车全部正常运行。

  临走时,外商负责人主动上前与鹿新弟握手——从瞪着眼手插兜到微笑握手,鹿新弟用50元钱的柴油为公司挽回了240余万元的损失,既证明了产品质量,也赢得了外商的尊重。

  在外敢跟客户“叫板”,在公司里老鹿脾气“倔”也是众人皆知。

  “公司第一批电控车发动机出厂测试时,我发现发动机下排气大,不符合出厂标准。”面对当天必须交货的压力,鹿新弟坚持跟领导说:不合格的产品决不能从我的眼皮底下溜出去。眼见双方僵持不下,鹿新弟提议再检验一台机器,发动机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最终,公司领导被他说服,第二天请来专家团队鉴定,结果印证了鹿新弟的判断——缸套扁了0.01毫米。

  鹿新弟敢下判断,得益于工作30余年来总结出的快速排除柴油机故障的五步维修法——“看、听、摸、闻、问”。这也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医生”。

  “大夫是给人看病,我是给机器看病,人不舒服能说出来,机器‘生病’了,只能用我的五官感受。”

当了工人代表,就要代表工人


  2018年,鹿新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天天在基层,接触的都是最朴实的工人,他们的所思所想就是我建议的来源。”鹿新弟说。

  2019年,鹿新弟带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和调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建议》,走进人民大会堂。而为了提出合理化建议,他曾深入到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等行业的企业做了扎实调研。

  “我们的专业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被取消了,现在发展通道被堵死了,我很着急”“评先进需要荣誉基础,而所有评奖都需要技能等级证明,导致我无法获得职业等级晋级”……像这样的工人呼声,鹿新弟记录了厚厚一本。

  “这关系到国家高层次技术工人的总体数量和素质,相关政府部门采纳了我的建议,今年我们企业就能自主评定了——职工成长有通道了,这事我最高兴。”鹿新弟说。

  如今,鹿新弟的工作室门口挂着三块牌子——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小组活动室。“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在这里方便大家随时找我唠唠。”

  就在两年前,鹿新弟给自己制定了新目标。“在2025年之前,我要完成25项工作任务:带领工作室完成技术创新项目500项,带领工作室成员拿到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完成专利50项……”这份清单中,“回报社会,长期资助困难学生”一项格外醒目。“做了人大代表后,我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更深刻了。我资助了5名学生,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回馈社会。”

  采访时,鹿新弟给记者看了他的微信昵称——“匠心”。“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中国工匠,一定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