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综合新闻

02版:要 闻

03版:中国新闻

04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0508版:武汉“解封”特刊

06版:综合新闻

07版:世界报道

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 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
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8日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国复工复产情况调研汇报,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加大力度。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习近平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巩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成效。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集中力量做好重症病例科学精准救治,及时做好出院患者随访和复查工作。要优化社区管控措施,筑牢社区防控安全屏障。各地特别是环鄂省份要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和防控措施协调,在人员管控、健康码互认等方面要做到政策统一、标准一致。要持续抓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要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
 
  会议要求,加强陆海口岸疫情防控,加快补齐外防输入的薄弱环节。加大对边境城市疫情防控人员和物资保障力度,协调解决好在卫生检疫、防疫物资、医护力量、隔离条件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要严格落实对所有入境人员都实施14天集中隔离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要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积极为国际防疫合作贡献力量。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会议要求,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继续做好猪肉、果蔬等副食品生产流通组织,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要强化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相关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要及时启动。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更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会议强调,要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工作。要深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习近平分别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
习近平分别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晚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南非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对中方表达慰问和支持。“同志加兄弟”是我们两国两党特殊友好关系的标志。中方坚定支持南非抗击疫情努力,愿根据南非需求,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南非分享防控经验,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相信在总统先生领导下,南非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会取得积极成效。我们鼓励中国在南非侨民积极支持配合南非抗疫行动,希望南非政府高度重视并维护好他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合法权益。中方愿同南非增进政治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推动双边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合作。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非洲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中方密切关注非洲疫情形势,向非洲联盟和所有建交非洲国家分批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双方专家开展多次视频交流,许多中国企业、地方、民间机构也积极提供抗疫物资支持。中方愿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支持,加快推进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加强中非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合作,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国际社会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团结、协调、合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愿同南非一道,落实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有关成果,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维护非洲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拉马福萨表示,中方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已经控制住疫情,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有益借鉴。感谢中方长期以来为南非和非洲提供各种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困难时刻为南非和非洲国家抗击疫情提供宝贵援助,这对南非和非洲国家非常重要,增加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我愿同你一道努力,落实二十国集团特别峰会共识,推动全球加强团结合作。南非将继续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支持中方,坚定推进南中和非中关系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晚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土耳其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土耳其政府和土耳其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和坚定支持。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中国人民刚刚度过了最困难时期,正在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们重视提高医疗防疫物资生产能力,努力为全球抗疫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资保障。中方已经向土方援助了一些抗疫物资,并安排两国医疗卫生专家进行视频交流,分享抗疫经验。中方愿根据土方需要继续为土方抗疫提供帮助,并为土方在华采购医疗物资提供协助和便利。相信在总统先生领导下,土耳其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习近平强调,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而胜之。中土双方要密切合作,加强协调,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共识,共同为国际抗疫合作贡献力量。两国应该携手努力,增进政治互信,特别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再上新台阶。

  埃尔多安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正在面临的共同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英勇努力,战胜了疫情,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全力为世界生产提供医疗抗疫物资,使世界深受鼓舞。土中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彼此友谊历久弥坚。感谢中方为土方抗击疫情提供支持,并为土方在华采购医疗物资提供便利。土方希望同中方加强贸易、金融、航空等领域务实合作。祝愿疫情过后中国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幸福。

 
从“暂停”到“重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
从“暂停”到“重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4月8日,在武汉站,乘客在进站口准备进站。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记者唐卫彬、李鹏翔、胡喆)这是注定将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人员凭健康“绿码”安全流动。

  经过76天的举国拼搏、900多万人的顽强坚守,作为全国抗疫决战决胜之地,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标志着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日深夜,在武汉西高速收费站,记者看到不少车辆提前在此等候。8日零时许,匡后尧驾车驶出武汉西大门,他说:“我们都对这一天期盼已久。”

  武汉正在不断恢复“九省通衢”的活力。零时50分,经停载客的首趟旅客列车K81次缓缓从武昌火车站驶出;7时22分,复航起飞的首班客航MU2527从天河机场飞往三亚。

  长江大桥桥头,车潮的涌动与火车的轰鸣、轮船的汽笛一道,奏出“重启”交响曲。东湖春和日丽,光谷复工繁忙,大街小巷中,有的市民“过早”时一边等候那碗最爱的热干面,一边互道“好久不见”……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回顾1月23日10时起实施离汉通道管控以来的日日夜夜——

  人们不会忘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八方驰援、众志成城,凝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人们不会忘记,走过惊恐、焦灼、悲伤……在与疫魔的搏斗中,那些识大体、顾大局的武汉人,那些紧闭门窗进行的特殊抗疫战斗;

  人们不会忘记,那些白衣执甲的医务工作者,那些闻令即动的人民子弟兵,那些坚守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和挺身而出的志愿者……

  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截至4月7日24时,武汉已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008例,治愈出院46991例,现有确诊病例降至445例。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封城”有效阻断了疫情蔓延,赢得了时间,也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积累了经验。

  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开城门”不等于“开家门”。按照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要慎终如始,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

  “从疫情开始,我们就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刻,也没有退缩。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我们还将继续战斗。”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说。

 
公开、透明、负责任 《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解读
公开、透明、负责任
《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解读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白洁、郑明达、田晓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自指挥部署下,全国人民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不仅有效遏制了国内的疫情扩散,而且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帮助。

  新华社近日播发《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分析人士认为,纪事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主要事实,以翔实的资料展现了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和责任担当,彰显了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的积极意愿。

信息公开、尊重事实


  信息公开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纪事显示,2020年1月3日起,中方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国家卫健委自1月21日开始每日在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前一天的疫情情况,2月3日起英文网站同步发布;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中国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多层多地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说,通过纪事可以看出,中国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始终以公开透明的态度,坚持对本国人民负责、对世界人民负责的原则,不断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踏踏实实发布抗疫信息,分享科学数据和防控经验。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表示,疫情期间,通过一系列信息发布举措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公开透明、执政为民,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说,发布纪事既展现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责任担当,同时也是对当前西方舆论场上污名化和不实言论的有力回应,“对一些不负责任、企图嫁祸于人的政客发出警示——事实摆在这里,那些企图扰乱视听的言论不会得逞。”

团结合作、分享经验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亲自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根据纪事,习近平主席同专程访华的柬埔寨首相、蒙古国总统、巴基斯坦总统、世卫组织总干事会谈会见;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截至3月底,以“电话外交”的方式同22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28次通电话;向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多国领导人致电慰问;给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等回信……

  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国际社会应当加紧行动起来,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专家表示,过去30年,地球上基本每年都会有一种新发传染病出现,新发传染病间隔期越来越短,人类面临疫情防控新形势。

  “尽管不一定每一种新发传染病都是烈性传染病,但任何传染病都可能会成为全球挑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做到常备不懈。”刘远立说,通过纪事,世界可以看见中国对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国际合作的积极开放态度。

  随着中国抗疫模式与方案不断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中国也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共享抗疫经验。

  向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等多国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将最新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术文件及时分享给了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技术交流会议……

  共享科研数据信息和成果,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全球共同的敌人。1月7日成功分离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1月10日初步研发出检测试剂盒;1月12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中国公共卫生和科研机构与病毒“全速赛跑”,并将每一步最新进展及时“告诉”世界,有效地推动了国际合作。

  “中国速度”令世界惊叹,“中国态度”更令各国钦佩。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协会创始人迪诺·帕蒂称赞中国为世界抗疫作出的贡献,“中国的慷慨应该得到其他国家的感谢”。

驰援多国、并肩战“疫”


  疫情当前,全球命运与共。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遭受的疫情和困难,中国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在全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克服自身困难,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多种形式、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根据纪事披露的信息,截至3月底,中国政府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中国地方政府已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个国家捐赠医疗物资;中国企业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

  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介绍,这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侠肝义胆,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塞尔维亚军事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副所长热利科·亚德拉宁表示,中国为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作出了具体而生动表率,“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冲锋陷阵的人值得尊重”。

  高飞说,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这是一个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时代,也是一个局部问题和全球问题彼此转化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展现出的这种有担当、负责任的态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因为中国人民深知,面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共同威胁,必须团结起来、同舟共济。”

 
坚持防放并举,加强常态化精准化防控 中央指导组:严防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
坚持防放并举,加强常态化精准化防控
中央指导组:严防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记者赵文君、胡浩)8日零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和湖北省、武汉市主要负责同志,现场检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工作情况。她指出,经中央批准,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解除通道管控不等于解除疫情防控,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控疫情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专题会议确定的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在“有序放”的过程中“确保稳”。

  在武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孙春兰通过视频实时了解各交通管控卡口撤除情况以及离汉人员可溯化追踪等措施,在武昌火车站,检查离汉人员安检、进站和防控工作情况。她强调,要严格落实离汉人员健康核验,密切关注各主要路口交通流量,湖北省要主动加强与外省区市的沟通衔接,引导群众错峰出行,防止出现人员、车辆大面积拥堵。

  孙春兰要求湖北省、武汉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常态化精准化防控工作要求,慎终如始、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重点做好人员密集场所防护工作,制定具体的标准和实施方案,加强体温检测、环境消杀等日常防护工作,提升群众科学防护意识,严防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

  8日上午,指导组分别到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政务大厅、客运站场、交通道口、商业机构、医院社区等检查防控工作情况。

 
我国医疗物资产能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鼓励企业用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去服务国际社会
我国医疗物资产能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鼓励企业用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去服务国际社会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安蓓、温竞华)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8日说,目前我国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医用隔离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

  曹学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4月5日,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医用隔离面罩日产能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说,在保障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国企业正加班加点,千方百计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我们愿意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鼓励企业用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去服务国际社会。”

  黄利斌说,同时也应看到,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中国能力是有限的,同时还有诸多因素制约中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比如,防护服全球保供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

  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近日出台规定,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测温仪等5类产品必须取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相关资质,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要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 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单位人群疫情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
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单位人群疫情防控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要求,推进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通知强调,各地要根据疫情形势发展,科学确定复工复产复学时间,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从严控制、审核、组织举办各类涉及人群聚集性的活动。各行业在复工复产前要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各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的步骤落实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据动态调整的应急响应级别,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的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低风险地区坚持“逐步、适当放开”原则。对于工作生活必须的场所、开放式活动场所,有序逐步放开;对于娱乐、休闲等集中密闭场所,审慎开放。中、高风险地区坚持“安全、稳步”原则。对于工作生活必须的场所、开放式活动场所,采取分类适度限制措施;对于娱乐休闲等集中密闭场所,建议采取临时禁止开业措施,具体要求由各地依据本地疫情形势研究确定。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特殊单位防控和人员防护措施。低风险地区加强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监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单位风险防范,做好人员防护、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中、高风险地区继续采取强化措施,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监管,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防护指导。筑牢织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盯紧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等各个环节,严格实施闭环管理措施,实现集中接送、检测、隔离等全流程高效无缝运转。要加强应急处置准备,严密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重点指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学生、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和避免人员聚集,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通知对生活服务类场所、开放式活动场所、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特殊单位场所、企事业单位等分类提出了防控建议。

  通知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确保人员到位、信息畅通,严格执行“四早”措施和报告制度。相关要求将视疫情变化进行调整。

 
提灯照亮,用爱呵护 武汉战“疫”一线白衣天使护理团队
提灯照亮,用爱呵护
武汉战“疫”一线白衣天使护理团队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护理团队与病毒短兵相接、生死竞速,是飞速前行的白衣天使、护理骑兵。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身兼多职、事无巨细,为患者提灯照亮,用爱呵护,留下了一幕幕难忘瞬间。

挺身而出


  8日零时,武汉“解封”。在雷神山医院重症病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张莹莹一直工作到8日2点下班。

  张莹莹在雷神山工作已有2个多月,因为一直在重症病房工作,她没有踏入家门一步,实在想女儿,就利用休息时间和女儿视频“见面”。

  护士长丁新波介绍,雷神山ICU还有16位重症患者,治疗任务很重,医务人员都是连轴转。看到一个个重症患者从这里康复出院,大家都非常开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魔,无数“提灯天使”“南丁格尔”挺身而出。

  “最危险的,我们上。”作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000多名护士的领头人,一名有着25年党龄、38年护理经验的护理部主任汪晖义无反顾冲上一线。

  患者确诊,需要通过咽拭子标本检测。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就是病毒袭来的瞬间,这是汪晖和她的团队必须面对的风险。

  高峰时一天做500多次鼻咽拭子采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陈春丽团队危机四伏。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发热门诊医护团队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至今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个危重症病房,是医务人员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场。这里已实现了患者“清零”,堪称救治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平均年龄26岁的护理天团。

  被视为续命神器的“人工肺”系统,仪器精密操作复杂。护士们24小时不间断观察机器转数与流量、氧气瓶余氧状态、调整抗凝药剂量及速度。

  不论是病区“红区”、发热门诊还是隔离点,都离不开护理团队的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晖感慨,武汉抗疫一线,都有学院毕业生的身影,不少在外地工作的校友主动报名逆行支援“第二故乡”武汉,令人敬佩。

温暖他人


  疫情全球蔓延,更加凸显世界对卫生人员力量的迫切需求,而护士占全球卫生工作者的一半以上,为卫生系统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撑。

  其实,很多护理团队中女护士比例超过90%。她们脸上传递着希望的微笑,如同明月,照亮患者通往健康的彼岸。

  北京协和医院驰援武汉的135人护理团队中,八成是女性。她们不畏艰险,主动学习当地方言,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多面手、同济医院心外科重症护士“男”丁格尔黄雷除了参与护理,还充当保洁员、心理治疗师、康复师。一天正在值班,黄雷接到一名病人家属的电话,提出当天是她母亲的生日。黄雷召集同事,为病人唱起了生日歌。黄雷说,通过简单的生日会,能帮助病人建立信心。

  心若向阳花自开,人若向暖清风徐来。普遍年轻化的护理团队,有着年轻人独特乐观表达,传递着温暖。

  一双双被汗水浸久的手,脱下口罩后“毁容”般的压痕,年轻医护人员们会拍下来,“自嘲”晒在朋友圈;方舱医院里,护士们带领患者跳舞,放松身心。

  同济医院医护人员还设计了别样的“新冠毕业证书”,对“毕业”后的病友,护士们继续提供线上呼吸功能训练和隔离指导。

  “虽然看不到你的模样,但我记住了你照顾我的样子。”一位患者感动地写下这样一句话。

奋战到底


  没有硝烟的战争,随时可能有白衣战士倒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郭琴帮助了百余名患者转危为安,自己却不幸感染了病毒。

  “我不是英雄,但也绝不当逃兵。”经过治疗,恢复健康的她重返隔离病区。

  “静静地来,静静地走;静静的爱,永留人间。”山东支援湖北黄冈护士张静静,凯旋后突发心脏骤停,于6日离世。7日晚,湖北黄冈市民自发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以各种方式深切悼念张静静。

  总有一种力量坚韧不拔、奋战到底。

  同济医院口腔科护士长田思维隔离休整期间,组织队友开展文献分享报告会。3月22日,她重新回到口腔科,从病区环境的彻底消杀、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等入手,投入新的战斗……

  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们大多为“90后”,在最忙碌、接近崩溃的时候,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尽我们最大所能,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大家加油!”

  回首经历的抗疫战争,不少护士都会说,这是职责使命。他们时刻冲在最前,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誓言。

  辞去宁波工作、驱车840公里到武汉“应聘”,23岁男护士郑益欢已经结束战斗,回到老家受到隆重迎接。回看自己“冲动”的决定,他说:“我想我所做的,是一名医护人员该有的责任和义务。”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2020年的主题是“支持护士和助产士”。这个春天,我们看到了南丁格尔的灯光,穿越时空的温暖,在每一名护士的心中,炽燃成生命的烛炬,温馨耀眼。  (记者李伟、黎昌政)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

 
“援鄂归来,嫁给我吧!”
“援鄂归来,嫁给我吧!”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4月8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援鄂护士赵宝宝向女友王瑶求婚。当日,西安国际医学集团330名援鄂医疗队队员结束14天的集中休养。在集体返回医院后的欢迎仪式上,援鄂医疗队队员、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消化介入诊疗中心的护士赵宝宝向相恋4年的女友王瑶现场求婚。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两人紧紧相拥,现场医护人员为他们送上真诚的祝福。  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引进缺失链条 补强薄弱链条 提升关键链条 海南橡胶“补链”“强链”迎战市场寒冬
引进缺失链条 补强薄弱链条 提升关键链条
海南橡胶“补链”“强链”迎战市场寒冬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海口4月8日电(记者凌广志、罗江)4月7日,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江分公司胶园里一片忙碌:1659名胶工在莽莽胶林中开展春管施肥、喷洒药粉防治病虫害,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开割季。

  2019年,龙江分公司18万亩胶园实现干胶产量10947吨,纯利润1385万元,在海南橡胶集团各分公司中位列第一。龙江分公司总经理蔡儒学说,农时不等人,加强疫情防控更要抓好生产。为了对冲胶价低迷以及疫情对橡胶生产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天然橡胶是重要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然而自2011年以来,全球天然橡胶价格从当年最高点的每吨42985元持续下跌到一万多元。在产业寒冬中兼顾保供给和谋增长,海南橡胶集团举步维艰。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经济形势剧烈波动,天然橡胶价格近期更是出现了一年以来首次跌破万元的行情。

  为应对全球疫情蔓延对天然橡胶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的影响,海南橡胶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通过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提高企业效益。

  连日来,海南橡胶集团金联橡胶加工厂里始终是一派抢时间、快投产的气氛,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抓紧维修保养生产设备,待公司第一批18台离心机到货后,将加快推进浓乳生产线的加工改造和提升。

  过去,海南橡胶产品以供应轮胎厂商的全乳为主,而下游应用更广泛的浓乳,国内需求以15%的年平均增速上涨,每吨均价比全乳高出约千元。海南橡胶集团投入1.6亿元对浓乳生产线、环保设施等进行改造升级,2019年共生产浓乳实物13.4万吨,同比增长50.8%。得益于此,公司橡胶初加工板块同比减亏约8500万元,2020年计划完成浓乳产量20万吨。

  加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进军大众消费市场的步伐稳步迈进。今年1月下旬,海南橡胶旗下的江苏爱德福乳胶制品公司迅速开工,短短5天内生产了1050套医用乳胶床垫、枕头,迅速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如果说生产‘干胶’是做‘干豆腐’,我们还要做‘水豆腐’‘豆浆’‘豆泡’,还得做出品牌。以高端终端产品消化岛内乳胶产能,以品牌溢价消化种植端的亏损。”海南橡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任飞说,在国际橡胶产业链链条断裂状态下,海南橡胶集团将继续寻求优质下游标的,适时布局兼并收购业务。

  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赋能。去年10月,海南橡胶集团宝橡公司通过近一年的艰难技术攻关,对橡胶木进行生物高分子改性,一举中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遮阳棚木梁工程Ⅲ标段”项目。今年2月,宝橡公司迎来首个生物高分子改性橡胶木海外订单。记者在该集团加工厂车间内看到,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在赶制日本客户订购的改性橡胶木料。该加工厂总经理龚向荣说:“订单要求高、时间紧,对开拓海外市场意义重大。客户表示如果质量过硬将会长期合作。”

  建设投产全球首条全乳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生物菌种发酵技术将橡胶废水变“浓缩水肥”……厚植创新基因,海南橡胶过去5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获批海南省级科研项目8项,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蓄势待发。

  橡胶主业产业链整合做强基础上,胶园土地潜力被充分挖掘,产业版图进一步拓展。与往年的春管不同,龙江分公司今年复工复产不只是“围着橡胶转”。200亩胶园林下土地平整、施肥后,将套种200亩黄金百香果,按当前价格预计可实现年亩产值约1.6万元,总产值320万元。

  与龙江分公司一样,各分公司正利用胶园林上、林中、林下空间,开展“亩产万元”胶园综合体行动计划。过去亩产值仅为700元的单一橡胶种植土地,打造成为复合经营的高效农业综合体,亩产值预计能实现10倍以上的增长。

  2019年,海南橡胶集团预计主营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8亿元。王任飞说,公司今年将加快推进天然橡胶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康养业、旅游业等非胶产业“双轮驱动”,确保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实现逆势增长。

 
福建:政策雪中送炭,复产全面开花
福建:政策雪中送炭,复产全面开花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福州4月7日电(记者项开来、董建国、秦宏)记者在福建采访了解到,福建省打出“组合拳”,“靶向”发力瞄准企业复工复产“痛点”,着力克服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五难”。截至3月31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稳步回升。

  靶向瞄准痛点,精准施策纾困


  在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生产一片忙碌。“公司从2017年开始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全球领先,”宁德时代公司副董事长李平说,春节前就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返岗员工实行“生产网格化、吃住军事化”,目前产能基本恢复。针对企业订单多、用工不足的问题,当地政府通过设立返乡就业补贴、放宽落户政策等一揽子措施,为企业招工上千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靶向瞄准企业痛点,福建省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用工、物流、金融等精准扶持。政策密集出台“雪中送炭”,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围绕“保资金”,福建省开发上线“快服贷”系列金融产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为企业提供16.87亿元融资担保增信服务,防疫专项信贷资金为近2万家受疫情影响企业累计降低贷款利息5.87亿元;围绕“保用工”,福建采取包车包飞机包专列方式,“点对点”一站式直达,陆续接回入闽员工超7万人,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福建全省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双双“转正”,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日用电量与去年3月日均用电量之比达106.7%,这意味着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深抓龙头谋产业链复工


  走进位于福清的捷联电子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穿着工作装、戴着口罩在生产线上忙碌。公司副总经理龚凉红介绍说,目前公司产能基本恢复,一季度订单保持稳定。随着企业复工,十多家上下游企业也同步复工。

  借力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操作链也迅速打通。福清当地还对包括捷联在内的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采取“清单式”管理,全力协调配套产业链企业复工,化解链条中的“卡脖子”问题。

  “为解决供应链协同配套难,福建发挥龙头、高成长企业带动作用,首先推进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及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然而沿着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工。通过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企业活力不断显现。”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许碧瑞说。

  在龙头企业、规上企业的带动下,福建中小企业也有效复工。福建省工信厅数据显示,根据工信部近期对220万户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监测初步测算,福建省中小企业复工率为68.9%,位居全国前列。

危中寻机,长期充满信心


  伴随着有序复工,福建不少企业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晋江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景象,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年产7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厂房已建成,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目前一切进展顺利,新生产线将在二季度内实现投产。”项目现场,正在和施工人员确认设备到位情况的公司总经理助理江秀明说。

  疫情之下,企业恢复到原有产能本就不易。而百宏公司,不仅复工早,还积极扩大产能。仅聚酯薄膜项目,到2021年,公司累计将投入逾2.3亿美元建设新生产线,预计届时聚酯薄膜总产能将达每年25万吨以上。“疫情对纺织市场或会有短期影响,但产品有核心竞争力,加之拓展计划完成后,集团规模会进一步壮大,我们对中长期发展信心满满。”江秀明说。

  福建省富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智能电视、智能屏幕边框。“危机中蕴藏着机遇,我们要逆势而上。”公司总经理陈中兴说,去年公司产值一亿多元,今年计划做到2亿元。虽然疫情对出口影响较大,但内需仍可以深挖掘。

  在逐渐响起的机器声里,在争分夺秒的生产线上,众多福建企业对后期恢复产能表示有信心。福建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福建省不少民企在复工复产的同时,或布局高端产品,或实施扩产扩能,或加码智能制造,也有企业瞄准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技术改造与项目建设。针对这些企业推进技术改造的需求增加,今年省技改基金规模将扩盘到200亿元,同时降低基金申请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加快审批进度,为企业保驾护航。

 
“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落户地 荣昌:生猪产能加快恢复 用视频大数据养猪
“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落户地
荣昌:生猪产能加快恢复 用视频大数据养猪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重庆4月8日电(记者周凯)在重庆市荣昌区天兆畜牧科技公司,养殖规模达1万头的二期楼宇式种猪养殖场正在抓紧施工建设,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企业负责人秦波介绍,企业一期种猪养殖场去年出栏仔猪约2.5万头,二期达产后仔猪出栏量将大幅提高,达到约23万头。

  位于重庆西部的荣昌区是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当地出产的“荣昌猪”是我国三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作为重庆生猪养殖大区,荣昌区近期加快推进生猪扩产重点项目、完善金融物流用地等保障、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多措并举恢复生猪产能。

  荣昌区兴旺种猪养殖场采取“公司提供母猪+合作社社员育种”模式,其合作社最高时有母猪6000多头、年产仔猪10万头,带动5000多户农户增收。养殖场负责人郭平说:“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冲击较大,目前合作社母猪只有1000多头,现在仔猪行情好、一猪难求,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公司正全力恢复种猪饲养,预计到6月份合作社母猪达到3000头。”

  过去荣昌区生猪养殖散户占主体,养殖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抓好生猪产能恢复的同时,荣昌区危中寻机,引进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升级。

  “公司有饲料加工、种猪繁育、育肥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严格管控进出人、车、物,做好生物安全防护,疫情对我们影响不大。”重庆日泉农牧公司行政主管王勇告诉记者,该企业年出栏仔猪15万头、商品猪3.6万头,现在已接近满负荷生产,4月中旬就能出栏今年第一批近2000头商品猪。

  “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去年正式落户荣昌区。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秦友平介绍,荣昌区将围绕“容易养、容易管、容易卖、容易医”加快生猪产业数字化,构建生猪精准饲喂、行政监管、市场交易、兽医药服务等数字资源和标准体系。

  位于荣昌区的“国家生猪市场”是国家级生猪交易网络平台,记者在该市场运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猪价格走势、成交数量等数据。该市场运营负责人王久臻介绍,“国家生猪市场”相当于“生猪淘宝网”,自2016年正式运行以来,成功解决了活猪线上交易难题,累计交易额近900亿元,注册卖家和买家达到5万余户,“近期我们将利用客户交易大数据,开发生猪价格、防疫等保险业务以及网上授信等金融业务。”

  恢复生猪产能必须守住环保红线。荣昌区高级畜牧师张成聪介绍,当地养殖企业对畜禽粪污进行干湿分离、发酵处理,一部分通过管道输送到周边种植园还田,一部分运至有机肥厂。在重庆福纳斯生物技术公司,5台全封闭式运输车将畜禽粪污运来加工成有机肥。企业负责人詹庆辉说:“我们是2月21日复工后正式投产的,4条生产线年产有机肥10万吨,重庆的有机果园、蔬菜基地需求量大,我们一吨能卖到1000多元。”

  此外,荣昌区还将生猪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攻坚。在吴家镇代兴村,重庆代兴畜牧公司的养殖场即将投用,猪舍里装有温控、声控、智能视频监控等设备,可通过声音、视频大数据分析猪的体重、疾病、生长状况,提高饲喂效率。

  “吴家镇69户贫困户以每户5万元小额贷款入股,建成3栋现代化猪舍作为村集体资产交由我们经营。本月中旬我们就开始分批进仔猪,年出栏量2万头,每户贫困户每年以3750元保底分红,并根据盈利情况上浮。”代兴畜牧公司负责人刘钢说。

  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荣昌区生猪存栏27万头,今年将新增生猪产能20万头,基本恢复到常年的水平。

 
新疆首批高校开学复课
新疆首批高校开学复课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4月8日,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在舞蹈课上练习。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是新疆第一批开学复课的区属高等院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介绍,新疆高校于8日开始分批错峰陆续开学,目前第一批自治区区属22所高校和兵团3所高校开学准备工作就绪,8-12日陆续开学。          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1.1万余名滞留武汉北京人员拟返京
1.1万余名滞留武汉北京人员拟返京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吴文诩、田晨旭)在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制措施。武汉有序恢复对外交通。8日,北京同步启动滞留武汉北京人员返京工作。

  据了解,北京市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开展返京申请填报、信息审核等工作,目前经统计,有1.1万余名滞留武汉北京人员拟返京。按照《关于做好在鄂北京人员安全有序返京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采用铁路(主要为高铁)和公路(自驾)方式,全程闭环管理。从8日起,计划每日进京约1000人,每趟列车客座率控制在50%。离汉返京工作首日,组织高铁返京866人。

  陈蓓介绍,滞留武汉的北京人员,返京前七日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方可购票;从公路进京的,需持核酸检测证明,才能通过进京检查站。抵京后,持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才能进入社区。通过铁路返京的,武汉市组织返京人员在火车站统一乘车;国铁部门强化途中体温检测、健康管理、消毒防疫等工作;列车抵京后将由各区安排专车送到居住地和集中观察点,实现点对点对接、全过程闭环管理。

  陈蓓表示,滞留武汉北京人员抵京后,在京有固定居所的,认真做好社区防控,严格实行居家观察14天。无固定居所或不具备居家条件的,由所在区安排集中观察14天,费用自理。居家或集中观察期满之前,区疾控部门还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可以解除观察。

  据悉,自3月25日以来,累计已有6.1万余名滞鄂北京人员安全有序返京。

 
领导变身带货主播,电商平台牵线搭桥 湖北开启农产品“线上大促销”
领导变身带货主播,电商平台牵线搭桥
湖北开启农产品“线上大促销”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记者侯文坤)“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恩施玉露,请各位网友踊跃购买”“夸太多不如亲自购买,5斤装秭归伦晚脐橙29元包邮”……一场特殊的“直播带货”8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恩施、秭归、英山等地同时开播,地方领导干部联手各电商平台,变身带货主播,为“中国荆楚味 湖北农产品”促销活动拉开序幕。

  连日来,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湖北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潜江小龙虾、宜昌秭归脐橙、嘉鱼莲藕等湖北农产品近日陆续销往全国多个省市,重回老百姓的餐桌。

  不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表示,虽然疫情期间湖北省内流通效率低和省外订单削减的“双重挤压”有所缓解,但现阶段湖北省农产品仍不同程度存在销售困难。为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了此次“中国荆楚味 湖北农产品”促销活动,旨在借助线上线下合力,电视网络齐推,搭建省内省外销售渠道。

  该活动启动仪式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京东集团、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广销售湖北省农产品。此外,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一亩田、壹品慧生活、长江严选、垄上优选、经视优选、乡聚益农等电商平台也在当日通过直播方式,为湖北农产品带货,武汉市、恩施州、秭归县、监利县、英山县的领导干部化身主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

  “线下销售市场正在释放,但是线上销售我们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网友能量不可估量。”肖伏清表示,连日来,各大电商平台八方支援,牵线搭桥增流量拓市场,为湖北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勇气。湖北农业农村部门将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一亩田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开设湖北特色农产品销售馆等常态化手段,助力湖北农产品走出去。

  “仅4月1日至7日京东平台推出‘买光湖北货’专属会场,累计销售了湖北农产品1400多吨。”京东集团副总裁、华中区总经理任广乐说,下一步与湖北农业农村部门的合作将从打造生鲜产业带和区域品牌等7个方面全面助力湖北省生鲜产品销售。

 
从搬迁者到致富者
从搬迁者到致富者
 
雅鲁藏布江畔小康村见闻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村民贡桑的妻子卓玛带着孩子走在家门前平整的水泥路上,路两旁栽种着车厘子(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侯捷摄
 
 
 
 
  新华社记者黄豁、吴瑞、陈尚才
 

 
  桃花怒放,柳树新翠,春日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生机盎然。
 
  明媚春光中,35岁的村民次旺平措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装载机租赁一年收入15万元,政策性补贴、旅游收入5万多,去年家庭收入超过20万元。“与在墨脱的生活相比,不知好了多少倍。”
 
  这里是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由于生存环境恶劣,2003年6月,墨脱县甘登乡的40户140多人搬迁到此。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走进村民贡桑家,200平方米的小楼充满民族特色,现代设施齐全。旅游高峰时期,每天就有三四批游客来此做客,体验门巴族的文化风俗。
 
  “我们与旅游公司签订了合同,打造文化广场和民俗体验。14户体验家庭月收入3500元,其他参与家庭月收入3000元;文化广场上每个摊位日销售100至300元。”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珠扎说。
 
  西嘎门巴村位于219国道旁,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必经此地,不少村民借此吃上“旅游饭”。
 
  为增加群众收入,村里还采取“公司+支部+群众”模式,将1200亩土地流转引入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累计增收19万元,群众累计增收72万元。同时,村里引进种植车厘子2000余棵,预计2020年产量达到6000斤,群众可增收30万元。
 
  2018年底,西藏25个贫困县(区)在完成考核验收后,正式宣布退出贫困。这其中就有米林县,包括贡桑家在内的29名贫困村民也在这一年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万多元。
 
  村民白玛丁真家曾是贫困户,刚搬迁时,对自身发展不着急。“我们是搬迁户,觉得政府会管我们。”他回忆说,“后来,看见别人跑运输、搞旅游风生水起,我再也坐不住了。”如今,白玛丁真家住进了二层新楼,开了家庭旅馆,还将装载机、挖掘机外包,年收入20余万元。
 
  “说来说去,还是要靠自己。”珠扎说,如今村民自我发展动力越来越足,都积极寻找致富门路。
 
  受益于精准扶贫、小康村建设等政策,全村群众翻新或新建了住房,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人畜分离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优美、生活富足,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愈加有信心。”次旺平措说。
 
  2019年,米林县持续推进脱贫巩固提升工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现代休闲农业等产业,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截至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9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7843.63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3.49%和57.75%。
 
  作为一个藏族、珞巴族、门巴族杂居的小康村,各民族团结帮扶、守望相助,已成为村民共识。
 
  从事藏纸制作近20年的多登,多年前入赘到西嘎门巴村。在他带领下,村里成立了藏纸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集藏纸、藏香生产和旅游参观体验为一体的项目,让3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没有团结什么都没有,有了团结就有了合力。”珠扎介绍,在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发展庭院经济和文化旅游时,村民们都积极配合,相互帮忙。
 
  藏族姑娘卓玛当年在林芝打工时,认识了憨厚的门巴汉子贡桑,嫁到了西嘎门巴村。村民用自己的方式祝福这对新人,盖新房时大家都来帮忙,带着卓玛上山采挖松茸、药材等。“我们家庭妇女一起采挖虫草、松茸,大家在摊位上相互帮忙卖土特产。乡里乡亲,相互帮扶,共同致富。”村民白玛次吉说。
 
  西嘎门巴村的农牧民群众,靠着自己的双手扎根雅鲁藏布江畔,从昔日的搬迁者成了如今的致富者。
 
       新华社拉萨4月8日电
 
“天梯”上的巨变 新华社记者蹲点大凉山“悬崖村”见闻
“天梯”上的巨变
新华社记者蹲点大凉山“悬崖村”见闻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美姑河一路向北,奔腾不息。

  记者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县城出发,来到支尔莫乡的狮子山脚下,著名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勒尔社就藏在云端上。

  微风送来阵阵清冽的花香,寻香而去,是一大片脐橙林。“你们来得不是时候,橙子都摘完了。”驻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笑着说。这片2016年种下的脐橙树,从去年开始已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顺着林边小路拾级而上,记者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一条长长的钢梯前。

  路,从这里变得“硬核”起来。

  阿土列尔村有四个社,除牛觉社在山下,其余都在半山腰。从山脚到位置最高的勒尔社,垂直高差800米。2016年11月之前,村民出行全部依赖“天梯”——17段架设在悬崖峭壁上,由藤条、木棍编成的藤梯,成年人上山要耗费两三个小时。

  2016年5月,凉山州和昭觉县共拨款100万元,将藤梯升级为钢梯。全村人花了7个月时间,把总重量120吨的6000多根钢管背上了山,最终建成了这段宽1.5米、总长度2.8公里的钢铁“天梯”。

  钢梯共有2556级,每一级都由两至三根钢管组成。前四分之一,钢梯大约呈60度角,单手抓住扶手攀登还算轻松。之后的路越来越陡,有几段几乎垂直,只能双手握住上方的钢管,手脚并用地爬。背着各种采访设备的同事,步子越来越慢。

  “你还不错嘛,之前有人在这里被吓哭过。”帕查有格指着一处从悬崖架空伸出去的小平台说。他表情轻松,步伐敏捷,自从2015年12月担任阿土列尔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已在这条路上走过400多趟。

  一路走,一路拍,当地村民一个半小时能爬完的“天梯”,记者花了7个小时,到达“悬崖村”时已近傍晚。

  65户人家分散在一片相对平缓的山坡上。土豆、玉米不久前刚种下,地里已“铺”上一层绿色的嫩芽。

  我们当晚借宿在村民某色达体家。他家的土坯房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虽然老旧,但收拾得挺整洁。

  过去,这户人家靠玉米、土豆糊口,家里有4个孩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藤梯改成了钢梯后,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做起了生意:先是卖方便面、饮料等小商品,后来干脆办起了民宿。民宿虽然条件简陋了些,但床铺干净、生活方便,还配备了无线互联网。

  小女儿某色拉作今年17岁,在昭觉县中学读初一。“过去村里没有学校,进出村子得爬藤梯,家人不放心我去上学。”11岁那年,拉作长高了,攀爬藤梯不再那么让人担心,父母将她送去莫红乡中心校读书。2014年,“悬崖村”建起了自己的勒尔小学,拉作也转学回来。

  最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没有网课的时候,她就和母亲一起去山下帮游客背东西。二三十斤的负重对她来说稀松平常,背一趟能挣150元钱。

  如今的“悬崖村”,有了安全稳定的供电,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4G网络实现全覆盖,许多村民用上了智能手机。村里还开了10家小卖部和一家酿酒厂。

  记者在爬钢梯时,遇到几名正在直播的年轻人。最早对外传播“悬崖村”小视频的“悬崖飞人”某色拉博如今已“退居二线”,专心做起了导游。“现在我的粉丝量跟他们比差得远。”他指着身旁几名衣着时髦的年轻人说道。

  “悬崖村”的夜很黑也很静,唇边的呢喃能被风送到很远。

  星空下,帕查有格和我们聊起村庄的历史。阿土列尔村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时期,这里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一代代居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凉山民主改革后,大凉山一步跨千年,交通条件也逐步改善。然而“悬崖村”却一直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无法修路。艰难的出行条件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把这里的人们困在了停滞的时光里。

  直到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悬崖村”,人们开始拥抱新生活。去年这里的游客量近10万人,村民们通过开办小卖部、接待食宿和售卖蜂蜜、青花椒、脐橙等方式获得旅游收入近百万元。下一步,凉山州文旅投资集团还准备在“悬崖村”建一条观光索道。这更加坚定了大家对发展旅游业的信心。

  帕查有格告诉记者,按照县里的计划,阿土列尔村84户贫困户和特土社所有农户都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至昭觉县城周边安置,某色达体家也在其中。

  “如果搬下山,旅游收入就没了;可是县城那么好的房子,谁看了都喜欢。”过去巴不得搬下山,如今又舍不得。搬还是不搬?这个问题让某色达体“苦恼”。

  在拉作眼里,县城虽好,但吵吵闹闹;这里虽然偏远,却美丽无比。她相信,如今她一定能在这里活出与祖辈大不相同的模样。

  夜深了,某色达体在院子里面对山谷搭起了两顶帐篷,满天繁星近得似乎伸手可及。这一夜,“桃花源”里的我们都睡得沉静甜美。

     (记者吴光于、杨华、刘海、薛晨)

新华社成都4月8日电  

 
四十万亩沙棘将“进驻”南疆助脱贫
四十万亩沙棘将“进驻”南疆助脱贫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8日电(记者张晓龙、李志浩)天山南麓,空旷的山前戈壁朔风阵阵。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咆哮着行驶在起起伏伏、满是碎石的荒滩上。拖拉机身后牵引着的植树机开沟、挖坑,后面跟着的农民把树苗栽入树坑、覆土压实。就这样,一株株沙棘幼苗种进了光秃秃的戈壁荒滩,成了这不毛之地上显眼的风景。

  “别看环境恶劣,沙棘却能活下来,何况我们乌什县原本就出沙棘。”林管站干部吐尔洪·克依木站在几行细弱的幼苗旁,幼苗的高度还未及他的腰部。

  “再有5年,树上就会挂上黄澄澄的果子!”吐尔洪就出生在新疆南部这座名为乌什的县城,干了半辈子林业工作的他显得信心满满。

  乌什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部,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9.9%,戈壁占27.6%,谷地平原仅有12.5%,俗称“六山、三滩、一分地”。这里去年才摘掉“贫困帽”。为巩固脱贫成果、增加农民收入,乌什县决定规模化种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沙棘,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

  乌什县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起到2022年,县里计划在3年内先后种植15万亩、10万亩、15万亩沙棘,加上从2007年陆续种植的沙棘,3年后,全县人工种植沙棘面积将接近50万亩。

  如吐尔洪所言,乌什县托什干河谷地分布着10万亩的野生沙棘。2004年,乌什县曾被国家林业部门授予“中国沙棘之乡”称号。

  不过,野生沙棘林长在多水的河谷地带,而人工沙棘林则需要在干涸的戈壁生存。

  “沙棘头两年灌溉非常关键,县里整合了林草、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项目,修建灌溉渠道,引来冰川融水,再借助滴灌或喷灌,让种在戈壁、山区的沙棘喝足水。”吐尔洪说。

  根据乌什县的规划,在新种植沙棘中,由国家项目投资种植的部分,交由刚脱贫的农民组建的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由企业投资种植的部分,政府将积极鼓励企业招聘当地农民参与管护、采摘及深加工等工作。

  沙棘有“第三代水果”之称,在海外市场广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基于其营养成分,沙棘在国内也得到市场认可。目前,乌什县已成立、引进多家沙棘加工企业,生产沙棘原浆、沙棘果汁、沙棘油、沙棘茶等产品,并成立沙棘研究中心,培育新品种。

  3年前,山东商人杨日强在乌什县成立一家沙棘深加工企业。他包地种树、投资建厂,利用沙棘果榨汁、沙棘叶制茶、沙棘籽炼油。

  尽管新建的生产车间部分设备还没到位,但3月末杨日强已接到数百万元的产品订单,唯一需要他担心的是沙棘种植面积,“光我们一家企业,每年就需要5万亩沙棘才能满负荷生产。只有快速推进沙棘生产基地建设,才能真正解决企业产能‘吃不饱’的问题,给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苗寨吊脚楼里的“居家产业”
苗寨吊脚楼里的“居家产业”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也利村的村民在采摘吊脚楼里种植的香菇(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70岁的苗族老人余国柱一直在与土地打交道,但在过去的七八个月里,他却搞起了“居家产业”——在自家住房里种香菇。
 
  余国柱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也利村人,居住的是一栋建于10多年前的二层木楼。虽然家里有7口人,但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平时只有他和老伴在二楼居住,一楼用来堆放农具等物品。
 
  “去年8月,在一楼种了600棒香菇,因为缺乏经验,挣了不到3000元。”他说,今年又种了1600棒香菇。
 
  他家住房的一楼面积约70平方米,整齐排放着4个菌架,每个菌架有6层,每层都长满了香菇。
 
  “一个菌棒可采摘4次,每次能采1斤左右鲜菇,每斤保底收购价2.5元,除去成本,纯收入6元以上。”最早倡导“产业进家门”的也利村村党支书杨晓生说,“余国柱家1600棒至少纯收入1万元。”
 
  兴“居家产业”是郎德镇巩固脱贫成果的一项举措。
 
  雷山县总人口不到17万,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占总人口逾91%。2014年以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产业,4.86万余贫困人口在去年全部“清零”。
 
  “产业发展要因地施策、因人施策。”杨晓生说,苗族群众居住的大多是二层楼房,过去一楼用来养牲畜,近年来实施“人畜分居”后,一些人家用来堆放杂物,还有不少空间闲置。同时,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在家增收不易。
 
  “居家产业”有效缓解了这两个问题。“木架子是自己搭的,保温用的塑料膜总共花了500多元。”余国柱说,饭前饭后抽空就能照看香菇,夜里睡觉也不用担心暴雨、冰雹。
 
  当地政府安排了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培训,还免费安装了监控系统——智能菇房助手。
 
  “系统对菇棚实时监控,一旦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就会自动报警。”杨晓生说,接到报警后,技术人员就会上门指导。
 
  为解决销售问题,雷山县还组建了一家县级专业合作社,除为农户提供菌棒外,还负责回收食用菌,并开发“香菇脆”等深加工产品,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目前,雷山县已有280多户农户在自家吊脚楼下种食用菌,计划在全县100个苗寨进一步推广。
 
  “最近进入采菇季了,大家每天都在采菇,合作社上门收购。在家里就能挣钱,安逸!”余国柱说,现在他已基本掌握了香菇管理技术,今年有信心实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过上更好的生活。
 
      (记者杨洪涛、罗羽)
 
   新华社贵阳4月8日电
 
种一年粮还不如打一月工?渭南说不 现代农业壮大,陕西渭南农村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
种一年粮还不如打一月工?渭南说不
现代农业壮大,陕西渭南农村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西安4月8日电(记者孙波、刘书云、张斌)春耕时节,记者来到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市,发现一个明显变化: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市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经济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农业活力增强,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处处呈现出“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的田园景象。

大田请进棚 土里能生金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一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耕地面积700多万亩。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冬种小麦,秋收玉米,但由于粮食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农民收入并不高,种一年粮还不如打一月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

  为振兴乡村经济,在稳住粮食基本盘的同时,渭南市近年来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将大田请进大棚,通过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记者走进大荔新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全智能工厂化育苗中心,只见技术工人一键操作,原本繁杂的遮阳、通风等工作就已完成。“我们有130多个大棚,主要种植有冬枣和各种蔬菜等,一个棚平均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左右。”负责人霍新颖说,“这些年,我们的大棚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进化到4.0版本,实现了视频监控、数据采集和全程自动化管理。”

  大荔设施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杨平说,历史上大荔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人开始尝试建起了100多座日光温室,每棚收入突破万元,随后设施农业成为当地农村的主攻方向。不仅是蔬菜,当地人还逐渐将油桃、葡萄等种植到设施大棚中,如今大荔设施农业面积已经发展到近50万亩。

  设施农业不仅在大荔铺开,在渭南华州区、临渭区等地也形成规模。近年来,渭南重点打造瓜菜示范基地、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6万多亩,年产量达到278万吨,居陕西全省第一。

用工业理念塑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设施农业的发展让农民尝到增收甜头,也为渭南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动能。

  渭北旱塬是我国苹果适生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白水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瞄准苹果产业不放松,全县苹果种植面积由10多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实现果业总产值48亿元,“白水苹果”享誉国内外,苹果产业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近年来,同处苹果适生区的澄城、合阳等县也发展起苹果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但好口碑没能成为好品牌,结果是好苹果卖不上好价钱。

  比照赣南脐橙等南方水果的成功经验,渭南的决策者们认识到,必须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产业。同一区域生长、同样技术生产的苹果,必须打破行政区割,统筹整合。他们将大大小小的苹果品牌整合起来,统一标准生产,统一规范经营,统一使用品牌,形成了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牌布局,有力提升了渭南苹果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据渭南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按照“劣的调少、特的调优、优的调多、多的调强”思路,渭南已经形成了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临渭葡萄、合阳红提、大荔冬枣5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这些品牌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143亿元以上。

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园区化


  在渭南临渭区的裕美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职业农民杨育英最近很忙,她不但要管理大棚里30多个新品种葡萄,还要去给当地农户建设温室大棚。

  现年47岁的杨育英早前并不从事农业。她19岁开始到北京打工,先是做推销员,后来专门从事设施农业设备的生产。看到设施农业前景广阔,2008年她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渭南老家,搞起葡萄种植。“我的园区既销售无公害葡萄,也承接研学旅游,我还在外面组织工队给农户建设大棚。”杨育英说,围绕园区,她正在把三产不断融合。

  据统计,目前渭南已建成省级农业园区48个,市级61个,由能人大户带动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760家,家庭农场2308个,这些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组织和经营主体,正在不断探索拉长产业链,推动三产一步一步走向融合。

  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说,通过兴设施、调结构,培育新主体,渭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园区的聚集功能和平台效应,把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基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载体和现代要素高效配置平台,让三产进一步通过园区达到深度融合,使农民收入更高,农业经济更活,农村面貌更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队伍专业吗?设施齐全吗?装备先进吗? 森林防灭火“地方队”能力如何提升
队伍专业吗?设施齐全吗?装备先进吗?
森林防灭火“地方队”能力如何提升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周文冲、姚子云、刘夏村)近期多起森林火灾引发社会关注。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以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异常偏高,部分地区森林火灾呈高发态势。

  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是何原因?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堵”在哪里?怎样“打通”?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森林防灭火形势仍严峻

人为引发是主因



  记者走访重庆、江西、黑龙江等地看到,目前随着气温升高,踏青、祭祀人员增多,林区干部职工、护林员已全员上岗,加大巡护检查力度,严防森林火灾。

  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发生森林火灾392起,森林受害面积较大,多人因森林火灾死亡。专家表示,当前华北、西南等地已全面进入高火险期,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即将进入春防关键时期。

  专家表示,今年我国春夏季整体气候形势不利,高温、干旱、大风、雷暴等极端天气很频繁,野外火源管控情况复杂,林区牧区可燃物载量大,部分地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将居高不下,有发生森林草原大火的可能。

  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林涛告诉记者,去冬今春气温较常年略高,少雨和大风天气时段明显,致大兴安岭地区整体火险等级升高。

  中国林学会森林防灭火分会委员王秋华称,“人为引发”仍是当前引发森林火灾的首要原因。据应急管理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已查明起火原因的森林火灾中,人为引发占99.6%。这其中因农事用火占40.8%,因祭祀用火占15.7%,因野外吸烟占7.5%。

  今年2月中下旬,国家森防办、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通知,对防灭火工作进行提前安排部署。针对近期森林火灾多发情况,国家森防办部署从3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

基层森林防灭火工作仍存堵点


  据专家介绍,依管理体制不同,我国森林防灭火力量包括由原武警森林部队转隶应急部门后形成的“国家队”和由地方政府管理的“专业扑(灭)火队”等“地方队”。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森林防灭火工作从宏观布局到责任落实、从监测能力到预警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但进一步提升“地方队”工作能力仍存堵点。

  ——部分基础设施仍待加强。据《全国森林防灭火规划(2016—2025年)》,当前全国国有林区路网密度仅为1.8米/公顷,不足世界林业发达国家1/10。现有道路路况较差,桥涵多有毁坏,制约扑火队伍快速机动能力。全国林火阻隔网密度仅为3.7米/公顷,没有形成有效的林火阻隔网络。

  “有的林区只有一条山路作为防火通道,两辆小汽车错车都难,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很难上去。”重庆市林业局预防处副处长曾瑜还告诉记者,一些林区瞭望塔数量不足、防火通讯覆盖率不高。重庆某国有林场负责人透露,该林场管辖10多万亩森林,一套森林防灭火视频监控系统都没有。

  ——相关装备科技含量与信息化程度仍待提升。多名江西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基层专业扑(灭)火队的装备比较落后,大型先进扑火装备短缺。记者了解到,目前单兵灭火装备以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一种类似拖把的扑火工具,上面绑有橡胶条)为主,技术含量较低。

  中国林业机械协会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分会秘书长、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科技处处长郑怀兵表示,当前森林航空消防飞机机源总量不足,机型单一,缺少载量大、续航能力强、适应高海拔地区作业的大中型飞机,航空直接灭火能力不足。另外,在无人机和卫星监测识别等信息科技应用效果方面也有待提高。

  ——森林防灭火队伍的组织、培训和保障力度仍待提高。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重庆只有两成左右区县成立了国有林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三分之一的区县林业部门没有专职森林防灭火机构;在一些县级森林防灭火管理机构,兼职人员所占比例偏大,甚至过半;不少地方森林防灭火人员待遇较低、缺乏保障;还有些地方日常培训演练即“找块空地点几堆火”,脱离实战需要。

  北方林火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孙龙还提醒,目前我国对可燃物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既缺少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可燃物管理指导方案,也缺乏可燃物管理数据库和动态分析系统。另外,部分地方的扑火预案可执行性欠佳。

专家:增投入、强技术、稳队伍


  多地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应确保充足稳定的资金投入。

  郑怀兵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将“森林专业扑(灭)火队”列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队伍所需正常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明确队员岗位编制,此类做法有利于保障扑(灭)火队员基本权益、加大装备保障力度、提升业务能力,值得借鉴。

  他还建议,除应严格落实地方政府森林防灭火经费保障责任外,还可以借鉴安徽、江西等地由林区企事业单位安排筹集一定比例经费,将林区旅游景点门票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森林防灭火,减轻森林防灭火经费压力的做法,积极拓宽森林防灭火资金筹集渠道。

  重庆市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警监测中心主任石鑫建议,尽快补足消防水池、林火阻隔带等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短板,要综合利用卫星、飞机、瞭望塔、视频监控、地面巡护等监测手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形成立体防控体系。

  针对森林防灭火严峻形势,应急管理部加紧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级响应机制,组建扑火突击队、机动队,细化跨区增援作战方案。部署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航护飞机前置力量、重心前移,强化战备和训练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补充急缺装备,建立扑大火应急保障机制。

(参与采写记者:齐泓鑫、陈席元、杨思琪、庞明广)

 
买买买!广州助力湖北农副产品采销
买买买!广州助力湖北农副产品采销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广州4月8日电(记者丁乐、胡拿云)记者从8日举行的广州市第69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广州组织3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610多家肉菜农贸市场,同时发动全市商超、便利店、电商企业,线上线下多途径加强湖北特色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林国强介绍,已组织全市3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610多家肉菜农贸市场,加强对湖北香菇、鸡蛋、莲藕、白菜苔、莴笋、包菜等特色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据了解,江南蔬果批发市场蔬菜日均交易8500吨,其中400余吨来自湖北。3月25日至今,黄沙市场批发湖北水产品共约100吨,以淡水鱼和蟹类为主。

  广州发动38家生活必需品批发市场、26家主要商超及社区生鲜连锁企业、多家本地社交电商采购和销售湖北特色农副产品,包括小龙虾、莲藕、罗田板栗、鲜木耳、菱角等农产品,以及周黑鸭、手撕面包棒、麻辣小米锅巴、白果仁等农产品加工食品。

  市场方面,3月底,广州松洲街党工委牵头组织辖内8个大型批发市场赶赴湖北集中采购莲藕、香菇、蛋品等滞销农副产品,并组织商户大力销售,线上凭借“接力go小程序”电商平台,助力湖北农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高效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高效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4月8日,河北省饶阳县一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人在智慧温室查看水培蔬菜生长情况。近年来,河北省饶阳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自动滴灌、远程数据采集、智能电力温控等先进“工业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培育智慧农业、品牌农业、生态旅游农业,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呼吸机订单激增,扩产难点在哪里?
呼吸机订单激增,扩产难点在哪里?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广州4月7日电(记者马晓澄、孙飞、陈宇轩、秦华江、荆淮侨)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暴发,呼吸机成为很多国家紧缺的医疗设备。目前,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纷纷收到大量国际订单。但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医疗和防护用品不同,呼吸机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扩产。这其中的难点是什么?

缺缺缺……呼吸机成全球紧俏商品


  “从早上到深夜,我每天都接到无数订单电话,而且往往一开口就要1万台。”呼吸机生产商深圳安保科技公司总裁王双卫说。

  同样感受到生产压力的,还有位于深圳的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身穿车间工人的工装,在生产一线拧螺丝、贴标签、装配件……本是迈瑞医疗总部研发人员的叶宗生,已经在车间一线干了一个多月。

  “疫情期间工厂订单急剧增加,总部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来一线帮忙了。”迈瑞医疗制造系统总经理景军刚说,深圳光明工厂去年常规时间段里有2000多人,目前已增至3800余人。

  3月30日,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中国企业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目前已签订单量约2万台,同时,每天还有大量的国际意向订单在洽谈。

  景军刚介绍,目前,公司涉及呼吸机的生产环节每天24小时运转。在加强一线生产力量的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模式,推进现场信息化应用,利用工程技术提升产能。目前,公司呼吸机月产能近3000台,为平时的3倍。“我们希望6月份可以达到4000台。”他说。

  据了解,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均表示呼吸机短缺,全球对呼吸机的需求已经飙升至数十万台。

  为解燃眉之急,不少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部分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国。据悉,我国当前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20余家,其中8家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

核心技术和零件依赖国外,供应链脆弱


  尽管手握大量国际订单,但业内人士表示,呼吸机增容扩产并不容易。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由于产业起步晚,呼吸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因部分零部件来自目前疫情严重的欧洲和美国,物流受阻,供应链脆弱。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振说:“呼吸机生产门槛高,品控要求严格,预计订单排队情况将持续。”

  景军刚介绍,看似简单的呼吸机,实际技术含量相当高。呼吸机可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无创呼吸机主要用于较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有创呼吸机通常适用于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的技术含量高于无创呼吸机。

  据悉,呼吸机属于精密仪器,涉及上千个零部件。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音圈电机、涡轮风机、电磁阀、芯片、流量和压力传感器等,目前这些零件的生产严重依赖国际供应商。

  例如,深圳安保科技的呼吸机产品至少30%的物料依赖进口;深圳普博科技生产的呼吸机,其中的流量阀门来自瑞士,传感器来自英国和美国;鱼跃医疗的涡轮风机用的是“德国制造”。

  深圳普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春红说,公司如果要优化呼吸机上面的一个零部件,从选型到测试,最快也要一年多。“市场巨大需求吸引了一些没有呼吸机生产基础的企业加入,有的企业宣称一两个月产品就上市。但事实上,这连产品测试的时间都不够。”

  此外,受欧美疫情影响,呼吸机的生产物料供应受到较大制约。赖春红表示,过去订的物料交货期是4-8周,现在最快也要12-16周。物料短缺的原因,除了欧洲疫情严重影响工人开工以外,另一个就是欧洲的物料供应商是按计划排产的,去年就制订好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全球供应链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激增的需求。我们一个国际供应商原本提供的一个季度的物料,但现在一个月之内就被消耗掉了。”她说。

突破关键技术,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


  受访呼吸机企业负责人表示,当下首先应该尽力确保上游原材料的顺畅供应。

  据悉,在疫情期间,为保障防疫物资生产所需的进口原材料通关,确保生产不间断,深圳海关对企业进口用于生产呼吸机、监护仪的原料做到“即到即检,高效验放”,确保了公司生产的医疗设备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同步交付。多位企业负责人建议,延续此类做法保障应急生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呼吸机的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软件和算法上,但目前扩产的压力主要来自硬件供应链。

  一家呼吸机制造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正在考虑使用国产涡轮电机,但是调研后发现,国内厂家制造的电机以民用为主,由于医用电机对精密性要求高,投入大,且研发周期长,多数厂家不愿意生产。

  “进口电机在转速、低噪音、瞬间加速减速等方面的性能优势很突出,我们曾找过大陆和台湾企业,产品都不是很理想。”袁振说。

  专家认为,在平时全球化分工的情况下,多国合作、各有所长的生产方式效率高。但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核心技术不掌握,生产能力就会受到制约。

  业内人士呼吁,重视高端医疗设备生产的战略意义,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强科研机构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企业自有产品生产质量。

 
同舟共济,载起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希望
同舟共济,载起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希望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商婧)超过127万例确诊,72614例死亡,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断增加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历痛苦甚至黯然逝去。

  同甘苦,共命运。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病毒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值此关键时刻,中国同各国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与世界携手,书写命运与共的故事,传递温暖和希望。

万里尚为邻


  “一大批来自中国的口罩和防护服抵达德国首都柏林,以解燃眉之急。”这是德国之声电台日前的一份报道。“柏林市长穆勒在推特上称之为‘好消息’。在过去几日,关于柏林医院、诊所缺少医疗物资的消息不断传来。”

  相助无远近。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守健康防线的一个缩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战斗在抗疫最前线,为国际社会争取到宝贵时间。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分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截至3月底,中国政府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中国地方政府已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个国家捐赠医疗物资,中国企业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医疗物资。

  ——中国医疗专家组分批深入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老挝、委内瑞拉等地抗疫一线,逆行而上,协助当地应对疫情。

  ——“中国经验”传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3月后,几乎每天都有中国专家同世界各地同行们进行视频交流……

  柬埔寨首相洪森感谢中国派出专家组并援助医疗物资帮助柬抗击疫情时说:“这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中国的帮助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塞尔维亚军事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副所长热利科·亚德拉宁感慨:中国为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作出了具体而生动的表率,“一些塞尔维亚民众把自己在社交媒体的头像上加了用中国国旗做成的爱心,就是很好的例证”。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就是要让战“疫”经验更及时、更充分地分享给所有国际社会成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就是要让每一个“地球村村民”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冲击时,拥有更多希望、更多保障。

关爱紧相随


  “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近日,在意大利米兰的中国留学生们收到中国学联分发的“健康包”里,都写着这么一句话。创作这句诗的旅意学子小侯说,祖国时刻和大家在一起。

  在加强国际合作防控疫情、为全球各地输送帮助时,祖国惦记着海外游子,特别是年纪尚轻、自我防护能力相对弱的留学生们,在艰难时刻送去关爱,风雨同舟。

  中国280多个驻外使领馆把做好海外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好海外留学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目前正在向中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万个口罩,50万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资,确保“健康包”能够及时送到留学人员手中。

  疫情延缓了相聚,却不能阻隔友谊,更阻隔不了骨肉相连的血脉之情。

  “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真好”成为微博中相关新闻点赞最高的评论,道出了每一名在外游子的心声。

  此前,国内战“疫”胶着牵动海外游子的心,华侨华人、留学生、驻外企业和机构第一时间行动,筹措防疫物资,支持中国国内抗疫。而全球战“疫”时刻,他们时刻能感受来自祖(籍)国的温暖和力量。

危中寻机遇


  全球战“疫”过程中,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指明人类“求同”“谋和”的可贵和前景,带来启发,在世界得到共鸣。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对抗、甩锅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自缚手脚。只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构建人类共同健康防线之际,甚至“宿敌”和“疏远”的国家也可以选择“放下”敌意,让正能量与合作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在冲突不断的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开展抗击新冠疫情合作,巴以相关部门每天都互通疫情动态。这在不久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以色列总统里夫林说,全球正在应对一场不分种族、不分地区的危机。加沙地带居民说,当地近来出现“少有的平静”,他们已连续一个月左右没有听到爆炸声。加沙分析人士马赞·沙梅则认为,或许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能就此形成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4月1日,俄罗斯一架载有呼吸机、口罩等医疗物资的运输机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奥尔塔格斯说:“现在是共同行动的时刻,以抗击威胁我们的共同敌人。”俄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表示,当前是两国克服分歧的时刻。

  疫情笼罩之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疫情是威胁全人类健康安危的“魔鬼”,国际社会只有摒弃前嫌,携手努力化危为机,以开放合作的行动抵御冲击,才能让“魔鬼”无处藏身,才能共建人类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美好未来。

 
全球并肩抗疫 中国彰显担当
全球并肩抗疫 中国彰显担当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19万例。疫情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这场全球抗疫“大考”中,中国与其他各国携手作战,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并提供物资援助和派遣专家队伍,彰显大国担当。

分享抗疫经验


  南非目前是非洲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面对当地日趋严重的疫情,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日前组织了中国专家视频交流会,与南非卫生系统官员及专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南非卫生部长穆凯兹感谢中国“雪中送炭”。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全球多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举行类似的视频会议,主要围绕病毒检测、病例追踪、防控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非常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各国应分享抗疫经验和疫情信息,互相借鉴学习,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提供物资援助


  疫情无情人有情。不少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缺少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中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多国对此表示感谢。

  非洲是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的薄弱环节。中国援助18个非洲国家的抗疫物资6日运抵非洲,包括呼吸机、N95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由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54个非洲国家捐赠的大量医疗物资近日也陆续抵达非洲。非洲联盟表示,这些医疗物资将极大增强非洲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

  同样收到中国物资援助的还有中东地区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伊朗。伊朗卫生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部长阿萨迪拉里表示,当前伊方抗击疫情已进入关键时期,中方此时给予援助十分重要,有效缓解伊面临的物资短缺等困难。

  据悉,中国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充分开展国际合作,向法国等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大国担当。

派遣专家队伍


  在欧洲国家中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每天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防护物资紧缺。截至目前,中国先后派出三批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分享抗疫经验。

  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主席罗西衷心感谢中国专家组专程赴意驰援,认为中方捐助的物资切实解决意大利燃眉之急。他说,在意大利疫情大规模蔓延时期,中方及时施以援手,这是意中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真实写照。

  还有意大利网友写道:“中国一直向意大利提供援助。‘一带一路’的纽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

  除意大利以外,中国还向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老挝等国派遣了医疗专家组。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近日在电视讲话和社交媒体中对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表示欢迎,并说“这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援助,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委人民的支持”。

  中国与世界各国并肩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所说,未来几天、几周以及几个月将“考验我们的决心,我们对科学的信赖和我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应对疫情的要点是同舟共济。 (执笔记者:冯玉婧;参与记者:沈忠浩、刘曲、彭立军、程婷婷、陈霖、袁梦晨、夏鹏、王瑛、徐烨、徐永春)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哈萨克斯坦向警员提供可重复使用防护制服
哈萨克斯坦向警员提供可重复使用防护制服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4月8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身着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制服的警务人员正在列队。

  哈萨克斯坦内务部近日向在封城隔离点执勤的160名警务人员发放了特制的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制服。执勤任务结束后,警员可通过喷雾消毒通道对防护服进行消毒。截至北京时间7日15时,哈萨克斯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1例,累计确诊病例685例,其中死亡6例,治愈47例。                  新华社发

 
祸从口出,美国代理海军部长辞职
祸从口出,美国代理海军部长辞职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专特稿(顾梓峄)美国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6日向“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官兵训话的录音曝光,令先前风波持续发酵,他7日向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请辞。

  埃斯珀在社交平台“推特”上说已接受莫德利的辞呈,经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同意,任命现任陆军部副部长詹姆斯·麦克弗森接任代理海军部长。

  特朗普评论说,辞职是无私的做法,他强调自己与这件事无关,“这一整件事…非常不幸”。

  “西奥多·罗斯福”号上约有5000名官兵,3月24日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时任舰长布雷特·克罗泽致信海军高层“求救”。这封标注日期为3月30日的信经媒体披露后,美国军方决定从舰上大规模撤人。莫德利本月2日以处理方式欠妥为由,宣布解除克罗泽的舰长职务,招致一些官兵和政府高层不满。

  莫德利6日飞往关岛,向停靠在那里的“西奥多·罗斯福”号官兵发表内部讲话,措辞严厉、夹杂脏话,指责克罗泽应对新冠疫情挑战的做法“太幼稚”“太愚蠢”,批评官兵不该像对待“英雄”般送别克罗泽。不少官兵被激怒,将讲话录音发送给多家媒体。

  录音内容引发争议,一些国会议员呼吁解除莫德利的代理海军部长职务。特朗普6日谈论起“西奥多·罗斯福”号,认为莫德利对克罗泽的指责“粗暴”,说他可能介入这一事件。

  录音披露之初,莫德利态度强硬,称自己“坚持说过的每一句话”。6日晚,他突然转变态度,向航母官兵致歉:“不是只有导弹可以击败我们。如果我们不注意说话的时机和分寸,言语也可以击败我们……这是我的错。”路透社说,莫德利是应埃斯珀的要求道歉。

  美国海军部7日说,61%的“西奥多·罗斯福”舰上人员已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约2000人被转移上岸,包括克罗泽在内,舰上173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海军官员说,多艘其他舰船上的官兵检测结果也呈阳性。

 
外交部:抗击疫情为中美合作提供平台
外交部:抗击疫情为中美合作提供平台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伍岳)针对美国近百名战略界人士近日联合发表声明呼吁美中加强防疫合作,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欢迎,此次抗击疫情为中美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有记者问,美国近百名战略界人士近日联合发表声明,呼吁美中加强防疫合作,表示美国两党人士对此均表示支持。同时,声明称中国在疫情初期隐瞒问题、透明度不足、未能同美国及国际卫生机构充分合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美国战略界人士希望中美两国能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病毒,认为这对阻止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蔓延至关重要。这同一段时间来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广大有识之士发出的积极理性声音是一致的。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欢迎。

  他表示,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而胜之。中国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加强抗疫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赵立坚说,近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两次通电话,就加强中美抗疫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卫生部门和防控专家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召开多次视频交流会。中国很多省市、企业、团体正在积极向美方提供医疗物资捐助,支持美国人民的抗疫斗争。中方也正在积极协助美国政府和企业在中国采购抗疫物资。双方制药企业和科技界人士也就疫苗及药物研发保持着沟通与合作。

  “这份声明中提及有关中国在初期隐瞒疫情、缺乏透明度等说法,这完全不符合事实。”赵立坚说,疫情发生后,中方始终采取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开展疫情防控专家国际合作,第一时间向其他疫情暴发国家伸出援手,这些最基本的事实得到了国际社会充分肯定和积极评论,是谁也不能否认和抹杀的。

  赵立坚说,这次抗击疫情为中美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正如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同特朗普总统通话时指出的,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相向而行,加强抗疫等领域合作,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更好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研发中的新冠病毒疫苗包括哪些类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疫苗的研制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
研发中的新冠病毒疫苗包括哪些类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疫苗的研制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

( 2020-04-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张莹)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关疫苗研发正加紧进行。美国伊诺维奥制药公司研发的名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6日启动一期临床试验,这是继美国莫德纳公司与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合作研发的mRNA-1273以及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之后,全球第三款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信息显示,截至3月26日,全球还有至少52款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这些正在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包括哪些类型?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林林总总的处于研发前沿的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此前无同类疫苗获批过的新型疫苗,主要是指核酸疫苗,分为RNA(核糖核酸)疫苗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疫苗,这类疫苗是将编码抗原蛋白的RNA或DNA片段直接导入人体细胞内。

  例如,美国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是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属于RNA疫苗,它是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细胞内。而最新进入临床试验的INO-4800是一款DNA疫苗,使用了被称为质粒的一小段环状DNA片段,注射后能使细胞产生抗原蛋白。世卫组织官网信息显示,全球范围还有多个团队正在从事DNA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包括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Takis与美国应用DNA科学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团队、印度药企卡迪拉公司等。

  第二类是此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传统类型疫苗,包括灭活病毒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等,多数在研新冠病毒疫苗都属于此类。比如中国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就属于重组病毒载体疫苗,采用5型腺病毒作载体向人体内输送表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

  据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此前介绍,疫情暴发后中国选择了5条技术路线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分别是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可以看出,中国采取的5条技术路线覆盖了全球在研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类型。

  各类在研新冠病毒疫苗利用的研发平台不同,但都基于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实现感染,新冠病毒疫苗就是以协助新冠病毒侵入细胞的刺突蛋白为靶点,通过表达刺突蛋白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能够结合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从而实现预防感染的目标。

  那么研制出能大规模使用的获批新冠病毒疫苗还需要多久呢?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新冠疫苗的研制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此前也曾表示,即便疫苗的初期安全试验进展顺利,距离其大规模应用也需要一年至一年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