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3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4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
 
  文章指出,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文章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文章指出,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文章指出,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并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文章指出,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台州赴十省“驻点招工”
台州赴十省“驻点招工”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杭州电(记者王俊禄)2月27日早上,经过20多个小时、近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三辆跨省返岗包车载着46名务工人员,从云南红河州抵达浙江台州。这是台州“驻点招工”工作启动以来,招引回的第一批员工,将安排入职路桥、临海、温岭等地的4家企业。

  台州是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台州企业正有序复工复产,但用工短缺难题凸显。25日起,台州组织200多名干部组成41个工作组,分别前往10个省份的41个城市开展“驻点招工”,计划招引新老员工20万名。

  据台州市复工复岗协调组组长许世斌介绍,此次“驻点招工”的目的地,都是台州企业用工比较集中、且疫情风险较低的城市。

  “借助大数据运算,我们招工的方向更加明确。遴选出的41座城市,在台州务工人数均超过万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安徽阜阳,原在台州务工人数达66002人。此外还包括台州对口援建地区。”许世斌说。

  在负责招聘员工的同时,工作组将“两头接应”,及时、安全、有序安排务工人员到台州就业。为吸引人才,台州不断完善措施、升级待遇,并推出了“一岗一票一码一险一助”的“五个一”制度。

  “一岗”就是一个就业岗位,告知台州产业特色、前景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一票”就是一张车票,除了包车、包机、包专列等政策外,自行来台州的车票全额补助;“一码”就是一个健康码;“一险”就是一份保险,为所有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每人最高50万元的防疫风险保障;“一助”就是政策补助,尤其是首次来台州就业的员工,一次性补助2000元。

  据介绍,此次“驻点招工”为期20天,每个工作组按“1名处级干部+1个人力资源中介机构+2名其他干部+若干名企业负责人”配备。各工作组还将与驻点地区人社部门对接,建立长效劳务协作机制。

 
防疫不误农时,固本首在“三农”
防疫不误农时,固本首在“三农”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这一重要指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三农”工作,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搞好农业生产,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农业稳则天下安,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全力打好防疫情、保春耕,夺取关键之年农业丰收的攻坚战。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当务之急,是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解决制约春耕生产的突出问题,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方面的堵点,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加强春耕备耕和越冬作物田间管理,稳定春播面积,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只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紧抓细抓实春季农业生产,才能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打牢农业基础,核心是抓好粮食生产。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推广使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的基础。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就有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

  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手硬。要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实干精神,清醒认识粮食生产存在的风险隐患,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得扎实一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夯实“三农”基础。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

 
全国1037万多名共产党员自愿捐款11.8亿元支持战“疫”
全国1037万多名共产党员自愿捐款11.8亿元支持战“疫”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响应党中央号召,2月26日以来,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踊跃捐款,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据统计,截至2月29日,全国已有1037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共捐款11.8亿元。捐款活动还在进行中。
 
“熊猫”赠口罩 在日华侨华人志愿者回馈日本民众
“熊猫”赠口罩
在日华侨华人志愿者回馈日本民众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29日,在日本东京池袋站前,一名华侨华人小志愿者(左)向当地小朋友发放儿童用口罩。

  当日,由在日华侨华人发起的志愿者团体“口罩熊猫行动小组”在日本东京池袋站前向当地民众免费发放口罩,感谢日本各界在中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时对中国提供的无私帮助。“口罩熊猫行动小组”由在日华侨华人发起,后来吸引了更多的志愿者,包括一些对华友好的日本人。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西部航空枢纽成都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西部航空枢纽成都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成都2月28日电(记者杨迪、董小红)2月28日凌晨1时45分,国航恢复执行“成都—法兰克福”国际直达航班,这是西南地区复航的首条洲际航线。当前,成都正有序推动国际航线复航。

  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往法兰克福的CA431航班,去程搭载来自成都、深圳、福州、宁波、青岛等地多家外企产品,其中“成都造”产品8吨,除了常见的戴尔、苹果、英特尔等电子产品外,还有国产机械和汽车配件,另有华南、华东地区经成都中转欧洲货物9吨。CA432返程航班将载回5000件防护服及国内急需的防疫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不少国际航线停飞,对城市对外交往、国际航空运输及产业供应链正常运转带来挑战。据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统计,截至2月20日成都的75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中,阶段性停航的航线有54条,其中包括30条商务航线、24条文旅航线。

  当前正是迎战疫情、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防疫物资运输、国际贸易企业进出口、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采购,都迫切需要恢复国际通道。作为西部经济龙头和开放高地,成都与英特尔、苹果、戴尔等重点企业对接沟通,掌握企业诉求,实时跟踪企业生产进度和进出货安排,同时与航空公司主动衔接,根据航班安排为企业制定应急解决方案,全力保障航空运输服务。

  近期,成都确保9条全货机国际航线稳定运行,恢复了成都—东京、成都—法兰克福航线,开通了北京—成都—开罗航线,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畅通客货国际往来。

  “东京、法兰克福、开罗航线,在亚洲、欧洲、非洲地区具有代表性,客源组织及复航示范效应较为明显。”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副主任刘学军说,成都航空枢纽进一步“升空”内陆开放能力,不但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具有积极意义,还将辐射服务于全国其他地区。

  下一步,成都将有序推动更多国际航线恢复运行,到本月底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有望恢复至26条。(参与采写:谢佼)

 
江苏:“及时雨”精准助力复工达产
江苏:“及时雨”精准助力复工达产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刘亢、凌军辉、陈刚、郑生竹


  复工半月有余,一场“抢时间”大战,在江苏大地如火如荼。

  4.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500多万工人投入生产、超40%三级及以上客运站恢复运行……经济大省江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月26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面达98%,其中南京、苏州、无锡等多地达100%。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面对这次疫情大考,江苏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复工达产,系统谋划助力企业渡难关,在降低疫情影响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能复尽复,“店小二”全程解难题


  “第一批两成、上周六成,现在八成工人已经到岗。”在常州高新区德企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高级运营经理严政说,政府部门协调口罩、助力人员返岗,解决了企业复工的难题。

  企业有呼,政府有应。

  2月20日,G1915次列车搭载着300名河南员工,准时驶进昆山南站。这是江苏省开通的首趟复工专列。目前,全省所有设区市都在组织包车客运,至2月23日累计组织包车运送约1.5万人。针对不少企业面临的员工返岗难、物流运输难、产业链配套难、自身防控难等,一系列贴心举措应运而生。

  材料要进来,货物要出去,交通不畅,全面复工就是空话。早在2月14日,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五市就联合发文,保障区域道路物资运输畅通。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一对一“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三星电子等50多家企业协调解决物流运输。

  复工复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环节卡壳,整个链条可能运转不畅。昆山围绕纬创集团这个产业龙头,梳理出产业链“树状图”——47家一级供应商、200多家主要二级供应商在昆山,6家重要配套商在外地。“政府逐一落实帮扶措施,八成以上核心供应商已恢复生产。”昆山市工信局局长罗敏说。

  坚决防控复工后聚集性疫情,江苏出台17项具体防控措施,一批批驻厂员、联络员、党员突击队活跃在企业一线,高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苏州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无锡20条、徐州21条、南通12条……全省13个设区市纷纷推出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等“及时雨”政策。江苏省政府近期还推出50条“硬核”举措,推动经济循环畅通与持续发展。

  江苏省省长吴政隆表示,将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环节、集中资源力量,解决好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全力以赴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争分夺秒,抢回“耽搁的时间”


  2月25日,运载徐工集团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的“徐州号”中欧班列鸣笛启程,开往俄罗斯。早在2月初,徐工集团就向供应链配套企业发送信函、复工复产指导手册。复工首日,集团复工率达67%,如今,各大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复工率超95%。

  主动作为,争分夺秒。在无锡,政企共建的专项实验室,持续为企业提供核酸筛查检测服务,为尽早复工复产筑牢“防护盾”。法尔胜特钢制品有限公司把行政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目前产能已恢复八成。江阴长电科技党委副书记沈阳介绍,返岗员工近9000人、到岗率超七成,企业订单充足,正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重大项目是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月21日,南京市溧水区总投资482亿元的56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状态,确保一季度全区重大项目开工率达70%,三季度实现全部开工。”溧水区委书记薛凤冠说。

  千千万万的企业和项目,正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所在。“复工项目每天都在增加,部分重大项目春节期间一直未停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显东介绍,江苏今年安排省重大实施项目220个,年度计划投资5410亿元。

  早春二月,农事正忙。在连云港,连农生鲜、食尚优菜、菜篮子网等电商平台与周边基地、农户通过网络视频验货对接,采取团购、直供、配送、零售等方式增强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针对一些包田的外地种植大户返程难、雇工难,扬州协调植保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推出托管式、菜单式服务,为夏粮稳产增收保驾护航。“老张你放心,到今天你的200亩麦田撒肥任务就结束了。”大众机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大中站在田埂边,和远在河南的种粮大户通完话,又开始安排第二天的任务。

化危为机,政企合力“再上层楼”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春节后就在推进‘网上大开工’。”在拥有两家主板上市公司和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红豆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竹倩说,之前西服、衬衫、轮胎已部分实现智能生产,这次疫情倒逼企业更大力度向数字经济转型,提升抗风险能力。

  面对疫情冲击,智慧企业优势凸显。实现驾驶行为、道路信息和乘客信息的全面监测,南京三宝科技自主研制的江苏省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已装备数万台车辆。维拓科技推出IMC研发一体机,实现员工异地协同,中船重工鹏力科技集团100多名研发人员利用该平台异地开发产品,特殊时期按期完工交货。

  一批智能改造、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借机培育壮大。为保障疫情期间线上商家运营,苏宁易购除了提供佣金优惠减免,还推出流量工具、数据工具等智能运营工具,让更多商品尽快到达用户手中。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苏州,近日提出一个“小目标”:力争到2030年崛起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规模上万亿。

  政府也千方百计助企业“一臂之力”。江苏省工信厅遴选国内优秀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和App,制订免费或打折优惠政策,推动工业企业快速上线应用,仅华为免费开放的华为云WeLink,就为全省近9000家企业提供服务。

  2月21日,南京市今年第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在“云端”拉开帷幕。短短半个小时,总金额超千亿元的67个项目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完成签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额占比达50.2%和47.7%。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这种不见面签约的形式非常实用,体现了南京投资环境的软实力。”艾伦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居根忠说。目前,南京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复工达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多股力量正在加速恢复。

直面“两难”,既讲科学又讲担当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又面临生产生活逐渐全面恢复,常住人口超8000万、流动人口超2000万的江苏,如何把“两难”变“两全”?

  南京的“宁归来”、苏州的“苏城码”、无锡的“锡康码”……江苏各地纷纷推出智能化服务平台,为返城人员生成“电子健康通行证”,既快速有效筛选,又方便工作生活。

  破解“两难”,江苏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织密扎牢防线,在制定明确的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基础上,逐步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企业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地方发挥网格员作用,保民生、保畅通、保秩序有条不紊。

  生产车间人员封闭隔离,吃、住、生产“三点一线”。在位于泰州的扬子江药业包装车间,分管质量的主任助理陈燕介绍,目前公司三班生产,每天可产出近200万支抗病毒口服液,已接近满负荷。至25日,泰州规上工业企业99%已复工。

  “我们要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两手抓、两不误,在降低疫情影响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表示,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不见面”审批、“非现场”监测、“不接触”执法……压力变动力,市场主体超千万的江苏进一步擦亮政务服务金字招牌。在无锡,以往专注出口的鼎顺医疗用品公司欲转产国内,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全程指导网上申报,企业当天申请、当天发证。南京海关推出提前申报、先放后检等便利举措,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提前实现“压缩一半”。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有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治之智,又要有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表示,要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本领,始终以战斗者、奋斗者的姿态,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非常时期拿出非常作为。

 
冲“疫”线 淬真“金” 福建推动党员干部一线“应考”记
冲“疫”线 淬真“金”
福建推动党员干部一线“应考”记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记者康淼、陈弘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八闽大地上,党旗飘扬处,就有党组织的一线考察、关心关爱,成为有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一线“应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复工复产的坚强组织保障。
 
力量沉到一线
 
精准识别干部


 
  “哪些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最明显?谁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行动迅速、敢于担当作为、靠前指挥?……”25日,当福建南平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吴昆山详细向市大督查组各组组长、挂钩联系乡镇领导了解完有关情况,已是深夜12点了。
 
  “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党员干部在一线‘冲锋陷阵’,我们在不干扰、不妨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采取实地走访、干部‘夜谈’、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林旭阳说。
 
  为避免考察干部与推进工作“两张皮”,福建各地都采取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方法,派出工作组下沉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列席会议、督查暗访、电话访谈、干部“夜谈”、参加专项工作等方式,既指导推进各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也了解掌握干部实际表现情况。
 
  疫情形势不断变化,根据福建防疫指挥部不断更新的疫情“风险地图”,组织部门也随时动态调整考核侧重点。对低风险地区,重点考察干部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实际表现情况;对中风险地区则考察疫情防控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情况。
 
“老黄牛”不吃亏 “渎职者”受处分


 
  2月13日,福建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邓艳琴在抗疫“火线”上提任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身为病原生物学专业医学博士的邓艳琴就发挥专业优势,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和担当。”福建省卫健委党组书记黄如欣说,让这样的干部在关键时刻“挑大梁”,体现的是鲜明的用人导向。
 
  八闽大地抗疫一线,一批默默付出的干部有了更大的平台。1月22日,连江县确诊福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县疾控中心主任蒋后秋始终冲在最前线,坚持深入病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省率先提出“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流调、发布等防疫举措。他胃肠炎发作,却坚持不下“火线”。鉴于防疫一线表现突出,组织部门经研究,提名他任连江县马鼻镇副镇长。
 
  防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大胆使用,与此同时,福建省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问责。连江县坑园镇象纬村党支部书记谢茂峰,未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对本村武汉返乡人员谢某某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仅每天测量其体温,期间还默许谢某某擅自与其家人一同前往其他镇村的亲戚家中聚餐,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谢茂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免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据统计,截至23日,福建省共表扬表彰干部5700名,提拔重用176名,职称优聘132名,问责268名。
 
  火线就是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的“检验场”。按照程序从简、标准不松、质量不降的原则,福建省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福建省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中,一批优秀医务工作者和干部光荣地加入党组织。目前,全省共有4084人在疫情防控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35名,确定发展对象217名,吸收预备党员102名。
 
“组织要求你不得带伤作战”


 
  “你已经连续工作近一个月,工作虽重要,但家人也需要陪伴,组织要求你强制休息一天,即刻执行!”24日,宁德福鼎市前岐镇不少干部收到一纸“强制休息令”。
 
  为关心关爱防疫一线人员,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前岐镇制定出台了《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轮休方案》,下发“强制休息令”,原则上保证防疫一线人员每周每人轮休1天。
 
  “近段时间,宁德市各级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防疫一线,个别干部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工作岗位。对此,我们要求连续加班、身体不好的一线干部尽可能调休。‘强制休息令’也是‘关爱令’。”宁德市委组织部部长郭学斌说。
 
  福建各地也相继出台“硬核”举措,关心关爱一线干部和医护人员。
 
  对防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在职称评聘上予以倾斜,职称已评未聘的可优先聘任,已聘任的可在专业技术职务内优先晋升一级岗位细分等级……厦门市思明区围绕政治激励、容错免责、关心关爱等方面,明确了17条干货十足、实操性强的措施。
 
  南平市从党费中划拨专项资金166万元,用于支持购买疫情防控有关药品、物资,慰问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家属和党员干部群众660人。
 
  福州市为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及家属“护航”,教育部门对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实行“一对一”温情陪伴。
 
  “‘疫’线党员干部付出很多,需要更多硬核关怀,我们从方方面面让他们体会到组织的温暖。”福建省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新华社福州2月28日电
 
北京:3个“不得擅自”预防输入病例
北京:3个“不得擅自”预防输入病例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记者张骁)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在29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北京针对接人进京情况发布3个“不得擅自”。

  陈蓓说,为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疫情防控工作,尽最大努力切断传染源,根据首都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四方责任”要求,明确“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擅自前往湖北接人进京”“不得擅自前往其他地方接离鄂人员进京”“不得擅自接全国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等4类人员进京”。

  陈蓓表示,3个“不得擅自”,进一步明确北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必须严格遵守。对不遵守疫情相关规定擅自接人进京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依纪依规处理并予以通报。构成违法犯罪的,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央指导组:以科研攻关推动防控救治
中央指导组:以科研攻关推动防控救治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29日电(记者胡浩、赵文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来到军事医学前方专家组驻地和华中科技大学,考察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情况,强调要以一线疫情防控救治为导向,坚持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防控救治能力。

  有关专家介绍了有效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抗病毒疫苗研发、智能体温检测、辅助医学影像、免疫应答等科研攻关情况。孙春兰对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开展科研攻关表示感谢,并详细询问了研发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她指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找到病原体,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出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诊疗方法,为快速诊断、科学防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孙春兰强调,要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急防控所急,为科研攻关开通绿色通道,重点在病毒溯源、传播机理、医疗救治、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并加强救治指导,依靠科学武器战胜疫情。

 
既要复工“热得快”,也要防疫“铁布衫”
既要复工“热得快”,也要防疫“铁布衫”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近期,我国经济“马达”再度轰鸣,多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90%,沿海地区更是全线“飘红”。经济“热得快”带来人员聚集和流动,防疫“铁布衫”更需要捂紧。

  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二者辩证统一:只有控制住疫情,生产生活秩序才能正常恢复,各项工作才能步入正轨;只有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好,疫情防控才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改善民生才有基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统筹推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后方生产有序、物资供应充足,对战“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发生后,口罩、防护服及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全力复工,部分服装、汽车生产企业还跨行增援。以口罩为例,全国日产量已超过7600万只,是2月初的近8倍。这些物资的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前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我们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但近期个别单位复工后出现聚集性疫情,也提醒我们疫情远未过去。当前武汉市防疫形势还很严峻,其他地区也需要严防疫情输入和反弹,“零增加”不代表“零风险”。我们穿了一个多月的防疫“铁布衫”,还没到脱掉的时候。

  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需要我们积极作为,全力克服防疫给复工复产造成的人员隔离、交通受阻等困难,推动企业加速回暖;也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妥善化解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聚集增多等防疫风险,在疫情防得好的前提下,确保经济“热得快”。(本报评论员陈灏、袁军宝)

 
摘朵小花送给你
摘朵小花送给你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6日,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病房,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队员、北京中医医院主管护师蔡卫敏为患者献花。

  近日武汉气温逐步升高,室外的花也开了,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病区支援的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队员、北京中医医院主管护师蔡卫敏上班前会在驻地采一些小花,消毒后送到病患手里,让她们感受大自然和春天,树立信心战胜病魔。新华社发

 
2.86万名护士支援湖北,占医疗队总数68%
2.86万名护士支援湖北,占医疗队总数68%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记者屈婷、董瑞丰)记者从2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86万名护士驰援湖北,占医疗队总数的68%,在患者医疗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道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无论是方舱医院,还是隔离病区、救治重症的ICU,都有护士的身影。他们在医疗救治当中精心照顾、精心治疗、精心观察病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医生一道,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24小时紧盯胃管、尿管、动静脉置管、胸腹腔引流管等,重症ICU护士们工作辛苦,意义重大。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郭娜说,此次在国家援派的医疗队中共派出5500余名重症专业护士,占重症医务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三,足见其重要性。

  护士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多,职业暴露风险大。据郭娜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近日紧急制定了《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规范》,还组织了院感防控专家组的专家到医疗队驻点、以及武汉市当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进行现场培训、指导等。目前,各个医疗队都已经成立了院感小组,做好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和培训。临床护理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重症治疗有何新方向?日常门诊怎样保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专家回应焦点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记者于文静、董瑞丰、刘慧)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8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7414例,其中重症病例766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9002例。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有何新方向?治愈出院者康复治疗如何进行?公众日常门诊需求怎样保障?在2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专家进行了焦点回应。
  病理解剖有何新进展?重症救治有何新思路?
  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是降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病理解剖有何进展?重症救治有何新思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病理解剖工作对回答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组织学损伤等问题至关重要。现在确实取得了进展,根据11例病理解剖去世患者的初步结果,基本可以看到如痰栓、肺部病变,包括一些血栓形成,对临床已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他表示,病理解剖从大体标本到组织学到分子病理学及病原学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病理专家在和临床专家一起讨论已经见到的结果。单纯病理结果一定要结合临床,包括病人的基础疾病、既往疾病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到底死因是新冠病毒感染还是其他基础病、炎症因子风暴等,这些数据很快会出来,供临床治疗决策做重要参考。
  “我们根据对发病机制的研究、近期病理解剖结果、一些死亡病例的研判,发现血栓的形成、突发的心梗以及严重的合并感染等可能是最终导致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王贵强说,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应办法,如避免或降低血栓形成、抗真菌药物及时使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等。
  目前,我国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在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诊疗方案并及时更新,组织专家组进行指导,找到预测预警指标进行早干预,一些新技术和新疗法也及时更新到治疗中,如恢复期血浆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郭娜说,重症护士一方面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呼吸循环情况,同时严格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肾脏替代治疗、ECMO护理等。对于危重症患者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治愈后还要做什么?康复介入越早越好
  在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中,部分病人出院后仍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一些重症病人的肺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出院患者如何更好地恢复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国家卫健委提出了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其中,要求区分不同患者,轻症患者更多要在居家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康复,重症患者出院后要由专门康复医疗机构提供康复。
  “针对新冠肺炎来说,呼吸康复可能会对减轻肺炎有关症状、提高心肺活动耐力及改善身心健康有利,还有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研究表明,在疾病急性期的病情稳定阶段,康复介入越早预后越好。”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说。
  据介绍,有关呼吸康复治疗是由一系列健康促进方法组成,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训练、有氧功能训练、力量训练以及日常功能训练,还有心理治疗方法。
  中医药专家也提出一些“康复套餐”。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建议,除了恢复期药物治疗,还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艾灸针刺、经络推拿等方法加快康复。
  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功能评估标准和早期康复内容,有望纳入新一版诊疗方案。郭燕红说,目前正在着手启动第六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工作,将纳入前期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治疗技术、策略和方法、康复内容等,促进患者治愈并提高健康恢复水平。
  日常门诊住院不能一停了之,规范线上诊疗
  新冠肺炎防控和治疗牵动人心,日常门诊等服务需求也是公众关心的问题。
  “日常门诊、住院服务不能一停了之、一关了之。”郭燕红说,现在一手要抓疫情防治和患者救治,一手要保障好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
  她表示,对于湖北武汉等高风险地区,当前要以新冠肺炎防治和患者救治工作为重点,同时保障肿瘤、尿毒症等慢病患者和孕产妇、儿童、老年等重点人群日常医疗需求。中风险地区要抓好疫情防治和患者救治工作,在疫情研判基础上,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上来。低风险地区要全面迅速恢复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郭燕红说,以浙江为例,通过开通线上医疗服务,发热门诊医疗就诊量降低了50%。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对互联网诊疗的监管,确保服务规范和患者安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 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
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步指导各地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湖北省和武汉市要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继续实施“严格管控、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策略,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加强力量薄弱地区防控,坚决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切实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北京市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充分发挥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协同防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进京管理若干措施,引导外地人员逐步有序返京。完善联防联控体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坚决切断输入型传染源,全力遏制疫情扩散,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湖北省周边省份及浙江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等重点省份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局部暴发、分类指导”策略,坚决遏制疫情上升势头,阻断疫情蔓延。湖北省周边省份要主动与湖北省建立省际联防联控机制,既要防止湖北省疫情向周边省份蔓延,也要做好对湖北省物资、人员援助及交通保障。

  全国其他地区要以县域为单位,实施“预防为主、外防输入、内防局部扩散”策略,继续落实“四早”措施,精准检测、追踪到人、随访到户,确保重点对象登记在册,异常情况及时处置,防止疫情反弹。疫情风险较低的地方要在有防护保障情况下尽快复工复产,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其他地方要结合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瓣瓣同心共峥嵘
瓣瓣同心共峥嵘
京津冀答好抗疫“附加题”交上协同“期中卷”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津沧高速出口前毕庄收费站,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的执法队员进行交接班换岗工作(2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新华社天津2月29日电(记者王明浩、刘元旭、李鲲、吉宁、曹国厂)惊蛰将至,草木萌动,春的脚步唤醒了京畿大地。
 
  27日,津石高速公路天津东段复工第五天。一大早,工人们有序测温登记后,戴好安全帽和口罩,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交通项目之一,这条高速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现在大伙儿的心都拧成一股绳,就琢磨着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受到疫情影响的近一个月时间‘追’回来。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加大人力和设备投入,确保年底按计划达到通车条件。”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津石高速公路十一标项目部项目经理刘海松干劲十足。
 
  2020年,走过六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中期目标收官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正在努力提交“期中卷”的北京、天津、河北出了一道“附加题”。
 
  地缘相近、交通一体、交往密切,联防联控能否做好?布局优化、发展错位、产业分工,复工复产怎样协作?目标在前、疫情未走、“中考”即至,协同发展如何答卷?对于京津冀而言,此次疫情既是突发考验,也是成效检验。
 
  瘟神何奈凌云志,瓣瓣同心共峥嵘。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京津冀防疫最前沿、发展第一线、协同主战场,看到京津冀三地正发挥六年来积累的协作优势,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重要指示,努力答好抗疫“附加题”,交上协同“期中卷”。
 
联防联控 抱团抗疫


 
  家住河北省三河市燕京航城社区的居民宗国有,在北京京港地铁公司上班,春节过后,他每天都需要带齐“新三样”——单位介绍信、健康登记卡、出入通行证,才能顺利往返。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对跨省流动人员严格把控,同时也免去了‘跨省就要隔离’尴尬,方便上班通勤。”三河市市长刘连杰说。
 
  一信、一卡、一证,保证了安全,兼顾了方便,其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京津冀疫情联防联控联动机制。
 
  这一机制之下,三地细化提出疫情信息互通、人员有序流动、防疫物资互济互帮、区域产业链配套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交界地区防控等10方面制度措施,梳理出需要相互支持的事项清单38项,协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首都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天津、河北共同发挥首都“护城河”作用,既管进也管出,协同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线。
 
  经常从天津到北京的快递车司机李群感受深刻:“不仅要有疫情期间货车通行证,要扫可追溯行踪的‘津门战疫’二维码,而且还至少要过4道‘体温关’,出车前测一次,高速入口测一次,到省界时测一次,抵达货场时再测一次。”
 
  “严密进京通道拦检查控,将风险隐患拦截在首都之外!”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孙连凯说,天津多部门协同,对进京、入津通行车辆和人员逢车必检、逢人必测,对不符合进京条件车辆一律劝返,对发热及同行人员一律移交卫生健康部门处置。
 
  三省市政府协调,专业部门协作,京津冀联防联控不断向深里走、朝实里干。
 
  三地公安机关强化联动,建立确诊病例、疑似人员和密切接触者三类人员信息库,实时共享数据信息,联合开展对“离京赴鄂未归”人员核查工作,确保疫情期间进北京、到天津、赴河北人员安全。
 
  三地交通运输部门步调一致,在疫情防控、公路保畅、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统一调度、统一行动、统一监管。
 
  三地卫生部门深度协作,建立了防控沟通、信息共享、疫情会商、协查管控、诊疗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会诊等“五大机制”……
 
  防控还需“强内功”。作为一座有2000多万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北京也正在以“绣花功夫”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三地抗疫经验不断相互复制和推广。联防联控“一盘棋”,协同协作“一体化”,带来效果清晰可见。截至2月28日0时,全国除湖北以外的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910例,其中拥有上亿人口的京津冀三地共确诊864例。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表示,以此次疫情的10项联防联控举措为基础,三地将逐步拓展建立京津冀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的常态化机制。
 
复工复产 携手发展


 
  位于京津走廊的武清区京滨工业园内,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恢复了春节前的繁忙。
 
  “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实、体温测量、信息记录,我们2月15日复工复产,两条生产线已全部开工,每天为北京奔驰汽车公司生产6000套灯具。”公司负责人王发浩说。
 
  看似是一个工厂的复工,实则牵动着一整条产业链。六年来,经过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产业转移与合理布局的局面正在形成。但疫情防控压力之下,分布于不同地区的上下游企业能否协同复工?这是对京津冀协同功力的一次考验。
 
  在北京奔驰总装二工厂的10万平方米车间内,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的景象给出了答案。北京奔驰党委书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巍说,供应商及时恢复供货,解决了原材料供应、生产物资运输问题,目前公司逐步恢复序列化生产。
 
  信息互通,相互支持,协调推进,精准施策,三地把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复工复产,纳入京津冀协同工作机制推动落实。
 
  “为推动北京奔驰、京东方等在天津的配件企业复工复产,天津市政府专题研究,相关区成立专班,与企业保持24小时沟通,目前北京奔驰在津的39家一级供应商全部复工,京东方在津15家配套公司已有6家复工。”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办常务副主任孙虎军说。
 
  在河北,北京京东方、小米、长安汽车等企业在河北的供应链配套企业基本都已复工复产,为北京企业正常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北京也积极为天津、河北协调了一批企业急需解决的涉及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复工事项。例如,推动北京图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及时供货,解决了天津部分医疗制造企业原料短缺问题。
 
  复工复产,在部分“共建共管共享”的园区,更显协同担当。
 
  已经复工的沧州普瑞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冷延国对今年的发展信心满满——2019年全球排名前15名的各大药厂,其中10家是他们公司的客户。然而就在几年前,冷延国在北京创业办厂,受土地等因素影响始终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冷延国企业所在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创新的产物。园区实行京冀“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入驻的北京药企可以直接在沧州生产“北京药”。
 
  作为第一批落户沧州的北京药企,冷延国的企业来到沧州后,一期项目比北京的厂区面积扩大了3倍,即将开建的二期项目,比一期又扩大了3倍。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京津冀正全力推动重大项目优先复工复产。
 
  北京延庆小海陀山山顶银装素裹,山脚下,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设者戴着口罩,为推进工程紧张忙碌。目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延庆冬奥村、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等项目均已复工,延庆赛区建设氛围逐步恢复。
 
  在天津北辰区永定新河畔的一处工地上,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不断响起,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正在全线复工。“目前,天津11个市级在建公路、港口水运、铁路重点项目已经复工9项。”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刘道刚说。
 
  截至19日,北京防疫物资生产企业100%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达61.2%,截至24日,天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61.9%,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为84.1%。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加快复工复产,也为三地同决胜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保障。
 
  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天津食品集团投资的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正在分批复工。董事长王建国告诉记者,公司在当地建立了“百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扶贫基地”,8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同时,公司自筹资金购买母羊,以份养自繁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去年7月我以份养自繁方式领了80只母羊,目前已下了125只羊羔,今年就可以脱贫了!”57岁的贫困户韩凤祥信心满满。
 
协力协同 共谱新篇


 
  天安门以南40多公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金色的航站楼,如同振翅欲飞的凤凰。受疫情影响,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辉和有关方面选择线上会议,抓紧谋划推进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总部项目开工建设。
 
  而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另一个“东家”、河北廊坊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前线指挥部办公室内,综合部部长黄运然同样争分夺秒,这个春节,他们没有休息,“每天例会汇报完24小时防疫情况,就开始投入各自的工作中。”临空服务中心、航空小镇和8条市政路网等重点工程建设正酣。
 
  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阶段性目标结出的硕果。
 
  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设定的中期目标。
 
  疫情虽至,对标对表即将交出的“期中考卷”,答题情况如何?
 
  北京变瘦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成为北京“新两翼”。截至201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53.6万人,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6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759家,疏解提升市场631个、物流中心122个。
 
  交通变快了。断头路消失,高速路增多,高铁网加密。京张高铁、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等建成通车,京滨、京唐、京雄城际铁路加快施工,打通或拓宽“断头路”“瓶颈路”1676公里,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不断强化,京津冀核心区0.5—1小时通达正在加快实现。
 
  环境变美了。六年来,三地统一规划、统一立法、统一标准,建立环境执法联动机制,拔烟囱,压钢铁,减排放,区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46%。
 
  产业变优了。“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制造”的产业链条日渐理顺;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8000家,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形成;30多所大学组建一批创新联盟;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企业跨区域创新更加频繁。
 
  体制变顺了。出台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实现资格互认;制定跨省级行政区的“十三五”规划和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出台加强京冀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
 
  资源变通了。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从梦想照进现实;京津冀医学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到36项,176家医疗机构的21项医学影像资料实现共享;河北进京就诊患者已由2013年的940万减少到2018年的770万;北京向天津、河北开放了“数字学校”云课堂,京津两市高水平中小学校与河北省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张承保三市28个县(区)建立了扶贫协作机制,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478个、落实帮扶资金近45亿元……
 
  “六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从‘写意画’到‘工笔画’转变,协同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三大领域成就可圈可点,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建设也有序拓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大幅提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说。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中期目标收官之年,尽管疫情带来一定影响,但京津冀协同发展依然精彩可期。
 


 
 
武汉方舱“图书驿站”抚慰患者心灵
武汉方舱“图书驿站”抚慰患者心灵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月十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一名患者在阅读角看书。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新华社武汉2月29日电(记者喻珮、陆华东)2月底的武汉,乍暖还寒。受疫情的影响,往日人流如织的各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也已全部闭馆一月有余,但是馆内一些工作人员并未停止为这座寂静的城市提供安全、便捷的文化服务。
 
  2月5日晚,武汉首批三家方舱医院开始收治首批患者。不久后,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及各区图书馆、书店纷纷行动,通过线下捐赠图书和线上开通电子图书资源的方式,依次为武汉各家方舱医院搭建“书屋”、增添“书香”。
 
  分拣、打包、装车、运送……记者近日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上午九点多,馆内四五名工作人员早早地忙活起来,很快将200本图书、400册期刊装车,预计当天上午抵达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楠姆方舱医院,并在此搭建一处“图书驿站”。
 
  青山楠姆方舱医院,原本是青山区正在装修的体育馆。为给轻症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更多的隔离治疗地点,最近这里被改造成四层、拥有616张病床位的方舱医院。目前,改造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迷彩床帘遮住的一个个床位已布置一新,被褥、洗漱用品,饮水机、牛奶、方便面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方舱医院门口的CT医用设备也在紧张地安装中。
 
  这座方舱医院的四层原本将建设为一个大型篮球场,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投射到临时铺设的板材地面,走廊的尽头处正好倚靠一片温暖的阳光。“图书驿站”就选在这宁静一隅。
 
  经过一个小时的忙碌,两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医药常识、名著、小说、诗刊、摄影集,四张木桌拼凑起来的大型阅览桌可供十人同时阅读——《社区卫生服务使用手册》《双城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稻草人》《电影》《看世界》等图书杂志静候读者。
 
  “除了省图书馆捐赠的图书和期刊,区图书馆还精选了几百册杂志,都很有趣味性、可读性。如果不想看纸质书刊,患者还可以扫码进入线上图书馆,可看可听,非常方便。”武汉市青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康淑丽说,当地还组织了文艺爱好者创作了一批版画、漫画、插画、剪纸,装饰方舱医院的墙面。
 
  拥抱健康,从“心”开始心理咨询热线;大疫之下,书香不辍;心态平和,从容面对,规律生活……在青山楠姆方舱医院,一些暖心的、轻松的漫画、标语、心理咨询信息随处可见。
 
  “方舱医院内都是轻症患者,专业的医疗救治确实非常重要,可是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不能轻视。通过阅读,患者不仅能收获科学、正能量的知识,还能放松心情、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康淑丽说。
 
  截至29日,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各区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单位,共同建设23座“图书驿站”,提供近万册书刊,覆盖已开放和暂未开放的方舱医院。同时建立疫情信息服务专栏、线上数字阅读、“方舱数字文化之窗”等线上文化服务平台。
 
  捧着一本厚厚的书,靠在床上安静阅读。前段时间,武汉一家方舱医院内,一位留美博士后专注读书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一些方舱治愈患者也纷纷留言表示,患者在隔离的环境下,需要“精神食粮”抚慰心灵。
 
  “方舱建设伊始,我们就想着为那里的患者提供阅读服务。这位方舱‘读书哥’更加激励我们,让我们加快建设方舱医院内的阅读场所。”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说,在共同抗疫的路上,只要对群众、对患者有利的事情,都是值得尝试的。
 
  
兵“桂”神速 共克“十”艰 广西对口支援十堰市抗击疫情纪实
兵“桂”神速 共克“十”艰
广西对口支援十堰市抗击疫情纪实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8日,医疗队在出征前宣誓。当日,广西第八批赴湖北(十堰)抗疫医疗队42人完成集结,乘包机前往湖北十堰市。截至目前,广西向湖北派出的医疗队员累计达962名。
 
      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农冠斌
 

 
  迅速成立前方指挥部、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不断筹集物资千里驰援……广西迅速行动,举全自治区之力,集优质资源,全方位支援湖北十堰疫情防治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前后方联动 构筑全方位保障体系


 
  疫情就是命令。对口支援关系确定后,广西迅速成立对口支援十堰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前线指挥部,高规格设立前方工作组和后方保障组,选派医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并筹集大量物资千里驰援。
 
  2月12日,首批医疗队奔赴十堰。抵达当晚,医疗队连夜召开碰头会讨论工作。“队员们来之即战,做好分组分工后,13日就下沉到定点医院开展工作。”广西医疗队领队黎君君说。
 
  目前广西累计派出132名前方工作队员及医护人员,在参与当地医疗救治的同时,有工作队员还融入当地指挥部综合组、疫情防控组。5名同志参与指挥部工作,20名疾控队员对口支援当地疾控部门,完善当地联防联控机制。
 
  28日上午,广西钦州港火车东站,满载着11万件医疗物资、4000件救灾应急物资以及200多吨果蔬、肉类的冷链专列从车站驶出,直发十堰。这是广西驰援十堰的第3班物资直达冷链专列,也是壮乡支援湖北的第9班物资专列。
 
  目前,广西已累计调配38.42万件医疗物资驰援十堰,并采购配送了衣服、护手液等多批生活物资,广西各界还广泛筹集优质果蔬、食品等直发十堰。
 
  为确保精准完成后勤保障任务,广西还推出了建立一个赴湖北医疗队员信息库、搭建一个适用的紧急采购机制、构筑一个高效物流配送网络的“三个一”高效工作机制,大部分物资从提出需求到发货时间不超过1天。
 
  与时间赛跑的还有物资。2月11日凌晨,广西发出首批支援十堰紧急医疗物资。“广西时刻关注前方需求,倾囊相助,想方设法为十堰畅通生命补给通道。”指挥部后方保障组成员张立明说。
 
  “十堰的事就是广西的事。我们筹集N95口罩、隔离服、医用口罩等及时送往十堰,尽最大努力支援十堰,直至最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对口支援湖北省十堰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前线指挥部后方保障组组长许瑾说。
 
抓薄弱环节 精准救治、层层防控


 
  “这是我第一次来十堰,来之前我就做好了战斗准备。”在十堰市竹溪县,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专家陈平到达当天便直奔医院病房,如今他已经和另外8名队员在当地坚守超过两周。
 
  竹溪县是十堰市最边远的县之一,医疗条件相对薄弱。为了精准救治,连日来陈平深入隔离病区,“一人一策”研究治疗方案。遇到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时,身为党员的他冲在前头。
 
  “在后方,广西还组建专家团队提供远程会诊,让一些危重病例得到精准诊断和救治。”近期几名患者病情出现好转,让陈平感到欣慰。“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治疗方案发挥作用。”
 
  除了精心救治,护理工作者也竭尽所能做好工作。“鞋子穿起来很舒服,谢谢您!”在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一名66岁的新冠肺炎患者穿上广西医疗队队员廖春燕送给她的一双宽口鞋后道谢。
 
  为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廖春燕当起知心人,逐一添加患者微信鼓励他们。为增强患者体质,她将为医疗队队员准备的蛋白粉送进病区,并连通了后方医院营养专家,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营养计划。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基层很关键。面对考验,队员们一次次深入乡镇和社区。
 
  “他不是在去病房的路上,就是在下乡路上。”这是驰援十堰市郧西县的张春给同事留下的印象。作为重症医学科专家,张春除了每天参与查房、会诊外,还主动带队到乡镇进行协助指导。“乡镇通常是防控的薄弱环节,我要把全县乡镇医院走一遍。”张春说。
 
  到达十堰以来,广西医疗队预防组专家蓝光华和队员们也在基层不断奔走,时常忙到半夜。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统计分析、病毒核酸检测以及帮助地方完善防控机制,队员们都全力投入。
 
  “尽早找到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全部密切接触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避免社区传播,关乎防控的成败。”近日,蓝光华进驻的竹溪县已连续数日无新增病例报告。经过认真研判,蓝光华来到疫情较为严重的十堰市茅箭区,继续打好疫情防控战。
 
守望相助 传递爱心凝聚合力


 
  在对口支援十堰过程中,两地政府部门反复会商,医务人员通力合作,企业相互对接,民众隔空互动,留下的不仅是共克“十”艰的战斗经验,还有长存的感动与友谊。
 
  在柳州,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后的首要工作就是生产捐赠物资。“2月初,我们便把库存的螺蛳粉全捐了,现在生产线上的螺蛳粉生产出来后,也会第一时间捐助给十堰,希望他们能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生产。”柳州市螺状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石说。
 
  连日来,一批批爱心物资跨越千里运往十堰,在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也载去了满满的祝福和必胜的信心。“县里最近捐赠的60吨大青枣、萝卜、茄子都是新采收的,并经过严格检测,大家都想拿出最好的送给十堰,合力战‘疫’。”广西扶绥县工商联负责人李淑珠说。
 
  “广西是国内重要的秋冬菜供应基地,我们向农产品企业、流通企业发布需求信息后,每次都得到各界广泛响应。”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蒋连生说。
 
  “砂糖橘我们收到了,非常感激。”在广西第2班驰援十堰果蔬物资专列抵达十堰当天,捐赠了1500公斤砂糖橘的广西女孩韦丽萍收到了从十堰发来的感谢视频。
 
  “最近不少十堰企业联系我们,想等疫情过去后开展深度合作,帮助我们拓展水果、农副产品市场。”蒙山县蒙山镇北楼村村干部黄树新说,近期当地为十堰捐赠了一批砂糖橘,4名司机志愿者日夜兼程,将物资运至十堰。
 
  “过去我们素不相识,如今我们爱中相聚,很快你们将完胜而归。”竹溪县一位市民在给广西医疗队员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新华社南宁2月28日电
 
 
莫嫌琼雷隔云海,荆楚万里真吾乡 海南对口支援荆州市抗击疫情纪实
莫嫌琼雷隔云海,荆楚万里真吾乡
海南对口支援荆州市抗击疫情纪实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3日,运送果蔬的车辆驶入客滚船。当日,海南省330吨新鲜瓜果蔬菜经由海口市新海港发往湖北省荆州市。这批果蔬运抵当地后,将重点用于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海南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出发时,随行物品上都印着改编自苏轼《定风波》的词句“莫嫌琼雷隔云海,荆楚万里真吾乡。”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南省克服医疗卫生资源紧缺等困难,倾囊相助,先后驰援湖北荆州等地7批医疗队、4000多吨精品瓜菜和生活物资,还出台多项“含金量高、含情量重”的关爱政策,解决前线人员后顾之忧。“把他乡当吾乡”,海南与荆州携手抗疫,结下深情厚谊。

掏出家底 一批批医护挺身而出


  元宵节,荆州监利县中医院重症病房,灯火通明。一名湖北重症老人紧握着海南护士李倩的手:“有一天我好了,定要过一趟琼州海峡,看看你们是怎么来的。”这成了许多湖北患者与海南医疗队队员的“约定”。

  对于李倩而言,这次出征只是一次特殊的“例行工作”。而对于整个海南,对口援助无异于一次“大考”。部署工作争分夺秒——海南马不停蹄地成立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设立支援湖北医疗队专项小组,开通支援湖北抗疫“远程医疗”平台,建立与广东省、荆州市政府及前线指挥部沟通机制。

  时间紧张,就当机立断,从全省12家医疗机构抽调146名医护骨干,一天内组建“先头部队”,成为第一时间到达荆州的外省队伍。

  名额有限,就写决心书、请战书,白纸黑字之上,按下一枚枚鲜红手印。

  物资稀缺,就从当地极其紧缺的医用品中,挤出部分来增援。

  航空管制,就分批行动,驱车三千里,历经数十个小时前往。

  没有推车,就手提肩扛,把物资一件件分发到各个科室。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1月28日以来,7支医疗队共计863人先后越过琼州海峡,驰援湖北,在荆州等地11家医疗机构开展救治工作。

  海南至湖北,温差达30摄氏度。当到达气温临近冰点的荆州时,很多人身上还穿着出发时的单衣。抵达即实战,为争取时间、节省装备,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和尿不湿工作,最长达13个半小时。

  护士袁玉冰的任务是采集咽拭子。患者一个张嘴的动作,都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危险随时在,说不害怕是假的,只是害怕早已被肩上那份责任覆盖。”她说。

  截至目前,海南医疗队累计管护荆州、武汉患者4000多人,治愈患者380人,努力让湖北与海南的“约定”不落空。

  传递情谊 一车车物资日夜兼程奔袭过海


  2月25日,数百吨由海南捐赠的生活物资冒着风雪到达荆州。少有人知的是,这是一批年轻司机历经43小时才送达的,以解当地燃眉之急。一刻也未休整的车队,卸货完毕后即刻掉转车头返回海南,等待运送下一批果蔬。

  疫情时期湖北各地“买菜难”,海南正好是冬季“菜篮子”。海南省政府从“省长储备金”中拿出1000万元,组织海口、三亚、文昌、乐东四市县收购新鲜瓜菜,经过严格采样和检测后,捐赠湖北。2月1日,海南首批驰援瓜菜运输车队出发,在海口新海港码头,10多辆重型卡车整齐“列队”,通过“绿色通道”,驶向荆州等地。

  “湖北人民什么时候需要果蔬,海南人民就什么时候送去!”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许云说。为了运输加速,车队实行双司机制,最快一天一夜就能将瓜菜送上患者、医疗人员和市民的餐桌。

  一时间,琼海、万宁、儋州等市县纷纷响应,出资收购当地精品果蔬,捐往湖北。在进入湖北各个通道闸口,时时可见执勤交警向挂有“琼”字牌的车辆庄重敬礼。

  “我的电话铃声现在几乎没停过。”海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王建国,现在成了爱心捐赠的“对接落地人”。他说,现在海南民间团体、学校、农业合作社、企业等都已“爱心涌动”,捐赠物资除了果蔬肉禽,还有一线医护需要的医用物资、纸尿裤、花露水等用品。

  留学美国的海南高中生王贺,发动同学和亲友筹集6万元善款,购买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往支援荆州的医疗队;文昌中学5930名师生捐款50余万元,用于补助因疫情影响致家庭经济困难的荆州在读学生;临高贫困户自种瓜果“卖一吨送一吨”,只为荆州市民吃了“心里能甜一点”……

  王建国说,海南各地现已陆续驰援湖北13批次4127吨瓜菜和肉类等。其中,对口支援荆州地区6批次生活物资共计1951吨,且增援热度还在持续攀升。

  筑起后盾 一份份关爱保障“零线”力撑“一线”


  驰援湖北的战场是“一线”,医护人员的后方则是“零线”。保障供给,解决后顾之忧,筑起坚强后盾,也是对“一线”战疫的支援。

  疫情一开始,全国多地面临医疗防疫物资紧缺问题,作为几乎没有口罩、防护服等医用品生产线的海南,更显棘手。为了全力保障前线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疫情,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开辟了多条渠道筹集物资。

  通过委托代理采购、邀约采购、直接采购等方式全力“凑”;发动社会各界踊跃“捐”,负责物资保障工作的李卫华直言,自己脑子里像装了几十个“硬盘”,急需医疗物资数据刻录在里面,“一个都不能错”。口罩、防护服、呼吸机……7万多件物资源源不断向荆州前线供应。

  支援湖北一线的医护人员物资有保障了,还需要什么?还担忧什么?为了进一步筑起保障后盾,海南研究制定“操作性强、含金量高、含情量重”的关心关爱政策,紧接着印发“为援湖北医务人员办好实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关爱工作”两个通知,并由省政府督查室挂牌督办。

  海南各部门纷纷行动。卫健委配套下拨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党费46.05万元,成立工作专班,对前线医务人员家属定期关爱帮扶;妇联为医务人员家庭提供免费配送服务;应急厅联合银行、保险公司等,向医护人员赠送赔偿限额达100万元的专项保险;银保监局鼓励指导8家保险机构,赠送给医护人员各类保险保障。

  此外,援湖北医护人员还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未成年子女和高龄家属托管照料服务、子女学业优先辅导、疫后景区免费旅游等政策。

  “千山万水阻不住江海情。我们在用实际行动与湖北人民并肩抗疫。让我们疫情后再相见,那时一定鸟语花香,没有口罩遮挡笑脸。”这是护士李倩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她说,这样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新华社海口2月29日电

 
娴静少言不慕荣利 记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
娴静少言
不慕荣利
记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

( 2020-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6日,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右)与患者交流。     新华社发(吴浩宇摄)
 
  新华社武汉2月29日电(黎云、贾启龙、孙国强)从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回来,陈静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惊心动魄。
 
  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平静的生活,陈静再次冲到一线。这一次,她成为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
 
  严厉、唠叨、苛刻、事无巨细,是31年护理工作留给她的职业印记。陈静说,其实她是个安静少言的女子,热爱生活,淡泊名利。
 
白袍


 
  这些年来,陈静和护理组获得的荣誉,能装满一辆救护车。让她拿出来晒晒,她慌忙摆手打断:“我们聊聊生活和咖啡,如何?”在陈静看来,荣誉没有品质重要,作为一名护士,最优秀的品质是善待每一名患者。
 
  “在生命面前,让每一个患者都受到同等的待遇。”陈静说,这是一名护士的职业道德。
 
  农历除夕凌晨4时许,医院护理部主任彭飞打来电话,下达命令:1小时内,从科里选定10名护士准备支援武汉。
 
  陈静拿手机打出了9个电话,一一通知“做好准备,随时出发”——剩下的一个名额,她已经留给了自己。
 
  中午,陈静去了科里,和年轻的护士们包了一顿饺子,大家有说有笑,却又都若有所思。
 
  这次支援武汉,陈静所在的医院一共抽组了48名护士,多数都是“90后”,陈静出任“总护士长”,统领出征。
 
  大年初一,医疗队进驻汉口医院,陈静被任命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医院决定抽组3名医生、5名护士组成第一梯队接手重症病房。
 
  陈静召集几名护理骨干开会,说的第一句话是:“明天,谁跟我上?”
 
  这一声,让人为之动容。那一天,陈静、张婷、刘怡琳、王小焕、李金燕成为进入“红区”的第一梯队第一班次。
 
  转战火神山医院,陈静再次出任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为了尽快接收病人,陈静带着几名骨干连夜布置病房,大到上千万的医疗设备,小到缝合用的针线,全靠肩挑背扛搬运调试。
 
红心


 
  抗击埃博拉病毒,一声令下,陈静飞赴利比里亚。在100多个日夜里,她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高温搭建塑钢简易救护所,科学制订预检分诊和护理工作流程,确保了医疗援助工作快速高效展开。
 
  那一年,陈静的女儿即将参加中考。
 
  2018年,“和平方舟”医院船赴巴布亚新几内亚等11国执行“和谐使命-2018”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陈静担任门诊护士长随船出海长达8个多月,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亲自操作,赢得了当地患者对中国军医护理技术的高度认可。
 
  那一年,陈静的女儿面临高考。
 
  在陈静的诸多奖励登记表里,“忠诚”是组织对陈静的鉴定和评价,而用陈静的话来说,就是“听话”,上级让干啥就干啥,不提困难,不讲条件,更不会拒绝。
 
  “勤快只能把事情做完,用心才能做到极致。”陈静说。
 
  在火神山医院的重症病房,护理工作任务更重,直面病毒的风险更大,需要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陈静为患者清理口腔痰瘀时,患者突然猛烈咳嗽,痰液溅在了陈静的防护面具上。陈静没说话,继续为患者把污物清理干净。
 
  还有一次,在给患者喂饭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陈静打来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你知道吗?患者最怕的事,是没有人在乎他。”陈静经常这样告诫护士们,“患者就像一面镜子,他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他们心里就有多重。”
 
黑脸


 
  “我希望我首先是一位女性,是温柔的、美丽的,不是泼辣的。”陈静一直尝试着向外界展示这样的形象,她戴的口罩都印着淡淡的花纹,有着女性爱美的气质。
 
  不过在火神山医院,陈静的展示行动似乎很不成功,她还被护士们描述为“硬核护士长”“婆婆嘴”“大管家”,是个唱黑脸的主儿。
 
  按照之前的工程设计,火神山重症病房的值班医生可以从重症病房返回到半污染区处理医嘱。看完工程设计图纸,陈静结合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经验,立马提出必须修改流程,重症病房和半污染区之间只能单向行进,不能折返。
 
  这项建议得到了院感专家的一致肯定,为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添加了一道安全门。陈静说,只要防控措施到位,“零感染”是完全可以做到。
 
  护士左添总是改不掉用手摸脸的习惯,就被陈静唠叨了一顿:“我今天已经看你摸3次脸了……”在病房里,用手摸脸这样平日里再正常不过的动作,是极其危险的。
 
  每天,陈静都死死盯着重症监护室的人和事情。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穿鞋套、洗手,自身防护大大小小近几十道程序,都不敢大意。
 
  “我如果不能把她们全部带回去,怎么跟她们的父母交代?”陈静指着身边出出进进的护士们说。很多护士,比陈静上大学的女儿大不了几岁,走路的时候还会连蹦带跳。
 
  “你不能这样!”“你这是错误的!”“这是危险的!”陈静这几句口头禅,被年轻的护士们学会了,模仿她的声音互相用来开玩笑。陈静听见了也觉得不像生活中的自己:“我平时好温柔的,现在怎么这么凶?”
 
  重症监护室里,全是游离在生死之间的脆弱生命,多数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脏、累、急、难、杂,苦了在一线的护士们。穿上防护服后,陈静也会感觉不舒服,久之没有食欲,睡眠质量下降。
 
  外人并不知道,陈静在两年前做过胆囊摘除手术。“不要用英雄来称呼我,其实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责任。”陈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