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综合新闻

习近平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会谈
习近平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会谈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当地时间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举行正式会谈。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新华社内比都1月18日电(记者陈贽、常爱玲、吕传忠)当地时间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举行正式会谈。
 
  习近平表示,中缅胞波情谊深厚。当前中缅都已进入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契机。这次我们决定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我们要抓好落实,对两国下一阶段各领域交流合作进行系统规划和部署,加强对两国关系的政治引领,推动中缅关系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发展对接,建好经济走廊。双方要推进两国经贸合作五年规划,有效对接发展战略,落实好两国经贸和产能合作。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是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中之重。双方已经启动中缅经济走廊实质建设,要尽快提高两国人民特别是缅甸民众的获得感。
 
  二是聚焦龙头项目,加强互联互通。双方同意发挥好皎漂项目对中缅经济走廊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快推进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仰光新城建设,从而形成经济走廊北、东、西三端支撑的整体布局。双方要统筹推进公路、铁路、电网等互联互通项目,尽快形成连通走廊的骨架网络。
 
  三是扩大贸易投资,密切地方合作。中国同缅甸开展务实合作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中方欢迎缅方扩大对华出口,支持中国企业加大对缅投资,愿同缅方加强金融合作。双方要发挥好中缅经济走廊北端自滇入缅区位优势,促进云南等中国地方省份同缅方的交流合作,服务两国发展的大局。
 
  四是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双方要办好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和中缅文化旅游年,鼓励更多青年开展交流,使胞波友好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双方要抓好中缅经济走廊沿线的民生、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更多缅甸基层民众早得实惠。
 
  昂山素季再次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她表示,缅方高度珍视缅中友谊,希望继续做中国的好朋友。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成果丰硕,将极大深化缅中胞波情谊,促进两国务实合作。缅方愿积极推进缅中经济走廊建设,全力落实皎漂项目,加快推进交通、能源、产能、人文、边境、地方等领域合作。缅方愿同中方携手前行,共同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昂山素季表示,缅中关系的重要特点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长期以来,中国在双边和国际层面给予缅方宝贵理解和支持,对此,缅甸人民铭记在心。中国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捍卫公平正义,对于像缅甸这样的小国格外弥足珍贵。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公平正义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国家以人权、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但缅甸决不接受这种施压和干涉。希望中方继续在国际场合为缅甸等中小国家主持公道,为推进缅甸国内和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强调,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中国是值得缅方信任的好朋友。中缅共同倡导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互信互帮互助,树立了国家间交往典范,也为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方一贯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中方将继续在国际上为缅方仗义执言,支持缅方维护国家尊严和正当权益。中方支持缅方推进国内和平进程、实现民族和解,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文本交换仪式,涉及政治、经贸、投资、人文、地方等多个领域。
 
  当日,中缅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联合声明》。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习近平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当地时间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下榻饭店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新华社内比都1月18日电(记者李忠发、孟娜)当地时间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下榻饭店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习近平指出,我这次访问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9年再次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我新年伊始首次出访,体现了当前中缅关系的高水平。中缅建交70年来,无论两国各自有何变化,双边关系有何波澜,最终都走上了紧密合作、相互支持的正确轨道。双方一定要维护好、发展好难能可贵的胞波情谊,推动“一带一路”框架内务实合作早出成果,惠及人民。发展中缅关系要靠两国各界人民协力合作,也离不开两军交流合作。希望总司令和缅甸军方同中国军方加强往来,共同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双方要共同努力,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习近平强调,中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双方应该继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加强配合,坚定维护好各自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好我们的共同正当权益,维护好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将继续在国际上为缅方仗义执言。

  敏昂莱表示,习近平主席这次对缅甸的访问,时机特殊,意义重大,成果丰硕,充分体现了缅中关系的高度和深度。昨天习近平主席出席缅中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并宣布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这对两国关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缅方为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感到由衷高兴,感谢中方长期以来为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所提供的帮助,真诚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实现缅甸国家的和平与发展。缅军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认为涉港、涉疆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外国不应干预。我在任内将继承并致力于深化缅中胞波情谊和两军关系,积极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和缅中经济走廊,积极推动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百年变局中的中国信心与担当 2019年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刻影响世界
百年变局中的中国信心与担当
2019年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刻影响世界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郝薇薇)这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之变复杂而深刻。大国博弈的升温、新技术革命的酝酿、政治和社会动荡的起伏以及单边和多边之争的激烈,成为2019年变局加速深刻演变的最新注脚。

  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国的“稳定者”角色更加凸显。构筑友谊信任的桥梁,分享开放合作的机遇,捍卫秩序规则的尊严,倡导命运与共的理念……习近平主席一路引领,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主要力量。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新时代的中国,以新时代的作为担当,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征途上留下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记。

厚植友谊 广交朋友


  2019年12月2日,北京-索契。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半个多月后,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再次“见面”,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供气!”“接气!”万里之间,是老朋友一如既往的默契。

  既有严肃场合的会谈会晤,也有同船而游、举杯庆生的温暖瞬间。中俄元首交往仿佛一个缩影,展现出中国外交的活跃生动、中国与世界的丰富互动。

  先后7次出访,足迹遍布欧、亚、拉美13国;4次主持主场外交,开门迎接来自五洲老友新朋。从领导人交往到国与国合作,从双边互动到多边舞台,2019年中国元首外交牵动世界目光。

  这样的情谊令人难忘。访问意大利,马塔雷拉总统专门邀请歌唱家波切利为习近平主席倾情演唱;访问吉尔吉斯斯坦,热恩别科夫总统第一时间邀请习近平主席到总统官邸茶叙;访问朝鲜,金正恩委员长全程陪同,两位领导人在锦绣山迎宾馆庭院信步畅谈;访问尼泊尔,班达里总统亲赴机场迎送,当地少年用中文欢呼“习爷爷好!”“我们爱您!”……

  这样的风范令人感念。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不辞辛劳,坚持同40位与会外方领导人及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中的每一位举行正式会谈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感慨:“虽然我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但我们感受到了尊重。”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华与会,习近平主席专门在上海豫园设宴款待,曲径通幽、茶盏飘香,热情周到的安排令马克龙总统深受感动。

  普京总统说:“中国以什么样的方式同其他国家相处,是有深远意义的。”以诚相待,以信相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国领导人的举止风范,正是中国处世之道最形象展现。

  这是一个通连四方的朋友圈。它的日益密集和不断延展,为信任与合作不断受到侵蚀的世界注入友谊的暖流、合作的力量。

  如此频密的领导人交往并不多见。从罗马到北京,习主席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一个多月时间里两次见面;从上海到雅典,习主席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会见和会谈仅仅相隔一周;从北京到巴西利亚,习主席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不到20天再次相逢……

  如此活跃的伙伴关系令人瞩目。仅2019年6月至10月,中国外交话语中就出现了5种新定位、新表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中保战略伙伴关系,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海角天涯若比邻,五湖四海皆兄弟。2019年9月21日和27日,新中国70华诞前夕,中国同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分别建复交,中国的建交国达到180个。

放眼全局 拥抱世界


  2019年7月22日,《财富》杂志公布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129家,首次超过美国。这家老牌财经刊物如是评论:“世界力量平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商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格局之变,带来的是更多的对抗冲突,还是新的良性互动模式的建立?世界面临抉择。

  2019年,中美关系陷入多年未有的复杂局面。中美元首大阪会晤,习近平主席以“乒乓外交”的小故事开场,讲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双方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并宣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

  一方面坚决抵制各种霸凌行径,一方面以负责任的态度寻求建设性对话,中国在变局博弈中淬炼出越发成熟从容的心态。

  稳定大国关系,深耕周边外交。2019年,习主席7次出访,其中5次到访周边国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鲜、日本、印度、尼泊尔,实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覆盖。

  凉爽的海风、绿色的棕榈、古老的庙宇……中印领导人继续以“非正式会晤”这一“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处理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确选择”,金奈会晤推动中印关系继续行驶在平稳向好的轨道。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功举行,中日举行新一轮战略对话,中菲宣布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中国和东盟国家提前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一读……2019年无疑是中国和周边国家交往继续向好走深的一年。

  从欧洲亮丽开场,在欧洲圆满收官。2019年,习近平主席先后到访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希腊4国,迎接德、法、意等欧洲主要大国领导人来访,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实现首次扩员,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按期完成……世界两大文明、两大力量之间的交往积极活跃而富有成果。

  发展道路上的真诚伙伴、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过去一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更加充实丰富。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上任后第五次踏上拉美土地,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亲致贺信……在元首外交引领推动下,中非、中拉、中阿合作之路更加宽阔。

开放合作 共同发展


  紧张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满载货物的货轮和列车,一幅陆海联通的大图景徐徐展开。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期间专程来到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参观。这座曾经深陷困境的千年大港,借“一带一路”东风而重焕生机。

  2013年,当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邀约,面对过犹疑,遭遇过质疑,但这一中国倡议最终以“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赢得了人心,成为中国机遇最生动的写照。

  “我们将是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七国集团经济体……我希望,意大利和中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能够成为其他欧洲国家的模板。”2019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前夕,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在英国《金融时报》这样写道。

  一个月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等理念,论坛形成283项重要成果。

  正是在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和秘鲁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秘鲁成为第19个同中国签署相关协议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放眼2019年全年,共有1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文件总数升至199份。

  同样亮眼的成绩单来自第二届进博会。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达成意向采购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关于“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的形象阐释被世界媒体广泛引用。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宣布的扩大对外开放5方面举措,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随着中国市场潜能的不断释放、中国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单越来越长。

  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就职半年后便踏上访华行程,他一语道明“中国吸引力”的真谛:“同中国这样的伟大国家和真诚朋友发展关系,给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捍卫秩序 完善治理


  变局之下,民粹主义和偏狭民族主义的口号冲击不少国家政坛,10多年前金融危机中的同舟共济似乎正被淡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卷土重来且气势汹汹,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面临瓦解风险。

  在乱局中坚定方向,在挑战中克难前行。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倡议继续弘扬“上海精神”,打造“四个典范”,到亚信峰会提出“五个亚洲”理念,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呼吁各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对多边主义时代内涵的深刻阐释……习近平主席利用各种场合,积极联动各方,为国际合作凝聚人心、注入动力。

  站在时代演进的大势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一边。2019年,中法在捍卫多边主义方面的互动备受关注。从共同举办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到联合举行中国、法国、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会议,再到共同发表《中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北京倡议》,正如马克龙总统所言,中国和欧盟正“就一个越来越不稳定的世界所面临的大问题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

  维护秩序与规则的努力同样体现在中国对区域合作的引领和推动。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中国与新西兰、巴基斯坦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加快……令人瞩目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正式签署提上议程。

  评析2019年时,拉美社写下这样一段话:“面对世界逐渐抬头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中国捍卫和平与包容的国际机制,展示着自己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交流互鉴 和谐共生


  环顾2019年的世界,贫富分化、政治极化以及各种社会认同危机不断引发混乱与动荡。在“西方模式”危机证明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之后,“文明冲突论”作为所谓“理解和判别世界未来的新范式”,在一些人的鼓噪中,加剧着世界的分化与分裂。

  对抗还是对话、争斗还是合作、冲突还是融合,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能否克服自私、狭隘和任性,向着和谐共赢的未来迈出共同前进的步伐?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办。这一“亚洲历史上首次以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盛会”,除亚洲47国嘉宾,更有来自其他大洲的域外代表参会。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在开幕式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后,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文明冲突论”是错误的论调,真正的文明不会发生冲突,真正的文明会开展对话。

  梳理2019年习近平主席与各国领导人的交流互动,文明的色彩格外鲜明。在法国尼斯,同马克龙总统谈论欧洲文艺复兴和开放精神;在印度金奈,与莫迪总理追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往事;在希腊雅典,同帕夫洛普洛斯总统在一座座古希腊雕塑前探寻东西方文明的共通共鸣……一年来,中国向世界持续传递着这样的讯息: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通过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实现人类大家庭的和谐共生。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阿利斯泰尔·米基对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文明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表赞同:“面对挑战,唯一的出路就是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行动。”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大门徐徐打开。在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新时代相互激荡的大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乘风破浪,坚定前行,书写更加精彩壮丽的篇章。

       (参与记者:陈杉)

 
莫道君行早 是处有亲朋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莫道君行早 是处有亲朋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内比都1月18日电1月17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缅甸,是党中央着眼外交全局采取的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此访时间虽短,但日程紧凑,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出席了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缅方对习近平主席此访期待已久,给予最高礼遇隆重接待。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联袂出席重大活动,缅甸第一、第二副总统及所有内阁成员、联邦议会两院议长以及主要政党负责人悉数出面,陪同习近平主席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

  缅甸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此访,一致认为,在缅中建交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对缅进行国事访问并将缅甸作为新年首访国家,体现了缅中深厚的胞波情谊,开启了两国世代友好新篇章。这是缅中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产生深远历史影响。国际媒体也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此访,普遍认为元首外交引领中缅胞波情谊步入了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关系迈入新时代

  王毅说,中缅山水相连,有着2200多公里边境线。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缅甸谚语说“同住一村头,同舟共出行”。上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赋诗“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无论是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互通有无,还是上个世纪携手反抗外来的殖民侵略,双方始终互信互帮互助。缅甸是率先承认新中国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新中国签订边界条约的亚洲邻国。建交7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双方关系始终坚如磐石,两国的前途命运早已紧密相连。

  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倡议,首先要从周边做起。中缅有延绵千年的胞波情谊,有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有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深厚基础。此访期间,双方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这一决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期待,也丰富了中缅关系内涵,必将为中缅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缅各民族、各党派对此反应积极,都表示缅甸全体人民在加强对华友好、深化胞波情谊方面高度一致。温敏总统表示,缅方支持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同中方积极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这对缅国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昂山素季国务资政表示,缅中胞波之谊历经时代变幻的考验,只有我们才深知其中的深刻含义。中国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命运已把我们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缅方将与中方继续同甘共苦,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缅方也愿同中国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毅表示,为隆重庆祝建交70周年,双方决定举办“文化旅游年”,在教育、旅游、文化等人文领域举办70余项活动,这些都将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为中缅关系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缅“金银大道”展现新前景

  王毅说,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缅两国人民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印的商贸通道,即南方丝绸之路,缅甸朋友称之为“金银大道”。今天的“一带一路”,就是新时代的中缅“金银大道”。缅方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昂山素季国务资政在2018年就已牵头成立缅甸“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领导委员会并亲任主席。习近平主席同缅方领导人就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行深入探讨,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双方同意统筹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仰光新城、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公路铁路、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标志着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一个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再分别延伸到仰光和皎漂,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人字形”大合作格局呼之欲出。

  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中国开展对外合作从不强加于人,反对你输我赢、单边通吃。中方愿同缅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稳步推进中缅经济走廊重点合作项目,尤其要更多惠及当地人民,使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缅方领导人表示,缅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设缅中经济走廊,对促进缅甸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在交通、能源和产能等方面加强合作,惠及民生,关注环保。相信随着合作日益深入,缅中关系必将得到更大发展,期待缅中经济走廊建设结出更多硕果,让缅甸民众得到更多实惠。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也表示,缅军方将做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随着中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成果不断显现,新时代中缅友好合作的“金银大道”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王毅说,中缅经贸合作密切。2019年,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情况下,中缅双边经贸额实现28.5%增长,其中缅甸商品对华出口同比增长42.8%。缅方愿继续扩大对华贸易,欢迎更多中国投资。中方将进一步扩大进口缅甸优势商品,愿为缅农产品输华、农业技术提升、贸易便利提供更多支持。

  中缅有漫长共同边界,特别是云南省与缅甸人文相近,双方边民像亲戚一样长期友好往来,维护了边境稳定,促进了交流合作。此访期间,云南省同缅甸曼德勒省就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达成共识,同仰光省就结成友好省签署文件,相信滇缅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务实合作,一定会为促进中缅关系更好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新生机

  王毅说,中缅两国在抗击列强侵略殖民、争取民族独立方面有着相似历史境遇,一直相互同情、相互支持。65年前,中缅和印度一起顺应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树立了国家间交往的典范,已成为普遍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王毅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依然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行径逆流而动,包括中缅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各自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两国领导人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习近平强调,各国都有权利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70年来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实践证明,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对中国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中国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方愿同缅方分享脱贫减贫经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缅方领导人表示,缅方为中国取得的成功感到由衷高兴,相信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中国能更多同缅甸等发展中国家分享治国理政经验,相信中国的成功经验将为缅甸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脱贫致富提供有效借鉴。

  缅方领导人介绍了缅甸在若开邦等问题上的立场,表示,有的国家以人权、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缅甸决不接受这种施压和干涉。缅方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本国面临的问题,欢迎中方作为缅方的好朋友继续为推动缅国内和平、民族和解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昂山素季动情地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在双边和国际层面给予缅方宝贵理解和支持,对此缅甸人民铭记在心。中国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捍卫公平正义,对于像缅甸这样的小国格外弥足珍贵。缅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中方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坚定地站在中国朋友一边。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坚持永不称霸,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中方支持缅甸沿着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继续前行,支持缅方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和国家尊严,愿在尊重缅甸主权和意愿基础上,为推进缅甸国内和平、民族和解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缅两国领导人强调将继续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共同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携手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的勃勃生机。

  王毅最后说,莫道君行早,是处有亲朋。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首访就选择了拥有千年胞波情谊的邻邦,这是中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周边落地生根的又一重要实践。中国外交开局精彩。2020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一道,携手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充满不稳定性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正能量。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擘画双边关系新蓝图 缅中人士热议习主席在中缅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擘画双边关系新蓝图
缅中人士热议习主席在中缅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内比都1月18日电当地时间1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第二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并致辞。

  缅中各界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深刻诠释了两国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特殊关系,生动展现了两国千年胞波情谊,表达了对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的决心和信心,为双边关系未来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新时代推进中缅关系,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我同温敏总统一致同意以这次访问为起点,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缅甸企业家梭摩昂表示,缅甸和中国一直以来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可以说是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将推动两国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民盟党报《民主浪潮》主编蒙育瓦昂信认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将使两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国际上抬头,缅中两国更应齐心合力,深化互相理解和尊重,开展更多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云南大学副校长、缅甸研究院院长李晨阳表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把中缅关系提升至新高度,推动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中缅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

扩大双边务实合作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中缅关系已进入新时代,双方要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遵循,以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为重,夯实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使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胞波、好伙伴。

  缅甸著名作家、媒体人亨拉认为,扩大务实合作可使缅中两国收获双赢。目前两国正在推动中的皎漂深水港等项目,能够提高缅甸航运基础设施水平,增加缅甸老百姓收入,巩固缅甸联系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地位。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哥哥莱表示,多年来,缅中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缅甸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拉动,包括中缅油气管道在内的合作项目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缅甸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得益于“一带一路”项目,缅甸科技水平、铁路运输网络、工业园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缅甸盐业协会会员妙都拉埃表示,缅中务实合作给缅甸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举例说,自己以前住在仰光西南的丁茵,往返两地只能乘坐渡船,后来,中国援建了中缅友谊大桥(仰光-丁茵大桥),大大方便居民的往来交通。

  内比都副市长耶敏乌认为,缅中建交70年来,双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双边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应当保持这一势头,创造更多务实合作的机会,推动双方经济发展。

树立国家交往典范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中方愿同缅方一道,做弘扬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树立国家间交往的典范,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缅甸知名作家埃敏索表示,缅中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相互信任、尊重、支持,树立了不同国家之间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的典范。尤其是中国政府支持缅甸政府推动国内和平与民族和解,支持缅甸在国际舞台维护正当权益和国家尊严,中国政府的举动令他深受感动。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认为,中缅合作展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道路,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理周边关系树立了榜样。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社会实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参与记者:方栋、王晨曦、张东强、袁梦晨)

 
中宣部、发改委联合发布2019年“诚信之星”
中宣部、发改委联合发布2019年“诚信之星”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余俊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持续深化诚信宣传教育,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向社会发布了2019年“诚信之星”。

  此次发布的10位“诚信之星”是:天津师范大学退休干部王辅成,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退伍军人张志旺,吉林省白山方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宁凤莲,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场退休职工高青旺,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秀谷镇徐坊村理事长徐春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郭建华,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下坝社区村民程绍光、程祖全父子,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关庙乡苏坪村9组村民罗万森,宁夏回族自治区金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安局马尔洋派出所所长丁发根。

  发布现场播放了“诚信之星”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颁发了“诚信之星”证书和奖杯,艺术家诵读了致敬词。“诚信之星”讲述了自己的诚信追求和人生感悟:他们有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以“把一切献给党”作为自己的终生信念;有的几代接力、矢志不渝,用恒久努力让荒山重披绿装;有的以诚立身、以信兴企,赢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有的坚忍执着、知难而进,用毕生坚守照亮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精神风貌,是诚实守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主席会议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草案),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草案)等。

  汪洋强调,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作为政协全体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最高形式,要切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使会议充分展现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会议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落实好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要突出政协特色,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发挥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要做好大会宣传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传播共识、传播正能量。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严肃会风会纪。

  会议还通报了全国政协党组2020年工作要点;审议了全国政协主席会议2020年学习计划;听取了全国政协办公厅2019年工作情况汇报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夏宝龙等分别就有关议题作了通报。刘奇葆、万钢、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梁振英、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

 
胡春华在百色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胡春华在百色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南宁1月1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近日在广西百色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百色市集老、少、边、穷地区于一体,脱贫攻坚以来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胡春华先后来到田阳县、右江区、凌云县,进村入户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调研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进展,看望基层扶贫干部,慰问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同志家属。

  胡春华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各地各部门要尽锐出战,聚力攻坚。要聚焦剩余脱贫任务,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巩固脱贫成果,加强对不稳定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全面排查整改影响脱贫质量的具体问题,切实加强产业就业扶贫,着力夯实脱贫基础。要强化责任,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要求,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作用。要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关爱,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鼓足干劲、奋发有为,积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江西:预算“省准好”,政府“紧日子”为百姓“好日子”
江西:预算“省准好”,政府“紧日子”为百姓“好日子”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南昌电(记者高皓亮、邬慧颖、林浩)花钱要“省”,投向要“准”,关键要效果好,正在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钱怎么花”成为热门话题。参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地方预算念起新“三字经”,折射政府财政支出新思维: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事业,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百姓的“好日子”。

花钱要能省则省


  花钱要省,成为此次江西省两会释放的重要信号之一。

  15日,《关于江西省2019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报告显示,2019年,江西省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4亿元,下降5.3%。江西省财政厅厅长朱斌分析指出,主要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报告对2020年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更加明确:省级一般性支出按照10%比例压减,市县也要相应压减。

  念好“省”字诀,让过“紧日子”成为自觉。江西省人大代表、弋阳县县长陈敏说,小到一张A4打印纸,大到国有资产配置,县里均坚持能省则省、能减则减,2019年弋阳县压缩一般性支出1315万元。

  过“紧日子”,还要防止公务支出“跑冒滴漏”。在江西宜春,当地积极推行公务消费网络平台监管,把全市2326家单位的公务支出统一“晒”到平台上,开展绩效运行监控。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江西全省2019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下降6.5%,已连续6年实现压缩。

  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成为新的一年政府省钱关键一招。江西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王斌介绍,从2020年起,江西省直行政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根据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量入为出科学核定预算。

资金投向要“准”


  节用裕民,预算“账本”里透着“民生温度”:政府过“紧日子”,各类民生支出有增无减,资金投向更加清晰、精准。

  资金投向瞄准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江西2019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33.4亿元,增长16.2%。江西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副主任饶振华说,这一投入为江西省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资金投向瞄准民生所需。回应群众对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2019年江西省安排37.7亿元,实现学生资助政策各学段全覆盖,拨付13亿元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下达11.4亿元发展学前教育。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易艳丹对城镇“大班额”问题感受最深,曾经她所在学校人数最多的班级一度近80人。得益于财政支持,学校新建教学楼、修缮校舍,如今,班额普遍保持在45人左右。

  资金瞄准办实事,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2019年,江西省统筹1800亿元资金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完成51件惠民实事。报告提出,2020年将在前一年基础上再增加200亿元,围绕就业创业等8个方面继续办好民生实事,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县县长陈翔说,保障改善民生有新提升,就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的精准度,切实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使用效果要“好”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报告中的这句话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陈敏说,这意味着在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减法”的同时,更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产生投入的“乘数效应”。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体系。报告要求,2020年积极开展政府投资基金项目、PPP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先行试点,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激励约束机制。王斌介绍,强化结果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将成为预算安排、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资金使用效果好,基层感受最明显。江西省人大代表、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党支部书记曾梓清说,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补足“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的同时,改变资金投入方式,通过产业奖补资金使用,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全村34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增收,为稳定、可持续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敬老院笑声欢
敬老院笑声欢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月18日,在洛南县灵口区域敬老院,院长王育苗(右三)在观看老人们做游戏。

  连日来,年味渐浓的陕西省洛南县灵口区域敬老院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工作人员组织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院内笑声不断。

  据了解,洛南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全县愿意到敬老院的367名五保户实行“特困集中供养”政策,确保了政策执行精准、供养对象精准、资金兑现及时,赢得了社会各方好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中央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中央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日前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着眼全面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落实“四个坚持扭住”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强化改革创新,对新形势新体制下抓建基层内容体系进行全面重塑,对于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纲要》明确新时代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重新界定基层单位定义,围绕全面锻造“三个过硬”基层重构基层建设标准,着眼始终依靠基层、建强基层明确基层建设原则,突出基层党组织地位作用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从战备工作、军事训练、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等4个方面整合基层工作内容,围绕充分发挥官兵主动性创造性明确基层自主建设方式方法,按照“四个坚持扭住”要求规范党委领导和机关指导工作,改进创新“双争”评比表彰项目条件、组织实施和激励措施,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依据。

  中央军委要求,各级要认真抓好新修订《纲要》的学习贯彻,坚持党委机关按《纲要》实施指导、基层单位按《纲要》加强建设、广大官兵按《纲要》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

 
国家信访局出台新规 强化信访事项统筹实地督查
国家信访局出台新规
强化信访事项 统筹实地督查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白阳)记者17日从国家信访局获悉,国家信访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信访事项统筹实地督查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力度,更好发挥督查“利剑”作用。
 
  国家信访局于2013年建立“信访事项统筹实地督查”工作机制。6年多来,国家信访局先后聚焦涉农、涉地、涉房等信访突出问题,组织了15批实地督查,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疑难复杂问题,取得良好成效。
 
  据悉,此次出台的《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事项统筹实地督查工作的规定》,吸纳了近年来信访事项统筹实地督查的有益经验,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信访事项统筹实地督查的督查范围和国家信访局各司室的工作职责;二是对实地督查各环节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督查事项筛选、督查方案制定、督查情况报告和督查工作纪律等;三是对实地督查事项后续跟踪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跟踪责任、跟踪方式和责任追究等。
 
  根据规定,实地督查实行组长负责制,每个督查组都须形成有情况、有结果、有建议的报告。统筹实地督查结束后,由局领导听取督查情况汇报,各督查组可提出重点事项挂牌督办、向相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网上公开督查结果等建议。
 
  规定要求,督查室对统筹实地督查信访事项要建立台账,指导地方及时将实地督查事项的后续整改方案及落实情况录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逐一跟踪督办,督促问题解决到位。对地方整改落实不力,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按照《信访条例》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提出责任追究建议。
 
  “我们将以钉钉子的精神,对每一件督查事项一盯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整改不到位不收兵。”国家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透视2020年政法工作六大焦点
透视2020年政法工作六大焦点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政法工作如何回应群众关切?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专家为你解析六大看点。
 
1 对十大行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两年多来,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一些社会强烈关注的大要案件水落石出,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今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之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整治十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挂牌督办百起大案、缉拿追捕千名逃犯、依法审结万起案件,以此为牵引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根据部署,今年将对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会议要求,各地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敢于向一些地区、行业、领域的顽症痼疾动刀。
 
  会议明确,要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整治不积极、效果不明显、行业乱象依然突出的,要督促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治安、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和蔓延,就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而不能依靠“运动式”的模式解决问题。今年是扫黑除恶的决胜之年,会议提出向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顽症痼疾”动刀,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有利于从源头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蔓延,消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
 
2 构筑打击遏制网络犯罪的“新高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蔓延迅速、花样不断翻新,给受害人造成严重损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此,会议提出,要把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构筑打击遏制网络犯罪的“新高地”。
 
  会议指出了三方面治理措施——
 
  一是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完善线索快速落查、跨区域协作和跨境执法司法合作机制,深化打击整治行动,坚决打掉网络黑灰产业链;
 
  二是构筑大数据安全的“防护罩”,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隐私、损坏数据安全、窃取数据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还要坚持鼓励创新与确保安全相统一,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既留足发展空间,又坚守安全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新型网络犯罪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应运而生,花样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会议提出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深刻说明了打击网络犯罪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需要各部门共同发力综合施策。当前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的目标群体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王轶对此认为,今后政法机关应当注重面向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网络犯罪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风险意识。
 
3 最大限度压减司法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湖南怀化“操场埋尸案”挖出数名当地司法机关公职人员徇私枉法,云南昆明孙小果案一系列公职人员因职务犯罪获刑……司法权力的滥用、乱用,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会议提出,着力健全司法权监督制约体系,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政法系统司法监督政策措施,加强政法单位内部监管和问责,最大限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同时不能忽视对司法权的监督。必须采取严格的监管、严厉的措施,将司法人员违法乱纪问题最大限度消灭在萌芽状态。”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蒋惠岭说,要加强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综合运用包括媒体监督、上级监督、其他部门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形式,构建起符合司法权运行自身规律的监督制约体系。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会议提出,着力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完善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和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办理机制,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民事案件审判的检察监督机制建设。
 
  会议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在市、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派驻检察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一站式、全要素、即时性的执法监督管理新模式。
 
4 完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度


 
  公平正义,民之所向。完善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政法机关执法中必须坚守的价值追求。
 
  会议提出,把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善于运用释法析理、说服教育、思想疏导等方式,实现执法形式和执法目的的统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同时把握少捕慎诉原则,努力扩大教育面、减少对立面。
 
  “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实现执法形式与目的统一,意义重大。文明执法不以公正执法为前提,文明执法就会流于形式。公正执法不以文明执法为依托,就会影响公正执法的效果。”王轶说,要把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5 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法治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人民法院依法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对民营企业慎用强制措施……“有恒产者有恒心”,风清气正,才好放手创业干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会议提出,要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健全、落实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
 
  马怀德认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法治环境,对于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政府是关键。政府诚实守信、依法行政,才能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不会因政策或人事变动而使自身权益受损。
 
  会议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健全涉企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的常态化机制。
 
  “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王轶说,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法治环境,关键就是要落实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的基本原则,让法律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
 
6 抓好矛盾风险源头防控


 
  社会治理的最佳效果,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会议提出,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中国之治”的支撑点。要守紧矛盾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严防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把社会矛盾消解在市域范围,把风险控制在源头。”马怀德说,从源头解决社会矛盾必须规范政府或党委的重大决策,让决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政府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减少社会矛盾由小变大,由大变炸的风险。马怀德表示,这要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起,确保所有制度能够有效落实、落细,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解决在市域范围。
 
   (记者刘奕湛、罗沙、白阳)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最高法:以严格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最高法:以严格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18日在京召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记者从会议获悉,人民法院将牢固树立适应新时代的刑事司法理念,准确适用法律,兼顾国法天理人情,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公正与效率相协调,尊重群众朴素情感和正义观念,以严格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准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准适用刑罚,区别对待、轻重有别,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会议强调,正确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防止在社会上产生“花钱买命”“以钱买刑”等误解。

  据悉,在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之年,人民法院将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杜绝人为“拔高”或者“降格”,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扫黑除恶阶段性新形势新任务,紧盯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审理,加大“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力度,加强源头治理,突出标本兼治,确保打深打透、除恶务尽,推动实现“长效常治”。

  此外,人民法院将严厉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犯罪,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依法惩治腐败犯罪,认真贯彻监察法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准确适用缺席审判制度,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依法严惩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严惩侵害留守妇女儿童、危害校园安全、妨害公共交通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同时提出,人民法院要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确保定罪公正、量刑公正、程序公正。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刑事审判全过程。

 
人民法院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
人民法院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罗沙)记者从18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获悉,人民法院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经济犯罪。

  据悉,人民法院将依法严惩制售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犯罪和脱贫攻坚领域腐败犯罪,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提供司法服务。加强对经济金融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加强金融审判工作,妥善审理网络借贷、非法传销等涉众型案件。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资源犯罪,推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环境资源法庭建设。

  在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方面,人民法院将依法妥善审理就业、医疗、养老、劳动报酬和婚姻家庭等领域涉民生案件,保障人民权益。坚持严格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促进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

  会议还提出,加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切实提升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提高涉诉信访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涉诉信访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保护。

  记者同时了解到,人民法院将以集中开展“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专项执行行动为契机,推进解决执行难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推动民事强制执行法起草进程。积极参加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失信联合惩戒,精准实施惩戒,强化善意执行。健全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对自动履行当事人的褒奖力度,更好营造尊重裁判、崇尚诚信的社会风尚。

 
返乡农民工薪资有保障
返乡农民工薪资有保障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月17日,项目管理人员谢东呈(右一)为即将返乡的农民工赠送自己书写的“福”字。
    当日,在济南新东站安置四区一标段,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建三局通过共管账户为即将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并送上新年祝福。据了解,2019年山东省多方打造“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农民工工资由被动清欠向主动防欠转变。
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京津冀首推“同一条例”亮剑大气污染
京津冀首推“同一条例”亮剑大气污染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天津1月18日电(记者王明浩、周润健、尹思源)“一个文本,三家通过,同步施行”。18日上午9时10分,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此前,同一条例的河北版、北京版分别于1月11日、17日在当地人代会上通过。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同步实施。向大气污染亮剑,京津冀诞生全国首部区域协同立法,为省级层面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制度范本。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为还群众蓝天白云,三省市持续发力污染治理,纷纷打出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组合拳”,区域大气“气质”日趋好转。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均有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全年重污染日仅4天;天津全市PM2.5浓度由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51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49天减少到15天;2019年河北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8%,大气环境改善明显。

  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靳瑞松对天气变化感触颇深。“前些年,天很多时候都雾蒙蒙的,不带口罩根本出不了门。在楼下放一晚上自行车,车座上就是一层灰。现在情况好多了。”

  随着防控力度不断加大,大气污染物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机动车特别是重型柴油车等移动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根据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PM2.5的浓度贡献已从2014年的17%升至2018年的24.7%。最新PM2.5源解析显示,北京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污染源占比最大,达45%;移动污染源中,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64%。

  “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方面,京津冀三地存在监管数据不共享、异地执法难等问题,需要通过区域制度安排加以解决,实现重要监管的协调和一致。”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泽庆说。

  协同出题目,立法做文章。2018年7月,在第五次京津冀立法协同工作联席会议上,三地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立法确定为重点协同项目。会后,三地人大常委会、政府有关部门启动了联合研究、起草工作,先后11次召开座谈会、联席会、协调会、论证会等,交流工作情况,加强沟通协调。经过共同努力,最终在法规名称、立法原则、调整对象、篇章结构、主要制度、监管措施、行政处罚等方面形成共识、达成一致。三地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还确定了协同起草、同步审议、各自在人代会通过、同时施行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的重大突破。

  “制定专门法规,就是要用法治的力量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执行到位,提升精准治污水平,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宁说。

  记者注意到,京津冀三地在“区域协同”这一章,内容一致,明确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加强三地间合作,推动排放检验数据共享,搭建区域排放超标车辆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新车抽检抽查协同机制,实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统一登记管理。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表示,通过制定这部“小切口”的专项立法,可以实现重要监管制度的协调一致,为执法部门破解了监管难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加强协同立法三地取得共识,并已实现由立法计划、规划协同到具体立法项目协同。

  “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是京津冀第一个同步立法的实质性成果。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越深入,对协同立法的要求就越高,将来会有更多的同步立法项目落地,惠及三地百姓。”王小宁说。

 
“没想到,最高法院法官来到了咱家”
“没想到,最高法院法官来到了咱家”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重庆1月18日电(周闻韬、陈潘)让67岁的老罗没想到的是,寒冬腊月,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又来登门看望他。

  冬日的清晨,当两名最高法院法官提着慰问品敲开老罗的家门时,他还在镇上忙活,留在家里的老伴和孙女接待了客人。

  过去的一年,这个位于重庆市荣昌区乡下的家庭和最高人民法院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2年6月,老罗年仅16岁的二儿子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不幸去世。案发后,行凶者已经受到法律惩处,但由于对原审判决中民事赔偿部分存在异议,数年来,老罗一家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诉求。

  “我们对刑事判决无异议,仅希望启动再审程序增加附带民事赔偿,以解决生活困难。”据老罗反映,自己和老伴均身患残疾,每月仅靠数百元低保和残疾救济金度日,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生活较为困难,且大儿子有智力缺陷,老两口还需要抚养未成年的孙女。

  得知这一情况的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法官对原审判决进行了审查,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附带民事赔偿亦符合法律规定。但老罗一家生活确实困难,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司法?

  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派员到老罗家实地考察其经济状况,并与荣昌区政法委、荣昌法院及当地镇政府座谈,共同商讨对这个家庭的救助。“经过反复核实、研判,我们认为老罗一家符合司法救助情形,决定启动对他们的司法救助程序。”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专职党务干部何能高说。

  不久后,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发函给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建议对老罗一家进行司法救助,重庆高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于2019年8月为老罗一家申请司法救助金8万元,这也是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协调辖区内法院发放的最大的一笔司法救助款。

  新春之际,何能高和另一名主审法官再次来到老罗家看望他们,鼓励他们坚强生活。

  当法官们把自己购买的食用油、大枣、米拎进家门时,闻讯的老罗拄着拐杖从镇上赶了回来。见到法官和村社干部,老罗夫妇连忙表示感谢,跟法官一行唠起家常:“今年过年自家养的鸡可以吃,多亏了你们给我们送来救助款……”

  多年来,老罗夫妇对儿子的意外死亡无法释怀,何能高劝导他们放下仇恨,并鼓励老罗的孙女努力学习,好好孝顺爷爷奶奶,将来为社会作贡献。

  “没想到,最高法院法官来到了咱家。”老罗由衷地说。

  这起案件只是最高法走进老百姓身边的一个缩影。最高法巡回法庭的设立,进一步密切了最高法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于2016年12月29日在重庆揭牌,除管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省区市有关案件外,还依法办理巡回区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来信来访事项。

  “巡回法庭的设立,促进了司法为民、司法便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何能高说,近3年来,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创新司法救助模式,将司法救助功能扩展到案件申诉当事人,发现来申诉的当事人确实生活困难的,积极主动联系当地党委政府和法院,共同实施精准司法救济。“目前,巡回区内还有两起正在办理的类似案件,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将努力为西南地区的案件当事人依法开展司法救济工作,让巡回法庭真正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最高人民法院。”他说。

 
“哪吒女孩”的春运
“哪吒女孩”的春运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青岛电(记者张旭东)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让哪吒的动画形象深入人心。在铁路青岛北站有一位现实中的“哪吒女孩”,她脚踩“风火轮”,不是降妖除魔,而是在春运中化解旅客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位“哪吒女孩”是铁路青岛北站值班站长王程程,她的“风火轮”就是一台平衡车。

  作为值班站长,王程程要负责旅客进出站、安检、售票、检票、投诉等方方面面工作,一班要工作24小时。随着春运开始,她需要随时出现在车站最需要的地方,对讲机里找的最多的就是“值班站长”。但整个铁路青岛北站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仅候车大厅就有3万多平方米。因此,“风火轮”可帮了王程程的大忙。

  “过去我值一天班要走3万多步,到春运时更多。去年站上配了平衡车,候车大厅就不用再步行了,不仅节省体力,而且能更快地到达需要我协调解决问题的现场。”王程程说,“比如,有些旅客因晚到没能上车,我早一点去安抚,帮助协调改签或给出换乘方案,这样旅客就不至于太急躁。”

  为了安全,车站要求不能在站台使用平衡车,一楼设备众多、人流密集也不具备使用平衡车的条件,因此平衡车只能在二楼候车大厅帮值班站长代步。

  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青岛北站预计发送旅客131.6万人,同比增加29.7万人,增幅29.1%。“1月10日春运以来,旅客人数逐渐攀升,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虽然平衡车只能在候车大厅用,但在候车大厅保障旅客乘降安全是值班站长的工作重点,因此平衡车能帮上很大忙。”王程程说,“特别是以往有旅客突发疾病,有了平衡车我就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王程程行事干练,同事说她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后来同事就将平衡车戏称为她的“风火轮”。“我喜欢这台智能‘风火轮’,它能让我更快、更多地解决旅客问题,让旅客更舒心地踏上团圆旅程!”她说。

 
专列“作伴”好返乡
专列“作伴”好返乡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1月17日,福建泉州火车站工作人员巫铁芸(左)为搭乘专列回湖北天门市过年的王红英赠送春联。据介绍,2020年春运期间,在泉州市总工会、铁路交通等部门的帮助下,泉州市将有近3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分别搭乘4趟专列返乡。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254趟列车的“领航玫瑰”
254趟列车的“领航玫瑰”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合肥1月17日电(记者马姝瑞)“G266,合肥站拐道停车!”“1237,九道发车,执行!”“开放信号,执行!”……

  2020年春运中普通的一天,合肥火车站运转车间值班室内,女值班员张明莉略带沙哑的嗓音,配合标准的“剑指”手势,快速传达着联控命令。一墙之隔的站内,12条轨道上一条条“银龙”在她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载着旅客踏上归途。

  26岁的张明莉是安徽首批女车站值班员之一,也是包括合宁、合武、合福、合蚌以及京港高铁在内的铁路线上的首批女车站值班员。

  “车站值班员跟旅客们在候车室见到的值班人员职责不同,是整个车站的‘大脑’,负责为站内所有列车及相关作业单位‘领航’,维持全站秩序。”张明莉自豪地说。

  这个只有大约10平方米的值班室有着严格的工作纪律。两排桌面上摆满了14块显示屏,电话、对讲机、水杯一律放在指定位置。值班员一旦到岗,除了上厕所就不能再离开,值班期间所有“言行举止”都被全程录音录像,“容不得一丝松懈”。

  根据铁路相关运行规范,车站由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同意列车进站、安排开放轨道、布置接发列车等,全部由车站值班员发出指令。车站与调度员、信号员、司机、施工检修人员之间的联控工作,以及各种机头、列车、轨道车、施工组的有序进出,也由车站值班员“调兵遣将”。

  “类似民航塔台管制员的工作,值班员要确保铁路每一辆列车始终在‘正轨’上运行,每条指令、每个动作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零错误、零延时。”张明莉说,连续的白班、夜班交替下来,她的脸上又新冒出了几颗“痘痘”。

  正常情况下,合肥火车站每天需要办理的列车有184趟,春运期间每天增开70趟。数十个方向上同时开展行车业务,站场单线和复线同时使用,既开行高铁和动车组列车,也办理普速列车接发、机车调度、列车编组和解体等工作,涉及道岔几百组、供电单元数十个,从半自动闭塞设备、自动闭塞设备,到CTC调度集中控制设备样样齐全。

  在这样复杂的站场条件下,为254趟列车精确“领航”,是一项极为“烧脑”的工作。而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岗位还曾由于附加了高强度的“体力活儿”,一度是女性的“禁区”。

  “读书时,每当课堂上涉及车站值班员岗位工作,老师都会要求男生认真听,因为女孩子不做这一行,不用学。”张明莉回忆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值班员面对的还是“纯手工”操作系统,直到90年代才有了“半自动”的电气化系统,但依然有大量指令需要手动操作。如今,通过目前中国最先进的CTC调度集中控制系统,以及设备设施的集成化,值班员工作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电脑、鼠标就可以完成,阻碍女性走上这一岗位的“体力壁垒”被彻底破除。

  今年40天的春运中,她要承担20个连续10小时的值班,除夕当天也不例外。“每一次上夜班的时候,大家都睡了,而值班室依旧灯火通明,我们还在指挥列车,或是利用‘窗口时间’和施工单位一起检修、维护……在无边夜色里守护着旅客,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张明莉动情地说。

 
“老小孩”穿新鞋过大年
“老小孩”穿新鞋过大年

( 2020-01-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刘广云和丈夫刘玉杰在家中展示两双新鞋。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对新年的期盼,莫过于孩子和老人了。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红旗村有个“老小孩”刘广云,收到老伴刘玉杰送的新鞋,高兴得逢人便“推广”她的名牌鞋。“好看、暖和、走路不滑。”她从柜子里取出包装盒慢慢打开,这双厚底、亮面、内衬绒毛的蓝色老年鞋,就是老伴听电视广告的宣传,专门到街里买来送给她的。
 
  刘广云摩挲了下新鞋,掸了掸鞋底上的土。前几天她试穿了下,但怕干活弄脏了,屋里屋外走了两圈便脱了下来。“一定得等到过年那天再正式穿,衣服也要换换。”说话间,她把鞋盒再次放入了柜子里。  73岁的刘老太太,此时像个七八岁的孩子似的,盼着春节早点到来。
 
  什么过年礼物才能打动你的心?恐怕大多数城里人,好久没有心动过了。而对于一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来说,拥有一双心仪已久的新鞋,就已足够激动和温暖。
 
  刘玉杰也奖励了自己一双新鞋,他可等不及过年再穿,买回来当天就淘汰了露脚趾的黄胶鞋。养牛很辛苦,这两年他穿烂了七八双像这样的黄胶鞋。
 
  屋外白雪皑皑,屋内灶火烧得正旺,老两口盘腿坐在热炕头上忆苦思甜。
 
  老太怼老汉:“跟你受了大半辈子穷!”前几年家里住的土房四面穿风,洗脸盆里的水能冻成冰坨,走几十公里也舍不得花一块钱买车票。
 
  老汉回怼说:“谁不想过好日子,可这么大岁数了,没有体力,没有本钱,也没有思路,能有啥办法。”
 
  “我当时跟他说,等我没了就给我烧个纸房子吧,到了那头再享福……”老太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2014年,他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没花一分钱搬入3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房。之后,通过菜单式扶贫,他们自主选择了养牲畜,政府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帮他家买了1头牛。可是,起早贪黑养了几个月,老汉动了歪主意,想把牛卖成现钱。
 
  驻村干部们赶忙来家里做工作,教技术、做指导,扶“智”又扶“志”。最终,老汉卖牛的想法打消了,大牛下小牛,小牛长成大牛,牛棚改成了牛圈,6年下来前后饲养了15头牛。政策好,人勤快,2017年他们家顺利脱贫。
 
  年前,刘玉杰和刘广云卖了5头牛,收入了5万元,3万元用于买饲草料,2万元存进了银行,老两口破天荒地有了人生中第一笔存款!
 
  脱贫的日子需要仪式感。“电视上天天嚷嚷老人鞋好,今年过年,咱俩也犒劳犒劳自己,一人买一双,得花三四百元钱。”老汉跟老太商量着。换作以前,说到花钱买穿的,老太肯定一百个反对,这次她意外地点了点头。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呼伦贝尔市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旗,2017年被列为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伴随着脱贫攻坚步伐,鄂伦春自治旗贫困发生率降至0.018%,全旗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2个行政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有新学校、新医院。    
                                                                   (记者张丽娜、王靖)新华社呼和浩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