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特刊 |
16 |
7/16 |
6
|
7
|
8
|
>
|
>| |
|
|
PDF版 |
|
|
|
|
|
从支援到扎根,在世界屋脊守护生命 |
记陕西援藏妇产科医生罗蒙 |
|
( 2019-09-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庆特刊 |
|
新华社西安9月18日电(记者蔺娟)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一轮明月仿佛触手可及。这是陕西医生罗蒙在西藏阿里地区度过的第5个中秋节。虽说“月是故乡明”,但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中秋的满月也因着稀薄的空气,显得更加清透。 罗蒙现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从2010年援藏,到2018年扎根阿里,他先后接诊患者4000多人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100多人次,进行手术千余例,在“生命的禁区”里守护着当地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健康。
每一次手术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2010年7月,陕西省汉中市医院妇产科医生罗蒙主动请缨援藏,到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工作。
“我刚来的时候,高原反应严重,头痛、失眠,躺了3天才缓过劲儿来。”罗蒙回忆,谁知上班第一天,又遇到了一次特殊“考验”。
那是一例剖宫产手术。手术进行到一半,婴儿的脐带刚刚剪断,医院却突然停电、手术室内一片漆黑。紧急之下,罗蒙靠着手电筒和手机发出的微弱亮光,继续剥离胎盘、缝合……在内地只需30多分钟的手术,罗蒙与同事们进行了3个多小时。最终,他凭借精湛的技术确保了母婴平安。
阿里地区的产前检查普及率低,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特殊的低压缺氧环境也给医生的救治增加了难度。罗蒙说:“几乎每一次手术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进行较量。”
罗蒙接诊的一位26岁的双胎、妊高征患者卓玛,术后并发颅内出血,危及生命。他连续三天三夜守护在病房,随时查看患者情况,科学施救,最终从死亡线上将她拉了回来。
2012年,改则县转来一名子宫破裂的产妇,腹腔大量积血处于休克状态,急需输血。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罗蒙不顾手术疲劳和高原反应,带头为患者献血400毫升。罗蒙和同事们献出的1400毫升鲜血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阿里地区的藏族患者和家属大多不懂汉语,他们用最淳朴、最炽热的动作和情感向罗蒙表达谢意。
罗蒙告诉记者:“阿里人民对医生的赤诚和信赖,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价值,也激励我必须全力以赴。”
培养一支留得住的高素质妇产科队伍 阿里地区环境艰苦、医疗条件落后,罗蒙在援藏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医院妇产科仅有5名医生,其中就有3人没有医师执业证书。科室没有助产士,也没有专科护理人员,全科一年做不了几例妇科手术。遇到危重患者,往往需要转到1600多公里之外的拉萨,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罗蒙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妇产科团队才能更好地为阿里的群众服务。”他一边反复研读高原环境下外科手术相关知识,一边编写培训材料,利用休息时间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从最基础的病历书写、医疗检验培训,到手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罗蒙手把手地教大家仪器使用和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援藏三年,他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带出了能够独立完成妇产科三类手术的医疗团队。
罗蒙还“盘活”了一些医院里因没人会使用而堆放许久的先进器械。“我发现仓库里有一台价值70多万元的腹腔镜,当时真是兴奋极了。”2012年6月,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治愈一例宫外孕、两例卵巢肿瘤和一例子宫肌瘤患者,填补了阿里地区在微创手术上的空白。
我要在阿里干到退休 2013年,罗蒙结束援藏回到汉中后,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阿里同事的求助电话。他时常想起乡亲们期盼的目光、患者康复出院时的喜悦,还有狮泉河镇的红柳林。
2015年,罗蒙辞去工作回到西藏,在拉萨工作一段时间后,终于在2018年3月正式调回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现在我们科室医生、护士和助产士一共有28个人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罗蒙说,他每天都工作超过12个小时,查房、出门诊、上手术、培训带教,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更是随叫随到。
9月17日凌晨四点半,日土县转来一名曾两次胎停的产妇,胎心不稳、疤痕型子宫有破裂前兆,新疆籍援藏医生张春兰和同事迅速实施剖宫产手术。“产妇出血很多,腹腔粘连得面目全非。我们赶紧把罗老师叫过来。他实施粘连分离术,一层一层弄得利利索索的。”张春兰说,“罗老师就像定海神针一样,有他在,患者放心,我们安心。”
阿里地区地广人稀,地区人民医院离最近的县都超过120公里,与最偏远的县则相距近800公里。几年来,罗蒙和他的同事跑遍了阿里的7个县,除了诊治患者,他还积极与群众沟通,宣传科学的分娩方法,转变牧区传统的生产观念。
2018年12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顺利挂牌“三乙”,大大提高了阿里地区的医疗水平。当年,罗蒙、次仁巴珍和阿旺卓玛医生共同署名的文章在《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上发表,这也是罗蒙带领的妇产科团队水平不断进步的缩影。
谈起未来的打算,47岁的罗蒙说,他要在阿里一直干到退休。“父母和妻儿都理解和支持我。我还可以为这里的群众服务十几年。”
|
|
从支援到扎根,在世界屋脊守护生命
|
记陕西援藏妇产科医生罗蒙
|
|
|
( 2019-09-2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国庆特刊 |
|
|
|
从支援到扎根,在世界屋脊守护生命 |
记陕西援藏妇产科医生罗蒙 |
|
( 2019-09-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庆特刊 |
|
新华社西安9月18日电(记者蔺娟)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一轮明月仿佛触手可及。这是陕西医生罗蒙在西藏阿里地区度过的第5个中秋节。虽说“月是故乡明”,但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中秋的满月也因着稀薄的空气,显得更加清透。 罗蒙现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从2010年援藏,到2018年扎根阿里,他先后接诊患者4000多人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100多人次,进行手术千余例,在“生命的禁区”里守护着当地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健康。
每一次手术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2010年7月,陕西省汉中市医院妇产科医生罗蒙主动请缨援藏,到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工作。
“我刚来的时候,高原反应严重,头痛、失眠,躺了3天才缓过劲儿来。”罗蒙回忆,谁知上班第一天,又遇到了一次特殊“考验”。
那是一例剖宫产手术。手术进行到一半,婴儿的脐带刚刚剪断,医院却突然停电、手术室内一片漆黑。紧急之下,罗蒙靠着手电筒和手机发出的微弱亮光,继续剥离胎盘、缝合……在内地只需30多分钟的手术,罗蒙与同事们进行了3个多小时。最终,他凭借精湛的技术确保了母婴平安。
阿里地区的产前检查普及率低,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特殊的低压缺氧环境也给医生的救治增加了难度。罗蒙说:“几乎每一次手术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进行较量。”
罗蒙接诊的一位26岁的双胎、妊高征患者卓玛,术后并发颅内出血,危及生命。他连续三天三夜守护在病房,随时查看患者情况,科学施救,最终从死亡线上将她拉了回来。
2012年,改则县转来一名子宫破裂的产妇,腹腔大量积血处于休克状态,急需输血。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罗蒙不顾手术疲劳和高原反应,带头为患者献血400毫升。罗蒙和同事们献出的1400毫升鲜血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阿里地区的藏族患者和家属大多不懂汉语,他们用最淳朴、最炽热的动作和情感向罗蒙表达谢意。
罗蒙告诉记者:“阿里人民对医生的赤诚和信赖,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价值,也激励我必须全力以赴。”
培养一支留得住的高素质妇产科队伍 阿里地区环境艰苦、医疗条件落后,罗蒙在援藏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医院妇产科仅有5名医生,其中就有3人没有医师执业证书。科室没有助产士,也没有专科护理人员,全科一年做不了几例妇科手术。遇到危重患者,往往需要转到1600多公里之外的拉萨,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罗蒙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妇产科团队才能更好地为阿里的群众服务。”他一边反复研读高原环境下外科手术相关知识,一边编写培训材料,利用休息时间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从最基础的病历书写、医疗检验培训,到手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罗蒙手把手地教大家仪器使用和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援藏三年,他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带出了能够独立完成妇产科三类手术的医疗团队。
罗蒙还“盘活”了一些医院里因没人会使用而堆放许久的先进器械。“我发现仓库里有一台价值70多万元的腹腔镜,当时真是兴奋极了。”2012年6月,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治愈一例宫外孕、两例卵巢肿瘤和一例子宫肌瘤患者,填补了阿里地区在微创手术上的空白。
我要在阿里干到退休 2013年,罗蒙结束援藏回到汉中后,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阿里同事的求助电话。他时常想起乡亲们期盼的目光、患者康复出院时的喜悦,还有狮泉河镇的红柳林。
2015年,罗蒙辞去工作回到西藏,在拉萨工作一段时间后,终于在2018年3月正式调回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现在我们科室医生、护士和助产士一共有28个人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罗蒙说,他每天都工作超过12个小时,查房、出门诊、上手术、培训带教,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更是随叫随到。
9月17日凌晨四点半,日土县转来一名曾两次胎停的产妇,胎心不稳、疤痕型子宫有破裂前兆,新疆籍援藏医生张春兰和同事迅速实施剖宫产手术。“产妇出血很多,腹腔粘连得面目全非。我们赶紧把罗老师叫过来。他实施粘连分离术,一层一层弄得利利索索的。”张春兰说,“罗老师就像定海神针一样,有他在,患者放心,我们安心。”
阿里地区地广人稀,地区人民医院离最近的县都超过120公里,与最偏远的县则相距近800公里。几年来,罗蒙和他的同事跑遍了阿里的7个县,除了诊治患者,他还积极与群众沟通,宣传科学的分娩方法,转变牧区传统的生产观念。
2018年12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顺利挂牌“三乙”,大大提高了阿里地区的医疗水平。当年,罗蒙、次仁巴珍和阿旺卓玛医生共同署名的文章在《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上发表,这也是罗蒙带领的妇产科团队水平不断进步的缩影。
谈起未来的打算,47岁的罗蒙说,他要在阿里一直干到退休。“父母和妻儿都理解和支持我。我还可以为这里的群众服务十几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