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梁晓声: |
文学改变了我,我欠文学一个回报 |
|
( 2019-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本报记者姜潇
一部115万字的《人世间》,完成于北京语言大学四百字的方格稿纸上:前半部分一笔一画,字迹工整,干净漂亮;而后半部分字体开始“拳打脚踢”,软弱无力,这时的写作者已经体力不支。据作者本人说,三年中,忍受着胃痛和颈椎病的折磨,但仍坚持写完了这部作品。
这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人世间》的真实模样。而日前,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他凭借《人世间》(上、中、下)获奖。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上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呈现了普通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2019年,梁晓声将迎来70岁生日,他从事的文学创作生涯已逾40载。在40余年来的创作历程中,他与时代同行,笔耕不辍,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用有温度的文字、鲜明的人文关怀,记录时代,成为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尽管文学有各式各样的流派、各式各样的主义,但是影响我最深的、我最喜欢的,还是现实主义。”在任何时候,梁晓声都坦言对“现实主义”的热爱和坚守。
“我们作家就是为写他人而存在的,为有读书习惯的人服务的。不断写形形色色的他者,这个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克服自我的主观性、狭隘性和片面性。”
“写作不仅要写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还要写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由于在思考,不断有新的主张,这时候的写作功利性就少了。”
……
梁晓声娓娓道来。他用作品向现实主义致敬,现实主义亦寄托着他对人的理想。
“年近70,还求什么呢?”梁晓声坦言,文学改变了自己,自己也要向文学做一种回报。“文学给予了我很多,我欠文学一个回报,我应该反馈社会、反馈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这次创作《人世间》就是圆了自己的这个心结。”他说,“写建筑工人、写那些留城的姊弟,这些人在文学画廊中被忽略很久,我希望把城市生活状态做一个扫描式的呈现。”
阅读进入快餐时代,微阅读日益繁盛。是否还有人读长篇小说,甚至也曾一度引发讨论。对此,梁晓声极力倡导人们应该重视阅读。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发育、思想沉淀史,一定伴随着阅读史,古今中外都如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样是与人类的阅读史相伴同行的。”梁晓声认为,迄今为止,人文的全部成果主要还是在书籍中,因此国家一直号召全民阅读、提高公民素质,文化养成还是要靠读书。
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农村,从小的艰难生活,让他对社会人生有着不同的思考。正因为如此,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到三卷本《人世间》,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从他的日常生活一直蔓延到作品中,也在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北京语言大学里有一个学生微信群,名叫“梁师亦友”,是梁老师学生的群落。因为其中有梁老师带的各届的学生,有的人互相并不认识,但又因为梁老师,感觉又彼此熟悉。
一个2002年曾上过梁晓声创作课的学生回忆:“那时,梁老师上班的标配是一辆二六自行车和一个帆布袋。多年如一日,这于是成了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没有微信、不会用电脑的作家梁晓声,就这样一笔一画地把《人世间》朴素、真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个梁老师,朴素得让人敬佩。”这位同学说。
|
|
梁晓声:
|
文学改变了我,我欠文学一个回报
|
|
|
( 2019-08-2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梁晓声: |
文学改变了我,我欠文学一个回报 |
|
( 2019-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本报记者姜潇
一部115万字的《人世间》,完成于北京语言大学四百字的方格稿纸上:前半部分一笔一画,字迹工整,干净漂亮;而后半部分字体开始“拳打脚踢”,软弱无力,这时的写作者已经体力不支。据作者本人说,三年中,忍受着胃痛和颈椎病的折磨,但仍坚持写完了这部作品。
这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人世间》的真实模样。而日前,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他凭借《人世间》(上、中、下)获奖。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上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呈现了普通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2019年,梁晓声将迎来70岁生日,他从事的文学创作生涯已逾40载。在40余年来的创作历程中,他与时代同行,笔耕不辍,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用有温度的文字、鲜明的人文关怀,记录时代,成为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尽管文学有各式各样的流派、各式各样的主义,但是影响我最深的、我最喜欢的,还是现实主义。”在任何时候,梁晓声都坦言对“现实主义”的热爱和坚守。
“我们作家就是为写他人而存在的,为有读书习惯的人服务的。不断写形形色色的他者,这个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克服自我的主观性、狭隘性和片面性。”
“写作不仅要写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还要写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由于在思考,不断有新的主张,这时候的写作功利性就少了。”
……
梁晓声娓娓道来。他用作品向现实主义致敬,现实主义亦寄托着他对人的理想。
“年近70,还求什么呢?”梁晓声坦言,文学改变了自己,自己也要向文学做一种回报。“文学给予了我很多,我欠文学一个回报,我应该反馈社会、反馈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这次创作《人世间》就是圆了自己的这个心结。”他说,“写建筑工人、写那些留城的姊弟,这些人在文学画廊中被忽略很久,我希望把城市生活状态做一个扫描式的呈现。”
阅读进入快餐时代,微阅读日益繁盛。是否还有人读长篇小说,甚至也曾一度引发讨论。对此,梁晓声极力倡导人们应该重视阅读。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发育、思想沉淀史,一定伴随着阅读史,古今中外都如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样是与人类的阅读史相伴同行的。”梁晓声认为,迄今为止,人文的全部成果主要还是在书籍中,因此国家一直号召全民阅读、提高公民素质,文化养成还是要靠读书。
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农村,从小的艰难生活,让他对社会人生有着不同的思考。正因为如此,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到三卷本《人世间》,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从他的日常生活一直蔓延到作品中,也在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北京语言大学里有一个学生微信群,名叫“梁师亦友”,是梁老师学生的群落。因为其中有梁老师带的各届的学生,有的人互相并不认识,但又因为梁老师,感觉又彼此熟悉。
一个2002年曾上过梁晓声创作课的学生回忆:“那时,梁老师上班的标配是一辆二六自行车和一个帆布袋。多年如一日,这于是成了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没有微信、不会用电脑的作家梁晓声,就这样一笔一画地把《人世间》朴素、真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个梁老师,朴素得让人敬佩。”这位同学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