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接棒”黄文秀,代她走完扶贫“长征路”
· 祁连山下东达村脱贫记
· “触电”之后,阿克苏苹果“熟”了
· 水润台沙

  相关文章: 
水润台沙

( 2019-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临近黄昏,炊烟渐起。在贵州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准备生火做饭的村民锁兴全,盯着正放水的银色水龙头一动不动。

  老锁说喜欢听这“哗哗”的水声。年过半百的他,半年前才第一次在家听到这水声,“还没听够”。

  他不愿挪动半步,也是担心水桶接满时没人及时关掉水龙头,水漫到地上。一滴水都不能糟蹋,这是台沙人久困于水被逼出来的习惯。

  台沙村是贵州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47%。缺水是台沙的穷根,相比于腰包瘪,台沙人更怕水缸干。

  海拔落差大、石漠化严重,多种因素叠在一起把台沙变成了“漏斗”,雨水再多,也留不住。

  台沙到底有多缺水?

  家里来客,宁愿其多吃些牛肉,也不舍得多舀一瓢水给客人喝,水比肉金贵;一周能洗一次澡,就是全村最爱卫生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一盆洗脸水全家从早用到晚,最后还要用来喂牲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打了一口3米深的井,取名“猫家水井”。为防有人夜里偷水,全村人得轮番“守井”。即便如此,水还是远远不够,得去山里背。

  “说起水,就觉得肩背疼。”70岁的村民张才文回忆,20多年前取水要到3公里外的山泉眼用桶背,上山下山一趟下来,壮小伙也得走2个小时,每趟最多背50斤,背够一家人一天的水,至少要花6个小时。

  “上半夜背回水,下半夜才能睡个安稳觉。”老锁说,山泉眼的水也并不充裕,“去晚了连泥疙瘩汤都没了”。

  前几年,上山背水的人少了,上房守水的人多了。2000年起,村里外出打工挣了钱的年轻人陆续回家修房子,他们不仅换掉了茅草房、瓦房,还发明了“房盖水”——

  不管新房子是一层还是两层,一律是平顶并用水泥硬化,四周还要垒上10多公分高的房檐。从高处看,每个屋顶就是一个收集雨水的“小水池”,村民用水管将屋顶的水引至屋内的水窖。

  “房盖水”后来也得到了政府支持,村民修配套的水窖能得补贴。但“房盖水”仍是“望天水”,在旱季,台沙还会缺水。

  “带人打过几次井,没有成功过,有的凿几十米不见水,有一处凿出了一点水,但黑乎乎的不敢喝。”在台沙工作了近30年、找水也找了近30年的村支书张明友曾无奈放言,“谁能找到水,村支书就谁来当”。

  2018年底,张明友欣喜无比,台沙终于来水了。

  当年,为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贵州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水城县在20个乡镇66个村建设饮水工程,其中就包括投入900万元在台沙村修建的、可容7.5万方水的“后麻窝”山塘,配套建了水厂,拉了管线。

  如今,全村1075户全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水不愁了,但台沙人“惜水”的习惯仍保持着,哪怕是“房盖水”也要留着洗衣、饮牛。

  张才文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惜水”就是珍惜、感念“挖井人”的恩情。

        (记者潘德鑫)新华社贵阳电

 

水润台沙

( 2019-08-0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