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贺香燕家的“两面墙” |
|
|
( 2019-07-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知了和鸣,绿树青葱。 自家小院里,农妇贺香燕小心翼翼地将大红“福”字贴在新砌的照壁上。
一只胆大的“扶贫鸡”在院子和厅堂间进进出出;远处屋顶上的太阳能板,闪着耀眼的光。
“给我和‘福’拍张照吧!”她笑说。
(一) 贺香燕家住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良坊镇清塘村,家里的两面砖墙格外显眼。
一面一水儿鲜红,是2006年起孩子们获得奖项的“奖状墙”;一面图文并茂,是贴着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单的“政策墙”。
2014年,这两面墙第一次有了交集。
那一年,正是女儿读初三的关键时期,丈夫生了重病。该交的读书费用又欠下了,看病的钱还没有着落,好端端的一个家陷入绝境。穷亲戚穷帮穷,破袖子补不了烂裤腿儿。借得多了,就讨嫌,在村里抬不起头。
入夜,苍穹像一头无边的怪兽压在屋脊上,一家人透不过气来。
“我不想读了。”懂事的女儿咬紧了嘴唇,眼泪啪啦啦地掉,“打工赚钱养家!”
“不行!”贺香燕瞪圆了泛红的双眼,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再苦再穷都要读下去!”
(二) 女儿的话刺痛了贺香燕脑海深处的记忆。
良坊镇位于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但这里的人有一股霸蛮劲:耕得田、吃得苦、读得书。读书,是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可家里五张嘴,全靠父亲给人剃头为生。直到一天,出门半个月谋生计的父亲回到家,噗通一下蹲倒在她面前,抽着嘴巴痛哭:“女儿,咱不上了吧!”
这几巴掌,成了原来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贺香燕一生最深的痛。
有了孩子后,她全力支持孩子读书,将一双儿女的奖状视若珍宝,全部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可眼下,要实现这个梦看来并不容易。
(三) 就在贺香燕母女抱头痛哭后没几天,家里突然来了个客人——驻村扶贫书记王梦星。
王梦星年龄不大,却拉着贺香燕的手说了很多知心话,更捎来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扶贫政策。贺香燕一股脑将自己的心酸倒给这位“小干部”,眼泪止不住地流。
临走前,“奖状墙”边的墙上多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一览表——这意味着:丈夫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女儿每年能有2000元的贫困生补助。
几年里书记在换,但扶贫政策不变。
再后来,政府牵线搭桥设立“扶贫鸡”“光伏发电”项目。联系鸡苗、买太阳能板;帮扶小额贷款,就连售后都做好了。县里开办了技术培训班,百八十户贫困户轮着培训了一遍。
2017年,全家收入加在一起2.9万余元,超过脱贫标准。
喜讯接连传来,这一年,女儿考上江西财经大学。
(四) 今年4月,莲花县宣布整体脱贫摘帽。
贺香燕家的“政策墙”却并未停止更新。
又是一个夏夜,小院里人声嘈杂。
“‘扶贫鸡’好养,牛不好养啊!”
“村合作社跟肉牛公司合作,牛犊公司出,技术人员上门检疫。”
“跟‘扶贫鸡’一样,小额贷款政府贴息。还有保险。”
贺香燕估算了一下,一头600斤的牛犊养到1400斤,能赚3500元。和合作社对半分利,加上产业扶贫补贴,两头牛一年至少挣5000元。
9月开学,贺香燕的小儿子就要上初中了。
可以肯定的,他的求学路,将比妈妈好出去十万八千里,比他的姐姐,也会顺利很多,他家的“奖状墙”又要有新精彩。(记者刘敏、高皓亮、沈洋)
新华社南昌7月28日电
|
|
贺香燕家的“两面墙”
|
|
|
|
( 2019-07-2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
|
|
|
贺香燕家的“两面墙” |
|
|
( 2019-07-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知了和鸣,绿树青葱。 自家小院里,农妇贺香燕小心翼翼地将大红“福”字贴在新砌的照壁上。
一只胆大的“扶贫鸡”在院子和厅堂间进进出出;远处屋顶上的太阳能板,闪着耀眼的光。
“给我和‘福’拍张照吧!”她笑说。
(一) 贺香燕家住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良坊镇清塘村,家里的两面砖墙格外显眼。
一面一水儿鲜红,是2006年起孩子们获得奖项的“奖状墙”;一面图文并茂,是贴着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单的“政策墙”。
2014年,这两面墙第一次有了交集。
那一年,正是女儿读初三的关键时期,丈夫生了重病。该交的读书费用又欠下了,看病的钱还没有着落,好端端的一个家陷入绝境。穷亲戚穷帮穷,破袖子补不了烂裤腿儿。借得多了,就讨嫌,在村里抬不起头。
入夜,苍穹像一头无边的怪兽压在屋脊上,一家人透不过气来。
“我不想读了。”懂事的女儿咬紧了嘴唇,眼泪啪啦啦地掉,“打工赚钱养家!”
“不行!”贺香燕瞪圆了泛红的双眼,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再苦再穷都要读下去!”
(二) 女儿的话刺痛了贺香燕脑海深处的记忆。
良坊镇位于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但这里的人有一股霸蛮劲:耕得田、吃得苦、读得书。读书,是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可家里五张嘴,全靠父亲给人剃头为生。直到一天,出门半个月谋生计的父亲回到家,噗通一下蹲倒在她面前,抽着嘴巴痛哭:“女儿,咱不上了吧!”
这几巴掌,成了原来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贺香燕一生最深的痛。
有了孩子后,她全力支持孩子读书,将一双儿女的奖状视若珍宝,全部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可眼下,要实现这个梦看来并不容易。
(三) 就在贺香燕母女抱头痛哭后没几天,家里突然来了个客人——驻村扶贫书记王梦星。
王梦星年龄不大,却拉着贺香燕的手说了很多知心话,更捎来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扶贫政策。贺香燕一股脑将自己的心酸倒给这位“小干部”,眼泪止不住地流。
临走前,“奖状墙”边的墙上多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一览表——这意味着:丈夫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女儿每年能有2000元的贫困生补助。
几年里书记在换,但扶贫政策不变。
再后来,政府牵线搭桥设立“扶贫鸡”“光伏发电”项目。联系鸡苗、买太阳能板;帮扶小额贷款,就连售后都做好了。县里开办了技术培训班,百八十户贫困户轮着培训了一遍。
2017年,全家收入加在一起2.9万余元,超过脱贫标准。
喜讯接连传来,这一年,女儿考上江西财经大学。
(四) 今年4月,莲花县宣布整体脱贫摘帽。
贺香燕家的“政策墙”却并未停止更新。
又是一个夏夜,小院里人声嘈杂。
“‘扶贫鸡’好养,牛不好养啊!”
“村合作社跟肉牛公司合作,牛犊公司出,技术人员上门检疫。”
“跟‘扶贫鸡’一样,小额贷款政府贴息。还有保险。”
贺香燕估算了一下,一头600斤的牛犊养到1400斤,能赚3500元。和合作社对半分利,加上产业扶贫补贴,两头牛一年至少挣5000元。
9月开学,贺香燕的小儿子就要上初中了。
可以肯定的,他的求学路,将比妈妈好出去十万八千里,比他的姐姐,也会顺利很多,他家的“奖状墙”又要有新精彩。(记者刘敏、高皓亮、沈洋)
新华社南昌7月28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