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7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16 6/16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浙江柯桥:纺织印染业如何逆市上扬
· “篮球少女”出山记
· 上海临汾路街道有个“社区大脑”
· 教科书用照片稿酬转付启动
· 这些人在60多摄氏度的铁轨上“撸铁”
· 浙江:“小手拉大手”等四类活动禁止进校园
· 反诈骗宣传用上“二维码”门弄牌

  相关文章: 
上海临汾路街道有个“社区大脑”

( 2019-07-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这里是临汾路街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北部一个大型居住社区。最近,临汾路街道办事处收获一个新的荣誉: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从“加装电梯”“美丽家园”到“社区大脑”,这个街道的干部创出很多工作品牌;从记在笔记本上的一份份民情日记到录入电子系统整合的民情日志,这个街道的干部既坚持传统群众工作方法,又在解决社区新问题中不断创新实干。这些所有努力和探索都指向一个“目的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加装电梯从“个例”走向“量产”


 
  走进临汾路375弄临汾小区的大门,1号楼的透明电梯整洁醒目。灰蓝色钢结构电梯沿外立面墙壁直达6层,这是小区2018年底竣工的首部加装电梯。5楼的陶廉洁和老伴在这里住了近20年,如今年岁已高,有了电梯,终于告别了“悬空老人”。
 
  临汾路街道81.3%是售后公房,39.6%的住户是60岁以上的老人,87.2%的住宅没有电梯,“悬空老人”超过1.2万人,加装电梯显然应该是居民的期盼。然而街道干部走访调研下来,发现只有3.7%的老人提出要加装电梯。  原来,老百姓不是不想加装电梯,而是感觉太难办,“希望渺茫的事,干脆不提了。”
 
  基层干部也“难”:加装电梯资金筹措难、群众工作难、审批流程难……但既然社区居民需要,那就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
 
  街道党员干部首先从自身克服畏难情绪,一级带着一级干。街道在“悬空老人”问题突出的8个居民区均成立了加装电梯临时党支部,选派年轻机关干部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并发掘一批楼道骨干力量组建楼组议事会,作为项目推进中的群众自治工作队伍。慢慢地,街道干部都成了加装电梯各环节的“专家”。
 
  如今,临汾路街道已有20台电梯开工,4台正在报建,40台已完成初步征询,老旧公房电梯加装“量产”模式已经开启。
 
“拆围墙”,让家园“美丽升级”


 
  “你看我们小区,现在多漂亮,整洁有序。”站在阳曲路760弄的驰骋新苑门口,阳曲路76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旨钦又感慨又自豪。
 
  章旨钦感慨的是,曾经不同小区之间被围墙分隔开,不仅使道路狭窄,乱停车和搭建违章也十分严重,甚至一度发生救护车进小区遇到围墙再绕路而耽搁时间的情况。
 
  这样的围墙在不少小区中都存在。临汾路街道有不少早年单位自建小区,最小的一个自然小区只有19户居民,但这些小区到2016年仍然由18家物业公司分散管理,物业成本居高不下,公共设施严重不足。2018年,街道干部在多次研究后达成一致:拆除小区之间的围墙,临近小区合并管理,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良策。
 
  但现实情况是,各小区软硬条件不同,要打通围墙,有的“好”小区居民觉得扰乱了原来的生活秩序,意见很大。
 
  硬骨头必须要啃。街道机关干部深入居民区,陪同业委会成员、居民实地踏勘、上门走访、分析利弊。经过努力,“拆围墙”最终获得了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去年8月,阳曲路760弄几处“分割”小区达20年之久的围墙,被全部拆除。
 
  到目前为止,临汾路街道共拆除16道围墙,增加停车位2000余个。更让居民欣喜的是,在静安区委、区政府“美丽家园”建设和物业达标补贴的支持下,街道推进物业管理改革,清退了10多家“慢作为不作为”的物业公司,有26个小区实现了连片管理。
 
打造精细感知民情的“社区大脑”


 
  临汾路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的一间大办公室内,一面巨大的屏幕占满墙壁,屏幕上,各类数字不断跳动,这是临汾路街道的“社区大脑”街道城区运营管理中心。
 
  “社区大脑”建设开始于2017年底。据介绍,目前“社区大脑”已基本具备拥有全覆盖的“感知神经”,整合了街面巡查、小区巡查、市民热线、监督巡访等9大问题发现渠道,日均接受事件500件左右,在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电梯安全监测、80岁以上独居老人生命体征监测等27个应用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大脑”不只是一项“技术活”,与之相伴的是临汾路街道队伍管理的变革,让社区一线的更多问题能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为更好地锻造队伍,临汾路街道对党组织设置进行大胆改革:打破身份和编制壁垒,重新建立机关“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党支部,把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党员纳入相应支部,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中心,迎难而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而这支队伍所想的办法、所做的创新的愿景,一如“社区大脑”中心写在大厅墙壁上的话:“一刻不停,实时感知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不落,奋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郭敬丹)
 

 
 

上海临汾路街道有个“社区大脑”

( 2019-07-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