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新闻 |
8 |
7/8 |
6
|
7
|
8
|
>
|
>| |
|
|
PDF版 |
|
|
|
|
|
沧桑巨变看韶山 |
|
|
( 2019-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帅才、明星、陈宇箫)充满诗情画意的民宿,生机勃发的农业大棚,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催人奋进的“红色课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毛泽东的故乡韶山,感受着这里发生的沧桑巨变。
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韶山推动教育+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红色教育培训和研学旅行特色课程,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和拓展体验基地,每年有20万人次来韶山参加红色教育和研学旅行。
夏日的韶山村,山色青翠,清风徐来。记者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看到,红旗飘扬,游人如织。广场正中,“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一群群游客排着队,向铜像敬献花篮,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韶山市委书记唐杰说,韶山市成立了红色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致力将全域打造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韶山核心景区还获评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党史陈列馆内,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告诉记者:“韶山借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把党的理论宣讲和实例、实景、实物体验相结合,很多讲解员转变为老师,围绕主题讲故事,使整个韶山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红色课堂,每天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
村民生活富裕
70年前,韶山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70年来,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发展不断加快,旧貌换新颜。
1993年,韶山村筹建村里第一个以股份制形式运营的景区项目——毛泽东纪念园,成了促进村集体增收的“引擎”。这些年来,纪念园年营业收入最高时达到过600万元。
过去,韶山市银田村发展滞后。57岁的颜昌为对自家茅草屋的童年记忆,除了雨天漏水、冷天漏风,还有那颗“横跨”数间房的5瓦灯泡,“在房间相连的墙壁上打个洞,灯泡就挂在洞里,这样几间房都有亮光了。”
如今的银田村迎来巨变。笔直的马路连接着每家每户,一个个白色大棚内,40多名工人正在劳作,一旁的冷藏库里,摆满了数百斤将要交货的香菇。“到8月份,这里的观赏灵芝可以长到1米多宽,它们是村民的致富法宝。”颜昌为高兴地说。
今年,银田村成为韶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示范村”。农闲时刻,村民在村里的小广场跳舞、散步、打球。“邻里关系和睦了,农村生活越来越美好了!”村民汤俊良说。
韶山村、银田村的变化是韶山市发展的缩影。如今,韶山全部33个村有29个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4个乡镇均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乡村振兴加快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韶山既有拥有300多家分店的大型餐饮集团毛家饭店,还涌现出一批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民宿,农旅结合,加快了乡村振兴。
在距离韶山核心景区2公里的韶润村,“80后”龙文造了一座“梦想小屋”。运用木材、土砖、竹子等建成具有动漫特色的小屋,空调、家具一应俱全,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融。这个民宿已经成为韶山“网红景点”,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
目前,民宿产业已成为韶山发展全域旅游的一道风景。36岁的韶山村人沈楚华在外打拼小有成就,去年返乡创业。一栋崭新的三层小楼就是沈楚华新建的民宿,他带记者参观自己设计、装修的客房,对每一样家具和摆设都如数家珍。
采蕨菜、挖笋子……很多游客带着家人来到民宿。站在自家民宿前,沈楚华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他说:“民宿就像乡村的一首首诗,这首诗里有村民的过去,也有我们的未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肯拼敢干的韶山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现在的韶山,街市繁华,田园秀美,花果飘香,村容整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
沧桑巨变看韶山
|
|
|
|
( 2019-06-1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 |
|
|
|
沧桑巨变看韶山 |
|
|
( 2019-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帅才、明星、陈宇箫)充满诗情画意的民宿,生机勃发的农业大棚,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催人奋进的“红色课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毛泽东的故乡韶山,感受着这里发生的沧桑巨变。
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韶山推动教育+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红色教育培训和研学旅行特色课程,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和拓展体验基地,每年有20万人次来韶山参加红色教育和研学旅行。
夏日的韶山村,山色青翠,清风徐来。记者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看到,红旗飘扬,游人如织。广场正中,“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一群群游客排着队,向铜像敬献花篮,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韶山市委书记唐杰说,韶山市成立了红色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致力将全域打造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韶山核心景区还获评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党史陈列馆内,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告诉记者:“韶山借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把党的理论宣讲和实例、实景、实物体验相结合,很多讲解员转变为老师,围绕主题讲故事,使整个韶山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红色课堂,每天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
村民生活富裕
70年前,韶山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70年来,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发展不断加快,旧貌换新颜。
1993年,韶山村筹建村里第一个以股份制形式运营的景区项目——毛泽东纪念园,成了促进村集体增收的“引擎”。这些年来,纪念园年营业收入最高时达到过600万元。
过去,韶山市银田村发展滞后。57岁的颜昌为对自家茅草屋的童年记忆,除了雨天漏水、冷天漏风,还有那颗“横跨”数间房的5瓦灯泡,“在房间相连的墙壁上打个洞,灯泡就挂在洞里,这样几间房都有亮光了。”
如今的银田村迎来巨变。笔直的马路连接着每家每户,一个个白色大棚内,40多名工人正在劳作,一旁的冷藏库里,摆满了数百斤将要交货的香菇。“到8月份,这里的观赏灵芝可以长到1米多宽,它们是村民的致富法宝。”颜昌为高兴地说。
今年,银田村成为韶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示范村”。农闲时刻,村民在村里的小广场跳舞、散步、打球。“邻里关系和睦了,农村生活越来越美好了!”村民汤俊良说。
韶山村、银田村的变化是韶山市发展的缩影。如今,韶山全部33个村有29个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4个乡镇均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乡村振兴加快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韶山既有拥有300多家分店的大型餐饮集团毛家饭店,还涌现出一批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民宿,农旅结合,加快了乡村振兴。
在距离韶山核心景区2公里的韶润村,“80后”龙文造了一座“梦想小屋”。运用木材、土砖、竹子等建成具有动漫特色的小屋,空调、家具一应俱全,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融。这个民宿已经成为韶山“网红景点”,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
目前,民宿产业已成为韶山发展全域旅游的一道风景。36岁的韶山村人沈楚华在外打拼小有成就,去年返乡创业。一栋崭新的三层小楼就是沈楚华新建的民宿,他带记者参观自己设计、装修的客房,对每一样家具和摆设都如数家珍。
采蕨菜、挖笋子……很多游客带着家人来到民宿。站在自家民宿前,沈楚华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他说:“民宿就像乡村的一首首诗,这首诗里有村民的过去,也有我们的未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肯拼敢干的韶山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现在的韶山,街市繁华,田园秀美,花果飘香,村容整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