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儿歌“童子功” |
|
|
( 2019-05-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张超
童年下过的功夫到底会保存多久?如果不是经历一番亲测,我恐怕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媳妇在网上下了个热门的儿歌App,里边有几百首儿童歌曲。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每次哄娃时都加上“背景音乐”。忽然有一天,媳妇跟我说,“你要不要跟儿子一起复习一下?”于是,我们就玩起了“听前奏猜歌名”的游戏。不猜不知道,一猜吓一跳,我竟然会这么多歌!
游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没难度,于是就升级规则:看每首歌前奏听多久才能猜到歌名。这似乎也没什么难度,三四个小节就能分辨,又猜了一个小时!
自己竟然记得这么多儿时的歌曲,难免有些得意。于是,开始了“炫技”环节,再次升级规则:能把歌词全背下来,才是真的牛!
就这样,我把儿时学会的歌曲重新复习了一遍,边回忆边感慨:所谓“童子功”大概也就是这样,小时候经意或不经意间学会,长大了又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成为“炫技”的资本。
古人幼学开蒙,有《三字经》《千字文》,其中讲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好的儿童歌曲其实也唱出了生活中的大智慧:《数鸭子》告诫小朋友要好好读书,“别考个鸭蛋抱回家”;《采蘑菇的小姑娘》教会我们要把“劳动的幸福”跟伙伴们一起分享;《让我们荡起双桨》中还曾发问,“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诗言志,歌咏言”,儿童歌曲总是“寓教于歌”。它们的背后,也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生生不息、顽强成长的文化基因。童年时唱的歌,其实就是在“下载”这种文化认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及其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重要音乐现象——学堂乐歌。严格地讲,“学堂乐歌”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也就是今天讲的音乐课;其二是为乐歌课而创作的歌曲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式学堂出现后,乐歌课也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成为学堂的一门课程。学堂乐歌作品就是为了课程而创作。由于当时的音乐教育基础薄弱,加之很多从事新式教育的老师都有留学背景,所以,学堂乐歌的创作采取了一种“选曲填词”的捷径。这种“中西合璧”的特点,也恰好迎合了当时新式教育“破旧立新”“师夷长技”的办学理念,到处洋溢着作者们“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1902年,沈心工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的《兵操》(后名《男儿第一志气高》)被公认为学堂乐歌中的第一首作品。这首歌借鉴了日本歌曲的曲调,填词而成,号召“真正的男儿”从小“来做兵队操”,长大“打仗立功劳”。很多后世的音乐作品都延续了这种“寄望于后辈”的创作思路,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好儿郎,立大志、明大德。
“声依咏,律和声”,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节点,儿童歌曲也为历史留下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的专业音乐创作者在“五四”运动后陆续走上艺术舞台,在儿童歌曲创作领域,很多作品至今仍被传唱。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黎锦晖创作的《可怜的秋香》、黄自根据刘雪庵的词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就从不同侧面表现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命运跌宕起伏,儿童歌曲留下了更多的时代烙印。《卖报歌》《只怕不抵抗》《歌唱二小放牛郎》《读书郎》等名作,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战火中的中国儿童坚贞、勇敢、不怕牺牲、励志前行的勇气和担当。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歌曲的创作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很多儿童歌曲作品,至今都在传唱:《劳动最光荣》《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分钱》……有音乐研究者认为,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我国儿童歌曲创作出现了第一个高峰。那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流淌出来的动人音乐,伴随着我们的父辈一起成长,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80后、9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成年、成家的。儿童歌曲也从我们的嘴里“口传心授”给了下一代。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赶上了儿童歌曲创作的第二次大繁荣。《海鸥》《春天在哪里》《歌声与微笑》《七色光之歌》《种太阳》《雨花石》《小螺号》,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课堂歌曲”,陪我们从清纯走向青春,从为人子到为人父。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物质条件变得更加丰裕,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时的我们已经“敢想敢做”:要种几个太阳,“一个送给南极,一个送给北冰洋”。
随着电视的普及,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插曲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儿童歌曲一样,电视剧、动画片的插曲也成为儿童歌曲的重要来源。《黑猫警长》《葫芦娃》《蓝皮鼠和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一个好爸爸》等等,不用老师教,看电视就能自学。
从听广播到看电视,再到点击互联网,以及今天的刷手机,媒介延伸了每个人的感官能力。在各种新技术帮助下,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简便。而接触能力的突出重围,也让很多人在不停的吸收与接纳中,逐渐丧失了选择和拒绝的睿智。在孩子身上,似乎需要更多帮助。
曾经不止一次从幼儿园、小学校的操场边经过,当《小苹果》《江南Style》的音乐在操场上响起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五味杂陈。歌曲本身很难分出好坏,但用错了地方确实就会“后患无穷”,“童子功”还是需要打个好基础。
进入网络时代,歌曲创作的条件越来越便捷,一夜间家喻户晓已经不再是神话。在众多手机App上,不断涌现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们的童年随处都有歌声。为了下一代传承好这门“童子功”,期待更多创作“从高原走上高峰”。
|
|
儿歌“童子功”
|
|
|
|
( 2019-05-3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儿歌“童子功” |
|
|
( 2019-05-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张超
童年下过的功夫到底会保存多久?如果不是经历一番亲测,我恐怕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媳妇在网上下了个热门的儿歌App,里边有几百首儿童歌曲。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每次哄娃时都加上“背景音乐”。忽然有一天,媳妇跟我说,“你要不要跟儿子一起复习一下?”于是,我们就玩起了“听前奏猜歌名”的游戏。不猜不知道,一猜吓一跳,我竟然会这么多歌!
游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没难度,于是就升级规则:看每首歌前奏听多久才能猜到歌名。这似乎也没什么难度,三四个小节就能分辨,又猜了一个小时!
自己竟然记得这么多儿时的歌曲,难免有些得意。于是,开始了“炫技”环节,再次升级规则:能把歌词全背下来,才是真的牛!
就这样,我把儿时学会的歌曲重新复习了一遍,边回忆边感慨:所谓“童子功”大概也就是这样,小时候经意或不经意间学会,长大了又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成为“炫技”的资本。
古人幼学开蒙,有《三字经》《千字文》,其中讲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好的儿童歌曲其实也唱出了生活中的大智慧:《数鸭子》告诫小朋友要好好读书,“别考个鸭蛋抱回家”;《采蘑菇的小姑娘》教会我们要把“劳动的幸福”跟伙伴们一起分享;《让我们荡起双桨》中还曾发问,“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诗言志,歌咏言”,儿童歌曲总是“寓教于歌”。它们的背后,也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生生不息、顽强成长的文化基因。童年时唱的歌,其实就是在“下载”这种文化认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及其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重要音乐现象——学堂乐歌。严格地讲,“学堂乐歌”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也就是今天讲的音乐课;其二是为乐歌课而创作的歌曲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式学堂出现后,乐歌课也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成为学堂的一门课程。学堂乐歌作品就是为了课程而创作。由于当时的音乐教育基础薄弱,加之很多从事新式教育的老师都有留学背景,所以,学堂乐歌的创作采取了一种“选曲填词”的捷径。这种“中西合璧”的特点,也恰好迎合了当时新式教育“破旧立新”“师夷长技”的办学理念,到处洋溢着作者们“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1902年,沈心工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的《兵操》(后名《男儿第一志气高》)被公认为学堂乐歌中的第一首作品。这首歌借鉴了日本歌曲的曲调,填词而成,号召“真正的男儿”从小“来做兵队操”,长大“打仗立功劳”。很多后世的音乐作品都延续了这种“寄望于后辈”的创作思路,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好儿郎,立大志、明大德。
“声依咏,律和声”,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节点,儿童歌曲也为历史留下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的专业音乐创作者在“五四”运动后陆续走上艺术舞台,在儿童歌曲创作领域,很多作品至今仍被传唱。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黎锦晖创作的《可怜的秋香》、黄自根据刘雪庵的词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就从不同侧面表现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命运跌宕起伏,儿童歌曲留下了更多的时代烙印。《卖报歌》《只怕不抵抗》《歌唱二小放牛郎》《读书郎》等名作,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战火中的中国儿童坚贞、勇敢、不怕牺牲、励志前行的勇气和担当。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歌曲的创作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很多儿童歌曲作品,至今都在传唱:《劳动最光荣》《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分钱》……有音乐研究者认为,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我国儿童歌曲创作出现了第一个高峰。那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流淌出来的动人音乐,伴随着我们的父辈一起成长,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80后、9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成年、成家的。儿童歌曲也从我们的嘴里“口传心授”给了下一代。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赶上了儿童歌曲创作的第二次大繁荣。《海鸥》《春天在哪里》《歌声与微笑》《七色光之歌》《种太阳》《雨花石》《小螺号》,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课堂歌曲”,陪我们从清纯走向青春,从为人子到为人父。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物质条件变得更加丰裕,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时的我们已经“敢想敢做”:要种几个太阳,“一个送给南极,一个送给北冰洋”。
随着电视的普及,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插曲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儿童歌曲一样,电视剧、动画片的插曲也成为儿童歌曲的重要来源。《黑猫警长》《葫芦娃》《蓝皮鼠和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一个好爸爸》等等,不用老师教,看电视就能自学。
从听广播到看电视,再到点击互联网,以及今天的刷手机,媒介延伸了每个人的感官能力。在各种新技术帮助下,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简便。而接触能力的突出重围,也让很多人在不停的吸收与接纳中,逐渐丧失了选择和拒绝的睿智。在孩子身上,似乎需要更多帮助。
曾经不止一次从幼儿园、小学校的操场边经过,当《小苹果》《江南Style》的音乐在操场上响起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五味杂陈。歌曲本身很难分出好坏,但用错了地方确实就会“后患无穷”,“童子功”还是需要打个好基础。
进入网络时代,歌曲创作的条件越来越便捷,一夜间家喻户晓已经不再是神话。在众多手机App上,不断涌现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们的童年随处都有歌声。为了下一代传承好这门“童子功”,期待更多创作“从高原走上高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