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 |
16 |
15/16 |
14
|
15
|
16
|
>
|
>| |
|
|
PDF版 |
|
|
|
|
|
“为官避事”才烦群众“挑事”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杨绍功、眭黎曦
随着“三大攻坚战”不断深入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基层群众参与各方面工作的热情显著提高,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行动,形成了深入攻坚、强化治理的好局面。
然而,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仍有不少地方,非但没有及时化解矛盾,反而把暴露出的问题当成麻烦和累赘。一些人工作方法不得当,没有与群众形成有问必答、有疑必应的良性互动,错失了将矛盾解决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良机。
比如,近期华东某省在环保、基层治理等领域不断爆出问题,接连被当地群众举报并被媒体频繁曝光。层出不穷的问题,给地方政府形象和长期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舆论压力加上级问责的压力,让少数当地领导干部进退失据、茫然无措。重压之下,极个别领导干部完全不讲究工作方法和效果,处理问题时暴露出的形式主义和浮躁作风令人担忧——
某些领导干部对问题避而不谈,甚至讳疾忌医。有人被逼问急了,对群众反映诉求的行为横加指责:“天下本无事,刁民来扰之”;本来“不是事儿”是有人故意来“挑事儿”。某些干部承认问题倒是很痛快,但是抱定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是缘木求鱼,简单粗暴地认为只要把反映问题的人控制住就控制住了矛盾。还有一些干部,对外打“苦情牌”,对内不深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满足于潦草糊弄,更是激化了矛盾。
上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问题,暴露出个别部门和领导干部抗压能力弱、工作能力不足、观念意识落后。瞻前顾后,认识不清,思维上的障碍其实是导致领导干部面对问题不知所措的根源。观念的转变,先要改变面对问题时怨天尤人的消极态度。
有担当的领导干部,不会不解决问题,而把“锅”甩给提问题的人。
解决问题,还是得想办法。一个人想不出来,一群人想;一群人想不出来,还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反复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
“为官避事平生耻”,记者曾在采访中遇到一位乡镇书记。他刚调任某地就遇上了环保督查问责,一下子背上了两个处分,但他仍毫无怨言坚持工作。因为他坚信“没有问题,要党员干部做什么?”“工作干得好不好,组织能看到,群众有公断!”他紧抓环保督查发现的问题不放,想尽办法寻出路,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解决方案,正一步步推动落实。
如果一个地方同一类问题反复爆发,相关部门在同一个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失察、失位,肯定是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存在问题。历史原因、现实掣肘,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此时正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
端正态度,敢于担当,问题也是机遇。
江苏北部某地,多年前曾是矿难高发区,采煤形成的矿坑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群众不断上访,媒体曝光不断。然而,几年过去了,曾经让地方头疼的煤矿和采矿塌陷区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最亮眼的特色景区,当地也因为矿坑生态化治理的成功经验,而享誉世界。促成转变的关键,正是当地干部群众痛定思痛,及时调整了发展方向。这样的调整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是找对了方向就不怕路远。领导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一个个生态疮疤变成了园林美景。
抓住问题才能抓住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环保、民生、基层治理领域暴露的问题比较多,恰恰说明在这些领域,我们更应该下大力气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把问题变成机遇有多难?恐怕首要前提是,领导干部想不想、敢不敢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
|
“为官避事”才烦群众“挑事”
|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
|
|
|
“为官避事”才烦群众“挑事”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杨绍功、眭黎曦
随着“三大攻坚战”不断深入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基层群众参与各方面工作的热情显著提高,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行动,形成了深入攻坚、强化治理的好局面。
然而,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仍有不少地方,非但没有及时化解矛盾,反而把暴露出的问题当成麻烦和累赘。一些人工作方法不得当,没有与群众形成有问必答、有疑必应的良性互动,错失了将矛盾解决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良机。
比如,近期华东某省在环保、基层治理等领域不断爆出问题,接连被当地群众举报并被媒体频繁曝光。层出不穷的问题,给地方政府形象和长期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舆论压力加上级问责的压力,让少数当地领导干部进退失据、茫然无措。重压之下,极个别领导干部完全不讲究工作方法和效果,处理问题时暴露出的形式主义和浮躁作风令人担忧——
某些领导干部对问题避而不谈,甚至讳疾忌医。有人被逼问急了,对群众反映诉求的行为横加指责:“天下本无事,刁民来扰之”;本来“不是事儿”是有人故意来“挑事儿”。某些干部承认问题倒是很痛快,但是抱定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是缘木求鱼,简单粗暴地认为只要把反映问题的人控制住就控制住了矛盾。还有一些干部,对外打“苦情牌”,对内不深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满足于潦草糊弄,更是激化了矛盾。
上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问题,暴露出个别部门和领导干部抗压能力弱、工作能力不足、观念意识落后。瞻前顾后,认识不清,思维上的障碍其实是导致领导干部面对问题不知所措的根源。观念的转变,先要改变面对问题时怨天尤人的消极态度。
有担当的领导干部,不会不解决问题,而把“锅”甩给提问题的人。
解决问题,还是得想办法。一个人想不出来,一群人想;一群人想不出来,还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反复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
“为官避事平生耻”,记者曾在采访中遇到一位乡镇书记。他刚调任某地就遇上了环保督查问责,一下子背上了两个处分,但他仍毫无怨言坚持工作。因为他坚信“没有问题,要党员干部做什么?”“工作干得好不好,组织能看到,群众有公断!”他紧抓环保督查发现的问题不放,想尽办法寻出路,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解决方案,正一步步推动落实。
如果一个地方同一类问题反复爆发,相关部门在同一个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失察、失位,肯定是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存在问题。历史原因、现实掣肘,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此时正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
端正态度,敢于担当,问题也是机遇。
江苏北部某地,多年前曾是矿难高发区,采煤形成的矿坑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群众不断上访,媒体曝光不断。然而,几年过去了,曾经让地方头疼的煤矿和采矿塌陷区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最亮眼的特色景区,当地也因为矿坑生态化治理的成功经验,而享誉世界。促成转变的关键,正是当地干部群众痛定思痛,及时调整了发展方向。这样的调整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是找对了方向就不怕路远。领导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一个个生态疮疤变成了园林美景。
抓住问题才能抓住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环保、民生、基层治理领域暴露的问题比较多,恰恰说明在这些领域,我们更应该下大力气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把问题变成机遇有多难?恐怕首要前提是,领导干部想不想、敢不敢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