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 |
16 |
15/16 |
14
|
15
|
16
|
>
|
>| |
|
|
PDF版 |
|
|
|
|
|
防范市场风险,丰收才能真“增收”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张典标
岁末年初,全国不少地方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对那些刚脱贫的地区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群众的腰包还不够鼓,必须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在各种风险中,尤其需要警惕“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近期湖南某地的椪柑、河南某地的板栗红薯、福建宁德某地的红心蜜柚、安徽某地的水果萝卜和云南某地的小黄姜大获丰收,但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而这些地方都是贫困乡镇或者贫困县。换句话说,“丰收”不仅没让种植户回本,反而还欠了债。
从农产品严重短缺的时代到如今的丰裕时代,甚至某些地方进入生产剩余时代,我国才用了几十年时间。以前,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产量较少,以自给自足为主,很少经历过大的市场波动。但近年来,贫困地区农业种植呈现出快速的“非粮化”趋势,原本的粮食作物正在被经济作物代替,而这些经济作物不是为了满足种植户自己的需求,而是为了供应市场。
在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缺少对经济规律的把握,种植存在同质化、单一化等问题,埋下了“增产不增收”的隐患。
几年前,一些地方在当地市场和配套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还没完善的前提下,从资金、政策、社会资源等方面一窝蜂地推动某些产业,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当年种下的经济作物陆续进入丰产期,大量产品集中上市,如果仓储物流等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容易造成价格下跌,引起市场波动,进而导致“菜贱伤农”“果贱伤农”。
事实上,贫困地区的农民们不仅关心产量上的丰收,更关注实实在在的收入提高。对贫困地区而言,不解决好“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可能为后续稳定可持续的脱贫和防范返贫工作埋下隐患。能否从“丰收”到“增收”,关键要看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之时是否遵循市场规律。
部分贫困地区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遭遇未培育成熟的市场销售渠道,引来市场风险“敲门”,该如何应对和化解?对一些贫困地区而言,由市场波动造成的风险早已不是需要防范的“将来时”,而是必须妥善应对和化解的“现在时”。
从以往经验来看,政府之手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解决农业产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上,一些地区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包括补充修建冷库等仓储设施、完善拓宽市场渠道和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措施。
要避开紧随着“丰收”而来的滞销、低价等市场风险,科学决策,多措并举尤其重要。
具体来说,首先,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杜绝无市场调查的“拍脑袋”式产业推广方式,要因地制宜发展最适合实际的产业。其次,要升级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帮助种植户挽回损失。第三,不妨借鉴和因地制宜地引进“订单农业”“农(民)超(市)对接”等能缓解市场风险的新型产销模式。此外,为种植户提供及时和丰富的市场信息,帮群众进行生产决策,也至关重要。
今明两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期待丰收,更希望能通过丰收真正实现增收。面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市场波动,贫困地区既要有担当的勇气,也要拿出及时可行的化解办法。
|
|
防范市场风险,丰收才能真“增收”
|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
|
|
|
防范市场风险,丰收才能真“增收”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张典标
岁末年初,全国不少地方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对那些刚脱贫的地区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群众的腰包还不够鼓,必须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在各种风险中,尤其需要警惕“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近期湖南某地的椪柑、河南某地的板栗红薯、福建宁德某地的红心蜜柚、安徽某地的水果萝卜和云南某地的小黄姜大获丰收,但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而这些地方都是贫困乡镇或者贫困县。换句话说,“丰收”不仅没让种植户回本,反而还欠了债。
从农产品严重短缺的时代到如今的丰裕时代,甚至某些地方进入生产剩余时代,我国才用了几十年时间。以前,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产量较少,以自给自足为主,很少经历过大的市场波动。但近年来,贫困地区农业种植呈现出快速的“非粮化”趋势,原本的粮食作物正在被经济作物代替,而这些经济作物不是为了满足种植户自己的需求,而是为了供应市场。
在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缺少对经济规律的把握,种植存在同质化、单一化等问题,埋下了“增产不增收”的隐患。
几年前,一些地方在当地市场和配套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还没完善的前提下,从资金、政策、社会资源等方面一窝蜂地推动某些产业,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当年种下的经济作物陆续进入丰产期,大量产品集中上市,如果仓储物流等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容易造成价格下跌,引起市场波动,进而导致“菜贱伤农”“果贱伤农”。
事实上,贫困地区的农民们不仅关心产量上的丰收,更关注实实在在的收入提高。对贫困地区而言,不解决好“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可能为后续稳定可持续的脱贫和防范返贫工作埋下隐患。能否从“丰收”到“增收”,关键要看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之时是否遵循市场规律。
部分贫困地区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遭遇未培育成熟的市场销售渠道,引来市场风险“敲门”,该如何应对和化解?对一些贫困地区而言,由市场波动造成的风险早已不是需要防范的“将来时”,而是必须妥善应对和化解的“现在时”。
从以往经验来看,政府之手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解决农业产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上,一些地区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包括补充修建冷库等仓储设施、完善拓宽市场渠道和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措施。
要避开紧随着“丰收”而来的滞销、低价等市场风险,科学决策,多措并举尤其重要。
具体来说,首先,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杜绝无市场调查的“拍脑袋”式产业推广方式,要因地制宜发展最适合实际的产业。其次,要升级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帮助种植户挽回损失。第三,不妨借鉴和因地制宜地引进“订单农业”“农(民)超(市)对接”等能缓解市场风险的新型产销模式。此外,为种植户提供及时和丰富的市场信息,帮群众进行生产决策,也至关重要。
今明两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期待丰收,更希望能通过丰收真正实现增收。面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市场波动,贫困地区既要有担当的勇气,也要拿出及时可行的化解办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