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2/16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精绝”绿洲的盛衰往事
· 李白终老处,项羽叹江东
· 告别“米市渡”

  相关文章: 
“精绝”绿洲的盛衰往事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腹地的古尼雅遗址。新华社资料片(刘玉生摄)
 
  
 
  本报记者潘莹
 

 
  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精绝国”到底在哪里?“精绝国”为何突然消失?其故地遗址为何被称为“东方庞贝”?
 
  “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日前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汇聚了“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珍美文物300余件/组,真实再现了千余年前,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古人们社会活动、宗教文化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概况,带领人们领略了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精绝国”的历史文明积淀和沧桑变化。
 
“伟大发现”之路


 
  从昆仑山上,流下一条河,由南向北穿过民丰县,奔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突然止步于70公里外一个叫喀帕克阿斯干的地方。再往北,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浩瀚沙海。这条河叫尼雅河。
 
  1901年,在当时国家积贫积弱的背景下,在国外探险家疯狂劫掠新疆珍贵文化遗产热潮中,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追寻几块古代木简来源时,于喀帕克阿斯干以北约30公里的漫漫沙漠里,意外发现一处规模大、数量多的遗址群落。
 
  以附近的尼雅河为名,斯坦因将这处遗址称作尼雅遗址。随着他把大量盗掘而获的文物珍品运到欧洲,尼雅遗址从此步入世人眼帘,并引起国际社会各界强烈震惊和关注,被称为“东方庞贝”。
 
  是什么样的古代文明,竟长期掩埋在我国最大的沙漠之下?
 
  对此,中外学者进行了多方考证。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在研究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简材料后指出,尼雅遗址系汉代“精绝国”故地。
 
  1931年,第四次进入尼雅遗址的斯坦因,在离一处佛塔不远的建筑遗址里,发掘出土了一组珍贵的汉文木简,其中一片上,非常清晰地墨书有汉隶文字——“汉精绝王承书从事”。
 
  现经考证确定,尼雅遗址就是我国史书《汉书·西域传》中所记载的丝绸之路南道上重要的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汉晋时期,精绝绿洲城邦受西域都护(西域长史)统辖。
 
  为全面充分地认识尼雅遗址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挖掘、研究。
 
  1959年,史树青等一批新中国学者进入尼雅遗址,打破了长期的沉寂,并在民丰县征集到珍贵文物——“司禾府印”。
 
  同年,新疆博物馆老馆长李遇春率考古队员11人,在十分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向沙漠进军,对尼雅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发掘了一座可能为精绝贵族的夫妇合葬墓,出土大量华丽锦质或绢质品,采集了大量重要文物标本。
 
  1988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十年。作为全国首个国际合作考古项目,尼雅遗址中日合作考古考察拉开序幕。
 
  这次考古工作尝试使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并引入多学科综合科研力量,持续时间长、收获丰厚,在1988年至1997年近10年时间,通过连续多年基础普查及重点调查,陆续收获重大发现。
 
  其中,1995年考古发现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当时的在场者无不为这一伟大发现激动不已。发现者之一、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回忆,当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队员们对一处男女合葬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这件在男性葬者右侧的文物。
 
  “(这件护膊)和作为随葬品的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一起,在许多已经变得褐黄的,有些几乎腐烂的有机质文物中间,色彩鲜艳的织锦和吉祥语文字,令考古队员们异常的惊喜和兴奋。”于志勇说。
 
  吉祥语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我国古代星占用辞。经鉴定,织锦护膊的年代应在东汉到魏晋,即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墓中还有一块织锦残片,上有“讨南羌”三个字,它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应当出自同一块织锦面料。两块织锦上的文字连起来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南羌”,《汉书》《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指生活于今甘肃西部至青海一带的羌族。
 
  此次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同时展出的,还有2015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用复原的汉代织机成功复制的“五星锦”,使今日的人们有幸目睹“五星锦”的全貌。
 
  “五星锦”为五重平纹经锦,在汉锦中较复杂,也极为罕见,在织造工艺及技术上都较一般重经织物要高。其图案为云气、瑞兽、吉祥语、星纹的精巧组合。在云气纹样间,有序织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图案,并依次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小篆文字,及圆圈纹表现的“五星”图案。织锦上的文字是织造出来的,而非针绣、彩绘,反映出汉朝成熟、精湛的丝绸制作技艺。
 
  正因其特殊的设计思想和祥瑞的文字内容,加之特殊的祈愿目的,其设计及织造应当出自汉晋皇家,其用途也可能极为特殊。专家推测,该墓地可能是精绝王室墓地,而这件护膊所用的织锦面料很可能来自汉王朝,是因为墓主人助其打败南羌,汉王朝特意赏赐的。
 
  专家学者们感慨不已,如果不是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雨量稀少、气候干燥,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埋藏在地下的古代遗物得到很好的保存,这样代表汉代最高技艺水准的丝织品便难以得见。
 
见证古丝路繁华


 
  西汉时期,精绝已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绿洲城邦。《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如下:“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阸陿,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百余年来,经过我国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处保存状况良好、规模宏大、学术价值极高的重要古代文化遗址,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迄今的考古结果表明,这座塔里木盆地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在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遗址群内散布着残存程度不一、规模不等的众多房屋建筑遗址、佛塔、佛寺、古桥、果园、田地、道路、冰窖、陶窑、冶炼遗迹、墓地、供水系统、古城址及作坊遗迹,各类遗迹点总数达百处以上,呈现出“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格局。
 
  根据史书记载,又对照大量出土汉简,且经碳14年代测定,专家认定尼雅遗址内存在自西汉、东汉直至魏晋时期的文化遗存。1995年王公贵族墓地的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清晰地昭示:精绝绿洲城邦与汉、晋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关系十分密切。
 
  此次《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中,有一方边长仅2厘米的方形“司禾府印”,精致中透出深刻内涵。
 
  “司禾”,顾名思义,与屯田相关。据史料记载,西汉政府在丝绸之路沿线广泛屯田,屯田部队有警时为军,平时则屯垦务农。这一政策得到各绿洲城邦一致拥戴。
 
  “泰始五年(269年)十月戊午朔廿五日丁丑敦煌太守……”“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鄯善、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王写下诏书到奉。”这些出土汉文木简,以及“司禾府印”均显示,精绝城邦虽小,但地居丝绸之路南道要冲,重要性不可忽视,历史上曾设有“司禾府”,统率部分屯田士兵,在广袤的尼雅河谷择地垦殖。
 
  “汉人甘支”“牛跑到乌实特之汉人处”……这些内容残缺的木简,透露了一点历史信息:在汉晋时期的精绝绿洲上,迁入有中原居民,与当地人一道为“丝绸之路”畅通、绿洲建设奉献汗水和力量。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始,“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贯通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它始于长安,经由河西走廊,横穿新疆,越葱岭,经波斯,最终抵达地中海东岸的罗马。可以想见,地处古丝绸之路南道交通要冲的“精绝”,西通于阗,东往鄯善,必然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文化、贸易交流的盛况,也曾繁盛一时。
 
  展品中有大量汉风遗物。如“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金池凤”锦袋、“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恩泽万岁”锦,经专家鉴定多为蜀锦。光可鉴人、图案变幻的铜镜,做工考究的漆器、带“王”字字样的带流陶罐等,无不显示“精绝故地”与中原密切的物质交流。
 
  据新疆博物馆介绍:这些物品,或是随着“丝绸之路”上开展贸易的骆驼商队被带到这里,或是中原王朝的赏赐品,或是“精绝国”派遣的侍子由中原带回。而晶莹剔透的玻璃器,艳丽的玛瑙、珊瑚等,显示这里不光与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紧密,同时也受到了贵霜及波斯萨珊文化的影响。
 
  大量考古调查极其生动地揭示了一段历史: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荟萃交融,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
 
留下丰厚遗产


 
  尼雅遗址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揭示出古代尼雅人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宗教文化观念,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是极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面对这些出土文物,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千余年前,在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交通必经之地的精绝绿洲,古人们生气勃勃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盛况。
 
  遥想昔日精绝故地,尼雅河尚未缩短,来自昆仑山的雪水浇灌滋润了两岸的农田果园,人们种植小麦、糜子、葡萄、桑树,纺纱、织造毛毯,烧制各类陶器。饮食时,喜用胡杨木挖削而成的木勺、木碗。农耕之余,也饲养羊、骆驼、马,从事狩猎活动。
 
  横跨两岸的大桥上,满载货品的骆驼商队上上下下,那些风尘仆仆、走南闯北的客商,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带来各种奇珍异宝,也带来思想的交流。
 
  如今,走近尼雅遗址,仍能轻松辨认出遗址的“地标”——佛塔遗址。
 
  虽已遭严重风蚀,专家凭借发掘物的线索,复原了当时佛教自印度一路东传后在这里兴盛的“拼图”——佛教传到这个绿洲城邦后,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众,人们在整个家园的中心地带,营建佛塔、寺院、僧房,描绘壁画,民居住宅、广场、林带紧密围绕在佛塔周围,通往寺庙的道路上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东汉明帝时,“精绝”再次在史书露面,其时已“为鄯善所并”。鄯善为丝绸之路南道另一绿洲城邦,公元5世纪灭亡。
 
  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唐初,“精绝国”已成废墟。玄奘在西行取经途中路过这里,描述所见时写道:“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
 
  专家根据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文、佉卢文木简资料及相关文献材料,推断尼雅遗址,可能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被废弃并成为沙埋遗址,消失在历史尘烟里。
 
  佉卢文又称驴唇文,据专家考证,使用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起源于古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后来,这种文字主要通行于鄯善、于阗和龟兹等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邦,用于书写公文、书信、契约、宗教典籍等。表明古代印度文化因素曾在这些地区占有一定地位。
 
  正是从部分出土的佉卢文文书记载中,专家和学者发现,昔日精绝,经常遭到苏毗人侵掠。
 
  “精绝”最终消失是否与此有关?对此,学界研究尚无定论。
 
  于志勇在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活动中担任中方领队,长期致力于尼雅遗址研究。据他介绍,依据目前调查、发掘所掌握的情况,可以清楚地发现,尼雅遗址地处内陆干旱荒漠地区一相对独立地理单元的绿洲上,昔日,这里的人民繁衍生息就仰赖于母亲河——尼雅河的赐予。从当时每一区建筑址周围几乎均设有防御风沙的篱笆墙,以及一些建筑址之间的道路两侧也设置篱笆护栏栅来看,昔日这里的绿洲生态环境已很脆弱,防风沙设置已广泛应用。在历史上尼雅河水流量非常大时,是一个草木繁盛的绿洲,而随着河水不断退缩,整个绿洲渐渐萎缩,最终被迫放弃。
 
 

“精绝”绿洲的盛衰往事

( 2019-01-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