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0/16 |
9
|
10
|
11
|
>
|
>| |
|
|
PDF版 |
|
|
|
|
|
在纽约遥忆稻香村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崔予淳
大概是这两年的事,我的朋友们(多为北方人)每次从国内探亲回到纽约,行李箱中都会给一件东西留着空位:稻香村的点心盒子。到了纽约,和身边的小伙伴分而食之,畅叙乡情。
我自己大概是2013年冬天第一次尝试带点心盒子到美国,三年来往返五六次,就再也未曾中断过了。
每次带到美国的稻香村都是异常宝贵的。自己先留一些,然后精打细算,分给朋友。有一年的春节,我父母托一个来纽约的朋友带了两盒稻香村过来。因为是要分送的朋友太多,每一份实在分不到几块。后来去一个朋友家吃年夜饭,没想到那晚朋友家来了十多个人,我带去的那一包没能让每人分到一块。但是大伙看见都兴奋地大叫:“稻香村!”每个人都不舍得马上一饱口福,而是轮流把盘子托在手里,开心地和点心合影,然后小心地掰下一小块放在嘴里咀嚼,和别人交流着自己最爱吃的品种和口味。此情此景,我方深深地感叹稻香村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也深为没有带够点心而感到不安。
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萧乾的文章《枣核》,讲的是作者生长在旧北京的东总布胡同,后来旅居美国。因怀念童年时院中的那棵枣树,所以托朋友不远万里带来几颗枣核,试图在美利坚的土地上重建童年的快乐。幼时读起此文觉得与一般课文无异,想来与自己的生活相距太远太远,却没料到十数年后也成了对“月是故乡明”体味最深的一员。
说起稻香村,总会不免和“老北京”“传统”等字眼挂钩。不过这事如果深究起来,也不怎么能说得清楚。
旧北京的点心买卖,称为“饽饽铺”,大致有三类:满族饽饽铺、清真饽饽铺和南货铺。单说稻香村的创立者郭玉生就是金陵子弟,所以稻香村最早经营的是正根儿的南味。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1926年就因经营不善关门大吉。1984年,几个来历也说不太清楚的“老伙计”在国家工商联牵头下又捡回了“稻香村”这块老匾,重张开业(和苏州、河北稻香村的注册商标纠纷,这里略过不提)。
稻香村从民国北平时期关张到1984年开业,中间隔了60年,三代人,可以说这手艺早就断了片。凭借几个所谓的老伙计打破脑袋琢磨当年的秘方和手艺,是不可能复制百年前的原味的。于是稻香村开始了改良。这改良,说白了就是大杂烩。它是又卖南派点心,又卖满族大小八件。上世纪90年代,掌柜们的脑子就更活泛了,又是开卖熟食,又是烟酒糖茶,还外带电烤羊肉串,逢年过节还来点元宵、粽子和月饼。我一个在纽约的朋友就说过,他最怀念的不是稻香村的点心,而是那里的肘子和小肚。
说是旧瓶装新酒,不过这瓶子好像除了商标,也变了样。唐鲁孙先生在《北平的饽饽铺》中详细记述过旧时北京饽饽铺的模样:
“第一是柜台外面的左右墙壁,画的都是骑骆驼行围射猎……第二是放点心的大躺箱,据说是最初饽饽铺用的箱子,外头都包着一层带毛的牦牛皮,点心放在箱里可以防潮经久……第三是做点心用的烤炉,用铁链子吊在房梁上垂下来……”
这与我们心目中的稻香村,着实是两回事。我们心中的稻香村门店是柜台式的经营,店里的大爷大妈穿着统一的白大褂工作服,一边给你装点心一边乐呵呵地跟你拉家常。彼时的稻香村早就由旧时单一的饽饽铺。变成了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新中国食品零售业的代表。我们今日吃到的稻香村点心,实际上也是1984年以后新旧结合的手艺,不断根据本地口味改良的成果,与旧时的口味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兼容和贯通,让稻香村从那时起扶摇直上,独占鳌头。事实上1984年那一批“拯救”的老字号,做糕点的还有正明斋、聚庆斋和正隆斋等等,但都没有熬过20世纪而再次关张,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在那个主食副食都要凭证凭票供应的年代,我们的父母们的童年实在是于点心不会有多深的感情。而点心这种东西恰恰是最讨孩子们喜欢的。我们小的时候赶上了稻香村崛起的时代,从而将童年的幸福和美味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里。
那时候除了老字号,商店和超市都有点心专柜,卖商家自制的糕点。一般是当天现做,相比稻香村也便宜一些,我家里常买来吃。
到了过年才不一样。我小时候亲戚之间串门拜年就比较讲究送稻香村的点心了。要是去回民家串门,那得去桂香春。我奶奶家年前会有我父母同事送来一些京八件或者别的点心盒子,那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年前我就会打开看,不过一块也不舍得吃,因为点心挤在红色的盒子里花花绿绿的显着喜庆。今年年前我去拜访一个嫁给美国人的朋友,我带的年货里有一盒糖,是那种六边形的盒子,分成八个“区”,每个区放上不同品种的劣质糖。我尝试给那个美国哥们解释说我们现在是不会吃这些糖了,只是摆在桌子上显着有“年味儿”。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懂。
对点心盒子的感情,又有一层特殊。要说以前吃不起稻香村,那是胡说。但是纵使是真馋了,也只能是去门店挑上一两种喜欢吃的,满足满足。但是在腊月二十七八日,打开点心盒子的那一瞬间,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各式点心映入眼帘,你好像就置身在一场稻香村举办的自助餐会中,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吃多少有多少。即使年后吃了一大半,我总还觉得里面有数不尽的品种任我挑选,就像莫里兹的《七个铜板》中,穷苦的作者觉得奶奶的抽屉里永远能找出硬币一样。
其实最难得的幸福感,就是经历从期待转化为现实的感觉。小时候对过年的感觉,无论是新书新玩具、压岁钱、年夜饭或者点心盒子,都能给我们这种满足感。
乡愁是有地理界限的,对童年的眷恋却没有。事实上,我身边不仅仅是北京人专情于稻香村,我身边的天津朋友、东北朋友从国内回来也会给我们带来那熟悉的红色匣子。有时候我们也会分给上海朋友,逼着他们夸北京的点心棒。所以我更愿意说,稻香村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如今新一代的华人开始登上纽约的舞台,稻香村在这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每当我们聊起稻香村,总有两个永恒的说笑。其一是如果稻香村授权我在纽约开一家分店,哪怕只是代理经销,我现在就辞职;其二是这两年我在纽约吃到的稻香村,比我这辈子以前吃过的加起来都多。虽然是说笑,但是仔细想来好像并不是伪命题。
此时的我,与三年前第一次带稻香村来纽约的感觉又有了不同。我学习了一些营养膳食知识,知道了糖油混合物是“赘肉”“肚腩”的绝佳来源。而稻香村的点心,大都是大量糖油混合物烘焙而成,可称得上是卡路里爆表。所以和以前“斤斤计较”于自己留多少、给别人几块相比,现在我反而坦然得多。回来以后直接把盒子放在朋友那里,自取自便——剩多少我吃多少。
不过,吃完了的空点心盒子我是不会扔掉的。我就看着那个红色的盒子静静地躺在冰箱的一角。我每天都能看到它,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
|
|
在纽约遥忆稻香村
|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在纽约遥忆稻香村 |
|
|
( 2019-0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崔予淳
大概是这两年的事,我的朋友们(多为北方人)每次从国内探亲回到纽约,行李箱中都会给一件东西留着空位:稻香村的点心盒子。到了纽约,和身边的小伙伴分而食之,畅叙乡情。
我自己大概是2013年冬天第一次尝试带点心盒子到美国,三年来往返五六次,就再也未曾中断过了。
每次带到美国的稻香村都是异常宝贵的。自己先留一些,然后精打细算,分给朋友。有一年的春节,我父母托一个来纽约的朋友带了两盒稻香村过来。因为是要分送的朋友太多,每一份实在分不到几块。后来去一个朋友家吃年夜饭,没想到那晚朋友家来了十多个人,我带去的那一包没能让每人分到一块。但是大伙看见都兴奋地大叫:“稻香村!”每个人都不舍得马上一饱口福,而是轮流把盘子托在手里,开心地和点心合影,然后小心地掰下一小块放在嘴里咀嚼,和别人交流着自己最爱吃的品种和口味。此情此景,我方深深地感叹稻香村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也深为没有带够点心而感到不安。
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萧乾的文章《枣核》,讲的是作者生长在旧北京的东总布胡同,后来旅居美国。因怀念童年时院中的那棵枣树,所以托朋友不远万里带来几颗枣核,试图在美利坚的土地上重建童年的快乐。幼时读起此文觉得与一般课文无异,想来与自己的生活相距太远太远,却没料到十数年后也成了对“月是故乡明”体味最深的一员。
说起稻香村,总会不免和“老北京”“传统”等字眼挂钩。不过这事如果深究起来,也不怎么能说得清楚。
旧北京的点心买卖,称为“饽饽铺”,大致有三类:满族饽饽铺、清真饽饽铺和南货铺。单说稻香村的创立者郭玉生就是金陵子弟,所以稻香村最早经营的是正根儿的南味。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1926年就因经营不善关门大吉。1984年,几个来历也说不太清楚的“老伙计”在国家工商联牵头下又捡回了“稻香村”这块老匾,重张开业(和苏州、河北稻香村的注册商标纠纷,这里略过不提)。
稻香村从民国北平时期关张到1984年开业,中间隔了60年,三代人,可以说这手艺早就断了片。凭借几个所谓的老伙计打破脑袋琢磨当年的秘方和手艺,是不可能复制百年前的原味的。于是稻香村开始了改良。这改良,说白了就是大杂烩。它是又卖南派点心,又卖满族大小八件。上世纪90年代,掌柜们的脑子就更活泛了,又是开卖熟食,又是烟酒糖茶,还外带电烤羊肉串,逢年过节还来点元宵、粽子和月饼。我一个在纽约的朋友就说过,他最怀念的不是稻香村的点心,而是那里的肘子和小肚。
说是旧瓶装新酒,不过这瓶子好像除了商标,也变了样。唐鲁孙先生在《北平的饽饽铺》中详细记述过旧时北京饽饽铺的模样:
“第一是柜台外面的左右墙壁,画的都是骑骆驼行围射猎……第二是放点心的大躺箱,据说是最初饽饽铺用的箱子,外头都包着一层带毛的牦牛皮,点心放在箱里可以防潮经久……第三是做点心用的烤炉,用铁链子吊在房梁上垂下来……”
这与我们心目中的稻香村,着实是两回事。我们心中的稻香村门店是柜台式的经营,店里的大爷大妈穿着统一的白大褂工作服,一边给你装点心一边乐呵呵地跟你拉家常。彼时的稻香村早就由旧时单一的饽饽铺。变成了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新中国食品零售业的代表。我们今日吃到的稻香村点心,实际上也是1984年以后新旧结合的手艺,不断根据本地口味改良的成果,与旧时的口味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兼容和贯通,让稻香村从那时起扶摇直上,独占鳌头。事实上1984年那一批“拯救”的老字号,做糕点的还有正明斋、聚庆斋和正隆斋等等,但都没有熬过20世纪而再次关张,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在那个主食副食都要凭证凭票供应的年代,我们的父母们的童年实在是于点心不会有多深的感情。而点心这种东西恰恰是最讨孩子们喜欢的。我们小的时候赶上了稻香村崛起的时代,从而将童年的幸福和美味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里。
那时候除了老字号,商店和超市都有点心专柜,卖商家自制的糕点。一般是当天现做,相比稻香村也便宜一些,我家里常买来吃。
到了过年才不一样。我小时候亲戚之间串门拜年就比较讲究送稻香村的点心了。要是去回民家串门,那得去桂香春。我奶奶家年前会有我父母同事送来一些京八件或者别的点心盒子,那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年前我就会打开看,不过一块也不舍得吃,因为点心挤在红色的盒子里花花绿绿的显着喜庆。今年年前我去拜访一个嫁给美国人的朋友,我带的年货里有一盒糖,是那种六边形的盒子,分成八个“区”,每个区放上不同品种的劣质糖。我尝试给那个美国哥们解释说我们现在是不会吃这些糖了,只是摆在桌子上显着有“年味儿”。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懂。
对点心盒子的感情,又有一层特殊。要说以前吃不起稻香村,那是胡说。但是纵使是真馋了,也只能是去门店挑上一两种喜欢吃的,满足满足。但是在腊月二十七八日,打开点心盒子的那一瞬间,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各式点心映入眼帘,你好像就置身在一场稻香村举办的自助餐会中,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吃多少有多少。即使年后吃了一大半,我总还觉得里面有数不尽的品种任我挑选,就像莫里兹的《七个铜板》中,穷苦的作者觉得奶奶的抽屉里永远能找出硬币一样。
其实最难得的幸福感,就是经历从期待转化为现实的感觉。小时候对过年的感觉,无论是新书新玩具、压岁钱、年夜饭或者点心盒子,都能给我们这种满足感。
乡愁是有地理界限的,对童年的眷恋却没有。事实上,我身边不仅仅是北京人专情于稻香村,我身边的天津朋友、东北朋友从国内回来也会给我们带来那熟悉的红色匣子。有时候我们也会分给上海朋友,逼着他们夸北京的点心棒。所以我更愿意说,稻香村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如今新一代的华人开始登上纽约的舞台,稻香村在这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每当我们聊起稻香村,总有两个永恒的说笑。其一是如果稻香村授权我在纽约开一家分店,哪怕只是代理经销,我现在就辞职;其二是这两年我在纽约吃到的稻香村,比我这辈子以前吃过的加起来都多。虽然是说笑,但是仔细想来好像并不是伪命题。
此时的我,与三年前第一次带稻香村来纽约的感觉又有了不同。我学习了一些营养膳食知识,知道了糖油混合物是“赘肉”“肚腩”的绝佳来源。而稻香村的点心,大都是大量糖油混合物烘焙而成,可称得上是卡路里爆表。所以和以前“斤斤计较”于自己留多少、给别人几块相比,现在我反而坦然得多。回来以后直接把盒子放在朋友那里,自取自便——剩多少我吃多少。
不过,吃完了的空点心盒子我是不会扔掉的。我就看着那个红色的盒子静静地躺在冰箱的一角。我每天都能看到它,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