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致敬,扶贫干部的生命丰碑
· 给扶贫干部多些关怀多些平安
· 别让形式主义压垮基层干部
· “热闹”过后,勿忘“白发书记”背后的山乡
· 政务APP打卡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相关文章: 
给扶贫干部多些关怀多些平安

( 2018-1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吉哲鹏、杨静


  初冬时节,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11月19日,云南昭通市大关县90后驻村女干部王秋婷,因交通事故牺牲在扶贫路上。1992年出生的王秋婷,2014年9月参加工作,2017年10月开始驻村扶贫。她所在的打瓦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经济基础薄弱。

  驻村扶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从王秋婷的扶贫日志可见一斑。她在《打通最后的5.62公里》日志里写道,“在驻村扶贫开始的两个月里,我就走遍了22个村民小组,每天平均走2万多步。每天徒步的行走使我的双腿红肿疼痛,走烂了我从县城带来的两双运动鞋。”

  和许多扶贫干部一样,王秋婷做的都是小事。比如,为进村道路找项目,帮助村民找水源,劝返辍学的小姑娘,帮助贫困户卖蜂蜜……但这些细小而具体的事情,如同涓涓暖流,汇入了百姓的心田,浇筑着他们脱贫奔小康的大道。

  王秋婷牺牲后,记者看到了一串数字:从2013年12月12日至2018年10月8日,云南省共有72名扶贫队员、干部牺牲。其中党员53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超6成。

  在牺牲的扶贫队员中,年龄最小的是1993年9月出生的师宗县人民医院护士李吉璐——2017年12月5日,她下乡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后返程途中遭遇车祸;年龄最大的是1949年5月出生的宾川县大营镇排营村排上小组党支部书记李建国——2017年6月28日,他在入户调查扶贫情况后,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

  他们用生命铸就了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座座丰碑,让人感动,更让人惋惜。记者长期在贫困地区一线采访,接触了许多基层的扶贫干部,每当听到有扶贫队员牺牲的消息时,总是很揪心,特别害怕看到自己熟悉的名字。

  据记者了解,因病、交通事故是扶贫干部牺牲的两大主要原因,因病主要是积劳成疾。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阶段,任务难度、工作压力随之增加。但脱贫攻坚任务越是紧迫,我们越要最大限度保障扶贫干部的人身安全。

  适度休整是为了更好出发。超负荷运转时间久了,身体健康风险就会加大。某地扶贫办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工作状态真的太苦、太累,“县城家里的厨房基本不开火,和妻子打个电话就算见面”。这位干部说,自己想想还挺心酸,希望上级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关爱扶贫干部,如安排扶贫干部体检、定期组织学习等。

  作为脱贫一线的战斗员、指挥员,扶贫干部肩负的任务极为艰巨,他们普遍希望,各级部门在压担子的同时,更科学地安排工作和配置人员。比如,在脱贫任务重的贫困村,要调配更多更强的人手,安排能协调资源的部门来挂钩帮扶。扶贫干部们还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定任务时,要考虑到基层干部的难处,合理配置工作梯队,为基层扶贫干部安排轮替休假。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等,让患病的干部主动就医、及时就医。

  另外,各地还应坚决执行中央有关精神,杜绝扶贫工作中的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砍掉不必要的表册、档案,让基层干部的精力聚焦脱贫主业,也能抽出时间休整身心,减轻压力。

  脱贫攻坚战场上冲锋陷阵,靠的是广大扶贫干部,各地各级要加大关爱关心关怀力度,制定具体关怀措施,采取可行的关爱行动,让扶贫干部在脱贫路上少一些牺牲,多一些依托,多一些平安,能量满满地打赢攻坚战。

 

给扶贫干部多些关怀多些平安

( 2018-11-2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