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致敬世界科幻200年
· 韩松:科幻是中国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
· 在科幻和科学间游走

  相关文章: 
■记者手记
在科幻和科学间游走

( 2018-11-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小资料


  ●美国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高特博士进行过—项大规模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根据接受状况来确定世界文学和传说中最重要的100名虚构人物,根据她的统计结果,第一名是哈姆莱特,贾宝玉名列第八,弗兰肯斯坦排名第三十三——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鲁迅在《月界旅行》序言中,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正是为了“导中国人群以进行”,我国出版界才不断出版凡尔纳著作中译本。


  

本报记者李牧鸣


  9月26日,很庆幸赶上了韩松老师的“科幻世界漫谈”。一下午科幻时空,穿越百年。之前若干次约稿、联络,和韩老师算是不太熟的老相识。虽然我作为老编给实习生讲经验时也强调过,无论采访对象是谁,记得不要站在粉丝的立场,不然容易被名人的光环晃得过于盲目,失去客观。但此时,这个原则似乎有些失效——当然,要签名是以粉丝身份,听讲、记笔记、整理录音回归本位。

  韩老师当天的主题是中国科幻史回顾。老实讲,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科幻爱好者,也是订《科幻世界》、看凡尔纳小说长大的,《地铁》《三体》等都读了至少三四遍。然而听讲过程中,惭愧地发现对于真正的科幻世界,尤其科幻中国的了解,着实只是管中窥豹。

  之后,未及细编稿,捋着整理出的近万字采访录音,按图索骥先后采购了两箱科幻小说,包括《中国百年科幻史话》等参考书。整个十一假期没出门,啃书啃到现在,又趁着某网店搞活动,继续补货两箱。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江波的《机器之门》、何夕的《天年》甚至“只因当时年纪小”只闻其名未读其文的《月光岛》《小灵通漫游未来》……一气下来读得浑然忘我、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不跑口且跑龙套的非专职记者,写稿子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每回都能以此为契机,撬开一扇曾经窥探很久的大门,在吱呀呀一阵作响后,门后的奇光异彩为自己的生活又注入了一道光。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这道光可能照出了记者曾经叶公好龙般的自大,更清醒地看清自己的短板,进而谋求头脑中的量子跃迁。

  上周末参加诗人北岛策划出版的《给孩子的科幻》一书签售活动,按韩老师的话讲,一个诗人和两个科幻作家坐到一起给孩子编一本书,这件事本身就很“科幻”。更“科幻”的是,现场听几位大咖座谈并蜿蜒排队等签名的几乎都是成年人。正是如此,才彰显科幻的魅力,这扇门、这道光,似乎自带保鲜和穿越功能,单当成儿童读物,倒辜负了科幻的原生魅力。

  阿姆斯特朗童年时曾经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到月亮上面去”,母亲欣然一笑,“好啊,我等你回来吃饭。”不管这个桥段是否属实,至少给心存幻想并热爱科学的少年以希望和动力。我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有没有说过这些“疯话”,细数当下家中图书,发现科普远远多于科幻。毋庸置疑,科学精神贯穿于各方各面,绝对是利国利民。但理性中如果能交织着梦想与幻想,无论面对AI的崛起,还是推断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后冰河时代,人类的努力或将抵达意想不到的新巅峰。

  而最现实的意义可能是,又一个焦虑的中年老母得以焕发新生。

 

■记者手记
在科幻和科学间游走

( 2018-11-0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