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9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金秋草原
· 衲田花海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 成都成立百亿规模文创产业投资基金
· 吐丝成茧,“编织”美好生活
· 担当作为,争创县域标兵
· 如则尼亚孜罕养羊记
· 哈尔滨:高尔夫球场“变身”开放公园
· 习近平主席任免驻外大使

  相关文章: 
安徽岳西:
吐丝成茧,“编织”美好生活

( 2018-09-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合肥9月24日电(记者吴慧珺、姜刚)九月的大别山,瓜果累累。在脱贫“摘帽”一个多月后,记者走进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岳西县看到,受益于龙头企业带动,储昭华等脱贫户们顽强拼搏,正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前行。

  中秋节前,毛尖山乡板舍村脱贫户储昭华拉了一车鲜蚕茧到村里的茧站,过完磅,足足500多斤。“按照今年的市价,这批蚕大概能卖1万多元。”51岁的储昭华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每天早晨,储昭华不到5点便起床采摘桑叶,为他的蚕宝宝们准备吃食。除此之外,他每日要去蚕室巡查五六遍,瞧瞧蚕宝宝们的精气神,时不时也捉起一只小蚕逗逗乐。他给记者看手机,里面好多都是蚕宝宝们的照片。 

  在村里人眼里,储昭华是个很能干的蚕桑人。“他养的桑和蚕都好的很,我们经常去他家里请教养蚕桑的技巧。”同村的吴海霞说。

  岳西县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着适宜栽桑养蚕的特有土壤和气候条件。茧丝绸是农业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全县产茧乡镇17个,养蚕农户2万户,桑园面积65000亩,生产规模居全省首位。

  在板舍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但并非是标准化养蚕、市场销售也不理想,村民的日子一直不温不火。2015年是储昭华养蚕的转折点,也是岳西部分贫困户通过蚕桑养殖得以脱贫致富的起点。这离不开本地龙头企业岳西县联丰制丝有限公司的带动。

  为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2015年以来,岳西县农委蚕桑局多次联合岳西县联丰制丝有限公司组织技能培训,对无技术、无门路的贫困户手把手教技术,储昭华也积极参加培训。“我们引导农户标准化养蚕,统一配发蚕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收购。”该公司负责人吴金苗说,行情不好时以保护价收购鲜茧,防止低价伤农。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与板舍村等41个村签订带动扶贫协议,带动1.67万户农民发展蚕桑产业。订单养蚕户年户均增收49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元。

  “家有五亩桑,脱贫奔小康”。说起蚕桑致富,储昭华跟记者算起了一笔账:现在每年能养4批共20余张蚕茧,按照每张2000元计算,一年单养蚕就能挣4万多元。“等到晚秋这批蚕茧卖了,我和爱人准备出去打点零工,大女儿大学也毕业了,现在全家每年共有10多万元的收入。”

  如今,储昭华一家从土坯房搬到了临马路边三层高的小洋房里,家里电视、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一应俱全。

  在板舍村,通过蚕桑脱贫已成村民共识。“之前全村从事订单养蚕的贫困户有37户,其中35户已实现脱贫。”板舍村村委会主任储海说,板舍村也正与储昭华等蚕桑大户商量,将联合龙头企业扩大栽桑养蚕规模,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早日带动村民致富。

  “抓特色产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是岳西县‘摘帽’、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表示,该县下一步将立足资源优势,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做强做大蚕桑、构树、蛋鸡等特色种养业,确保到2020年岳西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储昭华坐在自家的蚕室门口,静静地等待着这批蚕宝宝慢慢长大,吐丝成茧,“编织”美好生活……

 

安徽岳西:
吐丝成茧,“编织”美好生活

( 2018-09-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