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非合作论坛
8 5/8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今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
· 我在中国学治沙
· 中非合作正在为非洲发展创造奇迹
· 多哥“兼职教练”的中国“乒乓情”
· 坦桑尼亚“华剧迷”的中非“影译梦”

  相关文章: 
我在中国学治沙

( 2018-08-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非合作论坛
 
 
  埃利娜(右三)在甘肃省民勤县治沙综合试验站学习制作草方格沙障(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麦草入沙10厘米,草扎直立,露出20-30厘米,横竖成行,间距1米。”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民勤县治沙综合试验站,纳米比亚学员埃利娜在中国老师的指导下,一边复述着技术要领,一边熟练地使用铁锨在沙地上开槽、覆草,半个小时后,一片草方格沙障就初具规模。

  今年37岁的埃利娜是纳米比亚的一名农业科技官员,长期关注荒漠化治理。7月30日起,她与来自埃及、博茨瓦纳等国家的其他11名学员一起,参加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办的2018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学习流沙固定与植被恢复、绿洲与交通干线防护林体系构建等先进的中国治沙经验和技术。

  “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逐渐成为世界样本,非常值得借鉴学习。”第一次来中国的埃利娜兴奋地说。在老虎口防沙治沙示范区,埃利娜看到沙漠里的大片梭梭林下可以通过种植肉苁蓉获得经济效益,对沙漠创造的绿色财富惊叹不已。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这样的景象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国的治沙经验告诉我们,恢复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埃利娜说,纳米比亚最大的沙漠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她希望通过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找到适合本国的治沙路径。随着合作交流逐步加强,中国治沙的经验与智慧正在让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获益。

 

我在中国学治沙

( 2018-08-3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非合作论坛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