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7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0/16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从兵败谭家桥到孟良崮大捷,“战神”炼成记
· 铁道兵往事

  相关文章: 
铁道兵往事

( 2018-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为民


  上世纪70年代初,铁道兵的八个师、两个独立团等八十万大军奋战在建设襄渝铁路近千公里的施工线上。

  当铁八师在非常艰险的四川大巴山路段施工时,我是铁八师医院传染科的一名卫生员。我们医院的编制基本分为五部分:一所(内科、传染科)、二所(外科)、辅诊所(门诊及辅检科室)、供管股、院部等,各所的所长都是部队培养的业务骨干,按现在医院的称呼应该叫科主任,所长之下是军医,军医之下就是我们这些卫生员,几乎没有护士。

  铁八师医院的驻地曾是万源县城的一所中学。其他科室和病房都在院内比较平坦的地方,唯独传染科驻扎在较远的山上,不用说也知道,这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传染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施工连队的指战员,少部分来队家属和当地老百姓,常见的病种有肝炎、痢疾、肺结核等。

  一天,我们传染科收住了一名特殊女患者——一位怀孕8个月的黄疸型肝炎患者,而且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来队家属。她的丈夫是施工连队的一位连长,由于施工任务紧张,不能经常来看她。我记不清她叫什么名字了,他们夫妇都是苗族同胞,就叫他们苗连长和苗嫂吧。传染科98%都是男病人,很少有女患者,所以我对苗嫂的印象比较深刻。苗嫂大约不满30岁,长得柳眉大眼,皮肤有些黑,还有一点黄疸的颜色。从她的身材可以看出她是那种能吃苦耐劳的女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那一头乌黑粗亮的长发,总是盘在头顶上,她总是穿着宽松的苗族式样的衣服。

  苗嫂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我们卫生员和她的交流基本是咿咿呀呀和手语,除了发药和送饭之外,我们和她的交流也不多。她显得很羞涩,总是低着头,很少走出病房,在治病的空余时间里,她做的唯一的事,就是用从家乡带来的土布缝制婴儿的小衣裳。这是她和苗连长的第一个孩子,她似乎要用一针一线把对孩子的爱缝进衣服里。从苗连长那里我了解到他们的家乡生活很艰苦,苗嫂生病之后,苗连长因为大巴山路段工期紧任务重,不能在家照顾她,就把她带到部队治疗。苗嫂的病情比较重,护理级别是一级护理,就是说各方面都需要照顾,但是她的生活完全都是自理,从来没有提过任何要求,没有给我们添过一点麻烦。当时医院没有妇产科医生,所以没有医生对她的胎儿情况做过检查。

  在苗嫂住院不到一个月的那天晚上,她突然感觉一阵一阵的腹痛,当时不是我值班,但是听到这种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苗嫂要生小孩了。传染科没有接生的条件,我们只能把她送到山下的手术室。我和另外一个卫生员搀扶着苗嫂往山下走,从传染科到手术室大约有400多米的山坡路,虽然不是很陡,但是对于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来说,每走一步不知要忍受多大的痛苦,走到半路,苗嫂蹲下身子,她实在走不动了,和我一起送她的卫生员赶紧下山去请求帮助,我陪在苗嫂身边。不一会儿来了两个男兵,抬着一副担架,赶紧把苗嫂送进了手术室。这时,一所所长和一名女军医、手术室的卫生员也赶到了,穿好隔离衣,准备给苗嫂接生。我在手术室窗外等候,手术室是平房,那天晚上窗帘拉得不严,留了一道缝,我从缝隙中看到了苗嫂生小孩的全过程。当时我应该是十九岁,是在毫无妇产科知识的情况下第一次看到生孩子。

  苗嫂躺在手术床上,羊水已经破了,孩子的一条腿掉了出来,紧接着另一条腿也出来了,经过所长的一番努力婴儿的肩膀和双臂都娩出来了,可是婴儿的头被子宫口死死卡住了,眼看着所长将婴儿的身体托着向前后、左右转动,可是无论如何婴儿的头也娩不出来。苗嫂不知用什么毅力强忍住疼痛,开始只是低声呻吟,慢慢声音变大,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婴儿的头被所长拉了出来。当时有两秒钟的安静,小婴儿是个男孩儿,没有哭声,全身青紫,所长马上抢救婴儿,女医生处理产妇的伤口。(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天晚上有多么危险,苗嫂本身就是高危妊娠,又是臀位难产,极有可能发生产时大出血和其他危及母子生命的情况。军医所长真是不辱使命,帮助苗嫂闯过了死亡的关口。)看到孩子生出来了,我的心放下了,就回宿舍休息去了。

  第二天,听说小婴儿住在内科的观察室里,我实在惦记着他,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内科看婴儿。进到观察室内,看到苗连长也在,他疲惫地坐在病床旁边。屋子中间的一张病床上放着一个小小的“保温箱”,这也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保温箱。那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木盒子,只是上面没有盖子,木盒子的侧面挖了两个孔,里面安装了两个电灯泡,用作保温箱的热源。小婴儿就睡在木盒子里,他是那么弱小,一个普通的白枕套盖在他身上都显得很宽大。他的双眼紧闭着,鼻孔里插着一根氧气管,虽然已经用了最小号的管子,但是对于他来说还是太粗了,他的呼吸微弱得难以察觉。我当时想过他的父母都是大眼睛,他一定也有一双大眼睛,我多么希望看到他睁开眼睛呀,可是他始终没有睁开眼睛,就在当天晚上这个婴儿停止了微弱的呼吸,他的生命只有一天。许多年之后我曾经想过,如果当年我们医院的条件不是那么艰苦,如果我们医院有专业的妇产科医生或者有儿科医生……那个婴儿应该能够存活下来,可惜没有“如果”了。

  失去了孩子的苗嫂更加沉默了,她没有在人前流过眼泪。几天之后苗连长就接苗嫂出院了,他们始终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看得出来,这对朴实的夫妇在经历了巨大的不幸之后,所能做的就是隐忍着内心巨大的痛苦,不给部队添麻烦。

  上世纪70年代初,铁八师为了建设襄渝铁路牺牲和病故的战友就有一百多人。在医院去世的官兵按上级指示由医院来安排后事,我们卫生员都曾经亲手为去世的战友做全身清洁,然后穿上崭新的军装,抬放入棺木,护送至墓地安葬。按常规在医院病故的小孩由家属自行安葬,如果家属同意交给医院处理后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医院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用白布包裹好孩子的遗体,在医院附近的山上挖一个坑掩埋,没有坟茔、也没有墓碑,苗嫂的婴儿就是这样安葬的。46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段军中往事都会感慨系之,当年像苗嫂这样的军嫂在铁道兵里太普遍了。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铁道兵是和平建设时期伤亡人数最多的兵种,在铁道兵为祖国铁路建设浴血奋战的年代,甘愿无私奉献的不只是军人,还有在军人身后默默地支持着他们的亲属,就像枕木支撑着铁轨一样。军人家庭为筑路做出了多少奉献,史料上可能没有记载,但是,历史不会忘记。


 

铁道兵往事

( 2018-07-2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