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影像

直指“种草”乱象,上海为“网红”司美格鲁肽定制“经营指南”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直指“种草”乱象,上海为“网红”司美格鲁肽定制“经营指南”

( 2025-02-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博主穿着白大褂推广药品并附带链接、无证卖家在微信群内销售药品、“患者”在社交平台分享“网红减肥药”使用经验……随着体重控制药“司美格鲁肽”的爆火出圈,网络平台上也出现不少相关帖子。这其中不少内容借“种草”之名,行销售之实,正不断在法律红线的边界试探。
  “种草”界限不明确、山寨产品伪装成“平替”、无资质违规销售……自上市以来,体重控制药“司美格鲁肽”一直备受舆论关注,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少困扰。为保护体重控制药“司美格鲁肽”生产公司诺和诺德的正当权益,2月19日上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为诺和诺德(上海)医药贸易有限公司送来一份《创新药上市营销法律指引书——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下简称指引书)。这份“定制化”的指引书既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护航,也为患者的用药选择加上“安全阀”。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十三支队支队长唐剑雄介绍,这份指引书从商业宣传、学术推广、价格政策、经销管理等业务场景出发,共制定了四大类47项关键提示,帮助企业规避后续销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
  “比如我们建议公司在开展非广告性商业宣传时,更多提升其专属商标‘诺和盈’及其他自有商业标识的市场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唐剑雄解释道,这是因为“司美格鲁肽”其实是这类药物的通用名,“一旦这款药的专利保护期到期,其他同类型产品会相继出现在市场上,消费者未必能做出区分。”
  针对网络“种草”等现象,指引书还对药品的推广方式做出明确规定。“由于这是一款处方药,是不允许在大众媒介上做宣传推广的。”唐剑雄表示,指引书同时明确,医药企业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开展学术推广,但是要正确把握学术活动和推广行为的界限。
  “透过这份指引书,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创新型服务,畅通政企沟通合作的新举措,以及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力度。”诺和诺德(上海)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法务负责人马女士说。
  据了解,此次是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首次“监管+服务”突破。“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份个性化指引书,是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对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打开了我们为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的思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总队长韦浩说。
  2025年初发布的《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首次将“企业感受”放在突出位置,这种从“政策供给”向“企业本位”转变,折射出背后“需求导向”的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
  “企业指引并没有‘终稿’,未来我们也会将这项工作扩展到更多产业。”韦浩表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将以“嵌入式服务”为引擎,不断为企业提供“上门式”体检和“订单式”辅导,“让行政执法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从而为上海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程思琪 周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