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洪涝重灾区的别样团圆 |
|
( 2024-09-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
|
当洪水渐渐退去,留下的不是沉寂,而是忙碌的脚步和对未来的希望。中秋将至,湖南灾区正悄然复苏,那些曾经被洪水冲散的时光,如今在每一个重建和团聚的瞬间被慢慢重拾。近日,新华社记者重访湖南灾后重建地,忙碌的工厂、充满烟火气的农贸市场、堆满包裹的快递站……到处都能感受生活已经回归正常的节奏。
机器声又响亮起来
“所有设备都没了,损失至少上百万。”站在一片狼藉的老厂房前,何华健语气平静地回忆,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绪。
何华健,这位土生土长的湖南资兴人,12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左手掌。多年来,他凭借顽强的意志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2021年,他从广东返乡,创办了健辉服饰,带动当地不少脱贫户、残疾人就业。然而,洪灾突袭,几年攒下的心血被毁,何华健一度感到迷茫。
“最开始我也没有信心,不知道还能不能撑下去。”何华健说,但当地老百姓的生计离不开这份工作,这让他下定决心,硬着头皮往前走。“大家都在等着复工,我就咬牙坚持。在政府的帮助下,水电接通了,没想到不到十天就能恢复生产。”
为了尽快让工厂重新运转,何华健从朋友那里购买了30多台二手设备,迅速投入使用。临时厂房虽然狭小,但离在建的安置点只有几十米。重新响起的机器声,给宋晓华和工友们莫大的安慰和感动,“何老板也遭了灾,但他给我们发了矿泉水和八宝粥,还安慰我们工资不会断。”
现在,临时厂房里已经有30多名工人。
“那些搬迁过来的百姓没有地种,没有收入。我打算再扩大几个门面,让他们也能有活干。”何华健的心思不仅仅在恢复自己的工厂,还想着如何帮助更多受灾的乡亲们渡过难关。
到8月中旬,工厂的生产逐步恢复,首批400多件服装已经运往广东。何华健预计,到9月底工厂将全面复工,所有员工都会重回岗位。“只要厂子动起来,大家有活干,日子就有盼头。”他说。
在政府的支持下,资兴市的企业复工进展顺利。政府提供了贷款支持、减免税收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交通和电力的迅速恢复,也为企业的重建提供了坚实保障。何华健感叹:“多亏政府的帮忙,复工比我想象得要快。”
前两天,何华健骑车到镇上买了30多份月饼,回到工厂后,何华健将月饼分装到纸盒里,和每位工友都郑重地说了声“中秋快乐”。祝福的话语融进机器声中,让这个中秋多了一份别样的温暖。
烟火气又升腾起来
临近中秋,湖南岳阳平江县居民唐泉开始准备“平江十大碗”。这是平江最为有名的美食,也是当地人招待亲朋好友的“硬菜”。
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平江十大碗”,唐泉打算替换几道食材——羊肉替换成口感更劲道的羊蹄,扣鱼换成清蒸鲈鱼。
“今年得把菜谱搞丰盛一点,慰劳家里人,共苦同甘过来的。”唐泉说,恢复供水供电后,他忙着家里和档口的卫生打扫、清理消毒等,一直忙个不停。这个中秋,外地的亲戚会回平江看望他们,大家一起过节。
6月18日至7月2日,平江县遭遇罕见洪水,唐泉赶紧把父母从乡下的老房子接到县城。全县一度停电停水,那段时间,唐泉只能每天一趟趟骑摩托车去远处的水井打水。
唐泉是天岳农贸超市的蔬菜商户。天岳农贸超市位于平江县新城区,是新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占地约2400平方米,覆盖周边约4.3万居民。7月1日当天,洪水扑来,市场一层积水最高处达1.2米深,地下层全部被淹,发电机组、消防设施、变电箱瘫痪。
平江县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市场监管股股长兼天岳所所长陈承大介绍,7月4日洪水退去后,他们坚持每天为市场消杀一次。8月以来,市场的人流量已经恢复到灾前的水平,每天有2000多人次。
记者在超市看到,市场里烟火气十足,洋溢着中秋佳节的氛围,靠近门口的档口摆上了月饼和大闸蟹等,居民们正在为中秋团聚采购食材。唐泉档口的玉米、藕等炖汤食材销量很好,旁边肉铺的生意也十分火爆。
水果商户余冬勤的档口正对大门,软籽石榴、柿子等秋季水果已经上市,还有包装精美的水果礼盒,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她一边给顾客称重,一边介绍,“多亏了市场方,遭灾之后,给我们减免了两个月租金,还发了米、面包、矿泉水等物资,让我们安心恢复经营。”
余冬勤打算趁着中秋、国庆等节日将至,搞一波促销活动,为生意再添一把火。她还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装饰,想为市场增添一些节日气氛。
团圆味又浓郁起来
回到家园的人们会如何重启自己的新生活?大家又如何准备即将到来的中秋团圆?在湖南华容县团洲乡“快递之家”,堆积如山的各种快递给出了答案。
“8月5号恢复营业以来,每天接收的快件都超过了500件,从来没有这么多!”知道记者的来意后,站点负责人肖国祥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团洲垸的乡亲们自7月底开始陆续从安置点返回各自家中,快递物品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不同特点。据肖国祥的观察,最初几天,以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和床上用品、衣物、衣柜、热水器等生活急需品居多。一名叫刘焕章的村民,曾一次性签收了十多袋衣物。
“前段时间又有了新变化,水果、调味品很多,但最多的还是新鲜辣椒。”肖国祥说,它们都是用来制作剁辣椒和“卜辣椒”的原材料。而这些需要经历十多天工艺才能制作完成、几乎家家户户顿顿不可或缺的腌晒食品,不仅意味着老乡们已逐渐安顿下来,也让洪水退去后的团洲垸恢复了生活的气息。
在团东村团南八组,村民罗立新家的客厅里堆放着好几个快递包装盒。7月29日回到家中的老罗,在乡干部的帮助下,花了半个月时间将屋里的淤泥清理干净。随后,他也开启了“买买买”模式,鞋柜、床单、桌椅和一些稻虾种养的生产资料,加起来“总共下了有几十单”。
最让老罗感到暖心的是身在外地的女儿掏钱给他购置的一台双开门冰箱。8月14号,冰箱到货的那天,老罗很有仪式感地做了从安置点回来后的第一顿饭:一碗清炒南瓜、一盘油淋辣椒和一锅水煮活鱼,他和老伴儿吃得特别香。
尽管天花板和墙上还残留着几处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泥渍,但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老罗重新购买了1000多斤虾苗投放到塘里,被冲坏的水泵已经修好,还补种了250多亩晚稻。
这几天,老罗又陆陆续续收到了月饼和零食等快递,都是即将回家的女儿提前购买的。“今年中秋,我们一家要好好团聚。”老罗期待着。
……
风雨平息,人们加快重建,相互帮助,彼此温暖,在这个寓意团圆的日子里,怀揣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看一轮明月照在复苏的家园。
(本报记者姚羽 周勉 阮周围 余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