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旅融合,旅游专列让“途旅一体”

(2024年05月2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铁旅融合,旅游专列让“途旅一体”

( 2024-05-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骆飞)喜欢旅游,但又不习惯坐飞机出行,旅游专列满足了朱桂初老人出国旅游的需求。近日,一趟名为“多彩贵州号”的旅游专列从贵阳出发,搭载着200多名游客途经云南省西双版纳换乘高铁,沿着中老铁路前往老挝,开启8天7晚的异域风情游。
  一路上,旅游专列“一线多游”让朱桂初和老伴玩得很开心。“坐火车边走边玩,既不会因为赶路很累,也能下车深入体验各景点。”谈到选择旅游专列出行,朱桂初言语中透着喜悦。
  除了合理的行程安排,68岁的李明仙更喜欢这趟旅游专列的装饰主题。列车由内而外装饰的大熊猫元素,不少人称其为“熊猫专列”:车身上喷涂着背着行囊的大型熊猫喷绘、床单被套上绣有熊猫纹样、饭团捏成熊猫模样……
  “之前听说过有‘熊猫专列’,亲身体验很不错。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乘坐‘熊猫专列’外出旅游很有纪念意义。”李明仙说,列车上设施设备也很齐全,让漫长的旅途有趣又舒适。
  自2021年3月底,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上线“熊猫专列”以来,这次是中老两国间开行的首趟“熊猫专列”。
  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旅负责人陈煖介绍,作为集团运营的高端精品旅游列车,“熊猫专列”集纳了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有别于传统旅行,旅游专列本身就是游客旅途的重要体验项目。”陈煖说,列车能最大程度满足旅客“车随人走、景随车移”的旅游需求,发挥了旅游专列安全便捷的独特优势。
  截至202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人们出行,也为“铁旅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由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草原之星”旅游专列,由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新东方快车”旅游专列,以及由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行走百年胶济、高铁环游齐鲁”交旅融合项目……
  近年来,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旅游专列开行,是中国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以“坐着火车游中国”为主题的铁路旅游专列产品受到旅游市场青睐。
  5月初,今年首趟“坐着火车游新疆·天山号”高品质特色旅游专列从乌鲁木齐站启程,搭载着362名游客开启了为期12天的新疆之旅。据了解,该旅游专列计划从5月开行至9月,平均半个月开行一列,让游客感受新疆的最美时节。
  新疆铁路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克黎接受采访时介绍,专列一站式抵达,车随人走,旨在让游客们一次出行就能领略大美新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多位从事铁路旅游专列服务的工作人员表示,旅游专列逐渐“出圈”是铁路系统结合多元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旅游服务的有益探索,离不开国家日益完善的铁路交通建设,以及有关促进“铁旅融合”发展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培育新旅游业态。于2022年初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地方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平台,合力打造主题旅游列车,推进旅游和交通融合发展”。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于2023年联合发布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中,多个铁路旅游专列产品入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同林说,当前旅游专列的盛行,是我国不断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体现,也是丰富旅游市场供给的举措。铁路部门在培育旅游新业态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传统旅游产品的认知,让“途旅分离”转变为“途旅一体”。
  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由普通绿皮火车改造的“熊猫专列”等还逐渐盘活了闲置普速列车资源,并助力拉动开行沿途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线3年来,“熊猫专列”开行过甘肃敦煌、新疆乌鲁木齐、四川西昌等地区,已累计开行79列,上线运行320余天,组织游客2万余人。
  此前,由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开行的“京和号”旅游专列,开创了“铁路+旅游+对口帮扶”的扶贫减贫新模式,并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榜单。
  程同林说,旅游列车的开行有利于扩大旅游市场内需,让沿线较偏远的地区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前沿阵地,不断促进乡村振兴。